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审美性

2024-09-16

音乐艺术的审美性(精选10篇)

音乐艺术的审美性 第1篇

一、挖掘音乐作品的思想美(德育因素),遵循情感性原则

学者艾奈斯库说:“音乐是毫不虚伪地反应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音乐审美,就是认识和领会音乐作品的美。音乐有很多独特的功能,如心灵的塑造,道德的造化等,只有挖掘出音乐的内在美,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育目的服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遵循情感性原则。例如,音乐老师在教《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时,引导学生理解田野之美,美在什么地方,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而拓展升华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美”的气氛环境中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利用音乐中自带的音乐形象,利用其展开更形象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抓住作品的音乐形象,寓教于乐,寓教于理。例如,在教唱《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首歌曲时,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通过小乌鸦与乌鸦妈妈的对话使学生受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在歌声中受到美的感染,思想上也受到了教育,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高尚情操。

二、借助音乐中的美,遵循形象性原则

音乐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节奏、旋律、和声、音乐形象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美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所以审美教育应补充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美。

音乐课堂中有很多音乐教材的内容是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美感的,教师必须通过一些教学手段和一些很形象的艺术形象,并通过教师的才艺展示,多媒体网络资源来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美感。例如,学生在学习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一歌时,优美动人的歌词和旋律把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教师可引导女生伴唱“星星索”,指导男生随着节奏的歌词内容模仿船儿华江的声音和动作,让全体同学都全身心的投入,都沉浸于“风儿啊吹动我的船帆,船儿啊随风荡漾”的气氛中,使学生在理解美的基础上进行了审美创造。

三、培养学生主动地表现美、创造美、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力争体现出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提高其音乐表现能力。例如,在《赛船》一课时,我根据歌曲的基本节奏型,编了两条节奏练习曲。

①2/4 xx/xx/xx/x-||

②2/4 xx xx x x xx|xx xx|x-||

我用走来表现四分音符,原地停一步,用跑来表现八分音符,学生观看我的“表演”之后很积极,主动参与这项表演,通过模拟走跑,学生理解了四分音符慢,八分音符快,慢的节奏安静,快的节奏欢乐,从而感知理解节奏美。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审美教育遵循双向性原则

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教师素质在审美教育这一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优良的思想品德修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很可能会给学生以难忘的印象,音乐教师应培养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对音乐审美教育有重要意义。

(二)较高的音乐素质

如何培养出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关键是正确看待和处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只有“艺术”才是审美的对象和因素。音乐教师的要以专业素质来表现艺术,音乐的美来感化学生。

(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音乐老师的语言必须以情感为主线,注意控制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使之抑扬顿挫,富有鼓动性具有感染力。如在教唱《铁蹄下的歌女》之前为了渲染气氛创设意境需要,给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故事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中来,继而学生的情绪也随情节的波动而波动。经过长期音乐美的熏陶,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

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原则、形象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双向性原则,把审美教育渗透进去,通过从形式美到内容美,再到精神美的审美教育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能力、审美观点和审美情操,并起到陶冶心灵和塑造人格的作用,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受益匪浅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让美育的多功能作用得到发挥,培养出受祖国、爱人民、有知识、有道德的一代人。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与审美 第2篇

摘要……………………………………………………………………………………2 引言……………………………………………………………………………………3

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4

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4

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

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6(1)学会聆听…………………………………………………………………………6(2)生动形象的语言…………………………………………………………………6(3)自然的引导………………………………………………………………………6 参考文献………………………………………………………………………………7

浅谈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实践

【摘要】:音乐艺术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不断的摸索与研究中本文总结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幼儿艺术教育的热潮,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艺术教育是融多种艺术门类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育。它能够丰富幼儿童年生活,能怡情养性,优化精神世界;能够使幼儿继承优秀艺术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降生的那刻起,孩子们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寻觅鲜艳明媚的色彩,喜欢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他们终日生活在想象的世界中,而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抒发带给孩子美妙动人的场景,加上孩子又具有喜形于色、情感外露的特点,因此孩子对音乐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孩子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常常会比成人更敏感、更富有激情,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音乐活动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快乐的发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这项教育的接受者,孩子们最喜欢的、最乐于接受和理解的是什么样的音乐?我们要通过怎样的艺术的方式才能使得更多更好的音乐渗透到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本文将通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和特点的分析,探讨较为科学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式。

引言

一、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形成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一方面,通过幼儿音乐教育让幼儿认识表现音乐的各种符号手段,掌握必要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另一方面,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幼儿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音乐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创设多元音乐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灵敏的音乐感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时,注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并开展活动。在班内,我们注意创造一种美好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培养幼儿“音乐的耳朵”。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于生活”,我们努力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和生活的多方面联系、相互作用及影响,让音乐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这种氛围是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它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老师会在钢琴上弹奏(或放磁带)与课堂内容相吻合的曲子,使幼儿一

进入活动室便感到音乐的气氛,诱发幼儿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是激发幼儿学习音乐、增强幼儿对音乐敏感度的必要前提。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让幼儿体验快乐,应该是音乐带给幼儿的第一份珍贵礼物。“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兴趣。

三、幼儿音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易于让幼儿接受,对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岁儿童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他们已经有意识地要去探索世界,并且会毫无保留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比如: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带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狐狸捉小鸡》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请一名幼儿戴上狐狸头饰扮演狐狸,其余幼儿戴上小鸡的头饰当小鸡,这样增加了兴趣性和真实感,“小鸡”围成圆圈,“狐狸”蒙上眼睛站在圆圈中央,这时“小鸡”合拍地边走边唱,“狐狸蒙上眼喽,谁也看不见喽”,唱完之后,当狐狸叫“小鸡”中的任何一个幼儿的名字,被叫的幼儿学一声小鸡叫,狐狸听到鸡叫,循声去捉小鸡,通过有趣的“狐狸捉小鸡”游戏,培养了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幼儿在愉快欢乐的游戏中学习音乐,发展音乐听觉能力和节奏感。

四、美妙的音乐需要艺术的引导(1)学会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幼儿园音乐教育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于幼儿敏锐的听觉能力,幼儿唱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必须在幼儿学会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会聆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很快进入音乐情境中。小班的孩子在刚入园时,出现哭闹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常常播放一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稳定、安抚幼儿的情绪。孩子通过不断地聆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跟着音乐一起打节拍,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让幼儿很快地掌握音乐节奏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当孩子们在听音乐方面表现出初步感受时,便可以教幼儿学唱歌,歌曲中有歌词更能帮助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2)生动形象的语言

说话要有趣味,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音乐教育的方法也必然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们应该将自己的语言倾向于儿童化,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再加上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会被吸引。(3)自然的引导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光靠听老师讲接不一定能很好的接受和理解,我们需要用有趣的方法引导。首先,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也是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的方法:模仿小动物。如:音乐游戏《动物模仿秀》中,“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幼儿可以边做动作边跟着录音

唱,学习歌曲的节奏。其次,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歌曲的感情倾向。如:在歌唱“两只小鸟”时,先诱导孩子们去感受小鸟飞走了的心情,提问:“丁丁飞走了,东东也飞走了,树上还有小鸟吗?树爷爷好孤单啊!”然后再对比小鸟回来时的心情,在孩子理解歌词内容后,歌声中就充满了真实情感。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操作者,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性,尊重他们对艺术的纯洁感知,有技巧对其审美和生活情趣进行引导、开发。要充分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探索更理想的幼儿音乐艺术教育模式。幼儿音乐教育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各级各种与之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更多的新路子,每种积极的尝试都是值得鼓励的。

参 考 文 献 :

(1)黄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许卓娅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王懿颖 《学前包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当代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审美性 第3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雕塑;审美;艺术鉴赏;雕塑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在不断变化。就雕塑艺术而言,作为一种立体的形式存在,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拥有了二维绘画所不能被取代的作用。那些被专家称为古代真迹或者是稀世珍宝的“艺术品”们,在它们出现的年代,有的被用于当时达官贵人身份的一种象征,有的更是寻常百姓家里的生活必须品。而到了如今这个科技时代,拥有当时那种艺术水平的生活用具显然已经是一种梦想,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洁、科技化的产物。尽管如此,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并没有因此消退,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可以算是现、当代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当代城市公共雕塑的范围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得多,比如主题性与标识性雕塑中就囊括了我们熟知的纪念性雕塑和区域识别性雕塑,他们具有一个年代、一段历史又或者一座城市的象征。然后还有景观性与装饰性雕塑,以及让人过目不忘的像地景雕塑般的装置性与互动性雕塑,最后还有风格性与建筑性的雕塑,这些组成了当代城市公共雕塑。

城市公共雕塑的存在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它以一种艺术形式存在,是人们对于审美需求的最强烈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持续性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与公共文化相辅相成的。可以说,雕塑的公共属性既是它本身的实质属性又是形成外在公共空间关系的外部功能。在这里,对于审美公共性的理解是——对于某种物体或者某种感受拥有个人情感倾向和审视观念后在公众群体中产生的共鸣。

艺术鉴赏本质上不同于自然事物的鉴赏,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态度往往是被动的,而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态度则完全不同,艺术作品的审美态度在读者初级感觉出现以前就以一种期待的方式存在着。因此,对于这种公共审美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因素来归纳和总结。

首先环境因素。环境对于公共雕塑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试问如果将杜尚的小便池不是放在美术馆而是放在了街道上或者只是某个公共区域,它简直就会成为人们厌恶的对象。因为它的存在造成了整个环境的不和谐,可见环境与雕塑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对于依附于环境的城市公共雕塑,与其说是雕塑存在于公共的环境中,还不如说公共雕塑为环境创造出一个新的环境氛围,是达到一种审美境界的前提。一个放在环境中的雕塑,因为有了环境因素的参与,才成为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品,正因为有了环境,雕塑才有了公共价值,这里所指的环境是指带有艺术创造性的物质和精神范围。

其次,既然是处于一个公共环境中,城市中的建筑物与人对于公共雕塑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有了人类的介入确立了公共雕塑的存在意义。从视觉和知觉的角度来看,当人们看到眼前的雕塑后所产生的喜爱或者是浮想联翩或者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其中,这些都是艺术家利用人们的行为心理来组织或制作一定的参与性内容,来吸引观者成为作品的一个有机部分。艺术作品是一种有待观者去填补的图示化实体,观者想要欣赏那些作品,就会“有期待”地去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其中每一种的内在和谐。中华美学学会理事王向峰教授在《美的艺术显形》中提到:“艺术欣赏是处于直觉与理解之间,无意与有意之间,体验与思维之间,感悟与理性之间的活动。”

除了视觉以外,触觉的加入增加了人们对于眼前事物的亲近感。不同于封闭空间的架上雕塑,观众被禁止与这些作品有除了“看”以外的互动,公共雕塑所营造的艺术空间将人们置身于其内置的空间中,不管是在公共雕塑旁边还是“雕塑空间里面”,互动的过程得到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愉快感觉,这些公共雕塑在人们内心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正因为如此,这些被大众接受的公共雕塑,它们使人们产生一种共识,被大众喜爱。

然而,除了环境之外,这些雕塑本身的美,也是非常关键的。这里所指的雕塑美,是一种和谐美。这种和谐美,我认为可以理解为除了之前环境与雕塑的主客的协调外还有雕塑形式的各方面协调。在公共雕塑的形式方面,它包含了造型形象的多样性、质地材料的多样性、比例尺度、张力等等。

在我们常见的公共雕塑中,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镶嵌在泥土表面,有的体块分明横竖交错,有的体态丰盈,有张有弛体现出物象的千姿百态。再结合不同的材质、色彩,增加了艺术表现力,因为相同题材用的不同材质或比例表现,让大众更为喜爱、关注。比如在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上,艺术家们往往会考虑偏具象和写实的表现形式,再结合石雕与金属的材质,使此类公共雕塑在人们的心中具有崇敬的心理。因为这两种材质都有一些共同点,第一,运用大体块或者是大面积的处理,让这些雕塑有一种威严的、刚正不阿的光辉形象;第二,它们的保存更为持久。也许过了几十甚至几百年,石头和金属是不容易被环境的风吹雨打所损坏的,相反,有了这些偶发性的要素,使雕塑本身的视觉感受多了些岁月感,造成一种天人合一的时代感。其次,有的较为抽象的表现形式,它们形成了一种可以认知的形象符号,加上色彩的结合,使某些公共雕塑承载了城市的精神标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克里斯托夫妇利用鲜艳的布包裹议会大厦、山川、河流等,与景、物、人产生密切联系,这样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可以说在当时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另外对于一个公共雕塑的比例尺度。史密斯泰曾经说过:“尺度决定一个物体,但是比例决定艺术。”可见对于一个公共雕塑的比例尺度,不是单纯的大就可以成为公共雕塑,这个概念的形成对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又上了一个台阶。亚里士多德曾在书中写到:“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的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个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大小:因为要依靠和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活的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得活的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另外还有一种理论“比例的意思,是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关系,同时,比例还具有满足理智和眼睛的特征。”对于挑剔的大众来说,他们也不会允许任何一件他们认为可以造成他们不适的雕塑存在于城市中的某个角落的。

最后,难度最大的是对于张力的把握。张力是一种种矛盾形态,看似静止的雕塑通过了差异对比、变形夸张等给予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它包含了一种韵律节奏,并且雕塑本身的一种延伸感似乎可以向更远的空间或者是内部的空间蔓延。在艺术家的表现下,达到艺术与人与环境之间的无限可能性。因此,结合之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个公共雕塑在城市中,一定要达到自身的和谐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才可能成为大众审美观念中的共识,或者说是符合大众当时的心理,从而达到人们审美的标准。

在城市的公共雕塑中,有部分的作品并不是依靠体量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取而代之的是它与环境和人之间的巧妙结合。日本雕塑家创作的现代环境雕塑《宇宙空间》被安置于周围风景如画的草坪上,不锈钢制作的菱形体,造型简洁。在它不锈钢这种材质的运用下,结合自然的日光,将周围的景色、建筑物、人都融入到了雕塑的本身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景色中的雕塑,又可以在雕塑中看到置身景色中的自己。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雕塑与人之间产生了互动。类似的雕塑还有图一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之间制作的不锈钢雕塑作品,它由七个球体和七个圆环构成,由大到小组合,在不同的那一边反射出的建筑象征着重要建筑之间交相呼应的视觉效果。暗示环境与周围经过的人之间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也是一种向往和谐自然的视觉效果。

另外,图二中的雕塑是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雕塑。与其说是一组群雕还不如说是当代都市人的一种快节奏的生活写照。被刻画的男人一手举着电话,一手提着西装,但是丝毫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看到这组雕塑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也反思一下在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看看周围的景色关心下周围的人了呢。这组雕塑不同于之前的两个雕塑,还是带有一定的启示寓意的。

综上所述,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表达形式,但是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于更为广阔的环境和人群中雕塑艺术,这种主观的基础上必然会加入一些客观的环境条件,再加上每个人对于眼前事物的个人喜好与文化素养形成了一定的审美观念。由于我们某种观念的不谋而合达成了一种对于审美的一种共鸣,形成了所谓的审美公共性,这是人对于作品有意无意之间的意念转换,也是视觉与知觉的相互碰撞。这种公共性不仅说明了我们当今时代科技腾飞的同时,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增加,更加说明了我们大众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温洋.公共雕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2]王菊生. 造型艺术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5.

[3]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

[4]王向峰.美的艺术显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作者简介:

论艺术中“丑”的审美性 第4篇

艺术通过“意”撕破假象,化丑为美:用鲜明的对比,将假象与真实进行对比,使人们从对比中看出假象,认清现实的真相,从而撕破假象丑陋的面纱。使其世纪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描述了一个基督教骗子答尔丢夫,在人们面前伪装成虔诚的基督教徒,骗得富商奥尔恭对他们的极端信任和崇拜,在全家人的信任下在背地里却对奥尔恭下毒手,向国王告密奥尔恭藏匿政治犯,谋得奥尔恭的全部财产。两相对照,使观众看出他的假,这样便置丑与死命。艺术中描绘丑,并非宣扬丑,而是为了展现丑的本质,是为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丑。由于这样,喜剧的演出能够赢得观众的笑声,获得与丑作斗争的胜利的喜悦。

用欲盖弥彰的手法,使人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丑。人们对生活中的丑并非完全没有辨识能力,但一定认识的那么清楚,认识它存在的严重性。艺术家可以用越掩盖丑越凸显丑的方法,使人们更加清楚丑引起人们对她的注意。例如1983年3月的电视剧《送鸡》,描写一个人因为儿子大学毕业了,为了给儿子找一份好工作,便想要找教育局局长走后门。到了局长家里不巧局长不在家,局长女儿接待了她,局长女儿不肯收她带来的鸡和糕点,并且告诉了她局长已经调职的事情。她听到这个消息心顿时凉了半截,就在女儿的拒绝下半推半就打算将鸡带回去,不巧鸡跑掉了,还飞到墙外面,她一边追鸡一边喊:我的鸡我的鸡……演出就这样结束了。电视剧有意多次出现鸡这一掩盖物,益彰其丑,引导观众注意看它,使得观众都哈哈大笑起来。艺术家通过获得观众的嘲笑声,否定了拉关系走后门不光明磊落的行为。

假象是最能迷惑人的,艺术家将假象推入极端、甚至推到荒诞的程度,这样更能使人拨开迷雾看清事实的真相,从而失去它的迷惑力。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埋马的故事,楚王爱好养马,遂将自己最心爱的一匹马精心圈养起来,让其“衣以纹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一露床、,啖以枣脯”。后来因为马养的太肥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以士大夫一级的官里厚葬它。后来一个叫优梦的人说马的葬礼太薄,应该用国王一级葬礼厚葬马,国王同意了,后来还将马封为万户侯。这样就将楚庄王将人看的不如马的本质暴露的淋漓尽致。楚庄王将人看作比马不如,是用他平时爱马的癖好掩饰起来,大臣们以为他仅是爱马心切,不敢多做规劝。优梦索性将这一假象推到极致,将整个故事上升到荒诞的境界,使楚庄王的本性展露无遗,从而使人们看清整个事实真相,不至于被假象迷惑。

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将丑放大化,使读者更加清晰的看清丑的本质。社会中的丑,与自然丑不同,它是不甘心退出生活舞台的。艺术家要调动各种手法去彰显它,逼它自愿退出生活舞台用直接表述的方法还不足以表现丑,就借用同类形态的丑作比喻、夸张、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果戈里,为了将《死魂灵》吝啬鬼泼留希金的丑态加以鲜明和突出,引导读者更进一步否定人物的本性,便将他偷偷摸摸的贪婪的性格特点,泼留希金贪得无厌,路上一块破布,一只鞋子,一颗钉子也捡回来放在仓库里,如果谁放了一个水桶在路上,一不小心就不翼而飞,堆在他仓库里。这与出洞的老鼠的偷食形象相似,与人们憎恨的出洞老鼠偷食的形象联系起来,并赋予他以老鼠的形象特征。作者利用人们对老鼠的憎恶心理,把泼留希金的形象与老鼠形象相联系,从而促使人们去否定泼留希金的丑。

由于“意”的作用,社会丑在艺术中当作戏弄嘲笑的对象,艺术家让丑的形象让艺术中出场,并非让邪胜正,让丑来亮相,从而奚落它们,用笑来打倒它。笑是有力量的它能够让一切枯枝败叶,笑可以在精神上打倒别人,丑恶的东西总是在笑声中“寿终正寝”。马克思说;“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就是喜剧……这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的和自己的过去诀别”。欧洲烦人骑士文学,经过塞万提斯在《唐吉坷德》里奚落后,便在世界上绝迹了。果戈里在《钦差大臣》和《死魂灵》中揶揄了沙皇官僚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促使它很快走向灭亡。在鲁迅的幽默与讽刺笔下,帝国主义买办形象化为落水狗,促使他们好景不长,被中国人民从大陆上扫出去。

艺术的中丑,有时并不是丑,而是一种滑稽。什么叫滑稽?滑者,乱也;稽者,追查也。它是故意挑起“象”与“真”之间的矛盾,吸引人们拨开真相去找“真”。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描写李尔王被两个女儿的甜言蜜语给欺骗了,将王国一分为二,可是当王权落到两个女儿手上的时候,她们却将他赶了出去,李尔王沦为乞丐。正当李尔王的悲剧性命运接近高潮时,丑角人物出场了,说了些真真假假的滑稽话,作者借他的口说出了真理。他说:“老伯伯,给我一个蛋,给你两顶冠”。弄人在开玩笑间说出了李尔王背驴过泥潭不可自拔的真理。他在全剧中担当丑角的形象,说话滑稽,但却一点也不丑。《西厢记》里的红娘是个善良的好心人,尽全力去成全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挑起的滑稽剧,从而把两个主角之间的爱情栓的更加牢靠。

艺术中“丑”的审美问题,是个是非复杂的问题,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所述几个问题,并非企图做出全面概括虽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而我认为,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理解艺术美是“象”、“真”、“意”的高度统一和“意”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了“意”,就在“象”与“真”不统一的情况下,也能使人拨开假象看到“真”,从而的得到审美的满足。

参考文献

[1]贾涛.美学教程[M].中国环境出版社.北京.2001

音乐艺术审美特征论 第5篇

研究探讨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 都可以从美学高度与美学视角上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也就是说, 研究探讨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乃是音乐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它对于指导音乐艺术实践, 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本文对此发表几点新见与浅见, 以作引玉之砖。具体来说,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主要有以下四点, 我们分别进行研究与论述。

一、抒情性

音乐艺术的第一个审美特征, 是抒情性。

音乐是抒情的艺术, 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生命与灵魂。对于这一点, 古今中外的许多美学家、音乐家早已达成共识, 并有过许多透辟的论述。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指出:“音乐是心情的艺术, 它直接针对着心情。”[2]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也指出:“……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 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 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 放射光芒。”[3]

事实上的确如此, 《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伟大的爱国主义之情, 二胡曲《二泉映月》的哀怨之情, 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的热烈之情……无一不是人们情感的宣泄。

二、表演性

音乐艺术的第二个审美特征, 是表演性。

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 都以表演———演唱或演奏为中心, 倘若没有表演, 就只有纸上的乐谱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声音艺术的音乐。也就说, 表演是把纸上的乐谱———“设计图纸”变为真正的“音乐建筑”的具体“艺术施工过程”。所以音乐表演也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 被称作“二度创作”。关于音乐表演这一审美特征, 波兰当代音乐理论家卓菲娅·丽莎说得十分精辟:“属于音乐的特殊性的, 还有作品与听众之间的中间环节, 即表演。它具有自己的历史发展规律, 具有自己的着作品本身的面貌。”[4]

三、形象性

音乐艺术的第三个审美特征, 是形象性。

作为听觉艺术、声音艺术的音乐, 其形象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听得到的声音形象。这种声音形象全凭音乐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依歌联想、想像等心理要素来塑造。

正因为如此, 音乐的形象性才具有朦胧性、模糊性、多义性、不确定性等等独有的特点。但是从总体上考量, 形象性仍然是音乐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例如二胡曲《赛马》, 人们全凭音乐来想像出蒙古族赛马的形象———人的形象、马的形象、那达慕大会景物的形象、人的服装、饰物等的器物形象等等。

四、节奏性

音乐艺术的第四个审美特征, 是节奏性。

节奏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它把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地组合, 形成旋律的骨干, 也是音乐结构的要素之一, 使得乐曲表现出情感的波澜起伏, 极大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不同的节奏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 甚至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体裁。例如歌曲《大刀进行曲》, 就以偶数拍子, 节奏鲜明的特点, 表现出进行曲的特点。与此同时, 节奏还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特征,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 以缓慢的柔板的节奏, 表现出悲痛与哀伤的情感。所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也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5]

摘要:音乐艺术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 更是流传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 均具有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意义。本文以抒情性、表演性、形象性、节奏性为四大层面, 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抒情,表演,形象,节奏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兆金主编.艺术鉴赏学导论[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P195.

[2]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P239.

[3]转引自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183.

[4]卓菲娅·丽莎.论音乐的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P180.

论广告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第6篇

一、广告创意的艺术性

广告作为商业和媒体的宠儿, 作为城市文化的象征, 作为受众愉悦的形式, 作为促销信息的传播者, 其制作过程可谓精益求精别出心裁。当今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已将广告的触角伸向了可无尽挖掘的艺术领域。精神的深度陶冶为广告开拓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没有人愿意拒绝视觉的盛宴, 相反大众在信息充溢的时代人们对艺术型的广告倍加青睐, 因为这些广告巧妙地将传播信息融入到艺术创意中, 在愉悦、触动大众内心的同时信息已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早已被接受。

广告首先具有自己的商业属性, 其次是一种通过艺术创造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的信息传播活动。许多经典广告都通过艺术手段利用创意视觉效果所蕴含的感染力和感官刺激性及延伸出的想象信息传达信息, 不仅让消费者以更快捷直观的方式接受信息同时增强受众的记忆力。从某种意义讲广告过程是一个艺术史的创作过程, 因为广告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现, 视觉、听觉等艺术形式常被寓于其中。同时广告艺术往往通过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意蕴层面, 以创意的形式塑造广告的灵魂。如《妇女》周刊平面广告就巧妙利用了19世纪印象派画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绘画作品, 创意者将原作中的裸女形象替换为裸男形象, 同时将两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该改换为妇女形象, 这一艺术创意暗喻了妇女地位从附属到主人地位的转变, 突出了《妇女》周刊的宗旨和意义;其次广告过程是对艺术的感受、认知、理解的过程。广告是美的创造性的反映形态, 作为审美对象, 它一方面反映或渗透着一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同时它也凝聚着广告人构思的心血和独创性的精神劳动, 所以它是广告人审美心理结构物质化的表现。例如佛教“八宝”之一“盘肠”的艺术造型就被巧妙运用在“中国联通”标志中, 作者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迂回往复的曲线条象征现代通信网络的畅通。而中国邮政的标志则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的典故, 以多条平行线的构成形式抽象出“形““神”高度结合的作品。因此无论是广告创作者还是受众在创作和接受广告艺术形象时无疑都对其中的艺术内涵和象征意蕴有一个感受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二、广告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广告制作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艺术价值创造和实现的过程, 现代广告更趋近于个性化、多元化、人文化、互动化、艺术化。有创意的广告是以艺术创作为主要内容, 以塑造广告艺术形象为主要特征, 赋予作品强大艺术感染力从而震撼冲击消费者的心灵。这就需要在广告制作中多以逆向思维、发散式思维为主突破传统的顺向思维和类推思维。同时在艺术手法上也可利用较强的形式表现, 如对比、重复、均衡、韵律、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感。如瑞士设计师卓乐思的音乐广告招贴作品就多用重复、近似等构成手法表现节奏和韵律。可口可乐“山水篇”“足球篇”“冰川篇”等平面广告也都是利用近似构成的方式, 利用现实场景与可口可乐形象的相似性来传达具有艺术性的完美形象。再如后现代商业艺术——波普艺术就借助了可口可乐瓶子、玛丽莲梦露头像、美元等代表现代商业社会的形象为基本元素在画面上重复排列, 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正是通过在平面中运用特有的单调、无聊、和重复, 传达出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迷茫和物欲感。

除此之外, 广告作品还可充分运用色彩的情感效应来彰显艺术表现力。色彩作为一种富有表情作用的视觉语言不仅使广告作品有较强的识别性, 同时有助于创造个性需求。许多广告借助色彩心理学和色彩观念性的阐释、象征性的比附加强广告主题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例如可口可乐广告利用红色反映产品特有的生命感、跳动感、时尚感。在色彩的搭配组合上, 对于色性、纯度、明度的合理运用不仅能象征产品的特殊信息, 更能使消费者产生较强的心理认同。如药品广告的色彩多采用白色, 蓝色, 绿色的安全、镇静、希望、减缓痛苦等情感效应;而女性化妆品广告则多以粉色, 紫色表现女性的温柔和甜美使消费者尽快与产品建立起亲近感。总之在广告制作中利用色彩的逼真性、注目性、煽动性、陶冶性、提示性、对比性等情感特性传递着它独有的魅力。比如贝纳通广告就常利用对比色展开一系列以“贝纳通的色彩联合国”为主题的广告活动。广告的设计重点在于凸显“色彩运用的多姿多彩”这一概念。其中“斑马与鹦鹉“的广告采用黑白斑马与色彩斑斓的鹦鹉做对比, 象征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力量。“black and white”更是以极色对比和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反映种族平等、战争、艾滋病等社会敏感问题, 设计师托斯卡尼借助色彩的情感力量对现实主义和人文的关怀使贝纳通广告成为广告业中的一朵奇葩。可见广告色彩运用的心理过程也主要以抽象思维、表象运动和情感活动的交融为基础, 而情感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广告作品不仅利用形式与色彩等艺术表现语言传达了与消费者心理需求保持一致的信息, 而且增强了受众对产品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从而增强了对商品的感性认识和购买冲动。

三、广告审美价值的功用

广告可以通过审美引起观者注意、诱导和激发受众内心、感染情绪, 当美感来自于直接感官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 人们会形成一种本能性的“意识超越“直接通过形象获得美感。

广告审美决非大众传媒下的审美误区, 真正的广告审美并非利用模式化、类型化的女性审美将美丽与性感混杂形成视觉快感无意识, 塑造以父权审美为主宰的商业消费时代所特有的人的精神幻想, 从而模糊、消解人们的正确辨识力和自我理解力。真正的广告审美能够赋予物质精神化, 能够培养高尚审美情趣, 提升大众审美品位, 并通过被赋予文化内涵的美的形象唤起大众的深度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使大众在接受视觉信息的同时怀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生命的感怀之情。例如许多优秀的当代平面广告在继承传统美学审美理念的同时, 加载了现代艺术的创作形式, 追求和探索“意境”美, 这种独特的审美追求提升了作品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价值, 使得人们从精神上与之产生共鸣。因为广告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现代商品社会的“牧师”, 它将各类信息通过艺术加工塑造出独特形象, 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把企业或产品的合规律性的真和合目的性的善表达出来。央视三套品牌形象宣传广告水墨篇, 就利用了传统水墨形象弱化了时间空间的界限, 富于动态的水墨图景虚实相生, 计白当黑的中国传统审美风格。设计师陈幼坚的系列作品“东情西韵”则成功地柔和了西方美学和东方文化, 即充满传统神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这种审美文化使广告作品的价值性远远超越了宣传本身, 并且自然承载了文化的传播使大众树立起审美的人生理想。

四、广告审美是现代世界性的潮流

现如今在世界性市场竞争极端激烈的情势下, 要想创作出具有丰富文化和美学内涵又具有强效益性的广告, 就必须充分调动广告的审美功能。越来越多的广告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表现, 并不直接展现商品本身, 而是隐喻着基于对物质本身的思考、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注、对于人的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西方现代广告多运用抽象艺术表现手法传达特定基调和精神境界,

《秀拉》的福柯式解读

——疯癫背后的呐喊

范炜珏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秀拉》中的疯癫元素与福柯的疯癫概念不谋而合。事实上, 在秀拉的非理性精神以及夏德拉克的疯癫背后, 隐藏的是对现世的不满, 对所谓传统道德的颠覆, 同时也是对新价值观的呐喊。本文将从疯癫与死亡、疯癫与水域文化以及疯癫与理性的抗争三方面进行解读, 进而更深刻地理解疯癫隐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秀拉》;对现世的不满;文化内涵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始终关注着黑人社区的生存困境, 最终也凭借“非凡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1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即使是一个笔耕不辍又作品多产的作家, 也不免对某一部作品有所偏爱, 在一次访谈中, 莫里森明确指出, “我一直认为, 《秀拉》这本书的思想是我最钟爱的, 但是写法也是独一份儿。”2

此书问世四十多年, 虽然“广受普通读者和评论者好评, ”3但近年才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已有学者从身体政治、成长小说、女性主义等多重视角进行解读。然而,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 不难发现小说所流露出的疯癫元素与福柯的疯癫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旨在通过运用密歇尔·福柯 (1926-1984) 在《疯癫与文明》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1961) 所阐释的疯癫概念对小说进行探析。

福柯对疯癫的阐述是历时性的, 是考古式的研究, 历经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到近现代时期。在这期间, 人们对于疯癫的看法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但不变的是疯癫始终与死亡、水域和理性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分析秀拉与夏德拉克的疯癫表征以及疯癫背后对旧理念的不满和颠覆。

一、疯癫与死亡

疯癫元素在《秀拉》这部小说中足以成为一道亮点, 更是无处不在:小说同名主人公的非理性性格导致了她桀骜不驯、离经叛道的行为;母亲在绝望之中烧死了自己的孩子;莫里森甚至还刻画了一个行为疯癫怪异的老兵形象。既然疯癫元素贯穿于这一小说的始终,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何谓疯癫?对此, 福柯明确指出,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疯癫之所以成其为疯癫, 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自然疾病, 而是一种建构的结果……是另一种疯癫——理性疯癫的结果, 疯癫的历史其实是理性疯狂压迫疯癫的历史。”

疯癫是文明的产物, 也是与理性相互排斥的结果, 在疯癫这种非常态的话语诉说的背后, 不免隐含着对现世的不满, 对所谓传统道德的颠覆, 同时也是对新价值观的呐喊。在福柯看来, 疯癫是并非是自然属性的疾病, 而是受他者意识所控制的压迫史。既然疯癫不是疾病, 而是由文化引发的, 就会有多样的表现形式, 正如雷诺所说, “疯癫没有本质, 只有现象, 只有表征, 只有多种多样的符号形式。”4

加之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了物质本质所具有的精神意义, 物质的“精神化”明显加强。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已从物质需求为主转变为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们更多的追求个性化、定制化、艺术化的产品和服务, 需求动机的高层化决定了也广告内容的审美化;同时现代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国际化使销售观念也已从过去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转变到现在以顾客满意为中心, 各种出奇制胜的艺术审美手段必然成为满足顾客精神需求的有力武器;现如今空中广告, 书云广告, 视幻技术, 光导纤维这些借助高科技手段所生产的返回经验触觉和可捕捉性的感性新媒介广告也丰富了

这种表征形式极富多样化, 通过非常态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但一般都与死亡气息相关。疯癫元素的阐述往往离不开死亡引发的不安。黄晖先生在研读过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之后, 如此阐述疯癫与死亡的关系:

“疯癫就是脱离人的现实生活, 而死亡则是取消人的现实生活。疯癫意象里便包含有存在的不确定性与虚无性, 所以通过与死亡同样的一种存在的虚无性的意义, 疯癫便取代了死亡在艺术作品里的地位。但是它与死亡不同的是, 疯癫是用一种嘲讽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存在的虚无, 它比死亡提早证明存在的虚无性, 由此解除了死亡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而得以用一种嘲弄的态度来面对它。”5

提到疯癫与死亡的密不可分, 就不能不提及小说《秀拉》中的关键人物——夏德拉克, 他在一战中受到精神创伤, 行为疯癫, 并将每年的1月3日定为“全国自杀节”, 甚至在“手里摇晃着母牛的颈铃” (14页) 以示庆祝。这一人物并非小说主角, 却始终贯穿小说始终。

在战争中, 夏德拉克目睹了“士兵扣在汤碗似的钢盔下面的脑袋不见了”, “另一个士兵的脸给炸飞了” (8页) 6这一幕幕的血腥和死亡之后, 他的理性也被无情地剥夺了。至此, 他便用疯癫的态度来嘲讽这个世界, 这种嘲讽甚至比死亡所具备的力量更加强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夏德拉克创立了“全国自杀节”却没有自杀, 不正吼出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这一理念不正和秀拉对旧社会、旧理念的颠覆不谋而合吗?

他曾担忧过死亡, 但那只是因为死亡让人猝不及防, “始料未及”, 自杀节的创立不过是希望镇上的人能够有时间思考这一命题, “剩下的时间就会安全和自由了”。 (14页) 自杀节的创立, 使得死亡引发的不安逐渐地消失了, 似乎“底层”的人们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 此后, “居民们对每年的一月三号越来越漫不经心了”, 甚至到最后, 这一节日“就这样轻而易举又消无声息地成了俄亥俄州居民生活的一个部分。” (15页)

二、疯癫与水域文化

除去与死亡引发的不安情感, 疯癫的表征还包括与“水域文化”的联系。在文艺复兴时期, 处理疯癫病人的方式与水域有莫大的关联, 即让疯癫病人乘船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镇, “在某一区域内游荡或以被驱逐的方式在城镇之间流浪。”7这一处理方式不免与水域文化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文学作品中向来不乏对水域意象的描述, 凭借水域本身的特质, 象征意义大抵可以分为两类:流变中的不安情感以及灵魂的净化意义。

如上所说, 疯癫病人乘船离开, 即将由水手带领从一个地域转换到另一个地区, 那么, 任何一次航行都有可能承载着不确定的命运, 或者安全抵达, 抑或是在海上遭遇风暴, 丧失生命。如此看来, 水域的流质性象征着的正是不安抑或是不确定的情感。

在小说中, 莫里森于细处落墨, 笔触之间尽显疯癫与水域

广告的艺术表现载体、手段和方法, 加之广告人艺术思维的进步和国际化艺术审美创意水平的构建都决定了广告审美是现代世界性潮流。例如甲壳虫篇汽车广告这类获奖广告都非常注重审美性, 需要人们的多重思考才能理解其含义。

总之广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还有一种特殊的美化生活的延伸功能, 广告审美的强调也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浅析修辞在教学语言中的艺术审美性 第7篇

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 着眼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 是对教师活动的一种期望。为了达到这种期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的不单单是对知识地完整阐述, 而更追求语言的艺术审美性。

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了解、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所以我把将描述词分为几个不同层级:1.了解;2.体会;3.领会;4.掌握;5.应用。面对多样的教学目的, 是不是要所有的级别都要使用各种修辞呢?如果都要使用, 那又有没有区别呢?

教学是一种交流活动,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知识串联在语言交际中, 让学生接受, 达到教学目的。无论是哪个等级的教学目的都是交流的一种, 想要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 教师就一定要使语言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和审美力, 所以, 所有的级别都要使用修辞。但既然已经分出了教学级别, 则着重点一定是不同的, 所以, 不同的等级使用的修辞种类是不同。

教学修辞分为:言语修辞、辅助语言修辞两类。1.言语修辞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 其中包括语音、词汇和修辞格三种修辞手段。语音: (1) 语音修辞对每个人的要求不同, 有教师生活在方言区, 日常交流语言和标准普通话语音有很大不同, 那么他上课时可以矫正、修饰自己的语音, 这就是一种修辞。 (2) 语音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 在规范化之后, 注重自身语音的四个要素, 为学生营造一个听觉上舒适的学习环境。有的女教师音高和音强超标, 说话好像吵架一样, 虽然可以让学生听清, 但却让学生觉得刺耳而达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无论是对内教学还是对外教学, 语音的标准都是教学修辞的首要条件, 所以5个等级都要使用这一基本修辞手段。词汇:用词准确是教学语言的基本条件。教学词汇修辞包括词汇选用时限制方言口语、冷僻词语, 注重锤炼词语, 注意同义词转化, 多使用形象性词语以及对熟语地运用。如果只是想达到第一个等级———了解, 那只保证准确就可以, 例1:教师A说:“这个故事中男女主人公是清白的, 没有复杂关系。”教师B说:“故事里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教师A话语准确简练, 但学生可能不明白什么是清白, 什么又是复杂关系。教师B词语形象, 而且具象化, 让学生可以清楚体会到故事中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可以满足体会领会这两个等级。例2:教师A说:“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还是不支持呢?有的时候它支持, 有的时候它就不支持, 大部分时间不支持。”教师B说:“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教师A的话反复、重复, 意义不明确, 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思路, 难以理解教师教授的重点。教师B词语凝练科学, 学生马上就能掌握知识点, 这便达到第四等级, 只要之后详细讲解例外实例, 学生便可达到对知识地灵活运用, 为第五级打下坚实铺垫。修辞格:修辞格的使用是修辞的重要部分。教学过程中使用修辞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内容、领会精神、掌握知识,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教学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排比、对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例3教师:“同学们, 有人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 而有人却倾心于美丽的田园风光。是啊, 都市的繁华令人向往, 然而那片片绿色的田园, 那安静和谐的村落, 那轻柔袅娜的炊烟, 那绿树掩映的农舍, 那醇厚古朴的乡情, 不也令人陶醉吗?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曾描绘过她、讴歌过她。可你们知道田园诗发端于谁吗?好, 我告诉大家, 他就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这一首诗。”这段导语使用了对比、排比和设问三种辞格, 语言流畅, 气势通贯, 形象感很强,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田园诗的魅力, 让学生在判断一首诗歌的类型时可以联想到具体的环境意境, 达到运用的等级。

2.辅助语言修辞:辅助语言分很多种类, 在此, 我只讨论有声辅助语言方面的修辞。 (1) 语调修辞:语调的修辞很重要, 尤其在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教师的温和语调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朗诵或者讲授时调整语调可以配合知识内容, 表达各种情感。有研究表明:语调上升, 并带拖腔, 便意味着满不在乎, 无可奈何;而语调下降, 语速短促, 就会被理解是命令式的口气, 怀有敌意。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教师的语言内容, 但是可以通过语调来判断是好还是不好的。这在教学目的的5个等级中都可以运用,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的, 调整语调, 例如, 希望学生注意的内容, 拉长或者提升语调引起学生注意, 帮助完成教学目的预设等级。 (2) 语气助词修辞:学者在研究中, 对“嗯、啊”等语气助词的使用充满争议, 有的人认为这类词语的使用违反交际原则中的有效原则, 我个人认为在适当的时机配合态势语使用可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 还可以为教学争取时间。如果学生打断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点头用“嗯”来肯定学生, 如果教师这个时候无声思考, 会导致课堂气氛尴尬紧张, 用“啊”来争取思考时间, 能更好地组织教学语言。但我不同意大量频繁使用这类词语, 那样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点的连贯记忆。

所以, 想要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结合不同等级的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段整理修饰教学语言。这样, 教人而不自知, 育人而不自觉的境界就可以达成。

摘要:本文以修辞和教学目的结合为视角, 阐述修辞在教学语言中的艺术审美性, 强调修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提倡教师注重运用修辞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第8篇

一、深化影视作品主题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早于语言与画面的结合,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音乐为影视作品主题的艺术表达提供了重要方法。影视艺术借用音乐特殊的艺术形式为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发挥着重要作用。揭示主题的音乐在使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丰富多样,既可以是贯穿全片的音乐,也可以是片头(尾)曲或主题歌。

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作曲家用曲调委婉秀气的小调调式谱曲,用民乐和交响乐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以此刻画人物突出影视作品的主题。此曲以宝黛二人共读《西厢记》为背景,用第三人称的形式并配以“起承转合”式的六乐句交待了整个故事的始终,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尾。音乐简洁凝练、荡气回肠,句首“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先声夺人,象征美好纯洁的爱情!阆苑仙葩配美玉无瑕,何等的般配适宜!邂逅的欣喜说明是三生石畔早已注定的奇缘。结尾处虚词“啊”一唱三叹,内涵深刻令人黯然惆怅,表达了作者对两人的爱情理想因故破灭的深切痛惜,预示着林黛玉泪尽而逝的命运。音乐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主题融合一体,奇缘带来了希望,紧跟着又带来失望,在尝尽无数的酸甜苦辣后却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悲惨结局,乐思的惋惜惆怅升华了作品的主题,使得声画的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形象,影视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立体。

二、刻画影视人物形象

有声电影时代伊始,音乐就作为一个重要元素进入电影,音乐可以描绘景物同时也可以刻画形象。影视音乐情感的体现往往集中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由于音乐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作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以此形成对人物的个人感受,从而加深和强化对影视作品的情感体验。

在电影《红高粱》的音乐作品中,《颠轿曲》是非常有特点的作品,该作品是根据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的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其浓郁的充满地域特色的音乐风格与电影中轿夫戏弄新娘的情节完美结合,娶亲轿子的律动伴随着锣鼓声和唢呐声的喧闹,以及轿夫们吼歌的豪迈与粗犷,展现出黄土高原上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这首源于生活的歌曲与民间抬花轿的习俗相呼应,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下人物形象得到很好展现:坐在轿中的“九儿”心里充满了担忧,她不知道遥远的十八里坡会有怎样的劫难在等待着自己,她无力反抗,但倔强的她却要自己掌握命运,准备用自己的死亡捍卫生命的尊严。“九儿”人物形象与《颠轿曲》营造的热烈气氛形成对比,刻画了“九儿”在婚姻中的悲哀,而音乐的戛然而止也预示着“九儿”这段婚姻的悲剧,音乐所营造的喧闹气氛把迎亲队伍的兴奋、热烈与轿中新娘“九儿”的担忧、倔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音乐的刻画使电影中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三、渲染影片氛围烘托人物情绪

渲染影片氛围的音乐是影视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通过音乐手段为影片创造特定的氛围基调,通过音乐的渲染和烘托深化影片视觉效果,增强影片艺术感染力。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无论是人物的日常生活还是环境的变化都用音乐进行交待,音乐的加入对于表现场景、烘托情绪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大宅门》的音乐处理上我们可以体会到,这部电视剧所创作的音乐主题同影片总体气氛基调非常协调。简洁、精炼的音乐主题并不死板地追随具体画面,而是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增强影片的气氛。电视剧开篇采用的是京剧中的打击乐,锣声应和着鼓声缓缓地拉开序幕,随即引出绵延起伏但又铿锵有力的京胡旋律,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京胡的运用让影视作品的京味十足,京韵京腔的音乐把北京城的深厚历史积淀及幽深的四合院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的巧妙运用渲染了影片的氛围,为烘托人物的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这部电视剧中,背景音乐主要有世家、思归、预谋、踏雪、别离、道情、戏台等,中国传统音乐与故事情节浑然一体,对增强影片氛围和畅快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起到了积极作用,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让戏剧冲突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在剧中渲染氛围的背景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如“世家”表现的传奇、威严,“预谋”表现的恐怖、紧张,“别离”表现的无奈、惆怅等都极具特色。作品创造性地将京剧曲牌、京剧打击乐、京剧唱腔与剧情完美融合,二者有机结合交织在一起,用音乐烘托了白氏家族医药世家的宏大兴衰历程。京剧中锣鼓经的使用是本剧最有特色的背景音乐,剧中选用鼓、板、锣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烘托了影视情节的肃穆、紧张、激烈、惊惶等不同的情绪和气氛。如白家二奶奶为盘回百草厅,带着景琦等人去摘祖传的“白家老号”牌匾时,急促的鼓点响起且越来越快,紧促的鼓点昭示着白家与董大兴之间矛盾冲突越来越强烈,音乐的运用不仅迎合了矛盾的紧张气氛,更加重了故事情节的紧张程度,让情节更有感染力。由于音乐的烘托渲染,很好地揭示了主题人物内心世界及营造环境氛围,从而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激发联想参与剧情,推动剧情发展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表现人的情感世界主要通过欣赏者的内心感受激发联想发挥作用,音乐在影视中通过不同的音色、丰富的配器、多功能的和声等手段来激发观众的想象空间。当我们心情平静身体松弛时,往往是用节奏有规律且旋律起伏不大的抒情优美的音乐来表现;当表现悲痛、哀伤的情绪时则用节奏缓慢,音色低沉暗淡的音乐来表现,甚至于不同乐器的音色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想象,如优美抒情的小提琴音色让人感到柔情、缠绵,悠扬清脆的笛声能让人联想到清晨和鸟鸣,低沉浑厚的大提琴音色使人有稳重、沉思之感。

音乐不仅是影视作品结构中的一部分,更要参与到剧情中,影响剧情的发展,推动影片情节的展示、发展及升华。音乐同影片其他叙事元素一样具有讲故事的功能,是影片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颇具影响的美国经典影片,影片讲述的是性格活泼心地善良的修女玛利亚到奥地利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的故事,影片中的音乐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有很好的契合,许多音乐插曲成为了人们记忆犹新的经典曲目。影片一开始镜头中展现出了群山环绕美不胜收的奥地利风貌,雄伟的群山、清澈的湖泊、茂密森林中的鸟鸣声与缓慢流淌的音乐相互辉映,融为一体。在辽阔秀丽的自然风光背景下,美丽的玛利亚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在交响乐恢宏壮丽的衬托下歌曲《音乐之声》在群山间回荡,优美的旋律与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玛利亚纵情歌唱,歌声抒发了对大自然、对音乐的热爱,生动刻画了女主人公纯洁善良的内心世界。

另一首经典的插曲《雪绒花》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每次出现都与剧情有很好的契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最初是上校特拉普抱着吉他以自弹自唱的形式出现,上校在吉他的伴奏下轻轻唱起带有奥地利民族风格的《雪绒花》,歌声中充满回忆充满温情,在上校与孩子们甜美和谐的歌声中,让人回忆起曾经家庭的温馨,上校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使命的坚守。歌曲虽然没有复杂的结构,但简单的音乐形式里却饱含着深情,不仅能衬托出温馨祥和的家庭氛围,而且刻画出上校勇敢丰富的内心世界。当德国纳粹占领奥地利后,面对同胞和敌人,上校一家在纳粹包围的音乐节上再度唱起《雪绒花》,歌声中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表达了对家乡、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体现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首象征美好和平的《雪绒花》与纳粹的侵略行径格格不入,形成强烈反差。在歌曲高潮处全场观众不顾荷枪实弹的纳粹党徒,齐声高唱《雪绒花》。《雪绒花》的演唱有力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表现了奥地利人民反侵略的正义心声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歌曲《雪绒花》在表现电影戏剧矛盾冲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现代音乐的发展和音乐创作者们的积极探索,影视音乐正多元化发展,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影视音乐正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影视作品中发挥作用。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语言,音乐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达手段,影视音乐通过描绘自然、描绘生活、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激发联想参与剧情等方式作用于影视艺术,体现影视音乐多方位的审美功能。

参考文献

[1]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0).

[2]韩璐.论武侠电影的声音艺术创作[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

[3]李宁宁.谈王立平《红楼梦》音乐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J].黄河之声,2011.

[4]侯燕.音画结合与视听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

[5]林丽.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J].当代文坛,2004(2).

[6]宋佳利.《红楼梦》中音乐与文化剖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黄河之声,2011(5).

[7]秦太明.电影艺术的灵魂——电影音乐[J].电影评介,2006(12).

[8]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9]吴延.影视剧《红楼梦》的音乐特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29(4).

音乐艺术的审美性 第9篇

关键词: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审美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182-03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起源的确切年代今天已很难查证,大约产生在南北朝时期。颂扬巾帼英雄花木兰(古谯郡人,原阜阳亳州人)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描述,“花黄”即是头贴剪纸。隋朝时期阜阳民间就有剪纸艺术。2008年阜阳剪纸作为地方民间美术门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阜阳剪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侠颖、程建礼、贾培秀、朱坤英、刘继成等,阜阳剪纸应用广泛,如婚丧嫁娶、喜庆节日、宗教祭祀、艺术欣赏以及鞋花、门窗花等。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人民民间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表现出艺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阜阳民间剪纸是人们真、善、美的艺术创造,体现出独特的艺术审美性与审美价值,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快感和愉悦。

一、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

(一)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朴拙美

从老子推崇“淡乎其无味”提倡“朴”的美学开始至今,“朴”的美学要求一直是简单朴素,平淡自然,从而成就了中国传统古典美学的“大巧若拙,寓华于朴”的拙朴美学思想。走进阜阳民间剪纸便能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审美观及造型简洁憨拙的剪纸艺术的乡土气息。题材上有年年有鱼(余)、五谷丰登、吉祥喜庆、六畜兴旺等,形象拙美、装饰性极强,情趣朴素丰富,兼有南北剪纸的艺术风格,即质朴之中见秀丽,憨拙之中蕴纤巧,形成了朴拙和谐、形神兼备的阜阳地方剪纸艺术特色。如阜阳农民剪纸艺术家程建礼的剪纸作品多以朴拙的艺术手法去描绘生活中的形象,程建礼(1921—2006,安徽阜阳人)13岁时以剪纸为生,大半生走遍湖广云贵,历经生活磨难,走到哪里剪到哪里,边剪边唱,形成了自己的剪纸艺术风格。其作品多以乡土文化为素材,通过大胆吸收湖广地区、云贵高原及阜阳地方民间文化营养,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剪纸艺术作品。没有人知道他能剪出多少东西,仅蝴蝶就能剪80多种。他的剪纸作品拙朴、硬朗、饱满,既有粗犷大线条又有精妙细节,他遵循着剪纸平面的形式感而随心所欲,是一种形式美的表现。程建礼先生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人物剪纸作品更加体现了其作品的质朴、拙雅的民间本土韵味。程建礼剪纸作品有《花木兰》《王祥卧冰》《三岔口》等,其中《王祥卧冰》和《花木兰》两幅作品均在头顶以凤鸟装饰,衣服以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搭配,作品中人物的刀法简单、充实、富于变化,更能体现其作品独特拙朴之美。在京戏为题材的作品《三岔口》中,表现的是两个人物在黑暗中互相警觉摸索,而双方的眼睛却又在黑暗中明闪闪的对视,体现“一剪之巧夺神功”,此作品色彩以黑色为主,人物形象周边剪法简单粗放,营造出黑暗场景气氛,构图造型夸张拙笨生动,表现出动静、巧拙、虚实的和谐。程建礼先生是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如《斗鸡》《伏虎》《药王爷骑虎治龙》等都表达出寓巧于拙、以拙胜巧的审美理念。

(二)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夸张美

夸张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们艺术想象力的再创造,没有艺术想像力就是很难产生剪纸艺术的夸张美。阜阳剪纸艺术的夸张美集中表现在它的变形夸张、象征夸张、寓意夸张3个方面。

1.变形夸张。阜阳剪纸存在于“象形中的变形”与“变形中的变形”之美中。许多剪纸作品通过变之又变创作出一幅幅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画面。但不管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怎样变形夸张,其目的都是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剪纸艺术家通过提炼夸张变形的手法,创作出使人们产生愉悦之美的剪纸作品。此类代表作品有王侠颖的剪纸作品《五道娃娃》、葛庭友的《二十四孝图》、程建礼的《双虎》等,均形成了和谐生动、自由表现之夸张美。

2.象征夸张。阜阳剪纸历来重视艺术夸张的象征性,上百年来阜阳民间剪纸如逢年过节、祝寿送礼、祭祀拜神等题材均采用象征吉祥、喜悦,展望美好未来憧憬的象征手法创作,如《五谷丰登》《年年有鱼》《吉祥喜庆》等民间优秀剪纸作品,素材均取自于生活场景,造型古朴、夸张、生动,这些作品通常都要比正常人多几个头,几只脚或手,艺术家们借用艺术的象征夸张手法来表达阜阳剪纸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3.寓意夸张。从阜阳民间剪纸图形中我们可以寻觅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气息。阜阳民间剪纸图形中具有的美好寓意也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阜阳民间剪纸常用作节日装饰的喜花、窗花、灯花等,内容寓意吉祥与喜悦。程建礼剪纸作品花瓶系列中的《扬州金钱花瓶》寓意“兰草铺菊一辈子不受屈”;《苏州山字花瓶》寓意是“菊花满瓶桂花开,仙桃满瓶水就来,山山有水一分田,打得粮食吃不完”;《苏州玉合花瓶》寓意“双喜牡丹,爹娘看了都喜欢”;《扬州寿字花瓶》寓意“竹梅兰菊洋刺么苔,朵朵鲜花向上开”;《亳州如意花瓶》画面表现花瓶与柿树的结合,寓意“事事(柿)顺”。阜阳民间剪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双身卧虎》,画面表现的是一个虎头同时左右两个虎身,中间还有一个小孩左右手各握一把斧子,虎头上还剪了一个大大的“王”字,寓意“手拿双斧走天下,再大困难都不怕,万事如意带金钱,荣华富贵万万年”。剪纸作品《划龙舟》画面表现龙形船上一个人在划着船,人物上面飘着祥云,寓意“步着龙船下江河,心里满意快乐多;我有心来唱山歌,有人给我来撑船”。阜阳民间剪纸中这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图形是我国民间传统剪纸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程建礼将这些全国各地寓意民间美好愿望的图案运用到剪纸文化艺术中,是对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满足阜阳人们的审美需要。

(三)阜阳民间剪纸的情感美

情感美是在愉悦感与实用感的基础上结合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升华而来的高级精神感情的一种状态。情感美既表现质朴、善良,又表现团结友爱、踏踏实实、乐于助人。在阜阳民间剪纸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情感美表现在阜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保家卫国、繁荣富强、和谐社会,小到花鸟虫鱼、衣帽枕套、鞋帮围裙上的绣花,无不表现出阜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和感。

情感是阜阳民间剪纸表达的生命源泉,阜阳民间剪纸作品表达的情感具体丰富,有生命力。阜阳民间剪纸艺人们大都是土生土长的阜阳人,阜阳百姓朴素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剪纸艺人的作品风格和情感表达。如阜阳农民剪纸艺人陈之仁与王家和合作的剪纸作品《丹凤朝阳》表现了万物生命源泉的太阳和万灵中最美的凤凰,表达了阜阳劳动人民不仅对生命物质的追求,同样也对生命审美情感的渴望。程建礼先生80年代中期创造的剪纸作品《佳人仙鹤图》通过烛台、鲜花、佳人、仙鹤等这些吉祥图形组合成一幅具有阜阳地域乡情醉美浓情的感人作品,笔者当年在阜阳求学期间有幸现场观看并求得了这幅佳作。当年程建礼先生边剪边唱:“紫树栏杆的藤台,朵朵鲜花朝上开,粉白佳人请出来,一对仙鹤飞家来……”这种边剪边唱的表达方式也是程老先生的一大特色,不管是剪还是唱无不体现出阜阳地方文化特色的情感美。

阜阳民间剪纸的情感表达把阜阳人民善良淳朴、勤劳勇敢、帅真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让人们内心感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并不是所有的形式存在都具有精神性的情感含义,就阜阳民间剪纸的情感审美而言,题材、形式、具象、抽象本身并不是目的,也不是标准,而是通过阜阳人们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精神智慧,通过剪纸这种艺术形式在精神世界寻找出了一种最恰当的表达,这种表达即是审美性情感的表达。

二、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阜阳剪纸技艺传人培养机制缺乏

阜阳剪纸传统的传承方式一直遵循着世代相传、心口相传、家庭式相传、师徒相传及地域式传承等,主要有两种传统传承方式:一是没有任何商业或利益目的,就是地方乡邻式或家庭民俗传统爱好习惯,父子之间、姐妹之间、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对剪纸艺术的相互交融、复制、重样等,是百姓生活中逢年过节、祝寿送礼、婚丧嫁娶的一种文化需要;二是以剪纸为生计,以商业为目的的传承行为。传统剪纸艺人背着各色彩纸走街串巷,嘴里还不停哼着民间小调,边剪边唱。过去的剪纸作品一般都很便宜,二角三角、一元二元都可以买到,人们买回家后或贴在窗户上或绣到鞋帽衣服上,相互模仿世代相传。剪纸艺术入门易做精难,剪出自己的特色与风格更难,目前阜阳60岁以上有精湛技艺的高端剪纸艺人数量不多。60岁以下的中年剪纸艺人剪纸技术比较熟练,但观念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35岁以下的青年人,是阜阳民间剪纸的主要后继力量,但由于阜阳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传统的阜阳剪纸模式很难给当今物欲化的社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很多剪纸老艺人面临收徒难的尴尬局面,现在的年轻人在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祖父辈的剪纸手艺已不再热衷,不愿传承和学习。

(二)剪纸作品复制现象严重,优秀创作人才缺失

在剪纸市场与艺术展览会上,剪纸作品翻刻、抄袭、拼凑、复制现象严重,很多剪纸作品粗制滥造,造型雷同,精品难求。年轻一代复制、翻刻老一代剪纸艺术家的作品严重,优秀的剪纸创作人才与创作团队缺失,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缺失,不利于阜阳剪纸艺术的健康发展。

(三)传统民间剪纸文化的启蒙样式缺失

民间剪纸艺术文化样式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充分反映地方古老的习俗,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呈现。精神的生产来源于物质生活。传统的民间活态手工艺创造方式已不存在,如传统生活中妇女个体或集体刺绣、纺线做衣、剪纸等,相互传承与学习,人们制作手工生活用品的过程,也是建构民间文化活态样式的过程。在今天过度工业化与过度市场化的生活状态下,剪纸等一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活态生活与创造启蒙样式已经失去。

三、阜阳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贵财富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价值观、艺术观和审美观。对阜阳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保护与发展,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一)把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纳入教育教学体系

传承与保护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离不开教育宣传与艺术课堂的学习,阜阳几所高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已开设了民间剪纸艺术课程。80年代中期阜阳师范学院美术系的一些学生把程建礼先生请进了课堂,看他边剪边唱。近几年阜阳师院还请阜阳博物馆的刘继承等老师作剪纸讲座,现在阜阳师范学院把剪纸艺术纳入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学习与保护性研究。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阜阳开源剪纸工作室合作开展剪纸技术人才与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得到社会认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既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又对阜阳剪纸艺术起到传承与保护作用。阜阳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形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向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工作倾斜。

(二)把阜阳剪纸和地方经济挂钩,做到服务地方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阜阳地方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民间组织要相互协调,力争促进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和地方经济接轨,促进阜阳剪纸和商品接轨,带给人们精神享受与物质效益。阜阳剪纸服务地方经济,可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阜阳剪纸图案与日常生活用具、旅游纪念衍生品结合。门帘、桌布、时装衣帽、冰箱贴等都可以和剪纸图案结合。还可以把具有阜阳地域特色的阜阳民间剪纸图案开发成旅游纪念品,如阜阳历史人物管仲、甘罗、吕蒙等艺术形象剪纸;阜阳地方著名建筑颍州西湖和文峰塔剪纸,还有具有阜阳地方民间特色的玩偶、十二生肖动物、工艺扇等,这些商品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的质量,还可以传播阜阳的历史文化。其次,开发庆祝活动剪纸艺术衍生品。如将“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合”10个字以剪纸形式开发,用于人们的节日喜庆活动,体现“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剪纸还可以应用于各种装饰环境中,如婚庆、老人祝寿、孩子生日等场合。

(三)加大对阜阳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工作

通过现代传媒工具和各种展示场地广为传播和展出,教育部门还可以将阜阳剪纸编入教材,纳入教学计划,使阜阳人们更多地了解阜阳剪纸艺术,以营造保护剪纸文化的良好氛围。

阜阳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是阜阳百姓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与保护阜阳民间剪纸艺术对阜阳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音乐艺术的审美性 第10篇

舞蹈, 是用身体语言去诠释生活的美。具体来说, 舞蹈的主要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形象性、韵律性、动态性、抒情性、造型性。

1. 形象性。

舞蹈的美是指舞蹈作品以比较完美的舞蹈形式 (舞蹈的形式美) 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 表现出人们内心情感 (舞蹈的内容美) 。所以只有生动的、鲜明的、具体的形象, 才能使人有审美的感知。因此形象性是舞蹈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我们知道, 任何艺术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来表现人的情感思想的, 这是一切艺术的特点和根本规律。而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 它也不能不受这个艺术的基本规律的制约。由于舞蹈形象是通过人的身体动作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 所以舞蹈形象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 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人类社会活动和内心情感, 更容易激发出人的情感共鸣。

2. 韵律性。

诸多学者认为, 舞蹈起源于人类劳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劳动开始呈现出不同方式和形式, 各有其不同的节奏。而节奏是舞蹈的基本美, 任何舞蹈都离不开节奏, 没有节奏则不成为舞蹈。舞蹈的艺术性要求每一个动作是在一个大的和谐概念之下连贯、有节奏地统一。当然, 舞蹈动作是否具有美感, 很大程度决定于舞蹈动作本身是否具有韵律性。韵律一般是指在具体的舞蹈中, 人体肢体的运动以及舞蹈要求的左右上下运动之间的辩证的规律。韵律包括做动作时所表现的风味 (舞蹈感) , 如神态、气质、感情的不同表现和传达方式;还包括做动作时不同的动向、动量、动源及动力传导方式, 着力点及其变化所形成的特有运动规律。舞蹈具有韵律性的美, 是舞蹈作为艺术传递人类真挚感情所必备的因素, 是一种流动的美感。总之, 舞蹈的韵律美也使得舞蹈的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3. 动态性。

动态性是舞蹈审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所谓动态性, 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的和四肢做主要工具, 并通过各种动作姿态和造型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塑造舞蹈形象。这种人体的有节律和美化的动作, 并不是一般的动作堆砌和罗列, 而是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舞蹈语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舞蹈创作者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 主要是通过这些动态性的语言来得到充分体现, 并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因此, 也有人称它为动作的艺术。舞蹈艺术的动态性体现在充分运用和开掘人体美的千姿万态,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表现能力。美的人体动态是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美的舞蹈的创造是严格地依据动态性这一艺术特性, 以人体流动的美的形态作为语言, 去塑造舞蹈形象, 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它的这种表现特色和艺术魅力, 是任何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4. 抒情性。

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人的形体动作能抒发最激动时的心态, 表达丰富的内在感情。我们从古代文物和历史资料中得知, 原始人的舞蹈状态和形式, 主要是抒发他们的内心激情, 表现生命的无限活力。舞蹈的这种特点, 充分体现出它的强烈抒情性。

有的诗人和艺术家, 根据舞蹈的强烈抒情性的特点, 称它为动态的形象诗歌, 这是很有见地的, 因为舞蹈艺术地反映客观生活, 并不是单纯的模拟和再现生活。一般说它不同于戏剧等表演艺术, 必须有细致的过程、情节, 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容。它是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 用高度凝炼的诗一般的舞蹈语言来深刻反映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舞蹈形象是生活情操和心灵火花的升华和体现。强烈抒情性使舞蹈艺术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强烈的美感。

5. 造型性。

舞蹈动作不是对生活中自然形态的模拟, 而是遵循舞蹈艺术的规律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的舞蹈语言的基本单元。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组合———舞蹈语言在人们的眼前转瞬即逝, 如果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 就不可能发挥舞蹈艺术的魅力和功能。舞蹈的造型性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 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

造型性的特点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 二者皆美。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 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在舞蹈的造型中可以显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

二、舞蹈的造型性审美特征的重要性

1. 造型性的含义。

舞蹈动作大都是以人体的自然生活动作, 经过提炼、加工、美化而来的。这里所谓的提炼、加工和美化, 除了人体动作要具有节奏性, 使它符合舞蹈动作的规律外, 其次就是要求舞蹈动作必须具有造型性, 这是使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形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主要因素。因为造型性本身, 首先就要求动作的构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它必须是经过提炼和美化了的最生动、最鲜明、最有表现力, 也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动作。我们常说舞蹈应当是动的绘画和活的雕塑, 也就是说舞蹈应具有造型性的特点。因此, 我们又可以把舞蹈称作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2. 舞蹈造型的形式。

舞蹈造型的运用是为了以更完美的舞蹈形象来表达情感, 虽然不是每个造型都必须要有感情的意义。但是, 总的说来, 舞蹈的造型应有感情的依据。舞蹈舞的是情, 舞蹈又要凝情于型。一动一静都在舞情之中, 一动一静又都有美的舞蹈造型。静态的造型往往是感情集中的表现, 动态造型常常是感情的发展过程, 这也就形成了舞蹈造型的几种形式:一个是静态的停顿造型, 一个是动态的连续动作中的造型, 还有一种是技巧性的造型。这几种造型形式有机地组合连接起来以形成舞蹈的总体造型。

舞蹈中表现感情, 往往以一瞬间的停顿造型, 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 打动观众的心灵, 这种停顿是身心不停, 动似断而意相连;常是感情迸发、精神流露、性格展现、形象刻画、造型表现的重要时刻和关键时机。这样的停顿不仅不影响造型的流畅, 反而是流畅地造型所必需的, 犹如音乐中的顿音, 诗朗颂之间歇, 戏曲中的亮相, 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静态的停顿造型是舞蹈造型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种以技巧造型表现感情的方式, 如舞蹈《江枫渔火》演员原地转的姿态别致, 转速快, 技巧高, 固然应该称赞, 难能可贵的是以高度的技巧表达了高度的激情。这个极流畅的技巧造型, 成功地宣泄了人物的情感, 使高超的技巧与情感的高潮紧密地融为了一体。技巧的表现与人物情感脱离的情况常有, 但是这种技巧与感情紧密结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舞蹈缺少技巧观众不满足, 单纯地卖弄技巧又略显媚俗, 把技巧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是舞蹈造型的另一个方面。

3. 舞蹈造型的运用。

舞蹈造型不等于摆姿式, 它是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这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之中产生出舞蹈艺术流畅的造型美和造型的流畅感。

舞蹈的造型以人体的动作为其主要表现手段。它不同于歌剧、话剧和戏曲中的造型表现方式。相比之下, 舞蹈的动作多, 动的幅度大, 舞台的调度更复杂多变。舞蹈的造型, 需要把一个个的动作、姿态、步法、技巧有机地组合连接起来, 形成舞蹈的语言来表达情意。

在连接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过程动作, 这些过程动作也就是“连续运动中的造型”。在舞蹈中, 过程动作是大量的, 它是舞蹈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舞蹈的流畅感, 往往是通过这些过程动作呈现出来的。所以, 组合连接各个过程动作, 是造型流畅感的主要环节。目前, 许多舞蹈作品中都会存在一些不流畅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点。

第一、舞蹈造型只是舞蹈过程中停下来摆的姿式, 缺乏连接的过程动作。

第二、舞蹈缺乏空间的调动, 只是在固定的地位上重复地做动作, 只有原地连接, 缺少移动中连接, 或者是在移动连接中缺少过程动作。

第三、舞蹈动作之间的移动和连接的过程动作长短不匀、快慢不当、对比失调。

这样不流畅的舞蹈, 会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到沉闷、杂乱无序, 得不到应有的美的享受。因此我们在重视舞蹈造型的使用时, 还要重视如何合理地在舞蹈作品中使用。

4. 造型性审美特征的重要性。

有的舞剧或舞蹈, 看过以后能使观众经久不忘,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有的却观后即忘, 留不下什么印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笔者觉得这和舞蹈形象是否有鲜明的造型性和艺术的表现力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舞蹈艺术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的组合、发展、变化所形成的舞蹈语言塑造出生动、鲜明、具体的舞蹈形象, 来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从舞蹈艺术的物质外化形态方面来看, 舞蹈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因此我们常常忽视掉舞蹈的造型性特征的重要性。但我们仔细观察每个不同的舞蹈作品, 不难发现, 没有一个舞蹈作品, 会从始至终都处于动态中:即使是在情绪最激烈时, 会有不停的旋转和跳跃, 但最后都以一个静态的造型作为结束。而此刻舞蹈的造型就是让舞蹈动作在连续流动的过程中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 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含义和韵味。

所以应充分发挥舞蹈的造型性, 因为它能充分展现人体线条和动作的美, 集中反映内在的神情。在舞蹈的造型中可以显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一个个柔美清晰的舞姿, 给人以高雅、幽静之感;一个个粗犷健壮的动作, 给人以刚强英武的印象。这犹如说话时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对方听清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 使说话人的真正意思得以正确传达。凡优秀的舞蹈作品, 它们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舞蹈组合, 以及动作和动作、组合与组合之间, 都十分干净、明确, 有起有伏, 有动有静。如果舞蹈动作缺乏造型性, 势必形成一连串模糊的、令人不易看清的动态, 这就破坏了美感, 更谈不上抒情性和节奏感了。我国的古典和民间舞蹈都十分重视造型性。无论是舞动长绸、手绢、扇子, 还是表现抽象的思想情绪, 都在动作的连续流动之中体现出造型性的特点, 在片刻停顿静止之时发挥造型性的艺术表现力。外国的芭蕾舞也同样重视和体现舞蹈的造型性。无论是缓慢、快速动作的组合, 还是大跳、旋转, 都需要有清晰的造型, 在流动和静止时呈现出丰富的感情色彩。舞蹈的造型性能更好地表达出它的内在节奏和韵律, 从而增强舞蹈动作的美感。

但是我们还需注意舞蹈造型在舞蹈过程中的合理运用和如何使整个舞蹈作品流畅。这方面我觉得是舞蹈作品创作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注意舞蹈造型的流畅使用, 再结合表演者的内心情感, 内外结合, 才能有效发挥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给人以美的感受, 这是舞蹈美感和舞蹈审美的重要所在。

三、结语

舞蹈常被称为“活的绘画”、“动的雕塑”。古今中外不少绘画和雕塑大师, 以舞蹈为题材, 创造了众多不朽佳作流传于世;而不少舞蹈家, 也曾以绘画和雕塑为依据, 编排了精美的舞蹈活跃于舞台, 例如《大漠敦煌》就是以敦煌石窟上的壁画为创作基础。

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我们要把动态形象性和造型性有机地结合。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有序, 二者皆美的意境中, 充分展示出舞蹈艺术的魅力。

摘要:造型性是舞蹈审美的基本特征之一。舞蹈作为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 造型性审美特征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掉。其实舞蹈造型性能让舞蹈在动作的连续流动过程中, 给人以明晰的美的感受, 并且在片刻的停顿和静止时呈现出舞蹈内在的韵味。

关键词:造型性,舞蹈艺术,审美

参考文献

[1]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 [M].1989.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5]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上一篇:欧美电影音乐下一篇:大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