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2024-08-03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精选9篇)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第1篇

一、青年亚文化的风格

伯明翰学派认为, “风格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定位得以协商与表达的方法手段。”对于青年亚文化群体来说, 风格是指群体成员在特定的活动中组织起来, 他们自觉或非自觉地使用一套彼此认同而有默契的话语方式和行为特色, 有着基本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青年亚文化群体既要通过这些话语方式、行为特色、情绪表达、价值传播区别于社会主流的成年父辈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又要通过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建立自我身份认同。在风格的问题上, 伯明翰学派深受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深刻影响, 从“拼贴”、“同构”和“表意实践”三个方面在理论上阐释了青年亚文化风格的构成。

1.作为拼接的网络流行语风格

伯明翰学派认为“拼贴”是指“一种即兴或改编的文化过程, 客体、符号或行为由此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系统与文化背景之中, 从而获得新的意味。”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这种方式来挑战、戏谑、嘲弄甚至颠覆主流价值系统, 表达出自己不同的声音, 通过对统治集团文化事物的形式利用和转换所产生的结果来体现他们对于统治文化的抵抗。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青年亚文化传播的新兴方式, 青年们颠覆了以往青年亚文化的拼贴方式, 不在借助服装、饰品等一些实体物件来打扮自己从而实现对主流文化的抵抗, 而是借用已有的主流文化系统, 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编码源进行剪接、挪用甚至篆改, 他们即在这场“符号的游击战中”, 用更丰富更便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

(1) 对传统经典的拼接

网络语言中, 对于传统经典的拼接, 古诗词最为明显。例如:“一语天然万古新, 送礼选择脑白金;春花秋月何时了, 护肤用大宝;老夫聊发少年狂, 上技校, 去蓝翔。但愿人长久, 都买喜之郎!”在这个例子中, 这些经典的古诗句被用来与广告用语进行拼接, 从而颠覆了传统文化, 产生出了新的语义, 又达到了娱乐的效果。另外, “问君能有几多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长亭外, 古道边, 一行白鹭上青天;垂死病中惊坐起,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些诗句则是把不同的诗句拼接在一起, 创造出了新的语境和意义。

(2) 语境更新的拼接

根据克拉克在《风格》一文中的描述, 拼接的风格可以理解为:在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里, 把物体或者元素重新进行排序和语境更新, 以此来创造新的语境并产生出不同的意义。简而言之, 语境更新的拼接则是在原来词义的基础上, 根据新的情景, 增加或者扩展词语新的含义。如“打酱油”一词, 原本是一个简单的行为, 然而在网络中却被赋予了“不专业”、“不努力”、“不自信”、“不管我的事”、“调侃自嘲”等多种意思;源于“西游记”的“白骨精”原本是一个贬义词, 但是在网络用语中是一个褒义词, 用以指代现代职场中的白领、骨干、精英的缩写, 形容一个人精明能干。语境更新的拼接使得词语的词义更加丰富, 人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更广的使用这些词。

2.作为同构的网络流行语风格

在青年亚文化现象中, 保罗.威利斯率先将“同构”这个概念, 用于他对嬉皮士和摩托车少年的研究中, 借以描述一个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之间象征性的一致。具体来说, 一种物品被选用作为亚文化群体表达风格的工具, 即是因为该物品与主题这间有着潜藏的联系, 也就是一种隐形的同构关系。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这种物体的选择, 来间接的表达他们的观念, 宣泄他们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 青年亚文化群体有着相似的价值诉求和个体感受, 正是这种相似他们建立了内部的集体认同, 这也是该群体能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原因。这种类似的现象在网络语言中也司空见惯, 简单来说网络语言中的“同构”即是“某种结构的复制和翻版”。

(1) 语音方面的同构现象

网络语言中, 语音同构方面的网络用语多为谐音和错别字改成。例如, “酱紫”复制“这样子”的连续发音, “粗门”是“出门”的错别字改编;“稀饭”是复制“喜欢”的谐音, “虾米”等于“什么”, 来自闽南语的谐音;“木有”等于“没有”, 来自山东方言, 另外, 对于数字的同构“1372”是用数字复制“一厢情愿”;“818”等于“八卦一下”;“54”等于“无视”, 即漠视一个人;“39”等于“Thank you”, 谢谢的意思。

(2) 词组和句子的同构现象

网络流行语对于词组和句子的同构, 大部分是通过对一些经典的诗句、俗语、台词, 进行复制和模仿, 将其结构运用到网络语中广为流传。例如:“江南style”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首韩国单曲, 随后在网络用语中便出现“航母style”、“v舞style”、“敬腾style”等。“XX, 且行且珍惜”源自于娱乐圈一次“出轨门”, 后来变成了最流行网络用语, 被用于各种各样的场景, 例如“吃饭虽易, 减肥不易, 且吃且珍惜;”“毕业容易, 求职不易, 且行且珍惜”“创业容易, 坚守不易, 且行且珍惜。”

在这些同构的网络语言中, 青年亚文化群体使用的网络流行语的符码与青年亚文化群之间呈现了同构的关系, 同时也构成了风格意义。无论外人看来, 青年亚文化的符码有多乱, 同一个青年亚文化群之间成员也是能够相互辨认的, 因为他们手中都握有“同构”这把打开“风格”大门的钥匙。

3.作为表意实践风格的网络流行语

在对朋克文化的研究过程中, 赫伯迪格提出了“表意实践”这一概念, 主要是指青年亚文化中一种可能出现多义甚至无穷意义的符号实践, 也指风格中出现了固有的颠覆成分。例如, 对于同一种象征物品, 同一种“拼接”的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意实践”进行解读就会产生出多种意义。青年亚文化群对意义的变化过程更感兴趣, 他们关注“能指”胜于关注“所指”。例如他们在成长过程中, 崇拜偶像或是追求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言谈举止, 穿着打扮一直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他们在追求某种风格同时, 也在寻求自身的变化, 解决内心冲突, 从而寻找一种身份的认同。

当下互联网时代, 青年亚文化“为了风格而风格”的表意实践屡见不鲜, 将“表意实践”用来阐释我国的网络流行语青年亚文化及其表征群体是非常贴切的。

例如各种网络恶搞, 网络段子, “芙蓉姐姐”“凤姐”这类的自拍自秀, 自夸自说等等, 无不是最好的表意实践的例证。另外, 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 出现了大批的甄嬛粉丝, 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的“甄嬛体”——“方才看到这重量, 心里极是忧虑, 原本私心想着这一病, 对减肥必是极好的, 没想着竟瘦了这般多, 咳嗽仍未好, 劳你们费心了”其实是指“我瘦了”, 与“甄嬛体”相同的, 还有“华妃体”“花朵体”“玛雅体”等等。青少年们在追求这些不同网络语言的时候, 很多时候也不清楚自己的风格是什么, 他们只是在想象性的解决自己的矛盾, 例如寻找一种身份的认同, 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 他们所追求的事物, 其“能指”超过了事物本身的“所指”。同时, 他们也不知不觉就更随着潮流趋势走, 不停的变换或者追随着自己的风格, 也充当了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工具。

表意实践也是网络语言中建构青年文化风格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从追求者还是网络语言本身来说, 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表意实践风格下的网络语言, 致力于漂浮的能指, 却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例如, 当前流行的网络词语“我醉了”, 原本指喝醉酒这个简单的意思, 现在却是一种对无奈, 郁闷, 无语情绪的表达, 同时表示对无法理喻和交流人物或事物的无力吐槽, 其同意替换词可为“无语”、“无法理解”、“无力吐槽”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风格所体现的文化和意义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追捧, 是因为它让孤独的现代人找到了归属感与认同感。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因为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的喜好与使用, 而找到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身份感和归属感。

1.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

网络流行语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非常盛行, 这实则是青年们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个过程, 他们通过拼接、改编、同构经典或者传统文化的方式, 来追寻自己的风格, 也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仪式抵抗, 同时完成对自身文化本质的阐释和话语地位的争夺。例如:网络流行语“屌丝”一词, 就是青年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的体现。他们通过将自己归属于“屌丝”一族, 来缓解和释放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与“屌丝”一样表示身份认同的还有“寂寞党”、“高富帅”等, 但这些身份认同的代名词虽然表明上有赞美的意思, 在网络中通常被用于嘲讽或是吐槽的含义。

2.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与娱乐性

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 青年群体与社会对立的激烈情绪并不明显, 相反他们通常以相同的兴趣爱好集合到一起, 或者借助各种形式的网络语言调侃发泄自己的情绪, 成为消费文化中的一部分, 它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抵抗性便削弱了, 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文化的娱乐性。例如, “恶搞亚文化”是最典型的范例, 他们采用拼贴、同构、反讽的手段尽情调侃和讽刺, 获取自我的愉悦和狂欢。他们释放情绪、缓解焦虑、宣泄不满的过程中, 也体现当前大众的一种文化心理。因此新媒介语境下的青年亚文化, 抵抗色彩在减弱同时, 加强了其娱乐化的性质。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不仅是青年亚文化群体追求身份认同的一种体现, 也逐渐由以往强烈的抵抗方式逐渐走向娱乐化, 现在已经引起主流社会的关注。网络流行语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媒介用语的构成和发展, 同时网络流行语也会在主流文化协商下, 最终走向被收编的命运。

摘要: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中包含抵抗、风格和收编三个重要的概念, 其中“风格”是青年亚文化理论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它主要包含拼接、同构和表意实践三个部分。本文尝试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语的风格, 并揭示其潜在的文化和价值。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网络流行语,风格

参考文献

[1][美]狄克.赫布迪格著.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 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陶东风, 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李钢, 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4]宁珊珊.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D].吉首大学硕士论文, 2013.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第2篇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青年处于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青年所处的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对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社会文化形态对于青年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青年也在创造和累积具有自身属性的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如大众娱乐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聊天”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及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就是其表层的、集中的,也是颇为典型的代表。2005年,“超女”浪潮风靡全国,达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这也是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的。这些流行文化,看似各有特点,形成的源头又不尽相同,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文化的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势不可挡,流行文化在我国青年中掀起阵阵热潮且呈现持续升温状态,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缩小,流行文化的触角已经伸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大学校园也不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大众媒体造势之外,同时也关系到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自身所包涵的文化底蕴和各自的文化结构,涉及到青年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生活态度。青年作为社会的主干,具有鲜明的个性,所代表的文化体系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影响着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丰富、深化与发展。因此,全面了解青年对流行文化的定位,分析青年所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对于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对待流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青年流行文化的相关理论

(一)青年流行文化概念的界定

我国学者陆玉林提出,从“青年文化”的视角看,青年流行文化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特别是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青年流行文化并不等同于大众文化,也不完全是流行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同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相似,但更多的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的紧张关系。从青年流行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看,可以认为青年流行文化是在青年中存在的、具有青年特殊性的流行文化现象。寻求个体意识,而非集体意识,是青年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德认为,时尚的传播是建立在个人的创造和多数人互相模仿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青年期独特的“同伴文化”特点,决定“向同伴学习”或“同辈之间互相模仿”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正是“同伴文化”的模仿性特点,使流行文化往往发端于青年。我国学者马广海认为:时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经济变革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会使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原有的价值,各种新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又不断汇集、重组和整合。在传统与现代冲突过程中,青年人总首先面向现代化、热衷改革、创造新鲜,这些都被认为是青年流行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青年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

一种事物之所以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其首要基础是受众对于该事物的共同知识成为共享流行事物并获得其意义,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会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外。在传媒时代,媒体首当其冲成为制造和传播流行共识与流行文化的系统。如果问起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文化的变化,当代中国青年感触最深的恐怕就是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新鲜与惊奇。其中,声像技术和通讯技术大大丰富了流行文化的物质载体。多媒体和印刷技术的发达、电脑和DVD的普及、超大纯平显示器的出现、动画制作工艺的日益精良等等,都极大地增强了各种传媒的声像效果。这些新出现的声像技术强化了人们的视听感受,对诉诸感官刺激的流行文化贡献非常大。技术的发展也并不只是被动地让人们接受信息,平面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Flash动画等的普及,使得喜欢艺术的普通人借之也能够获得某种表现力,并相应地形成了以该种技术为依托的流行文化。促进流行文化发展的另一日益突出的因素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普及。

从另一角度来分析青年流行文化的传播途径,这种文化主要是一种“同辈文化”,亦称“同伴文化”,即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群关系构成的一种亚文化,其流传范围主要集中在不同的青年个体之间。这是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青年而言,同辈关系是极为重要的。这是因为,青年要逐步地走出家庭,疏远父母的权威,寻求较大的社会独立性。同伴群体可以为这种努力提供一种温暖的支持。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为自由,更能为青年个体提供发展角色技能的机会。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在某种意义上,青年同伴群体是一个封闭的公司”,所有这些群体共同组成的同伴文化,有着自己独立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而“青年流行文化”恰恰为同伴性的青年群体,提供了这种行为方式和价值典范。青年们由此获得共同的话题、话语,分享共同的情感与趣味,关键是借此获得一定的身份认同。在兴趣与情感之外,群体间的交往需要上升为第一位,直接促成了青年对流行文化的吸收与内化。

(三)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响与功能

“青年流行文化”离不开一定的支持和参与的力量。在“青年流行文化”中,是商家直接促成了青年流行物品及文本的大规模流传,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就是“青年流行文化”的真正支持者。因为文化活动从根本上来看是一种个人的选择,青年有“要”与“不要”的自由。只有当他们对“要”的选择构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商家才会依市场规则去运营。从这个角度而言,实际上是青年左右着商家的行为,也因此而规定了流行文化的大致方向。青年人是青年流行文化最根本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他们并不是文化的“瘾君子”,缺少了青年的支持和参与,青年流行文化自然会失去实在的依托,而成为一种无名无实之物。

青年群体正是以青年流行文化作为自身力量的动员、聚合和展示方式。青年不仅在自己的流行文化中找寻乐趣、宣泄感情、塑造思想,还通过自己的流行文化聚合力量,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存在。青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政治理念、利益诉求,甚至冲击现有的社会秩序。

“青年流行文化”并不完全是享受和退避,而是一种社会参与姿态,一种另类的政治姿态,其间存在着各种持久的张力和妥协。就青年流行文化本身来讲,青年人对某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追求,显示了区别于成人社会的审美取向。此类异于成年人的行为,表现为一种相对柔和的张力,一般而言,不大会引起社会的过分关注。但有一些流行文化,却可以直接造成青年与社会的紧张状态,最突出的便是“道德恐慌”理论下的青年流行文化。青少年犯罪的大幅度飙升,促成了媒体与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一些社会学家又指出,社会控制的操纵,在扩大“异常行为”方面作用甚著。他们认为,媒体的报道对青年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往往会推动青年走向社会期望的另一面。青年流行文化与主流意识的对立,可能表现为明显的冲突,产生“愤青一代”;也可能表现为一种内隐式的对抗,如一些青年对政治等社会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拒绝。在一定程度上,“沉默”是一种反驳,对“无意义”的追求是对强加意义的最大排斥。另外,“青年流行文化”的张力之强,还表现在社会力量对青年流行文化的批判之上。对待“青年流行文化”,社会有多大的谴责,就暗示了青年的意识对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冲击。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流行文化

青年流行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直观反映,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内,青年流行文化依附于成人主体文化,没有独立的精神意识空间和自己的独特个性。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对内改革,使整个神州大地从文革的破坏中慢慢恢复,并重新焕发出一种积极昂扬的清新之风,一大批青年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了流行文化的建设者与鼓吹者;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港台的流行音乐吹进了大陆的千家万户,让邓丽君、罗大佑等港台艺人的名字同他们的歌声一起传唱一时。大量的译著又向大陆青年介绍了尼采、弗洛伊德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让青年思想经历了剧烈的变化。

这一时期又可具体分成两个阶段。从改革开放伊始到1985年,该阶段文化上的绝对控制渐渐从青年流行文化生活中退出,青年自己的关怀与思考开始升腾,整个社会还具有过去的的气息与惯性。此时的青年流行文化仍定位于严肃文化的层面,虽然有价值重估的部分,但仍深受当时整个社会风气尚未放开的影响。比如说,虽然当时邓丽君的歌曲已经传唱于大街小巷,但社会上的主流意识仍然认为这属于“资产阶级的淫词滥曲”,认为在歌曲中表达情愫是低级趣味的。再如中国最早的模特大赛,本是女性个性解放的象征,也顺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潮流,从北京开始,昆明、广州等地纷纷举办模特大赛,颇有风靡一时的趋势,但迫于当时的社会舆论压力,这些比赛最终都无果而终。同时,这一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尤其是农村改革的启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改变了“文化大革命”带给人们的沮丧失望的心情,社会的进步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生活热情。青年本身所固有的那种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再次迸发出来。1981年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庆祝中国女排夺取世界冠军的游行集会上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并立即得到了全国青年的积极响应。也可以从当时的流行歌曲中看出那一代青年的爱国精神。如创作于1980年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唱道:“创造新的成绩,描绘新的蓝图,需要靠谁?”“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歌词通过对现实的抒写,对未来的畅想,刻画出立志投身祖国建设的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形象。既唤醒了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主体意识,又警策他们珍惜时光,让青春在四化建设中闪光彩。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再次唱响了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经历了改革开放10年的积累,青年中关于文革那个时代的记忆似乎已慢慢淡去,他们自我的意识力量暗流涌动,终于在一个节点升腾爆发,焕发出那个时代青年独有的活力。其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是崔健在北京国际和平年音乐会上,身着农民装,裤腿一高一低的演唱《一无所有》,赢得在场观众经久不觉的掌声,并成为那个时代青年精神的写照。现在看那首歌的现场视频,仍会感到热血沸腾,感受到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磅礴震撼的气息。

自那以后,崔健成了青年流行文化的标杆人物,被誉为“中国摇滚教父”,推出了一大批反映当时时代精神的摇滚歌曲。这些歌以个性自我的态度对物质和精神诸多方面进行了现实的批判,表现出无限的反叛激情和对自我自由创造的坚定认同。文化和价值发生断裂,失去以往真切的理想和信念后,青年群体迷失了生存意义,先驱人物感受着虚无却不甘虚无,竭力执着地寻找:“多少次这样不停的走,可多少次这样一天到头。”在生命罅隙中抗争和呼喊的青年,需要时代的标杆和英雄,需要一种痛快淋漓的宣泄。崔健的摇滚乐“那雄浑铿锵富有蛊惑力的节奏,那嘶哑却自心底升起的苍凉沉重的呐喊,那迷惘落寞无奈却又不甘平静的怅然情绪,令青年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与此同时,新的青年流行文化也在抢占文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这一时期,朦胧诗人的诗歌名篇像荒原上的野火,点燃了无数青年心中的文学圣火,以深邃悠远的反思和痛彻心扉的呐喊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朦胧诗与新诗潮运动,从形式和思想内容上都冲破了旧有传统,以全新的探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当时朦胧诗派的年轻诗人群体,比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等,这些名字成为八十年代中后期思想文化复兴时期青年心目中的偶像。青年通过文学反思过去的深重灾难,探求未来的光明道路。朦胧诗派、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整整一代人在文学中寻求答案,“文学青年”成为当时最骄傲和最时髦的词汇。他们在文学中倾诉忧伤、抚慰伤口;也在文学中重新探求人性的真、善、美,寻找民族与国家振兴的希望。

青年流行文化与成人主流文化日渐显现的离异,与当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传播一脉相承。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解构主义和反逻各斯主义,消解和解构传统是后现代主义首要而基本的文化功能,后现代主义者的哲学主张极大的启蒙和开掘了青年的批判精神,诱发了价值重建的主体性冲动。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文化的特征就是“不断的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它尽力扩张,寻觅各种经验不受限制,遍地掘发。”这一时期,王朔的小说作品不断被搬上银幕,王朔在小说中复活了大批鲜活的北京市井流行语,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他创造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等语录,已成为流行于青年间的日常用语。王朔在小说中用个体经验的无限度扩张显示了文化本身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传统的理想主义被个体的心理、意志、激情、欲求所刷新,一方面使青年流行文化缺乏理性和深度,另一方面又使青年流行文化具有文化平等和解构权威的进步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西方思想也通过大量译著被介绍到中国来,西方哲学理论在青年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一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尼采、弗洛伊德、伯格森、黑格尔和萨特等人的思想,为新时期青年价值的重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四、九十年代以来的青年流行文化

回首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的变迁轨迹,可谓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层出不穷。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青年流行文化的变迁可分为多个阶段。九十年代初期,青年经历了迷惘混乱,怀旧成为他们追溯寄托梦想的手段;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消费主义逐渐盛行,青年追求更为个性自由的生活;新世纪以来,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势头,衍生出多层次多领域的亚文化群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经历了照搬西方模式的激进实践受到挫折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短暂的空缺。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凸显出价值缺失和迷惘的倾向,疑惑丛生,渴望寻求归属。表现此类主题、情绪的流行歌曲较前阶段上升许多。汪国真的诗歌受到青年人的热切追捧,第一部诗集《青年的潮》出版后连续五次印刷,成为当年十大畅销书之一。诗中淡泊空灵的文字,迎合了当时青年的心态:想要拥有自我,但也真切地感受到周围生活的光明与艰难;追求理想,但却隐现淡淡的哀愁、莫名的惆怅。九十年代初期中国都市始终涌动着一股浓重的怀旧和乡愁情调。在青年流行文化中,“精神家园”、“人文精神”一度成为时髦语汇,表现出文化性“恋旧”的兴起,造出了“归家”的抚慰。改革开放之初,青年人在短短几年里走过了西方人几个世纪的思想历程,“前现代、现代、后 现代的时空聚变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使人们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冲击、震荡与裂变。一方面,人们热切享受着进步历史观、现代性工业化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无处不在的现代化、全球化浪潮面前,又总是感到内心深处的隐隐作痛。因此在这两种时空维度的冲突与撕扯中,人们无奈向尘封的记忆寻找安抚,来弥补现代化造成的裂痕与伤口。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青年群体逐渐以流行文化来为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形成一场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到文化范式的全面反叛。青年群体在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之外,开辟了一个完全独立的话语系统和文化空间,使青年流行文化从政治和道德理念的负载之下解放出来。张扬个性成为青年文 化的主旋律。青年群体体现出极强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导向越来越明显。他们渴望自我成才、企盼致富;他们关心事业、关心时事、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青年表现出相当强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欲望,并且在职业选择中较多倾向于收入高但又有一定风险的职业。在大学校园出现的实用科技热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了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务实性特点。公关、市场营销、计算机、外国语等课程受到大学生广泛欢迎。青年在选择职业上所考虑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能否实现个人价值,权力和社会地位,工作舒适,位于大城市,出国深造的机会多等。

九十年代青年价值观的共同点是采取积极态度顺应时代潮流,跟随改革走的,而不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并且青年总是走在改革的前列。因此,青年价值观的历史变化对改革开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世纪以来, 青年时尚文化与科学技术、网络信息紧密结合,在社会各个领域里繁荣与发展起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时尚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进一步扩大,日益趋向市场化。时尚消费、韩流、流行语、街头艺术、网络文化、山寨文化等丰富了青年时尚文化的内容,使青年人有了选择多种时尚文化的机会。各种时尚文化依托大众媒体尤其是网络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开来,加之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时尚文化越来越为青年群体所喜爱。

在新的世纪中,青年时尚文化主要依托网络、手机等媒介来普遍传播,给青年提供直接表达自我的便捷途径。同时,青年自身的种种因素对时尚文化的多元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围绕着各种时尚文化,青年群体会演变成一个个小圈子,他们有各自的活动地点和文化交流模式,各个小圈子又都有些共同的地方,而且其互动关系也很复杂,从而构成了一种多元化的时尚文化景观。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来的纷繁复杂使得人们无法找到一种或是几种主导样式。青年流行文化和青年价值观呈现出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更加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偶像崇拜”文化、“时尚消费”文化、“网络”文化、“韩流”文化、“流行语”文化等现象层出不穷。

“偶像崇拜”在目前的中国青年中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活动,他们渴望与偶像交流,喜欢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偶像。随着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偶像及其崇拜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得以延伸传播,偶像崇拜有愈演愈烈之势。“时尚消费”表现为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和品位。青年对商品的品牌及其文化需求更为敏感,中国的青年已经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和文化商品的庞大消费群。同样,青年越来越受到商业广告的影响。喜欢名牌服装是越来越多的青年的心理需求,他们对名牌有着较高的认知度、较强的辨别能力和丰富的相关知识。“网络文化”主要体现在青年上网行为的广泛性和频繁性,他们渴望充分的信息与通讯。由于网络综合了报刊、广播、电视、图书、录音录像、户外宣传等其他现存媒体的优势,青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信息搜索。网络不但有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而且也创新了青年流行文化的传输方式。与传统文化单向性传统不同,网络上的文化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例如,“韩流”在我国的风行,它对中国广大青年的观念更新和行为认同更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再如,“流行语”文化则表现为大量的新潮时髦的词汇流行。随着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一种特殊语言符号“火星文”随之诞生。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文化现象外,还存在着一些小众化的青年流行文化群体,从参与比例上来说,置身这些流行文化的青年在青年群体中尽管是“小众”,但绝对数量上依旧很大,反响也不小,并且还在进一步发展。“网络自拍”在2005年火热一时,这种兴起并迅速蔓延于网络的文化现象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街球”是当前在青年中越来越有影响的一种运动休闲方式。这种运动时尚兴起于美国,近年来借助NBA的影响,在运动产品制造商的推动下,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兴起的还有诞生于美国黑人群体的“街舞”表演。Cosplay也是一种舶来文化,该单词中文译为“角色扮演”,是指利用服装、饰品、道具及化妆等来扮演动漫、游戏、影视中的某些角色,也包括自我原创的造型装扮。喜欢玩这种秀的大多是一些动漫爱好者。围绕这些流行文化,青年群体会形成一个个“小圈子”,他们有各自的活动地点和交流模式,各个板块之间互有重叠,其互动关系也很复杂,由此构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一些学者将青年群体中涌现出来的这些文化现象定位为非主流文化,并对此持肯定态度:“在现代社会中,一种文化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对立面存在,消灭了对手,也就最终消灭了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非主流文化作为一种制衡力量存在和繁荣,对主流文化亦是一件幸事。另外,从宏观层面来看,新世纪中的青年流行文化主要是依托网络、计算机、手机等而流行。技术的发展并不只是被动地让人们接受信息,而是青年自身主动地形成以该种技术为依托的流行文化,进而激起了他们广泛参与文化表达的愿望。当代青年流行文化多元化的取向和由于多种标准造成的价值选择的迷茫,可以看作是对后现代主义“多元化、差异性”的折射。当代青年越来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方式。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青年的主要人生目标,发展个体自我、崇尚自主独立成为青年一代的生活逻辑。这也表现为青年们拥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效率观念及代价和风险意识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思维方式,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务实、宽容、多元。

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近年来一系列振奋人心的大事,青年群体的民族自豪感逐渐高涨,爱国主义价值观进一步增强。2008年上半年,海内外华人青年空前一致地团结起来,揭穿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中的谎言,为奥运圣火的传递助威护航。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青年掀起爱国互助的热潮,表达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东道主国家的青年群体更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风采。此刻青年的爱国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不再是一种弱者的抗争,而是建立在祖国日益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强烈抒发。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也造就了一代新的青年。他们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甚至反叛这种文化及其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体现他们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新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迷惘并追求着,痛苦并快乐着,他们将在不断的学习、接受、质疑、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社会的新的脊梁。

五、当代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典例分析——北京798艺术区调研

(一)798艺术区简介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20 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名曰:798 艺术区。早在我们实践队一行人踏入798艺术区这片土地前,就听朋友们讲述798 艺术区的种种新鲜事物。加之近年来中国大地上创意文化产业大有方兴未艾之势,而798 艺术区是先锋模范,因而其成为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一个创意园区,也是当代青年流行文化体现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一群对流行文化有着极高热情的青年,我们走进了这满载着艺术家的憧憬与梦想的798 艺术区,去探索其中所蕴含的青年流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独特的SOHO式艺术聚落与Loft生活方式

进入20 世纪90年代后,由于电子科技的不断更新飞速发展,曾经为厂里带来利润的产品不再能适销对路,产区中各厂只能够靠出租部分闲置的厂房以渡难关。就在这时,一些艺术家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自己的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像滚“雪球”一样,就这样滚了起来,活了起来。而在艺术家们纷纷搬迁入该厂区后,适合艺术家的SOHO 式艺术聚落与Loft 生活方式便开始传播开来。

所谓的SOHO,即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即“小型化办公,家庭办公”,即营造一个舒适的、放松的工作创作空间。对于Loft 的改造,只是根据居住者的要求,仅对其空间进行改造,而不是完全地改变它们。通过保持每个结构元素创造出更加实用灵活的生活工作空间,无须任何的艺术装饰品,就可以创造一个温馨的充满艺术的生活空间。于是,原有的单一的大工业厂房被划分出了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与展览空间。从此,粗糙的柱壁,灰暗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钢结构已经脱离了旧仓库的代名词,一间间其貌不扬的旧式厂房里,一股新的流行文化气息正在涌动,这就是Loft生活方式。

(三)从流行音乐方面来分析

当代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并非是由单一一种文化元素构成,而是由多种文化相互交织的。在798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大众流行的现代主义通俗文化,还能看到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的、非主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比如,我们就参观传统荷塘与新潮的玻璃屋并存的了具有的“佩斯北京”艺术厅,具有浓郁非洲特色的赞比亚风情的画廊……从军工厂到艺术区,这些具有包豪斯建筑风格的厂房历经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如今的798是中国青年流行文化的急先锋,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时尚新宠,一个青年的关于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荒诞与正经奇幻组合的试验场!

实践队一行人穿梭在798艺术区内的大街小道中,静静地看着周围发生的这一切,看着艺术区内穿行的人与事物,细细品味着这里风格别具的艺术画廊,又恬然思考着798的记忆与未来。这是一个氛围独特的工厂,同时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区,更是一片青年流行文化的伊甸园!工业与艺术,竟能彼此相安,甚至相得益彰,这在中国的其他工厂中是难得一见的,真可谓是流行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事实上,再造的798 艺术区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通俗的互动,引领着新时代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方向!

六、青年流行文化变迁的多角度观察

(一)从流行影视方面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迷惘怀旧向消费主义逐步盛行、追求个性自由过渡的思想文化转型。我国青年流行文化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以下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流行内容,这里主要从流行影视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港台文化勃兴。在影视方面,《霍元甲》、《上海滩》、《几度夕阳红》等掀起了观影热潮。这一阶段展现了青年渴望解放思想观念,解放世俗生活欲望的心态。客观上来讲,青年流行文化以作为传统文化的平衡者身份出现,逐渐形成了“70后”这一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二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内地流行文化开始壮大并与港台文化合流共生。在影视领域,春晚渐渐走入千家万户,周星驰、王家卫、冯小刚的作品引领电影潮流。这一阶段,流行文化和工业化紧密结合,体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强。青年流行文化不仅作为传统文化的平衡者出现,而且逐步占据青年视线主流,形成“80后”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中国流行文化开始和国际接轨。伴随着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孕育,人们的主题意识被激活,更加关注小人物,出现了草根文化、山寨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形成了“90后”这一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二)从流行语方面来分析

青年流行语作为一种灵动的青年文化现象,在青年的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涌动、翻新。青年流行语承载着一定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敏锐地反映出客观世界和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折射着青年人喜怒哀乐的生存状态,表征着青年的社会文化心态。

青年流行语是指某一时期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的高频词,如酷、QQ、炫等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折射出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的变化,从文化的角度透视和解读流行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感知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生活观念的变化在词语中的反映。近年来,网络文化迅猛发展,上网越来越成为青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追赶时尚、联络朋友、放松自我、查询信息。从青年对网络的偏好上可以看到,这种“快餐”式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在青年文化中正逐渐消解。“酷”是英文“cool”的汉语译音,随着网络QQ 表情的使用而迅速成为青少年群体中最流行的夸赞语。它已经由原来的“冷”的意思流转为“冷峻的潇洒”,到“帅”、“棒极了”,进而成为对“极具个性魅力”的经典概括。而这也正是“酷”的精髓所在,它迎合了当代青少年努力追求个性的意识和需要,成为青少年赞赏个性美的一种最高的表达方式。“炫”是随着手机通讯工具的兴起而诞生的一个流行词语,最初是形容彩屏手机的色彩鲜艳、绚丽夺目的。现在,它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青年人常用“炫”表示“引人注目”之意,如“最炫”、“够炫”;用“炫”表示“张扬、展示”之意,如“炫出个性,炫出风采”。总之,“炫”表达了青年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引人注目的一种审美观念。可见,青年流行语虽不具有物质载体,但却直接反映了流行背后的文化属性,集中反映了青少年文化的指向。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与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酷、QQ、炫这些流行语的出现既是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相互磨合的结果,又能够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这些词汇的解读,能够看出网络通信对青年的广泛影响以及青年对网络文化快速发展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观念心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量诞生的流行词语,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成为中国人物质生活和观念变迁过程中最忠实的记载工具,是社会文化生活新面貌的真实记录,所以,植根于当代中国文化环境之中的流行语频率的变化反映着社会文化各种潮流的变化发展。例如,八十年代“摇滚乐”一词随中国摇滚乐教父崔健的全国巡演而“火爆”,也形成了青年对摇滚乐的普遍认同。虽然它造成了当时流行音乐文化的单一,但它浓缩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并且打破了文革时期形成的音乐文化的僵化形式,也折射出青年对音乐的新认识。由“北漂”而衍生的“校漂”一词是现代校园文化环境所特有的产物。“校漂”一族指的是一群正从学生时代向职业生涯转变,生活和事业尚未稳定,处于独立和漂泊状态之间的青年人。“漂”本意是漂动,带给人不定感,体现出大学毕业生们摇摆于现实与梦想之间。此外,“双向选择”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就业”、“签约”、“协议”显示出了当今时代的变革所引发的青年对职业的新思考;“考研”、“面霸”反映了青年人对科教领域变革的应对;“丁克”、“剩女”、“闪婚”折射出青年对婚嫁以及文化生活的新观念等等。现代青年流行文化变迁的确是现代青年流行语产生的根源,青年流行语是现代事物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青年文化变迁在语言上的反映。另一方面,青年流行语也反映出青年文化的走向。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现代社会一种文化的兴起,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相关新词新语,这些新词新语是该种文化兴起的象征;反之,这种文化也需依赖这些新词新语,才能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交流和运作,以彰显其优势和魅力。青年流行语是伴随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变革,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诞生以及青年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有着复杂和深厚的文化根源。青年流行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青年流行文化的标志,青年流行语折射出青年流行文化的客观存在以及变迁趋势。例如青年人说汉语时常夹杂着英文,表明青年文化在趋向港化、洋化。“新人类”、“新新人类”、“新某族”等一类称谓的价值指向是年轻、新潮、前卫、刺激、暴露、狂野、奢侈和叛逆,显示出青年文化的前卫化倾向。“保研”、“博导”、“愤青”等缩略语表义明确,语音固定,符合简约性原则,体现出青年文化的简约化倾向。“剩女”、“面霸”,把极严肃的对象通俗化,语义上巨大的反差,为词语平添了滑稽调侃的色彩,表现了青年流行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大虾”、“菜鸟”这些最有时代气息的词语,也从流行语变成了普通用语,反映出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势头以及青年文化的现时化倾向。网络流行语如“ 886”、“泪奔”等利用多种符号手段,如数字、字母、键盘符号、图形等,追求轻松有趣,幽默诙谐,表情达意简洁明了,生动形象,体现了青年流行文化的符号化倾向。(三)从流行音乐方面来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国策提出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中,从意识形态方面政治主导下的革命歌曲、群众歌曲逐步发生了向抒情歌曲、流行歌曲的转换。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是这一过渡期的代表作之一,像春风一样在吹暖了祖国华夏大地,唱者淋漓尽致,听者心醉神迷。一时间,歌声此起彼伏,成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曲。1985 年该歌曲获“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一等奖。彭丽媛更是赢得了全国青年的喜爱和掌声,其端庄、高贵的舞台形象,成了青年们的偶像。她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每到一地,彭丽媛的歌声都赢得当地观众的喝彩,并获得了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是拥有青年偶像最多的歌唱家之一。在彭丽媛的歌声里充满着希望、幸福、快乐„„这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的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国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正如歌词中: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广大青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各种形态的音乐快餐已开始流入国内,开启了流行音乐和摇滚并行的局面。这是一个反叛和普世价值观并存的年代。1986年5月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崔健演唱了一首之后在年轻人中风靡一时的《一无所有》,他后来被誉为中国摇滚第一人,《一无所有》也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无可否认,崔健特有的沙哑、粗糙,甚至于嘶喊的噪音具有不可遏止的震撼力,很容易调动青年歌迷狂热的情绪,引发他们的深层心理共振。崔健的歌声表达了处在社会转型期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人的彷徨、困惑和对独立自我的渴望。而在歌声中他们感到放纵、自由,更接近真实的自我,这正是他们热烈崇拜崔健的关键所在。同天同台,百名歌手在首体同声高唱《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韦唯、程琳、杭天琪、付笛声、蔡国庆、崔健、孙国庆、常宽等一百多名歌星手拉手、肩并肩,带来了这场震撼当时乐坛的百人合唱,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歌声呼唤人们以爱心相互沟通,相互交融,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世界。

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市场经济造成高速发展的景象。“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一曲《好汉歌》引发了刘欢热,“该出手时就出手”成了当时青年的流行语。刘欢被冠以“中国歌王”、“中国流行歌坛第一人”等美名。刘欢在流行歌坛独领风骚,成为青年的偶像。刘欢曾在上海的演唱会首日售票票房就突破百万元,如此火爆的销售情况在当时极为罕见,他还与歌迷一起千人合唱“好汉歌”,演唱会中歌迷都不由自主的爆发出阵阵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他的歌声带给听众极大的震撼与感染,唱出了那个时代的心声。青年从刘欢的歌声中可以感受到敢说敢干,雷厉风行,敢于承当重任,勇往直前的英雄情怀,这正是当时社会的最真实写照。《常回家看看》是1999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最著名的歌曲,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共同演唱。四位歌手的演唱极具亲和力,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一夜间红透了大江南北。他们用歌声唱出了归家儿女孝敬父母的心情,以及父母对儿女们永远关爱牵挂的情怀。“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歌词清新有力地传递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而演唱者又将歌曲中蕴涵的深刻情感彻底地展现了出来,给予人们久久不退的震撼力,歌声的呼唤,使广大对人生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音乐的交融,欧美风格的流入,网络音乐、数字音乐、流行音乐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杰伦荣登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人物,该杂志赞许他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周杰伦的创作作品数量之多、作品获奖数量之多、演唱会数量之多等等是华人乐坛无与伦比的。“2008北京期待你:周杰伦个人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再次掀起龙卷风。演唱会吸引了数万歌迷参加,现场气氛极其火爆。场内黑压压的人潮上漂着一片由荧光棒组成的光海,歌迷们大声尖叫着偶像的名字,每个人脸上都有激动的近乎朝圣的表情。周杰伦所代表的是二十一世纪新兴青年所具有的青春、叛逆、求知欲强的特性,以及颠覆传统的勇气和欲望,由上一代人对社会的理想和责任转为敢于创新,敢于独立的自我精神。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流变的梳理,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青年文化偶像观的蜕变。流行音乐的发展即是青年流行文化变迁的一个方面,这其中的变化与社会的状况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要在一定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与思考。

七、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在青年流行文化的现实状况中已经有所体现。如果不出现一些对青年震动较大的社会事件,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青年流行文化的过去与现在推知其未来。然而,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正如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虽然有其必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但直接的原因却是非常偶然的事件一样。我们无法推知是否会出现能够改变青年发展和青年文化发展的偶然事件,因而我们所推测的青年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只能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

在物质形式的层面上,青年流行文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新”的,即使这种“唯新”有时是用一种复古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其中已经被青年人赋予了新的意义。物质形式的科技化趋势,大抵仍会持续。虽然现在有些西方青年在寻求古旧之物,并有着强烈的反科技倾向,但是这种反科技倾向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而在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让青年去反科技。可以预见,青年流行文化在物质表现上仍然会走在时代的前端,同时也自然会长期扮演高科技产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角色。

在组织体制方面,非正式组织是青年流行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对青年的吸引力也会不断增强。没有非正式组织,青年流行文化是难以存在的。例如,没有同性恋组织的存在,同性恋亚文化就难以形成。因此,随着青年流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青年流行文化群体会更加分化。可以预见,不同形式的青年流行文化群体或青年流行文化组织会逐渐增多。

在知识系统方面,世俗性、流行性的知识仍将是青年流行文化的知识基础。青年对流行性知识的吸纳程度会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就是对传统性、经典性知识的拒绝与疏远。在现时的青年流行文化中,我们已经很难发现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传统性、经典性知识的高度吸收。例如,“文化热”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是以传统性和经典性知识为基础的,而这样的“文化热”早已成昨日黄花。

在价值取向方面,现在的青年流行文化已经与成人文化和主流文化趋于合流。世俗性价值的优先地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并不是只体现在青年流行文化中,在成人文化和主流文化中都一样。例如,对财富的态度,主流文化鼓励致富,而青年人的致富意识也并不见得如此强烈。因此,就价值取向而言,青年流行文化与主流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冲突,可能已成过去。所谓青年流行文化的“反哺”,就价值取向而言也将成为过去。

在行为方式上,青年人本身所具有的逆反心理以及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青年流行文化在这一方面的独异性与非规范性特征仍将持续。换句话说,青年仍将挑战现有的道德与行为规范。近年来,“波波族”即收入较高而又具有自由、浪漫与冒险精神的青年群体的出现,虽然不像此前的具有另类精神的青年群体对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冲击那么大,但实实在在冲击了职业、家庭和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青年流行文化仍将在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与互动中展现自身的特色。在某些方面,如物质形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青年流行文化会逐渐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合流;而在组织体制、知识系统与行为方式等方面,青年流行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会越来越强,而与成人文化和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加剧。因此,要求我们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及时追踪青年流行文化动态,透析青年流行文化现象,掌握青年流行文化发展的趋势,探索青年流行文化发展的规律,总结青年流行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和经验,推动我国青年流行文化健康蓬勃地发展,为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为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整个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八、青年流行文化的规范与引导

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有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从文化、环境、心理等多个层面来看,其表现出阶层化、小众化和多样的传播形式及多元化、个性化、时尚消费等发展趋势。从青年流行文化的整体性审视,青年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这就无法改变青年流行文化与生俱来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是我们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的意义所在。

(一)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年的流行文化,提升青年对流行文化的鉴别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备,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时代发展的步伐比较起来略显迟缓,而各种媒体的炒作和网络文化的盛行使青年群体在无形中受到了冲击,对青年群体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势在必行。从监管层面上来说,行政主管部门应该规范相关媒体和网络文化的传播,各类媒体和网络也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社会舆论的优势,积极宣传真理,弘扬社会正气,培植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以提升青年对流行文化判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使青年明辨是非,了解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增强文化的白化和自律意识。积极将青年群体朝着适应现代化、网络化需要的现代人引导,确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逐渐淡化的这一事实,进一步规范青年流行文化,使其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二)倡导中华主流文化,提高其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响力

流行文化注定是鱼龙混杂的,良莠不齐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总是要坚守并弘扬反映该民族、该国家、该时代精神风貌的主流文化,并以此砥砺民族情操,凝炼全民意志,推动社会前进。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感的文化形式。中华主流文化是我们在弘扬和保留优良传统文化、保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及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和改良了国外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构建起来。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冲突中,大力倡导中华主流文化,让其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使其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然而不可回避的是,中华主流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之间有着不和谐的一面,青年流行文化有着丰富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同时又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些因素都对青年群体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当前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正确把握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的内涵,以积极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提高中华主流文化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尤显必要和迫切。(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高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包容力

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尽管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展现出强大的现实功能,但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不需要寻找生存策略,在现代多元文化空间中,主体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被不停地塑造,并永远处于变动的开放的状态中,这种兼容并蓄性使现代人具有充分的文化选择权利和自觉性。主流文化也好,流行文化也好,它们应该是处于同一平面上供大众选择的一种文化样式。当前,无论主流文化还是流行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两者之间不存在谁消除谁,谁替换谁。文化导向是对社会生活主流原则的规定,我们不能不认识到,当下社会是个崇尚个体张扬的时代,在个性化的社会里,各个亚文化群体联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并通过特定群体的文化纽带维系成宏观的社会架构。社会结构早已不能只由集体主义一元文化来整合,作为其微观基础的个人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旦排斥或拒绝,则会加剧对主流文化的背离,最终导致社会结构的松散和分裂。通过各种亚文化对自己成员的塑造功能,能产生认同和归属感,以此来凝聚人心,最终会促成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有效整合。

在这个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的心中装着自己理解的艺术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观。俄国文艺理论家拉兹洛戈夫说:“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即每一作品都能找到它的所有读者、听众和观众,而每一读者、听众和观众也都能得到他所感兴趣的艺术作品。”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只有走合谋与共舞之路,才能健康发展共同繁荣。因此,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其客观必要性,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那么,在此意义上对青年流行文化的全面把握,必然需要面向世界的胸怀和有容乃大的胆略,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引导下,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角度,发挥出青年流行文化积极向上的一面。而从另一方面,社会主流文化也要努力创造条件吸纳青年流行化,而不是一味地加以排斥,否则只会加剧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背叛,最终不利于维系有机统一的社会结构。

(四)创新文化机制,改善文化环境,加强对青年流行文化的约束力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语录;青年亚文化;犬儒主义;民粹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6-0038-03

在今天的网络论坛中,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平台上,到处能看到青年群体的流行话语。情绪表达的力量从轻到重,可分为笑话幽默式语录、怪话式语录与狠话语录。笑话式语录是以调侃的方式、玩的心态在青年群体中流传的语录,充满智慧和幽默,给青年带来轻松和愉悦感,获得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网络怪话可以是无原则的牢骚发泄,表现为讽刺、挖苦、奚落、讲反话等;也可以是幽默、诙谐与低俗的话。它们多是恶搞或隐喻权威机构或部门的,既有不满与调侃,又有讽刺与挖苦,情绪色彩较为浓厚。网络狠话则多为缺乏理性,偏激、片面、充满敌我斗争色彩的言论,为了引起关注,它们可以是威胁的、也可以是信口雌黄的,甚至纯粹是毫无根据的谣言煽动。虽然这些狠话偏激而缺乏理性,但在网络上也有众多拥趸。

网络语录代表的是一种青年文化,不仅展现了青年在语言表达上的创新,而且传达了青年对社会的理解,它们“体现着青年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与问题的认知与态度,承载着青年的生活感受、价值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意识”。[1]青年是网络新文化与亚文化的制造者、参与者和消费者。那些以嬉笑怒骂为表现形式,以挑战权威、消解崇高、颠覆传统、反抗父母师长、张扬自我为目的的青年文化被称为青年亚文化。网络语录便是我们研究青年亚文化的一个比较形象而直接的触角。

(一)无奈颓废。时常听到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脆弱,经不起风雨,缺乏担当和勇气。其实,这些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小花朵”们看似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年代,但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无奈。(“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还没参加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可以参加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到份饿不死人累死人的工作;当我们还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的社会转型期,青年人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显而易见。失业高峰时中国青年失业人口接近2000万,相当于某些小国全国的人口,超过社会平均失业率水平。[2]更有20%青少年有抑郁症状,其中有4%重度抑郁,需要接受治疗。[3]最初怀抱理想,但出身普通的青年在经历重重巨压甚至不公平后,难免产生无力无奈之感,甚至会摒弃理想,意志消沉,精神萎靡颓废。

(二)无聊娱乐。很多耳熟能详的语录其实并无多大意义,但网络青年却乐此不彼地转发、转载,甚至作为个性签名。“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就是在一款网络游戏闭关,网友等待间隙得到40万人次的点击转发而走红的。网络就是个超级娱乐现场,青年是网聊、网游、追星、娱乐节目的主体,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挥霍在网络上,无聊已经成为很多青年的一种生活常态。无聊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当个人的、短暂的无聊感蔓延到整个青年群体时,必然存在着社会因素。

(三)暮气世故。“30岁,我已经老了”等语录,渗透着年轻人的暮气沉沉。他们怀念往昔年少的美好,好像单纯的友情与美好的爱情,他们将不会再有。而现在的他们是工于心计的(“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是冷漠世故的(“其实,想开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来回答”),他们信奉丛林法则(“职场竞争,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难怪,专家们很着急:“我们失去了青年!”他们在疑惑,年轻人的朝气哪里去了!他们也在担忧:“青年要么变小,要么迅速变老,中年化、低幼化与市侩化正是当前青年的三张面孔。”

(四)嘲讽恶搞。在网络和新媒介平台环境下,恶搞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古典名著、经典人物(“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并且扩展到主流教材、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主流媒体(“新闻联播,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人心没有不鼓舞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接见没有不亲切的”),也直接深入扩展到政府部门、政治人物、权威专家、商业大亨等这些有政治权力、有话语主导权、有经济权势的社会“既得利益者”领域(“领导下基层三步曲:坐炕沿儿,抱小孩儿,给俩钱儿”;“为什么有权有钱的人都移民了?因为贫贱不能移!”)青年在夸张地嘲笑、挖苦、讽刺中,表达不满、表现叛逆、颠覆传统、张扬个性、讽刺社会。

(五)偏激暴力。网络微博、论坛口水战中,人身攻击和谩骂十分常见,对社会不满,进而采用偏激言论发泄或抨击(“什么明星,什么偶像,什么流行,什么文化,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女娼男盗”),更有甚者,传播谣言,煽动民族情绪(“假如所有中国人都不买日货,日本经济就会崩溃”)。网络上狠话盛行,话语暴力泛滥有其客观条件:一是贫富分化严重,不满现状的人群增多。二是网络的虚拟身份,放大了人们语言和行为的任意性和肆意性。三是网络环境特别是微博环境的特性之一就是话说得越偏激,越狠,越能引起关注,引起围观,产生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中的犬儒主义色彩。作为一种社会讽刺的批判哲学,犬儒主义针对的是“现有”价值和秩序,采用的方式是用“犬”的生存方式进行戏剧性的冷嘲热讽。从网络青年的以上行为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犬儒主义的影子。

一是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从很多网络语录中可以发现,无论事实是什么,他们都先选择不相信。这种普遍的怀疑和不相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各条阵线都存在,对食品普遍的担心和不相信,对官员和统计数字的不相信,对政府政策不相信,对教师、医生的职业操守不相信,对路边的乞丐不相信,对新闻不相信……这种普遍的怀疑主义和不相信的心态往往就是社会犬儒化的一个标志。

二是戏剧性的冷嘲热讽。犬儒主义是一种思维策略,意识到不能被当作傻瓜。网络语录中青年网友们竭尽所能地表现出讽刺的才华。“世界将成为一个忧郁苦闷之地,充满了无休止的快活,人们带着故作聪明的诡秘姿态说出每一句话。”[4]大多数恶搞作品是通过对当下主流价值的冷嘲热讽、通过扮丑卖萌进行自嘲等这些低风险的方式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一种仪式上的抵抗;用自创个性、灵活、丰富的网络热词来对抗所谓的权威、死板、空洞的主流话语体系。虽然不足以主导或推翻他们所厌恶的虚假崇高、空洞说教等等,但至少是一种态度的表达、身份的认同、叛逆的姿态。

三是顺从权势,不理解的认同、不情愿的服从、不反抗的清醒。犬儒主义更是一种生存方式,不管世道怎么变,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他们常常对自己行为和周遭的一切表示怀疑,但却不妨碍继续其行为。网络笑话、怪话与狠话中,虽然有冷嘲热讽、抵抗的一面,但更有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为了生存,犬儒主义者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不反抗的清醒、不认同的接受”。[5]

(二)青年亚文化中的民粹倾向。网络青年的行为表现并不一定全部符合民粹主义特征,但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民粹倾向和表现。

一是容易受到煽动,缺乏理性。比如“钓鱼岛”事件,反日情绪受到激发,“灭了小日本”在网上呼声此起彼伏。他们认为爱国无罪,对日友好、对美友好的人都是汉奸。他们用爱国主义的幌子,自以为代表最高的正义来行使一种话语暴力。他们有的只是源于对现实的不满,任意泄愤,甚至走极端。微博中容易听信谣言,不理性分辨,反而很激动地进行攻击性话语暴力,这就是一种民粹表现。比如,人肉搜索。

二是缺乏信仰与理想,缺乏核心价值观。网络上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多元甚至混乱,缺乏核心价值观,很多青年一方面积极入党,一方面热衷于看相、星座、风水论坛。他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未来实现与否感到渺茫,对马克思主义并不相信,而且他们也不相信其他恒定的价值,他们在价值观上是迷茫的,无所适从的。

三是主张网络参政,缺乏法治意识。围观就是力量,网络参政,网络反腐已经证明了网友的力量,但网络不一定就代表民意,网络舆论强力干预司法不一定合法,不一定就保障了公平与正义。网络中多数不负责任的参政、法治意识的缺乏,多数压制少数的话语暴力,并不符合民主的真正要义。

四是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和不信任。网络中有一种氛围:以穷人的是非为是非,以弱势群体的是非为是非,排斥所谓的“精英”。虽然造成这一现象有其深层的原因,但反精英的思维方式毕竟是一种民粹主义思维,他们认为普通人的利益被社会中的权力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所压制,这是社会不公的主要因素,所以,他们往往以弱势群体自居,逢富必骂,逢官必唾,逢专家必讽。

青年是一个国家、政党的未来,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主流文化和价值要影响、引导和改造青年亚文化,必须首先改变青年亚文化滋长的土壤环境。

(一)改变从概念而不是从事实出发的宣传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党形成的话语习惯和宣传模式有些僵化、机械化了,理论也概念化、让人感到比较枯燥、空洞,难以转化为一种自觉认同。这种宣传教育让相当一部分青年敬而远之。为了充分发挥我们党的社会动员和政治教育功能,要改变长期形成的话语习惯和教育模式,形成一种适应新形势的、从实际出发的、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系统。要做到更世俗化、真实化、具体化。比如相对于抽象化、口号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人人都可以做,举手之劳”等更易被接受。只有改变这种从概念而不是从事实出发的宣传、教育习惯和模式,才能逐渐改变“说一套做一套”、“不相信”的带有犬儒主义色彩的生存法则。

(二)改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固定模式。执政党具有教化功能,但如果一味地处在一种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地位,教育模式会趋于固定而单一,态度也会越来越傲慢,这种单方输出模式并不符合现在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而权力的傲慢也注定沦为一种孤芳自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对话沟通应该采取平等的姿态,互相教育、互相成就。现实告诉我们,一切新文化起初都是亚文化,然后影响主流文化,逐渐融入主流文化,变成一种主流文化。教育者要输出的东西同样也受到被教育者的检验、反馈、影响和改变。

(三)改变青年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党和政府应注重改善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给他们营造良好的、真实的教育环境和公平的就业、创业环境,打破不必要的户籍、学历、地域、房价等外在壁垒与压力,从而让整个青年群体有体面地、有理想、有追求地生活。减少被剥夺感、压抑感,从而消解青年群体当中存在的一些民粹化倾向。

(四)培养或吸纳一批能够真正与青年对话的宣传家。党和政府在青年工作中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赞助者、协调者,在法律、政策上允许并鼓励成立一些多样化的青年自组织,作为青年参与社会的平台和表达意志的有效合法的途径。这些青年自组织是青年群体的纽带和发展空间,因此,青年组织领袖就显得格外重要,主导青年工作的各级团委理应把这类组织的青年领袖作为联系、吸纳的“关键客户”,甚至也可以主动培养、向社会输送一批真正能够与青年对话的宣传家,提升党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由他们来收编活跃于网络、风趣幽默、富有活力与吸引力的草根青年精英。

参考文献:

[1]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9.

[2]徐章辉.青年失业现状与再就业政策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3]俞水.心理危机下的抑郁青春[N].中国教育报,2009-04-19.

[4][英]提摩太·贝维斯.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胡继华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58.

[5]徐贲.当今中国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1(6).

作者单位:上海党建文化研究中心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第4篇

流行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 是一种反传统的、大众性的、通俗性的文化, 包括时装、文娱、体育、流行哲学、道德态度、性爱态度、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政治、文学趋势等与大众精神生活相关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与相对凝固化的传统文化有较大区别。青年流行文化作为修正、变革社会既有风俗习惯的产物, 在某种程度上以其文化精神吸引着当代青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历了从迷惘怀旧向消费主义逐步盛行、追求个性自由过渡的思想文化转型。我国青少年流行文化从起源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以下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流行内容, 当然以影视为例。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港台文化勃兴。在影视方面, 《霍元甲》、《上海滩》、《几度夕阳红》等掀起了观影热潮。这一阶段体现了青少年渴望解放思想观念, 解放世俗生活欲望的心态。客观上来讲, 流行文化以作为传统文化的平衡者身份出现, 逐渐形成70后这一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 内地流行文化开始壮大并与港台文化合流共生。在影视领域, 春晚开始出现, 周星驰、王家卫、冯小刚的作品引领影视潮流。这一阶段, 流行文化和工业化紧密结合, 体现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 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强。流行文化不仅作为传统文化的平衡者出现, 而且逐步占据青少年视线主流, 形成80后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三阶段:21世纪初到现在, 中国流行文化开始和国际接轨。伴随着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孕育, 人们的主题意识被激活, 更加关注小人物, 出现了草根文化、山寨文化。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 形成了90后这一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当代青年流行文化正从过去的保守、无知向前发展, 更加丰富。甚至, 青年对利益的追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原动力, 青年流行文化越来越被媒体和商家对利益的追求所左右, 流行文化背后的经济推手更加明显。

二、流行文化加快青年的社会化过程

流行文化伴随着社会生活的产生而产生, 渗透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成为社会生活变迁的温度计。它的形成不是依靠政府等强势力量的推行, 而是靠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自觉认同, 传播时跨阶层、地域和种族, 在某一时空条件下, 可形成共识性的社会符号, 演化为一种为想到一部分人响应并接受的观念, 形成“共同语言”。当代青年时社会生活中最有生机、最具开放思想的一族, 他们不仅在寻求适应当前社会的生活的方式, 而且更热心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他们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甚至成为流行文化的创始人。流行文化犹如社会生活的一个切入口, 大学生利用这个“共同语言”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交流空间, 无需考虑自己或他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社会背景因素, 能够更从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扩大了社会交往, 更快地融入社会。

三、流行文化导致了社会消费文化的兴起

流行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 其文化产品实质上就是商品, 它常通过缤纷各异的形象和华丽的包装竭力刺激当代青年的消费需求。据调查显示, 大多数重庆市大学生们在生活方式上一改以往的保守、节俭等传统取向, 而特别注重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 相对于高中来说, 更加紧随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宣扬一种超前的消费观念, 在青少年中倡导一种时尚、享受、追求刺激、及时行乐的心态。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解放和躯体的解放, 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 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做正当的选择广泛传播开来。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极为容易吞噬青年的心灵, 青年学生沉湎于平庸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之中, 以暂时逃避日常生活的责任及其单调乏味的学习、工作。

四、流行文化的齐一性使得大学生形成单一价值观

流行文化以一种强烈的同质化力量单面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大众文化的流水线上, 模仿是绝对的, 而个性化努力的最终会被模仿的努力所取代。一旦有人捏造一种流行的东西并且加以大肆宣扬的话, 那么它就会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致使文化的创新性收到排斥, 导致文化发展中经常生产无创造性的同样产品。人们处在一种共时性之中, 可以说流行文化正是通过为大众提供共享的文化而成功地在一个范围内塑造了一股潮流、一种时尚、一种环境、一个氛围, 这种齐一化已成为流行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模式。因此, 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无线丰富性和多样性。大众的需求、思想和行为被齐一化了, 模式化以千篇一律、了无新意抹杀了文化的创新精神, 抑制了人们的想象力, 使文化成为维持现状、甘于平庸生活的保守力量, 成功地把青年塑造成一群依赖的, 被动的价值认知和取向单一的文化接受者。齐一的流行化消灭了文化作品本应具有的思想的丰富性和价值的多样性, 力图造就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单面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 流行文化的齐一化与它的形式多样性和当代青年的主体性并不矛盾。这里指的是文化的齐一化, 因为这个文化是流行的, 是普遍的, 所以受影响的人们被齐一化, 尤其是走在前列的当代青年们, 他们是一个群体, 他们是齐一的, 然而他们与没有受到流行文化较大影响的人相比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主体性是由此体现。而一种文化的齐一并不一定只有一种形式, 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只是都反映了同一个文化内涵。

摘要:近年来, 不断涌现的青年流行文化现象, 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流行于大众青年之间的文化尽管现象不同, 却均源自同一社会背景、同一传播源, 它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青年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本文旨在探讨, 传播媒介中电影电视这中流砥柱的传播源对青年流行文化与价值观所造成的影响。

论文 传统文化与青年素质培养 第5篇

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文化的内容和样式,其主流是儒、道、释三家文化,主体是学说及其思想。儒家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和生活样式等等。而儒家的“内圣外王”的价值观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更是历代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当今大学生由于其思想和品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都应该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不应当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更不应该追求安逸享乐,坐享其成。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文化,离不开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可以学习和领会古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许多知识和礼节,在细微之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养。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精义,即“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些哲理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启发和作用。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往往与其传统文化修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对祖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的遗憾,还可能被人看作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是中华民族迎接各种生存挑战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记忆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就是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说的就是会通之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学习越多,历史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百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事情,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理性。失去这些环节,也将会丧失解决现实生存困境的智慧、能力和方法。

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修养

央企青年政工与企业文化建设 第6篇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教育、宣传、组织、动员、激励等思想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关键取决于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企业的创新,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青年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作为企业“灵魂工程”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围绕育人宗旨,全面发挥导向、激励、保证、育人、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企业青年职工处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推进企业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中,始终是一支不断发展的现实力量和未来力量。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使企业青年职工生存、发展、生活保障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受到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也使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任务、内容、方法、体制等产生新的变化与挑战。只有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带领、帮助、指导、凝聚青年,培养青年人才,为促进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先进企业文化的建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是否能够促进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是评判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性的终极标准。一方面,全体员工是先进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实践主体。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实现员工文化需求方面的利益。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员工在实践中的革新经验,保护和调动广大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借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点和形态来开辟有效途径为员工服务,即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等方式,逐步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准备,并通过不断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为员工提供精神资源,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员工的精神力量,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发员工的潜能,真正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

中央企业的先进企业文化构建在有了人才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来给予政治保障。党是先进文化的领导者。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确保中央企业文化建设先进性方向、深入推进企业文化构建的思想政治保障和先进性的引导力量。当今中央企业在进入全方位竞争的形势下,必须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为此,必须创造性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要确立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作用下,使广大中央企业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与人生观,培育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为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创造主体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又为全体员工给出了科学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并形成整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得员工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具有自觉性、能动性,也使得不同员工的不同活动集中到一个统一的方向,使每个员工的各种层次的追求不断升华,并指向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确保先进企业文化建立在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建设的保证作用大多数是通过间接方式实现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不断提高广大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保证党和国家法规、政策的正确贯彻,保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可以提高青年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责任感,培育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对文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力,对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培养人们共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增强社会凝聚力。有了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作用的发挥,就为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先进的企业文化又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优化企业的竞争能力。纵观21世纪企业发展趋势,企业竞争己经不再仅仅是产品力、销售力的竞争,而趋向于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基础的整体形象的竞争。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形象要靠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塑造。我国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旨在体现社会主义特色,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力和形象力,塑造出以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企业形象。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挥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使员工对企业有信心,以企业为荣,从而使人们透过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一切可视的事物中感到企业富有品位、特色、个性,从而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的指导下树立良好的形象,优化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大力发展中央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作用,为建立先进企业文化提供高素质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生产起直接作用,是丰富和发展青年职工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培养他们的智力和能力,丰富他们的需求体系和情感世界,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塑造他们的个性品德。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作用就是要塑造青年职工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人才成长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青年的政治社会化、培育人才的现代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在促进青年人才的人格完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最大程度地开发智能潜力,从而为企业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储备大量高素质的青年人才资源。

当今社会,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甚至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员工重于利润,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为此,企业必须要奠定企业发展的雄厚人才基础。

把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相结合是当代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形成的智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等,不仅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也是企业竞争能力强弱的反映。企业的竞争力依赖于全体员工,与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直接相关。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为企业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素质现代员工队伍。为此,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就要着眼于员工的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注重培养高素质、拥有良好的文明修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员工,坚持用科学的人才观完善人才选拔和评价体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从而为员工的成长创造良好机制和环境。

最后,要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用,为建立先进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协调青年职工的矛盾利益关系和心理状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根本在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政策调整和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同时,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软性”协调。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不同青年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可以帮助各种青年利益群体克服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引导他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年职工的思想和情绪。思想政治工作对建立平等、互助、协作、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通过人际沟通和梳理,使矛盾的各方求大同,存小異,在一定程度上互相谦让,化解矛盾。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作用为先进企业文化的建立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之一。

中央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以人为研究对象,都是以观念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为核心,都是通过交流与沟通,引导、教育和激励员工努力地工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经济管理的范畴。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企业生产力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则为企业文化起着基础的保证作用,推动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只有两者完美和谐地结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中央企业与广大央企青年职工的创造性,推进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 第7篇

1.1 新媒体正急速化融入进大变革实话时代

社会演进中, 青年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演进参数。而青年文化的发展则是最能展示青年发展风范的标尺。过去, 影响青年文化发展的主要因数除了可直接感悟与体察的民族基因、生活习俗、国家政治、国民教育、生态环境等要素外, 具有集成泫然与牵引的就是承载各类族群、组织、阶层生活与文化资讯的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三种媒体, 也在深深地牵引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

影响青年文化快捷发展的传统媒体, 自形成面市起, 即以其固有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资讯。传统媒体自形成面市起, 因其传播的信息或资讯比个人感悟与感知的体察更具主流泫然性和大众尚潮性, 因而一直是影响青年文化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的牵引性力量。它的领航价值与引路价值, 亦或教育灌输价值属性更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我国“入世”后, 服务于国民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构建, 因特网资讯全球共享互联与交互联动系统也纳入了媒体的范畴, 于是就出现了“新媒体”这个概念。“新媒体”事实上已成为一个随历史变迁而不断改变指涉对象的包容性增长概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人类一直依赖纸质媒介进行资讯传导、信息牵引、文化传播。20世纪60年代, 以电波为物理基础的广播和基于图像传播的电影、电视相对于纸面传播, 被广泛地称为“新媒体”。到20世纪末, 联合国新闻委员提出互联网是“第四媒体”。近年来, 手机又被称为“第五媒体”。

总起来看, 在21世纪初的当下社会, 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在内, 成为了影响当代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最具摇撼与联动意义的“新媒体”。

1.2 新媒体正规模化吸引着青少年消费群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 现在还没有具体定义, 最常见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 201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达73.0%, 规模达9441万人。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 占整体网民的45.1%, 占青少年总体的64.4%。其中, 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 达55.9%, 规模达1.29万人, 同比增长率达31.2%, 远高于全国同期12.2%的平均增幅。

201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台式电脑, 达73.0%, 规模达9441万人。相比2010年, 未成年手机网民对手机网络应用使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成年手机网民中, 使用手机即时通信 (在线聊天) 服务的占比居首, 达86.2%, 同比2010年增长16.1个百分点;使用手机搜索和手机音乐的占比分别为67.7%和52.8%, 同比2010年分别增长13.4和6.4个百分点。使用手机社交网站、手机网络新闻、手机微博和手机网络文学的占比达45%以上;玩手机网络游戏的占比为36.6%。预计, 随着智能手机的低价化和普及化, 未来, 未成年手机持有比例将上升, 该群体手机互联网应用也将继续深化。

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 截至2012年6月底, 我国上网人数已达5.3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9.9%。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 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 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上半年开始, 手机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

根据《报告》测算出, 截至今年6月底, 我国40岁以下 (不含40岁) 网民占82.3%, 共计4.43亿。其中, 20-39岁的青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55.7%, 达近3亿人。其中, 学生网民达1.68亿, 占网民总数的28.6%。其中青年网民上网所花费的时间多于中老年人, 因年满18岁进入成人的自我把控和职场择选, 生活与经济有相对独立性, 故上网所花费的时间也多于少年网民。他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交友、写博客、玩游戏、购物等, 新媒体的功能实用性与使用便捷性, 极大地吸引了青年人的注意力, 并给事实上便利着他们的生存生活、交互学习、社交扩界。这一切更直接影响着青年新文化风范的形成与自身的社会化发展。

2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与青年发展

2.1 传统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内涵

依传统媒体的观察、研究与传播意见, 可知: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演进的动态与相对凝固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社会文化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青年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对于社会大文化范畴, 它既可以被视为一种主流社会主流国民的亚文化, 也可以被视作为青年这个族群整体行为风范的特异主流文化。所以, 人们在观察与研究青年发展现象时, 多认定:青年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一种亚文化, 以"叛逆"为主要色彩。20世纪中期, 二战后, 由于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变革, 而产生。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进程中文明的产物。当他们发现这个社会的权力被牢牢的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他们却又精力充沛, 充满活力时, 边开始在基本遵循社会主流文化范型时, 更着力于以某种青春族群的方式爆发出来, 于是青年文化由此而生。

更宽泛的讨论则指出: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现象,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 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骨子里是一种叛逆它既是青年文化作为流行于青年人社会群体中的文化,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 是青年人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特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为青年人社会群体所共享。而按费孝通教授在《美国与美国人》一书中的意见:青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类型, 即“年轻的文化”。他说:“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扩张的, 一种是生了壳, 停止了生长的。我所谓‘年轻的文化’就是第一种。” (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J985年出版, 第33页) 。费孝通教授所说的“年轻的文化”即青年文化型, 即是与老年文化型相对而言的。

青年文化是青年类本质的文化表现。旧时, 青年文化的形成更多地依赖社会国民的主流风范的行为传导, 及与被主流社会权力掌控政治集团所严格控制的传统媒体的有意识灌输教育而形成。但新技术革命牵动的新网络技术的演进, 终于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单向度影响力, 一个新的尤其为创新生活着的青年所把控的新互动网络系统——多形态新媒体, 开始直接影响着青年文化的迅猛发展, 进而也在深度影响着青年的发展。

2.2 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发展选择

我们看到由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互联网正在将现实社会源源不断地“克隆”到新环境当中, 从而影响、改变着人们, 尤其是青年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青年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网络办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网络社区、网络学校、网络医院、网络交友、网络娱乐等的兴起, 互联网牵引出来的新媒体对作为新人类的青年一代的文化生活的影响将比传统媒体来得更广泛、更深远。

由于青年文化是一种充满着“动感青春”活力文化, 故在可参与互动的多元的新媒体所传递的新生活方式、新文学艺术、新行为规范、新思维方式、新价值取向等影响下, 青年文化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活跃和丰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催生出来的青年文化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亚文化相比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当下所形成的青年文化对青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发展影响巨大。

在具有浓烈大众文化语境、“碎片化”语境、商业化语境、世俗化语境及全球化语境的网络新媒体 (泛媒体) , 尤其是社会化媒体作用下, 传统的单向度青年文化开始向互动式方向转化。特别是在自媒体泫然、牵引与裹胁下, 青年文化的发展已呈示出大不同从前“乖顺接承”的走势, 青年文化现象已开始演变为现代商业社会中一种典型的特殊的“快消”社会文化现象。从文化趣味的代际差异, 特别是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 青年文化现象既有着与大众流行文化等同的内容, 同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相似性, 但更多的则表现为属于新生代人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风范。

在当下, 在新媒体作用下, 由于青年文化已作为“社会积淀的创新”和“创新文化的表征”, 因而青年文化事实世上已成为青年新人类的群体身份标识。它牵引出正在寻找自己群体身份和时代方位的特殊时期的青年人不得不思考的最大的文化演进话题:自己“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确, 新媒体时代以其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等为特征, 为青年社会化成长提供和构筑了生长生活的新的话语机制以及认知与行为实践的逻辑机制。

正是这个内部并不平静, 外部又凸显着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的话语和逻辑机制, 决定着新媒体影响下的青年文化发展选择。

3 青年文化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关联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青少年研究所所长马广海指出:时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经济变革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 会使传统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原有的价值, 各种新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又不断汇集、重组和整合。在传统与现代冲突过程中, 青年人总首先面向现代化、热衷改革、创造新鲜, 这些都被认为是青年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现实新媒体作用日渐扩大的影响下, 青年文化发展已开始展现出明显不同于过往的五大新特征:一是青年人的个性内涵更加多元, 更加深刻;二是青年人的民主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更显理性;三是青年人的生活情态与多媒体更加联动, 更加融合;四是青年人的群体组织与群聚更加自主, 更加多元;五是青年人的群属两极性分层更加突出, 更加显明。

可以说, 在新媒体影响日盛的时代, 寻求个体意识, 而非集体意识, 正在成为青年文化现象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交互作用日盛的的新媒体环境固然会有力地促进当下青年文化的发展, 但这一环境对青年的成长和青年文化的发展又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使青年文化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多数人的研究,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代青年文化所出现的四大矛盾之中:一是青年人面对的个性化与“偶像化”的矛盾;二是青年人面对的理想性与实惠性的矛盾;三是青年人面对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四是青年人面对的统合性与离散性的矛盾。

青年文化发展中的矛盾性成因, 可实质归因于三个要素:一是电子多媒体和网络 (即新媒体) 作为“隐性教育”因素的影响;二是社会主流文化“教化方式”因素的影响;三是青年作为事实“边缘人”的主体因素的制约。

但不管怎样, 青年发展是最愿朝向未来的。由于青年期独特的“同伴文化”特点, 决定了“向同伴学习”或“同辈之间互相模仿”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正是“同伴文化”的模仿性特点, 使青年时尚文化与潮流文化成为推动青年发展的新给力方向。

正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着的主题网站、微博、即时通讯系统、手机报、移动智能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下, 更多有时代价值、普适价值、旋转的青春意象价值的新青年文化正以其全域化、广域化、立体式的作用力, 不断推动着走向未来的青年“从价值冲突走向价值整合”的发展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丽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吉首大学学报2010, Vol.31

大学体育文化与青年社会适应 第8篇

社会适应力是大学人才素养的重要方面。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助于人的外显行为和内在行为有机的统一,能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行为符合社会身份,并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探索大学体育文化对青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对丰富大学体育的内涵,提升其价值取向的全面认识,从而为实现青年社会化的有机过渡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1 大学体育文化

大学体育文化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和氛围发展的背景下,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大学体育文化具有意识、制度、物质三个层面。意识层面:大学体育文化是由与体育相关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健康观、审美观、意识形态等构成的思想体系;制度层面:大学体育文化由一系列与体育有关的制度和组织要素构成的组织体系,决定着体育文化的组织结构和操作效率,以此同时,校园内的体制状况,管理的表现形式,制度的建设等都关系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物质层面:将深层的体育通过中层组织结构付诸实践的操作体系,表现为体育文化的外部形态和外在特征,如校园内的体育雕塑、体育建筑、环境、场地、器材、服装、用品等,尤其是对标志性体育建筑的理解和描述更加深刻地体现着一所大学的体育文化。

大学体育文化的普遍价值。规范行为价值:校园体育是一种群体文化,有赖于群体共建,同时反馈作用于个体,使个体把集体的行为风尚,化为个人自律行为,对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学校“规范”和“约束”的效果,对学生个体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规范约束作用;精神文化价值:文明孕育体育,体育促进文明,校园体育除了对学生个体文明素质的培育和提高有积极作用外,还会通过多元化的形式与传播载体,对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健康发展价值:身体参与运动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通过身体运动决定了校园体育具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本质功能,通过运动实现健康目标;情感文化价值:校园体育文化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教化”因素,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行为中,运动者可以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现才华、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在不断向自然挑战、不断征服自然的界限,向自身挑战,冲击自身能力的极限的过程中,人们可审视自身的速度和力量的崇高,自身的灵巧和协调的优美,崇高感弥漫于其中,由此净化人的心灵,展现人格的魅力。

2 社会适应

适应社会是指个体不断地在新的社会关系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角色的转换过程,是个体达到人们所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和程度。社会适应行为既表现为个体社会生活的能力水平,也指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策略和方式。

人的社会适应性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体在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时,往往先对新角色进行角色认知,然后通过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评价进行个体顺应社会期待、社会尊重以及个人需求的相互思考,并对加工后的内容予以内化,将内化的东西转化成一套行为模式,以便开始下一步的角色实践。如果角色实践证明个体对社会的惶惑、疏远,乃至对立情绪和行为得以缓和与调解,个体不仅感觉身心愉悦,对其物质和精神需求感到满足,而且其角色实践又有利于社会的进步,那么个体与社会和谐状态的出现就意味着此时的个体应对新的社会关系是合适的,也就是说其心理和行为表现是适应社会的,社会适应的结果是青年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大学生在体育行为的互动中能够应对新的关系,通过扮演新角色以对原有角色的行为进行调整,应用新的行为取代旧的行为模式,从而完成了从原有角色到新角色的转换,为在新的社会关系中体现新的价值奠定前期的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适应社会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角色转换过程,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对社会关系的合理处理,体现了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总而言之,体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青年社会适应。

3 大学体育文化的意义

3.1 大学体育文化拓宽了人际交往的空间

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心理保健的功能,给人以支持的力量,同时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大多数体育活动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人际间的互动十分频繁,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其它一些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提高了自身的交往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

3.2 大学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角色的体验

适应社会的目的是为培养符合于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能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地进行角色学习。角色义务、角色权利、角色行为规范是角色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角色学习的主要内容。而体育文化恰好是学生早期扮演社会角色、发展自我意识的有效尝试通常学生逐步综合有关自己对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知觉认识,确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自我意识阶段。

3.3 大学体育文化增强了抵抗挫折的能力

体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征服,不论是征服自我,或者是征服对手都不可能有永远的胜算这就是体育的挑战。当达到一个目标,就有更新的目标,即使在一场比赛中战胜了所有对手,但新的挑战目标始终存在。在这种挑战与征服的无休止轮回中,成功是暂时的,而努力征服却是永恒的,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失败和胜利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只是过程和新的起点,一次次的失败除了能激励大学生不断拼搏,还能促使他们对失败和胜利的辩证思考,正确地面对竞赛等活动中由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不断地促进心理的自我调节,以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情绪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

3.4 大学体育文化加快了自我约束和团队合作的进程

大学体育文化中的各种集体活动、游戏和竞赛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因为任何比赛和游戏只有通过规则的约束,才能使大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体现大学体育文化丰富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在这种特殊的“规则效应”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大学生逐渐学会服从纪律和体育道德规范,尊重裁判,通过不断的自我约束,在公平的规则下与他人竞争。与此同时,在团体运动项目中,不仅需要大学生给予自己明确的定位,以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必须与队友默契配合,勇于面对和承担责任,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需要借助有效的团结协作来应对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而大学体育文化正通过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途径不断地加速其社会适应的进程。

4 结论与建议

大学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中,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思维活动、行动方式和物质的总和。大学体育文化对青年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身体运动,有效地提高青年情感情绪的调节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学会巧妙处理人际关系,对影响大学生未来社会的适应力具有更加直接的作用。

4.1 大学体育意识文化是人格完善的良好途径

体育意识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深层文化”。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全面认识体育的各种功能,通过在运动中体验乐趣,不断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健儿的事迹,激发大学生们的国家荣誉和地区荣誉感,使他们逐渐理解参与体育的社会意义,从而培养和激发浓厚的体育兴趣,并在体育活动中锻炼筋骨、磨砺意志、塑造形象、完善人格。

4.2 大学体育行为文化是青年社会适应的平台

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为大学生与社会多触角的磨合广开渠道,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例如,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节,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意体育课程有关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倡导学生社团积极举办各种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以丰富大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4.3 大学体育物质文化是青年社会适应的基础

学校环境及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能刺激人的感官,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大学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体育意识文化的承载体,不仅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同时也是体现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的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校园里的每一位大学生都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和熏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这是大学体育开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夏晓勤,蓝劲松.中美两国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3]赵夏娣,王效良,余香.中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12).

[4]张兵.体育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之根本[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5]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文化 产业链 大庆

音乐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的艺术产业,同时在城市文化产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音乐产业的发展及特性

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许多的内容,比如有主音乐产业及外音乐产业等。主音乐产业主要指的是由音乐直接生成的产业链,而外音乐产业指的是间接围绕音乐形成的产业链。主音乐产业包括数字音乐产业、音乐唱片产业等,而外音乐产业包括音乐软件开发产业、音乐录音设备制造业等。另外,由于音乐产业有时也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混合型音乐产业,这时可以将其划分到广义的音乐文化产业上来,例如音乐广告、音乐电视、音乐传媒、音乐广播等。

音乐文化产业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性:第一,知识性。只要是文化,其就一定具有相匹配的知识水平。音乐文化产业就具有较强的知识水平,并且含有丰富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灵感。一般围绕着音乐文化理念为重点,集信息技术、音乐文化、传媒技术、传播技术于一体的知识、创新、灵感的综合成果,所以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第二,创新性。因为文化具有背景这个特性所以音乐文化产业一定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进行完成的,但是这种文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拷贝和粘贴,而是在人类现有的想象力和灵感的基础上又对其文化的创新和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音乐文化产业具有创新性。第三,融合性。音乐文化产业是由媒体、文化、技术、情感、思想等相互联系的产物,不单表达了浓厚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特性、政治思想、艺术内涵和社会背景,具有较强的融合性。第四,附加值。音乐文化产业的主要元素有知识、信息、技术、文化、媒体等,其具有一定的附加值。在音乐文化产业市场中,知识和媒体的附加值比一般的产业要高得多,因此,音乐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二、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现状

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全面成长阶段,在内在、情势、内容上都有了较高水平的立异和发展,与此同时,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对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也了解到了音乐,对音乐的人是随着成长不断加深的。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音乐的学习道路,音乐将逐步沦为人类一个重要的精神乐园,可以这么说,音乐已经在信息化的时代急剧暴涨。在现阶段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人们常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开始重视起来。随着音乐文化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加大,由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缺少创新元素,当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所提供的文化远远跟不上现有的市场。音乐市场往往容易受到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忽视了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的元素,音乐文化市场慢慢开始产生滥俗现象。不过这也从而使得很多新的音乐作品出现,虽然并不是全部的作品都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多数音乐产业只注重对音乐产品的生产,却忽略了音乐市场的需求,呈现的只会是内容重复、缺乏特点、形式单调的音乐产品。所以在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自主创新意识,不然呈现的文化市场只会是复制粘贴,没有新颖的特点。因此,首先我们要创设音乐文化品牌,利用创新这一点来增强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品牌经营开始,打响第一枪,打造独特的音乐文化产业,着重创新这一点,做到与其他文化产业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绝不发生与其他文化产业的内容重复现象。其次,在自主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知识水平的提高,把创新性与知识性完美结合,迎合现阶段市场需求,对消费者的需求随时跟进,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牵动作用尤为明显,尤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建设的自发性也提出了强化性与整体性的要求,在音乐文化方面,我们就应该把音乐文化研究的重点放在产业研究上,或者说从产业角度去对音乐文化进行全方位细致研究。

我国目前的音乐文化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于市场需求,因为在人才的知识水平和数量上还远远不够满足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制度和教育培训机制。懂音乐、知识水平高,还了解市场经济的多元型人才匮乏。这无形中给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个阻碍。近年来,文化的产业版权保护问题也成为许多唱片公司所关心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产品可以被免费下载使用,对音乐市场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应不断完善,音乐文化市场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

三、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

如今我国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宽泛、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异的价值取向标准。大庆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型年轻城市,也在同样地面临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众多方面。面对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音乐文化产业作为企业文化与精神传统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阵地,对于构建什么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如何秉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曾激励着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具体体现,具有历久弥新的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财富与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如今蓬勃发展的音乐文化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大庆精神不断地赋予音乐文化产业以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音乐文化产业更需要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净化与洗涤。

在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中,大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城市人口、社会、政治、科学、经济等条件制约的集约型影响。其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文化要素影响,具有自身的系统性、也有着其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再次,大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由不同的市民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城市音乐文化模型,促进了大庆音乐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大庆独特的音乐文化就应当以此为依托创建城市音乐文化的品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大庆城市音乐随着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不断深入地发展,构建着大庆特色的城市音乐文化系统和城市音乐文化模式。大庆城市音乐产业化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受到一定的制约,但也在摸索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大庆当地的学者们根据大庆城市音乐产业、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大庆传统音乐、民俗音乐、流行音乐、高雅音乐等音乐文化进行产业价值分析,从整体上构建出具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大庆的音乐文化在价值链的衔接和传递中逐步实现着自身产业化的发展,在音乐产业给自身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在一步步科学的、客观地构建着独具大庆特色的音乐文化产业的模式。

但是与此同时,制约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软肋”仍然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弱,有雄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音乐文化企业集团全市仅有两家;第二、文化品牌缺失,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全国叫响,并具有一定影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寥寥无几,地域资源优势尚未被充分地转化与利用;第三、音乐文化市场发育度整体较低,居民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市民对音乐文化消费提不起劲头。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今天,音乐文化产业与新学科、新技术和新趋势已然联系得越来越紧。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生存,更很难成就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音乐文化产业模式。

城市音乐文化对城市人文环境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城市音乐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康乐观的人文理念对城市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的音乐文化在这里传达着和谐的意境,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净化,精神上带来享受。另一方面,创造和睦安康的社会环境。音乐文化中的教化性和自由性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音乐以符号的形式,将特殊的感性形式表达出来,人们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对于审美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生活在这种空间的人们能促进心境上的提升,更加会引导市民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的和谐度。让城市音乐文化产业成为可以阐述大庆精神的载体,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将是大庆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总之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文化产业和市场经济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正在飞速的发展,音乐文化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前的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还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其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大庆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将这种精神融入了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建设体系,丰富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形式和内容,更拓展了发展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的一些阻碍音乐文化市场前进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应该把握城市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善于发现与总结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城市音乐文化产业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建国.音乐文化产业与执政效能[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于瑞恒传播媒介的演变与当代数字音乐产业[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郝胜宇.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09(1).

[4]柳青.城市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价值[J].湖南学院学报,2006(03):38-44.

[5]汪清.中国城市音乐人类学研究现状评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6):35-38.

[6]张迎芬.我国音乐文化产业传统发展路径研究[J]. 人民论坛,2011(24).

[7]张慨.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与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2011(3):23-24.

上一篇:前沿探索下一篇:财政政治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