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栽培技术范文

2024-07-20

丰产栽培技术范文(精选12篇)

丰产栽培技术 第1篇

以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种, 即将野生或人工栽培的正在生长发育的新鲜子实体的一部分用质量分数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后, 用无菌操作法把它切成3~5 mm2的小块, 取5块左右放置于平板培养基上, 或取1块放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在25℃~28℃下培养3~4 d, 就会发现小块组织的周围有白色菌丝长出。此时挑选纯白无菌的菌丝移植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 继续培养5 d左右, 即得灵芝母种。每支母种可转接新的斜面原种20支。母种分离及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 (去皮) 200 g切片, 加水煮沸, 30 min后去渣, 加蔗糖20 g, 磷用50 g麦麸代替, 且可不加维生素B。除上述培养基外, 还可用马铃薯蔗糖琼脂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 瓶栽灵芝

(1) 制备培养基 用锯木屑和麦麸, 质量比为3∶1。常采用阔叶树的木屑, 以硬木为好, 没有木屑可用糖渣、棉籽壳或玉米芯渣代替。按比例混匀后, 加水至配好的料, 以手握指缝间有水而不滴下为度。

(2) 装瓶及制种子器 将配好的料装入750 m L的广口瓶或蘑菇瓶中, 压实, 使上下均匀。至距瓶口3~5 cm, 然后用1 cm的木棒在瓶中央从上到下扎一孔洞, 旋转抽出。扎洞有利于彻底灭菌和菌丝蔓延, 瓶口塞棉塞加防潮纸或盖耐高压塑料瓶盖, 或用2层牛皮纸包上也可, 高压灭菌或土法灭菌。

种子皿制备:将麦麸及水按质量比l∶2配制, 混合后装入培养皿中, 稍压平即可。一般10 g麦麸可装1个直径9 cm的培育皿, 然后高压灭菌1 h, 待接种。

(3)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将培养好的斜面原种, 用接种针挑取黄豆大小带培养基的一块菌丝, 放置在麦麸培养皿中, 将菌种稍往下压与麦麸紧密接触, 在26℃条件下培养1周, 当白色菌丝长满培养皿时, 即可作栽培种用。一个培养皿的菌种可接25~30瓶。栽培瓶接种时, 用镊子从皿中夹取约1 cm2的菌丝麦麸, 迅速放人瓶中空洞处, 包好瓶塞即可进行发菌培养。在没有麦麸时, 可用斜面原种, 也可用没有长出子实体或出过子实体的栽培瓶下边的菌丝体作菌种。

(4) 培养 培养时可分为两个阶段, 最好设两个培养室。第1个培养室只要求有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 温度应控制在24℃~30℃, 置无光条件下。培养瓶均竖放, 经10 d后菌丝除向瓶内延伸5~6 cm外, 在瓶内培养基表面形成白色疙瘩状凸起物, 即为子实体原基。此时应去盖拔塞换入第2个培养室, 可横放。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4℃~28℃,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此时还要求一定的散射光和适当的通风换气条件, 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使灵芝正常分化出菌盖和产生担孢子。换气要缓慢进行, 以免温度剧变引起灵芝畸形。

3. 段木培养法

(1) 段木的选择应选栎、栗、桃、苹果等硬杂木, 直径5~15 cm, 锯成1 m长左右的木段, 不要去皮, 码堆干燥。

(2) 接种与管理 选择培养20 d左右子实体原基刚形成的新鲜菌种。这种菌生命力强, 接入段木后发育快, 且不怕杂菌污染。接种工具可用直径1~1.2 cm的打孔器或电钻头。打入段木约1 cm深, 行孔距20~20 cm, 呈品字形排列。打孔后立即接种。接种前先将菌种取出, 截成1 cm2的小块, 轻轻塞入孔穴中, 稍压紧后盖上树皮。30 d后, 菌丝便侵入段木, 并可见孔穴四周形成棕色菌圈, 说明接种成功。立即将段木埋入p H 5~6的酸性土壤中, 若天气干旱, 可淋水湿润土壤。遇雨季或雨天, 要注意排水。此外, 还要在栽培场周围撒一圈拌有灭蚁灵的毒土, 诱杀白蚁, 防止其危害段木。第2年清明后, 当气温升高至25℃左右, 可取出数根段木检查。揭开树皮盖, 见孔穴周围已长成茶褐色, 或已长出芝蕾, 段木两端有白色菌丝或浅褐色菌膜, 并可嗅到灵芝菌丝的特殊气味, 表明菌丝已成熟。将段木挖出, 截成17~22 cm的小段木, 将其埋入酸性含沙砾的土中, 上端露出地面约3 cm, 覆盖杂草遮阴。隔数日洒水1次, 保持土壤湿润, 7~10 d开始长出芝蕾。约2个月芝蕾长成灵芝品, 即可采收。

4. 病虫害防治

(1) 杂菌 有青霉菌、毛霉菌, 有时还有曲霉菌的污染, 在无菌操作不严格或高温高湿的第2培养室久不换气的情况下, 易感染杂菌。防治方法:培养基灭菌要彻底, 严格无菌操作;培养期间用质量分数5%新洁1 000倍液喷雾灭菌;通风适当, 以降低空气湿度;轻度感染的可局部清除后, 重新灭菌再接种, 严重者则应移出淘汰。

(2) 蕈蚁 可用浸透敌敌畏的纱布条挂于室内熏蒸。

6. 采收与加工

瓶栽灵芝接种后的40~50 d即可采收。当菌盖不再出现白色边缘, 原白色也变成赤褐色, 菌盖下面的管孔开始向外喷射担孢子时, 即已成熟, 应及时采收。采收时从菌柄下端拧下整个子实体, 摊晾至干, 或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不要超过55℃, 并要通风, 以防闷热发霉。充分干燥后放入塑料袋中封藏。如采收孢子粉, 则可在培养架子实体下方放干净的塑料布或光滑的干净纸张, 用板刷收集。如用套袋法将开始产生孢子的子实体包起来可收得较多孢子粉。孢子粉经晾晒干燥后, 放入塑料袋保存。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第2篇

仙游县油茶产业协会科学栽培油茶培训教案:黄元伟

一、油茶开发利用价值

油茶为长寿的常绿阔叶树种,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稳产收获期可达30-50年。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长期长,从开花到结籽采收,历经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油茶全身都是宝。

(一)食用功能

油茶籽含油25%-40%,用油茶籽榨出的茶油色清味美,是优质的营养保健油,纯天然的高级绿色食用油,为食用油中的珍品,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其脂肪酸组成、油脂特性及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达90%以上,维生素E含量高,含有角鲨烯等生理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胃肠道功能。近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二)保健药用功能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茶籽油中含有橄榄油所有没有的特定生理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品质优于橄榄油。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经常食用茶油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内的沉积,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防止动脉硬化,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国药典》将茶籽油作为药用油收载。

茶油的保健、药用价值主要有:(1)清热化湿,杀虫解毒;(2)对慢性咽炎和预防人体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长期服用可清胃润肠,抑制衰老,治疗习惯性便秘等。

(三)工业原料功能

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产业链长,除了茶油外,茶饼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绿色、天然、可降鲜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作农药、洗涤剂、食品起泡剂、虾蟹保护剂、矿物浮选剂等。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可保护环境。做洗涤剂可减少其他合成洗涤剂的二次污染。提取茶皂素后的茶饼用细菌发酵后可作高蛋白饲料、肥料。茶壳能生产栲胶和木糖醇,制作活性碳等。

(四)经济功能

油茶经济效益高,毛油价格每斤达50-60元左右,茶饼价格每百斤达80元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的扩大,茶油的价格将会逐渐走高,市场潜力巨大。

(五)生态、社会功能

油茶四季常绿,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花大美观,耐干旱脊薄,抗低温冻害,适生范围广,防火效果好,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都可栽植,不与粮食争地,种植油茶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

二、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品种

发展油茶,选用良种壮苗是关键,新植油茶林一般4年开始结果,7-8年进入盛果期,如果种苗出了问题,要影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油茶产业发展成也种苗,败也种苗”。油茶种苗建设是事关油茶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油茶种苗质量 是油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省林业厅组织科技人员对种苗进行攻关。

1、国家审定良种和地方区域良种

国家审定良种是指各地选育的良种经省内外区域性试验表现良好。通过国家良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通过国家林业局审定的油茶良种有54个,其中新品种19个,湖南5个,江西7个,广西4个,浙江3个,优良无性系等35个,地方区域良种是指通过各地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公布的约120个,其中,湖南60个,江西52个,广西4个,安徽4个。

2、福建省良种

福建省油茶良种选育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熊年康高工为代表的油茶课题组开展了油茶的优树选择和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及杂交育种等研究,相继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1个、优良家系11个、优良无性系11个、优良杂交子代32个,2008年12月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良无性系3个,即油茶闽

43、油茶闽

48、油茶闽60,通过省级认定的优良农家品种为龙眼茶。

省林科院经过几年的油茶选优测产,通过省林业厅审定菜溪乡—后门岭2号、5号、44号,虎腰87号、93号,张庄70号、72号为龙眼油茶优良品种。

(二)造林地准备

1、造林地选择

油茶属阳性树种,喜光、喜暖湿、喜酸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深厚肥沃的林地上,油茶生长快,产量高,经济寿命长。因此,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充分发挥油茶的生长潜力。造林地坡面应选择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以海拔800米以下丘陵、缓坡、中坡(坡度25°以下)中下部,土层深厚(土层厚度80㎝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埌为好,尽量避免选择高山、阴坡及积水低洼地。

2、整地、挖穴、下基肥

整地时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水平带状整地。挖大穴,规格为70×70×50㎝或60×60×40㎝.下基肥有机肥5-10㎏或施氮磷钾复合肥250g/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充分拌匀。

注意:不用火烧土和草木灰为基肥。

(三)造林方法

1、栽植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翌年春季的3月上旬,以冬末春初为佳。造林适宜在阴天、小雨天或者在晴天傍晚进行,尽量避免在大风、大雨天造林。

2、栽植密度(1)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决定了群体结构,影响着光能利用,地力利用及苗木费用,直接关系到产量高低及造林成本,是油茶栽培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具体合理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抚育管理水平及经营条件而定,一般控制在80-120株/亩

(2)株行距

同样的造林密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株行距及排列,一般油茶株行距在2.5-3米之间。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株行距可为 3m×3m,造林密度74株/亩,缓坡地、株行距3m×2.5m,造林密度107株/亩,种植点的排列有正方形、品字形、长方形,在林地不规整的情况下也可随自然地形进行不规则栽植。

(3)品种配臵

油茶自花授粉结果率低,要靠异花授粉,因此,合理的无性系配臵(配臵授粉无性系)是油茶丰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无性系配臵数量一般要5个以上,最多可达20个,无性系之间配合力要高,花期大致相同。

(4)种植

可分为裸根苗栽植和容器苗栽植。裸根苗栽植:先把苗木根系放入穴中,回土至三分之一,提一下苗让根系舒展后踩紧,然后边覆土边踩紧。深度以苗木根颈入土1-3㎝为宜,不能埋叶或露根,做到根系舒展,主干直立,栽后复一层松土。在基部围土成盘状,以利保水。容器苗栽植:塑料袋容器苗栽植前应将塑料袋剥去,其他栽植方法与裸根苗大致相同。苗木宜随起随栽,当天栽不完,必须假植。栽后遇干旱,要浇水。

(四)幼林抚育

实生苗造林后一般5-6年成林,嫁接苗造林后3-4年成林,成林前的幼林抚育管理,主要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促进营养生长并形成树体。为开花结果做好形态和内部物质准备,为早实、丰产、稳产打下基础。

1、造林检查及补植(1)幼林检查

造林后当年,应对所造幼林进行成活率检查。造林成活率在41%-84%,或成活率虽然在85%以上,但局部地块死亡多的,应进 行补植,成活率不足40%时应重造。

(2)补植

发现缺株、病株。选用相同品种类型的大苗或容器苗,在适宜的造林季节进行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

2、加强抚育(1)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能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埌,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埌透气性,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有利幼林生长,造林当年9-10月除草松土1次,以后(2-3年),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三伏天地表炽热,不宜松土除草。

(2)幼林垦复

冬垦是油茶丰产的重要措施,能加速土埌熟化,疏松土埌,改善土埌水肥条件,有利根系伸展吸收,促进生长,同时冬季油茶正处于休眠期,挖伤的根系,在春季可促进新根萌生、增强吸收能力,冬垦还可以消灭土埌中化蛹过冬的害虫,冬垦可结合施肥进行,2-3年进行一次。

3、水肥管理(1)合理施肥

造林头几年的施肥特别重要,结合松土除草给幼林施肥,能增加土埌有效养分,改良土埌。

①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速效肥与迟效肥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造林后第一、二年主要以追施氮肥为主,促进幼树营养生长。②施肥量: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丰产林或实验林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10-20g的尿素或专用肥,也可用0.3g-0.5g磷酸二氢钾溶液,分别在3-4月和9-10月喷施叶面肥一次。从第二年起,每年可施肥2-3次,3月上旬叶芽萌发时追施少量速效氮肥,5-6月结合除草松土。每株施尿素50-100克,11-12月施越冬肥,每株施土杂肥或粪肥5-10公斤。

(2)合理排灌

油茶怕渍水或干旱,所以在雨季要注意排水,夏季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为保证灌溉用水,每20-30亩林地内应挖一个蓄水量5-6m的水池。

4、树形管理

主要通过对幼树进行整形修剪,培养良好的树形和冠形,为丰产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做法:

油茶定植后,长到1米左右时,在距接口30-50㎝处短截主干,让其萌发新枝。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生长健壮的侧枝4-5个培养为主枝;第2年再在每个骨干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幼树修剪以轻度为好,修剪量宜小不宜大,主要控制徒长枝,剪阴少剪阳,剪下少剪上,小空不大空,使其成为自然园头形和自然开心形,修剪最适时期是早春,修剪后及时除萌。幼树的前3-4年需摘掉花蕾,阻止结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5、保护土蜂 3油茶授粉昆虫有40余种,其中授粉效果最好的是野生土蜂,必须加以保护。在缺少土蜂的油茶林内,可进行人工引放。即在梯埂壁上,打直径1-1.5㎝,深30-40㎝的引蜂孔,在土蜂繁殖时的傍晚每孔放一只土蜂,15-20孔/亩。

(五)成林抚育

据调查,通过常规的抚育管理,油茶林产油量可以数倍增长,每亩产油从3-4公斤可提高到15-20公斤,效益非常明显,因此要重视成林的抚育管理。

1、土埌管理(1)垦复

要因树、因地制宜确定垦复方法,地势平坦,坡度在10°以下的缓坡地可进行全垦。垦复后沿水平方向开挖宽40㎝,深20-30㎝的竹带沟,以拦截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坡度在15°以上,株行距不整齐的林地,可进行带垦。垦复带和留草带宽各3-5米,第2年交替垦复,垦复深度25-30㎝,以利土埌熟化,在中缓坡(坡度在10°-15°),株行距整齐的林分中采用撩壕垦复。

(2)施肥

①肥料使用标准:参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的《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因地制宜使用,并尽量就地取材,广辟肥源。

应以土杂肥,有机肥为主,在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根据其需肥规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微生物肥,微量元素肥等。

②施肥方法:施用有机肥,采用撩壕垦复的,将肥料埕入壕 沟内再覆土,效果最佳,采用全垦或带垦的,将肥料撒在土埌表面,结合垦复深翻埋入土中,效果也很好。

③施肥时间与施肥量:成林施肥一般1年2次,5-6月追肥,11-12月越冬肥。冬肥以有机肥为主,10-20kg/株,追肥以速效肥为主0.5-1㎏/株,N:P:K=10:6:8.④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平衡,方法是:

测土:通过对土埌养分测定分析,较准确地掌握土埌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配方: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埌特性,栽培习惯,油茶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氯、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

施肥:按照配方选择优质单质肥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肥等肥料进行科学搭配。

(3)密度调整

密植林地一般在10-12年,枝叶互相覆盖,此时,应视林地情况,在2-3年内分1-2次进行间伐,调整密度,稀疏林分应以良种壮苗补植,合理密度控制在80-120株/亩。

(4)树体管理 ①修枝整形

合理修剪整形可使油茶产量增加,枝叶感病率降低,修剪原则是因树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强,弱树重剪,强树轻剪。

a.修剪时间: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

b.修剪对象:春梢是结果枝,要尽量保留。主要剪去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整株树光照的枝条。

c.修剪方法:浓密的适当重剪,稀疏的轻剪,树冠下部和内膛适当重剪,树冠中上部和外缘轻剪,生长势弱的适当重剪,生长势旺的宜轻剪。

②高接换冠,改良品种

对立地条件好、林相整齐,树龄在30年以下,结果性能差、产量低的林分,可选用适合当地的优良无性系,进行高接换种。

(5)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茶的病虫种类很多,其中造成严重减产的有炭疽病,煤污病、茶梢蛾、象甲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虫害主要种类不同,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防治的主要对象。油茶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生物防治和林业技术防治为主,通过整枝修剪,垦复抚育等措施,减少病虫源,控制病虫危害,减少损失。只有在大面积暴发成灾发生严重危害时,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原则上不使用农药,严禁使用高残毒的农药。

三、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油茶低产林是指油茶生产潜力未发挥或未充分发挥出来的那些林分,对油茶低产林改造是提高油茶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质劣;二是经营粗放;三是长期失管,林分衰败。

(一)低产林分类型

1、种质劣、品种杂,良莠不齐的低产林

我省现有油茶林的种苗来源多是未经选择的普通实生苗、良莠不齐,品种混杂,花期不一,严重影响植株的授粉和产果率。同时,由于径营历史长、天然下种,补种等原因,形成了树龄、树高、冠幅差异悬殊,林相很不整齐的异龄林。通过抚育施肥产量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劣质株居多的林分增产不明显。

2、管理粗放,生长不良的低产林

管理粗放指每年或隔年仅进行简单地劈草或锄草一次,无深翻施肥,但立地条件较好,基本为油茶纯林,亩产油5公斤以上。

3、林地失管,长期荒芜的低产林

林地失管时间长、荒芜严重,灌木杂草丛生,有的林分长有少量乔木,个别地方密度过稀或过密,油茶树势差,营养不良,个别出现病虫害,亩产油2.5㎏以上。

4、树势衰老、病虫害严重的低产林

树龄严重老化,生长势衰退,林分中老、残、病、劣植株占全林三分之二以上,高产和较高产的株数很少,亩产油2㎏以下。

5、上层乔木过多的低产林

林地长期失管,荒芜严重,由天然更新的马尾松等树种占据林分上层。郁闭度已达0.3以上,油茶受压严重,营养空间不足。生长衰退、产量极低、油茶林已变成多物种混生的复层林分。

(二)低产林改造技术

1、种质劣、品种杂。良莠不齐的低产林改造(1)老龄化林分

全面砍除老树,进行良种改造,重新造林(2)中幼林林分

通过良种预栽,嫁接换冠更新改造,优化林分结构,提高产量

①预栽更新:在全面清理林地,垦复深挖的基础上,用良种壮苗进行预栽更新,最好用3-5年生的大苗或幼树带土移植造林。在劣株旁边阳光充足处预栽,结果后及时砍除劣树。

②嫁接换冠:对林分中的劣株进行标记,3年单株平均产果量不足0.5㎏者为劣株,高于5㎏且比较抗病的为高产株,其余为中产林,保留中、高产植株,对劣株进行嫁接换冠,换冠方法有两种:一次性换冠和分批换冠,后者效果更佳、花工少、见效快。

2、管理粗放、生长不良的低产林改造(1)全面垦复深挖,建设“三保山”

垦复深挖,每年一次,建设保土、保水、保肥的油茶“三保山”,改善林地环境,改良土埌性状、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

(2)施肥灌溉,提高产量

垦复后立即大量施肥、适时灌溉,可显著提高油茶产量。(3)复合经营,提高地力

间种绿肥、作物、药材等,以耕代抚,提高地力、增加收入。(4)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3、林地失管、长期荒芜的低产林改造(1)清理林地,垦复深挖

清除林中杂草。灌木与零星乔木,对林地进行垦复深挖,垦复时,注意做好水土保持,沿水平环山做梯土带,外高里低,外缘筑土埂,内壁开竹节沟;对横行油茶不整齐的可根据地形做鱼鳞梯土带,建设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山。

(2)疏密补稀,整枝修剪

对林中株行距过密的地方进行间伐,稀疏的地方进行补植,形成合理密度,一般每亩保留80-120株。在调整密度时,还要 结合整枝修剪,剪去徒长枝,地脚枝、病虫枝、细弱枝和部分影响光照的枝条,以加速树势的恢复,促进花芽分化,达到增产的目的。

(3)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效

大力间种绿肥、充分利用林地杂草,枯枝落叶,做到“以山养山、种肥养林、落叶归根、腐烂变肥”;增施农家肥、化肥、有机复混肥和生物肥,进行绿肥压青,提高肥效。

此外,还应做好劣种改造,适时灌溉,复合经营,引放土蜂等低改措施。

4、树势衰老、病虫害严重的低产林改造

老残林、劣种林、病虫害多、树势较差,高产和较高产的株数很少的林分,已经没有改造价值,应全面砍除老树劣树,进行良种更新,重新造林。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第3篇

1. 品种选择 我镇土壤为砂岩、页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黄壤、黄红壤,年平均温度在19℃,极端最低温度为-1℃,极端最高温度为38℃,根据这些特点选择种植早实、丰产、品质优良的云新7914核桃、8518核桃和本地山核桃。

2. 育苗

①整地。将土耙平耱细后进行土壤熟化和增加肥力,下层土和速效肥置于坑上面中部。

②播种。选用本地山核桃做种的,在8~9月果实成熟后采种,脱皮、晾干后储藏。3月中旬将种子用冷水浸泡2~3天,捞出后混湿沙,堆于向阳处,堆高30~35厘米,上面盖l0厘米厚的湿沙,每天洒水1次保持湿润,晚间盖草帘或薄膜保湿保温,10~15天果壳开裂、露白即可播种。每天挑选1次,要求足墒分批播种。先按行距40~50厘米开沟,再按株距15~20厘米点播,点播时两条合缝线平行于地面,深度以果实上部距地表3~5厘米为宜,覆土后压实保墒。播种量100千克/亩左右,产苗量7000~8000株/亩。

3. 选地整地 栽植地宜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沟谷和山坡下部,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土壤含钙丰富,且pH值在6~8之间。采取水平带状整地,先清理林地,全面砍除树干,挖掉树根,然后挖大穴,穴的规格为80厘米×80厘米×80厘米,株行距均为5~7米,每亩栽植25~30株。基肥施三元复合肥300克/穴,肥料与穴内底土应充分拌匀。

4. 植苗造林栽植时先把苗木根系放在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放入坑内,扶正苗木,使根系均匀舒展,让细土进入根隙,填土压实,然后浇定根水。

5. 抚育管理

①松土。经常松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水。生长期要进行修枝,干高保持在3米以上。

②整形修剪。核桃的修剪时期与一般的果树不同,通常在果实采收后、叶片未变黄前进行,剪后给伤口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病菌。

③日常管理。一是由于该镇天然草山资源丰富,农户养殖牛羊多,平时要加强看管,严禁大牲畜进入林地践踏幼苗;二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三是搞好病虫害防治。在6~7月份注意防治病虫害:做好果园清洁工作,冬季要清除病枝梢、病僵果、落果、落叶,进行集中烧毁,以减少果园病菌;及时防治害虫,减少害虫造成的伤口和害虫的传染,特别要防治核桃举肢蛾;用1∶10∶200的波尔多液或30%琥珀酸铜500倍液,在核桃展叶期、花落后和幼果期各喷药1次,防病害效果较好。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林业站 邮编:552203)

绵竹丰产栽培技术 第4篇

一、绵竹栽植技术

1. 林地选择

绵竹对林地要求不严但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方, 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地带上及房前屋后长势最好。所以不宜选择干旱、瘠薄、石砾过多或过于粘重的土壤作林地。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 在贫瘠的地方要施有机肥。

2. 整地定穴

林地坡度小于15°的采取全面整地, 坡度大于15°小于30°的采取带状整地, 坡度大于30°的采取块状整地。绵竹栽植密度:4m×5m或4m×4m或3m×4m (33~55株/亩) 左右。打坑 (定植穴) 大小为70cm×60cm×30cm。即长0.7~1.0m, 宽度:底部宽为50~70cm, 尾部宽为20~30cm, 底部到尾部成20°左右斜坡。施肥:先用表土垫穴底, 厚10~15cm, 可在底部处施入5~10kg/株农家肥或0.4~0.5kg/株复合肥后盖表土。肥料N、P、K总含量应在35%以上的, 施肥时应保持与竹苗距离在10~20cm。可提前整地, 也可随造随整。

3. 母竹标准及运输

单株基径2cm以上, 一年生至二年生, 植株无机械损伤, 根系完整, 无病虫害;提供的绵竹苗需附有苗木标签, 质量检验证书;需保留节间3节以上, 梢头为马耳形, 竹蔸不能有破裂, 且竹头必须具备完整的笋芽。母竹应就地及时调运, 到达栽种地后, 应立即下车, 堆放在树荫或竹林下或堆放在室内, 在树荫或竹林下的应盖90%遮阳度的遮阳黑网防止日晒, 并在苗木上浇水保湿。

二、母竹栽植

栽植要点:深挖穴、浅栽竹、斜埋杆、全壅紧 (土) 、透浇水、上松盖 (土或草或地膜) 、露顶芽。最好在1~3月竹子“休眠”期间进行。方法为“三碗水法全覆盖栽植法”, 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

1. 第一碗水 (又称为浸泡水)

在栽植前在盆或桶或水槽中将生根粉 (剂) 按1 000~2 000倍液浓度对成苗木浸泡液, 将种竹根部浸入生根液中4~8小时后再栽植。

2. 第二碗水 (又称为打底水)

在种前, 在已施好肥的栽植穴内底部、中部、尾部浇水5~10kg (底部可多浇) , 使栽植土穴湿润。

(1) 植苗将已浸泡好的竹头部放入坑底部, 竹巅在坑的尾部, 斜放成20°左右, 放时要保持竹头的弯头的嘴部向下, 杆上竹节上的芽水平朝向两边, 在放的同时向下按, 并朝竹头竹杆下部垫上心土, 使竹子的所有部分与土壤紧密挨紧。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cm, 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笋芽。

(2) 盖土向穴内盖土时要先将表土、细颗粒土壤盖到竹苗上后, 再盖心土大块状土壤。土基本盖完竹苗, 只将靠竹巅部位处的一节竹节上的芽露在外面, 接受阳光, 促进萌发。

(3) 踩紧盖土时, 应一边盖土一边用脚将土踩紧踏实, 保证竹各部分与土壤紧密接触, 不留空隙。

(4) 盖草有条件的地方可盖草在已踩实的栽植竹窝上, 只留出竹节上芽在外面, 能照射到阳光为好。

(5) 盖地膜浇水后将地膜剪裁成1m×1.5m大小, 将定植坑全部盖完, 四周用土压紧, 中部压少量土块保证地膜不被风吹掉, 在靠竹巅第一竹节的竹芽处撕出一个口子, 让竹节上的芽露在地膜外能见阳光为好。

3. 第三碗水 (又称为定根水)

在盖上草的竹苗定植穴上浇透定根水, 在竹头部位浇4~5kg水, 在竹杆到竹巅部位浇3~4kg水。

三、幼林管理

栽后当年的管理技术:在栽种后1年内是绵竹苗成活的关键期, 特别是在栽后半年内, 是绵竹生根、发芽的关键时期, 此时间段内, 如果管护不好, 将造成苗木的巨大损失, 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栽后要注意经常检查, 做好抚育工作, 久旱要浇水, 久雨要排涝, 及时防治病虫害, 严禁人畜践踏、小孩玩弄。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疏笋疏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抗旱保苗, 病虫防治, 除草施肥, 排水防涝等技术措施。

1. 浇水

定植后的3个月内 (3月、4月、5月) , 根据气候特点, 应以抗旱保苗为主。如果20天内没有下透雨, 应对苗木浇水1次, 保证土壤湿润, 直到绵竹苗发芽生根。

2. 除草

定植后的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 管护重点是除草, 特别是在4月底至5月份、6月份、7月份正是杂草旺盛生长期, 必须及时除草。在植苗穴周围距苗木40cm处必须人工除草, 在50cm以外范围可用除草剂及时除草。

3. 施肥

在成活后的8月底至9月中旬可施1次以人畜粪为主的追肥, 或施以氮肥含量较高的复合肥, 施肥时应注意在竹苗外围离苗20cm左右的地方挖穴施入, 施后盖上土

4. 病虫防治

当5月份绵竹抽出嫩叶新枝后, 要防病治虫。病害主要防治根腐病, 用500倍的多苗灵或72%甲基托布津水溶液灌根, 即可预防。主要食叶虫害为竹螟, 防治方法为白僵菌粉剂或0.5%阿维菌素烟剂15kg/hm2;或20%氰戊菊脂3 000倍液喷施, 效果较好。

5. 排涝

随气候变化注意排水防涝, 如果发生积水, 超过2天以上就要挖沟排水, 保证栽种地不干、不积水。

四、培育技术

绵竹每根竹的杆基上通常有6~10个大型芽, 一般下部的大型芽较上部的大型芽萌发早, 生活力强, 通常每株母竹的笋芽在1年内只有1~2个萌发成笋成竹, 其余不萌发, 或萌发后因营养不足而成为退笋。为了使其多出笋、多产竹, 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留母竹

选留母竹的时间, 以将中期出土的竹笋选留为母竹较好, 因中期出笋的数量多, 可以在竹丛迎光位置选留健壮竹笋培养成新母竹。初期和晚期的竹笋可以全部挖掉。每丛竹中4年以上的全部砍掉, 每年每丛竹只保留6根中期竹笋长成新竹, 其余的全部挖掉, 使每年每丛只保留3年生以下的竹18根。

2. 扒土

扒土的目的是让竹蔸和笋芽露出土面, 直接暴晒阳光, 可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 同时扒土也便于施肥, 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进行, 但不能损伤笋芽。

3. 施肥

每年施肥2~3次, 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进行, 称为春肥, 每丛施入农家粪50kg, 肥料施入已扒开的竹丛周围;第二次在6月初进行, 先在竹丛四周开沟, 每丛施入复合肥1kg, 施后随即盖土, 但要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触嫩笋;第三次在采完笋后进行, 以厩肥为主, 每丛施肥50kg左右。

4. 采笋

黄芩丰产栽培技术 第5篇

1.形态特征 黄芩株高50~60cm,主根粗壮,外皮褐色,断面鲜黄色,茎方形,基部木质化.叶对生,有短柄,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偏生于花序的一边,花冠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果皮呈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黄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抗病原微生物、抗过敏、消炎、护肝、利胆、降压、解热、解毒、抗凝血和血栓形成、促进细胞免疫和抗肿瘤,是常用大宗药材.

作 者:刘丽芬 衣锋琴 作者单位:刘丽芬(集安市成人职业教育中心)

衣锋琴(集安市人参研究所)

红紫山药丰产栽培技术 第6篇

一、选较大块茎作种薯

每年霜降后,采挖红紫山药上市,售前用利刀切下带薯块50~100克的薯芽,连同50~150克的小块茎,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

二、合理密植

翌年雨水后,选择土层深厚、干燥疏松、排水性能良好(切忌水淹)的地块耕深30厘米,然后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挖沟栽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2000株。挖沟栽植时,先把沟内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匀后施人沟中,稍加挖翻,使之与下层土混匀,盖上从沟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种,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回填沟内覆盖薯种12~15厘米,浇一遍水,即栽种完毕。

三、搭“井”字架通风透光

谷雨过后,红紫山药的藤茎生长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长,则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适时搭架。选用长3米、直径6~8厘米的木棍作架材,棍与棍之间株行距为2米×3.5米,每667平方米栽100根,棍尖端插入土中40厘米,在棍与棍之间离地面80厘米处拉一道铁丝相连,往上共拉三道铁丝,棍桩顶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铁丝网,为利于藤茎上架,在苗高40厘米时每株苗旁竖一根长1米的竹竿,用细绳或线把藤茎缚在竹竿上引其上架。此架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产量。

四、喷施多效唑促壮

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此时喷施多效唑对藤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新生侧枝减少,能使块茎增产15%以上。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克兑水50公斤的溶液喷施。

五、重施钾肥膨大块茎

梨树丰产栽培技术 第7篇

1 梨园建立

1.1 园地选择与规划

无论平地、丘陵、山区、河滩都可发展梨园, 但应考虑运输、灌溉等条件。果园地址选定后, 应结合地形、地势、道路、渠道和防护林等, 将果园按2~10hm2不等划分为若干小区。丘陵坡地, 小区长边尽可能与等高线平行, 有利于水土保持, 便于管理。梨树从苗木落叶后至发芽前都可栽种, 根据不同地形、地块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株行距为3m×4m。

1.2 种植技术

按株行距定点挖穴, 一般沙质土, 穴宽80cm、深50~60cm;水稻地穴宽80cm, 深40~50cm即可。先放入30~40cm厚的稻草、枝条或绿肥等, 并将表土加入踏紧, 再施有机肥 (猪、牛粪) 50~80kg或砻糠鸡粪20kg或纯鸡粪10kg需腐熟, 并加钙镁磷肥1~2㎏ (碱性土壤可用过磷酸钙) 与土混合填入, 做成馒头形。种植前需将梨苗粗根剪去2~3cm, 促进新根发生, 并将嫁接处薄膜解除, 以免影响主干生长。种植时嫁接口应露出地面5~10cm, 踏实根际土壤, 立即浇足水。风口地带, 需设立支柱, 防范倒伏。

2 土、肥、水管理技术

2.1 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梨树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深翻改土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采收后, 到冬季落叶前进行, 其方法有扩穴、全园深翻、隔行或间株深翻。深翻深度一般以30~40cm为宜,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隔年轮翻, 1、3、5年在原穴的两侧开深宽0.8m左右的深沟, 2、4、6年在另两侧开深沟, 结合施入基肥。一般100kg梨果最少需有机肥 (猪、羊厩肥) 100kg, 再混入2.25kg磷肥。

2.2 肥料管理

除基肥外, 一般在生长期还应适时追施3次追肥, 第1次花后肥, 于4月中下旬施入, 促进枝叶生长, 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第2次果实膨大肥, 于5月中旬~6月上旬施入;第3次采后肥, 于8月下旬-9月中旬施入, 增加叶色, 延长叶片寿命, 恢复树势。此外, 可结合喷药施入适量氮、磷、钾等肥根外追肥对及时恢复树体营养水平, 效果非常明显。常用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硫酸钾0.3%~1%、磷酸二氢钾0.2%~0.3%, 还有腐熟人尿5%~10%、草木灰浸出液3%~10% (不能与农药混用) 。盛果期梨树全年施肥量一般情况下不能低于斤果斤肥的标准。化肥按氮:磷:钾1:0.5~0.7:0.8~1.0的比例平衡施肥。

2.3 水分管理

水分是梨树优质丰产的限制性因素, 如果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供应叶面蒸发, 则果实中的水分被叶片所夺走, 引起果实瘦小、无光泽, 果肉汁少、干绵, 且有空隙, 石细胞发达。在6月份水分不足, 过于干燥, 将使萼端全部硬化, 形成铁梨。在7月份水分严重不足时, 由于果肉的部分细胞发育不好乃至死亡, 果肉中石细胞显著增多和柔细胞膜木栓化, 致使果面凸凹不平, 形成“疙瘩”梨。

3 配备授粉树及三疏技术

梨树为异花授粉树种, 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 必须配置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品种, 主栽与授粉品种配置的比例最好是2:1或1:1, 最少也需3:1或4:1, 才能达到丰产稳产。三疏技术就是正确掌握疏花芽、疏花蕾与疏果的时期和方法。

3.1 疏花芽

结合冬季修剪时疏去过多花芽。冬季疏花芽, 应按比例, 原则上是花芽:叶芽=1:1, 大约疏除全树花量的1/2, 但应注意梨树当年花芽形成多少, 生产实际中, 骨干枝以每15~18cm距离留1个花芽的密度为宜。注意只疏花芽, 保留叶芽。

3.2 疏花蕾

冬季修剪时若疏花芽工作未进行, 可在开花前, 疏花蕾进行补救, 疏蕾标准一般按20cm左右保留一个花蕾。疏蕾原则:疏弱留强, 疏小留大, 疏密留疏, 疏腋花芽留顶花芽, 疏下留上, 疏除萌动过迟的花蕾, 疏除副花蕾。

3.3 疏果

应根据品种、树势、花期、气候而定。花量多, 树势弱, 着果率高的应早疏;花量少的幼树、旺树应迟疏或少疏。天气正常年份宜早疏, 反之宜迟疏。一般每个果应具备25~30张叶片, 正常年份1个果台可留1个果, 果形中等大的品种1个果台可留1~2个果。

4 整形修剪

根据品种的不同, 立地条件的不同, 梨树的树形一般有疏散分层形、多主干开心形、多主枝圆头形等。疏散分层形整形修剪的技术要点:

4.1 定干

定干高度一般60~70cm, 也可为40cm的。定干时, 剪口要留7~8个饱满的芽, 如不够定干高度, 可离地面6~10cm处短截, 以便第2年重新定干。

4.2 骨干枝的选留和培养

定干后第1年冬, 选顶端直立的枝条作为中心干, 逐年加以培养, 如果枝条生长弱, 可适当重剪。当树冠达到3.5m, 具有5~7个固定主枝时, 便可封顶落头。为促进第1层主枝生长, 中心干延伸时可采取换头弯曲上升, 去强扶弱作中心干延长枝;定植苗1年后, 如基层选留主枝的枝条不足3个时, 可对中心干再行重剪, 促使发枝, 第2年冬选留方向和角度适合的枝条作为第1层主枝培养。修剪时, 为保持3主枝生长平衡, 弱枝轻剪长放, 养壮以后再缩剪, 促发强枝。同时要注意主枝的开张角度, 若角度过小, 2~3年生的梨树可采用拉、撑、拿、吊, 4年以上的树可采用"里芽外蹬"、换头等方法。

4.3 结果枝组的培养和修剪

结果枝组的配置应上疏下密, 外疏内密, 下大上小。枝组培养方法: (1) 先缩后放:枝条缓放拉平后可较快形成花芽或提高徒长枝的着果率, 结果后回缩, 培养成枝组。对生长旺盛的树, 可提早丰产。 (2) 先截, 后缩, 再放:对当年生枝留17~20cm以下短截, 促使靠近骨干枝分枝后再去强留弱, 去直留斜, 将留下枝缓放或强枝拉平缓放, 再逐年控制回缩成为大中型枝组。 (3) 改造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随着树冠扩大, 大枝过多时, 可将辅养枝或临时性骨干枝缩剪控制改造成为大中型枝组。 (4) 短枝型修剪法:将生长枝于冬季在基部潜伏芽处重短截, 翌年抽梢如仍过强, 则于新梢长30cm以下部位, 再用同样的方法重短截, 直到形成一个中小型枝组。大树枝组细剪对提高产量、品质, 及防止大小年有很大的作用。主要措施首先是控制花芽量, 使树势与产量相适应, 效果比疏花疏果明显。

5 病虫害防治

5.1 黑星病

主要发生在萼片、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芽等部位。症状:初期呈淡黄色圆形小病斑, 后期发生黑霉。叶片上多发生在叶背, 沿叶脉发病, 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多在幼果期发生, 被害幼果生长停止, 渐呈木栓化龟裂, 并引起幼果畸形, 在雨水较多的季节 (4~5月份) 最严重。防治方法: (1) 消灭越冬菌源。冬季清除落叶、落果和修剪下来的枝条及刮树皮, 集中烧毁。 (2) 药剂防治。萌芽前喷5°Be石硫合剂, 在谢花3/4时, 喷25%多菌灵500倍液, 5月中旬新梢生长期, 6月中旬果实生长期各喷1次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其它防病药剂。

5.2 梨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在叶片上最初发生针状黄色病斑, 逐渐扩大呈橙黄色圆形斑点, 后期叶片正面紫红色凹陷, 背面凸起, 并长出一丛灰黄色毛状物, 果实上症状与叶片相同。该病在果树上每年发生1次, 发病高峰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防治方法:在5km以内地区最好没有松柏、龙柏等柏树。花前喷1:2:200倍波尔多液, 谢花后喷15%粉锈宁或40%灵福1000倍液, 连续2~3次效果较好。

5.3 梨小食心虫

为害桃的嫩梢、果实及梨果。一年发生5代, 幼果从果顶及萼洼附近蛀入直至果心, 果肉内有虫粪, 蛀孔周围干腐发黑。第1代在4~5月份, 主要为害桃嫩梢, 以后每月发生1代, 为害梨果为主, 8~9月份为害梨果高峰。防治方法:有桃、梨栽培的果园, 于4月上旬、5月上中旬在桃树上喷药。6月中下旬及7月中旬, 各代幼虫发生期, 在梨树上喷药保护。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或20%丰收菊酯, 20%高渗久效磷800~1000倍液, 或用5%敌杀死5000倍液, 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 效果均较好。

5.4 梨蚜

西瓜丰产栽培技术 第8篇

西瓜喜高温, 目前, 瓜农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或地膜加小拱棚 (双膜覆盖) 的早熟栽培。

一、优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 优种选择

一般选择高产稳产、品质好、抗病耐旱性强、瓜皮较薄且外皮坚硬又不易破裂的优良品种。春季地膜覆盖栽培需选择中晚熟品种, 如中育6号、新红宝、太谷2号等;若地膜加小拱棚 (双膜覆盖) 早熟栽培则选择早熟和中熟品种, 如梅亚抗病巨龙、亚克西8号、西农8号、中育6号等, 以便及早上市。

2. 种子处理

播前首先要根据各品种的特征进行精选, 除掉秕子、虫蛀、破损、霉变籽及其他杂物, 保证种子纯净度。然后采用温汤浸种或者药剂消毒来进行种子处理.

(1) 温汤浸种播前3~4 d, 用55℃温水浸种, 边搅拌边放入种子, 水温降到30℃停止搅拌, 保温浸泡3~5 h, 以泡软种皮为准, 然后用清水去种皮上的黏液。

(2) 药剂消毒可选用以下药剂之一消毒: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 min或者用质量分数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 h, 也可用质量分数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

3. 催芽

把处理过的种子, 用湿纱布包好放入盆中, 在28℃~30℃条件下催芽, 一二天后70%种子萌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二、土地选择与整地施肥

1. 选地

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排水方便的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种植。所选田块必须是3~4年内没有种过黄瓜、西葫芦、西瓜等葫芦科类作物。

2. 整地

对选择好的田块在前秋作物收获后, 及时进行灭茬、耕耱, 深耕达到30 cm, 随耕翻施入30%的优质农家肥。在播种前一个月, 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耕翻, 耕深25 cm左右, 随之耙耱平整, 再以200~250 cm宽划线开沟施入70%的优质农家肥和化肥, 以施肥沟为中心起垄覆盖地膜。地膜垄中高8~10 cm, 宽60 cm, 呈弓形, 垄面要平滑, 随之覆盖地膜。地膜可选用80 cm宽的微膜或超微膜, 紧贴垄面平铺, 两侧各压10 cm, 四周压紧压严, 并在垄面每隔4~5 m压一土带, 防风揭膜。

3. 施肥

每0.067 hm2施优质农家肥4 000~5 000 kg;草木灰200 kg或氯化钾5~10 kg;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50 kg或磷酸二铵肥40 kg。

三、适时播种

西瓜一般采用直播, 以5月下旬播种为宜。一膜双行, 在地膜垄两侧各播种一行, 垄上行距50 cm, 每穴播已经催芽的种子二三粒, 播种深度2 cm。播种量100~150 g/0.067 hm2。可采用先播种后覆盖地膜、破地膜放苗的方式播种;也可采用先覆盖再打孔播种的方式。

早春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的西瓜, 播种期可提前至4月上旬, 多采用先覆盖地膜再播种, 随之加盖半圆形小拱棚, 拱棚近地面径宽80 cm左右。

四、田间管理

1. 放苗

在先播种后覆盖的栽培田里, 当幼苗出土顶膜时, 及时破膜放苗, 并用土将膜孔四周压严压紧。

2. 间苗定苗

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 及时间苗、定苗。每穴留一株健壮苗, 种植密度达到1 000~1 300株/0.067 hm2。同时要撤去地面小拱棚, 小拱棚采取由小到大的通风换气方法来调节温度, 直至瓜苗适应外部气温时撤除。

3. 适时追肥与浇水

瓜苗长至三四片真叶时追肥。每0.067 hm2追人粪尿500 kg、尿素8~10 kg;瓜蔓生长至开花前, 每0.067 hm2追人粪尿500~700 kg、尿素5 kg或复合肥10 kg;等瓜坐稳长至鸡蛋大时, 每0.067 hm2追人粪尿1 000 kg、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5 kg、尿素10 kg。收二茬瓜时, 在第一瓜收获后再追肥一次, 每0.067 hm2追人粪尿1 000 kg、尿素8~10 kg。追肥在距瓜株18 cm处, 挖穴施入, 肥穴深15 cm左右。干旱时, 要结合追肥进行浇水, 同时应喷施叶面肥“追施宝”100 g/0.067 hm2。

4. 整枝与压蔓

瓜蔓整枝多采用主副蔓方式, 每株除保留蔓外, 在主蔓基部3~8节处选留一健壮侧蔓, 其他侧蔓及侧蔓上的副侧蔓全部摘除。主、侧蔓相距30 cm左右, 平行向前伸展。主蔓爬畦面时, 即200~250 cm蔓长时, 及时打顶摘心, 作为副蔓的侧蔓长度一般为主蔓的50%~70%时打顶摘心。

压蔓最好采用点压:先轻轻把瓜蔓提起, 用小铲将下面挖深5~7 cm, 长宽各为3~5 cm的小沟, 将蔓理顺、拉直、埋入沟内, 只露出叶片和生长点, 覆土拍实, 以后每隔20~30 cm长压一次。

5. 加强人工授粉与留瓜

开花后每早6时—9时进行授粉, 选健壮的雌花和雄花授粉。授粉时, 先将雄花摘下, 去除花瓣, 使雄蕊露出, 然后把雄蕊花药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 使花粉涂遍柱头。一般一株留二瓜, 主蔓留第二或第三个雌花结的瓜。为预防主蔓落瓜, 可稍后选留副蔓瓜作为预备瓜。

6. 翻瓜

瓜定个后, 每隔三四天按同一方向翻动一次, 连续三四次, 将着底面翻在上面, 使瓜皮各部位受光均匀, 果皮着色均匀。翻瓜应在傍晚进行, 清晨、雨后及浇水后不宜翻瓜, 以免断柄落瓜。若遇阴雨天要适当增加翻瓜次数。

7. 中耕与除草

适时锄地松土, 并拔除杂草。

8.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疫病、蔓枯病等。

虫害:金龟子、蝼姑、蛴螬、地老虎以及红蜘蛛等。病害可采取先防后治的措施, 如用抗病品种、加强田地管理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病害发生后, 根据病害种类, 可分别用质量分数为70%甲基托布津500~1 000倍液、枯萎灵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500~8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50%扑海因1 500倍液等药液防治。虫害则可用3000倍溴氰菊酯等药液防治。

五、收获

杜仲丰产栽培技术 第9篇

杜仲除木质部外, 各器官均含杜仲胶, 经测定, 叶含3%~5%, 枝干皮含6%~10%, 果实含10%~18%, 根皮含10%~12%。杜仲胶耐酸、耐碱、耐盐、耐摩擦, 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 是制造海底电缆必需的材料, 也是各种耐酸、耐碱容器的里衬和胶管的极好良材, 适用于航空工业及制作电工绝缘器材, 又是高级粘合剂。医药上作为补牙材料, 对人齿无刺激。杜仲木材洁白, 材质坚韧, 纹理细致均称, 无心材、边材之分, 是制造家具、农具、造船、建筑等的良材[3]。

杜仲原产中国, 分布广泛, 北自甘肃、陕西、山西, 南至福建、两广, 东及浙江, 西抵四川、云贵及长江、黄河流域诸省区均有栽培, 其中贵州省产量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陕西、湖南、江西等省。杜仲于1896年引种欧洲, 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朝鲜均有栽培[4]。随着和谐社会不断进步, 医药科学不断发展, 杜仲药用量与日俱增, 远远不能满足成药和出口需要, 价格暴涨, 供求矛盾日益扩大, 市场前景广阔[5,6]。因此, 发展杜仲生产, 对于纯正药源、缓解供需关系、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山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1 培育壮苗

杜仲繁殖方法有播种育苗和无性繁殖及温床播种、芽苗移植。目前苗木来源主要靠种子育苗。

1.1 圃地选择

圃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排灌良好, 交通方便的微酸性至中性砂壤为好。

1.2 优选种子

良种是培育壮苗的物质基础。采种母树应选择十五至二十年年生、树皮光滑、尚未剥过皮、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的孤立木最好。霜降后, 树叶大部分落光, 种子充分成熟, 果皮呈栗褐色、棕褐色或黄褐色, 有光泽, 种粒饱满, 胚乳白色, 子叶扁圆筒形, 米黄色, 选择无风或小风的晴天, 在顺风方向离母树一定距离的地面, 铺上布幕或塑料幕, 然后用竹竿轻敲或用手摇动树枝, 脱落种子收集即可。

1.3 种子贮藏与催芽

将采集种子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 忌用火烘和烈日曝晒。干燥种子的标准湿度是10%~14%。经过净种, 即可贮藏。春播用种, 湿砂贮藏最理想。其方法是, 在播种前30~50 d, 以1∶10即1份种子与10份湿砂混合, 砂的湿度以手握不流水为度, 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地面 (最好竹萝筐) , 厚度30~40 cm, 每隔10~15 d检查翻动1次, 防止因过湿或过干而使种子霉变或失水。约1个月种粒即可充分吸水膨胀, 待翅果顶端缺口稍露白尖, 即胚根开始伸长时, 播入圃地。采用此低温湿砂贮藏催芽方法, 发芽率可提高15%~25%, 且出土整齐一致, 成苗率高。干藏的种子, 播种前应浸种处理3~5 d。

1.4 播种

播种分春播、秋播2种, 但以春播为好。播种方法采用宽幅条播, 播幅20 cm, 播沟距20 cm, 沟深5 cm, 每沟均匀播种60~80粒, 播种量105~120 kg/hm2, 用细肥土最好用焦泥灰覆盖1~2 cm, 畦面盖狼衣草, 播后15 d左右即可出土。

1.5 苗期培管

出苗后做好苗期管理。一是松土除草, 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二是间苗补苗, 按苗距7~8 cm进行间苗补苗;三是及时灌溉排水, 长出4片真叶时施肥, 随后每月1次, 先淡后浓, 小量多次, 随苗木长大而增加的原则, 前期以施氮肥为主, 中后期以施磷、钾肥为主;四是病虫害防治, 特别要注意苗木猝倒病和地老虎幼虫, 每7 d定期喷施0.5%~1.0%波尔多液1次或敌克松, 以防治苗木猝倒病;地老虎幼虫为害苗木根, 成虫吃苗叶, 防治方法, 除锄草松土扰乱产卵场所外, 可于20:00—22:00巡查圃地, 人工捕捉, 堆草诱杀, 清早从早堆中觅虫消灭, 也可用毒饵、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2 选地整地

杜仲造林地应选择缓坡、山脚、山中下部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 p H值5.0~7.5的土壤, 石灰岩山地营造杜仲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四旁”及田边地角种植杜仲树, 这些地方阳光充足, 土壤水、肥条件优越, 而且便于管护, 有利于杜仲树皮、树叶、果实和木材的生长发育。在水土不易流失的平坡及坡度在25°以内缓坡地带, 宜行全垦整地, 清除柴桩、藤、根、石块等, 对25°以上坡度的林地应采取水平带整地或块状整地, 保留一定面积草带以利保持水土, 穴的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40 cm, 每穴施放腐熟基肥或饼肥或钙镁磷肥等作基肥。

3 栽植造林

造林密度主要根据立地条件优劣和经营目的而定。乔林作业, 选择优越的立地条件, 通过乔林方式, 达到“一优二高”的树皮、叶、果及木材为主要目的, 密度以3 m×3 m或3 m×4 m为宜;头木作业, 选较好的立地条件, 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树皮, 密度以2 m×3 m或3 m×3 m为宜;对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 以经营枝叶为主要目的, 可采用矮林作业, 密度以1.5 m×2.0 m或2.0 m×2.0 m为宜。

造林时间选冬、春季节均可, 寒冷地区宜在春季造林为好。种植时先表土回穴, 细土壅根, 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 上覆1层松土, 谨防创伤苗根和根茎。

4 合理套种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林地, 造林初期1~3年内应套种豆类作物或绿地或药材。套种的作物需与杜仲保持50 cm的距离, 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施肥, 既可起到以耕代抚, 改善土壤物化性能, 促进幼树健壮生长, 又可获得收益达到以短养长之目的。

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既能清除杂草、柴桩、藤草, 又能疏松土壤, 增强透气性, 改善理化性能, 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 提高根系的生命功能, 扩大根系向深度广度延伸, 从而促进健壮生长。定植后3~4年内, 每年都应该进行中耕除草2次, 第1次中耕除草时间应在4月上旬进行;第2次在5月或6月上旬进行。定植后第2年起每隔2年冬季结合施肥对林地进行全面深挖垦复1次, 对促进杜仲生长效果特别明显。

6 施肥盖土

根据杜仲的生物学特性, 及时施肥, 追肥以中耕除草期为好, 冬季结合垦复施基肥或复合肥效果更佳。无论是追肥还是施基肥或复合肥均须盖土。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关键是预防。杜仲成年树主要虫害有木蠹蛾、刺蛾、杜仲夜蛾等。杜仲为名贵药材, 为严防农药残留, 确保杜仲品质和安全, 禁用农药是上策。防治其主要举措是坚持加强科学培管,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健壮生长, 增强抗性能力, 同时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和放赤眼蜂杀虫等。

8 采收与加工

杜仲剥皮过去习惯使用砍剥, 近年利用立木环剥再生技术, 一般培育10年胸径达12 cm以上即可开剥。在春夏之间树液流畅时最适宜。剥皮时先用利刀在树干基部环剥, 以此为起点, 按规格要求需要的长度, 向上量好定点, 割第2道切口, 再于2道切口间纵割1道切口, 用竹片从纵切口处轻轻拨动, 使树皮与木质部分离, 边撬边剥, 即可整张树皮剥下, 依此剥第2筒、第3筒。大于2 cm的枝植皮也可剥皮作成药原料。然后将剥下的树皮置于通风避雨处, 用稻草等物垫底, 层层平叠, 盖压木板, 板上用重石压紧“发汗”。一般初夏时经5~6 d, 盛夏高温时只经2 d, 树皮发热, 内皮由白转变为棕褐色或者绿色, 即“发汗”已成, 取出摊晒压平, 按杜仲皮大小、厚薄分成厚仲、薄仲、行仲3级9等包装好。

杜仲采叶加工, 定植后第3年开始, 于霜降前后采回叶, 置于通风处阴干或烘干, 使含水率在10%以下, 保持干绿色, 可供药用、茶用和胶用等。

摘要:从培育壮苗、选地整地、栽植造林、合理套种、中耕除草、施肥盖土、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总结了杜仲丰产栽培技术, 为山区老百姓发展杜仲并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杜仲,丰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委员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78.

[2]黎章矩, 高林, 王白坡, 等.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树种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3]项步乾, 唐小华, 项瑜, 等.山核桃的丰产栽培[J].林业实用技术, 2003 (7) :18-19.

[4]唐小华, 胡红宝, 项步乾, 等.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 2004 (2) :59-60.

[5]唐小华, 项瑜, 项步乾, 等.笋材两用毛竹林的丰产栽培[J].世界竹藤通讯, 2004, 2 (1) :22-24.

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第10篇

1 杨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土壤条件

由于杨树根系比较发达, 吸水、吸肥能力强。杨树根系所需的氧是从土壤空气中吸收的, 因此良好的土壤通气是杨树栽培成功的重要条件[1,2]。土壤通透性不好, 会导致根系呼吸缺氧造成危害, 要求土壤深厚 (0.8~1.0 m) , p H值6.0~8.4, 有机质含量1.0%~1.5%。

1.2 水分及光照

杨树在年降雨量600~1 000 mm范围内生长正常。如果生长季节降雨量低于600 mm, 则叶片变黄, 变薄, 脱落。特别是山区造林,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于土壤干旱, 杨树常出现叶片早落。地下水位不能高于1.2 m, 否则必须经过排水后才可选作造林地块。杨树是喜光高大乔木树种;如果光照不足或者栽植密度过大易造成内膛小枝枯死, 生长量变小。

2 杨树丰产栽培技术

2.1 秋冬深翻土壤

对于来年春季造林的地块, 秋冬季节全面翻耕30~40 cm深, 在定植点挖1 m×1 m×1 m或0.8 m×0.8 m×0.8 m的大穴, 利用冬季低温, 使土壤风化, 从而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及土壤有机质含量[3]。对于“四旁”植树的地块则不需要全面翻耕, 只需在定点挖1 m×1 m×1 m或0.8 m×0.8 m×0.8 m的大坑, 用于翌年春季栽植杨树。

2.2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品种, 不同杨树品种生长差异很大, 杨树引种也像其他农作物一样, 经历了引进新品种, 然后被淘汰;又引进更新品种, 又被淘汰;这样反复引种, 有力地推动我国杨树栽培的发展。炮车镇先后引进了箭杨、钻天杨、三倍体毛白杨、中林46杨、I-63杨、I-69杨、I-72杨、南林95杨、南林895杨等, 目前炮车镇杨树栽植的品种为I-69杨、I-72杨、南林95杨、南林895杨, 其他品种已被淘汰。经过栽培试验证明:I-63杨、I-69杨、I-72杨3个杨树品种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大小顺序为I-72杨、I-69杨、I-63杨, 这3个品种的最适宜栽培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因为这些地区热量充沛, 气候湿润, 年平均气温为14~18℃, 极端最低温度为-8~12℃, 年无霜期为250~280 d, 生长期长, 无冻害, 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 mm以上, 这样的气候条件与原产地很相似。南林95杨、南林895杨这2个品种的母本都是I-69杨, 父本是欧美杨, 生长快, 材质好, 较耐干旱瘠薄, 对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有一定的抗性, 抗大斑溃疡病及褐斑病, 无性繁殖能力较强, 遗传性较稳定。经过栽培试验证明:南林95杨七年生的平均树高为22~25 m, 平均胸径为30~32 cm, 平均单株材积达0.46~0.64 m3, 平均树高年生长量3.57 m, 平均胸径年生长量为4.57 cm, 10年为一个轮伐期。在黄淮地区, 其七年生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I-69杨24.22%, 材积密度提高3.2%, 单板出材率提高12.4%, 盐碱地生长良好, 能耐0.3%左右的土壤含盐量。南林895杨七年生树高为24~26 m, 平均胸径为32~34 cm, 平均单株材积达0.46~0.65 m3, 平均树高年生长量3.71 m, 平均胸径年生长量为4.85 cm, 10年为一个轮伐期, 平均可产优质单板杨木264.64 m3/hm2。在黄淮地区, 其七年生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I-69杨53.22%, 材积密度提高3.57%, 单板出材率提高15.0%, 在盐碱地生长良好, 能耐0.3%左右的土壤含盐量。

2.3 选择壮苗

一旦杨树优良品种确定以后, 栽植壮苗很关键, 我国普遍使用1年苗或二根一干苗造林。1 m高处直径为2.5 cm左右。壮苗一般皮色光亮, 顶芽及侧芽饱满, 根系完整, 机械损伤小, 高度及粗度达到要求, 无病虫害。苗木还要注意防冻、保湿, 做到随起随栽或者把刚起苗木放在沟里浸泡等待栽植, 杜绝“人情苗、关系苗”[4]。

2.4 严把造林质量关

杨树苗木定植, 一般采取“三大一深”, 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 并要深栽;植树穴的规格为1 m×1 m×1 m或0.8 m×0.8 m×0.8 m, 栽植深度为80~100 cm, 是为了使苗木有一定的干部能转化为根, 增加根量, 以吸收深处湿润土壤中的水分, 提高抗旱力和成活率。一般带根的大苗造林, 苗木应修枝。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 争取造林一次成功, 避免第2年人工补植带来的无效劳动。苗木定植前最好把苗木放在水里或沟里浸泡2 d, 栽植前把苗木顶端剪去50 cm左右, 剪口留有饱满芽, 侧枝及根系过多时可修剪一下, 定植时浇足浇透水, 然后培好土。定期培土、浇水, 确保栽一株活一株。

2.5 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

杨树是喜光树种, 还具有趋光性, 这就决定了杨树栽植密度不能过大。若培育小径林, 可选用2 m×3 m和3 m×3 m株行距;培育中小径林, 可选用2 m×5 m和3 m×4 m株行距;培育中径林, 可选用3 m×5 m和3 m×6 m株行距;培育30~40 cm的大径林, 可选用5 m×6 m、4 m×8 m、6 m×6 m的株行距。目前, 行道一侧单行栽植杨树, 株距为2 m或3 m, 如果行道每侧栽植两行则为2 m×3 m的株行距;如果是成片造林, 株行距则为3 m×4 m。但实际上在杨树栽植过程中存在造林密度过大的问题, 一是由于土地承包到户不利于统一株行距, 二是农民偏爱密植, 认为密植多收, 实际上密植杨树前3年杨树生长过快, 以后生长放慢, 并且小枝开始枯死, 成为小老树, 最终发育成中小径林, 大径林几乎没有, 影响营林效益。应提倡因地制宜, 合理密植, 充分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2.6 及时做好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杨树病虫害已经严重制约了杨树丰产栽培, 近年来, 杨树上一些食叶害虫严重, 个别地方杨树出现了“夏树冬景”, 危害杨树的病虫害很多, 目前发生较多的食干害虫有桑天牛、红颈天牛;食叶害虫有杨舟蛾、草履蚧、美国白蛾、杨尺蠖等。杨树病害主要有大斑溃疡病、叶锈病等,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适期用药, 把杨树病虫危害降到最低程度[5,6]。

2.7 合理间作, 加强抚育

杨树栽植以后, 为了除草最好的办法是在株行距之间的空地上种植豆科作物, 这样既不影响相互生长, 反而豆科作物可为杨树生长提供氮肥, 杨树的抚育措施有很多, 如培土、施肥、除草、修枝、浇水等, 苗木定植以后, 为了防止树木被大风刮倒, 要经常检查, 加强培土;天气干旱, 树木不能发芽, 还要定期浇水, 由于杨树大都栽植在瘠薄的土地上, 必须要加强施肥。首先要施基肥, 造林时施于植树穴内, 每株施过磷酸钙1 kg、腐熟农家肥5 kg;其次要施追肥, 第1年不追肥, 第2年每株施尿素0.3 kg, 第3年每株施尿素0.4 kg, 第4年每株施尿素0.5 kg, 追肥时间应在5月林木旺盛生长开始时或开始前进行, 最好在有雨时追肥。生长季节, 地下杂草多要及时清除, 避免使用除草剂, 对于一些病虫枝、竞争枝、下垂枝、重叠枝、交叉枝要适当进行修剪, 培育无节良材, 树干通直, 对于栽植过密的杨树还要进行必要的间伐。

3 影响杨树丰产栽培的因素

3.1 影响因素

(1) 传统思想的约束, 粗放经营。许多农户受传统思想的约束, 栽植杨树后, 只要树苗成活便不再进行管理, 纯粹进行粗放经营。

(2) 农民分林到户, 不便于统一造林。由于农民土地承包到户, 对苗木品种、苗木规格、栽植密度等方面都无法统一, 结果造成造林地块杨树高低不齐, 品种混杂, 林相差。相关部门曾试图采取措施统一标准定植杨树, 但后来收效甚微。

(3) 市场上杨树品种混杂, 重栽轻管, 提前采伐。市场上杨树品种多, 这样难以统一苗木栽植, 林农重栽轻管, 其他抚育措施根本不到位, 人为造成的损失也不少, 个别路段年年造林不见林, 保存率很低, 杨树年蓄积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 尚未达到成长高峰便对树木进行采伐, 降低了经济收入。

3.2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宣传, 打破传统观念, 树立植树照样能致富的思想, 要像管理其他农作物一样管理杨树;二是加强市场杨树种苗管理, 推行种苗定点培育, 定期检查;三是加强栽后管理, 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确保一次性栽植成功。对承包到户的林地, 栽植杨树时要统一放样, 统一标准, 统一时间栽植, 然后按分地人头分树, 效果比较好。

摘要:简要介绍杨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 分析影响杨树丰产栽培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为提高杨树栽植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环境条件,栽培技术,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孙主义.皖东地区杨树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9) :71-72.

[2]王永虎.杨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5) :713, 715.

[3]李承库, 张伟.杨树丰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2 (6) :143.

[4]杨波.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208, 214.

[5]周绍哲.杨树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 2010 (9) :180.

甜柿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 甜柿;丰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甜柿成熟之后,可以立即食用,且其味甜质脆、营养丰富,耐贮运,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耐货架供应。所以,研究甜柿丰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异常关键。

1 选择良种

次郎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其丰产稳定,且单性的结实能力强,可以少配置或者是不配授粉树。果实呈现出扁方形,单果质量200 g,脆甜,肉质密,含糖量达到18%,果皮光滑细腻,在完全成熟之后为橙红色。肉橙红色,并由细小的褐斑,没有任何的涩味残留,一般在10月底成熟[1]。

富有大果型的甜柿,单果质量230 g左右,最大能够达到350~400 g,其果形呈现出扁圆而端正,顶部较平,果面上又4个不明显的棱条,橙红色,肉致密,汁液多,脆甜,果粉厚,含糖量为18%,但是需要配置好授粉树,一般在10月的中下旬成熟。

2 建园筑台

在建园之前需要做好选土处理,甜柿适合在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进行种植。另外,需要注意排除低洼地带。株行距设置为2 cm×2 cm,保持南北走向;定植穴深0.6 m,宽0.8 m,长0.8 m,每一个穴之内需要添加10 kg的有机肥。在定植过程中,还需要大小适量的授粉品种的配置。

3 甜柿种植

在整个休眠期都能够进行甜柿的种植,但最好选择11月底-12月。确保I、II级别的嫁接苗种植,其苗龄在1~2 a,苗高超过50 cm,嫁接口以上的直径需大于0.6 cm,保证根系的完好,侧根需达到5条以上,须根10条以上,保证芽的充实饱满,没有人格的病虫害。在种植之前,需要将回好的塘挖开25 cm,确保根系能够自然舒展,如果有地下虫害,可以适当添加敌百虫先进行处理,然后将甜柿苗放入塘内,将其扶直,然后利用表层细土在根系周围进行回填处理,等待细土埋没根系后,再将苗适当地上提,确保根系自然舒展,然后检查苗木是否直立,嫁接口应高于地面5 cm,之后用脚轻轻将其踏平,确保土壤与根系之间相互紧密的结合。做好锅底形树盘的修筑,且树盘的直径需大于70 cm,保持定根水足量,一般分为2次浇注,第1次浇水完毕,等待水分完全吸收之后,再进行第2次浇水。通过检查,未发现任何根系外露的现象,就可以利用1 m2的地膜进行树盘覆盖处理,并且做好增温、保湿,促进幼苗的早生与快发。等待苗木成活之后,在雨水来临之间,将地膜揭除。

4 管理措施

4.1 整形修剪

4.1.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主要是生长期的修建,一般在5-7月进行,其中包含了抹芽、摘心、软化、环剥等工序。抹芽是在春季开展,将不需要的萌芽和嫩梢剔除。新栽植的树苗在萌芽之后,可以除掉整形带之下的萌芽;大树不适合的徒长枝,需要在萌生的初期将其提出,这样可以避免消耗的出现,避免树形受到影响。摘心指的是将新梢顶端幼嫩的部分摘除,当旺枝和有利用的徒长枝达到20~30 cm时,就可以进行摘心处理,这样能够控制其延长生长,也可以促进分枝。对于新栽的幼树以及更新的老树,都可以选择在夏季进行摘心处理,从而增加枝条的级次,促进其尽早成形;等待大树成形在春季花芽现蕾的时候,如果出现花量过大、结果枝偏多,可以将部分母枝进行短截处理,确保基部的副芽能够萌发,从而形成新的结果母枝。如此,就可以对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进行调节,避免出现大小年结果的情况。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着果率偏低的甜柿树,可以选择在盛花的末期,在大枝或者是主干的基部进行换装的剥皮处理,这样也有利于着果率的提高[2]。

4.1.2 冬季修剪

在冬季进行修剪处理,有利于幼树早期结果,成年树的稳产高产以及衰老树的复壮。在进行冬剪时,一般选择落叶后一直到萌芽之前,按照树势、土地以及病虫害的差异,适当修剪。

4.2 土肥水管理

由于甜柿根系本身拥有较强的吸肥与吸水能力,对于土壤的管理就应该以除草松土为主,在欠缺废料的区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域,可以选择浅根性的豆科作物的种植,以便在生长季通过覆盖的措施,增强土地肥力。

在每一年的采果后,需要施一次基肥,达到株施优质有机肥50~100 kg,然后加入1 kg的过磷酸钙、0.5 kg的尿素以及1.5 kg硫酸钾。等待开花之前,再使用0.1 kg尿素。在果实生长期选择一次膨果肥,施加0.5 kg硫酸钾以及0.2 kg的磷酸二铵。

5 病虫害防治

一般较为严重的有柿圆斑病、黑星病、角斑病、柿毛虫等,可以选择综合防治的措施,来提升防治的整体效果。第一,在落叶之后需要进行整体园区的清理。第二,在发芽之前,进行5°Bé石硫合剂的细致喷施,将越冬的病菌虫卵灭杀,这样才能够为全年的病虫害防治奠定基础。第三,做好田间观察。一旦发现病虫,就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处理,病害以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为主要防治,虫害以灭幼脲、敌杀死等作为主要防治。第四,如果是幼虫危害果,需要及时摘除,然后集中销毁[3]。

6 甜柿采收

当甜柿的果实达到脱涩、饱满、着色均匀之后,就可以进行采收处理。一般来说,需要进行远销的选择八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收,而供应本地的则选择就成熟的时候进行采收。按照品种的区别以及市场的远近来适当地选择采收的时间。在采收环节,可以用剪刀将果实剪掉,保持轻拿轻放,实现无伤采收,不得出现果品碰撞和挤压的情况。

7 结语

为满足甜柿丰产的实际要求,就需要做好甜柿的栽培,细化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甜柿丰产栽培,为人们提供脆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

参考文献

[1]郭萍萍,刘春冬.台湾甜柿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0(2):28-29.

[2]刘霞.天水地区甜柿丰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12(6):63-64.

[3]杨清波.日本甜柿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11):140.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第12篇

1.1 丰富的营养物质

核桃有着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在国外, 被称为“大力士食品”、“益智果”, 在国内也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核桃丰富的蛋白质, 可制造人体的肌肤与血液, 常食可防衰老, 保持青春容颜。核桃是一种木本油料, 既可以生食、炒食, 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 不仅味美, 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因此栽培核桃, 对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生态经济兼用树种

核桃为深根性树种, 且树体高大, 枝叶繁茂, 根系发达, 用于城乡绿化, 具有防尘、净化空气和环保作用, 在山丘、坡麓、梯田堰边栽植, 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核桃是重要的用材树种, 木材质地坚韧, 纹理美观, 具有不翘不裂耐冲击等特点, 适宜制作高档用具。

1.3 栽培管理技术简单

核桃适应性强, 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 临夏州核桃的栽培历史悠入, 核桃分布遍及全州, 主要集中在临夏中部海拔在2 100m以下, 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 年降水量大于450mm的各类土地, 特别是积石山县的刘集、大河家、四堡子、银川和东乡县的河滩、临夏市的伏罕, 积石山县大河家薄皮核桃更是闻名遐迩。若栽培早实品, 2~3年可结实, 具有投资小, 见效快的优点和一年投资多年受益, 收益随树龄的增加而翻倍的特点。因此栽培核桃很容易被群众接受。

2 核桃苗的培育

2.1 提高核桃栽培的产业化水平

加速实现核桃良种化, 显著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矮化植株, 提早挂果, 充分利用核桃种质资源, 保证核桃基地造林的苗木质量。采用高效快速繁殖育苗嫁接技术培育核桃嫁接苗, 即先用当地一般核桃种子进行播种培育出砧木苗, 再用优良无性系品种的接穗进行嫁接, 培育出优良无性系苗木。核桃苗的培育包括砧木育苗和嫁接苗的培育两个阶段。

2.2 用于培育砧木苗种子的条件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仁饱满的壮龄树 (30~50年生) 为采种母树。当坚果青皮由绿变黄并开裂时即可采收。以晚实核桃, 壳厚1.5mm以上的种子为宜, 早实类品种核桃一般不能用做砧木苗的种子使用。种子必须充分成熟。种用核桃要放在通风干燥处晾, 不宜摊放在水泥地、砖石地或沥青地面上直接曝晒, 否则种子生活力降低, 影响出苗率。贮存核桃种子无后熟期, 种子采收后1~2月即可冬播, 无需贮存, 春播种子贮存时要保持低温5℃左右) , 低湿 (空气相对湿度50%~60%) 和通风透气。不能用陈种。

2.3 种子处理

春播种子, 必须经过处理, 才能保证发芽、出苗的整齐度。

2.3.1 沙藏。

是春播种子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将种子用水浸泡5~7d, 每天换清水, 在室外高地朝阳处挖一长方形坑, 深50~60cm, 宽l~1.5m为宜, 长依种子数量而定, 坑底铺15cm干净河沙, 然后在河沙上铺两层浸泡过的种子, 再铺8~10cm河沙, 其上再铺两层种子, 依次重复2~3次, 最上层种子铺沙厚度20cm。河沙加水用手握成团, 手松分块为宜 (含水量约30%) 。河沙用1%的高锰酸钾液消毒。待种子裂口吐白后, 即可播种。沙藏时间以11月底至12月初为宜。

2.3.2 冷水浸种法。

用冷水浸泡种子8~10d, 每天换水一次。或将装有种子的麻袋放在流水中浸泡, 使种子吸水膨胀裂口, 即可播种, 此法可在播种前10d进行, 但发芽率、出苗率均差于沙藏。

2.3.3 冷浸日晒法。

晚上冷水浸种, 白天将种子捞出置于阳光下曝晒, 在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播种效果同冷水浸种法。此外, 尚有温水、开水、石灰水浸种法等。

3 苗圃地准备

3.1 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选择是育苗成功的基础。应选择地势平坦, 土质疏松, 土壤肥沃, 背风向阳, 灌排水条件良好, 防护林完备, 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作为苗圃地。尽量避免选用重荐地。

3.2 苗圃地整理

(1) 深耕:深耕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发育。 (2) 土壤消毒: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 (3) 整地方式:分为作床 (畦) 和作垄两种方式。a作床:采用低床方式。床面低于步道或地埂25~30cm, 床宽5~10m, 床长10m。b作垄:垄高20~30cm, 垄顶宽30~35cm, 垄间距70cm, 垄长10m左右, 作垄的特点是便于灌溉, 土壤不易板结, 光照、通风条件好, 管理和起苗较方便, 今后育苗应提倡采用作垄方式。

4 播种时期分为秋播和春播

4.1 秋播

宜在土壤结冻前进行 (10月下旬~11月下旬) , 种子无需任何处理, 翌年春出苗早, 幼苗生长健壮, 但存在着出苗不整齐, 易受鸟兽为害等问题。

4.2 春播

宜在土壤化冻后进行 (3月下旬~4月中旬) , 种子经处理后, 种子发芽率高, 出苗整齐、出苗率高, 是核桃主产区常用的方法。

5 播种方法

核桃属大粒种子, 多采用点播。点播种子缝合线应与地面垂直, 种尖平行于播种沟。作床时, 先做成1m的苗床, 每床播2~3行, 行距20~30cm, 株距10~15cm。垄作时, 株距10~15cm, 采用开沟点播法, 沟深8~10cm, 播种覆土踏平踏实。播种量, 床作时, 需种量150kg/667m2左右, 垄作时, 需种量100kg/667m2左右, 可产苗5000~6000株。

6 苗圃播种后管理

6.1 补苗

核桃春播20d左右发芽出土, 40d左右出齐。如果出苗不整齐, 就要及时补苗, 补苗时或用水浸催芽的种子重新点播, 也可以将边行或多余的幼苗带土移栽。

6.2 施肥灌水

一般情况下, 种子出苗前不要灌水, 但在春季干旱多风年份, 需及时灌水, 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浅松土 (松土深度2~3cm为宜) 。苗木出齐后, 应及时灌水。5~6月份是苗木速生期, 应追施氮肥2次, 每次每亩10公斤左右。7~8月份追施磷、钾肥2次。9月以后严禁施入速效性肥料, 以免旺长, 影响苗木木质化。上冻前灌足冬水。

6.3 中耕除草

幼苗前期中耕深度为2~4cm, 幼苗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10cm。中耕可结合除草进行, 每年2~4次。

7 播种前苗木病虫害防治

核桃苗木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苗木根腐病等。除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和深翻外, 可用10%硫酸铜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浇灌根部, 每667m2用药液250~300kg。核桃苗木的主要害虫有刺蛾、金龟子等。可用2.5%溴氰菊酯5 000倍液,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8 嫁接苗的培育

8.1 接穗的选择

首先要选好采穗母树。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植株做为采穗母树。枝接穗条长1m左右, 粗1~1.5cm的发育枝, 枝条要生长健壮, 发育充实, 髓心较小, 且无病虫害, 所采接芽应成熟饱满。

8.2 接穗采集与贮藏运输

枝接接穗的采集时间, 从核桃落叶后到芽萌动前 (整个休眼期) 都可进行, 但以春季芽萌动前采穗最好。需要运输的接穗, 运输前先用塑料薄膜包好密封, 远途运输塑料薄膜内要放些湿锯末或苔藓, 并将接穗装入木箱、纸箱或麻袋内。需要就地贮藏的接穗, 可将其放入地窖、冷库等。采下接穗后要用塑料薄膜包好, 里面放些苔藓或湿锯末, 运到嫁接地后要及时打开薄膜, 置于潮湿阴凉处, 并经常洒水保湿。

8.3 嫁接时期

核桃的最佳嫁接时期是从砧木萌芽开始至展叶期, 我州多数核桃产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8.4 嫁接的方法

分为硬枝接和绿枝接两种。硬枝嫁接法, 常用的为插皮舌接法。嫁接对象一般选择5年左右幼树, 干径在1.5cm以上生长旺盛的树。选择适当部位锯断砧木, 削平锯口, 选择砧木光滑处由上至下削去老皮, 长5~7cm, 宽1厘米左右, 露出皮层, 将蜡封接穗削成长6~8cm的大削面, 用手指捏开削面背后皮层, 使之与木质部分离, 然后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砧木削面的木质部与形成层之间, 使接穗的皮层盖在砧木皮层的削面上, 最后用塑料条绑紧接口。此方法要求接穗和砧木都要离皮, 接前3~5d要锯断砧木放水, 以免伤流过多影响成活。适宜于苗木嫁接, 也可用于大树高接。

劈接, 适合树龄较大, 苗干较粗的砧木。选用3~5cm粗的砧木, 离地面10cm处锯断砧干, 削平锯口, 用刀在砧木中间垂直劈入, 深约5cm, 接穗两侧名削一对称的斜面, 长约4~5cm, 然后迅速将接穗削面插入砧木劈口中, 使一侧形成层对齐, 然后用塑料条将接口绑严, 用地膜包住整个接穗和接口。

绿枝嫁接, 主要是方块芽接, 丁字形芽接和工字型芽接等。时间为6月份, 芽片应取当年生长健壮的发育枝中下部 (顶端没有停止生长的半木质化枝条) , 以中等大的芽片 (取饱满的叶芽, 不能取雄花芽) 最好, 砧木为当年平荐的枝条。大树嫁接要在元月份修剪先将老枝条短截, 萌发新梢后留取嫁接用的新梢。

8.5 嫁接后的管理

及时除萌:对砧木上萌发的新芽要及时除去;固定支架, 防止风折:嫁接嫩枝长到20cm时, 要及时固定支架, 防止风折;松绑除膜:当新梢长到30cm以上时, 应及时解除皮扎物。当新梢长到10cm以上时应及时追肥, 干旱季节要及时灌水, 同时要做好松土除草, 确保苗木正常生长。8月以后应适当控制水肥, 适当增施磷钾肥, 促进苗木木质化。病虫害防治: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叶甲等食叶害虫危害, 要及时防治。

9 苗木的起运、包装和运输

9.1 苗木出圃与分级

核桃是深根系树种, 起苗时根部很容易损伤, 且受伤后愈合能力弱。起苗前一周要灌一次透水, 使苗木吸足水分, 便于掘苗。苗木掘出后对地上部和根系进行适当修剪, 主根受伤部处剪平, 侧根过长的短截。苗木起运前要进行分级。苗木质量标准参照国家标准。

9.2 苗木运输

苗木运输前, 嫁接苗要按照不同品种每20~50株一捆, 装入麻袋内, 喷上水。挂上标签, 标签挂在外面明显处, 要注明品种、等级、苗龄、数量、起苗日期等。苗木外运时最好在晚秋或早春气温较低时进行, 外运的苗木履行检疫手续。长途运输时要盖上逢布, 途中要随时喷水, 以防苗木干燥、发热、发霉和冻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将捆打开, 进行栽植或假植。

1 0 核桃丰产建园与栽植技术

1 0.1 园地选择与品种配置

选择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平地、台地、缓坡地等相对集中连片的土地作为核桃种植基地, 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 核桃为深根系树种, 根系需要深厚的土层, 以保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土层过薄易形成“小老头树”, 或连年枯梢, 不能形成产量。小型核桃园也可按中心式配置授粉品种。

1 0.2 定植

1 0.2.1 栽植时间。

在晚秋苗木进入休眠后或冬末春初苗木尚未萌动以前, 即农历九月至翌年正月进行栽植。夏季生长旺盛期不宜栽植。

1 0.2.2 栽植方式和密度。

要根据山势及地形而定, 凡山势平缓, 坡度不大的, 可以按长方形栽植;如果坡度大台面窄的, 则以三角形为宜。栽植密度以每亩12-16株为宜。平地株行距为7m×8m或6m×9m, 每亩约12株;坡地株行距为6m×7.5m或6m×7m, 每亩约15~16株。水平间作是指与多年生的作物、林木和果树间作。

1 0.2.3 栽植技术。

概括为“摆正、方向、直立、埋土、轻提、踩实、做盘、浇水、盖膜”十八字诀。摆正:栽植时将苗木放于准备好的穴中央, 前后左右对正。方向:将苗木定在苗木移栽前的方向上。直立:将苗木扶直, 让根系向四周展开。埋土:用熟土或拌过肥料的营养土。轻提:待根系全部埋完后, 将苗木轻轻提动一下, 使根系舒展并与细土紧密结合, 然后再逐渐填土。踩实:填土过程中, 边填边踩, 填一层土踩一遍, 直至土填到高于地表5~10cm时止。做盘:在穴周围筑一环形的土埂。浇水:浇足浇透定根水。盖膜:每株覆盖1块1m×1m的农用地膜, 膜中心剪成直径6cm左右的小孔, 苗杆由其中穿过, 落地后小孔用细土盖上, 四周埋入地面表土。

1 0.3 核桃的栽后管理

1 0.3.1 水分管理和施肥。

栽植时浇足定根水, 如遇干旱季需补充浇水2~3次, 有条件的地方每年于核桃开花前灌水1~2次。核桃树对地表积水和地下水位过高均较敏感, 应及时排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可挖深沟降低水位。根据核桃树根系的生长深度, 可挖深2m左右的排水沟, 使地下水位降到地表1.5m以下。在低洼易积水地区, 在周围挖排水沟, 阻止外水流入, 排除地表积水。苗木成活后, 当新梢长到10cm以上时要追施适量的速效氮肥, 后期以磷肥为主, 也可以叶面追肥。

1 0.3.2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核桃栽植后, 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同时要加强核桃叶甲等病虫害防治。

1 0.4 核桃园的抚育管理

1 0.4.1 土壤管理。

耕翻每年2次, 第1次在春季, 第2次在秋季。耕翻时树冠以外宜深, 树盘附近宜浅, 以防止伤根。耕翻土壤可以消灭杂草, 蓄水保墒,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 消灭部分越冬病虫害。幼树定植2-3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 直至株间全部翻遍为止。每次深翻扩穴时施入有机肥。

1 0.4.2 松土除草。

每年除草4~8次, 做到有草必除。

10.4.3合理施肥。

幼树以氮肥为主, 成龄树在施氮肥的同时, 增施农家肥。因地制宜, 适时、适量、科学地施肥。随着树龄的增长, 应适当增施磷钾肥的用量。施肥有基肥和追肥两种, 基肥的施入时期应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进行, 一般施的是有机肥。追肥是对基肥的一种补充, 在树体生长期以速效性肥料施入, 追肥每年进行2~3次。放射状施肥。以树冠为中心, 在树冠投影范围内, 射线状地开挖4~8条施肥沟。施肥沟挖好后, 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拌匀填入沟内, 然后覆土。每年施肥沟的位置要变更, 并且随着树冠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外移。该方法主要用于长势强、树龄较大的树。环状施肥。以树干为中心, 沿着树冠外缘, 挖一环状深30cm, 宽20~40cm的沟, 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填入沟内, 然后覆土。基肥埋深些, 追肥埋浅些。施肥沟可挖半环, 也可挖全环, 挖半环的要轮流开挖, 一年一个方位。该方法适于4年生以下幼树。穴状施肥。在树冠投影范围内, 开挖若干个 (数量和大小根据树冠大小而定) 小穴, 将肥料埋入即可。该方法一般用于追肥。条状施肥。在核桃树行间或株间, 切树冠边缘相对的两侧, 挖平行的施肥沟, 沟的宽和深与其他方法相同, 长度根据树冠大小定。挖沟的位置一年一换。该方法多适用于幼树和成年树。全园撒施。它是大树施肥的常用方法。先将肥料均匀地撒入全园, 然后浅翻。此法简便易行, 但其缺点是施肥过浅, 经常撒施会把细根引向土壤表层。在施肥时, 草木灰不能和腐熟人粪尿混合施用,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其水溶液呈碱性, 而腐熟的人粪尿中的氮素以碳酸铵形式存在, 当它遇到碱性时, 就会挥发出氨, 由此造成氮素损失而降低肥效。

以上方法, 施肥后均要立即灌水, 以增加肥效。若无灌溉条件, 应做好保水措施。

1 0.5 核桃园的定干整形

定干整形是核桃栽培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因核桃品种不同, 其定干整形技术各异。

1 0.5.1 定干整形。

在核桃种植后长到80~100cm进行定干, 保留3~4个主枝呈疏散分层型或自然开心型。 (1) 疏散分层型 (有主干形) 一般有6~7个主枝, 分2~3层配置。特点是:树冠呈半圆形, 通风透光良好, 寿命长, 产量高, 负载量大, 适于生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 (2) 自然开心型 (无主干形) 一般有2~4个主枝。特点是成形快, 结果早, 整形容易, 便于掌握。该树形适宜土质较差, 肥水条件不良地区栽植的核桃品种和树姿开张的早实品种。

晚实核桃的定干:春季萌芽后, 在定干高度的上方选留1个壮芽或健壮的枝条作为第1主枝, 并将以下枝芽全部剪除。如果幼树生长过旺, 分枝时间推迟, 为控制干高, 可在要求干高的上方适当部位进行短截, 促使剪口芽萌发, 然后选留第1主枝。

早实核桃的定干:在定植当年发芽后, 抹除要求干高以下部位的全部侧芽。如幼树生长未达到定干高度, 可于翌年定干。如果顶芽坏死, 可选留靠近顶芽的健壮的芽, 促其向上生长, 待到一定高度后再定干。

1 0.5.2 修剪。

核桃修剪随幼树、盛果树、衰老树而不同。同时, 在开花结果期, 适当进行疏花疏果。

幼树的修剪:因各品种生长发育特点的不同而异, 主要剪除弱枝、交叉枝、重叠枝、平行枝及病枝, 以培养各级骨干枝及结果枝组。

成年树修剪:刚进入成年期的核桃树, 树形已基本形成, 产量逐渐增加。此时期核桃树的主要修剪任务是:继续培养主、侧枝, 充分利用辅养枝早期结果, 积极培养结果枝组, 尽量扩大结果部位。

盛果期树的修剪:盛果期的大核桃树, 树冠大部分接近郁闭或已郁闭, 外围枝量逐渐增多, 且大部分成为结果枝。这个时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不断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 不断更新结果枝, 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衰老树的修剪:核桃树进入衰老期, 外围枝条下垂, 产生大量“焦梢”, 同时萌发出大量的徒长枝, 出现自然更新现象, 产量也显著下降。为延长结果年限, 可进行更新复壮。其优点是:新树冠形成和产量增加均较快。

针对幼树成花较难, 结果较晚和前期产量较低的品种, 要搞好夏季修剪, 内容有:摘心, 拉枝、刻芽、疏枝、人工去雄。

摘心就是在生长季节摘掉新梢部分嫩枝, 摘心的目的是促进分枝、促进成花和促进枝条成熟。以促进分枝为目标的应在新枝长到50~60cm时进行重摘心, 剪到成龄叶片处;以促进成花为目的的则在新梢长到60~70cm时进行轻摘心, 只摘去新梢的幼嫩部分, 等二次枝再萌发长到3~4节时再摘去1至2节, 如此反复2~3次, 可有效促进当年新梢侧芽成花;以促进枝条成熟为目的, 在8月底以前进行较摘心, 只摘除未停长新梢的幼嫩部分。拉技, 改变枝条的着生角度, 能有效地缓和树势, 促进侧芽萌发、短枝形成和花芽分化, 可提早结果和提高早期产量。人工去雄就是摘除雄花, 提高雌花芽的发育和坐果, 提高坐果率。

1 1 核桃果实采收及处理

1 1.1 核桃果实采收

核桃的成熟期, 随海拔、气候、立地条件、品种和树龄的不同而不同。同一品种因海拔不同, 成熟期也不一致;相同立地条件下, 老树先熟, 幼树后熟, 荒地先熟, 耕地后熟, 但多数品种是在白露前后成熟, 从物候期说核桃青皮裂开10%~20%期间采收最好。

核桃成熟时外果皮由绿色变黄绿色, 并且开裂。同一株核桃树上果实的成熟是不一致的, 当核桃树外果皮开裂出现1/3的裂果时, 即可采收。用一根长竹杆横向敲打小枝, 将核桃果实抖落于地。敲打时要注意保护枝梢, 不能用力狠打, 打断小枝上的花芽, 会影响来年结实。

1 1.2 核桃果实的处理:核桃脱青皮使用的方法有堆沤法、药剂法、机械法。

1 1.2.1 堆沤法。

核桃采收后及时运送到蔽荫处, 依采收的先后进行堆放, 一般厚度在50cm左右。堆子上面铺一层厚10cm左右的草或树叶。堆沤时间的长短与果实的成熟程度有关, 成熟度愈高, 堆沤时间越短, 反之则长。适时采收的核桃, 一般需堆沤3~5d即可脱青皮。

1 1.2.2 药剂法。

将收打回的果实堆放在地上, 用300~500倍的乙烯利水液喷洒后, 上面再覆盖塑料薄膜, 7d后有95%以上的裂果, 用手搬开即可离皮, 且青皮不腐烂, 不染种壳, 离青皮的效率也较高。

1 1.2.3 机械法。

采用机械脱青, 效率高, 质量好, 既可减轻劳动强度, 又可避免核桃青皮对手的伤害。

脱青皮后的核桃要及时用清水洗涤, 洗去残留在上边的青皮、泥土和纤维, 再进行烘干处理。少数果面残留较多黑斑的, 用次氯酸钠溶液 (5~7倍) 漂洗衣。洗干净的坚果不能立即放到太阳下曝晒, 要先放至阴凉处凉半天, 等坚果壳大部分水分蒸发后再放到阳光下凉晒。凉晒时的温度不能超过40℃。过长会使种仁颜色变黑, 降低核桃仁的品质。

1 2 主要病虫害防治

1 2.1 核桃病虫害主要有核桃举肢蛾、云斑天牛、各种刺蛾、核桃小吉虫、大青叶蝉,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枝枯病等

桃天牛:主要危害核桃枝干, 是核桃树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防治方法:在幼虫活动期, 用敌敌畏药泥, 塞虫孔杀死害虫或于冬末春初用呋喃丹进行根埋防治害虫。

木蠹蛾:主要危害核桃树枝, 致使核桃树有的树枝死亡。防治方法:在幼虫活动期, 用敌敌畏药棉塞入虫孔杀死幼虫或剪除虫枝烧毁。

金龟子和刺蛾。金龟子成虫及刺蛾幼虫主要取食树叶时, 致使核桃树被吃光, 从而影响树的生长。防治方法:发生严重时, 成虫大量发生期, 用堆火或黑光灯诱杀;可选90%敌百虫800倍液, 敌敌畏800倍液, 水胺硫磷800倍液, 对硫磷2 000倍液, 杀虫率可达90%以上。

1 2.2 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 2.2.1 核桃黑斑病。

一种细菌性病害, 主要危害果实, 也危害叶片和新梢, 多雨年份发病严重, 高湿高温是引发该病的先决条件。防治方法: (1) 加强培育和栽培抗病品种, 提高树势,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 及时修剪清除病果、病叶、病枝等病源物并烧毁。 (3) 发病严重的地区核桃萌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5~6月喷洒1:2: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次。

1 2.2.2 核桃褐斑病。

危害症状:受害叶片上的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 中间灰褐色, 边缘呈暗黄绿色至紫色, 病部有黑褐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 病斑联合形成大片枯斑造成早期落叶。嫩枝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黑褐色, 严重时造成枯梢。防治方法: (1) 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 (2) 6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1:2:200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1 2.2.3 核桃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并与苹果炭疽病病菌能互为传染。防治方法:在发病前喷1:1:200 (硫酸铜:石灰:水) 的波尔多液;发病期间喷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每隔半月1次, 喷2~3次。

1 2.2.4 核桃溃疡病。

多发生树干及主枝基部, 初为褐、黑色圆形斑, 有的扩展成梭形或长条形, 果实受害后病斑成圆形、褐至暗褐色, 引发病果早落、干缩或变黑腐烂。防治方法: (1) 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 (2) 6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1;2;200波尔多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上一篇: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下一篇:教学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