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业企业范文

2024-07-18

传统工业企业范文(精选12篇)

传统工业企业 第1篇

一、传统农耕生产与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1. 传统农耕生产的特点

传统农耕生产虽然是小农经济, 规模小, 分散经营, 技术落后, 效率低下, 但作为经济基础, 维系着农业社会的稳定运转, 历来受到重视。这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重农”、“农本”等思想即可见其重要性。但在有限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要稳定和努力提高农耕经济产出, 存在很大困难。围绕这一点, 传统农耕生产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第一, 因时而作。农耕生产对天时的依赖与顺应是独特而深厚的。丰富而复杂的二十四节气、农谚农时等长期总结积累而带有规律指导意义的农耕文化, 至今对农业生产仍然具有特别重要性。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 强调因时而作, 便成为农耕生产的首要特点。

其次, 注重选料。做到因时而作还只是为农耕生产准备了一个自然前提。把好源头关, 选育良种是实现农耕经济产出的又一关键环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天时看得再准再好, 没有良种也难以实现高产增产。

第三, 精心管理。做到了因时而作和选育良种, 还不一定就有好收成。天时在变化, 农作物是一个个活的生长的生命体, 也时时在变化。常态化的关注水旱冷暖、风霜朝露等天时变化, 常态化的关注高矮疏密、花果纯杂等农作物成长生态变化, 就显得尤为重要。时变决定了农耕生产必须做到实时精心管理。否则最终结果仍然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赔了夫人又折兵”, 投入了物质、时间和精力却还是没有产出或产出很低。

总之, 传统农耕生产不仅具有因时而作、注重选料、精心管理的特点, 而且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只有三者同时兼备, 才有可能实现高产增产。不论是古代较为落后的传统农耕生产还是当今较为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高产优质稻的农业生产, 到美欧机械化乃至智能化高科技农场生产, 尽管物质技术、运作形式等条件发生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农耕生产的革新性变化, 但哪怕是例如温室技术栽培、反季节果蔬、智能自动化恒定温湿度控制等, 仍是因时而作, 只不过是以风调雨顺的“人造”天时代替了传统、充满变数、可能风不调雨不顺的“自然”天时, 但是农耕生产三位一体的显著特点并没有变化。这是由农业生产自身的本质所决定的。所以, 虽然我们在这里谈的是传统农耕生产, 但正因为其自身具有的本质特点不因时空和一些外在经济技术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这也就为我们探寻传统农耕生产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契合性提示了方向。

2. 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

现代工业生产也表现出鲜明特点。

首先, 现代工业生产特别强调适应国家市场现时 (现实) 的需要。按照供求的观点来看, 现代经济体系很大部分产品是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供过于求的具体原因虽然诸多, 最后归结无外乎一:产不适销。世界各国还很少见到畅销好卖的产品是供过于求的。严格说来, 大部分供过于求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产不适销。因此现代工业首要特点就是强调生产的“顺天应时”, 适应国家市场当时当代的迫切需要。

其次, 现代工业生产特别强调供应链各环节全产品优良选料。现代工业生产涉及到的需外购或自产的物料种类之多, 从原材料、辅料、能源到零部件、核心部件、组件直至工具、设备等, 这些生产环节所需物资, 任何一个环节的供应出现了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批量生产中的严重损失。因此, 现代工业生产特别强调全供应链全价值链管理, 从系统运行、减少消耗和浪费、实现价值增值与创造的角度, 进行各环节全产品优良选料, 从而才有可能实现最终产品的优质集成。

第三, 现代工业生产特别强调准时、零缺陷、精益生产管理。产品源头实现了适销的研发设计, 供应链实现了物资优选, 不必然会实现最终产品是优质集成的。需要的中间过程即是现代工业的生产。生产系统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生产员工在变, 设备状态在变, 物资加工在变, 要在人财物供产销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实现优质产品的生产, 所以现代工业生产特别强调准时、零缺陷、精益生产管理。只有做到了精心精益管理才有可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现代工业生产的鲜明特点也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 单纯做好了任何一个方面, 都不能实现最终产品的优质集成。现代工业经济的超大规模、复杂分工协作、快速更新等特性, 决定了一个现代工业企业必须在这三方面做到流畅自如高效创新的整合运转, 才有望在激烈变化的竞争中获胜。

二、传统农耕生产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与现代工业企业质量管理诉求

1. 传统农耕生产精神文化心理特质

针对上述传统农耕生产的显著特点, 我们可以提炼出其相应的三大精神文化心理特质。

第一, 求稳拒变。注重因时而作自然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天时”, 总结的农谚农时、节气歌、风调雨顺等, 都是希望把握“天时”, 然后在符合规律时从事农耕生产。但规律的形成也是有条件的, 规律也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其起作用的具体形式或范围。如果哪年“天时”有变化, 如提前、推后或异常, 而没有察觉发现, 仍然按照往常的“天时”规律去工作, 就很可能犯错, 而农耕生产犯错的代价是很严重的, 可能代表的是一年甚至几年不得翻身的拮据、困窘乃至破产。因此, 希望把握天时的规律, 希望确定性, 希望稳定, 抗拒或害怕变化, 就成为了传统农耕生产精神文化心理的一大特质。这一特质在诸多研究传统与现代、农耕与工业关系的文献中, 基本都被定性为传统农耕生产精神文化心理上的因循、顺受、保守、不思进取, 多以负面意义看待之。本文于此观点不同, 拟发掘其在当代的正面意义。

第二, 敦信合作。种子是农耕生产的又一核心要件。不难想象没有良种、选了假冒伪劣或买来的是以次充好的料种会造成何等后果。选种问题是极为迫切而突出重要的。在技术落后、缺乏良种而一旦选错了后果又与违了“天时”同样乃至更严重的情况下, 选育良种就尤为重要。选育途经无外乎自留或外购, 无论何途径, 一要有经验, 二要相互交流, 三尤为最重要的是农耕生产者之间高度的以诚相待, 敦信合作。在面对共同的农耕生产困难时, 命运共同体的感觉会很突出, 共克难关必须要敦信合作。在物质技术、生产效率等水平都不高的农耕经济中, 有了好种一荣俱荣, 出了坏种一损俱损 (其实现代农业生产也不例外) 。因此, 农耕生产者、流通者、管理者、统治阶层, 从佃农、自耕农、地主、各级官吏直至皇室王侯, 无不例外重视选育良种, 重视选育过程中的敦信与合作。这是农耕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的核心利益, 容不得半点虚假。这一特质在诸多文献中都得到了肯定, 并引申到现代工业信息时代的信用经济体系建设中来。本文于此观点相同, 尤为强调其对当前我国现代工业生产的适用契合性。

第三, 闲散视事。传统农耕社会节奏缓慢, 生活闲散, 而现代工业因为使用机器流水线生产, 虽然有各种各样强调基于“人”的人性人本管理理论, 或多或少的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得到运用, 但由于机器工业化生产自身的运行特点, 本质上、理论上, 人仍然是比较类似于机器的一个零部件或附属部分的, 只是可能程度上有高低不同, 有的企业或人如工业企业一线工人附属程度可能高一些, 财务或营销人员附属程度可能低一些, 而其他企业的不同人员附属程度也各有等差。但是从更广泛一般的角度来看, 现代企业本身也可以看做是一架结构精密、高速运转、性能卓越、效率优良的机器, 人自然是它的一部分。传统农耕生产的慢节奏生产生活方式, 以及农耕生产又需要实时精心管理的特点, 使得农耕生产者养成了“闲散视事”的精神文化心理特质, 即有事没事都要习惯性的扛着锄头或背着双手、一走一停歇、遇人闲谈三分钟的到田间地头去看看。这种方式之所以称为“闲散视事”是因为, 农耕生产者这样做, 既可以说是有意, 也可以说是无心, 既是闲散的, 又是管事的, 没有问题则顺其自然, 欣赏一番茂盛喜人长势, 有了问题则马上发现治理, 少水放水, 有草拔草, 害虫除虫。所以“闲散视事”, 依今天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来看, 松中有紧, 张弛有度, 无心有意, 既是一种非常规下的常规, 又是一种随机漫步下的精心, 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强调制度下的随机、随机下的制度、常规下的创新、创新下的常规这一思辨的管理哲学异曲同工深相契合。

2. 现代工业企业质量管理诉求

现代工业使用自动流水线生产, 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诉求也表现出鲜明特点, 而且这些特点与传统农耕生产实多暗相契合而未被发掘。

首先, 追求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现代工业生产规模大, 生产节奏快, 生产效率高, 一次投入产出批量大。在这样的大规模生产中, 从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供应, 到中间产品的生产, 再到核心部件的集成, 最后到成品的组装, 整套流程紧密衔接, 稍有疏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如影响前后作业工序的生产进程, 造成一些零部件的余缺, 延缓交货期等, 进而造成批量性的大损失。因此现代工业生产质量管理诉求的第一大特点就是, 在达标、合格或优质的统一标准之下, 尽可能追求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按照统计质量管理理念的专业说法即减少质量特性的波动性, 而稳定可靠产品质量的极致则是世界著名制造企业如日本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零缺陷制造、摩托罗拉的6S管理、卓越质量等。因此现代工业生产质量管理的第一大诉求也是求稳拒变, 稳定可靠。

其次, 利益目标多样化考核下的质量“去核心利益化”。在一个机制还不完善、法规还不健全、存在诸多市场失灵现象的地方, 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出于种种现实目标, 如利润优先、成本控制、渠道维护、市场占有、公关形象等, 会在采购、招投标、销售、广告夸大、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侵权、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产品处理难等方面, 表现出不完全符合市场规则的行为, 如短期一次性经营思想, 如劣币驱逐良币等。因此, 某种程度上, 至少在短期内可能出现劣者占先、优者不一定胜的现象。这一切都可以归根于产品质量对企业利益而言的“去核心利益化”。也就是说, 在现时的宏观质量生态环境下, 与农耕生产中因为种子质量是核心利益从而强调养成敦信合作的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不同, 现在产品质量很多时候不再是企业的核心利益, 从而不必再像传统农耕生产经济方式下那样强调敦信。本文认为, 产品质量的“去核心利益化”这一思想, 正是导致当前我国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治标不治本的重要根源, 从而现代工业生产质量管理的一大诉求应该是回到“产品质量是核心利益”的观点上来。这样才能象以前的传统农耕文明一样, 必须敦信、提倡敦信、养成敦信, 形成一个良性氛围。

第三, 强调全流程对质量的监督检验。现代工业生产运作理念是基于系统原理的供应链与价值链管理理论。在工业生产方面的典型代表, 如从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 (MRP) 到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 , 再到企业资源计划 (ERP) , 又如供应链管理 (SCM) 、价值链管理 (VCM) 等, 系统概念及所需资源涵括的范围不断扩大, 以适应更复杂广泛、快速革新的企业运作。在基于系统思维的管理理论中, 现代工业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和诉求就是全面质量管理, 特别强调全流程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管理, 其基本理念是“下一道工序是顾客”、“产品是过程的结果、优质产品是优质过程的结果”。因此, 强调按照动态流程及其创造的特点, 进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的全面监督检验, 确保实现最终产品的优质集成。

三、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契合性研究:结论与启示

经过上述探讨,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对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契合性进行结论性阐述。

传统农耕生产的特点生发出相应的精神文化心理特质, 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生发出相应的质量管理诉求;虽然传统农耕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存在重大区别, 但可以发现它们作为经济现象的共性规律, 即它们的各自特点存在相容相似的一面, 同时由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发出的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生发出的质量管理诉求虽然也存在重大区别 (如第二条, 传统农耕生产的核心利益“敦信”与现代工业生产的质量“去核心利益化”的非敦信, 该条是本文认为的最重大区别, 因比较复杂另再专文论述) , 但也存在相容相似的一面。

因此, 笔者认为, 传统与现代、农耕与工业、传统农耕与现代工业、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与企业质量管理诉求等概念之间, 并不是如以往很多文献所认为的视同冰炭水火不容。作为经济现象, 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共性的规律联系, 不纯粹是否定与接纳的关系, 二者契合的一面值得发掘。在当前我国的宏观质量生态环境下, 深入研究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特质与现代工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契合性, 对于破解我国面临的整体宏观质量生态问题意义尤为重要, 希望能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摘要:传统与现代、农耕与工业、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生产、精神文化心理特质与企业质量管理诉求, 这些概念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水火不容。作为经济现象, 虽然具体形式不同, 二者之间也必然存在一些共性与契合的方面。本文希望对此作出探讨。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2篇

执教者:包老师

点:二中多媒体教室2007、5、15

一、课标要求:

1.用案例分析和对比的方法,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对学生所能达到的目标预则和要求:

1. 使学生学会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德国老工业区鲁尔区的分析,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和基本特点。(学会从案例提取有效信息,这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2. 通过对鲁尔区发展历程从繁荣→衰落→再度走向繁荣这个案例,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得到什么的启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觉得学地理有用。这是对学生的日标要求)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2、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讲述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和特点

5、阅读P65--66,试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区的优势区位.(一)德国鲁尔区的优势区位

6、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7、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下列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2)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3)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8、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二)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

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三)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10、活动:

(1)、请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有何异同?(2)、鲁尔区对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重振有何启发意义?

11、小结

传统工业区 教学设计 第3篇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案例,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通过案例中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三、教材目标

1、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问题及解决措施。

3、借鉴国内外经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条件、特点、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问题及解决措施。

五、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

2.比较归纳法

3.知识迁移应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师:本节我们讲一起共同学习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请大家在地图中找到世界四大典型传统工业区。

生: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师:四大工业区中以德国鲁尔区最为典型。现在给大家四分钟时间。其中前三分钟为自学,后一分钟小组成员交换答案。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一:归纳传统工业区生产特点

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描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

生: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十字路口,在欧洲经济最发达区域内,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生: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以轻工业为主。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

生:工业集聚。好处:①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④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生: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师归纳:通过刚才的自学与交流我们可以得出传统工业区的生产特点:一般分布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二:分析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阅读课本P65-66案例3

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区位条件?(提示:可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加以分析)

生: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③充沛的水源④便利的水运、高速公路、铁路 ⑤广阔的市场。

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生:劳动力素质较高,科技水平高……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三:分析传统区衰弱原因

(1)鲁尔区主导工业是哪两个?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还有哪些?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生:①主要都是重工业,加剧了环境污染,②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生:比重下降。原因①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②技术发展使钢铁的消耗量逐渐降低。

(3)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生:煤炭衰弱影响电力工业,而电力又会工业影响钢铁工业。其他原因①钢铁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②全球性经济危机,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使用。

(4)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生: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堵。许多企业经济活动向德国南部转移,鲁尔区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四:尋找重振传统工业区措施

(1)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有何区别?

生:工业结构指的是重工业、轻工业比例。工业布局指的是工业分布的位置。

(2)早期鲁尔区的铁矿来自法国的洛林,随着洛林铁矿资源的日益枯竭,后期铁矿主要来自瑞典。鲁尔整区在产业调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的海边,其目的是什么?

生:靠近瑞典,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减轻本国的污染。

(3)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环境?

生:对工业三废进行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绿化植树种草。

师:通过刚才的共同学习,我们归纳了鲁尔区衰弱原因及整治措施。学习鲁尔区案例是为我所用。我国的辽中南也是一个传统工业区,在发展中也面临了一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将刚才所学内容学以致用。

知识迁移——以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为例:(阅读P67、图4.14和 P68材料)

1、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资源因素。

2、辽中南工业区有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比较

生:辽中南工业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都很丰富,但是水资源不足,而且水污染严重。同时与鲁尔区在科技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3、如何借鉴德国鲁尔区成功经验重振辽中南工业区。

生: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传统工业企业 第4篇

影响企业转移的因素分析

1. 珠三角企业的某些群体特性

一家企业选择何业何地, 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负责人 (投资人、老板) 的个人知识结构、战略素养、决策模式、个人情感、经营方式等。珠三角传统工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民营和港资为主体, 在规模上大多属中小企业。这两类企业的负责人有四个显著的群体特性。一是战略素养欠佳。企业从原地转移到外地, 属于企业战略决策。企业战略决策与企业家自身素质、尤其是战略素养密切相关。调查发现, 很多企业负责人的战略素养欠佳, 这些企业负责人大致可分三类:一类为知识缺陷型, 这类企业负责人包括洗脚上田的农民企业家和缺乏经验的二代继承人;一类为安于现状型, 这类企业负责人危机感不强, 对企业发展大计缺乏长远考虑;一类为埋头苦干型, 这类企业负责人精于具体事务, 对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不大关心, 缺乏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 (2) 二是决策力量薄弱。很多企业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都很简单, 管理团队知识层次不高, 因而决策体系也很简单。调查发现, 部分企业负责人决策能力有限, 也不借用外脑, 对企业是否需要转移发展, 有的不知可否, 有的犹豫不决, 有的从未想过。三是“订单经济”模式的影响。订单是企业的“镇静剂”。目前, 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影响渐退, 市场需求趋旺, 订单明显增加, 部分企业订单充足。很多企业认为, 手上有订单, 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不用怕, 转移不仅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 而且未必能实现新发展, 弄不好会错过当前利好形势。四是“坐商”传统的局限。所谓坐商, 即喜欢在家门口做生意。有些专家以粤商的坐商传统来区别苏商、浙商的行商传统。坐商传统也与企业家的乡土情结有关。调查发现, 珠三角本土企业家对本地商业环境认同感都很强, 对其他地区的商业环境普遍有顾虑。

2. 转出地积极性不高, 企业转移缺乏政府推力

由于担心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和产业出现空心化现象, 珠三角各地政府对推进产业转移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 很多珠三角企业感受不到当地政府在产业转移方面有何推力。调查亦发现, 东西北各县 (市区) 与珠三角的城区、专业镇对口共建的产业园, 名为共建园区, 实为虚名, 共建成分很少、力度很小, 主要是东西北各县 (市区) 借用一下珠三角一方的知名度, 在园区名称中, 体现一下有珠三角一方共建的成分。

在推进产业转移方面, 珠三角区、镇两级的积极性不高、市—区—镇工作力度逐级弱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镇是广东传统产业的集聚区, 产业转移最终要靠这些镇来推动。调查发现, 各专业镇的书记、镇长虽然级别不高, 但他们在当地企业中具有很高威信, 对当地企业有重要影响;一些企业与当地镇委、镇政府的关系也很密切。由于镇委、镇政府对推进产业转移普遍持消极态度, 因而各镇企业转移也就没有推动力。各镇对推进产业转移缺乏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其集体经济模式。这些镇及其各村集体经济主要依赖物业出租, 他们普遍担心企业迁走会影响物业出租, 出现厂房、写字楼和民房空置、租金下降的情况。另外, 一些镇、村担心工业迁走后, 服务业发展没有工业支撑, 将削弱本地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近年来, 珠三角部分地区不仅不大支持企业转移, 还积极采取措施留住企业, 部分地区正在经历从“淡商”、“限商”、“驱商”到“亲商”、“宽商”、“留商”, 从“限农民工”到“亲农民工”的态度转变。一些企业从本地迁走, 大批劳动力流失, 促使珠三角部分地区转变了态度和作风, 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视, 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部分地区, 如东莞大力扶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这些新亲商政策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些原本考虑转移的企业打消了转移的念头。

3. 欠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对珠三角的企业没有吸引力

营商环境是对企业经营发展所需各种资源和支持条件的统称, 包括基础设施 (如交通、电力) 和基本要素 (如原料、土地、资金、人才) 的保障水平、产业承载平台 (如园区) 的建设水平、政策支持和投资服务体系。调查发现, 很多企业对东西北地区的营商环境有顾虑, 尤其对当地的园区建设和服务配套不满意。

园区建设普遍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园区只抓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配套严重滞后, 犹如新时期的“北大荒”。企业老板都是创业成功人士, 对居住、生活、交往、文娱的需求层次较高, 不愿再经历这种艰苦的创业环境。二是部分园区因用地指标受限, 开发进度缓慢, 可用土地很少, 一些企业认为, 这些园区难上规模, 难成气候, 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三是入园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层次不高, 产业关联度也不高。

服务配套不足让企业难以适应新环境。调查发现, 每家工业企业都对至少一种生产性服务业有很强的需要和依赖, 没有这种服务业的支持, 企业的生产经营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例如, 有些企业对零部件和辅料的需求很大, 但这些企业在转入地难以采购到所需的零部件和辅料。又如, 有的企业对会展需求强烈, 但各种大型交易会、展览会、订货会都办在珠三角。又如, 有些企业对快递和货运需求很大, 但本地的物流业非常滞后。再如, 有些企业非常重视设备的维修条件, 但这点在转入地几乎完全不具备。

另外, 综合成本降幅有限, 对企业没有吸引力。企业在省内转移, 只是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转移, 在此情况下, 多数企业考虑的因素是综合性的。由于从珠三角转移到东西北, 综合成本变动不大, 故企业认为转移没有实质意义。有些企业认为, 物流、商务、招工、培训等成本的增加, 已冲平了物价、电价、地价、厂租、工资等要素造就的“洼地”。以物流成本为例, 有些企业把生产加工环节从珠三角转移到东西北, 需要把原材料和元器件、辅料从珠三角运到东西北, 再把制成品运回珠三角, 最终还要通过珠三角的水陆空运输体系运走。这不仅增加了运输费和仓储费, 还延长了送货时间。

4. 用工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转移

员工随迁问题影响企业转移。有些企业担心转移到外地, 会造成人力资源的重大损失, 而重新打造一支管理团队和职工队伍不容易。调查发现, 各产业园的整厂转移企业都没有多少员工随迁, 这些企业必须在转入地重新构建队伍。员工不愿随迁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安土重迁。部分员工在珠三角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无论是主管还是普工, 出于个人工作偏好、职业规划、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学习培训等考虑, 不愿跟随企业转移。二是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很多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不关心, 没想过要长期在一家企业工作, 再加上现在就业环境好, 找工作容易, 普遍抱着公司走就跳槽的心态。三是子女上学难。有些员工不认同转入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另外, 一些园区还没有幼儿园和学校, 离市区又较远, 子女入园难、上学难。

招用工问题也影响到企业转移。当前, 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一样, 也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 部分地方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珠三角。有些企业发现, 东西北各地职业教育近年有很大发展, 职业院校的培养规模也不小, 但有些专业的学生刚刚进校, 就被珠三角的企业以订单培养方式“抢订”一空;另外, 年青人普遍喜欢到珠三角打工, 不愿在本地就业, 认为“外出务工机会多, 在外赚钱更风光”。有些市县号称人口大市、人口大县, 其实年轻劳动力多已外流, 因而很多企业在转入地招工出现了比在珠三角时更大的困难。这些企业反映, 在珠三角招工虽然难, 但比在转入地还容易一些, 因为全国各地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到珠三角求职, 只要工资提高一点, 一般能招到员工, 但在转入地, 外地求职者不多, 而本地人又不愿在本地就业, 即使增加工资也招不到人。一些进园企业在当地招不到文化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 只能招用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初级工, 这些人不仅年龄偏大 (多数超过30岁, 部分超过40岁) , 而且文化层次偏低 (小学、初中居多) , 其在农民工大军中也处于低端。这加重了尚未转移的企业的担忧, 一些已经转移了部分产能的企业决定不再转移。

5. 政策压力增大, 限制条件增多

近年来, 广东各级各地不断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 使部分企业感到很大的政策压力和形势压力, 对全省传统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感到忧虑, 渐渐失去了在广东创业的荣誉感。部分企业认为整个广东都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兴趣渐失, 就连东西北的很多市县对这类产业兴趣都不大、热情都不高。例如, 很多市县提出重点承接“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税收贡献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一些市县提出把“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这些企业担心进园后不会得到重视和支持。另外, 制造业的大多数行业都是高度竞争行业, 部分行业衰退迹象明显, 制造业企业的社会地位也在持续下降, 行业整体发展景象也导致部分企业对从珠三角转移到东西北发展信心减弱。

限制因素增多、准入门槛提高导致部分企业望而却步。其中, 用地限制和环保限制最为突出。调查发现, 有意转移的企业普遍希望在转入地能多占地。企业之所以想多占地, 是希望通过转移扩大厂区, 增加生产和生活的配套设施, 改变在珠三角用地紧张的局面, 并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但由于各级、各地都已意识到土地资源瓶颈问题, 普遍坚持集约、节约开发利用土地, 明确规定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等硬性指标, 土地政策比较完善, 用地限制比较严格, 用地管理比较规范, 所以很多企业的用地意图难以实现。部分企业认为, 若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用地条件不能获得较大改善, 转移就没有太大意义。对于环保问题, 近年来, 各级、各地的产业定位和环保要求比较明确, 政策执行力度总体上都比较严格, 从而使珠三角的很多企业因不符合东西北地区的产业定位和环保标准而不被接纳。

6. 企业顾虑转移风险, 观望情绪重

企业转移风险一般有四种, 一是资金风险, 二是经营风险, 三是政策风险, 四是市场风险。很多企业顾虑转移风险太大, 弄不好会前功尽弃, 不如减产、停产、转产、乃至转行。对转移风险的顾虑使企业家们普遍持观望态度。一方面, 他们非常重视各地产业园的建设进度和成效, 看看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究竟有多高水平。另一方面, 看看已进园企业是否适应新环境, 比如当地政府的有关承诺能否兑现, 园区服务能否到位, 企业招工是否满意, 当地成本如何变化。再一方面, 看看本地的产业政策如何变化。以化工企业为例, 为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 中央出台文件, 明确要求化工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制造企业全部进园发展, (3) 珠三角核心区6市都出台了执行措施, 在此政策的压力下, 部分化工企业准备转移, 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各市对化工业的整顿有松动、甚至不了了之, 使得本来打算转移的化工企业观望情绪更重, 部分企业甚至决意不走。

为应对转移风险, 部分企业采取分批分阶段转移战术, 即先把一小部分生产线、主要是增量部分放到东西北, 看看是否适应。如果不适应, 既可退回珠三角原地, 又可转移到其它地区、乃至外省, 还可减少搬迁费用。为此, 这些企业通常选择租用园区厂房而不自建厂房。另外, 为应对转移风险, 部分企业不愿单个行动, 主张“抱团转移”, 大家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近年来, 珠三角部分产业集群的企业结伴到外地考察和投资建厂, 在转入地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但珠三角部分地区对企业“抱团转移”、“集群搬家”非常敏感, 担心迅速出现产业空心化。一些地区为防出现企业转移潮, 仅组织少数互不关联的企业转移。

7. 部分企业对转移到东西北还是省外举棋不定

与外省部分地区相比, 东西北综合优势不够突出。在部分珠三角企业负责人眼里, 近年来, 内地部分地方的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后发优势日益凸显, 已经成为国内新一轮工业化发展的前沿。如政策优势, 部分地区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及其他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持下, 税收、用地、用工等政策优势明显。另外, 很多地方在“一切为了招商”的理念指引下, 竞相出台各种投资优惠政策, 一些地区甚至打出“把内资当外资”的口号。如区位优势, 一些地区长期受交通和区位制约的局面在近年得到了根本改变, 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的开通, 大大增强了区位优势, 迅速从边缘变成了前沿。如成本优势, 东西北各地要素成本上升较快, 成本优势不断弱化, “洼地效应”形成难、丧失快, 而内地要素成本虽然也在持续上涨, 但由于基数小, 在几年、十几年内仍然可维持明显的优势。如资源优势, 内地很多地方是珠三角企业原材料的生产、供应基地。如市场优势, 东西北市场狭小, 货物不能就地消化, 而内地市场广阔, 很多产品可在当地就近消化。近年, 一些企业转向内销, 感到把产品从广东运往内地成本很高, 不如到内地投资建厂。一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突飞猛进, 给一些珠三角的企业负责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感到这些地区的发展势头超过了广东 (东西北地区) 。以上这些认识使得部分企业对转移到东西北还是省外举棋不定。

8. 部分企业打算就地转型升级

有些企业虽然有转移发展的想法, 但认为:各地政府都在淘汰落后产能, 限制过剩产能,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只有把转移同转型升级联系起来、以转移促升级才有出路。这就要求企业以“二次创业”为动力和契机, 更新装备和工艺, 降低能耗, 减少排放, 提高技术和产能。但部分企业反映, 进行技改困难很大, 既无资金实力, 又无人才支撑, 而扩产受到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市场需求和营销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企业认为, 若不能通过转移实现转型升级, 还不如不转移。

有些企业打算就地转型升级。这些企业认为, 虽然目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在本地解决这些难题比在异地还容易一些;另外, 在本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还有一定的空间和渠道。例如, 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缓解用工难, 减少用工量, 降低用工成本。又如, 对业务进行调整, 压缩或砍掉那些利润很低、潜力不大的事业, 重组部分资产, 做强提升优良资产。再如, 积极参与产业链分工协作, 加强与行内企业的合作, 共同应对挑战。另外, 还有些企业拟开拓新业务。调查发现, 有些企业有“弃工从商”或“亦工亦商”的想法。近年来, 珠三角部分地区鼓励工业企业利用自身条件发展服务业, 有些企业有意在制造领域分离服务环节, 孵化发展服务业项目, 或退出制造业开发商贸项目。

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以上调查和分析, 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关问题很值得各级、各地及学界重视和思考。

1.对于转出地推进产业转移

调查过程中, 部分企业目光比较短浅, 一时能应付困难、有利可图, 就不想转移, 待制约因素累积、企业不景气或陷于困境而想转移时为时已晚。依目前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情形, 我们常说的“青蛙现象”极可能在珠三角传统工业企业中发生。当前, 由于成本上升和发展条件受限, 珠三角核心区传统产业的发展环境日趋严峻, 各地政府应积极承担引导、扶助的职能, 鼓励部分企业尽早转移, 争取早转移早得益。这需要转出地放弃狭隘的区域观和利益观, 着眼于长远发展, 尤其要克服“企业转走了就如同‘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传统观念。转出地政府怎样发挥作用?选择何种产业转移模式?如何降低企业转移风险, 加强对转出企业的扶持?如何重构转出企业与来源地之间的经贸联系?这些都是推进产业转移值得思考的问题。

2.对于转入地承接产业转移

东西北部分地区误认为, 与珠三角距离相近, 有各种优惠政策, 有省级产业园, 这些条件对企业有吸引力, 实则不然。有些地区在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客观现实面前, 仍然过度追求“洼地效应”, 不惜代价栽“梧桐树”, 可就引不来“金凤凰”。影响企业转移的因素非常复杂, 主客观因素、经济社会因素都很多。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既要重视经济因素, 又要重视非经济因素;既要重视产业共性因素, 又要重视企业个性因素, 要深入理解珠三角工业企业的特点, 贴近具体行业和具体企业制定承接方案。目前, 全国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空前激烈, 东西北各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一些地区的后发优势逐渐淡弱、受制因素不断增多。东西北各地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产业承接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办园模式?如何重构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些都是承接产业转移值得思考的问题。

推进珠三角企业向东西北地区转移的对策建议

1.强化区域合作意识, 增进珠三角各地推进产业转移的动力

省内外各地推进产业转移的经验表明, 转出地政府的态度和措施对企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 (4) 目前, 珠三角各地推进产业转移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企业转移的积极性, 影响珠三角各地积极性的因素也很复杂, 需要从更新理念和强化手段两个方面加以推动。在理念上, 建议在全省大力倡导“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合作共赢”的时代理念, 在重大经济政策的设计中尽量贯穿区域一体发展、合作发展的主线。在手段上, 坚持运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针, 适当强化行政手段, 促成任务驱动和市场驱动“双轮驱动”。深入探索广州、深圳推进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经济特区在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探索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和顺德 (英德) 产业园等有广东特色的区域和产业合作模式, 积极推进省内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战略转型。

2.细化措施扶助企业转移, 切实减少企业对转移的顾虑

总的来看, 在需要转移发展的企业中, 企业对转移最大的顾虑还在于转移产生的直接成本和经营风险。例如, 仅搬迁费和重新建厂这两项, 就需要大笔投入, 而很多企业资金实力并不强、融资条件也不好。再如, 转到异地, 其人员、物流、原料、社会关系、政策环境、其他支撑条件都会发生改变, 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生态, 造成企业经营有很大风险。无论是转出地还是转入地, 都应当细化对转移企业的扶持措施。例如, 转出地可采取对本地企业的搬迁费进行补助, 鼓励本地银行对转出企业给予贷款, 对转出企业回本地参展免收费用或给予资助, 对转出企业的职工子女入学给予照顾性政策等措施, 增强企业转移的积极性,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后顾之忧。再如, 可由省、市组织部门牵头, 积极安排珠三角干部团队到东西北对口合作的市县挂职, 以发挥这些干部在动员企业转移、帮助园区开发、开展招商引资、跟踪项目建设、解决企业困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3.以增进园区吸引力为目标, 在园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狠下功夫

园区是各地对外开放的窗口, 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目前, 东西北部分园区建设标准和品位不高, 特色和亮点不够突出, 吸引力不足, 必须在提升园区吸引力上狠下功夫。建议各地改进办园思路, 在园区建设中优先解决两类问题。一是进园企业普遍头痛的共性问题, 如招工、物流、融资、物料 (原材料、辅料、零部件) 采购等问题。二是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活学习需求问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满足客商需求和职工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园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建议调整省财政资金的扶持重点, 从片面强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向配套服务建设, 如商住区建设、物料专业市场建设、科技教育文化项目建设等。狠抓园区管理和服务, 营造浓厚的亲商氛围, 以真诚的态度争取企业对某些暂时困难的理解。加强园区队伍建设, 鉴于各园区人才奇缺, 有条件的市县可高薪聘请国内高水平园区人才管理园区。

4.促成已签约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充分发挥落户项目的示范效应

一些欠发达地区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 项目签约数量和合同金额都很大, 但真正落地的项目没几个;一些项目虽然已经开工, 但建设进度缓慢。项目建设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各地、各园区没有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的核心任务, 督促和扶持项目建设的力度不够。在一些市县, 个个部门都参与招商, 项目一签约, 企业一开工, 就觉得万事大吉, 跟踪的力度就小了, 扶持的措施也少了, 以致项目难适应、没发展、留不住。因此, 应当改变重招商引资轻项目建设的园区工作思路, 各地区各部门应全力围绕项目转, 以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为目标, 切实帮助项目解决开工建设和发展的各种难题, 推动已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争取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让未转移的企业看到“双转移”的成效, 增强转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5.精心谋划产业集群建设, 吸引特定产业的企业批量转移

为共同抵御转移风险、加强产业协作, 降低商务成本, 现代产业转移的主体正加快从单个厂商向企业群转变, 企业抱团转移、产业链整体搬迁的趋势十分明显。东西北各地区应通过构建新兴产业集群,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吸引企业成批转移、产业链整体转移, 提高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效率。从省内外一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途径看, 东西北各地一要明确产业园定位, 咬定主导产业定位不松口, 在这方面, 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二要改进招商工作思路。建议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产业招商。在策略上, 可以先跳出珠三角, 全力吸引央企、省内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和大型外资企业 (尤其是跨国公司) 投资, 先设法为各地主导产业引进一两个龙头项目, 发挥龙头项目的带动效应, 再吸引其他项目、尤其是中小项目批量进驻。

注释

1 “三难”指东西北地区各产业园区用地难、资金难、招商难;“两不高”指珠三角各地政府积极性不高,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积极性不高。

2 有关企业家素质、尤其是战略决策素质的考察, 作者借鉴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9年的考察指标。见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企业战略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和发展专题调查报告》。

3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在2008年9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2008]26号) , 明确要求各地规划确定化工生产集中区或化工园区, 引导现有化工企业入园发展, 并要求从2010年起, 所有危化产品生产和储存建设项目均必须依法依规进区入园。

传统工业化面临新挑战 第5篇

一、经济信息化与新经济的特征

研究新经济的特征,研究信息经济的特征,是我们考虑现代经济增长特点和方向的一个重要思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至少有三个方面:

1、经济的软化。无论是从股市的市值还是从企业的社会影响来看,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制造业和以“雅虎”为代表的网络业,是新经济中的姣姣者。与钢铁和汽车为代表的工业经济相比,信息经济的特征是“软性”的,软件的研究开放和使用消费构成了信息经济的一大特征,也构成了信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美国新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是,其经济中软性成份比重大大提高。在国际分工深化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经济日益“软化”,即日益成为以生产软件、进行研究开发和提供高新技术专利为主的知识型经济,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则日益“硬化”,即日益成为以生产以钢铁、原材料和耐用消费品为主的生产型经济。

2、经济的服务化。随着生产性成份比重的相对下降,在新经济中服务业的成份不断提高。美国经济日益成为一种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新经济的这种服务化趋势并不是现在开始的,美国服务业的比重早就超过了制造业的比重。但是新经济的发展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进一步大大下降。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贸易流通服务向新的方向发展,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服务领域。从需求角度看,随着物质产品生产率的迅速提高,随着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正如当年工业化的结果大大降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了生产粮食所占用的劳动力一样,今天经济服务化的结果正在减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劳动力,迅速降低第一、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3、经济的无形化。传统工业化经济的特点是“大”、“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所用材料日益高级。工业化经济是一种看得见的经济,有形经济。但是信息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的。尽管网络上的信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盘片等都是可见的,但是它们的核心功能却是无形的。代表经济增长及其潜力的是技术、知识、软件、信息以及网络等。这些东西与代表工业社会的钢铁、汽车、生产流水线相比,是看不见的,无形的。由信息和高新技术主导的新经济本质上是无形经济。

显然,从新经济的`特征看中国经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又处于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落后。

二、传统工业化目标面临的新挑战

新经济与工业化经济的这些重大的差别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增长不仅不只是迄今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意义,甚至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不能充分完全反映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确实可以,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能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体现出来,但是它对经济运行、生活质量和财富积累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上的表现。新经济的发展对以传统工业化为内涵的增长提出了挑战,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传统工业化的资源消耗型特征。传统工业化的显著特征是大量消耗资源,包括能源的消耗、原材料的消耗、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有形资本的消耗等,在某些产业中是普通劳动力的大量投入。相应地,传统工业化也以重化工业为标志,重化工业化明显被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目标,从而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占主导地位。与此不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则是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它们大大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微小的芯片根本上改变了材料消耗的概念。新经济更多地取决于知识和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这使在传统工业化中的资源约束和资本约束现象发生了重大改变。

2、传统工业化的增长局限。传统工业化的增长既受到供给的约束,也受到需求的约束。资源耗竭与资源供应的国际依赖约束了可持续增长,同时从需求方面讲,工业化的最终需求是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需求的增长空间减小,从而使需求对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在进入新经济以前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普遍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就在于物质产品生产已高度丰富,在物质消耗方面长期找不到新的增长点。但现代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增长的作用在于,它除了得到传统产业改造和新产品的物质消费本身的需求拉动以外,还创造了大量非物质产品领域新的最终需求而获得新的需求拉动。新经济的持续增长正因为其创造了新的需求领域,而这一领域的需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

3、传统工业化与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在20世纪的最后中,国际间发生了又一轮产业大转移。其特征是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资源消耗型甚至环境消耗型(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尽管这些国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增长,但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却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传统制造业增加价值低,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却有很高的增加价值。这种国际分工使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再一次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

4、信息化是工业化后的新经济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经济史上又一次巨大的革命。如果说工业化的特征是机器代替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那么信息化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大部分脑力劳动,这是这场革命的本质。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与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地位,超越了机器与货币(物质资本)而占主导地位。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决不是一般意义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的问题,而是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挑战是时代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由于在新经济时代中主导要素富裕度的差异,以工业化要素为主的经济处于已经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毫无疑问,中国的现代化目标注重的是工业化,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信息化的挑战。

三、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含义

在上分析表明,中国面临的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二是从工业化性质的增长向信息化性质的增长的转变。迄今为止我们较多注意的是前一个意义上的转变,而忽略了后一个更大意义上的转变。正是后一个意义上的转变,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依赖增加资本投入的增长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转变,其中包括对某一产业的发展的技术改造,也包括由新的技术发展起新的产品。对于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尽快走出这第一个阶段是重要的。这不仅因为我们需要真正的高速度,而且因为我国本来就是一个资本和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转变也会消除我们仍然存在着的体制弊病在改革后新条件下的反映,各级地方政府以实现增长实绩来体现自己的发展成果,而这种增长实绩的最好表现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大工业的投资直接贡献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强化了地方政府对传统产业投资的积极性。这种指标的性质和体制的特征决定了整个国家粗放型增长的必然性。

我国在90年代中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第一,从主要依靠铺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到主要立足于现有基础,把建设的重点放到现有企业的改造、充实和提高上;第二,从主要依靠增加大量资金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第三,从主要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降低消耗,减少浪费,使同样的物力、人力消耗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第四,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转变到主要依靠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合理布局生产力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分工效益;第五,从主要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这一意义上的增长方式转变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对中国来说也是紧迫的。但是明显的是,当时这种转变仍然只是就传统制造型经济意义上提出来的,是在工业化意义上增长方式的转变,它并不涉及如何从工业化跨越到信息化的道路问题。

经济信息化从新的意义上提供经济增长新的空间,也为我们提出了从新的角度探索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经济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问题上,要注意技术本身的提高,更要注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会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集约化程度。

第二,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这一估计显然是粗略的也是困难的,但基本上可见其重要性。由与信息相关的软硬件生产和各种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显然是现代新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整体结构的大跨越,而不只是在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造。

第三,国民经济信息化。由于社会生产总过程和生活方式对现代信息工具和网络的应用程度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整体的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如企业和个人上网的数量增加,企业经营活动通过网络进行比重提高,电子商务发展并普及,可从网络上获得的经济信息的数量成倍增长等等,都对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的质量产生的深刻影响。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某种意义上是神秘的。美国经济近年来的活力甚至超过了其持续9年增长的GDP所能显示的能量。在信息经济中,不仅信息产业本身提供了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持久的动力,而且它通过对整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改变了经济运行的机制。

传统工业企业 第6篇

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传统行业更现亏损

原材料工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效益严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是本轮经济低迷中东北工业的首要表现。以往在经济下行中,主要是低端、初级产品受冲击大的特点,但此次经济波动中,东北传统工业高端、低端工业产品都受到影响。

鞍钢集团前些年从调整产品结构入手,重点发展集装箱板、钢轨、船板和民用家电板等高端板材,然而今年这些品种的销量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船板销售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50%。鞍钢股份继去年亏损达21亿元后,今年一季度再度亏损18.88亿元。

辽宁省工信委冶金处处长郝庆顺介绍说,冶金是辽宁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年产6000万吨的钢铁产能排在全国第三位。今年1-5月份,辽宁省粗钢产量2154万吨,同比下降2.3%。钢铁现货专家马忠普说,辽宁境内分布有鞍钢、本钢、凌钢、东北特钢等多家大型企业,上一轮产品结构调整时,企业一味追求板管比,重点发展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板材产品,环渤海区域的河北、山东等钢铁大省也是如此,结果造成板材产能严重过剩,在这一轮逆市中,板材利润极为微薄,甚至出现成本、价格倒挂现象。

国家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建设力度大的项目所需产品产销形势较好,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产品下降幅度较大,是东北制造行业呈现的又一特点。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的效益跟国家政策导向有着很高的关联度,近两年全国范围内电厂改造升级,电站设备订单就很多;但是,作为原本我国首批生产盾构机的重点企业,由于目前我国盾构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使企业这一优势产品的销量大幅下滑。

近几年一直表现良好的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以来营业额也遭遇下滑。这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累计营业收入近40亿元,而在2011年其营业收入达到234亿元。在一汽集团,受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影响,自主品牌尤其遇冷。一汽轿车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4.39%,利润总额减少109.30%。

在这一轮全国经济低迷中,东北地区明显感受到了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时更大的压力。来自吉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17.68亿元,同比增长14%,虽属东北地区最高,却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个百分点。辽宁省同样受到较大影响,今年5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下降2.55%,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下降了10.5%,这都是国家实行东北振兴战略以来没有出现过的。

市场需求低迷 短期回暖乏力

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松认为,辽宁工业经济一、二季度持续下滑,何时会止跌回稳目前还不好确定。黑龙江省社科院院长曲伟表示,目前黑龙江省经济运行尚未探底,步走势有待观察。

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高志国对全省工业经济做出这样的预测:“一季度运行相对平稳,二季度将逐渐回落筑底;三季度预计会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四季度回升步伐有望加快。”

专家分析认为,短期内东北工业恢复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低迷。一方面,目前东北地区的很多工业企业都面临订单下降,甚至无订单的局面。由于销量锐减,国内最大微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商哈尔滨东安动力,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19.24%,净利润下降64.03%,延续着去年的颓势;而北方重工的冶金、矿山装备等分公司,今年还没有接到一份订单。

造船行业也明显感觉到了寒意。大连旅顺滨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末交付了一艘12000吨杂货船之后,这家公司的千余名员工手里就仅剩下修船订单,而造船订单的开工指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达。受全球市场低迷影响,目前辽宁船舶工业的造船载重吨数和利润持续下滑,盘锦、营口等地区已经有数量不少的中小造船厂被整合甚至退出行业。

另一方面,市场不景气导致部分工业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挫。郝庆顺介绍说,目前辽宁省的镁、钼、铜、铝、锌等有色金属冶炼全面亏损,钼矿价格从最高点的近30万元/吨跌至7万元/吨。而在北方重工,盾构机的销售价格也比五六年前要低30%左右。

辽宁省朝阳市金达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以钼、钛金属深加工为主导产业,2010年产值达到20亿元。公司副总经理马玉明说,去年下半年起产品价格低迷,钼铁从最高时每吨48万元,降到现在不足12万元;海绵钛也从去年的每吨9万元跌至7万元。金达集团曾是朝阳市最大的出口创汇企业,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可今年1-5月出口额仅600万美元。

投资拉动面临困境 “大而不强”亟待调整

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在本轮经济走低过程中受到较大影响的原因,各地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高等院校的经济专家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在投资被抑制、危机波及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东北工业发展出现了放缓甚至亏损。高志国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整体放缓,国外市场需求减弱;国家新一轮稳增长措施存在一定滞后性,国内市场需求偏冷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短期内支持东北工业高速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沈阳市铁西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志英则认为,当前东北装备制造业不乐观的发展态势还将持续两年。

其次,东北工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近生产远消费,使利润率原本不高的传统制造业一旦市场遇冷,企业效益便会出现下滑。曲伟分析认为,本轮经济走低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低,获利能力差,贡献率小,尤其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自主技术研发体系,导致抗冲击能力较弱和竞争力不强。

第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大型国有工业企业效益减缓之后,缺少有效支撑整体经济增长的其他经济体。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刘庶明认为,如果民营企业足够壮大,便可在支柱企业效益下滑时,对经济发展起到补充作用。东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认为,目前东北地区大多数高新产业都是小产业、小企业,亟待做大做强。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本轮经济走低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在前一次危机中,东北经济表现出拉动全局的增势,其原因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内需旺盛;而东北作为原材料、装备制造等基础性产业基地,外贸依存度不高,因而从中受益。而在本轮波及实体经济、内外需求均大幅减弱的新形势下,东北经济迅速回暖压力不小。

吉林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孙志明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已迈入工业化后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消失”等多重困难,当前东北传统工业的结构矛盾、产业升级能否很好解决,将对东北经济运行影响深远。针对“大而不强”的软肋,东北工业急需在提高科技含量、加强上下游配套、形成产业聚集、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等方面调整转型。

传统工业企业 第7篇

广西传统优势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且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时期,推进工业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借助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是广西积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现广西传统优势工业“凤凰涅槃”、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与统计学知识,本文选取compertz曲线作为实证模型。

其中,yt为第t期指标值,t表示时间变量;k、a、b为曲线的参数。两边取对数得:

K为增长上限,当其固定时,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与模型参数的关系如表1所示。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十三个传统优势工业中,食品工业、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数据不全,因此去除这三个产业,考察其余十个传统优势工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本文数据来源于《广西传统年鉴》1999-2013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

根据统计学知识的推导得出龚伯兹曲线的具体参数:

结果显示,在这十个传统优势工业中,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为成长后期、成熟前期外,其余均处于进入期、成长前期。由于所使用的衡量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属于产业规模的视角,这说明很多传统优势工业还处于进入期(成长前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生产能力还较差,投入规模增长缓慢。从产业技术上看,处于进入期(成长前期)的产业,其技术水平和产品差异化程度都还较低;从产业组织来看,进入期的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垄断程度较低、内部管理水平落后。广西省的传统优势工业的实际与进入期(成长前期)的特征也相符合,因此,从产业生命周期的判别来看,区内的传统优势工业还处于进入期(成长前期)的阶段,亟须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增长。

2“工业2025”与传统优势工业转型的耦合机理与互动关系研究

2.1“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纷纷体会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战略”是美欧等国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战略,意图在制造业竞争中重新获得主导地位;“工业4.0”是德国的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的融合。发达国家提出的战略布局,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我国制造业还面临着新兴国家的追赶。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前堵后赶”的双重压迫,并且争夺新一轮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十年规划。

在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式经营不可持续且附加值低,费力不讨好,制造业亟须转型升级,“工业2025”便是目标和方向,即借助信息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实现制造业的再发展和蛙跳式超越,进而跻身成为工业强国之列。与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相比,“中国制造2025”更加强调以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业改造升级为切入点,同时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最终完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2.2“工业2025”与传统优势工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1)“工业2025”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传统优势工业的转型升级,同样传统优势工业的转型升级的实现也离不开“工业2025”的实施。“工业2025”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省份逐一落实,大力发展各省的制造业,传统优势工业是区域经济的主力军,传统优势工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必将为“工业2025”目标的实现增添强大的助力。传统优势工业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破除障碍,而“工业2025”的实施正是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时机。

(2)“工业2025”为传统优势工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加上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并且传统工业中普通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使得传统优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薄,许多传统优势工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渐渐被市场淘汰。而“工业2025”提出智能制造,采用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融合等一系列举措,破除传统路径依赖,以“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可以重塑传统优势工业的竞争力,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两者互为支撑。“工业2025”的对象是制造业,而传统优势工业是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至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优先在传统优势工业中进行“工业2025”改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为制造业的改革提供支撑作用。同时,“工业2025”的实施需要完善一系列的制度保护支持措施,也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系统工程,这些制度、措施和工程为传统优势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环境支撑。

3“工业2025”下传统优势工业的博弈模型分析

为了分析方便,本文假设传统优势工业是否进行创新活动可以看作是地方政府与传统优势工业之间博弈的结果。在些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可以选择的策略有“采取”或“不采取”法律法规或各种政策来影响传统优势工业创新,而传统优势工业可以的策略也只有两个,“创新”或“不创新”。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地方政府和传统优势业在做出各自的决策时,很难确认它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可以构建如下博弈的策略组合:

我们对不同策略下的地方政府和传统企业的成本、收益作如下假设:

(1)传统优势工业主动“创新”需要投入研发费用,假设研发费用为CI,这部分费用包括与科研院所和各高校合作的费用,以及企业内部研发所花费的费用;

(2)传统优势工业“创新”会获得收益RI,这部分收益包括新产品开发带来的单位产品利润的增加,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政策扶持所带来的收益等;

(3)地方政府“采取”法律法规或各种政策措施来促进传统优势工业创新,需要付出监察成本CG,包括判断和鉴定传统企业是否“创新”的信息成本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4)地方政府会对传统优势工业主动“创新”给予一定的财税支持或政策优惠,这部分费用记为SG;

(5)地方政府对传统优势工业“不创新”所处的罚金PG,包括对传统优势工业侵犯知识产权的罚金以及对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工业的罚金;

(6)传统优势工业“不创新”,地方政府要承担传统工业之间由于恶性竞争、产业结构粗放等原因导致区域经济陷入“悲情增长”的风险,并要为传统工业高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买单。我们将传统工业“不创新”,地方政府为其支付的成本称为社会成本,记为UG。

分析此收益矩阵,因为各符号都为正,我们假设政府的监察成本CG一般大于政府收获的对“不创新”传统工业的罚金PG,由于罚金只针对部分传统工业,而政府的监察范围包括所有的企业,因此作这个假设是合理的。所以纳什均衡的结果取决于创新成本和创新收益的大小,当创新成本大于创新收益,纳什均衡结果为(不采取,不创新);当创新成本小于创新收益时,纳什均衡结果为(不采取,创新)。在理想的市场机制下,工业企业自发地选择是否进行创新活动,帕累托均衡为(不采取,创新),但在现实经济中,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创新有着很大的风险,纳什均衡摇摆不定,因此使得很多工业企业选择不创新,最终纳什均衡为(不采取,不创新)。通过上述分析,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传统工业企业通常选择不创新,在“工业2025”下,如果能使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成本的话,那么,传统工业企业的“创新”策略将是一占优策略,即无论政府是否采取政策手段或法律法规干预企业的创新活动,传统工业企业都选择进行创新活动。

4“工业2025”下广西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的实现途径研究

在“工业2025”下,广西应积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借助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广西传统优势工业“凤凰涅槃”、跨越式发展。结合广西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强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工业工业技术的渗透融合,突出抓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传统优势工业是广西经济的主力军,曾经支撑起广西过去30多年的经济发展。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广西经济能否抢抓这一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发展,一大关键就在于能否利用好“工业2025”带来的颠覆性技术革命,推进广西传统优势工业的转型升级。

(1)加快传统制造向“智造”发展,攀升制造业价值链高端。广西传统优势工业还处在进入期(成长前期)的阶段,技术水平和产品差异化程度都还较低,需要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针对传统优势工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探索汽车、船舶等领域网络协同制造新型生产方式。在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设备等装备制造领域,应用推广感知技术、再制造技术,研制高端数控产品、流程工业成套装备等智能装备。

(2)加速发展两化融合衍生的行业电子、智能机器人产业。拓展行业电子产业,推进工业技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优先抓好汽车电子的生产研发,将广西打造成为汽车电子产业基地,并抓紧推动机床电子、交通电子、医疗电子、娱乐玩具电子等行业电子产业的发展,以有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着力发展数字时尚创意产业,打造“广西定制”品牌。依托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优势,引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采用异地网上协同设计、柔性模块化共线生产等互联网新技术,通过时尚创意元素的融入,形成新型智能家电、精品服饰等时尚新业态。

(4)推进传统优势工业向绿色制造转变,推广绿色工艺、研发绿色产品,推动开发绿色建材、高效节能型机械装备、绿色食品等;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机械装备产品再制造,以智能手机、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机、工程机械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产品再制造,使废旧产品质量恢复到原有新品水平,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是新形势下我国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战略谋划。广西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实现广西传统优势工业“凤凰涅槃”、跨越式发展。通过产业生命周期法分析广西13个传统优势工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构建两主体、三主体参与的博弈论模型分析基于“工业2025”下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在新的背景下广西传统优势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最后提出一些在“工业2025”下符合广西实际、力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促进广西传统优势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同时也为后发地区工业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工业2025,广西传统优势工业,产业生命周期,博弈论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87.

[2]张茉楠.中国制造2025实现变道超车[J].全球化,2015,(06).

[3]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05).

传统工业企业 第8篇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 教材第五单元在第八节就用德国的鲁尔区作为具体的案例, 利用案例的方式, 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兴起、发展壮大、衰落以及整治等内容。掌握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相关的知识当然是这节课的重点, 但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相关内容中提炼出所有传统工业区具有的共同特征, 才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 也是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所在。原因很简单, 正是这些共同特征, 决定了传统工业区的前途命运, 同时也成了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传统工业区所具有的这些共同特征就是传统工业区的“传统”之处。做到准确地理解与把握传统工业区的“传统”之处十分有必要。

传统工业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传统”之处:

一、工业部门形成时间早

传统工业区是在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而形成的, 工业区内的工业部门都把这两次科技革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规模生产, 是在工业生产大规模地使用煤炭、铁矿资源时形成与发展的, 多数传统工业区兴起于18世纪中叶前后。虽然有些发展中国家在二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一些工业区, 但是由于这些工业区内的工业部门多数属于把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工业部门的形成历史上比较早, 所以这些工业地域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例如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而新兴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基本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形成的。

二、工业区内或者在附近有着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

传统工业部门基本上都是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并且这些工业部门对原料的需求量很大, 为了有充足的原料, 也为了减少原料的运输成本, 传统工业区在布局的时候常常以原料指向型为主, 布局在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且当地交通条件也极为便利。如德国鲁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也是德国水陆交通极为方便的地区。新兴工业区避开传统工业区, 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 既不接近原料产地, 也不接近市场, 但要有高科技水平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三、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如煤炭、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 生产工序多而且复杂, 需要许多占地面积广阔的工厂或者车间参与协调生产, 并且这些工业部门刚刚兴起的时候科技不发达,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为配合这些工业部门的生产, 许多有工业联系的相关工厂或者车间集聚在同一地段内, 形成了一种占地面积广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四、传统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都会不同程度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传统工业部门, 例如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 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作为生产原料, 加工这些自然资源就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 使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把大量的污染物滞留在环境中。所以当新兴工业部门出现之后, 传统工业区严重的环境问题就使其在新兴工业面前丧失了竞争力, 走向了衰落。

五、传统工业的生产过程资金集中程度高

传统工业部门生产工序多且复杂, 需要大量的原料、能源, 再加上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生产过程, 没有巨额的资金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因此, 只有高度集中的资金才会让生产过程持续下去。

六、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经过长期的发展, 其生产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且产品基本上已定型, 不需要再有过多的科技投入。这也就是传统工业部门与新兴的高科技工业部门的区别, 这种区别可以通过下表体现:

“互联网+”将重塑传统工业 第9篇

史志伟这样理解“互联网+工业”的内涵, 即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 优化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各个环节。他认为, “互联网+”将会从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彻底改造传统工业。

从生产上讲, “物联网+工业”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原材料用量和环境负荷、降低工厂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 工业企业可以将机器等生产设施接入互联网, 构建网络化物理设备系统 (CPS) , 进而使各生产设备能够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施控制。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加快生产制造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传送和分析, 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现过程虚拟化。

从研发销售上讲, “移动互联网+工业”可以对市场需求迅速反应, 深度发掘细分需求。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 利于传统制造厂商实现数据双向流通, 通过在产品上增加网络软硬件模块采集用户数据, 实现产品个性化、制造服务化, 以市场数据驱动技术研发, 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生产导向。

而“大数据+工业”、“云计算+工业”则是为以上两者服务的中枢系统。大数据是软件基础, 用算法分析海量生产数据、市场数据、供应链数据以协同处理需求;云是硬件基础, 凭借超大规模计算能力、数据存储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 产生协同价值, 实现组织松散化、制造资源云化。

未来的工业体系将更多地通过互联网技术, 以网络协同模式开展工业生产, 制造企业从顾客需求开始, 到接受订单、寻求生产合作、采购原材料、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制定生产计划以及付诸生产, 整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 彼此相互沟通, 而信息会沿着原材料传递, 指示必要的生产步骤, 从而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互联网+”将促成“中国智造”

史志伟说, 我国传统制造企业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 通过规模化生产, 创造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但其路径依赖也导致其难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的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需求, 更难以成为真正的智能制造企业, 因而必须主动拥抱“互联网+”。

然而, 真正的“智能制造”, 绝不是互联网融入传统制造业, 而是传统制造业融入互联网。

“互联网+工业”将重塑制造业“微笑曲线”价值链。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将共同创造价值、共同传递价值、共同分享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价值创造和分配模式正在发生转变, 借助互联网平台, 企业、客户及利益相关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个性化定制把前端的研发设计交给了用户;用户直接向企业下达订单, 也弱化了后端的销售, 从而拉平“微笑曲线”, 并重新结合成价值环。

工业企业如何发力“互联网+”?

史志伟认为, 工业企业进行互联网化, 需要从观念、商业模式、生产流程、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彻底再造。

第一, 制造企业要放下身段, 归零之前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观念, 应以小学生的心态向先进的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 要认识到互联网将成为商业的底层架构, 主动融入互联网, 而不是被动等待互联网对自身的颠覆和革命。

第三, 满足用户体验是核心。在“互联网+”时代, 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定制化和精准化。这就要求传统制造企业重建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相应的, 企业整个供应链、生产线、质量控制系统, 甚至整个OA系统、ERP系统都需要被改造。

第四, 互联网平等、开放、自由的特性, 自然也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更为扁平化。

传统工业的互联网再造 第10篇

但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处于生产力前沿的美国,生产力的增长却逐渐停止了。持续了150多年的工业革命开始走下神坛,其长尾效应也在慢慢消失。于此同时,一种新的业态登上历史舞台,那就是互联网。人们普遍认为,工业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即将由此到来。

有趣的是,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被寄予厚望的互联网在2005年前后突然失去了上升的势头。不少人认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无论对于消费者和企业这些个体,还是对于整个行业,互联网的影响是有限的,远不像工业革命那样具有颠覆性、能够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提升很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智能终端和宽带网络的普及,互联网迎来了二次爆发。这次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消费者个人和企业个体,还包括各行各业。用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利的话说,“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革命”,“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有可能被推倒重来”。

当互联网走入工业领域,便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工业互联网。

概念篇:从“小C”到“大B”

根据百度百科,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它汇集了两大革命的进步:工业革命带来的无数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以及互联网革命中涌现出的计算、信息与通信系统更强大的进步。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等IT技术,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它有三大核心元素,分别是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和工作中的人,连接并整合这些元素为各种企业和经济体提供了新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与我们平常提到的互联网有什么区别呢?从应用的主体和场景来看,我们平常所提到的互联网可以称之为消费者互联网(最早之前是学术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又一个阶段,工业革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GE公司定义的概念模型

消费互联网即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类型。其具备两个属性,一个是媒体属性,由提供新闻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组成;另一个是产业属性,由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及在线旅行等组成。这两个属性的综合运用使以消费为主线的互联网迅速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个时期的商业模式以“眼球经济”为主,即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和有效信息的提供来获得流量,从而通过流量变现的形式吸引投资商,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消费者为服务中心,以提供个性娱乐为主要方式,虽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眼球,但由于其服务范围的局限性,以及未触动消费者本质生活,也易导致其迅速淹没于互联网发展的洪流中。

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以及企业信息化进程迈入纵深,互联网逐渐从改变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习惯,到改变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开始“从小C时代”逐步过渡到“大B时代”。

宏源证券观点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产业互联网有别于消费互联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户主体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个人用户提升消费过程的体验,而产业互联网主要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另一方面是发展动因不同,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在阅读、出行、娱乐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其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将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得到推进。

由此可见,工作中的人、设备和系统的无缝互联互通是工业互联网的物理基础,其本质是传统工业的互联网再造,这无论与德国的工业4.0还是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都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商业模式从之前的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消费者和客户为中心,而运营模式从之前的以流程为驱动转变为以数据为驱动。

宏源证券战略新兴产业首席分析师易欢欢指出,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市场已趋于稳定与饱和,而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它们正开始尝试与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经济。他说:“在这场时空交错的革命里,实体环境会越来越虚拟化,数据入口的抢占会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这会使得企业家们既有的商业坐标和商业直觉会失灵,对形势的掌控力、对趋势的预判力会下降。但有一点企业必须清楚,自己究竟处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有没有被取代的可能?”

价值篇:影响46%的全球经济总量

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和发展,多数仰仗物理设备的改造和更新,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已经遭遇天花板。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辅以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感知并传输机器设备高速运转产生的数据及所处环境的各类数据,用智能软件系统来分析和处理,按人所需给出处理结果,可以为工业的效率提升、能源节约创造巨大的价值。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是非洲的大城市还是哈萨克斯坦的乡村地区,工业互联网有望推动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工业互联网影响46%(32.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 来源:GE公司

G E公司的工业互联网价值推介就是“1%“,即工业互联网效率增长1%,将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价值。例如,在商用航空领域,每节省1%的燃料意味着将来15年中能节省300亿美元支出。同样,若全球燃气电厂运作相率提升1%,将节省660亿美元能耗支出。而且如果通过大数据和分析能力,打通各行各业的信息壁垒,那么工业互联网将产生更多的应用场景,价值也会几何级放大。

工业的经济定义包括制造、自然资源开采、建筑和公用事业部门,根据这些分类,全球工业部门约占全球经济的30%,或者说21万亿美元(2011年全球经济总量是70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商品制造占产出的大约17%,而包括资源开采和建筑在内的其他行业占全球产出的大约13%。当然在地区层面上,由于各国经济结构和资源状况的不同,这些比例有很大的差异。发达经济体的工业部门占产出的大约24%,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部门占GDP产出的大约37%。

虽然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极为庞大,但这不能涵盖工业互联网的全部潜力。工业互联网将包含比传统经济分类更广泛的部门。比如,工业互联网还涉及庞大的交通运输行业和医疗行业,而这两大行业约占全球经济活动的16%。GE公司因此得出,大约全球经济的46%(或全球产值中的32.3万亿美元)均可受益于工业互联网,而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部门的增长,这一数字还会提高。

工业互联网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价值,那就是节约能源并降低成本。能源系统的限制在不断加剧。资源匮乏、需要更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缺乏基础设施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工业互联网的崛起是对资源限制和匮乏直接的反应。GE预测,如果在制造和运输部门的基础上考虑能源的生产和储存,工业互联网将惠及全球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

在工业部门,能耗最高的是钢铁与金属行业以及石油化工行业。这些高能耗行业消耗了大约50%的工业能源。如果采用最好的技术,重工业的能耗可以降低15%~20%。通过流程集成、生命周期优化以及电机和旋转设备的高效利用和维护,工业互联网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交通运输部门是另外一个能源消耗大户,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7%——主要是石油制品。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设备及系统来优化交通运输是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假设大多数大型运输工具和一部分轻型车辆可以受益,或许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影响14%的全球交通运输业的燃料需求。

上面的这些数字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了解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所在,但是这肯定不是全部。正如用友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所指出的,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驱动下,当前企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互联网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企业信息化带给企业的价值不仅局限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其范围已经延伸至企业之外,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这是一场革命,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中国篇:借工业互联网弯道超车

工业互联网是在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概念,目标是重塑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那么工业互联网与我国正大力推行的两化深度融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看一个文件——《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其中第七个专项行动就叫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目标便是“抓住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变革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机遇,深化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促进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创新要素配置、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可见,工业互联网和两化深度融合虽然概念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其本质也是相通的。那就是通过以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和应用来打造智慧工厂,创新企业的运营模式,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理事长、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着制造业,过去的制造业只是一个环节,著名的微笑曲线最低点在制造环节,但随着互联网和工业的融合,两化融合的含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它打破了工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构成了闭环,彻底改变工业的生产模式。

事实上,“互联网+”的概念已经开始深刻影响着我国包括工业在内的各个传统行业,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身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开启了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之路。

青岛红领集团完成了针对个人定制设计的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在线平台,消费者可以实现在网上选择自己想要的西装款式、面料、纽扣的款式数量、乃至每一根缝衣线的颜色,而在这个平台上,红领只赚取定制加工的费用和运输费用,所有的原材料价格将对消费者公开透明。通过该平台,红领2015年每天可能有两万件或者更多个性化定制的订单。每天20万或者50万的订单是红领未来的目标,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但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尚品宅配通过搜集用户的数据,在后台的云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每年获取30多万用户的信息来充实数据库,由3000多位设计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家具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市场进行预测,并延伸到家具生态圈的其他环节,不止做家具,还销售其他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个性化制造,也实现了批量化,既控制成本,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海尔建立了开放创新平台,对全球的设计资源和用户需求征集产品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有跨越视频、电子、家电等各个领域的二百多万专业研发设计人员注册。通过这样的平台,有1600多名设计师参与了帝樽空调的设计,两年内收集了12万条用户的需求和创意。而且,海尔在组织结构上也实现了互联网化。现在的海尔现在只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平台主”,其任务是快速配置资源;第二种是“小微主”,(公司进行项目化运作,每一个项目团队就是一个“小微”);第三种人是小微成员。员工的去留在小微:小微需要你,你就留;不需要你,你就离开。这样,海尔原来的金字塔型组织架构被压扁了,员工没有领导了,过去听上级的,现在听用户的。

以上都是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当然这样的案例还很多。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我国擦肩而过,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我们还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作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顶层规划和路线图,有“中国版工业4.0”之称的《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指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是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强国的主线。而其基本思路也是借助工业技术和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制造,从而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而让中国在2025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最后,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的一句话作为结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就是要把握工业和互联网发展的大局,将工业转型升级和新优势的建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国家综合竞争力。

传统工业企业 第11篇

摘要:日本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到设计当中,在追求现代设计的同时不忘根本,完美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在设计中体现传统因素,创造出了独具美感和价值的工业产品。通过对日本现代工业设计的研究分析,发掘日本现代工业产品中的传统美学因素,深入了解日本工业设计的突出特点。

关键词:日本;工业设计;传统美学

一、日本传统文化例举

提起日本传统文化,不得不说的就是禅宗文化,它对日本的影响十分深远。正如萨肖姆在《日本文化史略》中所言:“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相当微妙而广泛的,它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精髓。”它渗透到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对日本文明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可以说,禅是日本的灵魂。对现代工业设计影响也是巨大的。

禅宗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经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越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与自然并不仅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而是浑然如一的整体。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纯粹依靠内心省悟,从各种物质条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纯净,简约,让人们通过静坐、观照和内省,达到对宗教境界的感悟。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现代茶道是经过千利休删繁就简的改革才成为现在的样子。茶道给人感觉很静美的感觉,从中也能看出日本人理性而淡雅的美学追求。

二、日本现代工业设计例举

日本工业设计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之快足以让世界为之惊叹。二战前日本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产品设计都是模仿欧美。战后历经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到了6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影响力的国家之一。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世界一流水平,进入富裕社会时期。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日本设计从战后的以模仿为主,成长为世界设计界中一支强有力的力量。

日本的工业设计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同时日本的设计具有设计美感,具有人性之美,精微之美和简素之美,它的设计过程经过了引进来,吸收创新和走出去的发展阶段,这是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日本设计具有许多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与日本本身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分不开。因为日本的文化发展是基于本身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几次重大的向外国学习历史而逐渐形成,这样,使日本设计本身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影响根源,这些根源包括日本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的精神含义。另外一个根源就是欧美的影响根源,这个根源包括明治维新之后受德国技术影响,战后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风格影响,特别是受到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和德国的理性主义设计的影响,通过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影响很快就从日本的产品中体现出来。

三、日本现代设计中的传统美学

日本设计的大致特点:简约,理性,实用,朴素,自然。日本的工业设计受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十分深远。比如MUJ的唱片机就是与禅宗文化的融合,优衣库的服装设计风格亦是对日本传统简约美学的体现等。日本人的传统神道信仰使日本的传统艺术在崇尚自然外还带有特别干净、整洁的特点;而日本人对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俭朴、单纯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精神上则推崇内敛,自我控制,自我修养。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无论在深层民族特性层面还是在表面的技术层面都决定着日本设计的命运。

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受禅宗的影响推崇少而简约的风格,并且因为崇尚天然的神道信仰而重视材料的本身特色,喜好不经掩饰的裸露的材料,装饰性地使用结构部件,完全暴露并体现结构,这种特性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不谋而合。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多功能化的产品,重视细节并喜爱装饰功能部件。而现代的国际市场趋势恰恰是倾向袖珍化、微型化、便携式、多功能化。这些传统的观念非常顺利地融入现代设计中,成为别国所难以具备的特点。从日本民族特性层面来讲,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比如日本从我国古代引进了各种技术知识等,在设计上也一样,日本善于向欧美学习,“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所以日本的工业设计是日本传统美学和欧美设计思想的融合。日本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在日本的工业设计产品上,能很容易的看到禅宗,茶道,花道,武士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子。值得一提的是,禅宗文化对日本的建筑影响更为深远。

传统工业企业 第12篇

60年来, 西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从“触目皆是断残痕”的衰微破败, 走到今天的“规模宏阔迈周唐”的繁荣兴盛, 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不仅高新技术产业蒸蒸日上, 而且现代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是蓬勃发展, 一个大西北的经济中心逐步形成。

三大产业实现全方位突破

西安市统计局副局长张民伟介绍说, 建国初西安是一个人口仅有59万, 建成区面积不足14平方公里的破烂不堪的城市,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取得如今的发展成绩, 是因为西安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探索科学发展途径,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 西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系逐步建立, 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的各项经济领域改革逐步推进;九十年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且不断完善, 第三产业异军突起, 长期依赖重工业的产业“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 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

进入新世纪, 西安抓紧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 不断创新发展理念,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五大主导产业, 建设“四区两基地”,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局面。特别是2001年起, 生产总值连续8年保持在13%以上的高速增长, 2008年增速达到15.6%, 创近15年来新高。

五大主导产业引领了西安经济的腾飞。2008年, 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963.60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4.0%, 对经济发展的引导、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加速扩张, 近八年 (2001—2008年) 生产总值之和是1949—2000年总和的两倍。60年来经济总量连上四大台阶:1985年生产总值上50亿元, 1989年超100亿元, 2004年过千亿, 2008年突破两千亿大关。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惠应吉介绍说, 在第三产业逐渐成为西安经济发展主体的同时, 一、二产业也毫不示弱。以区域特色为主打的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悄然兴起,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展了新的空间, 2008年, 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68.27亿元, 是1978年的25.7倍, 是1949年的121.9倍。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经过60年的发展,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实现了由过去品种单一、劳动密集型的小手工作坊式工业生产向门类齐全、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大企业集团工业生产体系的转变。全市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3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742.65亿元。

五区两基地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随着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 在西安的城市版图上, 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西安国际港务区、阎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七大城市发展新区域正式形成。在推动经济平衡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共同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991年, 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破土动工, 18年过去了, 高新区目前已有5000多家企业入驻, 实现营业收入1887.5亿元。高新区作为一个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 以其众多的“第一”成为西安和陕西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世界500强德国博世旗下公司博世力士乐电子传动与控制项目去年7月从深圳搬迁至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负责人说:“现在的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开发区, 在这里投资我们放心。”截至目前, 经开区内共有企业3300余家, 引进工业项目600项, 2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先后入驻, 正在向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迈进。

为了满足企业对发展物流等配套设施的需求, 西安国际港务区应运而生。港务区的发展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 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 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 力争发展成为国家级的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外向型经济服务区。

伴随着各个经济区的发展,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阎良航空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高技术产业基地, 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

在西安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下, 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的规划发展弥补了西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文化产业和生态环境的不足。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曲江新区目前已经成为整个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而浐灞生态区的建立成为古城风貌的一大亮点, 推动了“灰色古城”到“绿色新城”的转变。

上一篇:生死抉择下一篇: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