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2024-06-02

走进语文学习的大课堂(精选10篇)

走进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第1篇

一、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父母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 影响力也最大, 这就给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有利条件。让学生从生活中悟出生活的道理, 学生具有善于模仿的特征, 在生活中无意识地学生就进行了听和说的训练, 而听和说也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土壤, 学校生活是个广阔的天地, 在学校中学生之间学会了交流, 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联系现有的生活经验去感知、感悟语文, 把课文放到生活中去, 真正从生活中得到感悟和体验。学生也从一篇篇生动有趣的课文中受到了各种良好的教育和启迪。学校的生活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还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教师在教学时把语文学习内容与学校生活交融起来, 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无限乐趣。

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学生在学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文章后, 就能使学生从中悟到一些生活的哲理。课本中许多文章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这些正是从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 所以语文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也是紧密相连的。

二、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

语文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服务生活。在信息量急速发展的今天, 电视、电影、网络等给学生们带来了信息, 带来了各种知识, 丰富了他们的阅历, 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积累了他们写作的素材。这些对他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有很大的帮助。

三、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

语文作为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 所覆盖的知识面极为广泛, 在诸多的文章中有的涉及天文, 有的涉及地理, 有的涉及历史, 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应让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进入课堂, 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让教学活起来。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极好的课程资源, 这是教书育人并举的实践。

体验式学习“走进”语文课堂后…… 第2篇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体验式学习通过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新知,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那么,如何让体验式学习走进语文教学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在情境中体验

学生自己的发现远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深刻。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很快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带着感情和思考进入课文内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购物讲价》教学时,我将课堂布置成“商店”,让学生体验“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身临其境地进行销售和购物演练,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这样,学生的表演欲望和角色意识得到了发展,参与学习的兴趣浓厚,与同学的交际更为活跃,同时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二、在想象中体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教师就像是魔法师,利用想象的魔法棒带领学生进入一个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在教学课文《普罗米修斯》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文本插图想象,让学生观察普罗米修斯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的插图,想象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于是有同学想到了他要忍受日晒雨淋,有同学想到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还要饿着肚子。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我又问:“他遭受到的痛苦只有这些吗?炎炎夏日、寒冬腊月、漫漫长夜里,他将承受怎样的痛苦?”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普罗米修斯在炎炎夏日汗流满面,口干舌燥,痛苦难耐;有的说普罗米修斯在寒冬腊月里要忍受寒风刺骨的痛苦。由此可见,想象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展现心中的图画,学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对文章的理解不仅深刻而且多元。

三、在探究中体验

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欲望,通过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能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可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成为自主的、“发现的”学习者。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我提出的探究问题是:请大家来扮演猫,向人类介绍自己的特点。由于问题新颖,富有想象性,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探究的气氛异常热烈。学生要介绍好“猫”的特点,就得更细致地读课文和查阅关于猫的资料,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理解了猫的淘气可爱、性格古怪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四、在实践中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所得,是任何说教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在《家乡的环境》教学中,我让学生组成环保考察团,举行了一次环保考察实践活动。学生参观本地环保部门的一些环境监测设备、仪器,观看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分组实地考察了水资源、垃圾污染等情况。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回到学校后,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写出的文章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抄袭模仿,而是有自己的真实体验。

体验式学习将教师从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课文的题材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选择最恰当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西区中心小学)

试论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

“因为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体会。”(草婴语)它不是几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非常美丽的形象组合。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初中语文教学中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所有教都是为了学;要明确教学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改革教学评价,实现评价的本质功能促进发展等新课程理论。

我们主张语文讲读“生活化”,是指课堂语文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语言训练“生活化”,要求教师的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在接受训练时,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讲短语、句子知识,可以从学生交来的请假条入手;改病句练习,最好从学生日记、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方法的训练,不妨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类广告……有一位初一语文老教师(同时兼任班主任)抓住学生强烈要求成立足球队的心理,要求学生给教师写一封信,谈谈“为什么要成立足球队”,学生交上信后,这位教师安排一节语文课以“成立足球队是否有必要”与学生展开辩论。在写信、辩论过程中,连最不喜欢作文、最不好意思发言的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最后,终于被“说服”的教师问学生:“你们是凭什么说服了我同意班上成立足球队?”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语文能力!”学生的话当然有点夸张,但他们的确从这件事上感到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又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生活化语文教学尝试,让学生积累“生活中获得的语文材料”,课堂上大胆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初步实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小学语文新课程实现了生活化拓展,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语文课程,语文教育不能与生活脱节,语文学习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联系在一起。正如語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思想性是语言学科的性质之一,所以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功能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教育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还要注意这种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映成趣,除了学校、班级平常的活动,学生平时的观察,已有的兴趣之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语文生活,教师要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在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了解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一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领悟人生的意义,使精神日益丰富、健康纯洁。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面向社会,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水平。联系语文生活实践,鼓励师生走向走活。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生活化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我坚持课后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让合作学习走进语文课堂 第4篇

那么,怎样运用这一方法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搭建平台,灵活运用

1. 在课前预习中合作。

学习每篇课文(包括专题训练)前,笔者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给每个小组分门别类地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在课堂上分组汇报。比如一组借助工具书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一组翻阅资料,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和文章有关的写作背景或文学知识;一组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归纳文章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等。各小组在课堂汇报中都想一展风采,所以预习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 在课堂讨论中合作。

课堂上,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预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到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充分的交流中探讨学习。这既激活了课堂气氛,又训练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博采众长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讨论万芳和她父母谁的做法正确,同学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各组都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3. 在课后复习中合作。

教师要大胆培养和任命“小组长”,让他们在课后复习中积极发挥“兵带兵、兵教兵”的作用。例如让组员互相检查课文的背诵记忆情况;互相提问、检测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互相批阅大、小作文,检查配套练习的完成情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需检查“小组长”或任意抽查组员的学习情况,就可以掌握全体学生的复习情况。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学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4. 在课外语文实践中合作。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有效地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益处。在这一环节中,小组合作的条件更充分。教师鼓励学生创办语文学习园地、手抄报,举办课本剧表演赛、诗文朗诵会、故事接龙等,均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和特长,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建机制,突出实效

1. 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小组的建立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问题。这样,一方面,组内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体作用,便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团队;另一方面,让每个小组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竞争时不失公平。

2. 多元评价,激励调动。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刚开始被使用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激情便会减弱。为了调动每个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教学评价中,尝试运用了多向、多元评价的办法,建立小组学习登记册,由组长详细记录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竞赛。

3. 强化训练,优化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操作性强,灵活性大,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训练,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以提高合作的效益。

网络语言走进语文课堂 第5篇

让网络语言走进语文课堂

江苏省海门中专 梁彩群

网络语言走进语文课堂是时代的需要,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动态的教学课程,它需要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水分。不仅要吸收过去几千年、几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应该赋予时代的气息,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其实许多网络语言不仅形象、简洁,而且非常生动,是一个很好的语文教学资源。

一、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从《诗经》的四言诗到汉赋唐诗, 从宋元时期的话本到“ 五四”时期的白话, 语言的发展其脉络都遵循便于日常应用的原则。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促使一批新词新语出现,繁荣了汉语,补充了语言血液,也增强了汉语的生命力。刘半农创造的“她”字,可以说是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字之一,而林语堂先生翻译确定的“幽默”一词,可谓准确而精当。这些语言我们一直用到今天。而今天,是一个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是新时代的产物,有着极强的时代感,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21世纪的网络时代,是一个更为开放,更具包容精神的时代,为何我们却容忍不下“美眉”、“斑竹”等等这样一些网络语言,将它们视之为洪水猛兽呢?网络语言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传统语言的纯度被网络语言稀释的时候,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支持还是反对,它都将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继续存在下去。汉语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

二、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名中学生如是说:“我承认,我们的说话方式和家长、老师有些不同,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港台腔’、‘语法不通’。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话语方式,我们喜欢这样说话。一句‘美眉’、一个‘GG’给了我们很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我觉得任何语言都是有它的生命力的,哪怕是现在我们说的‘新新话语’,它在我们中间存在着,有它存在的意义,至少,我们都认为,这样的语言是真实的、活着的,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符合我们的心情,符合我们的习惯。”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交际价值上,既然网络语言的使用者乐于用之在一个特定的交流空间中交流,这说明网络语言存在着亲和力和生命力。“新词语是新事物新生活的一部分,流行词语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时间将是流行词语能否最终流行的决定因素。”全新的网络语言现象同样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网络语言的特点。

新事物的出现、新交流空间的界定要求大量新词汇出现,网络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它所需要的词汇。

第一,原有词汇产生新义。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使许多传统词汇获得了新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网”的解释是“①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②像网的东西;③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④用网捕捉;⑤像网似的笼罩着。”对“网络”的解释是:“①网状的东西;②指由许多互相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③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照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其中一部分。”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和“网络”无疑已经超越了它们的基本义,获得了词典尚未收录的新义。而且这种新义已经成为其基本义以外最重要的意义。这些传统词汇往往由于其意义上的特点符合网络的需要,而被借用于表示与网络相关的新义。如“冲浪”原指一种水上运动,但由于其寻求刺激和愉悦的特点与上网有相似之处,所以“冲浪”一词在网络词汇中被赋予了“在网上进行查询、娱乐等各种活动”的新义,而“恐龙”则因形态丑陋而被借用表示“相貌丑陋的上网女性”。此外,“地址簿”、“抄送”、“论坛”、“浏览”、“账号”、“用户”、“用户名”等都是将其本义置入网络环境,而使之获得了网络词汇中的新义。第二,新词汇产生。

借用原有词汇显然不可能完全满足网络词汇的需要,非传统的新词汇才是网络词汇的主流,而这些词汇的来源极其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英文外来词。电脑和网络本来就是西方国家的发明,有关网络的一些英文词汇对中国当代的网络词汇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许多网络词汇源于英文,它们的取词方式又各有不同:①直接音译,如“E-mail”——“伊妹儿”;②半音译半意译,如“Internet”——“因特网”;③音译兼意译,如“hacker”——“黑客”;④音译加表义语素,如“E-mail地址”;⑤直接借用英文或英文缩写,如“Internet”、“BulletinBoradSystem”——“BBS”。

二是港台借词。港台地区技术先进而又与内地处于同一语言体系中,因而内地许多网络词汇直接借用于港台;当然,其中也不排除近年来港台文化对内地影响巨大的因素。如“菜鸟”一词源于香港,本义指“新手”,在网络中,它则被赋予了“网络新手”的特定含义。

三是规范造词。对于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来说,按照原有的语法和词汇特点,造出与新事物、新环境相适应的词汇,才是最易融入原有语言体系的,也是最易为人理解和接受的,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网络词汇也同样如此。下文列出的网络词汇就是按照汉语的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造出的:①动宾结构,如上网、上线、掉线、抓图、灌水(形象化地形容了往BBS上贴文章)等;②偏正结构,如互联网、服务器、网站、网址、个人主页、公告板、电子信箱、网友、电子货币、网上救援等。

四是不规范造词。网络的自由性决定了网络词汇不可能全部按照既有规范来创造,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词汇在网络上颇为引人注目:①标音词。构成这类词的汉字起音节作用,我们把这种词称为标音词。如“斑竹”其实是“版主”的谐称,这里“斑竹”的原义,以及“斑”和“竹”的字义与“版主”没有任何联系,只起表音作用,代表与“版主”相近的音节。仔细探究,我们发现在拼音输入法中,打“banzhu”所显示的第一个词就是“斑竹”,这样看来“斑竹”一词的形成带有更多的偶然性因素,“竹叶”表示“主页”同样也是如此。然而,“美眉”一词的标音却是有意选择——对“妹妹”的可爱化。它来源于台湾。在网上,选用“美眉”来标音指称女性,一方面保留了语音变化的可爱,另一方面,“美眉”本身具有形象化的意义,“美丽的眉毛”是女性的一道风景。②为了戏谑或可爱,如用“版猪”表示“版主”带有戏谑的色彩,而“东东”表示“东西”之义,只是单纯追求可爱,这种词几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分析上述新词汇,我们可以概括出网络语言的以下特点: 1.自由性、自主性较强。

2.并没有过分超越大语言环境。3.存在自身规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应该公正、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消化地全部拿来。

三、网络语言可以是师生和谐的催化剂

当网络语言已经介入现实生活,语文教师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而要使网络语言成为师生关系和谐的催化剂。2003年6月6日《北京晚报》发表的一篇题为《上网说话请用网语》的文章写道:“每一种语言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如果你拒绝学习某种语言,那么同时也就等于被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和圈子拒绝。所以,家长、老师别拒绝网络语言的学习。”面对网络语言向传统语言的渗透,教师不妨学习一下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教师学会网络语言有助于和学生沟通,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教师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也才可能更加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导。有专家指出:老师不能成为学生时髦语言的“菜鸟”,要成为精通学生时髦语言的“大虾”(大侠),否则就会丧失教育的主动权。

五、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遵循以下语言使用原则:

——不盲从原则。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吸引力、影响力非常大,而学生的判别力、自制力又相对较弱,如果不加限制,盲目学习运用网络语言,势必影响他们对正确字词的学习,影响对规范语法的理解,影响对母语和外语的掌握。民族语言体系需要大家自觉维护,媒体应提倡自律,对于一些不规范的用语要慎重;应加大网络空间的文化内涵,尤其是要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学生也要提倡自律,不盲从逐流,自觉学好规范的语言、用好规范的语言。

——雅俗的原则。“雅”就是要高雅,语言要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文明应该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在语言文字生活领域所创造的先进成果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所达到的进步状态。就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它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应向文明高雅的方向发展。“俗”不是粗俗,而是指约定俗成。那些充满活力的语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应当接受。如“伊妹儿”、“牛市”等。

——扬弃的原则。面对雨后春笋般的网络语言,我们不应逃避而应学会面对,学会扬弃。对那些“雅”、“俗”的,充满生命力的就要发扬。比如一些大众俚语、俗语,就很有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没有弊端。相反,对那些不健康的语言,对那些类似江湖黑话性的语言,对那些只是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与情调的语言,就只有丢弃、坚决制止。

让电影走进语文课堂 第6篇

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影视作品。语文课堂要放电影, 放什么电影呢?笔者认为, 所放影片要依托课文, 脱离课文的影片犹如无本之木。放映的电影要遵循与课文内容相似、主题相近的原则。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文学的叙事, 电影在造型中叙事, 如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孙道临导演的《雷雨》就是根据曹禺原著改编的;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岑范导演的《阿Q正传》就是根据鲁迅原著改编的;1954年英国、意大利合作拍摄、劳伦斯·哈维、苏珊·仙托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根据莎士比亚原著改编的。这些都是很好的的教学电影,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都可以组织学生观赏。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改编成电影, 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需要改编成电影。电影是吸收、借鉴小说、诗歌、散文及戏剧的表现手法与精神, 渗透矛盾冲突、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诗的意象意境的综合艺术。选入教材的绝大部分课文是难以进行剧本改编的:诗歌缺乏矛盾冲突和情节结构, 写景散文缺乏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电影能再现原著的形, 也能再现课文的神。课堂放映的电影要契合课文的主题。在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中, 作者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 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时, 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 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 应该像地坛那样, 让生命张扬出活力;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 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让“坎坷”灿烂。因为史铁生的经历没有被改编成电影, 所以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再现课文内容。

电影与语文教学都是艺术。前者是视听的艺术, 后者是感悟思维的艺术。当电影走进语文课堂时, 学生就在视听享受的过程中进行感悟, 这样的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文是“斑”, 电影是“豹”。电影走进课堂, 就是将课文节选这个局部放在电影全篇这个整体里观照。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的教学时, 我们提倡读原著。但在现阶段的教育形势下, 一方面, 学生的精力有限, 各科学习任务量大, 读原著成了奢侈;另一方面, 就算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也不可能读到选作教材篇目的所有原著。电影在这样的情势下走进了课堂。虽然在课堂上教师对全部剧情进行了介绍, 但留给学生的只是一个模糊粗略的印象, 时间一久, 学生连这点印象都没有了, 电影让学生更鲜活地了解了故事情节。人教版必修四第3课《哈姆莱特 (节选) 》,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忧郁和延宕是世界文学领域对哈姆莱特比较一致的评价, 没看过全剧是无法理解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的。课文节选部分的体现不充分的, 在不了解前情的情况下分析出来的哈姆莱特是单薄的。

电影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课堂。以文本教学为主的课堂将重点放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 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电影的课堂将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部分摆在突出的位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作者弗罗姆理性地阐述了母爱和父爱的特点:母爱是“无条件的”,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文中也谈到两种爱: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这篇文章的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筛选出重要信息, 更要让学生感受理解到父母对子女或显或隐的爱以及正确面对学生时代的爱。课文上完, 我播放了电影《山楂树之恋》, 让学生通过电影理解:静秋母亲对静秋的严格要求是因为爱;静秋与老三的山楂树之恋美在热烈而理智、纯净却成熟。电影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性、理性材料, 教师要在影片解读中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中, 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让自主学习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第7篇

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是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把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语文规律”, 首先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尽量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敢于放手, 真正地相信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自觉自愿地学习。不相信学生, 不放手, 认为以前讲得那么多, 那么细, 那么透, 还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不懂, 要是真放手了, 岂不是更糟?这是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心理问题和认识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并不是教师讲得越多, 学生就学得越多, 就越有知识。六年级新教材中有一篇卜劳恩的漫画作品《父与子》, 简洁、生动、有趣的画面, 无需教师多讲, 学生一看就懂。我让学生自由组合, 上台表演, 对同样的画面, 学生通过联想, 表演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因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角度各不相同,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 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科学实验证实:不愉快的情绪会促使大脑分泌一种叫思多芬的物质, 抑制人的思维活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在备课时, 教师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 熟悉教材, 熟悉学生, 克服“以教代学, 照本宣科”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实现“三个沟通”———全员互动, 人际沟通;教学整合, 文化沟通;师生调适, 心灵沟通;克服“居高临下, 自以为是, 卖弄学问”的倾向, 善于营造情景、利用情景、促变情景, 建立丰富多彩的课堂情景机制;树立“双主体”观念, 提倡平等互动交流, 着眼“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 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 在讲课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 一边讲, 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适时地赏识、肯定或使用表示夸奖和钦佩的手势, 如伸出大拇指、鼓掌等, 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因为, 在学生的心目中, 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微笑就是一束灿烂的阳光, 足以照亮他的整个人生。此外, 教师不能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自己的答案, 学生的意见往往有独到、适于孩子理解的优点。例如, 在《一面》的教学时, 一学生提出为什么要提到鲁迅的烟嘴?另一学生脱口而出:“吸烟可以提神, 鲁迅夜以继日地工作, 需要用烟来提神。”我立即夸奖他这个解释多么符合生活的实际, 也许作者根本就没这么想, 但这样解释应该是最好的。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学贵有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他们来讲充满疑问的情境。创设质疑的情境, 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之间制造一种反差,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教师应通过问题的设计, 使学生明确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 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有很多教师还是经常采取传统的先设计好问题, 提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方法, 导致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和依赖性, 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得不到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 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 否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挫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再提出来, 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但是, 何处寻疑?怎样质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刚开始时, 肯定是有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点拨诱导, 教给方法, 从扶到放, 使学生学会发现, 学会质疑, 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首先, 抓住课题质疑。学生抓住题目, 常能迅速入文, 找到行文的线索, 概括文章的层次, 进而领会课文的思想。因此, 教师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分析标题, 要求学生看标题的结构, 中心词是什么, 重点应该写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说明文时就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切入, 因为有的题目直接点明了说明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有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和中心, 如《南浦大桥上的全国之最》等;有的题目指出要说明的事物的哪几个方面特征, 如《死海不死》等。

其次, 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教师可要求学生学会问本文是谁写的, 写了些什么, 他为什么要写这些, 是怎样写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等。如阅读《死海不死》, 抓住“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两个设问句, 便可以把握住说明顺序:先介绍了“死海不死”的现象;然后介绍了“死海”之所以“不死”的原因;最后进一步阐述与分析“死海”的成因。这样按由现象到成因 (本质) 的逻辑顺序便十分清晰了。学生要做到这些刚开始时比较难, 如果都能够回答, 就说明阅读能力较强;如果不能回答, 学生就可以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解决, 这样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

再次,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并说明文章中哪些地方的词语和句子是关键词句。比如描写事物的定语和动作的状语,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每一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说明文中总结概括的句子, 议论文过渡的段落等, 看它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第二次冒险》中可以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 推究“推进”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用法和效果。第一句是:“做丈夫的说着, 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旁边一个大碗橱里, ‘呼’的一声关上橱门。”第二句是:“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 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屋里, 把门闩了。”如果孤立地看这两个句子, 都用了“推进”这个动词, 都写了“推进”和关门的动作, 意思似乎差不多。然而我们将它们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去考察, 就可发现这两个“推进”所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第一句中, “推进”是同情盟军、甘冒风险的法国农夫在环境险恶、时间紧迫、语言又不甚相通的情况下, 帮助安道特躲避德国兵追捕的临时应急措施, 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动作描写来表现那位善良的、富于同情心和牺牲精神的法国农民的思想品质。第二句是德国兵让安道特进“棚屋”, 这一“推进”则表现了法西斯匪徒的蛮横、粗暴。

最后, 从“看似矛盾, 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 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第二次冒险》一文, 作者平时“言语不多”, 可是每当讨论这件事时却“滔滔不绝”。可在这看似矛盾处质疑。这可引发学生认真探究, 反复阅读课文, 使学生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细读全文, 可发现安道特教授在谈及“那回遭遇”时特有的一种情感———他念念不忘那家法国农民夫妇的救命之恩, 是法国人民的善良、勇敢、坚强使他感动不已, 突出表现法国人支持正义、勇于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

总之, 教师应该在学生想知道处, 在学生易出错处, 在学生理解片面处, 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兴奋点, 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学家达尔文有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 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 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 让学生举一反三, 去实践运用。比如, 遇到一篇新课文, 教师应要求学生先读一读, 读不准, 查一查字典、辞典。预习中理解不了的问题, 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资料寻求解决, 还理解不了、不明白, 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读书、思考、讨论、质疑, 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始终让自己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地参与, 看疑难问题别人是怎样理解的, 老师是怎样讲的, 想想自己是怎样思考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 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 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便会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 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 加以创造性地发挥。长此以往, 学生必然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促进自身发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灵活多样, 丰富多彩, 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课前2分钟的讲故事比赛、演讲与口才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仿句练习、网络资料搜寻、网页制作、电子小报等活动。语文活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淡化某一活动的具体目标, 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够应用, 获得锻炼的机会, 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教师应重过程, 重参与, 要求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 善于与他人合作;重方法, 重体验, 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在实践中, 我感到如果不把握好学习中“自主”的度, 一味追求“自主”, 课堂也许热热闹闹, 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 反而会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无论如何, 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 让学生亦步亦趋, 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是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 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不讲或只用很少时间去讲解、点拨, 意味着他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第8篇

一、挖掘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是提升语文素质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1、找准教材中快乐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疱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得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如语文十二册《向往奥运》的教学,我曾设计过多种教学导入方案,一是听歌曲导入;二是谈话法导入;但总觉得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之后,我选择了学生在课前了解奥运常识,让他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奥运明星的姓名、国籍、专长、成绩和最喜欢他(她)的理由。在交流中实现对教学的扩展,学生感到有滋有味,很快进入“乐中学”、“学中乐”的境界。再如《草船借箭》一文,其切入点在课题。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突破口,引导学生读题思考,激发学生质疑,一方面培养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2、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在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中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匆匆》一课,运用了鲜明生动的语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对这些语言材料的感悟与领会,有助于学生对时间来去匆匆的理解,而要获得良好的理解与感悟,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进行读、演、说、评,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二、构建快乐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语文课程的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学习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他们在宽松和谐中提高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和利用黑板报等方式。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2、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千万不可牵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要实现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时时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应该是学生。因此,首先是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门槛过高的教学提问,只能构成学生思维的障碍,只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痛苦,反之,只有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境界。其次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疲劳时,在学习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应采取的不是大声训斥,而是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快乐有效的教学动力。如有这样一个教学例子,那是一节公开课,正在聚精会神学习的学生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吸引,学生们有的低声议论,有的下位趴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将学生一个个拉到座位上,可是拉了这个又跑了那个,整个课堂一塌糊涂。试想,如果执教老师冷静一些,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设计,趁机让学生观察飞机,通过谈话让学生在快乐中回到课堂,相机设计其他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三、感悟快乐的朗读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会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只有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读出波澜起伏,读出原汁原味,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1、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情味。如《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但是想不到还有什么话,比他刚才教给孩子的那句简单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朗读这些语句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在教学时,紧紧抓住“光复”一词,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含义基础上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自豪感情。

2、抓住人物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将相和》一文时,教师让学生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句话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语气要读得稳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都知道,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要用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指导,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已和的高尚品质。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学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从阅读中去感悟读书的快乐。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以学定教、发扬民主、以情感人、强化语感、引导质疑、敏于点拨、鼓励创见”。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教材是快乐的,读书是快乐的,课堂是快乐的。关键是快乐在于发现,在于创造,更在于感受。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心理学》(钟为永著1998年8月第一版)

[2].《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让趣味走进语文课堂 第9篇

一、教师要不断“积淀”, 扩大视野

一个想教好语文的人, 必然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读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 教学面貌会大大改观。读书使教学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我们的教学实际包含两个过程: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 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 图方便, 到“教参”中“牵羊”, 学生得到的只是搬来的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 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现在, 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 设计教案, 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 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法和学法, 引导学生步入优美的语文之境

我认为教师要强化“用方法”“教方法”的意识。不要一提“方法”就想到“花招”, 花拳秀腿我们不赞成, 要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方法应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不教”, 突出主体训练。以下是几种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好方法:

1. 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就是在阅读教学时, 有分角色对话的地方, 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文章中角色语言的有感情地朗读, 把原文中人物或动植物对话的情境带到课堂上来的活动。在分角色的朗读过程中, 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某一个角色来直观感受, 既有趣开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传授给学生知识,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授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时, 教师可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角色, 通过对小柳树骄傲自满、洋洋自得的语言的朗读和小枣树谦虚沉着、不亢不卑的语言的朗读,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将两个角色不同的语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通过角色相反的个性对比, 刻画出了小柳树自高自大的形象, 同时小枣树那种谦虚、不亢不卑的作风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教育了全班学生。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了。

2. 配以道具

利用道具来模仿文章中的角色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因为小孩子最喜欢扮演, 如想扮演电视里的小红军打敌人、扮演警察抓贼等。面对道具的稀奇感, 每一位学生都想玩一玩、戴一戴、穿一穿, 感受感受这个角色, 体验扮演角色时的乐趣, 享受表演时高兴、欢乐的心情。以课文《坐井观天》为例,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道具:青蛙、小鸟。上课时, 板书课题便引出文中两个角色———青蛙、小鸟, 接着问学生:“青蛙和小鸟说了些什么?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好!下面有谁想模仿青蛙和小鸟来说说?”于是, 就请出两位同学戴上道具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 拿着书面对面地有感情的朗读起课文来。一次绘声绘色的表演, 引来了教室里的情境效应, 引起了学生更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因为文章较短, 此时还可以让两位学生来表演, 最后再让大家来对话, 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话后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情趣, 学好了课文, 又训练了他们听、说、读的能力。通过利用道具扮演的有趣教学活动, 文章中生硬的词句变成了形象的身势语, 帮助了学生理解文章, 记忆语言文字和其他语文知识。同时, 符合孩子天真无邪的个性, 满足孩子喜爱扮演的童心, 从而激活他们热爱读书的强烈欲望。

3. 做游戏兼学文

游戏以它覆盖面广、趣味性更强的优点进入课堂, 受到了学生的喜欢, 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绪放松、改变师生互动状态的最好礼物。因为一个班里几十个学生, 要同时让他们得到情绪的放松或者激起他们兴趣的热情谈何容易!有经验的老师都体会过, 在课堂上的游戏就像一块磁力很强的磁石, 就不怕学生不被迷倒。只要教师抓住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一点, 便可以随机应变地设计游戏课堂教学了。像这样既给学生传授了知识, 又增加了课堂趣味, 真可谓两全其美。

4. 在实践中创新

创新学习与实践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 应向生活延伸, 向社会拓展。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通点, 让学生心灵与课文产生共鸣, 与周围的事物息息相通, 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 《找春天》是二年级口语交际课, 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图意, 初步感知春天的特点。然后, 我再带学生到学校旁边的公园去“找春天”。孩子们在公园里欣喜地发现了嫩绿的柳枝、泛青的小草、池中的蛙鸣、归来的燕子以及各种各样绽放的花等。回到教室结合课文, 学生一个个兴趣盎然, 此时他们观察到的实物很自然地跟课文联系在一起。我让学生自由分小组互相交流, 谈论春天的景物和特点,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春天的景物反应是多样的, 教师应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当学生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春天时, 我巧妙地引导:“春天这么美好, 你想到什么?”这样就把谈话引向高潮。有的学生说:“我想照相, 把美好的春天留住。”有的学生说:“春天万物生长, 百花吐艳, 到处像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学生说:“我们就像春天的花朵, 是祖国的希望。所以, 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 学好本领……”这些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学习, 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和引导着, 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智慧火种被点燃, 创新灵感被激活, 条理、灵活、敏捷等优良品质得到了锻炼。

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第10篇

一、课堂回归, 再现生活

“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四大理念之一。语文自古以来就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语文离不开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语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上课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相信学生不仅会乐于学, 更会“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师生之间就能很好地进行交流, 从而达到师生互动, 更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上《少年闰土》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对闰土少年生活的喜爱, 对闰土童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墙四角天空”生活的厌恶原因。我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童年的故事。学生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我的学生大都出生在农村, 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是田野、小河, 无拘无束的生活让他们与大自然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可是现在却不能撒欢其间了, “为什么?”、“我们上学了……”、“再和鲁迅的小时候的生活教育比一比”, 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原因。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能够让同学们不完全囿于课本的束缚, 而是思想的放飞, 生活的积累, 是生活与语文高度融合的一种方式。

二、体验角色, 提升境界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一文后, 学生已经较深刻地体会到了扬科生活的悲惨, 对扬科产生了深切的同情。但是学习材料对学生而言, 终究是“别人”的事, 他们处于“局外人”“旁观者”的地位。如何让他们深入领会课文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当他们变为“事中人”, 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 去感悟、去体验, 才能感悟至深。于是, 我提议学生将文章改编成课本剧, 进行表演, 具体情节可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补充和删改。学生们要想演好, 就必须在读的基础上调动多种感官, 并运用已有的思维能力、语文能力 (如表演、想象) 以及生活经验, 去感知课文中的有关语言文字,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绪变化。学生在表演时, 已经成为故事中的“当事人”, 学生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转化成自我“所感、所思、所想象”的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

因此, 展现在舞台上的不再是遥不可及、不可触摸的, 而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热爱生活, 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小音乐家扬科, 凶狠歹毒的管家, 慈祥和蔼的母亲……都成为学生倾吐情感的依托, 感悟人生的载体。更值得一提的是, 有的学生已学着把音乐巧妙运用到表演中:用欢快的音乐反衬扬科的孤独;用《铁达尼号》这样的音乐来渲染凄凉的气氛;用《欢乐颂》来映衬扬科死的悲惨……学生生动的表演, 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 为剧情所感动。

同时, 要想把课本剧演好, 还需团队的协作精神, 学会自然地与他人协作, 这些于无形中产生的效益, 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有时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吗?

三、激发情趣, 追求自我

新课标提出, 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玩游戏。缺少真正的生活情趣。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们较为丰富多样的生活情趣呢?语文课文中就有很多这方面好的材料可以充分利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将人之创造潜能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 我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贝多芬的资料, 听一听《月光曲》。但《月光曲》所处的环境相对我们的学生而言, 实在太过于遥远了。所以在教学中, 利用音乐及相关的图画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 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观看课文中相对应的图画, 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 再让学生闭眼细心聆听《月光曲》, 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并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 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 让学生画出文中相对应的句子、词语,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 逐渐丰富了学生原本枯燥单一的生活, 唤醒了他们的生活情趣, 孩子们的自我不断得到了充实完善。

四、观察生活, 倾情作文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对于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观察生活, 只有切实体会过了, 才能写出肺腑之言;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 全身心投入, 才能领会到生活的启示, 巧遇写作灵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 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教师应指点好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 写好观察日记。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窥视到生活的角角落落, 挖掘到深层的内涵, 让他们热爱生活,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参与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写《养蚕趣事》, 学生就会去动手养蚕, 边养边观察蚕的生长过程, 生活习性。在养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蚕宝宝生病时, 自己那种牵肠挂肚、心急如焚的心情和感悟。有个学生这样写道:“今天, 发现我和妈妈养的蚕, 居然不做茧。奶奶说:‘是蚕生病了, 没法救了。’我低头想:是我害了蚕?因为我想蚕宝宝难道就不要喝水吗?于是就在它们身上喷了一点水。是我往它们身上喷水了, 所以它们生病了, 不吐丝了。我伤心死了。”通过实践, 写出的作文自然就有真情实感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 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 使其永远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

摘要:“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资源, 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里, 使其永远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

上一篇:胰腺外伤的诊治体会下一篇:中学辅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