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力管理

2024-06-29

城市竞争力管理(精选12篇)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1篇

1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新特点

1.1 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城市竞争力的含义, 城市竞争力就是指在市场经济竞争的条件和大环境下, 城市创造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能力, 包含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的首要因素就是合理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是当下我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潜质的资源。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2000年到2014年间, 我国综合国力的30%以上来自于人力资源, 特别是城市人力资源。如今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前提与基础。人力资源开发是使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的国民素质竞争力, 是促使城市朝着国家大都市发展的基础。

1.2 人力资源的实物期权性质更加突出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决定性资源, 依附于员工个体存在, 具有一般物质资源所不同的特点, 它的实物期权性质更加突出。第一, 人力资源可以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具有多用途性的特点。第二, 人力资源组织内部拥有自己的专长, 擅长的领用都不相同, 因此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第三, 随着未来经济形式和未来经济状态的变化, 人力资源所代表的未来经济利益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其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节奏也会加快, 人力资源的实物期权性质便会更加突出。

1.3 人力资源行为存在复杂性

因为人本身在受教育水平、性格、身体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会有多种层次的需求从而会产生不同形态的行为, 而由多数人组成的集体势必会存在复杂性的特点, 因此人力资源整体也会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结果。在复杂的系统发展过程中, 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促进系统的发展, 也有可能导致系统的混乱, 而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在于避免系统混乱的发生。

2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增强城市竞争力方面的路径探讨

2.1 加强城市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才开发到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 期间一般会存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滞后期, 因此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 很有必要对人力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并加快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而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要站在国家和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上, 从实际出发。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知识和科技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所以要保持清楚的头脑, 明确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城市人力资源进行开发, 实现跳跃性的快速发展。另外, 对城市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进行, 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方面的总体目标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只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最大成效的使人力资源管理理性化和制度化。

2.2 改革教育和培养方式, 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打好基础

人力资源的基础构成便是人才, 人才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人才在于培养, 改革教育和培养方式, 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当下所有教育机构的共同教育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城市发展出现信息化的倾向。而知识的世界是广袤无垠的, 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知识的传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重点培养人才获取知识的能力。要让新时代的人才不仅具备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还要拥有通过自身调整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的能力, 要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能使其能力结构获得和社会要求同步发展的自生长机制。并通过改革教育模式,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因材施教, 确立主体发展型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

2.3 改革与完善用人机制

人才是社会的第一资源, 改革与完善用人机制是用好人才的关键, 只有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才能留住人才并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新风气, 建立充满活力的竞争择优、有效激励、能进能出、坚持机制创新的用人机制。加大对人才市场硬件建设的投入, 要不断的丰富让人才市场的功能内容, 拓宽人才市场的服务职能, 遵循市场经济特有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以及自由流动原则,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功能, 推行竞争上岗, 强化人才的竞争意识与终身学习意识, 并将人才真正当成一种社会资源, 使其合理流动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将人才推向市场, 依托人才市场调查价格或薪酬等情况, 发布工资行情, 形成均衡的人才价格尺度, 还可以在单位内部实行包括工作积极性、工作成效和工作能力在内的价格机制, 激发各类人才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以实现自身价值。

2.4 运用环境激励, 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 并从社会保障、薪资分配等方面基于政策激励, 以提高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重视精神激励, 对于人才价值和成就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与褒扬, 提高人才的社会声誉与地位。另外要鼓励人才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分配, 打破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和思维方式的束缚, 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要建立市场工资机制, 确定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分配制度。

2.5 改革与完善用人机制

人才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 必须要将人才推向市场, 利用市场中介进行管理。需要建立并完善引进人才机制, 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引入环境, 并在生活待遇、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薪资分配等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降低人才流动风险。还要引入法律机制、规范市场行为, 从而使城市的人才结构得到优化, 促进人才的有序合理的流动, 以实现提高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目的。

3 小结

科学管理人力资源是促进城市发展,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在增强城市竞争力方面的路径展开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更好的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 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力资源管理增强城市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在增强城市竞争力方面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重点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新特点以及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措施, 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与路径,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浪萍, 李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

[2]孙筠.基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视野下的城市竞争力问题探究[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5) .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了我这次参与竞争上岗的机会。今天,我竞争的第一志愿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副队长,第二志愿是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在参加竞争上岗之前,面对一个崭新的职位,我也曾度德量才,思虑再三,之所以勇敢地站在这个讲台,是因为:一方面表明我对竞争上岗机制的拥护和信任;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讲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检验自己的能力,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本人的主要经历;二是对城管执法工作的认识;三是我竞争的理由;四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主。

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沟通能力。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从部队到地方、基层到机关的工作经历使我具有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能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对待大是大非。分析问题能够做到思路清晰、头绪分明,解决问题能够做到抓住要害、行止有度。同时,注重团结同志,能真诚待人,正确处理好与领导、与同志的关系,协调理顺上下左右关系。

三是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在城管所工作期间,我的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本系统的各项业务都比较熟悉,能够比较轻松的应对工作上的各种问题。

四是我曾经在部队工作了十三年,部队不仅培养了我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良好工作作风和纪律观念,更培养了我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一颗忠诚于党的事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责任心。我在生活、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格至上”的行为理念,处事公道正派,待人热情诚恳,并能努力做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城市化建设日趋推进的进程中,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也日趋纷繁复杂、任务艰巨。如果大家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当选,我将在完成城管执法中队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施政措施:

一、协助队长搞好中队的内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一定多请示、勤汇报,坚持做到不越权、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二是发挥好协调综合作用;三是发挥好督促检查作用。既充分尊重领导的意见,又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加强中队成员之间沟通,同时协调好与各科室之间工作关系,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家和万事兴”,只有团结,才能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政令畅通。

经营城市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3篇

一、经营城市的基本理念

关于经营城市的概念有多种提法,笔者认为比较准确的是:经营城市是在明确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把现代市场经济的经营观念、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运用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构建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通过市场运作,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

二、经营城市中的误区

(一)经营主体缺位和错位

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既是国家的代表,也是人民的代表,经营城市的主体自然属于政府。在经营过程中,政府过多地直接参与各种商业交易活动,造成经营城市中主体缺位和错位。其结果是导致政府行为广泛地介入到城市资源配置的各个领域,这不仅扭曲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定位,而且扭曲了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二)经营客体不明确,经营广度和深度不足

经营范围过于狭窄,过分倚重于政府对城市资源要素的经营。有些城市决策者把经营城市的内容定位为经营城市土地。对城市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土地过度出让和开发,如“圈地”、“炒地”、“园区”等低水平重复建设及盲目的城市扩张,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而对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在城市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经营中这些只重视有形资源,不注重无形资源短期行为,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营城市的目的认识模糊

目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随处可见,重经营效益轻社会效益。很多城市将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作为经营城市的主要目的,追求短期收益,造成一些城市忽视对城市资源的战略性经营,忽视了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如一些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经营,过分重视商业开发,而忽视了发掘这些资源的战略性意义,制约了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

(四)缺乏正确的定位,城市发展战略趋同

有些城市没有深刻理解经营城市的内涵,制定战略者的从众心态、标准化知识和模式化思维,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定位趋同,导致城市建设表面化、同质化,缺乏城市自身的特色定位,缺乏城市的个性和品牌。城市规划仍停留在传统的功能界定,定位于组织生产、流通的消费城市、生产的城市。即使有些大城市因功能扩展,逐渐看重居住环境,开始栽花种草,修建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但城市的整体功能依然是在求新、求变的低层次上运行,造成大量人、物、财的浪费,未能显现城市特有的风格与历史传统。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利益机制的驱动,我国城市间分工与协作程度不高。各省市区自成体系,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城市之间人为地加以封锁,制约了地区间合理的经济协作与分工。城市间产业同构现象普遍存在,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类城市不顾自身和区域实际,竞相发展相同的产业,使新一轮的产业同构现象再次出现,甚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也惊人地相似。

三、做好经营城市大文章,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根据人居环境科学理论,遵循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艺术观统一的原则,是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规划。在城市规划编制的实施和管理中,既要满足科学性和时代性的要求,体现超前意识和精品意识,又要贯彻经营城市的理念,体现发展主题和经营思想,把规划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恰当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规划在城市发展和经营中的龙头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具有鲜明的权威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城市这一最大的国有资产实现最大增值,提高城市的品位,完善城市的功能,保留城市的风格和特色。它通过对城市性质、功能和发展目标的科学准确定位,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营城市只有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才能保证其整体利益的实现。因此,政府一定要注意规划先行,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围绕科学的城市规划来进行,从城市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遵循城市规划的各项要求。经营城市则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一种手段。

(二)树立创新意识,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

城市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延伸资源。其中自然资源主要指城市的土地、山水和空间等;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政府资源等。延伸资源由以上几类资源派生出的资源主要是指信息资源、品牌资源、形象资源等。这些都是可供经营的城市资源。随着城市现代化和科技的发展,城市经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丰富和扩展,新的资源将不断被开发和利用,经营城市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经营城市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城市之所以能推动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人类的进步,在于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种创造财富资源的创造能力,在于创新的动力。城市的创新性,蕴藏在城市的管理者、社会机构以至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创新才能实现从主要依赖传统的有形城市资源向大力开发现代城市无形资源的经营方向转变,从而谋求城市资产的整体升值。

(三)经营城市主体的多元化

经营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城市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经营城市的主体要实现从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企业和市民综合主体的转变。按照经营城市的性质定位,一切商业运作的行为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在经营城市中,主要是管理、服务的角色。因此,政府要转换经营主体角色,首先,应加强城市经营的法制建设,使城市经营始终沿着科学的法制化轨道运作。其次,要加强行政机构改革,全面提高管理效率。企业是经营城市的参与主体,进行着城市资产的运作,使一些城市资产由产品变成商品和产业,使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运营过程。市民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力量,要对一个城市进行有效经营,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城市主人——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

(四)经营城市目标的最优化——生态经营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经营城市的目标体系,制定阶段目标和远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就是在不同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引导经营城市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远期目标,是要把城市建设成有特色、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有竞争力,城市与环境达到充分的协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准确定位,走专业化、个性化的经营之路

1.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向专业化发展

我国城市要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作出正确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与国际分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强调合作与多样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为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思路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社会已进入一个由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的时代。对于城市来说,跨区域的、跨国家的分工协作,可以获得双赢效果,这要求城市定位趋于专业化。专业化分工是城市合作的一种主要联系纽带,也是城市在互惠互利中壮大自己的现实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地理状况和自然资源条件不再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城市主体的知识特征、价值取向成为区别于另一城市的核心。创新意识反映人们知识更新的程度和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命运,改变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发展方向。

2.突出个性优势,打造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城市风格与个性、城市形象与实力的统一,它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树立城市品牌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推动城市不断地发展,因此,经营城市必须要有品牌意识。打造城市品牌,一要突出特色,特色是城市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基本因素。二要做好城市营销,城市营销将为城市创造出独特的品牌资产,使城市拥有一种垄断性资源,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3.发挥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4篇

一、城市碳管理问题的提出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然而,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事实上,城市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排放实体,对环境造成了极重的负担。据联合国统计,城市容纳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75%。面临当前能源环境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了向低碳战略转型的行动:参与制定减排规则,争夺话语权;开展低碳技术研发,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私营部门、国际资本等也正在瞄准和积极挖掘碳交易这个巨大的商业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是公共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涉及众多相关因素,对它的研究跨越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环境治理、城市经济管理和城市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其研究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碳管理(Carbon Management)的基本概念

从国外研究来看,碳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碳管理是一种使组织利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机会以减少风险的系统方法(carbontrust,2006)。(2)第二种观点认为,碳管理是产品中的碳和能源的利用和管理,以及以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的全球碳循环的管理。它涉及几个不同系统中的具有多角度和交互性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和国际经济学)。(3)第三种观点认为,有效的碳管理是一种评估方法和过程的改变,它贯穿于在整个价值链中描述和执行能源成本削减活动。有效的碳管理融合了包括公司和外部协调与合作、供应者和顾客最大化影响的合作内在变化。(4)

从对碳管理不同的定义来看,目前对碳管理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政府(公共部门)的视角,另一个是从企业(私营部门)的视角。运用碳管理理论来研究区域及公共部门问题的代表是碳基金。(5)碳基金的碳管理提供技术和改变管理支持来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减少碳排放。如IBM立志成为在碳管理领域全球领先的公司,他们提出了碳数据管理和碳管理组织框架,通过改善商业流程,打造“绿色供应链”,为企业节省了数亿美金的成本支出。此外,零售业巨头沃尔玛(Wal Mart)声称要做到“碳揭露”,它向供应商提出一系列与环保相关的要求,以此建立一个对环境和社会发展负责任的全球供应链。

本文主要关注城市碳管理,它是以公共部门为主,联合私营部门和公众共同行动的一种治理理论与实践。综合国内外专家和研究机构的观点,我们认为城市碳管理是在城市地方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政府管理模式与制度的变革、企业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技术的创新、公民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来减少城市碳排放,并且利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机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优势的城市管理形式。

(二)城市碳管理的背景与动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且有加剧的倾向。城市居民在享受高效便捷城市生活的同时,也在经历着城市生态脆弱带来的困扰。研究表明,与过去相比,近半个世纪以来灾难性气候事件明显增多,频率加快,危害程度加深,而城市因为其特殊地位在此类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最大。世界上10个人口最多的城市有8个位于河边或海边,中国3个最大城市群和工业中心都位于沿海地区,由于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是对城市生存的最大威胁。

在追求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全球目光聚焦城市,不仅因其是许多重大环境问题的受害者,更因其具有强大的资源调动力和影响力。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推动城市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机会,城市碳管理战略的研究价值在城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城市安全中得以体现。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及其评价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

英国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rlin)1939年率先提出“竞争优势”的概念;1978年,霍夫(Hofer)和斯卡纳德尔(Schenel)把“竞争优势”的概念引入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真正对竞争优势进行系统理论阐述,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包括五力模型、钻石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三个组成部分。这些理论和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1980)、《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0)这“竞争三部曲”之中,为理解竞争优势、指导竞争战略行动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应该从四项环境因素来讨论: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关联的和支持性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每一个核心要素都会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双向强化的“国家钻石”(National Diamond)。此外,波特还指出,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遇和政府两个变数不容忽视。(6)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城市碳管理战略的启示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使得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主要表现为竞争基础、竞争制约条件和竞争内容的日趋生态化。城市的管理者必须把握当今全球城市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充分辨识城市低碳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不断创新低碳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城市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准确定位并塑造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因素。

1. 政府职能从直接干预经济逐步转向营造竞争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企业集群(Porter,1998)。《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在追求提升竞争力时扮演新的、更具建设性和行动性的角色。对于政府而言,放任自流与过分干预都是不可取的。一个城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低碳技术与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但这种建立在优惠基础上的投资对于地方政府只是暂时的。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营造一个提升生产率的良好环境。政府对上游和相关产业环境的影响有多种渠道。它可以通过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影响客户的需求状态;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销售方式给予消费者以引导;利用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工具影响产业的结构、企业的战略和竞争者的形态;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信息与服务体系,以及在它所涉及的制度环境、资金投入、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等相关环节予以综合扶持。当然,政府的影响力也有局限性,如果一个城市或区域已经具备低碳产业具备的其他关键要素,再加上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就可以强化、加速低碳产业的优势,提升厂商的信心,但政府本身并不帮助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2. 以低碳产业集群为主导重构城市产业布局。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为企业之间交流提供便利,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从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培育产业集群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理想模式。例如美国的IT业集中在加州硅谷,油、气设备供应厂商集中在波士顿;意大利的时尚产业聚集在米兰,鞋业聚集在马尔凯,珠宝业集中在阿雷佐和瓦伦扎波;我国如广东佛山服装产业集群、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等。波特通过对意大利时尚产业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各国(地区)竞争优势形态都是以产业集群的面貌出现,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形成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原因。(7)

城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行产业扶持和产业援助政策,加快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转换,依靠土地价格等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低碳经济的兴起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一旦低碳产业集群形成,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就可以形成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机制可协助信息顺畅地流通,替垂直或水平连接的公司创造合作与信任的空间,并且辐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创新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

在国际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管理与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城市要实现产业的创新与升级,必须预见与察觉产业的变迁趋势。由于传统的非低碳发展对于环境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对于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地区,未来参与竞争的途径在于通过革新创造,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能够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产业。

建立竞争优势不仅靠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或发明一项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洞察先机、迅速行动。当产业结构转变时,原本领先者的优势会在新结构中被颠覆,迅速行动的厂商由此获得了难得的竞争机会。如果一国或一地区的企业未能及时回应国际市场需求,产业转型行动迟缓,必然会失去确立新一轮竞争优势的机遇。目前,发达国家及企业在低碳技术领域内的垄断导致低碳产业成本上升、市场发育受阻,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打破垄断必须解决自主创新的问题。为加速培育低碳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对低碳导向的技术创新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动。同时企业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有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技术转让,共同研发新技术。

三、城市碳管理战略研究

(一)城市碳管理的竞争战略———从资源到能力的转变

相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来说,一个城市竞争优势的维持除了依靠特殊资源之外,更重要的是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它们影响和决定了城市竞争力潜力,也是城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

从波特的战略三部曲和系列文章中可以发现其带有古典贸易理论的资源要素生产率分析的烙印,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仍然强调环境对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影响,其思想仍然属于资源学派的分析框架。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战略研究还在强调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但已拓展了资源界定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企业外部资源,也包括内部资源;不仅指包括实物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以及组织技能、流程等隐性知识等。我国城市以往的发展历程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资源(如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等)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随着权力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削弱和市场对经济社会资源配置能力的逐渐增强,我国城市的经济功能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陕北榆林市发展比较快,因为有世界最好的煤田;山东东营市的居民比本省其他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高,得益于拥有胜利油田。然而,资源面临枯竭或当技术和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资源就不能继续作为城市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是可以跨地区甚至跨国界自由流动的。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竞争力优势理论,强调竞争力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潜能发挥的环境(Mike Raco,1998)。如果某个城市经济系统不能为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提供优良的环境、氛围和运行机制,这些资源就会流向有利于创造更多价值的地方。因此,在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之时,城市只有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融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趋势中,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获得整体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城市碳管理战略的目标

碳管理战略目标是预设的碳管理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它是对城市碳管理全局的一种总体设想。它提出了碳管理的总任务和总要求,规定了战略的根本方向,具有宏观性、长期性、相对稳定性、可分性和可检验性。

从时间上看,城市的低碳战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节能减排、使用新能源、碳捕获与碳埋存。节能减排阶段主要是依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以及通过新兴的碳市场进行碳交易来促进减排意愿;使用新能源则是从源头上着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碳捕获与碳埋存侧重于末端治理,力图将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到贮存设施中或者固化,从而使零排放成为可能。当然这三个阶段并非严格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但它至少描述了进步与发展的方向。

从空间上看,城市的低碳战略包括以下一些具体的方面:一是节能减排的基线目标,它说明地方政府设定的排放基线或在同类城市竞争中希望达到的地位;二是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的目标,它包括研发清洁能源技术、推广低碳产品、培育低碳产业;三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标,最大限度提高单位GDP能耗来应对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四是金融资源方面的目标,它鼓励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创新,努力获取金融资源的渠道及其有效的利用;五是经济效益方面的目标,它用具体的经济效益衡量城市碳管理绩效,推进城市低碳发展与转型;六是社会责任方面的目标,城市政府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之间进行碳管理实践方法的对话与交流,积极承担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职责,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三)城市碳管理战略的实施路径

在城市碳管理方面,伦敦有较为成功的经验。伦敦政府制定了旨在重点提高能源效率的伦敦能源规划,进行了一系列颇具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首先,在建筑节能方面,政府率先垂范,对正在实施的市政府建设项目进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同时要求商业楼宇也需进行相应改造,以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发展热电冷联供系统,将能源效率提高25%;在交通方面,逐渐推广零排放的氢能公务车上路。广泛推行低碳户外照明系统,将目前普通交通灯全面改为能耗较低的LED灯;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方面,大力投资技术研发,用垃圾发电所取代简单填埋,这对伦敦而言意味着数10亿英镑的经济价值。伦敦经验主要给我们以下启示:

1. 合理利用能源。

合理利用能源要求开发与节约并重,尤其应重视节约。节约能源的核心就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城市节能降耗,首先可以利用技术途径,通过技术创新为公众提供各种高效节能设备、材料和工具;其次利用市场途径,建立能源产品市场体系,通过价格传导效应改变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能源生产行为和用能行为;第三是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帮助公众了解当地环境质量和资源状况,唤起他们的环保与节能意识。此外,在大力发展城市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方面,应依托相关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以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一体化、风力发电、氢能燃料电池等为优先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产业化示范,面向规模应用,积极开展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间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合作。

2. 发展绿色交通。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改善空气品质与合理安排交通运输系统息息相关。实践表明,铁路交通的单位能源消耗量相当于公共汽车单位能耗的57.8%。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更低于一般铁路。不仅如此,它还有运量大、安全性高等优点,已经成为许多国际大都市发展绿色交通的首选。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应尽可能扩展公共运输的服务范围,合理布局各种交通方式。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城市间铁路适宜长距离、大运量运输,可作为联系中心城市和卫星城的交通走廊;地铁适宜城市中心区运行,并可延伸至市区的边缘地带;轻轨运量小、造价低,可配合地铁、城市间铁路共同组成都市交通圈的轨道交通网。在私人交通方面,严格规定私人汽车排放标准。鼓励民众使用更有效率的汽车引擎,在政策上针对具有洁净科技或低油耗车辆,降低甚至减免销售税。

3. 推广节能建筑。

建设“低碳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许多发展中国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因此,今后要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设施,引导鼓励建筑节能科研和技术开发,通过组织实施科研攻关项目,实现重大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来引导技术进步;通过制定和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规范和引导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及工艺的发展;配合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建筑节能的技术、材料、产品、设备推广,以及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和建筑能效标识制度,从源头上遏制建筑能源过度消耗。

4. 鼓励公众参与。

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需要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城市碳管理的每项政策,应以城市各社区为基础,强调公民参与,广泛动员工会群众、公义律师和其他私人与非盈利机构,由下而上凝聚愿景。每个城市公民都应该思考,如何在各个生活细节中,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比如,多用电子邮件、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出行尽量步行,交通工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等。虽然从认识到行动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当节能环保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时,我们所迈出的每一小步都将是对环境贡献的一大步。

摘要:随着人口迁移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实体,对环境造成了极重的负担。21世纪是全球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生态环境问题与全球变暖使得未来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这种格局和趋势形成了当今世界城市竞争的时代背景,并改变了城市竞争的基本战略。本文以城市碳管理的本质与内涵为逻辑起点,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计划、目标、执行等多方面的战略要素为基础,系统构建城市碳管理战略框架。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5篇

2009年4月14日,《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北京发布。

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主题报告中从价值体系、功能体系和要素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将中国城市置于全球坐标系上,探讨其地位及成因,建议其对策。根据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是香港,深圳和上海紧随其后。

一、价值体系:中国城市在全球500个城市中的位置

1、中国城市竞争力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城市名列榜首,科技中心位居前列;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排名靠前。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26)、上海(41)、深圳(64)、北京(66)、澳门

(78)、台北(112)、广州(130)、中山(216)、苏州(218)、杭州(222)。

2、中国城市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世界进入城市时代,世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中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人口规模大。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上海(2)、北京(4)、深圳(18)、重庆(23)、香港(26)、天津(29)、广州(33)、南京(38)、沈阳(40)、武汉(42)。

3、中国城市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国:个别城市排名靠前,两级分化明显。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7)、上海(12)、北京(23)、深圳(36)、广州(39)、天津(59)、台北(65)、重庆(87)、佛山(95)、杭州(98)。

4、中国城市人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分布崎岖不平,差异巨大;中国:总体排名落后,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179)、香港(182)、台北(207)、新竹(223)、高雄(229)、基隆(240)、台中(242)、台南(248)、深圳(261)、广州(263)。

5、中国城市地均GDP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空间分布崎岖不平,区域与层次不分明;中国:港澳台城市排名靠前,大陆城市排名靠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澳门(4)、香港(46)、台北(57)、高雄(80)、台中(159)、新竹(192)、台南(210)、深圳(227)、基隆(232)、长沙(256)。

6、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西欧、北美城市经济增长缓慢,亚洲一些城市成为增长的中心,非洲一些城市继续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球。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包头(2)、呼和浩特(3)、烟台(4)、东莞(5)、中山(7)、惠州(8)、潍坊(9)、芜湖(10)、威海(12)、合肥(13)。

7、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北美、欧洲和东亚较高,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最低;中国:整体排名落后,沿海城市好于中西部城市。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173)、澳门(200)、台北(211)、新竹(226)、高雄(230)、基隆(238)、台中(240)、台南(248)、无锡(262)、上海(268)。

8、中国城市专利申请数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发达国家主要城市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城市异军突起;中国:总体创新能力不强,个别城市迅速崛起。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深圳(33)、上海(47)、北京(56)、中山(108)、台北(129)、广州(169)、南京(199)、杭州(203)、成都(209)、天津(210)。

9、中国城市就业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转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最高,发达国家城市稍弱,落后地区较低;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泉州(5)、深圳(9)、惠州(10)、威海(11)、北京(14)、东莞(17)、珠海(22)、温州(26)、潍坊(28)、广州(29)。

10、中国城市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城市中的位置

全球:城市经济控制力差异巨大,跨国集中聚集和分散聚集十分明显;中国:五大城市经济控制能力强,其他城市普遍较弱。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排在全球位置依次是:香港(3)、北京(7)、上海(8)、台北(17)、广州

(63)、深圳(102)、成都(115)、高雄(172)、天津(191)、澳门(194)。

香港居首北京跌出前三

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讨会”。2008年是中国城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同时,继续加快发展的非凡之年。与沸腾的城市同行,在持续进行的理论、计量、案例和主题研究中,报告又获得了重要进展和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部分,提出了“地均GDP及其增长是测度城市竞争力的适合指标”的重要假设,构造了更为简练的城市竞争力计量模型。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香港在多个竞争力排行榜均名列榜首,力压北京和上海,继续在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榜单上排名首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综合增长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鄂尔多斯、河源、清远(三个城市并列)、铁岭、辽源、海拉尔、营口、通化、包头、巴彦淖尔。

经济规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上海、香港、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台北、佛山、杭州、东莞。

经济效率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台北、香港、高雄、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台南。

发展成本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海口、亳州、鄂尔多斯、基隆、台北、成都、高雄、三亚、延安。

产业层次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北京、香港、深圳、上海、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澳门、台南。

生活质量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澳门、深圳、北京、台北、克拉玛依、厦门、马鞍山、新竹。

从总体来看,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未变,环渤海城市提升速度最快;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台湾四大区域分享中国城市竞争力前十名城市;特大城市垄断城市体系高端,中等城市最具发展空间;95%的城市综合增长率超过10%,内蒙古城市增长竞争力全国第一;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内地省份江苏最高;产业层次普遍不高,资源型城市相对较差。

在总体比较的基础上,报告分别对6大区域和22个省区城市进行比较发现: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报告对全国51个重点城市的十二个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

人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门、杭州、南京、重庆、天津。

资本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青岛、杭州、天津、澳门、南京。

科学技术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天津、长沙、武汉、广州、成都、重庆。

结构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广州、杭州、北京、南京、佛山、澳门、台州。

基础设施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上海、香港、北京、广州、深圳、青岛、天津、澳门、大连、厦门;

综合区位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杭州、长春、澳门、沈阳。

环境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苏州、威海、香港、杭州、东莞、厦门、扬州、无锡、大连、绍兴。

文化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温州、深圳、青岛、台州、绍兴、东莞、惠州、香港、扬州、长沙。

制度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中山、佛山、苏州、无锡、东莞、扬州、常州、珠海、澳门。

政府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澳门、苏州、青岛、无锡、常州、深圳、扬州。

企业管理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佛山、中山、香港、扬州、无锡、唐山、上海、合肥、成都、苏州。

开放竞争力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苏州、东莞、珠海、青岛、厦门、上海、北京、大连。

武汉将成长江中游中心城市

中国未来十大城市群

1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

2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

包括:沙漠大部、江苏大部、安徽部分地区

3珠三角

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

4山东半岛

中心城市:济南、青岛

包括:辽宁大部

5辽中南

中心城市:沈阳、大连

包括:辽宁大部

6中原

中心城市:郑州、洛阳

包括:河南部分城市

7海峡西岸

中心城市:福州、厦门

包括:福建部分城市

8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武汉

包括:湖北大部和河南省信阳、江西省九江、湖南省岳阳

9川渝中心城市:重庆

包括:四川大部

10关中中心城市:西安

包括:陕西部分城市

一个城市好多快省创造财富的能力,称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昨天,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10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进入前20名的地级市分别有苏州、无锡、佛山和东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主编倪鹏飞博士提醒,珠三角城市要进入全球前列,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或者专注某一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如科技水平。

地理纵深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

倪鹏飞表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资源、创造产品、占领市场,多、快、好、省、优地创造财富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建立一个框架,即:城市综合竞争力=F(增长、规模、效率、效益、结构、质量)。利用中国293个城市2007年截面数据和2004~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设计一套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增长、效率、效益、结构、就业和质量六个方面,通过使用非线性加权的方法,运用客观数据对中国200个城市竞争绩效进行计量。

省区城市竞争力广东排第五

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金字塔形城市体系。294个城市中,已形成了以50强为核心,50~150名为中坚,150~294名为基础的高中低相称的城市体系;以及已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先导,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

而在省区城市竞争力方面,广东名列第五。前四甲分别是台湾、江苏、浙江、山东。倪鹏飞介绍,在省区比较,去掉了4个直辖市和2个特区。同时,拥有5个以上地级市的省份纳入比较视野,因此去掉了海南、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和宁夏6个省份。这是因为城市太少的省份将影响省区的竞争力基尼系数和省区城市竞争力指数,从而影响可比性。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名

城市经济效率竞争力是城市创造价值的投入产出效率的集中表现。该报告认为:人均GDP和地均GDP均可以较准确地表达城市的综合生产率。

在排名中,台北、香港和高雄进入经济效率竞争力前3强,其余前10名依次是:新竹、台中、澳门、深圳、东莞、东营和台南。内地前3强,除东营是资源型城市外,深圳和东莞都是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再次体现了珠三角的实力。GDP总量上中国城市处于全球中等水平,最好的香港在全球排名第7.此外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进入了全球前50,加上51~100名间的5个城,中国城市的前10名都进入了全球前100名。

广州与佛山:制度和企业管理差距最为突出

广州和佛山的解释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13位,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各项一级指标可以看出,广州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综合区位、文化和开放竞争力8项指标上明显高于佛山,而佛山在环境、制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竞争力这4项指标上高于广州,说明广州在综合实力上仍明显强于佛山。

这两个城市在资本、综合区位、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指标上的差距最为突出,其中在制度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上,佛山分别排在第3和第1名,而广州则分别排在第28和第35名;在资本和综合区位竞争力上,广州分列第5和第4名,而佛山则位于第32和第30名。尽管广州和佛山这两个城市在解释竞争力和各项一级指标上均有较明显的差别,但是两者在一些指标上仍然存在着相似之处。在结构竞争力中,广州和佛山分别排在第4和第8名,说

明它们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健全经济体系方面表现突出。在环境和政府管理竞争力这两项二级指标上,两者的排名都较为落后。

佛山在制度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两项指标上表现突出,分列第3和第1名,注重产权保护和个体经济决策的自由度,市场经济与法制管理体系健全,政府对企业的审批和行政管制较少,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广佛经济圈”的建立应该是两者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人才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将会提高佛山企业发

苏州与东莞:前者政府管理竞争力领先

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苏州位居前10,排名第9,东莞落后苏州10位,排名第19.从竞争力解释指标分析,两市之间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差异。其一,综合区位竞争力的差距,苏州排名第18位,而东莞排名第40位。其二,苏州的政府管理竞争力很强,排名第5位,东莞则要落后很多,排名第23位。总的来说,12项竞争力解释指标上,东莞除了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排名领先于苏州之外,其他10项指标都落后于苏州。除了在综合区位竞争力排名上东莞位于后半部分外,其他11项竞争力解释指标排名中,苏州和东莞都处于中上游水平。两个城市有诸多势均力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项指标上:开放竞争力、制度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苏州分别位居第3、4、1位,东莞也不差,分别位列第4、6、5位。相比东莞而言,苏州的劣势在于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第22位,而东莞则位居第14位;优势则在于综合区位竞争力和企业管理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18、10位,东莞分别名列第40、23位。深圳与香港:具有极大相似性

香港和深圳的解释竞争力分列第1和第2名,且12项一级指标上有8项指标的差距都在10名之内。在12项一级指标的排名中,香港有10项均高于深圳,而深圳只在文化竞争力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两项指标上略高于香港。其中香港在人才、资本、结构、综合区位、制度、政府管理和开放竞争力7项指标上均高居榜首,剩下的5项指标也均排在前8名。

在文化和科学技术竞争力上,香港仅比深圳分别略低1名和6名,由此可以看出香港无论在局部还是整体上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香港和深圳在综合竞争力中分列第1、2名,在12个一级指标上,香港全部位于前10名,而深圳都位于前21名,说明两者在综合实力和各分项指标上均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两者在人才、资本、科学技术、结构、基础设施和开放竞争力六项一级指标上均排在前5名,且差距很小,说明在这几个方面两个城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香港和深圳的产业结构都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大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如金融、电子产业等。

香港和深圳的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两名,且各项一级指标都排在52个城市的前列。相对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两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求互利互惠的双赢机制。2009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

“2009《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相关排名

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

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城市竞争力最强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粤港澳、台湾、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内蒙古和湖南。

城市竞争力基尼系数由小到大的十个省区依次是:

河北、台湾、河南、浙江、江苏、湖南、辽宁、山东、吉林、山西。

(基尼系数: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

名词解释

城市综合竞争力

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

由中国城市经济的定位所决定,城市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市场中的竞争者,而更是区域经济活动及经济发展的组织者。

城市竞争力的关键 第6篇

跟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一样的新常州人这些年来在逐渐增多,目前,常州的主要外来人口还是来自于江苏省长江以北,也就是俗称的“苏北”地区,同时还包含安徽、河南等相邻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

常州市房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从全市新建商品房住宅的购买对象来看,外地来常购房者占购买套数总量的39.48%,较去年上升0.2个百分点,外来购房者比例在江苏省仅次于南京,高于无锡近10个百分点。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常州市常住人口总量达468.68万人,这里面包含在常州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其中,常州的户籍人口总数364.77万人,没有获得常州户籍的外来常驻人口为103.91万人。户籍人口与外地人口比例为3:1。

这样的数据从一方面表明,外来人口在常州仍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外来人口还是比较少的,常州不像苏州上海一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常州搜房网主编徐燕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曾经在常州市电视台工作,跑的地方比较多,对于常州市的城市发展有着直观的判断。

徐燕的观点折射出常州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竞争问题。

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第7篇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因为当时的竞争力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仍集中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城市竞争力研究才明显增多 (许学强, 2006) 。国外学者较少清晰界定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 (Chris, 2006;Iain, 2006) 、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 (Eamonn, 1999) 、城市竞争力评价 (Peter, 1999) 、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 (Iain, 2002) 等5个方面展开。总的来说, 国外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形成共识: (1)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财富及增长的竞争; (2)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须有一个严格的固定评价框架; (3)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涉及表现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4) 就空间尺度而言, 有全球、区域、城市群和城市等不同尺度 (许学强, 2006) 。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的研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末, 着重从事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 城市群概念的界定。如姚士谋从空间布局的视角、周一星从空间联系的视角、肖枫从结构、功能以及功能和社会发展趋同的视角对城市群概念进行界定。 (2) 空间尺度研究。如宁越敏对既定的城市群空间、代合治对不同等级城市群、王德根据城市群的吸引范围划区并进行研究。 (3) 城市群类型。姚士谋将我国城市群划分为大型或超大型城市群、中等规模城市群、地区小型城市群。倪鹏飞将城市群划分为世界城市群、国家城市群和区域城市群。 (4) 城市群形成机制。宁越敏、顾朝林、许学强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群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5) 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演化。周丽、孙胤社、朱英明等学者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

综上, 国内学者对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 且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规模城市群的竞争力研究上, 对中小尺度的城市群竞争力研究就更为鲜见, 而对浙中城市群竞争力的研究则仍未见。所以有必要对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 找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极, 进而对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 研究意义

2006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新型城市化的决定》, 指出当前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化的主要形式, 浙江省要努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 以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浙中城市群尚未形成与杭州湾、温台沿海相当的实力, 差距将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如何协调浙中城市群经济内部各要素, 整合各城市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不仅是浙中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提高的要求, 也是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从发展战略上看, 应着重分析和发现浙中城市群的城市增长极, 以具有增长性的节点和轴线来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评价范围、指标及方法

本文所指的城市群是属于地区级城市群, 具体范围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兰溪市、蒲江县、武义县、磐安县及一批相关中心镇共同组成。

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内涵十分广泛, 它以城市经济功能强弱为核心, 涉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 目的是体现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及各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功能。本文构建的是表征浙中城市群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20项指标, 具体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X1、人均工业总产值 (元) X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元) X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元) X4、第三产业比重 (%) X5、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元) X6、职工年平均工资 (元) X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X8、人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X9、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标台) X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X11、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X12、人均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X13、接待游客人数 (万人次) X14、人均旅游收入 (元) X15、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 X16、人均图书 (册) X17、城市化水平 (%) X18、万人医生数X19、万人病床数X20。

由于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变量较多, 并且各变量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法是一种主要用于数据化简和降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在面对诸多具有内在相关性的变量时, 试图使用较少的几个变量来描述许多变量所体现的一种基本机构, 从而将数据降至一个可以掌握的水平。这既便于问题的分析, 也易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4 数据处理结果

依据金华市统计年鉴 (2008) 的相关数据,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5市3县城市竞争力的20项指标运用Spss16.0进行测算。

4.1 因子分析检验

由Spss16.0对原有变量进行KMO值和BARLETT检验, 分析结果KMO的值为0.866>0.7, BARLETT的观测值的概率为0.001<0.05, 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的差异,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 适合做因子分析。

4.2 共同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 以因子分析结果的共同性 (Communality) 来检验建构效度。共同度指的是各评价项目解释方差的比例, 其值从0到1, 0为评价项目不解释任何方差, 1为所有的方差均被评价项目解释。共同度越大, 说明其所包含的原有变量信息的量越多。一般认为共同性系数大于0.5, 就具有高效度。如表1所示, 所有共同性系数均大于0.9, 可视为高效度, 说明变量均可以被因子很好的解释。

4.3 因子分析

在Spss16.0中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 然后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 根据特征值大于1和累积解释方差 (贡献率) 大于等于85%的准则, 选取了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变量, 累计贡献率为96.060%, 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2) 。

根据确定的主成分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20个指标变量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矩阵 (表2) , 可以用其进行因子命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 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 则表明公因子对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效果越好。

ExtractionMethod: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RotationMethod:QuartimaxwithKaiserNormalization.a.Rotationconvergedin 7iterations.

4.4 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 由回归法计算出公因子得分, 并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综合得分, 见表3。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得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义乌市的综合得分值是地级市的金华市区的得分3.4倍, 得分位于第一位, 其次是金华市区为0.403, 再次是永康市为0.080, 其余市县的得分值均为负值, 得分最低的是磐安县为-0.601。说明在浙中城市群中义乌市虽然为县级省辖市, 但在城市群中城镇体系的地位最高。

5 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5.1 确立“金—义”主轴的首位发展

确立“金—义”主轴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是根据评价得分中两者原本处于前两位, 另一方面也考虑的各自的行政区级别和空间的北东-西南的邻近性。而且两者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基础, 如《金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聚合主轴线的城市区域发展战略, 强调利用两者间的交通干线作为具体的发展轴。在不断提升干线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以金华市区、义乌市两地的主城区为主体, 以五大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为主要产业依托, 以七大中心镇为重要节点, 以开放的城际交通体系为空间网络, 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主要功能载体;突出金华市金东区, 尤其是金东开发区的城际联结功能, 不断聚合金义之间、金义与周边县 (市) 之间的产业、城镇和乡村, 形成综合功能;从而把这一“主轴线”打造成为浙江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产业层次最高、信息流动最频繁, 能带动整个浙中行政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发展带。

5.2 整合“义—东—永”的产业资源优势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第一位的义乌市、第三位的永康市和第五位的东阳市, 加之三市的行政区边界的重合性, 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交通便利, 形成浙中行政经济区的商品集散腹地和全国的商品集散腹地。充分整合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永康市的中国五金城和东阳市的中国影视城等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优势, 形成我国小商品集散的腹地、全国性的购物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影视城及影视娱乐休闲中心。

5.3 提升浙中行政经济区的综合基础实力

浙中行政经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 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 应加强提升其区域外向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形成以连接杭州湾的以义乌市为中心的倒三角▽形的浙中行政经济区的交通网络体系, 即义乌—金华—永康—东阳和义乌—东阳—永康—金华。优化产业结构, 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要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区域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 出台相应的产业对接政策, 加强企业型的政府服务功能, 进一步承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体系中。

5.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 不仅是工业产品的竞争, 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竞争。从我国整体看,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 服务业发展滞后, 生产与研发、策划、管理、营销等未完全分离, 专业化分工尚处于初级阶段。这样的状态势必会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先着力发展行政区经济中核心城市在金融、保险、运输、法律等方面的建设, 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

5.5 改善创业、投资和发展环境

浙中行政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资金、人才的引进和利用。这要求各地各市政府重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增强服务意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简化办事程序;放松经济性管制, 变行政区经济为经济区;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工作, 解决侵权行为屡禁不止这一困扰企业的难题;加强诚信建设, 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 真正做到人才的留心、留人与作用的极大发挥。

摘要:对国内外城市群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发现义乌市的综合得分较地级市金华市区高等现象, 继而提出了基于评价得分的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 即加强“金义”主轴、“义东永”产业整合和加强区域外向度。

关键词:浙中,城市群,因子分析,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 2006 (3) :257-265.

[2]CHRIS JENSEN-BUTLER.Cities in competition:Equity issue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865-891.

[3]IAIN BEGG.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795-809.

[4]EAMONN D’ARCY, GEOFFREY KEOGH.The Property Marketand Competitiveness:A Review[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917-928.

[5]PETER KARL KRES, L BALWANT SINGH.Competitiveness andthe urban economy:twenty-four large US metropolitan areas[J].Urban Studies, 1999, 36 (5/6) :1017-1028.

[6]IAIN BEGG.Urban Competitiveness:Policies for dynamic cities[M].Bristo:The Policy Press, 2002.

[7]宁越敏, 施倩, 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 1998 (1) :16-20

[8]姚士谋.我国城市群的特征、类型与空间布局[J].城市问题, 1992 (1) :10-15.

[9]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63-369.

[10]张明林, 傅春.南昌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 :105-108.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8篇

中原城市群位于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缓冲带,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域优势,面临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但由于不了解自身的竞争的地位和环境、优势和劣势,城市竞争的无序和盲目性导致竞争城市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缺乏合作难以形成区域内城市的优势互补。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科学决策、加快经济发展、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实现“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需要,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综合竞争力及其测度

1. 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含义,有许多种解释,比较典型的说法是,城市竞争力是一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显示和潜在的能力。

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对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度, 目的在于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 定量地表现城市竞争力及所包括的各个方面, 从而对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此, 本文在对指标选取时遵循以下原则:

(1) 系统性原则。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 由众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即构成要素构成。

(2) 科学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城市竞争力体系还应该以一定的理论学说为基础,体系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3) 可比性原则。指标可以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相对意义的指标。例如, 平均指标和比例指标, 便于反映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

(4) 绝对指标分析和相对指标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上述原则,以《河南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为基础,参照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我国一些学者所建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考虑了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结合我国国情, 从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文教科技水平、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选择了20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可比性, 这些指标大多采用人均或相对比重。指标体系如下:

三、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

评估城市竞争力需通过多层次、多系统、各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 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的说明程度各不相同, 彼此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 使它们在信息上发生重叠, 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模糊, 甚至产生矛盾。主成分分析法是将原来选取的多个指标, 利用线性变换的方法重新组合成尽可能少的且互不相关的几个综合性指标, 并且使这几个指标能尽量多的反映原指标所包含的信息, 从而达到简化数据和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主成分分析法能够较理想地评估测算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具体计算是借助统计与计量分析软件SPSS中的主成份分析功能来完成的。综合得分值越高, 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强;得分越低, 说明该城市竞争力越差, 根据综合得分可得到各城市排序名次。根据模型计算出主成分得分时, 有一部分为负值, 这里的负值并不表示被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真正含义, 而是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处于被评价城市中的平均水平之下;主成分得分值为正值, 说明该城市的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最终结果如表2。

* (i) 为第一主成份到第i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

四、分析结论

经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的比较结果。其中,综合得分的排名从前到后为:郑州、洛阳、焦作、济源、新乡、漯河、许昌、平顶山、开封。各个单项指标的得分具体见表2。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综合和各个单项指标上的得分,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得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 中心城市竞争力强,但还未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

从表2可以看出,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郑州的竞争力远远领先于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群各城市,除了基础设施与环境排名第5和经济实力排名第6外,其他各项竞争力都高居榜首,充分说明他是中原城市群的领头羊,是中原的经济增长核心。但是,其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核,其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郑州的经济首位度仅为1.5,而武汉的首位度却已达到了4.5。由此可见,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 其核心地位远不如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突出,在经济实力上也与武汉有着相当的差距。从具体指标的排名来看, 郑州的投资回报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排名倒数第二;教育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仅为12.96%,远远低于平均水平14.39%,进一步显示郑州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不强,真正成为拉动中原城市群经济腾飞的超级核心城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且,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排名也比较靠后,说明郑州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方面历史欠账太多,与区域性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

2. 工业型的城市经济竞争力较强

从表2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工业型城市的竞争力较强,除了工业型城市郑州外,综合得分排在二到四位的洛阳、焦作和济源的城市经济实力比较强,其中,洛阳作为一个比较老的工业城市,其在机械制造(拖拉机)、玻璃制造等部门在全国都具有很高的区位熵,其经济实力在中原地区一直较强。而济源由原来焦作的一个县级市划拨为省管市后,由于人口的基数小,本文的指标大多采用人均指标,导致其排名较前。但也有特例,平顶山是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性城市,但经济实力排在新乡、漯河、许昌之后位于第八,远远落后于老的煤炭工业基地城市焦作市,这与二者产业调整的差别大是分不开的。在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焦作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即适当遏制煤炭产业的发展,从单纯的煤炭采掘转向电力、炼铝、轮胎以及机械转变,加大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成功完成了由老牌工业城市向新兴旅游城市的转变。但是平顶山的城市转型,一是思路不对,二是速度较慢,导致二者竞争力的出现明显差距。但在总体上,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城市其竞争力整体要比非工业城市要强。

3. 资金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和资金实力及产业竞争力十分相似,由此可以推断资金实力和产业竞争力与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说明两者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子,因此,要想提升综合竞争力,中原城市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以产业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夯实产业基础,支撑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此外,要想尽一切办法优化投资环境。打造人文环境,提高文明程度;打造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打造市场环境,提高开放程度;打造法制环境,提高和谐程度。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大城市发展的资金投入。

4. 个别城市的单项指标存在异常点,凸显优劣势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9篇

理想的城市具有自由开放、包容兼蓄的城市文化。自由开放体现在能够汲取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精髓, 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包容兼蓄体现在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 形成独有的城市文化特征。理想城市的历史文化厚重深远, 现代文化丰富多彩, 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当地文化独树一帜, 在开放和多元的环境下, 各种文化碰撞、融合并交相辉映。2013年中国289个城市的文化城市竞争力指数均值为0.266, 以指数为1为理想标准的话, 目前我国城市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距离理想城市的目标较远, 差距还较大。

二、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分布的总体格局

(一) 十强格局:环渤海、中部、西北突出重围, 挤入前十, 东南大放异彩, 香港独占鳌头

在文化城市综合排名前10的城市中, 东南地区城市占据了5个席位, 环渤海湾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各有1个城市突出重围, 挤入前十, 占据了一席之地。香港以高分的绝对优势居于首位, 上海、北京、广州的表现也非常出众, 说明这些城市文化的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较高 (见表1) 。从行政级别上看, 前10名的城市都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 其中有2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5个省会城市, 1个地级市;从整体上看, 来自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开放程度普遍不高, 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开放程度借助于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基础、天然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对外交流的便利性而使其排名高于中西部地区, 其中香港特区的文化国际化程度最高。

从省份层面上看, 海南省表现非常突出, 竞争力指数均值位居榜首。主要是因为海南省的数据只来源于海口、三亚两个城市, 虽然他们的历史文化禀赋欠缺, 但其在现代文化、文化多元性、文化产业这三个方面比较均衡, 所以均值水平较高, 浙江省稳居第2位, 与海南省只相差0.001分, 可见浙江省内城市的文化开放程度和多元化程度也相当高, 其余排在前10名的省份有江苏省、山西省、陕西省、河北省、山东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广东省, 但中西部各省份的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竞争力相对偏低 (见表2) 。

(二) 空间分析: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表现突出, 东西部差异明显

从我国文化城市分布的区域比较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是文化开放程度最好的, 样本中的香港和上海分别排在文化城市前两名。从中国大陆287个城市的排名看, 东南地区无疑是最好的, 在55个城市中有20个排在前50名, 占36.36%。其次是环渤海湾地区, 在30个城市中, 排在前50名的有8个, 占26.67%。接着是西南地区, 在49个城市中, 排名前50的有6个, 占12.24%。然后是西北地区, 在39个城市中, 有4个排名前50, 占10.26%。中部和东北地区比较差, 中部80个城市中, 8个排在前50位, 占10.00%。东北34个城市中, 只有2个排名前50位, 只占总数的5.88%。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注:1—50名为最好, 51—100名为较好, 101—150名为中等偏上, 151—200名为中等偏下, 201—250名为较差, 251名之后为最差) 。

三、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分布中“隐患”

通过对全国289个城市的总体分析, 发现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排名仍处在不断变动之中, 有时候变化较为明显, 起伏较大。总体分布格局中存在“隐患”主要是东西部地区城市文化包容性差异较大, 东北地区敲响警钟, 西南地区令人堪忧。

西部区域与东部区域的开放水平差距虽然较之2012年有了一定的缩小, 但仍然较大,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西部地区除了有10个城市排名相对靠前 (50名以内) 以外, 其余绝大多数城市的排名相对靠后, 尤其是西南地区所包含的四川省和贵州省的城市有超出一半的都排在了200名以外, 境况令人堪忧, 而在大众意识下以旅游著称的云南省也仅有昆明、丽江、玉溪3个城市排名较好, 但其它5个城市排名都在250名以外, 省内差距比较大, 从而拉低了综合排名;而东部地区的城市的排名都比较优异, 仅有18个城市排在了200名之后, 尤其是排名在前10位的城市中, 除了香港、澳门和2个直辖市外, 其余的6个城市均位于我国的东南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区域的城市排名前50位中, 只占6个, 而东部多达22个, 差距虽然与2012年的西部4个、东部32个相比较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仍然十分明显。此外, 东北地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状况也适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虽没有排名特别靠后的城市, 但34个城市中仅有2个城市进入了前50, 它们分别是辽宁省的省会沈阳 (12名) 和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 (16名) , 其余绝大多城市都排在了100到250名之间。

四、重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重要结论

综合来看, 我国文化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格局相似, 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态势。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外,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产业规模相对较小, 缺乏国际竞争力和品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不合理, 集群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产业外向度有所提升, 但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产业原创能力低, 大多数产业属于模仿基础上的复制, 缺乏“创意”。

(二) 政策建议

城市文化的缺失将严重危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削弱城市竞争力。针对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中国城市要以开阔的全球视野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向世界文化大国尤其是文化强国进行文化输出与文化渗透, 抵御文化强国的“文化侵略”, 保证中国的文化安全;其次中国城市要全方位发展对外进行文化贸易, 改变目前的文化贸易“逆差”, 争取成为文化贸易强市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再次, 引导中国城市各类对外文化主体进一步增强文化开放意识, 以文化的大开放、大思维推动文化的大融合来培育与统筹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在行政许可的条件下, 吸引更多国内、外文化知名企业、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重点企业前来中国城市发展。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建设城市文化是推动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任,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正致力于此, 因此研究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国内289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指数分析对比, 得出我国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发展现状、总体分布格局以及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在此基础上, 给出一些国内城市文化建设的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任重道远, 推动文化输出和抵御“文化侵略”的双管齐下迫在眉睫, 从而争取早日扭转文化贸易“逆差”。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竞争力指数,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3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10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 生产要素快速流动, 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城市间的竞争。城市又以其固有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将这种竞争扩展成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性竞争。城市群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高级城镇空间组织形式,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 发挥巨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近年来, 国家对各城市群的持续协调发展极为关注, 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相续开展了旨在整合区域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衔接基础设施、解决环境生态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而城市群内部的城市间协调更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评价范围、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依据姚士谋 (2006) 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类型的划分, 笔者所指的城市群是属于地区级城市群, 具体范围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永康市、东阳市、兰溪市、蒲江县、武义县、磐安县及一批相关中心镇共同组成。

城市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内涵十分广泛, 它以城市经济功能强弱为核心, 涉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 目的是体现出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及各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功能。笔者构建的是表征浙中城市群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20项指标, 具体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X1、人均工业总产值 (元) X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元) X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元) X4、第三产业比重 (%) X5、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元) X6、职工年平均工资 (元) X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X8、人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平方米) X9、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标台) X1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 X11、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X12、人均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X13、接待游客人数 (万人次) X14、人均旅游收入 (元) X15、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 X16、人均图书 (册) X17、城市化水平 (%) X18、万人医生数X19、万人病床数X20。

三、数据处理结果

依据金华市统计年鉴 (2008) 的相关数据,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浙中城市群5市3县城市竞争力的20项指标运用Spss16.0进行测算。

1. 因子分析检验

由Spss16.0对原有变量进行KMO值和BARLETT检验, 分析结果KMO的值为0.866>0.7, BARLETT的观测值的概率为0.001<0.05, 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的差异,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 适合做因子分析。

2. 共同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 以因子分析结果的共同性 (Communality) 来检验建构效度。共同度指的是各评价项目解释方差的比例, 其值从0到1, 0为评价项目不解释任何方差, 1为所有的方差均被评价项目解释。共同度越大, 说明其所包含的原有变量信息的量越多。一般认为共同性系数大于0.5, 就具有高效度。对本文所用指标进行共同度分析, 其系数均大于0.9, 可视为高效度, 说明变量均可以被因子很好的解释。

3. 因子分析

在Spss16.0中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 然后选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 根据特征值大于1和累积解释方差 (贡献率) 大于等于85%的准则, 选取了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指标变量, 累计贡献率为96.060%, 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根据确定的主成分因子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20个指标变量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矩阵, 可以用其进行因子命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 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 则表明公因子对所代表的原始指标变量的解释效果越好。提取公因子分析如下:

公因子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实际利用外资、接待游客人数、人均旅游收入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都在0.7以上, 集中反映了城市经济方面的总体情况, 其贡献率为57.201%, 可解释为总量因子。公因子2:在人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专业技术人员数、人均图书、城市化水平、万人医生数、万人病床数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都在0.85以上, 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状况, 其贡献率为19.194%, 可解释为均量因子。公因子3:在人均工业总产值、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均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都在0.75以上, 反映了人民收入水平状况, 其贡献率为19.194%, 可解释为居民收入因子。公因子4:在财政收入占GDP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重等指标上载荷较大, 都在0.75以上, 反映了基础设施水平状况, 其贡献率为6.676%, 可解释基础设施及投入因子。

4. 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进行因子分析之后, 由回归法计算出公因子得分, 并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之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 计算按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义乌市1.370分, 金华市区0.403, 永康市0.080, 武义县-0.110, 东阳市-0.232, 浦江县-0.319, 兰溪市-0.591, 磐安县-0.601。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浙中城市群城市综合得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义乌市的综合得分值是地级市的金华市区的得分3.4倍, 得分位于第一位, 其次是金华市区为0.403, 再次是永康市为0.080, 其余市县的得分值均为负值, 得分最低的是磐安县为-0.601。说明在浙中城市群中义乌市虽然为县级省辖市, 但在城市群中城镇体系的地位最高。

四、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思考

1. 聚合“金-义”主轴的首位发展

聚合“金-义”主轴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是根据评价得分中两者原本处于前两位, 另一方面也考虑的各自的行政区级别和空间的北东-西南的邻近性。而且两者已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基础, 如《金华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聚合主轴线的城市群发展战略, 强调利用两者间的交通干线作为具体的发展轴。在不断提升干线及周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以金华、义乌两市的主城区为主体, 以五大省级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为主要产业依托, 以七大中心镇为重要节点, 以开放的城际交通体系为空间网络, 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主要功能载体;突出金华市金东区, 尤其是金东开发区的城际联结功能, 不断聚合金义之间、金义与周边县 (市) 之间的产业、城镇和乡村, 形成综合功能;从而把这一“主轴线”打造成为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产业层次最高、信息流动最频繁, 能带动整个“浙中城市群”又好又快发展的黄金发展带。

2. 整合“义-东-永”的产业资源优势

整合综合得分第一位的义乌市、第三位的永康市和第五位的东阳市, 加之三市的行政区边界的重合性, 充分发挥各自的产业优势、交通便利, 形成浙中城市的商品集散腹地和全国的商品集散腹地。充分整合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永康市的中国五金城和东阳市的中国影视城等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优势, 形成我国小商品集散的腹地、全国性的购物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影视城及影视娱乐休闲中心。

3. 提升浙中城市群的区域外向度

浙中城市群位于长江三角洲的腹地, 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 应加强提升浙中城市群的区域外向度。完善义乌-东阳-永康的交通基础设施, 形成以义乌市为中心的V字行的浙中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优化产业结构, 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要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产业升级, 提升城市群竞争力。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扶持力度, 真正做到人才的留心、留人与作用的极大发挥。转变政府职能, 出台相应的产业对接政策, 加强企业型的政府服务功能, 进一步承接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体系中。

参考文献

[1]李仁安, 申家峰.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164-169.

[2]程玉鸿, 许学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竞争力比较[J].经济地理, 2007, (3) :418-423.

[3]王发曾, 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 2007, (5) :89-101.

[4]民革金华市委会.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浙中城市群”建设[EB/OL].2008-12-25.http://www.jhzx.gov.cn/jz_tagz_xq.asp?id=2882.

[5]姚士谋, 陈振光,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54-55.

[6]刘静玉, 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 2004, (6) :66-69.

[7]陆立军, 唐耀林.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J].经济地理, 2008, (4) :552-556.

南京杭州城市竞争力分析 第11篇

南京与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各自具有比较独特的条件。

南京的有利条件在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一直是作为经济中心和大都市排在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南京曾在1992年被国家统计局排为综合实力居第5位的大城市。当时,杭州在人们的印象中还只是一个景色秀丽的中型旅游城市。南京是全国拥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第三的城市,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科技人才比较充裕,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都在南京设研发中心或研究所,以充分利用南京的科技人才资源。此外,南京有较广阔的经济腹地,南京的经济能量不仅可以辐射到镇江、扬州地区,而且可以辐射到安徽和江西的九江。比较之下,杭州的经济腹地主要在浙江省内,而且主要集中在大杭州范围内。

杭州的有利条件首先来自于独特的秀丽风景和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西湖为杭州争得了许多机遇和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湖比杭州还要知名。在注意力经济起很大作用的后工业化社会,自然、人文、环境这些经济发展的新要素确实是杭州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最有利条件。杭州的区域范围也成为这个城市显示竞争力的有利条件,2001年2月,杭州扩大了市区行政区域,撤销萧山、余杭二县,设萧山、余杭二区,使杭州市现辖8个区、3个县级市和2个县,全市面积 16596平方公里,区划调整后的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公里扩大到3068平方公里。按照国际上的都市发展规律和概念界定,杭州实际上已发展到“大杭州”的阶段,为扩大城市的竞争力创造了有力条件。此外,杭州在浙江具有较高的城市首位度,作为本省第一中心城市有着很强的经济影响力。

优势与局限

与杭州相比,南京在综合竞争力方面的最大优势主要在于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和市场优势。南京一直是全国重化工业、电子工业的重要基地,有一批规模较大的被列入全国520家重点大中型企业的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多家。科技和教育优势是南京综合竞争力的显著特征。但是,南京的这种科教强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本身是消费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南京事实上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市场中心,并且辐射至安徽、苏北和江西的一部分。 多年来南京已经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商品集散地。

杭州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这座城市的高知名度和对资本、人才、信息的强吸引力,近年来通过环境建设和改善,杭州的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日益突出。

杭州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杭州在多种场合都很自豪地称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仅次于广州),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仅次于广州和深圳。

概括而言,南京在产业基础和产业体系方面更有优势,在世界制造业逐渐向亚洲地区转移,尤其是美国、日本和台湾的制造业更多地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时,南京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能够在国际制造业中心建设方面显现出后发优势。杭州在地缘上更有优势,距上海比南京近100公里,在浙江省内的城市首位度高,便于吸收和集聚温州、宁波等地区的民间资本,市场化程度高,中心城市的功能更加突出,能够培育成一个国际化程度高、知识产业发达的资讯中心城市和知名休闲城市。

分工与合作

两座城市都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利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和正在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有利条件,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框架下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共同加快发展。

此外,南京、杭州与上海在地理上形成一个近乎等腰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但南京到杭州之间的沿线经济目前是这个“等腰三角经济”的薄弱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两个中心城市的合作有助于加快这一“边线”经济的发展。

城市竞争力管理 第12篇

金融生态是指在大的整体经济环境中,有能力自己调节保持平衡稳定。金融生态由两大生态环境环境观和金融生态系统观组成。生态本质就是自然缘由的本质特征,金融有两方面因素,金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既不可分离又相互制约。

金融生态的主要特征体现。第一方面,金融生态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一方面表现为金融活动中内部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金融在办活动中的金融机构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国家经济有影响。第二方面,特殊性是金融生态的另一个独特的特征,每个国家有自己不同的经济制度,经济组成部分不同,每个国家的体制也就不同,我国的经济需要发展,而且一定要了解国家的历史为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味按照老方法。第三方面,金融生态体系就像生物链,它具有互相依赖性,金融之间相互依赖,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发展经济和环境挂钩。第四方面:金融生态自身需要平行,主要表现在经济中稳定,不让其下滑再不起,也是从最开始保持发展,不能只追求快速发展,是对本身进行控制的体系,是对经济自己的整理控制。

我国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除了我国,其他国家也有金融方面的问题,但总体上看来,比较稳定,只是我国的金融行业还没有那么完善和发达,只有好的管理模式和处理生态金融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人民负责人的宽宏态度,才能让金融行业更加得到发展,我国的金融制度与企业有很大的关系。金融制度的不足阻止我国的金融企业发展,我国的条例很久也不推出,金融业的有效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致这是不公平的,城镇和城镇之间交易方式不同,中国和海外不同,在金融业海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金融业需要有好的投资。

我国对金融管理不当,其中由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我国的金融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台一种完美的管理制度,迟迟按古老的方法做事,没有创新,没有向上的精神,就指是追求眼前的所得利益,而不是长远的发展。第二方面,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管理没有趋于一体化有关部门难以达成一致,各家有各家的看法,这样就致使每一个地区或者城镇都按照自己想要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按自己的方法谋利,没有考虑金融行业这一大家庭的整体运作,正是这种原因才导致了经济的衰败,在金融行业的发展中,一些小企业翻翻倒闭,他们既没有考虑整体的金融态势,又没有考虑自家营业的利益。所以虽然我国发展金融,但是却不及好的管理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是一种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制度系统,制度有一定风险,有时候银行分布比较集中,办理的业务比较单一,投资模式又差不多,各银行在很多方面都相同,在追求大企业化生产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小企业的发展形势,企业都孤独集中在一起,造成密集。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一些企业纷纷倒闭,这就造成商业银行回收率降低,我国是一个有领导能力的国家,国家的政策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发展,金融行业需要稳定发展.

为有好的金融生态提出建议,第一方面,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要有完整的法规约束金融行业,要把立法放在首位。并且要保护金融行业办理业务的合法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不要走捷径,银行的信誉也很重要,有信誉才会有保障。第二方面,加强金融维护债务权利的立法制度,保护立法金融的环境。要建立司法环境,银行可以与企业相结合,创造完美的金融生态环境,以企业作为保障,把人民利益的安全性放首位。第三方面,建立信誉,银行人员地服务态度,完好地银行管理制度都需要一点一滴建立,因此要向社会广泛宣传,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在公众中树立威信。第四方面,完善金融机构的体系,金融机构是灵活的可调整的活跃机构,在整体问题上,可以自我调节,把矛盾消除,不仅银行利益最大,人民利益为基础。第五方面,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检测体系:完善一系列指标,金融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有完美指标控制,才能为金融生态提供有效基础和依据.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

商业银行是一种可以办理营销,盈利等手段的方式,它的竞争力在同样银行中比较明显,竞争力比较强。

(一)商业银行的现实竞争力

商业银行与各银行都是一个大的整体,不是单独的一方面,国家在各个地方分布着许多金融银行,有时甚至都比较密集,如果密集情况下,就需要考虑各家金融的竞争力。好的管理制度,银行的竞争力就比较强,差一点的就弱,这些都是综合因素的结合,包括金融银行的历史发展,人员的配置,与金融有关人员对信息的收集等,都需要相应的做出管理。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竞争力代表的是整个行业的效益,不是一家企业的损与利,在一定范围里,商业竞争力发挥很大作用,商业银行是货币交流的方式,商业银行需要照顾银行和人民之间的利与弊,让货币发挥有效价值,进而让经济效益提高,银行经济取决于银行的收益、每天经营的多少和获得利润能力,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应具有安全、有效、方便、可信性,银行本身就是一个货币流通的场所,在这样一个以货币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金钱的诱惑可以使人变得疯狂,因此,在这样一个条件下,金融银行需要维持一个好的交易条件和交易环境,维持银行的稳定,让人民信任这家银行,这样银行的利益有了,人民在金融银行办理业务的目的也达到了,人们有利益可谋,以达到让人们信服的目的。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中的重要成分,不可或缺的方面,银行本身就是一个货币流通的地方,所以必须保证环境以及交易的安全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也在改进,每一方面都得发挥巨大作用,只有银行的经营方式得当,才更有利益。

其次商业银行必须要根据法律程序来办事,当今社会法律时约束人们办事的最好手段,无论哪个企业都需要按照法律章节办事,并做好自营自亏自己承担风险的程度来满足广大客户的要求,客户是上帝,在商业银行即将大众化的今天,我们全部为人民着想,在各企业中公平、公正、公开,人民会信服。

(三)商业银行的政策建议

1. 严格要求金融公司管理制度,当顾客当上帝,顾客需求就是工作人员的需求,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以及白领愿意来这里办理业务,相信银行的能力.

2. 让人民的风险意识整体增强,使无风险成为理念,这样银行的可信度得到提高,人民愿意来办事。

3. 完善它的运行方式和模式,向其他国家看齐,专门培养一类有能力的人才。

三、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

1.金融是由经济来决定的,分宏观和微观,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的重要基础,因为经济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经济方面情况,更多时候注重的是对产业,消费者等的研究。微观经济不太让人满意,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不太相信银行贷款的安全性。

2.金融体系的缓慢性延迟了金融业的发展,加强了贷款的风险。

3.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不太重视商业银行的发展,没有充分的研究它的管理和明显的补足,很多短时间的交易不易进行,甚至不了解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影响了金融生态。

4.金融生态具有明显的保护类提醒,增强金融银行的效益,加快金融企业的迅速生长是必要的。

5.金融生态体系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系,可以及时提出银行不好方面的发展,还阻止情况的恶劣发展。

6.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保护金融生态环境,其目的是让金融为国家谋最大的利益。

7.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增强生态环境的洁净,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商业生态能力,使商业银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又对金融生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要提出有效措施来管理金融生态,不仅从大体上修改,也要从金融与生态的关系上做出整改,金融生态对国家很重要,其有效、安全、可使用性更重要,为了金融行业发展,商业竞争力大的社会,我们需要按照措施努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伟强.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估与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2]李扬.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 2012.

上一篇:通信人员下一篇:创新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