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大学语文

2024-05-28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精选12篇)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 第1篇

一、要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育更多地着重于基本知识的传授,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 教师既是“学师”, 又是“人师”, 既教学问, 又教做人。从这一点来说, 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气质、情趣的培养, 它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果实, 可以成为大学生取之不尽的源泉。

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 而在于在基础知识之上形成的个性个体能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初步在与社会的碰撞中体味了人生的一些真味, 同时, 他们也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和迟疑。现代社会的压力, 使他们在表面的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从而缺少归属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一连三天杀死4名同学, 2006年8月江西中医学院的学生李征20分钟杀死乡邻7人, 虽是特例, 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而大学语文中蕴含的感性和理性成果, 无疑是医治现代人精神失衡的一味良药。

比如, 从陶渊明的“落地成兄弟, 何必骨肉亲”、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中, 大学生可以感悟人道主义者包容、善待人类乃至万事万物的深广同情;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 学生可以学习面对打击、不改初衷的坚定执著;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中, 学生可以体味他们于国于家的深沉感情。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坚定他们的思想抱负, 将会使学生获得一份丰厚的人生礼物。在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融入德育教育, 既符合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 也具有明显的课程优势。既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现实人生需求,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方向, 也增强了这门课的现实生命力。

二、要把内容改革与教法改进相结合

大学生个性发展对大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到了挑战。改革教学内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即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及时吸收学术研究新成果, 使学生与学界前沿保持同步;打破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单调呆板的惯例, 编写有创意、有突破性的新式教材。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 大学语文应更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应更具开放性, 应更注重个性发展, 应更充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善于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为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等个性品质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应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中, 将教学法研究课题纳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科研规划中, 以教学法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只有这样,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才能符合“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两的改革重点, 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趋势, 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在增进师生互动上下功夫

大学语文教育目前最需解决的是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问题, 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法所难于完满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单调, 教学形式单一, 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 师生之间沟通不够, 相互启发、促进不够, 不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 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 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核心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 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提高学习能力。归根到底, 任何学科的教学, 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从某种程度上说, 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尊重, 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上, 师生应平等合作, 双向互动, 教师由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学生由被支配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比如, 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在教学实践中, 都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反馈,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起来, 把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意图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统一起来, 适应学生认知方式, 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以学生需要为中心, 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 以教学任务多层次、教学组织多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手段, 以培养主动思维为主线, 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推动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要在教学实践环节上下功夫

针对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和重视体验的特点, 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牢固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 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 让学生在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中发展个性。基于此, 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如举行演讲赛、辩论赛、朗诵比赛、故事会、作文竞赛, 办手抄报比赛, 收集广告词比赛, 开展文学社活动, 举办各种讲座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矿山进行采访与社会调查等,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个性。

比如,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基于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这一角度出发, 很少设下什么框框条条去束缚学生的思维, 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写, 鼓励他们写自己想写的话,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批改时也坚持尊重学生文章的个性, 坚持多就少改的原则, 多肯定学生的优点与进步。特别是对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总是尽量发掘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 不管是新颖的开头、结尾, 或是所写的一件新鲜事、一个好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都给予鼓励表扬, 使他们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呵护他们的写作兴趣, 给学生的作文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 1991.

[2]朱绍禹.语文教育科研导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何念龙.定位后的教改设想[J].江汉大学学报, 2003, (6) .

九江职业大学大学语文大纲 第2篇

第一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编写定位

本课程是为高职高专非中文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重视人文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文学素养,是当今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学好语文基础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既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备前提,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保证。

本课程编写时侧重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考虑到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对某些中外文学作品有所涉猎,因此,既要考虑到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又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充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并初步掌握文学鉴赏和文学作品评析的方法。此外,针对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在编写时,充分考虑其应用性的要求,增加了实用文体知识,以适用学生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的要求。

本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特点和深入改革开放的要求,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名家名篇作品的学习和领会,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以便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等教育实用型人才服务。

二、教材编写框架和特点 《大学语文》教材结构:

整个教材分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为中国古代文学部分,下编为现当代文学部分。上编按体裁和文学史顺序分为四大章;下编延续上编的结构方式分为五大章。以章为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后面安排有关的文学鉴赏知识。

每章选文的原则是:力求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力求体现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和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力求体现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力求精炼经典,并注意安排文言文与现代文、诗歌、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比例,文言文力求选精品,适当加大现代文和当代文的选文比例。每篇选文按照作品的作家简介→课文→注释→作品简析→思考练习的体例编排的。每篇选文的后面,都有赏析和点评,从不同角度来欣赏名篇,为同学们提供了鉴赏的范本和基本思路,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思考题目,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相关章节的后面,适当安排了一些文学知识介绍、古代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基础、实用文体写作,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在教材后面编排了六个附录,课外阅读书目参考、中文工具书介绍、简化字总表,为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读留下了广泛的活动空间。

本教材在编写时,努力突出以下特色:

1、力求系统与科学。本教材设计编排是通过单元组合来实现的。注意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的衔接,选文避免与高中语文重复,在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并重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的重点,注意处理各单元内容的衔接,从而使单元教学整体优化。

2、教材定位明确,实用较性强。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选项文注重精炼、典型、实用。考虑到非中文专业的特点和毕业后的社会需要,教材在每个单元后设计了系列文学作品鉴赏知识。

3、本教材知识点多,适用面广。教师在施教时,可视不同专业、课时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第二部分 教材编目

上编:

第一章 古代诗歌

第一节 先秦诗歌

(1)《郑风•子衿》、《豳风•七月》(2)《橘颂》、《国殇》

第二节 汉乐府和魏晋诗歌

(1)《上邪》、(2)《饮马长城窟行》、(3)《西洲曲》

(4)《移居·昔欲居南村》、(5)《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第三节 岑参 高适

(1)《走马川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燕歌行》 第四节 孟浩然 王 维

(1)《晚泊浔阳望庐山》、(2)《息夫人》、《使至塞上》 第五节 李白

(1)《将进酒》、(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第六节 杜甫

(1)《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蜀相》 第七节 白居易 元稹

(1)《长恨歌》(2)《离思》二首 第八节 杜牧 李商隐

(1)《早雁》(2)《赤壁》(3)《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第九节 陆游 吴伟业

(1)《沈园》二首(2)《圆圆曲》 第十节 古体诗和格律诗

第二章 古代词赋

第一节 李煜 柳永

(1)《乌夜啼》(2)《八声甘州》

第二节

苏轼

(1)《江城子·密州出猎》(2)《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第三节 李清照 陆游(1)《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2)《钗头凤》(3)《卜算子•咏梅》 第四节 辛弃疾

(1)《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第五节 宋玉 曹植

(1)《登徒子好色赋》(2)《洛神赋》 第六节 赋与词

第三章

古代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诸子语录十则

第二节 《左传》 《战国策》

(1)《介之推不言禄》

(2)《燕昭王求士》 第三节 《孟子》 《庄子》

(1)《天时不如地利》(2)《秋水》 第四节 李斯 韩愈

(1)《谏逐客书》(2)《张中丞传后叙》(3)《进学解》第五节 柳宗元

(1)《种树郭橐驼传》(2)《愚溪诗序》 第六节 欧阳修 王安石

(1)《五代史伶官传序》(2)《读孟尝君》 第七节 归有光 袁枚

(1)《先妣事略》(2)《祭妹文》 第八节 王羲之 宗臣

(1)《兰亭集序》(2)《报刘一丈书》 第九节 张岱 陈寿

(1)《西湖七月半》(23)《吕蒙读书》 第十节 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第四章 古代小说

第一节 李朝威:《柳毅传》

第二节 冯梦龙: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三节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第四节 曹雪芹: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 第五节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略

下编:

第一章 现当代诗歌

第一节 郭沫若

(1)《瓶•春莺曲》(2)《天狗》

第二节 冰心

(1)《春水》二首(2)《繁星》四首 第三节 闻一多 徐志摩

(1)《忆菊》(2)《雪花的快乐》(3)《沙扬娜拉》一首 第四节 臧克家 戴望舒

(1)《老马》(2)《雨巷》 第五节 林徽因 冯至

(1)《别丢掉》(2)《我是一条小河》 第六节 郭小川 贺敬之

(1)《望星空》(2)《回延安》 第七节 食指 舒婷

(1)《相信未来》(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八节

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略

第二章 现当代散文

第一节 鲁迅 郁达夫

(1)《秋夜》 《书塾与学堂》

第二节 周作人 林语堂

(1)《故乡的野菜》(2)《祝土匪》 第三节 朱自清 巴金(1)《给亡妇》(2)《爱尔克的灯光》 第四节 杨朔 秦牧

(1)《茶花赋》(2)《社稷坛抒情》 第五节 汪曾祺 贾平凹

(1)《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2)《月迹》 第六节 余秋雨 史铁生

(1)《阳关雪》(2)《我二十一岁那年》

第七节 常用修辞格

第三章 现当代小说(含外国小说)第一节 鲁迅

(1)《阿Q正传》(2)《伤逝》

第二节 郁达夫 许地山

(1)《沉沦》(2)《缀网劳蛛》 第三节 叶圣陶 丁玲

(1)《潘先生在难中》(2)《莎菲女士的日记》 第四节 茅盾 老舍

(1)《林家铺子(节选)》(2)《月芽儿》 第五节 赵树理 沙丁

(1)《小二黑结婚》(2)《在其香居茶馆里》 第六节 沈从文 张爱玲

(1)《边城》(节选)(2)《金锁记》 第七节 陆文夫 宗璞

(1)《小巷深处》(2)《红豆》 第八节外国小说

(1)托尔斯泰:《舞会以后》(2)契可夫:《苦恼》(3)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第九节 沟通与交流

1、沟通艺术

2、倾听艺术

3、交谈艺术

4、态势语艺术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

第一节 法定公文

1、决定

2、通告

3、通知

4、请示

5、报告

6、会记纪要

第二节 事务文书

1、计划

2、总结

3、调查报告

4、述职报告 第三节 专用文书

1、劳动合同

2、借款合同

第四节 日常应用文

1、介绍信

2、申请书

3、求职信

4、聘书 5第五节 经济应用文书

1、市场调研文书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能力 改革

引言

从义务教育阶段再到高中阶段,语文在教学中一直是首要学科。既然语文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语文教育呢?答案是必然的。然而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育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要让大学语文从一个学科隔离者的角色向学科融合者的角色转变

大学本身就具有专业性强,学科范围广的特点,大学语文更应该做到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传统的语文教材通常选用杂而无序的,没有系统性的文选,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不无关系。这样编排的教材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基于此,大学语文的教材编排需要探索出一条新思路,突出语文的融合性和综合性。简单来讲,就是使教材的知识板块之间从割裂走向融汇、由学科隔离走向学科沟通,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此来满足学生适应现实生活、提高自我修养的需要。现在课程的整合理论研究在逐渐神化,世界其他各国编写的语文教材都尤其注重模块之间以及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语文教材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大学语文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重视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就文本的选择来看,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各样、领域繁多。社会与自然、情感与艺术等都是教材整合的内容。例如英国语文教材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其中选择了“人与动物”、“探索自然”、和“珍爱生命”三方面的文章,这样一来,教材内容就从传统的文学方面贯穿到动物学、地理学、生命科学这三大领域。

二、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语境

语文教育既然是传授语言和文化,当然必须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作为大学语文来说,内容更应该紧跟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多关注学生群体的视角。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却忽略了活生生的现实语境,致使语文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轨。大学语文教育关注的语境包括历史语境、心理语境、当代教学语境等等,倘若上述语境脱离了教材,那么必然带来语文教育的边缘化。例如:“唐诗宋词中体现出的人生道理”等专题都可以作为学生与教学的结合点,以此作为切入点,直接导入学生生活,有利于形成二者的共鸣。除此之外,梁启超的《论毅力》也是生活化十足并且给予学生鼓励的美文。

三、运用多种方法,摒弃应试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应试教育,为了能拿高分,教师由单一固定的思维来演绎文章,而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解读。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效率极低,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被扼杀。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内容,古典诗词如何快速准确有效地被学生接受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面对如此之多的古典诗歌,一篇一篇地讲解,不仅增加了冗杂的工作量,更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时候应该运用方法优先的原则推动古典诗词的教学。“精读文本”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可靠方法。所谓精读,就是对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还有结构做详尽的分析和注释,尽可能地表达出言外之意,以此来把握主题。精读文本尤其适用于篇幅小,短小精悍的文章。例如《论语》、《道德经》等等。将这种方法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汲取课堂信息。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仅仅能讲解十多首诗词,而“精读文本”可以使授课内容达到几十首。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重建大学语文教育评价体制

考核模式一直是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它指引着大学语文教育的走向,是教学系统中调控能力的关键枢纽。传统的语文评价模式仅仅是单纯的一张试卷或者一次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所考的内容则仅仅局限于字词句段等语言层面,这显然不符合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理念。随着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改变,应当以全方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模式替代传统的应试模式。对于全新的大学语文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在考察基本的读写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学生的文化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设计方面,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多出一些能反映出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的主观题型,切忌过多的客观题以及知识型题目。内容设计应以教材为依托,按照内容拓展、学科交叉的思想,所出题目要保证学生可以在结合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际以及自身的专业特点,重点借此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知识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多样化、灵活化,美文阅读,经典诵读,社会调查,演讲辩论都可以纳入评价体制中。

其二,考核过程一定要全程化。切忌仅仅凭借最后一次的考试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坚持学在平时、考在平时的理念,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其三,不要注重标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提到考核,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标准答案,这也是为什么曾出现过文章的作者对于文章的理解与标准答案不符的笑话。设立标准很容易导致语文教育中学生和教师的思想不一致,致使学生的创造性缺失。我们要知道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除了传授汉语文化知识外,它还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熏陶,更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育评价体制中,我们应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依靠标准答案,这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解决教材问题,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从边缘化向模块之间以及学科之间融合的角色转变。教材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被动接纳变为主动获取。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不要一味地注重学习成绩,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刘芳.关于高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的思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90-91+106.

[2]郑权.探究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为目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48-49.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 第4篇

回顾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重新开设的三十年历史,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当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百花争艳,应该说成绩可嘉。然而,在高兴之余,却叫人不无隐忧。大学语文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整体表现出一种浮华倾向,亟需引起人们的警醒。据统计,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0余种,一种说法是2000余种。这么多种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通用型大学语文教材,也就是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一切专业的教材,另一大类为专用型教材,即为某某专业使用的教材。从使用情况看,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语文》教材大致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已出第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瑞山主编《语文素养高级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洪主编《大学语文》;复旦大学出版社张新颖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温先生之后又组织编写了《中国语文》,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现在改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值得欣喜的是我们陕西省有了自己的大学语文教材,这就是吴宝玲教授为第一主编,组织西北地区高校一线大学语文专家学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推出的《大学语文》。该教材以不事张扬的风格,表达了这个地域教育团体对大学语文的独特理解。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大学语文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编写原则:以知识性、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体现语文综合性为目标,确定编写内容。编者在教材中拒绝了对所谓新大学语文观念的盲目跟风,在对传统编写模式的冷静持守与改良的基础上,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互补统一,对名家名作博采众长,并将其毕生的教学实践经验熔于一炉,于是便有了这部持中守正之作。[1]

1 大学语文教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说,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从三十年前的等米下锅,到了现在的供大于求,确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功德。但是,数量的激增,并没有保证质量同步提高,而是良莠不齐。有的教材过度突显工具性,把大学语文变成了职业培训指南或者就业指导手册,比如有一本教材以其加入了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写作而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夸耀于同行。有的教材则过分夸饰其人文走向,忽略轻视语文固有的工具性功能,注入浓厚的西方思想哲学文献,把母语教育训练熏陶置之思考之外。如果一本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语文应用能力,所谓的人文情怀实际上也就无从谈起,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有的教材则存在偏离和失却大学语文本色的状况,变成了文选的量的累积,极不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有自毁长城之虞。

其实问题远不止于此,我要说的重点是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框架。我认为,现在的教材编写呈现出“高大全”的共同特征。所谓高大全就是身材高(厚度惊人)、体制大、规模全。一家家出版社也竞相攀比,看谁出的书华丽庞大。以北方某著名大学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例。这套教材配有拓展读本三卷,教师用书一册,光盘一张。体系宏大,规模壮观。且不说这样的大部头加重着学生的经济负担,仅其庞大的内容不知道在有限的学时和学制里能否叫学生消化,如若不能,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未可知的事情。又如南方某知名大学主编的大学语文,更是美仑美奂。1999年出版全编本,79.2万字,2001年出版简编本56万字,2001年修订全编本,字数仍然达79万字,2003年修订全编本,增加至85.6万字,2003年修订简编本,57.4万字,并编有82万字的《大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还附有75万字的《大学语文阅读文选》,以及32万字的《唐宋诗词鉴赏》。此书系“大学语文”延伸教材系列之一。以上教材及其教辅课本配有6张光盘。这些教材的规模统统显得很大气,的确是把大学语文的“大”字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体现了编写者的苦心。教材体制方面,在每一篇文选之后,都附有详尽的或导读或解析或欣赏一类的文字,这类文字大多数能够做到字字珠玑,焕然精金美玉,自然也有一些粗俗不堪的文字。同时,每篇文本之后辑录了不少前人的评点,给出了网络链接。从编者的角度看,的确为学生为老师想的很周全,可谓无微不至。

但是就是这样的规制却让教师无从着手施教,束缚了、限制了、失却了教师的体认和感悟,自作多情地剥夺了教师独立思考的权力,挤占了教师展开想象的空间,也使得学生到了无从学习、无可学习、无力学习的地步。因为一篇文章的精要之处都被编者吃透了,吃下自己肚里去了,学生已经没有可吃的了。这话说起来,乍一听,不可理解。有点得了便宜卖乖的味道。但是从事过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正是这样的大气豪华,淹没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遮蔽着他们的认知理性。教学的主体被认知的对象裹挟,使其不知方向、不辨美丑、不得要领。面对这样的教材,表面看来,教师教起来很轻松,学生学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因为太轻松太容易,教师与学生的认知审美之心并没有沉潜到文章中去含英咀华,而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以这样的教材施教,整个过程看上去热热闹闹,音像画面目不暇接,实际上学生往往一知半解,不得要旨,所得甚少。《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夫志在山水,琴表其情,况形之笔端,理将焉匿。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段话说的就是文学鉴赏中鉴赏者的心是文学审美活动的核心载体。只有鉴赏者的心沉醉到作品里,没有理解不了的作品。袁行霈先生对中国文学的领会也是把握住了八个字:博采、精鉴、深味、妙悟[2]。我认为大学语文的教与学就应该在“深味”和“妙悟”上下功夫。妙悟二字出自《涅槃无名论》,是指超越寻常的、特别颖慧的悟觉、悟性。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就是心的去蔽除尘,让心在朗照之下澄澈之中去观照审美对象。然后以心观心、以心体性、以心悟理、以心摩情。在这一切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意识、主体感受的释放、浸透、散发、辐射才是核心。教材本身对文本的过度诠释反而会干扰学生的入定、入境、入情、入理。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功能只能是点拨、启发、诱导、引入,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给出自以为是的理解体认。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京剧改革。当时一味学习西方话剧演出模式,生硬地给京剧舞台表演也要搬上实景布景,结果破坏了中国京剧传统的虚拟性、程式化和写意性,使得演员在场上无戏可作。王元化先生在《关于京剧与文化传统答问》中举例说明了京剧改革的失败教训:“本世纪以来京剧改良工作就开始进行了。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积累了大量失败的经验。把写意布景改为写实布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似乎并未从中吸取教训。据记载,梅兰芳早年也曾试图改革京剧的布景,引进写实的装置与道具。民国初,他演齐如山编写的新戏《俊袭人》。台上布置两间相连的房间,一间卧室,一间书房,把家里辍玉轩中的花架、紫檀木器、太师椅、多宝格也搬到台上。这出戏有四个人物,梅兰芳扮袭人,姜妙香扮宝玉,萧长华扮茗烟,还有个演员扮四儿。阵容也算不错了,满想一炮打响。没料到因限于布景,演技施展不开,那三个人上上下下成了活动布景,梅兰芳也只能在两间屋里活动,没有机会使身段,只卖几段唱腔。演完,梅兰芳觉得不理想,就挂起来不再演了。五十年代北京排现代戏《雪花飘》,由裘盛戎主演。当时正流行大布景,剧团内有人主张布景用写实的。飘落雪花也用实的,裘盛戎知道了,就对舞美设计说:‘布景用实在的,再下雪,在台上要我干什么?’”[3]这和教材编者把一切给教师学生安排停当一样,教与学的主体反而无所适从。

2 结束语

上述倾向和现象,自然是和当今社会追求时尚、追求奢靡浮华消费的文化密切相关,也是学术界、教育领域一种浮躁学风的反映,如果长此以往,任由发展蔓延,势必会给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消极诱导和负面影响,必须引起知识界、文化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通力抵制,竭力遏制这种风气的弥漫。

摘要:大学语文的教材建设,从三十年前的等米下锅,到了现在的供大于求,确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功德。但是,数量的激增,并没有保证质量同步提高,而是良莠不齐。我认为,现在的教材编写呈现出“高大全”的共同特征。所谓高大全就是身材高(厚度惊人)、体制大、规模全。这样的规制让教师无从着手施教,束缚了、限制了、失却了教师的体认和感悟,自作多情地剥夺了教师独立思考的权力,挤占了教师展开想象的空间,也使得学生到了无从学习、无可学习、无力学习的地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中整体表现出的这种浮华倾向,亟需引起人们的警醒。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倾向

参考文献

[1]张龙.一部持中守正的上乘之作——评吴宝玲主编的《大学语文》[J].中国教育报,2008-7-19,(3).

[2]袁行霈.博采精鉴深味妙悟——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J].文史知识,1987,(3).

大学语文课程描述 第5篇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是一门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坚实价值根基的公共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应能够引导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启蒙心智、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贴近语言、文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具体教学目的如下:

1、提高和强化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继续积累本国语文的有关知识,继续培养他们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打好扎实的语文根底。

2、通过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教育、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精神,学会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从而建构起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提高审美悟性,形成健康高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

3、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学生。要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结合起来,发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在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二、基本教学要求:

1、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优美而丰富的人性,培养爱心,追求真善美,建立对人类普世价值体系的认同;

3、培养丰富的想象、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搜集材料、形成观点、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

采用文学欣赏与语言应用及写作能力并重、理论阐述与作品鉴赏相结合的专题来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文学欣赏,以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为主体,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为知识模块,安排四个专题。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线索、创作规律、欣赏方法有较为全面的阐述。介绍中国文学史上有较大影响的重点作家及作品,说明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分析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介绍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及欣赏方法。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第二部分,语言应用,安排两个专题。讲授汉语口语表达的基础知识、说话能力实践训练。

第三部分,写作能力。联系我国语言应用的实际和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的应用能力。了解常用应用文体、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及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师精讲重点篇目以指引学生进入专题,学生通过自学与泛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2.感情投入。

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也是人的情感世界的结晶。课程组教师教学中介绍有突出成就的作家时如数家珍,欣赏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如痴如醉,朗诵经典文学作品时声情并茂,分析欣赏文学作品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用对文学的热情对学生的热爱感染学生。3.师生互动。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学作品的学习之中,有师生齐诵诗词,有课堂提问与回答,有大胆质疑与激烈辩论,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4.古今贯通。

在内容上,将中国古代优秀文学遗产之中的人文精神与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相贯通,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上,讲解古代作家创作的艺术手法之后,引征今人继承这一传统,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创作成功的例证,让古今融为一体。

5.中外对比。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注重中西文化的交流。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文学作品,但适当穿插题材或体裁相关的外国文学作品,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视角、风格有什么不同。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觉做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6.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文字、图片、表格、音频、视频素材,声像并举、图文并茂、动静相交,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声情并茂、及时沟通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声音图象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景与氛围。7.网络教学。

学生登陆校园网络平台,可点击我校教师自己设计与制作的大学语文网络课程。该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我校第一批采用卫星传递信息,异地同步进行网络教学的课程。有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几千名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学习大学语文网络课程。

五、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文学理论常识、汉语基本常识、写作基本知识。期中、期末占百分之八十,平时考核成绩占百分之二十。

六、教学条件 教材使用与建设

大学语文定位之后 第6篇

一、课程

在高校,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字方面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一点从上到下能取得共识,承担着哪些方面素质教育,理解也大致不差。但是做起来,却有许多具体矛盾。

首先是“语”与“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问题。前些年曾有过“语”与“文”的争论,人们已听惯用惯的“语文”,想不到竟没有把内涵搞清楚。到底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章”,抑或是“语言文学”,似乎都有道理。我觉得还是陈黎明、林化君的见解比较中肯,切实可行。他们认为:“应根据学生年龄阶段而有所不同,小学侧重语言文字,中学侧重语言文章,大学侧重语言文学。”[1]这是前几年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人文精神的呼声渐高,“语”与“文”的话题逐渐变异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工具性逐渐淡化,甚至于立锥之地都没有了,有的明确宣称,“凸显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2]可是我们也同时听到另一种呼声:美籍华人、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说,二十一世纪中国将面临两个危机,一个是语言,一个是贫富问题。浙江大学一位搞化学的教授大声疾呼:“我们外语过四级六级,可是我们的母语一级不级。”南开大学副教授,博士王正毅甚至主张,“在外语过四级六级的同时,考古汉语。”[3]

各民族都重视自己的母语,这是保持民族尊严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都德有小说《最后一课》,法国总统希拉克在2006年欧盟的一次会议上,突然离开会场,原来是法国代表正用英语发言,直到发言结束,才与外长回到会场。我们的语言有值得骄傲的辉煌历史,其博大精深恐怕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不能说那是大学之前的任务,大学就不需要学了。[4]

其次是如何看待人文性,怎样体现人文性的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基础是文。”[5]大学语文理应成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每一篇文学精品都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可是不能只要人文性,其他“性”都不要了。语文课永远是基础课,把它变成纯粹的人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了。另外,人文精神承载到什么程度,不能企图几十节语文课就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领域,定论的、没有定论的都装到里面来,十分八分钟讲不清楚的,只能给学生造成思想混乱。人文精神内涵丰富,解释也不尽一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讲,针对不同年龄段是否应有不同的把握;人文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什么关系,怎样把二者统一起来,这都是并非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郝文武这样定义:“人文精神是对自然、价值、终极关怀和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根本看法和不懈追求。”[6]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增订本)通俗具体、切合实际地解释为:“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和追求,这些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应能成为大学生们经常关注的焦点,将这些思考同所学专业联系起来,有助于扩大视野,树立远大目标,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7]按照如上理解,教师易于把握,也可以把人文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统一起来。

二、教材

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物质体现,至关重要。大学语文开设二十多年来说不清编写了多少种教材,仅我校图书馆就藏有四十多种。前些年,自编自用或校际之间的比较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只有徐中玉主编的几种《大学语文》。近年来,热心编写的人多起来,出现了优势互补、争芳斗艳的繁荣局面。为适应新形势,多以人文教育为线索,突出和加强了以人为本、反专制、爱科学、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文化、审美的内容,选文的思路拓宽了,琳琅满目,令人爱不释卷。但若深入思考一下,有些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1.单元的组织。这不仅是一个编写体例的问题,若仔细比较一下会发现,组织单元的不同思路体现着编写者心中的不同的人才模式,是塑造成具有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分子,还是塑造成具有西方理性思维和现代精神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前者忧国忧民,注重道德、品格、胸怀、气节的修养,后者注重知识、科学、思想、真理。正确的人才观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塑造出既有民族文化品格,又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但应该强调的是,首先他应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否则再有本事于民族于国家何益。

还有的教材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和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放入“盗火者”单元,而把与各种宗教有关的篇目编入“我的信仰”单元。[8]这实在令人费解,这是否意味着对于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肯定他们的启蒙思想和为人类献身精神,而作为“主义”是不足信仰的;而可以信仰的只有那些不同类型的宗教。虽然这两个单元都属于顶级的礼赞,但用什么作为引导学生的精神归宿还是有明显不同的。这样做恰与某些西方学者主张相契合,他们认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只有宗教,人的最高境界是宗教情怀。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共产主义是终极关怀,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

2.篇目的选取。突出的问题是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的语文教材应该以中国的文学作品为主,但有的教材过于偏重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合起来仅占四分之一;有些教材古代文学分量又过轻,数量虽相差不多,但几乎全是短小的诗词,这也是值得商榷的。无论哪个民族,都是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的,何况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大国,尤其应该如此,万不可像匡亚明曾指出的那样得了“集体健忘症”。现在面临全球化的语境,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台湾大学的黄俊杰教授在北京大学2006年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上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华人地区的高等教育,应厚植学生的民族文化之根基,使大学生免于在“全球化”巨流中,沦为“无根的兰花”,随波逐流,失去“自我文化认同”。[10]所以在三足鼎立的总格局下,古代文学应有所侧重。

3.教材与教师的关系。正确的关系是教师适应教材,而不是教材适应教师。过去的教材过于偏重古文,这是对现代性重视不够,并非为了迁就老教师知识陈旧,现在的教材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并非因为新教师知识广博,新老教师各有长处,应互相学习,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与教材编写无关。

三、教学

大学语文负荷较重,要达到各方面目标要求确实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文本解读为基础,文学鉴赏为重点,语言知识须精要,词语分析是关键,审美与情感细心体悟,人文教育水到渠成。

文本解读为基础:语文学习的各方面目标都不应是空对空,都要依据对课文的理解而实现。花朵不开放,就无从谈它究竟如何美丽、鲜艳、芳香……所以教师一定要尽自己功力之所极,把课文讲懂、讲好、讲准确。这是第一位的,也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文学鉴赏为重点:前文已论及大学的语文应理解为“语言文学”,与中小学的区别在于“文学”,所以接近于文学赏析。但不能只是老师“析”,学生“赏”;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单一的课堂模式,更应是领着学生一起“赏”,指导学生“赏”,或学生“赏”,老师指导。这样就要充分运用启发式,多安排讨论课,讲读课与阅读课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语言知识须精要:既称“语文”,就不能逃避语言教学的责任,不能视之为多余,视之为累赘,视之为负担,或视之为“小儿科”。之所以这样说就是确有教师不喜欢讲,不屑于讲。确有学生不喜欢听,不屑于听。尤其是古文,不讲古汉语知识如何能理解。笔者发现程度好的学生,也很喜欢学古文、古汉语,越是程度低的同学,越讨厌学古文、古汉语。笔者还发现当代作家中有许多人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等古汉语语法,这说明古汉语在今天仍有生命力。但讲解要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不必多讲,多了学生厌烦。再说学时有限,过多地研究生理结构,就无暇领略形体之美了。

词语分析是关键: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一字见精神”,也有“诗眼”“词眼”“文眼”之说。一个人,一件精美的时装,也并非一切都好,其佳处往往集中在一点或几点上。讲课也如此,要抓住那些富有表现力、能充分体现作者艺术风格和艺术功力的重点词语,充分挖掘,理解到位,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审美与情感细心体悟:文学的最大特点与功能就是审美与感情熏陶,失去这些就不是文学。同样,没有审美与情感的体悟,就不是语文课。如果从教书育人的角度看,语文课的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也正在于此。语文课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任务,而语文教师则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健康,审美层次较高的人。语文课不应该是感情枯燥的课,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能充分表达,使语文课富有感染力。

人文教育水到渠成:语文课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语文课的灵魂。但是离开了上述几点,人文教育就无法承载,就失去了依托。而上述几点做得好,做得到位,人文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得以实现,水到渠成。

这样说只在说明语文课的人文教育不应离开语文的特点而空洞地说教,即人们所说的“两层皮”,并不意味着对人文教育可以不放在心上,其他方面做好了,它也自然而然地做好了;并非如此,有自觉性与没有自觉性是大不一样的,备课时制定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不能忘记这一条。此外教师要特别注意在课堂上不要讲对学生成长不利的话,不能流露不健康的思想感情。作为国家公民,允许你有各种不同想法,但在课堂上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大原则。

还有一个似与定位无关其实也有关的问题,教材太厚与课时太少的矛盾。教材多达六七十篇到二百余篇,课时只有三五十节。教材太厚加重了学生经济负担,课时太少达不到前面所说的设课目标。如果开设一学年可以每周两学时,如果开设一学期应每周四学时。教材应按讲读与阅读一比二或一比三安排。

参考文献:

[1]陈黎明,林化君.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出版社.

[2][4]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正毅.在南开大学的讲演《传统的继承与现实的创新:法国奏出的二重奏》.

[5][6]郝文武.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式方式[J].教育研究,2006(10).

[7]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华东师大出版社.

[8]丁帆,朱晓进,徐兴无.新编大学语文[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大学语文应注重阅读教育 第7篇

一、大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问题

在中小学阶段, 语文能力教育是首要的教学任务, 在大学阶段, 情况则刚好相反, 人文精神教育是首要的教学任务。由于现代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实现从中学学习方式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还缺乏自觉读书的意识与习惯, 所以,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的阅读指导, 向他们推荐阅读的书目, 开设各种阅读的指导和讲座,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6年, 新闻出版部门对国民阅读问题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 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国民阅读率持续六年走低, 比1999年则下降了12.7%。结果显示, 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其原因时, 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3.7%, 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 这也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而在“没时间”读书的人群中, 20~29岁年龄段的年青人占54.2%, 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 有45.9%的18~19岁的在校学生排在首位。从年龄结构分析, 大学生是这两个群体的主体。有调查表明, 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 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5.2%、22.8%、9.3%、5.2%。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8.5%、86.4%、73.9%。所以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大学生阅读时基本以时尚期刊杂志为主, 甚至于在漫画大行其道的阅读环境中, 大学生喜爱漫画的比例也是前所未有, 有人说这是快餐文化, 也有人说这是垃圾文化, 培养符合学生心智与生理年龄相符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教育模式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这么多年的教育界, 学生还是会因为分数而影响升学, 影响在校的表现, 应试教育还是无法转变的教育现实, 学生在学习中甚少有阅读的计划和训练, 日常接触的都是教科书和教辅书, 老师也不能给学生太多的阅读建议, 多年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进入了大学就不用那样辛苦的学习了, 大学应当是一个风花雪月的时期, 所学专业与今后的工作并不一定挂钩, 何必再那么辛苦呢?拿到毕业证就行了!现在的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模式, 阅读在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阅读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也就出现了“学历高的人不太读书的”奇怪现象, 如果我们大学的课堂教学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 也许, 人文精神的土壤就会比较肥沃。

二、大学语文应注重阅读教育

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师应明确学生的阅读水平, 利用课程教学和辅导对学生的额阅读进行指导, 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进而塑造学生的高尚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1.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人类文学史上如群星璀璨、不可胜数, 别说学生, 就连名家学者也不能一一欣赏。如何挑选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 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专业知识列举适当推荐学生阅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点”的接触, 达到对于文学“面”的把握, 从而获得对于文学发展历史的一定认识, 遴选那些既有经典文学意义又有丰富人文内涵的作品, 以达到丰富文学知识、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2.阅读哲社、历史等不同作品

许多教师开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基本是文学篇目, 这样的阅读并不全面。培根在《论读书》里说:“读书可以作为消遣, 可以作为装饰, 也可以增长才干。”读一本好书, 就仿佛是在和一个高贵、智慧的人在做着亲密的交谈。对于能够完善知识结构的哲社、自然科学、历史和传记类的文学作品也应该增加阅读量。在现实生活中, 在面对相同的天灾人祸、名利追求时, 都有不同的喜、怒、哀、乐, 有的人也许清醒, 有的人则可能迷茫, 这时书籍便能给清醒者以慰籍, 给迷茫者以指引。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 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用梭罗的话说:“有多少人通过读一本书而使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3.提供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

西方著名大学基本采用的是阅读加讨论再加报告的教学模式, 阅读是整个教学的基础环节。每周500页~800页左右的阅读量, 是大学生的基本功。相比之下, 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写报告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大学语文教学和课外辅导应适当安排给学生讨论、辩论和展示阅读心得的征文、讲座等机会。学生的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会从各个方面得到提高, 诸如对社会现象的分析, 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大学是阅读的天堂, 严格地说来, 大学是一个提供了最大的读书空间与时间的场所。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引导学生阅读, 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从注重语文能力教育的中学进入到培养人文精神教育的大学, 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都要必修《大学语文》教育课程, 但在课程教育中存在着教学课时少、学生不重视等问题, 注重大学语文的阅读教育可以较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育,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阅读与大学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命名辨析 第8篇

在我国, 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孔圣人创立了有教无类教育说, 删定、编纂出《诗》、《书》、《礼》、《乐》、《易》、《春秋》, 他的弟子编定《论语》后, 就奠定了古代语文教育的基础。古代贵族弟子所学的学科名曰文学, 学校教育内容都是读经讲经。到十九世纪末, 我国大中学开设了外文学科, 相对于“外文”, 出现了“国文”的称谓, 但教材教法仍是沿袭读经讲经那一套。直到新文化运动时, 为了打破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当时的国语研究会及梁启超、蔡元培极力主张“言文一致”, 大力提倡语文教学革新, 加上1918年公布了注音字母和学习普通话的音标, 同时也用于教学课本, 于是以蔡元培为首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主张把国文读本, 改为国语读本, 这样便出现了“国语”的称谓。改国文课为国语课, 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的基本性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和教材教法的重大变化。这正如语文教育专家权威叶圣陶先生在《初中国语课纲要》中所指出的:国语课的目的与国文课不同, 它首先是“使学生有自由表现思想的能力。”到1949年的4、5月间华北人民政府的教科书编审委员会, 在编写中小学课本时, 决定把“国语”改称为“语文”。这是根据叶圣陶先生所说:“彼时同人之语,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他认为语文就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体。从此“语文”这一称谓, 在中小学延用至今。到1978年, 在当时大学校长匤亚明、苏步青的大力提倡下, 语文课开始走向高教讲坛。为适应大学语文教育之层次, 理所当然就把她命名为“大学语文”了。

然而若略加深究, 大学语文这一课题, 其实不能涵盖其内容。“大学”只是说明了学生的层次, 如小学语文、初、高中语文就是如此。“语文”已不是原来叶老所说的只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体的那种“语文”了。

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 主要是学习掌握汉语字词句知识和基本运用方法以及文以载“道”的理, 学习如何听说读写和学着做人。而大学语文承载的教学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二是传承文化精髓, 三是提升精神文明, 四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 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四个教学目的是倡导者的初衷, 集中体现了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重点在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但时至今日, 长达30年之久的教学实践, 让实践者对大学语文这一命题感到些许不足, 认为语文不仅要学习汉语, 而更要突出人文教育。事实上已有改革者把她更名为“中国语文”, 或“大学人文教程”, 或“大学人文语文”。这一殊途同归的共识, 显而易见是凸现了人文这一教育主题, 但为什么还是摘不掉“大学”这个帽子, 甩不了“语文”这个尾巴, 干嘛不把大学语文干脆更名为《国语人文》课呢?究其原因, 无非是舍不得“大学”这个光环, 才死抱文学作品选不放, 以便驾轻就熟地走着教“语文”的老路还落个得心应手, 或是语文改革意识还没有与走向世界现代化了的大学生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同步。若再退一步来说, 即便是对“语文”感情确实太深难以割舍, 然而用《国语人文》之课题来取而代之, 不是比其它用名更合适、更贴切、更好吗?论其缘由, 主要有二。

一、汉语是中国的国语, 那是勿庸置疑的, 用“国语”取代“语文”作为课题那是当仁不让的, 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名为“国语”的回归与复兴。

我国有56个民族, 虽说语言多种, 但经几千年的文化交流融合, 汉语逐渐成为中国普通话, 作为中国人的语言工具进行沟通交流, 同时并伴随着我们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 跨出国门, 成为世界通用语之一, 所以用国语来称汉语那是恰如其分的。况且, 汉语从文字语言的发展演变, 有着完整严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从许慎的《说文解字》, 到杨伯俊、王力、郭锡良的《古代汉语》, 黄伯荣、刑福义的《现代汉语》等代表性专著, 为学习、掌握、运用汉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保证。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历代的仁人志士、专家学者、文人大师, 用汉语言思维模式, 华美的文词书写出了无数文章和著作精品范例, 不正是我们能昂首挺胸地走向世界最充实、最丰厚的资本吗?因而将汉语即国语精要, 据学生现实需要, 有选择性地写进大学语文, 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不也是非常必要的吗?因此, 将“国语”二字写进《大学语文》课题, 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所以改大学语文课为国语人文课, 就和新文化运动时将国文课改为国语课一样, 说明语文课革新后, 国语人文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教法也应该都有很大变化。下面只就教学内容选取的视角变化来谈谈我的看法。

二、《国语人文》这一课题的视角, 是面向世界的大人文教育观, 是“语文”所纳范围不能同日而语的。

沿袭2000多年的语文教育, 从古代通过读经讲经育人, 到近现代甚至是当代以文选形式, 达到用传统人文教育人是现代大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一提及文学作品不是反封就是批资;一提到文人墨客士大夫, 不是怀才不遇而失意、愤懑, 就是高风亮节的铁骨铮铮, 表现出不同流合污, 并如何如何地志存高远、心胸旷达, 超凡脱俗等等, 都让现代大学生早已耳熟能详了。可是你还在他们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里仍喋喋不休地老调重弹, 你说这怎么能叫现代大学生安稳地坐在教室里不烦你的大学语文那简直是高中四年级的语文呢?但是我这里不是说现代大学生不反封批资, 不应该钦佩进步文人的傲骨和志趣, 而是借此说明现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潮中, 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观, 经过广泛深入地战斗洗礼悄悄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眼界大大地扩展了, 需要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忠、孝、节、义、仁、礼、智、信的观念和早已熟悉的思想以及基本的会做人的道理了, 而要的是具有更高更全面的综合性素质, 要的是新视角、新思想, 要的是走向世界敢与狼共舞的胆量、信心、智慧和气魄, 要的是能战胜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才能, 要的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原因及治国的经验和教训, 要的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主义的竞争自由贸易中有那只“无形的手”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竞争自由贸易, 又有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宏观调控规律中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各有长短处的经验教训来做好自己的事情, 达到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丰富多彩而复杂多变的社会, 为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储备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因而让现代大学生在学习恩格斯《论权威》的基础上, 用资本主义思想家的思想来丰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大学生的思想, 也是大有裨益的。譬如高中语文能学晁错的《论贵粟疏》和儒释道, 那现代大学生也学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知道知道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也是饶有兴趣的事吗?

同时, 还要学一学西方名人传记中的人文精神, 对完善现代大学生的性格和个性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学一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那宽容和博大的胸怀, 造就了讽刺并抨击她的莎士比亚这一文学巨匠, 更能看清那些昏王和暴君, 她有权力和力量, 能把跟她叫板的人像捏死蚂蚁一样碾得粉碎的那种凶残, 却又具有极其恐惧的心理和多么卑微的灵魂;学一学彼得大帝, 哪怕是做一个苦力徒工, 也要学会造船治国的本领, 振新俄罗斯的精神, 就知道为了祖国的崛起, 还有什么艰难困苦是我们不能克服的;学一学拿破仑所说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不是好士兵”, 那种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藐视一切困难敢创辉煌业绩的雄心壮志, 就会深知无所事事、如同行尸走肉的人是多么地可悲!是啊, 千万不要让早在清代西学渐近时就已被打破了的“夏夷之防”的思想所桎梏, 把《大学语文》的内容限制在主要是自己国家文、史、哲的范围内, 让现代大学生在不能“济苍生, 救黎民”时, 就只能拘于“独善其身”的狭窄理想的个性内。

《人文大国》里曾讲了一个令人玩味的故事:有一艘船上载着法国人、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船快要沉的时候, 对法国人讲:“跳下去是一种浪漫”, 于是法国人跳了下去;对美国人讲:“跳下去吧, 你已上了保险”, 美国人也跳了下去;对日本人讲:“跳下去, 这是天皇的命令”, 日本人便跳了下去;对德国人讲:“跳下去, 这是纪律”, 德国人跳了下去;对中国人讲:“别人都跳下去了, 你怎么还不跳”, 于是中国人便稀哩哗啦跳将下去。

大学语文教育方法与手段研析 第9篇

一、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普及到高校语文教育的各个层面

目前多媒体教育方法、手段, 以其丰富多样的视觉体现, 灵活生动的表现方法, 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相比于传统的老师在台上讲诵, 学生抽象的听取课堂内容, 色彩鲜艳的投影屏, 声情并茂的解说, 介绍, 将教材中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 通过画面, 声音, 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的讲解, 辅以这种教育手段, 让以往乏味、单调的教学过程, 变得形象、直观, 生动, 课堂气氛活泼, 学生兴趣被充分调动。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作品中一个场景, 画面, 可配上悠扬的音乐, 以及与画面相关的多媒体屏幕放映, 让学生如临其境,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学生对名著的阅读, 通过阅览大量名著, 达到训练与阅读能力与审美, 鉴赏能力, 写作能力的目的。

名著是文学巨匠思想与人生体验的结晶与心血, 大学生阅读名著, 不仅仅只是片面的从字、句去理解作品, 在阅读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体会其中的人生, 意境, 在思考的过程中, 也是一个总结的过程, 利于学生创新。

而在我国四大名著中, 《红楼梦》, 《西游记》等, 都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艺术文化瑰宝,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 心理刻画, 清朝时期豪门大宅的生活, 奢华……, 通过这部文化巨著的阅读, 学生可在其中吸取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 丰盛自己的文化见识, 并有判断, 有分析的对其中人物的性格进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等相关能力, 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阅读过后, 组织学生进行著作的讨论, 并进行读书报告心得体会写作, 做为期中或者期末的考核作业之一。

三、开展学生上台进行演讲或教材授课, 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未来职场中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 在大学期间, 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可以有效地培养、促进学生未来职场的与人交流能力, 表现自我的能力。

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 分期让学生对某一主题, 如, 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表现, 作品作家的人生、逸事等, 进行现场演讲。在这个过程中, 训练学生的胆量, 口头表达能力, 临场应变、发挥能力等。

而学生在演讲, 或者教材授课过程中, 必须要搜集资料, 进行分析、整理, 并写作成演讲稿, 或者课程备案,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方法, 对资料的甄选能力, 写作能力, 分析能力等, 都得到了发展。

现场的演讲与上课, 需要学生克服心中的胆怯, 通过多次的演讲训练, 无形中也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我的表达能力。

四、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的时候, 单调, 枯燥的教育手段、方法, 往往让学生产生被动、乏味接受的局面。

在授课过程中, 用优美生动, 声情并茂的诵读, 调动学生的情绪, 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人物、场景扮演等, 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 体会人物心理, 掌握作品中心, 如《雷雨》作品中, 可通过学生对四凤, 鲁大海, 周繁漪等经典人物的角色分配, 扮演, 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的精髓, 人物的心理, 旧体制、旧社会的罪恶等,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 形象, 生动, 教学方式多样, 通过表演、角色扮演的发方式, 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与深入体会作品的兴趣、热情。

小组讨论课程内容, 课堂互动氛围浓厚, 可设计与讲授课程相关的问题, 组织小组进行现场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 分析, 在此过程中, 加深对课程的印象, 并可现场提问, 与老师进行互动, 老师在此过程中, 领会、体会到学生想要得知, 想要学习的知识、兴趣, 为自身课程的设计, 也为学生学习积习性的提高, 创造、积累了优秀的条件。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还需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作品的见解, 对人物的分析, 认为, 培养其独立的分析问题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

五、在讲授过程中, 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讲授作品的时候, 有意识的对作品的写作技巧, 遣词造句进行列举, 分析, 与学生进行讨论, 鼓励其在写作过程中, 运用技巧, 方法, 达到灵活掌握, 活学多用的目的。

六、将审美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中去

语文教育, 除了传授工具性方面的知识, 运用之外, 文学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意境, 内容, 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审美教育, 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 陶冶性情。

如描写自然风景的文章、作品中, 教师应紧扣文章中描述风景的优美词句, 运用丰富的口头表达语言,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想象, 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然的美好、生命力, 从而激发, 调动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 如《牡丹亭·游园》, “生生燕语明如翦, 呖呖莺歌溜的圆”,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语言优美, 贴切,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与人物心情的结合, 刻画出庭园春日一派风和日丽, 的情景, 画面, 在讲述此作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对庭院景物, 春日烂漫风光、画面的想象, 陶冶审美情趣, 体会古诗词的意境, 语言之美, 无形中, 审美意识的提高, 审美观念的发展, 都得到了提升。

强化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审美品位

大学语文是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 通过对中外文学经典的阅读、欣赏与品位,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因此, 大学语文课程具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而在这其中, 审美性是最重要的功能载体, 是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要将审美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 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欣赏、感悟能力, 让他们在发现文学作品内在之美的同时, 也能得到人文熏陶, 培育和完善健全人格,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审美教育, 又称之为美育,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审美教育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 美育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 而与此同时, 又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作用;其次, 审美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 是以美启真, 以美入善, 以美化情;最后, 审美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塑造, 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 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 实现人的丰富性[1]。

第一, 大学语文所选取的各个篇章, 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是那个时代文学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再现与传达。以《春江花月夜》这一名篇为例, 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五种优美意象融合在一起, 构筑起一个梦幻般的美的意境, 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从月升写到月落, 把现实景象与心中梦境结合在一起, 随着月下景物的不断推移, 诗人的感情逐渐舒展, 虚实相间, 情景交融。明月初升至渐高时的春江夜景, 江海相连, 花月相映, 意境波澜壮阔, 诗人久久地站在这明月之下, 不由得产生出一丝感伤, 吟诵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感喟。在诗人笔下, “白云”的飘忽不定, 正如游子行踪的漂泊难驻, 这一片悠悠白云, 足以使人不胜其愁。“天意高难问, 人情老易悲”, 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 谁家的思妇又在哪座楼上想念着远方的情郎?游子之情, 闺阁之怨, 在这一唱三叹的诗歌韵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落月西沉, 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流连情绪不断增加,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的余晖洒满江树, 牵引着人的情思, 月已落, 夜将尽, 在这花香四溢、江潮涌动的美好夜晚, 只有哀怨未了、诗情未了。通过对这首诗人赏析, 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弥漫在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之后的离愁别绪, 诗人所创作出来的各种诗歌意象与情感体验相互交融, 营构出一个美的意境, 让读者在如梦如痴的审美体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与人生哲理, 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第二, 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体现在对真与善的追求方面。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和基础, 美离不开善, 因为人的任何实践创造活动, 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要求, 或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要求, 或者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要求;美离不开真, 因为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优秀作品, 往往穿越千年历史, 通过记言记行, 彰显春秋大义。以《国语》为例, 其记言生动逼真, 虽寥寥数语, 极尽简略, 却蕴含深刻哲理, 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其中著名的“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段, 记述周厉王荒淫无道, 引发“国人”对他的强烈批评, 召公劝谏其从善如流, 他不仅不听, 还变本加厉, 以高压政策镇压民众, 结果引起“国人”的反抗, 将他赶下台, 并流放于彘地。全文行文简略, 先以“虐”“怒”“喜”等字刻画出厉王的愚蠢与残暴, 结尾仅以“流王于彘”四个字交代, 简洁深刻, 形神俱现。召公的谏辞, 又以比喻手法点出寓意,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综合看, 全文有形象的描述, 有理性的论证, 有哲理的反思, 可谓真善美合一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 重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将审美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 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这是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第三, 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 塑造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 意为“面具”, 指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 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 又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 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 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 表现为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名篇, 都体现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气质和人格精神, 以《世说新语·任诞》为例, 其中刻画了众多具有高洁品性的人物形象, 体现了他们高于常人的人格品质、审美趣味和思想境界。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 大雪纷飞的夜晚, 突然想起远方好友戴安道, 即乘小船夜访,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 来到戴的门前, 却又悄然返回。“乘兴而行, 兴尽而返”, 这看似随兴所至、率意而为, 实质体现了王徽之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格气质, 呈现出的是一种超功利审美趣味。桓伊擅长吹笛, 有“笛圣”之称, 王徽之偶遇桓伊, 便让其演奏一曲, “弄毕, 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 他们的目的在于艺术并不在于人, 为艺术的目的既已达到, 所以两个人亦无须交言。《世说新语》所刻画的人物, 言行一致、个性鲜明、人格高尚, 绝无虚伪造作, 这种审美人格影响巨大, 广为后世称颂。

二、加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当前, 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被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 处于边缘化地位, 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 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也被逐渐淡化和消解。如何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

审美能力是一种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存在密切联系, 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 借助古典诗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 渲染一种低沉而优美的淡淡哀愁, 通过运用常用的象征艺术手法, 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象。学习这篇课文, 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 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更需要理解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 从而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深层目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必须转换思维方式, 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首先, 要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 在承认其工具性、实用性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其中的审美价值功能, 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除中文专业以外各学科的专业必修课, 规定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 引导他们感受母语魅力, 提高审美水平。其次, 随着通识教育的普及推行, 大学语文可以转化为多种人文学科的普及型课程, 借助通识教育发展自身, 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 他们除了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敏锐的审美能力、高超的教学技巧外, 还要融会中西文化, 贯通文史哲。最后,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 充分发展个性, 博学多识, 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 选取优秀文学作品, 提升大学语文的审美品位。

经过艺术加工, 优秀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审美意识, 超越现实生活的局限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现实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 经过艺术的再现, 却使人人都能随时欣赏了。”[3]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物和物化形态, 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了人类情感, 这种情感在改造和疏导庸俗、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时, 也净化了人的心灵, 化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对大学生而言, 大学语文课堂不是强迫性地灌输和训斥, 而是富有情感、润物无声的审美感化过程, 在这种审美化的情绪体验中, 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 塑造美好心灵和完美人格。因此, 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一方面要选择富有代表性、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所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应是被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优秀教材,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广大老师应时刻关注和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 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这篇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历史名篇, 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 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 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 不仅可以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更要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紧扣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开展课堂教学, 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他们潜在的审美需求, 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就是通过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 强化课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 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 提升艺术修养和品味, 陶冶心灵和情操, 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成果, 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一些多媒体器材如电脑、音响、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 新颖直观, 信息量大, 不仅教师操作方便, 学生也感兴趣, 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 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 激发他们对美的憧憬和兴趣, 特别是现在许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 改编成话剧、小品等, 更快速便捷地传播更多优秀、美好的审美观念, 这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途径和表现方式, 更容易为大学生认可和接受, 可以在课堂上广泛采用。二是利用现代传媒, 改变大学语文的讲授方式。一直以来, 大学语文教学沿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 老师照本宣科, 学生被动学习, 不仅老师因循守旧, 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而且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一些现代传媒, 如QQ、微信等, 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 可以引入课堂教学。老师在上课前, 可以通过QQ、微信告知学生上课内容, 并布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收到信息后, 为解决问题必须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 充分预习, 积极准备, 以应对老师上课时的检查与提问。这种教学模式的革新,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从内心深处纯净思想、升华感情, 与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共鸣, 从被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主编.美学与美育 (第二版)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90.

[2]范川凤.大学美育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7.

《大学语文》的教学对策 第11篇

首先,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从选文的内容上看,通常是选择名家名篇,与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复,这难免使学生感到乏味,学生对教材没有新鲜感。

其次,由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过分强调外语的地位,使得英语一科独大,冲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上《大学语文》课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看外语书。现在不少大学生往往有个误解,认为中学里学的汉语知识足够了,以为学好了外语,学好了专业课就有了一切。他们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的所谓语文知识,重外语轻母语,重专业课轻基础课。殊不知中国人离开了汉语单一地去学习外语,基础课不扎实就去学专业课,犹如空中建楼阁,没有基础,何以砌墙立柱?这道理是明白的,可惜不一定都能接受。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重视,这无疑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思想障碍。

第三,由于《大学语文》在大学里面的尴尬位置,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愿意花太多心思,使教法趋于老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大学语文的教法较之高中语文没有太大的新意,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并非容易。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的存在,让学生不重视外语和专业课也不现实。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至关重要。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显得十分关键。大学语文没有应试的束缚,教师上课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应呈现多元性。

一、以语文、人文之美吸引学生

《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量、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或含蓄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们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

儒家有积极入世的现实美;道家有遁世超脱的自然美。前者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后者如“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那些经过作家审美处理的自然美景,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那些感人至深的社会生活美,如革命英烈的彪炳业绩和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即使课文所描绘的只是平凡人的平常事,但其中蕴含的浓浓情意却也感人心扉。前者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后者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还有流光异彩的语言艺术美如语言的表现之美、鲜明的形象美、各具特色的结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竞放风采的风格美等。

如果大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就能充分发挥课件表达形式的“美的感召力”。例如《前赤壁赋》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课文利用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能很好地把语文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情领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外语课、专业课在这点上是很难和大学语文竞争的。

二、以爱憎、喜忧之情打动学生

凡是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饱蘸着感情之笔写成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授课时必须只有讲授者动了情,才能调动听课者的爱憎、喜忧之情。爱上了课文,就容易“心声”相通,加深理解,掌握技巧,陶冶情操。

试举《陈情表》一文为例。我认为全文上下,几乎都是“乌鸟”之情。作者用以情牵理的手法,去打动晋武帝的心。他一面剖明心迹,一面拒绝应召,从而在夹缝里求得生存。如此拳拳哀悯之情,娓娓恳挚之辞,如果离开了“情”,也就失去了“艺”。如果弄懂了作者的苦衷,也就能从积极的一面吸取“养料”。

不同内容的作品,应有不同形式的讲授,形式多样,而原则不变——同样应该“动之以情”。比如《谏逐客书》一文,它是以其严密的逻辑力量,点出秦王想统一中国的雄心,从而说服秦王收回“逐客令”。如果作者仅仅是罗列昔日秦国重用客卿而致强大,今日秦王所好之声色珠玉都产于异国的事实来证明逐客之举的“过失”,而没有满腔的感慨、惋惜、慷慨陈词之情,并点到他欲“跨海内”需要大批人才的“痛”处,我想秦王也许不会动心而收回成命。

三、以国家、民族之理感动学生

“大学语文”具有无可替代的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古今文学精品的感染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儒家传统一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感情。一个人的爱国感情,要从修身、齐家开始。一个不孝顺父母,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再如结合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培养学生关心民生疾苦。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应让他们关心民生疾苦,尤其是下岗工人、贫苦农民的安危冷暖。这些从小受父母、家人呵护的一代青年,应让他们象乌鸦返哺一样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之间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要结合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苏东坡可谓是潇洒旷达典范,遭遇“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就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被贬岭南,他又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司马迁身受腐刑,忍辱写成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著作《史记》。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言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知识和经验,还要重视学生的价值。教师不应占据了所有的时间、讲授了“所有的”知识,而要教会学生利用时间,自主获取知识。教会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材告诉学生诗人林逋一生不仕不娶,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究竟诗人有没有爱情、婚姻、后代?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再如可让学生讨论历史上的周瑜是否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智短才拙(与诸葛亮相比)、心胸狭窄?鲁肃是否真的是才智平庸的老好人?当时社会环境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应该批判还是认同?曹操到底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红楼梦》中秦可卿的原型是否像刘心武先生所说的是康熙的孙女?类似这样的介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怀疑精神。比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作品,大胆发表与前人、同学和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辩论、交流,然后汇总。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启发,引起了思索,自然他对这门课程也就会产生兴趣。

五、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作业

教师应少做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多以参与的身份投入其中,共同切磋。试以写作为例。严格地说我们大学生的写作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紧急状态”。由于语文知识贫乏而闹笑话;由于文字不够严密、准确而被别人钻了空子,造成经济损失;甚至由于书写不规范而赔款的也屡见不鲜。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今后工作的需要,进行写作练习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要写通文章,就得多读一些好文章。多读,就是要广泛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反复熟读课堂上讲授过的历代名篇。如果有百十篇好文章烂熟于心,写作时就会有更广阔的选词、炼句的“天地”,如果大脑里的语言仓库贮存丰富,那么写作的词汇就会自然而然地奔涌于笔端。教师应给学生开列书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根据教师传授的“书山线路示意图”和学生已经具备的独立进“山”的能力去穷“回溪”、探“幽泉”,求索自身思考着的问题的答案。

在多读的同时,要多写。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多写文章。多写虽然苦了教师,但学生的收获是大的,效果是好的。每次作文后要有“回味”,“回味”不仅仅是对习作进行讲评,而是在此基础上,从同一教学内容的各班上选出一到三篇有某一方面特点的习作,教师加以眉批、总评,辟一“习作选登”栏张贴,这是对优秀者的鼓励,也是对写作热情、写作技巧的促进。更主要的是把“讲评”从小课堂移到“大课堂”。让同学们一起来评,在教师的讲评后再讲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熟读博览,不懈储备,才能用丰富的知识清泉去浇灌学生。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很强,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它涉及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美学、艺术、戏剧以及自然科学等。大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各种知识信手拈来,必须用扎实的基础丰富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成为杂家。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钱梦龙,他们取得成就的基础是他们的学识,教学方法是在他们丰富学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教师忽视自己的人文底蕴,教学方法只能成为游戏。

所以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惑,我认为主要还是应从教师方面去找症结。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将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为师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探讨教学方法,完全能激起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完全可以唤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

“对世界名著、文学名著没阅读、不欣赏的人,等于高度近视的人不戴眼镜”。让新时期的天之娇子,不仅具有扎实的外语水平,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高尚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大学语文》教学浅谈 第12篇

一、合理定位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

中学语文教材已经重新全面修订, 大学语文中的许多传统篇目被下移。那么, 大学语文是否仅仅需要重新调换一些篇目呢?因此, 我们必须对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语文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就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的数量最多、最集中, 通过语文教学, 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不难看出, 语文教学历来只是一种手段, 传授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才是目的。换言之, 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就是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 将大学语文之“文”定位在“文化”上, 才是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的合理定位。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保证

1. 全景式立体化的内容展示。

大学语文容易成为单纯的“文学欣赏”课, 关注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人物性格等。这本无可厚非但并不全面, 因为我们在“文学鉴赏”的同时却忽视了文学背后的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我们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理解, 大学语文展示出来的不应该只是文学这样一个平面, 而应该通过一个作家或一篇作品, 展示出一幅反映社会和历史, 传递文化信息的全景式画卷。以《蒹葭》为例,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因为课本只选了《蒹葭》就只讲《蒹葭》, 我们要通过《蒹葭》引出《诗经》, 同时要引出《诗经》产生的时代, 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俗文化。所以, 我们所传递的知识, 应该是以文章为载体的高度综合的文化知识, 所涉及的篇目应充分具有文化层面上广泛的包容性, 应以文化含量的多少作为入选教材的标准。在讲解时, 也应立足于文化基点, 发掘其文化内涵。如《红楼梦》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 也许是一个并不吸引人的三角恋爱故事, 是一个并不令人紧张震撼的大家族兴衰史。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讲, “百科全书”的内容将为我们再现一个既往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 展示出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

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是我们古代文明的标志, 但我们对文明的诠释不应该只局限于历史的长河中。古为今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剔除糟粕, 吸取精华, 继承和发扬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我们的学生在简练的古文词句中修身养性, 练就从容投身社会的能力;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赋予现代大学生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大学》中宣扬的儒家思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尽管其旨在宣扬儒家弟子修身的途径以及修身的重要意义, 但对我们今天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依然有极其现实和典范的借鉴意义。文化、文明的传递性应该在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

3. 知识积累与素质提高并重。

知识是手段, 素质是目的。大学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 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要多背几首诗词, 多理解几种写作风格。而是要学生通过对大量经典篇目的学习, 潜移默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自己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的合格大学生。

三、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是增强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1. 教师讲解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相结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还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从心底喜欢学习语文这门课是我们每一位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教师的切入点。

2. 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资料室、互联网的作用, 将课堂延伸, 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库存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3. 整体推进和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

对文学的评价和分析历来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老师在课堂讲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多样性, 对观点的阐发、问题的看法应该“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要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浓厚学术气氛。

4.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 不仅使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 而且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技术保障, 我们对大学语文的文化定位才成为可能, 立体化的文化内容传递才可能得以实施, 大学语文的教改才得以最终实现。

摘要: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而面向全校各类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中, 其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当今在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主课题的时代背景之下, 如何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这是摆在我们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语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江少英.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凸显爱国主义主题——《大学语文》教学之体会J.引进与咨询, 2006 (09) .1江少英.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凸显爱国主义主题——《大学语文》教学之体会J.引进与咨询, 2006 (09) .

[2]程克江.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1) .2程克江.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1) .

[3]陈开美.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 .3陈开美.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4) .

[4]赵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及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2) .4赵卓.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及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3 (02) .

上一篇:春晚论文下一篇:科技情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