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2024-09-17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精选12篇)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1篇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混凝土制备、运输设备的更新,现浇楼板逐渐取代传统的预应力空心板,进而使结构的抗震性及整体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一些房屋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楼板裂缝,如果处理不当将使钢筋混凝土强度和刚度降低,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甚至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控制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在工程实践中至关重要。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研究中,李东等[1]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尚未硬化达到28 d龄期设计强度时常出现的一些贯穿裂缝,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对比了控制出现裂缝的技术措施,指出水泥水化热及失水干缩造成的影响不容忽略。但其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有一定差别。郑宏宇等[2]结合有限元程序分析了楼板裂缝的分布和发展,给出了楼板开裂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裂缝形态及控制裂缝的关键措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斌等[3]对框架结构构件的裂缝模式、温度应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确定了某实际加固工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可行的加固处理方案并对框架梁、柱实施加固。一些学者[4]基于对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梁板裂缝的分析,对加固设计、补强施工等方面做出一些总结。燕山大学的武崇福等[5]通过工程实践证明,楼板混凝土冬季施工,只要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就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和冻害,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 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设计方面的不足

由于没有采用正确的计算简图、计算方法或刚度分布不适当引起的裂缝。设计过程中存在临时荷载考虑不全,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吊装卸料点未加配一些分布筋,使得楼板在浇筑后出现一些裂缝和缺陷。

设计中对温度应力重视不够,如在阳台设计上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未选择适合抵抗温度应力的抗裂配筋;屋面保温隔热层设置不当也会引起裂缝的发生。

1.2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强度对水灰比的变化极其敏感,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等,将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水、水泥、外加剂的计量偏差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较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性大,抗拉强度较低,易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流动性好、坍落度大的泵送条件,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3 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表层和内部水分散失,产生一定的体积变形,这种变形多数为收缩变形。在混凝土的收缩过程中,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些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新浇混凝土的板面或较大面积的构件表面多发生塑性收缩裂缝,其形状不规则、长短各异且不连贯。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多为室外浇筑,浇筑后受风吹日晒影响,混凝土表面泌水,使正在硬化的混凝土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

1.4 温度裂缝

现浇楼板的施工过程中,一次浇筑混凝土面积较大,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板面温度很高,若覆盖保湿措施不当,就会加快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进而加快混凝土收缩速度,产生裂缝。

1.5 施工造成的裂缝

施工过程中产生楼板裂缝的原因较多。现浇混凝土时,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模板支撑系统稳定性不良或刚度不足,易造成局部变形过大,若拆模时间过早,结构无法承受自重而出现裂缝;绑扎钢筋时,未注意控制钢筋位置、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楼面周边附加钢筋常被上部压力或施工人员踩踏下沉,失去抗负弯矩应力的作用,导致楼板裂缝;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致使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过早施加施工荷载、超载也是造成混凝土早期开裂的主要因素。

2 裂缝的防治措施

2.1 设计方面

现浇混凝土楼板对收缩较敏感,设计单位应加强现浇板的抗裂验算,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1)在配筋率相同情况下,尽量减小钢筋直径和间距。2)适当加大板厚。3)宜将板面周边的抗负弯矩钢筋连通,使其成为楼板面层的抗裂钢筋网。

2.2 材料方面

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必要时可掺加高效减水剂和优质粉煤灰,以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耐久性;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一般不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其开裂的主要因素,所以应选用收缩较小的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选择级配良好且最大粒径尽可能大的骨料,如在满足泵送混凝土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这样既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又可以降低水和水泥用量,骨料要进行定性检验,避免采用碱活性骨料;掺合料要合理,避免为追求某一方面的性能而过量采用,且不应选用带氯离子的掺合料。

2.3 温度方面

温度应力可超过其他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防止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尤为重要。为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的影响可以从温度的控制方面着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粉煤灰水泥或矿渣水泥)配制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冬季对面层进行覆盖,夏季避免暴晒,采取保温措施;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差变化。

2.4 施工方面

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的要求,一般跨度的楼板在其混凝土强度大于75%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大于板的承受能力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因此,要正确掌握拆模时间,防止盲目追赶进度而过早拆模,且拆模时间可根据浇筑楼板时实验室制作的试块强度确定,但应请设计单位验算批准。

另外,控制施工裂缝的产生还有以下措施:

1)确保钢筋绑扎和模板质量,安装支撑系统并确保支撑位置正确。2)对拌制的混凝土原材料严格计量,使配合比符合标准要求,拌好的混凝土停滞时间不要超过4 h。3)混凝土浇筑时,考虑天气因素,振捣棒要快插慢拔。4)严格控制施工临时荷载、构件的堆放。5)做好现浇板的养护工作,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 h内必须覆盖保湿养护,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 d。为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的产生收缩,可通过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来实现。

3 楼板开裂的处理措施

对于板上层裂缝采用高压喷浆的方法修补,喷浆前应用高压水将裂缝冲刷干净。宽度小于0.2 mm的表面裂缝,可用水泥砂浆抹灰处理;大于0.2 mm而小于0.3 mm的裂缝,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大于0.3 mm的裂缝,除按上述方法处理外,沿裂缝粘300 mm宽碳纤维布一层,进行加固补强。板下层裂缝,一般对安全影响不大,用环氧树脂修补法即可。

板上层裂缝较多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来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采用在板上表层覆盖钢丝网细石混凝土的方法修补。

4 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目前工程中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其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但只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就能大大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东,连之伟.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5):751-754.

[2]郑宏宇,苏益声,邓志恒.混合结构房屋现浇楼板裂缝的有限元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07,24(2):120-125.

[3]王斌,王建平,曾磊,等.框架结构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处理[J].工业建筑,2007(37):1270-1272.

[4]聂淑华,翟爱良,刘春伟.框架结构承重构件的常见裂缝及加固处理[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1):79-82.

[5]武崇福,刘淑宏,黄芝梅.楼板在冬季施工中的措施[J].工业建筑,2005(35):793-796.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2篇

浙江凯恩房地产有限公司 张建雄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以及结构安全性,已经成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迫切需要解决的质量通病。本人长期工作在施工第一线,结合自己多年施工实践经验就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从混凝土的特性、原材料质量、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制定专项裂缝预控措施和方案,减少裂缝的产生作一些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楼板裂缝产生的相应措施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混凝土是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与水配制的胶结材浆体将分散的砂、石子搅拌粘结在一起的工程常用材料,是一种多元、多相、分均匀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较高而抗拉强度较低,在受约束条件下只要发生少许收缩,产生的拉应力往往会大于该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开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也是长期困扰建筑施工的一个难题。其特点是:第一、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无论是砖混结构、框架结构还是剪力墙结构,由于近年来住宅结构施工周期缩短,劳务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下降,楼板结构裂缝成为多发性的质量问题。第二、危害性较大。楼板裂缝不仅对结构安全构成威胁,还会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也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第三、处理难度大。一旦出现楼板裂缝,单纯从技术角度无法处理达到正常水平。因此分析其开裂的原因,既不能忽视隐患的存在,也不能对裂缝产生恐惧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处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对于完善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1、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使楼板产生裂缝

1.1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

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结硬前最初几小时内,通常浇后24h即可观察到。这种裂缝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梁、板、墙中都有可能产生;另一类是塑性收缩裂缝,常出现在板中,裂缝呈不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多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有关。新浇筑的混凝土经压实后,由于重力作用,重的固体颗粒向下沉,迫使轻的水向上移,即所谓“泌水”。当固体颗粒彼此支撑不再下沉,或水泥

结硬阻碍了它的下沉,泌水即停止。如混凝土中固体颗粒能不受阻碍地自由下沉,则仅使结硬后混凝土的体积减少,并不会产生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并不受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当水分蒸发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时,就会产生这种裂缝。因此凡是能加速蒸发速度的因素(如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都会促使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表面宽度有的可达1~2mm.这种裂缝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处则很少出现,因为角部的干缩不受约束;相反,如板的边缘受到约束(砖墙等),则将出现与板边呈45°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1.2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缩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在浇筑后相当长的时间约1~3 周才会出现,它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自干燥作用,使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和体积减少;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少,而自身收缩增大。如当水灰比大于0.5时,其自身干燥作用和自身收缩与干缩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水灰比减少到0.35时,混凝土内相对湿度会很快降低到80%以下,自身收缩与干缩则相接近。在硬化混凝土收缩受约束的条件下,收缩应变将导致弹性拉应力,拉应力可被近似看作弹性模量与应变的乘积;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材料出现开裂。但是由于混凝土的粘弹性(徐变),部分应力释放,徐变产生的应力松驰后的残余应力才是决定混凝土是否开裂的关键。

2、材料特性及材料质量问题产生的裂缝

2.1混凝土收缩变形

混凝土作为由砂石集料、水泥以及水拌和而成的脆性材料,在施工成型后随着水分的大量蒸发,混凝土体积势必随之收缩产生变形。但是由于现浇混凝土楼板受到梁、柱、墙等周边支座的约束力,并不能自由收缩变形。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承受能力时,就会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开裂。这样的裂缝通常出现在板角等应力相对较为集中区域。2.2混凝土温度裂缝

钢筋混凝土楼板浇筑初凝过程中,由于水化热的作用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根据相关监测数据发现温度差最高可达50℃以上。在养护期14 天内,混凝土内外温差一般处于较大水平。混凝土楼板表面由于具有较好的热量散失条件温度基本相对较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内外温差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2.3水泥质量和使用上的问题

水泥品种混乱,大量打着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泥在混合材料的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掺杂使假、违规生产盛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于水泥产品不熟悉,致使水泥品种单一,促成水泥厂造假。中小型水泥厂管理跟不上,盲目提高混合材的掺量,出厂水泥质量难以保证。在任何工程、任何部位、任何施工气候条件千篇一律的使用普硅水泥,无论对于确保工程质量还是降低造价都没有好处。

2.4商品砼自身特点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等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坍落度大,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3、施工技术和方法不当产生的裂缝

3.1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措施不当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没有设计计算或设计达不到规范要求也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施工多采用大规格竹胶板(五合板)做模板,铺设后应用钉子与下面的木方支撑肋钉牢固,否则大规格模板与木方档之间会产生空隙,当受到上部压力时,模板会下陷变形(俗称“喘气”)。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因荷载较小,有时模板不变形,当楼板再承受施工活荷载时,就会产生变形,从而导致楼板混凝土裂缝。另外支模过程中模板下方木档的间距过大,上下层之间的支撑不垂直,垂直支撑面与现浇楼板接触位置松动等等都会造成模板支撑体系变形,使混凝土楼板内产生过大的应力变形,造成裂缝的发生。此外由于拆模板过早,现浇钢筋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时,在荷载的作用下楼板结构受荷超过承载能力也会造成楼板的开裂。拆除墙角模板方法不当,当上层墙体拆除角部钢模板时,施工人员往往图方便,将拆下的角模板直接推倒砸在楼板上,巨大的冲击力经常导致楼板角部出现环状的密集微裂缝。3.2管线埋设处理不当

现代建筑设计中多采用将各类强电、弱电管线在楼板内暗敷的方式,局部会出现楼板内电气埋管(PVC)集中的现象,集中的PVC埋管占据了较大的楼板截面,形成局部薄弱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凝土楼板内的有效截面减小,而且PVC埋管与混凝土两种材 3

料的线性膨胀系数差别较大,粘结力不强,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密实度不足,极易导致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楼板在PVC埋管弹性力作用下产生与管线走向一致的楼板裂缝。3.3混凝土泵送浇捣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一般采取泵送的方式,这就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20-220MM 之间,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均较大。同时为了缓解运输过程中出现初凝,部分混凝土中还掺加了缓凝剂,极易导致在泵送以及浇捣过程中出现浮浆,造成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较差,表面收缩量增加,因而出现裂缝,浇捣方法不当和浇捣速度过快也是砼产生裂缝的因素之一。3.4施工荷载过于集中

在楼板混凝土刚刚失去塑性但强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最容易受到损害,造成无法修复的缺陷,需要很好的保护。现代施工节奏较快,往往在混凝土刚刚终凝时即开始上层施工,大量的施工材料、机具、人员等施工荷载,特别是高层结构使用的钢制大模板,经常在楼板中间位置集中堆放,造成楼板中间部位出现大量不规则的微小裂缝。

3.5上人操作时间过早

有时为了抢工期,施工人员往往在楼板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规范要求的1.2MPa时,即开始在上面施工作业,这时楼板受到动荷载的作用,必然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

3.6操作工艺及养护措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商品混凝土浇捣后二次抹压十分重要。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和抹压并及时覆盖薄膜对表面裂缝效果很好。规范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保湿养生两周相比于不足一周的养护时间,收缩量可以降低25%左右,这对于控制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保湿养生重视不足,难以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造成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7过早加载或施工超载

在新浇的板面过早加载或施工超载,在使用塔吊向新浇筑的楼板上吊运钢筋、料箱(斗)等重量较大的物体时,经常由于指挥控制不当以及下部未垫方木等原因,物体下落速度较快,导致重物直接冲击楼板而产生楼板裂缝。

4、结构设计方面产生的裂缝 4.1建筑和构造

平面布局不合理,结构构造措施不力,变形缝(后浇带)位置不合理,构造钢筋不足。设计无抗裂要求,抗扭、抗冲切和抗剪强度不足。地基变形或沉降过大等。

4.2设计中对多跨连续板边跨的板边往往简化处理为简支,由此而产生的误差在构造上予以配置构造钢筋补强,但所配置的构造钢筋有往往存在直径过细,间距过大。

4.3楼板配筋设计中,仅在楼板轴线承重梁处配置了负弯筋,这些钢筋在楼板挠度应变产生负弯矩时起抗力作用,刚性较大;而在楼板中间的配筋设计仅计算支撑平板的正压力负荷,数量较少所以就显得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裂缝。

4.4对楼板来说,约束最大的位置在阳角和阴角处,因为转角处梁或墙的刚度最大,它对楼板形成的约束也最大,同时沿外墙转角处因受外界气温影响,也是楼板收缩变形最大的部位;一般来说,板内配筋都按平行于板的两条相邻边设置,使得转角处夹角平分线方向的抗拉能力最薄弱,沿外墙转角处的楼板容易出现45°斜向放射状裂缝。

综上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和解决,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的。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大多使用商品混凝土,因此为避免由于混凝土材料原因出现裂缝,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以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计量。对于进场使用的混凝土,除进行坍落度等必要的试验验收外,仍需留置混凝土试块,以确保用于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质量。

2、完善钢筋混凝土现浇过程施工工艺,规范混凝土养护作业。

对于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作业,首先应该根据工程不同情况及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验算,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吊装等各种荷载对模板稳定性的影响。对于钢筋的绑扎,应该确保保护层的厚度与设计要求一致,避免保护层过厚导致现浇板有效厚度降低而出现裂缝。电暖等管线的铺设应尽可能的与钢筋交叉布置或者与现浇板短跨方向平行铺设。避免多层管线相互叠放造成应力集中,如不得已需要在各种管线集中位置增加钢筋加强网或采取预埋线盒等保护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捣实作业,应根据不同季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保初凝前完成捣实以及找平。在现浇混凝土终凝时间之前应完成板面的二次抹压工作,以便于及时进行混凝土保湿养生。规范合理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是提高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整体强度,预防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养护作业的关键要点在于确保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通常情况下二次抹平后及时对混凝土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使用薄膜养生液,保湿养生时间不得低于一周,有抗渗要求的不少于14天,对其它使用外掺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养生时间。在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7.2N/mm2前,不得上去踩踏或进

行施工作业。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常用的处理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常用的处理方法有表面修补法、局部修补法(部分凿除重浇)、水泥压力灌浆(≥0.5MM的稳定裂缝)、化学灌浆(≥0.5MM的裂缝)、减小结构内力及卸载或控制荷载、结构补强、改变结构方案及拆除重做等方法,具体应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用途按照实际情况慎重选用,下面就一般常用做法作简单的介绍。

1、表面封闭法

对于混凝土裂缝小于 0.15mm 难以使用填充材料的微缝,可以通过表面封闭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防水性,避免水分浸入对钢筋的锈蚀。表面封闭法的施工工艺为首先清洗处理干净现浇楼板表面(包括迎水面和背水面),待充分干燥后使用黏度相对较低的液态树脂或者是表面涂料胶均匀的填充涂刷裂缝表面,形成对裂缝的封闭处理。

2、压力灌浆法

压力灌浆主要包括水泥灌浆以及化学灌浆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用于处理宽度介于0.15-0.5mm 之间的裂缝,其处理方式为通过一定的压力条件将水泥或者环氧、甲凝类材料灌入裂缝内部实现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修复。压力灌浆法施工步骤主要包括:清洁裂缝、确定灌浆口、裂缝封闭、安设底座及灌浆设备、压力灌浆及封口,最后作业结束后清理灌缝表面的封缝胶。

3、开槽填补法

对于宽度超过 0.5mm 而且较长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一般采用开槽填补的方式处理。首先利用切割机沿裂缝发展方向将裂缝扩大,使其形成v 型槽的形式,之后将处理后的裂缝清洗干净,将槽底通过水泥浆处理后分层填充环氧砂浆、水泥砂浆或者其他密封材料,密封裂缝后将现浇楼板表面抹平压实。

4、压力灌浆法施工工艺 4.1材料选用

①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液与丙酮化学分析醇

适用于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大于2米或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水溶性聚氨酯是由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开环共聚的聚醚与异氰酸合成制得的一种不溶于水的单组分灌浆材料,该材料适用范围广泛,无污染。

②速凝微膨胀水泥

适用于地下室顶板裂缝长度小于2米或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

③水泥基聚合物防水剂

在地下室顶板裂缝修补后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原卷材防水照常施工。4.2施工工艺流程

将照明灯引入施工面寻打出裂缝部局并做好标记→在地下室架好通风设备→凿去缝表面的松动混凝土及杂物,并用水清洗干净缝口→用速凝微膨胀水泥补平→每一定距离用冲击电钻钻孔深100mmΦ12mm孔→用12mm灌浆咀埋入孔中(孔深及灌浆咀直径应根据板确定)→再用电动压力机将水溶性聚氨酯,从灌浆咀注入渗水裂缝内→注浆时缓慢进行→直至有浆料开始从裂缝渗出来为止→检查清理。

4.3施工步骤

①检查:仔细检查漏水部位,清理渗漏部位附近的污物,以备灌浆。

②寻找裂缝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如表面不易干燥,可以用喷灯烘干,用角磨机磨光周边,裂缝处因含有水份,立即可以发现,此办法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确保每一分区无遗漏。

③布孔:在漏水部位打灌浆孔,对深层裂缝可钻斜孔穿过缝面,一般孔距为200MM—500MM。

④埋嘴封缝:埋设注浆嘴,用快干水泥封闭。

⑤裂缝修补:灌浆液应从每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当浆液从微孔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灌满相邻的针头位置,可以跳开不注;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仍有继续延伸、或有裂缝与其相交叉,应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这样,整条裂缝的第一次注浆才算结束。

⑥灌浆:根据渗漏部位的具体情况确定灌浆压力、灌浆量。用堵漏注浆泵将水溶性聚氨酯灌入裂缝,当全邻孔出现纯浆液时,移至邻孔,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直至压不进为止(注入率≤0.01L/min),随即关闭阀门。(一般灌浆压力0.3Mpa)。

⑦72小时后检查渗漏部位有无渗水,无渗水将灌浆嘴折断,用快干水泥将基面封闭、抹平。

⑧先做样板经监理甲方确认后再大面积施工。4.4注浆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当一枚针头在灌注较长时间后(约5分钟后),浆仍未从裂缝内冒出,应停止灌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如仍未灌满,应检查钻孔是否与埋管线交叉、板底是否有孔洞等情况,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灌浆。

②灌注时应严密注视灌注机的工作压力表,如超过额定压力(350kg以上),应停机后再进行,如压力仍居高不下,应检查钻孔是否与裂缝完全交叉。

③聚氨酯是遇水膨胀材料,工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护目镜等。表面清理及设备维护。

④待浆液凝固后,表面应及时清理。

⑤灌注机连续使用最多不超过10小时,如中途停止工作超过30分钟,应及时清理机械,清洗可用专用清洗剂或丙酮等。

4.5资料整理

①对于地下室渗漏的部位,必须在图纸中标注清楚,注明裂缝方向、部位、裂缝宽度等。

②做好施工纪录,详细注明裂缝修复部位、长度、裂缝宽度及施工时间及其施工方法。③对原材料厂家证明、合格证及有关检验报告进行收集与整理。4.6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寻找裂缝前,首先应对裂缝进行分析,并按裂缝宽度、长度的不同分别取蕊,以确定裂缝深度发展规律。如非贯穿裂缝且深度较浅,可以作表面处理。

②裂缝修补:灌浆液应从每一枚针头开始(结构立面由下往上灌注、平面一般由板底面向上灌注),当浆液从微孔处冒出时,应立即停止,移入第二枚继续灌注,依次向前进行。在灌注过程中,如果浆液已灌满相邻的针头位置,可以跳开不注;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仍有继续延伸、或有裂缝与其相交叉,应在该位置补孔,重新注浆。这样,整条裂缝的第一次注浆才算结束。

③为使裂缝内注满浆液,应进行第二次注浆,第二次灌注应与第一次间隔一段时间(约30分钟),必须在浆液凝固前完成,如第二次灌注后,浆液仍不能愈合,应在该位置重新钻孔注浆。

④裂缝内注满浆液后拨下高压注浆管,其止水针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能自动封闭。

⑤注浆完后,剔除止水针头,用避水通防水砂浆抹平压光,恢复成板面平。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只有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细致,严格遵守设计规范,设计合理;同时对于混凝土楼板施工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施工前做好各种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确保方案可行,切合实际;施工中加强对钢筋质量的检查、验收和过程保护,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完成后 8

做好楼板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总之只有在施工中加强管理、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裂缝的产生,真正做到安全防患于未然。

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国内外专家虽有很多的预防措施和处理的方法,但混凝土结构带裂缝工作是绝对的,无裂缝工作是相对的,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可见的、能够预控的、特别是对结构安全有影响的裂缝产生。现阶段只能采取以“预防为主,修补为辅”的裂缝控制方案,要想在实际施工中彻底杜绝裂缝的产生,仍需要科技的不断创新、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面保证混凝土现浇构件的质量,关键在于混凝土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阶段的控制,从平面布置、设计构造、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入模振捣、施工缝及后浇带的处理、养护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控制好工序的质量,而监理工程师也要对混凝土施工实行旁站监理,加强对施工工艺及措施的监督,针对裂缝形成的不同原因,有目的性的采取预防处理办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完善施工监管及质量验收手段,可以有效的缓解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6-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2011年版)[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王铁梦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 [5] 建筑工程事故处理手册 王赫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实例应用手册 范锡盛 王跃 主编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3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基本现状;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一、前言

近年来,住宅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应用越来越广,住宅的整体性、抗变形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的提高。但也伴随产生大量的现浇楼板裂缝的现象,是施工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质量通病。根据这几年来的施工经验,现就住宅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裂缝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作一浅析。

二、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基本现状

1、裂缝产生的部位:一般位于外墙转角所对应的现浇楼板上,离墙边500~1200mm,且裂缝两端终点均距离墙面100~150mm。裂缝形状基本上呈45°上下贯通,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有预埋管部位沿管线方向出现表面裂缝;局部出现呈发散状或龟裂状的不规则裂缝。

2、裂缝出现的时间和宽度:从实践中得出,不规则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一个半月左右出现;沿管道走向裂缝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三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板的两边呈45°裂缝及楼板跨纵向裂缝大部分在主体竣工后半年出现,其宽度不一,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肉眼可见。

3、裂缝产生的规律:南面的房间现浇板比北面房间裂缝易产生;大开间比小开间现浇板裂缝多,长度超标,开裂不设伸缩缝的比体型短的现浇板裂缝多;高层次的大角现浇板45°裂缝比低层次的裂缝多,而且早。

三、施工原因分析

形成住宅产生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是系统工程中每个环节的因素综合构成,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综合其成因作如下浅析:

(一)、从施工角度

1、楼板施工不规范。有的工程在支模架搭设中缺少足够的强度、刚度,垂直支撑与楼面接触部位没有设置楔子顶紧或模板支撑数量过少,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及成型后模板出现局部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有些项目为赶工期和加速模板周转,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就过早拆除平板模板和垂直支撑,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导致结构受损产生裂缝。

2、混凝土振捣不当。楼板混凝土平板式振捣器振捣过度、粗骨料下沉,楼面出现表面砂浆层(浮浆),导致强度降低,出现砂浆干缩,造成表面裂纹;平板振捣器振捣不均匀,未振捣的部分,混凝土易呈块状出现开裂。

3、养护期不足或过早进行施工。从目前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工程来看,为了赶工期,提前产出效益,一般养护期都不足,从楼层混凝土的浇筑收光,翻样弹线,空载养护时间只有1~2天。特别是高标号混凝土振捣的楼面,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浇水及养护,导致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及混凝土表面收缩过快产生裂缝,同时在养护期间过早进行上层砖砌体施工造成楼面受力不均而形成裂缝。

4、在钢筋绑扎施工中时有发生楼面支座处负筋未设置支撑马凳或支撑马凳数量不足。在浇捣过程中,未安排专人进行看管钢筋、模板,导致操作工人随意踩踏现象,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少,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出产生裂缝。

(二)从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品种质量与配合比分析

1、从混凝土材料性能角度看,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变形而造成。一是混凝土自身收缩的变形(干收缩)和化学收缩;二是环境气候影响所形成的变形,即温度变形。

2、混凝土使用的水泥质量优劣、骨料级配及含泥量大小、外掺料用量多少,外加剂使用得当与否与板面裂缝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鉴于现在城市住宅楼基本都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生产中一旦各种材料质量把握不严、水灰比失调,都是导致产生板面裂缝的重要原因。

四、上述裂缝属非结构受力因素引起,不存在着结构安全

产生现浇板裂缝虽然不影响结构安全,但是影响美观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针對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我公司在近期承建的职工住宅楼工程施工中,作为一个课题提出了一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重点在施工、材料、养护等关键部位进行加强管理,使防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局部现象得到了根治。

五、从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1、加强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模板接缝应严密,严禁模板漏浆。在混凝土浇捣前,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方料与模板的接触面不得有任何间隙,使每个接触面都有可靠的支撑点,在振捣过程中派专人进行跟班看模,防止松扣下沉和涨模、塌模现象产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允许值时方能拆模,平台进料口等薄弱部位,模板及支撑在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的强度100%达到设计值时才能拆除,以有效地防止因拆模过早导致结构受损而产生的裂缝。

2、钢筋绑扎施工加强对负筋质量的管理。加密支撑马凳的间距、确保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的裂缝,在楼板浇捣过程中要派有钢筋工跟班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在楼梯、施工缝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

3、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管理: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使用的砂、石料、掺和料、添加剂严格进行材料进场检验制,严格控制配合比,水泥用量和坍落度,使混凝土内部缺陷减少到最低限,从而减少裂缝产生。

4、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浇捣后的养护:振捣过程中,严禁作业工人私自对商品混凝土加水。施工员实行对每车商品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查。施工中不断用移动标志来控制混凝土板的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浇捣完毕后根据厚度控制点用4米铝合金刮杆进行找平,在混凝土终凝前采用三次成活施工法,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养护是整个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的裂缝。尤其在高温下施工增加浇水次数并使表面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并用塑料布覆盖严密保持塑料布内有凝水,这样既可减少由于温差产生的裂缝,又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

5、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对浇筑好的现浇板面,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如确因工期较紧,急需进行上一层砌体施工,应做好预防现浇板受集中荷载过早而产生裂缝的措施。如砖块边拉边用,堆放不得超过量,砂浆不能用小车直接放置在现浇板上。

六、对裂缝的弥补处理措施

如果楼面已经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了裂缝,那么就需要做好妥善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等工作。根据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板底装饰层较薄,通常无吊顶遮盖,裂缝容易暴露,影响美观并引起用户投诉,所以板底应该妥善处理,可以采用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压力灌浆等方法对裂缝作处理,这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七、结束语

简析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第4篇

长期以来,不论是框架结构的工业建筑还是民用住宅楼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工程越来越多。这一技术,加快了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减轻了劳动强度,对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缩短工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或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十分普遍。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仍是严重困扰着混凝土楼板施工质量的首要问题。

2 原因分析

混凝土是多组分复合材料,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粘结面或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我们一般称为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互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连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裂缝,严重的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这就成为有害裂缝。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为以下几点:

1)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温度裂缝主要在夏季炎热天气和冬季(气温高于35 ℃和低于5 ℃)施工时容易出现,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3 d~5 d,最快的1 d即出现,初期裂缝很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断续扩大,甚至达到贯穿的情况,其宽度最大可达1 mm~3 mm。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使混凝土温度升高,水泥水化热在1 d~3 d可放出热量的50%,结构内部温度高达55 ℃~70 ℃。因此,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形成内外温差,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和内外温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2)钢筋安置不当产生的裂缝。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制作、加工和安装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在实际钢筋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受力钢筋位置出现重大失误、受力钢筋搭接不合理、受力钢筋锚固长度不够、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偏差过大、构造配筋过少。

3)施工方面产生的裂缝。弹性变形及支座负弯矩;伸缩缝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砂含泥量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浇捣混凝土板筋保护层不够;浇捣混凝土时升降机口混凝土渣没清理。

4)使用方面的裂缝。建筑物使用方面的裂缝,工业厂房裂缝的成因是改变使用功能。如一些工业厂房设计是轻工业厂房,建成投产后改为设备厂房;原设计荷载取值轻,而大量生产设备进入,产生了超原荷载的一倍甚至几倍重量。有的厂房原设计是成品仓库,建成后变成原料仓,这些都是造成厂房裂缝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这样的裂缝对结构的承载力、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腐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危害。

3 对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

3.1 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设计者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不要一味追求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C20级能满足要求,就不要使用C30级。

3.2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尽量不用细砂配制高标号混凝土。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但不得有明水存在。3)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要保证搅拌时间,即严格执行GB 50204-2002第4.3.2条的规定;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计量一定要准确,并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在混凝土初凝期注意抹压的时间和方法,抹面应在表面泌水完全排除时进行,抹面时应用力抹压,以闭合已产生的微裂纹和泌水孔;设计好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的路线,避免干扰已初凝的混凝土。4)模板要进行强度计算,支撑牢固,按规定时间拆模。5)提倡使用平板振捣器,因为振捣棒振捣想不碰钢筋是不可能的。6)加强养护工作,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喷涂混凝土养护剂,防止水分蒸发,不要只重视进度而忽视质量,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2 N/mm2前,不得上去踩踏或进行施工。7)提倡使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楼板,笔者发现,在同一个工程的同一层楼面上,用商品混凝土的比现场拌制的混凝土裂缝要少得多,而且宽度也小很多。

4 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针对现浇楼板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根据实际操作过程经验总结、原因分析,收集一些切实可行、合理、可操作的施工工艺和措施,具体如下:

1)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应积极与施工单位配合,保证建筑结构的使用要求,混凝土的试配应满足泵送混凝土的防裂要求,不应单纯地追求高强度、高速度、高效益。

2)设计应对现浇混凝土楼板防裂采用配套措施,对重要结构板内应配双层钢筋,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防止板面混凝土的开裂。

3)施工单位也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控制好工序的质量,而监理工程师也要对混凝土施工实行旁站监理,加强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

摘要:对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产生裂缝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保证工程质量。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及处理办法 第5篇

胡俊琴,周海云

(张家口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现结合多年来施工实践的经验和理论分析,以施工为主兼顾材料及过程控制来阐述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施工

处理办法、材料

Cast-in-place floor crack reason and processing means

Hu Junqin, Zhou Haiyun(Zhangjiakou seco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Hebei Zhangjiakou 075000)

abstract: Presently has unified for many years to construct the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constructs primarily gives dual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and the process control elaborated the floor crack produces reason and processing means key word: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processing means, material 引

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民用住宅楼。在住宅楼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加强楼面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1.1 钢筋在砼板中是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面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若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1.2 要防止钢筋锈蚀,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当然保护层亦不能太厚,否则构件高度减小,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实际施工中,底苤子钢筋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较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至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跨限制在1平方米中放2块。与此相反,负弯距钢筋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难点,其原因: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规格较小,施工中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容易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砼泵管装拆时无处落脚造成钢筋大量被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凳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根据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凳,其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公分,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特别是对于圆8一类细小的钢筋,小马凳的间距应控制在60公分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小于3个,同时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①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的交叉作业。②在铺设钢筋

作者简介:胡俊琴(1977),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张家口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助工 上面搭设交通要道,教育各工种人员不得随意踩踏。③在混凝土施工中,钢筋工要随打随修。砼施工过程中的细节控制

2.1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与振捣的方式及时间有关。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使混凝土收缩性要小。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一般以5-15s/次为宜,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之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选择一些有经验的砼振捣工来根据施工部位和机械来确定振捣时间和方式。

2.2 施工质量控制差,为了改变其和易性好施工或为了节约水泥用量,不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搅拌,原材料计量不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密实度及各易性下降,导致结构裂缝。防止这类裂缝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搅拌,车车过磅,设专人看磅。

2.3 施工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足,混凝土浇筑后支架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裂缝。模板自身强度不够,在浇筑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在拆模施工中,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在施工根本阻止该类裂缝发生应选择足够强度的模板、支设稳定的支撑。若支撑地基不够坚硬或不均匀应铺设垫板防止沉降不均匀产生的裂缝。模板支撑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间距和拉接杆确保其稳定性。拆模时不要为了节省周转材料或抢工期,应以同条件试块作为依据,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时才能拆模,尤其悬挑构件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2.4 穿线管敷设集中或保护层不当时产生的裂缝。对于穿线管规格化直径较大时,不应就近路径走板,而让穿线管绕弯穿梁敷设。对接线盒处线管集中处应增设抗裂短钢筋,采用圆6,间距不大于10公分。

2.5 施工荷载引起的裂缝,为了抢工期楼板砼浇筑完毕不足24h,气温低的时候不足48小时,忙着上砖,绑扎柱钢筋,不加限制地堆放。这样在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的不规则受力裂缝,这种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就永久性的裂缝。这种裂缝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⑴材料运输和堆放时,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于集中堆放。⑵不应过早的上人和材料,24小时以后先做一些放线,绑扎焊接柱钢筋工作。三天后方可进行材料吊装,但要做到轻放慢卸。

2.6 砼养护是砼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早期的养护是重中之重。施工中坚持多洒水,覆盖塑料布或麻袋等物品来调节砼的温度和湿度。

材料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原料有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组成。若混凝土所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导致楼板裂缝。并且各原材之间相互影响。

3.1 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受潮或过期,使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开裂。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不化很慢,在水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这样就破坏了已硬化的水泥石,使水泥强度下降。同时水泥含碱量超过0.6%,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到砼强度。

3.2 砂、石骨料的料径太小,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将会导致水泥和拌合水用量加大,影响到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收缩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细砂,后果更为严重。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将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而且不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抗渗性。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将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降低混凝土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砂石中硫化物可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体积膨胀2。5倍。

3.3 拌合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上面提到了钢筋锈蚀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在此就不再多说。3.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商、供货商、施工方都为了降低成本,在二者之间选择了价格而放纵了质量。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砼的强度肯定受到牵连。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带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建筑一系列行业的管理。

弥补措施

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混凝土楼板裂缝,若裂缝一旦发生后,做一些弥补措施:

楼板底部由于粉刷较薄,且通常不采用吊顶,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宽度以三十五公分至四十公分为宜,既能达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

结束语

从上述可知,一幢楼房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施工中各个细节中的问题,均可能使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不能轻视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民用建筑结构安全耐用。参考文献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6篇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裂缝;建筑施工

0.引言

商品混凝土具有工厂化生产、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环境污染及噪声、降低原材料耗等优点。目前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产量己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80%以上,其中法国占88%,美国占84%,日本占80%。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在常州、上海等地推广商品混凝土以来,发展很快。但是,商品混凝土在推广应用总还存在不少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质量。裂缝是最典型的原因,文章主要探讨了材料原因产生的裂缝及其对策。

1.由材料方面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

1.1配比计量不准确

施工现场自搅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配比计量不准确,如砂含泥量偏大,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等,这些因素均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为了弥补因这些原因造成的混凝土强度损失,施工单位往往会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这样也就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从而增大了裂缝的可能性。所以降低馄凝土强度的因素就盛了造成混凝土楼板开裂的间接原因。

1.2砂率偏大或细砂含量偏大

采用含泥量大的细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砂率一般在40%以上,比普通混凝土用砂量高,石子粒径5-25mm,比普通混凝土石子粒径小。由于细骨料表面积大,其用量的增加必然增大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增大楼板收缩。

近年来,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水泥生产商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满足当前工程建设需要的优质、高早强新型水泥。这些新型水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硅酸三钙,铝酸三钙的含量比过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粉磨细度增大(比表面加大)。就混凝土而言,将会使水泥水化热升高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加大。同时,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增加,也将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增大以及内部温升增大。

1.3 使用外加剂不当

外加剂品种很多,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微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选用时要特别慎重。由于外加剂生产利润高,市场严重混乱。目前商品混凝土普遍采用的普通减水剂和复合减水剂、缓凝剂、防冻剂等问题不少,甚至经常出现伪劣产品。很多厂家普遍未设置外加剂储料斗,也没有计量装置,而是采用勺、碗等近似容积估量,还者的将一袋外加剂人为地分成几份掺入,造成计量失控,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稳定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此外,更为严重的是经常用错品种而引发质量事故。

2.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2.1材料选择

对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质量可靠的水泥品种。现浇楼盖往往厚度不太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其开裂的主控因素,故应选用收缩较小的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应有28天强度)。石子:国家标准规定,建筑工程使用的石子应为连续级配,最小粒徑为Sllun。同时,研究表明选择粗细骨料级配良好且最大粒径尽可能大的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子必须用中、粗砂,不许用细砂。砂子应按规定进行复试,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风化岩含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反应性骨料含量(如易引起碱骨料反应的骨料)等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砂必须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2.2施工工序选择

砂石进场要有专人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回。混凝土所用的水、外加剂及掺合料应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季节情况适当选用减水剂、微膨胀剂。选择适宜的外加剂,外加剂要选用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严格按批量进行复试,有条件的应作外加剂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尽量避免采用早强型外加剂。除非有特别需要和专业人员指导,不应滥用膨胀剂来减少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搅拌前必须经开盘鉴定,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计量准确,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对坍落度要随时抽查。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过长、过短。

2.3商品混凝土生产运输中的预防控制措施

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管理,加强对水泥及粗细骨料的质量检测,细骨料不得使用细砂,不得使用海砂,细骨料细度模数宜在2.6-3.2之间,含泥量要低于2%,按泵送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将商品混凝土的含砂率控制在40%左右。对集中搅拌站用水计量装置要定期检查和校准。如发现坍落度异常,应立即停产该设备,并校验计量装置。为保证拌合物有一定的坍落度,可适当掺力口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用减水剂来葆证混凝土的可泵性。不可用水灰比不变,而将水和水泥同时增加的方法来保证坍落度。使用减水剂时要做与水泥相容性的试验,选择与水泥相结合后流变性能好的减水剂。

2.4外加剂的选择

选择外加剂时,其品种与掺量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应注意外加剂之间的匹配以及与水泥的适用性;另外,一般外加剂是增加混凝土收缩的,这一性质对裂缝控制是不利的,故特别要注意外加剂对收缩的影响。加强对外加剂品种、性能和掺量的检测,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品种外外加剂的性能,防止用错品种和使用伪劣产品。应注意减水剂的掺量受环境气温变化的影响很大,若掺量不变,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会随气温变化而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夏季早晚与中午温差变化较大,须随时监控出料口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随气温变化逐步调整减水剂掺量,保证拌合物坍落度在控制范围内。

重视对粉煤灰的规范使用,加强对粉煤灰的品质管理和性能指标的检测,商品混凝土粉煤灰的掺量比例应严格按规范执行。充分认识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增长特性。粉煤灰的优劣与原煤产地和质量有关,我国原煤产地分布广,由于生成年代不同,品位差别很大,直接影响燃烧后的粉煤灰质量。我国粉煤灰含CaO较高(20%以上)者只有富拉尔基电厂和云南开源电厂的粉煤灰,这两个电厂采用褐煤发电。其他地区的电厂粉煤灰基本都是低钙粉煤灰(CaO含量10%以下)。掺入高钙或低钙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同影响,另外还有活性硅含量的高低对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强度等级有重要影响。

3.结语

钢筋混凝上现浇楼板具有整体性好和抗渗、抗漏性能强等优点,近几年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在民用住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为了全面地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更好地治理这一质量通病,文章从材料原因产生的裂缝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莫嘉华.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控制[J].科技资讯,2009,(14).

[2]徐耀辉.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8).

[3]唐朝洪.大面积地下室工程防渗漏措施[J].科技资讯,2007,(25).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7篇

1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分布情况和主要形态

笔者通过对浙江某房产司开发的住宅建筑楼板产生裂缝的分布情况、类型和数量进行统计, 具体情况如下:

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主要分布在板角、跨中以及楼面凹凸部位, 其中板角45°裂缝普遍存在, 距拐角距离在0.5~1m之间, 突出开间的阳角部位开裂情况与板角完全类似;楼板跨中裂缝和数量呈随机性;大跨度开间中部出现裂缝的几率相对较大;平行开间的裂缝多于平行进深方向的裂缝;平行进深方向的裂缝多发生在具有连续横墙附近。在楼板的凹面处也经常出现裂缝, 多沿开间方向;贯穿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一年左右, 其中大多数板角、跨中裂缝都会最终发展完全贯通裂缝。

2 引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

2.1 材料方面

现浇楼板广泛采用商品混凝土, 而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以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坍落度为主。为满足泵送高度的要求, 坍落度控制指标较大, 多控制在120~200mm, 呈送流态。混凝土普遍采用高水量、高水泥用量、高砂率的配合比, 同时为节约成本而使用矿物掺和料, 加之原材料的紧缺性, 骨料的级配合缺乏严格的控制。这种泵送流态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值比过去流动性混凝土 (坍落度30~80mm) 和低流动混凝土 (坍落度10~30mm) 增加一倍以上。

现浇板早期裂缝的出现, 通常不是由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开展所致[1]。是由于泵送流态混凝土收缩变形约为6.0×10-4~8.0×10-4比过去流动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2.5×10-4~3.5×10-4大2~3倍, 在住宅工程中楼板受到圈梁或墙体的约束, 约束限制了混凝土收缩而产生收缩拉应力, 当收缩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那一刻的极限拉应力时, 就会产生开裂, 从而产生裂缝。

2.2 在施工方面

住宅建设从开工到竣工进入销售时间通常只有一年时间。跨季节施工多, 普遍存在赶工期、赶进度现象。模板周转快, 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1.2N/mm2, 进行拆模, 新浇得混凝土上荷早, 且没有进行适当的养护。施工缺乏严格的管理。存在负筋踩踏、支座错位、雨天浇筑混凝土等现象。

2.3 在设计方面

浙江沿海地区的住宅多追求大开间、大跨度的平面设计和追求外观要求, 楼板多有凸凹, 变截面部位多。楼板厚度多采用现行混凝土规范规定的设计下限, 局部楼板内暗管较过去成倍增加, 造成局部板后被削弱较多而形成薄弱环节。

当前建筑结构设计普遍刚度高, 层层设圈梁, 对楼板的整体约束作用强。而目前楼板多采用高水灰比、高砂率的商品泵送混凝, 同时楼板是典型的大体表比结构, 混凝土失水速度快, 因此混凝土变形更大, 在强约束的作用, 自然易开裂。

楼板切角45°裂缝是由于板角底面横纵两向收缩受到外圈墙 (墙体) 约束, 产生横纵两向剪应力, 其合力为板角45°方向垂直的主拉应力, 主拉应力的大小沿板角45°垂直方向是积累渐变的, 当其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将产生切角度裂缝。

楼板中部的横向裂缝, 是由于楼板混凝土收缩受到横纵圈梁约束产生的拉应力方向楼板中心不变点积累的结果, 突出表现为楼板横向裂缝多在楼板中部及界面最小的部位。

3 减少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早期裂缝的对策

3.1 材料方面

3.1.1 合理选取混凝土强度等级

采用的混凝土等级强度越高, 势必增加水泥用量或提高水泥标号、水灰比越增大, 则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作用也随之增加, 出现的裂缝的可能性就会更大。故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宜选用C25, 尽量避免采用C40的混凝土。对于多层住宅选用C20可以达到强度要求;对于高层住宅选用C25或C30混凝土即可满足要求, 采用过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其抗拉强度则变化甚微。

所以在满足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中低档混凝土强度等级, 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的作用。建议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0, 宜选用C25。

3.1.2 楼板钢筋优选HRB335级带肋钢筋

楼板钢筋宜选用热轧钢筋, 而不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和冷轧扭钢筋;宜采用HRB335级钢筋, 而不宜采用HPB235级钢筋。冷轧带肋和冷轧扭钢筋是用HPB级热轧冷加工处理后的钢筋, 虽然强度高, 但无屈服点, 延性差、可焊性差, 锚固性能不好且施工期间宜生锈。HRB335级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比HPB235级圆钢好, 裂缝控制好, 且价格相差无几。使用HRB335级带肋钢筋后承载力安全系数也可以提高。

3.2 设计构造措施

3.2.1 合理选取构件截面尺寸

对于收缩影响最大的设计参数是钢筋用量和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与体积的比值。在相同的周围环境中, 混凝土表面与体积的比值越大, 构件的收缩变形值也越大。而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 仅考虑钢筋锚固、耐久性性等因素而确定的最小厚度, 对于民用建筑单向板仅要求60mm, 对于双向板仅要求为80mm。楼板厚度越薄, 水力半径倒数越大, 相应产生的干缩应力亦越大, 出现裂缝的机率也就越大。适当增大板厚, 板厚应为≥L/30~L/35 (L为单向板跨度或双向板短向跨度) , 一般现浇板厚不易小于110mm (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 , 屋面板厚度宜≥120mm。

3.2.2 配筋设计

配筋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作用, 因为钢筋能起约束作用。适当增加构造配筋有利于防止结构裂缝的出现。新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规范》已将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由0.15%提高到了0.20%。

1) 楼板配筋计算时, 裂缝宽度不宜大于0.2m m为准。现行规范要求验算最大裂缝宽度, 只考虑了在一般情况下为主要因素的结构荷载, 几何尺寸和边界条件等计算参数, 而未涉及商品混凝土在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 是可能成为裂缝主要原因。

2) 结构配筋应采用双层双向钢筋。屋面板建筑上应采用保温设计, 屋面的传热系数宜小于1.0W/m2。

3.3 施工方面

浇筑混凝土时布料应均匀, 防止一处集中堆料, 造成混凝土过振。振捣时振动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 每次振捣时间一般以10~20S为宜, 振捣时间过长, 粗骨料下沉, 混凝土表面砂浆层过厚, 表面易产生裂纹。混凝土浇灌后1~2h, 有条件的现场可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复振不只是提高强度5%~15%, 同时复振时混凝土液化可愈合混凝土早期裂纹。在表面水基本收干前后, 适时用木抹子磨毛搓生两遍, 拍打、愈合裂纹。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初凝后, 轻微洒水润湿, 混凝土终凝后浇水养护, 每天分多次浇水保持水浸润混凝土表面7d, 在干燥或炎热的夏季应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帘、湿麻袋, 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 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对幼龄混凝土加强保护, 若将模具、脚手架、钢筋过早集中堆放在楼板上, 造成楼板开裂, 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拆模前应根据不同龄期混凝土自然养护试件强度,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拆模。

4 结语

商品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是由混凝土材料、设计、施工和管理综合因素造成的, 现在的理论公式仅局限于某一因素, 还难以全面考虑这些综合因素, 所以实际工程中需进行综合治理才有效。要从板的设计构造,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加强养护、强化监督等多方面治理, 才能攻可混凝土楼板裂缝。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泵送流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逐步推广, 在住宅建筑工程中, 现浇楼板出现早期收缩裂缝的比例逐渐增多, 几乎每套成品房或多或少的存在楼板裂缝。有无肉眼可见的裂缝是普通老百姓评价住宅质量次优的标准, 近年来墙体和楼板的裂缝成为业主拒绝收房和住宅用户投诉房屋质量的主要缘由就不难理解了。

关键词:现浇楼板,收缩裂缝,构造

参考文献

[1]易伟建.钢筋混凝土板的裂缝与变形性能[A].混凝土结构研究报告集[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郑建岚, 泵送流态混凝土裂缝性能试验研究[A].钢筋混凝土结构控制指南[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8篇

1.1 混凝土收缩引发裂缝

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体积收缩,但楼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因此,当混凝土收缩使现浇楼板的约束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楼板的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板角处,与墙阴角线垂直。

1.2 过早加荷引起裂缝

按相关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在达到1.2 N/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有时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施工人员往往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加荷造成了现浇板的开裂。

1.3 板面负筋下沉产生裂缝

由于施工人员不规范操作,任意踩踏绑扎好的钢筋,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楼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裂缝产生,特别是负弯距筋没有通长配置时,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负弯距筋的端部,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1.4 混凝土养护不当引发裂缝

养护不当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而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由于此时的混凝土强度比较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2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是一种多成分的复合材料,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黏结面或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一般称其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互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连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一般称其为宏观裂缝。严重的可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这就成为有害裂缝。这样的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防水性、抗渗性、耐久性、安全使用性产生严重的危害,从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2]。

2.1 影响结构承载力和安全性

对于受弯构件的楼板,尽管受弯区允许有宽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裂缝存在,但是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一些使用者在装修时又给地面增加了很多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的荷载。

2.2 影响结构的防水性

楼板产生裂缝,除了影响结构安全性外,最直接的问题是渗漏水的危害,尤其是在没有做防水的房间更为严重。

2.3 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化学侵蚀、冻融循环、碳化、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作用。这些破坏作用的发生或进行的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外,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从结构拆模到装修完成,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有的大型工程还要跨年施工。这时空气中的CO2和SO2气体及雨水等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加快了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将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控措施

3.1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科学合理地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选择级配良好的砂石原材料,严格控制好砂、石粒径及含泥量。现浇板应选用中粗砂(粒径在0.25 mm至0.5 mm之间的石子),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过1%。同时,在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查,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3.2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应放在板的上部,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间距约800 mm,直径10 mm~14 mm的钢筋混凝土马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以保证负筋不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楼板时,必须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皮负弯矩筋。同时,加强浇筑混凝土楼板整个过程中的钢筋看护,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中跟踪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应重点整修,随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1]。

3.3 做好混凝土的浇捣工作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三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及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3.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混凝土往往缺乏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暴晒[3]。

3.5 避免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

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如果过早地在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撑,那么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而是更多的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N/m2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如需吊运材料时,应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在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控制微小裂缝的出现,杜绝有害裂缝的产生,施工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管理,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严格控制各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理单位也要对混凝土施工实行旁站监理,加强对施工工艺及措施的监督,必须达到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由此可见,裂缝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巍巍.如何防治多层住宅现浇楼板裂缝[N].中国建设报,2004-07-1(6).

[2]徐永祥,屠晓明,魏其军.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73-74.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9篇

楼板裂缝是由于设计、施工、环境、外力等原因引起而产生裂缝, 裂缝通常分为两大类, 一是变形引起的裂缝, 也称为非结构性裂缝, 如温度变化, 砼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裂缝, 二是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 也称结构性裂缝或受力裂缝, 其程度与荷载相应, 预示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存在严重问题。

2 裂缝原因分析

对现浇板裂缝, 是否需要处理和怎样处理, 主要取决于裂缝的性质及其危害性。对影响正常使用、降低耐久性的裂缝都应认真处理。除了正确选用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外, 还应从消除原因着手。现将楼板开裂原因作如下分析:

2.1 设计方面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 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 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 整体挠度偏大, 引起板四角裂缝。设计板厚不够, 未做挠度验算, 整体挠度偏大, 引起板四角裂缝。基础设计处理不当, 引起不均匀沉降, 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 导致楼板裂缝。楼板双向受力, 按单向板配筋, 引起裂缝。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

房屋长度过长, 而又未考虑设置伸缩缝, 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 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 平面布局凹凸较多, 即转角也越多, 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 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2.2 混凝土的收缩。

众所周知,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由于水分蒸发, 体积逐渐缩小, 产生收缩, 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 不能自由伸展。而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 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 所以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 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相垂直。

2.3 温度裂缝。

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 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 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 水化热释放量较大, 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因而在硬化过程中, 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 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 即板角处。另外, 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 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房屋西边及顶层的裂缝居多。事实上许多裂缝往往是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综合引发的。

2.4 商品砼质量因素所产生的裂缝

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和泵送商品砼 (或预拌砼) 的推广使用, 建筑用混凝土已逐渐向中、高强类型发展。但不恰当使用外加剂, 砼配合比中粗细骨料、水泥品种等一些因素影响, 使混凝土楼面梁板 (尤其是板) 裂缝在工程中亦相应地较普遍的出现, 近几年来且有上升之趋势。有些工程的砼裂缝无论数量还是宽度上都比较严重。商品混凝土的裂缝成为工程质量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2.5 施工工艺不当或质量差。

砼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楼板砼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降低承载力的原因如下:

配制砼所用的原材料的材质不符合要求。拌制砼时没有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或操作中配合比有误。拌制砼时投料不按重量计量。砼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楼板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在楼板砼施工时未设置砼的浇筑控制标高, 造成楼板厚度不一, 亦是造成装修时为了控制装修标高而增加楼板的恒载的原因之一。

模板拆除时间过早产生裂缝。施工单位在进行模板拆除时, 没有按规范规定的拆模时间拆模, 且在拆模时没有可反映楼板砼强度资料, 如同条件养护试块或回弹检测等, 造成隐患。

支座处负筋下沉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楼面钢筋被错位, 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不足, 主要是楼面未设马道, 在浇筑砼时未及时调整, 支座处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楼面过早加载或施工超载。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 施工单位为赶进度, 在楼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马上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这样造成楼板过早加载。

施工缝留置不当。进行楼面砼浇筑时, 留置施工缝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 随意性大, 把施工缝隙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大处, 使楼板留下质量隐患。

负加在楼板上的恒载超过设计要求。现商品房大部分是初装修后就进行销售, 销售商未向购买者提供住宅使用说明书, 如有也未注明楼板可负加恒载是多少, 物业管理跟不上, 这就造成购房者在进行装修时, 对楼面装饰材料选择较随意 (自重较重的花岗岩等) , 随意更改楼面标高, 增加找平层厚度, 这样就使附加在楼板上的恒载增加。

3 裂缝的防治

现浇板裂缝既影响美观, 又容易使住户产生心理上的不安, 而且裂缝不仅会影响抗渗效果, 也易造成水分侵蚀钢筋, 影响使用耐久性。因此, 针对上述裂缝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当板跨度较大时, 应进行必要挠度验算;各责任主体认真完成好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监理应发挥好旁站的作用对施工单位违反规范施工的行为及时制止。减少出现质量隐患;优化砼配合比设计。混凝土中使用的原材料 (水泥、砂、石、外加剂和掺合料) 除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标准外, 骨料应有良好级配, 水泥的选用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条件、设计要求、施工条件、水泥性能和适应范围进行优选。在满足设计、强度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并可掺入适量的优质粉煤灰和优质高效外加剂。

加强现浇板浇捣后的养护。混凝土养护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忽视对混凝土的养护, 既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又易使其在硬化过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偿而产生裂缝, 尤其在高温下施工, 更应经常浇水养护, 这样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 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缩而产生的约束应力, 有效控制裂缝。

施工项目部和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进场的商品砼进行验收把关。

在板角增加射筋。现浇板的四周在设计上都已配置负筋, 但针对绝大多数裂缝产生于板角这一现象, 在板角四周增设射筋, 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方向与射筋相一致, 能有效地抑制裂缝, 此外配筋较多时, 相对来说也能明显改善裂缝的产生或扩展, 根据裂缝距板角的距离, 射筋长度为1.5m左右。

平面布置上尽量减少凹凸现象和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平面转角过多, 即薄弱部位越多, 而这些部位由于应力集中, 往往是裂缝的多发区。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 与梁筋应绑扎在一起, 另外, 采用铁架子或混凝土垫块等措施来固定负筋的位置,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 从而可有效控制保护层, 避免支座处因负筋下沉, 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板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大于1.5cm。

加强商品房销售后的管理。初装修竣工验收的住宅工程, 业主进行装饰装修时物业管理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0号令《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及各地方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执行。对无物业管理单位的, 业主或者住宅使用人应按开发商提供的住宅使用说明的要求确定装饰材料及施工方法进行装饰装修。

4 结束语

楼板裂缝虽然是常见的工程通病, 但对于具有危害及影响使用功能的楼板裂缝只要在图纸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质量监督等方面加予认真控制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及了防治的, 应从结构的耐久性、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等方面着手。如楼板出现贯通裂缝, 不能满足承载要求, 裂缝宽度≥0.4mm时, 通常需要进行加固补强。如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 则应根据要求及裂缝所处的环境等综合考虑处理方法, 室内潮湿环境下的裂缝如不处理, 则容易导致钢筋锈蚀, 对耐久性造成影响, 卫生间楼板的裂缝即使宽度很小, 也会对建筑物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 必须进行处理。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10篇

1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引起建筑物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裂缝, 如设计不够合理、施工、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1.1 设计方面的原因

在板角上面双向配置长度为L/4的负弯矩钢筋 (L为单向板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 它与下面正弯矩钢筋伸入外角框架柱或构造柱, 有时该板通过圈梁与角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一个整体, 目前现浇板的结构设计一般大多都是这样做的。这种增强节点构造措施的做法, 与砖外墙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角柱约束机构, 其刚度极大, 使现浇板板边和板角均受到很强的嵌固、约束作用, 所以板角斜裂缝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在角柱牵制下板角绝无自由伸缩的余地。而在砖砌体中, 板边界为强度等级很低的砂浆层, 其抗剪能力较差, 因此板边的伸缩比较自由。从板角配筋加强区到一般配筋区的中间有一个斜向的过渡带, 这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在此不可避免的要发生由于混凝土干缩加冷缩造成的双向合成裂缝, 该裂缝的宽度可达单向收缩量的倍左右。正是由于在外角部位存在的一个强大的约束牵制机构和双向收缩的条件, 此类现浇板板若不在四角处配置上部抗裂钢筋有可能在角上出现斜角裂缝, 这是现浇板出现斜角裂缝的原因之一。

1.2 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1.2.1 水泥方面的影响

水泥的收缩值一般取决于C3A、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即C3A含量大, 细度较细的水泥收缩较大。石膏含量不足的水泥, 具有较大的收缩, 而SO3的含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显著。

1.2.2 骨料方面的影响

混凝土收缩随骨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随骨料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 同时, 又随骨料中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 在预拌混凝土中, 其骨料的级配不十分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1.2.3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影响

包括单位用水量, 单位水泥用量, 水灰比, 砂率及灰浆比等参数。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方面的影响。

1.3 施工方面的因素

1.3.1 配筋、楼板厚度、施工工艺不合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 为了节省施工的材料成本和节省人工费,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没能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 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震捣不密实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1.3.2 施工时模板的处理

模板施工因素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产生的:由于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 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 造成模板支撑下沉变形过大;如果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 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 这样也会引起楼板的裂缝;拆模过早, 在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的时候就进行拆模板, 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 很容易产生裂缝。

1.3.3 钢筋保护层偏大

施工浇注混凝土时未铺设架板, 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 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 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配置时, 裂缝往往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 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1.3.4 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现在楼板在周围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也会产生裂缝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 混凝土收缩越大。空气温度升高, 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2 楼板裂缝产生的危害

混凝土是多组分复合材料, 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 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 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 造成骨料与水泥粘结面或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 我们一般称微裂。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 互不连贯, 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 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 裂缝开始扩展, 并逐渐互相连通, 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裂缝, 成为宏观裂缝, 严重的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 这就成为有害裂缝。这样的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 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2.1 影响结构承载力和使用安全性

对于受弯构件的楼板, 尽管受弯区允许有宽度在一定范围内的裂缝存在, 但是裂缝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一些使用者在装修时又给地面增加了很多设计者没有考虑的荷载时。

2.2 影响结构的防水性

楼板产生裂缝, 除了影响结构安全性外, 对使用者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渗漏水的危害, 尤其是在没有做防水的房间表现突出。

2.3 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一般从结构拆模到装修完成, 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 有的大型工程还要跨年施工。这时空气中的CO2、SO2气体及雨水等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 促成钢筋锈蚀的加快;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从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对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3.1 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设计者在民用建筑工程中不要一味追求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C20级能满足要求, 就不要使用C30级。

建筑设计方面适当控制建筑物的长度, 减少伸缩缝的间距, 增强外墙保温措施。

结构设计方面在设计时要考虑预防楼板裂缝的构造配筋。

3.2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3.2.1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严格控制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 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尽量不用细砂配制高标号混凝土。

3.2.2 提高模板制作、安装质量, 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立杆支撑及龙骨适当加密, 使之能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避免由于模板的弯曲变形造成混凝土的开裂。

3.2.3 楼面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当预埋其它管线时, 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中和轴附近, 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在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 振捣棒应“快插慢拔”, 不超过50cm间距一个振点, 均匀振捣避免漏振或过振。

3.2.4 加强对现浇板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 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 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 因此楼面混凝土往往缺乏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

结语

全面保证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质量, 关键在于混凝土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阶段的控制, 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 入模振捣、施工缝及后浇带的处理、养护等, 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 施工单位要提高认识, 加强管理, 控制好施工工序, 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摘要:现浇楼板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防渗漏性能好等特点, 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设计、施工及材料本身等方面引起的现浇板开裂问题时有发生, 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但通过良好的设计与施工则可以减少裂缝的发生。其中斜角裂缝在住宅工程裂缝问题中占了较大比重, 因此在施工中应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分析了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探讨了楼板裂缝产生的危害性, 并提出对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原因,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永祥, 屠晓明, 魏其军.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7) .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11篇

关键词: 现浇楼板; 裂缝; 控制; 处理

绪言: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一、楼板裂缝大多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斜向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在工程交接时后两个月左右突然发现在靠其中一条温度缝的一跨柱角楼板有45。裂缝,从三层至六层楼板每层均有3条,但均未贯穿楼板。

(2)、纵横向裂缝: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如某教学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3)、表面龟裂: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二、楼板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

(二)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三)支撑沉陷裂缝 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

(四)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三、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因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为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在工序和工艺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设备允许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

(二)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三)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五)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四、裂缝的处理

修补前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树脂灌注法 环氧树脂是最常见的裂缝灌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树脂可以灌入到0.05㎜的裂缝。

2.聚合物浸入法 A低粘度的液态树脂可用来密封路面、桥面的不小于0.1㎜的裂缝。将树脂涂刷到表面上,或者在水平表面上沿裂缝构筑临时的堤围,使树脂溢于裂缝表面。B更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先将裂缝表面密封,抽去真空,使裂缝中和孔隙中的空气全部排除。再在大气压力下用纯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表面中。

3.钉合法 当必须恢复主裂缝断面的抗拉强度时,使用钉合法比较适宜。

4.表面封闭法 这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裂缝修补方法。用于修补对结构影响不大的静止裂缝,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入。

5.灌浆法 普通水泥灌浆大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

6.钻孔嵌塞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灌注墙体中的裂缝。如果要求密封防水,孔中应填入柔性沥青来代替砂浆;如果灌注栓塞的作用比较重要,孔中则要灌注环氧树脂。

7.柔性密封法 通常将活动裂缝转变为运动节缝是比较适宜的办法。沿裂缝边缘开一凹槽并填入适当的柔性材料。节缝底部使用隔离层。

8.粘贴法 当运动不止作用于一个平面时,或者过度的运动已超过一个普通尺寸的凹槽所允许的范围时,或者不可以切割出槽时可使用这个方法。用柔性的密封带盖住裂缝,仅将带的边缘部分粘住。

9.附加钢筋法 A普通钢筋首先将裂缝密闭,然后贯穿裂缝平面大约90°的方向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内,再将钢筋插入孔中使之粘合成整体。 B外部施加预应力通过后张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件的主要部分或者封闭裂缝。

10.干嵌填法 用手工将低水灰比的砂浆连续嵌入裂缝,形成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的密实砂浆。

11.迭合面层法 当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裂缝,而且采用其它办法单独处理各个裂缝过于昂贵时,用这个方法来密闭、覆盖(不是修复)裂缝非常有效。

结束语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原因 第12篇

结构中的裂缝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科学、经济、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范围内。综合技术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降低结构约束程度, 对于水平构件梁、板、墙等采用中低强度混凝土, 加强构造配筋;优选有利于抗拉性能的混凝土级配, 尽量减少水灰比及坍落度、降低砂率、增加骨料粒径, 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 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技术, 尽量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对超长结构采取后浇带施工等。

一般情况下, 整浇板结构裂缝主要表现为:表面龟裂, 纵向、横向以及斜向裂缝。以下将主要从施工方面具体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1)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 模板或垫层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 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捣后, 要加强早期湿养护, 保湿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水泥的水化在饱和状态下方能正常进行, 当湿度小于80%时, 水泥的水化几乎完全停止。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方法保证湿养护。如能保证湿养护7d, 则可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的伸缩裂缝。2) 混凝土的收缩 (温度裂缝) :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 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 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 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在炎热的夏季施工时, 石子表面温度升高, 使石子体积膨胀, 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 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 水化热释放量较大, 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 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因而在硬化过程中, 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 就会在较薄弱的部位, 即板角处产生裂缝;另外, 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3) 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 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 国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就过早拆模, 或者在混凝土未到达终凝时间就施加荷载, 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 致使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 承受弯、压、拉应力, 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或断裂;此外, 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4)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 规范要求采用后浇带法, 但是有些后浇带不完全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例如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施工未留企口缝、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剔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裂缝。5) 楼板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 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楼板厚度1/3以内, 保护层厚度不足, 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6)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中, 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d一层, 最快的时候甚至不足4d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但养护时间不足24h, 就忙着进行钢筋的绑扎, 材料的吊运等施工活动, 这就给大跨度结构雪上加霜。除了大跨度的混凝土总收缩比小跨度要大的不利因素外, 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 就难于闭合, 形成永久性裂缝。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 但是其优点要大于缺点, 并且这一缺点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 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加以避免, 最大程度的减少这些裂缝的产生。

1) 施工中安排现场工程师和专职实验员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进行较高频率的抽查控制坍落度, 保证浇捣时的坍落度塔楼不大于18cm、裙楼不大于16cm, 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使用。在混凝土浇捣前先将模板浇水湿透, 避免过多吸收混凝土水分。

2) 在施工前, 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和技术交底, 在浇捣过程中避免踩弯上面负筋, 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严格施工操作程序选择好浇筑时间, 合理安排各结构部位的浇筑顺序, 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人、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3) 在夏季高温时施工, 因水分蒸发快, 在楼板浇捣后, 按照规范要求及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 对板面用吸水率高的材料覆盖, 同时浇水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暴晒。

4) 对于超长结构采用后浇带施工时, 除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外, 在施工中还要杜绝后浇带处混凝土的不密实, 以及按照图纸要求留企口缝, 施工中防止钢筋被踩弯。同时杜绝浇筑前就将后浇带所处的整跨结构下的部分模板、支撑拆除, 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由于裙楼跨度较大, 所以采用加密立杆和横杆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措施, 来加强抗冲击振动荷载和大跨度结构自身的沉降。

5)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 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钢筋上面, 与梁筋绑扎在一起, 另外采用铁架子来固定负筋的位置,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板面钢筋不再下沉, 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保护层厚度, 使其不大于1.5cm。避免了支座处因负面下沉、保护层厚度变大而产生裂缝。

6) 拆模时根据其结构特点采用合理的拆模顺序, 梁的侧模和地下结构连续墙的侧模宜早拆并及时浇水养护。

7) 对于较粗的线管和多根线管的集中位置, 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钢筋网进行加强, 抗裂钢筋采用Φ6~Φ8, 间距不大于150mm, 两端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00mm。线管在铺设时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 交叉处采用线盒, 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 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捣顺利和振捣密实。

8) 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前, 也要加强管理和保养, 防止温度和过分的干燥引起楼板裂缝, 在秋冬季节, 采取保温保湿的方法进行保养。

3 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 要根本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 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控制和减少裂缝产生最有效的途径, 但同时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积累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未来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技术会更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特别是商品混凝土广泛应用之后, 在混凝土均质性得到改善的同时, 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了。本文从施工方面分析了楼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 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来改善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现浇板,裂缝,干缩,凝缩,温度应力,后浇带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党内监督制度下一篇:传统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