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结构升级范文

2024-05-06

工业结构升级范文(精选12篇)

工业结构升级 第1篇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宝鸡发展的要求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宝鸡的战略定位,始终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五大基地支撑,百亿集团引领,工业园区承载,产业集群突破”的思路,优化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抢抓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西部先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农产品加工五大基地,积极培育12户百亿企业集团,发展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宝鸡高新区、蔡家坡开发区和县域工业园超常规发展,全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到“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3000亿元,到2020年,达到6000亿元,努力实现宝鸡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率先发展。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构筑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集群集约的“一体两翼”现代产业新格局。把工业向渭河川道集中,建设渭河两岸百公里工业长廊,提高工业的聚集度。形成北部山区以煤炭开发为重点的能源基地和南部山区以铅锌、黄金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2. 推动百亿企业集团加速崛起。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东岭集团、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机床等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向核心企业聚集,努力在全市形成东岭集团、宝石钢管、陕汽集团(宝鸡部分)、宝钛集团、石油机械、宝鸡烟厂、秦川机床、法士特集团(宝鸡部分)、中铁宝桥、西凤酒集团、宝鸡二电、煤及煤化工集团等12户百亿元大企业集团。今年力争陕汽集团(宝鸡部分)和宝钛集团产值突破百亿大关,使全市百亿企业集团达到4户。同时,完善大企业培育体系,扶持30户高成长性重点企业提速发展,形成大企业梯队。

3. 全力打造战略支柱产业。

着眼于构建宝鸡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百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形成大产业。精心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有色金属冶炼、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围绕为大企业加工配套,聚集形成一批中小企业群体,构筑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倾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钛材料和有色金属冶炼两个千亿元及石油装备、铁路及轨道交通、机床工具、能源化工等若干个五百亿元支柱产业。

4.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在巩固提升装备制造、烟酒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航空安全装备、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核电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总投资11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点项目,使新能源产业很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板块。以宝钛集团为核心,以宝鸡高新区为平台,整合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力建设“中国宝鸡钛谷”。

5. 推动工业园区超常规发展。

以建设一流创新型园区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高起点建设科技新城,促进宝鸡国家级高新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推动转变。加快建设蔡家坡国家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实施一批园区配套项目,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推动汽车产业项目向蔡家坡集中,夯实蔡家坡作为宝鸡特大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地位。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为大工业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等重点,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尽快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促进县域工业快速崛起。

6. 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通过建设钛及钛合金材料、石油钻采装备、焊接钢管三个国家级和节能环保锅炉、高可靠性无线通信、飞行环境监测三个省级等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形成相关技术的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宝鸡企业在关键领域的突破;吸引一批高端人才,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一批创新型项目,推动“宝鸡制造”向“宝鸡创造”跨越;争创一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形成新的品牌优势。

7.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信息咨询、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中介、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来宝设立网点,培育壮大金融服务业。以大物流为目标,加快构建物流网络,积极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速形成快进快出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为工业转型升级搭建服务平台。

按照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和省上的安排部署,我们将再添措施,再鼓干劲,举市一致,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尽快出台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措施。在继续落实推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意见、加快“两区多园”发展的意见、工业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的意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大企业大集团建设规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尽快出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意见。

2.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市级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4000万元,大企业大集团建设扶持资金1000万元,县区工业园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3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3000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企业土地使用税列支补助20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在1亿元基础上,三年再扩充5000万元资本金。市级财政对工业的扶持资金,将根据财政增收状况逐年增加。

3.增强金融服务工业的能力。大力引进外阜金融机构入驻宝鸡,在现有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的基础上,抓紧引进华夏、民生、中信、招商等银行,继续发展蔡家坡硕丰村镇银行、陇县合作银行,做强市投资(集团)公司和高新区开发总公司,壮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抓紧组建各县区工业园投资公司,选择30户企业,加强与深圳、上海创投公司和基金公司合作,争取红旗民爆、宝成仪表、西凤酒集团等企业上市,着力解决大企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围绕调整工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园区为载体,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为龙头企业协作配套、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等方面上来,坚持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上海办、深圳办等驻外机构优势,建立长效稳定的招商机制和渠道,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5.实行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产业集群领导包抓责任制。集中行政资源和生产要素资源,对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实行倾斜。对今年实施的100个重点项目和列入规划的12户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实行市级领导包抓制度和一个项目、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铁路装备、石油装备、机床工具、有色金属、煤及煤化工、烟酒食品、电子电器、新能源、建材等优势产业,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并由市级领导分工包抓,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工业结构升级 第2篇

XX字﹝2014﹞005号

关于申报XX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财政扶

持项目的报告

XX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DDDDDDXXXX项目”由DDDDDD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XX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是XX市XX区2013-2014年度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XXX,总占地面积约0.26km²,总投资额约114123万元。项目建设期1年,目前即将完工。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平均发电量约1415.5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4954.3t,相应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1.6t,二氧化碳12348.6t,氮氧化物185.8t,烟尘3368.9t,对当地的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并有明显的节能、环保和社会效益,是一个环保、低耗能、节约型的XXXX项目。

现将有关材料呈上,申报XXX市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财政扶持项目,请予以审批。

DDDDDD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转型再升级 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一直引领着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广东省作出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广东省工业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结构不断升级

产业高端化凸显。五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凸显产业高端化趋势,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学等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以医药、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体系。2012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0529.6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45.2%提高至2012年的4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5126.5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7年的20.4%提高至2012年的23.3%。

传统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全省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5582.73亿元,增长9.7%,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1.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除了非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下降4.6%以外,其余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2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651.41亿元,增长12.0%,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出3.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1%。

区域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了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截至2011年,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有35个,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5家,分布于省内东西北三地的15个市,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73.47亿元。2009~2011年,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8%、40.3%和35.4%,增幅分别比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12.9个、22.7个和22.8个百分点。产业转移工业园起到了较好的产业承接作用,2011年,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比2009年提高1.4个百分点,部分地区的园区工业已逐步成为当地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15个产业园区所在的地市中,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2%的市有河源、阳江、湛江、肇庆、潮州5市,阳江市所占比重达31.4%。园区工业对所在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15%以上的市有10个,阳江、韶关、汕尾3市园区工业对所在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8.4%、31.8%和30.9%。

论工业设计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第4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

工业设计产业是智能化、知识性密集的产业, 有很强的渗透力, 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国际上一些大城市例如伦敦等在实现工业化以后, 都把发展工业设计产业作为催化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战略举措。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转化的关键时期, 设计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日益成为现代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其核心是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工业设计产业的内涵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 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 1980 年,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ICSID) 为工业设计定义: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 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性能。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 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 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这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经济创新理念, 范围广博,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繁荣和物质文明水平。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与商业活动的发达, 工业设计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 本文所讨论的工业设计行业概念的范围主要是指工程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

2工业设计产业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2.1设计行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前后向拉动效应

设计行业表现出很强的产业关联能力, 近年来, 由于客户需求变化及自身业务单元发展的需要, 国内一些设计院开始涉足工程项目总承包领域。由于设计对工程承包和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前后向拉动, 出现了设计关联效应,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提供的数据, 对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发现从全球总量来看, 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间存在显著的同步相关性, 相关系数高达0.842;从地区市场角度分析, 不同地区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间的相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北美、拉美、加勒比海和欧洲地区的设计营业额和当年的以及次年承包营业额之间都表现为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888;中东和非洲地区的设计营业额仅与当年的承包营业额之间显著相关分别为0.787和0.881;而亚太地区的设计营业额和承包营业额之间表现为线性无关。以美英日三国为样本, 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分析, 各个国家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营业额间的相关程度各异, 美国为0.73、英国为0.516、日本为-0.16。在1996年取代日本后, 美国一直是国际工程承包领域的世界头号强国。2004年其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达到了19.3%。英国公司的营业额显然不及美国公司, 但是它在国际工程市场上依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2004年英国在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上的占有率分别达到了14.6%和6%.日本则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占有率较高, 2004年为8.7%, 但在国际工程设计市场上占有率较低, 2004年仅为3.8%。由此可以计算出, 美国与英国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份额比分别为2.17和2.43, 而日本的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份额比仅为0.43, 远远低于美国和英国的比例数字。由此可见, 较高的国际工程设计市场占有率有助于本国公司占有较高的承包市场份额。咨询设计商实力的强弱往往决定着其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上的份额。而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来说, 设计咨询对于占领工程总承包的市场份额, 对于工程市场的超前介入, 后继工程的带动以及承包项目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湖北省辖区内拥有众多设计院所, 设计业务所产生的关联效应可以促进上游设备制造、下游工程总承包业务爆发式增长。增强设计竞争力, 占领国内市场份额就能带动湖北省工程施工业务在全国甚至境外领域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湖北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2.2设计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收入

在服务经济建设中, 培植税源就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勘察设计行业主要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随着近几年的行业收入的迅速增长, 设计院所的上交所得税大幅攀升, 某建筑设计院2006年上交税收是566.72万元, 2007年上交1644.62万元, 增长接近200%。

由于行业的特质, 人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 设计师的个人所得税上缴额度很大, 据内部人士透露, 有些业绩突出的设计师每年上交的税收是十几万。随着设计行业竞争力优势的加剧, 外地的业务逐渐增多。

可以看出除中部地区之外的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都在20% 以上, 如果去除中部地区其他五省, 比重还会上升, 而这些区域以外的收入增加湖北省地区税收, 有利于湖北经济的发展。

2.3工业设计行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工业设计的灵魂是创新, 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大量事实表明, 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 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 创造能力越强, 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 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越强, 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就越快, 产品附加值也就越高。 工业设计产业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果, 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 导致设计机构企业化、生产企业专业化、设计活动企业主导等, 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和升级。

首先, 对就业结构规模和比例的影响。在机械化初期、机械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体力劳动力和脑力劳动力的比例分别为 9: 1、6: 4 和 1: 9。同一阶段的不同产业之间各层次从业人员比例不同, 在高技术企业创意型企业的员工结构中, 研发设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所占比例较高, 现场制作人员所占比例较低, 形成“哑铃型”就业模式。其次, 使不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出现差异。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同行业的科技创新对本行业劳动生产率影响不同, 根据2004年武昌区经济普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属于创意设计产业范畴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的利润额、人均利润和利润率在武昌区盈利行业中的位次分别为“第4、第9、第13位。”第三, 通过影响需求结构来改变产业结构。Bryson et al.认为在英国, 随着时尚消费习惯的改变, 设计也对此做出贡献。需求结构是连接科技创新和创意设计与产业结构的有效纽带, 创意设计与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 要实现从简单模仿设计到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出口地民俗文化相融合的设计转变, 需要我们的专业设计师不能跟随消费者的步伐, 而是应该引领时尚, 带动消费者需求导向, 改变需求结构, 使居民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享受和发展需要上的支出比例上升, 带动服务业发展。

目前各省区都在努力发展创意型产业, 特别是工业设计业, 纷纷将建造设计园区, 设计基地, 如果工业设计不能与本地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相匹配, 相协调, 发展工业设计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只有调整地区的产业结构, 推进生产方式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引导需求结构的改变, 才能真正的促进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 也才能有效地将地区工业设计资源整合打造城市的设计名片。

参考文献

[1]闫蓉.国际工程设计与承包市场相关性的定量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林峰.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工业转型升级方向明确 第5篇

2012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向。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略高于GDP增速预期目标。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行业集中度有指标

钢铁行业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60%。

《规划》提出的目标中,钢铁行业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48.6%提高到2015年的60%;汽车前10名的集中度由2010年的82.2%提高到2015年的90%以上;船舶行业前10名由2010年的48.9%提高到70%以上。

据悉,上述行业作为重点,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下,将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 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解读报告中,工信部表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加剧了资源市场、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助长了重复建设,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前10位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6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从2004年开始,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在国内钢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一直处于项目前期状态。

对钢铁基地建设,工信部原材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珠三角及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大量依靠从外地调运,其中大部分为高附加值产品,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

据了解,湛江钢铁项目总投资近700亿元,包括宝钢、韶钢在内的多家钢铁企业在此布局多年。

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企业、地方和社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不加快建设将造成巨大浪费和损失。

据钢铁工业布局,“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通过继续推 进东南沿海钢铁基地建设,支持西部适度发展,以及与城市发展不相容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形成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与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市场格局相适应的钢铁产业布局。

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15%

合理产业组织结构,是一国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运行效率的重要标志。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在解析中表示,应当注意到,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效率的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一个突出方面就是钢铁、汽车、有色等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一些行业企业发展还存在“散、乱、差”现象,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

尽管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强排名中,我国上榜企业越来越多,但2009年世界机械500强的前100位中,中国仅5家上榜,远低于日本的28家、美国22家。

据工信部统计,我国有近50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但是营业额仅为美国高通公司的二分之一。“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5%左右,各地区纷纷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重点,并在规划、政策、资金等方面 加大了引导和扶持的力度。

目前,已有31个省市将新材料、新能源作为发展重点,30个省市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29个省市将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作为重点,28个省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18个省市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

工信部规划司在材料中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也亟须加强规划、合理布局。要积极引导各地将发展的热情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紧密结合,合理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重点,避免一哄而上、严重浪费资源。

有人批评各地新兴产业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盲目投资,产业发展趋同,重点不突出,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把地方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通过专项规划,使地方能够根据本地的特色和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确定具体的方向。

在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中,由工信部牵头为主负责的有四个: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发展、信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专项规划。

多元发展推进会理工业转型升级 第6篇

2015年,会理县共有工业企业290户,纳入规模以上考核企业58户,较2014年减少5户。58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2亿元,同比下降13.4%;实现销售产值109.5亿元,下降14.2%;10种工业品1增1平8减,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2亿元,同比下降30.7%;实现利税总额4.43亿元,下降48.3%,利润总额2.56亿元,下降40.3%。

工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可以看出,会理县的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综合经济大环境和会理自身实际梳理分析,资源型经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存在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要素供给与发展需求的矛盾日趋突出。“水、电、路老三难”和“土地、资金、环保新三难”瓶颈制约严重。

二是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资源综合利用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会理县工业主要产品以原材料开采、粗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工业生产以矿山采选为主,多为初级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受资源萎缩、贫化、入选品位下降影响,生产成本上升,企业效益下降。

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机制不完善,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会理县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创新缺乏动力和压力,全县工业企业大部分尚未形成自主创新机制,高新技术产值所占比重为零。高科技人才和领军人才匮乏,推进科技创新的机制尚不完善。

四是矿产资源保障力下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消耗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勘查开发程度低,资源保障力相对下降,地下矿产资源采掘加工业占会理县工业经济总量的87%,而地下矿产资源属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以地下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既有发展可持续性问题,又有如过度开发极易引发地质灾害、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资源型产业是受国家政策调控、市场供需情况变化等冲击最大的产业,采掘比重过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形势严峻。

五是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铁精矿、钒钛磁铁矿销售渠道仅有攀钢一家,工业企业产品积压,资金回笼难度增大,时间拖长,企业正常运转困难。

多元发展促产业结构调整

新常态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会理县经济发展在面临“阵痛显现”的关键时期,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建设特色园区,促进转型升级。依托资源禀赋,立足区位特点,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国家、省“一路一带”战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乌蒙山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全面小康示范区、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建设等政策叠加优势,以园区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空间载体,增强园区招商引资和集聚集中发展特色产业的能力,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会理县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彰显产业特色、分门别类推进,努力加快有色产业园区、东坝食品工业园和甸沙关飞地铅锌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间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功能共享,形成统一规划、特色明显、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突出产业引领,促进转型升级。一是做优特色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延长产业链,打破“小、散、乱”经营模式。传统特色产业会理石榴控制规模、提高品质,推进黑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积极发展“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因地制宜、整体规划、扩大规模,推进魔芋、油橄榄、核桃、松子、块菌、松茸等农产品、林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快石榴、魔芋等农产品和坚果、山珍等森林食品加工业发展,以三益公司、金叶废弃烟草集中销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大凉山正达食品有限公司、果果果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开发石榴浓缩汁、石榴有机质提取、废弃烟草综合利用等深加工项目。挖掘会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具备的商贸旅游业发展潜力,开发会理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红色旅游和多元文化等旅游资源。

二是壮大优势产业。工业经济是会理经济的脊梁,继续实施工业强县“五十百千”工程,努力做大做强铜镍、铅锌、钒钛铁、电煤等现有产业,扎实推进会锌公司10万吨氧压浸出锌冶炼、昆鹏公司新增5万吨/年阳极铜、15万吨/年阴极铜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园区上档升级,打造500亿级全国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同时,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国家技改项目资金,促进工矿企业升级换代,围绕骨干重点企业,支持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切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

三是提升新能源产业。经投资初步勘察,会理县风能开发规模达120万千瓦以上,能够提供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场地装机可达100万千瓦以上,吸引了大唐、华能、中电投、三峡、中海阳、迪盛(MEMC)、新疆特变电工、发勤量子新能源公司等30余家国内外电力企业及成勘院、云南电力设计院等到会理考察。积极探索太阳能农光互补开发模式,做好项目备案、跟进签约项目、推进在建项目,促进建成项目达产。目前,中海阳新能源公司与三峡新能源公司合作开发的树堡大黑山5万千瓦太阳能并网发电项目作为四川省首个山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风能开发方面,全县有五期项目取得省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应以这些已建、在建项目为先导,总结经验、抓准时机、主动作为,将会理打造成为全省新能源示范基地。

四是培育新兴产业。做深生物产业链,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企业,主要开发紫杉醇、生物农药、生物柴油等项目。推动石榴、畜牧、特色果蔬等优势农业资源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筹建占地32亩集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六大平台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服务园区,发挥“会理县石榴产业物流协会”和“会理县石榴产业仓储冷链协会”作用,深化农村电子商务综合运用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与中国网库和京东商城合作。加强划行规市工作,争取废旧品回收市场、农机、汽车、五金、建材等专业市场落地建设。

nlc202309040248

——强化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找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收集、挖掘、筛选、论证、包装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者投资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围绕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产业筑巢引凤、招大引强。从宏观规划着眼,从项目管理入手,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对产业链的规模带动作用,鼓励其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开展产业集聚式招商和配套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排好“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加大与上级部门对接力度,千方百计争取挤进国家、省、州规划的“笼子”,确保重大项目早日落地开工。

——优化企业服务,促进转型升级。鼓励帮助企业寻求第三方参与重组整合,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通过谋求资产重组和多方合作度过经济寒冬。切实抓好企业、产品、重要生产要素供需情况的监测,抓好水、电、路、煤、运、油、火工产品等生产要素保障工作,准确掌握企业运行动态。落实《会理县关于促进当前经济稳增长的十九条措施》,形成企业协调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下深水帮助企业缓解或解决面临的土地、手续、农赔、欠税、工资社保拖欠等矛盾纠纷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快审批速度。进一步贯彻国家和省、州鼓励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行业创建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市场配置和组织选拔相结合,引导人才向关键行业、重点企业聚集。

——抓好节能减排,促进转型升级。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园区、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促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发展方向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着力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倒逼企业关停并转落后产能,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之路。强化行政执法,加大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的惩处力度。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明确职责、严格奖惩,认真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推进全域会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大连市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7篇

近几年来, 大连市工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工业总产值不断扩大, 质量明显提高。依托优越的区位、功能以及资源优势, 逐渐形成的以石化、船舶、现代装备和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 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010年, 全市工业产业生产增加值为4813.0亿元。其中, 第二产业增加值2645.5亿元, 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7.5亿元, 增长10.9% (杨虹, 2012) 。

1.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目前, 大连市四大支柱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千余家, 全市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与电子信息四大优势支柱产业向技术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转变, 且转化效果明显, 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增强。2011年, 大连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共1453家, 完成增加值1206亿元。以大连造船、大连重工起重、大连机床、大连机车、中远船务及冰山集团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年产值亦超100亿元。松木岛、双岛湾、大孤山、西中岛、长兴岛及老甘井子厂区等石化基地的炼油能力也明显增长。大连湾、葫芦岛、大连旅顺及大连长兴岛等形成了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游艇制造及配套为—体的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船舶产业集群。百余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落户大连, 更有大连大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东方软件有限公司、辽宁无线电二厂 (集团) 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榜上有名。

2.二次创业步伐显著加快

面对国内国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大连市企业的危机意识在不断增强, 并不断寻找继续发展的出路。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寻求新的发展点和优化产品结构, 而不断增加新建项目投入和技改投入, 进行二次创业。大连市及时调整思路, 在充分发挥大连的区位、产业、功能、资源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大型项目入驻大连, 以提升大连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实力, 现已形成了“大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新型招商模式。例如, 2014年3月24日大连市签约的英特尔项目, 仅项目本身就达到了25亿美元的投资额, 是大连有史以来投资总额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外资项目。同时, 英特尔项目还带来了一批配套项目, 如大众发电机项目就是引来配套项目的很好例证。

3.树立企业品牌观念明显增强

大连市于2010年提出了实施商标战略三年工作规划, 推进品牌工作力度空前加大, 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商标注册申请量在随后几年的年均增幅均保持在25%以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大连市的商标注册量猛增了15680件, 累计突破量5万件;驰名商标注册量增加了46件, 累计注册量达65件;省、市著名商标注册量增加了569件, 累计量达968件。其中驰名商标注册数量位居东北各大城市之首。由中华商标协会和大连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6月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 更是大大提高了大连市企业产品的知名度,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至2014年, 大连市共拥有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 其中包括42名加盟院士。大连市科协更是注重对小微型、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帮助, 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创新方法培训、企业创新专家支持应用系统和美国专利信息资源系统服务于企业。大连市政府通过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学研技术合作创新平台, 不断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大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三产化程度能够反映产业结构的高低, 一个地区的三产化程度越高, 说明此地的产业结构越合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效越好, 经济结构的调整越优。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服务化是解决大连目前经济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的战略举措, 也是打造创新大连的一条必由之路。

据《2012中国三产化/服务化排行报告》显示, 2012年全国主要城市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服务化排行榜前三甲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上海。大连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强市, 位居排行榜第13位,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1.47%, 与2010年的42%相比, 甚至呈现下滑趋势, 在副省级城市中是偏低的, 甚至低于44.6%的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 大连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还处在由重化工业向高附加值加工业转变的阶段。

2.重化工项目比重大

大连重化工产业的形成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的。首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留下的基础, 其次是在建国初期, 在计划经济体系下, 大连市依赖重化工业生产原料的调进和产品的调出全是国家负责这一有利条件, 率先保持住了大连重化工的地位。由于重化工业一直是大连的纳税大户, 使得大连习惯于一直按照这个方向走, 造成今天重化工产业在大连的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面对近年来不断频发的化工事故, 必须重新思考大连的城市定位:是否应该将环境问题让位于经济发展问题, 是否应该对这种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3.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企业的发展升级, 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面对全球经济进一步严峻的形势, 大连市应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 在帮扶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助推企业成长, 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将服务企业停留在口头上, 更不能将政策落实停留在纸面上。

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大连市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超于第三产业;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导致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偏低;四是由于服务业的产业化不足, 从而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大连市应尽可能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将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大连的主导产业。

重化工业虽然具有海洋港口的优势作为支撑, 但发展重化工业又与保护生态环境相悖。相反, 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国际商务、高端商贸、智慧产业、软件、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较低, 大连本身具有天然的港航条件, 非常有利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连市今后的主导产业要明确定位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经济主体的产业结构, 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另外, 在准入领域及准入条件等方面, 政府要在政策上适当放宽, 在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资产重组及股份制改造过程中, 要积极鼓励外资、民资的参与, 且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国际商务、高端商贸、信息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进程要加快。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1) 加大创新资金投入。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是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 大连市政府在科技资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每年对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的资金都超过10亿元。未来几年, 大连市要继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 争取将研发投入资金比重提高到3.6%, 企业所占比重也要提升到80%以上, 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2) 建立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要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 完善科技计划设立、资金安排、项目立项、项目执行、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估制度。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中, 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实施全过程项目管理, 建立专家评审与行政审核双重把关的项目立项审批制度。遵循以客观指标为主、分类管理的项目评审标准, 采用创新性、贡献性和成长性三大类指标, 对企业和项目进行综合考核评审, 以企业和项目在市场的最终产出和效益作为检验和评价项目的指标。为了实现政府划拨资金的高效化使用, 可以采用“分批划拨”的方式对项目资金进行拨付, 通过时时跟踪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 并对项目终止及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不予以拨付项目余款。通过逐步建立项目评价机制, 提高对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3)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努力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构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孵化器“七位一体”协同参与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协同过程中的牵线搭桥和引导协调的作用, 努力将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实现全方位的需求对接, 以及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科技孵化器各个创新要素的高效整合, 推动现代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 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 激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通过不同方式和模式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使科技创新活动覆盖全市重点企业行业, 努力实现科技创新有效承接和扩散, 强化企业科技支撑,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 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大连市政府应组织人员对拥有重大项目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走访, 向企业讲解政府的相关政策, 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各项相关政策。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了解企业的“病痛”所在, “对症下药”。通过帮扶行动, 树立企业发展壮大的信念, 同时, 通过调研活动, 促进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定过程中, 制定出更加贴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优惠政策。

(2) 完善企业投融资平台。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前期需要很大的研发和生产投入, 企业内部积累资金少, 使得企业不能从内部获得资金支持, 必须通过社会融资谋求发展。大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样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模式单一、融资市场化不高、融资社会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必须加快推进企业投、融资平台建设, 完善企业投、融资平台, 为企业创造投、融资绿色通道, 真正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大连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 拥有一批实力不凡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拥有一批创新成果突出的创新型企业, 如大连光洋科技、大连重工起重、瓦轴集团、华录集团公司等。大连市要依托这些高端研发机构, 紧紧围绕装备制造、高技术船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医药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 壮大自己的实力。对一些正在实施或正在起步阶段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以静脉产业为主的环保产业等重大产业, 要进一步提供科研支持, 积极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兴产业。

(2) 通过政府的规划导向和政策推动, 按照比较选最优、开放式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原则, 大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为中心, 依托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和重大优势项目, 使产业链条获得延伸和拓展, 促进产业集群化、资源共享化和整体产业优化, 使其成为大连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提升大连市在国内外的综合实力和地位。值得注意的是,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能一哄而上, 各区市县应合理规划, 量力而行, 以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 (王秀山、张鹤, 2013) 。

结论

综上所述, 大连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必须抓住机遇, 克服困难, 加快发展。要根据大连市的实际发展现状, 采取恰当、有效的对策, 实现大连市工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加速工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摘要:笔者简要分析了大连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进而阐述了大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及不足, 借鉴国内外在工业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经验和举措, 提出了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化服务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路径, 加快大连市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连市,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议

参考文献

[1]杨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1) :63-64.

工业结构升级 第8篇

一、近年来工业增长减速,缘于工业品需求结构的变化

2008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上呈减速运行的态势,又分为两个阶段,2008—2009年,由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导火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由2007年18.5%的高位迅速下 滑至2008年的12.9%和2009年的11%;在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2010年的增长速度短暂回升至15.7%,但随后又出现了逐年放缓的态势,2011、2012、2013年1—11月份分别增长13.9%、10%和9.7%。从需求因素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增长周期性的回落,并非仅是短期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是中长期工业品需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的。

(一)工业增速的回落主要体现在对原材料类投资品和一般消费品的需求减弱

支撑工业生产的是形成实际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从工业品需求的性质来看,工业行业可以依照生产产品的流向划分为投资品生产行业和消费品生产行业。投资品生产行业指所生产的产品流入工业再生产领域的工业行业,包括原材料类投资品行业和装备类投资品行业;消费品生产行业指所生产的产品流入居民消费领域的工业行业,包括耐用消费品行业和一般消费品行业。从工业品需求的来源来看,工业增长可以分解为内需拉动和外需拉动两部分。将工业增长按贡献率进行分解,计算各类行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百分点以及其中内需、外需分别拉动的百分点,可以分析工业增长减速的原因。

从各类行业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来看,按各年平均的贡献率从大至小排序,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的贡献率为39%,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为29.1%,装备类投资品生产行业为20.5%,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为11.4%。原材料类投资品和一般消费品作为工业增长拉动作用最大的两类行业,其拉动百分点的回落幅度也最大,以增长相对平稳的2005年进行比较,拉动百分点从6.44和5.00个百分点回落至2013年1—11月份的3.80和2.80个百分点,且2010年以后呈逐年回落态势。装备类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的拉动百分点,从2005年的3.08和1.88个百分点回落至2013年1—11月份的1.77和1.33个百分点,回落幅度相对较小,且2013年比2013年还有所回升。

(二)外需回落是诱因,内需回落是主因

与2005年、2006年16%以上的工业增长速度相比,经过2008—2009年和2011—2013年两阶段增速回落,2012年、2013年的工业增长速度已经放缓约6个百分点至10%左右,其中内、外需的影响各约3个百分点。

但如果分阶段看,外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在2005年就已达到3.3个百分点的峰值,此后逐年缓慢回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大幅下降到0.77个百分点,2009年则为负拉动1.68个百分点,此后在短暂回升后持续低位徘徊,而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没有大的变化。由此证明2008—2009年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是外部冲击引起的。

与2005年相比,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13.1个百分点变为12.13个百分点,仅回落不到1个百分点,此后恢复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2005年的水平。但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在2012—2013年则大幅下降到9.6个和9.41个百分点,比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后还要低3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在世界经济有所恢复和好转的情况下发生的,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从2011年以来的回落主要是内需不足引起的。这深刻地说明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正在由主要受短期外部冲击向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方向转化,由浅层次的问题向深层次的矛盾转化。

2013年工业增速虽继续回落,但也不乏亮点。一是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幅度明显收窄并出现趋稳势头,2010至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7%、13.9%、10%,2013年1—11月份增长9.7%,增速较2012年回落0.3个百分点,明显小于2011年、2012年的1.8和3.9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二是分行业看,新兴行业的态势好转而传统行业继续放缓,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增速在2013年内连续回升,1—11月份增长13.1%,较2012年加快3.4个百分点;装备类投资品生产行业也有所回升,1—11月份增长9.9%,加快0.4个百分点;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增长继续放缓,1—11月份增长9.1%,较2012年回落0.5个百分点;一般消费品行业生产行业增速回落,1—11月份增长9.6%,回落1.5个百分点。即需求结构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耐用消费品和装备类投资品需求出现回升,原材料类投资品与一般消费品需求继续回落。

(三)经济减速并非仅是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更是缘于工业品需求中长期的结构变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工业增长两阶段增速回落表明,工业经济的减速并不是短期现象,而很可能是中长期增长水平的下移。从需求的角度分析,经济减速的原因也并非仅是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更是缘于工业品需求中长期的结构变化。

1. 国际市场对我国低端出口品的需求减弱是中长期趋势。

外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在2005年达到峰值后持续走低,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部经济疲软、贸易壁垒加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市场上低端出口品的竞争加剧有关。如一般消费品中的纺织服装业,原本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业之一,现在向东南亚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较为普遍,孟加拉、越南等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更为廉价,在低端棉纺品上占据的市场份额增长较快,而当前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竞争越来越依靠质量与价值的提升。从中长期看,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企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的上升趋势难以改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与低收入国家必然拉开差距,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低成本竞争难以持续,国际市场对我国低端出口品的需求减弱趋势难以逆转。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将逐渐从同质化的成本竞争,转向优质化、差别化、品牌化发展。

2. 国内市场对基础投资品的需求减弱是中长期趋势。

在原材料类投资品、装备类投资品、耐用消费品、一般消费品等四大类生产行业中,近3年来原材料类投资品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回落,且回落幅度最大。2013年1-11月份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增速也是最低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对基础投资品的需求减弱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第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对于原材料类工业品的投资需求势必有所减弱。我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一、二线城市已经趋于饱和和完善,继续大规模建设的空间逐渐缩小,需求增长的速度也相应放缓。第二,原材料类投资品的生产受到资源、能源、环境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和代价较大。如高耗能行业,据最新数据测算,其用电量占整个工业的60% 以上,而所创造的增加值不到整个工业的30%,资源、环境难以继续承载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第三,由于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已经偏大,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房地产和大型工业项目对基础投资品的需求也将随之减弱。因而,从中长期来看,对基础投资品的需求减弱是自然的趋势。

3. 传统工业品与新兴工业品的需求分化是中长期趋势。

目前,增长较快的工业品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兴产业,二是传统行业的新兴应用和新兴领域。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通信科技、移动互联、智能产品等相关的行业,其新增需求增长较快,2013年耐用消费品的增速回升就与通信制造业的需求增长有关。传统行业的新兴应用和新兴领域主要包括传统行业中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创意产品等细分领域。如建材行业中的特种陶瓷、耐火材料等新材料、船舶行业中的海洋工程设备、化工行业中的环保产品等,均属于需求旺盛、潜力较大的细分领域。这些工业产品的生产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为主,以技术创新力为主要竞争点。未来,需求的分化将在中长期内延续,对传统工业品的需求将继续减弱,对新兴工业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强。

二、供给结构的调整落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挑战

对以成本竞争为主的传统工业品的需求减弱,对以技术竞争为主的新兴工业品的需求增强,是需求结构变化的中长期趋势。而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仍以传统工业品为主,供给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是转型升级的主要挑战。

(一)供给结构以传统工业品为主,近年来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2005年至2013年1—11月份各类行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如表2所示,从各年度比重的分布可以看出消费品和投资品生产行业的格局及变化情况。

1. 供给结构以原材料类投资等传统工业品为主,高技术的新兴工业品比重较小。

单位:%

从工业品需求的角度将工业行业进行划分,投资品生产行业和消费品生产行业分别约占增加值的6成和4成。根据2013年1—11月份的数据,比重最大的为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2%,而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为高耗能行业1,占全部增加值的29%;其次是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占29.5%;装备类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18%和10.5%,而高技术产业2主要属于这两个分组,占9.8%。由此看出,我国目前的工业经济结构仍以耗能较大的原材料类投资品和附加值较低的一般消费品的生产为主,装备类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份额较小。

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经济减速并未显著改变供给结构落后的格局。

在第一轮增速回落过程中,2007年至2009年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的比重依次为41.9%、42.2%和44%,比重呈扩大态势;装备类投资品生产行业依次为17.9%、18.4%和18.1%,波动中保持稳定;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依次为11.1%、10.4%和9.7%,呈逐步下滑态势;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依次为29.1%、29%和28.2%,也是连续下滑。

在近3年的工业增速回落过程中,2010年,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比重明显下降至40.8%,而在2011至2012年,其比重又继续呈扩大态势,依次为42.5%和43.6%;2010年至2012年,装备类投资品生产行业比重依次为18.8%、18.4%和17.7%,呈逐步下滑态势;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依次为11.2%、11.2%和10.1%,呈逐步下滑态势;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依次为29.2%、27.9%和28.6%,呈波动下行状态。

经济减速的过程中,供给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例如高耗能行业的比重,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13年较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下降3.3个百分点。但也应该看到,目前高耗能行业占比仍高达近30%,近几年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产品价格下降挤压了利润空间所致,生产增长和产能扩张势头仍未明显减弱,同时推动其上游采矿业比重上升,导致整个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比重仍居高不下。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尚不到10%,虽然近几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3. 2013 年供给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总体格局的调整尚需时日。

2013年,供给结构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的比重较2012年下降,装备类投资品、耐用消费品、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的比重均有所上升。同时也应该看到,2013年1-11月份的行业结构分布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相比变化并不显著,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的比重从41.9%上升为42%,装备类投资品生产行业从17.9%上升为18%,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从11.1%下降为10.5%,一般消费品生产行业从29.1%上升为29.5%,变化幅度均小于0.5个百分点。这说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总体格局的调整尚需时日。

(二)供给结构的落后不仅体现在产业格局,更体现在产业内部甚至产品内部

随着国际分工在产业内部甚至产品内部的深化,供给结构的先进程度越来越体现在细分领域上。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指出,我国虽然被划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其产业竞争优势的结构并没有转到中高技术产业占主导的阶段,产业竞争力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竞争力仍然为低技术产业主导,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主要由外资企业带动;创意型产业总体素质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但其发展受制于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的制约。

在国际产品链的分工中,附加值高的上游产品或深加工的工序,我国仍然较为缺乏。行业中耗能量大、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生产过剩,而对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品类产品生产不足。如对于钢铁行业,主要钢材产品中比重占前5位的为钢筋、线材、中厚宽钢带、棒材和热轧窄钢带,多为中低级产品,合计约占钢材产量的60%,而附加值较高的冷轧薄宽钢带、冷轧薄板占比均不到5%。这种落后的供给结构主要缘于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和政府投资拉动。在国际价值链的分工中,研发设计、营销物流和关键零部件是价值链的三大关键环节,占有了大部分的利润空间,而我国的工业品供给仍以加工制造为主。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我国的工业品生产行业普遍存在集中度低、地理布局分散、国内同质产品无序竞争严重的情况。

(三)依赖成本优势竞争已经难以持续,产业的技术优势亟待提升

在我国工业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中,为提升成本优势,扩张产能、摊薄成本往往成为工业企业普遍依赖的发展路径。因此造成在工业品生产方面积累了巨量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原材料类投资品、一般消费品生产方面,多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目前我国的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等多个工业行业均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2012年末,我国粗钢的生产能力超过10亿吨,水泥的生产能力超过31亿吨,电解铝的生产能力超过2400万吨,造船能力占世界近一半,而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75%。由于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大宗原材料产品定价权的缺乏,成本优势效力有限,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无序竞争加剧、利润水平下降、负债率和亏损面增加。在2013年1—11月份利润率最低的五个大类工业行业中,有3个是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率为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为1.7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为2.67%,明显低于整个工业5.77%的利润率。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的技术优势亟待提升。

三、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跨越,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使经济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成功的标志,是在达到中等收入状态之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跨越,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一)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跨越,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低收入进入了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而在2010年已经迈入了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行列1。如何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难题。世界银行2012年《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报告中指出,二战以后大量的经济体通过持续高速增长从低收入进入了中等收入状态,而在继续向高收入状态迈进时,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明显下降,经济发展陷入放缓或停滞的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1960年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截止到2008年仅有13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2。

“中等收入陷阱”之所以会出现,主要原因是在一个经济体从低收入状态向中等收入状态转变时,可以通过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的转移,引进与模仿国外技术,在国际市场中以低成本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等途径来实现高速增长。而在达到中等收入状态时,可转移的劳动力逐渐枯竭,国外转移的技术边际收益减少,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使得工业制成品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优势下降,于是容易停滞在中等收入状态。简而言之,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体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在中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状态下易造成增长动力不足。而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通过高端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特别是高速信息和宽频网络技术设施的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升,实现从技术的模仿到技术的创新,从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跨越。

(二)在传统行业提质增效,整合重组,存量优化

从长期看,产业格局的调整需要降低高耗能行业等原材料类投资品生产行业的比重,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装备类投资品和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的比重。而在短期内,在保持经济总体稳定的要求下,产业格局的转变难以一蹴而就。如高耗能行业目前占工业经济总体的份额仍然在近30%,而高技术行业仅不到10%,并且高技术行业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技术、人才和经验积累,其比重难以在短期内提高。传统行业应着眼于提质增效,结构调整,产业整合,打破区域分割,加大并购重组力度,通过企业重组、产能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能结构。结构调整更有效的着力点在于产业内部优化升级以及细分领域的调整,比如传统行业技术创新,在夕阳产业中寻找朝阳的细分行业,通过企业更新环保设备、加强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品类和品质,不仅可以带动高技术等相关产业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存量的优化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

(三)在新兴行业推动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产业化

目前新兴行业的创新力不足的原因之一,缘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 以吸纳外商直接投资并发展加工装配环节为主。而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引进方式较少采取成套技术直接引进的方式,而是采用了分解引进、分解研究的方式,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推动新产品的商品化、培育自己的品牌企业,并在技术成熟的阶段建立产业战略联盟,整合整个国家同一产业的技术资源实施全球化竞争战略。借鉴日韩的经验,未来我国可以通过着眼长远的产业政策,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通过技术的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在高技术领域创造条件鼓励知识型人才自主创业,在环保、装备产业创造优先购买自主品牌产品的政策环境,在研发环节鼓励高校与产业的技术融合和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的建立,创造有利于新兴技术特别是产业核心技术持续迭代创新的风险投资环境,推动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化、商品化、产业化,不走低水平扩张之路。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有历史阶段的,中国的每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都能在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找到类似的影子,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不能主观设定某一时期的产业优化结构,近几年各地一窝蜂地大上光伏、风电项目,致使这些头顶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环的多数企业深陷困境,其教训值得汲取。美欧国家的现状并不能说就是优化的结构,不代表中国发展的必然未来,中国要走自己的产业升级之路。

工业结构升级 第9篇

辽宁的产业集中于重化工业及大型机械设备制造业, 其中一些重要工业品产量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 辽宁地区最大的产业优势在装备制造业。辽宁要加快结构调整, 加快资源衰竭型城市的战略转移, 并不是要摒弃原有优势, 而是要通过发挥比较优势, 加强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集聚效应, 依靠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实现工业结构升级。为此, 本文选取服务业国际转移为视角, 研究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带动工业结构升级。

1 文献综述

对于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Thijs ten Raa与Edward N.Woff (2001) 对1980~1990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恢复增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认为服务外包的出现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低效的服务环节通过外包脱离制造业, 从而导致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即生产性服务外包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率总体水平。Gorg和Hanley (2003) 对爱尔兰1990~1995年间的电子产业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他们发现服务业外包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呈正相关, 而且, 服务外包与制造业外包相比, 对生产率提高的正效应更加显著。Banga和Goldar (2004) 对20世纪90年代印度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其产业的影响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并且促进了工业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Girma和Gorg (2004) 对1980~1992年间英国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指出服务外包对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Amiti和Konings (2005) 也证实了中间投入品服务部门 (即生产者服务部门) 的自由化对国内下游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Arnold, Javorcik和Mattoo (2007) 以捷克为例, 运用企业层面的数据, 考察了服务市场开放对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后表明: (1) 服务政策对依靠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工业企业至关重要; (2) 服务业FDI与国内下游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绩效显著相关, 服务业FDI的市场开放是提高下游制造业部门经营绩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内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一些研究。郑吉昌, 夏晴 (2005) 认为, 服务业大规模转移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张磊, 徐琳 (2006) 认为, 服务业大规模国际转移引发了新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陈凯 (2006) 指出, 服务业的国际化给我国带来了迅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历史机遇。刘庆林, 廉凯 (2006) , 陈景华 (2007) 以印度为例, 指出承接服务外包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方石玉 (2007) 认为, 生产者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拉长产品产业链, 降低产品成本和交易成本, 提高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水平, 为我国加工制造业的升级创造条件。陈湛匀, 忻蔚 (2007) 指出中国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机遇, 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杨春妮 (2007) 指出, 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吸引服务业直接投资对于一国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王子先, 王雪坤, 杜鹃 (2007) 指出, 服务业跨国转移可以优化各国产业结构, 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刘志彪 (2007) 认为, 服务外包对中国新经济力量的崛起具有不可估量的长期影响, 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刘庆林, 白洁, 王雪 (2007) 认为, 服务业移入后, 移入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资本密集度均得到提升, 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孟庆亮 (2008) 指出, 我国通过大力吸纳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吸引先进的服务业FDI的进入并培植本土的服务业, 成为国际服务链的主要提供者, 提高我国的产业结构。李碧珍 (2008) 指出, 我国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时机, 在短期内“跨越式”地实现服务业升级换代, 将会加速消除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短板”现象, 促进制造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杨继军, 张如庆, 张二震 (2008) 指出承接服务外包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

综上, 国内外学者对于服务业国际转移对承接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基本都是结合国家层面进行研究的, 较少的关注某一地区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尤其是缺乏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结合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实际情况,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2 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工业结构升级作用机制

辽宁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目前, 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纷纷投资辽宁现代服务业, 如美国普洛斯、瑞典宜家、法国迪卡侬、德国莱茵集团、日本住友集团、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英国电信公司、仲量联行等。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辽宁工业结构升级起到了推动作用。

2.1 辽宁通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促进传统的制造业价值链升级

制造业的价值链一般可以分为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几个环节或区段。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够引发原来传统制造业价值链的改变, 原来被视作成本中心的服务环节往往成为价值增值的利润中心, 即价值链上的利润发生了转移, 由原来的制造环节转移到上游的研发设计或下游的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相应地, 传统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断裂分解, 并与渗透进来的相关服务业价值链链条混合, 经过价值链重组后, 新的制造业价值链中融入了大量的服务业价值链条环节①。最初由于辽宁运输水平和效率相对低下, 为了某种产品运输的便利, 在国外与之相配套的跨国物流企业便向辽宁转移②, 但随着该物流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之后, 为了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和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业务必定向该产品的上下游或其他产品渗透, 一方面促使同一产品产业链上包括零部件加工在内的不同环节企业向辽宁转移, 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国外更多生产不同产品的加工环节向辽宁转移, 同时又可以使辽宁原有相关工业利用先进、高效物流的优势, 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2.2 辽宁通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高了当地服务业生产效率, 间接为其工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

跨国企业为了在辽宁建立与发达国家类似的具有先进水平的服务业, 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先进服务业相关知识的国内从业人员, 从而会产生技术外溢。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辽宁的加工制造业服务, 在其向高度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为其提供更好地融资、信息、物流等方面的服务, 从而为其进一步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另外, 由于服务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内生于服务业内部的创新优势就会向包括加工工业在内的整体经济扩散, 从而促进加工工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从而进一步为加工工业的升级创造条件。

3 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工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以服务业

FDI为例

由于辽宁的工业产业集中在重化工业, 为此, 本文实证分析部分选取行业都为重工业, 选取1991~2008年辽宁服务业FDI及重工业总产值数据③, 分析服务业FDI对辽宁重工业的影响。数据处理使用Eviews3.1。根据研究需要建立如下模型:

Yt=α+βFDIt+εt (1)

其中:Yt为第t年 (t=1991, 1992, …2008) 的辽宁重工业总产值 (亿元) , FDIt为第t年 (t=1991, 1992, …2008) 辽宁服务业利用外资 (亿美元) , α, β为待估参数, εt为随机扰动项。模型估计结果见表1。

由表1知, 所估计模型为:

由估计结果知, F=72.513, 表明模型的总体线性关系比较显著;FDIt统计检验的t值14.655知, 该解释变量通过了参数显著性检验。调整后的R2=0.91,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好。综上, 该模型D·W值较低外, 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由模型估计结果知, 辽宁服务业FDI每提高1亿美元, 将使重工业总产值增长347.188亿元。可见, 辽宁服务业FDI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4 辽宁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工业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在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情况下, 辽宁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此, 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 深化服务体制改革, 创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推进服务业改革是提升辽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辽宁应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对现行服务业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规定进行清理, 废除或修改不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与管理规定, 研究制定辽宁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规范。要区分自然垄断服务业和竞争性服务业。竞争性服务业要全面引入市场机制, 打破垄断。对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行业要进行业务拆分, 区分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 在非自然垄断业务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防止利用垄断地位将非自然垄断业务进行垄断经营。对自然垄断行业及业务, 要遵循规模经济与竞争机制兼顾的原则, 加强政府的激励性机制, 不同程度地引进竞争机制, 促使其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改进服务、降低价格。

4.2 刺激、扩大服务需求, 增强外商投资的动力

4.2.1 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务市场化程度

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事业单位改革, 加快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的步伐, 推动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进入市场。把政府及部门所属社会性、技术性和服务性职能交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另一方面, 加快企业服务业务剥离, 使原先内置于企业的服务活动外置, 将各单位兴办的各类实体和后勤服务机构, 从主办单位中剥离出来, 明确投资主体和产权关系, 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

4.2.2 继续执行扩大内需的政策

除了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方面多下工夫之外, 还应注重引导消费形式的变革;逐步建立以个人商品化消费为主体的消费制度, 大幅度减少福利型、供给型、集团型消费;改革实物型分配制度, 实现分配的工资化、货币化, 为扩大个人消费创造条件;推广信用消费, 扩大高价值商品消费信贷规模;着力培育新的、符合消费发展一般规律的服务品消费增长点。

4.3 大力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4.3.1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

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先导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积极引进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牵动作用的重点项目。

4.3.2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建立省级外包产业基地和服务业外包中心, 加大在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国际航运等领域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外商通过控投、参股、收购等方式参与辽宁服务业的投资、改造, 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在国际市场上推出一批驰名服务商标和知名服务品牌。

4.4 加强人才建设, 提供良好智力支持

4.4.1 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服务人才

重点引进具有较强业务拓展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特别要吸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紧缺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实行与引进科技人才相同的激励政策, 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4.4.2 加强服务业人才开发工作

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培训机构, 发展多类型、多层次专业教育。按市场需求, 在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增加现代服务业中跨学科复合型紧缺专业的布点, 扩大高级专门人才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国内外知名院校, 定向培养一批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贸易等紧缺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 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发展远程教育, 构建多元、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拓宽培训渠道。适应人口流动趋势, 加快发展面向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4.4.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建立适应服务业特点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形成有利于服务业人才创业的环境。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解决就医、住房、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设立服务业优秀人才奖, 定期评选并给当选者以奖励。建立与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制度, 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摘要: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是装备制造业。辽宁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并不是要放弃原有的优势, 而是继续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实现工业结构升级。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辽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工业结构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 提出了辽宁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工业结构升级 第10篇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该市作为一个依托资源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 已经形成地方特色突出, 具备相当规模并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 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21家, 其中, 资产总规模达5900亿元, 从业人员64.5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工业分41个行业大类, 该市有39个, 工业行业门类齐全;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 其中公有制经济占49.8%, 非公有制经济占50.2%。

从该市工业特点看, 化工、机械、建材、冶金行业为支柱产业, 经济总量占比达75%以上, 特点如下。

化工行业是是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主营业务收入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8.5%。从行业内部看,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1.7和14.1个百分点, 且这2项指标近三年来逐年提高。但是, 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大多数产品都处在产业链的前端, 附加值高的产品比重较小, 产品的升级、技术创新仍有较大潜力。

机械行业是最显著的特点是企业规模整体较小, 行业户均资产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的41%。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比重近3年来逐年提高。目前,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总体水平比较低) ;但与三年前相比, 占比提高5.1个百分点 (提高幅度比较大) 。总体来说产品的同质性现象严重, 存在恶性竞争, 主要以生产通用设备和零部件为主, 缺少生产成套精密装备的技术能力。

建材工业通过采取系列措施, 包括关停小水泥、小建陶企业, 淘汰立窑水泥生产线等,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建陶企业技术改造, 加强品牌建设等, 使该市建陶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并形成了地方特色品牌。但全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比重较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二是产品有待升级, 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冶金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比重仅为17%和4%, 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钢铁产品结构以中低端产品主, 面临全国性的产能过剩, 市场需求疲软, 以及转型升级成本高, 资金占用大等一系列困难因素, 近几年来生产、效益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行业经济前景亦不乐观, 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

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

近几年来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较快, 比重四年来逐年提高, 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均稳步提升;二是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且比重近四年逐年提高;三是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 耗能水平持续下降,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5万元/人, 较四年前提高10万元/人。从能耗水平看, 工业耗能水平持续下降, 近三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分别下降7.9%、9.25%、8.99%。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从轻重工业比例结构来看, 重工业比重过高, 轻工业比重太低, 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轻重工业比为16:84, 表现出偏离常态的过度重工业化倾向。

2. 工业盈利能力偏低, 消弱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然该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不断攀升, 但从主营业务利润率来看, 盈利能力仍然偏低, 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生产模式不尽合理、物流成本长期偏高, 和技术附加值低下、产品利润率持续走低是两个重要原因。

3. 工业产品大多数都是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 技术含量不高, 竞争力较低, 缺乏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

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慢, 在品种、质量、档次、价格等方面不适应市场要求, 部分产品存在积压和低水平过度竞争。

四、推进地区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从该市的情况盾, 工业增速近年来逐年下降, 原因虽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因素, 但自身的结构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

工业重化结构是长期形成的, 要改变这种重化结构,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是一朝一夕事情, 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本地实际, 和工业结构特点, 积极推动改革、创新, 最终实现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2. 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行业内部转型升级入手, 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虽然过重, 但并不是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从行业分类看, 除纺织行业没有高新技术产业、冶金行业无战略性新兴产业外, 其他行业中都有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 首先要发挥该市人才、技术优势, 在现有行业中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集群化, 显著提高最终产品、绿色产品、高端产品比重, 实现现有行业内部转型升级, 进而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 最终实现新型工业化。

3.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 提高三产在经济中的比重。

工业结构升级 第11篇

一、正确处理好“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实现发展速度和提升质量的统一

面对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和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不加快发展就没有实力,不转型升级就没有未来。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尽快做大经济总量;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坚定不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在做大总量中实现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总量做大,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产品特色化、生产低碳化、资源集约化发展。

重点要着力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切实推动6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0个示范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使之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100户优强企业、100个知名品牌、100名(个)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打造江西超百亿、超千亿企业方阵;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科学运作项目,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抓好科技创新驱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把工业发展的原动力逐步转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内涵式因素上来,推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实现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的统一

传统产业是江西省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升级的关键和未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既可兼容、也有竞争,两者相互渗透、互动发展。既要注重发展好现有传统优势产业,达到现实生产力的最大化,又要注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潜在生产力的最优化。

重点要坚持不懈抓“一产一策”,做强医药、电子信息、汽车、航空、光伏、食品等一批优势产业,做优铜、石化、钢铁、纺织、建材等一批支柱产业,做精钨、稀土、锂电等一批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坚持不懈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和工作基础,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图、重点投资方向和企业名录为指导,切实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实实在在的好项目和高技术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坚持不懈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坚持不懈抓两化融合,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思维来推进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等建设,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的有机统一。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统一

经济增长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是推动江西发展升级的重要保障。要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重点要大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把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与实现产业集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主导产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大力提升产业招商水平,坚持“精挑细选找好菜”,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谋划“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招商选资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园区提升计划,搞好园区的“二次开发”,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益,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大力抓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重加快园区公共节能环保设施建设,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最大限度保护、巩固和提升江西省生态优势。

四、正确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实现提升效率和释放活力的统一

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关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无形手”,鼓励法无禁止即可为,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政府“有形手”,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将“越位”变“退位”,将“缺位”变“补位”,强化市场有效监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改革红利同内需潜力、创新活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支持和机制保障。

工业结构升级 第12篇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78年, 长三角两省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5.8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为17.7%;2006年, 长三角两省一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54.0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为22.5%, 较1978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本文拟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和升级予以比较分析。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二部分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比较分析;第三部分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升级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二、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比较

先对本文的数据来源予以说明。为了能够涵盖更大的时间跨度, 我们从多种公开出版物采集数据, 主要包括《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等。这样, 我们收集的数据涵盖了1985———2006年期间的22个年份。

表1列出了1985年和2006年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的行业分布, 容易发现, 与1985年相比, 长三角工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在2006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较地看,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的份额较多, 分别增加了8.9、3.1和2.8个百分点, 而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下降的份额较多, 分别下降了10.3、4.0和3.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 在上海,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的份额较多, 分别增加了16.4、6.7和3.2个百分点, 而纺织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的份额较多, 分别下降了14.0、3.3和3.0个百分点;在江苏,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的份额较多, 分别增加了10.4、5.8和2.5个百分点, 而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的份额较多, 分别下降了11.9、5.5和4.0个百分点;在浙江,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的份额较多, 分别增加了4.6、3.4和3.3个百分点, 而纺织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的份额较多, 分别下降了7.9、5.8和3.7个百分点。进一步可以发现, 两省一市工业结构的变化有较多相同的趋向;例如,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三个地区的份额都有较多的提高、纺织业在三个地区都是下降份额最多的行业, 等等。

为了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予以把握, 我们采用樊福卓 (2008) 使用的指标进行度量进行分析:

其中, 表示时期2与时期1相比的结构变化, 分别表示一个地区时期1和时期2行业i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

根据公式 (1) , 我们计算了以1985年为基期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的变化 (图1) 。容易发现, 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总体上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亦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波动。与1985年相比, 2006年上海的工业结构变化为30.4%, 居于首位, 江苏、浙江的工业结构变化分别为29.3%和23.8%;作为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 2006年长三角工业结构变化为23.3%。另外, 从图1中4条曲线的位置关系看, 上海在多数年份处于最上方, 而长三角在多数年份处于最下方。为什么长三角的工业结构变化曲线不是位于两省一市曲线的中间位置呢?主要是, 两省一市不同行业的变化方向并非完全一致造成的。如果两省一市在每个行业的变化方向完全一致, 则长三角工业结构变化曲线必然位于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曲线的加权平均位置。事实并非如此。例如, 与1985年相比, 2006年两省一市在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变化方向相同, 而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变化方向不同。这样, 必然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抵消作用, 使得长三角工业结构变化曲线下移。

二、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升级比较

钱纳里等 (1986) 把制造业分为三类, 即:工业化初期代表产业 (第一类产业) 、工业化中期代表产业 (第二类产业) 和工业化后期代表产业 (第三类产业) 。本文主要依据三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的变动趋势讨论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升级问题。对于每一类产业所包括的行业, 我们基本采用了王贻志和陈江岚 (2005) 的分析;具体地看, 第一类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 第二类产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第三类产业包括机械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属于第二类产业;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本文中第二类产业没有包括该行业) 。

表2列出了1985年以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三类产业比重的变化。容易发现, 伴随着工业结构的变化, 长三角三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第一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出较为稳定的下降态势, 从1985年的32.5%下降到2006年的18.5%, 累计减少约14.0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相对稳定, 1985年、2006年占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9.3%和30.9%, 提高了1.6个百分点。第三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呈现为先降后升的态势, 从1985年27.7%下降至1990年的24.1%, 随后稳定地升至2003年的38.1%, 2006年略降至37.5%, 提高了10.2百分点。三类产业变化态势表明, 长三角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不断迈进。

接着分地区进行讨论。先看上海的情况:第一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26.6%降至2006年的10.1%, 减少了约16.5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从1985年32.5%最高升至1993年的40.0%, 到2006年又下降为30.1%, 微降2.3个百分点;第三类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1985年为29.8%, 2006年为50.5%, 累计提高了20.7个百分点。再看江苏的情况:第一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35.0%降至2006年的18.0%, 减少了约17.0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从1985年28.2%微升至2006年的33.2%, 提高了5.0个百分点;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85年的26.5%上升到2006年的37.1%, 提高了约10.5个百分点。最后看浙江的情况:第一类产业占工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38.4%降至2006年的24.6%, 减少了约13.9个百分点;第二类产业从1985年25.7%微升至2006年的28.1%, 提高了2.4个百分点;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1985年为23.8%, 2006年为29.7%, 提高了约5.9个百分点。仅仅看三类产业的变化趋势, 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二类产业上:与1985年相比, 2006年上海第二类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而江苏、浙江第二类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 对于每一个年份, 上海第一类产业的比重总是低于江苏和浙江, 江苏第一类产业比重总是低于浙江;上海第二类产业比重总是高于浙江, 2001年以前也高于江苏, 2002年以后发生了逆转, 江苏第二类产业比重总是高于浙江;上海第三类产业比重总是高于江苏和浙江, 江苏第三类产业比重总是高于浙江。这表明, 上海的工业结构高于江苏和浙江, 而江苏的工业结构高于浙江。概括地看, 1980年代中期以来, 上海的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迈进, 江苏和浙江的工业化进程从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

中国及省级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与省级问题研究表明, 外资经济发生了主导和控制作用 (樊福卓, 2008;黄敏, 2008) 。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过程的差异性, 同样与外资经济的作用密不可分。长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但是在区域内部, 外资工业的发展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 上海外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3.0%, 江苏为41.1%, 而浙江仅为26.1%。在江苏, 内资工业中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8%、39.9%和24.6%, 外资工业中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2.6%、23.6%和55.0%。在浙江, 内资工业中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6%、29.4%和27.6%, 外资工业中第一类产业、第二类产业、第三类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1%、24.5%和35.6%。无论是江苏还是浙江, 外资工业中第三类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内资工业中第三类产业的比重。分析表明, 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问题的差异性, 可由外资工业的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得到部分解释。

三、小结

本文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和升级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本文发现, 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 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较地看, 上海工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大, 而浙江工业结构变化程度最小。伴随着工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结构升级效应较为显著, 上海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 江苏、浙江从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在工业结构变化和升级过程中, 两省一市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以从两省一市外资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得到部分解释。对于内、外资工业中三类产业比重的差异性分析表明, 利用外资推进工业化进程, 要注重消化、吸收、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 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工业结构升级效应较为显著, 上海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 江苏、浙江从工业化中前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在工业结构变化和升级过程中, 两省一市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可以从两省一市外资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得到部分解释。

关键词:长三角,两省一市,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

参考文献

[1]樊福卓:《中国工业的结构的变化与升级:1985—2005》, 《统计研究》2008年第7期

[2]黄敏:《外资工业对江苏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的影响》, 《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3]钱纳里等, 1986:《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篇:微观金融下一篇:脐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