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2024-09-11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精选12篇)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

1 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依据, 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 彰显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机制, 通过实践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本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改革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就业为导向, 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2) 以学生为主体, 推行灵活的教学模式。 (3) 以能力为本位,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特色。 (4)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师资综合素质。

2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1) 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创新的有效机制。 (2) 探索构建以专业能力为本位, 以职业实践为主线,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3) 强化课程实施的推进力度,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 创新会计专业学生评价模式, 建立由企业、学校、学生自评相结合、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3 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改革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3.1 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改革不仅要考虑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还应该考虑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

3.1.1 文化基础课程

考虑到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 应保留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课程,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 为以后的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同时保留体育和德育课程。但在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 要求教师根据本专业实际需要, 本着“够用”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 灵活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德育课程中, 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3.1.2 会计专业课程

(1) 通过对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将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核心、实践和选修四个模块。基础模块课程注重对学生会计岗位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核心模块课程注重对可胜任岗位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模块中, 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开展综合训练,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融汇贯通, 达到实际岗位要求;选修模块课程对应可拓展岗位和可延伸岗位, 通过学习,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扩大就业范围。 (2) 将教学内容关联性强, 内容重复的《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模拟》三门课程整合为《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一门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重新设计课程内容, 开发任务驱动式校本教材, 使教学内容与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对接, 使学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 得心应手地从事会计工作。 (3) 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将来主要的工作岗位, 在选修模块中增加《代理记账实务》、《纳税计算与申报》等课程, 为学生就业提供拓展空间。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如下表:

3.2 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 主要进行以下改革:

(1) 增删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会计岗位需要, 在《会计综合技能》课程中, 可增加会计书写训练的内容;删繁就简, 整合《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模拟》三门课程中重复的内容, 合并为《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一门课程。

(2) 进一步加大会计课程实训力度, 购置《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财务软件等教学软件, 配合课程教学开展会计技能实训教学, 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开发《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两门课程的实训指导书, 辅助这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 使实训教学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 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

(4) 针对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需要, 开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的试题库, 并根据考试大纲动态的调整题库内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取证培训工作, 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取证通过率。

3.3 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 重新组合知识和技能要点, 进行课程设计、知识讲解和实践演练, 使学生了解每个岗位的职业标准、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 学习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方法, 达到“教、学合一”;通过向学生分配岗位工作任务, 反复训练, 使学生眼、耳、手、脑并用, 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操作的有效融合, 实现“学、做合一”;通过仿真教学和现场教学, 达到“教、学、做统一”。

3.4 教学评价改革

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构, 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专题研讨会, 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对专业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效果、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建设环节进行监督指导, 不断完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定期组织行业专家针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对学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贡献能力进行评价, 提出建设性意见, 促进学校专业建设良性快速发展;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 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 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 在企业专家参与下, 制定各项技能的考核标准, 突出以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 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

4 课程体系改革的制度保障

为保障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顺利开展, 学校应成立课程体系改革工作小组, 由学部主任和专业负责人牵头, 骨干教师参与, 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督导下有计划地开展课程体系改革的各项工作, 确保改革质量和成效。

如何选择中职学校和专业 第2篇

中职学校的设置是我国结合国际教育行业先进经验及我国教育行业实际情况设置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该类学校主要从事职业技能教育,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直接参加工作,也可往更高学历层面升学。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报读中职学校,国家在学生资助、学费减免等方面享有较多优惠,适合就读资费困难又需及时就业的学生报读。对考生和家长而言,中职院校不像本地重点高中距离自己那么近,也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尽人皆知。初中毕业生该如何选择职业学校呢?中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是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工作,所以选准一门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至关重要。

二、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的教育类型

第一类是普通高中。参加当年中考升学到普通高中努力完成学业,考取普通本科院校。

第二类是五年一贯制(3+2)大专。招收对象要求是当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要参加当年中招考试,成绩达到录取分数线。入学后,初中毕业连续在校学习5年,获得全日制大专文凭。五年一贯制(3+2)大专教育是分阶段教育,前三年在普通中职学校学习,按普通中职类学校收费,后两年到高等院校学习,按大专类学校收费,毕业后获得国家承认全日制大专文凭。

第三类是中职。招生对象要求是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凭初中毕业证、户口簿到校面试报名即可。就读中职学校后,学生也有多种大专升学渠道可供选择:

1、参加国家高职院校的单招和对口高职(3+3)考试,获得普通大专文凭。(网上统一报名时间一般是12月中旬。有单招参加3月份统考和对口高职6月份统考两次升学考试机会,每年都可以参加考试)

2、参加国家自考获得专科文凭。(没有高考入门考试,5年内完成6科国考和相关校考)

3、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成绩合格获得大专文凭。(一般是8月报名,10月考试。高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三、报考选择中职院校有三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就是尽量到大城市或者省会城市。因为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文化底蕴较好,人文素养较高,资源丰富,信息量更充分。规范办学的单位在临床科研教学设备更先进,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质量较好,管理严谨,学生交流学习机会较多。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学生的实习、就业有保障,还有更好的创业机会,选择专业的医药类学校尤为重要。

第二个原则是规模和管理。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和严谨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如果学校学生人数少,规模过小,没有固定办学场地,或者也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以生命科学馆为例,目前全川评定为“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基地”的中职学校,仅有华大医药卫生学校一家。

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同样学生报考中职志愿和咨询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无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四、学生如何怎样甄别职业学校

大家都想上个好的中职院校。正规中职院校都有清晰的发展历史,在行业内影响卓越,这些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查询。如果考生有自己心仪的学校,必须实地参观学校的实验设备,发展历史闪烁其词、模糊不清,拿不出标准的实训设施,那么这类学校多半是半路出家、挂靠办学的不正规机构。

五、需要提醒家长注意

目前有部分不正规学校并没有全日制大专资质或者五年一贯制(3+2)大专招生指标,却大肆用5年自考冒充五年一贯制(3+2)全日制大专搪塞欺骗家长,甚至忽悠家长说:来吧,这里的学校不用参加中考,到校就能读全日制大专!毕业包分配签就业协议,报名专车接送还送东西呢,一次交三年学费还有优惠云云……。

教育行业是一个严肃的行业不等同于任何商业行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情形不明摆的就是骗局吗!不参加中考,不需要成绩怎么可能就读大学?根据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来说,要获得国家承认的相关文凭必选参加相应的考试,大专及以上文凭必选参加全国统考。

五年一贯制(3+2)大专是针对应届初中毕业生的一种升学渠道,按照我国相关规定,1、应届初中报读五年一贯制(3+2)大专必须填报具有5年一贯制招生资质的院校代码;2、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参加当年的中考;3、具有5年一贯制招生资质的院校录取生源要按照上报招生计划和填报志愿的考生中考分择优录取。综上所述,5年一贯制(3+2)报名录取是有相当严谨的工作流程,绝非社会上所谓的报名就可就读,完全不需要学生成绩。这些都是一些学校为了招生,所采用的各种谎言。令人痛心的是,每年仍有不少不知情、被蒙蔽的学生家长会上当受骗!

其实,不正规的学校通过校名就可以大致判断,绝大多数歪学校中跟医药学校八竿子打不着,他们不可能通过卫生厅、教育部门的审核,获得正规医药卫生学校的校名后缀,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相关医学专业的办学资质、硬件设施也远不达标,既然上不了台面,这些机构只有疯狂的打着所谓的全日制大专、包就业的幌子蒙蔽家长,浑水摸鱼,坑蒙拐骗,实际玷污的却是神圣的教育领域,欺骗的不仅是家长的钱财、浪费的更是学生宝贵的青春!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茶叶生产与加工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更好的培养技术类人才,积极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茶叶生产与加工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们对茶叶生产与加工过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中职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课程的缺陷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作为茶叶发源地,我国不仅有成千上万种茶叶,还有成千上万的茶农和上亿的茶叶爱好者。茶叶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茶叶生产与加工教育,促进我国茶生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一)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更需要实用性人才。我国中职学校教育因受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影响,长期处于理论重于实践的教育模式,在日常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课程中,教师只注重为学生讲解茶叶生长环境、需要温度和水分等各项基本知识,而学生们对茶叶生产与加工的概念与真正生产中的实际操作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是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的传授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对茶叶生产与加工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状[1]。

(二)课程内容过于笼统化

我国茶叶文化博大精深,全國各地茶叶种类的不同,气候和地势的不同,导致我国茶叶生产与加工有着不同的方式,而在中职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课程中,所讲内容体系过于笼统,没有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产茶差距而进行分类和细节的传授生产加工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会了笼统的理论知识,而毕业后到各地工作过程中无法适应具体的工作内容。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这一理论,中职学校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未来工作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首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校增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进行课本内容的教学,还能够将课本内容与企业中实际操作内容更好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

其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与当地企业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得到更好的锻炼,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并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会从事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工作,茶叶的田间作业和加工流程,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所以这就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为学生提供参加操作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达到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和社会要求的目的。

(一)教师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模式,增强职业素质

为了培养出社会实用性人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首先要增强职业素质,在课堂上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要能够做到既有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强,才能更好地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传授给学生。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把茶叶生产与加工的理论知识点,为同学们讲述清楚即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师不仅有充足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操作的能力,为同学们进行演示,从茶田耕作,到收获,再到进一步的加工过程,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具体的操作流程,中职学校教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积极提高职业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3]。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茶叶生产与加工课程体系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学生要熟悉茶田和茶叶加工工作技巧和设施,包括茶树栽培和繁育技术、茶叶加工器械的维护和保养等工作。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茶叶生产与加工课程体系,将当地茶叶生产基地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学习基地和媒介,将教材内容与茶叶生产基地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能力。

(三)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引入中职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学科课堂,学校就要积极努力为学生搭建能够参加实际操作的工作平台。学校可以与当地种茶基地建立联系,建立起工学结合机制,以企业对员工的专业要求、岗位标准和职业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使学生能够得到学校和产茶企业双面的经验学习[4]。

结论:中职学校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课堂,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及时的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使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得到掌握,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使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 职业学校茶学专业教学浅析——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J]. 科技资讯,2009,29:168.

[2]于龙凤,安福全.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2,05:35-36.

[3]钱和生,任谦,何晨阳.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92-96.

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讨 第4篇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发展期,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对于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 它既涵盖了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 又包涵了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本文重点探讨后者, 即对教师个体专业水平的提升进行研讨。

因此, 这里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中职学校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能力, 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方法为依托, 全面完善“双师型”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 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从我国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来看, 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育专业素养薄弱。由于全国工程师范类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相对有限, 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师是毕业于高校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虽然拥有教师资格证, 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的考核, 但这些教师大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 普遍缺乏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训练, 特别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学习和训练, 他们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设计、课程开发等方面能力水平普遍不足。

(2) 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实操技能不强。中职学校虽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 但具备教师资质的并不多。现大部分教师偏理论积累, 他们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实践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和机会较少, 难以熟练掌握相关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 也难以全面掌握企业实际工作过程。

由于上述原因, 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总体水平欠缺, 导致许多教师在开展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和“项目教学”等重点教育教学工作时普遍感觉力不从心, 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能实现从简单的“课程实施者”到工作过程系统化、一体化的“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转变。

2. 对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重视不够

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相当重要的层面, 教师的专业情感反映出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而教师的专业伦理则包括教师对自身教师角色、教师职责、教师专业工作价值的认知和选择等。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有一种倾向, 就是过于强调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其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而忽视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建设, 呈现出一种“‘技术化’驱动‘专业化’”的现象, 而这将导致将教师塑造成一群只能教书、不宜育人的匠人, 将教师职业发展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 教师整体普遍呈职业情感淡化的趋势, 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师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严峻挑战, 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 缺乏自豪感, 职业倦怠现象十分严重, 弃教改行的事情屡见不鲜, 因此, 重视和加强教师专业情感的建设迫在眉睫。

同时, 中职学校教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广泛开展课程改革活动, 享有很大的专业自主权, 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伦理标准, 从而在行使教师职权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 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道哪些事情该做, 哪些事情不该做, 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自身符合中职学校教师职业角色的需要, 胜任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

3. 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合作意识不强

教师首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自我教育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其次, 中职学校教师还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广泛合作, 打破以往教师个体之间的隔阂, 从而提高教学效能、减轻教师负担、增加教师间的学习机会, 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

然而, 现今中职学校里却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就是有许多教师, 尤其是那些在以前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教师, 几乎每年都用相同的教案、同样的教学方法, 而没有注意到当代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他们或者因循守旧、机械刻板, 拒绝接受新事物、新方法, 或者对终身学习持应付心理, 疏于反思提高, 这不但限制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 而且这样的教学也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

与此同时, 一些中职学校教师或是因“同行是冤家”, 担心自己的知识与技术被别人获取而受制于人, 或将别人变成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因而不愿意与人合作, 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或是自己闷头在教室“单打独斗”惯了, 不善于利用各种校内外的教学资源与人合作, 这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现代教育学理论一般从两条主线来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阐述, 一是从教师个人心理的、内部的角度来解释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从教师受教育的、外部的角度来解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本文也就以这两条主线来进行探讨。

1. 从教师个人心理角度出发

(1) 培养专业情感, 提高专业伦理修养。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在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教师建立自我专业认同的基础, 提高专业素质的引导和动力, 又是其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检验标准。

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修养, 才能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能, 确立正确的专业理念, 选择正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在情感上, 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知晓自身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在信念上, 勇于克服影响专业发展的障碍, 不懈追求, 锐意进取;在习惯上, 自觉按照专业道德规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 自觉自愿地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 中职学校教师在职业生涯过程中, 从自身出发, 首先要培养专业情感, 提高自己的专业伦理修养, 热爱教师职业, 热爱中职学校的学生,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 强化责任意识, 坚持教育的价值理念, 为其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 确立专业发展的理念、增强学习和合作意识。中职学校教师要确立专业发展的理念, 要认识到只有努力实现自我更新, 才能胜任当代中职学校教师的职责, 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 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活出特有的职业尊严和欢乐。

为此, 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提高学习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保持思想的活力和开放的心态, 通过企业职业工作、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这三个方面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 来内化专业情意, 形成专业知能, 促进专业发展。使自己逐步实现从一个生手型教师, 到熟手型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的循序渐进式发展和转变。

此外, 教师还需加强合作意识, 改变之前的孤立与封闭现象。不仅需要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借鉴, 教师还需要与相应教育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单位、与学生家长等诸多对象进行合作, 通过合作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别是现今中职学校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等工作, 不可能由某一单独个体去完成, 加强教师的合作, 组成团队, 相互学习借鉴, 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从教师受教育的角度出发

(1) 制定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 对建设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技工教育具有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中职学校教师与普通中学教师相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这对中职学校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确立和出台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 即一个合格或高质量的中职学校教师在教师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所应必备的素质, 对确立中职学校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 引领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构建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培养体系。各主管部门、教育机构、中职学校自身要落实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构建中职学校教师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在职培养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实现教师培养的专业化。

例如, 从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着手, 完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立中职学校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针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帮助、指导和训练, 规范其基本教学行为, 引导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落实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养制度, 落实职业培训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建立教师进修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职业培训教师国际交流学习机制等,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在大多数教师入职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 所在学校学习合作的氛围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师在这一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下,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探究, 并逐渐成长起来。

教师学习合作氛围的营造, 与学校领导及学校文化等诸多因素有关。例如, 如果教师认为学校领导不关心他们的发展, 对他们的工作设置障碍, 人际关系中充满虚伪, 教师就会感觉心理压力大, 挫折感强, 因而敷衍塞责, 不能团结协作地做好工作, 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如果教师感觉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 感觉到学校领导开拓进取和学习创新的精神, 教师也会主动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 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 对于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也非常重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教师之间、同事之间沟通良好, 合作愉快, 教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追求教育教学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等教研活动, 将对教师的持续发展产生有利的支持, 对教师的专业情感、专业伦理产生积极的文化“熏陶”。

(4) 落实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做好保障工作。各中职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切实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人员安排和时间计划, 把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真正放在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 加强规划, 加大投入, 为教师专业发展做好保障。

摘要:教师专业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普遍面临专业素养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情感和专业伦理重视不够、学习和合作意识不强的困境, 分别从教师个人心理角度和教师受教育的角度出发, 探讨促进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

[2]教职成[2011]1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

[3]余文森, 连榕等.教师专业发展[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4]吴宏岳.构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4) .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成长之路探索 第5篇

随着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教师尤其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随着社会的关注在不断的提高。近些年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员的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专业教师的成长之路。

中职学校的教育是面向社会的,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要真正达到通过中职教育能培养出这类人才,也就要求中职教师队伍中要有能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实操示范能力的专业教师,通过能“说”会“练”来教育并引导学生成长为既有熟练技能又懂操作原理的新一代知识型技能人才。

这类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普通教师应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能水平及较强的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周济部长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原因。

一、何为“双师化”及“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虽然在各职业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到目前为止很多甚至连本身就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对“双师化”的认识还有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持有两个证(如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即是“双师化”的专业老师。

其实“双师”教师的概念,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即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为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突出本质特色,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而并非只从形式上强调持有两个证即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如果专业教师在成长的过程只是追求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等级证”而并非真正从思想上接受和执行“双师”教学的话,在教学中根本达不到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会连普通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都达不到。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操作的同时对于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让学生们在直接感受到理论对实操的指导作用,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必要性,从而逐步带领和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掌握专业学习的真谛。

二、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所面临的困境

虽然上级领导曾要求过各地各部门要努力办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并指出要狠抓10年、20年,但直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仍然尚未真正进入主流教育体系,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很有限,实操设备还处于严重缺乏的情况,并且行业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机制也尚未真正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还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灵活性也不足,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在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机会较少,社会溶入程度不高,时代感严重不足,再加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识淡薄,仍沉浸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中,而且还有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专业技能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认为拥有了这两张证书就已经达到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便大力加以推广。从而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思路出现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将专业操作技能与操作理论相结合,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后果。

目前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是通过自身学习或短期培训获取相关专业证书的,并且在获取证书后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未能继续进行实操训练而真正能在教学中进行相关实践指导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使得大部分已被称做是“双师型”教师只能是徒有“双师”之名并无法进行“双师”之实的教学。

三、专业教师成为名符相实的“双师型”教师方法

针对此种现状,笔者通过探访发现培养“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可采取促使学、走出去、请进来等途径来实现并加以巩固,使双师能得以名符其实。

首先是“促使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取得与工作相关的高级或以上的专业技能,使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然后是采用“校企双元”方式:也就是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经常选派已具备一定技能的专业教师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是组织这些老师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让这些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深入生产一线,使专业教师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利于其在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向,准确把握现代专业技术发展脉搏的问题,使中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质量切实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活动,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使专业教师在实践中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使专业教师的双师化成长的步伐更快,让专业教师自然而然的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再就是“请进来”。通过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将新的专业技术内容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传递给有关的专业教师,使教师能即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清楚社会对专业人才所需技能的需求,也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将其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带进学校介绍给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实践、顶岗工作、行业研讨会等活动;各专业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的实际融合,使专业教师的时代感不断增强。针对中职学校实训设备不够完善的状况,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在兄弟学校或企业实验室、实训室厂房进行专业实操的锻炼,或是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校内教学设施建设及教学设施的设计安装工作,让校内教学设备也成为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又一重要基地。

四、专业教师“双师化”成长之路的督促和检查

专业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是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效的。如果没有督促检查可能很多专业教师的成长都会在某一初级阶段停滞不前。

对专业课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各专业教师明确一个相对清晰的专业方向,同时让专业课教师自己选定一个进行深入学习的方向;其次通过多渠道培训实践学习,使专业课教师能胜任2门或2门以上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促使专业教师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并让该专业教师担任相匹配的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工作,使其双师的技能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体现并发挥出来;最后要求具有“双师”技能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开发课程模块、编写教材,并且提供这些专业教师承担行业内员工培训、企业生产指导工作,使专业教学始终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步,也逐渐让专业教师成长专业建设的高端人才和核心人物。

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第6篇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关键。一项新的课程变革提倡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和文化,并逐渐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课程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的全程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是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教师也正是在参与过程中,其自身的专业水平才得以提高。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会越来越高。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新挑战

我国正在进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改革职业教育现有的课程管理体制。《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倡导校本课程开发。所谓校本课程开发存在多种意义上的理解,笔者认为是指开发的课程可以针对国家、省、学校全部的课程,包括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对学校的全部课程事务都享有自主决策的权力,这样开发出的课程更可以说成是一种“学校课程”或者课程的“校本化”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管理机制上的权力分享与责任共担,教师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体,恢复了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的专业自主权。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直接对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此各级职业教育机构正在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传统上静态的个人的教师素质培训是不足以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因为,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深层次上是对教师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整体性的挑战。剖析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必然要涉及教师专业文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也是教师文化不断演进的过程,借助于这样的一个视角对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更清楚地理清深层次的问题。

二、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

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项目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性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文化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沉重以及无效的教师培训等几方面。

首先,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合作性、整体性是存在抵制的。一般来说,教师抵制课程的变革主要有个体的心理因素和组织文化上的因素,从个体心理因素而言,人们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范围,并在这个活动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一旦遇到危险和挑战,很多人宁愿选择自己熟悉的范围而不愿意面对外部的变迁。从教师群体的组织文化上而言,教学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这样教师与生俱来的是一个弱冒险精神的群体,而且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教师职业的这些特点,使教师可能会抵制改革,特别是当改革的措施要打破教师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因此教师也是一个弱合作的群体,这种抵制是整个变革过程中的必然出现的产物,是具体情境中的一种适当的反应。

校本课程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多学科的交叉,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从相对独立的文化走向一种合作、交流的共同文化。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不再是一种个人经验化的课程执行,而是强调课程理论、资源共享对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被分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集体的专业文化背景,因此这是与教师传统的独立文化相悖的。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负担。这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职业教育近几年规模的扩大,专业课教师严重缺乏,必然使专业课教师承担超额的工作量。

教师的传统观点认为:课程开发不是教师“分内”的工作。加之,专业课教师超额的工作量,将教师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很满,很难为教师提供用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持续地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就目前教师的工作状态而言,这对教师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最后,教师专业发展体制的不完善,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演变历史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完善的专业发展体制的支持。早期的教师专业发展表现为教师的被动专业化。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被看做是谋生手段。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是把个人职业阶梯的上升作为工作主要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近代以来的教育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过程均被“科学化”“标准化”,教师成了“教书匠”,教师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取决于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教师专业发展被视为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学论、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这种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教”出来的。

我国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培训——技能的模式即行政部门更多的是组织短期培训班,进行教学技能上的培训,这些培训多以讲授的授课方式为主,期望通过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种低质量的、缺乏持续的帮助和指导,缺少对于教师进步的监控和反馈的培训,其目的更多的是为评价教师提供一种依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失去质量上的保证。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作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因素,同时他们也是交互影响的。如果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无法成为一次真实的变革。

从学校内部来说,应该重建学校文化,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学校氛围。按照课程专家的观点,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有三种观点,即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课程改革实际上是新旧文化的冲突与重建的过程,如果试图将新的课程改革嵌入到旧的文化中,那么校本课程开发将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形成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提倡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1.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共同参与

从教师而言,学校应该为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创造不同的参与机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倡的是全员参与。但是参与酌程度是应该有所不同的,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较低水平的参与是课程材料和活动的校本化;中间水平的参与是教师教学的行为的校本化;较高水平的参与是教师对于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情感等内在意识和教学思想的校本化。要从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出发,让教师自己制定切实可行课程开发的目标和计划,要尊重教师的选择,而不能强加于教师,为教师带来一种额外的负担,超越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而去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定是要失败的。对于学校而言,学校不应该盲目地攀比和追随上级的政策,而应该基于学校的现有学生水平、实验实训能力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一些教学力量相对薄弱的专业学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改造的过程;而一些基础较好的专业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特色的课程开发。

2.完善学校内教师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教师评价制度下,教师有一种“评价依附心理”,他们最关注的是行政或外界对于其所进行的活动的评价,形成了一种过于注重结果的驱动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往往会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每个人要开发出一套教材,然后,教师在实施结束后,看看谁教的学生成绩最好,以此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教师狭隘地理解了校本课程的内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视为又一个互相攀比、追逐名利的功利化工具,忽视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与实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结果。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要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注重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过程性评价,同时对于教师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教师感受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回报。因为在短期内,校本课程开发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成果,这容易使教师产生消极、泄气的心理,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可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动力。

从学校外部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稳定、长期的专业发展体制的支持。首先,建立以专业—学术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专业自主权的回归过程,这种专业—学术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是以教师与课程专家或者教授的互动来运转的。这种制度更多的是以“院校协作”为主要形式,大学教授和专家应该意识到教师的专业不是在“教”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发展的,而是教师在一种反思性的行动研究中获得的。大学教师和专家不再是课程权威,而是一个能不断为教师提供帮助的专业群体。在双方的合作对话中,教师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3.要转变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职能

各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和理论。因此在制度层面并没有对校本课程总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定。校本课程是一个权力下放的过程,但是在下放课程权力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对这种课程权力的监督,放任自流,那么只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处于盲目的无系统、经验化的阶段(起码目前大部分学校是这样)。行政部门的职能应该体现在课程专家——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广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建立校之间、教师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浅谈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 第7篇

电子专业的课程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 特别是理论性强, 这对本来基础就差的中职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困难,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学生造成难学, 枯燥的感觉, 导致厌学。现在很多课程都是沿用旧模式教学, 有的课题与社会需求脱节, 有的甚至已经被淘汰。而从事专业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是绰绰有余, 所以专业教师在接受新知识、新理论上存在惰性。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 对新技术不能及时更新。这样强调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 只能使得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理论知识学习不好, 专业技能也掌握不了, 毕业后不能适应需求, 也违背了职业教学的目的。因此, 对电子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2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

2.1 明确专业技能标准, 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

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但怎么改, 如何改是一个困惑。要进行课程改革, 首先要设定专业目标, 而专业目标的设定是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上电子类企业要么是进行简单的流水线操作, 对工人只要求会简单的电子操作, 毫无技能要求, 这对身体健康的人员来说都不是问题, 显然这不能作为学校电子专业发展目标;另一类企业是进行电子产品研发, 我们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也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所以把这样的要求设定为学校专业目标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综上所述, 就电子专业目标的设定就是当前电子专业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认真思考, 制定符合中职电子专业的技能标准, 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现在办学就要紧跟时代步伐, 瞄准市场需求来规划专业课程。电子类专业的技术方向有很多: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类, 电子电器, 家用电器。现阶段电子生产行业对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 并具有专业装配技能的技术工人需求量很大;对既懂机械知识、又懂电气控制技术、更能掌握微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很旺盛。学校就应大力开设学习从事电子整机装配生产、电子产品设计及制造类以及现代微电子控制技术类的相关专业, 开设学生想学的、能学会的专业课程。

2.2 抓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总体较低, 专业知识比较陈旧, 特别是专业技能跟不上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外, 还要熟悉企业的组织机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这一方面学校要制定老师培养方案, 保证教师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到一线去实践实习, 从一线获得最真实最有用的职业技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能力要求, 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岗位技能水平, 由此指导课堂教学, 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 抓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2.3 完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 让教与学紧密互动

评价考核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 还应包括课程实验, 实习和课程设计的考核。考核应注重量化, 注重过程考核, 创新能力考核。劳动纪律, 安全文明生产, 设计创新都要纳入考核。在过程考核中, 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通过完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学习, 注重技能发展, 体现课程改革成效, 突破课程改革瓶颈。

3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通过课程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 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应用的结合;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创建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教学设施, 实训设备, 加快电子技术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 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调动教师,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共享课程改革的硕果。

摘要: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现实要求, 是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根据电子专业的教育现状, 提出了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 通过课程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 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 形成专业优势, 办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课程改革,电子专业,现状,方案

参考文献

[1]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5 (31) .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第8篇

1 服装专业学生培养的本源是健全人格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多数学习基础较差, 普遍缺乏自信自强意识和努力拼搏的心态。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参差不齐, 面对挫折和逆境, 多数表现为手足无措。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 作为教师, 在重视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作用的同时, 也要充分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长的主要影响, 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应做好以下几点:

1.1 养成良好的专业意识。

引导学生经常在思想意识, 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 自我磨练和自我提高, 具备改造自我的勇气, 在思想上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服装专业的技术人才。

1.2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单亲家庭、经商家庭或由爷爷奶奶抚养, 或父母在外打拼, 孩子留守单独立生活。这就使得他们缺少家庭温暖, 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作为教师, 要充分利用每一天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起居饮食, 穿衣搭配, 到消费购物, 人际交往都给与他们正确的指导。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献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他们学会交往, 善于交往, 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积累专业知识, 丰富自己。

1.3 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自己充

满自信, 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本专业的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 不羡慕别人, 不苛求自己。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就是引导学生成人, 学会宽容, 学会执着, 学会自律。要为人厚道, 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执着是选定专业目标就要坚定不移, 不被困难所击倒, 不为失败而沮丧。

2 服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课堂上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随着我校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作为服装专业教师, 我们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 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 让学生主动学习, 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精讲”, 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 在“合作”中增长知识。例如:在讲授《男西裤的缝制工艺》这一课中, 就可以先让学生找出男西裤与前面所学的女西裤的工艺差别, 着重讲解不同的部分--前门襟的制作工艺。其他与女西裤制作相同的部分, 就不用重复讲授了。节约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学生们有了更多的动手活动学习时间, 巩固了已学的知识。这样, 一些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简单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基础的制作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 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询,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能让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的教学, 才是成功的教学。

2.2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服装专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愿意学习, 主动学习, 积极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 有意创设情境, 结合生活实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了解笔者得知, 大多数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都对服装感兴趣, 女生们有过给布娃娃裁做衣物的童年经历。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多联系生活实际, 变课本上枯燥的文字为生动的生活场景, 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学”贵在于“问”, 好课应越讲问题越多, 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有真正的启发式教学, 才可能有探究式学习。这种情景创设, 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紧扣教学重点, 难点。决不要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价值的“一言堂”或“满堂灌”。

3 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保证是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人格强调自信, 自律, 敬业, 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 使学生能独立思考, 更新思维, 追求真知。创新人格主要包括: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 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 严谨诚实的创新道德, 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自律是一种底线, 自律使人自知, 自知使人自明。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该怎样做。

3.1 要培养创新毅力

一个学生, 要想学业有成, 就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要有自强不息、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 有经历失败的准备。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 从失败中获得教益, 从而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教育学生, 学好服装专业是不易的, 要想取得成果更不易, 它需要毅力、勤奋和热情, 还要经得起挫折。那些有成就, 有造诣的服装大师, 都有一本奋斗经。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累累硕果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而忽视了他们经历过的长期而艰辛的创业过程。

3.2 要确立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 完全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 养成对自己有信心, 对父母有孝心, 对他人有爱心, 对国家有忠心。自强自信, 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 心系社会, 胸怀祖国。

3.3 要培养团队精神

当今社会的重要创新活动, 已经很少靠个人的单打独斗, 更多的是依靠“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 不能共同协作, 集思广益, 就很难获得较大的创新成果。作为新时代的服装设计人才, 不仅要有创新的精神和本领, 还要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水平。教育学生在集体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要心胸豁达、做人厚道, 有容人、容言、容事的气度。懂得帮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4 要培养诚信品德

诚信是关系个人和个人, 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心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 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 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 诚信是维持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 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作为教师, 要有意引导学生诚信立身, 诚信做人, 诚信做事, 用“诚信”这张通行证稳稳的走向社会。

塑造创新人格的目的, 是保证学生学业有成。学业有成, 是一种精神, 在服装专业的学习过程中, 要依靠奋斗精神, 脚踏实地, 最终才能体会到学业有成。专业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积累, 而是对知识的深刻感悟和不断超越, 是智慧和理性的升华。学业有成是需要过程的, 今天的知识是由于昨日的积累, 明天的学业有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学业有成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

总之, 在教学中让学生不间断地保持学习专业的渴望, 使学生自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永恒资源, 把每个人蕴藏着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 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是教师的职责。

这种培养教育服装专业人才的合理模式, 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 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品尝收获的喜悦, 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第9篇

1 深入行业调研,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办好数控专业的前提。本专业在定位培养目标之前, 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用人要求, 征求企业的意见, 综合学校的办学条件来确定培养目标。

在2012年7月至8月, 本专业组织了3个教师调研小组, 深入重庆、合川多家企业, 采用问卷、走 (信) 访和座谈的形式开展企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调研对象主要为装备制造企业, 包括国有企业, 合资企业, 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调研企业以本地区的企业为主, 主要是最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直接参观走访的调研单位包括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金华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均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力天汽车配件厂、重庆市先辉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重庆市合川区环宇配件厂、重庆奥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 是一次规模较大, 范围较广的企业调研活动。

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求、需求层次、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等问题。通过对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资水平、岗位职责、知识技能应用情况、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建议等问题。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企业数控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人才的岗位分布、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对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最根本的依据。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准确定位我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继而制定出目标明确、定位准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数控专业现阶段比较合理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专业知识, 懂专业技能, 会实际操作相关数控设备”的、能适应现代企业的一线数控技术中、初级操作工人。

2 校企合作, 共同确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体系

鉴于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教学的现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必须制定适应当地企业要求的、有利于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数控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体现“实用”、“够用”原则, 做到专业课与实践课的有机融合, 要体现并保证主干课程的课时。根据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学校邀请具有不同加工特色的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 充分听取企业意见。2013年3月14日, 本专业邀请到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副院长李海燕教授、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谢永辉、刘小洪、罗锐、陆彬、向春、李龙彬、肖华江等, 就数控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如何构建与企业生产实践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等深入地进行了探讨。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 为本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标准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 还要考虑到企业生产的调整和变化, 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3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型专业技能、新知识不断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决定了课程的载体——教材的开发仅靠科研院所的能量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教材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端正办学方向、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它是以就业为导向, 本专业现有部分教材不适应社会对专业技能的需要, 不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需要, 与企业生产很难挂上钩, 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有了必要性。

本专业与重庆迈高电梯公司、北汽银翔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发的教材《机械识图》现已出版、与重庆环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汽银翔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奥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重庆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 共同建设《机械基础常识》、《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术》、《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技术》、《钳工技术》等教材, 也将陆续出版。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将一些落后的、对企业生产作用不大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如在普通车床上用靠模的方法加工成形面, 增加新的、实用的内容,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编程软件UG8.0、Mastercom等。将企业的产品作为教材上的案例, 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就能对产品的特性、加工工艺、技术要求进行深入学习。

4 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

与对口企业合作, 建立发展性评价模式, 它是基于社会和学生长远发展需要, 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过程的全面性的学生评价模式。

(1) 完善知识评价体系, 制定学生知识体系表, 从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两个方面, 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

(2) 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的学生技能评价体系。以表册的形式明确普通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质量检验员等岗位必须的能力标准。

(3) 从职业素质、职业岗位知识和职业岗位能力三个方面, 建立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学生行为评价体系, 与企业一起对学生到企业上班后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价。

(4) 从岗位素质、就业素质和创业素质三个方面, 建立社会需要的学生社会适应性评价考核办法, 与企业一起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价。

5 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到校担任核心课程教学

为了能够真正培养与企业生产实践相适应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在加大力度培养专职教师的同时, 聘请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能工巧匠进校兼职任教和担任教学管理人员, 多渠道充实本专业教师实力。利用他们从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和实用技术, 带动专职教师的不断进步、提高。

6 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应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 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更是如此。

在2011年6月, 学校制定了《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教师下企业实习管理办法》, 其中规定, 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相关企业从事生产实习活动不少于45天。本专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 制定了相应的补充办法。2012年6月起, 小组的骨干成员深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学习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产品特征、生产流程、质量要求等, 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必须按产品质量要求与工人一同顶岗生产。为了避免设备闲置, 实行两个人一台设备, 轮流使用, 原则上一周一交换。从2011年暑假, 本专业先后40余人次到重庆环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重庆奥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顶岗实习, 使本专业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教师中现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10人, 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46%;“双师型”25人, 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98%。

摘要:在各地深入开展“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大背景下, 本文根据重庆市合川职业教育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情况, 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材开发、动态评价及师资队伍等方面, 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阐述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 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 为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中职,数控,教材,建设,探讨

参考文献

[1]关亮张向京骕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技能训练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 第10篇

一、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实,多数地区中职学校的硬件设备较为落后,且部分学校欠缺教学资金,无法及时更新或者是升级落后的硬件设备,造成学校教学与时代脱节的现象,无法满足机械加工专业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以课堂为基础,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在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利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利用课堂多数时间教授专业理论,忽视学生的感受,导致教育模式失衡。

(三)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在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强化职业技能,造成学生的德、智、体、美无法全面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等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企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要求存在很大差别,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二、重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以机械加工岗位对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为基础,结合我国技能的鉴定标准,完善机械加工课程模式,主要涵盖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技术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与人文知识模块等,安排好各模块的时间,尽量保证核心模块时间的充足。

(一)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与技能为教学目标,辅助学生选择职业与规划生涯,因此,技能属于中职学校的重中之重,要保证时间的充足。结合我国的技能鉴定标准,重构专业技能,涵盖电焊技能、电工技能、钳工技能、车工技能、数控技能等多个模块,各模块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课时安排也不相同,核心能力需保证课时的充足。

(二)专业理论和技术模块

中职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需具备良好的识图能力、装配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加工知识、机械结构、液压传动、电工以及数控技术等基础知识。

在重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时,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2)营造互相尊重、师生平等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3)将传授技能与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重视学生的发展;(4)课堂教学重视生成性与创新。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材内容的重复与繁杂,对传统教材要有所突破,满足市场需求,改革教材地位,以适合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使用。因此,教师需修改、删减、补充机械加工的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等,调整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满足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

(三)文化基础模块

中职学校的机械技工专业课程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为全面,通常涵盖初等计算、办公软件使用、企业管理、写作、身体锻炼、市场营销、法律知识应用等多种能力。以上述能力和原有课程为基础,增设职业指导、经济基础、哲学基础、职业道德、法律基础、政治基础等多种学科,缩减数学课数量,调整语文课的侧重点,以应用文为主,英语课调整成专业英语,同时缩减英语课的课时。在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专业能力调整教学内容,虽然无法面面俱到,但是要和普通高中的课程区别开。学科考查可利用口试、小论文、小课题、笔试等多种模式。

(四)人文知识模块

学校教育除了重视文化知识外,还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以达到学生身心健康、举止文明的目的。增加国学、职业礼仪、心理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本文中,主要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重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在加工专业课程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跟社会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另外也要注意市场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摘要: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的设置,主要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在这种形势下,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中职学校,存在问题,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少平.关于重构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4):6.

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构想 第11篇

关键词:专业数学;教材开发;理念;培养目标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日常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是具有权威性的学习材料。在教育资源市场化的今天,教材开发早就不再神秘,尤其是利益驱动下的教材编撰渐呈泛滥之势。学校从来都不缺教材,缺的是好教材。尤其是职业学校,对教材的使用享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权。以数学教材为例,各类版本层出不穷,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引发了教育者的思考:针对职校生,理想的数学教材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本校师生的调查访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STHZ]一、中职教材开发的基本理念[ST]

首先,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其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升学”目标,而要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职业教育,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具备基本文化素养的同时,确保一技之长,即强调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因此,数学课程要在完成基础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实施。

其次,应尝试“知识重构与方法重构”改革创新理念。数学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了解数学,知道数学在讲什么;二是应用数学,掌握用什么数学和怎么用数学;三是研究数学,研究数学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中职数学最多涉及第二层次,更应注重学以致用。教材编写需打破传统数学的僵局,进行创新整合,适当放松严谨性要求,以专业特色为主。例如:将数学知识模块化、任务化、案例化,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口,形成按时段、分层次、学与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最后,应倡导“生本教育”理念。数学学科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轻松驾驭的,特别是数学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对于数学学习早就丧失了信心,甚至存在畏惧心理。如何实现这种由“怕”到“爱”的转变?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思想借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这就要求进行教材设计时需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尽可能做到浅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可参与性,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STHZ]二、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开发的要求[ST]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9)要求中职学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各行业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专业数学教材开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因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还缘于其独特的品性和风格。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讲究逻辑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拥有数学的眼光和头脑、掌握为人处世的智慧。

其次,体现数学教材作为工具书的作用,为学生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服务。以机械专业为例,学生需要掌握学习本专业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学及其应用,对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制工艺、金属加工与实训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专业背景下的中职数学课程,应主动考虑专业课程的需要,了解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将原本零碎的夹杂在专业课中的数学知识,归并到数学教学的体系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应以专业需求为考量,在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尽量发挥数学作为工具书的作用,为学生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铺路搭桥。

最后,顺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借鉴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诸多先进教育理念和教改成果应运而生,其中专业课程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最为突出。这类课程的教材较多采用项目式即“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编写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设计教学项目,融教、学、做于一体,十分贴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数学教材开发可嘗试借鉴项目式教材编写模式,结合有代表性的专业实例,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实现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体化”。

笔者认为,一套好的教材,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能经得起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现教材自身特色。因此,中职学校专业数学教材开发是一个富有价值的创新过程。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第12篇

1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细化与定位

社会要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 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我们知道, 计算机应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全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因此, 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的、专业的、多面化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才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状态:其一, 教材与师资专业程度不够, 中高级职称计算机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更新程度日显落后;其二, 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定位不明确, 忽视计算机专业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有效指导, 教学使用软件的版本明显陈旧等;其三, 教师少有进修、观摩等学习的机会, 计算机教师闭门造车, 不仅提高少, 见识少, 自我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低;其四,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缺乏导向, 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不成系统, 基本是以自发的形式或经验式的总结。我认为, 可以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分为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改革。

第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应用程序设计的学习, 主要以应用程序设计人员和初级程序员为主要培养目标。

第二, 计算机网络。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以培养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和网页设计人员为主。

第三,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当然也应让学生适当掌握美工知识。

第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以培养初中级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为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制图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CAD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

2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设置课程应该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完整性, 应及时取消一些陈旧的、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专业课程, 同时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价值高的知识技术。要能体现出“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 (技能、技术) ”的原则。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个结构体系, 其中也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应用技术等。我们在选择知识、开设专业课程时应该注意到知识的结构体系。尽管中等职业学校更注重对学生各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但是, 如果学生不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将无从谈起。其实一个职业岗位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 (职业素养) 和核心能力 (职业能力) , 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与大学、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差不多。这些学生连初中数学都不会, 怎么能指望他们编制程序呢?因此, 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以下几条原则。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人为本, 知能并进, 分层实施, 全面提高。首先, 要求参与改革的教师改变理念, 主动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第一, 课程理论适度化。所谓理论适度化, 就是既要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拓宽理论知识, 又要兼顾少而精。在课程教学中, 尽量少教理论的推导, 如二进制的转换、电脑的编码原理等。在一定程度上说, 应该以够用为度, 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 而是严格按照职业需求来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 并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 语言类课程的设置原则。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教学目的自然也就是学以致用。再加上中职学生的特点, 语文、数学等基础类知识不够扎实, 许多语言类课程如C语言, 对绝大多数中专学生来说, 好似天书。此类课程对就业又无关紧要, 应当尽量少开或不开。

第三,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中职教育应该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要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如计算机等级证书、CAD应用工程师证书、NIT证书等。

第四, 开设具有实用性的课程。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 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等形式,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五, 课程结构模块化。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 一个操作单元、一个专业工种都可为一个模块。它是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通过模块教学方法的实施, 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六, 专业方向的调整及教师素质的提高。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 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计算机专业可细分为以下几个专业方向, 如文秘办公、网络安装与硬件维护、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等, 使学生在职场上能够有所专、有所长。

3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

第一, 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电工、物理等课程的设置, 是为了学生将来拓宽就业范围, 同时也是为少部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第二, 专业基础课程。这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的, 如计算机常识、汉字输入技术和技巧、WindowsXP、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病毒知识、Internet使用常识等。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 主要是让学生会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第三, 专业课程。专业课的设置应以“必知、必会”为度, 体现职业针对性, 真正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主要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计算机语言 (如VFP、JAVA等) 、工具类软件等。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劳动部门的职业技术鉴定考试, 使证书与毕业证挂钩。

第四, 模块课程。这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制作一个或多个专业软件, 以使将来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多一分竞争优势。

总之,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此外, 中职学校为了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定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工作, 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课程设置。只有这样, 学校培养的人才才会符合社会的需求, 才会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从而真正做到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定位, 对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 均成为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课程设置内容的有关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模块教学,课程设置,学习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福灼, 计算机课程教学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2005, 7.

[2]陈文丽, 改进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三点设想, 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上一篇: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下一篇:颗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