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改造范文

2024-07-26

工作面改造范文(精选12篇)

工作面改造 第1篇

1.1 采煤机内外喷雾简介及现状分析

采煤机割煤是采煤工作面的主要尘源之一, 约占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产生总粉尘的60%。采煤机处于综放工作面主风流中, 采煤机滚筒割煤产生的粉尘极易随风流向人行道方向扩散, 污染作业环境。采煤区机组内外喷示意图如下:

1-支架探梁手动喷雾;2-支架探梁;3-采煤机内喷雾;4-采煤机外喷雾

采煤机都有内外喷雾系统,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由于内喷受现场实际条件的影响, 发挥效果不好, 原因是采煤机内喷雾系统的密封易漏水, 喷嘴易堵塞, 有的采煤机螺旋叶片下方水路的过水断面积不够, 供水不足等, 都不能很好的发挥降尘、除尘作用, 并且受水压影响较大, 其水压要求不小于3.5MPa, 而实际中采用的是电机冷却用水, 其水压小于2 MPa, 所以容易造成喷嘴堵塞, 不能喷雾。

1.2 采煤机外喷雾系统改造的改造——机载加压泵可行性

喷雾效果的好坏与喷嘴喷射的水雾化程度息息相关, 喷雾压力越高水的雾化程度越高, 水滴的颗粒型越好, 从而水雾捕捉煤尘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为了有效提高外喷雾系统的喷雾压力, 我们可以在采煤机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采煤机提供的动力, 拖动体积小、重量轻的机载电动增压泵, 将来自低压供水管的水压增大, 经外喷雾快喷射, 压力可以提高到8.5MPa, 压力提高不仅使雾化颗粒的粒径小于28vm, 而且增大了水流和喷雾快的摩擦, 增强了雾化颗粒捕捉煤尘的荷电吸附作用。

现在多数煤矿外喷雾系统均采用喷雾泵供水, 从而提高喷射压力, 可将喷雾压力提高到8MPa, 大大加强了降尘效果, 但是使用喷雾泵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果采面的长度过长, 那么很难保证喷雾系统在整个采面保持较大的喷射压力, 距离喷雾泵近的压力较大, 距离喷雾泵越远, 那么喷射压力会相应的降低。为了使整个采面的喷雾压力满足我们的要求, 我们可以采用机载加压泵的方式, 采用机载加压泵可以解决采面过长给喷雾泵供水方式带来的瓶颈。在采煤机机身上安装一台增压泵以提高喷雾压力, 使之满足8.5MPa的要求。TQB80/12.5型机载增加泵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其参数如下:流量80L/min, 压力12.5MPa, 电机功率为22kW, 外形尺寸573mm×834mm×330mm。TQB80/12.5增压泵完全可以安装在机组机身上, 具有实际的可操控性。

2 采煤机外喷雾系统喷雾块及底座

外喷雾块作为外喷雾系统的终端部分, 对喷雾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设计的外喷雾的主视图如下:

侧视图如下:

外喷雾块底座设计如图所示:

工艺要求:采用25mm厚铁板制作, 所有弧线打磨处理, 禁止有尖锐菱角。孔尺寸为26mm;

使用说明:外喷雾快底座直接焊接的在摇臂前端, 喷雾块通过螺丝稳固在底座上, 有两种方向可以选择, 依照风向选择喷雾块稳固方向, 确保摇臂割煤时喷雾块喷水角度与煤尘下落角度相适应。喷雾块与底座本文设计的外喷雾块及底座在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各个采煤工作面已经广泛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结论

本文论述的几个方面对煤矿行业综采工作面的降尘具有一定得借鉴意义, 其中外喷雾块及底座的设计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摘要:煤尘的危害主要有煤尘爆炸和矿工尘肺病。煤尘爆炸造成的重大灾难性事故为大家所共知, 而煤尘引起的尘肺病造成的伤亡不被大多数人重视。殊不知, 不流血的“白伤”远远大于流血的“红伤”, 死于尘肺病的患者是矿难和其他工伤事故死亡人数3倍多。矿井的降尘不仅关系到井下员工的健康, 更关系到矿井的安全。采掘工作面是井下的主要产尘区域, 采煤工作面的降尘尤为重要。目前采煤工作面降尘的措施主要有采煤机内、外喷系统, 煤层注水, 放煤口喷雾系统, 支架移架喷雾系统。本文主要对采煤机外喷雾系统做出改进以大幅度提高降尘效率。

关键词:降尘,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

参考文献

工作面改造 第2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党委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统筹推进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提高农村住房质量,结合我区实际,现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省、市住建部门《xxxx年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继续做好脱贫人口住房安全保障,确保新增危房及时排查和保障安全,逐步提高金川区农房抗震能力。

二、重点任务

(一)巩固危房改造成果

区住建局要统筹做好全区农村住房安全保障组织工作。以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监测户)为重点,将xxx镇xxx村六七组、xx村和xx镇xxx村等存在较多生土住房的重点区域作为关注对象,兼顾区域内其他农户住房安全,组织镇村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及时掌握农村住房安全状况。通过农户申报、镇村初排、区住建局组织认定鉴定,持续做好新增危房动态监测和改造,确保新增危房排查鉴定及时准确、不错不漏。坚持实行危房动态监测月报制度,由两镇于每月xx日前向区住建局报送《xxxx年xx区农村新增危房动态监测统计表》,区住建局建立农村新增危房动态监测统计台账,经认定(鉴定)确认的新增危房,由两镇、区住建局根据危房现状、农户意愿等实际情况,逐户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分类建立整改台帐。由镇村及时组织实施,确保发现一户、改造一户、销号一户。其中:

1.经鉴定为C级的农村住房,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两镇配合区住建局制定维修加固方案,其中重点对象的危房由两镇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维修加固;其他农户的危房由两镇指导农户自行维修加固;对不具备维修加固条件的,采取直接拆除、拆除重建或置换的方式进行。对本人无意愿进行重建的,另有安全住房或经子女同意可搬入子女安全住房的,督促农户拆除整宗旧宅后,可按照《xx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残垣断壁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区委办字〔xxxx〕x号)文件中关于拆旧不建新政策对旧宅拆除进行补助。

2.经鉴定为D级危房的农村房屋,采取直接拆除、拆除重建或置换方式改造。短期内不能拆除也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按暂停使用或在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后改变用途,确保不再居住。有保护价值的D级传统民居及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等,专门研究确定处理方案。

3.对自筹资金不足或经济条件差的困难农户,可采取入住扶贫周转房、幸福互助院、村内闲置住房等方式解决农户住房安全,并督促农户拆除整宗旧宅。

4.对因灾导致的危房户,要做好统筹,通过争取灾后重建、农房抗震改造试点等项目,保障其住房安全。

5.协调推进xxx镇xxx村六七组等成片老旧生土住房规划重建工程。xx镇、市自然资源局金川分局等部门要持续沟通协调,全力推进xx村六七组等成片老旧生土住房的规划重建工作,区住建局要全力做好建设中的技术指导。

对于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确认程序、改造方式、建设标准、补助标准等参照《省社会救助条例》、《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及xxxx年《xx区农村危房“冲刺清零”筛查问题整改方案》(脱领办发〔xxxx〕x号)相关规定,实行差异化补助。

(二)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根据省市住建部门支持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开展农房抗震改造相关政策,稳步有序推进我区农房抗震改造工作。

1.确认程序

将仅有一套(院)住房并经鉴定不满足抗震设防目标要求的,且有能力、有意愿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新建住房的农户纳入农房抗震改造试点范围。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将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自建房纳入农房抗震改造范围。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对象的确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级评议、两镇审核、区住建局鉴定、区政府审批的程序。具体程序如下:

(1)申请。以户为单位,农户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农房抗震改造申请书》,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一卡通”复印材料及《农户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登记表》。

(2)评议。村委会收到农户的申请材料后,尽快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农户拟改造房屋是否为唯一住房进行审议并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上报镇政府进行初步审核认定,对公示有异议的及时核实原因后向有关方面说明情况。

(3)审核。镇政府收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对议定对象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上报区住建局组织鉴定。

(4)鉴定。区住建局接到镇政府的初审认定材料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据《省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评估技术导则(试行)》进行认定鉴定。其中:对已鉴定为危房、生土承重结构、砖土混杂结构、建成超过xx年及拟按照抗震设防标准拆除重建的房屋,无须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可直接认定为不满足抗震性能要求;拟加固改造的房屋必须对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

(5)审批。对拟改造加固的房屋,区住建局根据鉴定结果,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制定加固方案,报区政府审批,经同意后组织两镇实施。

(6)验收。农房抗震改造项目竣工后,两镇组织各村、包村部门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相关要求进行初验。初验通过后上报区住建局,由区住建局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质量验收,形成验收意见,经验收合格方可足额拨付补助资金。

2.建设方式和标准

针对待改造房屋的具体情况、农户意愿、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引导农户采取维修加固等方式进行抗震改造。改造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xxxxx—xxxx)、《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xxx—xxxx)、《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等有关标准要求,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农房抗震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两镇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支持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统建农房。区住建局协调设计单位编制符合抗震标准的农房设计推广图集,引导农户选用规范通用图集或有资质单位的设计方案,积极推广适合我区农村特点的农房抗震改造技术、新型节能建造保温技术材料和新型装配式农房,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3.质量安全管理

区住建局通过采取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督促建筑工匠或施工队伍严格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做好农房建设合同管理等措施,探索加强农房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有效办法,以此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工作的指导。特别在农房抗震改造施工过程中,要组织人员严格按照《省农村抗震房屋新建与加固技术导则(试行)》有关要求,适时到场进行监督指导,督促建房户落实农宅改造“上下圈梁构造柱”的基本抗震要求。同时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和施工安全检查,建立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巡查制度,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及时告知建房户并提出整改建议,做好记录。

镇村要主动加强对农房抗震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并制止农户在农房抗震改造过程中不良行为。

4.补助标准

对被确定为抗震改造试点对象的农户,视情况进行差异化补助。其中,仅有一套住房且未曾享受过农村危房补助政策的,按以下标准进行补助。

(1)新建房屋并拆除原有整宗旧宅的,按每户x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2)加固改造的房屋,由区住建局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量,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进行结算,经区财政局审核后,按审核值的xx%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xxxx元。

5.档案管理

区住建局要指导两镇做好农房抗震改造档案管理工作。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制度,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档案应包括农户申请、审核审批、抗震鉴定、施工协议、竣工验收意见和资金拨付等材料,加固改造的还应包括加固技术方案或设计图纸等材料。对集中连片统建的,可按整体建设施工合同进行管理。

三、工作保障

(一)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在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过程中,补助资金由两镇农经财政服务中心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改造对象,或在征得农户同意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可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给施工单位。农房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

(二)强化工作调度。区住建局负责做好改造对象审核审批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同时,要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指导调度督促制度落实。两镇负责做好改造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危房改造及农房抗震改造原则上应于当年年底前完成,特殊情况无法完成的最晚不得超过次年x月底前竣工。

(三)加强培训管理。区住建局要加强村镇建设管理力量,组织村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水平及业务素质。两镇要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管理,并指导农户与工匠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探索建立农村建筑工匠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和公示制度。由工匠按责任书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施工方责任并纳入“黑名单”,切实发挥农村建筑工匠保障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

我省加快农垦危房改造工作步伐 第3篇

8月23日,省农委与省住建厅联合召开全省农垦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地进一步明确总体目标和进度要求,加速推进我省国有农垦企业危房改造工作。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出席会议并对各项任务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

农垦危房系指在垦区土地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住房:一是破损严重、房龄超过四十年的房屋以及土坯、泥草结构的居民住房;二是建设部门认定的危房;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公共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等设施达不到规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四是破旧平房集中连片、房屋面积超过50%的居民点。

农垦危房改造包括改造房屋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两部分。其中改造房屋包括:一是在原址或择址新建房屋;二是对需改建的危房进行换屋面顶,加固墙体,设立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完善上下水和供暖、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居民点供排水系统,供电设施和线路、供气设施及管路、供暖设施及管道以及道路、绿地。

农垦危房改造资金来源由中央补助资金、地方补助资金和职工自筹资金组成,中央补助7500元/户,地方按1∶1配套,对地方负担的配套资金,省级财政补助6000元/户,属地财政配套1500元/户。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农场对农工增加补助,其余由职工负担。

目前,全省垦区共有危房47200套,危房总面積330万平方米,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垦区实际,我省垦区将利用五年时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其中,2011年改造7600户。

吴晓光副主任强调,危房改造必须充分尊重职工意愿,要根据农场的经济实力和职工的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在招标、建设、监理、验收等重要环节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职工的监督。要将危房改造的内容、标准和范围等政策向职工宣传到位,农场要与当地住建部门、职工和施工单位分别签订统一格式的协议,明确建设质量、标准和工期,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要建立完整健全的改造档案,并在户型设计、整体规划以及建材、施工队伍选择方面指导和帮助职工。

采煤工作面风巷改造技术研究 第4篇

刘店煤矿是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下属的大型矿井, 2005年开工建设, 2009年正式投产, 主采煤层为7煤和10煤, 核定该矿井的生产能力为1.50Mt/a。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两水平上、下山开拓。

1 工程概况

1015工作面位于刘店煤矿北翼101采区, 煤层倾角14°~31°, 平均18°。煤层赋存较稳定, 煤厚0.7m~5.7m, 平均3.5m。工作面内部地质构造较复杂, 掘进施工过程中共揭露断层14条, 工作面内落差小于2.0m的有5条, 落差大于2.0m的有9条, 其中落差大于等于3.0m的有6条, 预计工作面内小断层及次级褶曲较发育, 工作面内局部受火成岩侵蚀影响, 对工作面回采及煤质管理影响较大。1015工作面10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太灰岩溶裂隙水、断层水、钻孔水对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瓦斯绝对涌出量0.4m3/min, 煤尘有爆炸危险, 加强煤层注水, 必须安装洒水降尘设施。

1015风巷按中线跟顶施工, 巷道规格:4.4m×3.42m;巷道形状:三星半圆拱形;支护方式:采用“U”29型钢棚支护;巷道掘进断面积为13.96 m2, 净断面积为13.36 m2;用途:进风、行人和运料。

2 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1015工作面风巷推进至F11点38m位置处时, 受地质构造影响, 顶板下切, 且煤层变薄, 底板处煤层厚度仅0.3m, 机尾炮采段18m (30棚) 基本全岩。为减少炮采段破岩石开采对工作面推进度的影响, 提高煤炭质量, 决定对机尾炮采段进行改造。

机尾炮采段停止回采, 走向预留4排单体液压支柱, 拨门 (三叉门) 处支设木垛, 增强薄弱带支护强度。机尾第一架 (94#架) 向上3m使用3m∏型梁配合DWS3.15液压支柱向前顺山使棚, 棚档间距0.6m, 采取一梁四柱支设, 保持超前工作面2.4m—5m。为确保工作面正常通风, 94#架拉移后, 老塘留巷, 待向前使棚至炮采段受断层影响消失后, 向风巷刷通后继续回采。老塘侧垮落效果不好时采用编织袋装煤 (矸石) 进行充填, 防止漏风。掘巷角度与风巷角度保持一致。炮采段至风巷刷通后, 老塘开始回棚。

3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1 留巷安全技术措施

留巷段需加强清理卧底, 保证高度不低于2.5m, 通风断面不低于6m²;不正规支柱及时整改, 防倒绳水平销等安全设施配齐, 支柱棵棵穿鞋, 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在炮采段老塘补设一排顺山挑棚, 采用2.4m两面见线木料一梁三柱顺山支设, 增强支护强度;拉移94#架前, 在留巷内距94#架0.5m位置处支设一排走向挑棚, 使用2.4m两面见线木料, 沿工作面推进及时支设;拉移后, 及时对巷道内不正规支柱进行整改。

3.2 使棚安全技术措施

使棚段采用打眼放炮, 人工出煤的方式进行;放炮结束后, 端面距超过0.3m时, 采用适当长度半圆木顺山支设临时支护。至0.6m时进行正规使棚;使棚走向长度超前工作面2.4m—5m;采用一梁四柱顺山支设, 支设在π梁两端头200mm, 800mm处, 中间留1.0m人行道。柱脚扎脚需略低于工作面运输机尾壳上沿, 支柱及时拴齐防倒绳, 支柱活柱拔高不低于500mm;π梁走向间距0.6m;要求单体支设正规有劲且有扎脚, 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过顶采用0.8和1.6m半圆木配合1.8m大笆过顶, 间距0.2m, 0.8m和1.6m半圆木走向交错使用, 要求过顶严实, 使用不低于2层大笆;空顶时必须用木料接实顶板;进行下一棚过顶时, 上一棚支柱适当放液, 将半圆木窜入后老塘支架及时补液;向前使棚均采用此种方法;背帮采用1.6m配合半圆木, 间距300mm, 空帮处要求用煤 (矸石) 填实, 严禁空帮;拉移94#架时, 机尾使棚人员撤出, 严禁同时作业;现场要求有一名管理人员指挥, 其他三人配合进行。

4 节约费用及创造经济价值

整个项目施工共计70.9米, 施工巷道每米综合成本 (含工费、电费、支护材料费用等, 其中支护材料均为旧料复用) 约为1.5万元, 经过核算本项目实施费用约为106.35万元。项目完成后, 累计产出原煤25800吨, 1015工作面灰分从改造前50.23%降低到40.16%, 吨煤煤价提高80.56元, 共增效201.4万元, 创造纯经济价值95.05万元。

5 结论

1015工作面沿空留巷紧挨综采工作面为留巷最大难度, 巷道支护采取的方式, 留巷工作的推进度与工作面的回采速度的有效衔接为本次创新的研究课题。工作面通过设计改造, 将机尾19m炮采段甩掉, 加快了工作面回采速度, 从原来的一个原班3刀到一个原班5刀的效率提升, 减少了煤质灰分, 保证了全矿的煤质灰分控制在46%以下,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1]苏毅.一缘煤业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4.

危房改造工作协议 第5篇

甲方(乡镇人民政府):

乙方(改造户):

为解决农村困难家庭住房难,改善他们居住条件,确保他

们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双方根据《大化瑶族自治县农村

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达成如下协议:

一、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房屋因各种原因造成危房需要重

新建设和修缮的过程。

二、乙方位于乡(镇)村屯,房屋

经鉴定属危房,甲方支持乙方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乙方将在乡(镇)村屯,计划新建砖混结构房屋间,房

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根据实施方案有关规定及补助

资金到位情况,由县财政局直接拨付给乙方,其余资金由乙方

自行解决。补助资金乙方必须用于危房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三、拨付资金方式:

(一)乙方在规定的期间内完成改造工

作,整个改造工程要在2011年11月31日前完成。

(二)乙方

开工建设后,甲方拨付乙方改造资金总额的30%,完成工程50%

再拨付40%,竣工验收合格后拨付余额。

(三)甲方根据乙方改

造工程的进度,拨付改造补助资金。

四、危房改造系乙方的个人行为,甲方按照本协议第二条的规定承担重建补助资金的拨付工作,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包括乙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等。

五、乙方要严格控制危房改造中新建或拆建的面积,对少批多建的,甲方视情节轻重减少或取消补助。

六、危房改造的困难群众要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开展改造工作,按时按质完成改造任务。

七、乙方如违反第三条第一款的约定,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已支付的款项,甲方有权予以追回。

八、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乡镇人民政府代表人):

乙方签字(改造户):

工作面改造 第6篇

一是加大资金补助力度。2013年共下达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723亿元,比2012年增加59亿元,增长8.8%。其中,城市棚户区改造户均补助19202元,比2012年增加3472元,增长22%;国有工矿、林区、垦区及煤矿棚户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户均补助30418元,比2012年增加14237元,增长88%。

二是完善和落实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将税收优惠范围由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扩大到国有林区、垦区棚户区;明确棚户区改造项目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棚户区改造中的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实行划拨方式供应,除依法征收土地补偿费、拆迁补偿费外,免收土地出让收入。

三是鼓励企业出资参与棚户区改造。明确企业参与工矿(含中央下放煤矿)、林区棚户区改造以及垦区危房改造的支出,按规定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棚户区改造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1月底,棚户区改造已开工323万套(户),超过2013年计划开工量的6%;基本建成218万套(户)。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工作面改造 第7篇

保德煤矿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境内, 属河东煤田北部, 东西宽约5.7 km, 南北长14 km, 面积约55.9 km2。该矿采用“平硐+斜井+立井”综合开拓方式,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 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巷道掘进采用掘锚一体化施工。现开采二叠纪8#煤层, 平均煤厚7.36 m, 倾角4°~9°, 夹矸4~5层, 单层夹矸最大厚度0.45 m。8#煤属中灰、高挥发分气煤, 自燃等级为Ⅱ级,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爆炸指数为30.69%。

2 除尘系统现状

颗粒污染物净化技术包括固体颗粒和雾滴的净化, 传统上称为除尘技术, 依据净化机理不同, 分为机械式除尘、过滤式除尘、湿式洗涤和静电除尘4大类[1,2]。针对掘进工作面作业时产生的粉尘, 目前广泛采用喷雾降尘方式, 但普遍存在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

保德煤矿掘进工作面采用掘锚一体化施工, 生产效率及机械化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 掘进面割煤产尘点粉尘浓度大, 严重影响职工作业时的视线和健康, 且存在煤尘爆炸隐患。掘锚机自带湿式除尘风机除尘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除尘风机风量240~260 m3/min, 而工作面的供风量730 m3/min, 工作面带有大量粉尘的污风得不到有效净化, 导致浓度超标。除尘风机参数如表1所示。

3 改造试验方案

3.1 方案原理

针对现有除尘风机风量不足、粉尘净化不彻底之现状, 采用分段供风、集中除尘的方式, 对掘锚机自带除尘风机进行改造, 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 通过加设不锈钢分风器控制并调节工作面风量, 使之与除尘风机风量相匹配;除尘风机排风口外移10 m, 避免循环风, 并增设2道喷雾进一步降尘。

3.2 除尘风机改造试验方案

3.2.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81308胶运、辅运顺槽掘进工作面, 全尘浓度及呼尘浓度的粉尘测点布置:掘锚工作面割煤时煤机司机位置C1、锚杆施工时支护工位置C2、割煤时工作面回风流位置C3, 如图2所示。

3.2.2 试验步骤

(1) 试验前准备:①检查除尘风机各零部件紧固、连接是否松动, 有无异常现象, 并记录在案。②检查供水喷雾系统, 观察喷雾是否正常, 喷雾应能全部、均匀覆盖过滤板断面, 压力符合要求。③清除除尘风机风道浮煤等杂物, 使除尘风机风道畅通, 减少通风阻力, 保证除尘风机的吸风量。④启动除尘风机2 min, 观察其脱水是否正常, 排气口应无明显水雾, 排污口应水流畅通。

(2) 改造试验:①在掘锚工作面供风筒出口加设不锈钢分风器, 分风器距工作面不大于18 m, 通过调节分风器前端的盖子, 控制工作面风量, 使工作面迎头风速不低于0.25 m/s, 根据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 及时调节风量。②在湿式除尘风机的出风口加设3节Ø600 mm钢圈风筒, 引至局扇供风筒末端以外10 m处, 避免发生循环风, 钢圈风筒吊挂平直牢靠, 保证钢圈风筒能随掘锚机前进而顺利平稳向前移动, 工作面的局部通风动力主要靠除尘风机的吸风及供风筒的辅助供风。在除尘风机钢圈风筒排风口增设2道喷雾。

(3) 数据观测:除尘风机改造后, 测定掘锚工作面割煤时煤机司机位置C1、锚杆施工时支护工位置C2、割煤时工作面回风流位置C3的全尘及呼尘浓度, 并将测定结果与除尘风机改造之前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3.3 试验结果

粒径>5μm为全尘, 粒径≤5μm为呼尘[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739条规定:全尘浓度不得大于10 mg/m3, 呼吸性粉尘浓度不得大于3.5 mg/m3。除尘风机改造前后掘进工作面全尘及呼尘浓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除尘风机改造后掘进工作面作业环境全尘与呼尘浓度均明显下降, 且锚杆施工时支护工位置以及割煤时工作面回风流位置粉尘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4 安全技术措施

(1) 由于产尘量大, 导致除尘风机除尘滤网堵塞。派专人每班检查滤网积尘情况, 发现堵塞, 及时更换新的滤网, 对旧的滤网及时进行清洗。

(2) 由于除尘风机无计划停风、运行不稳定、钢圈风筒吊挂不平直、破损脱节等原因造成钢圈风筒出风量减少, 导致掘进工作面无风、微风、产生循环风、瓦斯超限。在除尘风机钢圈风筒的出风口安设风速传感器, 当风速低于7 m/s, 发出声光报警, 作业人员迅速打开掘锚工作面供风筒的分风器三通供风口, 加大压入风量, 预防瓦斯超限, 同时加强除尘风机的检修检查, 加强钢圈风筒排查补漏工作。

(3) 由于掘锚工作面供风量较小, 瓦斯涌出异常导致瓦斯超限。掘锚工作面瓦检员每0.5 h检查一次瓦斯浓度及除尘风机出风口瓦斯浓度, 当瓦斯浓度>0.50%时, 必须立即停止除尘风机工作, 并将正压供风筒的分风器三通口打开, 加大压入风量。

(4) 正压供风筒及除尘风机吸风口距工作面迎头距离太远, 导致掘进工作面迎头无风或微风。正压供风筒距工作面迎头应不超过18 m, 除尘风机吸风口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2 m。

(5) 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安设位置不合适, 导致不能准确监测瓦斯浓度。根据相关规定, 掘进工作面CH4传感器距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不超过5 m。传感器报警值≥0.8%, 断电值≥1.2%, 复电值<0.8%。瓦斯传感器断电范围为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巷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6) 局部通风机与除尘风机不闭锁, 局部通风机停风, 除尘风机仍然运转, 导致产生循环风, 引发瓦斯事故。局部通风机、除尘风机实现风电闭锁, 局部通风机出现停电停风后, 除尘风机能够自动停止运转。恢复局部通风机运转前应对其安装地点附近及工作面瓦斯浓度进行测定, 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瓦斯排放;在确认附近10 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0.5%时, 方可人工恢复开启除尘风机。

(7) 其他设备开停导致除尘风机运转不正常。除尘风机要实现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专用变压器, 严禁与掘锚机同停, 要保证运转稳定, 要全时段运转。

(8) 除尘风机前端除尘器多孔喷嘴堵塞或水压过低, 可导致大量煤尘流经除尘风机, 导致煤尘事故。应严禁除尘器无水喷雾运行使用, 定期检查除尘器内部4个多孔喷嘴的完好性, 保证喷嘴畅通及水压。

5 结论

(1) 采用分段供风、集中除尘的方式, 控制掘进工作面供风量与除尘风机吸风量相匹配, 能显著提高风机的除尘效率。

(2) 割煤时产生的煤尘, 随污风被除尘风机吸走, 绝大部分煤尘被除尘风机前端的除尘器过滤, 带有少量煤尘的污风排放到非人员作业地点。

(3) 在除尘风机排风口外增设2道喷雾, 能有效降低割煤时工作面回风流位置粉尘浓度。

(4) 该改造工艺适用于瓦斯涌出量较小、巷道断面较小的掘进工作面。

摘要:为提高保德煤矿掘进工作面除尘率, 降低粉尘浓度, 通过现场试验, 采用分段供风、集中除尘的方式, 在掘进工作面加设分风器控制供风量, 使之与除尘风机吸风量相匹配, 并在除尘风机排风口外增设2道喷雾进一步降尘。经现场应用及测试, 改造后作业环境全尘与呼尘浓度均明显下降, 对减少矿工职业病危害、治理煤尘爆炸隐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通风除尘,湿式除尘风机,除尘率

参考文献

[1]向晓东.现代除尘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67-68.

[2]谭天佑, 梁凤珍.工业通风除尘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海南部署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第8篇

会上, 18个市县 (三沙市除外) 对自2010年以来各地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结合各自实际对今年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作出表态,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许虹总结了海南省近年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深入分析了我省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同时对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了布置, 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孝京做总结讲话。他要求我们要明确目标, 认清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 并积极做好整改。

他指出, 要高水平、高标准做好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以包村驻点的形式落实到位,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二是要合理确定补助对象和标准, 多渠道筹集资金, 尽力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三是要加强督促检查, 保障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四是要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 整合资金,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特色旅游村庄;五是贯彻落实《海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海南省农村居民建房审批办法》等文件要求, 引导农户积极履行报建手续, 切实保护农民财产权益;六是要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整治四风为契机, 转变观念、转变作风, 廉洁自律, 切实加强为民服务理念;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人员及农村工匠的培训学习, 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队伍和建设施工队伍。

近井筒对拉采煤工作面改造的实践 第9篇

一、工作面现状

康华矿21001工作面现为对拉工作面, 该工作面北部70m为该矿井在用风井, 南部为21002工作面 (尚未施工) , 东部为21采区运输巷, 西部为井田边界。21001工作面下付副剩余131m (至皮带机尾) , 采用29U型钢支护;上付巷剩余140m (至回风巷口) , 采用29U型钢支护;中付巷长140m, 采用11#矿工钢支护, 靠近工作面10m范围内已更换为木支护;上工作面切巷长80m, 下工作面切巷65m, 两个采面工作面均采用2.2m∏型钢梁配合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上工作面滞后下工作面4m。上、下工作面沿倾斜方向各有一条联巷, 上面联巷 (一联巷) 距上工作面切巷口70m, 下面联巷 (二联巷) 在一联巷东部60m处, 一、二联巷均采用11#矿工钢支护。如图1。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面上部表土层厚78.5m, 基岩层厚186m, 按上岩层移动角700, 下岩层移动角450计算, 风井保护煤柱为137m, 现上付巷距风井法线距离仅70m, 风井保护煤柱太小。二是工作面上付巷与采区回风巷对口回风, 致使工作面回风不畅。

(二) 解决方案。

一是停止21001上工作面的回采。二是在21001中付巷内距一联巷口5m外构筑风门;在二联巷内距21001下付巷10m范围内安装一组风门, 距风机10m处构筑一组风门, 施工21001工作面中付巷改造巷 (即21001中付巷里段) 与采区回风巷贯通, 用于改造巷施工, 待改造巷施工完毕后拆除通风设施。三是工作面中付巷采用沿空留巷的方式用于下工作面回采时通风使用。四是在21001上付巷施工一条巷道, 直接通往矿井总回风巷内。具体改造计划如图2。

(三) 改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21001中付巷改造巷施工时, 21001上付巷有共用回风段, 制定共用回风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 沿空留巷后, 受采动影响, 支架极容易背称、歪旋, 且不易进行维修, 对周边支架进行加固。 (3) 大面积的采空区, 容易漏风和发生自燃现象, 用黄泥对21001上工作面舍帮进行封堵, 在上偶角安装CO传感器。 (4) 21001工作面中付巷需要进行4次探放水工作, 探放水时间预计15天, 巷道总施工为45天, 方能与矿井专用回风巷贯通。 (5) 21001工作面预计推进45m, 21001中付巷口内风门在超前支护20m范围内, 给超前支护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掘进速度过慢, 回采速度过快, 无法保证该风门有效使用。减小工作面的推进速度, 使超前压力在风门以外时, 中付巷改造完成。

三、具体施工顺序及方法

(一) 通风设施。

(1) 在21001中付巷内一联巷口以里5m处构筑一组调节风门, 以防止中付巷里段形成盲巷;同时更换21001工作面中付巷内现有的皮带, 铺设溜子;完工后在二联巷内下付巷以里5m处构筑一组风门。 (2) 拆除一联巷内风门, 为后期施工中付巷改造巷做准备。 (3) 在二联巷内下付巷以里, 风门以外安装一组双风机, 施工21001上付巷回风联巷, 解决对口回风问题。 (4) 施工完毕21001上付巷回风联巷后, 将风筒自中付巷处拆除, 将风筒引入21001中付巷外段施工使用, 直至巷道贯通。 (5) 巷道贯通后, 立即调整通风系统;只将21001中付巷内调节风门摘除, 使一部分泛风流自中付巷至采区回风巷, 直到矿井总回风巷。另一部分泛风21001上工作面至上付巷, 至回风联巷、矿井总回风巷;待风流稳定后, 停止二联巷内风机运行。

(二) 井巷工程施工。

(1) 在施工21001中付巷里段的同时, 可同时回采工作面。21001上工作面回采最后3排巷, 主要是卸压、整理工程, 用竹笆闭实帮、顶, 全封闭管理工作面。 (2) 在21001上工作面切巷靠近上出口5m范围内用编制袋装煤垛在舍帮, 使回风更顺畅, 减少自燃发火的机率。 (3) 施工21001中付巷改造巷期间, 21001下工作面正常回采, 采用沿空留巷的方式以供回风。具体回风路线为:工作面-21001中付巷沿空留巷段-21001上工作面切巷-21001上付巷-矿井专用回风巷-风井-地面。 (4) 具体沿空留巷的方法为:在工作面中付巷距切巷口20m范围内打双排超前支护, 两梁中间留0.8m的距离, 柱腿成正“八”字型, 保证一梁三柱。柱下站木鞋, 防止支柱钻底, 保证该段巷道不低于1.6m。 (5) 沿空留巷施工顺序:摘矿工钢腿-站单体液压支柱-推溜子-采空区侧护帮-矿工钢梁中打点柱-摘单体液压支柱-站矿工钢腿-打抬棚。

(三) 巷道回收。

具体巷道回收顺序如下:21001上工作面切巷-21001中付巷沿空留巷段-21001上付巷-一联巷-二联巷。 (1) 待21001中付巷改造巷施工完成后, 将原中付巷改造段风筒自沿空留巷段引入21001上工作面内。 (2) 开启二联巷内风机, 自21001上工作面上安全出口处掐段巷道, 回收21001上工作面切巷内单体液压支柱及沿空留巷段巷道内支架, 一直回收到与现工作面放顶线齐;同时拆除中付巷内风门。 (3) 将风筒自一联巷内引入原21001上付巷内, 回收原21001上付巷内支架;先回收一联巷里段巷道与一联巷口齐, 再自总回风巷口处向里回收支架, 一直到一联巷口。 (4) 最后回收一联巷内工字钢支架后, 在一联巷内距中付巷不超过5m处打上密闭。 (5) 回收二联巷内机电设备及工字钢支架, 拆除风机, 在巷道两端均打上密闭。

四、结语

城市配网节能改造工作的思考 第10篇

1 当前城市配网节能改造的难点

1.1 负荷密度大,城市发展速度过快

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长安镇面积为83.4km2, 2007年最大负荷达到93.8万kW,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这种大密度用电负荷需要更多的变电站布点、出线间隔和线路(电缆)走廊。但受土地资源约束和城镇规划的局限,目前要进一步增加变电站布点、出线间隔和线路走廊,难度极大。由于低压供电线路相对较长、负荷电流超过经济电流密度,以至于造成线损率较大的情况。

1.2 居民用户对电力设施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电力设施的电磁辐射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城市居民对电磁辐射问题存在强烈的恐惧感;配电设备的噪音污染、高电压等原因,居民用户更是对配电设备的布点安装持较大的抵触情绪,致使东莞市及其乡镇中普遍存在“只要电力不要设备”的现象,供电企业的配网改造和发展阻力极大。

1.3 节能变压器生产成本高

配电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是配网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经开发出各种节能变压器,主要是显著降低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但因其造价比传统配电变压器高出30%~80%,而将健康的高能耗配变更换为节能变压器的经济回收期按节省的损耗费用计算一般达到20年左右,因此,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无论是专变用户还是供电企业,要放弃现在尚能运行的S7、S9系列改用S11、S13等系列配变的主观愿望基本上是没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配电变节能降耗改造工作的进度。

1.4 配变无功补偿最佳容量难于确定

配变低压无功动态补偿是降低配网有功损耗的有效措施,目前东莞100kVA及以上的公用变压器均要求进行动态投切无功补偿。然而无功补偿的分组容量和总容量的确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优化问题,与配变容量、负荷曲线、功率因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并涉及到电压水平问题。目前对所有配变均按30%容量左右来配置补偿容量不尽合理,造成部分补偿度不足、部分补偿容量过剩浪费的情况,且电压合格率还有提升空间。另外,无功补偿如何分组未能结合各配变负荷的实际,造成无功补偿效率较低,降损效果远达不到理论估算值。

1.5 电力设施被盗现象猖獗

目前东莞电力设施偷盗现象相当猖獗,技术手段也越来越高,从380V到220kV的各电压等级的设备都是被盗对象。由于该局人手紧缺、工程量大,迫于压力,只好采用截面较小的电缆来降低被盗的风险,这显然是既不利于节能,又不足以满足负荷的需求,实在是无奈之举。

2 对策与思考

2.1 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对群众的宣传

通过与政府和群众的沟通,争取得到市政规划和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让百姓减少对电力设施的顾虑,增进对电力建设的理解和接受,确保电力建设与配网的顺利进行。东莞供电局在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同时,利用网络、宣传栏等各种平台加强宣传与沟通,特别是今年南方雪灾抗灾抢险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的广泛宣传,在广大市民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拉近了供电企业与群众的距离。

2.2 与变压器生产企业联手向政府争取政策扶持等

建议通过政府税收、财政补偿、节能奖励等政策的落实,促进节能变压器厂家生产成本的下降,推动节能变压器的广泛应用。另外,供电企业应提高配电变压器采购门槛,达不到节能要求不予采购。目前该局对S9等老型号变压器不再审批采购,鼓励大客户选用S13和非晶合金系列变压器。另外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研究了高能耗变压器更换的经济效益评估,除了降损效益之外,还计算了减免无功补偿量效益、老变压器残余价值、因新旧变压器故障概率不同的故障停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故障维修费用、故障少供电量和用户停电损失),引导用户和供电企业本身加快高能耗变压器更换的步伐。

2.3 加强对配网无功补偿的研究

通过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配网无功补偿的研究,确定配网无功补偿的优化方案与技术细节。通过中压杆、低压侧的固定、分组、分相补偿以及变更导线型号等,制订出综合最优补偿方案,以更少的无功补偿资金获得更大的节能效益。

2.4 与公安部门等联手,加强电力设施防盗

针对低压电缆和配电变压器被盗频繁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电力设施防盗报警系统。通过与公安部门的联手工作,集中力量严厉打击偷盗者,并与媒体联合加强宣传和打击情况通报,发挥震慑作用。在此基础上,恢复大截面导线的敷设,确保低压线损率低位运行。

另外,由于单相变压器的应用可以高压直接供电到用户最近处,减少低压供电环节,推广单相供电将是实现配网节能降耗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加强节能降耗管理

(1)合理调整运行电压;(2)使用低损耗的新型节能变压器,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等;(3)平衡三相负荷;(4)合理装设无功补偿装置,优化电网无功分配,提高功率因数;(5)合理选择导线截面;(6)定期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处理线路电力泄漏和接头过热现象;(7)合理安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8)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电能损耗;(9)调整负荷曲线,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时用电。

4 节能改造实例

某配电线路的总长为8.66km,其中主馈线采用LGJ-150型号导线,长度2.57km,分支线采用LGJ-70等型号导线, 总长5.94km。共有配电变压器45台,总容量9995kVA,线路功率因数多在0.86~0.91之间。通过优化计算得出改造方案为:(1)将主馈线前段2200m的LGJ-150导线更换为LGJ-240导线;(2)将240m的LGJ-70分支导线更换为LGJ-150导线;(3)在主馈线后端进行了杆上无功补偿150kvar一组并联电容器;(4)在9台配电变压器进行了低压侧补偿,补偿容量总共1050kvar。

以上改造过程中,更换导线投资33.03万元,无功补偿投资17.89万元,总投资为50.92万元。改造后该线路大方式下的网损率由5.14%降至3.27%,估算年节省网损费用约为23万元,节能改造的投资回收期约为2年,如附表所示。

浅谈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作的要点 第11篇

【关键词】 市政排水 管网改造 要点

引言

我国多数市政排水管网都建于七十年代,地下管网设施落后、老化,城区多处地段下水不畅、雨水难排。为保证市政排水系统的协调运转及排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市政排水管网改造是通过科学的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专业规划,弄清城区积水及内涝原因;摸清排水系统的排水规律、摸清排水系统中管渠、泵站的实际输水能力及现状以至今后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排水专业规划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就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作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1.市政排水管网中存在的问题

1.1排水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城区分别建有合流或分流制管网系统,但由于建设年代不一,建国前实行的建设标准与现行“规范”差距较大,特别是老城地区跑、冒、漏现象严重。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区人口密度加大,日均用水量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大,而管径容量却依然为建国前标准,难以达到其排放要求,因此管线经常淤堵。照此发展下去,老城地区内的污水将无法正常及时排出,遇到雨季,将出现大面积的内涝现象。

1.2管网年久失修

城市排水设施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建国前大部分管线早已超过其使用年限。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多数城市有部分地区砼排水管强度已属于破坏状态,随时有塌陷的可能。个别管线上方有建筑物占压,大大超出管线承载力,管线极易堵塞、破损。排水主线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其上方建有大量的建筑物,严重超出砼排水管的承载力,砼管已无强度。

1.3排水设施破损严重

我国有些以煤矿资源为主的地区的排水设施,受采煤沉陷的影响较明显,靠近煤矿地区的排水管线几乎全部沉断、报废,暗渠由于不均匀下沉,基本丧失了排水功能,每年汛期积水严重,只能在路两侧铺设临时管线,将积水导入到明沟附近,靠泵再强行排入榆林明沟,经过几个环节,才能解决这一地区的积水问题。

1.4养护费用投资减少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未来几年内生活污水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排水管网的建设远远满足不了排水量增加的需求,与城市发展极不相匹配。由于资金投入逐年减少,现有的排水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改造,使春秋两次季节性的管线清扫养护无法进行,仅仅能够维持更换丢失的井盖、雨水箅子,处理部分地区的跑、冒、漏。由于资金短缺使排水主线不能及时进行大面积扫除,导致户线频频冒水,居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每公里的排水设施维修费用与周边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1.5排水系统建设不及时

排水系统本身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协调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上必须保证排水系统内部各环节的协调运转、不能将其割离孤立对待。应该在排水建设及改造上有较为详细的排水管网改造专业规划做指导,而目前在排水设施的改造上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只注重房屋建设,忽略相应排水配套建设,在局部不能合理控制排水。对于管道的容量、承受能力没有科学的数据做依据,造成乱接、乱排、随意增容,使管网系统极为混乱,给有限的管道空间带来了极大压力。排水户线污水管混接、错接情况严重,部分地区管道得不到及时疏通、清淤,从而引发管线堵塞,污水外溢,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不良影响,成为投诉的热点问题。可见为改善排水管网构成不合理状况,纠正建设上的盲目性等问题,制订出一个较为详细的、符合排水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排水管网改造规划,指导今后的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作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在城市排水建设及旧网、泵站改造上,它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规划及资金情况,领导决策可以有目的、有步骤的分轻、重、缓、急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改造、调整、完善,使排水系统逐步趋于科学、合理,真正做到投资心中有数,避免建设投资盲目性及随意性。

2.2有利于排水管网的维护与检修

它可以为排水管线接设审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的设施维护、清扫工作。根据排水管网改造工作,结合管网特点进行科学审批,避免乱接、乱建、随意增容的弊端。根据排水规律,找出那些水力条件不好,易沉、易堵、负荷重的部位,加强养护,使排水保持畅通。

2.3有利于城市防汛工作的开展

在城市防汛调度指挥上,排水管网改造可以帮助我们抓住矛盾的实质性东西,指导防汛工作。由于摸清了积水、内涝原因及系统的排水规律,所以领导在防汛指挥上可以科学地调度,合理地运用现有设施、设备进行调水防汛,减少城市路面积水时间。

3.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作的要点

3.1 收集排水设施普查及基础资料

首先,要明确普查及资料的收集范围,应按各大排水系统进行,范围包括每个系统中的各个汇水区及每个汇水区的支汇水区。其次,普查及资料收集的内容应包括:水量调查、设施状况、积水区、排水区域划分及泵站的状况、功能、服务区域范围。第三,设施的普查及资料的收集工作在保证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可靠性。

3.2 进行排水管网改造规划的编制

根据设施普查及资料的整理结果,进行现有排水管网及泵站的校核计算。它包括现有各大排水系统中各汇水区、支汇水区的主、次干管及泵站输水能力的计算校核,找出其与实际承担负荷间的差距。然后,进行排水管网的规划设计计算。根据校核计算的结果,就其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改造途径及措施,并加以校核。对未来的排水发展趋势予以预测规划,给城市排水的发展留有余地。绘制规划工程图纸,编制规划方案设计文件说明书。因建设与改造项目,最终是通过工程实现的,所以要进行必要的图纸设计,同时在设计文件说明书中要对规划方案中的设计思想要进行充分论证及详细的说明。

3.3改变街道排水孔道的分布密度

在平直的街道,可以实行均匀的窗孔布排格局,但不能全是与界面平行的排水窗孔,必须有大的排水孔道,以应付特大暴雨的天气。为此,在街道的两侧路肩处要有很多的窗孔很大的(比如圆形的)窗孔,界面边缘的水平排水窗孔要保证足以应对一般来雨天气的排水需要,街边路肩斜坡式或者竖式的大的排水窗孔就必须足以应对突降暴雨和雨量超出一定水准的暴雨天气的排水需要。在地势低洼的街道必须设置特大的排水孔道,而且排水孔道分布密度必须远远大于平直的街道。

3.4设置自动开启应急排水系统

现代的电子感应技术已经很成熟,在特殊的街道和路段(比如,低洼的通道,城市的过街通道,地铁通道,过江隧道,铁路桥梁的涵道等),由于在暴雨来袭时容易集中来水,来水量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短时间内可以积聚暴雨,严重堵塞交通干道,因此,对于这些特殊路段,可以设置特别的感应系统和自动的排水系统(自动抽水系统)。同时,还可以设置报警装置,以召唤自动排水系统失灵时的“呼叫”系统,以求得到“人工开启”应急系统。

参考文献:

[1]吴秦.城市排水管网的现状及规划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1.28.

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的运用 第12篇

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发展过程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以司法部2003年出台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罪犯心理矫治起步阶段和罪犯心理矫治发展阶段。

(一) 罪犯心理矫治起步阶段 (80年代-2003年)

罪犯改造的手段包括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种, 但在2003年出台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将“心理矫治”专列一章, 足见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也有学者将心理矫治和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并列, 将其作为第四种手段。[1]截至2003年, 罪犯心理矫正已经从刚开始的医疗模式的“心理诊所”阶段, 发展到非医疗模式的“电话咨询”和“情感宣导”阶段, 目前正逐步向心理辅导模式的“发展训练”和提高民警心理素质的“全员训导”阶段发展。[2]

(二) 罪犯心理矫治发展阶段 (2003年-至今)

伴随《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的出台, 使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中得到快速发展。首先, 全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矫治体制系统。从建立的省市机构设置来看, 主要分为四个层次: (1) 省级监狱心理矫治指导部门; (2) 监狱心理矫治研究室; (3) 监区心理咨询与矫治室; (4) 其他如心理咨询热线、行为门诊、网上交流平台等。[3]其次, 罪犯心理矫治的配套设施如心理咨询室、心理矫正室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最后,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提高, 热线电话、网络热线等也正逐步得到普及。

二、罪犯心理矫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 我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 但由于心理矫治理论薄弱, 发展起步晚等原因, 故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应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对罪犯心理矫治的定位还不够准确

虽然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中将心理矫治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但致使定位在罪犯心理疾病的咨询和治疗上, 没有将其定为一种改造手段, 故心理矫治在具体的工作中容易被人忽视, 使其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 在下一步工作中, 需要对其重新定位, 使其能够和管理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一样, 成为罪犯改造的一种手段。

(二)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仍需规范

目前, 全国的监狱心理矫治机构和工作机制已经逐步建立,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初具规模, 但从体系化的角度看尚处于初创阶段, 缺乏统一的领导, 表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心理矫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 [4]鉴于目前心理矫治机构设置混乱, 缺乏统一领导, 应当在现有条件下整合资源, 严格依照监狱管理体制, 建设由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统一领导, 各监狱、监区分级管理的心理矫治系统, 配置专业的人员和必要的技术设备, 加强各机构间及高校等心理学研究机构的沟通, 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罪犯改造工作中去。

(三)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仍急缺专业人员

目前,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主要由经过一定心理学培训的民警担任, 但其专业素质却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首先, 从民警对罪犯心理矫治的认识来看, 尚存在诸多偏差。监狱民警在传统改造体制下与心理矫治体系下产生定位冲突, 未能足够重视心理矫治工作, 使工作流于形式。其次, 罪犯的心理矫治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狱民警在矫治对象心目中能否建立起一种值得尊重、信赖的形象和能否形成有利于心理沟通的关系, 而民警却以教育的方式代替之。总的来讲, 心理矫治人员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技能的训练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心理矫治工作者的培训, 并尝试走出一条心理矫治工作者职业化道路, 使我国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5]

三、展望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笔者认为, 心理矫治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必将成为罪犯改造的另一种手段;越来越多的监狱管理人员必将接受和运用心理矫治;司法部必将颁布和实施更加规范的规章制度;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加紧我国心理矫治理论的研究, 使心理矫治在罪犯改造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使罪犯改造工作更加科学, 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在罪犯改造工作中落实。

参考文献

[1]彭春芳、辛国恩、吴新中:《罪犯改造新方法、新途径调查研究》, 《中国监狱学》, 2005年。

[2]李洪吉:《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的进程》, 《社会心理科学》, 2003年。

[3][4]胡昊昕:《罪犯心理状况研究与心理矫治体系的构建》,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3月第21卷第1期。

上一篇:智慧城市的生态文明下一篇:PCV2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