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高寒地区范文

2024-07-18

高原高寒地区范文(精选10篇)

高原高寒地区 第1篇

1.1 原材料的保温与加热

由于高原高寒地区环境温度较低,因此当混凝土拌合物温度无法满足要求时,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只有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骨料同时加热的方法。按照热工计算公式进行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以确定水或骨料需要加热的温度。水泥、外加剂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预热。

1.2 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拌和在拌和楼中进行,采用自动计量上料系统的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在拌和楼开始工作以前,应检查各工序的施工机械和工具,对于有问题的机械和工具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混凝土搅拌时间一般控制在2min~3min,比内地常温施工延长50%,但最长不得超过5min。混凝土拌合物出搅拌机的坍落度按照施工方式进行控制,滑模摊铺方式为3cm~5cm,三辊轴机组施工时为2cm~4cm。施工控制坍落度由实际气温和运距下的坍落度损失确定,最终摊铺时的拌合物坍落度要求达到:滑模摊铺施工2cm~3cm,三辊轴机组施工1cm~2cm。当坍落度不适宜时,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调整:(1)采用适当增加减水剂提高坍落度的方法,不增加单位用水量;(2)若增大单位用水量,应同时增加水泥用量,保持水灰比不变。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当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摊铺时,除了严格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1]的要求摊铺外,在摊铺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快各道工序的速度,以不使混凝土的热量损失过大应在混凝土拌合物初凝以前完成;但摊铺速度以0.5m/s~1m/s为宜。当混凝土拌合物中的胶凝材料较多时,尤其是掺加硅灰以后,混凝土拌合物会比较黏稠,此时应适当提高振捣棒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一般控制在150Hz~200Hz。

当采用三辊轴机组施工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组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拖行,可以以0.5m~0.8m为单位距离进行移动,间歇式插入振动;若因摊铺速度过慢而导致拌合物干涩,可在拌合物上喷雾保塑,禁止洒水。在一天摊铺完成后或摊铺过程因事故而停止时,应留施工缝。

2 高原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2.1 混凝土的变温养护试验

为了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适应性能,专门建立了条件环境模拟试验室。以青藏高原地区为典型代表,参考该地区的气象资料,模拟温度变化,研究水泥混凝土材料在交变温度养护下的强度发展规律,并在室内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适宜养护方式。

2.1.1 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采用青海大通元朔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42.5级普通水泥(其中煤矸石掺量为5%),烧失量2.02%,Mg O为1.94%,SO3为1.65%。

砂石料:采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川河天然砂,细度模数2.7,含泥量7.9%;石子采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川人工碎石,压碎指标8.06%,含泥量0.6%。

外加剂:采用北京慕湖外加剂厂生产的FDN高效减水剂;徐州超力建筑材料厂生产的三萜皂甙引气剂及石家庄市大新建材厂生产的RCMG-8型混凝土早强剂。

2.1.2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高原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大,即使是施工季节最低温度仍低于零度。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不同于一般地区,因此相应的养护方式也应区别于一般地区。本试验参考青藏高原地区的气象资料,模拟不同的温湿度养护条件,以得出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养护条件分为室内标准条件养护,交变温度养护及常温养护。交变温度养护中的选定20℃、10℃、0℃、-15℃四个温度,每个温度的持续时间为4h,温度渐变时间为2h,湿度仍为标准养护湿度。常温养护选择在试验地点(石家庄)的11月份,温度变化范围为-5℃~10℃,养护时试件上盖塑料薄膜并洒水以保持湿度。

各试样的配合比及相应养护方式见表1所示。

2.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图1、图2分别为不同养护条件下抗折强度及断头抗压强度的发展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各试件的抗折强度与断头抗压强度在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强度发展曲线基本相同;

(2)不同养护方式养护3d后发现,加入早强剂的Z1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强度最高,而其它试件的3d强度差别不大,在负温养护条件下加入早强剂并不能提高早期强度;(3)随着养护试件的增长,无论是否加早强剂,变温养护的抗折强度发展曲线均先逐渐降低然后在缓慢增加。加入早强剂后,混凝土在变温养护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4)常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早期强度相比标准养护降低不多,但后期强度损失较大;(5)不同养护条件养护28d后,标准养护的P1试件的抗折强度比变温养护的P2的抗折强度大37%,标准养护的Z1试件的抗折强度比变温养护的Z2的抗折强度大61%。由此可见,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2.2 养护方法

鉴于高原高寒区特殊的气候环境,以及室内试验结果,在该地区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应采用蓄热保温保湿法进行养护,具体的养护方法是:

1)在摊铺后的混凝土路面软表面应喷洒表面加速硬化的水玻璃基养生剂,既防止塑性收缩开裂,又加速表面硬化,加快保温保湿覆盖,待表面覆盖不出现影响平整度的印记时,立即进行保温保湿覆盖养生。

2)保温保湿养护的方法是混凝土上下两面覆盖塑料薄膜,中间铺加保温材料(泡沫塑料、破棉花、毛毡、土工毡、草袋或草帘等)。上塑料薄膜是为了防止暴风雪、冰雹或冻雨浸湿保温材料,下部的塑料薄膜是为了路面表面保持足够的湿度。

3)蓄热保温保湿覆盖养护天数:具体撤除蓄热保温保湿养生天数,应以实测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达到4.0MPa(抗压强度大致在25MPa)而定,一般不得少于14d。

4)混凝土路面保温保湿覆盖养护期间,混凝土受冻时的弯拉强度不得低于1.0MPa的抗冻临界弯拉强度,抗冻临界抗压强度≥5MPa。

3 结语

高原高寒地区不同于我国的一般地区,在公路工程中气候条件恶劣是其区别于一般地区的主要原因,在施工养护中,应根据混凝土材料在这种环境下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施工养护方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混凝土的性能。

摘要:以青藏高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筑为例提出了高原高寒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原则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适宜养护方式。

关键词:高原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技术,变温养护

参考文献

[1]JTJ/T037.1-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S].

高寒地区有机蓝莓种植与繁育 第2篇

1 大杨树林业局蓝莓发展情况简介

1.1 地理概况

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曾是以营造林和森林资源管护为主的经营局,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林管局,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段东麓最南部向嫩江平原过渡的沉降地带,东经124°14′—128°51′,北纬49°21′—50°13′。这里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地域广阔,土质肥沃,雨量充沛,风沙较小,温差较大,适宜农作物生长。

1.2 蓝莓可行性探究

(1)野生蓝莓现状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蓝莓分布较广,是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灌木果树。但是由于无序和掠夺性采摘,致使野生蓝莓资源面临着巨大威胁。为缓解这一状况,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看,通过人工种植蓝莓还可以有效地保护野生蓝莓资源。

(2)有机蓝莓的生态及食用价值作用

由于蓝莓对热量、肥力条件要求较低,且发达的根系在土壤表层交织成网,抗逆性强,成林快,易于高寒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所以发展有机蓝莓产业。这样既可以提高森林覆盖率,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同时通过对其开发利用又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是改善林产品结构单一的有效途径。

2 有机蓝莓培育技术

2.1 蓝莓田问管理

2.1.1 园地选择与准备

(1)园地选择应因地制宜,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地理环境等几个方面考虑。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坡度小于10度,土壤PH值在4.0-5.5之间,最佳PH值在4.3-4.8之间;有机质含量在70%以上,至少不低于5%。

(2)园地应选择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壤湿润而又不积水的地块建园。土壤都必须先进行化验分析,然后再进行土壤改良、调酸,调至蓝莓适合生长的酸度。

2.1.2 整地

园地选好后,最好在定植前一年深翻压绿,如果杂草过多,应进行火烧,然后深翻,深翻约30cm左右,以不翻出粘重土和黄土为宜。

2.1.3 定植时间

定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宜,裸根苗应秋季定植因为秋季定植根系恢复的好,下年春节生长旺盛;如春季定植应浇透定植水,定植后应多次浇水,直至生根为止。

2.1.4 定植方法

蓝莓定植前将土地调整好,耙成行距2m的大垄,然后在大垄的定植点上挖穴,穴深以苗木土坨能埋严为准,穴挖好后,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碳土或松针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将苗木脱钵,脱钵后将苗木轻轻放入挖好的穴内让填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以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填入四分之三的土,踏实,做出营养穴后,立即浇水(必须浇透,浇水量宜多不宜少),待水全部进入土中后,再覆土一次,总的埋土深度是,使苗的原钵基部略低于垄面或床面即可。

2.1.5

除草蓝莓必须进行不定期的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式。

2.1.6 施肥及灌溉

在蓝莓整个生长期,最好喷施3-4次叶面肥,第一次在盛花期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两次;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也是每隔7天连续喷施两次。苗木开花期每隔7天打一次保花保果药,打三次,以保证果实的产量。

2.1.7 灌溉

我们采用的是滴灌,灌水必须在植物出现萎蔫以前进行。一般灌溉次数在为5-7次。

3 有机蓝莓种苗培育技术

3.1 有机蓝莓扦插技术

有机蓝莓繁育方式主要有种子繁育、嫩枝扦插、硬枝扦插、分株、组培等。在所有繁育方式中,我们东北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嫩枝扦插和组培的方式繁育有机蓝莓。

3.2 扦插基质的准备

我们采用东北林区野生苔藓做基质,虽然成本很高,但效果很好,近年来扦插成活率都达到标准。扦插前,先对基质进行药物处理后,准备应用。

3.3 扦插床的准备

扦插育苗都在棚内进行,分冷棚、暖棚,在棚内做成lm*8m的苗床,把处理后的基质铺成5cm—8cm厚的苗床,长度根据需要而定。最后进行棚室消毒处理。

4 有机蓝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4.1 外植体的采集来源

从大田中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蓝莓植株上,选取发育正常的半木质化的当年新生枝条的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易于成功。

4.2 外植体的大小

外植体的大小一般为茎尖1.5cm、茎段2.0cm左右。外植体太小不容易成活,外植体太大杀菌不易彻底,容易出现感染。

4.3 采集季节

离体培养的外植体最好是在蓝莓植株生长最好的时期取材,一般取材时间为6月初一7月初。

4.4 外植体的接种过程

高原高寒地区 第3篇

1 区域特征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地处北纬36°31′~37°09′、东经101°46′~102°45′之间, 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嵌接地带。互助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干冷空气的影响, 气候干燥寒冷, 降水量少, 春季气温上升缓慢, 干旱多风, 夏季受来自西南暖湿气流和东南沿海台风的影响, 降水量较多, 气温凉爽, 气温变化垂直分布明显, 年平均气温3.4℃, 其中1月最低, 为-10.6℃, 7月最高, 为14.8℃, 极端最高气温29℃, 最低气温-33.1℃, 土壤一般从每年11月下旬开始冻结, 翌年3月解冻, 冻土层平均在90cm左右。

从表1可以看出, 互助县南门峡镇却藏滩5cm地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平均为245d, 10cm地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平均为249d;互助县威远镇5cm地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平均为253d, 10cm地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平均为254d, 因此, 互助县地温在0℃以下的时间平均为115d左右。

从表2可以看出, 互助县冬灌和座底水时间都在当年11月与翌年2月之间, 正处于地温0℃以下的范围内。负气温造成渠道衬砌体的冻害和冰害相当严重, 防治措施不当和管理疏忽就很容易出现大的灾难事故和经济损失。

(月/日)

在冬灌和座底水灌水期间, 渠道输水常常结冰, 经过冰絮、岸冰、流冰、封冻、解冻等过程, 流冰中的冰塞、冰坝和壅高将对渠道上建筑物和渠道两侧造成破坏。因此, 在渠道设计、施工和运行中必须防止冻害和冰害。

2 冻胀对渠道衬砌体的破坏现象

2.1 衬砌体重量轻, 抗冻胀能力弱

互助县兴建的渠道主要形式有200#混凝土“U”形现浇和预制块衬砌。混凝土“U”形现浇渠道每2m设一伸缩缝, 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预制快衬砌断面为梯形, 大小在30cm×30~50cm×50cm之间, 厚度8~12cm。填方渠道一般浇筑钢筋混凝土, 或对一般渠道进行钢丝网抹面处理。渠道与建筑物的连接处用150#浆砌石连接, 作扭面处理。建筑物主要有倒虹吸、渡槽、路涵等几种。目前, 已建成引水流量在0.5m3/s以上的干渠渠道长260km, 由于渠道长, 地质结构复杂, 渠道输水在负温下冻结成冰, 体积膨胀作用下引起的应力超过材料强度, 即产生裂缝、冻胀体的多次循环而造成破坏。

2.2 冰体挤压碰撞造成渠体破坏现象

冬季输水渠道遇到1次寒流气候连续几天负温, 冰体由岸冰向渠中心扩大, 形成封冻冰盖, 冰层加厚, 对两岸砌体产生冰压力和冰推力, 造成衬砌体破坏或将砌体推上坡;当水面封冻时, 上游的浮冰源源不断而来, 钻到冰面以下或以上, 浮冰和冰块在建筑物前 (如桥、闸) 或渠道拐弯处积累, 减小过水断面, 逐渐封堵形成冰塞、冰坝, 水流将漫溢渠顶造成决口, 破坏渠堤对堤外造成淹没或塌方。

2.3 基土冻融变化, 破坏防渗体现象

负温、土质和水分是导致基土冻结的三大要素。土体含水量高, 渠道水渗漏, 地下水毛管水上升, 在负温情况下土壤水冻结而土体膨胀, 使刚性衬砌体开裂、隆起;在春季消融时, 土体失去强度, 使衬砌体塌陷或滑动, 造成衬砌体破坏, 防渗膜料外露、破坏和老化, 导致渠道渗漏, 修补十分困难。

3 渠道防冻的一般性措施

3.1 从设计的源头抓起

在渠道设计时, 坚决执行抗冻胀设计的2个规范, 即《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SL211-98) 和《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 (SL23-91) 。“规范”规定标准冻深大于10cm的衬砌渠道和暗管、标准冻深大于50cm的水闸、涵洞等渠系建筑物, 均应进行防冻胀设计。处在非稳定地质结构上的渠道及渠系建筑物, 设计时在处理好地基的前提下尽量考虑采用抗拉材料, 如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摸面等并预留伸缩缝;在渠道两侧10~30cm范围内填充诸如粗砂、中砂、砾砂等非冻胀土为缓冲保护层, 保护层顶部用黄土或红土压实, 防止雨水进入。

3.2 从施工的关键环节抓起

施工中必须做到:严禁冬季施工;按设计施工, 对渠道两侧的缓冲保护层必须留足尺寸并填充非冻涨土;混泥土浇铸时按标号要求达到强度, 拌匀捣实, 洒水养护达到养护天数, 具体地段应采用抗碱、抗酸、抗硫等的特种水泥作特种处理。

3.3 运行管理中注意保护

渠道在运行中发现冻涨、冰冻等现象时, 及时给予修复, 不能等问题大了再去处理。非运行期间, 经常组织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使管理工作经常化、正规化、规范化, 防患于未然。

摘要:负气温造成渠道衬砌体冻害和冰害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相当严重。总结了互助县遭受渠道衬砌体冻害和冰害的区域特征, 针对冻胀对渠道衬砌体的破坏, 提出了一般性渠道防冻措施。

高寒地区月见草 优质壮苗繁育方法 第4篇

一、播种育苗

采用播种繁殖方法,既可以直播于大田,也可以育苗移栽。为获得优质壮苗,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1.做床

选择向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为育苗地。播种前,将土壤深翻20厘米,进行细致整地,有条件的可施底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3500公斤。做床,床宽1.2米,床长可根据需要而定,床高20~30厘米,床面要耕细整平,清除杂草和其他杂物。

2.播种

月见草可春播也可秋播。东北高寒地区春播一般在5月中旬,秋播在10月上旬,育苗移栽通常采用春播。播种量以每667平方米用种1.5~2公斤为宜。播种方法可分为条播和撒播两种。一般采用条播,出苗整齐均匀且有利于田间管理。在苗床上按行距15厘米开沟,沟宽4厘米、沟深2厘米,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然后覆一层厚约1厘米的浅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宜。覆土后,用手轻轻镇压,再浇1次透水,浇水时注意不要将种子冲出土壤,最后覆一层草帘。

3.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一般在播种后15~2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浇水,保证苗生长所需的水分;清除杂草最好用手拔除,动作要轻,防止伤害小苗。为培育壮苗,可喷施叶面肥,一般在傍晚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当叶片长到5厘米长时,即可间苗移栽

二、扦插育苗

1.育苗地选择

一般选择背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土壤以沙壤土为好。月见草扦插可直接插于大田,也可插于苗床。在寒冷地区,为培育优质壮苗,一般选择用苗床进行扦插。

2.插床准备

在浇灌和管理方便的地区,搭设简易插床,插床宽1.5米、长10米、高30厘米,插床周围用红砖砌好,里面铺上肥沃的沙壤土,清除杂草,用耙子耧平。扦插前,用50%多菌灵600倍液均匀喷洒床面进行消毒。

3.插穗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半木质化的茎蔓,剪成长25~30厘米、具有3~5个节的茎蔓作为插穗。插穗用300毫克/公斤的ABT生根粉浸泡8~10小时,插穗浸泡深度3~4厘米,然后插于苗床,浇透水。

4.扦插苗管理

苗木扞插后,要加强温、湿度管理。生根的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时,要搭设遮阳网;温度较低时,插床上扣塑料薄膜进行保温。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一般每天喷水1~3次。及时除草。为防止感染病菌,每隔10天喷1次6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消毒。当新根长到2~3厘米长时即可移栽。

(彩图参见73页图8)

高原高寒地区 第5篇

1 西部高原高寒地区对装备保障的影响

1.1 道路稀少, 机动不便

道路稀少, 只有少量干线、支线公路。且低等级及等外级公路占总长的绝大部分, 路况差、路面窄, 坡度大 (8~12度) , 弯道多且急。在重要作战地区甚至没有现成公路, 为典型的通道地区, 只有沿旧有河道通行, 装备机动保障能力大大降低。

1.2 气候寒冷, 人员、装备机能下降

西部高原高寒地区, 零下20℃以下的寒冷日长达200天以上。寒冷使战斗员手脚易冻僵失灵, 并使肢体暴露部分出现冻伤。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中, 冻伤减员较火器减员高20%, 寒冷使战斗员着装负荷增重, 体能消耗加大, 造成人员动作变形, 操作要领难以到位, 影响战斗员正常发挥手中武器的效能。

寒冷使武器装备故障增多, 甚至丧失正常的战术技术性能。寒冷使武器装备的操作系统不灵, 各种仪器指示数据不准, 尤其是造成装备的电池电源受冻失灵, 使装备形同虚设。

1.3 含氧量低, 工作效率降低

1.3.1 低氧导致人体高原反应

西部高原高寒地区氧气只有平原地的50%, 低氧分压直接造成人员的受氧量不足, 继而导致人员产生高原反应, 出现反应迟钝、头晕头痛、心慌胸闷, 血压增高, 心跳加快、喘气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直接导致战场信息的双向及时流通, 破坏指挥员的心理机制, 造成指挥员无法清晰地研判战场态势, 对战场错综复杂的态势判断滞后, 进而决策与实际相脱离, 甚至出现决策的谬误。

1.3.2 低氧导致装备工作效率降低

高原高寒地区的严重缺氧, 导致各项装备的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经研究得知发动机功率降低至少30%, 载重量减少25%, 耗油量增大30%。时速降低50%, 同时由于发动机工作粗暴, 导致磨损消耗更大、故障率更高。

2 如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寒区战时装备保障能力

2.1 完善战时装备保障力量体系

2.1.1 优化保障力量结构

西部高原高寒地区地形相对割裂, 大部队难以展开, 加之远程精确火力打击武器在战场上的广泛运用, 构建小型而便于山地机动作战的轻型化作战群, 进行独立作战, 是信息化条件下高原高寒地区作战的必然要求。即:建立既有适当兵力规模, 又能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具有高原高寒地区作战特色的作战力量。装备保障直接为作战服务, 装备保障力量编成应与作战力量编成相适应, 与武器装备向匹配, 与部队机动能力相协调, 以保障能力相对独立和保障功能合成的模式构建, 使力量编成编组向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这样, 战时既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快速抽组保障力量实施补给与抢修, 提高装备保障效能, 又可以组织一体化防卫, 提高装备保障行动和保障力量自身的安全性。

2.1.2 灵活进行部署配置

信息化条件下高原高寒地区作战, 装备保障力量配置要综合考虑担负任务、战场环境和可能受敌威胁程度等情况, 按照便于保障、利于安全、独立性强的要求, 灵活采取按方向部署、成梯次部署、按方向成梯次部署、多群多点部署等形式, 使保障力量部署与战役布势和作战行动相适应, 与上下级装备保障力量部署相衔接, 与地方支援保障力量部署相结合, 从而做到在“散”中求生存, 在“变”中求主动, 在“快”中搞保障。

2.1.3 提高人员复合素质

高原高寒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资源比较缺乏, 加之交通条件差和敌袭扰破坏, 使得战时装备保障任务相当艰巨, 对装备保障队伍群体素质和装备保障人员个体素质的要求更加全面与综合。为此, 要突出加强装备保障人员“一专多能”训练, 注重在重大军事演习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锤炼, 并经常组织换岗锻炼, 促进装备保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切实提高他们在高原高寒区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生存适应能力、多专业保障能力和独立完成任务能力。

2.2 创新战时装备保障方式方法

2.2.1 机动伴随保障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 战场高度透明、对部队实施全域直达保障行动将受到严重威胁, 必须为部队配备足够的机动伴随保障力量, 是装备保障与作战行动相互支援、互相依存, 增强部队的自我持续保障能力。另外, 由于高原高寒寒地区特殊地形的制约, 武器弹药前送、战损装备后送十分困难, 战时将主要依靠现地抢救抢修来恢复和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因此, 机动伴随保障力量应超常加强维修保障人员, 并适当加大部队弹药、维修器材的携行量, 努力提高部队单位时间内的自我保障能力。

2.2.2 聚焦直达保障

战时, 当作战样式转换、保障关系交叉, 或因战场环境限制不便于按建制关系实施逐级保障时, 应依托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和装备保障信息系统, 综合运用信息化保障手段, 跨越中间层次, 实施全过程、全时空的聚焦直达保障;当某些装备物资消耗大, 或个别保障力量受损严重, 无法满足作战需要时, 应对所需装备物资进行集装化包装, 组织保障力量, 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和最近运输路线, 实施专项直达保障。

2.2.3 多维立体保障

信息化条件下的高原寒区作战, 单纯依靠地面或空中力量难以直接达成作战目的, 必须密切协调空地联合行动, 形成上下呼应、立体推进的作战态势, 对敌实施立体攻击。适应这一作战行动特征, 可依托网络化的装备保障信息化系统, 用信息化平台链接个保障要素和保障环节, 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和作战保障需求信息, 统一调控各类装备保障力量, 综合运用地面和空中交通运输工具, 实施快速可靠的“点到点”多位立体输送, 最大限度地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率和效益。

2.2.4 军地一体保障

高原高寒地区 第6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贵高原,高寒地区

云贵高原高寒地区主要作物是玉米和马铃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饲料来源。种植玉米和马铃薯,养殖猪、牛、羊,获取现金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畜牧业的发展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王文杰调查分析,2000—2009年,云南省畜牧业总产值由201.49亿元增加到557.76亿元,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9.59%上升到32.69%。农村住户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在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及家庭经营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30%,畜牧业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使命与责任[1]。

但是,畜牧业投资不足,畜牧业生产畜产品加工有隐患、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粗放经营等传统的养殖方式仍占支配地位,严重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由饲养环境和生活环境引起重大动物疫病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2]。只有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才能突破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3]。本文在分析云贵高原高寒地区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茨院乡畜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提出云贵高原高寒地区应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畜牧业发展基础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养殖业,并全力开拓市场、促进养—加—销一体化发展。以此带动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

1 茨院乡畜牧业发展现状

茨院回族乡位于云南省鲁甸县城东北部,国土面积42.51 km2,平均海拔1 910 m,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912 mm。总人口25 086人,少数民族占26.9%,人均纯收入3 606元,其中畜牧业收入887元,占24.6%。是云贵高原典型的高寒贫困少数民族聚集区。

全乡畜牧业以生猪、牛羊和家禽为主。2011年年末生猪存栏11 806头(其中能繁母猪945头),生猪出栏13 150头;牛存栏5 365头,出栏2 485头,羊存栏2 995只,出栏2 185只;家禽存笼3.12万只,出笼3.01万只;肉蛋总产量1 833.35 t(其中猪肉产量1 315 t,大牲畜肉产量353.1 t,牛肉产量347.9 t,羊肉产量43.7 t,禽肉产量60.3 t,兔肉产量14.25 t,蛋类产量47 t),总产值达3 107.5万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38.1%。2011年培植生猪养殖大户8户、养鸡大户4户、养羊大户1户、养兔大户1户,这些养殖大户的发展壮大,为加快全乡畜牧业的发展步伐起到关键性的示范带头作用。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以传统生产为主的农村生产模式,生活环境恶化。牲畜圈舍多分布在房前屋后,靠近厕所、靠近厨房,甚至建在污水沟边,部分圈舍用木料围栏起来,圈舍通风透光性差。这种一家一户以散养为主的养殖方式,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增长的需要,造成家畜生长长势差,容易生病死亡,不能安全过冬,畜禽幼仔存活率低。

2.2 品种老化,出栏率低,规模化发展滞后

以猪为例,乌蒙山乌金猪是当地的特色猪种,是宣威火腿的主要原料。但该猪种生长慢,生产争取长达15~18个月,生产效益低。农民分散饲养多采用自配自繁的仔猪,良种覆盖率较低,缺乏规模化生产,养殖效益低下。

2.3 饲料单一

高寒地区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和马铃薯,也是生猪、家禽的主要饲料。农户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大都采用有啥喂啥的自然养殖方式,科技配方养殖的方式得不到推广,营养成分不平衡,饲料原料被大量浪费,饲料的经济效益低。

2.4 养殖技术匮乏,饲养管理水平低下

长期以来,对先进科研成果的引进转化利用不高。从事畜牧业技术人员素质低,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畜牧业发展可持续性。养殖户对牲畜在冬季不采取保暖措施,夏季不采取通风措施,白天不观察牲畜的吃食、活动状态;未察觉其生病、怀孕,种畜、幼畜不加强护理,和育肥牲畜同样饲喂。

2.5 科技资金投入不足,限制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的科学技术缺乏,表现在:一是选种;二是配种时间的掌握;三是观察牲畜的活动状况;四是防病、治病等。资金不足表现在:无钱购买新品种牲畜、无钱靠圈舍、无钱治病等。

2.6 缺乏市场引导,造成畜牧业低产值现象

由于农户缺乏市场引导及市场培育,造成所养畜禽养殖无法形成规模,无特色,加之信息不灵,产销处于脱节状态,致使畜牧业出现低产值现象。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

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提高农业绩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4]。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种植结构,优化畜牧业养殖结构,可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与畜牧业互促作用[5]。高寒地区种植业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以生猪和家禽饲养为主。为扩大畜牧业规模和效益,应在稳定发展生猪和家禽养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草山等资源,大力发展牛羊及特种养殖,改变单一养殖方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畜牧业发展基础条件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实施,整合资金,争取信贷支撑,千方百计加大畜牧业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户提供养殖贷款,解决建圈、购种畜等资金的困难。通过畜禽卫生圈舍改造等畜牧业基础条件建设,改变自然养殖低产低效的畜牧业生产现状。

3.3 依靠科技进步,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实现畜牧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一批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应用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为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6,7,8]。重点做好良种推广、杂交优势利用、配合饲料、秸秆利用、种草养畜、牛羊圈养、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疫病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推广,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普及利用率。同时,通过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养殖水平,实现养殖增效和农民增收[9]。

3.4 大力发展循环养殖业

高寒地区的主要作物为玉米,被称作是“饲料之王”,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是肉、蛋、奶的优质原料。6.7万hm2玉米约产生23万t左右的秸秆,其中青贮玉米秸秆可直接用作畜牧业饲料[10,11]。大力以青贮玉米秸秆为饲料发展养牛业,用牛粪种双孢菇,把养牛产生的粪便作为沼气池填充料,沼渣和沼液作为种植玉米和蔬菜的有机肥料,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12,13]。通过资源的循环应用,发展循环养殖业,可进一步推广养殖效益,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3.5 做好市场开拓,促进养—加—销一体化发展

高原高寒环境制氧机组关键问题探讨 第7篇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 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迄今为止, 记录到的最低温度为-88.3℃。南极大陆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平均海拔高度2 350 m。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Dome A地区, 海拔高度4 087 m, 年平均温度-58.4℃, 夏季平均温度为-36.5℃ (最高温度为-25.5℃, 最低温度为-46.5℃) [1]。为解决内陆站科考队员高原用氧问题, 拟在站内安装一套制氧机组, 通过管道将氧气输送至宿舍床头、餐厅、治疗室。本文以南极内陆站使用环境为例, 就制氧机组在高原高寒环境下使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解决方案。

1 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南极地理位置、环境特点和用氧保障需求, 要求南极内陆站制氧机组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1) 产氧量 (Nm3/h) :≥1.8;

(2) 氧气体积分数 (%) :≥90;

(3) 出氧压力 (MPa) :0.2~0.3;

(4) 海拔高度 (m) :4 087;

(5) 最低储存温度 (℃) :-90;

(6) 工作温度 (℃) :≥0;

(7) 平均相对湿度 (%) :50~70;

(8) 道路适应性:冰雪路面, 4级公路;

(9) 运输适应性:船舶、直升机运输, 履带车牵引雪橇运输;

(10) 抗震:适应冰川位移要求;

(11) 包装箱要求:可拆装形式。

2 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技术指标要求, 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需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 功耗

相关资料表明[2]: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 大气压下降约11.5%, 发电机组效率下降约10%。南极内陆站海拔高度4 087 m, 因此, 发电机组效率将下降约40%。内陆站采用发电机组供电, 柴油是从上海运输至内陆站的, 海上运输约7 000海里, 冰雪路面运输1 200多公里。由此可见柴油的可贵, 所以降低功耗势在必行。

目前, 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用氧的制取中[3], 本制氧机组拟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有研究表明, 两吸附床制氧机氧收率为30%, 三吸附床氧收率为35%, 四吸附床氧收率为40%[4]。由此可知, 随着吸附床的增加, 氧收率也将提高。市场上PSA制氧设备多采用两吸附床技术, 其氧收率一般为30%。为了有效降低功耗, 本设计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吸附床制氧技术, 氧收率可达58%[5]。本制氧机组按海拔4 100 m产氧2 m3/h设计, 所需气量约为0.5 m3/min。考虑吸干机耗气量约为20%, 可选用Atlas微油式螺杆空压机GA系列最小机型GA5, 该机型电动机功率为5.5 kW, 在排气压力为7.5 bar (1 bar=105Pa) 的情况下排气量为0.9 m3/h。

2.2 低温

(1) 由于南极内陆站环境温度一般在-25.5℃以下, 采用冷干原理除湿效果不佳, 因此, 本机组采用吸干机。

(2) 在设计上:所有配管均考虑了冷热补偿;所有管道 (包括机内配管) 均设置放空口及排液口;管道连接部分采用相同材质的材料。

(3) 在选型上:对所有元器件、材料都进行了低温性能分析, 尽可能选用符合低温要求的材料和备件。

(4) 在制造中:对配套设备进行改进, 将空压机、吸干机内部电线更换为低温电线;将吸干机过滤器外壳更换为不锈钢材质。

(5) 低温模拟试验:对元器件及材料进行-80℃ (受试验条件所限) 低温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大部分器件及材料功能正常, 个别器件受损。这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低温模拟试验表明:空压机电脑板、吸干机液晶屏和制氧主机PLC不宜越冬。据此, 将不能在内陆站越冬的器件设计成可快速拆装的结构形式, 在越冬时拆除送至中山站。但需要拆装的部件数量应降至最小, 最大程度方便科考队员。

此外, 越冬时, 需泄放空压机油, 排空空压机、空气储罐吸干机、过滤器等管道中的积水, 倒空湿化瓶中的湿化水。

2.3 道路运输

针对南极12 000多公里的海上运输和内陆1 000多公里的冰雪路面运输距离, 根据相关课题的研究经验, 空压机标配底座强度不能满足要求。为此, 项目组重新设计, 对相关部件进行了改进和加强。

此外, 对吸干机结构也进行了分析, 认为其明显不能满足上述运输要求, 因此对机箱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 重新加工机箱, 同时对内部固定结构也进行了改进和加强。

2.4 机房布局

内陆站有两相邻的房间可作为制氧机房, 空间尺寸分别为2 600 mm (长) ×1 700 mm (宽) ×3 000 mm (高) 和2 600 mm (长) ×1 500 mm (宽) ×3 000 mm (高) , 中间隔墙不可拆除。由于机房面积有限, 所以既要考虑设备现场安装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还必须留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和维护设备的通道和作业空间, 这给机房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 制氧机组采用叠放式一体化结构设计。

(1) 空压机与空气储罐一体化。根据已建机房的现有情况, 充分利用机房的高度, 将空压机放置在空气储罐上, 形成一个整体, 只占用一个机房, 这样既节省了占地面积, 又可保证设备安装、操作、维护保养和维修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2) 制氧主机与配电系统一体化。机房隔墙结构为:12 mm石膏板+彩钢板+100 mm岩棉+彩钢板+12 mm石膏板。经分析, 将21 kg的配电柜固定在隔墙上, 墙体的强度难以满足要求。为了便于现场安装和固定可靠, 借助制氧机的承载强度, 将配电柜固定在制氧主机上, 占用另一个机房。

2.5 冰川位移

南极大陆存在冰川位移现象[6], 为此, 本制氧机组采用整体结构设计, 其结构主要由空气压缩处理单元、制供氧单元构成将空压机、空气储罐、吸干机及其附件相对固定在空气压缩处理单元的整体底座上;制氧机、氧气储罐及其附件相对固定在制供氧单元的整体底座上。然后再分别与空气压缩处理机房制供氧机房地梁固定, 使设备与机房形成一个整体, 避免因机房的位移使设备运动的情况发生, 从而造成管道漏气或断开。

2.6 可靠性

对低温模拟试验中不能满足低温要求的器件重新选型如排水电磁阀选用不具有电解电容放大电路的电磁阀;制氧流程运行监测由光电开关改为行程开关;触摸屏选用可在-40℃低温条件下运行的Horner低温屏。

虽经过低温模拟试验, 但长期低温运行和储存还是会影响器件、材料性能和寿命, 因此, 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对此部分进行考核。为此, 从可靠性要求考虑, 针对影响设备运行的关键部件均做了备件, 如PLC控制屏、I/O扩展模块、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控制器件, 联轴节、轴销、拨杆等多通旋转分配阀配件, 空压机皮带、润滑油、滤芯等。

3 检验结果

该制氧机组制造完成后, 进行了联机试验、中间检查和出厂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1) 制氧系统上电运行正常。

(2) 制氧量2 Nm3/h, 氧气体积分数为95.1%, 符合要求。

(3) 设备外形尺寸、标志、电气接线端子、气体流向及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4) 制氧系统 (空压机、空气储气罐、冷干机、制氧机等) 制造过程中的检验记录、调试检验报告、材质报告、外购件合格证及说明书, 调试维护使用及培训手册等资料齐全。

(5) 机组结构和包装箱结构符合可快速拆装、重复使用的要求。

4 结论

该制氧机组在上海进行了现场拆卸和安装模拟作业, 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检验, 检验结果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通过验收。

通过对南极内陆站制氧机组的研制, 积累了一定的高原高寒环境下制氧机组的研制经验和应用于特殊场合的制氧机组的研究经验, 为今后高原区域、高寒区域以及其他特殊场合制供氧工程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立奇.中国南北极考察[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0.

[2]魏恒达, 黄林.高寒地区如何克服发动机“缺氧”[J].汽车维修, 2000 (9) :52.

[3]黄永富.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应用研究[J].首都医药, 2011 (14) :11-12.

[4]朱学军, 郭彤.变压吸附制取医用氧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99 (5) :272-273.

[5]石梅生, 赵开利, 陈德瑞.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 2010, 31 (8) :24-26.

装备车辆在高原高寒条件下使用探讨 第8篇

我国高原高寒地区的面积较为广阔,大概58.1%左右的海拔超过1000m,而超过32.5%左右的国土面积海拔超过2000m,高原高寒边界线有几千公里。装备车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通运输车辆,如果碰到高原高寒地区,势必会对装备车辆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将装备车辆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下面笔者分析了高原高寒条件下对装备车辆的影响。

1 高原高寒环境的基本特点

由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特殊,因此高原、高寒地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①大气压力比较低。当地单位面积上垂直空气柱的重力会直接决定不同海拔的大气压力。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km,大气压力侧会相应的下降9%。②大气温度比较低。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相同维度地区的海拔每升高1km,大气温度会降低6.5℃,同时海拔越高的情况下,就会存在越长的年低温期,海拔高度超过4Km的地区属于固定冷区,年均气温一般都低于-4℃,冷期会持续5个月以上。而且昼夜温差比较大,日温差可能会有30℃,极端最低温度可能会有-27℃-—45℃。③空气相对稀薄,空气中的含氧量比较少。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km,空气密度可能会降低6%-10%左右,而且含氧量也会降低10%左右。如果海拔高度为5km,该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可能只是海平面的53%左右。

其次,高原高寒环境的降水量比较少,而蒸发量比较大,当地气候相对比较干燥。不管是风速、风力都比较大,沙尘较多,而风压比较小,紫外线辐射比较强。

2 高原高寒环境对装备车辆造成的主要影响

2.1 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会明显下滑

如果是压燃式柴油机,快压缩完的时候,缸内气体一定要达到之前预设的温度、压力。同时,由于柴油机的燃料特性使得其在气缸内是空气和小颗粒的混合物,但是非汽油等馏出温度低的空气、燃料会以蒸汽方式混合存在,这样会导致空气和柴油的配比一定要存在大量空气,才可以保证能够完全燃烧。通常情况下,柴油机扭矩点最大的过量空气系数应该大于1.5。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升高,大气压力以及含氧量会随之减小。如果高原海拔高度为4000m,气压只达到海平面的61.2%左右,这对于自然吸气式柴油机来说是一种灾难。这样在高原高寒环境下,柴油机的气缸充气密度只会慢慢降低,而且其过量空气系数也会慢慢减小,这样很容易使得燃烧不够充分,存在严重的后燃性,消耗大量燃油,排气黑烟也比较严重,这样也会大大增加废气有害物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其功率。

2.2 发动机低温,很难启动

高原高寒环境下,低温期气温往往都比较低,最低的气温可能会有-25℃—-46℃,这样会大大增加车辆转移难度以及交通运输难度。通常,主要在30℃,连续放电10h的情况下确定蓄电池的标称容量的,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气温每次下降1℃的话,蓄电池容量大概会降低2%-5%,一旦启动柴油机,蓄电池放电会非常快,极板可能会由于负荷太大而出现弯曲,导致早期就损坏极板。其次,温度下降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蓄电池电解液黏度,提高电阻率,这样会降低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发生化学反应的速度。为此,低气温条件下会降低蓄电池的充电能力,而且温度越低,其充电能力只会越差,这样会使得其总电量不充足。启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电能不充足而无法达到正常启动时的工作转速。另外,温度越低的情况下,柴油机润滑油黏度也就会越大,为此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润滑不够而增大柴油机的启动摩擦阻力。

简而言之,在低温条件下柴油机可能很难启动,假如没有采取有效的强行启动措施,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柴油机缸内冷态磨损现象,增加蓄电池放电强度,缩短其使用寿命。如果启动电机在低温条件下超负荷运转会大大提高启动电机的故障率。

2.3 散热冷却性能会慢慢变差

大气和冷却液之间的温度差是决定冷却系统向大气散热能力的主要因素。如果海拔高度越高的话,水沸点也就会越低,这样就会相应的缩小冷却器进出口温差,这样必然会对冷却器散热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因为高原空气密度逐渐降低,导致冷却风扇风量越来越小,这样无法及时散发多余热量。也是因为如此才导致液压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柴油机等极易产生过热现象。正常工作状态下,柴油机冷却系统防冻液的温度都是保持在86℃-96℃左右。最好是控制液压油温度、液力传动油温度分别在50℃、90℃左右,而且最高温度应该低于120℃,不然的话冷却系统可能无法确保装备车辆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高原高寒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都比较复杂,这种环境会在很大程度影响装备车辆的使用、性能以及管理等各方面,为此非常有必要针对高原高寒环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维修及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出装备车辆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程源,高玉振,卢生林,刘培培.高原高寒环境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J].汽车工程师,2013(03).

文冠果在坝上高寒地区的培养技术 第9篇

一、育苗

文冠果可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及组培法繁殖苗木,其中播种仍是主要的方式。播种又分两个阶段,即种子育苗和插根苗种阶段。

1.种子育苗

(1)种子处理。文冠果种皮厚实且含油量大,造成吸水困难,目前种子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湿沙埋藏法。在土壤结冻前,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探 60cm、宽2m的平底坑,坑长度可根据种子数量而定。先将阴干的种子用清水浸泡4~5d,把种子与湿抄接1:3的比例混拌,再在上面覆盖约30cm厚的温沙,于室外沟藏120d以上。由于坝上高寒地区昼夜温差较大,且风大天气干燥,同时应在温沙层上覆盖草帘,用以御寒保温。待年春季播种前20d左右,在背风向阳处另挖深度为 60cm左右的斜底催芽坑,将混沙的种子从埋藏坑内取出斜堆至催芽坑内。利用阳光进行高温催芽,经常翻动种子及时朴充水分,以保持湿润;晚间用草帘覆盖催芽坑,以保持温度。大约10d左右待有60%左右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二是:快速催芽法。临时处理秋后未来得及沙埋的种子时,可采用此方法。播种前7d左右,将选出的种子用45℃温水漫种任其自然变凉,浸泡3d后捞出装入筐篓内,上覆一层草帘,放在 20~25℃的温室内催芽,每天翻动2次。并注意保持适宜湿度。待种子有三分之二裂口时即可进行播种。

(2)选地。文冠果在土层深厚肥沃之地生长最好。因此,选择育苗地时应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的沙壤土。沙土和粘土作育苗地时要适当准备腐熟堆肥和农家肥,每亩蓄农家肥 2500~3000kg,在春耕时翻人土内,以增强幼苗的成活率。

(3)选时间。春、夏、秋均可,但秋季要早播,在冬季来临之前,苗木要木质化好,顶芽饱满,为安全度过冬季创造条件。为了节约成本,冬季停温,苗木进入休眠状态。采用人工点播,床面开沟株、行距10cm×15cm,每穴2~4粒。用竹签或铁丝进行点播,覆土厚度以不露种子为宜。播种前必须灌足底水,以保证幼苗所需的水分,减少幼苗期浇水的次数,以防根腐;播种时种脐要平放,以利扎根;播后立即覆土,厚度要求3~4cm,轻度镇压,然后充分灌水,及时进行松土。

(4)幼苗出土。灌水量要掌握好,防止土壤湿度过大,造成根颈腐烂,幼苗倒伏。此时期苗木幼嫩,易感染立枯病,一方面要及时拣去病苗、弱苗,同时在出苗期喷洒多菌灵,幼苗期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头年要进行中耕除草3~4次。

2.插根苗种

(1)插根。在春、秋季利用文冠果起苗后残留在地下的粗0.4cm以上的根系或挖取部分老树的根,截成长10~15cm的根段,作为插根。

(2)育苗。将插根浸泡在加了适当生根粉的溶液中进行催芽,待根系长出4~6mm的芽时方可倒栽至土壤中。插根地要在插前进行翻耕20~25cm,每亩施基肥2500kg,做成垄。插根的株行距均为 15cm,以镐开窄缝,将插根插入缝中,顶端要低于地表 2~3cm,插后合缝灌水沉实,待表土晾干后进行松土。

(3)选苗。插根15~20d开始萌发出土,选留一些健壮的,其余全部摘除。平均苗高可达 60cm以上,成活率在 75% 左右。

二、苗期管理

1.间苗

文冠果苗木出齐后,为避免幼苗怕水涝,苗木根颈腐烂死亡,要少浇水、勤松土。当幼苗高12~18cm时要及时进行间苗,株距要求为35cm~50cm。同时缺苗时,可在阴天或傍晚带土移栽补苗。间苗时要在已平整过的地内挖长、宽、深各60cm的穴,施圈肥12.5kg左右。起苗时切忌伤根系,栽植时要扶正苗木,根系要舒展,给苗木培土时先要稍低于坑面,不能过深,最后踏实,及时浇水。间苗缓秧过程中注意少施氮肥,多施磷肥,以免苗木长成伏地状。

2.定植

文冠果的栽培因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作为水土保持林,应采取高密度栽培,按株行距1m×1.5m栽植;作为田埂防护林,有加固田埂、防止坍塌,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按株行距2m×2m栽植,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产量。同时应注意栽种时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宜稀一些,土壤瘠薄,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宜密一些。旱地条件下,可按2m×2m行株距栽植,每亩定植170株左右;也可按3m×2m株行距设计,每亩定植 110株左右;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按3m×3m株行距设计,每亩栽植70至80株。根据文冠果苗木根系的生长规律,追肥宜早,最晚不得迟于6月中旬。6月中旬亩施磷钾肥3kg、草木灰9kg;8月中旬施磷肥5kg。9月要勤松土和除草,增加地温,加速秋季生长。霜降前灌封冻水,注意逐步御寒。

3.管理

高原高寒地区 第10篇

在隧道施工阶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天河隧道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上的一条在建隧道,隧址位于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属剥蚀构造中高山及侵蚀堆积河谷地貌。隧道地形高程为3574.8~4342.8m之间,相对高程750m,地形起伏较大。根据地质调查资料和现场调查显示,隧道进口段上覆为第四系全新统残破积黏土及碎石土,下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粉质黏土、粉砂、圆砾。局部有粉砂层夹层存在,其中进口左洞开挖到YK782+048位置出现黄色粉砂层,稳定性极差,开挖容易拱顶塌陷甚至冒顶现象。因而做出准确的地质预报,并结合地质预报给出合理可行处理措施,对顺利通过该粉砂层尤为重要。

地质雷达作为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手段之一,对预报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微细结构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隧道勘察结果的进一步认识和补充。地质雷达是也是一种反射波法的勘探方法。其基于地下介质的电性差异,探地雷达通过一个天线发射高频电磁波,另一个天线接收地下介质反射的电磁波,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解译进而对前方不良地质进行探测预报。其探测深度受主机功率和电磁波的频率、以及围岩整整性和电导率有关,一般探测深度为25~40m。

2 地质分析和预报方法选取

地质预报到目前为止方法很多,本文尊重“以地质分析核心与指导,选择突变参数,探测结果能突显不良地质体异常体特征参数”的预报特征,结合前期地质分析和方法特点选取预报方法。

通过对前期地质资料、现场地质勘查和地表观察分析可知,粉砂层长度有限,为局部粉砂夹层,前方20~30m后可能进入基岩洞段。粉砂层和基岩交界面岩体破碎围岩风化严重,岩体破碎且局部可能一定地下水,可能呈湿润和滴水状。这样大胆推测在粉砂层和围岩交界面可能存在介电常数的明显变化,满足地质雷达预报物性前提,且地质雷达的预报距离也适合本次预报,在一次预报中能得到反射界面的反射波信息,因而最终决定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预报。

3 地质雷达原理和预报分析方法

地质雷达是一种反射波法的勘探方法,只不过它向地下激发的不是地震波,而是高频宽带的电磁脉冲信号。高频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高频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服从以下的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如式(1):

式中,E为电场强度;B为磁感应强度;t为时间);H为磁场强度;j为电流密度;D为电位移;ρ为电荷密度。

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仍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电场、磁场矢量在界面切向分量相等的边界条件与Snell定律,可求的地质雷达采用的TE极化方式下的电磁波电场强度在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与反射关系为:

由式(2)可以看出,地质雷达的反射主要是由不同介质的电磁性质差异(在隧道中主要是介电常数)所决定。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分析中常用到参数和信息主要是反射波能量与反射波同相轴信息、反射波的相位信息、反射波频率特征。

由式(2)可知,电磁波反射主要是有介电常数发生变化,反射波能抢的强弱(即振幅大小)反应了前方反射界面的存在和反射界面介电常数的变化大小;且由反射系数的公式可见,由于同个界面两侧介质介电常数在界面不同位置虽然存在一定变化,但是相对性基本不变,因而同个界面反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相位(即反射波收不正负相同),反之也可以通过反射波相位特征反推界面两侧介质的相对变化情况;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射界面的同相轴形态也基本反映反射界面形态。但是,式(2)是在假设岩石是高阻介质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的公式,这符合一般情况下前提,但是一旦岩石含水较大时,围岩电导率就较高,因而以上公式就不完全使用,电磁波在含水解释衰减较快,且有明显高频衰减特征,反射波呈低频特征。

4 雷达测线布置与数据分析

通天河隧道进口右洞拱顶开挖掘进到YK782+048位置出现粉砂层,现场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现场情况,在掌子面顶部和底部布置两条测线,测线布置图如图2、图3。两条测线雷达数据经相关处理后得到数据如图4和图5,由图可知,除去掌子面附近综合干扰信号和仪器原因产生固有强反射外,测线1(见图4)前方在0~17m范围呈现弱反射,18~22m范围呈现强反射;测线2(见图5)前方在0~13m范围呈现弱反射,14~20m范围呈现强反射;弱反射段,表明该段内围岩介电常数无明显变化,介质比较均一,未发生大的变化,分析推断为粉砂层内部电磁波无反射。强反射位置表电磁波在该附近遇到界面,介电常数发生大变化;且有一定负相位特征,表明介电常数由小变大,即围岩可能含有一定地下水(水的介电常数是自然界最大的,为81),且有一地低频效应;同相轴有一定错断现象,表明界面不平整内部岩体破碎;综合分析强反射段围岩破碎,且有一定地下水。推断强反射位置即为粉砂层与基岩强风层得交界带。

5 预报效果分析

根据地表查看和地质分析以及雷达探测数据分析结果,预报粉砂层长度约为14~18m,考虑到倾斜引起的反射垂直距离和斜距差别,拱顶在YK782+048~+068段围岩为粉砂层,YK782+068开始拱顶逐步进入基岩;掌子面底部在YK782+047~+062段围岩为粉砂层,YK782+062开始拱顶逐步进入基岩。交界面附近围岩围岩烟头破碎,含一定地下水为滴水状。开挖实际结论拱顶在YK782+070附近进入破碎基岩,掌子面底部在YK782+064附近进入破碎基岩岩体。交界面围岩岩体破碎,有一定地下水,为湿润~滴水状,预报和实际揭露围岩情况如图6。由开挖揭露对比表明,预报结论准确。

6 结论

(1)采用地质雷达对于高原高寒隧道粉砂层预报,结果准确,方便使用。再一次证明地质雷达作为短距离精确地质预报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本文采用地质物性分析法,结合预报目的选测物探方法的预报方法选取法,通过该方法选择的物探方法,探测结果不良地质体异常明显,界面反射特征清晰,便于分析,结论准确。地质雷达数据采用振幅、相位、频率和同相轴特征分析预报结论准确。

(3)以实际例子证明,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准确的地质预报是隧道顺利施工的必要前提。隧道不断加深和地质雷达预报方法不断积累,地质雷达短距离地质预报方法必将成为地质预报领域的重要方法和研究方向。

摘要:通天河隧道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上的一条在建隧道,隧址区位于三江源三河交汇处,属于高原高寒隧道。隧道进口段,进洞不久就遇到粉砂层不良地质体。给隧道顺利掘进带来很大难度,准确的地质预报是采取可靠措施的前提。论文采用地质雷达多测线探测,结合地质雷达数据分析和地质分析,给出较为精确的预报结论。后经开挖揭露表明预报结论准确,在雷达地质预报运用方法积累和为该隧道顺利开挖掘方面取得的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质雷达,高寒隧道,粉砂层,地质预报

参考文献

[1]李天斌,孟陆波,朱劲,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12):2429-2439.

[2]曾知法,吴雨夫,孟陆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选取研究与应用[J].北方交通,2011(4):115-118.

[3]曾知法,宋波,李天斌,等.隧道涌突水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中外公路,2011(8):213-216.

[4]范占锋,李天斌,孟陆波,曾知法.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J].公路,2010(2):209-213.

[5]南亚林,韩晓雷,叶逢春,等.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3):132-133.

[6]范占锋,李天斌,孟陆波.探地雷达在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27(7):119-123.

[7]凌瑶,李天斌,孟陆波,曾知法.汶川震后杨家山隧道断层塌方成因及其地质雷达预报研究[J].现在隧道技术,2011(6):11-15.

上一篇:摩擦分析下一篇:校园网资源共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