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图书出版范文

2024-05-22

学术图书出版范文(精选10篇)

学术图书出版 第1篇

一、我国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传播的现状

众所周知, 未来真正具有前景的是数字出版, 但是我国对于图书出版有着特殊的法规法律, 规定了出版书籍必须先申请书号、报备审批内容, 待纸质图书出版后再进行数字出版、二次销售。也就是说, 数字出版面临着种种限制, 其自身也存在版权保护、内容传承、技术支持、赢利模式探索等种种问题。

1. 数字化传播下的版权保护缺乏力度

当前, 我国学术从业者众多、群体庞大, 但是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 各种丑陋现象比比皆是, 比如学术剽窃、学术行为不端等, 缺乏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 (如建设数字版权保护平台和认证体系) 。

2. 内容未能得到很好的理解与传承

数字出版的核心是图书内容, 一部优秀学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必须要经过系统阅读、内化理解才能被领会,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 当下快餐文化盛行, 这些侧重实用化、娱乐化的非线性阅读, 沉重地打压着精品阅读, 在此大环境下, 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细细品读和传承学术作品的精髓, 而不被快餐文化边缘化, 成了眼下学术界普遍担忧的问题。

3. 技术支持投入缺乏

毋庸置疑, 数字化加工是高科技工程, 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需要庞大的技术支撑和海量的资金投入, 比如数据抽取是否方便各类人士检索, 制作格式能否便于终端识别和应用, 事无巨细, 都是技术。

4.赢利模式多元合理化有待提高

经济社会离不开赢利, 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也不例外, 如何维护学术图书数字化传播版权的利益, 成为学术图书出版机构最关注的问题, 要运用技术手段建立合理的价值链, 使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商和使用此类图书者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逐渐形成和完善恰当合理的赢利模式。

二、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传播的方式及效果

1.电子书

据统计, 某图书网站2013 年图书销售的前100 名统计图表中, 25%的图书只有电子版而没有实体纸质书, 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品种众多的阅读终端器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例如电子书。 学术出版迎头赶上、与时倶进, 除了纸质图书外, 还有电子书, 可以反复下载, 且学术出版物的读者为高知群体, 他们接受能力强、更新知识速度快, 势必乐于接受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 因此出版数字化形式的图书应视作当务之急。

2.建立专业数据库

将海量的学术信息进行整合和集纳, 然后进行编辑、分类, 与相关的网站合作, 或者独立开发网站, 形成专业知识数据库, 以供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检索, 这种信息高度系统化、知识高度全面化, 用户获取又极其简易的专业数据库, 正是它与纸质图书的最大区别所在。我国东华大学图书馆就购买了剑桥大学2009 年之前的CBO数据库, 另外不仅仅在已出版图书的信息整合方面, 专业数据库还在图书的制作环节、营销环节、推广环节等多方面统计录入, 既包括生产记录、财务记录、资源统计, 也包括读者信息、订单记录、产品评价信息等, 形成庞大而完善的大数据, 服务于不同人群, 并且可以此为依据预测下一次的图书出版数量,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3.按需出版

20 世纪90 年代, 按需出版 (英文简称“POD”) 的理念横空出世, 这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和出版理念, 它是一种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和关注读者需求的出版方式,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流程 (先印后卖) , 它是先卖后印。如何实现先卖后印?简单来说, 就是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和数字印刷系统, 将图书出版信息完整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整装待发, 随时备用, 用户需要时出版商就可直接印刷成书, 不管印数多少, 用户即需即印, 这种出版方式特别适合绝版图书、短版图书和具有较强个性化特点图书的出版发行。而学术图书的读者为小众群体, 这正是图书发行中的短板, 若出版发行过多, 就会造成库存积压, 给出版商带来经营风险, 但是出版发行过少, 又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因此按需出版势必成为学术图书数字出版的重要方式之一。

4. App图书应用程序的开发

当下是互联网+的时代, 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追求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出版社可以开发相应的读书客户端, 整合资源, 将电子书投放到电子商店里面, 以供读者订阅、下载、阅读。虽然相关统计显示, 眼下的运营商还没有开发出适合学术图书投放的服务平台, 但是在电子书盛行的时代, 这一领域也将逐渐被开发出来。

三、 我国学术图书出版数字化传播的发展前景

学术出版是以传播文化思想内容为主导的精英产品, 是整个出版平台上引领文化积累、传播知识的灵魂, 正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考虑经济效益, 因此面对现阶段出版市场化的挑战, 学术出版能否实现臝利就面临着多重困境, 如政府出版政策不健全、学术出版市场化社会认同度不高、学术著作发行方式单一、新媒体的冲击等。为了突破种种瓶颈, 我国学术图书数字化出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和提高数字化出版工作。

一是需要依靠政府制度化的管理, 完善出版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公益性采购制度以及完善学术出版的成本定价的规章制度, 为学术出版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保证学术出版有章可循。

二是出版社应从自身出发, 转换单纯依靠国家出版基金的传统观念, 注重选题开发, 树立精品意识, 打造品牌;根据学术图书的学术含量, 实行阶梯制定价;多渠道营销, 扩展辐射范围;体现个性化服务, 最终实现学术出版的内容增值。

三是充分运用数字出版的便捷, 开发数字化形式的出版物、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库、按需出版以及开发APP的形式, 实现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 达到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使知识信息的获取实现数字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充分挖掘学术出版数字化传播优势的同时, 调整和完善数字化建设的标准, 实现国际标准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 全面推动我国学术出版的数字化传播与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学术出版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大时代下的学术图书出版[J].出版广角, 2014, 17:26.

[2]苗杨.学术图书数字化问题探讨[J].出版参考, 2012, 19:13.

[3]苗杨.我国学术图书的数字出版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9:142-143.

2012年学术思想类图书出版观察 第2篇

书目如下: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城》,上海译文出版社;

《弯曲的脊梁》,上海三联书店;

《乡关何处》,中信出版社;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沉疴遍地》,新星出版社;

《谈往阅今》,九州出版社;

《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国霸业的兴废》,上海文化出版社;

《威权治理的转型》,新星出版社;

《论中国》,中信出版社;

《倒转红轮》,北京大学出版社;

《政治秩序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国的浩劫》,商务印书馆;

《何谓中日战争》,商务印书馆;

《公天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

《货币的教训》,北京大学出版杜;

《民主是可能的吗?》,北京大学出版社;

《思想自由史》,商务印书馆;

《超越左右激进主义》,浙江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讲稿》,商务印书馆;

《通往民主之路——民主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审查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正义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城市中国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可操作的民主》,浙江大学出版社;

《人心之争——美苏与冷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1787年<宪法>讲疏》,华夏出版社;

《大革命与现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

《清日战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以上32种书很有意思,我总结了几个特点。

第一、马太效应

我在这个行里卖了整20年书。在2006年以前,学术出版类图书相对分散,我们经常会看到比如兰州大学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乃至一些小社每年在学术图书出版上做出的努力。但最近五六年的时间,出版版图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学术思想类图书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大社。

刚才的书单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出版社。在万圣,2012年图书销售最好的32种图书,被北京和江浙(江苏、上海、浙江)这几个地方全部包揽。这件事我已经注意几年了,为此深感忧虑,因为我们这种出版趋势和国外图书出版机构的地理分布呈现完全相反的走势。这里我想不到别的原因,但至少有一条原因我是知道的,就是我们的出版限制还是比较多。这或许有商业动机的原因,也可能有的出版社自暴自弃,不愿意再对学术图书出版出力,但是我相信最根本的原因是学术出版的原因。

第二、“国”“民”两分天下的局面显现

现在,国有的出版机构和民营书业两分天下。在销售数据中也已经反映出来了。在经历了2007年前后那一场转折以后,民营书业的学术图书几乎降到了最低点。这几年,随着某些政策的宽松放开,大家看得到民营书业在学术图书领域做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非同小可的成就。这反过来印证了我刚才说的第一个特点,这种地理分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你稍微放开一点口子,你看它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32种图书中,国有出版机构占了22种,民营占了10种。在整个学术图书出版领域的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经验等方面,民营都处在劣势,而这种劣势还不是一点点,是非常大的劣势。但是,在我们现在可以摸得到的版图中,他们的比例是22:10。最重要的一点,在这32种图书的前10种中,有6种是民营图书公司策划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歪曲的脊梁》《乡关何处》(《沉疴遍地》《谈往阅今》《大国霸业的兴衰》。大家注意下,前lO种书中大家要打一个问号,我为什么要把《江城》《乡关何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些图书列为思想类图书呢?在我看来,在我们这个时代,它们就是思想类图书,不是简单的随笔:野夫的《乡关何处》绝不是文学性的随笔;《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不是一般性的隨笔,而是思想性作品,至少是思想普及型作品。

第三,出版是社会心理脉动的晴雨表

我有一个优势条件,那就是每天看着销售情况,并且隔一段时间都要总结一次销售量,一年下来我必然要总结一次。这个观察是有据可查、有物为证的,而不是我自说自话,也不是我有什么样的眼力。这是因为在万圣购书的那一大批人通过我们这个小窗口,读到和观察到了这个社会心理脉动跳跃的频次和状态。

1.“中国”作为一个符号成为第一大主题,并且占到了绝对的比例。我们上述的32种书如果稍微放宽一点,这个比例是3l:1,其中31种书实际上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和“中国”这个主题相关的,如果我们严格的区分也是20:12。换句话说,在出版领域中,出版学术思想类图书的从业者,其实摸到了或者说天然地感知到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脉动,出版了广受欢迎的此类图书,有纯粹学术性的,也有思想普及类的。在我们这个国家有一群人,他们工作了很多年,默默无闻,但是恰好是这批人在默默地,刻苦耐劳地推动着这个社会的进步,这批人就包括我们在座的出版人。从1978年到2012年,整个社会的变动,如果我们将整个图书出版作为一种符号的话,你会看到无论是一场事件,一个运动,整个社会的心理跃动是在它之前还是在它之后,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批批相应的图书。出版同行在为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文明往前推进的时候,做出的贡献有多么大!

2.思想类作品突出,这个我不列举了,32种书中相当一部分是思想类图书。

3.普及类图书突出,或者我们讲思想普及类图书突出,包括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江城》等都属于这类书。

4.警示类图书非常突出。包括《倒转红轮》。《德国的浩劫》虽然是一本再版书,但是我都没有想到会卖得这么好。还有2012年卖得很好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推荐,而是在2012年一年都在酝酿这本书的阅读和评论,相应来讲,像商务印书馆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系列书,很有意思,上市没有多长时间,竟然能够冲到前150名,实在不可思议。在我看来这都是警示性的作品。这里不光是出版者的触觉和嗅觉灵敏,其实读者的触觉和嗅觉更灵敏。在这个过程中出版者领悟到了读者的触觉和嗅觉。

5.历史类图书非常突出。这里不多讲了,在最近六七年里,这是一个持续的主题。人们越来越多地知道,如果我们想搞懂今天,想追求明天,就必须要把昨天的事情搞清楚。

6.“外国人关注中国”的图书开始多起来了,而且是重量级。此前,我们知道奈斯比特的书、马丁·雅克的书,我们知道一系列的人的书。我指的是关注中国的而不是指那些汉学家的书,指的是重量级的外国的研究者和政要。比如2012年看到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大家仔细想下。它实际上是写美国人如何看中国的,里面大篇幅以中国为例;反过来讲,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也是此类作品。还有两本书。一本书是刚刚上市的经济学家布雷默《零国集团时代——谁是世界格局中的赢家和输家》专门写中国,他曾经任过哈佛大学校长;还有一本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时代》,我在美国看到过英文版,没有想到这么快被引进到中国来。大家注意一下,国外重要的学者、政要关注中国,专题写中国。反过来,又回到我刚才说的第一个话题,“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人在关心的话题,现在已经是全世界人在关心的话题。

在当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纯粹的中国问题,中国问题是世界问题。在中国人眼里恐怕也已经没有简单的外部世界了,外部世界其实就是和我们自己紧密相关的那个部分。

学术图书出版 第3篇

电子出版及电子阅读的出现及快速普及, 给图书馆界带来了机遇、挑战及各种不确定因素。在出版界生态变化中, 学术出版社的电子出版也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生态变化。促使图书馆界进一步思考, 如何采取策略面对各种变化及挑战。

本文对国内学术出版的TOP10出版社的电子出版的出版模式、销售模式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并与国外学术出版社的电子出版进行比较。探寻电子书出版的发展之路, 从而进一步思考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国内TOP10学术出版社电子出版现状调查

根据2013年全国“211”高校图书馆采购纸质图书的调查中, 码洋排名TOP10的出版社分别是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7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追访的方式对这些出版社的电子出版状况进行调研。经过调研, 除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外其余出版社均一一反馈。

出版计划及方向分析

在接收调查的9家出版社中, 大部分出版社已经出版和销售电子图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虽未正式出版, 但已有出版计划。

电子书出版模式分析

9家出版社中 (含有出版计划) 有6家在出版电子图书时以“机构兼个人”为销售对象, 有3家出版社只对机构用户为销售对象。没有出版社只针对个人用户销售。

在被调查对象中, 所有出版社都有纸本对应的电子书销售, 但大部分电子图书时在纸本图书出版之后。

电子书销售模式分析

接收问卷调查的出版社并没有在销售模式方面达成统一标准, 专线访问 (租用) 、镜像访问 (安装到本地服务器) 、专线与镜像同时访问的销售方式均有3家出版社采用。

电子书出版详情

在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我们又对其中已出版并销售电子图书的8家出版社进行了电话跟踪调查, 得到关于8个出版社电子出版的详细信息如下。

与国外学术出版社比较及分析

根据2013年全球顶尖出版社按图书出版增量排名 (Leading book publishers by number of new titles2013) 依次是:Springer、Taylor&Francis、OUP (牛津大学出版社) 、Palgrave Macmillan、CUP (剑桥大学出版社) 、Wiley-Blackwell、Elsevier、Sage、WK Health的电子出版状况, 我们也同时做了相同的调研。

总体出版情况比较

国外大型出版社基本都已开始电子图书的出版与销售, 且大部分已经发展较成熟。比如国际著名Springer出版集团自2006年开始制作并出版电子图书, 2013年已经将所有已出版图书馆进行了电子化, 最早回溯到1815年。并将出版社出版的所有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在一个平台上销售。与此相比国内的电子出版则还处在尝试、起步阶段。

电子书出版模式分析比较

国外出版社的数据库销售方式灵活。电子图书一般都针对图书馆等机构用户兼个人用户, 国内电子出版还有一部分只针对个人用户。

国外大型出版社电子出版与纸本出版并行不悖, 部分出版社在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只出版电子图书。而国内一般是纸本先于电子出版, 仍以纸本出版为主要出版模式, 电子出版具有滞后性;而国外则电子与纸本并重, 大部分出版社电子图书与纸本图书同时出版, 或早于纸本图书出版。

子书销售模式分析比较

由于对版权的重视等因素, 国外电子图书大多为专线访问模式, 一次性买断, 永久使用, 而国内则更多为镜像访问或专线与镜像同时访问。

国内出版现状分析

通过和较成熟的国外出版社比较, 不难看出, 国内出版社的电子出版还处于起步“试水”阶段。电子出版的生态体系的主导, 也逐步出现由第三方数据库商“技术方”向文献产出的出版社转移的态势。由于各种原因, 中国出版界还没有统一电子图书出版的标准, 导致现阶段出版社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电子出版。被调研的大多数出版社只拿出部分图书制作专题性质的数据库, 规避不确定的风险。

国内出版社电子出版带来的机遇

采购渠道扩大。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现阶段采购中文电子图书的方式,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是从集成商处大批订购, 比如: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中文在线电子图书数据库、书生之家电子书数据库等。另一种是订购专题性数据库, 其中包含电子图书。比如:月旦知识库 (台湾法学数据库) 、TAO台湾学术数据库、CNKI中国工具书集锦在线等、大成故纸堆等数据库中都有电子图书的部分。出版社已“一手资源”的形式自主出版, 可以扩大了图书馆电子图书的采购渠道, 丰富采购信息获取的途径。

而对于传统的纸本订购来说, 现阶段采访馆员多数是根据纸本的代理商提供的出版信息进行勾选, 逐年订购, 这种订购方式的造成部分代理商屏蔽高折扣的书目或滞后部分书目信息。出版社的电子出版如果发展成熟后, 可以使出版信息透明, 减少图书馆资源订购的缺失。

版权问题得到解决

图书馆在订购电子图书的时候, 虽然都在合同的著作权条款上明确由出版方承担, 但近年来, 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书生之家电子图书数据库多次因版权问题受到起诉, 图书馆也被牵连其中, 影响声誉。

国内出版社出版的电子书产品, 由于是出版社自身拥有部分版权, 能更方便处理出版社之间及作者电子版权问题, 相对集成商来说, 出版社的数据库更让图书馆放心。

更新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国内大部分出版社都有自己出版电子图书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 所以近些年来, 集成商得到的电子图书数据数量上和质量上和早期相比有较大差别, 使得已购集成商的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图书馆在电子图书数据更新上没有保障。

若在不久的将来, 各个出版社自行出版电子图书, 对于图书馆来说, 电子图书的更新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国内学术出版社电子出版带来的挑战

纸本采购模式受到挑战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电子图书市场基本是书商的“供方市场”, 即提供什么, 读者和用户就要使用什么。图书馆对电子图书采购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

传统书籍采选模式是以采访馆员的经验为基础, 采购单元为单本或单套图书资料。而电子图书多为打包、选学科等方式, 这样较容易购到与本馆馆藏不相适应的电子书。美国各图书馆对于电子图书的采购方式已发生了转变。除了常用的题目筛选的选购方式之外, 还开发出了最新的读者驱动电子图书选购法, 即按读者的需求进行订购。新的技术革新必将带来工作方式上的改变。

纸本和电子协调的问题

图书馆文献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文献资料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但由于经费有限, 所以需要采访馆员, 尽量少地重复购置资源。但在国内出版社电子出版起步发展的时期, 电子图书大部分晚于纸本出版, 专题数据库更新的书目并不完整, 如何协调好电子书和纸本的比例, 如何控制电子图书馆购入的速度, 是各个图书馆需要思考的问题。

平台及服务的问题

集成商会将不同出版社的文献资源汇集在统一的平台上, 但各个出版社的电子图书资源大多在各个出版社自己的平台上。现阶段国外出版社大多采用统一标准出版电子图书, 虽然也在出版社自己的数据库平台上, 但国外图书馆基本实现通过电子图书书目检索系统或“发现”平台实现跨库检索。

如何国内出版社还没有真正实现电子出版的时期, 实现电子图书的资源整合检索, 统一检索和揭示, 如何采用统一的服务标准, 方便读者使用, 是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建议实施的对策

中文电子图书的出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校图书馆需要制定电子资源发展政策, 既着眼当前, 又着眼发展。由于国内和国外电子图书出版的发展阶段不同, 新技术也日新月异, 图书馆既要顺势而为, 又要立足于自身使命, 保持自身文献体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既要审时度势, 了解出版界的变化, 也要关注读者的实际需求, 制定适合本馆馆藏定位的电子资源发展政策或相关政策。

制定可行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定期评估, 协调电子馆藏及纸本馆藏的发展。除制定电子图书的采购流程外, 还要制定可行性强的评估体系, 定期进行评估, 特别是使用后的评估, 进一步协调不同载体的馆藏, 节约采购成本。

学术图书出版 第4篇

CBI自2005年开始至2014年已经实施了10年时间,经典中国工程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实施了4年时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自2010年开始至今也已实施了3年时间。那么,这些学术翻译资助图书的传播范围到底有多大?对增强中华学术话语权建设起到了哪些推动作用?其中资助内容、学术专家、外译语种以及出版机构遴选等方面还需要哪些改进?笔者基于海外大型数据库,与海外学者共同进行了专题研究,从欧美学术界对中国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围、领域,中国本土学术图书翻译出版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欧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欧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研究的学术成果逐年递增,其数据量十分庞大。其中美国亚洲研究协会的亚洲研究文献目录数据库(简称“BAS”),收录的除汉语、日语、朝鲜语、俄语以外的西文语种的论文和学术图书目录,自1971年起至2013年底已接近90万条记录(不包含1991年之后出版的学术图书目录)。通过BAS数据库可以发现欧美学术界关于中国研究的基本内容、关注热点等情况。

图1 欧美关于中国研究的图书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注:国中学科分类为美国国会分类法,时间为1971至2013年,根据亚洲研究文献数据库统计整理)

图1是依据BAS数据库,对1971年至2013年除汉语、日语、俄语、朝鲜语之外的语种在全世界发布的有关中国主题的学术论文、部分图书的内容检索记录分类。从中可以发现,超过4万条记录的分别是经济学主题44005条、历史与断代史主题43376条、政治与政府主题41177条,超过2万条的是人类学与社会学主题26009条,超过1万条以上的分别是国际关系主题17732条、宗教哲学主题17421条、文学主题16207条、艺术主题15143条、科学技术主题13480条、国际经济主题11738条。由于BAS采用的是美国国会分类法,一些内容分类相对较细,而且相互之间很难严格界定。将上述内容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归类之后,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欧美关于中国研究的学术成果内容分类

(注:根据BAS文献数据库整理)

欧美学术界发布的论文为108028份,学术图书80012份,其他载体65份。从图2可以看出,欧美学术界对于中国经济领域的研究,对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的研究论文数量分别是7.7万份和7.6万份,位列第一、第二位,已经超越了欧美学术界在传统上对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研究的5.9万份。可以说,欧美关于中国学术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这些有关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领域之内。

图3 世界中国研究成果发表的语言统计

(注:1900年至2013年,根据美国亚洲研究文献数据库统计整理)

如图3所示,在论文的发表语言上,英语一枝独秀,用英语发布的研究成果为103067种。由于BAS的数据库主要以收录西文为主,因此英语数据显得特别突出。这个数据可以清晰地提醒相关部门,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以及葡萄牙语等的影响力远远不能与英语相比。这组数据为中华学术图书外译的语种选择、资助体裁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依据。

二、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学术图书的现状

除学术论文之外,还有与之规模相当的学术图书的出版情况。笔者依据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数据库检索发现,自1971年至2013年,有关中国主题的图书超过了13万种,比BAS的10万多份学术论文数量还多。可见中国研究已经成为欧美学术界的重中之重。这里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在13万多种中国主题研究的图书中,從中文直接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出版的数量,因为这部分数据能够反映中国学术界在欧美的影响现状。限于数据量过于庞大,笔者将时间缩短为2009年至2013年的五年时间,关注范围聚焦在欧美翻译出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数据。依据这样的限定条件,我们发现,近五年来世界翻译出版中国图书的数据大约在5000种左右。为了进一步发现这些翻译出版图书的现状,本文按照馆藏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名,以300家以上(约占OCLC成员馆数量的15%)为例,得出2009年至2013年近五年来影响最大的中国学术图书翻译出版前50名排行榜。具体如表1:

表1 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学术图书的TOP50

排名书名出版社收藏图书馆数量

1华夏美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188

2中国古代家庭哲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143

3慈禧太后:启动现代中国的皇妃美国克诺夫出版社1123

4中国大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视角肯塔基大学出版社1056

5传统与现代:人为主义的视界荷兰布睿尔出版社1004

6基督教在东北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研究法兰克福彼得·朗出版社901

7牛津汉英大辞典牛津大学出版社896

8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荷兰布睿尔出版社870

9临济义玄语录新译夏威夷大学出版社867

10基督教神学——当代中国的文化运动法兰克福彼得·朗出版社867

11中国走向法制30年荷兰布睿尔出版社862

12学与教: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香港大学出版社861

13政府改革荷兰布睿尔出版社861

14中国刻书:900—1400年间的知识生产荷兰布睿尔出版社844

15墓碑——大饥荒(1958—1962)美国FSG出版社844

16哥伦比亚中国民歌和通俗文学选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810

17跨国重重高山——一个藏族家庭的大迁徙美国圣马汀出版社764

18林语堂双语文选荷兰布睿尔出版社745

19长于乱世:中国当代小说的苏童、余华荷兰布睿尔出版社728

20活态的宗教:萨满教荷兰布睿尔出版社719

21中国革命时期的语言、词汇和背后的故事荷兰布睿尔出版社717

22上帝是红色美国哈伯柯林斯出版社640

23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荷兰布睿尔出版社628

24崭新的中国:广告、媒体和商业文化哈佛大学出版社615

25哥伦比亚中国话剧文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596

26中国教育发展政策30年(1978—2008)荷兰布睿尔出版社574

27中国社会变迁30年荷兰布睿尔出版社572

28中国教育蓝皮书第三卷:深入推进教育公平荷兰布睿尔出版社560

29中国法制蓝皮书(第五卷)荷兰布睿尔出版社551

30简明中国文学史荷兰布睿尔出版社539

31沃尔玛在中国美国 ILR 出版社(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分支机构)537

32哥伦比亚中国通俗文学选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493

33六四的挽歌美国格罗夫出版社463

34艾未未的博客:书写,采访和笔记,2006年—200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450

3520世纪中国艺术史意大利米兰Charta出版社438

36浮云:中国禅僧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422

37我在獄中的生活: 中国的政治异见人士的回忆录美国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集团公司401

38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与超越荷兰布睿尔出版社393

39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英国英雄自造出版公司385

40中国经济解密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382

41这一代:中国最受欢迎的文学新星和赛车手美国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360

42中国新文化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358

43民主是个好东西美国布鲁斯金学会出版社348

44孟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337

45变化中的媒体,变化中的中国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324

46革命尽头:中国的现代性及其局限英国沃索(Verso)出版社334

47评弹:1949年中国政治与戏剧荷兰布睿尔出版社325

48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美国华盛顿:布鲁斯金学会出版社324

49宫廷创作:《文选》编撰和萧统(501-531)的时代荷兰布睿尔出版社323

50古代思想:现代中国的力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310

表1中的50种图书,可以说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中国学术翻译图书,基本上体现了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学术的基本面貌。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做如下三点分析:

第一,对中国当代政治、经济以及法律制度的翻译出版是重点,这一点与通过BAS数据库10多万份学术论文的内容分类所得出的结论一致。从翻译出版的学术图书的内容上看,中国当代政治与法律主题图书27种,占上榜图书比例的54%,其次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主题图书11种,占比为2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主题内容10种,占比为20%,汉语教育2种,占比为4%,这部分最少。具体如图4所示:

图4 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学术图书的内容分类

通过表1的书目我们发现,这些关于当代中国主题的图书,有相当一部分是基于西方意识形态标准所选择翻译出版的图书,有些纯粹是围绕一些政治事件进行的炒作,以赚得所谓的“市场轰动”效应。如刘晓波的《六四的挽歌》、艾未未的《艾未未的博客:书写,采访和笔记,2006年—2009 年》,等等。还有的丝毫不顾历史事实,不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用主观臆想的文学创作方法翻译改写,以学术图书的面貌出现以赚取媒体关注,如张戎的《慈禧太后:启动现代中国的皇妃》。这些杂乱的各种中国主题的图书,以亲历、见闻、历史等噱头进入欧美各大图书馆,严重影响了欧美人对真实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解和认知,也损害了欧美中国学术研究的严肃性、科学性。

第二,世界一流的学术出版社是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等学术图书翻译出版的主力。在表1的出版社名单中,既有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的所属出版社,如夏威夷大学出版社、肯塔基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出版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等,也有世界著名的跨国出版集团,如美国纽约万神殿图书公司、美国FSG出版社、美国格罗夫出版社、美国哈伯柯林斯出版社、美国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特别是具有400年历史的荷兰布睿尔出版社一家就出版了18种,显示了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术出版机构的影响力。

这些大学出版社采取的做法,其中一种是由欧美学者直接翻译中国学术图书后出版,面向全世界发行。由于这些大学出版社在西方学术界所具有的权威性、专业性,因此一些图书一经翻译出版,即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在表1中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一本学术图书——李泽厚的《华夏美学》,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其译者本身也是一位哲学家。流畅的译笔,为该书增色不少,使该书被誉为“以儒学为主的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自冯友兰20世纪中叶的成果之后,在美学方面最主要的现代著述”。其收藏图书馆数量达到1188家,英语世界中最为权威的中国学研究刊物《东西方哲学》《中国季刊》等海外权威刊物都为此书发表了书评。这恐怕是新世纪以来翻译的中国学术图书在西方影响力最大的一本。

除纯粹的翻译出版之外,另外一个做法是欧美大学出版社近些年还大力出版中国学者的英文著作,特别是针对一些国际热点问题,邀请中国学者参与撰写,从而更为直接地传播中国声音。如肯塔基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中国大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视角》一书,就邀请了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就中国的国际关系战略问题进行阐述,涉及中美大国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与非洲关系、台湾问题等多个方面。该书收藏图书馆数量为1056家,影响力大大超过此前由中国大陆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同类图书。直接翻译与直接出版中国学者的英文著作,成为近些年欧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中国学术图书的两种主要做法。

第三,一些出自于中国政府翻译资助的图书开始发挥影响,在TOP50的排行榜中有5种上榜,占比为10%,政府翻译资助学术图书“走出去”的作用初步得到显现。这5种图书分别是排名第11位的《中国走向法制30年》(中华学术外译),收藏图书馆为862家;第26名的《中国教育发展政策30年(1978—2008)》(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收藏图书馆为574家;第27名的《中国社会变迁30年》(中华学术外译),收藏图书馆为572家;第28名的《中国教育蓝皮书第三卷: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收藏图书馆为560家;第29名的《中国法制蓝皮书(第五卷)》(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收藏图书馆为551家。这是中国学术图书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建设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

浅论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之路 第5篇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数字化出版,发展途径

学术出版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 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出版产品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前沿性。学术出版物的读者群体需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这部分群体非常稳定。

大学出版社应在新的出版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出版物是大学出版社的责任, 也是每一个从事学术出版者的使命。

一、对当代中国学术出版的认识

(一) 政府支持力度较大, 出版种类多

学术出版因其受众面的局限性, 资金来源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 更多的是依靠社会团体和政府的基金支持。“科学合理的出版经济政策, 不仅能有力地促进出版业本身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而且能有力地引导出版业积极为社会多做贡献。”[1]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学术出版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 学术出版种类增多, 大型学术出版工程也不断涌现, 诸多学术文献、大型丛书得以问世。

(二)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出版价值重大

数字出版可谓是继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出版革命, 它改变了纸质出版的生产方式, 也改变了消费者的阅读方式。“传统出版的传播本质是单向的、封闭的和静态的, 内容、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 这与开放、互动、参与、社交的互联网思维存在差别。”[2]学术出版领域数字化为学术文献的保存和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分享提供了多元化途径。

二、当前中国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

(一) 学术出版专业化程度低

学术出版属于专业出版的范畴, 专业化的出版机构和编辑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由于利益的驱动, 90%的出版机构均涉及学术出版领域, 无法集中优质的资源, 难以建立专业化的学术出版制度, 致使当前中国的学术出版始终处于散乱状态。另外, “大学出版社离不开大学的资源优势, 同时也要承担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公共性职能, 这种优势和职责在转制过程中为大学出版社带来了无法逃避的障碍”。[3]

(二) 学术出版物平庸化、重复化

从目前中国的学术出版来看, 数量和质量严重不平衡, 平庸化和重复化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追根溯源, 科研机构对学者的量化考核导致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 学术跟风、学术抄袭。另一方面, 出版社依靠种类扩张作为企业增长方式, 忽略了选题价值的判断环节, 学术出版物的出版几乎无门槛, 这些均导致本该成为精英的学术出版日渐平庸。

三、对中国学术出版发展的思考

(一) 建设学术出版品牌

在出版领域, 品牌是出版社生命力的支撑, 它意味着作者的认可、读者的认可。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一种责任和文化担当, 需要长期的坚持。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含金量很高的文库都是长期的坚持所成。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认为, “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 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 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 发展和壮大自己, 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情”。[4]虞农提出做好学术著作出版的六要素, “包括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实施精品战略, 丛书战略等”。[5]

(二) 建立学术出版的规范

首先, 从事学术出版物的出版社应该整合资源, 建立一个准入机制, 设立一个门槛, 让具有一定资历和能力的出版社, 如高校出版社、专业出版社才具有学术出版的资格。其次, 要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出版评价体制, 从当前论文及专著的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 从事学术出版工作的编辑也要从重数量考核到重影响力考核;学术出版社要从重短期经济效益到重长远综合效益, 从重视规模扩张到重视特色发展。

(三) 开展复合出版模式

大学出版社所积累的大量学术资源均是宝贵的财富, 出版社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 部分进行数字出版, 部分可以数字出版和纸质出版同时进行, 还有部分研究领域细微、受众面窄的学术出版物可以实现数字印刷。同时, 对已有内容及新选题进行数字化开发, 建立起稳定的多媒融合出版模式, 这也是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很好的发展模式。

(四) 探索学术出版新思路

这里所阐述的学术出版的新思路, 一是写作的新思路, 二是营销和销售的新思路。编辑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 需要策划出贴近读者需求的编写方案, 让学术走出象牙塔。目前,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民众的文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对学术出版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时代, 学术出版物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营销, 多元化、立体式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及销售。比如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可面向地方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文化单位、专题研讨会议进行推广销售;读者群体广泛的学术著作可举办相关讲座、沙龙活动进行推广和销售。

大学出版社是酝酿精品学术出版物最好的土壤, 学术出版并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相反, 在新的出版时代里, 它绝对是一个“利基市场” (“利基是英文Niche音译, 意思的拾遗补缺, 指由于各种原因被大企业忽视的小块市场”) , [6]学术出版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机遇, 带来一场文化的盛宴。

参考文献

[1]罗紫初.中外出版业经济政策比较[J].大学出版, 2004 (1) :29-32.

[2]任翔.众筹与出版新思维:欧美众筹出版的现状与问题[J].科技与出版, 2014 (5) :4-7.

[3]周蔚华.中国大学出版激荡30年[J].编辑之友, 2008 (6) :42.

[4]贺圣遂.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的使命与追求[J].大学出版, 2008 (1) :6-9.

[5]虞农.学术出版“有利可图”[J].出版参考, 2005 (6) :26-27.

学术出版 第6篇

近50万字的《中国近代史———告别帝制》,主要叙述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80年间的历史过程,跨越晚清和民国初年两个历史阶段。

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科研近40年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李喜所说,关于中国近代史,两岸在许多问题上认识并不一致。如在最基本的历史分期上,台湾学界把从1840年到1949年的历史作为近代史,而大陆近代史一般断限在1919年,1919年至1949年为现代史。

学术出版网——按需出版的新绿洲 第7篇

关键词:按需出版,学术出版网,绿洲

一、按需出版, 众望所归

按需出版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数码印刷和网络技术, 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 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 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 真正做到一册起印, 即需即印。按需出版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 近些年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 早在1997年, 美国就创立了第一家Lightning sources公司, 最先使用IBM技术按需印刷, 随后德、日、英等国也纷纷开展此类业务。

2004年4月, 我国的知识产权出版社引进富士施乐DocuTech 6180和Docucolor 2060等数码印刷系统, 率先开展国内按需出版业务。之后, 石油工业出版社引进中国首台NexPress 2100彩色数码印刷机和DM9110黑白数码印刷机。2009年江苏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在南京成立, 也开始尝试按需印刷。

目前, 全球出版行业呈现出图书出版品种日益增加, 起印量减少, 个性化图书、专著、样书等按需印刷要求日益增多的趋势。按照传统的出版、印刷方式, 单位出版成本与批量大小有很大的关系, 小批量出书成本居高不下, 短版书的制作成本很高。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出版社和作者长期面临出书难、发表难以及版权增值难的问题;同时, 先印后销的模式又使出版社难以准确把握印量, 导致大量图书库存、滞销或小批缺货而又无法及时加印。据统计, 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十余万种, 其中有55%左右的图书在出版后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其中短版图书中包括难以大量销售的学术著作、专业教材、信息资料、艺术作品、古籍、回忆录等, 这些图书更多地发挥着图书出版在文化积累、文明传承和知识推广方面的功能, 另外, 正在流失的断版书中包含着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科技成果, 对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此时, 按需出版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按需出版通过全程数字技术优化出版流程, 以其灵活性、即时性和可定制性大大降低了边际成本, 缩短了出版时间, 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 提高了版权应用价值。既可实现小批量甚至一本起印, 又可实现全新的“先销售后印刷”经营模式, 使出版印刷做到“零库存”。同时, 按需出版以电子数据库替代实物库存, 能够减少或避免出版物的库存和浪费, 降低印刷过程中的能耗, 是一种绿色的出版方式。另外, 按需出版还可以远程传输数据, 异地制作图书, 减少了运输邮寄等费用。

二、国内发展, 局限凸显

虽然早在几年前国内就提出了按需出版的概念, 业内人士对这一出版方式的发展也非常看好, 但是真正成功的案例和大规模的应用还不多见,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按需出版目前还不适合所有图书, 尤其是畅销书, 畅销书需要在第一时间铺向大量市场以防盗版, 对于这些大批量的图书, 按需出版方式因其高成本显然不合适。

(2) 虽然目前我国个人出书需求非常旺盛, 但个人要想出书, 复杂的出版程序和较高的印刷费用使得很多人望而却步, 这使得很多个人出书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按需出版的发展。

(3) 国外的按需出版都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 像美国的学术团体联合会成立了一个在线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准确搜索需要的图书内容, 可以选择一本书, 图书的部分章节甚至将几本图书的部分章节集合起来, 再经由按需印刷完成图书的印刷。而我国的数字化处理能力还不能与国外相比, 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因此没有形成规模。如果我国的按需出版再不及时启动的话, 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基于以上几点, 笔者认为要想将按需出版发展起来, 就要先从出版种类中选择最适合按需出版的图书做起, 因此学术类图书是“不二人选”。一方面, 众所周知, 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科研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事和参与学术研究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剧增, 学术研究成果发布和学术信息呈爆炸式增长, 虽然学术出版机构蓬勃发展, 但传统学术文献出版仍跟不上学术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步伐。另一方面, 传统文献学术出版存在成本高、周期长、印数少、发行难、传播缓慢、易亏损等问题, 导致不少作者和研究者为此花费巨大, 但还出现“自费出版、自我欣赏”的尴尬。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术信息传播和版权使用的效率。而按需出版却可避开传统出版中的印刷、发行等最受外部条件限制的过程, 没有物流和库存, 就可降低出版成本, 成本降下来的同时意味着学术文献的传播和影响范围会扩大, 从而使得知识资源形成更大范围的传播, 对于作者来说其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对于读者或知识需求者来说好处更是不言而喻的。

三、学术出版网, 按需新方向

按需出版以学术类图书为起点的方向确定后, 除了要有先进的印刷设备, 按需出版更要与网络出版相结合。按需出版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出版, 只有网络出版更加成熟才能使按需出版的市场更加广阔。2011年南方出版社创办的学术出版网 (wordbook) 就是专门适合按需出版的网络平台。

一方面, 我国从事学术科研、文学创作的人群分布广泛, 队伍庞大, 学科门类的多元性以及不断细分化的趋势, 令其小众性日益彰显, 这就为按需出版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小众化是按需出版的天性优势, 没有哪个种类比学术文献的按需出版定位更细更准了。而面对专业图书的小众化需求, 传统出版常常无可奈何, 而网络按需出版却可迎刃而解。另一方面, 南方出版社创建的学术出版网并不是单纯地把传统纸质文本出版物数字化, 而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网络技术的数字化全流程出版, 即包括在线数字化创作、数字化上传、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以及基于线下出版合作的数字化按需印刷在内的跨媒体出版形式。

南方出版社创建的学术出版网将读者、作者、编辑、出版社、排版公司、印刷公司错综复杂的关系改造成简单的总线模式, 以实现编、审、发一站式网络服务。一站式网络服务更便于协作与沟通, 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出版成本。与此同时, 通过开发数据存储、管理、检索、转换、传输、控制等技术, 实现在线出版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出版印刷互动对接, 以跨媒体新理念满足按需出版、即时印刷的需要。

我们将复杂的出版流程简化为线上编辑、线上审读、在线发布和线下按需出版合作几个环节。针对以上环节, 我们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如自动排版、自动纠错、后台加工等。作者只需会在线写作或离线写好再粘贴等简单操作即可, 文档格式由文字处理系统自动解决。作者无须过多关注格式, 只需选择图书版式模式, 建好目录结构, 剩下的工作出版社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 提供数字化按需出版和个性化定制服务。例如南方出版社可为作者提供多种出版套餐, 或根据作者的意愿进行个性定制。出版社还可为作者提供在线辅助写作工具, 如英汉字典、单位换算、文字检查、图表字库等。南方出版社还可为作者提供多种图书版式模板, 作者只需选择喜欢的模板, 就可以自己将写好的电子文档排成选好的版式。作者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根据个人意愿将内容预先公开, 接受特定读者的评阅、鉴赏和建议, 以实现与读者的出版前互动。网络学术出版不需要频繁地送稿、看样、签约和付款, 出版社会提供在线写作、编辑发布一站式服务, 实行在线签约、电子支付, 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出版中烦琐复杂的交稿、照排、审校中效能低下的操作方式, 使出版过程简便、安全又高效。如果作者需要线下出版, 无须担心高额的出版费用和投入风险, 可与传统出版相对接, 实现“先销售后印刷”按需印刷的经营模式, 没有了起印和承销数量的限制, 可以使出版费用剧减, 图书库存为零, 降低了出版风险。

在安全方面, 学术出版网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对数字产品进行保护设计和全流程版权控制。如下载的电子书是经过加密的, 可确保经过授权 (采用机器绑定或Ukey认证) 才能进行阅读、复制、打印等操作。著作权人的版权问题由著作权人自己做主, 图书的修改、上线、定价、授权、交易、转让都可以由著作权人自主确认, 图书的销售分红以及版权合作等信息统计数据, 著作权人都能准确查知。

纵观上述图书的出版过程, 可以看到只需简单的几步操作, 就可以完成自助式按需出版过程, 这就大大降低了出版的门槛, 有图书出版意愿的作者只需提供内容, 所有与出版相关的细节都由出版社完成。因此, 网络按需出版可以实现很多人出书的梦想。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按需出版服务产业的开发大有可为, 特别是以学术科研数字出版技术服务平台为首选方向是切合实际并科学可行的。在美国, 按需出版服务就是经历了从面向专业作者的按需出版服务发展成为面向大众的按需出版服务的两个阶段。虽然按需出版服务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是毋庸置疑的, 但按需出版还受到进入门槛较高, 复合人才匮乏及市场需求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 尽管如此, 新兴的产业毕竟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 确保我们产业开发方向正确, 并科学地控制风险, 抓紧人才培育, 尽快形成符合按需出版服务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的运维赢利模式, 就能探索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成为出版服务市场的优势竞争企业。

参考文献

[1]高晓静.按需出版印刷——徘徊中前行[J].数码印刷, 2010 ( 8 ) .

[2]单浩生.按需出版将与传统出版互为补充, 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纵深发展[J].印刷技术, 2011 ( 9 ) .

中国学术期刊OA出版 第8篇

近年, OA理念迅速普及。2013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OA论文出版数量占论文出版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 由2007年的5%上升到2013年的13%, 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22%。OA出版也是近几年出版研究热点。吕小东等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收录的3种期刊学、编辑学和出版类期刊 (Serials Review, Learned Publishing, Journal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2008年1月1日年至2012年12月31日5年间发表的所有文献, 发现了5大前沿研究, 其中就包括机构存储与出版、开放获取。

国内的OA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要晚2~3年, 主要集中在开放获取概念、发展和图书馆等基础性研究, 少量文献对开放获取进行过探索或实验性研究, 而国外则更加关注开放获取自身优势以及开放获取动态发展过程等实验性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学术期刊OA出版中科研人员、出版机构、图书馆、中间代理商以及科研机构面临的问题及OA出版对上述主体的影响。

1 科研工作者

科研工作者既是科研成果的创造者 (作者) 也是使用者 (读者) 。一方面作为创造者, 论文能否被同行阅读、认可、引用影响着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 基金申请、职称评定等利益;另一方面, 作为使用者, 科研人员需要获取更多的学术资源, 了解行业的前沿动态。OA出版提倡学术成果的免费传播, 可帮助科研人员实现展示科研成果和获取学术资源的双重目标。

然而, 2013年吕小东等人的研究表明, 目前学术界, 尤其是读者和作者对开放获取的认知和认可还有待观察。那么了解OA出版的科研人员对OA发表的意愿如何呢?李麟的调查显示, 68.8%的调查对象愿意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发表文章, 30.5%不愿意。影响OA发表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期刊传播范围、速度, 影响因子, 出版费用、学术质量以及OA期刊是否被本机构考核评价体系认可。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 开放获取因素并不是作者是否选择发表论文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因子、期刊知名度、声誉以及期刊质量和专家评议过程的速度, 是决定论文是否发表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是否愿意在OA期刊发表文章还与合著者态度、发表时滞等其他因素有关。

由此可见, 要促进学术期刊OA出版, 应让更多科研人员知晓和接受这种出版模式;不管期刊是否开放获取, 决定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核心因素仍然是期刊的质量、影响因子和声誉等。

2 出版机构

OA出版对传统出版机构的冲击是纸质发行量减少, 发行收入下降, 版权转移, 积极的影响则主要是纸质印刷成本下降和提高期刊显示度, 增加潜在被引频次。

2.1 发行收入下降

实现OA出版后, 随着读者和机构订阅量下降, 不可避免会导致发行收入减少, 这对依靠订阅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出版社是个极大的冲击。

不过, 与国外商业化出版集团不同, 我国学术期刊大部分由高校、科研机构或学术团体主办, 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收入来源主要是主办单位财政拨款, 协作单位赞助、向作者收取版面费、评审费等, 商业发行占收入来源的份额很小。例如高校学报纸质版几乎全部都用来赠阅作者, 少量用于寄送数据库, 赠阅合作单位、兄弟学报, 以及图书馆馆藏, 很少有个人订户, 发行订阅收入几乎为零。

2.2 扩大期刊显示度

OA出版可大大提高期刊论文的显示度。研究表明在同一个时间段内, 同种期刊的开放获取论文要比非开放获取论文的引用率高2~4倍,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 随机选取的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相比非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要高出3倍左右。也有人提出开放获取期刊引文数量的增加并非完全由网络可见性与免费获取性所引起, 比如在线出版的OA期刊论文时间通常要早于印刷版出版时间, 读者可进行早期浏览等。

方红玲对比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011年间OA网站 (该刊自建的独立网站) 以及商业网站 (中国知网) 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 发现OA网站论文的篇均下载量 (622.88±568.03) , 和高下载量论文的篇均下载量 (1001.95±1173.88) 都远高于商业网站对应的下载量 (32.89±30.67) 和 (78.20±40.08) , 吴岩等人对《金属学报》的数据统计也发现开放获取大大增加了刊物网站的访问量和全文浏览量。这证明OA出版确实有扩大显示度和快速传播文献的优势。

相比自建OA网站, 加入大型开放获取平台这种增加可能还更加明显。例如:英文期刊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ISSN:2221-1691, CODEN:APJTC7) 被Pub Med Centre (PMC) 收录后访问量明显增加。从2013年4月8日~2014年5月10日, 该刊在PMC网站上传了35期共557篇论文, 产生443 780条访问记录 (包括HTML full text, article PDF和other pages) 。其中, 排名前3位的文章2013年4月8日~2014年1月11日分别获得了24 693, 15 585, 和6 629次访问 (包括Full text requests和PDF requests) 。2014年1月1日~5月10, 单日访问IP地址个数最多为1 542个 (相同IP地址不重复计算) 最低676个;意味着在此期间平均每天有约1 017个不同IP地址访问该刊在PMC的页面。

2.3 增加潜在被引频次

方红玲进一步分析了下载量与被引频次的关系, 发现2007~2011各年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OA网站论文高下载量与被引频次并不相关, 相对而言, 被引频次与商业网站论文的下载量相关性较强[8], 这与国外的研究一致。PMC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网站访问量前25位的论文中有5篇2011年发表, 7篇2012年发表, 13篇为2013年发表。在收费平台Elsevier Science Direct上该刊主页来自Scopus的数据显示, 该刊被引频次前25位的论文 (被引频次19~46次) 除了2篇为2012年发表, 其余全部为2011年发表。同时出现在两个排名列表的只有一篇文章 (PMC访问量排名第一, Scopus被引频次排第23位) 。这说明, 该刊PMC网站高访问量论文, 并不一定是该刊高被引频次论文。

这说明开放获取增加了期刊的显示度和潜在被引频次, 然而仅开放获取这一个因素并不是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提高的保证。决定论文是否能被引用还有其他许多因素, 例如, 文章内容的科研价值, 对同行的指导意义以及作者的选择偏好等。对出版机构而言, 要在OA出版中受惠仅仅是实现开放获取是不够的。

2.4 版权转移

传统的出版模式中, 在投稿过程或论文被期刊录用后, 出版机构即要求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协议。OA出版中, 出版机构大多允许作者拥有版权, 可将其论文进行自存档或机构仓储。

3 图书馆

OA出版模式可减少图书馆购买期刊和数据库的大额支出, 一定程度上可解决期刊和数据库价格上涨与图书馆购买力有限的矛盾, 但从长远看, 如果大部分期刊都实现OA出版, 在这种新型出版模式中图书馆在这一体系资金流中的中介的地位将会大大削弱。随着OA出版模式逐渐成形, 国家可重新调整资金流向, 例如将图书馆采购文献费用转移为支持学术期刊OA出版、机构仓储建设或补贴中间代理商提供开放获取资源。

4 中间代理商

4.1 汇聚期刊

有人将电子信息时代期刊服务机构分为:出版者和汇聚者两种类型。出版者是期刊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实力较强的出版社建立自己的电子期刊服务系统, 不需要中间商介入。

有些出版社不建立自己的网络维护系统, 而是通过中间代理商提供服务。这些代理商汇聚不同出版社的期刊以相同的界面及查询系统供用户查询, 访问和使用, 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主页, 通过检索访问各期刊中的论文, 也可通过不同的期刊的入口访问论文, 还可实现跨库检索。

4.2 提供增值服务

通过中间代理商提供的平台, 用户可对文献进行简单分析。例如可实现作者发文检索、科研基金检索、句子检索、文献来源检索等, 并可通过时间等条件格式精炼结果, 还可通过主题、发表时间、被引以及下载频次对文献进行排序。国外大型数据库如SCI的Web of Science可对检索结果创建引文报告, 并提供结果分析按钮, 可对结果按“国家/地区”、“基金资助机构”、“出版物名称”等字段分析。使用者可很快对相应领域国内外研究概况有所了解。

中间代理商把各学科的期刊资源汇聚在同一个平台, 具有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对自身网站影响力小、访问量少的期刊提高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有明显帮助;另外对于用户, 中间代理商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提供的便捷、友好、多功能的使用界面大大节约了查阅资料时间, 提供个人难以单独完成的分析报告。针对我国出版机构大多以分散的编辑部形式存在的现状, 这种双重优势是出版机构自建网站难以比拟的。

目前我国已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资讯3家从事期刊汇聚业务的大型网络中间商, 但没有实现开放获取, 访问需要付费。要实现这些网络平台的资源开放获取涉及多方利益, 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

5 科研机构

5.1 机构仓储

作者自己存档和开放仓储是实现OA的绿色之路。科研机构在OA出版模式中的角色主要与开放仓储和对科研人员的资助有关。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出版者允许作者将其发表论文的预印本/后印本在网上张贴或进行学科与机构仓储。

机构仓储是指机构将其内部成员的研究产出以数字资源保存, 为其研究人员建立电子文档库。截至2014年5月10日, 在全球机构开放获取政策登记网站 (http://roarmap.eprints.org/) 可查询到世界各地科研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572条, 这些政策包括教育机构开放获取政策, 机构下属部门开放获取政策, 跨机构政策, 机构基金政策, 还有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其中欧洲国家284条, 北美地区169条, 大洋洲41条, 亚洲36条。美国以137条居于首位, 英国64条, 其次是澳大利亚 (36) 、加拿大 (30) 、芬兰 (28) , 我国仅有6条 (主界面仅显示5条) , 分别来自国家科技部 (现无记录)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香港理工大学 (2条) 、香港大学和香港大学图书馆。可见我国机构仓储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5.2 版权问题

大学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进行学术研究既是一种为本机构尽义务的职务行为, 他们通过研究得出的成果、创作的作品, 都属于职务作品。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因此, 我国大学和有条件的研究所可尝试要求科研人员提交学术成果, 为本单位的研究者提供论文电子印本的仓储服务, 实现开放访问。

不过, 目前我国机构仓储内容有些著作权归属难以明晰, 导致机构仓储内容不容易实现开放获取。例如作者本人不清楚著作权是否已经转让, 或者发表论文时候已将著作权出让或者转移给出版机构, 这些问题给机构仓储实践带来不少困难。

6 结语

目前, 由于我国高影响因子的英文期刊较少, 导致大量优秀科研成果在国外期刊发表, 这意味着, 国家支出巨额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却成为国外出版商索取高额利润的工具, 而本国科研人员却被剥夺了获取这些资源的权利, 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也受到威胁。积极地加入世界开放获取潮流, 可使我国科研人员更广泛地获取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 一定程度上改变科研成果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的局面。

在国内, 也只有大型教育、科研机构和大型科研密集型企业才可能购买较多期刊, 大部分中小型教育科研机构、中小型企业、社会机构和社会大众对科技信息的获取还受到限制, 这也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学术期刊OA出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温家宝提出公共科研资金创造的科技信息资源应尽可能广泛地被获取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近年, 各级政府、科研资助机构以及大学都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国际开放获取政策, 以此为契机, 科研人员、出版机构、图书馆、中间代理商以及科研资助机构等各方都应加强关注, 尽快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学术图书出版 第9篇

[关键词]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引文分析CSSCI出版社学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1-0062-05

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出版社被引情况分析

2000一2007年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共收录期刊论文37668篇,引文253908篇次,被引文献中图书类型引文(包括汇编文献)为73785篇次。这些引用图书由810家国内外出版社出版,其中国内出版社584家(包括台湾74家、香港lO家),国外出版社226家。出版社类型包括高校出版社、综合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文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专业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古籍出版社等十余种。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类型出版社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的学术影响。单取被引频次居前100位的中国大陆出版社进行分析(见表1)。

在表1的统计过程中,我们充分注意到,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出版社的名称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使统计更加合理,我们对每家出版社的名称变化情况进行查证,对变化了名称的出版社合并其被引频次,如南京工学院出版社并入东南大学出版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同时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书目文献出版社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同时并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考虑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刚于2008年5月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其影响力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更为广泛)。对于原有的两个出版社,我们并没有将他们的数据合并,因为考虑到不应把两个出版社的影响归结为一个出版社。如杭州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出版社等。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较大的出版社主要有以下几类:专业出版社,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档案出版社等;综合类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华夏出版社、三联书店等;高校类出版社,如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人民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古籍类出版社,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等;此外,教育类出版社、经济类出版社、科技类出版社和部分其他专业出版社对本学科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

对这些出版社被引图书我们经过仔细查证后发现:专业出版社的被引图书内容涵盖了图书馆基础理论、图书馆基础工作(采访、分类、编目、藏书建设、读者工作)、图书馆史、古籍整理、情报学基本理论和竞争情报、档案学及工具书等多个方面;综合类出版社的被引图书主题集中在传播学、图书馆史、竞争情报、数据检索与数据挖掘、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方面;高校类出版社被引图书主题包括信息组织、图书或文献分类、文献计量与信息检索、传播学、档案学、数字图书馆方面;古籍类出版社被引图书主题集中在史书、类书、目录学著作、文献学著作上;教育类出版社被引图书主题集中在教育史、教育年鉴、教育心理、信息管理及信息素养上。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科被引频次前100位的国内大陆出版社(占本学科出版社总数的l7.8%)合计被引频次45255次,占出版社总被引频次的61.3%,相对比例比较符合科学的二八率。可以说,这些出版社是本专业影响较大的“核心”出版社,它们对本学科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重要影响著作统计分析

出版社的学术地位不仅体现在它被本学科研究论文的引用次数,同时也体现在它是否出版过或者出版过多少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图书。在《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一文中介绍了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最有影响的189种图书,结合这些图书的出版社,我们给出15个排名居前的出版社重要著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现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主要致力于出版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科学著作和译作;出版各种书目、索引;整理、影印古代典籍和各类稀见图书文献;编辑出版各种文史著作和中文工具书。该社是我国图书馆界唯一一家中央级出版机构,同时也是以整理影印出版古籍图书为主要特色的一家专业出版社。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元月,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它的特色在于它是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同属高校类出版社,但它们出版的学术著作性质不尽相同。武汉大学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其历史可追溯到1920年韦棣华创办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教材和学术著作占80%以上,在信息管理科学等学科的教材出版上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档案学科和新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创建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被誉为“我国档案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档案学著作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特色。《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组近20年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已有5版问世,随着期刊评估日益为学界和期刊界重视,该类书已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特色。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偏于网络与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主题是该社的出版特色。此外,人民出版社以出版领袖著作为重点,华夏出版社由于出版过一套竞争情报丛书而成为竞争情报专家引用的重点出版社。

3其他专业出版社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科的学术影响分析

除专业出版社、综合出版社外。还有部分其他专业出版社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信息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成为高被引图书,充分说明学者日益关注网络时代的版权和著作权、网络时代的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等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运营》《反思知识经济》《客户关系管理:加速利润和优势提升》成为热门图书,说明本领域学者注意将经济学知识如管理学理论、客户关系理论及时引入图书情报领域并加以改进与创新,信息化社会中学者对国家、省、市、高校、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研究兴趣也日益高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数据仓库技术与联机分析处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和《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知识管理十步走:整合信息技术、策略与知识平台》,这类图书的高被引说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与系统安全、知识管理已成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研究的核心。

我们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出版社所出图书的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对本领域研究学术影响较大的出版社和其所出的重要著作。出版社中,高校出版社被引频次合计10679篇次,古籍出版社合计7540篇次,专业出版社合计5793篇次。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对本领域学术影响最大的出版社依次是高校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必须指出的是,专业出版社中,作为我国图书馆界唯一一家国家级出版机构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目前已出版图书2700余种,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信息情报教材、工具书、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系列化特色和品牌效应。古籍出版社中的中华书局以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及相关的学术著作为特色,该出版社陆续推出的重点丛书和期刊,为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的基本典籍和资料,在学术界、读书界、教育界有着广泛影响。

电子出版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第10篇

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出现,信息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蓬勃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出版物已经不能满足学术交流的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出版的模式已经被普遍接受,越来越多的出版物可以通过电子化途径获得,学术交流的方式模式等发生重大变化[1,2,3]。本文主要探索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学术交流,并就电子期刊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

1 概念定义

1.1 电子出版

电子出版物,也称网络出版,亦称为互联网出版。学者们关于电子出版物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主要分为三类观点。

第一种观点将电子出版理解为一种产业,强调网络出版的合法性,认为只有具备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才能构成网络出版行为。

第二种观点是从版权的角度来定义,认为没有具体出版物形态的电子出版不能构成著作权意义下的出版,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能构成出版。

第三种观点则是将电子出版看作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认为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电子出版。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电子出版对学术交流的影响,结合上述三种定义,本文中关于电子出版定义如下: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包含电子期刊、电子书等。本文实证部分将只讨论电子期刊。

1.2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也称学术传播,也叫科学传播或者科学交流。

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目前关于学术交流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加州大学C.L.Borgman教授[4]的定义:任何领域的研究者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管道使用和散布信息。正式传播是指公开发表的文献,而非正式传播指的是学术研究者个人之间非制度化、无结构的直接沟通、互相交流,其中的成员通常拥有共同的研究兴趣,分属各个组织组成的非正式的联盟,彼此传播未公开出版的资料。本文也遵循这一定义,但在实证部分,本文所指的学术交流特指正式交流。

2 文献检索和回顾

2.1 文献检索

为达到研究目的,本文对相关中外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式及检索结果详见表1。

在检索出一系列相关文献后,再根据题名、摘要等进行筛选,最后挑选出最相关的14篇论文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

2.2 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文献综述

2.2.1 国内研究

目前关于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国内的相关文献都是从理论角度来探索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缺少实证分析,但是其理论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5]。

综合目前的国内理论成果,总结如表2所示。

学者们从理论上归结出的电子出版对学术交流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影响,主要包括表2中的10个方面。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利用一些定性定量的研究来判断电子出版对学术交流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如何利用或者控制其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6]。

2.2.2 国外研究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多,但有部分研究涉及实证分析,主要通过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来定性定量的研究电子出版物(主要是电子期刊)对学术交流有哪些影响。

Harter[7]通过测量电子期刊被引用的程度,从而反映其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Antelman[8]通过ISI Web of Science的引文数据,取样四个学科进行分析,推断电子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Zhang[9]也是采用引文分析的方式来研究的,主要研究了图书馆和信息科学领域中网络出版物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

Karate[10]基于日本研究者的信息习惯和评价来探讨电子期刊对学术交流的影响,采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的方式。

这些文献大都是采用文献计量学来研究的。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是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的分析一切只是载体的交叉科学。

文献的研究目的及其实证测量方式概要详见表3。

3 实验设计和方法选择

引言部分已经提出,本文主要探索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据上文可知电子出版与学术交流物涉猎范围比较广,而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出版物对学术交流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基于此,如果本文贸然全面性地进行实证,其实证效果并不能得到很有效地保证。

所以本文接下来的实证部分主要探讨的是电子期刊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究问题并选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为达到研究电子期刊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的目的,实证部分将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计量学两种方法。本研究将问题细分为表4中列举的9个方面来探索。

本研究主要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计量学两种方法进行文献调查研究。

针对以上提出的9个方面,本文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测量。问卷具体在此不赘述,为了确保问卷的效度,关于问卷涉及的9个方面,将采用多个问题来测试。同时邀请少部分(总数约50)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进行预测试。针对预测试的数据,对问卷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另外,在正式问卷发放前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一致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问卷的效度,提高了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为确保问卷的可信度,即问卷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将随机选择8所综合性的大学,分别给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各随机发送100份问卷,给各大学教师发送50份调查问卷。由于综合性的大学涉及的学科类别比较全面,得出的数据也将更具普遍性。在确保样本随机性的基础上,对样本作了有效的控制,即先对样本进行分类,为后期分析样本的学历、学科类别是否对其学术交流有影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由于问卷调查法主要还是定性测量问题,关于电子期刊文献对读者影响的具体表现并没有测量出来。因此,本文还将运用文献计量学来研究,对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电子期刊文献的被引用频次,分年度分学科进行分析,按年度分学科的对比分析,探索其被引用频次是否与学科有关。另外分析文献与被引文献的领域,探索电子出版对各领域之间渗透的影响。

4 结语

根据文献综述部分可知,国内的研究都是理论探讨,没有实证分析。国外也基本通过引文分析来探索电子出版物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本文引入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运用了引文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

但是本研究只是针对电子期刊对正式学术交流的影响,对于其他的电子出版物以及非正式学术交流并没有涉及,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邦凡,张向前.论网络出版对学术研究的推动[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1):30-32.

[2]巢乃鹏,黄娴.基于网络出版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3-47.

[3]明海,杨小龙.我国网络出版研究现状综述[J].情报杂志,2002(10):13-14.

[4]BORGMAN C L.Scholarly,communication and bibliometrics[J].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1):2-7.

[5]孙姝凯.期刊网络出版对学术进步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5(12):142-144.

[6]李国红.科学交流模式探讨[J].情报科学,2002(12):1322-1325.

[7]HARTER S P.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Journals:An Impact Study[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8(6):507-516.

[8]ANTELMAN K.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J].College&Research Libraries,2004(5):373-382.

[9]ZHANG Y.The impact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formal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 the are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a 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98(4):241-254.

上一篇:迁移性学习策略下一篇:构式语法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