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2024-08-11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精选12篇)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1篇

一、提倡“熟读深思”法

在阅读教学中,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进行阅读, 同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阅读的技巧。在阅读的过程中, 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任务阅读。提倡“熟读深思”法, 就要一改以往教师的满堂灌, 学生多读多思, 自己进行感悟, 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可采取四步读书法, 即初读—再读—精读—熟读。以此四步, 学生可以边读边质疑再到解除疑惑, 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同时对于重点词汇进行重点的理解, 充分体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道理。书就是要学生去读, 自己品出其中的味道, 而不是靠老师给讲出来。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倡“启发诱导”法

实践证明, 启发诱导讲课能达到识事、达意、掌握表达形式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讲解《草船借箭》的时候, 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主人公不了解, 不知道他们为何会联系到一起, 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 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讲清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很大的作用, 在进行启发时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 否则会导致启而不发, 不但不会对理解课文有帮助, 还会有偏差, 浪费时间。

三、提倡“精讲巧练”法

精讲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抓住重点, 让学生学得容易学的明白;巧练就是要有明确目的出习题, 出典型题技巧题, 让学生举一反三, 掌握做题的技巧和规律。精讲精练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四、提倡“内容和语言统一”法

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自觉通过语言文字去正确理解思想内容。在做语言的分析时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因此, 不能忽略作者对某些词句的独具匠心的用法。一定要注重语言以及修辞, 不能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五、提倡“读写结合”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读是吸收的话那么写就是表达。因此,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读写的结合。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认真去体会作者的思路意境, 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就可以从范文当中学习到各种文章的不同的表达方法, 写作时就有所借鉴, 有所依照。

阅读教学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学习文章的构建方式、优美的措辞、多样的表达方法, 利用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要提倡读写结合, 就要改变只读不写或重读轻写的教学方式。

改进商务英语教学的方法 第2篇

一、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 TO ,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尤其对商务英语格外关注。在校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把学好商务英语作为进外企的一种必备条件。鉴于此, 为高校学生提供合适的商务英语学习环境, 为社会输送紧缺的商务人才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而调整专业设置完善商务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商务英语在我国起步较晚。五六十年代商务英语只是作为对外贸人员的培训, 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才得以迅猛发展。在英语国家, 商务英语是为商科学生服务的专门学科, 在西欧, 北欧国家商务英语已发展得相当成熟, 并设有商务英语硕士生博士生课程。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发展不成熟, 在教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尤其是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还没有明确, 对商务英语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上也在不断地探索中。

二、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商务英语相关课程设置不合理商务英语的学习内容与众不同, 商务英语除了包括英语语言学习之外, 还有很多的商务 专业成分在里面。比如专业的企业商务知识、实用的公文写作、招聘简历的撰写等等。作为商务英语人才, 除了必须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外, 还应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基础理论, 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 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技能和商业运作能力。目前, 大多数外语专业的商务英语课仅限于外贸函电、外贸应用文写作。有些开设了进出口贸易和国际商务等也只是徒有虚名。没有足够丰富的配套学科来支持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一些人对于商务英语这一学科的认识还没跳出外贸函电或外贸应用文写作这一框框。专业课程涉及面过窄导致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对于商务知识一知半解, 这是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商务英语这一学科的认识存在误区。误区一: 商务英语的学习就是积累一些商务词汇。一些人士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本身具备一定英语功底, 只是不懂商务词汇, 只要学习一些商务词汇就行了。事实上, 在商务英语学习中掌握一定商务词汇是必备的, 但是仅掌握一些专业术语仍无法自如地应对各种商务问题。比如搞收割机的知道 combine, th resh, engine pow er, cylinder 等词汇, 但是不能把这一机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明白地介绍出来。这说明只掌握专业词汇没有专业知识不行, 只有专业词汇专业知识没有沟通能力也不行。误区二: 学习商务英语就是学习外贸函电和应用文。只能发函电的商务人士不能称之为商务人才。外贸函电只是商务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商务英语是商务活动中的有效交流工具, 它是一门活的语言, 在现实商务环境下还会不断发展变化, 具有很大灵活性。只是学习写信的套路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商务情况。.商务英语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扩大生源, 许多院校不顾自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仓促开设商务英语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讲, 这些院校考虑得更多的是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对于师资力量则考虑不周。商务英语学科性质阻碍了商务英语教师队伍的壮大。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涉及面广, 它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证券投资、服务贸易、广告宣传、跨国经营、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办公文秘、酒店餐饮、全球化品牌等广泛的国际商务知识。由于这种广泛性使一些教师认为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在教学和科研上都不容易出成果, 便不愿向商务英语教学上发展。实践经验是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多数高校商务英语教师缺乏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的实践经验, 仅是纸上谈兵,只能讲理论, 本身不具备在商务环境下运筹帷幄的能力。现实的工作使他们没有时间和条件去企业中实践, 靠自身力量解

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对于商务英语教师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在校学生, 特别是外语系学生受其专业限制, 对于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不多, 尤其是对商务知识所知甚少, 这给商务英语的学习带来困难。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专业词汇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无索赔奖金等, 还会涉及商务谈判, 商务演讲等 “高难度” 教学内容, 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及类似工作经历的学生会感到一头雾水, 而教师也因缺少反馈无法进行深入教学。

三、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明确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普通高校而言, 我们本来培养的就是一般性的人才, 而就商务英语教学而言, 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下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介绍给学生一定的商务常识, 但不需学生一定掌握象商务专科学生那样专业的商务知识。我们培养的不是研究人员, 不是进入国家部委、大公司的高级主管, 我们培养的是在广阔的实际商务工作环境中能够用英语进行工作的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如提供或询问个人信息, 安排约会, 了解办公室沟通方式: 报告、信函、备忘录等;迎接外宾, 查询信息, 作预定或定购工作;作电话记录;了解并说明公司产品, 产品的定购, 产品的运输系统;询问并提供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信息等。通过设定模拟商务情景, 角色扮演, 分组讨论, 播放资料电影, 录像, 访谈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兴趣。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实用性, 感觉到学好商务英语对个人的生存发展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从而提高学习商务英语的迫切性.更新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效果商务英语课程不该只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它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一种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 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 如何和他们合作, 工作的方式方法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因此理念的传授同样应引起重视。商务英语是需要在企业中应用的, 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理念, 尤其是那些跨国企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对企业的商务背景理解得更为深入, 同时更好地理解企业文化, 才能更容易融入到企业中并在国际企业中得到认可。对于教学效果的检验不是看有多少学生通过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 而是有多少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能够胜任某项工作。具体地说他们应有实际工作能力, 创新思维, 团队协作精神, 用最少的成本为企业获取最大利益。一个通过专业八级考试的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商务人才。因此,能力的提高, 观念的更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同样重要。.既要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 又要加强实践能力商务英语首先是英语, 其次是商务。也就是说, 学生要学习商务英语, 应该先学好英语, 英语功底更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必备的能力。我们在提高学生听, 说, 读, 写, 译的基础能力外,还要加强商务英语教学, 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 吸收了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陈准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公司兼职, 采用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 开设不同层次的商务英语课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每人的英语基础也不同, 发展方向也不一样。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 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对于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强的学生, 教 学重点应放在商务知识的传授上;对于读写能力强, 听说能力弱的学生, 则应首先提高学生的听说兴趣。可以先选择一些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句子, 这些句子涉及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引导学生大声的, 流利的, 优美的读出这些句子, 直到学生能够顺利的背诵这些句子为止。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脱口而出。对于听说读写都很弱的学生, 则应从基础教起, 再慢慢过渡到商务领域。5.建立校办贸易公司,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实际情况建立进出口贸易公司既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公司可以提供诸如出口贸易的代理或咨询服务来减少投资公司的金融风险。每周学生可用一定时间学习进出口贸

易, 校方可把这一实践记入学生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方向学习相应的贸易知识。重点可放在进出口贸易的某一功能上, 如许可业务、包装、定价以及通过阅读资料、面谈及办理业务来积累大量实用的专业技能;学生同样可以把重点放在如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或者英国等某一区域的研究上。另外学生还可以研究某一特定产品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实践, 学生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建设的建议首先, 应该尽快编辑和出版一批适合英语专业本科学生阅读的商务英语辅导材料及配套系列读。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目前多数本科院校采用的是 《剑桥商务英语》。

由于这一教材和教师用书都是原版引进, 对于文化背景不同、英语能力有限、商务知识欠缺的中国学生来说, 读来难免感到困难, 而由陈小慰主编的商务英语同步辅导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仅靠这有限的资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和学习需求。其次, 应多举行全国性的商务英语教学研讨会。目前的一些研讨会, 座谈会多为地方性的, 多在发达地区。开展全国性的商务英语教学交流活动, 可以交流各地包括欠发达地区的商务英语教学情况, 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以利于提高整体的商务英语教学水平。另外, 要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 英国留学论文不应该单从商务英语本身去研究, 还应研究如语言学, 心理学, 社会学, 教育学, 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对商务英语研究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方法 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身为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师,我更关注语文学科的定位和语文课程的发展,尤其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改进。

一、转变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尖锐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在面对轰轰烈烈的教改时,在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时,有所偏离。似乎我们就应该闭目把前些年所取得的成绩,把语文教学说得一无是处,大有“误尽苍生”之意。人生哲学中,有时搞点“矫枉过正”是必要的,但搞过了头,走向了极端,也就产生了误导。《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有的老师可以说是到了谈“生”色变的地步,体罚学生违法,伤害学生自尊心,过分的言辞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等,都让老师觉得学生是有权利的人,我们正常的教学过程一不小心,就会进入“雷池”,甚至连正常的师生谈话都会让人想到“万一他今天发生意外,是否会和我与他的这次谈话牵连上呢?”出现了畏首畏尾的情绪。学生犯了错误,也不敢批评教育,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其实,我认为这样大可不必。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力,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紊乱。这从表面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力,还是包办代替,都是师生之间不恰当的伦理关系,我想在教学中要着手抓好以下几点来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第一,要本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的原则,真正坐下来和学生交朋友。第二,要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力。

二、 培养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次课程改革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的方式上,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新课程理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意愿、知識、思想和行动规律。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主体的感受和体验。 如《新课程标准》语文课本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的问题,大都不再沿用传统练习中的命令式,绝对性强的语气,而大多采用了商量征询的语气。“你是如何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你赞不赞同……做法”“说说理由”等。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作为“你”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增强了兴趣,有一种成就感和亲历感,让学生有话说,有理由说。

(二)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他们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每个学生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而是从教师的一厢情愿出发,这就直接导致了有些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何“入口”的尴尬局面。而《新课程标准》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形式,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但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极端现象,如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仿佛一下子变成了不讲任何原则的“好好先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要么就干脆没有什么评价,要么全都是非常肯定的评价,没有一点批评指正。这难道就说明我们学生的理解和回答就没有一丝缺憾和错误呢?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认真的分析学生的回答时,我们就发现,有的回答文不对题,有的浅尝辄止,有的根本一无是处。像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不加以批评纠正,就是我们为了尊重学生“自主”而畏首畏尾,不敢干涉。这样的教学方式又有何意义呢?

三、联系生活,重视实践,开展语文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提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由学习的过程。学习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主题活动,如办刊,演出,辩论等。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相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联系生活体验。 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感受生活体验的过程,同时,生活的体验也在照亮我们的学习。可以说语文学习是不断发掘,发现生活体验,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一个人的生活体验越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

改进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第4篇

一、表扬评价法

表扬评价法是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要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用生动的、表扬式的、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教师还可以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如学生英语说得好,教师就鼓掌祝贺;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就竖起大拇指赞赏;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教师微笑赞许。教师每周汇总一次评价情况,装入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袋。

二、游戏评价法

游戏评价法是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同时对在游戏中的获胜者给以不同形式的鼓励。例如,集体听做游戏,教师用英语发出命令,学生按照要求去做。教师可发出以下命令,观察学生对每一个命令的执行情况:“Turn to page 2.Turn to page 4.Turn to page 3.Turn to page 10.Turn to page 12.Turn to page 8.Turn to page 9.Turn to page 7…”连续三次正确执行命令的学生为获胜者。再如,1~100数数游戏,学生用英语从1数到100,自己发现数错时可重数,用时最少者获胜。通常情况下,经过准备的学生在1分钟内就能数完。此外还有猜词游戏、听词游戏、情境表演游戏等。

三、合作评价法

合作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法。通过合作评价法,我们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展开竞争。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向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如让他们自编并表演一段到商店买东西的对话,组长分配每个成员的角色,并进行练习,准备好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综合学生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并把每个小组中表现最好的地方组合起来进行表演,使小组每个成员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每周记录汇总一次评价情况,并装入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袋。

四、综合评价法

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第5篇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方法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技巧;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断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不断的引导学生写作练习,科学评价,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促使学生全方位的不斷发展。以下是笔者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 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事实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处在活跃、友好、民主的阅读氛围中,学生才更积极的去阅读,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带动阅读的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教学是实际需要出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的内心需求,积极的去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民主,使课堂上产生融洽的师生情感、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饱含热情的去参加阅读,增强阅读的效果。例如,教学《梳羊角辩的小姑娘》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许多不同,你能找出多少点不同?当然越多越好。”这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学生阅读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在调动了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苦读”为“乐读”,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而要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那么,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发挥好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传授学生阅读的方式技巧,引导学生会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达到以教师的“教”为“不教”,学生的“学”为“会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立足文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快速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有语调、有感情地置身于“读”的世界中,体验文本的情感、形象和语言。此外,考虑到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等各方面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给学生范读,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进入角色,煽动感情,体验语文的魅力,阅读的魅力。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在教学中起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语言的积累问题,主要应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解决。也有许多的阅读技巧,学生也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慢慢感悟、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学生的阅读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有效甚至高效,那么,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使阅读、写作这两个核心有意识的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赏析或者深入探究的同时,教师还应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汇总成章,相互交流,各取所长,使得学生在不断的写作练习中,不断的提升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进一步的向高效迈进。

四、科学评价,促进发展

只要有教学的地方,评价环节就必不可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学生有效掌握学习情况,发现学习中所出现问题,改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关键所在。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文本的多样性和学生感悟的差异性,都会导致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带有很强的模糊性,许多时候没有绝对的理解和不理解,许多时候是不同层次的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做好其他方面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地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清楚的认识到问题所在,促使学生不断的去感悟,去转变,进而实现有效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碍于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等特点,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实施发展性阅读评价,多以鼓励、赞赏为主,突显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评价主体参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使学生不断的获得学习和发展的动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结: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语文教师,要搞好阅读课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勇于创新,这样我们就一定能真正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C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7篇

关键词:思路,教学方法,改进

0 引言

C语言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都在开设的课程。学生大多数对c语言编程理解不够深入, 编写无从入手。下面我就从这门课的核心内容和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编程的的理解, 并熟练掌握编程。

1 核心内容

编程语言的核心内容就是数据结构和算法, 这里的的数据结构指的就是数据类型, 像四种基本类型:int、char、float、double;数组;结构体;指针;文件等。数据类型都是从定义、赋值、引用三个方面阐述和学习, 重点掌握数据类型的引用。

算法主要就是通过语句的先后执行来实现一定的功能, 核心就在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并且要理清c语言中的五种基本语句和三种结构。

有以下五种基本语句:

(1) 只有分号表示这是空语言。

(2) getchar () ;函数后面加分号叫函数调用语句。

(3) y=10+20;表达式后面加分号叫表达式调用语句。

(4) if (a

(5) { temp=a;a=b;b=temp;} 用花括号括起来一条或多条语言是一条复合语句。

每条基本语句都必须执行, 从main函数的第一句执行到main函数的最后一句话。

三种结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结构。

2 教学问题

首先谈谈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1.比较抽象的算法学生不能很快理解。2.程序基本结构不清, 同学多数不知道程序中有几条可执行语句。3.学生觉的函数调用和指针引用很抽象难以理解。

3 改进教学方法

(1) 采用划句子法将程序中的句子一句一句划分出来, 让学生明白c语言是由5种基本语句组成的, 按照基本语句的定义来划分语句。主要使用的规则是if和循环语句控制的是与它紧邻的一条c语言基本语句。

句子正确划分出来后让学生明白程序中的每条c语言基本语句都是可以执行的, 从main函数的第一句开始执行一直到最后一句。每个句子按一定顺序等上一句执行完了才能执行下一句话。如同去银行取钱, 先要叫号, 然后等待被叫号, 接着柜台取钱, 最后取钱走人。只有等上个步骤完成了才能执行下个操作。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能看到main函数中中有有两条c语言基本语句, 下面的多do…while循环语句每次循环要执行2.1、2.2、2.3、2.4四条语句, 当每条语句都分析完成, 结果也就出来了。

(2) 采用画图法来解决指针、地址等抽象概念。对程序中的变量画方框, 分析其中存放是数值还是地址。当程序中执行到最后一句, 变量中的值出来了, 这样程序结果就出来了。

例如:main ()

1) 画两个方框分别给变量p, q。

2) 画一个带12个方格的矩形存放字符串Hello, world。数组名叫str值是&str[0], 表示该数组的首地址。

3) p中放的值是&str[0]。

4) q中放的值是&str[0]

5) p++使p的指针向后移一位, 表示的是&str[1], q的值没变。

6) 打印以q开头的串, 结果为Hello, world。

7) 打印以P开头的串, 结果为ello, world。

(3) 采用类比法来阐述一些抽象的算法。讲授两个变变量的值交换, 可以这样类比:一个杯子中装的了水还有一个杯子中装的是橙汁进行交换, 要用一个空杯子作为中间容器, 不能直接把水从第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中。讲授利用指针变量访问数据时, 可以这样类比:先到旅馆找前台查询顾客信息, 查询顾客的房间号, 通过房间号找到这个顾客。前台在这里就是我们说的指针变量。查到房间号就是变量中存的地址, 顾客就是我们说的通过地址找到的数值。

程序本来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要搞懂算法的含义, 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比较,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第四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改进汽车理论教学方法的思考 第8篇

传统的《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课堂理论教学一般在课时分配上占有绝对主导权地位。而从考核与成绩评价方式上来讲, 也是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具有绝对话语权。这样的设计原则上合理, 但是过于依赖课堂教学与期末考试在专业能力培养与考核上的作用。在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早已不是刚入校的高中毕业生, 而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素养并充满专业实践创新基础与渴求的大三学生。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过于单一, 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前景的光明预期, 最终影响培养质量。为此, 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在坚持传统教学方法精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考核方法的创新, 从而为培养具有高度理论素养和强大实践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可靠保障。

文中提到的教材均为清华大学余志生撰写的汽车理论各版教材, 主要以第五版为主。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坚持与优化

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PPT讲授+板书详细剖析关键知识难点+师生问答互动+评阅学生作业。对于汽车理论这门理论课程, 坚持该方法无疑是以保证学生理解掌握完整理论体系与普遍分析方法为出发点, 但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优化:

1.第一章。改变常规的授课思路, 以汽车坡道行驶驱动动力学建模理论、方法、过程与模型在动力性评价与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为基本讲授纲要和思路。有了对模型的系统理论认识, 就很方便教师给学生讲授理论研究与实验中发动机转速特性、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系数、坡度与加速阻力系数、附着率的由来及其在模型理论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按此思路优化第一章教学, 可以强化培养学生以系统动力学的微分方程建模来对汽车驱动性能进行研究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学研发思路, 促进同学们对在先修的理论力学、高等数学等课程中自己认识较浅的知识盲点进行深化具体认识。此外, 通过本章开始的课程学习所逐步培养的这种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自学能力, 从而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与深造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极强的自主性。

2.第二章。以发动机万有特性为基本出发点, 引出等速、等加速与等减速工况燃油消耗量的分析方法以及影响燃油消耗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发动机万有特性通常属于学生认识不深入的基本知识点, 那么, 结合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对专业技术研究开发关键核心问题的敏锐嗅觉与快速解决能力, 将由基于万有特性的发动机最小燃油消耗特性所确定的最佳无级变速器调速特性原理对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功能设计的理论指导作用作为本章的重要研讨性学习内容来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可采用案例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作业、课程设计作业答辩等方式灵活进行。而且, 鉴于万有特性理论的重要性和相关应用的重要工程意义, 无级变速调速理论的研讨性学习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对于电动汽车部分, 属于目前的主流新技术。为了给学生强化工程创新实践意识, 本节的教学可以以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结合主流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仿真分析软件———Cruise、Advisor在具体车型设计方案评估中的应用来开展[3,4]。教学过程可采用案例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作业、课程设计作业答辩等方式灵活进行。如何将仿真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将在本文后面相关部分阐述。

3.第三章。第三章讲授的内容是对前两章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更侧重于档位的设计、匹配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综合影响。传统授课方式能保证学生吸收大部分核心知识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上。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相关内容过于抽象, 学习过程中感觉不贴合实际。为此, 教师在精确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 应该结合自己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给学生直观形象解释清楚几何速比级差与渐变速比级差在改善汽车动力性上的显著差异, 方有助于理解。

4.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课程的又一教学重难点。由于第四章涉及的制动动力学与第五章涉及的汽车操稳系统动力学存在相互耦合关系, 且都同时直接对整车的行驶操纵稳定性有最直接的影响, 所以笔者设想在遵循传统教学理念方法的同时, 将两章的内容系统整合在一起进行讲授。一来期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来教学内容会更贴近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这一前沿尖端技术, 在兴趣的指引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现在的学生数理基础都比较扎实, 同时理论力学也学得比较深入, 所以在分析制动方向稳定性和操稳性时, 除了通过动力学模型的推导使学生获得精准的理论认知外, 建议以MATLAB/Simulink软件为切入口, 教会学生将教材上重点讨论的模型转化为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来形象理解制动和转向控制对汽车操稳性的综合影响。进行相关教学时可采用案例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作业、课程设计作业答辩等方式灵活进行。

此外, 这两章有几个知识点联系非常密切。在传统的教学进度安排中是分开讲授的, 学生感觉比较抽象难懂。但如果结合在一起讲授, 预期效果会比较好。这两个知识点是第四章中考虑侧偏时的制动力系数、侧向力系数与滑动率的特性关系以及第五章中的轮胎侧偏特性与附着椭圆。每年的期末考试涉及到这两个知识点的分析论述题失分非常严重。说明学生理解不扎实。综合讲解这两个知识点时, 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制动力驱动力侧向力系数随滑动率和侧偏角的变化而变化的相关特性曲线, 结合轮胎侧偏特性, 来理解附着椭圆的生成过程以及它在理论分析和设计中的指导意义。由于附着椭圆生成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有侧偏角对驱动力制动力———滑动率特性的影响, 还有滑动率对侧偏刚度特性的影响[5], 其教学难度至少和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组的生成过程相当。如果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根据附着椭圆来合理进行滑动率、侧偏角的匹配工作, 那么其教学难度应该至少和利用f、r线组与β线组来研究车轮在某一附着系数路面的抱死顺序相当。因此, 这一内容的PPT制作时应充分利用动画功能来层次清晰地展示椭圆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中, 还应注意的一点是, 在分析前后轮不同的抱死顺序对汽车运动稳定性影响时, 教材中没分析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对汽车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作为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并抽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来开展启发式教学。

5.第六章。本章的内容理论相对较深, 在教学过程中, 改进的方向依然应该是引入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教学。通过仿真分析直观地体会悬架刚度、阻尼、动行程等关键参数的改变对车身、车轮等部件的振动位移、振动加速度的时频响应特性的影响, 并可以针对不同的振动控制目标提出不同的参数优化方案。

在教学过程, 可以采用案例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作业、课程设计作业答辩等方式灵活进行。由于本章内容理论体系较复杂, 故可以在期末的笔试中略微减小本章的权重, 而将本章内容的考核重点放在平时的课程作业答辩环节。

6.第七章。一般来说, 本章不是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可进行授课。当然, 在涉及到牵引通过性计算和汽车越过台阶、壕沟能力的分析计算时, 可以引入MSC ADAMS软件从可视化动力学仿真的角度来让学生验证教材上相关理论的正确性。这样, 学生就会对教材上理论分析的结果有一个感性化认识, 这又反过来促进了他们进一步探求教材上理论分析的更深层理论假设出发点以及细究逻辑推理演绎过程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 可以采用案例研讨、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作业、课程设计作业答辩等方式灵活进行。由于本章内容理论体系较复杂, 故可以在期末的笔试中略微减小本章的权重, 而将本章内容的考核重点放在平时的课程作业答辩环节。

二、动力学仿真技术在汽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以上分析了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改进与优化。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实验教学不可或缺。实验教学存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学生认知积极性高等优点, 这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

就目前各大学的平均实验条件而言, 汽车理论实验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动力性、制动性和平顺性这三大块上[6]。由于操稳性涉及综合性能要求最高的整车系统, 而燃油经济性要求各种复杂的实车行驶工况, 所以实验开设的难度比较大。同时, 由于现在学生人数很多, 实验场地又相对有限, 所以实验教学方式也出现了局部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趋同的趋势。具体而言, 教师现场讲解学生认识了解的时间增加了, 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时间减少了。

为了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领会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稳性、平顺性等经典工程实例的理论精髓, 需要把动力学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环节中来。这就要求学生先期掌握基本的仿真技术, 同时也要求教师先期完成各类性能经典工程实例的仿真平台构建与程序调试工作。

1.第一章。汽车的驱动动力学方程本质上讲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线性微分方程, 非常便于利用MATLAB/Simulink的基本编程功能来对行驶过程进行模拟。只要将相应的作用在汽车上的各类驱动力和行驶阻力进行函数编译形成计算子模块后, 再利用Simulink强大的可视化编程功能, 非常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机理与方程式。在此基础上, 学生通过软件操作, 即可验证教材上的案例分析结果, 从而形象直观地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深度, 灵活掌握汽车动力性三大指标的工程设计与评价意义。在完成仿真计算分析的过程中, 在编译作为仿真基本单元的各类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函数模块时, 学生可以进一步复习各种力的计算方法, 并深入领会各类驱动力和阻力的生成机理及物理含义。

2.第二章和第三章。本章的燃油经济性分析与混合动力汽车部分宜大规模采用仿真教学。教学过程中, 建议以汽车的档位设计与燃油经济性动力性的综合优化匹配设计为核心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任务设计与执行工作。 教学软件可以采用ADVISOR或AVL/Cruise。由于这些软件能对模型和源代码进行开放式设计, 具有优秀的模块化的展示与人机界面交互式仿真设计操作功能, 再加之能与其他多种软件进行联合仿真, 仿真结果直观可信度高, 所以利用该软件即可快速完成不同车型动力总成的传动比等参数设计并直接在各类典型循环工况 (NEDC、UDDS、1015、ECE-EUDC) 下进行快速仿真测试检验这些参数设计对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改善效果。对于混合动力汽车部分, 由于绝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任何工程实践经验, 而教材的论述又过于理论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上述软件给学生讲解车身、车轮、电机、传动系、动力电池、发动机模型的基本仿真原理并引导学生按教材的内容搭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仿真模型。完成模型构建后, 可以再结合模型给学生讲解不同构型的模式切换过程及仿真方法, 最后可通过布置仿真作业让学生理解不同构型的模式切换控制在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性能表现差异。

3.第四章和第五章。由于讨论制动方向稳定性与二自由度汽车操稳动力学特性时都是建立的简明易懂的常微分方程模型, 所以它们的分析都可以利用MATLAB/Simulink的可视化编程与仿真功能来实现。由于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能针对系统受力编写函数子模块, 加之动力学方程简明易懂能直接用Statespace模块表达, 所以学生可课后自行完成上述性能的分析工作。基于汽车二自由度操稳动力学模型的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的仿真分析结果可直接和教材上的结果进行对比, 一来起到检查模型正确性的作用, 二来使学生能够更扎实地领会操稳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对于ABS的仿真教学, 由于其模型是非线性的, 所以建模难度稍大, 不过也没有本质区别。由于教材上提供了完整的动力学模型, 故只要教会学生利用m文件编译出ABS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将其作为和Statespace子模块具有相同功用的模块嵌入Simulink仿真文件的动力学部分模拟部分即可。

对于更复杂的实车操稳性试验, 如蛇形试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转向盘角脉冲试验、转向回正性能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稳态回转试验6个国标试验, 如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和结果分析, 对来说本科生难度会比较大。故在此可将MSC/ADAMS或Car Sim软件引入仿真教学中。由于国标中的参数是公开的, 所以学生可以将国标规定的车辆动力学与试验路况关键参数直接输入软件相应菜单栏进行可视化仿真, 并在仿真结束后采集数据分析时域和频域的动力学响应特性, 继而对操稳性进行评价。

4.第六章。本章仿真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能将教材上的悬架振动动力学理论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仿真模型来深化对悬架振动动力学的理解。由于悬架之间的本质差异体现在刚度、阻尼等关键结构参数的设计要求上, 所以如果本章内容直接进行实验教学, 那么需要在实验现场装配各类不同刚度阻尼的悬架系统, 以使学生能通过对不同参数悬架的一系列试验结果来分析悬架参数对振动时频响应特性的影响灵敏度, 并和教材上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显而易见, 这导致了实验成本高、实验耗时长等诸多问题。如果将实验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改为由仿真来完成, 那么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一来学生通过仿真建模深化了对悬架振动动力学理论的认识;二来由于仿真时调整设置参数非常容易, 那么相应的教学耗时与教学成本均会大幅下降, 而教学效果起码和实验教学相同。

由于教材中阐述的悬架动力学模型是线性的, 所以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基础, 可以自己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1/4和1/2汽车的悬架振动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 继而获取悬架关键部件的振动时域频域响应特性。由于仿真时所设置的刚度、阻尼等关键参数来自教材, 那么将通过仿真得到的时域频域响应特性动力学特性与教材上给出的特性进行对比, 学生便能检验自己建模的正确性并找出建模中的问题所在, 从而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授课内容。

5.第七章。由于本章不是课程的教学重难点所在, 且本章的难点轮-地动力学理论需要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系统深入掌握, 所以在学时安排上建议以理论教学为主。如果学生对相应的仿真内容感兴趣, 可以参见我国各著名高校在月球车、装甲车、坦克等高技术特种车辆领域的通过性仿真研究论文, 从中学习通过性仿真建模的理论基础、工具、参数设置方法等技术细节, 为将来的工作和深造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

三、改进后的学时安排与考核方法

前面论述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仿真教学的实施重点。由于教学改进的目的是贯彻扎实理论素养+工程实践创新导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针, 那么, 相应的学时安排和考核方法也必须进行改进, 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高效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真实可信。

在学时安排上, 对于前述传统教学优化的部分, 由于只是围绕重难点对授课内容进行系统协调整合, 所以这部分改进不影响原有的学时安排计划。对于仿真教学部分需要增加学时并进行重新分配。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后面提到的考核方式中增加了平时作业答辩和仿真论文作业答辩两大环节, 但是这两个环节不占用学时, 由教研组在实施过程中另选时间进行。

改进后的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在考核方法的改进上, 除了原有的出勤、平时教材作业、期末笔试考核外, 需要增加教材作业答辩考核、仿真论文作业答辩考核这两个环节。答辩考核属于师生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一个环节, 它能有效防止学生相互抄袭, 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的过程, 防止期末抱佛脚而导致的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等一系列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最大限度保证平时教学质量与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

探讨了汽车理论传统教学方式的改进与优化思路, 论述了将动力学仿真技术引入教学的可行性与执行措施。为了落实这些教学改进措施, 继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学时安排要求与考核评价方法。下一步即可以此为基本纲要进行教学改进实践探索, 以不断完善基本改进纲要, 最终形成一套能有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并期望促进课程的更深层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永学.《汽车理论》课程案例实施的途径及效果分析[J].价值工程, 2015, (8) .

[2]杨雪梅.《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6) .

[3]杜峰, 关志伟, 刘春辉.软件仿真技术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5, (2) .

[4]邓涛, 隗寒冰, 尹燕莉.基于ADVISOR软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辅助教学探讨[J].科技向导, 2012, (18) .

[5][德]亨宁·瓦伦托维兹.李克强编注.汽车工程学II:汽车垂向和侧向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浅析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9篇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会遇到很多教学问题:1.学生学习思维不适应。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中学有很明显的区别,刚刚走出中学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学习。2.没有实验训练。根据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在电工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在教学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器材,教师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这使学生觉得课程较为枯燥,学习兴趣下降。3.数学课与电工基础课的学习不同步。电工基础有很强的理论性,尤其在对交流电学习的章节中,复数的要在下学期数学才接触到,对于正弦波的波形,表达式的理解都是从零开始。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老师不仅要讲解专业知识,还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讲解数学知识。4.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近几年的招生,学校以数量为主,不能顾及招生质量,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基于以上原因,要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最终提高学生能力。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提出如下改进方法。

一、树立教师的教学信心

三年的初中学习已经让刚进入技校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和信心,对学习存在一种敬畏甚至厌烦的心理。面对一门有难度的学科,他们在简单尝试后往往放弃学习,这让老师很是头痛,不知为什么非常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就是无法解决。长此以往,老师对学生对教学逐渐失望。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进入技校内学习的学生都是抱着学习技术的决心,他们非常希望三年的技校学习能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客观地讲,学生都有学习的渴望。所以老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习,学习知识和技能是他们确切的需要。学生潜意识里渴望学习,只要我们改进教学方式,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打造一个个精彩的课堂。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态度冷漠,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下面以“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的具体教学过程为例加以说明。在“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会将这个现象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情绪高涨,思维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最后,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

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拓宽教学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应用于各个专业课的学习,对于专业基础课也要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的优势。例如在第一章的直流电路中,给出电路中的各个部分,让学生结出一个完整的电路。通过自己动手,学生很深刻地掌握了电路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作用。在串、并联电路中,给出材料,让学生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或者混连电路,并用万用表测各个部分的电阻、电压和电流。这样学习,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深刻地理解I, R, U在不同电路中的关系,更提高学习和动手的能力,提高电工基础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也在电脑上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做演示“虚拟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习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在讲解短路时,我们可以制作课件。首先布置简单的用户电路,突然两根电线短接,这时导线发热、冒烟,建筑物燃烧,出现一个火灾场面,在此画面播出时,伴随着画外音及电流声,图、声、光并用,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有趣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思考短路是怎样产生的,会导致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兴趣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对电工基础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若对电工基础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就会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在积极探索中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在知识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中体验探索科学的兴趣。当学生长久地保持这种兴趣状态时,就会进而转化为科学情感,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技能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扭转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增强学生实验技能。以往学生上实验课,都是由实验教师讲解后,按照给出的电路图接线,规定的实验步骤操作,画好的表格填写数据,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所以,在讲解一些实验的共性问题时,比如针对实验内容怎样画好电路图、怎样选择仪表、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如何书写实验报告之类的问题进行介绍,并且举例示范。在以后的实验课中,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教师先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利用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谈谈改进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第10篇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 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 作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 作文训练计划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

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 以及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习惯、知识基础等, 都是客观存在的差异, 要针对这些差异施以不同的方法, 因材施教。

(二) 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原则上说, 写文章应该有感而发, 抒发情感。作文训练也应注意这个问题, 要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写作的条件和空间,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鼓励他们说心里话, 表达真情实感;告诫学生少说空话、套话和假话;多写些自命题作文。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 学习那些鲜活、生动的语言, 感受喜怒哀乐, 积累写作素材, 以便于在写作时有真情可表, 有真话可说。

(三) 让学生能写也能改

要训练学生能写作文, 也能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是“为不教而教的”, 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就是这种目标的体现。要独立写, 独立改。批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 还要学生参与, 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需要, 也是为学生长远打算的需要。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先让学生自改, 再互批互改, 然后在课堂上互评, 最后教师批改, 教师批改即针对写作者的文章, 也针对同学的批改, 帮学生提高写、批、评的能力。

二、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兴趣是写作的内在动力, 没有兴趣很难提高写作水平, 也很难写出好作文, 甚至会养成偷懒拖沓的习惯。所以培养兴趣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关键。一旦有了兴趣, 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也会得到提高, 而这些正是写作的驱动力。

(一) 诱发学生的写作动因

学生怕写作文, 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 是平时的作文练习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 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没关系或关系不大。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因, 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从而引出“一潭活水”来, 使学生的心灵火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 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要多写写学生自己最想写的东西, 使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我校身处西北地区, 春天常有沙尘暴, 恶风时作, 黄沙弥天, 使人痛恨。上星期我就让学生试写《骂风》的命题作文。这就触发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给了他们说心里话的机会, 果然普遍写得好, 写出了风的恶劣、残暴、无情等。再也不像过去, 一写春天, 写出来都是空话假话连篇。学生有遭受风暴肆虐的生活, 就有了“骂风”的真情实感, 写出来的文章就相对真实生动。这就是从生活引入写作, 有生活才有真情、有兴趣的教育逻辑。

(二) 激发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有些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是怕写不出, 写不好, 怕老师批评。针对这种情况, 就要分类对待, 分类要求, 分类批改, 作文的要求可以是不同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水平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获得成就感。多年来我坚持让学生办班报, 让学生轮流做主编, 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发表的机会。所发表的“作品”, 有的是整篇文章, 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是优秀佳作, 有的可以是“有问题”“次品”。关键是大家都参与了, 自己的作文都有资格上“刊物”了, 这样, 学生就普遍有了兴趣, 有了成就感, 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是学生具有写作能力的标志。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好习惯养成了, 作文水平也会提升。语文教师必须把培养习惯和提高能力同等看待。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 获取和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 (2) 认真构思, 不写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3) 正确使用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习惯; (4) 认真书写的习惯; (5) 一气呵成, 反复修改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对于养成习惯的过程,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按部就班, 稳扎稳打。要坚信, 只要方法正确, 经一时日, 学生的写作习惯一定能够养成, 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够提高。

另外, 还有一个勤写、多写、多改的习惯, 也要逐步养成。要提高写作水平, 一定的作文训练量是少不了的。一学期七八篇常规作文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辅以日记、周记、随笔等, 加强写作量和训练密度。我以前让学生坚持写日记, 近几年根据实际情况改成了每两天写一篇随笔。写随笔, 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便于达到分类对待、普遍提高的目标。

(四) 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训练口语能力, 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说话, 形成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课堂发言和师生、生生交流, 使学生在说话中体会语言, 运用语言, 提高对说话内容的结构能力、对问题的思辨能力, 在不自觉中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写作上去。我在课堂上就喜欢与学生交流, 喜欢让学生辩论, 甚至允许他们“耍贫嘴”, 这样学生就不忌讳说错话, 说多了, 又有教师的指导, 自然就会越说越好。我的每节课都有课前演讲, 初一是自命题, 初二就变成了由老师当场命题。这当然不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自然也间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谈谈改进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13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将作文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与阅读教学相比,它没有独立的教学时间,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写作实际上成了阅读的一种点缀;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作文教学质量实际上在下降,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在不断弱化。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作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作文训练计划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遵循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

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以及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差异,要针对这些差异施以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二)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原则上说,写文章应该有感而发,抒发情感。作文训练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有利于写作的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他们说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告诫学生少说空话、套话和假话;多写些自命题作文。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学习那些鲜活、生动的语言,感受喜怒哀乐,积累写作素材,以便于在写作时有真情可表,有真话可说。

(三)让学生能写也能改

要训练学生能写作文,也能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是“为不教而教的”,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这种目标的体现。要独立写,独立改。批作文不仅是教师的事,还要学生参与,不仅是教学手段的需要,也是为学生长远打算的需要。我在教学中一般是先让学生自改,再互批互改,然后在课堂上互评,最后教师批改,教师批改即针对写作者的文章,也针对同学的批改,帮学生提高写、批、评的能力。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写作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很难提高写作水平,也很难写出好作文,甚至会养成偷懒拖沓的习惯。所以培养兴趣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关键。一旦有了兴趣,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的也会得到提高,而这些正是写作的驱动力。

(一)诱发学生的写作动因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觉得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是平时的作文练习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没关系或关系不大。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因,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而引出“一潭活水”来,使学生的心灵火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要多写写学生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使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我校身处西北地区,春天常有沙尘暴,恶风时作,黄沙弥天,使人痛恨。上星期我就让学生试写《骂风》的命题作文。这就触发了他们的真情实感,给了他们说心里话的机会,果然普遍写得好,写出了风的恶劣、残暴、无情等。再也不像过去,一写春天,写出来都是空话假话连篇。学生有遭受风暴肆虐的生活,就有了“骂风”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就相对真实生动。这就是从生活引入写作,有生活才有真情、有兴趣的教育逻辑。

(二)激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有些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是怕写不出,写不好,怕老师批评。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分类对待,分类要求,分类批改,作文的要求可以是不同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水平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获得成就感。多年来我坚持让学生办班报,让学生轮流做主编,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发表的机会。所发表的“作品”,有的是整篇文章,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是优秀佳作,有的可以是“有问题”“次品”。关键是大家都参与了,自己的作文都有资格上“刊物”了,这样,学生就普遍有了兴趣,有了成就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学生具有写作能力的标志。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好习惯养成了,作文水平也会提升。语文教师必须把培养习惯和提高能力同等看待。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1)获取和积累写作材料的习惯;(2)认真构思,不写提纲不作文的习惯;(3)正确使用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的习惯;(4)认真书写的习惯;(5)一气呵成,反复修改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养成习惯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按部就班,稳扎稳打。要坚信,只要方法正确,经一时日,学生的写作习惯一定能够养成,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够提高。

另外,还有一个勤写、多写、多改的习惯,也要逐步养成。要提高写作水平,一定的作文训练量是少不了的。一学期七八篇常规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辅以日记、周记、随笔等,加强写作量和训练密度。我以前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近几年根据实际情况改成了每两天写一篇随笔。写随笔,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便于达到分类对待、普遍提高的目标。

(四)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训练口语能力,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形成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重视课堂发言和师生、生生交流,使学生在说话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提高对说话内容的结构能力、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在不自觉中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写作上去。我在课堂上就喜欢与学生交流,喜欢让学生辩论,甚至允许他们“耍贫嘴”,这样学生就不忌讳说错话,说多了,又有教师的指导,自然就会越说越好。我的每节课都有课前演讲,初一是自命题,初二就变成了由老师当场命题。这当然不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然也间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没有定法,也不该有定法,贵在培养学生兴趣、发挥主体能量、养成良好习惯;贵在方法有针对性,实际有效。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 第12篇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生活给予写作丰富的材料, 可以尽情去索取。生活中的人、事、物、景, 都是发挥写作的题材, 生活无限, 表达也就无限。但是把生活完美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就需要学生善于观察, 善于扑捉。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手去记, 用大脑去思考, 用心灵去感受, 然后用简洁犀利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就是写作。所以作文并不可怕, 好文章并不是遥不可及,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只要认真观察生活, 用心思考, 都会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来。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一) 以身示范, 潜移默化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 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说话滔滔不绝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 教师要亲自动手写作, 将现实的体验生活用文字表达出来, 将自己的作品与学生分享, 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 但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会变得很伟大, 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教师很神奇, 他们会自然而然喜欢甚至是崇拜教师, 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教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二) 开展交流平台真诚沟通

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 因此,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善于发现闪光点, 及时肯定鼓励, 少点批评, 鼓励大家敢于发言勇于写作。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勾画出一些表达比较优美的句子, 要求学生对布置的作文练习要认真对待, 挑选出一些写得好的作文, 在课堂上进行宣读, 以此表扬和鼓励学生写好作文。

2. 因人施教, 分类指导。

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并不一致, “一刀切”“一锅煮”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 差的学生吃不消, 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

三、自由随笔题材广泛

课外时间有限, 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 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碰撞不出写作的火花来。因此平时可以多种形式进行练笔:

写日记:把身边发生的人、事、物、景都随时记下来。不要看似简单的记, 只要记得多了, 学生的笔头也就慢慢熟了, 素材也就丰富了, 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有些记了的内容还可以直接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减低了写作的难度, 拓宽了写作渠道, 充实了作文的内容, 不会出现无话可说, 有话写不出的尴尬情景。来而随笔, 写而顺畅, 滔滔不绝一挥而就;

写简稿:它是即兴发挥写作的一种能力, 通过简稿来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 也可拓宽写作范围。特别是在举办运动会期间, 每个学生都去尝试写简稿, 让大家都得到写作锻炼。在玩耍快乐中不知不觉学习了写作。

办黑板报:让学生的写作能够发挥出来, 要求图文搭配, 自由撰写, 字数不限, 写自己最感兴趣和感觉最有意义的故事;

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演讲内容广泛, 可以说是有啥说啥, 让每个学生在大家面前大胆说出来, 不怕别人笑, 不怕自己说得不好。演讲比赛切忌让学生背文章说文章, 嚼别人嚼过的东西也就没味道了, 也就失去了提高写作的目的。

四、强化课外阅读训练, 积累写作素材

(一) 拓宽阅读面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一是选择与学生知识基础相适合的文学作品, 重在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二是阅读优秀作文书籍, 让学生在写作上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三是科普书籍和工具书籍的选读, 通过阅读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

(二) 勤记笔记

用笔记记下课外阅读时所遇到的精彩片段、句子、成语和名言等, 同时对笔记进行总结,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提高阅读效果。

(三) 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所谓定向专题阅读, 就是说学生在阅读文章时, 要与语文教材的课后阅读训练相协调, 作为课后阅读材料的补充, 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自由阅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题, 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有不同的材料, 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丰富多彩。

五、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

(一)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写作教学中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写作, 如何确定一个吸引力强的标题。要想使写作的标具有新颖, 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如下方法:

引用式:选取一些与材料的大意相一致的诗句、歌词、成语和古典句子作为标题, 这些词语比较醒目, 能够引起观众的眼球;

修辞式:用修辞词来凝定标题, 在标题中使用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 从而使标题更加形象和具有感染力。

(二) 要写好文章的开头语结尾

好的开头可以引人注目, 给人一个好的印象, 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例如, 开头巧用修辞, 展示风采、悬念入题, 引人入胜、抒情开篇, 真情感人、转折入题。结尾自然收束、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名言警句、抒情议论等。要写好作文, 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 提升句子的美感顺畅, 善用各种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

总之,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 调整教法, 敢于创新, 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多余的时间, 让他们勤动手动脑写作, 放飞思想, 感悟生活, 抒发写作情怀, 形式自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有积累的多了, 才会出口成章, 文章炫目多彩。

参考文献

[1]刘映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5) .

[2]宋胜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8) .

[3]杨世碧.国内外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我们的应对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3) .

[4]国家重点课题“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成果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2) .

上一篇:恒温监控系统设计下一篇:酸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