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时代范文

2024-07-22

理性时代范文(精选12篇)

理性时代 第1篇

之所以发生如此转变, 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基础设施和居民住房需求发生了改变, 从原来的绝对短缺, 发展为目前的结构性短缺。

从过去中国宏观经济与房地产的关系来看, 它们之间是正向关系。比如房地产2006年到2010年有21%的增长, 这个时期房地产增速是最高的, 相应的GDP税收增长也是最高的。从2011年开始国家相关政策限制房产的投资和投机, 我国的税收增速也下降了, 所以宏观上来看GDP和房地产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房地产增速大幅减缓, GDP增长也会乏力。

虽然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调控地产业的措施, 致使房地产业的发展增速大幅降低, 但是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仍起支撑作用;所以, 未来房地产总体上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房地产是连接城镇化、工业化的最重要的节点。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和开放后的30年, 发展最大的弊端就是城市化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的前20年, 农村人口进厂而不是进城, 中国痛失了一次发展城镇化的机会, 所以国家出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第二, 短期与长期的节点。短期内的经济增速问题、就业问题、财政问题, 房地产能不能发挥重要作用?房地产不仅要在短期内发挥作用, 而是要在长期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要通过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带动内需、带动消费, 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梦, 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 投资和消费的节点。投资萎缩是当前通货紧缩和经济下行结果, 出口受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 消费是个持续平稳的增长过程, 实现投资和消费的协调, 特别是长期的扩大内需, 消费的结构升级, 是以改善居住条件为前提的。投资和消费的节点是找到投资的去向, 中国还没有到资本过剩的时代, 但是我们的确找不到赚钱的领域, 这个矛盾和我们的消费结构升级尚不充分, 密切相关。

第四, 发展和改革的节点。改革的关键点在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资本要素的市场化以及产权的自由买卖。中国房地产业未来二三十年仍然是支柱产业, 而且能根本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改善城乡发展的平衡, 改变生活方式, 实现中国梦, 房地产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时代意义 第2篇

一、理性爱国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

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既是爱国主义情感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要结论,又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的内在要求。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爱国主义,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应当存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因素 ”不断提升。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 ”之路,积极推进 “和谐世界”的建设。这时的爱国主义,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的表达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是理性、深沉的意识。

第二,是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总结。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尤其需要爱国主义来激发每个公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社会稳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在这种理性爱国主义的激励下,才能引导人们自觉地为民族、国家的强盛而发奋拼搏,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危机和希望同在的。在挑战和危机面前,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发展不放松——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从“一心一意谋发展 ”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始终是中华大地的主旋律,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所在。可以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理性努力的必然结果。

第三,是赢得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要求。新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来之不易,时机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任何时候都不动摇党的领导,任何时候都不涣散民族的团结,任何时候都不偏离发展的道路。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各种利益的摩擦与冲突几乎是这一时代的常态。国际上总有一些人不愿中国富强,他们要的是一个封闭、动荡、停止发展的中国,他们最害怕中国的发展。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一旦我们处理不当,必然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树立“敌人”,正好中了反华势力的圈套。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接受挑战,让全世界人民看到我们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变化,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民开放、自信、宽容的精神面貌,就会为赢得重要战略机遇期获得更大的空间。

二、理性爱国主义提出的重大意义

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理性爱国主义克服了狭隘的爱国主义的缺点,实现了对朴素的爱国主义的超越,标志着爱国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为爱国主义沿着理性的轨道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现实意义来看,理性爱国比情感爱国更有力,理性爱国国更强。

首先,理性爱国有助于抵消与西方的分歧和对立,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在2008年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中国人民高涨的爱国热情,也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关注”:他们希望民众的爱国热情向非理性的方向发展,从而扰乱中国社会秩序,破坏北京奥运会,并最终达到遏制中国走向富强的丑恶目的。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对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的干扰破坏,面对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的歪曲报道,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民,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谱写了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青春乐章。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生扰乱奥运火炬传递事件后,互联网上数百万中国青年学生利用MSN自发地在自己名字前挂上“LoveChina”的标志,向世界宣示中国人的团结;许多中国青年学生的QQ头像在一夜之间变成中国红心;腾讯网、校内网上的火炬传递也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大力支持。一时间,中国的互联网成为了一片五星红旗的海洋,成为了广大青年学生抗议国际反华势力破坏北京奥运会、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沿阵地。金晶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她不畏强暴,双手紧抱火炬,用她那孱弱的身躯誓死捍卫奥运圣火,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中国人民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的理性爱国行为生动地诠释了理性爱国的力量。

理性时代的伟大爱情 第3篇

达尔文显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喜欢和女人闲聊,他就是要找传统的贤妻良母。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朋友家的三位女儿,个个博学聪明,能跟他辩论哲学和科学,更能容纳他的怀疑论。他找上了从小认识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爱玛一口答应达尔文的求婚——这个爱听女人唠叨的男人,女孩子似乎都当他是理想丈夫的材料。她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心态。两个半月后,他们就结婚了。

女儿安妮的去世未能摧毁达尔文的婚姻,在爱玛的时代,女儿安妮的病故很容易被认作是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惩罚,比如说,嫁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从未如此认为。两人都深爱安妮。眼见安妮停止呼吸,达尔文自己也病倒在床。他对爱玛说: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答道: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达尔文深受打击,再也不信上帝。每到周日,他陪着爱玛和孩子走到教堂。妻子带孩子进去做礼拜,达尔文却孤身在镇中散步。

爱玛未必同意《物种起源》中自然选择的观点(而不是上帝创造),或许她都未必感兴趣。但也正因为如此,爱玛可以代表当时的未受过科学教育的信教大众,对《物种起源》手稿作出第一反应。爱玛仔细阅读了手稿,改正拼写,改正标点,并建议达尔文将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写得语气温和一些,论据更清楚一些。

如果当初不结婚的那一栏里理由再多一些,如果达尔文保持单身,继续生活在倫敦的知识分子中间,如果不是和爱玛结婚,他很可能写出一本较为激烈的书。由于爱玛的参与,对书中观点的争论,多少能摆脱感情的羁绊,而集中于事实和逻辑。

《物种起源》初版于1859年。十二年后,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不管人猿同源如何有争议,《人类的由来》一书,显然对达尔文夫妻的感情毫无影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他们存活下来的最大的女孩子埃蒂嫁人了。达尔文告诉她: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有如我爱你的母亲。

达尔文早于爱玛十四年去世。有一个传说,说他在去世前皈依了信仰。或许,是为了安慰爱玛的天堂不得相见的悲伤?没有这回事。在爱玛的日记里,未曾发现此类记录。达尔文至死是一个坚持自己立场的科学家。

两个至死在最重要的意识问题上互不改变的人,相亲相爱活了一辈子。

理性时代 第4篇

一、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融合路径的可行性探析

全球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势如破竹, 是广大传统媒体发展的瓶颈期, 能否度过这个瓶颈期, 就在于其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出击。传媒大亨默多克曾经表示, 传统媒体的最终之路并不是死亡, 网络使报业得以涅槃重生。在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 面对新兴媒体技术的冲击, 传统媒体需要积极探索出一条更加有效的媒体融合路径。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体濒于衰败, 但是传统媒体的出路同样来自于新技术, 美国传统媒体的代表《纽约时报》成功地借助新技术实现了传播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更是充分利用新技术, 实现报纸与互联网的融合, 成功打造了信息世界这一全新的服务渠道。就国内传统媒体而言, 《人民日报》发展时间已久, 早在1997年互联网刚刚在国内萌芽时就创办了人民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更是借助微博力量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又如上海报业集团打出最大平台的宣传口号, 精心打造了“澎湃新闻”这一新闻客户端, 逐渐构成微信、微博等多媒体融合的发布平台。“澎湃新闻”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向社会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并提倡信息的时效性, 更在于其注重广大用户的使用体验。“澎湃新闻”的成功, 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有效借鉴。在互联时代的推动下, 移动新闻市场逐渐受到广大传统媒体的关注, 大量的传统媒体也进行了探索, 一项统计资料显示, 150家报纸中开通新浪微博的有149家, 开通微信账号服务平台的有121家, 拥有自主新闻客户端的有110家, 这一统计结果显示出传统报业正在积极实现转型。

除传统报业媒体外, 广大的广播电视媒体也正在积极开展媒体融合。早在上世纪90年代, 中央电视台就开设了独立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凤凰卫视则于2006年率先开展无线互联网、网络视频、互联网三者相融合的战略计划, 各大电视台不断加快网络电视台建设进程, 增设新的传播渠道, 加强与多媒体的合作。

虽然国内传统媒体已逐步尝试媒体融合, 但是关于融合路径的探索尚处于初期阶段, 在融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1) 一方面, 在制度层面上, 我国媒体归属不同的管理机构, 横向管理和纵向管理的交叉管理模式, 阻碍了区域之间的媒体融合, “井”字型管理模式阻碍了传统媒体之间的跨区域合作。另一方面, 在战略层面上, 传统媒体的融合思路多为跨媒体传播或合作, 也就是说媒体融合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媒体叠加上,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传统媒体要实现全面融合, 不仅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丰富, 而且还要将多种承载方式融合一体。 (2)

二、传统媒体融合的策略探析

从信息传播史的宏观角度分析, 信息传播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后一种传播方式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前面的传播方式, 而是丰富了传播方式, 因此媒体融合的意义不在于取代传统媒体, 而是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传统媒体中的主流媒体应当借助自身的良好资源和强大优势, 站在社会责任的制高点, 积极带领其他传统媒体开展媒体融合。

(一) 内容至上

信息内容的好坏直接决定能否吸引大众的眼球。《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认为,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媒体, 做出优秀内容永远是媒体人的首要任务, 只要有了优秀的内容, 至于采用什么介质进行传播就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了。一个成功的传播者, 一定是优秀内容的创造者, 也是善于利用新型传播媒介的高超融合者。这一段精辟的讲述, 体现了内容的重要性, 吸引了社会关注的并不是新的传播媒介, 而是新技术所承载的内容本身, 因此在传统媒体的融合道路上始终要坚持内容至上 (3) (4) 。

(二) 渠道为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传统媒体不仅要重视内容质量, 还要注重渠道运营, 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 再好的内容也得不到传播。在移动互联时代, 传统媒体如果缺乏对新技术的敏感, 忽略新技术带来的市场机遇, 则不利于媒体发展。传统媒体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 并掌握新的渠道运营方式。传统媒体的未来之路必然是纵横于各个终端设备的, 互联网思维不仅是对显示终端的认识, 更是对整个商业生态价值链的重新审视, 这些针对用户体验的渠道运营战略, 必将推动传统媒体的发展潜力。 (5) (6)

(三) 责任为根本

传统媒体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使其成为社会公众肆意发声的平台, 这种情况下, 传统媒体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移动互联世界, 才能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并放低姿态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使自身的思想意识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群体的认可, 并保证自身高端的品质内化为品牌力量。传统媒体融合的不仅是媒体, 更是广大受众群体的思想, 媒体融合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适应生存, 更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发挥党和人民政府的喉舌作用, 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发声, 从而真正发挥媒体在传播社会正能量中的重要责任, 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信息平台。

结语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表面上看似乎撼动了传统媒体的地位, 抢占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但是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传统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新技术的出现为媒体融合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媒体资源, 虽然新技术并不是决定媒体发展的唯一因素, 但是如果传统媒体无视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仍然墨守成规, 地位再牢固的传统媒体也会被淹没在社会大潮之下。传统媒体融合应当注重在制度层面和战略层面上面临的问题, 在移动互联时代理性地走出一条传统媒体融合之路, 从而坚守住传统媒体的社会地位。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使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极大的撼动, 为了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迎头直上, 传统媒体融合成为必经之路。虽然部分媒体抓住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 并在媒体融合路径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大部分传统媒体仍然停留在媒体融合的初步尝试阶段, 为了保持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权威, 仍需深入探索融合路径, 并不断创作出高品质的传播内容, 拓宽传播渠道, 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融合,思考

注释

11 王雪芹.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危”与“机”[J].青年记者, 2013, 36:94-95.

22 田霖, 陈晨.融合进行时——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在电视节目中的探索[J].影视制作, 2014, 10:16-23.

33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 2015, 05:22-26.

44 庞子琴.从一档电台节目看移动互联时代气象服务的机遇和挑战[J].广东气象, 2015, 01:40-43.

55 朱炳达.广播再认识——“移动互联时代”广播优势的缺失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建[J].中国广播, 2011, 07:78-81.

理性时代 第5篇

文/裘国根(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事务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

自2012年中以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密集的行业监管及准入放松,我国监管部门通过“去监管”和“准入放松”来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力度超过市场预期。

新一轮的政策放松突破了原有通过行政规则限定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之间的业务牌照壁垒,使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成为金融领域进入壁垒最低的行业之一,实现全面的自由竞争。大资管可以说是“全民资管”,其本质是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由垄断竞争进入完全市场竞争。美国基金业发展经验及借鉴

在传统投资基金中,美国市场规模超过36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46%,为全球最大市场。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对冲基金规模在2012年末达到2.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冲基金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60%。全球对冲基金公司约9000家,其中超过半数设立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对冲基金基本全部来自美国。美国法律和税收制度促进基金业成长。由于Q法令禁止向银行活期存款人支付利息,货币市场基金由此在1980年迅速成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1981年货币市场基金达到1900亿美元,占共同基金总规模的77%;2012年货币市场基金为2.7万亿美元,占共同基金的21%。

推动美国共同基金成长的另一法律制度是1978年的“The Revenue Act of 1978”及1981年的“The 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这两个法案确定了美国退休金账户税前抵扣制度,推动了美国以市场化方式充实管理退休金资产,也揭开美国共同基金跨越式增长、为美国资本市场提供持续稳定长期资金的序幕。

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是完全竞争市场,行业内竞争激烈,行业充分竞争推动优胜劣汰。2001年到2012年期间,美国共有7488只新的共同基金成立,共有7104只共同基金被清盘或被合并。在同一期间,美国累计有545家新的共同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但也有540家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关闭。按照管理资产规模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处于第一梯队的基金管理公司迭代更换,面目全非。

创新精神贯穿美国社会的发展史,是美国卓越经济背后的持续推动力。不仅在理论方面,美国资本市场也是金融创新的勇敢尝试者。金融理论的突破推动了资本市场金融实践的创新,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的日益丰富,进而打开了基金业的创新空间。从指数基金、ETF到FOF、对冲基金和风投基金,从电话交易、互联网销售到T+0基金申赎、第三方销售,美国基金公司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激发并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地位,从而推动了行业整体发展。

私募基金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资本市场发展,民间财富增长,居民资产结构理性化,都将提升对专业投资理财的市场需求。比较中美两国共同基金在GDP中的比重不难发现,我国基金业发展整体相对滞后。我国证券化率还不高;我国在资本管制下基金业海外投资比重仅为2%,国民海外投资的需求受到一定压制;我国股民机构理财意识不强,股市机构化程度还不高。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未来国民资产配置将趋于理性化,对高质量的专业金融投资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步上升。对于阳光私募基金而言,新基金法放开了行业准入,使为广大市场提供投资理财服务成为可能。首先,新的基金法赋予阳光私募基金合法地位,这将拓宽优秀阳光私募基金的客户范围。另外,新基金法赋予合格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发行公募基金产品的资格,这为阳光私募基金打开了新的业务空间。

对于私募基金来讲,随着交易品类和金融工具的丰富,可以尝试运作真正的对冲基金。以往通过深度研究获取阿尔法的私募基金,可以更好地发挥研究能力,并基于扎实的研究和紧密的跟踪,既做多行业最佳风险收益比的上市公司,也卖空风险收益比最差的公司进行对冲。总之,有了更多的金融和交易工具,基金经理可以结合自身投研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加强产品差异化、管理风险并提高业绩。

随着中国经济成功转型,中国有望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优秀公司,而中国投资人将从中受益。私募基金应该继续发扬独立思考、深度研究的长期优势,在未来变幻起伏的市场跌宕中,前瞻性地发现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护城河不断加深加宽的优势企业,规避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过程中的输家,不为市场短期潮流所动,成为未来中国新一代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中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

市场准入放开意味着机构投资者数量上升,理性资金在市场中占比的提升将提高A股市场整体效率。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投资人取得优秀业绩的难度将加大,战胜指数将变得更加困难,获取阿尔法也将更具挑战性。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经验表明,战胜市场本身就是艰难的任务。优秀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团队是取得持续良好业绩的最核心保障。但我国基金业从业人员平均经验年限偏低,人员流动率偏高。由此,建立良好的培养、考核与激励、挽留人才内部机制是基金公司面临的又一挑战。

基金行业准入的放开意味着资产管理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而更加激烈的竞争势必冲击行业统一费率水平,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只有真正可以为客户提供持续稳定优良的投资业绩和优质高效服务的基金公司才能够巩固并扩大客户范围,实现管理资产规模的不断增长。

目前,国内基金的费率总体高于国际水平,随着资产管理行业准入的放开,竞争将会升级,市场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以往投资者抽签才能买到基金的年代已经远去,而过去15年行业中旱涝保收的固定费率模式也将难以为继。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以客户利益为核心取得投资业绩、客户服务和规模之间的合理平衡、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国内基金业共同面对的策略性挑战。

处理好三个关系 练好四项内功 私募基金业应从自身入手,处理好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关系,练好四项内功,才能把握新时期的历史机遇,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处理好公募业务与私募业务的关系。新基金法给予合格私募基金发行公募产品的资格,但私募业务收费结构与公募差别较大,这种差别体现了业务间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力的差异。建立业务隔离机制,实现投资、研究和交易等职能在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间相互独立,是避免利益冲突的制度保障,也是处理好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关系的关键。处理好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的关系。境外业务是私募基金另一重要发展方向,但在QDII和QFII领域,私募基金尚未真正实现零的突破。这其中有制度的掣肘,但更多是能力的局限。私募基金需要学习海外市场规则和规律,在不断摸索中提升投研和市场开拓能力。因此,多数私募基金目前适合以境内业务为主,境外业务为辅;在拓展境外业务中,以服务海外机构投资者的QFII为先,以代理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海外的QDII为次。在境内业务壮大、海外投研能力和经验充分积累提升后,再积极拓展境外业务。处理好中短期战略与长期战略的关系。私募基金需要处理好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在公司中短期战略与长期战略间的平衡,处理好中短期财务损益与长期公司价值间的平衡,处理好中短期股东利益与长期人力资本间的平衡。而处理好这些平衡,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员工激励机制和公平透明、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国内私募基金尽管在股权安排和激励约束上有一定优势,但与国际领先公司相比,任重而道远。私募基金公司核心团队要牢固树立持续经营理念,树立客户利益第一、员工利益第二、股东(合伙人)利益第三的理念,并辅以制度保证,才能真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健全风控合规体系。私募基金大多处于初创阶段,对于公司风控合规体系建设普遍重视不够、资源投入不足。具体到当前,私募基金迫切需要建立的风控合规制度之一就是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间的隔离机制。目前多数私募机构的规模较小,资源较有限,人才储备也欠充足,因此不具备建立公募私募两套团队的能力。为避免开展公募业务带来的与现有私募业务的潜在利益冲突,私募机构至少在产品设计上应与旗下私募产品保持明显的差异。开拓销售渠道。阳光私募基金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风格、经营策略确定合理目标客户结构,并以此建设与策略匹配的销售能力。同时,在国内以银行业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下,要改变当前对银行渠道的依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私募基金只有苦练内功,通过长期优秀稳定的投资业绩来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改变渠道单一的现状。

提升投研实力。投研实力的不断提升是私募基金的生存之本,更是长期发展之道。随着私募基金业务发展壮大,或早或晚都将遭遇到规模与业绩的瓶颈,而只有不断提升管理团队的综合投研实力,才能长期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私募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完)

文章来源:《新金融评论》2013年第5期(节选有删减,未经作者审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IP乱战时代呼唤理性 第6篇

不知不觉间,2016年已经走近尾声。纵观2016年的文化消费市场,“IP”概念依然备受关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改编自同名热门网络小说,上映后凭借6.06亿元票房领跑十一黄金周;《老九门》、《微微一笑很倾城》等IP改编剧不仅获得了高收视和高点击量,其衍生游戏也获得了不俗的下载量;演出市场上,脱胎于人气小说、大热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同名话剧也正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火热开演……

整个文创产业依然在热火朝天地炒作IP概念,无IP不成席,抢占IP资源已然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行业现象。人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虚假繁荣还是文创产业的一个必经阶段?该如何理性挖掘IP价值?

IP时代到来

“IC、IP、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很多年前,当《天下无贼》中范伟喊出这句话时,电影院里爆发出的是哄堂大笑。当时,在多数观众脑海里,“IP”这两个英文字母还仅仅意味着一种能够储值的电话卡。

后来,IP的概念慢慢变成网络的一个地址,IP地址段。

而如今,大家争相谈论的IP,是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广泛意义上是指那些被广大受众所熟知的、可开发的潜力巨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IP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漫画作品、文学作品、原创短片,也可以只是一个概念。“其实,现在在文创产业内,只要是大热的资源(关注度比较大)都可以叫IP。”影视剧盘点网宣传部经理李慧怡对《小康》记者总结。一个好的IP极具商业价值,它可以后续衍生为电影、电视、游戏、音乐、动漫、文学、周边创意等等娱乐产品。美国迪士尼公司即是运营IP的成功典范,依靠米老鼠、唐老鸭等广受欢迎的形象IP,衍生出主题乐园、玩具、服装等多种产品,收益远超动画片本身。

2014年,中国电影、游戏产业的高歌猛进,催热了“IP”一词。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总值超过100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14.84%。而电影产业方面,2014年我国总票房约为296亿元人民币,以36%的增长速度狂飙,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这一年“小时代”系列、《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由小说或歌曲改编而成的作品在市场上纷纷取得高票房,IP开发热潮到来。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魏鹏举看来,IP开发热潮的到来是我国文创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必然体现。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目标的提出,在政府大力推动和民间资本的热捧下,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在互联网产业引领下,IP产业链的开发已初步形成。

招商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上游的IP储备与交易、中游的内容制作与运营、下游的衍生品市场,这三者形成了完整的IP产业链,三者互通将打造出超万亿元IP市场。

资本无IP不成席

资本拥有最灵敏的嗅觉。于是,2015年开始,影视和游戏企业竞相追逐IP,人们坚信得IP者得天下。

以儒意影业为例,其购买网络小说《致青春》版权,电影由赵薇执导,这部电影投资只有6000万,但最后的票房高达7.2亿。

从儒意影业官网中列出的作品可以发现,尽管只有17部作品,但绝大多数为票房或收视率成绩较好的作品,包括电影《致青春》、《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小时代3》等,其中《致青春》票房7.2亿,《老男孩》票房超2亿,《小时代3》票房接近6亿。

电视剧则有《北平无战事》、《琅琊榜》、《芈月传》等,短短数年时间,投资IP生意让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走进了人们视野,目前儒意影业估值已高达27亿元。

巨大的投资效益无疑使进军IP开发同样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共同选择。

百度成立了百度文学,并签约影视、游戏等多家合作伙伴,进行IP产业链开发;腾讯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以文学为源头,打造IP在线下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周边等泛娱乐领域的多态呈现;阿里推出“阿里鱼”平台,定位于IP授权交易平台,在天猫等平台商家和影视剧、游戏等版权方之间,扮演中间交易角色……

资本与巨头的参与,使得IP主要来源的网络小说作品短时间内被一扫而空,大量的IP资源被收购囤积。

“利用成熟IP开发产品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李慧怡分析称,热门IP本身就自带话题性,将它们改编成影视剧、游戏等产品更容易吸引既有粉丝的关注。

游戏产业的市场反应佐证了李慧怡的看法——有数据显示,有IP的手机游戏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收入则是无IP游戏的2倍。

“其实,说白了,知名IP所产生的强大吸金力就是品牌效应。”文化品牌所产生的效应,不管我们承认与否,都具有极大的商业诱惑力。在泛娱乐投资领域,没有IP,举步维艰。这也正是资本与巨头们争相抢占热门IP的重要原因。

拥有IP≠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IP有如此突出的吸金效应,但拥有IP也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拥有绝对的盈利能力。

今年十一黄金周,乐视影业把《爵迹》当做押宝影片,联手狮门影业准备将《爵迹》推向全球市场。之所以对《爵迹》有此种预期,缘于它是一个典型的大IP电影制作。其11位主演和郭敬明的微博粉丝量总和超过1.95亿。

上映之初,业内人士都在10亿、20亿地猜测着这部集合了郭敬明、群星、IP、全真人CG的片子将会是粉丝电影的全新里程碑。

但这一次似乎观众并不买账,截至10月26日《爵迹》仅收获3.81亿元,当日票房仅8万。单从票房数字来看,3.8亿票房不算低票房。但从公开的数字显示,《爵迹》的投入达2亿,算上宣发的费用,这是一部不赚钱的电影。这一结果似乎是出乎意料的。郭敬明在参加路演时,更哭诉观众不买单。

nlc202309091024

而此前同样是郭敬明作品的《小时代》系列,集合群星与IP概念,电影累计票房高达15.1亿,成为华语系列电影最高票房,郭敬明一度成为电影票房的保证。

腾讯视频总编辑王娟表示,IP不是万能的,在当下单纯追逐IP的热潮中,更需要冷静。影视文化产业归根到底是内容主导产业,如果对内容重视不够,即使热门IP也很难获得市场认可。

其实,今年国产剧几乎没有出现一部爆款剧,特别是IP改编的大多数是“扑街”局面,湖南卫视也曾因此遭遇滑铁卢。为什么会这样?李慧怡的解释是,“其实不是IP本身的问题,而是和如今制作方与电视台之间盲目开发有关,培养出一个好IP的难度无需赘述,能做到环环相扣、精雕细琢,实属难事。”粗制滥造被市场诟病,粉丝并不会持续买单。大众消费在一轮又一轮IP改编下陶冶了情操,审美也在吐槽中不断提高,IP作品最终得依靠优质内容吸引观众。

让市场理性回归

先知先觉者创造,后知后觉者跟随,不知不觉者消费。虽然业界对IP热潮的市场反应不同,但唯一能达成共识的是,版权的价格在不断翻番。业内人士介绍说,近一两年网络IP版权费一涨再涨,3年前10万元一个,如今随便一个IP就是100万元,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千万元高价。

例如去年年末大火的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该小说原地复活了清明上河图824个人物,刚出版没多久,就被光线影业、阿里影视联手以天价购买,创下版权交易记录;《余罪:我的刑侦笔记》热销没多久,就被上百家影视机构哄抢;《藏地密码》的影视版权价格更被爆炒到上亿英镑。

而前不久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古装大剧《如懿传》开机,早在开拍前,腾讯视频就以单集900万(共90集)的价格买下了该剧的网络独家版权,刷新了此前《芈月传》单集200万的纪录。同时,东方、江苏两大卫视分别以单集300万的价格购得该剧首播版权,加上2、3轮和海外版权,业内人士估计《如懿传》影视剧的版权收入很可能达到15亿元。

在业内看来,目前国内优质IP资源已经所剩不多,很快就将耗尽,假若继续沿着现阶段盲目争夺的态势演变,未来公司购买的IP或将成为烫手山芋,哪怕是超级IP,也有可能面临亏损的风险。面对虚高的价格,业内急需摆正态度,让市场回归理性。

与此同时,在高昂的版权费之下,不断出现的版权纠纷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匆匆那年》小说作者九夜茴要求某视频网站停止播放网络剧《匆匆那年:好久不见》;悬疑小说家周浩晖起诉电视剧《美人制造》涉嫌抄袭其小说《邪恶催眠师》……业内人士预测,由于IP价格被炒高,今年的著作权纠纷将会更集中。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张志成对《小康》记者表示,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是文化、影视、游戏、出版等产业发展的根本。这些领域知识产权纠纷频频发生,一方面说明相关产业竞争激烈,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把知识产权作为竞争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企业在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加强战略管理。

投资IP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从10月底开始,各卫视平台陆续进入招商季,在推介会上,大IP、大制作的电视剧如期出现在2017年一线卫视排播表上,电视台新一轮争夺收视战即将打响。

对此,魏鹏举分析认为,如果大家依然采取短期“竭泽而渔”的模式进行IP运作的话,那么就很难维持长期原创力的价值和创新。“IP产业链的开发就像培育一粒种子,是精心呵护,还是直接拿来做饭吃,对待它的方式不一样,导致的结果也必然不一样。”在魏鹏举看来,制作方与IP提供方分工合作,各取所长,从而提升作品质量,达成商业利益最大化,这是IP产业链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如果单纯利用IP带来的‘粉丝经济’进行一次性开发,无疑是对IP的过度消费,很可能毁掉一个优质IP。”

在IP的“老树”上开出“新花”,通过与影视产业、文学、动漫、游戏等领域的跨界融合进行模式创新,创作出不同业态的精品,丰富IP内涵、提升IP价值,从迎合消费需求转为主动引导消费需求,魏鹏举表示,这才是IP开发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理性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图解表达 第7篇

设计行业作为感性艺术与理性工程的结合体, 对美学的培养历来作为基础要求, 并延伸出以绘图方式直观呈现设计意图。历经时代潮流, 科技日新, 随着我国的大时代趋势, 人们的审美意识转变, 电脑逼真性的大幅增强, 大部分的设计专业, 如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等等的设计表达都逐渐由传统的徒手绘画为主过渡到以电脑效果图表现为主, 但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依旧能很好地保留徒手绘画的功底要求, 并利用新的电脑软件技术, 最终发展出手绘与电脑相结合的当代化表达方式。

本文尝试思索这种变化背后的深层思维, 并根据自身经验, 提出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表达中的一些实用技巧, 希望对行业同仁有所启示。

1 图解表达的思维转变

早在1962年,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研究生Ivan E.Sutherland就成功研发出数字描绘板 (Sketchpad) , 开创国际新的电脑绘图时代, 而中国的电脑绘图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兴起, 此后, 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 (简称CG) 风潮迅猛发展, 运用在所有设计相关行业中, 甚至直接促进以电脑效果图为专业的公司雨后春笋般成立, 一起在中国的开发建设大潮中分羹享利。

应该说, 中国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 暂不论政治体系、战略需求、管理模式、经济策略等等这些为保证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宏观因素对整个开发产业的必然性大力促进, 在此我们仅论经济发展与人文及审美意识相互作用。撇开常规论证, 我认为在当代园林艺术表现中最关键有两点影响因素:

一是中国传统审美对艺术表达的影响, “意境”一词很好地凝练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 全在意境融彻, 出音声之外, 乃得真味。”诗画如此, 园林艺术亦是, 讲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

二是西方写实艺术对中国的冲击。西方艺术由不断地探索最佳绘画写实效果, 到文艺复兴时期巅峰之作, 到后期摄影、电影、3D技术的发展, 写实主义已难以复加, 传统写实绘画艺术逐渐发展为更偏重自我意识和个性思考。在艺术领域, 我国在向西方模仿靠近的行程中也已随之进化, 但在设计领域, 由于设计是艺术与技术工程的集合体, 面对的客群更偏重即时效果, 电脑绘图的精确度和逼真效果更契合对投资者或审定者当前的审美观、实效性、易读易懂这些潜在要求。

就是在这种传统与技术革新的相互碰撞中, 产生了园林景观设计图解表达的新方式, 即徒手绘画与电脑绘图的结合体。归结来说, 就是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模板, 使用电脑技术加以优化, 从而形成具有当代特色的图解表达方式。

2 图解表达的现状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为实现更高的市场溢价, 在地产类开发项目中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大幅得到提升, 以往粗放式开发逐渐往高品质、精细化发展, 作为环境配套主角的园林景观设计价值得到大力肯定;而在政府开发类项目中, 改善公众生活环境、拉动劳动就业更是作为政绩工程得到重视。总体来说, 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机遇, 园林景观设计在当代中国开发大潮中焕发新机。

考究其定义,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 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1]。”然而惭愧的是, 虽然每年都催生出大量的设计人员, 但批量化的快速生产, 薄弱的美学基础应景浮躁的产业环境, 大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几乎不堪一击, 尤其是在图解表达能力上。

每个项目的成功都需要涉及诸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员, 包括投资方、政府主管人员、施工人员等等,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合作中, 如何能有效地沟通, 达到设计意图, 直观的图解示意实效性远胜过单纯的口头阐述或文字表达。

3 图解表达的主要方式

图解表达贯穿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 根据设计阶段可大致区分为:设计前期以图解思考为主的交流图, 以及设计成熟期以图面表达为主的成品图。

3.1 交流图

交流图主要运用于方案前期, 用于在设计思考过程中将构想或资讯加以记录、沟通和具体化, 且多以快图的方式呈现。

在设计者之间、设计者与业主以及相关人员反复交流和沟通的环节中, 设计者在脑海闪现最初灵感的瞬间, 随手即时勾勒出简明易懂记录型图像, 能瞬间传递丰富的潜在信息, 唤起参与人员的集体联想, 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并通过交流图反复论证。

从另一方面来说, 设计者具备娴熟而富有表现力的图解技巧, 其表达出的专业性和艺术修养能大大加强对业主或者其他合作者的说服力。

总而言之, 在设计交流的过程中, 快捷的徒手画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其张扬个性、即时、趣味、艺术、写意、概念等诸多特长非纯电脑软件应用所能比拟。

3.2 成品图

成品图以慢图的方式表现为主, 主要运用在深化设计和方案扩充阶段, 或是用于对业主的正式汇报成果中, 它是一个最终的成果表现图, 强调画面的构图层次、光影、质感、尺度和细部表达的真实性。

在电脑绘图未兴起之时, 成品图采用纯手绘方式体现, 最终因此类图纸受到绘制周期较长、设计人员绘图水平、修改较麻烦, 以及图纸保存等因素的制约, 最终基本全部由电脑绘图取代。

电脑绘图最大特点在于逼真, 由于当前大众审美水平和设计认知的局限性, 使得国内市场更青睐通过电脑效果图来表达最终设计意图。专业的电脑效果图制作公司已在国内市场上出现将近20年, 其业务和生产方式也日趋成熟和精湛。但就园林景观专业而言, 如果纯粹依赖主要擅长制作技术的效果图人员拼凑完成最终成果, 那么设计师在与电脑图象设计制作公司的合作中, 往往只能处于被动等待或是“盯图”的疲惫状态。

回到园林景观本身来说, 对“意境”的需求仍然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园林景观图纸中的绘画性、艺术感依然为重头戏, 因此, 最佳的表达方式还是基于徒手绘画。

从世界范围看, 境外的一些国际顶尖设计公司具备比我们先进的电脑水平和丰富的设计经验, 参考其设计方案或投标作品的效果图, 发现都注重在电脑软件表达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结合徒手绘画, 以此充分而生动地呈现设计者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在充满说服力的图像中也体现出了设计团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水平。

因此, 可以说, 徒手画与电脑的结合是与时俱进的技术创新, 发挥徒手画与电脑软件各自的优点, 掌握并合理应用将帮助我们从业人员在设计理念实现过程中更有主动权, 表达更清晰, 并大幅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4 图解表达的技巧

4.1 善于借力相关软件

我们无需排斥电脑绘图软件, 恰恰相反, 熟悉和掌握各种绘图“工具”以及常用的电脑软件是实现优质图解表达效果的必要性功课,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便捷高效地达到成像目的, 且不再担忧后续很可能出现方案的多次局部修改。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表达常用的电脑绘图软件有CAD、SKETCH UP、PHOTOSHOP、LUMION等, 绘图工具除了传统徒手工具外还有绘图板、感压笔等电脑产品。

以设计成熟期成品图表现为例, 整体流程是首先通过CAD绘制平面图, 接着借助SKETCH UP求出精确透视的轮廓以及较佳的视图角度, 然后打印透视轮廓图, 通过制图笔徒手画拷贝以及细部刻画线条后, 扫描至电脑中由PHOTO-SHOP电脑软件进行后期色彩渲染。也可直接利用绘图板绘制后期的深化。

这样的表达方式在处理大型场景或是山地景观等场地复杂、透视关系不好把握的项目中非常的实用, 尤其是大鸟瞰, 甚至无需建模, 由平面图在SKETCH UP中直接取角度就可以进行后期上色了。相对来说有电脑软件辅助的图面, 透视关系以及场地尺度表达更为精确, 同时即便画面需要反复修改, 也比纯徒手画简便许多。而在现状改造类型的项目中, 徒手画与现状照片的结合将使最终呈现效果更加形象和生动。

4.2 积淀自身绘画功底

本质上, 无论电脑或手绘表达并无区别, 因为两者只是不同的“工具“而已, 关键的还是在于使用”工具“之人的艺术修养与专业水平。因此, 如何在日常生活累积培育自身的专业素养更为重要。建议可由以下方面着手:

(1) 兴趣的培养, 是熟练任何技能最可靠的条件。

(2) 养成速写习惯, 提高徒手画技能。

(3) 观察生活细节, 提高表现图细节表达的真实感与趣味化。

(4) 观模卡通画或卡通片。卡通画家擅长用难以置信的简练画法表达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在全神关注于完整的形体时, 用简练的轮廓线显示出细部的信息, 如保罗.拉索所述, “卡通画是有选择性的辨别性的, 它可以帮助发掘本质的东西。”[2]

(5) 收集素材, 如优秀的效果图和草图范例, 不同位置、场合下的人物照片、图片, 拍摄清晰的室外图片, 常用的建筑材质照片, 色彩样本, 现成的配景资料, 绿化图册等有关专业资料。

(6) 反复实践, 积累经验。

4.3 有的放矢展现内容

在图纸表达过程中, 有大量的素材等待筛选, 但是显而易见, 信息过多只会造成混乱和削弱重点, 因此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最关键的因素,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强调重点。对园林景观设计来说, 相较与空间场次、植物造景、景观构筑而言, 人物、汽车、天空等元素都是次要的, 只是作为环境要素来反映空间比例与尺度, 并丰富画面场景和营造气氛, 是辅助的设计表达, 通常是以象征式、放松随意, 细节较少的方式来绘制。应该是用人物、车、绿化等配景做遮挡, 集中精力表现重点的部分。

二是加强对植物认识与表达。在园林景观中, 植物应是最重要的表达元素之一, 设计者应熟练掌握常用植物种类、特殊体态和生长角度, 如:棕榈科、针叶树种、阔叶树种、草地、灌木、绿篱、鸟瞰的数林、爬藤等。

三是准确定义观众。谁是画面信息的传达对象?自我剖析?社会民众?政府领导?房地产商?或是其他的专业设计人员?不同的观众群体对设计有着不同理解方式, 相应地, 也会有不同的期许。为了能有效地传递画面信息, 设计图必须根据用户的理解力及相应的期侍值而量身定做。

四是根据设计阶段区别化表达。不同的设计阶段将决定相对阶段图纸的绘制“精细度”, 同时需要思考图纸的是否有延续性参考性, 如果是意向将此图成为后续深化图的基础, 那么应该在此类图纸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使它可以适应将来可能的需要, 具备可调整和深化的潜质。

5小结

作为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师, 专业理论的研究、设计实践的经验积累以及表达技巧的提升都是完善自我专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实践证明, 优秀的图解表达效果会显著提升直观说服力和专业品质, 提高表达能力的不仅关系设计者个人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也影响着设计团队整体的综合实力的提升与竞争力。在随我国开发大潮从凶猛到回归理性的旅程中, 设计行业一度雨后春笋般壮大又开始陷入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 我们需要居安思危, 缪雨绸缪, 将高品质化作为生存方式, 以此突破发展瓶颈, 迎接我国开发建设新的一个理性时代。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园林景观设计”http://baike.baidu.com/view/336045.htm?fr=aladdin.

[2]保罗.拉索.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 (第三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格兰.W.雷德.景观设计绘图技巧[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理性时代 第8篇

网络监督是底层群体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表达政治意愿, 实现政治参与理想, 实践基层自治理论的平台。也是政府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网络监督对于民主政治社会的形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有利于唤醒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意识

言论自由是公民利用舆论压力制约政府权力, 体现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行为的重要手段。斯宾诺莎认为:“自由判断之权越受限制, 我们离人类的天性愈远, 因此政府越变得暴虐。” (1) 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下, 政府对于一切社会事务全权包揽的做法, 造就了一帮“顺民”。对于政府的决策, 他们不会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逆来顺受, 听之任之是其唯一的选择。国人对于公共权力会本能的产生一种畏惧的政治心态, 而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权力与义务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位, 更不可能产生监督政府行为的想法。但是一个国家的建设归根到底并不是上层政治精英能够完全代表的。国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民谋福祉。这也是政府的重要使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改变了公众狭窄的政治观念, 激发了公众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 拓宽了公众表达政治观点的渠道。

(二) 有利于政府及时了解民情、民意

中国人口众多, 地域广阔, 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明程度又有所不同。因此, 各种利益冲突与矛盾, 也呈现复杂化、多样性的特点。根据混沌理论关于微小条件改变可以引发巨大环境转变的说法, 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这就需要政府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基层。但是政府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时刻准确、全面、客观地掌握一切社会动态。从这个意义上说, 政府不可能完全了解民情、民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解决了政府在了解基层情况方面的时间和空间难题。互联网不受时间限制, 只要通过搜索引擎, 就可以在任何时间掌握任何时段的信息。它也不受空间约束, 只要拥有电脑并能连接到网络就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找到所需信息。

(三) 有利于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权力滋生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因此, 为避免权力腐败、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必须将公共权力置于社会公共监督之下, 保证权力运作的透明化、廉政化。根据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 2009年一季度, 中国网民新增1620万人, 互联网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 遥居世界第一。 (2) 庞大的网民数量正日益成为网络监督的中坚力量。绝大多数网民本着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原则, 利用互联网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针对当前政府行为发表不同的政策意见, 同时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利于和谐的行为进行公开披露与抨击,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与完善。网络监督因其高速度与高效率而区别于传统政治监督方式, 成为公众政治参与、表达政治愿景、实现社会与政府的协作善治的有效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信息垄断, 瓦解了统一舆论, 使传统的各种意见模式、观念模式、舆论模式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向公众打开了一条政治参与的全新途径。 (3)

(四) 有利于推动政府廉政建设

廉政建设是党和政府实现职能转变与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是党和政府对自身工作、行为的一种审视。纵观近几年来廉政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网络无疑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之前“温州考察团公款旅游”事件、南京“天价烟局长”事件、深圳“猥琐门”事件以及最近的“局长日记门”事件所涉及到的一系列腐败官员和腐败事件的顺利解决, 都是依靠发动网络舆论力量, 寻找线索、揭开真相。这是公众追求公平、正义、廉洁、文明的重要体现, 也是底层人民对于政府形象的密切关注的重要实现方式。它无形中对政府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也是政府完善自身行为, 实现廉洁、透明、高效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监督之现实困境

(一) 网络监督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形式

网络监督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波及范围较广。尽管如此, 网络监督仍不是一种独立的政治表达方式。网络监督缺少正式组织与利益集团, 尚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通过正式的政治参与途径, 影响政府决策过程。网络监督利用短时间内的舆论效应, 表达公众个人情绪。这样的个人情绪可能夹杂着个人主观价值偏好而并不能代表现实民意, 因此不可能真正起到监督政府行为的作用。

(二) 信息真实性值得商榷

网络的开放性赋予了公众公开、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 网络的匿名性又使得舆论具有隐蔽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 在创造一个无界话语平台的同时, 也使得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绝大多数公众没有受过信息传播的专业培训, 因此也不具备专业信息考证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称谓谣言散播地。假如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那么根据信息就可以进行考证、并进而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真正起到监督政府行为, 促进政治民主的目的。但是假如信息不可靠, 那么一方面关于验证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耗费一定的社会资源, 另一方面消除虚假信息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 也需要投入一定社会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 虚假信息导致了社会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的巨大浪费。

(三) 可能导致网络暴力

目前为止, 中国网民人数已超过3亿。如此庞大的网民队伍, 也给了不少鱼目混珠、心怀鬼胎之人可趁之机, 网民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正如之前所说, 绝大多数网民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 对于如何正确、合理表达情绪、意见、看法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部分不理性的群体, 可能在接受到某一信息之后, 不能很好的处理个人情绪, 通过网络对当事人无端指责或是无尽谩骂。网络俨然成为网民唇枪舌战、发泄个人私欲的场所。这一方面与实行网络监督, 维护社会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带有人身攻击的网络语言暴力也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 通过“人肉搜索”这项技术, 将当事人个人信息公布, 当事者不仅要忍受网络上的群体围攻, 更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骚扰, 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这种“无限制的网络自由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无政府主义的产生” (4) , 进而引发公众民主情绪的原教旨主义, 使网络沦为助长舆论暴力的助推器。

(四) 网络监督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目前, 在网络监督过程中, 对于如何进行监督、如何信息公开、如何正当言论自由等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法律给予明确的界定。因此这就造成网络世界里的秩序混乱。一方面, 没有制度约束, 各种偏激或极端行为就可能带动整个公共舆论, 一些好事者更可能借机煽风点火, 混淆视听, 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 危害社会稳定;另一方面, 缺乏制度保障, 怎样保护检举揭发者或评论者的合法权益, 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缺乏最基本保障的情况下, 难以调动公众真正的监督热情和积极性。因此难以实现预期的监督效果。

三、网络监督长效发展之理性选择

(一) 必须要重视网络监督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网络技术的普及必将带动网络监督在民主政治过程中的发展。基于网络监督这几年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们意识到网络监督必然会成为未来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因此, 领导者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网络监督的正面影响。把网络监督作为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一面镜子。对涉及民生方面的问题, 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及时妥善的处理。对群众的批评、建议要虚心接受, 同时要在各个基层自治点, 拓宽网络监督面,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和反馈意见的及时传达。以此推动政府改进工作方法和态度,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 完善法律制度, 使网络监督规范化

网络监督优越性的正确发挥, 离不开一定的制度基础。网络的健康发展, 也需要一定的制度约束。针对目前互联网上经常出现的造谣生事、网络暴力、借机炒作等行为, 我们需要法律在某些领域对于相关行为给予明确界定和正确引导。目前, 我国已出台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站管理工作细则》等法规, 但是在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如何进行信息公开、如何正确行使权力与义务等细节方面还存在制度欠缺。对于一些细化的环节,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与完善。在给公众创造言论自由新天地的同时, 积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同时保证一切网络活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推动互联网制度化、正规化发展。

(三) 拓宽政治表达渠道, 建立网络监督的长效机制

网络监督是底层群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表达政治观点、反映政治诉求、要求政治参与、维护政治利益的重要渠道。政府部门作为公共利益的执行与维护机构, 必须积极关注网络力量的意见。倾听民意是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原则的重要体现。但是网络信息可能夹杂个严重的个人情绪与主观判断, 政府部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必须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政策措施, 依法办理。坚持理性法治精神为导向, 利用严格的法律程序, 保障社会稳定。网络监督是政治表达的重要途径, 也是新形势下参与的重要方式。但是技术先行, 法律落后的情况严重影响网络监督效果的实现。因此, 必须完善网络监管制度, 改变网络监督非制度化监督方式的社会地位。当然, 网络监督是一种民意补充表达方式, 仅靠网络显然不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要求 (5) ,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听证会制度等各种参与途径, 拓宽公众政治参与渠道, 利用制度化的政治诉求方式, 充分表达公民政治权利, 保障公众政治利益。

(四) 提高公众道德素质和自律精神

在推进网络制度规范化的同时, 也要普及公民道德教育。网络监督的合理、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当前状态下越来越多的不良语言、谩骂行为甚至是网络暴力与人身攻击行为, 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正当权益, 也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制度化规定的有效实施, 离不开公众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因此, 需要提高公众的道德素质。自觉规范网络语言、自觉控制个人情绪, 积极提高对信息真实性的判别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在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前提下, 积极履行维护网络和平的社会义务。

摘要:全球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以来,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掀起社会领域巨变的同时, 也推动了政治领域的改革。很多热点事件往往依靠网络引发社会公共舆论, 并进而在强大舆论压力下推动政府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互联网已成为公众监督政府和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监督,政治参与,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①[荷]斯宾诺莎.神权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第277页.

②我国一亿多人用手机上网[EB/OL].[2009-04-19].http://zqb.cyol.com/content/2009-04/19/content_2629706.htm

③刘京, 陈旭玲.网络技术与公共领域的衍生问题[J].江汉论坛, 2003, (11) .

④王力勇.网络并不必然带来民主[N].学习时报, 2009—3—9.

理性时代 第9篇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将农村地区相邻的小学进行合并, 这一政策被称为撤点并校政策。自该政策公布以来, 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在全国各个村镇之间如火如荼的举行。

十年来, 撤点并校政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阶段, 萌芽期, 我国最早涉及撤点并校思想的政策文本是1992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精减民办教师队伍, 提高民办教师整体素质。这一阶段对精简教育规模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第二阶段, 启动实施期,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发布是撤点并校政策正式启动的标志。《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布局, 要求小学就近入学, 初中相对集中, 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一阶段, 撤销合并了许多教育资源薄弱的中小学, 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效率。第三阶段, 全力推进期, 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快了撤点并校的步伐, 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因过多的撤点并校, 加重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成本, 辍学率开始上升。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撤点并校要适应城乡发展需要,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政府开始转向关注和调整基础教育的机会均问题。第四阶段, 后撤点并校期,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可以视做该政策的结点, 《意见》指出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要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 要积极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

至此, 撤点并校的步伐缓慢下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深化改革, 担负着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自然也要改革,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所以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如何科学合理的布局基础教育学校, 既能提高教育质量又能兼顾教育公平, 使教育的发展能跟上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 这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二、问题提出:撤点并校政策意图与实施矛盾

(一)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

撤点并校政策于2001年制定, 该政策是基于当时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而制定的, 是出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来考虑的, 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1.教育经费短缺, 精简教育投入

据统计,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为4637.66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19%, 远远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教育投入本身就不足以支撑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教育事业, 迫切的需要精简教育机构、优化教师队伍、整合各方教育资源, 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详尽阐述了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来筹集, 农村地区县级政府财力薄弱, 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 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 大大减少了乡、村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 通过撤村并乡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基础教育学校随着村子一起消失。

2.学龄儿童减少, 整合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学龄儿童人口数量减少, 很多地区学龄儿童年龄阶段分布不均, 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撤点并校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需要。1982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有效的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这使得新生人口数逐年下降, 从而导致学龄儿童年龄分布失衡。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0-14岁人口数量为22245万人, 占总人口的16.6%。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 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转移的更快, 城镇中心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确实优于农村地区, 吸引了大批学生先于家庭向城镇转移, 导致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迅速急剧减少, 撤点并校势在必行。

3.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城镇与农村在教育水平方面差距还是很显著的, 首先, 教师队伍方面, 城镇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远远大于农村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发展机会、工作待遇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师严重缺乏。而且, 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都优于农村地区的学校, 据调查, 农村地区学校基本上没有塑胶操场、完善的体育设施、音乐教室、多媒体设备等。鉴于城乡教育之间差距如此之大, 政府也致力于解决农村地区学校所面对的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 在这种背景下撤点并校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既可整合教育资源又解决了农村地区教师稀缺的问题。

(二)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过程的偏差

撤点并校政策本是解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间教育公平的政策, 但是地方政府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导致学校的布局调整有违政策初衷, 给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带来不少的问题。

首先, 撤点并校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地调整, 甚至更加疯狂地不计后果的一刀切式的撤村小并乡小。在2006年之后, 撤点并校进入全力推进期, 问题开始显现。经过第二个阶段, 已经撤掉了一批教育资源薄弱的村小, 此时政府需要放缓撤并的步伐, 根据学校的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来制定下一步的撤并计划。就如同60年代的大跃进一样, 全国各地的撤点并校进入一种盲目状态。

其次, 2006年国家免除农业税, 对乡、村政府来说将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 而乡、村政府则采取撤村并乡的方式来解决财政问题。早在2001年国家就规定了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乡、村学校的教育经费也是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 因此, 乡、村政府在撤村并乡的同时将村小也一并撤离, 地方政府钻了政策的空子, 带来的后果自然是恶劣的。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违背了中央政府制定政策的初衷, 这种矛盾必将次政策推向废除的深渊, 同时也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候考虑并不全面, 政策实施的监测制度不完善。

三、撤点并校让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1. 学生上学成本增加

撤点并校政策导致学生上学成本增加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同学们得到离家远的乡小读书, 年龄小的孩子寄宿不能自理, 大多由父母在乡小附近租房陪读, 不仅增加了家庭的教育经费支出, 而且减少了家庭劳动力从而减少了家庭经济来源;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便可以寄宿, 住宿费、生活费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乡小由于合并, 突然之间生源多了起来, 学校的设施建设跟不上, 学生宿舍、食堂条件差, 对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学习来说非常的不利;另一方面, 学生家距离学校比较远, 农村地区道路崎岖且天气多变, 这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造成很大的隐患, 事实证明, 近几年学生往返于学校家庭的途中不安全事故频发, 很多家庭表都示学校撤并以后孩子上学难、上学贵。

2. 教师教学负担加重,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撤点并校的大肆举行加之配套政策的不完善, 对于老师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方面, 农村地区的学校有很多的代课教师, 撤并学校势必会导致大部分乡村教师下岗, 老师们人心惶惶,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工作懈怠, 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乡镇学校的学生陡增, 学校并没有建设新的教学楼, 只能把新来的学生与原来的学生合并, 这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教学负担, 有碍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 寄宿生的增加也增添了老师的额外工作压力。教师不仅要教学, 还要管理寄宿生的日常生活, 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教师们的精力, 使其无暇顾及业务成绩的提高, 这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也违背了撤点并校政策的初衷。

3. 乡村文化断裂

学校是传播知识、传递文明的枢纽站, 学校、村民和村庄一直都是以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群落的方式存在着, 村民认为学校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对知识的崇拜和敬仰都寄托在学校上, 村落学校被撤销会破坏该地区社会单位的完整性, 会让村民从心底误以为该地区一个生命周期的结束, 会淡化村民们的归属感。另一方面, 家长一方去城镇陪读会引起相应的家庭矛盾, 引发社会问题, 比如离婚率增加等。同时, 孩子从小就去城镇上学, 远离家乡, 会导致乡土认同的消失、乡村文化的断裂。而且, 大多数被撤掉的学校一直都闲置着, 地方政府并没有对其加以合理的利用, 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总之, 不依据现实情况而过分的撤点并校, 与之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局部地区教育质量下降, 教育机会均等难以保障, 乡村文化失去依托点等等。在后撤点并校时代, 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撤点并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基础教育的出路

随着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到来, 撤点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愈发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 总结十年来的经验, 为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 促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平, 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1. 进行地区调研, 确保教育政策的可行性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之一, 任何教育改革或者教育政策的推行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此,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改革措施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那么深入村落内部, 深入学生中间进行现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分了解撤并地区学校的服务半径、教育成本是否合理, 以便制定相应的纠偏政策。其次, 要全方位、多角度的考量撤并地区政府、农民及学生的经济损益、文化损益、教育损益, 尽量避免农村地区撤点并校导致的家庭贫困、社会矛盾。

2. 农村小班化教学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各级政府都应当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 促进教育稳健发展。目前, 国内外都在倡导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而且能够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 提高学生的成绩, 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另一方面, 撤掉的学校大都闲置, 可以选择一部分合适的学校进行小班教学, 及合理利用了这些校舍, 又能主动出击应对生源减少的问题, 而且还有利用带动大学生就业, 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

3. 监测与评估方法的多样性

评估与监测是检验一项政策实施效果的最佳途径, 撤点并校之所以与其政策制定的初衷相违背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 以至于在2006年以后, 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而钻了政策的空子, 在撤村并乡的过程中撤掉农村地区的学校。因此, 为了评估的科学性, 在进行政策效果评估时我们应立足于不同学科来对该政策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估, 从而全面的检验该政策实行后在教育、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所产生具体效果, 及时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矛盾并不断地调整政策的实施方案, 切实做到一切政策皆利于民。

摘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在农村地区实行撤点并校政策, 该政策从萌芽、启动、全力推进到现在的暂停整顿, 十年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撤点并校政策制定的初衷及实施过程中的矛盾, 立足不同角度剖析撤点并校政策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 诸如:学生上学成本增加, 教师工作压力与负担加重, 乡村文化断裂等等, 基于以上分析思考后撤点并校时代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后撤点并校,农村基础教育,教育资源,学校布局

参考文献

[1]陈跃培.公共物品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137-138

[2]雷万鹏, 谢瑶.学校规模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 2013, (5) :50.

[3]范先佐等.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背景、目的和成效——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的调查与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24-125.

[4]任柏强.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我国的“三农”问题[J].人口与经济, 2004, (6) :1-6

理性时代 第10篇

个人网络筹款的崛起在慈善活动中出色的表现在网络时代, 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不断成熟, 关于募捐的曝光率已经越来越高, 出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个人募捐有如此大的关注度也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一) 成本较低

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民众逐渐抛弃传统媒介, 而网上的一切行为都只需付出较少的成本。

(二) 简单易行

慈善机构经常捐赠物资和钱财, 人们的心理抵触舟车劳顿去捐赠这些, 但网上只需要主观考虑过后转账即可。

(三) 实际效应

网上募捐的发展让需要救助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走向了更加公开透明, 速度快, 救助快, 范围广。个人网络募捐反映了这个社会的需求, 显示出时代的进步。

(四) 方式多元

传统募捐是由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报刊、电视等媒体发起的。个人网络募捐则是利用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网络, 打破了时空局限, 满足了人们的意愿。

(五) 弥补缺陷

我国现有的救助项目范围、资金来源较少, 个人网络募捐社会覆盖面大, 在各方面弥补作用显著。

二、现状的困境分析

(一) 监督的管理机制缺失

及时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社会捐赠的质疑。网络收集的目标是具体的, 所以筹集资金和物资, 应当按照专项基金筹集的资金捐助;在使用中经常会有剩余, 如何处置这部分也应向公众公布。但由于没有相关规定的制度, 个人网络募捐在社会上更多存在质疑的声音。会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诈骗方式, 危及社会的发展。

(二) 捐赠的主体可能不适格

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一般情况下非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公益事业单位不得接受捐赠。个人网络捐赠的发起是一个人, 因为它不是法律主体, 它的合法性往往受到质疑。另外, 我国的法律制度以个人为主要融资制度缺失, 没有赞助商的条件为合法募捐指导, 个人募捐是一个特定的人或事, 是社会对它的需求的结果, 但“个体”是一个非法定机构。

(三) 信息的真假存在质疑

网络的虚拟性决定了隐藏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免费的简单的文字照片可以成为一个组合的救助信息, 各种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更加方便。一方面, 救援信息网络平台可能不会逐一审核, 另一方面从公共网络获得救济中存在着信息的筛选难度, 不能确定捐助者信息的真实性。

三、规制对策分析

(一) 完善立法

只有在法律制度得以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 个人募捐方可有效可控。但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 因而, 首先应完善立法, 提供法律支撑。明晰个人网络募捐的法律地位, 给其发展空间;公开个人网络募捐的形式、内容、要求、筹款计划, 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等。

(二) 加强管理

除了法律制度的规定, 个人可以作为募捐发起的主要。目前, 学术界在监管和监管后有两种观点, 这两个都是提交给监管部门提交集资材料的时间来区分。在监督未注册申请前, 发起人需在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和公示, 并可进行审批。后者, 要突出备案记录, 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监管部门备案, 并在网络公示, 监管部门要引导或追责。事后监管更能克服急救情况或很长时间的审批, 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三) 完善监督机制

要加强网络监管, 保障网络募捐的真实性。通过依法监管和提倡互联网行业的法律道德自律, 防止以募捐为名进行欺诈活动。欧美发达国家就网络监管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体系, 以保障网络募捐过程的透明度。我们应当要求个人发起募捐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 符合社会公德, 募捐信息应充分透明, 实行网络公开制度;同时, 互联网网站应承担监管责任, 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拦截过滤虚假募捐信息, 清朗网络募捐环境。

摘要:当下我们处在一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个人募捐信息借助网络平台遍地开花, 一方面是弱者求助, 将其作为社会救济的补充, 另一方面是虚构欺诈, 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大量敛财。目前, 个人募捐方式多样, 情况复杂, 相关相律法规尚未出台, 有关部门缺乏明确的处理态度, 对于个人募捐是否合理合法的争论从未平息, 各方观点分歧很大。我们选取个人募捐存在的合理性及规范化管理之路的探讨作为研究重点, 聚焦民生, 具有先进性、人文性、务实性、科学性, 对于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募捐,网络救助,合理性,监管,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嫣.我国网络公益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2]张晓光.我国网络慈善运作模式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4.

[3]桑小敏.我国网络募捐行政监管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4]李磊明.慈善事业:创新与发展[N].宁波日报, 2013-11-19A07.

多元时代下新型教师素养的理性解读 第11篇

一、教育信仰:新型教师的“动力之源”

有人曾问三个建筑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回答:“砌砖。”第二个回答:“挣钱。”第三个回答:“建造世界上最有特点的房子。”后来第三个工人成为有名的建筑师。职业信仰,决定着一个人的行走方向。

作为教师,我们将如何从心底里描述自己的教育行为?教书?挣钱?还是与一个个独特的生命相遇,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信仰,决定着一个教师的生存状态和职业旨趣。

教育信仰,是教师回到教育原点追问的产物。人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教育能真正导向人的完善和幸福?这些最本质的问题是一线教师需要持续追问和反思的,这些思考均具有让教育者脱胎换骨的潜质。师范院校毕业时,是否有自己的教育信仰?千百次地游走讲台之后,是否还在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还会常常叩问自己的教育方向、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教育信仰,通常作为一种意识深处的价值皈依,支配着教师的行为。当我们在心底里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之类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教育行动和自身的成长便有了准则和方向。是浑浑噩噩误人子弟,还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是照本宣科,还是以研究的心态做教师?是只围绕着分数精耕细作,还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

当然,坚守教育信仰的过程往往伴有痛苦,因为当下的教育生态并不让人满意。特级教师李镇西这样感慨:“我越来越觉得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在良知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分数成了所有学生的人格标签,也成了所有教师的全部光荣,或者耻辱!”在这种情况下,您还能坚守您的教育信仰吗?

我们可能会有所妥协,就像山东省名师孙明霞所说的那样:“面对着种种‘反教育’的行为,我是那么无能为力,有时也不得不迎合一下———逼着学生背书,逼学生做一道道反复练习过的题目。但我还是努力让我的教育教学活动少一些‘反教育’的行为。”在这种妥协中,孙老师感到的是无奈和苦闷。“在这种形势下,您是否还会坚持自己?”面对这样的提问,孙老师毫不犹豫地说“会坚持”,“因为我不会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代价去迎合‘反教育’,哪怕完完全全被‘反教育’给包围了,还是要努力做点真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片蓝天”。

拥有自己的教育信仰,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对种种“反教育”的行为敢于说“不”,这是新型教师的“准入门槛”,也是新型教师的动力之源。我们不忍苛责只围绕分数打转的老师,但这样的老师无疑不是“新型教师”。

二、专业发展:新型教师的“立身之本”

目前,教育部正在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了国家层面对教师专业化的高度重视。专业化,应该是新型教师的首要标准,也是新型教师的“立身之本”。我们常把师德放在考察教师的首位,这应该是始终坚持的。但新时期的师德应该有新的标准和内涵,因为,做教师,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努力让自己更加专业化,是新时期师德标准的题中应有之意。

教师专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和医生、律师一样是属专门的职业,旁人无可替代。但客观地说,在今天,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整体上还不高。可喜的是,我们正处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上,教师专业化的前景在不远的未来清晰可见。“只要拥有知识的人都可以做教师”,这样的时代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通往教师专业化的快车道上,我们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都要不断更新,以自身的专业化推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从而赢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特有的职业尊严。

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知识结构: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通识性知识主要指教师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视野,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这种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性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之树的庞大根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细分越来越明显。教师应该适当打破专业壁垒,就像特级教师高万祥老师所说:“不管是不是语文教师,我们身上都应该有一些书卷气,有一点诗意,有一点人文情怀。”同样,不管是不是理科教师,我们至少对于影响人类的科学进程有所了解,哪怕是科普性的了解;不管是不是历史、哲学教师,我们都应该在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成果中穿梭……“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的这段话尤需新型教师记取。

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重视的一种教师知识,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之后,中小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已经比较完备。仅仅从知识授受来说,对于学生所需要的“一碗水”,大多数教师已够得上“一桶水”的标准。但“这桶水”的“水质”如何?其中是否还缺少一些“微量元素”?这需要每一个教师进行自我审视。而且,知识的加速更新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现代化,让教师一不小心就会落伍,要想在本学科领域成为行家里手,需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使教师本体性知识不断深入和完善的动因,有时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的需求,更是专业兴趣和知识本身的魅力使然。

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这部分知识很多教师是“先天”不足、“后天”不重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上对条件性知识的教学重视不够,各专业院系所学的所谓师范专业公共课,只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而且不少教材知识结构老化。空泛、生硬、无用之学……这是不少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课程的第一印象。从教之后,由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使然,很多教师只忙于“低头拉车”,顾不上“抬头看路”,教育理论更成了“无用的空谈”。条件性知识的缺失是阻止千万教师从教书匠成为教育家的最大短板。

教育实践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必然产生对教育理论的需求,只是这种需求对一些教师来说并不自知。当“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读到了一部教育经典著作,接触一个理论根底深厚的名师,便会有了顿悟,甚至教育人生因此而发生转折。有位青年教师这样谈到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一点点读下去,我所受到的震撼也一天比一天大———原来那么多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如课堂生成问题、学生主体问题等,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深刻地论述过。”相信这种“高峰体验”很多教师都有过。当您静下心来,走近一座座教育史上的精神雕座,走近教育理论,透过看似枯燥的文字,您会发现诗一般的教育应然状态的描述。自此,您打开了一扇通达教育澄明的门,您会发现,您的教育行为有了根基,不再满足于依赖教参教学,而是在自己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逐步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新型教师,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这是一个自我启蒙、再启蒙的过程。通达教育澄明的门,您找到了吗?专业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一些教师的专业写作一直都是单纯地记录教育事件和课堂细节,很难对教学设计和教育事件进行深入的反思,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教育理论的缺失。让我们记住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话:“如果教师并不感到自己是与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伟大教育家的精神息息相通的,那是怎么也算不得一个优秀的教师。”

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实践性知识通常呈现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呈现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锤炼课堂,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学机智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事件发生的瞬间作出迅速决定的智慧。这种智慧很难由别人教会,也很难从书本中获得,而是在长期亲历教育现场中慢慢积累、历练形成。

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三块“桶板”,任何一块有短板,都会成为专业发展的缺憾和绊脚石。而实践性知识是“箍桶”的“铁条”,这三块“桶板”只有通过“铁条”的整合才能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专业素质。前三方面的知识归根结底是为实践性知识服务的,最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新型教师,是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做教师,把教育与研究融为一体,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

三、生活情趣:新型教师的“魅力之裳”

生活情趣,是教师的“魅力之裳”,也是学生的福音。一个除了教授本专业知识而对其他领域毫无兴趣、不愿涉及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可敬,但也会生出乏味甚至可悲。

有生活情趣的教师才会濡染出有生活情趣的学生。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并且在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长久的影响。

其实,教育生活的周期性和琐碎性容易让人滋生出怠惰和无趣,正如张文质老师所说:“把教师工作与艰辛、困难、忙碌、琐碎、压力重重等各种令人望而却步的词汇并置,其实也是再恰当不过的。”在教育之外,我们需要有爱好和兴趣来驱走疲惫,放松情绪,享受生活,陶冶情操,提振精神。

爱好和兴趣不能简单地与情趣划等号,但情趣常常通过兴趣、爱好表现出来。琴棋书画,打球游泳,养鱼种花,旅行摄影……新型教师,会把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爱好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时擦亮心情,丰盈内心,舒展性情,增添魅力。

在成就新型教师的路上,让我们结伴前行。

新型教师的形象日渐明晰,教师专业成长的密码和途径其实也并不难寻找,难的是在柴米油盐的困扰中、名利浮躁的缰绊下,依然能够执著前行。

在前行中,很多教师一个普遍的感受是孤独感。对于走在专业发展之路上的教师而言,孤独感不可避免。这种孤独之于教师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专业成长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成长过程中实践智慧的形成和思想的演变必须经由一段艰难的修炼和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有追求的老师都会体会到一种孤独。二是在当下的教育生态中,读书写作、“磨课”交流等并不被一些教师所认同,甚至会被视为一种迂腐,在这种情况下坚守教育信仰、寻求专业成长,更会感到一种孤独。

理性时代 第12篇

什么是“理性”是什么又是“技术理性”?马尔库塞在《理性与革命》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认为理性是对现实的一个否定性或者革命性的概念, 理性或思想成了一个价值判断的依据。在此之前, 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实现了理性, 马尔库赛对此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他不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理性社会, 而是资本主义把理性缩小为一种技术意义上的“理性”, 把理性概念中最核心的价值判断从理性中清除出去。“是否正确”的价值判断被“是否有效”的技术评估所取代, 这导致了技术的盲目突飞猛进。技术的典型表现是人的价值丧失, 因为技术成了一种尺度, 人成了“量”的概念, 而不是“质”的概念。

“当人们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因自己创造的机器提出的技术要求所塑造时, 更改的自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1]马尔库塞在这一论著中显示出他在无产阶级和个体之间, 更倾向于个体。在技术社会, 最可怕的不是无产阶级的消失, 而是个体的消失, 这一想法大量出现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然而, 马尔库塞后期似乎一直未能克服成为一个反技术的浪漫主义者与技术进步论者之间的矛盾。每每谈到技术解放作用时, 他总是轻描淡写带过, 似乎对自己也充满了怀疑。

在论述理性概念时, 马尔库塞弱化了政治色彩, 而把“技术”看做理性由内在化走向外在化的根本原因, 认为技术进步, 超越了个人, 它无条件要求个人服从于它的合理性, 这样, 对现实任何不满, 都被认为是对真理或者科学的背叛, 因为现实本身就是“理性”。因此, 从理性的最终意义来说, 既然不产生于每个个体的私人理性, 那么这种外部的理性怎样产生?又怎么发挥作用呢?所以, 这是一种“非理性”。马尔库塞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对的, 因为发达工业社会已经形成一种跨越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差异的新的意识形态, 那就是技术理性及制度化, 技术理性成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可以说, 马尔库塞的这种思想, 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他与马克思不同的是, 他的“物”不是“经济基础”, 而是“技术”, 所以, 他寻求也不是解放生产力的无产阶级革命, 而是从技术的统治下解救人类。

二、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马尔库塞尝试把技术理性作为阐述发达工业社会的重要角度, 将技术理性从多个因素中突出出来, 使其成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核心特征, 这种对技术的偏移, 在他《单向度的人》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阐述得淋漓尽致。

50年代中后期, 发达工业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战二战结束后, 形成了冷战格局, 各国之间, 由军事的直接对抗, 转为国力的竞争, 这为技术的飞速发展注入了一种狂热的激情, 谁在技术上领先, 谁就在竞争中占优势。《单向度的人》副标题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析”, 这让人联系到一切发达工业社会, 意识形态已经终结,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即技术理性。那么, 技术怎么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呢?

发达工业社会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它不是以暴政进行统治, 而是借助于技术的合理性来进行统治, 在技术的合理性的名义下, 压制着社会中的否定力量。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成了一种政治统治, 一种意识形态, 更实质的是, 成了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肯定性思维方式。这种病态的肯定性思维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政治领域中, 技术理性导致的单向度化最明显地表现在阶级概念的消失。马尔库塞说, “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着一种舒服、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 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2]马克思曾以一种有机主义的情感盼望分工消失, 然而分工不仅没有消失, 反倒更为周密细致, 对规范化要求更严格, 而对个性要求越来越少。在文化领域中, 发达工业社会利用技术理性一步步清除西方“高级文化”中的对立性因素, 它突出表现为文化的世俗化。马尔库塞所说的“高级文化”是指工业社会至今仍承认其道德、美学和思想的价值, 是一种前技术文化。

马尔库塞对“前技术文化”的肯定, 实际上和德国浪漫派当初“回归中世纪”的情感类似, 本质上是对机器文明的反感。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 他对现代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当然也持否定态度。最终, 这些都会表现为“个体”在发达工业社会里消失, 发达工业社会实际上瓦解了“个人生活”。

三、“前技术时代”的臆想

马尔库塞回归的内心究竟是什么呢?马尔库塞的乌托邦的内在化, 使乌托邦主不亦乐乎成为一种幻想的能力, 而艺术的特征就在于幻想, 马克思的人类学对马尔库塞的直接影响在于他也开始臆想一个没有分工和异化劳动的诗意“前技术时代”, 即一个与散文化的工业时代具有质的区别的和谐自由的状态, 是一个没有现代技术和机器的时代。

马尔库塞思想中的两条线索, 一个表现为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论的义, 一个表现为浪漫派的历史退化论的悲观主义。在他看来, 现代技术的运用, “劳动”在质的意义上是马克思所说的“体力劳动”, 而是一种“技术劳动”, 它抑制了人的自由, 甚至, 抑制了人对自由的想像, 那么, 必须对这个社会从整体上进行否定和拒绝, 真正的革命应该是解放个体的内部, 自由的人才能创造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这时, 马尔库塞必须回到马克思, 必须先通过弗洛伊德的“本能”桥梁, 最终落脚点则是席勒的“感性”或“审美”。

“艺术不能改变世界, 不过, 它能改变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 而这些男人和女人能够改变世界。”[3]这段话中, “艺术”悄悄取代了“本能”, 因为艺术维护着幻想, 它存在的理由就是幻想, 它的乌托邦性在于它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载。就这样, 艺术成了马尔库塞在失去光明前景的黯淡前景下的一种希望, 并且是惟一的希望, 我们靠什么来逃离这个思维压倒一切的工业社会的现实呢?惟有幻想。

在《乌托邦的终结》的结尾处, 马尔库塞说自己“是一个绝对不可救药的感伤的浪漫主义者”。[4]批判哲学只不过完成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 但它没有提供重建它的灵感。对马尔库塞来说, 重建的灵感来自于前技术时代的艺术中。不过, 当他最终认为前技术时代的文化使前技术社会逃离了压抑时, 他自己也最终从这个世界上逃离了, 或者说, 遁入了美学。对他来说, 他看到了一个没有被彻底制服的领域, 那就是孤独个体的内在自由, 这个个体是一个审美的个体, 是作家和艺术家, 这种内在的自由, 是一种幻想的自由, 是文学和艺术中的幻想。尽管马克思也持类似观点, 但与马尔库塞怀旧的乌托邦不同, 他寄希望于彻底解放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革命。然而, 马尔库塞的思想失去意义了吗?当然不, 哲学的根本任务并不在于解决问题, 而在于提出问题, 马尔库塞提出的否定性思维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危机, 他对当代工业社会的批判是振聋发聩的。这是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快乐和忧伤, 幸福或苦难, 自由与限制, 构成了社会的多样体验, 它需要理论批判的力量, 希望再次从批判开始的地方起航, 它连接着过去和未来。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中, 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具有沉郁的历史态度和激情的现实批判精神, 终其一生关注着社会主义现实运动, 致力于当代发达社会的理论批判。在他的众多思想中, 对“技术理性批判”是最负盛名的。他的代表作《单向度的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文化、科学技术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可以说为研究当代工业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关键词: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幻想

参考文献

[1]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76-177.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50.

[3]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刘继,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32-3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理性时代】相关文章:

新时代的理性爱国08-06

新理性时代园林景观设计论文04-13

生活理性05-11

理性因素05-15

理性调控05-16

理性辨析05-17

理性特征05-30

理性模式06-01

理性创新06-01

市场理性06-02

上一篇:运行注意事项下一篇:公司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