乙型病毒性肝炎

2024-06-07

乙型病毒性肝炎(精选12篇)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1篇

HBV感染后, HBV在患者血清存在形式主要有3种, 即大球形颗粒 (Dane颗粒, 完整病毒颗粒) 、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Dane颗粒是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 直径约42nm。Dane颗粒是由7mm厚的外壳和27mm的核心组成, 外壳部分是由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其抗原性和球形颗粒及管形颗粒相同, 均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核心部分称为核心抗原 (Hbc Ag) , 有其独特的抗原性, 并含有双股脱氧核糖酸 (部分为单股) 和特异的脱氧核酸多聚酶。

Hbs Ag只在Dane颗粒上表达, 因此Hbs Ag不仅是感染指标, 亦可作为反映HBV复制的指标, 作为HBV复制指标, Hbs Ag总体检出率相关性显著, 且两者与Hbe Ag阳性符合率将近70%以上 (文中所用测HBV方法均为ELISA方法) 。

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在肝细胞浆内形成, 核心抗原在肝细胞核内产生, 目前认为Dane颗粒就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但是, 肝细胞浆内形成Hbs Ag多, 肝细胞核内产生的Hbe Ag少, 故Hbs Ag多, 肝细胞核内产生的Hbc Ag少, 故Hbs Ag除装配完整的病毒外, 过多的就释放人血。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 在潜伏期末血液中即出现Hbs Ag, 其持续时间不一, 短的仅数天, 一般于起病数周内消失。但在慢性迁延型、活动型肝炎病人以及健康带病毒者, 则可延续多年。约于感染后3个月,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HBc) 可和临床症状同时出现, 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HBs) 则在恢复期才能产生。

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中, e抗原 (Hbe Ag) 和e抗体 (抗Hbe) 系统中, Hbe Ag的本质尚不清楚。e抗原的出现, 与肝功能异常、肝组织活检的恶化程度相一致, 故对乙型肝炎的临床经过、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而e抗体的存在, 与e抗原的存在恰好相反, 表示传染性弱, 病情稳定并好转。

急性黄疸型肝炎, 整个病程约2~4个月。 (1) 黄疸前期限:多数起病急, 但小儿急起者较多, 可有畏寒发热, 呈弛张热型, 可有高热。突出的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上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某些病例有不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 类似上感。本期的体征不显著, 右上腹可有叩击痛, 但肝一般尚未肿大。部分病例有淋巴结肿大, 于本期末小便颜色加深。本期病程数日至2周。 (2) 黄疸期:继尿色加深后巩膜、皮肤出现黄疸, 黄疸色泽鲜明如桔色, 约1周左右达到高峰, 一般患者进入本期后, 食欲较前好转, 恶心呕吐减轻, 发热亦见消退。部分病人有皮肤痛痒, 心搏徐缓, 大便可呈灰白色。肝多肿大, 可达肋下2~5cm, 质充实, 有压痛、叩击痛, 约10%~20%的病人脾肿大, 脾肿大者病情较重。肝功能检查有明显的异常, 本期病程2~6周左右。 (3) 恢复期:此时黄疸和其他症状逐渐趋正常。有些病人口苦、咽干、腰背酸困、肝区痛、腹胀等症状拖延较久。本期病程约2~16周, 平均1个月左右。

临床上的乙型肝炎与黄疸型肝炎共患的患者也很多, 这种情况下的病人是非常严重的, 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急性肝昏迷、肝坏死都有可能产生, 但是临床上发现了一种极为少见的现象那就是乙型肝炎并发的黄疸型肝炎, 在治疗过程中, 临床医生首先用药物治疗黄疸型肝炎,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指标趋于正常, 主要是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指标下降, 原来乙型肝炎指标中的Hbe Ag阳性趋于阴性, 病人各种症状都有好转,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和各项工作指标完全正常的同时, 两对半中的Hbe Ag彻底转阴, 最初谁也不敢相信, 后经过多次反复检查, Hbe Ag彻底转阴, 笔者跟踪化验了6年, 两对半中的Hbe Ag始终为阴性。在这6年中化验了数次, 再也没有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 但时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r-谷氨酰转肽酶的升高, 最高时谷丙转氨酶高达546U/L, AST412U/L、r-GGT389U/L, 但是两对半中仍然是Hbe Ag阳性, 抗HBc阳性, Hbe Ag阴性, 这决不是偶然的个例。

目前, 人群中乙型肝炎患者之多, 分布之广, 令人可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检测方法的改进, 人们对肝炎危害的认识, 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及预后,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发现有一种乙型病毒阳性, 在短期内完全可以治愈, 即Hbs AG阳性, 抗HBs阴性, Hbe Ag阳性, 抗-Hbe阴性, 抗-HBc阳性, 习惯上称为“大三阳”。但是有1名患者前1年检查, 乙型两对半均为阴性, 此次因有明显黄染来我院检查, 初检肝功、两对半、丙肝, 两对半“大三阳”, 肝功能中ALT546U/L, AST412U/L, TB248μmol/L, DB154μmol/L, 因此医生诊断为急生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共患。用常规治疗黄疸型肝炎给药, 即: (1) 5%葡萄糖250m L, 苷力欣3支, 维生素C3.0静点; (2) 5%葡萄糖250m L, 茵栀黄60m L静点; (3) 5%葡萄糖, 苷乐宁2支静点, 隔半个月复检, 肝功中异常指标明显好转, 两对半中Hbe Ag趋于阴性, 抗Hbe趋于阳性, 隔半个月复检第2次, 肝功能中ALT58U/L, AST54U/L, TB37.2μmol/L, DB14.0μmol/L, 两对半中Hbs Ag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sHbe Ag均为阴性, 习惯上称为“小三阳”,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用药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 肝功能全部趋向正常, 两对半由大三阳转变为小三阳, 继而转变成Hbe Ag、抗Hbe、抗HBc阳性, 患病2个月后肝功能、两对半全面部正常。这令我们非常吃惊, 因此, 笔者认为与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疸型肝炎级引发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同时能并发黄疸型肝炎, 通过治疗黄疸型肝炎, 乙型肝炎有所好转, 这里不难让人看出, 这之间整个治疗上有必然联系, 这里突出的是“黄疸”二字, 这无疑说明“黄疸”与乙型肝炎在某种根源上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以前临床上Hbs Ag的出现说明乙型肝炎是最生的, 很难治愈的, 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事实上确有这样的病例出现, 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个性的, 而是共性的“黄疸”与“乙型肝炎“在病因与治疗上有着某种联系。

从以上2种现象说明, 即从黄疸型肝炎能引发乙型肝炎大三阳, 从乙型肝炎大三阳并发黄疸型肝炎, 在治疗上同样经药, 主要随着“黄疸”指标趋于正常, 出现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随着“黄疸”指标的正常, 两对半中的Hbs Ag趋于阴性, 最后肝功能中的指标全部正常, 两对半由“大三阳”Hbs Ag阳性、Hbe Ag阳性, 抗-Hbe阳性, 最后转变成Hbs Ag阳性、抗-HBs阴性、Hbe 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阳性, 即而成为临床称之这“小三阳”。第2种情况是两对半中的大三阳逐渐趋于阴性, 最后两对半全部阴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2篇

授课人:黄继发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1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2.2 诊断标准

2.2.1 急性肝炎

2.2.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2.2.1.2 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2.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2.2.1.3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2.2.1.4 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2.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

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2.2.1.6 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2.2.1.7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a)肝硬化活动期

1)具有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征及显著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2)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小板、白血球减少。

3)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做,详见附录B.b)肝硬化静止期:同肝硬化活动期,但ALT持续正常。

乙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4.1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方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4.2 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3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HBV感染防治的常识;做好婚前检查,对阳性的配偶及其他暴露于HBV的高危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4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 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5 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

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4.5.1 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4.5.2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行业卫生、所用的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5.1 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5.2 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高蛋白饮食。

5.3 药物治疗

5.3.1 急性乙肝

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以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5.3.2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酌情同时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5.3.3 重型肝炎

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第3篇

儿童慢性乙肝什么时候治疗最好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不但可以延缓慢性乙肝的病情发展,降低发生肝硬化或肝癌的概率,改善疾病预后,而且部分患儿甚至有治愈的可能,因而是乙肝病人治疗的重要措施。早诊断、早治疗几乎成为临床诊治疾病的“黄金法则”。但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其自然病史的特殊性,在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只有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根据患儿的疾病分期、病毒核酸载量、转氨酶(ALT)水平、HBeAg状态及肝脏病理改变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确定。因此,乙肝患儿应定期监测这些指标,一旦发现处于免疫清除期,应及时治疗,效果最好。几乎所有的国际乙肝病毒性肝炎临床指南都一致认为,非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DNA拷贝数大于20000国际单位,毫升,持续ALT水平升高,或有组织学证据有明显的炎症或纤维化病变,都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不同的临床指南,对于乙肝病毒DNA拷贝数及ALT的具体数值、肝活检或无创肝纤维化评价等各有不同。精准的乙肝个体化治疗还强调年龄、肝癌家族史及个人的生活环境、习俗等,也应成为决定抗病毒治疗时机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发现自己的宝宝患上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就如同摊上大事儿了。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诸多问题,比如什么时候治疗,如何选择药物,疗程多久,治疗效果及药物的副反应等等,都是绝大多数家长们极为关心与忧虑的事。现在就详细说说治疗儿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那些问题。

问题二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选择

应根据患儿的年龄,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耐药风险及成本等,合理选择合适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干扰素类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有限的疗程与可能获得较高的HBeAg与HBsAg血清学转换率;但干扰素需要肌注,可能有少数患儿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核苷(酸)类药物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使用方便。但因为只能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HBeAg与HBsAg血清学转换率较低,疗程需要长达数年,甚至终身治疗。

专家建议一岁以上儿童乙肝病毒性肝炎首选药物还是推荐普通干扰素-α(INF),但干扰素不能用于急性肝衰竭、失代偿性肝硬化或肝功能严重受损者。如果大于两周岁,不能适应干扰素治疗者或干扰素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选择恩替卡韦治疗。

问题三

如何预测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

在治疗前对抗病毒治疗反应进行精准的预测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高ALT、低HBV DNA及低HBsAg水平对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反应效果好,儿童比成人效果好,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乙肝病毒基因型A型的效果比B、C或D型要好。对于HBeAg阴性乙肝,干扰素用于B、C基因型也可获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率。

药品的价格与病毒耐药风险的发生率也是选择核苷(酸)类药物需要考量的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应答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及时调整药物的治疗方案。如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12周仍无应答反应,应考虑该药疗效不佳或可能耐药,有条件时应及时检测病毒基因耐药突变分析,及时更换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或病人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也应及时更换药物。

问题四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究竟要多长

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取决于所选择的药物、治疗后病人的应答反应、HBeAg与HBsAg的状态等。国际乙肝临床指南多数推荐,使用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疗程48~52周。但具体疗程还得根据HBsAg、HBeAg与HBV DNA水平的变化来决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病人24周时,HBsAg水平下降≤1500国际单位/毫升,应继续治疗至48周;对48周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且HBsAg持续或明显下降≤250国际单位/毫升,可延长疗程到72周甚至更长,争取实现HB-sAg血清学转换,获得乙肝治愈的可能。对48周仍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继续延长疗程至72周;如果HBeAg持续或明显下降,可延长疗程,争取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达到较理想的治疗目标。由此可见,临床以HBsAg、HBeAg、HBV DNA定量为基础的治疗应答指导治疗疗程的精个体化医疗策略,可以达到临床治疗较佳的效果。

对于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如果是并发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则需要终身治疗,除非HBsAg转阴;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至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维持治疗6~12个月,才考虑停药;对于HBeAg阴性乙肝患者,直至HBsAg转阴,或采用高敏PCR方法检测不到HBV DNA后,维持治疗至少2年,甚至3~5年时间,可考虑停药。这种个体化有限疗程抗病毒治疗的方案,争取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问题五

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副作用有多大

“是药三分毒”,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药物也不例外,同样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干扰素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或在注射的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其次有外周血细胞减少,减少药物剂量或暂停药物,给予升白细胞或血小板的药物即可缓解;严重的不良反应有精神異常,表现为抑郁、妄想和重度焦虑等精神病症状。对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停用IFN,必要时会同精神心理方面的专科医师进一步诊治。

核苷(酸)类药物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少见或罕见的不良反应,如肾功能不全(主要见于ADV治疗)、低磷性骨病(主要见于ADV和TDF治疗)、肌炎(主要见于IdT治疗)、横纹肌溶解(主要见于LdT)、乳酸酸中毒(可见于LAM、ETV和IJdT)等,应引起关注。建议治疗前仔细询问相关病史,以减少风险。对治疗中出现血肌酐、CK、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或血磷下降,并伴相关临床表现,如全身情况变差、明显肌痛、肌无力、骨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一旦确诊为药物相关的肾损害、低磷血症、肌炎、横纹肌溶解或乳酸酸中毒等,应及时停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治疗干预。

儿童乙肝由于病程较成人短、肝纤维化程度轻,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成人。在与乙肝的这场战斗中,必须同时认识到乙肝的可治性及治疗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孩子、家长、医生三者共同合作,积极面对,完全可以让孩子享有健康的人生。

李双杰 教授

医学博士.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肝病及感染性疾病。擅长儿童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黄疸,婴儿肝病,各种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甲、乙、丙)型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小儿腹泻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难治性肝病、黄疸及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17~76岁, 平均 (34.17±6.52) 岁;病程3d~6年, 平均 (3.69±0.24) 年。

1.2 方法

患者60例均于凌晨取空腹静脉血6m L, 经离心处理后分为2管, 3m L/管;采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抗-HBs、HBs Ag、抗-HBc、抗-HBe、HBe Ag;HBV-DNA采用Option DNA Engine型PCR扩增仪 (美国MJ公司) 以荧光定量法测定。相关试剂盒分别由中山生物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所有操作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评价指标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为Ⅰ组 (HBs Ag、HBe Ag、抗-HBc阳性) ;Ⅱ组 (HBs Ag、抗-HBc、抗-HBe阳性) ;Ⅲ组 (抗-HBs、抗-HBc、抗-HBe阳性) ;Ⅳ组 (HBs Ag、抗-HBc阳性) ;Ⅴ组 (抗-HBs阳性) , 未有提及指标则为阴性。以HBV-DNA>500copy/m L为阳性, ≤500copy/m L则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例数 (n) 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行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标志物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 其中Ⅰ组18例 (30.00%) 、Ⅱ组26例 (43.33%) 、Ⅲ组8例 (13.33%) 、Ⅳ组6例 (10.00%) 、Ⅴ组2例 (3.33%) 。其中Ⅱ组人数多于其余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HBV-DNA

Ⅰ组患者H B V-D N 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其阳性率高达100%, 明显高于其他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机体受肝炎病毒入侵后, 可见肝细胞严重受损, 目前我国HBV感染人口约为2亿, 对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严重的医疗卫生负担。研究表明, HBV早期感染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症状, 多数患者初次就诊即可见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治疗难度大, 患者预后较差[4]。

HBV-DNA无蛋白质包裹, 是HBV的遗传信息所在, 也是病毒复制、增殖的基本条件, 能够单独完成对宿主的侵袭, 侵袭完成后宿主体内短期内即可见完整的HBV颗粒。HBV-DNA检测的目的主要在于对患者病毒载量进行判定, 是抗病毒用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征之一, 也可用于乙型肝炎的转归判断[5,6]。本研究中,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HBV-DNA进行检测, 采取了闭管方式进行扩增和检测, 是临床基因诊断的重要手段, 可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PCR的污染问题, 检测可信度更高。此外, 荧光探针还可准确定量检测HBV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PCR检测的特异性, 定量范围广;实际操作过程中定量范围极广, 阳性梯度具有可设性。ELISA则是HBV感染临床传统检测方法, 与荧光定量PCR相比, 其以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为研究对象, 属于间接病毒感染检测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 “小三阳 (HBs Ag、抗-HBc、抗-HBe阳性) ”、“大三阳 (HBs Ag、HBe Ag、抗-HBc阳性) ”患者所占比例分别居于第一、二位, 占比可达43.33%、30.00%, 高于其他三组, 提示目前乙型肝炎的患病率较高, 但临床检查率不够满意;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大三阳”患者HBV-DNA平均水平为5.09×107copy/m L, 阳性率为100%, 明显高于其余四组, 表明HBV-DNA定量检测可用于ELISA检测的辅助手段, 能够较高反映HBV机体载量, 从而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 单一ELISA在乙型肝炎诊断中存在一定局限性, HBV-DNA定量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临床干预后检测有助于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 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HBs)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HBc) 、乙型肝炎e抗体 (抗-HBe) 、乙型肝炎e抗原 (HBe Ag) 分为五组, 测定五组患者HBV-DNA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将研究对象分Ⅰ组18例 (30.00%) 、Ⅱ组26例 (43.33%) 、Ⅲ组8例 (13.33%) 、Ⅳ组6例 (10.00%) 、Ⅴ组2例 (3.33%) , Ⅱ组人数多于其余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Ⅰ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辅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可提高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徽, 王富珍, 张国民, 等.2011-2013年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乙型肝炎病例重复报告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 (09) :1248-1252.

[2]李振挺, 李芹, 林恢, 等.FibroScan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6, 26 (05) :270-271, 274.

[3]张旭, 王煜, 马娟, 等.5种无创诊断技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 (10) :1888-1893.

[4]陈华国, 庄育刚, 周书琴, 等.六项指标的积分:早期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J].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 (17) :2628-2631.

[5]李向永, 尤旭, 吴元凯, 等.慢性HBV感染者经长期核苷 (酸) 类似物治疗获HBs Ag阴转停药后的疗效[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6, 37 (03) :408-412.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5篇

【发布文号】卫疾控发〔2006〕39号 【发布日期】2006-01-28 【生效日期】2006-01-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卫疾控发〔2006〕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一、防治工作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针对乙肝持续高流行态势,各地不断加强防治工作力度,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策略,使乙肝的预防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全国乙肝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据此推算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有现患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状况和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与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预防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政策保障;乙肝防治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项措施的落实;部分地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程缓慢,影响了新生儿的及时接种;社会宣传引导不力,虚假的医疗宣传和广告泛滥,使乙肝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乙肝诊断的不规范,降低了乙肝疫情报告的质量;医疗性活动中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医源性传播的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乙肝的控制工作。

乙肝的预防控制是关系亿万民众的健康大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为加速乙肝控制进程,特制定此规划。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至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

(二)具体目标 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2、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3、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基础上降低1个以上百分点。

(三)工作指标

到2010年:

1、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3、200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

4、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建立健全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证和考核制度,并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建立完善的乙肝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

7、实行安全注射。预防接种及医疗注射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材。

三、防治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1、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重大传染病乙肝的主要策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目的,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周期。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拥有充足的和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接种。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承担乙肝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医疗卫生单位责任。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各地要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意识。各地对乡村医生为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实施接种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和查验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的凭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出生儿童的建证工作,主动与教育部门协作,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开展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做好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免疫规划儿童以外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控制乙肝病毒传播

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采取严格措施,杜绝乙肝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对因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由采集、供应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依法进行惩处。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经血液传播疾病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保障医疗安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消毒和回收处理工作。

4、医疗和预防性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广使用具有安全、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

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卫生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可能发生的感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对医疗卫生等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6、加强对理发、美容、修脚等有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的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7、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干预工作。鼓励群众婚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夫妻间传播;鼓励孕产妇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要求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避免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在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庭中,提倡对家庭其他成员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家庭内传播;结合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防治干预活动,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性伴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避免性传播。

(三)依法加强准入和监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加强对从事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医师执业考核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机构和人员的卫生监督检查,对非法行医要及时取缔并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每个医师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3、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服务规章制度提供和开展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督导检查。由中华医学会制订乙肝诊疗指南,指导从事乙肝临床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提高我国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和水平,提高疗效。

5、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未经国家批准的任何药物和疗法均不得应用于临床,亦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和推广。

(四)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

1、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统一的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规划实施的前期及后期开展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乙肝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调整防治策略和评价规划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2、建立完善全国乙肝常规疫情监测系统。

(1)修订完善乙肝监测诊断标准,制定全国乙肝疫情监测方案。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乙肝的诊断标准和监测方案的具体报告内容和要求,开展监测病例的基本信息报告。

(2)逐步建立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网络。制定《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技术规范》,加强实验室网络人员培训,提高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水平。

(3)定期对监测病例的诊断质量和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各种乙肝检测试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筛选,以指导和规范监测工作。

3、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全国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方案,对15岁以下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同时逐步开展对孕产妇、医务人员等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制定高危人员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4、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监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定期开展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抽样调查,为评估各地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依据。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乙肝防治意识

要把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肝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防治乙肝的氛围。

(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和采浆活动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杜绝超范围行医、杜绝医源性感染;坚决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可能造成乙肝传播的公共场所要严格监督检查,落实器械消毒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把乙肝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基本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确保疫苗、注射器材的充足供应和冷链的正常运转以及监督、宣教、培训、督导评价等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报酬,保证基层接种人员的补助,稳定免疫规划专业队伍。保证达到本规划所要求的目标和指标,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建立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专业人员素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乙肝专业防制队伍,并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对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突出重点、保证效果,建立技术过硬的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综合能力。

(三)加强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共同做好乙肝的防治工作。

要会同财政部门,尽快落实好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器材和实施的经费,并列入财政经常性预算,同时协调乙肝防治工作中各部门应承担的工作。会同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广泛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心群众健康的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消除歧视。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儿园、学校儿童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和对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的工作。会同工商、宣传部门,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广告的管理,对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医疗广告内容严格审查,不得虚构和夸大疗效。动员、指导行业协会和专科学会共同参与对乙肝的防治。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上乙肝控制的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援助,促进我国乙肝控制工作进程。

(五)开展乙肝防治的应用性研究

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开展乙肝防治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当前防治研究的重点包括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急慢性乙肝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乙肝诊断试剂临床应用效果的持续性评估和质量控制、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的评估以及新型乙肝疫苗的研制、成人乙肝免疫策略、乙肝病毒携带者自然转归及其治疗的研究以及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开发等。

五、考核评价

各地每年都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予以解决。对实施效果要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卫生部将对各地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6篇

【关键词】 中药;拉米夫定;乙型病毒性肝炎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sex hepatitis joint of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68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our viral hepat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ive treatment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lamivudine treatment, give the control group lamivudine treatment alone.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ll the symptoms and signs are obvious improve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94.1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59%) (P < 0.05). Conclusio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is combined protect liver, antivirus, adjust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e overall effect. It is worth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Lamivudine; Viral hepatitis b

引言

近年来,西医多采用抗炎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措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药物选用与疗效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西药在改善肝功能、抗乙肝病毒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而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炎保肝等作用。因此,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前景,通过对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研究,形成如下报告。

1 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HBV-DNA阳性;HBsAg、HBeAg阳性;无黄疸。其中,男5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2.52岁;平均治疗时间为30.55d。

2 方法

首先,治疗方法。给予治疗组中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在给予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药物组成为垂盆草、鸡骨草各15g,白术、郁金、丹参、白芍、当归各10g,柴胡8g。水煎,每日一剂,早晚各服1次,100~200ml每次;1个疗程为2周,一共须要治疗3个疗程。给予对照组拉米夫定单独治疗。100mg拉米夫定,口服,每天一次;一个疗程为3个月,治疗一个疗程。

3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經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

4 讨论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抗病毒、调整机体免疫系统是必须的。西医认为侵入人体的乙型肝炎病毒,能够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并将病毒颗粒释放,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导致组织损伤,从而产生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发病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就形成急性黄疽型肝炎。如果机体免疫亢进,过早、过多地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就会产生多余的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从而形成亚急性重症肝炎。中医认为慢性乙肝的主要病因是脾胃素虚、肝郁久而伤脾、邪郁日久伤脾、脾胃亏虚等。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永久性去除HBeAg和减少HBV-DNA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拉米夫定是核苷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能够有效地抑制HBV复制,快速降低或清除血清HBV-DBA。然而,拉米夫定没有较为理想的HBeAg转阴效果,而且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须要长期服药,一旦停药就容易复发。因此,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应加强中西医联合治疗,西药在改善肝功能、抗乙肝病毒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而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抗炎保肝等作用。中药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明确中医药在不同病程中的不同作用目标,科学、规范用药,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袁今奇.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的认识与治疗对策[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 17(2):66.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实用肝脏病志,.2006, 9(1):8-18.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调查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调查对象均为2011年1月1-31日随机抽取400名居名为调查对象, 共收回调查问卷400份。其中男232例, 女168例;年龄最小16岁, 最大55岁, 平均 (41.8±13.19) 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4例 (6.00%) , 高中120例 (30.00%) , 初中及以下246例 (64.00%) ;婚姻状况:已婚135例 (33.75%) , 离婚 (包括丧偶) 186例 (46.50%) , 未婚79例 (19.75%) ;职业:农民122例 (30.50%) , 工人120例 (30.00%) , 个体户86例 (21.50%) , 干部72例 (18.00%) ;接受健康教育程度:未接受过健康教育232例 (58.00%) , 未接受过健康教育168例 (32.00%) 。

1.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 在社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并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及填写调查问卷时的注意事项。对有阅读和书写困难者, 由调查人员给被调查者宣读调查表, 然后请被调查者做出选择, 再由调查人员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232名男性被调查者中有212人接种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接种率91.38%;168名女性被调查者中有140人接种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 接种率83.33%。接种率与性别无关。

2.2 学历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与被调查的学历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与高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有显著差异 (P<0.05) 。高中学历与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职业与预防接种的关系

各职业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干部>个体户>工人>农民, 其中干部、个体户、工人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部、个体户、工人与家民的按种率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为了控制乙型肝炎持续高发病率的流行态势,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 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策略, 2002年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对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表明,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与居民的性别无关, 这说明在受调查的人群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均比较重视, 不存在性别歧视。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与受调查的学历存在正相关性, 学历越高, 接种率越高,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与高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有显著差异 (P<0.05) 。高中学历与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接种率还与受调查者的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接种率最高的是职业是干部, 其他依次为个体户、工人、农民, 其中干部、个体户、工人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干部、个体户、工人与家民的按种率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 。本研究结果说明, 在受调查人群中, 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与性别无关, 但与职业、学历等因素有关, 其中高学历、从事职业较好者接种率较高。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制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宣教活动, 尤其是对一些低学历、从事职业较差者要加强宣教, 以引起此类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注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传染病信息, 2005, 18 (增刊) :1-12.

[2]苏彦萍.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6) :1143.

[3]王富珍, 崔富强, 卢永, 等.中国8个省l8个县 (区) 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病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7, 13 (4) :309.

[4]陈永弟, 姚军, 陈恩富, 等.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危险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3) :207.

[5]李俊平, 郭炯光, 郑小天, 等.两种不同重组乙肝疫苗在早产儿中的免疫效果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1) :91.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5例患者中, 年龄20~30岁210例, 31~38岁315例;初产妇367例, 经产妇158例;孕前已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157例, 孕期产检发现368例;肝功能正常者485例, 肝功能异常者40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方案。

1.2 方法

1.2.1

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 补充多种维生素重症者限制蛋白质入量, 蛋白质≤20g/d, 以防大量蛋白质分解过多, 引起或加重肝昏迷。

1.2.2 保肝, 降酶 (ALT) :

甘草酸二苷, 150mg加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或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有抑制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1.2.3 防治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

包括:1)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80~120m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 疗程视病情而定, 一般为1个月。HGF促进肝细胞再生, 增强吞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功能, 减轻肝细胞坏死。2) 门冬氨酸钾镁有促进肝细胞代谢, 改善肝功能, 降低胆红素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作用, 用法:20mg溶于10%葡萄糖液中, 每日1次静脉滴注。

1.2.4 纠正各种代谢紊乱的方法:

(1)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每日补液量一般在1~2L, 如输液过多, 极易诱发肺水肿、脑水肿, 加重腹水。注意纠正低钾、低镁、低钠; (2) 纠正酸碱平衡, 动态监测动脉血氨及酸碱水平; (3) 纠正低蛋白:输注人血白蛋白, 有利于防止肝细胞坏死和低蛋白血症, 促进肝细胞再生; (4) 纠正低血糖:重症肝炎常伴发低血糖, 按需补充10%~20%葡萄糖液至血糖正常为止。

1.2.5 防治肝性脑病的方法:

(1) 脱氨药物, 偏于碱中毒时可选用精氨酶, 每日10~20mg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偏于酸中毒时, 可用乙酰谷酰胺, 每日1g静脉滴注, 此药易通过血脑屏障有神经传递体和载体作用, 无水钠潴留的副作用; (2) 纠正氨基酸失衡, 六合氨基酸每日250~500mL静脉滴注, 7d为1个疗程, 疗效较好, 有肝醒灵之称; (3) 高压氧:以改善肝脑缺氧情况, 有助于肝昏迷的缓解。

1.2.6 产科处理:

(1) 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 不应把感染作为剖宫产的指征; (2) 如发病在妊娠早期, 应积极治疗, 病情稳定后行人工流产; (3) 对妊娠晚期发病者, 不主张人工终止妊娠, 应行积极保守治疗, 待足月时引产或等待自然分娩, 目前倾向于剖宫引产方式, 治疗中病情恶化应立即终止妊娠。因引产或阴道分娩时间长, 体力消耗大, 必将加重肝脏负担。合并DIC者适当纠正后方可手术可选用硬膜外麻醉, 术中术后避免使用镇静剂。

1.2.7 新生儿处理:

(1)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沐浴, 防止产伤和新生儿损伤、羊水吸入等的发生, HBsAg阳性的产妇产后可以哺乳, 对HBeAg阳性产妇应予回奶, 停止以母乳喂养; (2)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肌内注射HBIG100IU, HBeAg阳性者于1个月和6个月时各注射HBIG100IU。3) 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1个月、6个月各肌内注射30μg的乙肝疫苗。

2 结果

足月生产464例, 占88.38%, 早产49例, 占9.33%, 孕中、晚期终止妊娠12例, 占2.28%, 全部孕妇均正常出院。

3 讨论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慢性HBV感染者高达1.7亿, 妊娠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0.8%~17.8%。因为HBV感染后有5%~10%的感染者转变为慢性携带者, 25%~30%的携带者死于HBV相关的远期后遗症, 所以该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问题。在亚洲地区 (中国台湾省) 的一项普查中研究人员发现HBsAg (乙肝表面抗原) 的阳性率为15%。在HBV携带者中原发肝细胞癌 (PHC) 和肝硬化死亡率为54%, 而非HBV携带者仅为1.5%。现已证实全球约62%的原发性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1]。

本研究资料统计妊娠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11.43%, 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本研究中DIC的治疗抢救分析提示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正确使用肝素是非常重要的, 可使病情迅速逆转。本研究4例使用少量肝素治疗, 在妊娠晚期、分娩前并发DIC高凝期及消耗低凝期取得满意效果[2]。本研究介绍的乙型肝炎患者能够度过分娩期及手术关, 且恢复好, 与积极应用白蛋白的辅助支持疗法有关, 故认为在没有好条件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层医院, 积极补充人血白蛋白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153例, 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 补充多种维生素重症者限制蛋白质入量, 保肝, 降酶, 防治肝细胞坏死, 促进肝细胞再生等综合诊治;结果全部孕妇均正常出院;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能够度过分娩期及手术关, 与积极应用白蛋白的辅助支持疗法有关。

关键词:妊娠,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蛋白

参考文献

[1]陈颖.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22) .

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检验 第9篇

目前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检验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对半”验血体检, 二对半包括5项内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简称“乙型肝炎五项”。检验方法分为可以定性的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等, 以及可以定量的方法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 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只能提供阳性或阴性结果, 且易出现假阴性, 干扰临床诊断;定量检测乙型肝炎五项则能提供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精确含量, 为临床检验提供有益指导, 在临床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实用性[5,6]。现就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住院或门诊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乙型肝炎五项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的结果作对比,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到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范围15~68岁, 平均年龄 (34.7±6.4) 岁。

1.2 方法:

分别取5 m L患者静脉血, 立即离心分离, 得到血清于-30℃环境下冷冻保存。ELISA法和CLIA法使用的试剂由深圳市安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ELISA法使用550酶标仪 (美国Bio-Rad公司, 美国) , CLIA法使用KPS-K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石家庄康普生科技有限公司, 石家庄, 中国) 。分别使用CLIA法和ELISA法对100例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的定量与定性检测;设定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第1~5项的顺序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 Ab) 、乙型肝炎抗原 (HBe Ag) 、乙型肝炎e抗体 (HBe Ab)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 Ab) 。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详见表l。由结果可知, HBs Ag、HBs Ab、HBe Ag、HBc Ab的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 但在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HBe Ab的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是评估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依据, 也是考察疗效的指标之一。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检测方法有许多, 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有酶联免疫检验法、免疫荧光测定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CR技术等。酶联免疫检验法是一种特殊的试剂分析方法, 是在免疫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因此被广泛应用各项临床检验[7,8]。但是, 由于ELISA对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只能定性检测来判断阴性阳性测定, 无法得知其真正的浓度, 很容易造成漏检。一组来自于卫生部临检中心针对上百家医院和血站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报告数据显示, 未使用室内质控血清实验室的测定总错误率高达73.6%, 其中弱阳性标本的测定错误率最高, 达68.8%, 即便使用了室内质控血清, 弱阳性标本的测定错误率仍高达35.2%[9]。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超微量活性物质检测技术, 时至今日, 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 成为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原理是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抗体上,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激发后可快速稳定的发光, 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抗体的浓度成比例, 从而定量得到待检物质的浓度, 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激素、酶、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试剂低廉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10,11,12,13]。运用CLIA法对乙型肝炎五项进行定量检测, 极大地弥补了酶联免疫检验法定性检测的不足。

本组对1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ELISA定性和CLIA定量的对比检验, 结果表明, 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中HBs Ag、HBs Ab、HBe Ag、HBc Ab的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 但在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HBe Ab的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表明CLIA定量分析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 可以很好的弥补乙型肝炎定性检验的不足,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摘要:目的 讨论定量检测和定性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的结果, 为临床检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到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乙型肝炎100例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得定量与定性检测,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中HBs Ag、HBs Ab、HBe Ag、Hbc Ab的定量检测优于定性检测, 但在例数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HBe Ab的定量和定性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CLIA定量分析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高, 可以很好的弥补乙型肝炎定性检验的不足, 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10篇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来源于2006年至2007年孕妇产前检查人群, 孕妇血清HBV、DNA (+) 者而血谷丙转氨酶正常及其所生宫内感染新生儿。研究对象均是乙型肝炎孕妇产前28、32、36周各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IU, 所生新生儿24h内免疫接种前抽外周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比较两组外周血中HbsAg阳性率的不同。方法为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2 结果

孕妇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作用的有效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有近三亿HBV携带者, 其中我国占45%, 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 估计匀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 也是导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慢性携带的主要之一。

选择孕妇按产前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 治疗情况分为三组:

A组:每位孕妇产前28、32、36周妊娠月分别肌内注射HBIG200U~400U (HbsAg阳性者注射200U;HbsAh和HBeAg双阳性者注射400U) 及分娩前1周愿剂量再注射1次HBIG。

B组:每位孕妇于产前28、32、36周妊娠月分别肌内注射HBIG200U。

对照组:产前未接受HBIG。三组均留取孕妇中期产检时应用HBIG前和临产日使用HBIG前后的静脉血标本, 新生儿于生后联合免疫前留取外周血离心出血清-70℃冷存统一有检测。

三组孕产妇年龄、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均为足月儿在出生时胎龄、性别组成上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1-2。

P值:F=0.26、P=0.77、χ2=0.73、P=0.69

P值:F=0.15、P=0.07、χ2=0.60、P=0.74

在三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比较中, HBIG A组婴儿宫内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73, P=0.007) ;HBIG B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637, P=0.104) 见表3。

3 讨论

我们将HBIG组按给予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 两组婴儿的宫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两组来自HbeAg和Hbs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中, 可以观察到差异, HBIG A组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宫内感染率要低于对照组, 而HBIG B组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宫内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方案A组在保护双阳性母亲的婴儿上要明显优于方案B组。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高病毒血症孕妇是阻断HBV母婴传播计划中的重点对象, 本研究对照组中7例双阳性母亲的婴儿都均受感染。所以方案A的作用显然有积极意义。

按照HBV不同携带状态使用两种不同剂量的HBIG更利于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是我们的初衷, 当然方案A组能否将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发挥到最理想状态, 制定合理有效的阻断方案, 还需进一步临床模索。联合免疫目前临床发现单用乙型肝炎疫苗的阻断效果差于主、被动联合免疫效果, 因而多主张联合免疫。近年来, 随着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广泛应用, 国内外对预防母婴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孕晚期注射HBIG以及联合免疫注射。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免疫优于单纯的主动、被动免疫。预防感染措施的实施使大部分婴儿免受HBV感染。在HBV母婴传播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信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在阻断HBV母婴传播方面的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乙型肝炎的防治 第11篇

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 乙型肝炎和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相似,主要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为主;出现黄疸的患者可以表现为眼黄、尿黄和皮肤发黄。但是也有很多患者症状不明显,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往往是在查体时才发现转氨酶升高。所以每年的定期体检非常重要,乙肝携带者需要每半年左右进行详细的肝功能检验。

乙肝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经过血液(也包括不安全注射)、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和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文身、扎耳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乙肝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则大幅增高。母婴传播主要是婴儿出生时经产道传播,接触乙肝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而被感染。随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因此,大家也没必要谈乙肝色变,今年新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目前也没有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特别要说明的是,感染了HBV之后也不一定都会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在成年期感染HBV之后,95%左右的患者均可以清除乙肝病毒,也就是说是完全可以治愈或者自愈,只有少部分成年人会发展为慢性感染。但是婴幼儿感染乙肝后,转为慢性感染的几率则增加到80%以上。

乙型肝炎的预防 预防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及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需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 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需要说明的是,少数健康人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这可能与自身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系,需要根据情况考虑加大剂量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其他病毒性肝炎没有预防作用。另外,即使接种了疫苗并产生了保护性抗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患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一般认为可以维持10年以上。但不同个体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即使产生抗体,最好每隔几年检查了解抗体滴度,是否需要加强免疫,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器官移植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已感染乙肝病毒的孕妇,根据肝功能和病毒复制的情况,在怀孕后期还要请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12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项目部全部员工1195例, 其中男性653例, 女性542例。其中20~30岁643例, 30~40岁468例, 49岁以上者84例。

1.2 调查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对其进行规范化调查。检测指标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采取静脉血清进行测定。

1.3 偏倚与质量控制

对样本进行有组织的调查, 较好的控制了选择性偏倚。调查方式为在专门房间一对一询问, 控制回忆偏倚和报告偏倚, 无应答率控制在2%以下。静脉血的检测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来控制测量偏倚。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 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 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人群HBsAg感染状况

该项目部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8.6%, 其中男性为10.0%女性为7.0%, 男女2组HBsAg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χ2=3.26P>0.05) 。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岁组8.4%, 30岁组8.7%, 40岁组9.6%, 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 P>0.05) 。

2.2 人群受教育状况及对HBV传播途径的知晓度、疫苗接种率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 该人群具有小学文化者38人占3.2%, 初中文化者622例占52.0%, 高中文化510例占42.7%, 大专及以上文化25例占2.1%, 具有初中和高中文化者占全部人群的94.7%。另外, 该人群中能正确描述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者233例占19.5%;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者578例占48.4%。

2.3 HBsAg阳性者其他感染及传染性标志检测

HBsAg阳性人群中, 仅单项感染标志HBsAg阳性者有70例占68.0%;HBsAg、抗-HBc和HBe Ag三项阳性者11例占10.7%;HBs Ag和抗-HBc两项阳性者12例占11.6%;HBs Ag和HBe Ag两项阳性者10例占9.7%。即在HBs Ag阳性者中, 同时HBe Ag阳性者占20.4%。

2.4 HBsAg阳性者HBV相关单一危险因素分析

2.4.1输血、手术、针灸、口腔疾病就医史等医疗因素及外出就餐危险因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具有医疗因素的危险因素者有58例, 在HBs Ag阳性人群中占56.3%, 具有经常外出就餐者的危险因素者15例占14.6%, 前者较后者比例高。

2.4.2 HBsAg阳性者献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居住情况在103例HBs Ag阳性人群中, 20例有献血史, 献血率达19.4%。其中大多数人都具有较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每天洗澡者58人占56.3%, 几天洗一次澡者40例占38.8%;一周洗一次澡者5例占4.9%;饭前便后洗手者93例占94.2%;租住房屋有卫生间者占90.3%。在HBs Ag阳性人群中, 5例以下者共同租住房屋的有79例占76.7%, 5~10人共同租住房屋者22例占21.4%, 独住者仅占1.9%。

2.5 HB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该人群有关HB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量化,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输血、口腔疾病就医史的OR值有统计学意义, 且均大于1, 95%的置信区间也不包括1, 说明输血、口腔疾病就医史均为该人群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3.1该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人群HBsAg总阳性率为8.6%, 低于全国水平的10%, 其中男性为10.0%, 女性为7.0%, 性别及年龄间的HBsAg阳性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一般认为男性高于女性, 其原因是HBV基因可能与人体的Y染色体基因存在某些相似片段, 以至于男性误将HBV视为自身基因, 感染后导致免疫耐受而形成携带[2]。

3.2人群受教育状况、疫苗接种率等对其感染率影响

调查显示, 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及房屋拥挤情况使该人群更易受到传染病的威胁。调查显示该人群接种过疫苗者与以往相比较高, 由于该人群缺乏HBV有关知识, 在调查疫苗接种情况时可能存在报告偏倚, 致使结果较高。

3.3影响其传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调查表明, 输血、手术等暴露因素使HBV感染的危险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HBsAg阳性人群中献血率为19.4%, 对人群危害较大。

3.4预防HBV进一步传播流行的措施

(1) 进一步推广接种乙肝疫苗。 (2) 加强乙型肝炎知识的宣传, 提倡健康生活。 (3) 加强对HBsAg阳性者的健康教育, 督促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4) 严格献血人员筛选, 杜绝非法买卖血液制品, 防止医源性传播。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层施工单位1195名员工进行乙型肝炎病原体检测及相关因素调查, 对该人群在乙型肝炎传播流行的感染因素等进行评价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调查,感染因素

参考文献

[1]傅华, 段广才.预防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32~135.

上一篇:协调与共进下一篇:医学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