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2024-07-24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精选12篇)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1篇

根据地理差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域大致可划分为黄河沿岸灌溉区、风沙干旱地区和水土流失区三类区域类型。黄河沿岸灌溉区地势平坦,水土条件组合较好,适宜城镇建设,城镇数量较多,城镇密度较大,且分布较均匀。风沙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水土资源组合较差,处于城镇体系发展的低级阶段: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城镇松散分布,点状发展,城镇之间距离较远,空间联系相当弱。水土流失区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川、塬、梁、峁相间分布,用地坡度多在15度以上,对城镇的分布限制较大,可以建设的用地狭窄基本上位于山间和河谷地带,城市化属于河流城市化,城市形态的形成主要受制于由河谷或山地的局限所形成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与河流的分布特征相近,表现为枝状特征,城镇的分布不均匀。

2 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资源限制条件

由于城镇体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区域内外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经济综合体,不同资源限制条件及其组合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城镇体系布局形态,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为如此。

2.1 水资源的稀缺性限制了区域人口承载力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腹地,干旱少雨、蒸发量大。黄河沿岸地区依靠黄河灌区,可利用水资源相对充足,但其他绝大部分地区干旱指数(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都在10以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境内几乎没有地表径流。从水资源构成上看,人畜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和引用黄河水解决。从水资源利用结构上看,西北半干旱地区多是传统的灌溉农牧业,农牧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90%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至使生态环境用水无法保障,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西北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

2.2 地形地貌限制了人口分布的均匀性

总体来看该地区人口分布相当分散,人口密度为52人/km2,仅相当于全国人口密度的40%。但若除去一半左右不宜人类居住的高山、高原、沙漠、戈壁面积,人口密度将提高一倍,相对集中在平原、河谷、盆地和条件较好的高原地区。因此,城镇空间布局明显不同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2.3 交通条件改善加快了城镇化发展进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不少古代丝绸之路的驿站演变为较大的城镇。史料指出,古代城市的兴盛同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开放,特别是邮路、交通的开发息息相关。当海上交通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时,沿路城市也随之萎缩。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给我国“沿桥”城市带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铁路干线的延伸以及双轨化和电气化的实施,尤其是兰新铁路干线,给城镇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与此同时,城乡公路运输网的贯通及公路高速化的实现,构成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的网络地域组织,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城镇发展步伐。可见,古“丝绸之路”形成了西北绝大部分城市与城镇的雏形,公路与铁路的贯通体现出城镇体系以大陆桥作为发展主轴的空间分布特征。

2.4 城镇基础设施辐射能力限制了人口集聚的程度

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加上自然、历史及经济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黄河沿岸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广大农村牧区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极高,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虽然多年来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但基础设施有限的辐射力在如此广大的地域内难以发挥,高投入并没有产出明显的成效,水、电、路、讯、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瓶颈矛盾仍然存在。为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市政基础设施,增强投资的有效性,必然要求适度集中发展。

3 资源约束下的城镇体系布局实证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下辖沙坡头区和中宁、海原两县,总面积16986平方公里;地处黄土丘陵—黄河冲积平原—沙漠戈壁地理单元的过渡区,既拥有黄河丰富的可利用水资源,也涵盖了六盘山部分的严重缺水地域;地理条件多样、生态系统敏感性高,沙漠、台地、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0%;北部沿黄地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度较高,以资源加工业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处于加速扩张阶段;中部和南部山区以农业为主,南部海原县回族人口占多数,受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限制,该地区是国家“三西”贫困地区之一,此外该地区人口超生问题较为严重,脱贫是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

3.1 城镇体系分布现状特征及问题

2011年中卫市常住人口为109万人,城镇化率为3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形成10~15万人规模的城市1个,5~10万人2个,3~5万人15个,1~3万人18个,1万人以下2个。城镇分布呈明显的水资源和交通通道指向性,主要沿黄河和主要交通通道分布(见图1、图2)。

中卫市于2004年撤县建市,现在的沙坡头城区是在原中卫县县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建成区面积小,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较弱,集聚和辐射能力差,对整个市域带动能力弱小。此外,由于工业园区布局分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单纯的发展工业为主,造成了园区发展与城市发展脱节,进一步制约了中心城区规模的扩张和功能的完善。

《中卫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从上位城镇体系规划、现状人口规模和各镇总体规划预测的人口规模出发,提出了以市域中心城市为基点,依托黄河、铁路和主干公路的城镇体系布局(见图3)。然而仅凭做大沙坡头区打造市域中心城市缺乏现实基础,同时广大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乡镇如何向外转移疏解人口压力实现脱贫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中卫市提出通过整合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城形成市域人口和产业聚集极核,实现做大中心城市的愿景,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通过生态移民转移疏解中部和南部贫困乡镇人地矛盾,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从资源约束条件出发,分析地区人口承载力,为生态移民战略部署提供更加科学理性的依据,从而实现城镇体系更为合理的布局。

3.2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基于中卫市所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资源约束条件,本文选取水资源可获取度、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辐射力、产业园区辐射力、交通可达性、高程、坡度等6项资源限制性因子,建立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各限制性因子权重时采用基于专家咨询法(DELPHI)的层次分析法(AHP),检验系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而进行各评价因子的加权叠。在将各评价因子数字化为矢量数据的基础上,基于ARCGIS9.3的栅格加权叠加分析模块,对栅格化后的评价因子进行叠加,修正不合理图斑,并按照适宜、较不适宜、较适宜、适宜四个等级分级,得到中卫市人居环境适宜性的最终评价(见图4-10)。

3.3 生态移民地区的选取

基于中卫市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在ARCGIS9.3叠加分析模块的辅助下实现现状人口密度、城镇分布数据与人居环境适宜以及较适宜数据的叠加,参照联合国人居环境标准界定宜转移疏解和承接吸纳人口的区域①。

3.3.1 宜向外转移疏解人口的地区

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宜向外转移疏解人口:现状人口密度过高,资源潜力已过度消耗;严重干旱缺水,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现有或规划建设的人饮工程不能覆盖的地区和建得起工程用不起水的地区;交通不便、出行困难的区域。从而大致得到宜向外转移疏解人口地区的分布(见图11)

3.3.2 宜吸纳人口的地区

满足以下条件的区域宜进一步吸纳人口:现状人口密度较低,资源承载力尚有一定存量;有可以安置移民的水、土资源,包括已经建设的引、扬水工程,新建、改造水库,改造库井灌区和有灌溉水源的川台地;就近有符合农村安全饮水标准的水源,有已建成或拟建的饮水工程;靠近乡镇、行政村等公共服务设施密集地区;交通出行便利;有产业依托,靠近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工业园区。从而大致得到宜进一步吸纳人口地区的分布(见图12)。

3.4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体系优化布局

可利用水资源分布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以及城镇分布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可利用水资源作为分析人口承载力的指标,进而明确现时人口相对于人口承载力的饱和情况,从而为调整各乡镇人口规模、优化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和布局提供依据。

3.4.1 水资源现状特征

中卫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2.5亿立方米,但对外依赖性强,90%以上为过境水资源,且过境水资源可调配量有限,水量季节性波动较大。其中黄河水耗用量达到6.87亿立方米,已经超过区域初始水权分配极限。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境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潜力的共性分析,中卫市可利用当地水资源量仅为1亿立方米,人均当地水资源不到100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再加上区域蒸发量大,保水能力差,本地水资源开采量已达极限,干旱缺水问题加剧(见图13、图14)。

从可利用水资源分布来看,可概括为北多南少,沿黄地区多、南部山区少。北部黄河沿岸、中部黄灌区靠近大江大河,引黄渠系发达,过境水资源取用便利,可供水量较丰富,人均供水量达到1819~2199立方米。该区域广泛种植水田、水浇地,农业用水量大、比例高。农业灌溉大面积使用传统的深水淹灌方法,农业亩均用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用水效率低下;南部六盘山区,山高水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尤为突出,人均用水量仅为214立方米,不仅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也得不到基本保障。北部和中部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南部山区供水保障率低下,区域性缺水瓶颈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中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见图15)。

3.4.2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分析

参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区域生活和生产用水最低标准,考虑中卫市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农业用水需求量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的事实,确定中卫市水资源承载力极限标准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600立方米。由此可得到中卫市水资源极限承载人口208万人,其中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分别为68、95、45万人。

以乡镇为单位计算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从而进一步得到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分布情况。根据公式,可得到各乡镇可利用水资源量(W为可利用水资源量,P为现状常住人口数,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由公式,可计算各乡镇最大可承载人口(A为人口承载力,S为联合国标准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由此,根据公式AP=A-P,可得到各乡镇现状人口饱和值(ΔP为人口承载力与现状人口的差值),从而反映各乡镇人口的过载情况,为各乡镇制定人口迁入迁出政策提供依据,更好的指导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布局(见表1)。

各乡镇取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最大值时,对人口超载的乡镇求和,可知全市需转移疏解的人口共计16.8万人(见图16)。

各乡镇取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最小值时,对人口超载的乡镇求和,可知全市需转移疏解的人口共计29万人(见图17)。

(注:P为2011年各乡镇常住人口,为最大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Wmax为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最大人口承载力,为最小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最小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最小人口承载力,ΔP为人口承载力与现状人口的差值,ΔP为“-”时,表示人口超载)

3.4.3 基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理想人口规模

综合现状人口,人均环境适宜性评价、上位规划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得出需要转移疏解人口的乡镇,通过优化平衡得到各乡镇理想人口规模(见图18)。

3.4.4 城镇体系布局的优化调整

按照整合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城,实现同城化发展,做大做强市域中心城区的发展思路,对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见图19)。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城通过整合,力争成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海原县城和海原新城通过联动发展,吸纳中南部山区的生态移民,力争成为人口超过20万人的中等城市和南部山区新的增长点;重点乡镇和一般乡镇依托重要交通廊道和节点,结合资源禀赋,根据人口承载力的相容性向外转移或承接生态移民,实现人地关系的平衡发展(见表2)。

4 结语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地关系矛盾愈发突出的形势下,城镇体系布局受到来自资源条件的约束正日益得到重视,这也是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在要求。生态移民政策是调整城镇体系结构,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在选择何种空间布局和安置方案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和理性的分析手段。然而,城镇体系布局只是推进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这项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且除了本文提到的资源约束条件外,城镇体系布局还受到来自人类历史活动、区域开发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绝非本文所涉及的因素所能囊括。(本文为“第一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

摘要:本文从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资源禀赋下城镇体系布局的特点出发。从水资源、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城镇基础设施等人地关系内在影响因子角度切入。探寻资源约束条件对城镇体系布局带来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并以宁夏中卫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联合国人居标准界定的生态移民转移疏解和吸纳地区的选取、可利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等技术方法,提出了中卫市城镇体系布局的优化方案和生态移民的安置建议,为城镇体系布局空间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城镇体系,人口承载力,生态移民

参考文献

[1]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卫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与推进方案[Z].2013.

[2]方创琳,孙心亮.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空间组织[J].中国沙漠,2006(6).

[3]曹象明,曹东盛.宁夏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C].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4.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第2篇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作 者:左其亭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水土保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3) 分类号:X171.1 S154.4 关键词:生态用水   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燕麦;干旱胁迫;光照;生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2.60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1-0153-03

收稿日期:2015-01-19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项目[编号:长师院自科合字(2010)029]。

作者简介:杨燕平(1978—),女,湖南平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E-mail:yangyp493@126.com。

通信作者:张丽辉,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繁殖生态学研究。E-mail:zhanglihui_91@163.com。燕麦是我国的粮饲兼用作物[1],多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等地,遍及全国210个县(市、区)。随着燕麦的使用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其需求量逐年上升[2-3]。由于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我国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7%[4],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导致燕麦的产量下降、总产量不稳定。光照和水分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们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多种酶的活性[5-8],并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过程。光照可影响作物生长[9-11],干旱使植物体内活性氧增加,并使蛋白质受到损伤脂膜过氧化,严重时可引起植物死亡[12-14]。不同光照度、干旱环境对燕麦生长影响的研究较少[1],干旱和光照交互作用对燕麦的影响尚未见报道。通过比较不同干旱和光照组合处理下燕麦幼苗的生长、生理特性,揭示燕麦在2种胁迫相互作用下的适应机制,以期为燕麦的高产种植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燕麦品种为吉燕,种子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栽培基质为草炭土和河沙按体积比1 ∶1混合。采用直径15 cm 的花盆进行盆栽试验。

1.2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3月20日在长春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室的培养箱中进行。挑选大小一致、颗粒饱满、无残缺的燕麦种子,经75%乙醇消毒后播种于16个直径为15 cm的花盆中,每盆播种20粒,最终每盆定株10株。种植后,将花盆置于恒温培养箱进行双因素交叉试验。采用PEG 6 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重度干旱(HP质量分数为20%的PEG)、轻度干旱(LP质量分数为0%的PEG)2个水平;光照度设置强光(HL光强为100.0%)、弱光(LL光强为16.5%)2个水平,设置重度干旱强光(HPHL)、重度干旱弱光(HPLL)、轻度干旱强光(LPHL)、轻度干旱弱光(LPLL)4个处理。试验采取随机排列,4次重复,待燕麦幼苗长到2叶1心时开始测定各项指标。

1.3指标测定

将各处理组的燕麦从花盆中取出,除去根部的培养基质,用钢尺测量其株高和茎粗。燕麦为不定根,测量所有不定根的长度后计算根总长;用1/10 000天平测量叶鲜质量、茎鲜质量、根鲜质量;采用丙酮比色法[15]测定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法[16]测定游离脯氨酸含量。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03软件制图。

2结果与分析

2.1干旱和光照互作对燕麦根长、株高的影响

由不同干旱胁迫和光照处理对燕麦根长的影响(图1-A)可知,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根最长,平均为(74.69±15.48) cm;重度干旱强光(HPHL)处理其次,为(49.39±15.48) cm;轻度干旱弱光(LPLL)处理下的根长进一步降低至(42.21±11.79) cm;重度干旱弱光(HPLL)处理最低,仅为(31.77±6.00) cm。在强光、弱光条件下,根长随干旱程度的降低分别增长51.22%、32.86%。可见,随着干旱程度的降低,根长在强光条件下增长更为显著。

在强光、弱光条件下,重度干旱均对燕麦幼苗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从生长情况来看,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植株高度达到最大值,平均为(27.88±3.90)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重度干旱弱光(HPLL)处理最低,平均为(19.74±4.45) cm。随着光照度的增加,株高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增长更为显著(图1-B)。可见,重度干旱和弱光处理

造成的胁迫使燕麦幼苗的株高发生变化,即重度干旱弱光(HPLL)胁迫能抑制燕麦幼苗植株的生长。

2.2干旱和光照互作对各构件生物量的影响

由不同胁迫处理对燕麦根生物量的影响(图2-A)可知,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根鲜质量最高,平均为(0.095±0.013)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重度干旱弱光(HPLL)处理下的根鲜质量最低。

从地上部分质量来看,干旱和光照处理对燕麦的叶质量、茎质量均有显著影响。由图2-B至图2-D可知,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叶质量、茎质量均随干旱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在轻度干旱条件下,燕麦的叶鲜质量、茎鲜质量、茎粗均随光照度的降低而减少(P<0.05);在重度干旱条件下,燕麦的叶鲜质量、茎粗均随光照度的降低而减少,叶质量则随光照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叶鲜质量、茎鲜质量最高,分别为(0.202±0.036)、(0.105±0.019) g,其次为轻度干旱弱光(LPLL)处理;重度干旱弱光(HPLL)处理下的叶鲜质量、茎鲜质量最低,分别为(0.088±0.012)、(0.073±0.012) g。可见,干旱程度的降低和光照度的增加可显著促进燕麦叶片的生长。

2.3干旱和光照互作对燕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3 可知,在强光和弱光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随干旱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在重度和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随光照度的降低而减少。在重度干旱条件下,高强度光照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比低强度光照处理分别增加77.78%、129.62%。可见,随着光照度的增加,重度干旱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上升更为显著。

2.4干旱和光照互作对燕麦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较低,当植物处于逆境生长条件中时,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17]。由干旱和光照互作对燕麦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图4)可知,重度干旱低光(HPLL)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最低。各处理组的脯氨酸含量表现为HPLL>HPHL>LPLL>LPHL。

3结论与讨论

植物生长是许多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干旱和光照对植株个体的形态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干旱胁迫整体表现为抑制植物生长,且胁迫程度越高,受抑制现象越明显;光照增强表现为促进植物生长,正常日照下促进作用最强。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轻度干旱强光(LPHL)处理下的燕麦根长、株高、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水分会促进植株对根生物量的分配,而强光会促进植株对叶生物量的分配,随着干旱胁迫的减弱和光照度的增强,燕麦的根长、株高、生物量均呈上

升趋势,这与张英普等的研究结果[18-19]相一致。

叶绿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色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干旱胁迫和光照度通过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合成,并加快它们的分解速度,从而使叶绿素含量降低[20]。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减弱和光照度的增强,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重度干旱低光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见,干旱和弱光可降低叶绿素含量,削弱叶片的光合能力,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移,从而抑制植物生长。不同处理下燕麦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差异显著,这有利于燕麦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植物组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是由其所处环境决定的。植物在逆境胁迫下,游离脯氨酸会随胁迫的增强而持续积累,积累的脯氨酸有利于维持细胞渗透势,防止水分过度流失,为抗氧化物质的合成创造良好的生理环境[21-23];因此,检测植物抗逆性时要把脯氨酸含量作为重要生理指标之一[24]。在本试验中,重度干旱弱光(HPLL)条件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轻度干旱强光(LPHL)条件下则最低。干旱胁迫程度相同时,弱光条件下植物组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较高;光照度相同,重度干旱胁迫下植物组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较高,表明重度干旱和弱光条件均为燕麦幼苗生长的逆境。关于游离脯氨酸含量与作物抗逆性的关系尚存在不同观点,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建新,王金成,王瑞娟,等. 旱盐交叉胁迫对燕麦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32(3):24-28,101.

[2]董瑞峰. 燕麦颖果发育及贮藏物质积累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21(4):47-49.

[3]杨才. 有机燕麦生产[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31-33.

[4]陆翔,张益锋. 金荞麦叶保护酶与保护物质对增强UV-B辐射及干旱胁迫的响应[J]. 浙江农业学报,2013,25(3):450-455.

[5]任建宏.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中蛋白质代谢的差异[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90-92.

[6]李会合,王正银. 氮钾配施对不同品种莴笋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7(1):51-55.

[7]白志英,李存东,吴同燕,等. 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旗叶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染色体定位[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2):255-261.

[8]卜令铎,张仁和,韩苗苗,等. 干旱复水激发玉米叶片补偿效应的生理机制[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2):88-92.

[9]吕晓菡,柴伟国. 低温弱光下不同起源地辣椒幼苗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4,26(1):48-53.

[10]周艳虹,喻景权,钱琼秋,等.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921-924.

[11]马银山,杜国祯,张世挺. 光照度和肥力变化对垂穗披碱草生长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4,34(14):3908-3916.

[12]刘文英,周凤,杨瑞卿,等. 干旱胁迫对裸燕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53-55,75.

[13]胡廷会,李立军,刘晓芳,等. 干旱胁迫下LCO和TH17对燕麦出苗及苗期生理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6):1168-1173.

[14]姜春明,尹燕枰,刘霞,等.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旗叶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J]. 作物学报,2007,33(1):143-148.

[15]王学奎. 植物生理学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3-78.

[16]郝再彬,苍晶,徐仲,等. 植物生理实验[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04-106.

[17]郑昀晔,曹栋栋,张胜,等.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8,34(2):261-267.

[18]张英普,何武权,韩健,等. 水分胁迫对玉米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1999,10(3):18-21.

[19]林叶春,曾昭海,郭来春,等. 裸燕麦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后复水的响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2):284-288.

[20]朱利君,胡进耀,罗明华,等. 水杨酸对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6):213-215.

[21]彭志红,彭克勤,胡家金,等. 渗透胁迫下植物脯氨酸积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4):80-83.

[22]王云中,韩忻彦,张建成,等. 水分胁迫下葡萄叶片中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J]. 华北农学报,2003,18(4):72-75.

[23]陆爱华,褚孟嫄. 水分胁迫后梅杏桃脯氨酸脱落酸的累积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3):29-32.

[24]高庆义,王宝山. 高粱叶中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对NaCl胁迫的响应[J].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3):61-66.仲维国,王志勇,王晓风.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以江苏省兴化市周奋乡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

干旱胁迫对桑苗理化指标的影响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牧草试验基地,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带,土壤为典型的第四纪红黄壤,土壤肥力中等。地处北纬28°21',东经113°05',海拔80 m,年平均气温17.0~17.5℃,极端最高温43℃,极端最低温-7℃,年平均降水量为1 400~1 600 mm,雨量多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60%~6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低温多阴雨,夏季炎热,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少雨,7~9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冬季天气严寒,冰冻霜冻现象较严重,有霜期达到80~180 d,出现冰冻的天气有30~40 d,p H值5.0~6.5。

1.2 试验材料

桑种子(粤桑11号),湖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3 试验设计

桑种子播种前用水浸泡24 h,按照《湖南省地方标准桑树栽培技术规范》栽种。待植物长出3~5个叶片时,统一移栽至试验用苗盆。待移栽试验株存活稳定后开始用质量分数为25%的PEG-6000溶液对桑苗进行模拟干旱处理。取5~8片被胁迫0~8 d的叶片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2],各处理均重复5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游离脯氨酸(Pro)酸性测定采用茚三酮比色法;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丙二醛(MDA)采用TBA法,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生成物含量,细胞膜透性用电导仪法[3];叶绿素含量测定按照张宪政[4]的方法测定;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用80%的甲醇提取内源激素,过C18柱以纯化激素提取液。酶联免疫试剂盒购自南京农业大学。每次测定重复3次。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桑苗在PEG-6000不同时长胁迫下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生理生化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比较同一品种同一处理组不同时间的测定值之间的差异性。试验数据经Excel 2013软件初步处理后,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显著性进行Duncan’s比较,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PEG-6000胁迫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见表1。

注: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1可见,随着胁迫水平的提升,Pro、P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MDA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各保护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

2.2 PEG-6000胁迫下桑苗生理指标的变化

见表2。

注:同列数据肩标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2可见,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桑苗叶片细胞膜透性极显著增加(P<0.01),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叶绿素b含量0天、2天差异显著(P<0.05),其他天数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类胡萝卜素含量0天、2天变化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4天、6天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PEG-6000胁迫下桑苗内源激素的变化

见表3。

μg·g-1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可见,植物激素对细胞生长有很大影响,干旱导致内源激素GA和IAA含量下降,而ABA含量上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IAA、GA、ABA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目前,随着国家南方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的实施,南方草地畜牧业想要可持续健康发展,高产高蛋白饲料作物的选育工作亟待解决;桑的饲料化产业也在快速发展,桑的青贮、鲜饲在反刍动物的饲养中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选育适合南方气候栽种的优质高产高蛋白桑树,解决南方高产高蛋白饲草缺乏困境十分重要。

3.1 干旱胁迫下桑苗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变化

为了保证细胞结构能够正常有序,使物质、能量、信息传输能够顺利进行,植物原生质膜可以高效地避免环境引起的伤害[5],植物体为了清除干旱胁迫产生的活性氧,会产生一种保护性应激反应,随着胁迫时间增加,MDA、SOD、POD、CAT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6],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细胞膜透性、MDA、POD及CAT等活性。作为植物细胞抵御活性氧伤害的保护酶,SOD、POD和CAT在清除超氧自由基、过氧化氢和其他过氧化物,减少和阻止羟基自由基形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中SOD、CAT、POD活性与膜透性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桑苗叶片细胞膜透性随着干旱程度增加而增加,说明干旱伤害了桑苗细胞膜。进一步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下Pro、MDA、POD和CAT活性变化与桑苗抗性相关程度较高,可以用来考虑评价桑树的抗旱性[7]。

3.2 干旱胁迫下桑苗叶绿素、内源激素的变化

植物体内叶绿素对光能的吸收、转换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8],由于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活性氧大量产生,叶绿体的结构遭受破坏,合成的叶绿素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9]。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桑苗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都在降低,因此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

植物体内产生的调节自身生长过程的非营养性微量物质及人工合成的类似物称之为内源激素或植物激素,其中主要为IAA、GA、ABA及乙烯。研究证实,在干旱逆境下合成积累ABA是一种主要的根源信号,根内ABA含量的增加遭遇叶片,植物激素作为植物体内的痕量信号分子,对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对环境的应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结果表明,当桑苗受到干旱胁迫后,ABA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而GA和IA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由此可以间接证明IAA和GA具有协同作用,而GA与ABA具有相互颉颃作用。

4 结论

在干旱逆境下,分别从桑苗的细胞水平、激素水平上分析其变化特点和变化规律,初步总结归纳出桑树在干旱逆境下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解释桑树在干旱胁迫下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的深层原因。综合和分析以上试验的结果,为桑苗逆境相关研究及桑树的生产、育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在深入了解干旱胁迫下桑苗的相关生理变化机制后,就能从根本上找出导致其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的原因,为培育出适合南方栽种的高质高产饲料桑树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鏖,邓荟芬,易康乐,等.不同杂交桑饲用生产性能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14,22(5):1135-1138.

[2]吕庆,郑荣梁.干旱及活性氧引起小麦膜脂过氧化与脱酯化[J].中国科学,1996(1):26-30.

[3]郭婷,佘玮,肖呈祥,等.饲用苎麻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2,26(6):730-733.

[3]张宪政.作物生理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张宪政.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J].辽宁农业科学,1986(3):26-28.

[5]刘飞虎,梁雪妮,张寿文,等.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11-19.

[6]孙鏖,邓荟芬,李科云,等.PEG胁迫对燕麦苗期保护酶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1):50-52.

[8]揭雨成,黄丕生,李宗道,等.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生化机理研究[J].中国麻作,1998,20(1):1-6.

干旱的反义词有哪些-用干旱造句 第5篇

干旱

gān hàn

【反义词】

湿润 潮湿 泛滥 水涝

【近义词】

干燥 干涸 干枯

【词语释义】

干旱(arid),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后则容易发生蝗灾,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

【词语造句】

在干旱地区用有机质纸张可能有助,能提高成活率。

考虑选择夏季干旱的地方作为种子园园址是有道理的。

图4用干旱地区的一个例子描绘了不同种的性状趋向性。

气象学家说我们面临着二十年较寒冷的天气和地区性干旱。

在1931年和其后的几年,连接发生严重干旱,接着便是大风沙暴。

可以证明有周期性反常干旱早夏的地方作种子园园址应是有利的。

一个则占据较干旱的沙壤土。

干旱期间庄稼都枯死了。

地下水位因干旱已降低。

旱季干旱伤害果树较大。

干旱持续了许多星期。

干旱导致广泛的缺粮。

干旱地区需要灌溉才能使作物生长。

干旱和水土流失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在秋季雨季来临之前,土壤逐渐干旱。

这个地区总体上是半干旱至干旱气候。

长期干旱之后土地硬得就像石头一样。

在干旱的条件下,叶子的膨压减少而气孔关闭。

萜类在某些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较为普遍。

这干旱的种种征兆更加重了费尔久逊博士的心事。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第6篇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水文地质;研究

干旱和半干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阻碍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经受或者即将受到干旱。早在195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经开始组织世界各国研究地壳的干旱带的水资源,在随后几十年里,各个国家对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的研究并没有中断,并相继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受干旱问题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西部,这些地区是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之一。为了缓解这些地区的干旱问题,我国从50年代就开始了西北地区地下水的研究工作,并相应开展一系列的水文地质普查和治理勘察工作。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1、国际方面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从古至今都在沿袭,现如今的很多农民家庭都是自己打井,开采地下水供家人使用,但也由于水资源的逐渐短缺,地下水的水位也在下降中,导致井的深度越来越大。很多地方不仅开采地下水用于满足日常生活,还用来灌溉农田和绿洲,地下水甚至是全部用水的源头。有一个数字可以充分说明地下水的使用情况,利比亚、阿曼、巴林、卡塔尔等国100%的水来自于地下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77%,这个数字也充分说明了以上内容。因为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对水的开采使用情况也不同,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在近一世纪开采的水量是350亿立方米,利比亚的库夫莱开采区50年从努比亚砂岩层中提取110亿立方米的水。地下水大规模的开采是有些国家石油及其有关工业发展的保障,不仅如此,还满足了农业、园林等方面的灌溉。

2、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受特殊地理因素的制约,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形式在近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维护人类正常生产生活,不得不大量开采底下水,数量显示,1980—2005年,地下水供水量从647亿立方米增加到1039亿立方米,年增长率1.91%,地表水的供量在同时期由3739亿立方米增加到4465亿立方米,年增长率0.89%。地下水大量开采使得一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水污染情况也在日益严重,据调查,全国有40%的地下水质在不断恶化,直接威胁到了居民的日常饮水安全。

二、干旱区大型盆地的地下水研究所采用的模型

干旱区大型盆地的地下水研究采用两种模型,分别是迳流模型和滞流模型,前者认为水力存在连续性,是以水力连续性为理论基础,它的代表人物有加拿大艾伯塔研究委员会的J.Toth教授,他主要研究的是沉积盆地流体,包括古地下水,他主张的是区域水力连续性是岩体结构的表象特征,在特定的时间内,可测的时段里,如果盆地内任意一点的压力变化都能够引起另一点的变化,那么就可以认为地下岩体在这一时间尺度上具有水连续性。后者认为不存在水力连续性,所以是以水力不连续作为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是以色列水文地质学家E.Mazor,V.Fridman和D.Gilad,他们通过研究澳大利亚自流盆地中的深部地下水、以色列内盖夫沙漠中的地下水以及以色列阿拉伯干裂谷中地下水,提出了滞流含水层模型,这个理论的提出或许可以开辟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这一理论的原理是滞流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一种非再生资源,不接触污染源,可用作紧急时期的供水源,另一方面,解压的滞流含水系统可作为存储空间储集回灌水、油或者气体,避免遭受不能控制的水力断裂的危险。

1、环境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1953年首次有了关于了解水分子同位素的研究报告,然而真正在水文学上提出运用同位素方法是在1961年的维也纳国际原子能签署的一次专家小组讨论会上。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该技术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是欧美各国,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我国在1980年的太原西山裂缝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和山西娘子关泉储量估算中开始研究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到现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这一技术被国内外水文地质学家广泛地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研究中,国内方面在运用方面是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尤其深部地下水的形成原因和机制,识别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描述地下水流动路径及其可能发生的入渗、混合以及水—岩相互作用等问题。运用物探法找水的一个实际例子是在太行山东麓顺县的干旱问题,当时主要以电磁法为主,结果钻井证实物探推测的正确,底下水位深度为36m,孔深90m,获得的涌水量为60t/h。

2、包气带水文地质研究

包气带水开始于对土壤水的研究,从形态学的观点定性的描述分析土壤中的水分赋存特征和运动特征。20世纪初期,能态学的方法开始被引用到包气带水的研究中,Buckingham和Willard-Gardner分别在1907年和1921年先后采用能态学的观点研究了包气带水的运动。定义了总水势,并将饱和流的达西定律引入到非饱和流中,建立非饱和流达西定律是L.A.Richard在1928年对包气带水研究时得出的。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各学科研究的交叉渗透,使包气带水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方法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测试方法以及不同条件下相应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应用都得到了发展。

随着包气带水文地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方面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做了大量的包气带均衡实验工作,主要是为了观测沙漠地区大气降水等通过包气带向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并在各地建设了均衡试验场,比如甘肃宁夏的沙坡头、内蒙古包头等。国外从50年代开始用能量平衡和空气动力学方法研究凝结水、降露和蒸散过程,到现在的应用于土壤—植物—气连续体系(SPAC)水分迁移与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但因为在沙漠地区土壤水吸湿凝结及其动态方面并没有相关记载,所以在凝结水量和作用方面存在争议。《中国沙漠》在1998年的第三期中介绍了兰州沙漠研究所等单位1995在沙坡头地区完成的沙土水分吸湿凝结的观测结果,研究结显示沙土水分吸湿凝结是分为两个过程进行的。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叙述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的开发现状、干旱区大型盆地的地下水研究所采用的模型环境、同位素技术的应用以及包气带水文地质研究可以看出尽管在干旱、半干旱问题上人类有了很多的研究和成果,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人类的活动需求,努力改变现状,积极开发新的研究理论是当前形式的一种必然导向。这一方面尽管我国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我们的地位形式特殊,干旱问题也较为问题,所以在和世界其他国家吸取经验的同时还应该有所改变,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比如西北干旱地区的突出问题包括地表地下水缺乏统一规划、深层承压水的开发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对水资源的浪漫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等,这些问题只是所有问题中的一部分,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武选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地质研究现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02).

[2]王常明.干旱的吉林西部地区水文地质环境与土地盐碱化[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2013(01).

[3]范志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木下土壤“肥岛”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2(02).

[4]王文科.面向生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体系[J].吉林大学学报.2013(03).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7篇

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 降水稀少、气侯干旱、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发展, 水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节约用水尤其是高效集约用水已成为农业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首要途径。普及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是新疆干旱区节水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压力的有效举措, 更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近几年来, 各种先进的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都在新疆进行过试验, 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主要有棉花膜下滴灌和大枣、核桃、成龄葡萄等果树微灌技术。其中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兵团率先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在地方上的普及相对滞后, 各种果树的微灌技术目前也正处于示范推广的起步阶段。任何一项技术的顺利推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技术可行性, 更取决于该技术的经济合理性, 农户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接受认可程度直接影响到技术的普及。因此, 从农民受益的角度出发, 对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经济效果评价, 便成为了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环节, 其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为政府提供节水农业的政策参考。

2 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和设计原则

2.1 指标设计目的

节水灌溉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同时满足横向和纵向比较的需要, 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1) 能够反映节水灌溉技术自身的经济效果; (2) 能够反映同种节水灌溉技术不同地区间的比较效果; (3) 能够反映同一地区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效果; (4) 能够反映不同年份某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效果。

2.2 指标设计原则

2.2.1 系统性原则。

指标的数目以及体系的结构形式以系统优化为原则, 通过各项指标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 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 以便能从各个侧面完整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各个主要影响因素。

2.2.2 简洁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 含义明确具体, 尽量避免指标之间内容的相互交叉和重复, 同时在不影响指标系统性的原则下, 要尽量减少指标的数量。

2.2.3 可操作性原则。

选取的评价指标要便于计算实用性强, 所需的基础数据易于采集。评价方法要简便、明晰、可行, 易于理解、掌握、操作和推广。

3 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指标设计原则并根据评价内容不同, 本文将节水灌溉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分为投入产出指标、效果评价指标和比较效果评价指标三部分, 详见表1、表2、表3。

3.1 评价内容

投入产出指标和效果评价指标都用来评价节水灌溉技术自身的经济效果, 比较效果指标则是用来评价同一地区不同节水灌溉技术或不同地区同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效果。投入产出指标是基础指标, 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和产出, 同时还是计算效果指标和比较效果的基础。效果指标和比较效果指标是分析指标, 其评价内容包括产量 (增产) 、收入 (增收) 、用水 (节水) 、用工 (节工) 四个方面。

3.2 指标内涵

3.2.1 投入产出指标。

投入产出指标包括投入和产出两部分。其中, 投入分为亩均固定投入和亩均可变投入, 前者反映分摊到每667m2地的节水灌溉固定投资, 包括首部系统以及干管、支管等, 后者反映单位面积地上消耗的种子、地膜、化肥、农药、水费、人工费等全部种植成本以及滴灌带或毛管的投入。产出分为667m2产量和667m2产值, 分别反映作物的不考虑价格时的实物产出和考虑价格时的价值产出。

3.2.2 效果指标。

效果指标采用的都是绝对量指标。其中, “土地生产率”反映作物的亩产量;“水分生产率”反映单方灌溉水对应的产量;“亩净收益”反映作物的亩均纯收入, 是亩产值与亩成本之差;亩收益成本比反映单位成本所带来的毛收益;“单方水效益”反映单方水所能产生的净收益;“亩均用水量”和“亩均水费”分别反映每亩地的灌水量和需要缴纳的水费, “单产耗水量”反映生产单位公斤粮食所需耗用的水量;“亩均用工量”和“亩均雇工费”分别反映每亩地的用工数量和雇工费用。

3.2.3 比较效果指标。

比较效果指标采用的都是相对量指标, 指标值的计算依赖于效果指标, 反映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相对常规灌溉技术产生的增 (减) 量。其中, “土地生产率增加幅度”、“水分生产率增加幅度”、“亩净收益增加幅度”、“亩收益成本增量比”、“单方水效益增加幅度”是正指标, 分别表示节水灌溉技术较传统灌溉在各种产量和收益上的增加幅度, 指标值越大评价效果越好;“亩均节水幅度”、“单产耗水减少幅度”、“亩均水费节约幅度”、“亩均用工减少幅度”、“亩均雇工费节约幅度”是逆指标, 分别表示与传统灌溉相比, 节水灌溉技术在用水、用工方面数量和费用的节约程度, 指标值越小评价效果越好。

4 评价方法

4.1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节水灌溉的技术经济评价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并通过一定方法对指标赋予适当的权重, 最后根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数, 综合指数的大小与节水灌溉的技术经济效果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Fi为某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数, 反映节水灌溉技术经济综合效果;m为评价指标的个数;Xj为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4.2 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确定指标权重是构造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 它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目前,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 主观赋权法是由专家依据自身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德尔菲法等;客观赋权法是直接根据各个指标的原始信息, 并经过一定数学处理后获得权重的一种方法, 包括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在实际操作中, 可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利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组合赋权法是一种综合主、客观赋权法的结果而确定权重的方法。其中主观赋权法计算出的主观权重用aj表示, 客观赋权法计算出的权重为kj, 公式为:。用组合赋合法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可抵消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也可避免受已有样本数据的束缚,从而使权重更加客观、科学。

摘要:从微观的农户受益角度出发, 尝试性的构建了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以期为科学地评价干旱区各种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效果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培岭, 任树梅, 李云开等.水资源经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2]施熙灿, 蒋水心等.水利工程经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吴添祖, 冯勤, 欧阳仲健等.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吴景社, 康绍忠, 王景雷.节水灌溉综合效应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研究.灌溉排水学报, 2004 (5) .

[5]雷波, 姜文来.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 2004 (3) .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8篇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当前, 甘肃省几个中部干旱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尚不能完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在基础建设、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等方面均比较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并存;二是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规范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存;三是重医轻防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并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提出完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1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雏形

1.1 市 (州) 级公共卫生体系现状

每个市 (州) 一般有市 (州) 综合医院1所, 基本能满足市本级医疗救治和应对处置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 市 (州) 综合医院同时承担指导全市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的工作;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 基本能满足市本级及指导县 (区) 及农村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 但是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强, 尚不能满足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需求;有市妇幼保健机构1所, 主要起上传下达的作用, 尚不能满足市本级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 不完全具备指导县 (区) 及农村开展妇幼保健业务的职能, 无法承担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工作;有市中心血站1所, 基本能满足全市医疗用血的需要, 但占总人口90%的农民没有被纳入无偿献血队伍, 如遇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不能保证临床足量用血。

1.2 县 (区) 级公共卫生体系现状

各县 (区) 有综合医院1所, 中医院1所, 半数县 (区) 有综合二院1所。县 (区) 级医疗机构基本能满足本辖区日常医疗救治的需要, 但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急救能力较差, 也不具备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软、硬件条件;有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 能够开展正常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但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 实验室检测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有妇幼保健站1所, 基本能满足本县 (区) 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 也能指导部分农村基层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但业务水平较低, 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城镇社区及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体系现状

每个县 (区) 一般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所, 服务站1~2所, 每个乡镇有卫生院1所, 但其中有1/3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求, 尤以边远县 (区) 较为突出,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不具备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防保人员勉强可以开展计划免疫等基础性的防保工作, 监测、报告及预防控制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相当有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尚未延伸至城镇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1.4 村卫生所公共卫生体系现状

大多数行政村有1名乡村医生, 少数较大的村有2名乡村医生, 由于乡村医生是个体经营、自负盈亏, 村级防保组织极不稳定, 人员素质较低, 流动性较大。每人每月只有100元的报酬和几十元的疫苗接种补助。近几年, 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大幅增多, 但报酬并没有提高, 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 且村防保人员中只有一半的人具备在行政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几乎全部不具备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也没有报告手段, 是公共卫生体系中最为薄弱的一环。

2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指挥系统不完善

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城乡分割, 没有建立整合机制, 有效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也是各自为政, 难以有效整合资源。现行公共卫生体制, 业务指导是垂直管理, 而行政领导是层级管理。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乡村级的防保人员只安排工作, 不负责其经费和工资。乡镇防保人员配备过少, 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更少, 而且一人兼多职, 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保工资方面, 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难以对其进行管理。村级防保人员实际未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2.2 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网络不健全

乡镇卫生院以上机构疫情信息报告网络比较健全, 但卫生部门与政府之间及各级政府之间疫情报告缺乏通畅渠道, 疫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不健全, 政府及有关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村级卫生信息网络完全缺失。

2.3 县 (区) 级以下医院医疗救治能力不强

包括县 (区) 级医院在内, 绝大多数县、乡 (社区) 、村三级医疗机构没有配备应急处置的必备设施, 医务人员缺乏应急技术和个人防护手段, 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实施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工作同样面临病区建设不符合要求、医疗设备落后、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没有建立必要的应急物资、药品及资金储备制度。医疗机构普遍缺乏合格的专业人员, 人才梯队出现年龄断档。

2.4 疾病预防控制环节薄弱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普遍存在人满为患、人才奇缺、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目前, 市、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一是受人员编制和人事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有一部分根本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人员仍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 而大专院校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却很难进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国家培养的人才得不到合理利用。二是部分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大量的自收自支人员, 他们的工作重点不是放在开展业务上, 而是创收保工资、维持生计, 出现了只注重创收, 不注重防保和提高业务素质的现象。三是对在职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部分人员通过函授等成人教育方式获得了高学历, 但对提高专业技术并未真正起到作用, 缺乏部门内部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而乡镇级的防保人员素质更低, 多数为招聘人员, 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至于乡村医生, 由于报酬太低, 他们基本没有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积极性, 也不具备监测及报告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手段。

2.5 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医疗卫生投资过分向城市倾斜, 城乡占有公共卫生资源差距较大。由于对农村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本应由公共财政承担的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妇幼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在多数县 (区) 开展不力, 存在许多问题, “预防为主, 防治并举”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尤为突出的是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设备陈旧, 根本不能满足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卫生事件的需要。乡镇卫生院用于预防保健工作的公益性支出完全靠卫生院入不敷出的业务收入。

3 完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3.1 改革现行卫生管理体制, 落实农村卫生政策

一是各级政府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成立常设应急办公室, 挂靠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受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双重领导, 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具备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挥协调、沟通作用, 并根据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 直接指挥、调度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及卫生监督机构中的公共卫生资源, 达到整合现有卫生资源, 提高效率, 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一旦发生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领导小组按照事件的相应级别, 迅速转为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并成立有关工作组。二是在现有县 (区) 级以上卫生信息网络的基础上, 加强乡、村两级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 形成市、县 (区) 、乡镇 (社区) 、直到村一级的卫生信息报告网络, 为预防和控制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争取时间, 减少损失。三是建立市、县 (区) 、乡镇 (社区) 、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在乡、村以及城市社区设立防保机构并配备人员, 实行垂直管理、逐级负责。以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 乡镇卫生院、村 (社区) 卫生所为基础, 形成覆盖全部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预防医疗保健网络的中心环节, 因此, 全市乡镇卫生院应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首位, 除中心卫生院向医院模式发展外, 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应以公共卫生事业为主。每个村设立1~2名乡村医生, 承担公共卫生任务, 其主要职责是监控和报告疫情及其他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完成预防保健等日常公共卫生工作。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的业务、经费由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按职责统一管理。加快乡村一体化进程, 按照“五统一” (即人员聘用、行政管理、业务指导、药品配送和报酬兑现) 的原则, 乡村医生由乡镇卫生院垂直管理, 其补助由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卫生院共同考核后发放。

3.2 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卫生制度改革

在现行体制下,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卫生行政部门职能错位的现象仍很突出。为此, 必须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卫生制度改革。宏观上, 稳住公共卫生事业“一头”, 放开高、精、尖、特需专业及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一片”。微观上, 政府只需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及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基本医疗服务、重大伤亡事故急救与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卫生事业的举办和投入工作, 而将其他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引进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转变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同时, 通过推行优惠政策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参与公共卫生事业, 最终形成以社会办医为主、政府办公共卫生事业为主的大卫生格局。

为达到此改革目的, 应由政府制定统一的区域卫生规划, 市县 (区) 一级, 每县 (区) 只设立1所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所妇幼保健站 (院) 即可;乡镇 (社区) 一级, 设立3~5所中心卫生院和2~4所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并使其发展成为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为一体的, 有较高水准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其他乡镇配置为一般卫生院, 主要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 不向医院模式发展;村一级, 每村原则上只有1名乡村医生, 由乡镇卫生院垂直管理, 从事行政村公共卫生工作。

3.3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

一要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才结构。一方面通过实施人事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保障大专院校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另一方面, 严格公共卫生人员准入制度, 比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尽快实施公共卫生人员执业资格统考制度, 提高公共卫生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组建疾控应急队伍, 下设流调、消杀、隔离、实验室检验等专业组, 配备应急设备及药品, 加强演练, 做好随时开展应急工作的准备。三要建立公共卫生专业实验室, 尽快完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所必须的常规设备, 建成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 同时加快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实验室建设, 按实验室计量认证要求抓紧建设好各级卫生检验实验室, 为公共卫生服务及突发事件处置提供科学、准确、有价值的指导数据。

3.4 加强急救及传染病救治体系的建设

一要培养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卫生院)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在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 及时展开医疗救治等工作。二要建立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救中心 (站) 以及各级采供血机构等组成的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市 (区) 和较发达的县 (区) 应建立独立或依托综合性大医院的符合规范要求的急救和传染病医院, 各级综合性医院均应设立肠道、呼吸道等传染病专科门诊, 并建立符合隔离要求的传染病病房 (区) 。市医院设立独立的120急救中心, 各县 (区) 要指定一所二级以上医院设立120急救分中心。三要建立市、县 (区) 两级应对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机动队伍。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救护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应急技能和个人防护培训。

3.5 以项目为龙头, 确保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要以项目为龙头, 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基础建设项目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妇幼保健基础建设、综合医院急救和传染病科 (室) 建设, 积极争取并实施村卫生所基础建设。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 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并适时补充调整。

3.6 制定可行的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9篇

一、研究地区概况

对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概况研究,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㈠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研究的地区主要位于宁夏盐池县四墩子行政村, 该地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南缘, 是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带。当地的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 年平均气温为7.7℃, 其中, 1月份和7月份是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时间段, 平均气温分别可达零下8.9℃和零上22.5℃[1]。据调查, 该地区的年均降水量较低, 仅仅只有290毫米左右, 在每一年中, 7~9月的降水量较大, 几乎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外, 该地区的地貌是典型的缓坡丘陵, 土壤大多为灰钙土和沙土, 耕作地的有机质含量在0.7%左右, 地带性植被为荒漠草原。

㈡社会经济状况

宁夏中部的经济收入大多都是依靠农业和畜牧业, 就本文中所研究的四墩子村来说, 其总体占地面积近8000公顷, 主要由灌溉农田、温室、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以及林地构成。其中, 天然草地所占的比例最多, 达到了总土地面积的75%左右, 而占比例最小的则是温室, 占总土地面积的1.8%。据调查, 在2008年, 四墩子村全村的纯收入近655万元, 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其中, 养殖业收入占总收入的近50%[2]。由此可见, 对于四墩子村来说, 养殖业已经成为了四墩子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笔者通过对试验区的概况研究分析得出:目前, 该地区正逐渐向半干旱过渡, 植被也从最初的典型草原逐渐向荒漠草原过渡。因此, 为了能够将目前该地区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 建立科学完善的草地生态农业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二、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㈠研究内容和方法

为了充分实现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科学建设,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研究人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内容进行研究:首先是对草地的利用和管理, 由于天然草地占据了大量的土地面积, 因此, 使其做到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众所周知, 对于干旱地带来说, 水资源是绝对不可以浪费的, 必然要对其进行充分利用;最后是对草畜转化与优化饲养体系的研究, 对该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以滩羊产业化养殖为主。

根据以上研究内容, 相关人员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是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系统中的各项生态因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对各个生态因子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其次是建立草地合理利用技术体系, 对天然草原进行改良, 使其拥有合理的载畜量, 从而促进天然草地的和谐发展, 此外, 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实现因地制宜打造高效节水灌溉新模式;最后是对畜牧业的调整方法, 研究的对象仍然是以滩羊产业化养殖为主。

㈡研究结果分析

1. 草原保护与合理利用。

目前, 四墩子村虽然拥有较大面积的天然草地, 但是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 从而导致草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因此, 对草原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已经退化的草地进行有效恢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对风沙侵蚀进行有效控制, 加快植被恢复的过程。截至目前, 该地区的植被已恢复了近30%, 优良牧草的 (下转第34页) 产量与最初相比, 也提高了近20%[3], 毒害草比例明显下降。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改良天然草原3500公顷, 草产量提高了近1.5倍, 这种喜人的效果也为接下来草原利用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植物生产系统种植结构优化。

虽然本文所选择的试验区域大部分地带都属于干旱带, 但是仍然有部分丘间盆地地下水, 将这些地下水充分利用起来, 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如何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已成为研究人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 也是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首先要将输配水技术广泛推广, 其推广内容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井灌区的推广, 推广的内容主要是以低压管道输水为主的技术。截至目前, 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在多个干旱地带推广了该技术, 累计完成了352公顷的低压管道铺设任务, 对渠系水的利用也由最初的40%直线上升到98%[4], 大大提到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是对田间节水技术的推广, 推广的内容主要是沟灌技术, 使节水效果达到20%~30%。膜上灌在试验区经济作物中推广的节水效果达到40%~50%, 省工超过30%, 增产效果达到15%。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系统脆弱和农业生产低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为了将该地区当前生态农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 本文通过对当前该地区的概况进行分析, 从而根据其存在的根本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 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建设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建设也成了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首先对目前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对其农业体系进行科学建设, 为今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

参考文献

[1]马红彬, 谢应忠.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 .

[2]王宁, 马红彬.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与农业开发的结合点是发展草地农业[J].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 (4) .

[3]温学飞, 左忠, 王峰.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畜牧业发展措施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3, (11) .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10篇

佛甲草 (Sedum lineare Thunb.) , 又名万年草、佛指甲、半支连等, 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等地, 日本也有。

干旱是影响植物分布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近几年来, 人们对园林植物的抗旱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 为选育抗旱性强的园林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依据。景天科景天属植物佛甲草其植株低矮、整齐一致、生长期较长, 在园林绿化中科布置花坛、花镜, 做镶边植物或组成大型图案, 或点缀石景园等。可见, 进行佛甲草抗旱性研究, 对于尽快解决植物配置问题, 建立稳定而多样化的园林复层种植结构, 节约城市绿化灌溉用水, 提高单位绿地的园林生态效益以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本试验研究了其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为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河西学院教学实验基地引种驯化的地被植物佛甲草。盆土配比为:将河西学院实验基地的壤土与普通蔬菜用的基质混合使其达到1:1。

1.2 试验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行扦插工作;第二部分进行测定指标工作。扦插工作于2014年8月10号在河西学院教学实验基地进行, 选取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生长势强且一致的佛甲草中上部茎条, 扦插在瓦制花盆中, 选取的瓦制花盆的规格为:22×16cm且底部有圆孔的, 在装入盆土时, 将底部的圆孔用5cm×5cm的花泥将其堵住, 以防水分流失, 影响试验效果。每盆扦插3株, 一共扦插15盆, 一次性浇足水后, 不再浇水, 让其缓苗, 经过15天, 缓苗完成。设对照 (正常管理) 和干旱胁迫, 一共2个处理, 对对照的处理为:看见盆土干了就浇水;对干旱胁迫的处理为:第一组每天浇100ml自来水:第二组每天浇200ml水;第三组每天浇300ml水。

1.3 指标测定方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 丙二醛 (MDA) 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显色法测定, 叶绿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质膜相对透性采用电导率法测定, 叶片相对含水量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佛甲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叶片保水能力的强弱。由图可知:处理前7天, 佛甲草叶片含水量下降平缓, 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大, 佛甲草的叶片含水量呈持续下降趋势, 在胁迫时间为第21~28天时, 佛甲草的相对含水量降幅较大 (见图1) 。

2.2 干旱胁迫对佛甲草叶片脂膜透性的影响

细胞脂膜透性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原生脂膜收伤害程度大小, 即伤害程度大的脂膜透性上升大, 导致组织渗出液相对电导率增加。

由图2可知, 与对照相比, 随胁迫时间的增加, 脂膜相对透性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第7天与对照相同, 第14天升高且较明显高于对照, 到第28天最明显, 达到峰值。表明其相对电导率越大, 其抗旱性越强。

2.3 干旱胁迫对佛甲草SOD活性的影响

植物为保护自身免受活性氧的伤害, 形成了内院保护系统, 包括抗氧化酶类和非抗氧化膜剂, 以维持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平衡。植物在干旱胁迫时, 细胞内的活性氧的积累是造成细胞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抗旱性强的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能使保护酶活力维持在一个人较高的水平, 有效清除自由基, 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 从而减轻膜伤害程度。水分胁迫对植物细胞伤害的一个主要方式是通过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 导致膜脂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是植物自身防御的重要酶。植株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植物自由基的清理剂, 在防御植物活性氧不受伤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细胞中清除活性氧的保护酶系统的存在和活性的增加时植物细胞免于伤害或抗性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酶促自由基清除体系的活力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直接影响 (见图3) 。

佛甲草 (SOD) 活性变化规律见图。由图可知, 随着水分时间的增加, 与对照相比, 佛甲草SOD值在干旱胁迫下第9天值最大, 在刚开始胁迫时最小。且SOD值降幅较稳定, 与胁迫时间无相关。结果表明, 在胁迫至第16天时, SOD值出现一个最大值89。在28天的干旱胁迫中, 经过干旱胁迫的SOD值都高于对照的, 表明佛甲草的SOD活性较高, 其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4 干旱胁迫对佛甲草MDA含量的影响

丙二醛 (MDA) 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 也是反映细胞膜系统受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2012, 吴永华) 。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伤害的程度, 它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酶等结合、交联使之失活, 从而破坏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是有细胞毒性的物质, 对许多大分子植物均有破坏作用。而佛甲草不属于大分子植物。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 佛甲草MDA含量变化见图4。由图可知, 胁迫干旱过程中佛甲草MDA含量变化表现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 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胁迫至第30天时, MDA含量呈现一个最大值1.04;MDA的这种“增加——下降——增加”的过程, 实际反映了植物膜系统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过程。干旱胁迫程度加重, 随后MDA含量随之显著增加。表明当佛甲草受到干旱胁迫时间越长时, 其MDA含量积累越多, 表明组织受伤害越严重, 抗旱性越强。当开始胁迫时, 对照和干旱胁迫的植株MDA含量相同, 其后, 干旱到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直至第28天时, 其干旱胁迫的MDA含量都是高于对照的, 表明其抗旱性较强, 按照干旱胁迫的方法是对的。

2.5 干旱胁迫对佛甲草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色素, 也是截获光能的主要色素, 其含量会直接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抗逆性。叶绿素总含量是指示植物耐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之一,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光合作用, 叶绿素是植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参与物。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与光合过程受到的损害有密切关系。干旱胁迫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植株的光合能力, 从抑制叶片的生长, 阻止叶面积的伸展, 到降低叶绿体的光化学和生物化学活性, 都有极大影响。叶绿素代谢十分活跃, 更新周期短。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 佛甲草叶绿素含量变化见图5。由图可知, 在刚开始胁迫时, 其含量呈现一个最大值;到胁迫至第28天时, 叶绿素含量为最小值0.27。且与对照相比, 佛甲草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但其下降幅度较小, 表明, 28天的干旱胁迫并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在28天的干旱胁迫中, 其对照的SOD含量都高于干旱胁迫的, 这表明按照对照的处理方法, 其对照的抗旱性较强。

3 结论与讨论

膜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干旱胁迫的最初和关键部位。细胞膜在干旱胁迫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进而膜透性增大, 并会导致植物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和消除的平衡受到破坏而出现自由基积累, 由此引发或加剧了细胞的膜脂过氧化。试验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下, 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膜脂过氧化能力, 因而MDA膜透性也较小, 细胞膜的伤害较轻;抗旱性弱的植物正相反。膜脂肪酸中不饱和键被氧化, 最终分解形成产物丙二醛。因此, 丙二醛含量的多少就意味着细胞膜被破坏程度的轻重, 佛甲草的丙二醛含量积累的较少, 表明其抗旱能力强。

在整个氧化防御系统中, SOD是所有植物在氧化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的抗氧化酶, 能够有效的清除活性氧, 减轻膜脂过氧化引起的膜伤害。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佛甲草随干旱程度的增大呈现平稳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下。干旱胁迫下, 佛甲草保护酶体系的主要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其在适度的干旱条件下酶活性通常增高, 清除酶活性氧的能力增强。而干旱敏感型赘物受旱时, 活性通常降低。在强度的胁迫实验中, 酶活性一般随胁迫增加而增加, 或者是现增加后降低的基本态势。但我们要清楚, 在一定干旱胁迫范围内, 通过酶活性的增加, 提高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 但是如果当胁迫超出其忍耐范围, 保护酶活性不但不再增加, 反而下降, 说明任何一种植物忍耐干旱胁迫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来看, 佛甲草的叶绿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但与对照相比, 其降幅较小, 表明其抗旱能力较强。SOD含量增加, 且降幅平稳, 且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表明佛甲草的抗旱性较强。耐旱植物在适度的干旱条件下酶活性通常增加, 清除氧化自由基的能力增强。试验结果表明, 佛甲草具有良好的抗干旱能力, 研究园林植物的抗旱性主要是为了增加绿化植物的种类和生态多样性, 从而更好地丰富了人居绿化环境, 尤其是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 筛选抗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对丰富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类型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建勋, 朱广廉, 钟晓峰.植物生理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江龙.作物抗旱性研究法[J].贵州农业科学, 1999, 27 (9) :70-72.

[3]廖伟彪, 肖洪浪, 张美玲, 等.4种地被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J].中国沙漠, 2010, 30 (3) :546-551.

[4]龙双畏, 郑伟, 王振宇, 等.地被植物景观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1) :52-51.

[5]李合生, 孙群, 赵世杰, 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6]张美玲, 杨永花, 廖伟彪, 等.四种地被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 (5) :173-175.

[7]汤章城.逆境下脯氨酸的积累及其意义[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1) :15-21.

[8]吴永华, 许宏刚, 廖伟彪, 等.5种景甜植物抗旱性比较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 2009, 34 (3) :15-17

[9]汪月霞, 索标, 赵鹏飞, 等.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灌浆期小麦psb A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11, (37) :1372-1377.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山葡萄;苜蓿;行间种植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26-2

吉林省的山葡萄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湿润的山区半山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从1997年开始,把山葡萄引入到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松原市栽培,引种获得了成功,并取得栽培技术专利。“山葡萄园行间生草”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是半干旱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夏季炎热短促,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热量资源丰富,年降水量较少,空气湿度低。诸多气候要素对葡萄的生长及浆果优良品质的造就都十分有利。该地区山葡萄栽培采用清耕法。这种方法对坡地果园土壤有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而且不利于形成优良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自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开始出现。目前,在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果园已广泛采用果园生草栽培。国外有关酿酒葡萄园生草的研究较多。我国的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措施仍然以清耕法为主,对果园生草栽培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关于葡萄园行间生草的研究报道甚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08年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的葡萄试验园进行。该葡萄园位于北纬45度21分22秒,东经124度45分30秒。年平均气温为5.9℃,生长季气温平均为 18.1℃,日温差较大,平均为13.4℃。活动积温3198.3℃。日照时数为274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无霜期为148天。年降水量为409.4毫米,空气湿度年平均为59.0% ,试验地土壤为沙质壤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供试品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的酿酒山葡萄品种“双红”,于2006年4月定植,南北行向,株行距为0.65×2.5米,单臂篱架整形。2007年春季人工播种紫花苜蓿。播草前以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播后每年于7月份和9月份割草2次。山葡萄按常规管理。在种草区和清耕区选择上、中、下3个点取样,分别进行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1.3 试验设计

连续的三个山葡萄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在间隔三个行间清耕(对照)后,继续在连续三个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之后还是连续三个行间清耕(对照),以此类推。每个行间种植2垄紫花苜蓿草,行内清耕。

1.4 试验指标测定

1.4.1土壤含水量5~8月份每15天在每试验小区采集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土样各约30克,三次重复,放铝盒内盖严,立即带回实验室称重后置烘箱内于105℃~110℃烘干至恒重,计算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1.4.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主要测定各处理表层重及总孔隙度,用环刀法。

1.4.3土壤速效养分 分别测定土壤速效N、P、K,全量N、P、K等,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表1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表层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使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提高。

2.2 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2.2.1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影响 在5~6月份干旱季节,0~60厘米土层的平均含水量清耕(对照)区明显高于种植紫花苜蓿草区。

紫花苜蓿草的根部生长特点是根系发达,深度较大,对于土壤中的水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一般主根长度能达到60厘米,而且须根也十分发达,主要分布在0~40厘米的土层,在每年的7~8月份时,虽然这时降雨较多,但种植紫花苜蓿草的土壤含水量也低于清耕区,这说明生草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有利于排出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也便于葡萄园管理(表2)。

表2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0~60 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

2.2.2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3个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的土壤含水量低于清耕(对照)区(表2)。

2.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2.3.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2年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比种草前提高了。其中N增幅最大,达233.3%,此与豆科牧草固N有关,速效K清耕对照区增幅达198.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为75.5%;速效P清耕对照区增幅最大,由痕迹增加到76.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由痕迹增加到32.8 (表3)。由此表明,豆科的紫花苜蓿草对增加土壤中速效N、K效果较好,清耕对照区解N和速效K增幅较大,可能与施肥水平比正常管理高有关。

表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表4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2.3.2生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生草2年后,土壤中全量养分的变化差异较大。全N含量和缓效K均比生草前提高了,其中全N含量以清耕对照区和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分别达54.1%和27.5%;缓效K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为118.0%(表4)。而土壤中全P含量和全K含量均比生草前减少了,这可能是生草改善了土壤中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土壤中全P和全K的转化。另外,由于生草后第1年割草多,翻埋少,土壤中全量元素来源也较少。

3 结语

通过实验对比可以总结出,在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土壤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特征,这两项内容对于土壤的水、气、热运动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试验是在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在4~6月份干旱季节,葡萄园生草能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在7~8月份降水比较集中的季节,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也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样能很快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发育的目的,同时也促进养分吸收。

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分配不均衡,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因此,如果葡萄园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就不太适合大面积推广葡萄园生草栽培。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中国葡萄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35.

[2] 李华.葡萄集约化栽培手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红军,大专学历,前郭县套浩太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曹军,大专学历,前郭县长山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4-6-1811:31:1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618.1131.003.html

摘要:本文以酿酒葡萄品种“山葡萄”为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山葡萄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影响,为因地制宜实施山葡萄园科学化生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葡萄;苜蓿;行间种植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26-2

吉林省的山葡萄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湿润的山区半山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从1997年开始,把山葡萄引入到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松原市栽培,引种获得了成功,并取得栽培技术专利。“山葡萄园行间生草”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是半干旱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夏季炎热短促,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热量资源丰富,年降水量较少,空气湿度低。诸多气候要素对葡萄的生长及浆果优良品质的造就都十分有利。该地区山葡萄栽培采用清耕法。这种方法对坡地果园土壤有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而且不利于形成优良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自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开始出现。目前,在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果园已广泛采用果园生草栽培。国外有关酿酒葡萄园生草的研究较多。我国的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措施仍然以清耕法为主,对果园生草栽培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关于葡萄园行间生草的研究报道甚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08年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的葡萄试验园进行。该葡萄园位于北纬45度21分22秒,东经124度45分30秒。年平均气温为5.9℃,生长季气温平均为 18.1℃,日温差较大,平均为13.4℃。活动积温3198.3℃。日照时数为274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无霜期为148天。年降水量为409.4毫米,空气湿度年平均为59.0% ,试验地土壤为沙质壤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供试品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的酿酒山葡萄品种“双红”,于2006年4月定植,南北行向,株行距为0.65×2.5米,单臂篱架整形。2007年春季人工播种紫花苜蓿。播草前以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播后每年于7月份和9月份割草2次。山葡萄按常规管理。在种草区和清耕区选择上、中、下3个点取样,分别进行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1.3 试验设计

连续的三个山葡萄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在间隔三个行间清耕(对照)后,继续在连续三个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之后还是连续三个行间清耕(对照),以此类推。每个行间种植2垄紫花苜蓿草,行内清耕。

1.4 试验指标测定

1.4.1土壤含水量5~8月份每15天在每试验小区采集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土样各约30克,三次重复,放铝盒内盖严,立即带回实验室称重后置烘箱内于105℃~110℃烘干至恒重,计算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1.4.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主要测定各处理表层重及总孔隙度,用环刀法。

1.4.3土壤速效养分 分别测定土壤速效N、P、K,全量N、P、K等,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表1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表层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使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提高。

2.2 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2.2.1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影响 在5~6月份干旱季节,0~60厘米土层的平均含水量清耕(对照)区明显高于种植紫花苜蓿草区。

紫花苜蓿草的根部生长特点是根系发达,深度较大,对于土壤中的水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一般主根长度能达到60厘米,而且须根也十分发达,主要分布在0~40厘米的土层,在每年的7~8月份时,虽然这时降雨较多,但种植紫花苜蓿草的土壤含水量也低于清耕区,这说明生草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有利于排出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也便于葡萄园管理(表2)。

表2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0~60 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

2.2.2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3个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的土壤含水量低于清耕(对照)区(表2)。

2.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2.3.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2年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比种草前提高了。其中N增幅最大,达233.3%,此与豆科牧草固N有关,速效K清耕对照区增幅达198.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为75.5%;速效P清耕对照区增幅最大,由痕迹增加到76.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由痕迹增加到32.8 (表3)。由此表明,豆科的紫花苜蓿草对增加土壤中速效N、K效果较好,清耕对照区解N和速效K增幅较大,可能与施肥水平比正常管理高有关。

表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表4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2.3.2生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生草2年后,土壤中全量养分的变化差异较大。全N含量和缓效K均比生草前提高了,其中全N含量以清耕对照区和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分别达54.1%和27.5%;缓效K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为118.0%(表4)。而土壤中全P含量和全K含量均比生草前减少了,这可能是生草改善了土壤中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土壤中全P和全K的转化。另外,由于生草后第1年割草多,翻埋少,土壤中全量元素来源也较少。

3 结语

通过实验对比可以总结出,在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土壤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特征,这两项内容对于土壤的水、气、热运动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试验是在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在4~6月份干旱季节,葡萄园生草能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在7~8月份降水比较集中的季节,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也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样能很快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发育的目的,同时也促进养分吸收。

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分配不均衡,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因此,如果葡萄园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就不太适合大面积推广葡萄园生草栽培。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中国葡萄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35.

[2] 李华.葡萄集约化栽培手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红军,大专学历,前郭县套浩太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曹军,大专学历,前郭县长山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4-6-1811:31:1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618.1131.003.html

摘要:本文以酿酒葡萄品种“山葡萄”为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山葡萄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影响,为因地制宜实施山葡萄园科学化生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山葡萄;苜蓿;行间种植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26-2

吉林省的山葡萄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湿润的山区半山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从1997年开始,把山葡萄引入到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松原市栽培,引种获得了成功,并取得栽培技术专利。“山葡萄园行间生草”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是半干旱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生长季日照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夏季炎热短促,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热量资源丰富,年降水量较少,空气湿度低。诸多气候要素对葡萄的生长及浆果优良品质的造就都十分有利。该地区山葡萄栽培采用清耕法。这种方法对坡地果园土壤有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而且不利于形成优良的果园小气候。果园生草自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开始出现。目前,在美国、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果园已广泛采用果园生草栽培。国外有关酿酒葡萄园生草的研究较多。我国的果园土壤耕作管理措施仍然以清耕法为主,对果园生草栽培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关于葡萄园行间生草的研究报道甚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08年在松原职业技术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的葡萄试验园进行。该葡萄园位于北纬45度21分22秒,东经124度45分30秒。年平均气温为5.9℃,生长季气温平均为 18.1℃,日温差较大,平均为13.4℃。活动积温3198.3℃。日照时数为274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无霜期为148天。年降水量为409.4毫米,空气湿度年平均为59.0% ,试验地土壤为沙质壤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供试品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的酿酒山葡萄品种“双红”,于2006年4月定植,南北行向,株行距为0.65×2.5米,单臂篱架整形。2007年春季人工播种紫花苜蓿。播草前以尿素和复合肥作基肥。播后每年于7月份和9月份割草2次。山葡萄按常规管理。在种草区和清耕区选择上、中、下3个点取样,分别进行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1.3 试验设计

连续的三个山葡萄行间播种紫花苜蓿,在间隔三个行间清耕(对照)后,继续在连续三个行间播种紫花苜蓿,之后还是连续三个行间清耕(对照),以此类推。每个行间种植2垄紫花苜蓿草,行内清耕。

1.4 试验指标测定

1.4.1土壤含水量5~8月份每15天在每试验小区采集0~20厘米、20~40厘米、40~60厘米土样各约30克,三次重复,放铝盒内盖严,立即带回实验室称重后置烘箱内于105℃~110℃烘干至恒重,计算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1.4.2 土壤容重及孔隙度 主要测定各处理表层重及总孔隙度,用环刀法。

1.4.3土壤速效养分 分别测定土壤速效N、P、K,全量N、P、K等,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表1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表层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

从表1可以看出,在干旱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使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提高。

2.2 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2.2.1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影响 在5~6月份干旱季节,0~60厘米土层的平均含水量清耕(对照)区明显高于种植紫花苜蓿草区。

紫花苜蓿草的根部生长特点是根系发达,深度较大,对于土壤中的水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一般主根长度能达到60厘米,而且须根也十分发达,主要分布在0~40厘米的土层,在每年的7~8月份时,虽然这时降雨较多,但种植紫花苜蓿草的土壤含水量也低于清耕区,这说明生草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有利于排出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也便于葡萄园管理(表2)。

表2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0~60 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

2.2.2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3个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的土壤含水量低于清耕(对照)区(表2)。

2.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2.3.1山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2年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比种草前提高了。其中N增幅最大,达233.3%,此与豆科牧草固N有关,速效K清耕对照区增幅达198.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为75.5%;速效P清耕对照区增幅最大,由痕迹增加到76.4,种植紫花苜蓿草区,由痕迹增加到32.8 (表3)。由此表明,豆科的紫花苜蓿草对增加土壤中速效N、K效果较好,清耕对照区解N和速效K增幅较大,可能与施肥水平比正常管理高有关。

表3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山葡萄园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表4 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2.3.2生草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幼龄山葡萄园生草2年后,土壤中全量养分的变化差异较大。全N含量和缓效K均比生草前提高了,其中全N含量以清耕对照区和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分别达54.1%和27.5%;缓效K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区增幅较大;为118.0%(表4)。而土壤中全P含量和全K含量均比生草前减少了,这可能是生草改善了土壤中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土壤中全P和全K的转化。另外,由于生草后第1年割草多,翻埋少,土壤中全量元素来源也较少。

3 结语

通过实验对比可以总结出,在山葡萄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总孔隙度,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土壤结构的两个重要指标特征,这两项内容对于土壤的水、气、热运动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试验是在完全依靠自然降雨的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在4~6月份干旱季节,葡萄园生草能有效降低土壤含水量;在7~8月份降水比较集中的季节,行间种植紫花苜蓿草也可较快降低土壤含水量,这样能很快排出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发育的目的,同时也促进养分吸收。

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分配不均衡,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因此,如果葡萄园灌溉条件不足的地区,就不太适合大面积推广葡萄园生草栽培。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中国葡萄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435.

[2] 李华.葡萄集约化栽培手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李红军,大专学历,前郭县套浩太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曹军,大专学历,前郭县长山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4-6-1811:31:13

干旱指标体系论文 第12篇

1.1 资料的选取

本次研究共选取黔西南州8个气象台站1981~2013年共33a的逐日降水资料、8个气象台站1981~2013年水面蒸发资料、8个墒情监测站点2006~2013年共8a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1.2 黔西南州烤烟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的确定

2 黔西南州烤烟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的评判与分析

由表2可知, 不同指标从不同角度评判干旱等级的结果不尽一致。通常严重干旱程度以上的干旱年份, 各指标的评判结果较为一致, 如2009年夏旱和秋旱, 2011年春旱。对某些类型和等级的干旱, 各指标的评判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主要是各指标考虑的侧重点的差异。如2009年的春旱,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的评价结果为不旱, 而其他2个指标评价结果为中度干旱, 主要是因为该时段降水总量较多, 但是分配过程不均匀。

总的来说, 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连续无雨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建立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标准基本上能够反映黔西南州干旱的实际状况, 应用效果也较理想。

3 黔西南州干旱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条件是形成烤烟产、质量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 特别是旺长期降水量的多少, 对烟叶质量特别是烟碱积累有明显的影响[12]。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烤烟主要产区之一, 立体气候非常突出, 差异明显[13]。其优质烤烟的生产相对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在烟叶生产上有前期低温阴雨、中期高温干旱、后期多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由于烤烟的整个生育期主要集中在3~9月, 故干旱对烤烟的影响分析只集中在春、夏和秋季。

3.1 春旱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3~5月是黔西南州烤烟的育苗~移栽期, 干旱会影响烤烟的正常生长。若干旱出现在育苗期, 都会使烟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不良, 致使烟苗成活率下降;若干旱出现在移栽期前后, 由于缺水会影响移栽进度, 使烤烟错过最佳生长时期。

黔西南州烤烟移栽到团棵期 (4月上旬~6月上旬) 的降水量在190~280mm之间 (图略) , 占平均全生育期降水总量的21~42%, 降水变率较大, 此期为烤烟生长前期, 对水分需求不大, 各地基本可以满足作物需水量80~120mm[14,15]。根据黔西南州烤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相关数据分析统计, 得出黔西南州春旱频率分布图, 黔西南州春旱影响从西到东逐渐减小, 西部明显大于东部, 对烤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兴义大部、兴仁和普安的局部, 发生干旱的概率最大达到42.4%, 其次为普安大部、兴仁东部、安龙西部的册亨局部, 干旱的概率在30%左右;望谟发生春旱的概率最小, 仅为21.2% (见图1) 。

3.2 夏旱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根据黔西南州烤烟干旱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相关数据统计, 黔西南州夏旱对烤烟的影响主要在安龙, 干旱发生概率达40%以上, 其次是册亨和望谟, 干旱发生概率为35%左右。兴义发生夏旱的概率最小, 小于10% (见图2) 。

3.3 秋旱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进入9月后, 黔西南州烤烟基本进入采烤后期, 秋旱对烤烟的影响不大, 但对其他晚秋作物仍有一定的影响。黔西南州秋旱主要发生在望谟、贞丰和安龙, 秋旱发生的概率超过了40%, 其中望谟秋旱发生概率最大接近50% (见图3) 。

4 结语

本文针对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干旱特点和旱灾成因, 选取了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排频、连续无雨日数、土壤相对湿度建立了黔西南州干旱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春旱、夏旱和秋旱对应不同干旱等级的划分标准。由于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关注的重点不同, 其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排频主要关注某一时段降水总量, 而不关注降水量在这一时段内的分配过程, 并且2者的计算方法也不相同。连续无雨日数并不受某一时段内降水总量影响, 而取决于日有效降水量的大小, 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受降水量分配过程的影响。土壤相对湿度既要考虑降水总量, 又要考虑某一时段内降水量的分配情况, 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灌溉等。

黔西南州春旱对烤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兴义大部、兴仁和普安的局部, 发生干旱的概率最大达到42.4%, 其次为普安大部、兴仁东部、安龙西部的册亨局部, 干旱的概率在30%左右;望谟发生春旱的概率最小, 仅为21.2%。夏旱对烤烟的影响主要在安龙, 干旱发生概率达40%以上, 其次是册亨和望谟, 干旱发生概率为35%左右。兴义发生夏旱的概率最小, 小于10%。秋旱对烤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望谟、贞丰和安龙, 秋旱发生的概率超过了40%, 其中望谟秋旱发生概率最大接近50%。

干旱及其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 目前关于干旱指标的研究很多, 但是各指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旱指标应该选取合适的时间尺度, 可以定量评估大范围、长时间持续的干旱, 具有可操作性, 便于实际应用。要全面、客观、真实评价黔西南州的干旱状况, 还必须从各种类型干旱角度考虑, 进一步开展干旱指标体系和等级划分的研究, 建立更加完善的干旱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标准。

参考文献

[1]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Meteorological drought~Policy statement[J].Bulletin of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7, 78:847-849.

[2]喻朝庆.国际干旱管理进展简述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 2009, 7 (2) :312-319.

[3]王晓红, 胡铁松, 吴凤燕.灌区农业干旱评估指标分析及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7) :4-6.

[4]李星敏, 杨文峰, 杨小丽.干旱指标在山西省应用的敏感性分析[J].中国沙漠, 2009, 29 (2) :342-347.

[5]张波, 陈润, 张宇.旱情评价综合指标研究[J].水资源保护, 2009, 25 (1) :21-24.

[6]王劲松, 郭江勇, 周跃武, 等.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地理, 2007, 30 (1) :60-65.

[7]冯平, 李绍飞, 王仲珏.干旱识别与分析指标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7) :13-15.

[8]阿帕尔, 叶尔克将, 阿斯马.昌吉市气候干旱指标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 6 (3) :22-25.

[9]吴凤燕, 关洪林, 翟丽妮, 等.湖北省干旱等级划分标准研究[C].干旱与洪涝灾害防治理念与对策, 2010.

[10]戴冕.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 2000 (1) :27-34。

[11]贵州省农业气候区划编写组.贵州省农业气候区划[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上一篇:古典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下一篇:建议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