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路径范文

2024-09-10

护理路径范文(精选12篇)

护理路径 第1篇

关键词:男科,临床护理,护理路径

护理路径是临床上具有较高效益的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同时有效节省了治疗成本, 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这种护理模式对医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医院以及相关科室要用于采用询证护理并做好护理系统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这种护理模式在男科中的应用[1]。为了探讨护理管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在男科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我院男科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2013年5月男科接收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23±0.85岁;患者中, 勃起功能障碍11例, 前列腺炎23例, 不孕不育34例。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34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采用温柔细致的语言对待患者, 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及时嘱托患者各项注意事项。尽力争取家庭的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药物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疾病种类进行药物护理, 要向患者详细解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 要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

1.2.3 综合护理

依据病人的病情制定科学精确地时间框架, 不同的疾病类型要采用不同的设计路径。护理内容: (1) 基本资料:患者的姓名、文化程度、疾病类型、手术名称、所用药物、手术日期以及主治医师、责任护理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等[2]。 (2) 护理流程:主要包括患者从入院、检查、手术直至出院, 每一天需要接受的护理内容。主要是患者每天以及每一个班次需要接受的全身检查和评估、全身检查以及重点护理措施、所用药物、饮食、心理护理、身体活动以及疼痛护理等。 (3) 护理目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要达到最佳身体状体, 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有效减轻, 手术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4) 护士职责:除了做好基本护理措施以外, 还要做好交接工作, 交接班时一定要做好交接工作, 由上一班护士向即将上岗护士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重要的护理措施等。 (5)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治疗需要等, 总结详细的护理经验, 依据本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良好的路径表, 采用护理流程为路径表的纵轴, 主要包括医疗措施、饮食、健康教育以及患者满意度, 同时要详细标明患者的护理目标和具体护理记录, 采用时间框架作为横轴。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为2988.12±50.14元, 住院时间为2.15±0.14个月, 患者的满意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3122.56±160.89元, 住院时间为2.98±1.23个月, 患者满意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男科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男科护理治疗效果。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 护士要向患者详细讲解CNP的主要护理内容和护理方式, 认真了解患者的主要护理目标, 向患者认真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努力争取患者的配合, 争取患者能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3]。在男科护理中实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实现男科医疗护理的程序化以及标准化。采用这种护理方式之后, 护理人员要定时评估患者的病情,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良好的护理方案, 在病情出现反复时, 要及时进行处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性。 (2) 将患者的主动性发挥到最大, 在这种护理模式中, 患者能够自主参与到临床护理方案中来, 对疾病的了解会更进一层, 在与医生的配合等方面能够提高主动性。降低了患者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情绪, 提高了护理水平。 (3)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这是临床护理管理路径最重要的优势。采用这种护理方式, 患者能够在入院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体检查等各项项目。 (4) 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 临床资料显示, 这种护理方式之下, 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有效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在的护理方式。

综合分析本文的资料, 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医疗花费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率比较高, 临床护理路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关育仁, 关亚萌.浅谈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 2011, 15 (11) :14-16.

[2]陈志, 张云哎.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58 (14) :101-102.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 第2篇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院领导)

访谈人员:主管院长,后勤处长,护理部主任

评价要点:护理发展概括,管理目标,两年优护院领导支持落实情况,三级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护士条例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调配,人员招录种类,待遇,同工同酬,床护比,后勤支持,配送,陪检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护理部)

访谈人员:护理部主任,干事

评价要点:护理规划,优质护理服务计划,管理目标,保障措施及评价、会议记录、护理部职责分工,分级管理档案,全院护理制度,常规,规范,操作规程适时修订,制度落实督导,岗位管理,分层职责,工作标准,督导检查,分层培训情况,重点岗位资质,专科护士,培训,绩效考核方案,督导检查,同工同酬,人力配置方案,床护比,护士人力调配方案,有培训,调配记录,护理质控管理,分级护理制度督导落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措施。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内科病区)

访谈人员:护士长、护士、患者及家属

评价要点:科室简介,护士长排班,分级护理制度、医护知晓、分层使用、能级对应,人员资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责护工作流程,依据患者需要修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评估,护理常规,专科护理常规,技能操作规范,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管理,职业伤害处理程序、分级护理制度督导落实,绩效考核,设备维护,护理管理目标,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外科病区)

访谈人员:护士长、护士、护工、保洁员、患者及家属

评价要点:分级护理制度,医护知晓,分层使用,能级对应,培训,人员资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责护工作流程,依据患者需要制定修订护理计划,身份识别,管理目标,宣教,患者转运,管道,约束,环境,隐私保护,应急管理,疼痛评估,风险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技术操作并发症处理,医嘱处理,给药流程,输血制度,护理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管理,职业伤害处理程序,分级护理制度督导落实,绩效考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急诊科,输液室)

访谈人员:护士长,医师,护士,患者家属

评价要点:急救流程、多发群体外伤处置应急流程,患者评估,人员急救资质,多部门协作计划,隔离,术前准备,物品管理,患者转运,绿色通道,身份核查,给药流程,应急预案,垃圾处理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新生儿、产房)

访谈人员:护士,清洁工

评价要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技术规范,人员资质,培训,消毒隔离,应急预案,责任制护理≤6患儿,重≤3患儿,新生儿,产房质控标准,隔离产房,高危药品,基数药品管理,安全管理,应急演练,职业防护,设备维护,胎盘、死婴登记处理、清洁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重症监护)

访谈人员:护理人员,医生,患者家属

评价要点:危重护理常规,技术规范,患者安全评估,门禁、设备管理,危急值、消毒隔离,感染控制,输血制度,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基数药品管理,不良事件报告,给药流程,身份识别,约束制度,消防安全,患者隐私保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供应室)

访谈人员:护士长,护士,相关科室护理人员

评价要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知晓度,人员资质,培训,内外环境,内部流程(由污到洁)、感染控制,灭菌检测记录,发送与回收区域,通道,召回,应急管理,职业防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门诊部,住院处)

访谈人员:护士长,护士,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评价要点: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执行,随访机构,制度,特殊患者入,出院便民措施落实情况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导管室)

访谈人员:护士长,护士

评价要点:执业许可证,人员资质及授权,文件资料,诊疗技术规范,应急预案,职业防护,抢救设施,培训及考核,设备使用及维护,记录,介入诊疗方案及授权,监管,评价,改进,介入诊疗器材购入,使用,废弃等级管理,职业防护,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血液净化)

访谈人员:护士长,医生,护士

评价要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岗位职责,人员配备,人员资质,岗位培训,分区,流程,设备符合要求,病例,登记,透析,化验,用药记录,并发症处理,消毒隔离,感染控制,设备管理,抢救车,应急演练,职业防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分析,整改记录等。

医院等级评审护理现场评价路径(手术室)

访谈人员:护士,医师,手术,麻醉师,患者及家属

护理路径 第3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外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69-02

外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普外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脑外科疾病、泌尿外科疾病等,这些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采取積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和科学护理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再加上患者治疗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1]。近年来,临床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为59.3±1.2岁,病程在1-6天,平均病程为3.5±2.4天;对照组有患者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控制在42-67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病程在1.2-6.5天,平均病程为4.2±3.1天。研究中,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入院后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患者的主治医师和护士,告诉患者物品摆放、保管等,并给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入院第二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饮食,让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并指导和告诉患者家属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入院第三天,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的认识;入院四五天,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用药指导(包括用法、剂量等);出院前三天医护人员告诉患者相关知识,让患者进行锻炼;患者出院当天,让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等[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利用SPSS1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实验组(12.8±6.7)天基本痊愈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8)天(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3.讨论

外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且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其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新提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这种模式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本”的理念,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的护理方法。在外科患者中实施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减少医患纠纷,让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预期的护理效果等,具体方法如下。

3.1心理护理

外科疾病患者入院后均伴有一些临床症状,心理不免会产生消极、恐惧等心理。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消除消极心理,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0%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实验组(12.8±6.7)天基本痊愈出院,短于对照组(15.5±5.8)天(P<0.05),这个结果和张巧惠等人[3]实验结果相同。

3.2加强日常护理

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的病房中度过,通过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消磨时间,增加家属和患者对我院的认同感。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确保患者根据预定的护理步骤进行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治疗痛苦,降低并发症等,同时还能够减少护理失误率[4]。

3.3完善机制,加强应急措施

为了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医患纠纷,医院应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制度等,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时找出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治疗,降低风险系数。

综上所述,外科发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疾病种类较多,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易平.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122-123.

[2]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0:1836-1838.

[3]卢章云.临床护理路径中单病种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2(34):66.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 第4篇

关键词:临床护量路径,脑出血,护理

目前, 饮食及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加之人口渐步入老龄化, 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具有高致残及致死率, 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的同时, 开展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预后的关键。临床护理路径是一整套整体的医疗护理工作计划, 在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 以患者为中心加以实施, 对加强医护合作, 规范诊疗, 缩短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满意度, 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着积极的作用[2]。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 按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划分,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共80例, 男45, 女35例, 年龄58~69岁, 平均 (63.4±2.6) 岁。均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 (全国脑血管病学术第四届会议于1995年制定) , 并经核磁共振或CT确诊。出血部位:脑叶17例, 外囊13例, 基底节及内囊37例, 丘脑及其它部位13例。出血量平均 (44.7±1.6) m L, 脑室钻孔或血脓腔钻孔引流术36例, 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4例。排出心、肝、肾等其它系统严重疾患、及深度昏迷、脑疝形成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40例行临床常规护理, 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临床护量路径内容表制订

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发展小组, 由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生、科主任共同组成, 对纳入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疾病在相互协作下确定。按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进度, 并依据国内外疾病现有护理标准和常规, 以患者为中心, 对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制订。具体内容包括临床检查、入院指导、饮食指导、临床护理、治疗、健康宣教、功能康复、心理干预、出院计划等。

1.2.2 实施步骤

在疾病整个医护过程中, 引入临床护理路径应用, 按着路径表格内容, 由当班护士或责任护士对临床检查、医护、健康宣教、功能康复等内容完成, 并做好详细及时的记录。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副主任护师每日行护理查房, 对患者护理路径落实的情况和疾病医护进展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补充, 连续实施评估和教育。在出院前对有无达到预期目标 (临床护理路径表规定) 进行评价, 并对偏差加以记录。出院时向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调查。

1.3 指标观察

具体包括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疾病知识掌握率、采用Barthel指数对医护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1.4 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SPSS13.0版软件,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两组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 出院时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即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入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在医疗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公众对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 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换, 加之维权意识的增强, 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渐被临床重视并推广应用[3]。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 由医院内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一个较为适当的、合理的照护计划, 除可使单病种住院的平均时间降低外, 又可按预期的治疗目标, 达到诊疗标准化模式规范的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在时间要求上较为准确, 且工作程序较为严格,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康复的延迟为目的, 提供给被服务者最为理想的照护质量[4]。将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 从入院时即开始实施, 可在最短时间内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护理及治疗, 同时按着路径程序开展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显著节约了医疗资料, 降低了住院费用, 缩短了住院天数。

临床护理路径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行规范化的护理工作, 对应用哪些治疗、检查、护理、病程、出院日期等有详细的说明和描述, 促使护理人员对职责更为明确, 避免了护理行为的随意性, 减少了不必要的护理环节, 为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条件[5]。同时, 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 效果也较为理想, 护理人员对每日护理工作有无达到预防目标进行评价, 并针对差异立即处理, 使护理有预见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同时护理人员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满足患者的知情权, 极大的改善了医患关系, 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使教育效果显著提高。另外, 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 指导患者加强功能康复锻炼, 明显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该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 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 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影.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31 (2) :207-208.

[2]李宝华.分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4) :61-62.

[3]苏凤玲.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4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4 (4B) :740-741.

[4]冯蕾, 王艳梅.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9) :902-905.

护理路径 第5篇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开展以整体护理为基础,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连续护理路径成为护理工作重点。本院1月~ 201月对收治的32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卵巢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观察组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5.7±3.1)岁;对照组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3.4±3.3)岁。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良好, 无合并严重感染、粘连。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饮食、准备, 术后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措施。

1. 2. 2 观察组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具体方法如下。

1. 2. 2. 1 制定方案 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等情况, 由医护人员共同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从入院、检查、用药、术前、术后、饮食、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 并将其制定成表格形式, 依照此方案进行护理。

1. 2. 2. 2 实施方案 ①入院:对患者进行身体评估, 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医院的制度, 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2]。②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解手术的情况, 包括手术的时间、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 告知并完成患者饮食、备皮、药物试敏、肠道准备, 使患者放松心情, 配合完成手术。③术后:告知患者手术十分顺利, 对患者进行意识、切口、生命体征等观察, 观察引流管和术后用药情况, 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和合理饮食, 进行一般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④出院: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生活、健康饮食, 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养成良好习惯。

1. 2. 2. 3 评价 按照护理路径计划表对患者进行护理, 完成后在表格上打“√”;出院时对患者护理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观察并发生发生情况;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 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护理路径 第6篇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對象,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患儿则依据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可有效提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故可将其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24-01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病症类型,其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症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腹泻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小儿腹泻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病症之一[1-2]?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腹泻的临床诊断标准;实验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患儿年龄1-8岁,平均年龄(3.7±1.3)岁;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7.0±2.1)岁;平均工作年限(3.2±1.2)年;对照组: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年龄1-9岁,平均年龄(3.9±1.2)岁;护理人员平均年龄(26.6±2.3)岁;平均工作年限(3.4±1.1)年;两组护理人员为随机分配,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护士与患儿的一般资料均结果均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较好?本次研究目的均已告知患儿家属,其均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建立儿科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路径监督小组,并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临床护理路径表,表中要包括健康教育宣教形式以及内容?具体的护理流程以及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将对实验组患儿进行入院指导?病情观察?补液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患儿入院后依照表中的相关流程进行临床护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则要及时通知患儿主治医生,并进行详细记录?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将主要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为本院自制,问卷共分为四个评分项目: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态度?护理全面性以及护理技术;总分为100分,每项25分;总分低于60分为差?总分在60-85分之间为满意,85分以上则为非常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两组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2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变常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常规护理方式是依据相关医嘱进行临床护理,其并不具备明确的护理目标[3]?因此护理人员并不能为患儿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儿为护理中心,为不同的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同时也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行为,确保患儿可以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4]?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儿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对照组患儿则进行临床常规护理,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以及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操作可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并有效提高护理水平以及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杨英珍的研究结论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促使患儿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与杨英珍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

综上所述,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可有效提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故可将其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参考资料

[1] 尹雪冰,吴艺革.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抑郁症患儿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3,19(11):995-996.

[2] 李红.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8(5):384-385.

[3] 陈静.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6):170-170.

[4] 孙小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3):92-93.

护理咨询门诊工作路径初探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人员选择

由4名3个以上科室工作经验且以内、外科工作为主, 25年以上临床工作, 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理人员组成专业健康教育门诊。其中, 一名负责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咨询;一名负责门诊患者咨询;一名负责社区慢性病患者咨询;护士长负责考核、评价分析咨询质量与效果。

1.2 工作内容

1.2.1深入临床科室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从患者入院时开始, 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中, 并负责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1.2.2 门诊咨询主要接待门诊就诊患者或陪护家属, 除与住院处相同健康教育内容外, 增加门诊就诊专业指导。

1.2.3 社区护理咨询师负责院外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出院患者访视[2]。

1.3 路径

1.3.1 探寻对临床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1.3.1. 1 规范管理:

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建立健康教育质量体系, 设专人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咨询门诊工作范围, 人员职责、收集各疾病相关知识, 建立各种疾病健康教育计划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 规范了健康教育流程, 专人对患者按照计划进行教育, 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个人情况, 通过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质量、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有反馈。

1.3.1. 2 专业化教育:

护理咨询门诊的成立, 使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系统工作去做, 根据护理人员原有的工作经验, 分配所负责的专业, 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弥补了原有住院处临床护士负责时教育资料不足、与患者沟通不到位、人力、时间不足的弊端。首先在住院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情不同, 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 有计划、有步骤地逐一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 减轻心理负担, 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减少并发症, 促进疾病康复。

1.3.1. 3 教育内容包括:

指导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知识, 正确认识疾病;心理健康指导;营养与饮食;休息与活动原则、用药知识指导、手术前后指导、并发症的预防、自我护理方法、出院康复指导。

1.3.2 重视满意度调查工作

1.3.2.1在深入科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 广泛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 及时反馈给各住院科室, 为相应科室临床护理工作改进提供依据, 每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一次书面满意度调查, 写出分析报告, 上报院护理部。

1.3.2. 2 对进行健康教育科室的出院患者, 在出院前全部进行一次住院满意度调查。

1.3.3 出院访视

在与患者的接触、交流中, 能及时收集各科出院患者访视卡, 交由社区护理咨询师按分工逐一对出院患者进行访视, 征求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及家庭健康指导, 对出院患者保证在1个月内随访, 随访率达100%。

2结果

通过护理咨询人员对出院患者的随访以及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可清楚地看到, 进行过护理咨询科室与未进行护理咨询科室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同, 见表1。

同样, 进行过护理咨询科室与未进行护理咨询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明显区别。见表2。

与未进行护理咨询科室比较, χ2=7.16, *P<0.01

与未进行护理咨询科室比较, χ2=7.32, *P<0.01

1.4 子宫静脉压骤然上升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 孕妇长时间仰卧位, 巨大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回心血量减少, 血压下降。此时子宫静脉淤血, 静脉压增高, 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 形成胎盘后血肿, 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从而促进社会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得到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尊重和承认,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3]。国内冯进琼等调查发现面对面护理专家咨询沟通效果优于网络咨询[4]。我国社会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想老龄化社会迈进, 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患病谱及家庭忙性病患者的增多, 社区护理咨询的开展, 不仅为家庭护理带来方便, 还可节省就医费用, 减轻医院接诊压力。护理咨询门诊的建立是开展多种不同健康教育的趋势, 是医院开展多项服务的趋势[5]。

通过我院护理咨询门诊的运行实践, 经过三条路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及与患者及家属的双向交流, 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以其不可替代的角色出现在患者面前, 展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护理工作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模[文章编号]1673-7210 (2010) 05 (a) -192-02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剥离。

1.5 其他

一些高危因素如高龄孕妇, 吸烟, 可卡因滥用, 孕妇机体的新陈代谢异常, 体内有血栓产生的动向, 子宫肌瘤, 特别提出的是附着在胎盘上的肌瘤, 跟胎盘早剥的发病也有关联。孕妇患过胎盘早剥以后, 胎盘早剥如果再发病, 其危险性比无病史者高10倍。

3讨论

生物、心理、社会三重因素均与患者的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护理模式, 护理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部分;护理是疾病预防的重要组成。通过广泛与社会接触, 有利于了解患者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从而促进社会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得到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尊重和承认,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3]。国内冯进琼等调查发现面对面护理专家咨询沟通效果优于网络咨询[4]。我国社会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想老龄化社会迈进, 人口结构的改变带来患病谱及家庭忙性病患者的增多, 社区护理咨询的开展, 不仅为家庭护理带来方便, 还可节省就医费用, 减轻医院接诊压力。护理咨询门诊的建立是开展多种不同健康教育的趋势, 是医院开展多项服务的趋势[5]。

通过我院护理咨询门诊的运行实践, 经过三条路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及与患者及家属的双向交流, 建立了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以其不可替代的角色出现在患者面前, 展示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护理工作突破了传统的服务模式, 改变了角色, 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出院患者随访, 广泛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医院的工作, 可树立医院新的形象, 提升医院的整体声誉。

摘要:目的:探寻护理咨询门诊的工作路径。方法:从护理咨询门诊的人员选择、咨询内容及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分析护理咨询的工作路径。结果:通过护理咨询门诊的实施, 医院进行护理咨询与未进行护理咨询科室的出院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护理咨询门诊的开展可明显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声誉。

关键词:医学模式,护理咨询,工作路径

参考文献

[1]黄静亨.健康教育学[M].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14-17.

[2]杨焕霞, 孙静.2型糖尿病64例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3) :13.

[3]陈锦萍.浅谈健康教育护理咨询门诊的设想[J].广西医学, 2003, 25 (9) :1835-1836.

[4]冯进琼, 李琳, 李萍, 等.开设护理专家咨询门诊必要性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7, 21 (11) :2935-2936.

护理路径 第8篇

1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要以情动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具有一系列的个体化模式, 在整个过程中护士承担着管理、设计、协调、宣教的任务, 要求护士每天从时间、内容、方法上严格按路径内容执行。临床护理工作要赋予“人情味”, 护士的情感是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种外在体现。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积极的情绪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可以治病;而消极的情绪, 也可致病。护士的情感时刻都在影响着患者, 特别是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 要时刻为患者着想, 视患者为“亲人”, 以深厚的情感与患者交流。和蔼的态度, 诚恳的语言, 热情的帮助, 都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情绪, 感到无比的温暖, 激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增强治疗的效果。患者刚入院, 对医院的环境陌生, 会产生不适应的心理状态, 这时护士应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本科室的状况和应注意的事项, 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 应及时给予答复, 使患者产生一种信赖亲切感, 缓解和消除恐惧陌生感, 在患者中树立起关心体贴、乐于助人的形象。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特点, 使患者提前预知住院天数和将要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费用, 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 促进了患者的监督, 克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促进了患者主动参与的意识, 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要以理服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 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随时评估, 评价患者何时进入下一个阶段。对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从而促进护理人员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渴求。根据妇科患者在手术前后有恐惧、焦虑、猜疑、悲观的心理特点, 需做到以理服人。对恐惧手术者, 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 一般程序, 手术医生资历, 医术水平, 手术效果, 列举不乏治愈的病例, 使患者从彷徨中解脱出来, 欣慰地接受手术;对焦虑者, 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与患者交谈, 做知心朋友;对猜疑者, 要因人而异, 讲明病情, 介绍治疗方案, 消除不良心理。如对恶性肿瘤患者, 则因人而异, 向其家属如实介绍病情, 要求密切配合治疗;对悲观者, 用和谒的态度, 温馨的语言, 诚恳负责的行为去温暖、关心和帮助患者, 沟通思想,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强治病的信心。在产科产妇术后的康复中, 护士每天对产妇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估, 使产妇增强了早日康复的信心, 也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及母乳喂养率。我们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服务理念的引导下,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使患者明确预知每日治疗护理内容和进程, 提高积极性, 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促进康复。也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从而减少了患者一些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3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要以德感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随着社会的进步, 新的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操作技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端庄的行为举止。在重视维护病人权利的同时, 护理工作必须严谨, 一切护理行为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护士上岗后, 要精神饱满, 着装整齐, 技术操作熟练、轻柔、规范, 说话语言温馨和蔼。“以患者为中心”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 病房中洋溢着和谐气氛, 营造良好的氛围。患者被疾病所折磨, 其痛苦会造成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失态行为, 如怨恨、烦躁不安等, 这就要求护士能用理智战胜感情冲动, 理解和关心患者, 为了患者的康复, 建立一种高于一般情感的职业道德感。妇产科护士除完成各种护理技术操作外, 还要求学习医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 才能胜任护理工作中的多元化角色, 促使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处于最佳状态, 配合治疗和护理。如一例过期妊娠孕妇, 因需要用药治疗, 孕妇精神极度紧张, 害怕药物给胎儿造成隐患, 不愿接受治疗。经护士作了深入细致地说服和解释工作, 并举实例说明胎盘老化给胎儿带来的危险及该项治疗的必要性, 激励孕妇保持镇定情绪, 配合治疗, 顺娩一男婴, 母子平安, 全家高兴。实践证明,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以患者为中心, 以德感人, 效果良好, 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荣.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加坡的应用[J].实用护志, 2003, 19 (1) :7.

护理路径 第9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0级护理19班62人为观察组;2010级护理16班60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人数、年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两班由同一教师授课,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观察组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课前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采编医院的病例, 选用的案例能被学生接受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护理支气管哮喘病人时教师首先展示病例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进行知识链接, 完成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的学习。在对病情了解后进入临床护理路径来完成整个护理过程。具体如下。

1.2.1. 1 任务一:知识链接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为什么会发生支气管哮喘?病人出现哪些异常情况?以问题引领, 教师引导学生通读病例, 给出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然后对病例展开讨论, 教师让学生找出病例中存在哪些异常情况, 教师把学生发现的异常情况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总结出哮喘的临床表现。教师继续提出问题, 为什么病人游园后会发病, 导出病因、发病机制学习和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知识链接。最后再说出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情分度及治疗方案。学生对病情初步了解之后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过程教学。

1.2.1. 2 任务二:临床护理路径

(1) 入院第1天。执行医嘱:执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Ⅰ级护理;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遵医嘱药物应用;氧气吸入。护理与健康教育:入院护理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体位、发绀情况、血氧饱和度 (SpO2) ;入院宣教告知住院规章制度, 对病人进行卫生处置;心理护理,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2) 入院第2天。执行医嘱:Ⅰ级护理或特级护理;普通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协助病人完成各种检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激素、茶碱类等药物;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护理与健康教育:监测生命体征、意识、体位、发绀、SpO2。取舒适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指导病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 000mL;指导、协助病人翻身叩背, 促进痰液排出;进行哮喘的发作诱因相关知识教育。 (3) 入院第3天。执行医嘱:Ⅱ级护理。遵医嘱应用药物, 激素合理减量;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护理与健康教育:取舒适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容、出汗、发绀、呼吸困难等,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协助翻身、叩背, 必要时体位引流。给予饮食指导;告知病人如何服药、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进行心理护理, 减少心理焦虑和压力。告知如何预防哮喘发作, 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指导病人适当活动, 避免劳累。 (4) 入院第4天~第7天。执行医嘱:Ⅱ级护理。遵医嘱应用药物。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护理与健康教育:取舒适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心率、有无呼吸困难等。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指导不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观察有无糖皮质激素副反应。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的技巧, 如静默法。协助病人下床活动, 循序渐进。 (5) 住院第8天~出院前1d。执行医嘱:Ⅱ级护理。遵医嘱应用药物。护理与健康指导:取舒适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心率、有无呼吸困难等。指导病人每日饮水2 500mL~3 000 mL, 给予含粗纤维的蔬菜, 防止便秘。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吸入药物及器械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指导病人记哮喘日记。协助病人下床活动, 循序渐进。 (6) 出院当天。执行医嘱:停止各种医嘱, 整理病案。遵医嘱为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及健康指导:从生活、运动、饮食、用药进行指导;嘱病人定期门诊复查, 如有发作立即就诊。最后, 教师按照入院、住院、出院护理进行归纳总结。

1.2.2 考核评价

期末理论考试按照护士资格考试题型出题, 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融入临床护理路径教学,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 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制定成细致的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了知识间的链接, 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知识把握的也更牢固。同时, 在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还有利于学生发现临床与教学衔接中的缺口和自身的不足[2,3], 从而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不断自主学习, 进行自我完善。

3.2 融入临床护理路径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 缩短了理论与临床教学的距离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 能够使护理教育更规范化和科学化, 通过明确和细化内容, 教学双方都能够准确掌握教学重点, 提高互动性和目的性[4]。在为学生传授护理知识的同时, 不仅使其记住了标准化的护理工作程序, 尤其突出、强化整体护理观念, 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并能很好地与临床护理工作对接, 既符合最新的教育理念, 又解决了护理教学与护理实践脱节的问题, 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总之, 护理教育应走在学科发展的前列,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不断适应临床护理变化。这样可以有效缩小教育与临床之间的沟壑, 从而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培养高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2010级护理19班62人为观察组, 2010级护理16班60人为对照组, 两班由同一教师授课,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观察组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卞龙艳, 夏立平.临床路径在烧伤外科护理综合实训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 2012, 26 (11A) :2963-2964.

[2]张俊玲, 吴兰迪.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 2012, 2 (10) :565-567.

[3]李青, 李朝霞.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筋伤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7A) :2025-2026.

护理路径 第10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妇产科,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 作为一种崭新的护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它是指依据标准护理程序, 为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 它是现代的多专业合作的能保证质量的有效率的临床护理服务计划[1]。通过遵循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工作不再是机械盲目地执行医嘱, 而是有有预见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护理工作。患者也可以同时了解护理计划, 并主动地参与其中, 这便形成了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从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合理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将会提高护理质量, 增进护患关系, 更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1 护理路径的实施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要“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管理模式中“以人为本”是一个全新理念。随着护理学的发展, 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 适应护理改革的需要。以患者为中心,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2]。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 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 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这样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近而积极配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妇产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产科和产房、妇科均属于妇产科的覆盖范围。妇科与生殖系统相关疾病有关, 产科更是与孕妇和新生儿紧密相联。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需更多的耐心与细致。从而更好的进行管理。在关心患者的同时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特点, 使患者预知将要采取的护理方案及治疗措施、费用,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让患者能主动参与自身疾病治疗之中,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产科, 产后一句祝福就会拉近与产妇的距离, 并根据产妇产后恢复状况进行宣教。在新生儿要随时观察新生儿黄疸及脐部, 教会产妇保持乳腺管通畅的方法, 让产妇及家属看到服务、听到服务。护士的情绪时刻都在可能影响患者, 所以护理工作者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 要时刻为患者着想, 视患者为自己的“亲人”以真诚的心与患者交流, 更应用和蔼的态度, 温柔的语言来积极的帮助患者。这样会使患者感觉到温暖, 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和护理效果。

2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实施与评价

2.1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办法

(1) 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妇产科病区护士长及/当班护士组成。 (2) 根据妇产科不同疾病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路径图表:横轴为时间, 纵轴为患者一般情况、入院诊断、检查项目、用药情况、治疗情况、健康教育、护理计划, 实施办法评价效果等护理手段制成计划表, 每天记录。 (3) 每日应结合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相应评估、调整, 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护理目的。 (4) 总护士长及科护士长应不定期检查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加强监督指导, 优化护理行为, 提高患者满意度。

2.2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确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后, 在患者入院时应发放表格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关心患者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鼓励产妇积极面对新生命的诞生, 所以产科护理人员应依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内容进行相关个性化护理。

2.3 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方法

可以依据患者的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患者健康知识的评分标准可采用合格或不合格计, 也可每项设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 这样可以充分显示患者在此次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3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

3.1 临床护理路径使医师的行为更加规范化

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管理的新模式, 其将“尽早康复”和“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列为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会相应的, 规范医师的行为, 有效地减少了医疗行为的随意性, 增加了严谨性, 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 从而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概念, 坚持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的原则。

3.2 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在增加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的同时更体现出了护士对患者的关爱程度, 增加了护患间的相互交流机会, 更好的反映出护理工作者对患者的重要性, 妇产科有很多情况会导致患者满意度下降, 如治疗费用的增高。孕产妇治疗费用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保健性治疗的增多和产妇本身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治疗费用增高[3]。所以护士如在此方面进行充分说明与解释, 那么患者就会更加理解与包容, 从而使医护工作者在一个相对融洽的环境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3 护理路径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临床护理路径从个性化制定出发, 以人为本, 参考不同患者不同疾病的相关特点, 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每日的健康宣教, 增加了患者接触健康知识的频度, 提高了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 同时也会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的责任感和传播知识的技能, 确保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临床护理路径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整合、具体实施, 每日当班护士将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计划表进行健康宣教, 积极参与患者治疗疾病的队伍中来,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发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意识并让患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临床路径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在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的同时, 会增加护理人员工作对工作的热情, 及对工作的自我肯定, 增加了护理的工作的满足感, 大大提高了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 临床护理路径的不足

临床路径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还需要不断积极地改进与完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 临床路径只能考虑有限的个体及疾病制定的是相对僵化的计划, 不能灵活的考虑相应问题; (2) 由于其实施有其一定的繁琐性, 工作人员有可能产生消极态度; (3) 实施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耐心和费用, 并应该护患双方都积极配合, 及时调整; (4) 在法律方面其地位和效力尚未确定; (5) 是否影响或限制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医疗诊断能力, 其对医学研究进展是否产生不良影响等等。

5 结论

总之, 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护士承担了妇产科患者各项护理工作, 冰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来满足患者要求, 增加护患关系的融洽, 让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使护理活动标准化、有序化, 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护患双方都参与其中, 积极治疗。护理工作者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不但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支持, 而且在施过程也是对自我工作的肯定与认同, 这样就会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律性, 培养了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与工作风, 现在医疗护理工作面对着激烈的竞争, 而CNP不仅可以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还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 也是医疗护理“以患者为中心”观念的体现。这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4]。因而临床护理路径有望在妇产科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庄翠芳, 方芳, 张园妹,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J].上海护理, 2008, 8 (4) :54-56.

[2]刘金风.全面实施流程管理,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J].医学信息, 2009, 22 (5) :668-669.

[3]赵晓敏, 阳爱云.论临床路径与其他护理模式的辨证关系[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2) :62-63.

护理路径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心内科;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21-02

临床路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目的是为了遏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而后逐步发展为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标准化模式[1]。作为一种当下盛行的医疗模式,区别于传统路径,临床路径杜绝了同一疾病不同诊断方案的产生,避免疾病诊断的随意性,提高准确性和预后的可评估性,在临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 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照顾,现对其研究进行报道。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我院的72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38例男性患者和3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7.3±3.4)岁,现将这7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人,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下的护理照顾,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照顾。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8例,平均病程7年,患有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的患者分别是14例、6例、8例、8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平均病程6.8年,患有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的患者分别是12例、8例、10例、6例。统计学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将两组进行对比。

2 方法

2.1干预方法

2 .1.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照护模式:①护士在患者入院后评估生命体征、疾病发作史、饮食、运动及服药情况、心理-社会情况。②根据不同病情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例如活动无耐力者要协助其日常生活,进行出院指导。对于水肿者,建议将患肢抬高、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给予低盐、低脂饮食。③注意保护皮肤的完整性:禁止拖、拉、拽等物理性刺激以保护皮肤的完整。④排便的护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摄入水果和蔬菜,预防便秘。

2.1.2 观察组

2.1.2.1 病例选择的原则 样本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病种、治疗措施等一般资料都需同质。对于病情变化大的老年患者不易使用临床护理路径。

2.1.2.2 制作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成立护理专家小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单。查询心内科病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的表现、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根据查询的资料寻找心内科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时间为横轴,以主要的护理工作、护理要点、护理安全与护理记录等为纵轴对专科疾病的护理规范和流程进行制定。确立每天需执行的诊疗护理活动:将流程分析(processflow analysis)与病历相结合,决定治疗和护理的时间、花费的治疗费用,所有这些规章制定的制定都是在查阅文献和医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拟定的 [2]。

2.1.2.3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的修改 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专家论证小组,小组成员涉及心内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共同审核所制定临床护理表单的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各专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和批注,经过几轮的讨论和修改,以期制定的表单更具科学性,内容效度更高。

2.1.2.4 做好记录和分析 基于对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的执行,在病例研讨之后采取小样本的调查,并对病种有可能产生的变异做好记录分析。

2.1.2.5总结完善 对执行临床护理路径过程中出现的病种变异,做好详细的记录和完善。

2.2 統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分析心内住院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宣教达标率,针对这两项指标做两组的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对护理学不断补充和完善,已经使护理学发生了质的变化,临床护理模式已将健康教育作为基本手段应用到临床上,并取得良好的成果。心内科的患者以年龄大、自理能力低下、心理压力大等为特征,使得临床护理实践的实施和推广遇到阻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我国目前实施的临床护理实践是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导线索,涵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需了解和掌握的大量信息,更将原有繁琐易忘的口头交代、术前术后指导、检查注意事项以及出院指导等变为一目了然的书面记录,并且参与者从原来的医生和护士演变为增加了营养师、药剂师及患者本人的团队,是整个护理模式更加完整。实际上,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临床护理实践都强调了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着重强调了教育的力量。

4 小结

本次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和健康宣教的达标率,建议临床护理能够引起医院治疗和护理领导的关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学萍,沈莹,陶莉,等. 心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查找与管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6):6271-6272.

护理路径 第12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 (CNP) 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 是指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 主要是说护理人员根据一些特点对疾病进行诊断, 同时根据这些实施适当的、详细的而且井然有序的护理措施, 按照制定的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1]。具体依照每天制定的护理计划, 对有些特殊患者住院制定住院期间的治疗详情。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对患者提出的要求给与满足, 最大限度的降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可能引起的不良事件, 降低患者住院所需的时间。临床护理路径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 属于一种综合的、跨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促进疾病的康复, 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现今临床护理工作已经应用于多个科室。我院选择诊治的60例骨科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间诊治的60例骨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所选的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骨损伤, 排除患者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损伤以及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所选的60例患者中, 36例为男性, 24例为女性;年龄在20~74岁之间, 平均为 (46.3±2.6) 岁;骨折类型:16例为上肢骨折, 20例为下肢骨折, 12例为肋骨骨折, 8例为骨盆骨折, 4例为其他骨折;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 无明显差异, 可以进行对比 (P>0.05) 。

1.2 方法:

详细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路径, 这个过程需要护患之间的紧密配合, 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 在过去的健康教育基础上, 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路径。为了确保护理路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本文依据临床上对患者资料的调查结果对相关资料进行查询, 同时组织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依据多种疾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 对骨科患者的相关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编写, 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善。临床护理路径的不断运用, 在患者入院时即向其发放护理路径表, 同时将其悬挂在床位部, 通过床位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路径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护士长应定期不定期的查看护理路径实施情况, 对其进行跟踪指导。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 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比较, 用χ2检验表示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为93.33%, 满意度为95.83%,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分别为71.67%, 75.00%, 88.3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达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 (15.6±4.2) d, 对照组为 (19.2±6.3) d,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 两组患者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时代步伐的稳步前进,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应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现今医疗卫生行业存在激烈的竞争, 医疗想要具备一定的实力, 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就需要不断的提升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 这不但会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同时也会提升整个医院的名气。在医院中骨科是一个重要的科室, 患者量较多, 病情较为严重, 因而应对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操作, 促进其早日恢复健康。临床护理路径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 最初提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治疗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是: (1)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行适当调节, 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表格, 通过表格来调节各类医护人员的行为, 以免由于学科差异引起的沟通障碍, 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中还要不断的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程度, 降低之间存在的模糊缓解, 这也是降低护理成本的一种方法[2]。 (2)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进患者接受有效的护理措施, 通过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路线图, 确定护理人员的护理重点,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实施护理以及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 这是护理措施的关键, 这样不断能够减低护理中存在的盲目性, 同时还能更好地提升护理的效率。 (3) 护理人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临床护理路径为各种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 而且也提升了护患之间交流的时间, 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识程度, 也让护理人员的满足程度得到上升。

总而言之, 骨科患者在护理操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诊治工作, 进而提升治疗及护理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洁, 李玲利, 钱清华, 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24 (8) :248-249.

上一篇:采集能力下一篇:肛肠病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