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肥胖儿范文

2024-07-26

单纯肥胖儿范文(精选9篇)

单纯肥胖儿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依据年龄分层, 将社区作为单位, 在每个城区随机抽选2个散居社区, 每一个散居社区的儿保所辖0~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排除流动至外地、生病儿童, 一共调查6500名儿童。其中, 3~6岁儿童主要以幼儿园为单位, 依据幼儿园等级分成三层, 每一层中抽取2~4个幼儿园, 将所抽中的3~4岁儿童均纳入本研究调查。

1.2 方法

(1) 调查方法:应用现场调查法, 测量被调查儿童的身高、体重, 其测量工具是适用于儿童年龄、与国家标准相符合的杠杆式体重计与身高计。0~2岁儿童测量其卧位身高, 3~6岁儿童则测量其站立位身高。测量身高时需脱去帽、鞋袜等, 穿单衣裤检测体重, 体重精确至0.05 kg, 身高则精确至0.1 cm。 (2) 诊断标准: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通过的身高标准体重指数作为参数, 将超过10%~19%者作为超重, 超过20%者作为肥胖, 超过20%~30%者为轻度肥胖, 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 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依据儿童时期肥胖的鉴别诊断要点, 将继发性肥胖者排除。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对不同年龄段肥胖儿检出率予以描述性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对本组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本组儿童不同年龄段单纯肥胖儿检出率

0~2岁调查2039名儿童, 肥胖人数为242名, 检出率为11.87%;3~6岁调查4461名儿童, 肥胖人数为914名, 检出率为20.49%, 3~6岁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0~2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1, P<0.01) 。

2.2 评估本组肥胖儿的肥胖度分布

本组单纯肥胖儿中, 0~2岁轻度肥胖占78.93% (191例) , 中度肥胖占21.07% (51例) ;3~6岁轻度肥胖占64.44% (589例) , 重度肥胖占31.51% (288例) , 重度肥胖占4.05% (37例) 。0~6岁儿童均以轻度肥胖为主, 尤其是0~2岁儿童, 而重度肥胖儿仅出现在3~6岁儿童中。

2.3 本组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

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6个变量:家庭经济、父亲体重指数、母亲体重指数、父母对子女体重态度、进食速度、食欲, 对上述6个变量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食欲、父母对子女体重态度、母亲体重指数、父亲体重指数、进食速度五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 见表1。

3 讨论

儿童肥胖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之一。儿童时期单纯性肥胖者中约有33.33%会步入成年肥胖, 对于儿童心理、生理可产生近期、远期不良影响[2]。近几十年来, 北美、北非、欧洲、地中海以及中国部分地区的肥胖率增长了3倍以上, 肥胖不但是发达国家的突出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更为迅速[3]。我国2006年在8个城市0~7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儿的调查中发现, 与1996年相比, 单纯性肥胖儿检出率增长了4.7倍, 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2%[4]。根据本研究调查显示, 3~6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相接近, 且高于国内有关文献[5]的报道。在年龄分布中, 0~6岁肥胖儿以轻度肥胖为主, 重度肥胖存在于3~6岁年龄段。

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以运动不足、营养过剩、行为偏差、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和堆积的一种慢性疾病, 与肥胖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经证明了儿童肥胖危险因素包括食量大、进食速度较快、常吃零食与甜食、活动量小、喜好肉食和甜饮料、看电视时间过长、睡前饮食、常吃高能量食品、父母至少一方肥胖、睡眠时间过短、出生体重过高等。根据本研究显示, 食欲好、父母亲体重指数高、进食速度过快、父母对子女体重态度不正确为影响单纯性肥胖儿体重的主要因素。据此可知, 肥胖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对于存在肥胖家族史儿童应早期做好预防工作, 从小培养其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赖莉霞, 刘西韶, 李碧云, 等.家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肥胖儿童体重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 24 (3) :1690-1691.

[2]东辉英, 徐冉, 彭振峰, 等.河北省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患病率与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 32 (3) :272-275.

[3]张爱启, 孙春艳, 胡孟英, 等.益生菌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观察[J].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4, 37 (6) :543-545.

[4]徐冉.河北邢台地区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 27 (1) :114-116.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针灸治疗

单纯性肥胖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仅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本研究中主要对80例单纯性肥胖病例针灸治疗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的选择: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月深圳鱼美人减肥研究院某院80例单纯性肥胖病例,对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体质指数男>27,女性>25的病例,诊断采用1998年公布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性15例,女性65例,年龄18-50岁,平均(28±5.36),脾虚湿阻型15例,胃热湿阻型20例,肝郁气滞型22例,脾肾双虚型15例,阴虚内热型8例。并与36例未接受针刺治疗只接受饮食指导的单纯性肥胖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首先对单纯性肥胖病人进行辩证分型,主穴曲池,支沟,血海,梁丘,气海,上巨虚,三阴交,天枢,中极,水道,随症加减,隔日针刺一次,每次40分钟,30次一个疗程;食物:兼顾各类食物,以少为原则,低脂牛奶、肉类或鱼类一天可食用两次,淀粉类食物可以食用三次,水果、蔬菜可以多次食用,每日饮食多变化,一疗程后对病人的体重重新测量。

1.3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误(x±σd),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单纯性肥胖治疗前超重情况和体质指数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肥胖人群体重和体质指数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

表1:既接受饮食治疗,同时接受针刺治疗(一组)与只接受饮食治疗(二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1

2.2 治疗组男女两组治疗前超重情况体重男性与女性(0.10.05),说明本组病例治疗前男性在体质指数方面与女性无明显区别,而针灸对体质指数的改善男性明显优于女性(p<0.01)。

表2:治疗组男女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10 0.1

3 讨论

肥胖就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肥胖是一种病态,故也称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又是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或基础病变,包括运动、节食、药物等减肥方法治疗疗效均不理想,或体重减轻难以长期维持,或药物产生相当的副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由来已久,《素问·通评虚实论》中说:“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后世又有“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以及“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等诸多论述,认为胃、肠、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痰湿、积热、气郁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近年来对肥胖病的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作出了更细致的说明,将肥胖症分为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双虚,阴虚内热等型[1],针灸减肥正是在中医学的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相应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化湿祛痰,调补肝肾为原则调节内分泌,使机体功能平衡,通过调节饥饿中枢与饱食中枢神经,能降低食欲,减少摄食[2],同时针灸能促进能耗,提高基础代谢率[5],通过配合适度饮食结构调整,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针灸减肥的精髓,也是针灸减肥有别于其它减肥法的优势所在,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使每位肥胖者均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案,所以减肥的同时,也疏通经络和调整内分泌,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肥胖的形成原因,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针灸减肥疗效肯定,且不易反弹[3]。在选择主穴的同时,辨证取穴,胃肠腑热取中脘、上巨虚、天枢、丰隆、大横等;脾胃气虚加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肾阳取关元、命门、太溪、支沟等;肝阳上亢配风池、内庭、太冲;心气不足者配内关;冲任不调、带脉不和者,取支沟,气虚湿滞、脾失健运者,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痰湿壅盛者配丰隆、支沟等。采用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循经取穴和经验取穴相结合,合理补泻,从而使治疗达到最好的疗效。

本研究80例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人中,对肥胖人群体重和体质指数的治疗效果明显,疗效确切(p<0.01),且针灸对男性女性体质指数影响差别显著(p<0.01),为肥胖症患者的可靠的治疗方法,且针灸对男性的效果优于女性。

参考文献

[1]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

[2]施茵,张琳珊,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思路与方法论要[J],现代中医药,2005,3:9—10.

单纯肥胖儿 第3篇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47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1配对比例在健康体检儿童中随机抽取47例与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配对作为对照组。配对原则为同性别、身高相差不大于5cm、年龄相差不大于3月, 并排除继发性肥胖儿童。两组儿童平均年龄11.4±1.2岁, 男童均为31例, 女童16例。

1.2 问卷调查

采用家长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参照相内容由研究者自行设计, 并经过专家讨论确定。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和父母的一般情况调查、出生体重、生后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固体食物添加时间、进餐时间、是否早餐、偏食和挑食行为、是否零食、每天活动时间以及父母饮食运动行为等对儿童肥胖的患病率的影响。

1.3 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8 h以上后清晨取肘正中静脉血2ml, 室温下静置30 min后, 以3000 r/min离心10min, 分离出上层血清在-20℃下保存。定量检测血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脂 (TG) 、载脂蛋白A (ApoA) 、载脂蛋白B (ApoB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用酶标法测定) 。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检测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CL-7300) 上进行。

1.4 体格指标的检测

体重 (W) 、身高 (H) 、腰围 (WC) 和臀围 (HC) 的测定参考标准方法进行。体重测量工具为体重秤, 最大载重120kg, 误差不超过50g;身高测量工具为身高测量仪, 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精确至0.1cm。计算体重指数 (BMI) =体重/身高2 (kg/m2) 。使用带mm刻度的软尺测量腰围 (WC) 和臀围 (HC) , 用mm记录到小, 数点一位, 并计算腰臀比 (WHR) =腰围/臀围。

1.5 统计学分析

体格测量指数与血脂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偏相关分析。血脂生化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肥胖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为控制混杂因素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变量间的共线性诊断, 然后采用后退法进行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进入模型的概率0.05, 剔除模型的概率0.05) 。数据均采用 SAS 9.0统计软件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涉及到的部分分类变量及其赋值见表1。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体格测量指数及血脂谱指标的比较

研究数据显示, 单纯性肥胖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WC、HC和WHR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 (P<0.05) (表2) ;同时血脂谱中TC、TG、LDL-C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 (P<0.05) (表3) , 但是HDL-C以及apoA则较正常组儿童为低 (P<0.05) , apoB无明显组间差异 (P>0.05) 。

2.2 单纯性肥胖儿童体格测量指数与血脂谱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在校正性别、年龄、经济水平、家族史、饮食习惯以及气压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 偏相关分析显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中的TC、TG、LDL-C分别与儿童W、BMI、WC和WHR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P<0.05) ;而HDL-C和apoA则与上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 (P<0.05) ;apoB与各项体格测量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P>0.05)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 体重;H, 身高;BMI, 体重指数;WC, 腰围;HC, 臀围;WHR, 腰围/臀围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C, 总胆固醇;TG, 甘油三脂;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 载脂蛋白A;apoB;载脂蛋白B。

*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W, 体重;H, 身高;BMI, 体重指数;WC, 腰围;HC, 臀围;WHR, 腰围/臀围指数。TC, 总胆固醇;TG, 甘油三脂;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 载脂蛋白A;apoB;载脂蛋白B。

2.3 单纯性肥胖儿患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共调查了与儿童肥胖疾病相关的20个遗传和环境

因素, 首先对影响儿童肥胖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然后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20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 进行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最终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即影响儿童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2) 。我们的数据显示, 在常见影响儿童肥胖患病因素中, 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事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儿童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而儿童性别、出生巨大儿、生后喂养方式、儿童偏食、挑食、喜吃零食、进食速度快、不吃早餐、辅食添加时间、固体食物添加时间、进餐时间、居住环境以及抚养者文化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则对儿童肥胖发病并无明显影响 (表5) 。

3 讨论

3.1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变化分析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非内分泌异常的代谢障碍引起的热能摄入大于消耗, 营养过度摄入, 营养超过机体代谢需要, 而且所摄入高脂肪、高糖等食物比例过高, 过剩的热量在体内转化成脂肪, 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在体内堆积而导致的营养紊乱综合征[3]。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 儿童单纯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而且极易发展为成人肥胖症, 与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高发生率密切相关[4]。血脂升高 (尤其是TC与LDL-C) 是导致成人冠心病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TG增高本身不直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但可影响脂蛋白的交换, 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HDL-C则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子, 而aopA是最主要的HDL-C[5]。我们的横断面照研究显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TC、TG和LDL-C显著高于正常非肥胖健康儿童;同时, 肥胖儿童的HDL-C和apoA有显著低于正常儿童。上述结果表明本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在TG、TC以及LDL-C的增高, 同时伴有及HDL-C, 尤其shiapoA的降低, 预示着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在对本地区肥胖儿童进行随访和监测期间, 应该重点注意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3.2 单纯性肥胖儿童体格测量指标与血脂谱的关系分析

国内外研究报道了肥胖儿童体格测量指标, 尤其是BMI、腰围和腰臀比指数与血清血脂谱个指标密切相关[6]。我们的初步研究也与此非常类似。本研究提示, 利用偏回归分析在排除了常见社会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后, 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数与血脂谱密切相关, 尤其是体重、BMI、腰围和WHR指数与血清TC、TG、LDL-C以及HDL-C密切相关, 可以预示儿童存在脂质代谢紊乱的可能。因此我们在肥胖儿童的检测和随访工作中, 在连续、反复静脉采血不利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静脉采血检测血脂的情况下, 我们不仅应该重视肥胖儿童体格指标的动态变化, 也应该采用多指标联合监测的方法来间接观察血脂的变化。

3.3 本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患病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们的肥胖患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大部分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类似[7,8], 即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事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本地区儿童肥胖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出生巨大儿以及婴儿期出现超重的婴幼儿, 其儿童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本地孕妇在孕期摄入量和摄入成分:过度进食和高脂膳食易导致孕妇的营养过剩, 母亲孕期增重过多, 肥胖和糖尿病改变了宫内环境, 导致婴儿出生体重增加, 从而增加了产后新生儿以及婴儿期肥胖的发病风险。

国内研究报道[9,10], 儿童的进食行为与肥胖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除了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外, 婴儿期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固体食物添加时间、进餐时间、进餐速度以及食物体积的大小的都是肥胖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我们的研究只是表明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与肥胖的发病有关, 这可能与我们的研究样本量过少、调查问卷设计有一定的关系, 需要在以后的工作改进。

3.4 本地区儿童肥胖预防建议

不同地区由于饮食习惯、喂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 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可能有所不同。结合本课题研究结果以及浙江余杭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本地区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应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首先, 强孕期营养保健和健康教育, 提倡孕期适宜营养, 控制减少巨大儿出生率, 是避免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次, 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营养教育, 提高他们的营养知识水平, 进而增强其健康意识, 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饮食和运动习惯, 从而降低和控制儿童肥胖发病率。最后, 对肥胖儿童的监测应该注意对体格测量指数和血脂各生化指标的长期、动态观察, 警惕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

摘要:目的:研究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的变化, 探讨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儿47例作为病例组, 按1∶1比例与47名同性别、同身高、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同时测定两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 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脂检测, 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儿童肥胖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腰围 (WC) 、臀围 (HC) 和腰/臀指数 (WHR)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 (P<0.05) ;同时血脂谱中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 (P<0.05) , 但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以及载脂蛋白A (apoA) 则较正常组儿童为低 (P<0.05) 。偏相关分析显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谱中的TC、TG、LDL-C分别与儿童W、BMI、WC和WHR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P<0.05) ;而HDL-C和apoA则与上述指标呈明显负相关 (P<0.05) ;多因素配比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婴儿时期超重病史、出生巨大儿、运动时间少、喜食高脂肪、高热卡食物以及母亲、父亲肥胖以及家庭其他肥胖患者是儿童肥胖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浙江余杭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 预示着单纯性肥胖儿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危险因素,病例对照

参考文献

[1]刘艳明, 农光民, 吴娇华.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 (9) :827-830.

[2]屠霞, 王振林.肥胖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M].国外医学 (医学地理分册) , 2010.31 (4) :250-256.

[3]高正春.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011.26 (2) :303-305.

[4]Biro, F.M, M.Wien.Childhood obesity and adult morbidit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0.91 (5) :1499S-1505S.

[5]Roger H.Unger, Gregory O.Clark, Philipp E.Scherer, etal.Lipid homeostasis, lipotoxic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Molecularand Cell Biology of Lipids, 2010.1801 (3) :209-214.

[6]Lior Shamai, Einar Urix, Michael Shen, et al.Association ofbody mass index and lipid profiles:evaluation of a broadspectrum of body mass index patients including the morbidlyobese[J].Obesity surgery, 2011.21 (1) :42-47.

[7]米生权, 赵文华.肥胖的群体水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 (6) :649-653.

[8]Mathieu.P, I.Lemieux, J.Despres.Obesity,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linical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 2010.87 (4) :407-416.

[9]史晓燕, 陈梦莹, 王斐, 等.单餐大份量进食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饮食危险因素[J].营养学报, 2011.33 (2) :138-142.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建立Excel数据库, 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中2000年1月—2014年6月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单纯性肥胖;针灸;针刺;电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病例报告、随机对照实验、临床对照实验、经验总结等文献类型; (2) 以光电、电针、针刺、灸法、穴位敷贴、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针灸疗法为主, 单独或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文献。

排除标准: (1) 回顾性研究、基础研究、综述性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2) 以药物或者非针灸疗法为主的文献; (3) 无具体用穴的文献; (4) 以研究耳穴、头穴线等非十四经腧穴与经外奇穴为目的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

建立Excel数据库, 检索与提取文献信息, 并对纳入的腧穴根据其所在十四经分布、部位、特定穴等进行分类、归纳及整理, 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筛选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 有1 086条记录, 共筛选出146篇文献进行分析。

2.2 文献数据分析

2.2.1 各经腧穴选用情况统计

根据146篇文献共选用的98个穴位, 其中使用次数前15的穴位均超过50次。详见表1。

(n)

2.2.2 腧穴十四经分部统计

胃经共选用的腧穴最多, 达20个, 腧穴频数728次, 明显高于经络的腧穴频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腧穴部位统计

胸腹部腧穴共选用30个, 使用频次为851次, 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腧穴的使用频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n)

(n)

2.4 特定穴使用情况统计

募穴选用较多, 且频次最高, 为398次, 其次为合穴, 共选用腧穴8个, 频次为361次;两穴使用频次均显著高于其他特定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n)

3 讨论

中医认为, 肥胖属本虚标实之证, 多以水湿痰瘀为标, 脾肾之虚为本, 且胃热气滞贯穿其间, 致使三焦气化失常随行。现代研究表明, 针灸在肥胖症的治疗过程中, 通过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 诱导下丘脑神经元肥胖抑制素的表达增强, 致使饥饿中枢兴奋降低, 并导致饱食中枢活动频率升高, 且可有效激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 以抑制肥胖者的摄食行为及减少摄食量, 减少脂肪积累而实现减肥的目的[3]。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过程中, 穴位的合理选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4]。本研究选用腧穴频次最多为三阴交, 达到135次, 其次为足三里、天枢、丰隆等穴。由于三阴交作为三阴经的交会穴, 能激发经气, 从而可起到化脂降浊、调补肝肾、健脾利湿等功效。针刺三阴交, 能有效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及排泄, 并减少其合成及吸收, 可改变在组织和血液中的分布, 最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 故三阴交为选用频次最多的腧穴。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具有利湿化痰、健脾和胃等功效;针刺足三里可降低饥饿中枢兴奋, 降低肥胖者食欲, 并促进胃肠道蠕动, 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 也是大肠经的募穴, 募穴作为脏腑经气会聚在胸腹部的腧穴, 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针刺天枢穴, 可促进胃肠道蠕动, 有利于加快腹部脂肪分解[5]。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络穴, 针刺可有效促进表里两经之气血的疏通, 具有利气宽胸、和胃降逆等功效。

本研究, 针灸选穴以胸腹部腧穴最多, 共30个, 使用频次为851次, 主要以脾、胃经、任脉腧穴为主, 主要作用为下面几个方面。 (1) 疏通局部经脉:肥胖症主要是由于局部经络阻塞、壅滞及气血不畅所致, 因此于胸腹部取穴位针刺, 具有疏通经脉、通壅化滞及行气活血等功效。 (2) 调理脾胃:肥胖主要源于脾胃, 而天枢、大横分别属于胃经、脾经, 均位于腹部, 针刺可起到调理经脉、调节脏腑、运化正常等功效, 使肥胖无化生之源。 (3) 调理任脉:任脉作为阴脉之海, 与督脉、冲脉一源, 调一经而兼调三经, 具有调和阴阳气血之功效。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腧穴, 本研究多种特定穴中, 募穴选用较多, 且频次最高为398次。由于募穴位于胸腹部, 脂肪多积聚在腹部;此外募穴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地, 与脏腑关系密切。合穴、下合穴等选用次之, 主要是由于足三里既属于胃经合穴, 不属下合穴。

综上所述,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症以脾胃经、任脉、胸腹部腧穴为主, 尤其以三阴交、足三里、天枢为主的腧穴, 对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元, 高淑红.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7 (10) :69-70.

[2]贺小卉.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14 (5) :318-319.

[3]李倩倩, 王晓燕, 孙琰, 等.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6) :64-66.

[4]吴丹凌, 周胜红.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1) :53-57.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 第5篇

1 体针疗法

普彬[2]选择脾俞、水分、中脘、大横、带脉、气海、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为主穴, 采用毫针浅刺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 2个疗程后, 患者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等指标均显著改善。解晖[3]采用薄氏腹针法, 取引气归元四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外陵, 加双侧天枢、大横, 辅以丰隆、阳陵泉、足三里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 可加强患者脾胃功能, 使脾得健运, 水湿痰饮得以运化代谢。吴洲红等[4]将4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浅刺多针组和普通针刺组, 针刺20次后发现两组患者肥胖指标均有所下降, 且浅刺多针组患者体重、腰围、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普通针刺组患者体重、腰围、胸围、臀围、脂肪百分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电针疗法

张林等[5]将30例单纯性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 电针组患者取天枢、三阴交、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假电针组患者选取相应穴位附近1.0~1.5cm范围皮肤进行治疗, 结果表明电针组患者治疗后体重指数、腰臀比、脂肪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而假电针组患者各指标无明显变化, 表明电针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及脂肪率。马广昊等[6]将15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透刺加电针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 治疗3个疗程后, 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69.33%, 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48.0%,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王凯悦等[7]观察130例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经电针治疗前后的皮脂厚度、肥胖度、体质量、体重指数 (BMI) 、体脂百分率及相关血脂指标变化情况, 发现电针对于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均有良性调节作用, 而患者的年龄、肥胖度及病程均与疗效呈负相关性。其中, 电针对因过食少动因素所致的肥胖疗效最好, 其次为情志因素所致肥胖, 而对性发育期和生育因素导致的肥胖疗效稍差, 说明电针治疗肥胖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肥胖度、病程、病因等密切相关。张艳丽等[8]发现采用电针针刺中脘、下脘、水分、天枢、大横、髀关、足三里等穴位可使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下降。

3 拔罐疗法

李健等[9]根据肥胖的不同程度选取中号或大号火罐进行治疗, 腹部采用闪火法, 取中脘、关元、天枢等穴位;腰背部采用走罐法, 治疗总有效率达83.78%, 火罐治疗单纯性肥胖安全无痛, 操作方便。王锋等[10]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 2个疗程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0%, 且对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王景明等[11]采用刺络拔罐发泡法治疗5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 采用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将针拔入罐内, 留罐60~90min, 出水泡后取下罐和针, 并用针刺破水泡, 总有效率可达90.4%。

4 刮痧疗法

梁坤等[12]将8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刮痧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 治疗5周后发现刮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0%, 针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 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段俊俊[13]将9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经络结合足部全息穴刮痧组和体针治疗组, 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均明显降低 (P<0.05) , 且足部全息穴刮痧组患者体重下降程度显著优于体针治疗组 (P<0.05) 。陈志芳[14]将89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经络刮痧组、水穴点穴组和经络刮痧结合水穴点穴疗法组, 治疗后三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率均有明显改善, 其中经络刮痧结合水穴点穴治疗组疗效最佳, 患者腰围、臀围较治疗前明显减小。

5 耳穴疗法

耳穴减肥是通过耳朵上相应穴位来抑制食欲, 影响胰岛素分泌和刺激新陈代谢, 从而达到消耗卡路里和防止脂肪堆积的目的。樊香艳[15]对30例痰湿质单纯性肥胖患者选取肺、脾、肾、膀胱、三焦、饥点、渴点、胃、大肠对应耳穴, 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67%, 表明刺激耳穴可改善患者体质, 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王玲玲[16]将9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王燕珍[17]采用耳穴胃、肺、神门、三焦等穴位埋针治疗3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 同时配合心理疏导, 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8.9%, 患者体重减轻的同时心理焦虑情况也有所改善。

6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改良及延伸, 是一种融多种效应于一体的综合疗法, 治疗过程中有多种刺激效应同时发挥作用。刘进[18]对52例肥胖患者实施穴位埋线减肥, 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其能抑制胃壁功能、降低饥饿感、促进脂肪代谢、调整脏腑功能。邓赛男等[19]将8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取中脘、天枢、水道、梁门、气海、大横等穴位进行埋线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毫针针刺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显效率 (41.86%) 明显高于对照组 (20.93%) , 说明微创埋线疗法在改善肥胖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疗法。王明明等[20]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50例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 1个疗程后发现患者腰围、腰臀比值明显降低。郭文江等[21]随机将71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分为穴位埋线组和普通针刺组, 结果发现穴位埋线组患者总有效率 (97.22%) 显著高于普通针刺组 (80.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还有研究表明[22], 在应用4/0铬制羊肠线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时, 14天为最合理的治疗周期, 可以在保证较好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7 其他综合疗法

高颖等[23]选择中脘、神阙、关元穴位, 采用艾络康减肥穴贴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 连续治疗30天后, 患者体重和腰围均有明显改善。李德科[24]采用温针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 总有效率为92%, 显著高于电针治疗的总有效率 (76%) 。周杰等[25]将8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贺氏三通法组和毫针法组, 分别治疗3个疗程, 结果表明三通法组患者总有效率 (81.8%) 明显高于毫针法组 (65.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李玉棠等[26]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蒙医温针组和中医针刺组, 治疗2个疗程后, 蒙医温针组和中医针刺组患者体重、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 ,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张少芸等[27]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80例单纯肥胖患者, 2个疗程后患者体重、体质量数、血清胆固醇等均明显降低。还有研究表明[28]营养和运动综合治疗是改善单纯性肥胖的理想方法, 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瘦素抵抗。

8 结语

现代医学认为, 肥胖是由内分泌、遗传因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的脂肪组织堆积疾病。针灸减肥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协调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调节人体代谢功能, 促进脂肪分解, 抑制饱食中枢, 使食欲下降并促进胃肠蠕动使排泄增加, 从而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有研究认为[29], 肥胖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从而发挥减肥作用。还有研究发现[30], 电针能改善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的基因表达。针刺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而对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提升作用。针刺还能调节血脂水平, 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

针刺配合取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 第6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 其中女13例, 男8例, 年龄18~52岁, 病程最短者1年多, 最长者16年。对照组23例, 其中女14例, 男9例, 病程最短1年多, 最长20年。

1.2 诊断标准

正常成人标准体重 (kg) =[身高 (cm) -100]×0.9, 结合近年来国际统一流行的标准, 体重指数 (BMI) =体重 (kg) /身高2 (m) 。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1年提出了中国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 认为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为超重, 超出标准体重的20%称轻度肥胖, 超出标准体重的30%称中度肥胖, 当超过50%时称重度肥胖。

1.3 治疗方法

1.3.1 取穴、体穴、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丰隆、太冲, 每日针刺1次, 每次留针30 min, 10次为1个疗程。在针刺期间, 控制肥甘饮食。耳穴、胃、肌点、三焦、内分泌, 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 d换1次, 10次为1个疗程, 进食前按压穴位。

1.3.2 对照组, 单纯用针刺治疗, 治疗方法及疗程均同观察组。

1.4 疗效标准

痊愈、疗程结束时, 体重下降达到标准体重, 有关症状消失, 持续3个月以上。显效:体重下降5 kg以上, 脂肪百分率下降5%以上, 有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体重下降3 kg以上, 脂肪百分率下降3%以上, 有关症状减轻。无效:体重下降小于3 kg, 脂肪百分率下降3%以下, 有关症状无减轻。

2治疗结果

3讨论

单纯肥胖儿 第7篇

1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遗传因素

肥胖症具有家族集聚倾向。有调查显示, 若父母肥胖或一方肥胖, 则有45.3%的儿童存在肥胖。同时父母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1]。

1.2 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摄入能量增多。例如:儿童喜欢吃动物性食品、吃饭用餐时间短、速度快, 家长对肥胖儿童目前体重的满意度高、处理儿童“吃得太多”劝导不管用和对儿童体型错误认识等[3]。

1.3 运动因素

目前儿童普遍课业繁重, 这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 同时身边有大量的电子游戏产品的吸引, 使儿童户外活动减少, 不愿活动, 能量消耗减少。

1.4 生活习惯

不良的饮食行为, 如软饮料摄入增加, 经常食用能量较高但营养价值较低的甜食及零食, 喜欢吃西式快餐, 经常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 大多数儿童还喜欢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以及在睡前进食等[4]。

1.5 其他因素

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 或出生时低体重儿, 在后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 也容易发生肥胖, 与体内的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异常, 生长因素等有关。

2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措施

2.1 饮食干预

通过家长对肥胖儿童进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限制, 在饮食结构、择食方向、进食的量、进食的频率速度、饱腹感等方面构成了特殊的饮食行为模式[5], 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 选择营养丰富但又能量不过剩的饮食结构, 进食速度不宜过快, 细嚼慢咽, 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和新鲜水果, 增加饱腹感。

2.2 运动干预

通过讲课、图片宣传, 使肥胖儿童了解有氧运动的方式、掌握运动的时间、运动速度、运动时的心率控制等, 培养儿童的运动理念。让肥胖儿童明白有效和持续的运动对减肥是很有效的。运动频度:l h/d, 5 d/周;运动方式:做游戏30 min;跳绳+立卧撑+循环练习 (中速跑30 m+步行15 m+侧身跑30 m+快走20 m+倒退跑30m+纵跳10次+冲刺跑30 m) ;舞蹈 (运动强度:以心率监测, 要求准备部分心率100次/min, 基本部分心率在140~160次/min) 。根据儿童的爱好选择运动方式.并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6]。坚持每天30分到1小时的体育锻炼, 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晨跑、爬楼梯、跳绳、游泳等。

2.3 行为治疗

在家属的配合下, 指导儿童学会节制食量, 每餐不过饱, 少吃高热量的零食, 坚持锻炼, 早睡早起,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4 医学营养干预

根据每位儿童总热量及各营养索的摄入量, 制订个体化的食谱, 采取分阶段过渡到正常摄入量。干预第l周维持3 3 6 0~4200 k J/d, 以后每周增加420 k J/d, 至总量为5460~6720 k J/d, 早餐25%、中餐45%、晚餐30%。食物类别比例:脂肪25%~30%;蛋白质20%~25%;主食糖类 (碳水化物) 50%;蛋白质以鱼、牛肉、牛奶、豆制品为主要来源, 以及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分的摄入[6]。

2.5 心理干预

有文献报道, 肥胖儿童因为外貌笨拙、运动能力受限等而造成自我意识明显损害, 社会适应能力降低[7]。所以我们要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 肯定自身的价值,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7]。

2.6 医学对症治疗

在采取上述综合干预措施后, 体重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时, 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药物治疗, 如每天可在餐前半小时口服2.5~5 mg苯丙胺, 6~8周为一疗程,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 应严格限制患者的日常饮食[8]。此外个别过度肥胖儿童可因脂肪过度堆积而限制胸廓扩展和膈肌运动, 导致肺通气不良, 发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 此时, 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而且能有效改善代谢异常, 减少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 改善血脂紊乱、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睡眠结构异常[9]。

3 结语

综上所述,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遗传、环境、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其相关因素分析, 并提出多方面的干预措施, 指导社区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改变儿童不良的生活方式, 希望可以鼓励儿童坚持运动等来预防儿童肥胖或可以减少肥胖儿童体重进一步增长。

摘要:肥胖症是一组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而肥胖症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希望能为社区肥胖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儿童,肥胖,相关因素,干预

参考文献

[1]吴宪雄, 薛爱梅.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1 (27) :1.

[2]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2.

[3]赵广英, 魏煌忠.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2010年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 (11) :1030-1032.

[4]赖凤琼, 申丽娟.学龄前肥胖儿童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查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 6 (9) :3.

[5]刘西韶, 徐丽丹, 张友惠, 等.单纯性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及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广东医学院学, 2008, 6 (26) :3.

[6]刘西韶, 陈侃.有氧运动综合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1 (10) :2.

[7]胡亚美, 江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19.

[8]骆瑞红.运动疗法对小儿肥胖症的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25) :72-73.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分析 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瑞康医院针灸科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联合针灸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0.0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针灸;耳针;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3.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14-01

肥胖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明显增加而导致身体中体脂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且在身体的某些局部会沉积过多的脂肪。而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脂肪在全身的分布则比较均匀,不具有内分泌紊乱症状和代谢障碍疾病,而其亲属往往具有肥胖症病史[1]。本次研究选取瑞康医院针灸科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瑞康医院针灸科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年龄≥18岁;③一个月内没有进行过调脂和减肥等治疗;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8.7±10.9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3.4±1.2年。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1女性患者19年龄18~70,平均年龄39.4±12.7岁;病程8个月~14年,平均3.1±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给予二甲双胍0.85g,每天2次。研究组患者采用联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天枢、大横、梁门、关元、下脘、脾俞、滑肉门穴、胃俞、章门、中脘及减肥穴等穴位,如患者具有脾虚湿盛证,则增加阴陵泉、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位;如患者具有胃热湿阻症,则增加合谷、丰隆、足三里及天枢;如患者具有肝郁气滞证,则增加肝俞、膻中、阳陵泉,如患者具有肺脾气虚症,则增加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采用60mm的针灸针,消毒杀菌后进行针刺,得气之后留针,每次取两个穴位,分别连接在电针的两极上,根据患者的耐受性确定强度,每次30min,每天1次。治疗30d为一个疗程,出现月经即暂停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两个疗程的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效果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3],①痊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体重和BMI均降低至正常范围;②显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且体重降低超过5kg,BMI降低≥4;③有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且体重降低超过2kg,BMI降低≥2;④无效标准: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比较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并以( 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0.0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3011(36.67)8(26.67)7(23.33)4(13.33)86.67对照组303(10.00)7(23.33)8(26.67)12(40.00)60.00X2 19.87980.97060.970618.187118.1871P 0.00000.32450.32450.00000.00003讨论

单纯性肥胖症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的肥胖症,其主要是由于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使患者出现体重超重症状[4]。与其他肥胖症患者相比,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脂肪在全身的分布则比较均匀,不具有内分泌紊乱症状和代谢障碍疾病,而其亲属往往具有肥胖症病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该疾病不仅会使患者的仪容发生明显变化而影响美观,并且还能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脂肪肝等疾病,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主要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又以中医针灸疗法最为常见。中医医学认为,肥胖症和脾胃功能失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单纯性肥胖症可分为胃热滞脾型、脾虚不运型、痰湿中阻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型等5型,而患者的发病主要以胃强脾弱和湿痰盛行为主,故临床治疗应以化湿降浊和健脾理胃为主[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针灸穴位主要为脾胃经穴,针刺胃俞、脾俞、章门、中脘等穴位能够调节脾胃之气,以达健脾理胃之效,针刺关元、天枢、下脘、大横、滑肉门穴和梁门等穴位能够达到化湿降浊之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0.0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殷振瑾,闫远杰.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气虚质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4):268-270.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9):711-717.

[3]王东岩,孙爱洁.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有效性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4,35(10):69-73.

[4]陈秦,马雪梅.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386-386.

单纯肥胖儿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共计60 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编号奇偶性进行分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0 例, 女20 例, 年龄18 岁~50 岁, 平均年龄 (31.6±4.3) 岁, 体重指数 (BMI) 24~32 kg/m2, 平均为 (28.9±1.1) kg/m2;观察组男11 例, 女19 例, 年龄18 岁~50 岁, 平均年龄 (32.8±3.6) 岁, BMI24~32 kg/m2, 平均为 (28.6±1.7) kg/m2。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30 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 取穴包括: (1) 基本穴位有水分穴、中脘穴、关元穴、天枢穴、大横穴、气海穴、足三里穴以及阴陵泉穴。 (2) 有胃肠实热证的患者加取曲池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以及内庭穴。 (3) 有脾肾阳虚证的患者加取肾腧穴、太溪穴、三阴交穴以及脾腧穴。 (4) 有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加取三阴交穴、曲泉穴以及太冲穴。 (5) 有脾虚痰浊证的患者加取丰隆穴、脾腧穴以及水道穴。操作方法为:针刺前以75.0%浓度酒精棉球对以上穴位进行消毒, 根据患者脂肪厚度选择相应的一次性毫针, 以患者有明显肠道蠕动感为标准, 平补平泻, 每10 min行针1 次, 留针时间为40 min, 1 次/d。

1.2.2 观察组观察组30 例患者接受穴位埋线治疗, 取穴与对照组完全一致。操作方法为:对以上穴位及其周边皮肤组织进行常规消毒, 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 常规铺巾。视情况将0 号~3 号医用羊肠线剪为若干段, 每段长度在1.0 cm~2.0 cm范围内, 剪段浸泡于浓度为75.0%的乙醇溶液中备用。埋线治疗过程中将羊肠线放入针内, 以针芯推动肠线, 沿垂直方向进针, 得气后缓慢退出针管, 使羊肠线留于穴位内。出针后应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 时间在30 s左右并用胶布固定。治疗频率为1 次/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3] (1) 显效,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较治疗前下降5.0 kg以上; (2) 有效,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较治疗前下降2.0 kg以上, 但不足5.0 kg; (3) 无效,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较治疗前下降不足2.0 kg。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67% (29/30) ,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 (22/30) , 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当前临床中针对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治疗方案多以针灸为主, 针灸相应穴位能够控制患者的饥饿感, 导致患者食欲减退, 减少热量摄入, 同时对胰岛素以及血糖水平也有一定的控制效果[4]。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包括停止针刺治疗后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反弹的症状, 以及针刺治疗的频率较高、时间消耗大, 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针对以上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寻找一种既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又具有良好根治性以及依从性的治疗方案[5]。本研究中, 观察组30 例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6.67% (29/30) ,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则为73.33% (22/30) , 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其优势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埋线过程中的得气感与针刺相当, 且通过行针的方式将肠线留于穴位内, 机体在正常活动中有行针感, 具有刺激柔和且持久的优点。 (2) 所选用的羊肠线作为一种典型的异体蛋白质, 将其埋入穴位内后能够使受体产生变态反应, 具有淋巴组织致敏性的目的, 具有良好的生理、生物刺激性效果。 (3) 穴位埋线的治疗频率为1 次/ 周, 明显低于针刺, 对患者而言有更好的接受度与坚持性。

综合上述, 应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优于针刺疗法, 可在短期内迅速降低体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波.老年高血压伴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 (8) :22-24.

[2]张君, 邵素菊, 高希言, 等.补脾泻胃针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理论初探[J].中医学报, 2013, 28 (3) :448-449.

[3]施茵, 廖晏君, 虞莉青, 等.针药结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3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 2012, 53 (22) :1930-1933.

[4]唐跃富, 李昌琼.针灸温阳益气方治疗气虚质单纯性肥胖症122例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2012, 25 (9) :221.

上一篇:教学素材选取下一篇:融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