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设计范文

2024-05-12

规划与设计范文(精选11篇)

规划与设计 第1篇

Internet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Internet发布信息,交流思想,推广科技,检索行业信息等。它所具有的数字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等众多特征使它也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商业用途。但是离开各种网站,Internet的众多应用都无从谈起。

2 网站规划

在网页设计前,首先要给网站一个准确的定位,是属于宣传自己产品的一个窗口,还是用来提供商务服务或者提供资讯服务性质的网站,从而确定主题与设计风格。网站名称要切题,题材要专而精,并且要兼顾商家和客户的利益。建设一个有影响的商业网站,从结构设计、页面设计到时数据库的集成,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2.1 网站的基础规划

在Intenet中,网站成千上万,浏览者常常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只有精彩、内容极其丰富的网站,才能吸引住浏览者。这种结果首先要归功于网站的规划。独具匠心的网站规划就像一幢宏伟的建筑前期的规划设计一样,要进行认真、科学的总体规划,之后才可以“破土动工”。网站规划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规划涉及的内容,包括每一步的目标、内容;每一步的人力安排;每一步生成的文档。二是网站的要素,包括网站的内容、网站的功能和网站的表现形式。网站建设的基本流程如图1。

2.1.1 明确网站设计目标

展示公司形象,发布公司信息和提供服务,宣传公司产品是商业网站建设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网站时必须明确目标,从而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2.1.2 迎合客户需求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Internet,Internet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完善的网络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的网站必须能满足众多网民的需求。

2.1.3 产品宣传的需要

通过Internet进行产品发布、宣传无疑是最理想的途径,人们越来越习惯到Internet上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并且作为首选的途径。宣传单、产品介绍,这些都只是一张静止不动的纸。而网站,在代表公司的网页上,客户却能听见公司真诚的声音,看到友好的笑容,而且它是动态的,可以随时加入最新的内容。这无疑接拉近公司与客户间的距离。

2.1.4 与客户沟通的桥梁

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意见,对公司的建议,可以通过客户留言板即时得到并迅速反应,然后通过网站中的站长回复功能再反馈给客户。还可以通过信息交流论坛与客户在线交流。

2.1.5 优化工作提高效率

行业资讯提供公司最新的动态介绍,公司的一些最新决策、促销活动等,还可以将客户经常关心的问题在网站上发布,不必再为重复答复这些问题而苦恼,从而使工作更具效率。

2.1.6 和谐页面

要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组织成统一的页面结构,形式和语言都必须符合页面的内容,体现丰富的内涵。运用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以及留空白等样式,通过文字、图像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整体的均衡状态,产生和谐的美感。

2.1.7 网站信息更新与维护

当访问者与网站进行信息交互、发布用户信息时,该网站才会动态显示,才具有生命力。要把网站规划为动态网站,具有后台数据库的支持和远程维护的功能。这样只有当网站投入运行后才能及时地更新网页信息。一个网站必须要保持经常性的更新,才能不断吸引访问者再次光临,使潜在消费者变成客户。如果网站一成不变,是无法获得更多商业机会的。

2.2 网站规划原则

在设计之前,先画出网站结构图,其中包括网站栏目、结构层次、链接内容。首页中的各功能按钮、内容要点、友情链接等都要体现出来,一定要切题,并突出重点,应把大有大段的文字换成标题性的、吸引人的文字,将单项内容交给分支页面去表达,这才显得页面精炼。也就是说,首先要让访问者一眼应能了解到这个网站能提供什么信息,使访问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有继续浏览的兴趣。要细心周全,不要遗漏内容,还要为扩容留出空间。分支页面内容要相对独立,切忌重复,导航功能要好。网页文件命名开头不能使用运算符、汉字等,分支页面的文件存放于自己单独的文件夹中,图形文件存放于单独的图形文件夹中。

2.2.1 明确建设网站的目的

建立网站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即所要建立的网站的作用是什么,服务的对象是哪些群体,要为浏览者提供怎样的服务,只有找准了网站的定位,才可能建成一个成功的网站。

2.2.2 进行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就是分析是否有能力、财力建设和维护这个网站;分析网站建成以后是否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分析网站建设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人力,性价比是否合算。

2.2.3 网站的内容设计

建设网站就要为用户服务的,根据网站建设的目的,分析浏览者的需求,确定网站的内容。例如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就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购买力、购买习惯等要素设计网站每个网页功能,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2.2.4 网站的表现形式设计

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这就是网站本身的设计。例如设计网站的CI标志、网站的文字排版、平面设计、三维立体设计、静态无声图文、动态有声影像等。

2.2.5 技术需求

提供网站建设的技术综述。利用什么样的工具,运用什么样的语言。例如HTML、JavaScript、ASP等。

3 设计布局

布局就是以最适合浏览的方式将图片和文字编排在网页的不同位置,使得浏览者的视觉效果与使用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网页的整体布局在网站设计中占据着关键的位置,起着主导作用。

网页设计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网页的编排问题。网页作为一种版面,有文字和图片。而文字有大有小,有标题与正文之分;图片也有大小,有横幅与竖条之别。文字和图片要同时展示给浏览者。如果只是把它们简单的罗列到一个页面上,会使得页面零乱不堪。因此必须根据内容需求,将文字和图片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布局,使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展示给浏览者。

3.1 布局设计元素

网页布局设计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安排组成网页的各种元素的位置,使页面美观,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把网页要表达的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浏览者。网页布局必须以网站主题和页面内容为依据,以准确、有效的表达信息为目标,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般网页都包含页面标题、网站标志、页眉、导航栏、内容版块和页脚等部分。

3.1.1 网页标题

每个网页都有一个标题,用于标识网页,指示网页的主要内容。网页标题显示在浏览器窗口的标题栏中。在设计网页时,网页制作软件一般自动为网页文件指定“未命名”作为网页的默认标题。显然,这样的标题是毫无意义的。在设计网页时,应该养成给网页指定标题的习惯,使浏览者看到标题就能了解网页的主题内容。

3.1.2 网站标志(LOGO)

LOGO是网站特色和内涵的集中体现。如果是企业的网站,网站标志常常采用企业的标志或者注册商标。一个好的LOGO可以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网站和企业的宣传推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看见LOGO就能联想起该网站。

3.1.3 页眉

页眉指页面的顶端,通常水平放置于导航栏上面。有些网页的页眉比较明显,有些网页则没有明确的划分,有的甚至没有页眉。通常,页眉左边放置LOGO,右边往往安排网页的服务宗旨或者广告口号,或者放置商业广告。页眉是浏览者打开网页首先看到的部分,一些商业网站大多作为广告们出租,可谓黄金位置。页眉的设计风格应该与页面的整体风格协调一致。设计独到的页眉也可以像LOGO一样,起到标识网站的作用。

3.1.4 导航栏

导航栏是网页的重要组成元素,它的任务是帮助浏览者在站点内快捷查找信息。好的导航系统应该能够引导浏览者尽情浏览网页而不会迷失方向导航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简单的文字链接,也可以是设计精美的图片,或者是形态多变的按钮,还可以是拥有下拉菜单的导航系统。导航栏在页面中的位置相对不定,一般分布在页面上、下、左、右,在页面上部的居多。设计自由的页面,导航栏的放置位置比较灵活。

3.1.5 内容版块

内容版块是页面的主体,往往根据内容的多少划分为几个栏目。每个栏目中放置内容标题的链接或者内容摘要,具体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动画等。页面的内容才是浏览者关注的根本目标。拥有丰富的内容,才能吸引众多的浏览者。因此,对应内容版块应该合理安排、精心设计。

3.1.6 页脚

页脚指页面的底端部分,通常放置版权信息、联系方法,有时也把导航栏、友情链接安排在页脚位置。

3.2 布局设计的过程

布局设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意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布局设计元素合理化、有序化地应用到网页的制作和编排上,达到点、线、面相互穿插,相互衬托。布局设计过程比起整个网站的设计要容易得多、有规律得多,它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

3.2.1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就是在布局设计前,对网页的整体布局进行的构思,画出页面的结构草图。在这个阶段,可以借鉴他人的布局设计经验,参考他人的布局结构吸取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整体构思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像力,结合网页素材,进行整合创作。

3.2.2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确定如何把功能模块安排到页面上。功能模块主要指网站标志、导航栏、动态新闻、搜索、留言板、交流论坛、版权信息等。在这个阶段必须遵循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平衡协调的原则,将网站标志、导航栏等重要模块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然后再考虑其他模块的排放。

3.2.3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草图细化和方案确定,在绘制出的草图上,具体运用页面元素,包括网站标志、导航栏等。进一步解决各部分的技术问题,在确定了功能模块的大致位置后,需要对网站标志、导航栏和背景图片进行设计,然后把设计好的模块放在初步设计中确定的位置上。

3.2.4 定案设计

将初步的页面布局精细化、具体化,也就是一个调整的阶段。如网页的颜色搭配,文字和图片是否搭配平衡等。

3.2.5 量化描述

量化描述就是确定各种页面元素的具体大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网页外形大小网页外形大小受计算机显示器的大小和分辨率制约。

图片大小:图片大小应该根据具体的布局要求确定,以像素为单位。

字体大小:指定网页文本,如标题文字、段落文字大小。

色彩搭配:在网页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多种颜色搭配,包括背景颜色、文字颜色等。

网页文件大小:初步估计网页文件的大小,一般应该控制在500KB左右。因为网页文件过大会影响下载速度。

3.2.6 方案实施

根据上面几个阶段确定的网页布局方案使用网页编辑软件(如Dreamweaver)和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布局设计。Internet上的网页风格万千。常见布局类型有同型布局、框架布局、自由式布局等。

4 结束语

网站的规划、设计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制作出真正有创意、精美的网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创新网页制作的方法,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网站设计的能力。

摘要:Internet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网站的产生,网站是企业或个人在网络上展现形象的平台,是浏览者了解企业或个人的一个途径。该文主要介绍了网站建设的流程,网站规划的内容、原则,网页的布局设计。

关键词:网站规划,网站设计,布局

参考文献

[1]胡剑锋,赵怀明,淦述卫,等.网页制作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腾飞科技.Dreamweaver8完美网站建设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陈笑.Dreamweaver8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潘爱民.计算机网络[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如何规划与设计弹性福利 第2篇

弹性福利的内在问题

其一,它造成了管理的复杂。由于员工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自由选择大大增加了企业具体实施福利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统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量,这会增加福利的管理成本。

其二,允许员工自由进行选择,可能会造成福利项目实施的不统一,这样就会减少统一性模式所具有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其三,弹性福利模式需要确定每位员工的福利限额。通常我们用点数来标志这一限额。它可以通过资历、绩效、工资、家庭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地进行评定。在确定了每位员工的福利点数之后,需要进一步确定这些点数的现金价值,即福利点的单价,它等于企业福利计划成本总额如何规划与全体员工获得的总福利点数之比。但是,点数的计算有可能带来新的矛盾,如果在公平性上出现严重问题,就很可能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虽然弹性福利计划实施起来可能存在上述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只要设计合理、管理科学、运用得当,弹性福利模式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如何规划与设计

那么,如何去规划和实施一套好的弹性福利制度呢?目前中国企业规划弹性福利制度需考虑下列因素:

法令规定:对于由福利金提拔之津贴型弹性福利,按职工福利法令之规定,职工福利金有一定之动支比例,规划开放哪些补助项目时,应考虑此规范;另外,许多补助需列入员工所得,以申报所得税。

员工需求调查:不同公司、不同产业、不同员工结构,员工需求也就不尽相同;年老的、年轻的,已婚的、未婚的,男性、女性,身体健康的、体弱多病的,家境好的、差的,上班路途远的、近的,不同的员工会对企业的福利项目有不同的需求,要设计出能够尽可能满足各类员工需求的福利·项目,就需要对员工的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因此,企业在设计之初,就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或团体焦点访谈之方式来了解员工想法,以设计真正满足员工需求之弹性福利制度。

“卓有成效的企业福利需要和员工达成良性的沟通”,要真正获得员工的心,公司首先要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他们内心的需求。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的心是“驿动的心”。员工的需求也随着人力资源市场情况的涨落和自身条件的改变在不,断变化。所以,公司在探求员工的内心需求时,切忌采用静态的观点和手段,必须依从一种动态的观念。

充分理解企业的战略:不同的企业战略需要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策略来支持。只有充分理解本企业的战略,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恰当的福利制度。企业需要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合理调整和不断优化其福利制度。

全员沟通文化塑造:好的福利制度,必须要让员工明白公司“为何”提供;若员工不能了解公司美意,认为只是换汤不换药,可能导致使用率不高。更何况,弹性福利让员工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为拥有“选择权”,员工需付起照顾与规划自己需求的责任。这些文化与制度上的转变,在导入初期,全面且持续地沟通是必要的。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 第3篇

1、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义

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城市空间组织的科学性, 合理性, 处理好城市物质设施, 城市功能和城市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城市规划的理论是相对的, 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牵涉到整个城市区域。而建筑设计, 是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的背景下, 结合住户的建设需求, 实现建筑物空间和人之间关系的处理。从两者含义来看, 城市规划是宏观角度, 很多情况下属于行政行为, 其负责的主体是国家机构 ; 而建筑设计是微观角度, 多数是商业行为, 其行为主体是建筑施工企业。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综合上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含义, 去探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互独立, 城市规划处理的是城市空间, 城市功能和城市物质实施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处理的是建筑材料, 设计需求和建筑空间之间的关系, 两者相互独立 ; 其二,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关系, 也就是说微观角度的建筑设计应该符合宏观角度的城市规划, 这是城市保持自己特色, 发扬文化, 塑造形象的关键所在。

二、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于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实地调查发现,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来讲, 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 其一, 缺乏城市规划的局部视角, 往往忽视了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很多情况下, 城市规划将城市形态设计放在了首位, 而忽视了建筑物色彩, 体量, 尺寸, 比例和造型等方面的建筑因素, 从而使得整个城市的规划陷入无特色的状态 ; 其二, 城市规划场地设计方案不合理, 难以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 也难以处理好详细规划和场地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场地设计布局显得不合理, 难以最大化的发挥其功效 ; 其三, 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不健全, 很难对于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案给予科学的评价和考核, 从而难以形成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融合局面。

三、如何做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

积极将建筑设计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去, 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 城市规划的前提是建筑设计, 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 以规划的方式实现建筑群体空间的合理布局, 形成科学理性的城市规划思想, 是开展一切城市规划工作的前提。为此, 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 注重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 将建筑设计纳入到培训体系中去, 以提高其对于建筑设计的认识水平 ; 其二, 积极鼓励学者和专家针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不断丰富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为开展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 其三, 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者应该不断接触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 接触建筑设计的相关概念, 以便形成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

2、要立足建筑的设计需求, 整体布局城市规划

在城市中, 建筑是基础, 城市规划就是要对建筑群进行组合, 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列问题:城市的建筑要结合当地的环境, 从城市的规划出发来考虑建筑物是否与整体的环境相适应, 在建筑的整理形态上, 要跟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 在对比、色彩和环境格调上都要协调;要从居民的感觉出发处理建筑物的局部环境, 要通过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来进行设计;建筑物的造型要有独特的风格, 整体性要不断的增强, 简单和复杂要相互穿插, 从而在简单中实现更多的变化;要对历史文脉进行传承, 通过很多抽象的手法对历史的痕迹进行传承和延续。如图一:

3、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力的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是作为一个具有地域限制且由相关的因素或部件所组成的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人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因人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对于所生活的城市这一宏观环境, 都会作出相应的思考与分析, 特别是对空间的分析尤为突出, 故此, 就需要对城市空间作较为有效且合理的分析与设计, 以保证人活动的相应空间相和谐, 这就是城市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发挥的作用。城市规划的效用则是对各类建筑、建筑群等物质形态作有机的生态分析, 以促使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等环境能够得以延续或有所发展尽而塑造出较为完美的未来, 以此为依据, 可以看出城市规划在在城市有序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建筑与城市内容相联系起来, 以使其空间的关系得以完美的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为依托, 就目前城市发展的状态来看, 建筑问题是城市规划首先要予以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建筑, 建筑师都需要对其周边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作有效且完整的考虑。经济的日益发展催生了城市建筑的繁荣, 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即对于人文及环境的关注度和思考度不够深入, 只考虑到某一因素却为作整体性的分析。如图二:

4、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 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 ; 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 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 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 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 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把握正的价值取向, 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5、坚持对于环境因素的考虑

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处理好人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两者工作的重点都在于环境。对此,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 其一, 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观念, 以人的感觉去处理局部小环境的设计工作, 结合建筑的特点, 实现全新空间结构空间的营造; 其二, 注重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坚持以城市区域规划为出发点, 处理好建筑和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保证建筑整体轮廓和现有建筑环境之间的融合, 实现色彩, 虚实, 格调, 流线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6、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

城市规划的效果, 建筑设计的效果都是以人的视觉体验为标准的, 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视角。具体来讲,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 对于高层建筑视角难以企及的地方应该坚持秩序性原则, 保证做到简洁, 并且兼备一定的俯瞰效果 ; 其二, 对于局部高层处理方面, 应该注重人的视野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得空间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 其三, 坚持设计建筑方案的基本原则, 不仅仅需要关注于建筑物本身, 还需要处理好建筑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城市规划的需求来做好设计处理工作显得很有必要。如图三:

7、从建筑设计方面出发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性

在建筑设计时, 需要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的大环境有效融合, 建筑的整体轮廓与周围的现有建筑相呼应, 保持整个城市轮廓的整体性;在立面上, 虚实对比以及色彩处理方面可以协调于环境格调;在建筑流线上可以与环境肌理相符合。在处理建筑局部环境时, 需要从人的感觉出发 ;在对空间进行塑造时, 需要从人们的生理及心理感受来考虑。在城市大环境中, 建筑造型设计应遵从城市规划的整体原则, 在有序中寻求变化, 以达到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如图四 :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此过程中建筑设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 积极去探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总结和归纳了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如何实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 对于改善和调整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现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1 丨

2 丨

3 丨

4 丨

摘要:城市规划处理的是人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 而建筑设计处理的是人与室内空间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时代背景下, 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但是两者都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营造, 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总结和归纳现阶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问题, 从而为营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打下基础。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汪莉.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和谐性研究[J].江西建材, 2014, 02:40, 43.

[2]李思.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 2014, 04:31.

城市规划与设计 第4篇

a.前景效益之一:由于西部拥有优良的旅游资源察赋条件,随着西部

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胜的根本改善,旅游业将具有投资少,收

效决,积累率高的特点。而且若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对生态环

境的破坏也是极其有限的。

b,前景效益之二:,JV丈有计划的规划和建设,改善当地环境生态

小气候,建立符合绿色建筑体系的人居环境。c.前景效益之三:度

假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及经营可以提供相

当数量的农村贫困人口就1-}脱贫和发展的机会。根据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勃过巨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彭倒卫机

会。尤其在西部贫困地区分布较广,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旅游

业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条脱贫之路,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困而

破坏生态,越破坏越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胜发展。d.前景效益之四: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业这个长期以来束缚西

部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将得到根本改善。b.国家将安排大量的财政拨款与银行贷款指标投入西部大开发中,重点扶持西部地区电站、电讯、环保、水不J等基石出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为当地旅游度假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e.前景效益之五: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对于当地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有先导作用。f.前景效益之六二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人员等多方面的交流,提高地方知名度,促进以旅游度假地的资源优势引发当地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要素,由经济发达的客源地向旅游地逐渐渗透,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前景效益之七:为当地人民和游客提供渝悦身心、审美休闲的场所,引导和满足人民消费想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方面发展。h.前景效益之八:旅游度假区内及其周围区域有丰富的自然原始土地资源。旅游度假区及其所依赖的较大范围的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洲吏旅游地建立起“仁地银行”。可以起到保护大片原始空地,降低过高的建设发展密度的作用。i.前景效益之九:可促进当地自然环境遗产二和地方民族文化的保育。

规划与设计 第5篇

关键词: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方法选择;课后作业反馈

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物流已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物流配送中心是为了有效地保证货物流通而建立的物流综合管理、控制与配送的机构和设施。作为现代物流网络的要素,物流配送中心具有汇聚和分销商品的节点效能、流通模式和作业体系综合功能以及强大的信息技术系统。《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详细地介绍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理念、要素、方法与步骤等相关内容,系统地论述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选址规划、系统规划、设备规划、区域设施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基本作业管理和物料搬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为了学生理解和掌握本书的知识点,如何教好这门课,对教师来讲,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现谈谈以下观点。

1 教学重难点把握

教学重难点就是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合称。教学重难点是书写教学计划的要素。把握重难点能让授课教师准确把握授课课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教学重难点见表1。

2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传统讲授法

传统讲授法是以教师讲授给学生知识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优点,教师的直接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为具体形象、浅显易懂的东西,可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对于教学基础知识均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例如,授课内容难度等级一般的课程均可采用此教学方法。现以讲解补货作业为例说明使用过程。

2.1.1 教学知识点:补货作业

2.1.2 教学过程

导入:补货作业的定义(2分钟)

授课内容:①补货作业方式(20分钟)

②补货时机及要求(20分钟)

小结:本节主要讲解补货的定义,作业方式,重点讲解四种补货时机。(3分钟)

课后作业:补货的作业方式和补货时机。

2.2 学生讨论和探究学习

本课程中每章均有案例,可以采用学生讨论和探究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围绕课程案例,互相争论并积极发表观点,教师不要直接告诉答案是否正确,而是适当给予启发,由学生自己讨论,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思维,增加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完成项目教学各任务时,学生以小组(4-5人/组)协作学习方式完成,每组学生针对同一任务内容可彼此交流和合作,在协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學生能够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相互帮助,相互提示和分工合作,学生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是指导者,角色可以互换,已达到最优化答案,完成了此任务的学习目标。

现以商品的发货作业的要求和流程为例,讲述实施过程。

2.2.1 案例。讲授商品的发货作业的要求和流程时,采用案例如下:某年某物流公司仓库由于备货时不够仔细,导致错发货,将货主计划近期只在B地区销售的品种发送至异地,从而打乱了货主的整个营销策略,使货主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

2.2.2 思考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该仓库问题出在哪些环节上?②商品发货时有哪些要求?

根据上述问题,学生思考和查阅教材,准备完成任务。

2.2.3 案例分析讨论和探究。通过学生讨论和探究学习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是本方法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2.4 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总结出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

2.2.5 教师点评。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进行点评,指出各组回答的优缺点。

2.2.6 知识点归纳。经过上述环节,教师讲授出库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2.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有很多情景可以设置,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课堂参与教师设计的情境获得知识点和相应技能。

现以商品的进货作业流程为例,讲述实施过程。

情景设置:某小卖部某天需要进货清单如下:方便面10箱,矿泉水10箱。请同学们设计和角色扮演进货流程。

2.3.1 知识点预习。

2.3.2 角色分配。进货作业计划由计划员完成;接运卸货由接货员完成,验收检查由验收员完成,理货和分类标识由理货员完成,进货信息处理由信息员完成。根据以上需5人完成,将学生分组分角色。

2.3.3 学生讨论和演习。

2.3.4 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情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才能发现知识点掌握商务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每组学生表现出的优缺点和知识缺陷记录清楚,以便在总结归纳知识点时引导学生。

2.3.5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学生根据角色扮演总结进货流程,教师进行归纳和补充。

3 课后作业反馈

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同时,教师也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心烦气恼、疲惫不堪。怎样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批改改中解脱出来,让作业成为师生的开心事?

课后可以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作业要掌握好量和难度,太多太难,学生不愿意做,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太少太容易,学生认为课程过于简单,也不会努力学习,因此课后作业一定要把握好数量和难度。

本课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难度较大,特设计一些作业给学生课后做。例如,基本规划资料的定量分析中,设计某物资市场价格统计预测表(表2);作业时序分析时安排学生根据理论设计物流配送中心一天各项作业的时间分布段(表3);物流设备分组制作物流设备介绍(名称、图片举例、应用范围)。

表2  某物资市场价格统计预测表

表3  物流配送中心一天各项作业的时间分布段

总之,《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这门课通过教师精心安排教学重难点和精心课堂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其中,教学一定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争现主编.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2014年1月第3版.

规划与设计 第6篇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近代发展的生态规划观念中,不能不提到麦克哈格所做的研究工作以及1969年出版的他的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在这本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并对生态规划做了内容较为广泛的叙述。他指出生态规划方法是利用环境中全部或多数生态因子的有益集合,在无害或多数无害的情况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确定其最适宜的位置、数量和范围。论著中强调了要树立生态意识,并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

通过十多年的研究,我国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逐步得到发展。同时,近几年来全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广泛展开,一方面推进了土地生态规划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向土地生态规划设计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总的来看,当前开展的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强调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当然是符合我国国情并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生态学要求(如很有限的陡坡地退耕),但无疑还远远不够[1,2],目前还尚未达到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原则要求。

2 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

在20世纪60年代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这一思想首先在欧洲引起重视,被引入到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自然保护与环境管理中。在发展过程中,生态规划的内容日益丰富,其方法也逐步成熟。但生态规划这一概念,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其理解不尽相同,至今仍没有一个大家所能共同接受的完整定义。一般来说,生态规划是指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对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土地生态规划的定义是以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为依据,通过对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进行研究,从而对某一地区的土地生态适应性及土地生产潜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土地利用规划。

而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设计形式,这种设计意味着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掠夺,保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改善人的生活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学是研究人与设计、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共生共存、相互协调的学科,它涉及人类学、环境学、科学、设计学等多种学科。生态设计是人类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给设计提出的新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科技的进步也是如此,其发展效果也是正负参半。

3 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应着重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维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多样性的原则。土地生态多样性(或景观多样性)实际上是指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中土地生态子系统(或土地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它可被定义为区域土地(或景观)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子系统的复杂性,亦即土地生态类型的齐全程度或多样化状况,景观生态学中一般用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等指标来表达[3]。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土地开发利用的根本目标就是获取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的最大综合效益,亦即最佳生态经济效益。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利用三者兼顾的原则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舒适、健康的“栖息地”。3)因地制宜的原则。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地的土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土地利用的最优方案,发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而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域的土地利用模式[3]。正可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可利用价值。4)定性、定量、定位与定序相结合的原则。在制定土地生态规划方案中,除了定性分析描述外,还必须做到定量与定位相结合,即在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时,各类用地既要有定量的用地指标,又要有地域空间上的定点定位布局[3]。5)生态适宜性与社会经济需求性相结合的原则。土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综合体[4,5],兼有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属性;人类利用土地进行各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6)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原则。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被定义为面向资源、条件和未来的土地利用开发,其宗旨是满足基本需要、更好的生活质量、平等和环境和谐。 在规划设计中,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程度或等级。7)生态关系协调的原则。生态关系协调主要是指人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土地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6]。

4结语

随着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及向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渗入,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中有关生态规划方面的内容,已经不仅限于空间结构布局及土地利用等方面,而且渗入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资源合理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生态规划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根据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信息,从宏观、综合角度,参与国家、地区及县、乡、村镇宏观以及中、微观范围的发展战略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决策,提出合理开发战略和开发层次及相应的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生态建设和环保措施。即从整体效益出发,克服开发建设中单纯的技术经济观点,使人类活动行为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协调关系成为可能,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子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滇东北山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J].山地学报(原《山地研究》),1999,1(sup):53-59.

[2]杨子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1,23(5):33-40.

[3]杨子生.论土地生态规划设计[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2):119-121.

[4]许燮谟,陈章琛.土地利用工程[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农业工程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工程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城市电网的规划与设计 第7篇

1 城市电网规划的目的及意义

1.1 城市电网的规划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城市电网的规划重点在于对城市电网的整体设计,而不是简单的设备元件简单组合,通过城市电网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电网配电系统,提高城市电网系统效率,大大降低电力系统因设计缺陷所造成的电能消耗,提高城市电网的运行效率。

1.2 城市电网规划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

2012年8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对电力的依赖和需求也越来越大、对电力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的城市往往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大面积的电力中断所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对能源需要的变化和对能源结构本身的变化,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城市供电的可靠性,防止大面积停电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给经济带来损失。

2 我国城市电网规划的现状

2.1 电量需求大,存在过负荷现象

当前,我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川渝,南方七个跨省(直辖市,自治区)大电网以及山东,海南,福建,新疆,西藏等独立省(市)电网的布局,大电网覆盖了全部的城市和大部分的农村。在全国范围内超高压500KV以及330KV网架主要电网已逐步形成。现在一般大,中城市电网都由220KV输电网络和110KV级以下配电网络构成,担负约80%的电力的送配任务(含转送电网部分),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负荷需求量迅猛增加,对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现在普遍出现城市电网不能充分满足各方面要求,电网严重过负荷的现象。

2.2 城市电网建设落后,形成电力分配“瓶颈”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电力系统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发电、轻供电”的局面,在两网改造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表面上是电量供大于求,实质上却是配电网落后有电送不出去,而用户需要却得不到满足,例如居民用电电费高、电压低、供电不可靠,这些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供用电的瓶颈,由于各种原因城市电网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建设和负荷的发展,电网有电送不进、供不出、用不上的现象非常严重。以上现象表明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己成为制约用电市场进一步扩大的瓶颈,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速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己经是当前电力工业的急迫任务。

3 城市电网科学规划的有效措施

3.1 科学调研,准确保电量负荷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对电量的需求也非常迅速,这就需要在城市电网规划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对整个地域电力负荷的情况以及该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情况做好前期调查,使电能输出线路的布置以及变电所的建设位置等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如何使城市电网中的电量及电力余量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既要保证电力能够满足平时需要,同时又不能让电力余量过大照成浪费,因此要采用如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模型、趋势外推模型、产值单耗法以及灰色系统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科学、合理的方法。另外,在电量与负荷余量的预测过程中,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确保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3.2 协同发展,与城市共进步

城市电网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城市电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建设,城市建设是城市电网的载体,城市电网是城市的血液。城市电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城市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是以为城市居民服务为目的的,因此城市电网建设要紧紧跟随城市建设的步伐,做到保障老城区日常用电,同时为新城区的建设添砖加瓦,与城市建设同呼吸,共进步,确保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一个城市的城市电网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个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电网规划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这个城市整体的规划情况,在城市电网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协调城市的发展战略、城建规划以及其它的规划,同时也要对城市将来的用电量以及负荷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以满足广大城市民众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宁.浅谈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J].工业技术,2010(31):52.

[2]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社会结构趋优化[Z].51资金项目网.201 2.

[3]陈虹.分析故障原因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J].贵州电力技术,2007(91):38.

园林的设计规划与施工 第8篇

1 现在城市园林构建和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1 没有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实际价值

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城市园林设计, 而且城市园林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要发挥改善环境和美化人文景观的效用, 还要充分地展现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现在城市园林在构建的过程中, 往往忽视了设计师的重要价值。城市园林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式的考虑, 其中包含了城市和生态环境、城市的经济发展要融合以人为本的理念等。所以,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 还需要设计的密切配合, 不论是在构建方面还是在实行方面, 设计师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设计和实际构建过程中过分注重视觉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无形中给城市规划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实际构建中, 因为对于利益的追求、施工时间的限制和开发商等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城市构建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渐渐地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得整个施工项目给人的印象就是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这些项目注重的是绿化面积和城市园林绿化的视觉享受, 并没有认识到植物景观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1.3 城市园林实行后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

因为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大, 在城市化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进城热“的情况, 城市园林的合理构建和相关的施工工作, 因为开发商要增加住房面积而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不能实现城市园林设计的真实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城市园林构建完成后, 因为后期的监管松懈, 使得园林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1.4 城市园林实际工程结果和预期结果相差甚远

因为发展历史较短, 我国的城市构建相比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来看, 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在实际施工构建的过程中, 缺少专业的人员进行设计规划, 这样的园林设计是不能表现出设计师的真实意图的。并且设计师在设计图构建的时候为了效果的真实, 会增加一些特殊效果, 这样就容易造成施工部门因为缺少专业人员的帮助而对其含义产生误解。

1.5 园林构建缺少文化内涵

因为历史的原因, 我国的城镇化构建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 开始是学习国外的相关经验, 现在是逐渐摸索, 但是在城市园林构建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使得项目构建中更多的融合了西方文化, 却未能体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内涵。

2 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细节把握

2.1 土方工程的解决方案

园林工程含有三个部分, 分别是种植工程、土方工程和筑山工程, 其中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土方工程。在土方工程实行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 利用艺术的模式把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观有效的融合起来, 实现自然和艺术的相互融合, 这就是园林工程设计师的主要思想。

2.2 植物景观的解决方案

不论是现代的园林还是过去的园林构建, 利用植物造景都是园林的基本因素。植物的融合在园林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形态和气味是展示园林季节的主要方式。因为植物造景不是针对石头和钢筋来进行的, 它们是有生命的植物, 所以, 植物的健康成长才是植物造景的主要部分。在园林工程设计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不但要为植物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还要给植物进行后期的保护和管理, 从而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为园林做贡献。

2.3 实物景观的解决措施

在园林设计构建的过程中, 台阶和道路等硬质景观的构建要和绿地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审美水准也在提升, 园林工程中把新材料和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使用天然的石材来铺设园路的现象也十分常见, 这也大大地提升了园林的设计水准。但是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石头松动和脱落的现象,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卵石之间的砂浆粘合程度不强、冲洗时间提前和砂浆中沙量较多, 而且在园路和石头连接的部位, 容易出现断裂和不整齐的现象。所以, 在园林工程构建的过程中, 施工单位要考虑到园林的实际状况, 对其中的深度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 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园路的路基强度, 而且还能发挥其中的实际价值。

3 城市园林构建和实际操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有效地发挥设计师的效用

不论是园林的工程构建和实际操作, 都要根据工程设计图来进行, 还需要设计师和施工部门的相互配合, 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使得工程设计思想和后期的保护工作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2 注重园林构建和城市生态环境相融合

有效地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 像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技术方式, 不但可以增加园林构建的绿化面积, 还能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园林构建和设计不但是要完成短时间内的绿化状况, 还要维护生态环境的长效发展和实际的经济利益。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 要努力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在现代的城市园林构建中, 要根据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习惯、文化背景, 有效地发挥园林构建的实际效用。

3.3 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利益

在城镇化构建的过程中, 园林构建要融合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土地结构, 在设计和实行的过程中, 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还要有效地保护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还要注重生态文明的保护和构建。

3.4 增加当地的植物绿化成分

为了建立优美的景观视觉, 根据实际状况, 选用乡土种树, 设计和实行部门要合理地引入外地植物类别, 而且还要为后期的保护工作提供保障。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的丰富性, 把相应的植物放在一个区域, 进而方便保护。

3.5 城市园林构建中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在园林构建和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重融合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表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价值。并且, 要知道城市园林的构建不是单纯的植物景观, 而是对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展现。要和城市的整体发展相融合, 根据实际状况, 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当然这还需要施工单位和设计部门的共同努力, 从而更好地保证园林的施工水准。

4 结语

在现在的城市园林构建中, 要敢于突破传统的园林构建思想, 在城市园林构建的过程中, 更多地融合以人为本的观念, 融合更多的地方色彩, 注重环境的长效发展, 合理进行施工, 表现出城市园林构建的实际价值, 从而使得园林构建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

摘要:城市园林构建在城市化建设和促进城市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现在人们对城市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得城市园林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的典型代表。所以, 正确合理地构建城市园林, 能够进一步的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城市园林规划的角度出发, 对于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进一步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构建,现状,解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晓红.关于节水型园林设计规划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4, 06:202-203.

[2]林永安.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 2014, 15:188-189.

规划与设计 第9篇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区西善桥街道, 总建设用地面积82 847m 2, 总建筑面积166 182m 2, 容积率2.01, 建筑覆盖率13.6%, 用地西侧为104国道和建设中的南京地铁二号线, 基地北侧为规划中的高架桥, 南侧为规划道路。基地现状绿色植被较好, 地形中间高, 南北低, 西侧为落差近10m的陡坡。项目南区主要以90m 2以下套型为主, 北区规划为酒店式公寓, 主要客户群为中低收入阶层。随着地铁建设逐步到位, 该地区具有一定区位优势。

2 住区规划设计

2.1 设计目标明确

中小套型住宅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广大普通百姓经济能力所及的住宅套型, 是符合家庭小型化需求的产品, 而不是贫穷的代名词,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即提出“面积不大功能全, 标准不高水平高, 造价不高质量高, 占地不多环境美”的要求[1]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 富盛山庄主要面向中低收入和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住房消费群体予以开发的普通商品房大型社区, 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基本的生活居住环境。

2.2 设计构思及原则

2.2.1 合理利用地形, 减少对场地的扰动

住区与自然的亲和性是生态住区的重要方面, 合理利用地形, 减少盲目的挖填是形成住区生态环境的良好起点。本小区建设用地起伏较大, 原生态植物茂盛, 生态环境优越, 因此, 合理利用地形, 减少对场地的扰动是重要设计原则。

2.2.2 住区规划的均好性、灵活性与趣味性原则

总体规划中, 单户住宅在日照、采光及景观等方面应注意相对平衡, 即均好性原则, 总体规划应体现灵活、多变、趣味性, 使小区空间层次丰富、生动, 并能兼顾到房屋的销售。

2.3 总体规划

2.3.1 总体布局

根据用地为南北狭长的现状和周边道路情况, 南北分设主入口, 有利于分期开发。北片以16层大体量板式高层公寓围合, 可以提供近千套小户型满足低收入人群消费需求, 也可对小区形成屏障, 隔绝北面高架路对小区的影响。西片由于地形起伏大, 落差达10m以上, 不适合规划为住宅用地, 因植被较好, 因此规划为山地游廊、生态运动休闲场地、儿童乐园以及山谷休闲草坪, 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生态自然的室外活动场所。南片地形相对平整, 规划了7栋板式小高层。中部由于地形复杂, 做板式建筑对基地的扰动较大, 因此设计为三栋蝶形平面的点式高层, 使中部视野较开阔, 后期景观设计余地较大。

2.3.2 合理利用地形

在规划过程中根据等高线的走向, 充分利用地形, 将建设用地分为若干台地, 住宅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台地上, 减少了对场地的扰动;同时利用自然高差, 在不改变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的前提下, 减少了住宅日照间距, 土地利用率得到较大提升[2]。如图1阴影部分所示, 04、06、08、10栋住宅正负零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分别为24.45m、22.85m、21.65m和20.45m, 按1:1.3的日照系数计算, 共减少纵向间距5.2m, 达到较好的节地效果。

2.3.3 交通及景观设计

小区主干道为宽7m的双车道, 沿等高线走向环形布局, 南北相通, 依山势起伏, 道路两边均保留原始景观。每到一个弯道处均设计为小广场, 保证视野的开阔, 且做到步移景异。到山顶以后, 以观景亭和跌落式水景为主题设计为小区主广场结合步行道联系南北两片区域。宅间设计为半地下车库, 进一步提高容积率。以3m宽人车混行的单车道与主干道形成环路, 既可方便到达各单元入口和停车, 也可满足消防通道需要。

3 中小套型住宅单体设计

3.1 住宅套型平面设计

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不同于大中套型住宅设计, 除了要考虑住宅的流线和功能分区外, 还必须把住宅的精细化设计放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考虑, 具体表现在对居住空间尺度把握和利用, 住宅功能空间如交通空间、起居空间、厨卫空间等进行整合,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3]。

在本案的设计中, 如图2所示为一梯三户单元, 共有A、B、C三种套型, C套型为主要拼接单元, 面积为84.35m 2, A、B套型为东西边户套型, 面积分别为78.35m 2和55m 2。通过对套型各功能空间合理组织、布局和对住宅的交通空间、储藏空间、厨卫空间等进行“精密整合”,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1 住宅流线设计

在进行中小套型住宅设计时, 虽然建筑面积较小但也必须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 要求做到:住宅内部空间功能分区清晰, 即室内公私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明确;平面布置紧凑, 相关房间集聚, 使用方便;交通路线便捷, 在户内活动时不需要穿行它室, 没有交叉。本方案平面设计中将住宅内厨房、餐厅、起居厅、阳台构成公区, 卫生间、卧室形成私区, 而且设计形式非常简洁:一进门就可以进入厨房, 因为厨房是一个比较脏的区域, 这样买菜进厨房, 同时把生活垃圾很快的运出去, 不污染其他的空间, 厨房和起居厅之间由餐厅来联系, 各套型中均考虑了专门的洗衣空间。套型设计做到了流线通畅、分区明确。

3.1.2 住宅主要居住空间尺度设计

在流线设计合理的前提下, 住宅内部各居住单元尺度的设计决定了套型设计成功与否, 偏小不能很好满足使用要求, 偏大则在中小套型中造成浪费。本案主卧室开间设计为3.4m, 除去墙厚净尺寸为3.2m, 进深选择4.2m, 可以较好满足睡眠、更衣、梳妆, 视听、休闲阅读等功能需要, 又不致浪费;起居室开间选择了一个舒适型尺度3.8m, 因为起居作为家庭团聚活动中心, 功能相对复杂, 使用人数较多, 净尺寸保证在3.6m以上有利于视听功能的安排, 且起居空间独立, 与其他功能空间不交叉;其他如厨卫空间、餐厅、次卧室等空间设计均按空间使用性质合理设计, 满足使用。

3.1.3 户内交通空间整合

在解决户内交通时, 将交通空间设计成为其它功能空间的一部分, 如将其成为家务劳作和储藏的操作空间, 如B、C套型中的洗衣空间兼做进入主卧和厨房的交通空间。这种复合交通空间设计可以减少单纯户内交通面积, 提高中小套型有效使用面积系数。

3.1.4 户内储藏空间的挖掘

人们的居家生活中都有许多暂时或长期不用的物品需要有空间存放, 中小套型住宅中储藏空间的需求更为迫切, 且最好能够按照物品类别分类储藏。本案在平面设计中利用两种不同空间结合处和交通空间的边角预留出很多储藏空间的位置, 做成半预留式储藏空间, 如C套型的南北卧室之间设计成3个储藏室, 分别为卧室的储藏和公共储藏。由于预先考虑好了储藏空间位置, 由二次装修时完成壁柜设计, 使二次装修也简单易行。

3.2 可分可合的“两代居”套型设计

中小套型住宅需求人群多样化, 并且面积相对较小, 为了使其能够适应家庭结构、生活的不同变化, 满足长期需要, 就要在设计阶段着眼策划, 使将来套型面积能够“变大或缩小”, 远近期相结合[4]。这种“潜伏设计”不需特殊的结构、材料和复杂的技术, 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从而适应在建设部“7090”新政后的市场对大户型的需求, 以及部分人群对两代居户型的需求。本案在中小套型住宅可变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图2中A、B户型分别为两室两厅和一室一厅, 建筑面积分别为78.35m 2和55m 2。这两种中小套型可供目前两口之家、单身一族等所用, 购房者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家庭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大套型需求时, 可根据情况, 只需封闭原有户门, 开启预留门洞, 即可将A、B户型合并成为“多代居”套型, 在同一门内布置老年户和核心户两部分, 其各有一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完整空间, 这种两代居套型不但保证了两代人独立的生活空间, 并且增加了两代人的感情, 切实做到完整独立但又相近, 既各自生活又相互照顾的“分而不离”的居住意向。合并后的套型也可根据各自家庭状况, 再次对预设门洞进行封闭或开启, 将其大套型拆分, 以适应家庭的具体需求。也可将单室套的客厅改为卧室, 从而整合出四室两厅的大套型, 满足家庭人口较多及亲友来访时都有各自居住的空间或增设为学习室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改造后的套型具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及居住舒适性、稳定性。

3.3 清新、简约的立面造型

考虑到建筑造价等因素, 中小套型住宅立面造型应以简约的现代风格为主题, 避免过于繁琐的装饰和使用昂贵的建筑装饰材料。在富盛山庄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简洁明了的线条, 通过将顶部两层住户的阳台和窗户进行整体处理加以强调, 顶部框架式阳台造型清新宜人。住宅立面通过用赭红色外墙涂料为主色调, 白色的阳台底板和屋顶框架穿插其中, 加强凸窗空透的阳台栏板、空调机位等细节的设计, 使整体建筑形象简洁、明快而又富有细部。 (图3、图4)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土地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稀缺, 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目标, 以及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国情, 中小套型住宅是符合国情和社会广泛需求的住宅模式 (1) 。作为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 应以时事为己任, 研究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策略与技术路线, 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为我国的住宅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冠谦.解读中小套型住宅观念与规划设计.建筑学报, 2007; (4) :4—7

[2]刘晓钟工作室.我国大中城市中小套型住宅的节地性研究.住宅科技, 2008; (8) :6—11

[3]窦以德.关于中小套型住宅产品设计技术路线的探讨.建筑学报, 2007; (4) :1—3

浅析城市步行街区规划与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道路步行街设计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这种结构形态为今天的城市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第一大王国,仅北京就有726万辆,其保有量达80%~90%,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则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递增,这迫使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统,以适应国情,改善所处的环境。

现代城市设计比较偏重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使用、开敞空间、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标志等。其中开敞空间(Open Spece)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于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步行街则是城市园林开敞道路一个分支。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最早发展了“无车辆交通区”,如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1922年封闭交通,1930年建成林荫步行街,它是现代步行街的最早雏形。

实际上,步行街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应。轮回——来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把街道还给行”,“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我们城市的存在不是为了汽车通行的方便,而是为了人的安全与文明”,他反对将公路通到市中心,他所喜爱的城市是有生活气息,具有邻里中心,便于人们步行,人们可以在路旁咖啡馆及有林荫的街道上面对面地相遇,他推荐新泽西州的汽车与步行街分离的社区规划。

步行街不只是美化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而且还是繁荣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手段。上海城隍庙步行商业街等都证明了这一作用的存在,而且步行街建设的成功与否还关系到城市中某特定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生活状态,如西德的慕尼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慕尼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战后经济迅速起飞,人口剧增,使古城一度陷入困境。1963年,该市为此确立了“促进市中心的城市生活”的规划设计目标。1965年,由津森教授带领的小组在对垒市交通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著名的“津森鉴定”,并建议将东西向的纽豪森街、考芬格街和南北向的凡恩街改为步行街,即所谓的“津森十字”,1968年议会通过该方案并付诸实施,1972年全城以节日气氛庆贺竣工落成,其后使用反应极佳,其成功经验有四:一是选址好,它与城市门户火车站直接相联系,通畅便捷,二是综合解决了旧城交通问题;三是多功能,四是空间布局富有变化,设计精细,很好地利用和组织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独具的空间特色使美国第一个步行街建设获得了成功。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盛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成了美国步行街中竞相仿效的佳作。

步行街医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

1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

2线面组台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

3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无线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第11篇

校园信息化建设一直是高质量、高效率教学与办公的保障,校园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各高校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起了性能先进、应用广泛的有线校园网络,但是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有线网络暴露出种种问题:难以解决远距离信息传递、无法铺设线缆环境(如施工工地、地形比较复杂的校园环境)中的网络建设、移动办公等等。因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将无线网络系统视为有线网络系统的补充,将其运用于校园网络系统的构建中,成为网络系统构建中的重要一环,弥补了有线局域网络系统的缺陷。无论是校园内部信息点的分布设计、校园内建筑物间的网络连接,还是学校本部和分部的联网,无线网络技术都能发挥作用。此外,无线网络环境的引入,也为崭新的无线多媒体提供了应用平台,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入新的天地。

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与有线校园网相比,无线校园网具有很大的优势:

移动性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小,摆脱了线缆的约束,师生在校园内可以直接使用带有WLAN接口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校园网和互联网。

灵活性高:无线网组网灵活,易于扩展,能满足具体的应用和安装需要,系统结构可以适用于小数量用户的对等网络,也可以适用于几千名移动用户的完整基础网络。

传输速率高: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带宽最高可达11Mbps,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效率,能充分满足校园网用户对网络速度的要求。

维护成本低:由于后期维护方便,维护成本比有线网络可减少50%左右,而且对于经常移动、增加和变更的动态环境,无线网络的长远投资收益就更加明显。同时,无线网络设备可以随办公环境的变化而轻松转移和布置,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3. 无线校园网的设计

3.1 设计原则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指标决定了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原则是以数目尽可能少的AP来为所有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用户相对疏散区域只需要布置少数AP即可,以AP覆盖范围最大为宜;用户相对密集区域需要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内AP数目来为用户提供可靠服务。前者主要考虑覆盖范围这一因素,后者则主要考虑单位面积系统容量这一因素。

与校园网骨干网相连的以太网交换机、AP和远程无线网桥将不同容量、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局域网连入校园网,从而实现了各分组局域网通过校园网骨干网接入中国教育网(CERNET)。

3.2 设计方案

根据无线校园网的设计原则,对各场所需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1)教室和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最适宜采用无线局域网覆盖方式.根据室内面积及容量,确定AP的数目及位置。

(2)办公室及科研实验室都是相对独立的空间,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楼道中或每个房间内设置一定数目的AP。特别是在会议室、报告厅内,由于容量较大、用户相对密集,可以采用蜂窝网络结构和微蜂窝网络结构来保证各区域完全得到网络覆盖。

(3)机房内容量和布置相对固定,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动,可以采用传统的以太网。如有必要可以将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扩展,以达到增加机房容量的效果。

(4)由于学生公寓内房间数目较多、面积相对较小,不适宜在室内布置AP,可以采用在公寓四周架设AP的方法,让AP的信号透过玻璃窗覆盖各房间。

(5)运动场等室外场所网络用户稀疏且地带空旷,布置无线局域网时主要考虑覆盖面积的因素。为扩大单个AP的覆盖范围,可以为每个AP安装功率放大器以及大功率天线。为更好地实现室内各个角落的信号覆盖,可以采用室内天馈系统。

3.3 网络拓扑设计

按照上述的设计原则和方案的指导,以有线和无线混合的模式进行网络拓扑设计。充分利用有线网络的高带宽,提高网络的健壮性,将各个AP直接与楼层汇聚交换机相连,再通过1000M光纤与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连接。从而达到访问以太网的目的,网络拓扑示意图如图1所示。

4. 无线校园网的实施

4.1 实施方法

典型的AP在开放环境下的覆盖半径可以达到300m,但是在建筑物内部由于墙壁或其它室内物品的影响覆盖半径将锐减到20~60m。因而建筑物的设计和构造决定了每个AP的覆盖面积,在设计AP布局时应进行仔细的信号强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往复进行,直至达到最佳效果。综合考虑,认为在实施时应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根据各个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的面积及容量,估算无线局域网的硬件成本;

(2)对无线局域网设备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质量、兼容性及性价比相对比较好的品牌;

(3)综合考虑各场所的实际情况与所选设备性能参数,为AP定位做初始规划;

(4)根据初始规划的结果,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对信号质量进行测量;

(5)根据测量结果对AP的位置进行调整;

(6)重复步骤5和6,直至得到理想的结果;

(7)从网络整体出发设置各AP。

4.2 接入点规划

接入点规划按照完全覆盖的方式,使信号覆盖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在安装接入点时,尽量避开干扰源。户外用户的接入点安装在各个楼的角上,辐射周围所有区域,尽量避开障碍物的阻挡。所有的接入点均以蜂窝状布局。

(1)室内接入点规划

假设校园内的一座教学实验楼共5层:一层和二层设有实验室25间;三层设有多媒体教室4间;四层设有办公室15间和会议室1间;五层为一可容纳200人的学术报告厅一间。按照无线校园网设计原则及步骤,在综合楼内构建一个局域网来满足该楼内工作人员、学生及来访人员的需要。

一层和四层楼道各布设2个AP,并在四层中两间重要办公室各安装1个AP;二层过道布设3个AP;三层的每个多媒体教室安装1个AP;四层楼道布设3个AP,在五层报告厅内中安装3个AP,综合楼内共安装无线接入点19个,正常情况下可同时为上千人提供服务而不影响服务质量。无线终端用户可以选用市面上支持80211.g或80211.b标准的外置或内置无线网络适配器。

各楼层的AP通过10/100Mbps自适应的端口与汇聚交换机相连,再经路由器接入校园网骨干网。为最大程度地减弱同层或相邻楼层AP之间的信号干扰[24],邻近的AP选择相互干扰最小的信道。由于AP都是安装在天花板上的,为解决供电问题,采用以太网供电的方式,通过以太网给AP提供所需电源。

(2)室外接入点规划

室外无线架设的关键是通过配置无线接入点,把各自成一个局域网而又有一定距离的各栋楼房连接起来。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在网络的每一端即每一栋楼房或建筑物上接入AP,并在距离远或信号弱的地方外接高增益天线,从而实现几公里以内的两个网段之间的互联。根据大多数住宿楼和教学楼都是两面的情况,在楼宇间照射采取双面同时照射的方法,避免因建筑物的阻挡而无法接入。

5.总结

校园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组建网络,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本文只是针对无线校园网络建设提出的一种设计思路,具体实施中还需要针对具体校园环境对各个地方进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节省校园网络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校园网的性能。

摘要:随着校园网的不断普及,无线网络成为了有线网的有益补充。本文根据学校目前的有线校园网和校区环境布局的实际情况,结合科研和教学需要,采用实地测量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室内、楼宇间、操场等无线覆盖区内的AP最佳定位点,对教学实验楼、学术活动中心和操场等有线网盲区分别进行无线AP接入覆盖。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无线校园网,接入点,拓扑结构

参考文献

[1]胡新和,尹光辉,陈英.无线网络及其在高校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3,8:40~42.

[2]丁宁.校园无线局域网络优化设计[J].渤海大学学报,2006,27(1):82~84.

[3]张圣.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校园网组网研究[J].信息技术,2005,29(7):17~20.

[4]王宇.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前沿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3,5(8):34~39.

[5]Hutchins,Ron,Ellen W.Measurements from a campus wireless network.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J],2002,3(1):61~67.

上一篇:空间三维模型下一篇:连接结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