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设问题信息范文

2024-05-23

题设问题信息范文(精选12篇)

题设问题信息 第1篇

一、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要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 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时, 精心筛选材料, 紧扣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 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

问题情境可用于新授课的导入, 从教学之初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气氛很快活跃起来, 达到最佳状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因此, 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创设成生动的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选择教学素材时, 我们还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选择教学材料时应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或难点, 选择的材料应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重点、难点, 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要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时, 应选择富有情趣和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在愉悦的状态中焕发强烈的求知欲, 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素材。反之, 不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而且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引起学生的反感, 甚至排斥。

二、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要选择良好时机, 合理地安排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创设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整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基础一环。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 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直到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不失时机地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说, 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问题情境, 它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所以, 教师要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将学习的新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使教学内容真正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同时, 教师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 他们学到的知识才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 力求让学生能从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地发现问题, 并能提出问题, 切忌设计出超越学生理解能力的过高、过难的情境。同时, 还要意识到“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固定的模式,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学生的思维程度, 在导入、新授、总结、练习等各个环节中灵活地进行创设。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和学习兴趣, 选择学生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的时机, 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三、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还要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

创设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要使问题情境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必须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真正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往往能产生问题, 但从问题的产生到提出,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心理因素的制约, 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忽略问题的存在, 而再也不能提出问题。因此, 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压抑感。

其次要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 拓宽教学思路, 丰富“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缺乏思考, 形成思维惰性, 往往与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机械, 教学手段落后, 教学思路狭隘有紧密联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 为学生呈现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 拓宽教学空间, 丰富教学内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最后还要注意思维“留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巧妙地为学生在思维中保留空白的空间, 将问题蕴藏在情境中, 让学生惊喜地发现问题, 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教师不不必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 让学生无暇思索, 而应留下一部分的“空白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思索, 去“填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给我指个方向吧!不过不要把答案全部告诉我, 留着让我思考!”

总之, 我认为,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较多, 但学时较少的情况下, 在较少的学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 并保证教学质量就要真正做到巧设情境, 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巧妙安排教学结构, 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拓思维, 活跃思想,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 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8, 10.

[2]网络科技时代, 2008, 20.

历史改革题答题和常见设问 第2篇

1.改革的含义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的种类

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币制改革、税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军事改革、教育改革、少数民族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等

3.各种改革的作用

(1) 政治改革

① 完善民主政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② 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③ 缓和社会矛盾

(2) 经济改革

①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③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 军事改革

① 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② 增强国家实力

(4) 教育改革

① 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 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

③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5) 少数民族改革

①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② 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③ 促进少数民族汉化和封建化

④ 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6) 社会习俗改革

① 营造改革的社会环境

②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4.改革失败的原因

(1) 急于求成,不讲究策略

(2) 打击面广,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3) 用人失当

(4) 没有结合国情

5.改革的评价

(1) 改革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2) 改革就有局限,保留残余

(3) 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

(4) 积极的影响

6.改革的启示

(1) 改革要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

(2) 改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3) 改革中要坚定意志

(4) 改革要讲究策略,不能急于求成

7.改革题常见的设问类型

(1) “概括改革出现的背景”题

① 时代大背景:时代特征

② 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③ 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④ 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⑤ 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2) “概括改革出现的原因”题

① 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② 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③ 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④ 目的:为了什么

⑤ 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3) “概括改革的特征或概括改革措施的特征”题:

逐句概括,分清时间、范围、主体、性质、内容、方式、变化、影响等

① 时间:起源早或起步晚

② 范围: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

③ 主体: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

④ 性质:某某阶级的什么运动

⑤ 内容

1) 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

2) 立法规范

3) 健全制度

4) 内容丰富

5) 体系化、制度化

6) 灵活性

7) 将--与--相结合

8) 具体的内容(措施)

⑥ 方式

1) 自上而下

2) 自下而上

3) 形式多样

⑦ 变化

1) 由--到--

2) 逐渐完善

3) 不断发展

⑧ 影响:影响深远

(4) “概括改革的措施或改革的内容”题

逐句概括,分点答清

(5) “概括说明改革的影响”题

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如果是设问“作用或意义”的题目,则全部都是答积极影响的。

① 政治上

② 经济上

③ 思想上

④ 社会生活上

1) 缓解了或解决了具体问题

巧设问题 增强实效 第3篇

一、创设和谐氛围,带动学生提问

新课程主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那么,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呢?这首先是指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敢于和乐于提出问题。因此,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转换思路,以生问代替师问,突出学生主体,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精彩。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的《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提问。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为了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先结合教材,对世界格局、两极世界、冷战等概念进行讲解,再通过提问调动学生情绪:关于两极世界的形成你们有哪些问题想问?想不想让自己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内容?此时,有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二战后初期会形成两极格局?” “为什么二战后美国要采用冷战的手段?” “冷战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学生提问之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引领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巧设历史问题,引导探究学习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内容,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思考问题对学生的价值,如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本身是否具有探究的价值等。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探究题目,供学生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当时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先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为什么?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围绕哪些方面展开?这些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情境之中,学生必须结合历史知识、本身认知等方面才能作答。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全方位了解当时的背景,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共同进行分析。这一问题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有效牵引学生思维,学生只有联系时代背景,主动阅读学习大量的相关资料,才会分析得出答案。

三、设计开放问题,拓宽学生思路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过于呆板,以免让学生觉得乏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大众传媒的变迁》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1.有一条广告语是这样的:知讯者生存。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取信息?3.我国的大众传媒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四大媒介指的是什么?以上的问题设计灵活,时代感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事实证明,越是开放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越有利。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实施问题式教学,巧设问题,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问题与教材的相关度、提问的时机、对提问做出的反应等,以使历史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

巧设问题引发思考 第4篇

一、思考的内容———紧扣内涵

设置问题的目的是引发思考, 而引发思考的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一旦所设置的问题远离了课文的内涵, 那么, 学生会因丢失思考的主要内容, 而失去思考的依托和根据。因此, 必须搞清楚, 设置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课文的精髓。

一般说来, 可通过以下方式紧扣课文内容设置问题。首先是紧扣题眼, 引发思考。如《唯一的听众》一文, 在设计思考点的时候, 紧紧抓住“唯一”一词, 通过一组递进关系的思考题,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寻课文主旨。问题一:“唯一的听众”是谁?问题二:“唯一的听众”仅仅是指老教授吗?还可能是谁?问题三:“唯一的听众”仅仅是指课文中的老教授和“我”吗?围绕“唯一”, 引发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旨, 联系生活拓展思考, 将课文蕴含的三个层面的意思充分地挖掘出来。

其次, 可以紧扣课文重点段落的重点字词, 启发学生思考。《学步》一文中, 有多处“我”的感慨, 其中的两处如下:“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 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 儿子呵, 但愿你不要失去了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生命的过程, 大概就是学步和寻步的过程, 儿子呵, 你要勇敢地走, 脚踏实地地走。”这里“勇气”“勇敢”分别是什么意思?儿子在整个学步的过程中始终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勇敢, 但作为父亲的“我”为什么反复叮嘱儿子要有勇气、要勇敢呢?从以上两段文字、两个词中, 教师提炼出两个思考点, 供学生思考感悟一名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担心与期盼、呵护与祝福。

二、思考的力度———激活思维

能否引发有价值的思考, 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重要的一点是所设计的问题本身具有思考的力度。只有力度适中的思考题, 才能成为真正的促思点。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思考深度、广度和角度会衍生出许多不同的思考点。究竟选择哪个呢?学生的思维现状应当成为首要的依据, 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那些“高大全”式的思考点未必能在学生身上行得通。有时, 来自于学生看似幼稚的问题, 稍加提炼概括, 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点。当然, 刻意地求低求平, 或逼着学生无疑而问, 或设置思考力度极弱的思考题, 都是不可取的, 应予以杜绝。

要把思考点设计到学生的心里去, 就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情况, 必须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等, 只有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方能归纳形成有质量的思考点。而在较多的课堂教学中, 因为把握不准, 时常出现教师花时间精力讲的, 恰恰是学生懂的, 课堂设计的思考点缺乏力度与高度, 学生的讨论思考往往停留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 很难有提高与突破。

《推敲》一文, 曾有教师在课尾抛出这样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讨论:这首诗中究竟用“推”好, 还是用“敲”好呢?在总结全文时, 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恰当的。一是因为课文结尾处已详细叙述了韩愈对此问题的看法, 问题的结论、原因清清楚楚地写着;二是因为全文已经讲读完毕, 学生对故事内容已相当熟悉。这样的“问题”, 其实就不是问题, 更不要说促思了。

三、思考的引出———出乎意料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这样引出的思考点, 必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激活思维的兴奋点, 引发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什么时候引出思考点?从哪里引出?该怎么引出?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两点做法。

一是“暗示引发”。运用暗示引发, 就是充分利用暗示心理活动, 促进学生思考的需要、兴趣和动机, 同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潜力,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地说, 就是不直接提出思考的问题, 而是艺术地把学生引入一种境地来思考, 使学生自然而又必然地进入思考, 参与思考。《空城计》一文中要不要摆“空城计”, 为什么要摆“空城计”,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全文的关键所在, 而且这些问题的答案散落在整篇课文中。如文章开始部分讲到的诸葛亮城中兵力情况, 文章结尾部分司马懿面对空城的言行以及心理活动等等。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打破了常规的直接引出问题的教法, 采用了分组辩论的方法, 将全班学生分成赞成组、反对组、评议组。要求学生先独立研读全文, 搜集论据, 后分组交流形成看法, 最后进行辩论、评议。实际上搜集论据的过程就是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 辩论的过程, 就是合理运用材料说明问题的过程, 而评议则是判断思考结果的过程。

暗示引发, 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而是让他们去做些什么, 用活动来激励思考兴趣、需要和动机, 围绕活动来思考, 顺其自然地学习。

二是“设疑促思”。在无疑处设疑, 可促进学生深思, 深思而后释疑, 既深入了解了课文内涵, 又提高了认识。《膝下有黄金》的重点是理解“膝下有黄金”的含义, 即“一个人, 只有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信念才不会缺失, 人生的阵地才不会陷落”。而在理解课文内涵时, 常规教法往往是抓住“继母抽打了我的屁股”, 以及边打边说的话:“……别人让你跪下, 你就真的跪下?……像你这样的人, 将来怎么成人?将来怎么成事?”教学的关注点只停留在“我”的尊严和做人上。其实, 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只是表层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对“我”态度的转变上提出了问题:“我”对继母的态度为什么突然从“强烈的抵触”变化到“我”抱住了继母的臂膀?课文并没有具体交代变化的原因, 但从王胡子与继母的一次对话中可以判断, 当王胡子从侮辱“我”到侮辱“我”家时, 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继母爆发了, 她不仅是为了维护“我”的尊严, 更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尊严,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树立起信念, 承担起责任。这才是“我”转变看法的原因, 才是“膝下有黄金”的真正含义。

创新思维来自巧设问题教学论文 第5篇

摘 要:主要从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问题;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思维的开发固然有很多途径,但最根本的动力的还是源自问题,问题本身的提出、解决和拓展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展过程。由此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化,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悬念”的问题

悬念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源泉。教学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激发求知的欲望,渴望认识“悬念”背后的答案。如,在演示喷泉实验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设置了一个“悬念”,即在演示时先用注射器喷入极少量的水,结果学生没有如愿看到美丽的喷泉,心中更激起想看到喷泉的欲望。这时抛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产生喷泉的原理。学生为了解开这一“悬念”从物理原理和化学物质性质的角度寻找答案。然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弥补刚才实验的不足,实现喷泉。于是学生从产生喷泉的原理着手,很快找到了不少方法。

二、“类比”的问题

类比指具有相关性的几个对象中,利用其中一个对象推测其他对象的逻辑推理过程,是创新思维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

化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类似的知识内容,适时地加以概括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且还能据此举一反三,实现创新。同样化学中也有“貌似神异”的知识,运用类比来认清物质的结构特征和现象背后的实质,把握事物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在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后,学生容易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和乙醛能与氢气加成的事实上得出加成反应的原因,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学生经受思维的洗礼,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三、“发散”的问题

发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多向的和开放的思维模式。

从较低的要求来说,指作用于某一问题时能沿着这一问题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从较高要求来说,指从某一问题能发散到其他问题,从单向到多向的扩展,形成创新。教学过程就是力求全面认识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全部过程,启迪学生求真创新的思维模式。如,在让学生回答怎样收集NO气体时,学生当然毫不费力地回答用排水法。然后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如下这个装置,请学生设计如何利用这一装置进行收集。学生经过短暂的讨论就发现:只要先在集气瓶充满水,再按短进长出进行收集即可。此时顺势利导请学生为这个装置开发一下它的功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补充共列举开发了不少功能,现归纳如下:若是a进b出有:①洗气或除杂;②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③医院供病人吸氧时用于调节供氧速率的装置。若是b进a出有: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⑥排水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⑦防止倒吸的.安全瓶。

四、“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创导探究性学习,把原本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验证性实验用探究的方式重新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如,在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前,针对该实验操作比较简单,可靠性、安全性比较高。根据学生的建议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节课从课堂的探究和推理延伸到课前与课后。在教室专供演示实验的小桌上预备实验装置和试液:盛有稀硫酸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各一只;锌片、铁片、铜片、炭棒若干;导线若干及电流计、滤纸等。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实施和规范操作,特提出如下要求: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6~8人为一实验小组,由平时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管理实验过程。注意观察现象,随时记录并及时停止实验,每次使用时要先洗擦干净。鼓励各小组积极思考,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现象最多、最清晰,实验规律分析最透彻。同时组内加强合作,可以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探讨咨询。这样开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积累探究历程,丰富探究阅历。在课堂上,各小组都把本组的探究记录与大家交流探讨,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得出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尝到了实验探究的甜头。教师趁机循思利导,把课堂的探究继续下去,延伸到课后的实践中去,要求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制作一个原电池,评比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实用奖,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赢得创新,效果很好。

基于此,巧妙地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营造学生创新的氛围,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又通过对问题的连续思考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深处,继而提出对问题的反思和新的看法完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历程。在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细心大胆的开发,这样的“问题”便“随处可见”。

巧设问题,拓展思维维度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问题设计;激发兴趣

就语篇教学而言,牛津版的小学英语大都是些简单的语句和对话,对于学生们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越往后难度就越大。语篇中的词汇量越来越大,句型也越来越多。对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们掌握语篇中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来进一步熟知语篇中的具体内容,从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语篇教学的效率。接下来笔者就阅读前、阅读时、阅读后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阅读前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教学而言。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因而在小学荚语的语篇教学中,课前阅读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课前阅读能为之后的语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语篇内容的知识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阅读前合理设计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们对语篇内容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们扫除语言障碍,顺利地进行之后语篇的学习。

1.导人问题的设计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学导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设计问题来进行导人是最广泛的一种导人方式。同时也是最好操作的一种导人方式。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们原有的知识层次和生活经验,紧紧扣住相关材料,以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然后很自然地导人语篇的教学。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语篇教学质量。

2.铺垫型问题的设计

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合理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既有助于学生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又有利于为之后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铺垫。对此。在设计铺垫型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所设计问题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样,学生们由于有了这些问题作为铺垫,在学习的时候就没那么吃力,并且还能在阅读时对知识有更完整、更系统的认识。比如教学牛津版的6 A Unit 6 Holidays Part A这一知识时,教师要明确:这一语篇中的新单词“favorite”是学生们比较难理解的—个知识点。对此,在设计铺垫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与学生们进行交流:“What's your favorite food/animal/color…?”当大家都能顺利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再顺势引出问题:“What's yourfavorite holiday?What other holidays do you know?”然后继续请学生们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便能很容易的理解“favorite”的意思,进而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做好学习本课语篇知识的准备。

3.猜测型问题的设计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事先为学生们设计猜测型的问题也是语篇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此类问题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语篇内容合理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来猜测语篇的具体内容,从而为语篇教學奠定了基础。比如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的5 A Unit 7A camping trip Part A部分的知识之前。教师便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插图来提出问题:“What do theyneed for the camping trip?Can you guess?”然后让学生们积极讨论。相信这样的问题必能引起学生们热烈的讨论,这时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开发,他们能利用自己车富的想象力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而这必然涉及到许多语篇中的知识,学生们就在这样的讨论及猜测中加强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推断能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进一步提高了语篇教学效率。

二、阅读时的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在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阅读过程便随之展开,这是语篇教学的重点环节。通过阅读,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完整、系统的了解,然后在理清短文思路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具体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更要善于根据文章的结构、语法、词汇等内容设计—些切实可行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有整体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层层深人地理解语篇知识。

1.引入型问题的设计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们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对语篇进行完整的教学之前,教师要适当地根据相关语篇内容设计一些比较整体、系统的问题,以利于学生们迅速掌握语篇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培养他们从整体上来阅读、理解语篇的能力。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引入,学生们在阅读语篇时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2.条理型问题的设计

这类问题的设计利于学生们对语篇思路的掌握,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语篇的主要内容。对语篇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些问题通常是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的,为学生的语篇学习构建了很好的框架,使语篇主次分明。这类问题的设计除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们理清语篇的思路外,还能使学生们的相关理解能力和记忆力得到提高。

3.细节型问题的设计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的语篇内容大部分都是些简单的语句和对话,学生们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多数教师就只重视整体系统性问题的设计上,往往忽略了细节性的知识。这样其实存在很多弊端,比如使学生们的理解都停留在浅层次,不利于语篇知识的掌握。对此,教师应该对语篇中细节性知识点加以重视,比如用what,when,who,why等单词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细心地去捕捉相关细节性的信息,进而全面深刻地理解整个语篇知识。

三、阅读后的问题设计。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阅读后的问题设计也是极为关键的,它既是对知识的检测评估,也是对学生们语篇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在完成阅读后,教师还应进一步设计相关的问题,以此来强化学生们的语篇学习。而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评价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们的概括及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对语篇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如完成牛津版小学英语6 A Unit 7 At Christmas Part E(Readand write)这部分的阅读后。为了进一步将语篇教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We have read Jim's Diary,What happened in his Diary?The CD Walk-man who was away?Howdid Jim deal with it?Ok,what do you think of Jim?Well,If you wereJim,what will you do?”这些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是对语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之,合理有效的问题设计在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些问题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教师充分把握语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们分析并解决,必定能最终促进英语语篇教学,进而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效率。

巧设问题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第7篇

一、通过生动有趣的比赛活动进行创设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 从教学过程看, 教师通过创设比赛活动,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爱学、乐学, 让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如特级教师吴正宪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刚一开始, 便别开生面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比赛拍球好吗?”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每人都来拍球时间来不及, 于是大家提议“选代表”。每组派4人 (这里蕴含着统计中的“抽样”概念) , 并当场统计每一代表的拍球个数。不一会儿, 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 高兴地欢呼起来。此时, 吴老师也自告奋勇参加比赛, 并把她的拍球数记入了乙组之中, 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 孩子们很不服气, 喊道:“这不公平!” (甲组4人, 乙组5人) 那么, 怎样才能公平呢?有的说:“甲组也再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 有个孩子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 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平均数”这一概念, 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 吴老师不仅把这一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情趣多而意味深的游戏, 以情导知, 以知促情, 而且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二、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操作进行创设

“学生手指尖上充满着创造”。创设课堂操作的情境, 能使学生的手脑有机结合, 令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例如:教学《克的认识》一课, 在学生用天平测出各种较轻物体的质量后, 我们又让学生用天平称出一袋牛奶的质量 (210克) 。学生把砝码逐一放入天平的右盘, 天平却仍不平衡, 于是学生个个抓耳挠腮 (大小砝码加起来仅为199克) 。“砝码不够, 我们应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有的小组利用刚称出质量的图钉当砝码, 有的小组利用称出质量的桃子当砝码, 有的用二分币, 有的用橡皮、黄豆……通过计算, 各组同学很快测出了这袋牛奶的质量。

三、通过暗藏陷阱的计算进行创设

巧设问题提高英语课堂效果 第8篇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意义

第一, 可以融洽感情, 增强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教学被看成是传授知识的教学, 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对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占用课堂大部分的时间, 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很少。师生间缺乏交流, 而交流是英语学习的本质, 如果没有交流和沟通, 英语教学就很难进行。通过课堂提问, 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设计一个好问题, 如同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 可以引发思考。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 才能产生强大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动力。由此可见, 巧妙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 可以反馈信息。

师生双方互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就要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信息反馈的方式有很多, 而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有效手段, 它更加及时、具体、准确,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提问, 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以便于随时调整教学进度。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是要设计艺术性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与提问对象结合起来。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进行精心设计, 还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 踊跃回答问题。

二是要设计交际性的问题。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要根据英语的交际性特点, 巧妙利用教材, 有意识地设计有交际意义的问题。这样做, 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三是要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好、中、差之分,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 选择不同的对象。在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提问时, 可以面向中等生和学困生, 对知识难点提问时, 面向优等学生要避免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现象。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 要认真备课,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 精心设计问题。

四是要设计有吸引力的问题。教师设计精巧的问题,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振奋精神、提高兴致,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是体现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英语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提问要有适当的停顿。有些时候教师怕耽误课堂时间,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完毕后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停顿时间的长短, 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二是提问要联系实际。教师在教授教材内容的同时, 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问题,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提问要有适当的提示语。很多时候, 学生回答不出问题, 是因为他们对问题本身没有理解透彻。教师要用多种形式重述问题, 给学生铺路搭桥, 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四是提问要循序渐进。一个人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因此, 所提问题不能跨度太大。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提问时最好从学生熟悉的方面入手, 逐步过渡到陌生的问题上。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 来突破难点, 把握要领。只有适度提问, 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让他们体验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总之,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影响课堂互动的效果。教师要注重提问艺术, 启发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氛围, 优化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本文从英语课堂提问的意义探究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并提出英语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力求达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巧设,问题,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正东.“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J].中学英语教与学, 2003 (1) .

巧设问题情境 激活数学思维 第9篇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渠道是多方面的, 可以从相关的知识入手;从实际生活入手;从有趣的故事入手;甚至从一幅精美的图画或一句风趣的话入手。只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思维, 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积极地参与学习、思考、探究和实践的问题, 都会为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还是举个例子加以说明吧:

我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 在上课前并不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了, 使一道题只留下了以下部分“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 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 运货汽车的速度35千米/小时” (画线部分被墨水履盖) 。请你猜猜履盖部分的内容, 若猜出来了, 请解答, 并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15分钟之后, 全班每个同学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出现了多种不同填法和解法。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拿到小组里去交流, 分小组进行整理, 准备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讨论。结果出现了以下诸多情况:

类型A设计为相遇问题:若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几小时相遇?

类型B设计为追击问题:若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摩托车在汽车后面, 几小时摩托车追上运货汽车?

类型C设计为背向问题:若两车同时从两地背向而行, 几小时两车相距200千米?

类型D设计为综合型问题:若摩托车在甲地, 运货汽车在乙地, 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 当摩托车到乙地时, 运货汽车距甲地多远?

类型E设计为复杂型问题: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当两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在这一过程中,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满了活力,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由于此题的开放性,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联系生活实际, 联想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编拟出各种有趣的系列问题。编题、解题过程就是学习、思考、总结和应用的过程, 达到了活题活学活用的效果。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动机, 诱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分析和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而达到“创新”这一目标, 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当然, “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其精妙之处有待于我们数学教师去尝试、实践和发展, 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宗旨是永恒不变的。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和渠道的多方面的, 可以从相关的知识入手;从实际生活入手;从有趣的故事入手;甚至从一幅精美的图画或一句风趣的话入手。只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思维, 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积极的参与学习、思考、探究和实践的问题都会为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 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这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介绍几种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供同仁参考。

(一) 通过设计概念的发生、扩展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 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 有连贯, 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 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 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还是纳入, 都取决于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掌握到何种程度, 然后再考虑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数学知识相互作用。

(二) 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形成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紧扣教材, 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 展示问题情境: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用电脑分别模拟出分别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 并分别配以各种颠簸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 说明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 科学家就是利用了“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将汽车、火车等的轮子设计成圆形的道理, 由此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创新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 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在讲“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这一节时, 可试问“校园内四四方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四个角?”这个理由其实很简单, 因为同学们走路总爱赶捷径, 即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问题情境创设出来, 问题就简单了, 学生印象也深了。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 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 既对其做出通俗的解释, 又做出本质的揭示, 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 加深正确理解。

(四) 通过设“疑”、置“错”,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疑”、置“错”,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有意识地将“疑”、“错”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使学生在“疑中生趣”, “错中生奇”, 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心理状态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整式的加减”的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在复习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 提问:“3x和1-2x是同类项吗?”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有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教师抓住3X与1-2X是不是同类项, 为什么不是同类项, 怎样计算3X+ (1-2X) , 为什么可以去括号等疑问, 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使他们产生了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心理, 驱动了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去括号法则后, 学生进行练习, 接着教师抓住其中的一道练习题, 先去括号, 再合并同类项。2a- (3a-1) 要求学生用数学的文字语言叙述2a- (3a-1) , 即一次式2a与一次式3a-1的差。学生正确地叙述后, 教师又故意设“错”问学生:将这段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2a-3a-1可以吗?当学生回答不可以时, 教师追问为什么?经过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最后得出应该把2a与3a-1分别看成一个整体, 教师的故意设“错”, 让学生感受到矛盾冲突, 自然激起了他们的认知兴趣。当发现了错误的原因后,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 利用古代数学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 教学中可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 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 数学家成长的事迹, 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 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 丰富知识, 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在数学史的发展长河中, 留下了许多构思巧妙, 趣味浓郁、惹人喜爱的名题, 若列举一、二事例, 作为情境来探讨其巧妙的数学解法, 进一步挖掘蕴含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方法, 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古代“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看某将军在一次操练中, 将队伍编成三路纵队, 后排剩2人, 将队伍编成5路纵队, 后排剩3人, 将队伍编成7路纵队, 后排剩2人。韩信问将军, 你这支队伍有多少人?将军说2395人, 韩信马上说, 不对, 只有2333人。后经将军认真清点真是2333人。你能知道韩信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此时, 同学们都很惊讶, 不知道韩信为什么会一下就算出来了, 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说:只要同学们好好地学习今天的这节课的内容—不等式, 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本题就是利用求不等式的正整数解的应用问题。

巧设问题,引导自主阅读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 提问设计 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阶段英语阅读达到的最终目标是:能读懂英语7~9年级的学生阅读物和报刊,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为了适应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展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人的角色,为此教师必须在英语阅读课上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疑问

当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需要了解这一提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问题设计的过于复杂,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懈怠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案例展示】例如在进行7B Unit 6 Pets一课的阅读教学时,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我向他们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Do you have any pets?

What kind of pet do you have?

Why do you like to keep…?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keeping pets?

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参与学习,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践反思】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倡导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亲身参与。真实的生活素材和自然的语言交流,会拉近英语与学生生活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采用“提问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即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这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提问有效。

二、巧创情境,设疑引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回答问题,因为在情境中提问时,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情感上会产生共鸣,会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在使用该策略时应注意创设的情境要适合目标语句的操练。

【案例展示】例如在进行9A Unit 5 films 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所喜爱的影片来创设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近期影院热播的电影图片;然后,再截取相关电影的精彩片段来导入课堂阅读内容,此时学生已经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了,教师再抛砖引玉,正式引入话题:

What types of films do you know?

action films/romantic films/horror films/western/science fiction films/cartoon/comedy/war films…

这时学生在老师所设置的“电影”情境及氛围下,纷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反思】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境中进行提问,使直观感知上升到理性思维,活化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思维的面。

三、设置开放性疑问,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自主阅读

提问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活动,其作用是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思维、探求新知。如果答案只是停留在“Yes”或“No”的层面上,天长日久,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退。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小策略是“提开放性问题”。

【案例展示】就如Fashion一课的教学,我们了解到a pair of jeans,ties,a pair of boots,coat等都是时尚元素之一,那么如何拓展使学生认识更多有关Fashion的知识呢,笔者这样设置了问题: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时尚”,正如在建国初期,如果有人穿一件花衣裳,那就是最时尚的人了。那么在50年代、60年代、70或者80年代,我们国内曾经有过哪些物品或是行为,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时尚的呢?课后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探讨。

【实践反思】“提开放性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情况,设置一些非限答式的提问,即问题是开放性的,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种提问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判断,自由发挥,各抒已见。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设置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去思考与探究,这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同时还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广英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04期

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 第12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于新课开始时———引人入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疑境或悬念,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犹如瀑布落于水潭,迅速地在学生头脑中激起层层波澜,学生由疑到思,尽快入境。如在讲“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内容时,教师可以设问:“我们的国歌为什么仍采用《义勇军进行曲》原歌词呢?它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面临着怎样的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为本堂课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口。

二、创设问题情境于重难点处———突破认知困境

教材重心即重难点处,课堂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必须集中学生注意力和精力,按照学生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重难点一般在课堂中后半部,此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不利于突破重难点。而在此时创设问题情境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认知矛盾焦点。如在学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时,可以设问:“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建立资本主义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引导学生得出本课结论,即教材重点。

三、创设问题情境于自学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学案导学这一环节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发现所有自身的“知”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暴露出自学者“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以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进入问题情境,处于“愤悱”的状态中,为启发解惑教学创设最佳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善于在行间巡视与观察,通过质疑问难、个别提问、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教师当堂做出判断:“这些问题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是旧知识返生还是新知识夹生?”然后将问题加以梳理、归类,为“解疑”做好充分准备。

四、创设问题情境于教材衔接处———增强知识系统性

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章、节、段知识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揭示这种联系,可以在教材衔接处创设问题情境、反问或设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知识迁移和自然过渡。如在学完“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时,可设疑“人口过快和过多增长,对我国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理性选择和基本国策是什么?”通过设疑揭示了课本上下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五、创设问题情境于枯燥乏味处———激活学生思维

教材中的一些特定知识,如规律和观点等,既比较枯燥又很重要知识。教师应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活化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新课程目标。如在学习“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一课时,若单纯按教材语言陈述,则枯燥无味,但如果从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入手,设问:“虎门销烟是怎么回事?林则徐为什么会冒死在广州戒烟?他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当向他学习什么”等问题,可有效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在这些问题的分析探讨中,责任由大到小、由国家到个人,学生自然而然就容易理解并掌握了“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这一课堂教学目标。

六、创设问题情境于课堂结尾时———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堂课结束,也应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已尽而疑无穷。学生为解疑课下主动探索学习,既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学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可以设问“既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那么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生产力却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但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实际新颖。所设问题要符合一般学生的认知的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教师所提问题难易程度科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要新颖、生动,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让学生轻易解答,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二要掌握使用频率。有些教师没有很好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所设问题情境只是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也不高、启发性不强。甚至盲目设问或满堂问,造成学生的思维疲惫,起不到促进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也提高不了课堂效率。

摘要: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即设疑。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思维, 集中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上一篇: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下一篇:护理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