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民意识范文

2024-09-08

现代公民意识范文(精选12篇)

现代公民意识 第1篇

一个现代社会的形成, 在于公民意识的体现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而公民意识的觉醒是起首要作用的。亚里士多德曾说, “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即为公民。”从古至今, 雅典城邦政治备受推崇, 并不是因为它的社会形态具有现代性, 而是因其直接民主的政治模式和公民意识的体现让后世瞩目。在古代雅典人的观念中, 城邦是一个公民自治的共同体,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或是出任公职都是其身份的象征, 每个人都有权自由表达意见, 商议和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公民身份的产生源自对臣民身份的否定和重构, 也正是从臣民到公民的转变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形成。公民意识的成熟正是政治体制成熟的前提。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它是在现代宪政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民众意识。这种意识体现为将自己和他人是为拥有自由权利的人, 有尊严, 有价值, 并且能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但这种责任感来自权利本位而不是义务本位的政治与社会伦理观念, 这是一个自尊和得到社会尊重的人的责任感, 不同于奴化的人所具有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迫从感。

公民意识与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密切相关。它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得以形成、维护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离开了现代公民意识, 将难以产生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现代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前提。同时, 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毫无疑问地促进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升。它们之间, 是一种共生的, 共依的, 共存的, 在交融中相互促进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需要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运行过程中, 由民众广泛地参与, 在各种不同意见的调和、妥协以及不同的利益诉求中逐渐形成。民主制度是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依靠这种制度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使整个现代化社会运转良好。现代公民意识反映在政治上, 就是如何更好的运转民主制度的技巧。可以将民主政治比作一辆车, 那么现代公民意识就是如何更好地驾驶这辆车的技术, 如果从来没接触过汽车, 又怎么可能学会很好地开车呢?同理, 没有言论自由, 代议等制度保障, 没有大众参与政治的实践, 又岂能使群众具备现代公民意识呢?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建立以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只是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第一步。根据具体情况完善民主制度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以后的道路同样艰难, 更需要智慧和容忍。

二、近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发展过程

近代以来, 中国历史进程向前推进的主旋律便是如何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如何提升国民的公民意识并提高其素质。

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始觉醒。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封建士大夫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于是开始面对社会现实, 呼吁革除弊端, 提倡“经世致用”, 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

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先导。洋务运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外交困下, 统治阶级分化的结果。因此, 它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资本主义入侵和农民革命的双重打击下的一种地主阶级的改革和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本意是巩固和加强封建制度, 以西学之“用”来维护中学之“体”。结果使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陆续传入中国, 原本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价值观逐渐被打破, 因此洋务运动成为中国人公民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 并最终导致了“中体”的动摇。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民主、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 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在政治、文化思想上对腐朽的封建主义予以有力冲击, 从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使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为外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各个学派传播到中国, 打开了方便之门。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后期传播的社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会主义思想, 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使他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这为以后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在思想、文化上作了准备。

三、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公民意识发展的影响

儒家崇尚的人格不包含对个人地位, 个人尊严和基本权利的维护, 而是体现着个人对儒家道德理想的强烈追求和献身精神。人的主体意识可以分为类主体意识和个体主体意识, 简单地说就是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 儒家文化尊重人的群体价值, 对人的个性和独立性进行了无情剥削。儒家文化关于人的自我觉醒停留在群体意识阶段, 长此以往, 中国经历了近代的落后和被动挨打。

另一方面, 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也应归咎于国人的群体意识, 群体价值的沦丧, 也可以说是儒家政治参与意识的沦丧。士大夫的腐化堕落, 将领兵士的猥琐懦弱, 国人的麻木不仁。诸多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原因都可以说是和儒家文化的价值沦丧有关。而近代史上爱国人士的孜孜探索, 则可以看作是重建儒家文化那种为国为天下的献身精神和使命精神。就像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 中公的小康社会, 共产主义理想等。虽然国人也出现过一些争取个人权利的运动, 如新文化运动, 但这些都被中国救亡图存的严峻形势所抵消, 保家卫国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而中国人个体意识的真正崛起, 应该是在最近十几年, 也就是互联网兴起, 网络舆论产生的这些年。网络舆论的出现, 使经历了现代化思潮冲击, 个体意识已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找到了合理又不违法的发表言论, 讨论时事的平台。网络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了合法途径, 在极大满足了国人参与商讨国事的心理同时, 也使国人的政治意识, 权利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的体现

中国现代化的主体实际上就是国人的行为和观念形态的现代化变迁, 中国现代化的滞后关键在于国民意识提升的缓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公民意识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着公民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现代化的公民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满足公民的自我需求, 使其既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又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现代公民最核心的观念, 应该是强调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的解放意识, 主要表现在维护, 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力的强烈意识, 以及对社会中其他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和权力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我认为, 公民意识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意识。

民主, 不管作为国家制度, 还是工作作风, 都产生于近代。随着社会的现代化, 民主已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精神和客观的需要。直到现在, 民主空气在我国还是比较稀薄的。一个国家民主制度的成熟程度, 总是与这个国家民众意识的成熟程度相一致的。决策要力求民众, 独断专行不可取。一意孤行只会走向极端, 走向孤立, 走向失败。

2、法制意识。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 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 公民还必须有法律意识, 即根据明确的法律条款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 而不是有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遇到矛盾纠纷应“法”字当先, 鲁莽、草率、不加思考处事是不成熟的表现, 往往是得不偿失。法治社会, 讲法、用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

3、国家意识。

所谓国家意识, 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 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 而逐渐积淀而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具体而言, 公民的国家意识包括公民具有自己国家存在的一些基本知识, 并将自己视为国家的成员。公民对本国家和民族的制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以及人物等有所认识和理解。公民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国家的依恋和归属感, 对国土的情感眷恋和保护意识, 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国家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4、平等意识。

人人生而平等。所谓的平等意识, 就是说, 人的生命存在是一样的宝贵, 一样的重要, 人都应该无差别地享受人之为人天赋的和法定的一切权利, 都应该享有不被歧视、不被羞辱、不被剥夺的无差别的对待。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思想意识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只有工作分工的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平等意识是指人的人格意义上的无差别, 是指人在享有人的基本权利方面所具有的法律上所认定的一致性。

5、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 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人首先是生命人, 生命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抹杀的。和谐社会, 生命为本。只有生命存在, 人才能创造奇迹, 离开生命, 一切都将子虚乌有。树立珍惜自我生命意识的同时, 同样要爱抚他人的生命, 包括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破坏环境, 滥杀无辜, 那是在自取灭亡。与人相处, 和为贵;与自然相处, 和谐为本

6、宽容意识。

宽容是一种境界, 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人格;宽容是一种性格, 表现出宽广大度的心胸。宽容首先来自多元化的时代和社会。个性化,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思想原则, 现代化时代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宽容在此指的是一种价值观的理解。在多元化的尺度下, 对于别人意志和权力应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多元化的价值尺度表现在个人的思想和生活中便是宽容意识。宽容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一种互利的人文环境。对别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给别人以自由就是给自己以自由, 给别人以发展空间就是给自己的发展留下空间。

公民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存在, 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单元, 培养和强化中国人的公民意识, 是在中国建设民主法治社会不应该忽视的重要问题。公民意识的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提高公民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时民智开启, 民策群集, 只有这样民心才会归一, 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开启民智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它是与愚民政策相反的做法。实行愚民政策则需禁锢思想, 禁锢思想则民众庸懦, 其结果是民众有信仰无理性, 国家强社会弱, 自由民主精神不能伸张。对于这一状况, 解决之道在于启发民智, 解放思想。

摘要:公民意识的觉醒促使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稳步前进, 同时社会的现代化又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公民意识。本文分析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外延, 并具体阐述了公民意识在现代社会的体现以及提高公民意识在实现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制,现代社会,民主制度,人权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变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

[3]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94年。

[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 1996年。

[5]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 《法学研究》, 1996年。

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第2篇

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作者:

来源:《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08期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面临的最重要历史任务。现代化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而其核心和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衡量人的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准则是现代公民的生成,即国民从意识到行为都具备现代公民的人格和素质。其中,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精神支撑。公民意识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有了很大程度的缩小。但是,“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现实表明,公民意识匮乏对中国现代化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加强公民素质建设”。从人的角度说,公民意识培育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重要环节;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近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研讨会,对当前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期刊发与会学者的发言,以期广大读者进一步参与讨论。

现代公民意识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农村小学;现代化;公民意识

G621

现代公民意识一般会在世界、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五个层面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国家意识、社会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环境意识以及社会公德意识等多种意识的协调和整合,因此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相应的教育和引导促使现代公民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意识、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完备的公德意识以及积极的法律意识等,进而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扮演好社会成员的角色,为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逐渐缺失,对农村群众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索合理的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策略,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进而改善农村群众现代公民意识缺乏的现状,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一定的力量。

一、城市化背景下全面培养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一)国民观念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

在理论研究中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仅将城市化与工业化或者农村户口向着城市户口的转化等同,而是应该对城市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并以国民观念的现代化为核心关键点,对城市化建设作出正确的指引[1]。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不论是身份的转变还是生产方式的转变,都是形式上的转变,只有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真正认识城市化建设问题,将自身思想认识由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为现代化的市民意识,城市化建设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才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有助于解决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切实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促使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由于当前我国公民长时间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效果相对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健康成长[2]。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积极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在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对思想道德形成正确的认识,致使学生积极对自身思想道德意识加以培养,进而逐步增强现代公民意识,保证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对农村小学生自我发展也产生着积极影响

在城市化背景下,积极开展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对农村小学生自我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一般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其一,公民意识教育在学生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对现代社会建设形成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积极参与到相关社会实践中,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还能够促使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得到一定的强化,对学生未来成长成为高素质人才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3]。其二,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实施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合理开展农村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适当的渗透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小学教育的德育教育功用、人文教育功用等才能夠得到充分的发挥,农村小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也才能够成为可能。

二、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的策略

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实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农村地区城市化建设、甚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因此农村小学教育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适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强化,保证农村小学生也能够在未来获得良好的发展,切实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

(一)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背景下要想对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加以培养,就应该注意将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工作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保证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全面渗透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事实入手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现代公民教育和引导。一般来说,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内容相对复杂,要求也相对较高,面对这一问题,农村小学要想保证现代公民教育效果就应该对课程进行合理选择,进而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输现代教育思想,最大限度的提升现代教育效果。对于我国小学教育来说,最为适宜的课程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要想对学生实施现代公民教育,就应该将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渗透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接受相应的现代教育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勇于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在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上,为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奠定基础,为农村地区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4]。

(二)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促使环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基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背景,农村小学要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还应该加强环境建设,以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首先,农村小学应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文明教育影响,让学生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感受到一定的教育和感染,进而促使环境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具体操作方面,农村小学可以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以黑板报、墙壁绘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对现代公民意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其次,学校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家庭环境建设。受到农村地区整体教育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家庭环境建设质量往往不足,无法发挥家庭环境的影响作用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引导[5]。因此在环境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适当的加强家庭环境教育,教师要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逐步引起学生家长对家庭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视,自觉提升家庭环境建设质量,为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唯有如此,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农村小学教育的效果也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联系社会实践,为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农村小学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但是同时其也属于社会,因此要想对农村小学生实施良好的公民意识教育,还必须认识到小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借助社会的力量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法律教育、民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等,通过逐步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保证小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为农村地区小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小学阶段学习的過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走出家庭和学校,进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适当的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保证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可以得到适当的强化,为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农村地区城市化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例如,在雷锋纪念日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学雷锋活动,在对学生讲解雷锋的优秀事迹后,组织学生学习雷锋,到社会上做好人好事,如清理环境、养护花草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奠定基础[6]。这样,农村小学就能够借助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对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任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农村城市化建设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

结语:

简言之,在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小学生实施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能够促使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思想道德意识等得到全面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还对我国农民群众对于城市化建设工作的正确认识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促使社会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视,以科学的教育工作保证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质量,为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少宜.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1(14):61-62.

[2]宋杉岐,张昆玲.中小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72-73.

[3]闫小凤.小学生公民意识的问题与教育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刘阳.新疆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乌鲁木齐、伊犁两地区为例[D].新疆师范大学,2014.

[5]时延春.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12):103-104.

古文教学中现代公民意识的渗透 第4篇

一、爱国守法, 是处身立世的基石。

学习《屈原列传》时, 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找出下列关键语句:“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通过渲染讨论, 一个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 学生感受到屈原伟大的人格和深广的忧愤, 受到爱国精神的感召。再如教《〈指南录〉后序》, 让学生重点了解文天祥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的遭遇, 结合他“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 最终领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学习出自《三国演义》的《失街亭》, 探寻马谡死搬教条、狂妄自大导致兵败的原因, 把握诸葛亮不徇私情、严明执法的崇高形象,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执法必严的思想观念, 从而让学生明白:爱国与守法, 是处身立世的两大基石, 只有牢牢把握, 才会站稳脚跟。

二、明礼诚信, 是走遍世界的名片。

《论语》“长幼之节, 不可废也”,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礼仪规范, 赋予这些品德以时代内涵, 学生乐于接受。前些年以“诚信”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诚者, 天之道;信者, 人之道。人无信不立, 业无信不兴。重诺守信, 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定律, 是个人价值与尊严的体现。“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的名句,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成语故事流传甚广。当今世界, WTO实现全球贸易一体化, 诚信是贸易畅通无阻、走遍天下的名片。为此, 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塑造青少年的诚信品质, 教育学生遵守信诺, 以诚为本。

三、团结宽容, 是盛世嘉年的旋律。

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共同繁荣, 这不正是体现了团结宽容的美德吗?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结合人物形象的归纳, 让学生明白:相如多次礼让廉颇,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胸襟, 使廉颇“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正是相如团结宽容的表现, 才使强秦不敢加兵于赵。一些闪烁着人本思想的言论, 散见于课文之中, 应充分挖掘。如孟子的“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反映了儒家仁义博爱的思想, 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田。同时, 还可结合古文中的一些名言来教育学生, 如“吾日三省吾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等。通过这些古代道德准则的熏陶, 可增强学生是非观念, 培养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意识。如果人们都具备了团结宽容之心, 就会奏响社会和谐向上发展的主旋律, 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会化为具体的行动。

四、勤俭自强, 是世代传承的薪火。

在《训俭示康》中, 司马光力崇节俭, 以大量的事实, 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的观点, 让学生领悟到“以俭立名, 以侈自败”的道理。诵读《朱子家训》“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的语句,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不易。对文学性较强的古诗文, 通过鉴赏的方法, 既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 又在思想上受到某种教益。如王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励,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以及古代读书人普遍信奉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准则, 都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使他们面对生活能自强不息, 奋发有为。可以说, 勤俭自强就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薪火, 在困境中温暖人心, 在逆境中给人以力量。

五、敬业奉献, 是无悔人生的坐标。

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想, 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贞,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 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怜悯,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他们那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大济天下苍生的宏愿, 为历代所颂扬, 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无怨无悔的人生坐标, 在这种精神感召下, 我们才会心系祖国、胸怀天下, 才会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工作才有永不衰竭的热情和动力。

公民意识论文 第5篇

群力实验小学 张卓玲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是21世纪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生公民意识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如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学校教育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教育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就是开展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存在的意识问题中了解他们的思想需求,从而提炼教学内容,构建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体系,使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有具有时代感和认同感,要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班级公民”身份。我们利用召开召开主题会的机会,出台了《班级公约》。“公约”让学生让学生明确班级需要的“角色”,通过公开竞聘产生了“班级小能人”,组建了“班级代表大会”,体现了《班级宪公约》中“人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精神。然后将班级的常规事务分工落实到具体人员上。比如将班级事物分成40份,人人都有担当,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浇花、黑板等保洁实行轮值制。这样可确保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

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 班级公民”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渗透、强化学生的“班级公民”意识。我们还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比如在《班会课》 上,包含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基本内容,是品德、纪律、法治教育的好教材。在课堂上总是让他们联系“班级公民”的角色谈谈遇事应该如何想、怎么做才能为班集体增光。当然仅仅依靠这门学科是远 远不够的。我们把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在语文学科的习作训练中,要求孩子们讲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客观公正地反映班级的人与事。在体育竞赛中,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以及冬季趣味运动会,都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好的契机,我们号召孩子们齐心协力为班集体的荣誉而战,做一个心系集体的班级公民。利用班会课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现代公民意识中华传统美德有很多,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仁、义、礼、智、信。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等。

养成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吸取教训,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祖国栋梁之才的关键,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志,是人的首要素质。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多数家庭比较富裕,“诋犊之情”造成这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特别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今天,为保证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不少学生还以为享受父母的关心照顾应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只知道受爱,不懂得关心体贴父母,跟长辈说话不讲礼貌,更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面对养成教育的新问题,沿用过去的老思想、老办法已经难以解决传授知识和学生德育养成之间的实际矛盾冲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垂范,以行动引领学生践行“班 级公 民”。孩子最可接受的是身边的榜样。因此,所有科任老师均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立教。比如,老师在见到废纸、杂物时总能低头弯腰主动捡拾;为使学生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老师建议孩子们课间吃水果而不是零食 ; 为使学生懂得团结互助、关爱弱小,老师们从 最后一名学困生教起⋯ ⋯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在老师们的感召下,班级的孩子虽然入学不到两年,但在行为举止方面变得彬彬有礼、关爱集体、乐学向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人人都是班级主人,个个都是集体形象”。

家庭是公民意识培养的摇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我们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将好的教育文章推荐给家长,借此传授家庭教育理念与技巧,提出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强化孩子的家庭成员意识和家庭责任感。为了使孩子强烈地感知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呼吁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管理,参加家庭会议,共商家庭大计。如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从小会不会做家务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成年。成年后的家庭是你自己的,要靠自己去创建。

在很多欧美国家,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几乎是共识。在德国,甚至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并且没有哪个孩子对这条法律持有异议的。因为,从家长方面来讲,大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让自己孩子通过做家务,从小就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从孩子方面来讲,做家务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一位德国爸爸表示:“我每个月给孩子零花钱,这些零花钱需要他们付出一定劳动,比如为花园里的花草浇水、翻土以及帮助父母洗餐具等等,与其让孩子将来做寄生虫,不如现在就教给他们劳动技能!”

四、学校小社会,社会大课堂。

我们所开展的活动,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因素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我们希望同时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步伐会更加稳健,行事会更加合乎规范。我们还将在这条道路上执著前行.继续为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不懈努力,而帮助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激励性语言最大的功能是建立以尊重和爱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它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勃发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谅解,这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骂都更有效。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会引发出来。谅解性激励语的优势在于:用满面春风的神态、浓郁亲情的话语和饱含激情的语调鼓舞学生勇往直前。教师采用谅解式激励语言来组织各项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心态。

赵万鹏:公民意识 第6篇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与其说是民主化进程的自我推进,不如说是公民在对抗体制中取得的胜利。何为体制,并不是指中国的国家政体,而是指政府的内部运行体制,这种体制存在漏洞。正是这些漏洞让公民的正当权利一次又一次遭到践踏。7·12动车事故,铁道部绝对是第一责任单位,而在事故发生了24小时后,仍是铁道部在调查、研究、考证。24小时,没有任何外部力量介入,司法部门,公共媒体竟被阻隔门外,让一个有问题的人去调查自己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不会有问题?当然有问题。俗话说:“犯错不犯第二次。”可事实证明我们错了,哈尔滨大桥的垮塌,让7·12动车事故的问题再现,自己调查自己的笑话也再一次上演,就是这样的体制内问题,刺激着中国人本已脆弱的神经。

脆弱的神经再也经不起刺激,中国公民意识正是因为这体制的问题开始觉醒。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又一个榜样出现了。他们用他们仅有的微弱的力量来推动体制的改革,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那么艰难,但希望终究是出现了,前方有无限的光明。郝劲松,普通的中国公民,青年法律学者,2007年,铁道部在沒有召开听证会的情况下,宣布春运涨价。他抓住这一点,将铁道部告上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次拒绝立案,第二次败诉,他却更坚定了。终于,在第三次上诉中,他胜利了,铁道部被宣布涨价程序违法。随后,铁道部结束了长达14年的春运涨价的传统,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公民对抗体制,胜利了,司法部门的有效运作,让体制受到一次重重的震荡。但这仅仅只是拉开了公民对抗体制的一个序幕,而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成为了公民的模范,用自己的力量与体制抗争,来换得公民应有的权利,换得体制的改革,换得公民意识的全面觉醒。

公民意识虽说对推动体制改革有一定作用,但是要想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还是需要从内部入手,让有权力的政府来实施有条不紊的改革,让体制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让人民屈服于体制之下,要知道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体制都应当符合人民的利益,否则一个缺乏公信力的政府是不会长久存在的。可喜的是,我们的政府是有号召力与公信力的,改革正在进行,几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的许多成果,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更多的是在社会、文化的层面。“改革的水再浑,也要摸着石头蹚过去。”

公民意识正在觉醒,我们要洗去民族劣根性,不能让奴性成为中国人的卑劣品格,向前走,从对抗体制变为与体制切实相融,让体制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即使我们不曾看见,但世界却因我们而改变。

至少,我们要对得起这公民的称号。

教师点评:

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中国民主进程在加速,公民意识在觉醒。接着探究其背景,反摆现象,指出“体制的漏洞践踏公民的权利”。“明做法”部分先以郝劲松为例详述“公民意识如何对抗体制漏洞”,再呼吁“实行体制内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文章论据翔实,结构分明,语言简洁,说理中肯而有力,点到为止。

教师亮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

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7篇

一、现代化建设需要公民意识的增强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农业大国, 政治上的封建专制,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臣民、奴性、私民”文化心理, 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制和公民权利意识素来比较淡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 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 民主法治传统很少。”新中国成立后, 计划经济的实行淡化了不同社会成员的基本角色和公民意识, 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 新时期我们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独立、个性、创造性而忽略了公民起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 使得人们的功利心理趋强而公德意识淡漠。正如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所说:“千差距, 万差距, 缺乏公民意识, 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公民的政治素质特别是公民的个人意志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意志, 从而使得公民参与经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遵守社会公德到维护公民自身权利和履行自身义务的自觉性等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比如受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各阶层行业发展不平衡, 教育水平和基本道德法律素质的差异, 不同层次中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养成就有很大的差别。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 而且是一个由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整体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体———人的素质现代化有机交织而成的变迁过程, 是一个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诉求, 反映以人为本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本质, 明确人的全民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最新阶段。因此, 现代化的最大动力源于人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创造,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而持续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促使全社会成员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加强现代公民意识, 培养现代化品格和人格, 使其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 是讲求效率的经济, 市场经济通行的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平等与自由等各项规则要求公民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予以认同和内化明确自己在其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从而为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价值观念基础, 推动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以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 形成的是以一家一户小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思想意识, 表现为封闭、保守、迷信和安贫心态。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 为人们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确立稳定的价值取向, 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诚信观念、联合与竞争观念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思想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广泛的社会分工, 使人民置身于一种全面的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之中, 从而也对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需要就是作为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人以公民资格和平等身份来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 并遵循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平等与自由等规则。只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观念的强化, 才能有规范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但是, 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以比较先进的经济体制和发达的商品经济为条件的, 现阶段我国公民意识水平不高与经济体制的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才能打破这种社会基础, 使人们冲破这些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而接受现代意识, 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经济生活, 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三、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个国家公民意识的强弱, 标志着公民作为国家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觉悟的程度。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社会事务管理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且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列宁曾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具体到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来说, 公民意识是一种主观精神的东西, 而民主政治制度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公民意识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意识、观念, 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中。公民意识所唤起的自主、平等精神, 能使公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 从而激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积极性。只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公民意识是建构和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的思想动力, 只有通过公民意识的培养, 人民才能具有理性的政治思维能力, 具有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能力;只有通过公民意识的培养, 才能建立起有效的、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机制。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中可以看出, 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前提和基础。同时, 从本质上来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来说, 社会制度是构成人的发展的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种既定的力量, 它可以限定、规范和塑造人的交往活动和社会关系, 某种程度来讲, 制度直接赋予人的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可以影响和建构人的意识。因而, “社会的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成员, 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个人, 以及他们所说的那种个人。”作为一种社会精神理念和价值形态, 公民意识是形成于民主政治制度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公众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仅需要公民自身内在的自觉性, 同时还需要以社会公共权力为基础, 即公民角色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民主法制健全了, 真正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每一个公民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 那么,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也就相应得到增强。所以, 邓小平指出: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管理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所以, 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是公民意识发展的现实之需。因此, 公民意识的发育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公民在民主政治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公民的身份、权利、责任都会在安全的环境中受到保护和鼓励, 只有这样, 公民维护权利和承担责任的积极性才会不断高涨, 公民意识才会逐渐成熟。

4.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

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社会系统》一书中曾对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作了扼要描述。在他看来, 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进程, 伴随这个进程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日益紧密结合发展过程, 真正发展了的现代化, 应当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与政治、文化上的民主化相统一, 应当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同发展”。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可以说, 文化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而公民意识亦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实现我国公民的几千年来封建传统道德情感向现代理性精神意志的转换, 并实现精神融合, 这种融合的根本点不在于彻底改造, 而是实现两者批判的结合。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表达的对传统基督教进行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价值转换一样,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向现代理性精神意志的转换, 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既是一种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 又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自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公民意识的培养与增强既要以物质文明的发达为基础, 又要以发达的精神文明为基石;既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 又要以文化的繁荣为后盾, 并且坚持以理性的、法治的、民主的先进文化模式对公民意识进行培养。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 在道德文化环境发育不充分的条件下, 公众发挥自身主体意志的趋势是畸形的, 失衡的, 那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伦理与公共人格。因此, 我国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方面是为了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为社会主义增加“软实力”, 另一方面是出于充分尊重和保障人的发展而实施的。尊重人, 关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平稳向前的主要动力。这就需要每一个现代化参与者增强自身文化素质,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首创精神, 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积极吸收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西方文明中的优秀成果, 促进个人责任意识, 敬业意识、守法精神的全面提升, 这样, 才能实现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需要公民的参与, 更需要公民意识的增强与发展。现代社会的基本体制———市场经济、文化法制、民主政治等的实现, 需要现代公民的支撑;公民的主体意识、理性意识、契约意识、公平意识、敬业意识、维权意识、守法意识、责任意识等的养成与实现, 也需要经济的支撑, 制度的保障和文化的推进。如何促进公民意识的提高,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项艰巨任务。当代中国的一个主要矛盾, 是日益觉醒的公民意识同复杂的经济利益、落后的体制观念以及空泛的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 而经济利益是以公众公平参与市场经济来逐渐平衡的, 观念体制和精神生活是以整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来逐渐改变的。因此, 从国家管理者到普通民众, 都要运用一切有利条件, 发挥民众的创造力和主动精神, 提高公民意识的层次和水平。这样, 我们的改革才是成功的, 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才能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马瑞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 2008, (10) .

[2]王艳, 荣荣.浅谈现阶段中国的公民意识[J].科技信息, 2007, (5)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现代公民意识 第8篇

1 农业现代化引发的农民现代性困境:由传统草民向现代公民的飞跃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现代化涉及到价值观念、期望和态度方面的根本性转变[1]。现代化的要义是人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把浸淫在二千多年封建传统束缚之下的农民塑造成为具有科学、民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

1.1 公民概念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

从社会演进的历程来看,公民概念普遍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但是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体现,还经常被视为现代化过程的本质特征甚或界定性因素[2]。在公民社会中,人人具有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具有公共责任感,关心公共事务、捐助公益事业、义务服务社会。在对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认识到,一方面公民是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这就意味着公民必须讲国格和民族尊严;另一方面,公民个人既是认识、改造和发展国家的主体,又是国家的主人。一个公民就是能够终身自由和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人[3]。

1.2 公民意识的培育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在法制健全和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应该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是指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体是国家的公民,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利,承担公民的基本责任义务。它是作为公民这个共同的社会角色对社会生活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纪律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的综合反映,体现为公民对自身权利的认识和觉醒,对法律权威性的承认和尊崇,对道德理想的崇敬和追求。教育是培育公民意识的一般途径,文化下乡是农民提升公民意识的有效方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活跃农民的思想,规范农民的行为,启发农民的智慧,促使农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理念方面发挥巨大精神动力作用,往往是经济实力、物质财富方面的有形载体无可比拟的。

1.3 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状况严重滞后于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我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加之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形态,使得传统农民的陋习和局限性在现代农民身上依然表现得很明显,自私、愚昧、保守、小农意识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有学者指出,农民的前途和命运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另一种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民现代化是指前一种形式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发展生产,加快农民的职业分化;二是调整城乡关系,促进农民的迁移流动;三是发展教育,建设农村现代文化[4]。农民公民意识的薄弱状况,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瓶颈。党和政府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律服务,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

2 农业现代化引发农民现代性困境的原因:乡民社会与公民社会的断裂

众所周知,人是现代化的主体,社会制度、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必须与人的发展相结合。如果那些先进的制度要获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无论哪个国家,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能真正能够得以实现[5]。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性的塑造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概而言之,从纵向角度来看,原因主要有二:

(1)历史原因。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商品经济未获充分发展,欠缺从身份到契约的思想启蒙过程,社会成员缺少民主参与的实践,公民意识先天不足。农村社会最大的特性在于其乡土性[6],农民被土地束缚在一个封闭狭隘的地域空间,与外界交流很少,对农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往往造成乡民易于被动的接受命运,害怕革新,同外界隔绝,信赖传统权威,只关心私人事务,对社会的事务表现冷漠。因循守旧的结果就是会使那些过时的、陈腐的、时常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继续下去,某种程度上斩断了与现代社会联系的纽带,阻塞了乡民向公民转变的通道。

(2)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日趋繁荣,社会建设方兴未艾。但是,新中国曾经施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身份立法,职业歧视,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体差别被人为放大。尽管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现代化有了长足进步,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农民的现代性程度依然很低。问题在于人们一贯比较重视国家利益、阶级意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纪律观念的教育,但缺乏对作为国家公民应该具有的权利与义务观念、民主与纪律观念、主体与责任观念、自由与平等观念、公平与正义观念、效率与秩序观念等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人格的锻造。事实上,影响个人现代化的背景与原因主要有学校、大众传媒、工厂和城市经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一旦置身于现代化的工业和其它现代环境中,会基本上顺应这种环境,经历人格上的改变,产生出具有某些“共同性”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方式,成为现代的个人[5]。所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意识的现代化,建构成熟发达的公民社会。

3 解决农民现代性困境的策略选择:由小农意识向公民意识的嬗变

促进农民现代性成长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城市化、社会流动和城市体验、大众传播媒介等。从从宏观上看,农民现代性的建构,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政治体制的改革、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依法治国的推进中去寻找动力,避免单一的“路径依赖”,力求多维度、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3.1 加速经济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农民主体平等观念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一个人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近现代以来,我国农村长期呈现“一穷二白”落后面貌,农民生产生活入不敷出陷入窘境,教育文化显著滞后于社会发展,严重的贫穷直接限制了农民社会生活的范围,他们无力、无意也无暇构建公共生活空间,关注公共利益,客观上造成了区域分割、信息闭塞、流通不畅,加上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淫,相对封闭落后的农业经济,只会培养出高度依赖权力、缺乏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依附民”,很难塑造出现代化的公民。发展市场经济是破除农民的小农意识生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条件。只有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环境,才能使农民从“自然纽带”和“人的依赖关系”中彻底解放出来,才能培育农民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才能确立农民的公民主体自觉。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价值规律,客观上要求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交换主体居于平等的地位。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作为纯粹观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换价值过程的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自由和平等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再生产物而已。这种情况也已为历史所证实[7]。

加速农村市场经济发展:(1)要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淡化身份差别。打造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以及扶持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市场主体角色,发挥其对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动推动作用。(2)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营造自由交易的环境。例如:培育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打破区域间的分割和封锁;大力拓展生产要素市场;推进农村土地市场逐步发育;逐步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尤其是消除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因为政府不仅应该给予人们关注及尊重,而且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与尊重[8]。(3)要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加速融入社会的进程。包括:发育连接农户和市场的各种类型的中介性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制定有效的农业保护政策;改变农村的生活方式,把民主发展为一套用以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习惯、程序与方式。这样,农民适格经济主体与竞争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助于培育我国最广泛的合格的市场主体角色,塑造市场经济的主体要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 改革政治体制,完善民主政治,孕育农民参与合作观念

扩大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可以为公民或利益集团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取得政治地位提供合法的渠道。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扩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拓宽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和整合机制,能够强化农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增强角色认同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上,由于农村工商业不发达,封建等级差别严重,造成合作的不必要、不愿意、不能够。现在,通过发展民主政治,农民在学习与实践中应当认识到,农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个人、合伙、公司、国家机关等,是一种自主、平等、互利、公平以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则两利,离则两害”,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思想跨越,顺应社会变迁的现实需要。事实上,对于社会组织中的公民而言,具有合作理性的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中来,一方面,合作主体将用服务精神去积极参与合作;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合作主体中的个人而言,它使合作成为每一个参与合作的公民内心责任。

培育参与合作观念应做到:(1)保障农民的表达权,激发农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表达权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可以起到缓和、分解甚至消除矛盾或对抗,避免社会震荡的作用。赋予公民表达权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有利于化解内部矛盾纠纷舒缓民众情绪,有利于及时排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9]。发表了他的意见,他的主观性就得到了满足,从而他会尽量容忍……言论自由较默不作声危险性少得多[10]。(2)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和氛围。围绕新农村建设,当前主要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制度和选举制度;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规范农村基层组织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平等协商与对话机制;建立健全农民社团组织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财会审计制度。(3)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实践,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技巧。当前,乡村要通过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选举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村民逐步熟悉和习惯于民主的操作规范,培育出民主、理性和独立的公民意识。

3.3 构建文化体系,弘扬先进文化,培育农民公平正义观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在社会中的特定作用是分配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决定恰当的分配份额,因此社会的正义观必然影响到社会的效率、合作和稳定。没有正义的认同,就没有了社会的秩序和合作的基础,最终也必然制约效率的发挥。对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来说,就是社会成员普遍地认可社会的正义原则,并且社会制度能普遍地公开地满足这些原则。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力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绝不妥协的。社会公平问题事关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严重的收入差距无可避免地转变成社会分裂,如社会中那些低收入困难群体会感到脱离了或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感受到在他们自己与过着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的那些人之间的巨大的社会鸿沟。当人们对随处存在的社会不平等进行评论时,绝大多数人似乎都相信分配上的更大程度的平等是更为公平的。

研究表明:精英——受过良好教育、收入较高,影响力更大的人,他们更愿意参加投票、维护正义、组织团体、参与竞选公职。公民文化研究中,确证了这样的发现:一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他就越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的强弱,是形成现代公民意识的最基本条件和手段,所以要发展教育,让每一个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得到提高。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不可能存在。教育对文化知识和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作出贡献[11]。可见,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它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理念方面发挥巨大精神动力作用,往往是经济实力、物质财富方面的有形载体无可比拟的,它能够活跃农民的思想,规范农民的行为,启发农民的智慧,促使农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恢复农民生活的主体性价值,通过农村娱乐活动等方式,增加农民之间的公共交往,并在这种交往中获得人生的体验和价值。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架起沟通农民与社会的桥梁,消除农民与社会之间的隔膜,化解各种矛盾问题,融洽人际关系,培养自主独立的人格,形成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和道德规范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科学、诚信的农村社会环境。

3.4 贯彻法治方针,厉行依法治国,培育农民权利义务观念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民民主,它标志着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法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作为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相应的观念更新:一是改变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二是改变重义务轻权利的观念;三是改变官贵民贱的传统观念。这一思想条件的成就是相当艰难的。资本主义的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变成市民社会的成员,变成利己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体现了个人作为公民和私人的分裂,表明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人在理解法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权利,灿烂的古代文明并未提供给他们打开奥秘的钥匙,相反,以沉重的义务枷锁扼杀了权利观念萌生的可能性。长时间的闭关自守也使他们无法得知,世上除了义务之外,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存在于法律之中[12]。而且,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帮助农民逐渐牢固树立自己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观念,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自由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防御各种形式的不法侵犯。否则,中国法治的现代化就是奢望。没有中国农村的法治化就没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如果对此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不从法治建设一开始就予以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重大错误。中国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成功[13]。

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培育,政府责无旁贷。国家必须长期坚持“送法下乡”,并积极发掘乡村法治的“本土资源”,利用官民两条渠道,调动内外两种因素,优势互补,将依法治国的精神落到实处。使农民牢固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充分认识到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手段,是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以及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培育农民自觉的守法精神和护法精神,将遵守法律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变被迫守法为自觉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为提高实效,法治教育不仅需注重形式的多样化、生动性和灵活性,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性的养成。农民现代性的核心是把农民塑造成为具有“人的主体心态和精神气质”的现代公民,所以,农民现代性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乡民社会与公民社会的断裂,导致农民遭遇传统草民向现代公民飞跃的现代性困境。解决之道是促进农民小农意识向公民意识的嬗变,具体措施是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多头并举,开展一场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的现代思想启蒙运动,培育平等、合作、正义和法治观念,提升农民现代性,推动农业现代化,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性的养成。我国农民的现代性正在遭遇困境。农民所处的特定的乡村社会环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形态,是农民现代性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构建文化体系和贯彻依法治国,能够培育农民的平等、合作、正义和法治观念,塑造农民成为具有人的主体心态和精神气质的现代公民,提升农民的现代性。

农民公民意识培养研究 第9篇

公民主体意识的内涵就是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正确的认识,即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无论是在法律上、制度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上,都应该具有被充分肯定的法律人格及尊严。主体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基本形态,它是在法治的社会状态中公民对该社会的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和地位的一种自觉的观念和认知水平,它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和法治水平的表现和标志。公民的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农民公民主体意识包括自由意识、道德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农民公民具备主体意识,表现为农民公民能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主动参政议政,敢于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各个权利;能独立自主的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竞争,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相应的合理的报酬,依法享受各种经济权利;敢于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生活,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捍卫法律赋予公民进行文化活动和言论。

二、权利和责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核心

现代公民意识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责任意识。马克思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特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任何阶级统治。”农民公民的权利意识,是指一个人对其为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应当享有的权利的认识。每一个公民都应知道自身拥有不可剥夺、不可侵犯、不可转让的基本权利,如财产权、生命权、思想与言论自由权和社会政治参与权,被剥夺了其中任何一项权利,平等、自由的状态都将无法保持。这是人之为人的最起码的尊严,其他权利都可由此基本权利导出。公民首先活得像一个人,才能有充分的自由参与政治,形成统治意志。权利是人之本性要求的反应,是社会规范的基础。公民教育应该引导公民对权利的重视,使公民全面感受权利的意义。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明确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农民公民在面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时,都十分积极地去争取,不容许任何人侵犯;与此同时,在面对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时,却积极地规避它。这种反差就是责任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如果一个社会的公民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么社会就会失去应有的道德约束,变成一个以个体为中心不付出任何贡献的社会。所以说,农民公民的责任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主人意识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政府要发展,就要不断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对整个国家和社会负责。

三、道德和法治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基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培育理当成为我国农民公民教育的两个支点。农民公民意识的基础是法制观与伦理道德观。农民公民意识体现了法律要求和道德要求的结合。法律给予了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并要求他们履行相应的义务。但是,法律对公民的社会参与往往只规定了最低标准,而放弃社会参与的权利也是一种权利,一般不触犯法律,所以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又是一种道德义务要求。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道德意识包括公心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节俭意识、信息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农民公民道德意识是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统一。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法治意识包括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宪法意识、维权意识等。农民公民的法治意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

公民个体离不开民主制国家。一个真正实行民主制的国家,绝不可能是人治的国家,而只能是法治的国家。法治即公民之治。把多数公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把法律作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是公民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体)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每个公民充分而平等地享有公民权利的体现。

四、契约和合作意识是农民公民意识的支点

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不只是表现操作层面上,更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普遍缺乏契约精神,使得这种民主理念和制度规则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契约精神的支持。

在一定意义上,村民自治是国家对村民的一种民主承诺,无论国家作出村民自治这一制度安排时,功利性、目标性如何,但从其制定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来看,村民委员被界定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并要求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种以村民个人权力为本位的村民自治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问题是:“在我国广大村民中,能否通过平等的协商,通过一种民主程序,制定一套契约化规章制度,并选举自己的领导人执行这些制度,从而使之成为一个集体并有效地合作呢?”

任何民主关怀都必然与契约精神联系在一起。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是人类走向现代民主社会的必由这路。这种从等级社会的传统等级结构向着开放的现代社会分层的过渡,对于乡村社会特别重要。如果说,契约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表达,是每个人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压力,影响和制约,来自由地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制度和行为的话,那么,它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秩序,预示着一个社会的民主化和自由的进行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契约不仅仅是从事市场交换的方式,而且可以用于创造其他形式的经济组织和权力结构。在这种意义上,既然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那么村规民约就应该是有关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约定,以及为实现这种约定进行权力让渡而形成的公共权力契约,而且,根据法律规定,村级管理制度由全体村民共同制定,村民是建章立制的主体,享有村级管理的“立法权”,村规民约也就是村民之间的契约。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实中的村规民约并不是广大村民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的契约,广大农民对建立契约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他们还缺乏按民主程序自发形成超家庭的各种集体合作,共同制定规则的契约精神。

从乡村社会的政治现状来看,更需要建立的是村民与村级组织之间的契约。这一点看起来不符合一般的契约理论。因为按照人们对契约理论的一般解释,公共权力组织应是契约者让渡权力的结果。可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只是一个基层社会的社区自治,村级组织无论是从权力来源还是权力性质都超越了村民让渡的性质。也就是说,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村民自治机关的合法性及其权威不是来源于村民为公共秩序的需

技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及实践

黄海珍

(清远市技师学院,广东清远

摘要:本文首先对技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分析。之后提出了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践行思路,包括: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协调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目标定位践行思路

1. 技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分析

语文,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会精神的产物,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门知识。同时,语文还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也一直是技校中各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学基础、塑造良好的情感、拓展学生视野的功能。但长期以来,技校中的语文课程开设过于传统,不能紧密切合学生专业,过分以终结性的成绩评价学生,沿袭学科本位模式、重讲授而轻演练的现象十分突出,不能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价值。对于技校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定位应是一方面着眼于语文学科自身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定位既能结合语文学科的特色,又能更好地契合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技校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进行重新梳理,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定位的相应践行思路,为发展技校语文课程,促进技校学生能力提高打下基础。

2. 实现技校语文教学目标定位的践行思路

2.1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到学习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技校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这时学生真正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一些课堂学习的语文知识了,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要想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就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思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在被支配和被管理的角色上。要着力转变这种传统的思路,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比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班里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要所进行的权利让渡,而是以国家法制权威为直接的权力依托,是国家权力的延伸。因此,村民们因让渡权利而与公共权力组织之间达成契约,才是目前村民自治活动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村规民约要有“互约性”,要做到村的管理制度既要规定村民的义务,更应明白村民的权利;既要有管理村民的规定,更要有约束干部的条例,把干部和群众共同置于制度管理之下。

通过实地调查和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村民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意识的缺失,农民中还普遍存在着浓厚的小农意识。任何一项制度的落实都需要一种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作为支撑,否则,这种制度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我们有‘村民自治委员会’(简称村委会)在理论上赋予全体村民广泛的自我管理权力,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赋予全体村民以广泛参政、议政、管理乡村公共事务的权力,然而,在其他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强大压力下选择了‘现代化之路’的一切不发达国家内,引入一项‘现代制

兴趣小组、古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地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又是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潜力一下子都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1]。再者,像课堂师生角色转换、学案导学模式都可以利用到技校语文课堂之中,这些教学方式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最终才能形成更加扎实的自主学习能力。

2.2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个体与集体共同发展。

说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那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实现这种目标呢?在过去很多老师是一刀切地开展教学,总感觉这样很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其实,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爱好兴趣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同[2]。因此,要想真正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差异化的、分层分类的教学,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样最终才能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对此,职业教育教育总体目标的内涵,即以技校学生个体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以及丰富的人文素养、完善的人格、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等确立为终极目标[3]。在这方面,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展调查,针对学生们进行梳理分类或者分层,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分类教学,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总之,目的是让每类或者每个层次的学生所接受到的是最适合他未来发展的教育。这样一来,可比较有效地克服“快慢班”教学弊病,为学习差的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成绩好的同学创造一个继续提高的机会。

2.3增加实践环节比例,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中职技校教育是一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越发展,技校教育就越重要,而大力发展技校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技校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在学生面对就业的时候,无论是面试,还是工作后的写作,或是同事间的语言交流,都离不开语文的运用。因此,技校度’只是一个开端,而要培育起使该‘现代制度’有效运作的‘社会心理文化’,是一项远为艰难的任务。在我看来,已进入我国乡村地方政治的诸‘外来术语’,只不过是飘浮油而已。急于把中国拖入现代化的知识分子忙于‘观念更新’与‘制度建设’。往往把‘形式制度’与‘现代术语’视为生活本身,结果既误别人,又复自误。”

中国小农最大的特点是善分不善合。“善分,并非是中国农民的弱点。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善分,中国农民分到家庭为止,西方人分到个人。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眼前利益,但看不到长远利益,更看不到在长远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各农户间的共同利益”,所以不能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建立超家庭的政治联合体。

现代公民意识 第10篇

(一) 公民新闻

1998年, 马特·吉拉德率先使用自己的博客“吉拉德报道”使美国当时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 韩国网站Ohmy News.com成为全球第一家公民新闻网站, 成功唤醒并满足了公民使用网络媒体实现新闻发布的需求与愿望;2005年伦敦爆炸案的第一张照片由现场目击者亚当·斯塔西拍摄并通过友人转发至网络;2009年, 美国哈德逊河飞机紧急迫降, 第一个拍照并上传至twitte r的人正是在事发地附近的目击者……当多数普通民众尚未意识到“公民新闻”正在悄然走近我们的生活时, 它已经因为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在我们暂时还难以察觉的微小空间里挥动起那威力无穷的“蝴蝶翅膀”。

外国学者夏恩·鲍曼与克里斯·威利斯在《我们即媒体》中对“公民新闻”进行了如下概括:公民新闻, 也称为“参与性新闻”, 即公民“在搜索、报道、分析、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1]国内最早研究公民新闻的邵培仁教授认为:“市民新闻是市民 (非专业新闻传播者) 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2]

根据以上描述, 笔者认为公民新闻具备三个特点:其一, 传者:公民新闻的报道者是非新闻从业人员;其二, 媒介:公民新闻须借助以网络为主的大众传播工具进行传播;其三, 内容:公民新闻的传播内容必须以试图对社会或社会问题产生积极作用为前提。

(二) 微博传播机制下公民新闻的传播特点

1. 即时发布提供第一手新闻信息

随着2009年3G网络牌照发放, 移动终端所能提供给人们的多媒体化体验质量不断上升。手机登陆微博网页或通过手机安装微博应用发布信息, 都代表着用户对于网络使用的粘性不断增强。微博用户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只需拿出手机, 快速编辑内容, 一键发布即可。因此, 公民新闻的发布效率被大大提高。“3·11”日本大地震发生时, 身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在新浪微博上第一时间发布了“日本地震, 震感强烈”的消息。“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为20点34分, 新浪微博第一个事故求救信息由乘坐在出事动车D301、网名为“羊圈圈羊”的乘客于20点47分发布, 时间仅差13分钟。

2. 碎片化传播易于新闻信息扩散

微博信息内容短小精悍, 因为140字的字数限制, 微博新闻通常都运用相当凝练的标题和内容明确的新闻照片, 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只需要浏览标题或扫一眼新闻图片就能明白大致的新闻内容, 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大大缩短了微博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 同时也就增加了受众阅读更多新闻信息的可能性。

微博的转发功能是使信息在人际圈中“蛛网状”传播的决定因素, 一则新闻一旦被大部分微博用户认为是“有价值”的, 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大面积的转发。2011年4月, 广州政协委员刘嶸在微博中表示, 在规定时间内自己的微博每被转发一次, 他将捐出9元钱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吃上免费午餐。短短20多个小时, 他的3条微博即被众多网友转发了10万多次, 刘嵘随后也在微博中表示, 会捐出90万元的善款。2011年7月26日珠海政协委员陈利浩在微博中发起为在“7·23动车事故”中失去双亲的女童小伊伊的捐款, 承诺24小时内网友每转发一次即捐出一元钱, 24小时之内他的微博已经被转发近一百万次, 陈利浩27日也在微博中表示这条被转发百万次的微博将是他“一生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回忆”。

3. 微博互动性提升新闻舆论影响力

李普曼认为现代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被“拟态环境”所代替。传统媒体以“权威”身份站出来“帮助”公众去感受周边发生的新闻事件, 而这种“帮助”必定是被特定的价值观甚至背后隐而不宣的意识形态所控制的。绝大多数情况下, 公众对于这些新闻所能做的, 只能是接受和认可。

与此相反, 微博提供给用户的“多元参与”意味着新闻信息不断地走向真实化与客观化。突发事件出现, 在场的微博用户均可以对事件进行“直播”, 使得事件不再呈现出以往传统媒介的单一化新闻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集多种观点、多种立场、多种价值观于一身的多元化视角, 因而更有可能呈现出事件的本来面貌。

(三) 微博机制对于公民新闻的促进意义

1.“去中心化”趋势

微博公民新闻赋予了公民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 从传播者角度看呈现“去中心化”状态。微博所传递的新闻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公众本身, 只要拥有微博账户和移动通信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一名公民记者。同时, 微博公民新闻在议程设置角度也呈现“去中心化”状态。微博的转发与评论机制成为微博新闻热点的评价标准, 微博用户对公民新闻的关注程度决定新闻事件的大小, 这种“以民为本”的评判标准间接影响传统媒体对于议程设置的安排。

2. 公民话语权回归

罗伯特·达尔认为“公民一旦丧失了表达自由, 很快就会对政府的决策议程无能为力。沉默的公民或许会成为独裁者的理想臣民。”[3]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认为, 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基于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 现代的大众传播更加倾向于具有多元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平等性的传媒工具。微博的草根性满足了民主参与的首要前提, 即参与的普遍性要求。微博的评论转发功能满足了民主参与的互动性要求。微博公民新闻的出现, 满足了公民参与政治事务, 生产新闻舆论的要求。就此, 话语权的天平逐渐由“传统媒体”向“一般公民群体”倾斜。

二、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培养

(一) 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概念在我国第一次出现是在1934年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 其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 工人、农民及一切劳苦民众, 不分男女、种族、宗教, 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皆为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朱学勤教授对“公民意识”的解释:“公民意识首先姓‘公’, 而不是姓‘私’, 它是在权力成为公共用品, 以及在政府与私人事物之间出现公共领域之后的产物。简言之,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 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4]

魏健馨教授认为公民意识具有“三个维度”[5]: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公民的主体意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作为公民集合体的人民是国家权利的享有者, 国家的一切政治权利属于人民。公民的权利意识即公民对自身应当享有的权利的认识。因此, 权利意识旨在培养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积极维护自身应享有的自然权力的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统一, 是公民对于自身应当履行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和执行。

李艳霞教授认为公民意识具有“三层理论内涵”[6]:第一层涵义是公民身份地位的表征, 表明公民是政治共同体中完全且平等的成员;第二层涵义是公民对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的内心感受和生活实践;第三层内涵是作为参与行动的公民意识, 公民应当有平等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热情和能力。

(二) 公民新闻培养公民意识

1. 公民新闻培养公民的主体性意识

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公民行使自身权力的方式更加便捷。在公民新闻的发布过程中, 公民新闻记者充分享有自身的权力, 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 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 论证自己的理论看法, 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在社会中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带动周围的公民充分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力,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使社会能够朝着和谐、理性的政治参与方向发展。

2. 公民新闻培养公民的权力义务意识

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正是公民逐渐掌握自身权力的表现。公民新闻发布的前提是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是以披露社会上与法律、道德相悖离的现象, 弘扬服务公众、奉献社会的楷模事迹为价值尺度的。因此公民新闻从内容上也在不断的提醒着公民对于善与恶、美与丑的道德理念、价值判断, 从而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提升公民履行社会义务的意识。

3. 公民新闻培养公民的监督意识

公民新闻加速了公民监督意识的不断深化。通过公民新闻事件引发的网络人肉搜索屡见不鲜, 一张新闻照片便可以演发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腐败斗争。可以说, 网络与公民新闻已经成为贪官污吏们望而生畏的正义法网。一方面, 公民群体通过公民新闻不断培养公民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 充分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另一方面, 随着监督意识的提高, 公民新闻的监督规模更广、监督层次更深。两者互为前提, 不断发展完善。

三、微博机制下的公民新闻传播对公民意识的培养

(一) 微博公民新闻激活公民的思考能力

微博公民新闻以及其难以估量的互动性, 正在激活公众的理性思考能力。公民新闻大都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在微博平台下的公民新闻舆论互动过程中, 参与舆论讨论的公民会对这一新闻事件展开社会层面、道德层面、政治经济等层面的多重思考。公民如果想针对新闻事件作出一个公正、理性的评价, 必然会从多个层面、角度分析事件, 并且会在评价之前先“倾听”他人的观点看法, 而正确的舆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而来。

尼尔·波兹曼认为电视展现给观众的是表演艺术, 但思考需要的绝不是表演艺术。[7]电视新闻带给观众更多的是讯息, 却没有给予观众多少思考时间。与电视新闻不同的是, 微博公民新闻更多所采取的是文字报道和讨论的形式, 这也意味着微博公民新闻留给公众的更多是思考和舆论的时间。

(二) 微博公民新闻唤醒公民的参与意识

公民在政治、法律、个人现实生活方面都应当享有充分的参与性民主。微博使得公民新闻信息更加公开化, 民众参与更加普及化。从新闻卷入程度来看, 以往的网络媒体中, 公民新闻由于分布松散、固定用户人数有限, 难以形成较大社会气候。而随着微博平台的广泛使用, 微博用户接触到公民新闻的可能性迅速升高, 从而直接唤醒公民的参与意识和热情。

从新闻舆论来看, 公民在微博平台上就公民新闻展开讨论, 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力, 在公开、公正、自由、理性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种参与方式从根本上打破了过去传统媒介缺乏公民参与和公民互动的模式, 为公众营造了一个健康、民主的新闻舆论参与平台。公民的参与方式变得便利的同时, 也逐渐形成了参加到舆论中去的意识, 即唤醒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三) 微博公民新闻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微博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使得现代公民更广泛地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公民在使用微博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也逐渐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话语权的力量。由人民网、中青在线和天涯社区联合颁发的“2010年度微博人物评选维护权益奖”的获奖者钟如九, 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 于2010年9月17日在微博上披露“自焚抗诉事件”过程,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0月10日, 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县长苏建国被免职。钟如九在微博中也表示希望日后能借助微博的力量, 与大家一起拯救更多的弱者。2011年“3·15”期间, 央视与搜狐微博联合打造“微博维权平台”, 集合各类有关消费者维权内容的微博信息, 将维权运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这些事实证实了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 而网络论坛这类互联网功能, 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8]

(四) 微博公民新闻培养公民的责任意识

“它们所能帮助完成的是这一类社会变革:即向新的风俗行为, 有时是向新的社会关系过渡”, “在这一类行为变革的背后必定存在着观念、信仰、技术及社会规范的实质性变化。”[9]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力量》中指出媒介技术的变革将会引发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改变。

2011年春节期间的新闻焦点“微博打拐”事件树起中国微博史上一座关于“责任”的里程碑。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被无数热心网友不断转发, 形成强大的舆论传播力量。截至2011年2月, 已有五名儿童因为微博打拐事件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

(五) 微博公民新闻增强公民的监督意识

网络舆论的威力难以估量, 微博公民新闻报道日趋增多, 每一个微博页面的背后都藏着一双“雪亮的眼睛”。“药家鑫激情杀人判决事件”正是依靠广大网友在以微博平台为首的网络媒体上展开的声讨, 最终获得较为公正的判决结果。2011年6月在新浪微博爆发的“郭美美炫富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于红十字会的舆论监督。“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发生后广大微博用户先于传统媒体对事故展开质疑和舆论声讨, 这次事件使微博被誉为“网络的人民大会堂”[10]。随着公民新闻数量的增多,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微博公民新闻在展现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同时, 也使得公民的监督意识得到不断提升。

四、总结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十七大报告中的一项重要论述。培养公民意识是新时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公民意识的不断提升从政治方面体现出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从文化方面体现出公民在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层次上的提升。微博时代下的公民新闻所营造的社会环境, 符合新时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 并且有利于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是在自媒体时代下保障公民知情权, 扩大公民参与权, 提升公民监督权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说, 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将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更加具有正义感、使命感, 健康向上、理性仁爱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要:微博的兴起推动公民新闻传播不断发展。在微博传播机制之下, 公民新闻的扩散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 从社会政治学角度看, 公民新闻也在不断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本文从话语权、公民权利与义务等方面探讨了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与公民意识提升之间的紧密关系, 旨在揭示微博技术给公民新闻和公民意识带来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公民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朱长萍.公民新闻实践极其理论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1]朱长萍.公民新闻实践极其理论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8.

[2]邵培仁, 章东轶.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闭[J].新闻界, 2004 (4) .[2]邵培仁, 章东轶.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闭[J].新闻界, 2004 (4) .

[3]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05-106.[3]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05-106.

[4]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J].吉林:长春出版社, 1999:363.[4]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J].吉林:长春出版社, 1999:363.

[5]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J].政治与法律, 2004 (1) .[5]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J].政治与法律, 2004 (1) .

[6]李艳霞.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意识的良性构建——以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为视角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1) .[6]李艳霞.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意识的良性构建——以社会生活各领域关系为视角的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 2010 (1) .

[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张燕, 吴艳莛,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9.[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张燕, 吴艳莛,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9.

[8]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永, 等,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译者前言.[8]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永, 等,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0:译者前言.

[9]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力量[M].金燕宁,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121.[9]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力量[M].金燕宁,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121.

拉近空间距离 激发公民意识 第11篇

1.了解我国西部贫困的现状,并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简要分析造成西部贫困的各种原因;

2.通过课前的合作调查和课堂交流,了解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的贡献;

3.激发学生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与公民意识,且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西部大开发出谋划策,畅谈自己的计划与设想。

教学重点

感受政府与社会各界对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了解其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公民意识,畅谈自己能为西部大开发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调查分析西部贫困的原因;

2.调查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贡献,重点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面问题:分析西部开发之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部大开发》(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西部?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西部。

生:一个资源丰富的西部。

生:我还了解到一个贫穷落后的西部。

师:那么,风景优美、资源丰富的西部,却又为何如此贫穷落后呢?

(同桌间互动半分钟后,全班进行反馈交流。)

生1:我了解到,我国西部的地形十分复杂,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西北多是荒漠戈壁,西南有很多高山大河。

(师出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找一找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如高原、雪山、沙漠、戈壁、草原、山脉、河流。)

师: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貌给西部的开发建设带来了多大的困难啊!

生2:我了解到西部的环境很恶劣。青藏高原高寒阴冷,戈壁荒漠风沙多植被少。

师:所以,那里相当多的地区被认为是人类不适宜生存的环境。

生3:由于地形和环境的影响,在西部修建公路铁路十分困难,很多贫困山区现在都不通公路,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十分困难。

师:自古以来,西部很多地区都是遥不可及的地方,上节课交流的一些重大工程都是为了解决西部的交通不便。(板书:交通不便)

生4:我发现近年来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都在西部,像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

师:看来你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西部灾区。这是我国主要几条地震带(出示图片),大部分都集中在西部。

生5:有些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很低,又缺少外部投资,所以各项投入和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

师: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何谈各项建设投入呢?(板书:资金短缺)

生6:我了解到,西北年降雨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而西南的地表水渗透严重,因此,西部大部分地区水资源都比较短缺。

师:是啊,同学们请看(出示一组图片),在西部,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

生7:西部很多农村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很多生活贫困的家庭无力支持子女上学,造成了很多失学儿童。

师:看来西部教育落后的现状一直牵动着你的心。(板书:教育落后)是啊,西部一些农村的孩子上学之路是那么艰难,上学之梦是如此遥远,同学们请看(出示一组图片)。

生8:由于教育落后,人才培养不足,造成西部专业人才缺乏,而且当地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师:人才,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么至关重要。(板书:人才缺少)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板书:……),与我们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的确显得相对落后。这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前后几年,西部部分省区人均收入的对比,同学们先纵向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师出示对比表)

生:提高很快。

师:是的,自2000年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政府在西部地区投资了很多重大项目(板书:政府),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很快,可是,同学们再横向和我们浙江省比较一下,又发现了什么?

生:差距很大。

师:是啊!同在中华大地,同为中华儿女,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终目的。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地理题材教学的难点在于,从空间上看,一些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比较远,而教学中了解这些知识是其次,更难的是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上课伊始,把一个看似矛盾的话题抛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直面西部的现实困难,并为下一板块做铺垫。同时,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出示西部部分省区与浙江人均收入的对比,让学生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既让学生看到国家建设的成效,也初步激发学生支援西部开发的热情。】

板块二感受热情:交流各界支持之举

师:在政府的号召下,我们东部沿海地区,为西部大开发做了些什么呢?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资料。

交流1:浙企浙商投资西部

(交流过程略)

师:这些浙商浙企中,既有大企业也有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西部,为西部开发做出了贡献,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交流2:新闻媒体关注西部

(交流过程略)

交流3:干部教师援助西部

(交流过程略)

交流4: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

师:在开发西部、援助西部的责任召唤下,还有这样一群人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就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志愿者。(板书:志愿者)你们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吗?

生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按公开招募、自愿报名、选拔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些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地区志愿服务一至两年。

生2: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怀疑大学生志愿者是否真心诚意去服务西部,他们刚从学校毕业,缺少工作经验,又能为当地做些什么?

师:你找到的资料很有价值,也许有人是在怀疑这些志愿者。那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本53页,让小健的事例来回答这种怀疑。(学生阅读课本材料)

师:小健出于什么目的去西部?

生3:那里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有需要他帮助的父老乡亲。

师:他为那里做了些什么?

nlc202309040812

生4:让那里的农民增加了收入,付出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回报。

师:自己的才华得到施展,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这些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小健只是千千万万个志愿者中的一人。自2003年开展“西部计划” (出示2003—2008年数据)以来,国家每年都要招收数以千计的志愿者,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报名。现在同学们想一想,2008年,我国的西部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汶川大地震。

师:那2009年的招收计划和实际报名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5:我觉得都会增加,因为那里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去服务,而且他们服务西部的决心会因为地震而更加坚定。

师:正如你所分析的一样(出示2009年数据)。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还有我们的企业、媒体、干部老师,社会各界都在行动。(板书:社会各界)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这是地理题材教学的重要手段。本课中,对于社会各界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行动,学生的确很陌生。因此,教学前,让学生以“企业、媒体、干部教师、志愿者”为突破点,通过身边的渠道,了解熟悉的材料,做到了以点带面。】

板块三激发自我:表达支援西部之愿

师:同学们,我们小学生又能为西部大开发做点什么呢?

生1:节约零用钱,为西部捐款。

师:建设西部需要全社会的爱心援助,那你们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捐款吗?

生2:我们课本中介绍了“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通过这个机构也能为西部贫困儿童捐款。

师:老师课前在“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的网站上了解到,现在该基金会的捐款方式很多(出示),这些捐款方式中哪一种我们现在就能试一试?

生:手机短信捐款。

师:老师被同学们的爱心感动了,我现在就用手机短信为西部贫困失学儿童捐助20元钱。(师现场示范捐款)

师:是啊,弹指间我们就为西部贫困儿童奉献了一份爱心。希望同学们回去可以用这些方式,和父母一起为西部贫困失学儿童尽一份绵薄之力。

生3:我们可以给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学习用品和课外书。

师:把我们看似平常的物品寄给他们,这其实是我们都能做到的。

生4:我们可以通过结对子和西部孩子交朋友,平时给他们写信、打电话、发短信,逢年过节还可以给他们寄礼物。

师:希望你和西部孩子的友谊能跨越千山万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生5:我不仅要参加《都市快报》的爱心捐款行动,更要参加“50元为西部沙化捐一棵小树”的活动。

师:希望我们的行动能绿化西部更多的荒山。

生6:我爸爸单位去年有援助西藏的名额,我和妈妈都反对他报名,如果下次再有机会,我一定不会拖后腿,还要做妈妈的思想工作。

师:有了你的支持,相信你爸爸一定能为西藏建设做更多贡献。

生7: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去开发建设西部。

师:很好,你从小能树立这样远大的志向。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真为在座小公民的热情和爱心所感动,希望大家在课后能为西部的发展,尽一份应尽的责任,做一点能做的贡献。

【设计意图:如何变“他们在行动”为“我们要行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因此,这一板块中“激发公民意识”是教学的难点,而难点的突破口之一是前一板块的成功铺垫。在预设中,学生首选的答案肯定是捐款,当然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在设计中就安排了“现场短信示范捐款”。这一设计其实就要把学生口号上行动转化为实践中的行动,把空洞的想法拉到课堂与现实中,打开学生“畅谈援助西部”的话匣子。】

板书设计(略)

责任编辑 王清平

论公民主体意识的培育 第12篇

一、公民主体意识的现状

建国以来, 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公民主体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 主要表现在:在经济生活领域中,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的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人们摆脱了传统的“天命观”, 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而主体意识也随之萌芽和发展。在政治生活领域, 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 也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主体意识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 逐步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身份制, 废除了人奴役人的制度, 人们终于翻身当家做主, 获得了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由此形成的有关公民、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权利、责任、政治参与、法律等主体意识因素已经深入人心, 成为公民作为独立人格的基本思想意识, 也成为人们维护自己权利和利益的思想武器, 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高度人民自我解放的一种实际反映, 也是健全我国法治社会所具备的基本法律因素。

但到目前为止, 关于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现状仍旧让人难以满意, 主要表现:

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思想仍旧没有彻底清除, 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限制了主体意识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在较偏远的农村和地区尚未得到全面的普及, 一些伪科学、伪气功、邪教组织借各种名义趁虚而入, 宣传济世救民的思想, 使大批参加者或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解脱, 或将追求自身的发展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 阻碍了公民主体能动性的正常发挥, 成为被他人愚弄的对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仍以或明或暗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金钱、身份、地位在很多地方仍旧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教育等社会福利, 由于我国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健全, 难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和救济, 公民应当享有的许多权利和自由都被架空, 公民的主体意识在某种层面上没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没有形成与之抗衡的社会体制和机制, 因此整个社会民主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总之, 我国公民主体意识还非常薄弱, 公民主体意识的薄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培育公民主体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公民主体意识薄弱的原因

造成我国公民主体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封建余毒远未肃清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等级思想、特权思想、愚民思想、家长制作风等封建思想, 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中及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肃清, 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 但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局限, 这种思想解放还不够彻底, 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农村, 许多公民思想深处封建遗毒根深蒂固, 甚至有相当部分的知识分子也深受封建余毒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新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涌现出来, 并且在我国有一定的市场。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方面, 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决定了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经济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市场主体不能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公平的市场竞争, 导致部分公民平等意识、公平意识、竞争意识及维权意识的缺失, 使得这些经济关系的矛盾难以得到协调, 难以找到一个协调各种关系的平衡点, 从而导致我国市场秩序混乱, 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和权利受到贱踏, 人们很难形成一种正确、积极的主体意识去解决彼此的争端。另一方面, 由于人口基数很巨大和自然资源相对有限之间存在矛盾, 使得我国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在短期内完全靠市场机制来调节, 但是将计划机制放大化导致国有企业垄断资源, 利益分配失调, 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也间接影响了我国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三) 权利保障不够健全

我国权利保障机制深受传统社会儒家“人性善”思想的影响, 对“人性恶”的方面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和防范, 国家、社会和公民对权力的膨胀和扩张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 国家自身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控制权力膨胀和扩张的上下制约机制, 缺乏解决以激烈对抗形式出现的社会矛盾的有效疏导机制。

(四) 法律法治推广存在偏差

从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过程来看, 以政府的推进为主导过分突出了政府的地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国家本位”为特点的传统法律文化与公民主体意识培育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也妨碍了公民主体意识的形成。同时在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除此之外, 过去几次的普法教育的实际效果让人不敢苟同, 其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 未能达到预先宪法和法律所要求的法律化、制度化的目标, 在某些偏远地区, 法律流于形式, 成为没有意义的条文;其二, 在普法内容上只重视纯粹的法律知识、守法意识的教育, 而缺乏对法的精神的理解和内化, 易导致工具主义、法律强制主义倾向。此外, 在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中, 有关法治教育涉及的很少, 学生出了校门进入社会后, 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意识更是少之甚少。

(五) 社会风气不良

社会风气的好坏也是影响公民主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迄今, 中国转向市场经济, 工业化城市高速起飞, 物质欲望得到充分释放, 道德淡化。社会正义、社会公德、社会公平、社会关怀被视作幼稚的过时的观念而被抛弃, “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现象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三、培育公民主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深化我国公民对公民身份的理解, 真正让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平等、自由的社会主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 加强公民对民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的运用, 夸大自己的政治参与范围, 清楚“官本位”的旧思想, 根除等级观念, 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而真正以主人的身份和责任感来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 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合理的经济体制及高效的市场运营机制, 防止垄断机构的过分膨胀, 积极促进市场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首先在合理市场机制健全的情况下必须深化公民主体意识的培育,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最终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 健全权利保障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法律机制建设, 建立起保障公民权利的一系列配套的法律制度, 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真正地从条文变为现实, 同时将“法治教育”进行到底, 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深化到人民的精神灵魂中, 使得公民主体意识得到培育和发展。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一套相匹配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从制度上防止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的泛滥, 严格打击腐败现象, 为公民主体意识的确立提供制度保障和可操作性。

(四) 加强法治思想的培育

在法制教育和文化传播上要注意体现人的主体性, 倡导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国家、学校应将法制教育摆在很重要的地位。从法律角度来说, 要从根本上剔除人们灵魂深处封建毒瘤, 要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抛弃臣民思想, 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和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根本权益。

(五) 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国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要寻求思想和制度同步进行, 利己利他平衡, 好的传统不断传承。对于儒家千百年所形成的传统, 特别是优良传统, 要将这种道德诉求变成现实, 关键在于找到落实价值目标的具体的制度化的机制, 通过法律制度强制下形成好的生活习惯, 逐渐形成自然而然的道德风尚。其次在转变社会风气的过程中要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而在利己和利他的时候, 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优化, 是效益最好的状态。

四、结语

马克斯·韦伯曾经指出:“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主体性上的合理和本土化, 主体性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合理化是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 本土化是现代化的途径和方式。”因此,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需要具有主体意识的公民。只有这样的公民才能将自己的全部精神和动力用于为我国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公民主体意识的发展,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逐步迈进良性循环轨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栾亚丽.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民主、平等、公正、自由[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7) .[2]栾亚丽.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民主、平等、公正、自由[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7) .

[3]郝明理.论新时代公民主体意识的建设论[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 (1) .[3]郝明理.论新时代公民主体意识的建设论[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3 (1) .

上一篇:补液护理下一篇:清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