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范文

2024-07-25

和谐范文(精选11篇)

和谐 第1篇

一、关于和谐教育管理的理性思考

和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美,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

和谐的管理模式, 不能单纯依靠僵硬的管理体制, 因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是对人的智能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在学校管理中, 我崇尚与人为善, 成人之美, 还要常怀感恩之心。自己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修养, 提升做校长的人格影响力, 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勤于思考, 将“和谐”的智慧融入管理之中, 使教育主体诸要素间得以和谐发展。

二、建立和谐管理团队和制度

“和谐”即各方因素配合得适当。从历史的角度看, “和谐发展”继承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和谐观”, 体现了“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 要在和谐的办学思想的践行中下工夫, 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和谐教育是学校校长、教师工作的着力点, 作为学校的校长我对“和谐”始终孜孜以求, 努力建立和谐而充满活力的管理制度。

我坚信“和谐管理”理念会使学校成为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的乐园, 使管理者和教师、学生都会有愉悦的心情。因此, 我将对和谐的追求融入学校管理中来。我依托行政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力求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到平衡各方的关节点, 并通过不断地革新校内规章制度、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在提倡谅解与宽容、促进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中, 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构成了和谐的管理团队, 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中, 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 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干部们的热情, 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个人的潜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而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力。

三、建立和谐的干群的关系

古语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干群之间的和谐并非干部不敢管、问题被掩盖, 也不是教师个性被压抑、矛盾不解决, 而是学校教育部室间的协调运转, 形成一种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我主张行政以服务教师、忠于教育为前提的情感治校。我要求学校的管理团队要身先士卒、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用服务感动教师, 用规范的制度引导教师, 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在对待教师的失误时要与人为善, 在对待教师的向上愿望时要成人之美, 在对待教师的自觉践行、善意补台时要常怀感激之心。坚持挖掘教师的内部潜能, 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 对教职工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扬长避短, 通过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孺子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措施来激励教师们的工作热情;通过慰问教职工及家属把温情送至每一位教师心中;通过连续多年来担当重大节假日值班让教职工能够与家人团聚, 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工作的乐园。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校园的建立应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迪, 进而使“教”与“学”产生共振效应。小学生学习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教师, 也会喜欢上他 (她) 的课, 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因此, 我提倡教师应在课堂内外真诚, 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 将欢乐带给学生, 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 与学生交友交心,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给他们多些关心、多些鼓励、多些信任, 使他们感受一个平等、和谐、友好的环境。教师要真正地去爱每一个学生, 经常和学生谈心和进行家访,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提倡多样创新、灵活多变、追求个性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体现教学的民主。长此以往, 这“情”的力量就如同春风化雨一般, 在点点滴滴中感化学生, 就会使学生们真正地喜欢这位教师, 爱上他的课, 对教师所教的知识认真领会, 并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 从而激发良好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使素质教育得以和谐发展。

创建一个宽松友善、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是我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干部的精心管理、教师的教书育人、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和谐校园的全部内涵, 他们在和谐的校园中心怀和谐的心情, 共同从和谐的起点出发, 奔向和谐的未来。

我推荐的书

●《和教师的谈话》, 赞科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肖川著, 岳麓书社

●《向孩子学习》, 孙云晓主编, 晨光出版社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漫话》, 约翰·洛克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陈向明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家评传》, 沈灌群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和谐 第2篇

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和谐企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实施。准确把握和谐发展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树立落实和谐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实现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树立和谐发展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诸子百家无不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整个天是一个和谐”、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欧文“新和谐公社”,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憧憬和期盼。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已经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80多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 刻,面对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重要战略思想,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理想信念。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谐不仅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典型特征,更是生产力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关系的真正归宿。

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肖亚庆在200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构建和谐中铝”的战略思想。作为中铝公司的核心企业,公司也及时提出了“和谐共赢谋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2006年员职工代表大会上,正式确立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想,指出要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始终坚持同心、同向、同步、同力,相互支持,统一行动,努力增强整体优势,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

追根溯源,公司“和谐共赢”的思想早在2002年重组改制期间,就已经成为三万余名员职工的一致共识。四年来,公司牢固树立“一盘棋”、“一家人”的思想,统一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发展项目的规划布局,统一对外协调征地 租地事宜,统一接收安置退伍军人,统一举办首届运动会、首届文化艺术节,有效地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公司和谐共赢发展,得到了中铝公司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公司连续四年保持中铝公司所属企业首位。公司资产总值超过107亿元,营业收入达到94亿元,均比2001年翻了一番。和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和坚强基石。

三、构建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目标,我们要从重组上市以来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起点出发,向着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二个5年新的发展目标迈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企业。

具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按照中铝总部各项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发展要务,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中心,以增利降本和高效发展为主线,以节能降耗、自主创新和管理升级为重点,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具体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把公司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环境友好、超越创新、团结共赢、安居乐业、充满生机与活力,资产总值和经营收入双双超过200亿元的新型铝工业基地。

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支撑的关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就是要建立与地方政府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内部间良好的共赢环境;企业内部干群间、员职工间良好的人际环境;“三室”及生产一线良好的工作环境;社区内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良好相处的生态环境。

超越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进而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团结共赢:就是要坚持上市公司和存续企业“一家人”、“一盘棋”思想;坚持协同发展、共赢发展、和谐发展;坚持相助相长、相依相存、团结统一,在实现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关联企业共赢式的和谐发展。

安居乐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员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员职工的根本利益,积极营造诚信友爱、敬业奉献、平等民主、团结拼搏、融洽相处的和谐氛围,实现户户安居乐业,家家亲情融融。

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充分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企业管理规范与公平,使企业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四、构建和谐企业的措施

构建和谐企业,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一五”是新起点、科学发展是立足点、改革创新是着力点、和谐惠民是落脚点这个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把构建和谐企业做为一 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始终坚持同心、同向、同步、同力,相互支持,统一行动,努力增强整体优势,形成合力。

1、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努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全过程,全力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公司将紧紧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河南分公司资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双双达到150亿元以上,氧化铝产能达到280万吨以上,跻身世界氧化铝企业3强;长城铝达到经营收入35亿元以上,利润2亿元以上;矿业分公司达到年供矿总量1100万吨以上,自采650万吨以上,资源保障年限20年以上。届时,公司资产总值和经营收入将双双突破200亿元,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铝工业基地。

为此,我们将加快自备电厂、15万吨出口碳阳极、50万吨选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高起点改造电解铝,使产能突破50万吨,提高多品种氧化铝、铝合金、镓系列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使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铝公司各成员企业中位居前列。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

员职工既是和谐企业的营造者,又是和谐企业的受益者。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充分尊重人,真正把员职工当作企业的主人,使广大员职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源泉充分涌流;二是正确看待人,妥善处理好管理者与员职工、员职工与员职工、企业与社会和客户的关系;三是有效激励 人,充分发挥员职工的聪明才智,把关心人与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和成就人统一起来;四是全面发展人,做好员职工职业规划,使员职工在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从而为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动力 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已具备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条件,有较强实力的研发机构,有一支较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也具备承担重大科技课题的研发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健全合理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使企业综合技术实力与技术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科技降本1亿元以上,科技进步对降本增利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的目标。

4、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选育制度,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优质资源,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价值留人、科学用人,就必须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保障机制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此,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并发挥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潜能,是我们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主要工作。

我们将以提升员职工整体素质为中心,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创新思维方法,积极推进“3518”工程,继续探索“奖励培训”模式,尝试培训新方法,深化素质建设,加大对班 组长培训、培养的力度,高起点的培育“三支队伍”,切实提高员职工的整体素质。

5、提升企业文化建设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我们将继续大力倡导“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中铝企业精神和“实勤公高”的核心理念,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进步、人才培训以及管理制度之中,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使全体员工正确认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融洽相处的氛围,真正把自己的理想、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融为一体,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6、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资源节约,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点

氧化铝生产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指导,着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等措施整合起来,以此来调整和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全面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

我们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强化科技节能、管理节能、投资节能、全员节能,依托 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能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无费和低费方案,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重大污染事故为零,争取早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确保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打造优美的厂区、社区环境。

7、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 和谐与稳定是一个共生体,没有稳定,和谐就无从谈起。公司将始终不渝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员工思想上的疑点、员职工关心的热点作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发挥核心作用的焦点,切实加强对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主动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员职工思想动态,通过总经理热线、来信、来访接待等拓宽沟通渠道,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良好发展环境,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坚实的保证。

和谐课堂,和谐心境 第3篇

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应透过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过程,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需求,而且要充分地考虑到他们的情感需求。素质教育取向的英语课堂教学里多向性的思想情感交际状态,这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情感水准和心理状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唯有教学过程与心理环境保持和谐,交际性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

一、英语的交际性与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英语学科的交际性特点本身就意味着,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他们是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参与者。“Get involved in speaking!”“Participation countsthe most!”成为英语课堂中响亮的口号。英语交际性教学的座右铭是:“让游泳者跳进水里去!”仅在岸上讲解知识是不能造就游泳者的,惟有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成为英语的使用者,让他们在变化各异的语言情景中去听、去说、去读、去写,语言知识才能内化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人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教育原则,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不能把人降低到“一只较大的白鼠和一架较慢的计算机水平”,而要重视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等内部心理世界的研究,以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脱离了学生需求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而无意义的学习只涉及智力,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人的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罗杰斯还认为,“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综上所述,要在英语课堂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个内心世界苦恼或空虚的人是无力成为课堂的主体的,因此,“教学过程”首先应当被视为“学习过程”。这便意味着师生间感情距离的缩短,减少了教师的控制和支配,而增加了学生的主动与自由。

神经学家Le Doux认为,应把情感与认知视为大脑中的一对伙伴,他甚至认为没有情感的大脑根本就不是大脑。教师在设计“学习过程”时应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放在首位,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令英语学习成为全身心的投入过程。

二、教师的态度定势与课堂氛围的和谐

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和教师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英语课堂重视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视学生为个体的、成长中的“人”,尊重学生的特殊个性和情感需求。教师在设计“学习过程”时应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放在首位,课堂情感、心理氛围都应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是有情感的语言,不同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课堂氛围,备课中应将其列入设计范围,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并满足他们心理上的审美愉悦。

任何交际都具有双向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英语交际活动,愉悦健康的心理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必将促进教与学的发展。教师传达给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具有“摧毁力”,而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具有巨大的“激励”功能。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尊重、信任、关爱、激励、扶持学生,让他们体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成功和喜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交际性教学过程畅通无阻的保证,是愉悦健康的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令师生双方配合默契,让“教”与“学”成为师生间共同的精神享受。

三、评价标准与“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和谐

在家庭教育中,人们相信“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样,在师生之间,我们也得铭记:“Like teacher,like student,”教师的表率作用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与学生相处时,我们操何种语言交谈?我们是否热情洋溢?我们是否充满职业情感?我时常对自己说,做一名英语教师真幸运,能与学生有着更多的心灵沟通的渠道。中文使人儒雅,英文使人活泼,让人能更开朗地表述情感。

用英语与学生交际的课堂充满欢笑与成功,在这里听见的不应该是Don’t……,Youmustn't……,You shouldn't……,You are not allowed to……等呵斥式、命令式的负面语言,而应该是Please……,You'd better……,Would you please……,Iappreciate……等充满爱意的、温馨的用语。这既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亲切表现,也是英美民族注重礼貌与情感的文化特色的真实展示,更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体现。

教师的评价用语具有巨大的激励功能。在英语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必定会自然地溢于言表。学生们个性各异,应允许他们发展有先后,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教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激励、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用英语对学生评价也是教师展示自身语言素质、示范英语的学法和用法的绝好机会。重视在这些交际场合使用英语必将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评价用语不再局限于在知识领域内指点迷津,而是要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内心世界,化解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对学生暂时出现的不尽人意之处,是动怒、挖苦,还是巧妙地维护其自尊呢?”How could you make sucha silly mistake”这类极具“摧毁力”的用语会影响学生的一生。“I believe you will give us a nicesurprise”却会形成期待效应,内化为前进的动力。

对于学生,学习不能只发生在“颈部以上”,而应该全身心投入。对于教师亦然,“教”不应只发生在“颈部以上”,要用“心”教学,而“要想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有。”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敏感的,即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着他。教师的世界观和品行以及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年轻的心灵以如此深远的影响。”

我们赞美学生:You’ve hitthe point!what a clever idea!我们与学生沟通:I’m proud ofyoufor the goodjob you've donetoday,You’re very supportive,我们激励学生:Bewhatyou canbe!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fruit,我们给课堂增添幽默:1wonder whether l could do it aswell as you did,Didn't he soundlike a native speaker ofEnglish?

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与愉悦的心理环境的和谐所产生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扩展综合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完整人格。一言以蔽之,和谐教育是实现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是通向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和谐发展之路。

“It’s a super enjoyment tolearn English”,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听见这句话出自学生之口。和谐的境界如此美妙,令人奋进不止。

无论何时,只要踏上讲台,我将依然孜孜以求,以我对学生的关爱,去唤起他们的爱心,点燃他们对集体的热爱;以我对英语的热忱,去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以我对他们的赞美,去增强他们的自信,带领他们邀游广阔的英语天地,激励他们参与并走向成功。

建设和谐文化,构筑和谐企业 第4篇

一、企业之道:和为贵

企业如同经济社会的细胞, 企业和谐关系到员工权益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政治稳定。从特质生成的角度来理解, “和”是指各要素的联系与共处。传统文化崇尚礼制, 强调“礼之用, 和为贵”, 礼是手段, 和是目的。人际交往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治家有“家和万事兴”, 做生意有“和气生财”, 军事战略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总之, “和”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主体。企业和谐是企业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不少企业倡导“家文化”或“家园文化”, 许多企业领导都有把企业办成“员工之家”的美好理想与情怀, 还有不少企业将“爱厂如家”、“爱企如家”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和衷共济”是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共事的主要衡量指标, 也是企业内部团队建设的指导原则。企业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尤其要讲究内外和谐,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效益, 在追求自身效益时, 也要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带来利益, 避免危害社会和自然环境。事实证明, 竞争对手之间过于争强斗胜往往会导致两败俱伤, 而合作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共创利益, 共谋发展。“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企业同样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效益观, 义利共生, 以义取利, 才能共存共荣, 基业长青。

二、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企业在践行“和”文化理念时, 往往很难处理“和”与“同”的关系, 甚至以“同”代“和”, 这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引起注意的。实际上, “和”的前提就是不同, 在一个整体系统中, 必然存在而且必须存在不同的要素, 即差异。在企业内部, “不同”表现为层级不同、职责不同、岗位不同、收入不同等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是消灭差异, 而是要通过对差异的组织和管理实现企业更高效益, 体现组织更大公平。“求同存异”或“求大同、存小异”, 这一“存异”的“同”或存“小异”后的“大同”, 已经不是简单的”等同”, 而是有机的组合, 即”和合”。中国人常说的“大同理想”, 其实质正是对和谐境界的追求。和谐是不同元素在组织大系统中的有机组合, 这种组合应为组织大系统的总体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这是和谐的目标, 也是和谐的标准。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 首要的是培养开放和包容精神, 否则不但达不到和谐的目的, 反而容易导致企业新的危机。在企业的组织建设中, 一方面要尽量做到机构设置科学合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通过科学高效的分工合作实现企业高效运营。另一方面, 在战略选择上要不断强化差异竞争, 通过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赢得市场先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长, 尤其是在企业集团管理方面经验不足, 有的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没有认识到“文化统一”和“文化同一”的根本性质不同, 过分强调集团文化的“同一性”, 甚至以“同一”代替“统一”, 结果反而抑制了下属企业的积极性, 限制了下属企业的发展, 久而久之, 整个集团的发展必然丧失活力, 企业文化原有的先进性也将随着时间推进变得过时落后。这一点, 在集团公司母子文化建设中必须要格外注意。企业内部的和谐问题, 在兼并、重组、整合的企业中表现尤其突出, 由此产生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也是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企业正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企业整合中的文化融合问题, 使企业各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许多文化整合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无不提醒我们:只有先接受现状才能改变现状, 只有先包容落后才有可能改变落后, 只有先照顾到重组各方的利益需求, 耐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才能实现整合力量做大做强目标。

三、和谐要素:股东、员工、客户、社会、自然等, 共生共存

企业和谐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诸多内外部和主客体因素, 其中主要包括股东、员工、客户、社会以及自然等方面。这几个方面, 具体到不同的企业, 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甚至还可以进一步细分。股东方面, 不同性质的企业, 比如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 股东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员工方面, 从层级角度来看, 员工群体中有高、中、基层之分;从职能的角度来看, 有决策、管理、技术、生产、营销、服务等职能及岗位分工不同,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客户方面, 作为企业的服务对象, 有的同处一个产业价值链, 有的是终端消费者, 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作为企业, 有责任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价值、无危害、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社会方面, 是个更大的概念, 既包括设备、原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商、业务分包商等业务伙伴, 又包括媒体、政府等。离开社会各方, 企业无法独立生存。自然方面, 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给自然环境、全球气候带来的严重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安全。在这一过程中, 企业始终是主角, 理应承担主要责任。

四、和谐系数:人本、民主、诚信、合作、责任, 多管齐下

企业和谐是主客体间的动态作用过程, 一个和谐有序的企业, 必须要处理好企业内外部的关系。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为中心, 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性因素:人本、民主、诚信、合作、责任、公正等。如果企业高度重视发挥这些功能性因素的作用, 企业的和谐系数就会不断升高。总结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经验, 企业和谐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对待员工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建设“人本管理型”企业;二是在对待客户方面, 要树立“诚信经营, 以义取利”的理念, 建设“诚信经营型”企业;三是在产业关系上树立“价值共享”的思想, 坚持竞合共赢的合作理念, 建设“友好合作型”企业;四是对待自然要树立“节能环保”的思想, 坚持绿色企业的发展理念,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五是在社会责任上树立“感恩回报”的思想, 建设“全面责任型”企业。

事实证明, 如果以上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处理不当, 就会引发企业内部不和谐甚至严重内耗, 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值得庆幸的是, 许多企业对此早已引起足够重视并以企业文化的方式明确体现。还有许多企业, 同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企业和谐的诸多要素, 主动摆正企业和谐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和谐之律:“他律”与“自律”并举

和谐和谐北京奥运 第5篇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外国人怀着对泱泱大国的崇敬之心来到中国,看到这些低劣、鄙俗的行为会怎样重新审视中国:什么文明古国,虚有其名罢了。奥运会本事展现一个国家优秀文化的平台,而今却要因社会的不和谐而成为损害民族荣誉的“自杀武器”,我想,这是你、我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当然,文明也并非遥不可及,他就在我们身边。在公交车上,你让出了一个座位,就是献出了一份爱心;在大街上,你扶起了一位不慎跌到的老人,就是送出了一分关怀;平时不说脏话,就是竖起了一份文明……正如一条公益广告所说的,只要人人都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跨出一大步。 朋友,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摒弃生活中的陋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展现人文奥运的真谛,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2008,和谐北京奥运

和谐与伪和谐 第6篇

一、物的和谐

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很早即出现对“和”的专门论述。应当承认,这些论述不仅具有辨证特征,而且其中确实不乏深刻见地。有些观念,即便从今天的角度看,也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但总的来说,古人对“和”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物的和谐”的层次。

史伯站在哲学高度,指出“和”与“同”的区别。“和”是差异同一,即有差异事物的综合;“同”则是自我同一(或单纯肯定),即事物的简单重复或相加。在史伯看来,事物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和”而不是“同”,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晏婴则更进一步,他不仅区分“和”与“同”,而且明确指出,有差异事物之间的“和”,应遵循“相成”、“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原则。也就是说,事物的相和,应该在一定尺度上,有比例、均衡地展开,从而达到“平而不干”和“无争”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君臣之间应该“和”而不“同”,即“可而有否焉”、“否而有可焉”。显然,孔子的那句著名的“君子和而不同”,其思想与晏婴一脉相承。至于荀子,则进一步认识到,有差异事物的“和”,能够造成某种整体功能的优化,并在事物的竞争与发展中胜出,即“多力”、“强”、“胜物”,这已经有些类似于现代系统论哲学中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念。

但需要指出的是,古人的上述对“和”的基本认识:大体均停留在“物的和谐”层次〔1〕。所谓物的和谐,是指现实世界中互有差异的存在物之间一种完善、美好的关系性共在的状态,在不妨害存在物各自的自性与独立存在的同时,它们又互为因缘,构成一种相互配合并且协调得当的关系之网。因此,比例恰当、力量均衡、整体功能优化、平和、无冲突,是物的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人的和谐

人之不同于物,乃在于人是有意识的自觉存在物。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远远比物与物之间的和谐更为复杂、微妙。一张桌子加六把椅子,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一条直线在黄金点被分割,绿叶配红花,待传的花粉配穿花的蛱蝶,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按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原则,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所有这些按照一定尺度相互配合并且得当的事物,人们就可以说它们是好的,美的,善的或和谐的。但如果那些事物是人,人们就不能简单地将其判断为“好”、“美”、“善”或“和谐”。

一个办公室有四个科员、一个科长,谁做科员,谁做科长?红花要由绿叶扶,谁做红花,谁又是绿叶?一条船上需要一个人掌舵,一个人划桨,一个人观望指挥,谁来掌舵,谁去划桨,谁又该观望指挥?再如一对夫妻,如果需要一个人主外,一个人主内,或者说一个人主要发展事业,一个人主要服务家庭,那么,谁主“内”?谁主“外”?

同一个位置,如果同时有好几个人都具备兴趣与能力,应该怎么办?当人与人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甚至冲突时,是任由物竞天择,还是从某种总体理性出发去做判断?——例如,由“领导”决定、“组织”安排,或者去咨询“智者”、“导师”、“师傅”,或者干脆诉诸“神意”、“上帝的命令”等,凡此种种,都属于“总体理性”——还是制定游戏规则?

如果制定游戏规则,那么,由谁来制定?如何制定?在什么样的原则观念指导下、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制定?如果人们关于制定游戏规则的指导观念和程序观念根本就不相同,甚至使用的语言和推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就像“鸡同鸭讲”,又该怎么办?所有这些问题,在物的和谐层次都不会出现,但当涉及人的和谐,却必须予以考虑。

因此,谈论人的和谐,必须引入在物的和谐层面上绝不会出现的维度:程序性、主体间性、关系理性。

程序性是与实质性相对的一个概念。以往,人们尽管面对万象纷呈和杂多的世界,但又主张或认定,在“多”的背后是“一”,即大写的、实质性的超越者。这一超越者或者表现为宗教一体化力量,如“神”、“佛”、“上帝”,或者表现为终极的真理、正义、本质,如“逻各斯”、“道”、“理”。所以,尽管世界是万象纷呈和杂多的,但按照某种神学目的论的观点,或者从“真理”、“本质”、“规律”出发,或者借用宋儒“理一分殊”的说法,世界仍然是有序的,并由某种实质、大写的“一”所统摄、综合。换言之,人们可以通过诉诸宗教一体化力量,或通过诉诸真理、正义,终极性地解决人们之间的分歧与争议,从而在世界的存在链条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确立他们之间的比例与相互态势,从而建构一种恰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由总体性所统摄和规定的——最终实现和谐。但这样一种实质性的和谐观,不仅将人的和谐降低到物的和谐的水平,而且,在人们的价值观与宗教信仰各异的多元化时代,根本就不可能。

与此相反,程序性的观念则意味着,人们认识到,不仅世界是纷然杂陈和杂多的,而且个体之间的利益、兴趣、精神气质、价值观念的分歧是根本的,不可能通过诉诸某种总体理性或总体精神,而获得终极性的解决,因此,他们彼此承认,对方是自由而理性的存在物,由于个体的独立自由发展所造成的个体差异与独特性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值得肯定甚至是有价值的。与此同时,他们又仍需要理性地选择一种关系性共在的生活方式,并达成公平合理的社会合作体系,于此,他们既然不能诉诸大写的“一”(总体理性或总体精神),当然也就需要特定的程序,来规导公平合理的社会合作体系。换言之,程序性是小写和非实质性的,借用康德的语言,它不是先天综合的,而是后天、开放和易错论的,是主体间的一种非强制的商谈理性,并包含一种与“他者”关系性共在的关切情怀。因此,程序性的和谐观,是一种从社会世界的根本和不可归约的多样性出发,渐进、动态、开放的和谐观。

进而言之,真实合理的程序应该由主体间性来规导。所谓主体间,就是承认“主体”与“他者”的共在,并承认“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根本和不可化约的。换言之,主体间性主张,在这个世界上“人未必同此心、心未必同此理”。因此,在合理且理性的个人〔2〕之间,需要某种非强制的商谈程序,以确保和完善主体间的关系性共在。这种程序既然是主体间的,就应该是对等和被公共认可的。也就是说,主体间的程序应该符合相互性准则(principle of reciprocity)。

所谓相互性,是一种良好的关系所应具备的特质。相互性准则要求,任何一种结构或关系的状态,如果它被要求接受,那么,当且仅当它的逆反式镜像也能被接受。要注意的是,相互性是动态和程序性的,是互有差异的“主体”与“他者”之间一种小写、开放、可错、试错的商谈机制,而不是静止和实质性的结构准则(如果那样,相互性原理就会成为一种“大写的逻各斯”)。在这个意义上,相互性既不是简单的互惠互利(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金规则,这类规则在各个文化传统中都有类似的表达,这类金规则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假定存在着某种从“自我”到“他人”的可以推导的共同性),也不是基于普遍善观念的公道理念(如康德的所谓绝对道德命令)。

但需要指出的是,程序性、主体间性、相互性只能确保社会合作体系的基本公平与正义,却不能确保这种合作体系实现充分和谐。因为,和谐的要求高于正义的要求。换言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联合体未必就是和谐的。要实现充分和谐,还需要在社会合作体系内部,存在充分的关系理性,即大家彼此关切对方的合理关切,彼此关切他们与对方的关系性共存,并且,合理而理性的个人都具有体会、推导、认同并合理地期待一种温馨、美好的团契生活的能力。作为一种充分而特殊的公共理性,关系理性与罗尔斯所说的秩序良好的宪政民主社会中的公共理性相比,其内容更为宽泛,要求更为严格。因为,关系理性(特殊而充分的公共理性)所维护和规导的目标,乃是理性而合理的个体之间完善美好的关系性共存,非仅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主张,将这种特殊而充分的公共理性称作关系理性,或从汉语自身的独特理路出发,称为关系之道。

其实,古人很早就开始讨论关系理性(关系之道)。例如,《大学》中就有所谓“絜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但《大学》中的这种“絜矩之道”,其反思的程度远远不够彻底和全面:它只是反思“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之间相互应该如何如何,却未能将那些关系模式的本身纳入反思与商谈的范围。相比较而言,罗尔斯在《正义论》中以“原点状态”(original position)和“无视之幕”(veil of ignorance)〔3〕为主要设置所进行的思想试验,其反思和主体间商谈的程度,更为彻底和全面,是人类思想中值得注意的新方向。不过,为实现关系理性,人们其实无须不断重复进入“原点状态”,在“无视之幕”背后进行推导——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无视之幕”也难以充分并合理地落下——人们只要就现有信息达成充分共享,并在相互性原则的规导下,按照反思平衡的要求,对称地使用这些信息,从而就可能的关系模式进行推导,关系理性就有可能实现。

综上所述,所谓人的和谐,是指独立、自由、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一种完善美好的关系性共在状态,在不妨害个体独立自由发展的同时,他们又构成比例恰当、力量均衡、整体功能优化的联合体,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其中每一个体都是独立、自由、具有自我意识的,这种联合体就不可能像物的联合那样,简单地停留在一种平和、无争的状态,毋宁说,由于不同个体的独立自由发展,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总会出现涟漪、波澜,总会存在博弈和动态过程,但只要这种动态过程是由程序性、主体间性和关系理性(即充分的公共理性)所规导,联合体就是温馨而团契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也就是和谐的。

三、伪和谐

在物的和谐层面,并不存在真伪问题。但当涉及人的和谐与社会和谐,在特定条件下,就会出现伪和谐。伪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平和、协调、有序,济济熙熙,一堂和气,实则暗藏怨艾、不平衡、斗争、强制乃至危机。伪和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1.刚性伪和谐。

在古代中国的朝堂、官署、会馆、祠堂中,在正厅或中堂上方,有时会悬挂一副匾额,上书四个大字:“一堂和气。”确实,古代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从表面看,那些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人们,长幼有节,尊卑有序,男女有别,正所谓井井有条、彬彬有礼。甚至当某种话语或事件发生时,在有“唱”有“和”、有“可”有“否”的情形下,它也是平而不干、灿然有节的。但这种形式上的和谐,是以某种以暴力为基础的不对等的权威控制为前提的。换言之,它牺牲了主体间性,将本应独立自由发展的个体,按照某种权威主义的原则——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行安排在整体秩序的某一环节上,从而将人的和谐降低到物的和谐的水平。

要注意的是,无论这类权威秩序是仁慈开明还是恶劣专横的,其程序合理性都不可能达到较高程度。而人无论如何仍是有意识、独立自由发展的存在物,他们在利益、兴趣、思想认识、价值观,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且,随时间推移,不同个体还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转变。这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与动态过程始终不可避免。因此,在表面和谐有序的权威主义秩序背后,人们往往能够发现,在桌子底下,在屏风后面,在灰色的交往领域,在见不得光的地方,到处都有由“小动作”、“权谋术”、“厚黑”所构成的“暗战”。

表面上一堂和气,实则暗藏权威控制、不平衡、灰色博弈乃至危机,这就是刚性伪和谐。刚性伪和谐是一种包含强制的秩序或差异同一。

2.柔性伪和谐。

俗语将那些拥有广泛人缘、八面玲珑、善于折中、遇事往往无可无不可的人士称作“和事佬”,而将“和事佬”的操作手法称为“和稀泥”。

史载,北宋天禧年间,王钦若出为宰相后,宋真宗又将与王钦若派系不同、政见不同的寇准任为宰相,有人对此表示不解,真宗回答:“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熙宁年间,王安石对此表示反感:“若朝廷人人异论相搅,即治道何由成?”但神宗仍坚持该做法。至徽宗亲政,实行“邪正杂用”,旧党韩忠彦、新党曾布同时任宰相,更是典型的“异论相搅”。在古代中国,皇帝地位特殊,必须善于使用驾驭群臣的平衡术。当问题复杂、真理莫辩时,正反不同意见的相互辩驳有利于反思的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接近正确答案。在这一意义上,“异论相搅”有其合理性。然而,没有原则、缺乏明确前瞻性目标的“异论相搅”,只是为平衡而平衡,实际上就是“和稀泥”。如此行事的君王充其量只能守成,却不可能有所作为。这就像王安石所说的“即治道何由成”?

“和稀泥”是一种庸俗、无原则的折中主义,其目标是保持现状,在现有各种力量、关系、有差异事物之间,或不同个体之间保持静态、无发展的平衡。如某一方冒头甚至坐大,则羁縻、牵制之,并扶植其他方,以求恢复平衡。反之,如某一方不支,则提携、补益之,并压制其他方,从而维护既有格局。当有了成绩或好事,则采取撒胡椒面手法,大家分享,皆大欢喜。当出现问题或失误,则大家共同承担,绝不求全责备,以致伤筋动骨。又如果在内部彼此发生冲突,则要求各退一步,或干脆各打五十大板……按照和事佬们的这种操作手法,也许确能暂时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然而,迁延日久,必致积弊,甚至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表面上平衡、有差异各方相安无事,实则弊端渐生、龃龉渐起,但在庸俗的“和平”、“和合”以及无原则折中的局面下,不仅问题无由解决,甚至各种不同意见——这些意见往往要打破现有平衡——都难以获得恰当的领会与表述,这就是柔性伪和谐,用俗语表达,即“和稀泥”。

3.伪程序。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多元化的进程,在重大社会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化、程序化的发展趋势。从诉诸某一级政府、组织,或诉诸英明领导——作为“总体性”的化身,或作为“终极真理”、“终极正义”在人间的代表或执行者——转变为诉诸程序(各种利益主体在其中进行合理博弈),这当然是一大进步。然而,由于这类程序并不是进入“原点状态”、并按主体间性的原则被建构起来的,所以,往往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形。例如,近来各地常听到“××价格听证会”之类的新闻:由于水、电、公交、铁路、教育、医疗、电信等公共品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所以,在价格调整以前,需要进行程序性的听证,但一些地方或行业的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到场后却发现,按照程序,他们完全处于少数或弱势地位,不同的意见可以提,不同的声音可以讲,但程序过后,价照涨,费照收,或者至多按消费者的意见,做一些象征性的调整。从形式上看,各方的意见都得到了听取,各种利益都得到了照顾,甚至也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折中,借用古人的语言,这确实是“以他平他”,然而,该程序却是伪善的。

伪程序是不由主体间性和相互性理念所规导的程序,在其中,互有差异的个体或集团似乎已经实现某种程序性共存,然而,由于该程序的伪善性质,弱势群体实际上是通过该程序被操弄和戏耍了。

4.物化。

古人有时将和谐美满的婚姻形容为“夫唱妇随,琴瑟和合”,然而,按照现代女权主义的标准,这种和谐就颇成问题。也许在古代确有这样的夫妻:男人明断,女人柔顺;男人干练,女人贤惠;男人才华横溢,女人花容月貌;男人在外出头露面,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男人对女人疼爱有加,女人对男人百依百顺……从某种标准看,这样的夫妻也许可以算得上“天造一对”、“地配一双”,而且,双方似乎都是出于自愿,恩恩爱爱,十分和美。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传统的“夫唱妇随”的关系模式中,女人的生存可能性受到极大限制,她实际上没有其他选择;而且,她也许从未意识到,作为一个女人,她还有其他可能性——“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夫死从子”和“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的权威式话语,早已深入其心。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女性并不是具有自觉意识的自由存在物,而是将自我贬抑到物的水平,从而“自愿”地成为维系传统男权社会的“物品”。

物化即通过隐性的话语强制,将缺乏自觉意识的个体贬抑、降低到物的水平,抹杀其主体性,从而造成表面和谐,实则是不对等、不具有相互性的权威控制关系,这种关系甚至是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它表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实则是人与“物”的关系。

伪和谐的表现形式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有共同的要点,那就是把人的和谐降低到物的和谐的水平,抹杀主体间性,在人与人之间从事伪善、庸俗或无原则折中的关系之道,而不是追寻真实的关系理性。

四、余论

一位基督教思想家曾经写道:“在更高的世界是不同的,但在此间下界,生活就是变化,要成其为至善便是要经常变化。”〔4〕基督徒所说的“至善”,也许就相当于我们在汉语中所讨论的“和谐”。确实,“和谐”——尤其“人的和谐”或“和谐社会”是不容易的,这不仅因为,在这可怜的人间,资源不可能像在“更高的世界”——如佛教徒心目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那样无限丰富;更因为,人是天地间独立自由发展的存在物(古人云:“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其实,唯有居于天地之间、与天地鼎立而“参”的人,才是真正各不相同的“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共在,总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动态博弈过程。

换言之,我们既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强求一律,搞平均主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设计出某种理想的总体制度,从而将各种互有差异的个人完全、静态地纳入其中,并按差异同一的原则,将他们统合起来。那样做,不仅实际上将人降低、贬抑到物的水平,而且,在现实人类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行。

就现实而言,随着现代社会在结构、功能上的持续分化,人与人之间的职业、阶层区分日益细密,利益主体间相互分离又彼此依赖的关系日趋错综复杂,在生活方式、情趣、价值观、宗教信仰方面,人们更无可避免地多元化了。因此,在这个多样性的时代,“和谐”——有差异事物间的关系性共在,独立自由个体间的关系性共存,互不相容的完备性价值学说之间的多元共生——确已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

但问题的关键是,人的和谐不同于物的和谐,它不仅要求比例恰当、力量均衡、总体功能优化、平和、无干等物理特征。譬如,时下许多人在谈论“和谐社会”时,经常提到如下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基尼系数恰当,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发达、落后地区携手进步,城市、乡村共同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均衡,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富裕、中产、低收入阶层各得其所……上述这些方方面面当然十分重要,但它们仅仅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或必要条件。即便这些物质基础或必要条件全都达到,一个社会也未必就是和谐的。因为,真正的和谐社会,还必须在物的和谐基础上,实现人的和谐,其关键因素是:程序性、主体间性、关系理性(特殊而充分的公共理性)。

还有一些人,肤浅地将“和谐社会”理解为各种互有差异的社会要素之间的“结合”,如“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民主”与“法制”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相结合,“宏观社会调控”与“自由市场机制”相结合……这不仅浮于表面、不得要领,而且有“和稀泥”、无原则折中甚至故意导向伪和谐(抹杀主体间性)之嫌。

总之,谈论“和谐”与“和谐社会”,不仅要注意不能将人的和谐降低、贬抑到物的和谐的水准,而且,还要紧紧抓住程序性、主体间性、相互性这些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才能达成公平正义的社会合作体系,再进一步,如果在公共交往领域中,能够实现一种特殊而充分的公共理性——关系理性——那么,和谐社会才有望在人间达成。

注释:

〔1〕比较而言,《中庸》对“和”的论述也许更深刻一些:“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但《中庸》并不具备明确的“程序性”、“主体间性”的观念。

〔2〕这里借用了罗尔斯的术语。在罗尔斯那里,“理性的”与个人的正义感的能力相联系,“合理的”则与个人的善观念的能力相联系。显然,一个由理性且合理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既不是一个圣徒的社会——如佛教净土宗信徒心目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大家都已修成正果,不仅资源是无限丰富的,而且,大家彼此都没有分别心,甚至没有自我意识,无人相我相众生相,也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换言之,一个由理性且合理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正义”与“和谐”依然作为主题需要大家去探讨和追求的社会。参见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第二讲“公民的能力及其表现”,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罗尔斯《正义论》中的original position,国内译者一般译作“原初状态”,但笔者以为,译为“原点状态”更为妥当。因为,“原初状态”一词可能会使一般汉语读者误以为存在一个最初的历史状态或历史阶段,但实际上,那只是一种为寻找主体间的程序正义而进行的理论设计,即某种逻辑上的起点。至于veil of ignorance,国内译者一般译作“无知之幕”,笔者则认为,该概念与original position类似,是一种基于“假定”或“蓄意”的逻辑设计,而且,英文ignorance本身就包含“故意地无视”的含义,所以,译作“无视之幕”更为妥当。参见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和谐教育从和谐语言开始 第7篇

关键词:教育语言,不和谐表现,和谐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就是“君子和而不同”,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谐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必需,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质量,民族的团结,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加快推进和谐教育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就像空气,和谐的语言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育语言不和谐的表现

(一)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和谐

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师生来自全国各地,因此一所大学几乎能听到全国各大方言区的方言。以重庆某高校为例,80%的师生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官话区。由于中学时普遍不重视普通话,导致学生方音浓重难辨,成为人际交流的一大障碍。西南官话虽然同属北方方言区,但正是因为其与普通话似像非像,极易形成混乱的语音系统。且不说师生们不愿打破语音习惯去自觉使用普通话,即使在高压政策下被迫使用的口语绝大部分也只能称得上“川普”。然而,“川普”虽然沾上了一个“普”字,其实质却与普通话有天壤之别。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极大的差异,但出于“轻松”思维的便利,“川普”仅仅完成了部分语音的转化,这样形成的普通话氛围,使整个校园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地方色彩”。

教师大多不愿使用普通话教学,尤以理、工科最为严重。他们使用固有的方言表达方式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而让他们用普通话表达,教学内容只能完成三分之二。因此,他们的教学也只是针对当地大多数能听懂方言的学生,西南官话区以外的学生就如坠九里云烟了。时间一长,这种语言的不和谐,也导致一部分学生的逃课有了貌似正当的理由。

在师范院校大多开设了《普通话》选修课。作为一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在说话中不断练习、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意识。而学生牢不可破的方言习惯常使他们仅仅是在课堂得以短暂地练习,课后则又回归到方言的语言氛围中。这样,学生普通话水平无法提高,在不得不使用普通话的时候常常落人笑柄,或者屡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屡次失败,加重了使用语言的自卑心理,更加不愿与人交流。

(二)教育教学语言的不和谐

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生活中也通过语言与学生谈心交流。然而教育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语言,可以视为一种语言伤害。即有些教师在引导、说理等教育方法失败时,就会走向其反面,使用一些讥讽、侮辱等不良语言给对方造成伤害。它具有无意识、内隐和后果长期性的特点,虽没有肉体虐待那种明显的外部伤害,却无情地践踏了学生的人格,伤害了学生的心灵,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以下列举教育中常见的语言伤害现象。

1. 侮辱讽刺。

老师口中的“你怎么这么没有出息!”“你脸皮真厚,要是我,早找个地缝钻进去了”!“聪明人到哪儿去了?”……这是一些对学生常用的蔑视、侮辱、讽刺性话语。老师本希望以此激起学生的羞耻心,从而达到目的。但事实上,激起的却是孩子对自我和他人的敌意,反而会产生自我谴责、自暴自弃的想法,甚至以过激行动反抗、抵制教育。

2. 威胁恐吓。

习惯于当面对学生讲“叫你家长来!”“开除你!”“这样做你会后悔的!”“不好好学趁早回家去”等威胁语言,会使学生形成长期的压力,产生担惊受怕的情绪,不敢积极地行动,对其生命潜能产生终身压抑。

3. 贬低压抑。

“你要是能拿一等奖学金,太阳从西边出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你更笨的了”。或者,用比较式语言贬损学生。如:“某某比你强一百倍;你是全班最笨的”……这些怀疑和否定的不和谐语言,常常是老师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用来发泄对学生的不满。尤其是,总爱加用“从来”、“每次”、“总是”等夸大字眼以示全面否定。这样做的后果是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低能力知觉,而且很容易泛化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自卑。这种无能力感会毁掉学生对生活的希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态度会给学生的生命首先涂抹上了一层沉重的“黑色”。

4. 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教师常以口头禅的形式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比如:给“我”说;给“我”站起来;给“我”抄十遍;给“我”把家长找来,等等。这些不和谐的语言都有碍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甚至在学生面前旁若无人地信口开河,或者妄自议论国家政府大政方针政策,或者对同事品头论足。学生的接触面不一样,判断能力有别,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和谐语言容易误导学生。

5. 强词夺理。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愿正视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说一些诸如“老师有点错误很正常,你的错误不知比老师多多少”,“老师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老师总比你强”,“少废话,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等话语。此类不和谐的语言都与教师虚怀若谷的师德形象大相径庭。

二、如何做到教育中的语言和谐

(一)方言与普通话和谐共处

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对内对外的交际工具,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基地,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努力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为和谐教育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1. 消除语言隔阂,即正确认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正确认识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有些人把普通话和方言对立起来,认为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消灭方言,因而产生抗拒和排斥心理;有些人由于不了解方言,产生了语言偏见和“优势方言心理”,认为方言比普通话更“优秀”;作为推广普通话前沿阵地的师范院校,学生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被迫学习的阶段,毫无自觉学习的意识。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方言与普通话的不和谐,也影响了教育的和谐程度。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推普”的宣传力度,让学习、使用普通话成为自觉。

2.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谐的课堂语言环境。

首先,每位教师都必须严格执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持证上岗,杜绝“本本族”现象。教师坚持用普通话授课,才能保证学生不因听不懂老师的语言而逃课,切实“让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这一推普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开设了与普通话相关的课程,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系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学习和训练。普通话可作为一门公共课,保证人人必修,由基础课程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把第一关。选修课也可分层次开设:针对公共课考试不过关的学生进行强行的单纯基础训练;针对考试过关面临普通话测试的学生给予受测训练;针对旨在提升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进行基础理论深化、改善语音面貌的细化训练。开设时间也应该相对靠前,于大一的下学期最为理想。这有利于学生在早期认识到语言和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后期的自我发展意识。如此,也再无校园内“南腔北调”的不和谐语言现象了。

3. 课堂教学接触普通话的时间有限,输入量也无法同方言相比。

因此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处在和谐的自然语境之中(在社会中被人们使用的鲜活的口语是最重要的自然语言环境),因为自然语境能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生动、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语言输入和学习模仿的语言资源。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让学生时刻生活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氛围中,就能更多地让他们接触、学习,以利于提高并发展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使普通话学习实现从知识到技能、从准确性到得体性、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转换。

(二)消除教育语言暴力现象

1. 平等交流。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平等交流,而非古代教育、传统教育的灌输模式。因此,平等有助于交流,交流以平等为前提。教师在教学中用语言传递知识,在生活中用语言沟通情感,所以平等交流是语言和谐的最基本点。作为现代教育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还是从教学效果的角度,都不能用语言侮辱他人的人格尊严,使用平等交流的和谐语言才能真正完成教育使命。

2. 善于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和语言交际一样,由双方共同完成。和谐的语言对沟通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职业特点、文化修养、语言能力等多种因素都对构成和谐的语言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和谐的语言在双向的交流沟通中,既能了解别人,更能被对方所了解。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必须做到语言和谐,没有这一前提,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

3. 讲究技巧。

首先,音量要适当:声音不宜过大,过大则有训斥之嫌;也不宜太低,太低显得精神面貌不佳。其次,语言要精练,以免让对方产生厌倦之感。最后,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语,以活跃气氛,让教育关系更融洽。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的主要执政理念,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语言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也是语言自身进步的需要。因此,如何让和谐的语言在和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钟应春, 彭小球.论“和谐社会”中的语言文明建设[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 (3) :85-87.

[2]冯广艺.语言和谐论[J].修辞学习, 2006, (2) :14-17.

[3]张国华.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3) :41-43.

构建和谐后勤推进校园和谐 第8篇

构建和谐校园, 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 而和谐的后勤服务体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谐的高校后勤发展观应围绕师生的需求, 以人为本, 做好学校各项服务工作, 与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如何构建和谐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笔者结合自己在高校后勤的工作实践, 就此粗浅地谈些心得和体会。

1 和谐后勤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1.1 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的最高追求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谋求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当今世界,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氛围、一种境界, 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它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协调、平衡、秩序的基本特征, 它是人们顺应客观规律促成事物稳定的一种状态。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其功能要求高校始终保持一个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因此,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当今高校发展的最高追求[1]。

1.2 和谐后勤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保障

高校后勤工作是整个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于和谐校园的安全、稳定、团结、协调、发展等诸多要素都与后勤密切相关, 随着高校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校对后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保障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首先必须构建和谐后勤, 始终坚持“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

2 构建和谐后勤的制约因素

2.1 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在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 市场经济服务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服务方式, 高校后勤也形成了多元主体办后勤、多种服务并存与竞争发展的局面, 更多注重的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服务, 存在着“一手硬, 一手软”的现象, 即重管理和服务功能, 轻教育功能;重物质环境的改善, 轻软环境的改善;重经济效益, 轻社会效益。由于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育人意识淡化, 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制约了高效和谐后勤的发展。

2.2 后勤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高校师生文化层次相对较高, 并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对后勤的服务也有较高的要求, 即营造出满意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文化环境。然而, 目前后勤人员往往不注意自身言行, 对师生缺乏热情, 对学生用强制命令代替沟通交流, 对设备运行常识了解得不透彻, 对危急事件的处理不够及时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因此, 要求新时期的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服务态度好, 举止文雅, 谈吐大方, 并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在服务和管理过程中能通过自身的言行来感动、引导、教育、激励周围的学生, 真正履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

2.3 后勤管理不到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极其复杂, 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体制、机制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自办后勤、垄断经营依然是主要形式, 由人为因素造成工作的随意性、凭经验办事、程序规则不完善、管理手段原始等现象严重, 从而导致了优质资源在高校后勤资源配置中难以发挥作用, 后勤服务不能适应学校和师生不断发展的需求[2]。

3 和谐后勤的发展原则

3.1 改革发展做前提, 沟通联系讲和谐

改革和发展是高校后勤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 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 科学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逐步理顺后勤各方面的关系, 促进高校后勤各项事业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参与建设的主体多, 后勤服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 将高校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进行分解传达和贯穿到后勤工作中, 及时了解和主动配合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工作, 加强与教务、教学院系、教辅、机关等的联系, 切实了解、理解、分解、化解各项具体指标非常必要。高校后勤部门只有积极、主动、热情地与其他部门沟通联系, 求得一个和谐环境和体谅, 这对高校后勤的发展必不可少。

3.2 安全稳定做基础, 管理有序保和谐

高校后勤承担着广大师生吃、住、行、卫生保健等多方面的服务工作, 涉及许多安全工作。可以说, 后勤工作的安全与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证。因此, 高校后勤在重视全面发展, 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对待安全稳定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 强化责任意识, 明确工作任务, 完善管理制度, 及时消除不安定因素,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确保校园稳定。

后勤内部和谐氛围的建设也是构建和谐后勤的一个重要因素, 处理好后勤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后勤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非常必要, 这种内部和谐氛围的取得需要通过管理、教育来实现。将服务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 让后勤职工具有崇高的信念与理想, 增强他们干好后勤工作的动力和信心, 处理好后勤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后勤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非常必要[3]。

3.3 优质服务做关键, 工作业绩求和谐

高校后勤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务方式、手段、标准和要求与其他服务性工作有着较大的不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就必须高度重视师生的服务需求, 做到“以人为本, 强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理念, 不断提升后勤服务的层次和内涵, 不断拓展后勤服务项目。

同时, 高校后勤置身于高校大环境中, 如果没有和谐的校内环境, 则自身的发展和工作的开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高校后勤作为服务窗口, 为教师职工和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为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是其本职工作,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必须以工作业绩求得与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冬云.以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后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5) :60~61.

[2]孙朝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高校后勤系统[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9) :251~252.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第9篇

1 医患关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 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 和谐是主流, 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 有医疗资源不足,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 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 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 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 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 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 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1.2 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 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 由于医患沟通不够, 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2/3。

1.3 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 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 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 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 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

1.4 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

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 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 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 要想通过正常渠道维护权益, 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1.5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

场经济的步伐, 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 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 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 全民参加医疗保险, 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2 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对医疗机构来说,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先要眼睛向内, 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 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 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 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 制定措施。近些年来, 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从思路到规划, 从举措到实施, 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 积极转变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 把患者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从我院的实践看,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医疗服务工作, 用保障人民健康来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 寻找服务创新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多元化发展医疗服务事业, 医疗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在更加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 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 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 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 改变以往“患者来医院是看病, 医院对患者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 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 将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值得认真思考、研究和探索。医院应就如何尊重、理解、关怀患者等方面采取措施, 寻求服务创新点, 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 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 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 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 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 让患者放心;采取有效措施, 消除患者就诊过程中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取药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现象;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 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 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 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三是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 促进医患沟通。为加强医患沟通, 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做到“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种方式”。一个要求, 就是医务人员要有诚信, 对患者或家属要尊重, 具有同情心和耐心;两个技巧, 就是多听患者的询问, 多向患者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 关心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三个掌握, 就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患者的社会心理;四个留意, 就是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受教育程度和对沟通的感受、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度和对沟通的期望值;五个避免, 就是避免强求患者即时接受、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避免使用患者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避免强求改变患者观点和避免压抑患者人情绪;六种方式, 就是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互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同意沟通和实物对照形象比喻沟通。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 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 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医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 及时受理和处理患者投诉, 定期收集患者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 及时改进。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要体恤患者的痛苦, 同情患者的困难, 尊重患者的想法, 打消患者的顾虑, 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四是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 让患者放心。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 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 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 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 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医师对患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真正为患者着想, 诚心实意地为患者服务, 把为患者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

五是严格医院质量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知的科学, 还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 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 或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 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 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 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 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 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六是建立医疗告知制度, 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要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示, 坚持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制。大力推行“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新模式。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师“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

和谐文化与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第10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警民关系,特征,对策

0 引言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支撑、精神支撑的作用。而和谐警民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诸关系中居于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社会的“晴雨表”和“试金石”。没有和谐文化,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和谐警民关系也就失去了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也就不可能有和谐警民关系的实践追求。

1 和谐文化与和谐警民关系二者的一致性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和谐的警民关系就是指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关系,一种警民间的对等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境界。这种关系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享受民警创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同时还积极的支持配合民警工作,警民之间形成一种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良性互动。和谐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对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道德力量、思想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同时警民关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也影响着和谐文化,实现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和谐警民关系将会进一步促进当前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警民关系二者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和谐文化的特征

2.1 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以人为本”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孟建柱部长也强调,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继承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

2.2 和谐文化是坚持和倡导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文化

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体现。强调和谐文化就是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一切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培育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3]通过培育人们的和谐精神,相信能够有力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2.3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文化

和谐文化认为,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地位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平、民主、法律意识日益的增强,尊重人格、尊重良知、尊重人性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始终坚持同法制建设相结合,实现“德治”与“法制”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进而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取信于民,密切警民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民警察执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是公安执法的灵魂。建设和谐警民关系,不仅能更好地推动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2.4 和谐文化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文化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生命和发展进步的关键。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4]面对同质、异质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坚持文化自主与自觉,大力发展本国文化,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进而实现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融通与整合,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形势不断变化,公安工作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警务机制、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群众安全感,才能更好的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

3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要从公安机关自身抓起,狠抓公安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真正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和谐警民关系。

3.1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警察的自身修养

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要坚定不移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强化民警的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领公安工作,有助于增进职业认同,减少思想冲突,进而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3)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助于增强广大干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四要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有助于加强干警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继承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和作风,严守公安工作纪律,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诱惑,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

3.2 注重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

孟建柱部长强调,只有增强群众观念,心里装着群众,在思想上与群众融为一体,才会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只有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安危,倾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坚持“以人为本”,首先,民警要转变执法理念,积极倡导人性化服务,努力提高公安民警的服务质量。坚决反对“重管理,轻服务”的错误做法,只有管理寓于服务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安服务职能,实现警民关系和谐。其次要实行警务公开。不断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和亲和度,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的认同感。再次,继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完善服务措施、扩大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更好的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公安听证、复议和诉讼等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倾听群众的意见,化解矛盾,解决纠纷。

3.3 坚持规范执法,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人民警察作为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维护者,必须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执法规范化是以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要突出四个重点:(1)通过法制教育与执法培训,强化民警执法意识、执法责任,提高民警执法能力与执法水平。(2)要加强对公安执法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执法不公正、不严格问题,防止权力滥用。(3)加大对刑讯逼供、滥用枪支警械、滥用强制措施的专项治理力度,始终保持对民警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4)要明确执法范围,区分警务活动和非警务活动,尽可能减少不规范的人为因素,以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执法环境,缔造和谐的警民关系。

3.4 注重大众传媒的宣传、导向工作,构建和谐舆论基础

党的十七大提出落实“三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组织的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公安社会宣传,增加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这是增加和谐因素、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强化正面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公安队伍的模范典型、先进人物,制作一些富有感染力的精品,让群众真正认识警察、理解警察进而信任警察、支持警察。另一方面在面对危机、负面事件时,要及时与媒体沟通,引导媒体澄清事实、客观报道。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将形象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消除负面舆论影响。当前加强与各种媒体的沟通,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已成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06-10-24,(2).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60页.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以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第11篇

党内和谐是指围绕党的奋斗目标, 在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党的构成要素有机统一、党员和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的状态, 它具体表现为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员和组织之间以及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之间尊重个性而又统一和有序相处的融洽共事局面。党内和谐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包括组织和谐、思想和谐、制度和谐、作风和谐等诸多方面。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成部分, 其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人, 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任务的。因此, 和谐校园应当是一个有序、活力、安定的校园,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和谐:一是校园内的和谐;二是人的发展和谐。前者是说校园内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有序的, 充满活力的, 是和谐校园的整体体现, 核心是有序与活力。

二、党内和谐是高校新时期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 党内和谐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首先, 党内和谐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 就是要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 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反映高校广大学生的利益和愿望, 使高校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次, 党内和谐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党内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因而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促进党内外各种关系的和谐, 实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 密切党群关系, 才能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 巩固执政地位。

(二) 党内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党。党内是否团结和谐, 决定着和谐校园建设的质量和进程。作为执政党,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内和谐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目前, 高校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高校党内矛盾, 发扬党内民主, 实现党内和谐, 本身就是构建和谐校园。

三、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的主要途径

(一) 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为和谐高校奠定思想基础。1、用最新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在新的形势下, 要使我们党内更加和谐, 就必须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引领思想, 指导工作。因此, 必须做到“四个真”: (1) “真学”, 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学, 认认真真地学, 通过学习提高觉悟、增强党性、锻炼能力和搞好工作; (2) “真懂”, 就是要把握科学内涵、领会精神实质, 明确指导意义; (3) “真信”, 就是要发自心底地信, 从思想深处地信; (4) “真用”, 就是要在联系实际中, 在解决问题中用, 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2、改进和完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锐利武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利器。一是要大力提倡奉献精神, 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 形成高尚的道德环境;二是要全力改进“三风”即作风、教风和学风。三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真正把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创设心情舒畅同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 搞好党组织自身建设, 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校园和谐。1、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党的队伍自身要团结一致, 万众一心, 保证上级党组织的政令畅通。大学院系分党委、党总支以及基层党支部都要切实发挥作用, 把一些矛盾解决在本单位内部。要善于把握本单位人员的思想动态, 引导情绪, 理顺关系, 调节利益。2、党员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在大学中, 一切党员都要有强力的执政为民的意识, 牢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铭记大学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为党育英才, 为国育栋梁之才。3、大学中的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倾听师生呼声, 做深、做细、做实师生工作, 理顺情绪, 化解矛盾, 凝聚人心, 爱校建校。和谐的大学校园, 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建设和谐校园,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广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发展大计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党员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困难、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总之,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 特别需要广大党员在学校的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的带头作用, 把建设和谐校园当作一种自觉行动。只要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真正充分发挥了作用, 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 一个和谐有序、文明健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学就一定能够早日建成。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党内和谐和校园和谐的科学内涵, 强调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探索以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党内和谐,校园和谐

参考文献

[1].卢厚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J].学习月刊, 2006 (12)

上一篇:B2C企业下一篇:教师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