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2024-07-08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精选11篇)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第1篇

一、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及其策划简介

众所周知,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根据其需要进一步将文字的有关文稿和声音的相关素材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工作。相结合后的材料不仅更加符合广播应有的特点, 而且听众能够在收听该节目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消息, 真正起到所谓“扬广播传统, 汇天下精华”的效果。

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则更加强调其魅力所在, 它的作用是提高新闻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能够保证新闻的高质量效果。广播新闻的编辑在策划的过程中必须“把好关”, 充实其内容, 提高核心竞争力, 使新闻质量及电台收视率有所提高。

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要点及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要点

要想使广播新闻编辑有相当的吸引力, 策划的过程中掌握其要点是首要任务。首先, 编辑人员在编排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新闻的结构。将相类似的稿件连成一组, 具有一定差异的统一归类, 对于正在发生的时事进行连续的跟踪报道。其次, 新闻编辑要适当地充实新闻内容, 即报道的内容必须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比如增加民生的相关报道, 压缩政府部门的会议内容。最重要的是, 要精心策划和设计新闻的编排。意识到头条新闻的重要性, 以此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 还应当分清主次, 编后话必须简洁明了, 使观众对新闻的主次一目了然。

(二)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遵循的原则

广播电台作为群众了解时事的途径之一, 其编辑策划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选择:对于工作人员来说, 第一, 一定要把好舆论界的正确引导观, 组织记者深入拜访, 制作一系列报道, 体现出舆论导向的作用;第二, 编辑员要把好语言关, 即在语言上要做到通俗易懂, 尽量避免难懂的高级词汇, 缩短长难句;第三, 播音员要控制自己的声音, 体现出广播应有的特色。对于广播新闻而言, 其自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且在编辑之前要预先策划, 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广播电台这种传统的媒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已经显得微不足道, 同时也在新科技的冲击下面临更大的挑战。然而, 在如此被动的环境下, 对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进行一定的创新和认清其取向迫在眉睫。

对于广播媒体来说, 为了改变自身传统的地位, 并且在市场经济中稳步发展, 必须要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履行服务于大众的社会职责。在创新方面, 要对思想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改进。从广播新闻的节目入手, 首先改变其传统的认识观念, 提高观众的积极性, 使其不会在收听的过程中产生疲劳的感觉。只有通过对节目的创新, 才能使听众的需求得以满足。其次, 对其内容进行适当的增添和压缩。新闻内容要有新的元素, 能够贴近人民的生活, 并且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 宣传时事, 推进广播电台的知名度。同时, 在新闻编排方面也要有所创新。选择有价值取向的头条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使听众在开始的一瞬间对该广播产生浓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 主持人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播音方法, 善于学习和发现,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加突出, 并且给听众带来深刻印象。另一方面, 新闻编辑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背后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了解新闻来源的渠道和当时社会流行与关注的焦点, 对文稿进行合理的编排, 获取有力的信息, 使该广播电台新闻有更大的吸引力!

四、小结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 我们必须加大广播电台新闻的宣传力度, 对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 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直接、方便, 同时也使社会中的竞争力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此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晔;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J];新闻窗;2010年01期.

[2]赵庆丰;新媒体与广播新闻编辑的新定位[J];声屏世界;2007年12期.

[3]利薇;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G];管理学家;2014年05期.

[4]杨艳春;浅析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的意义及方法[G];华章;2014年05期.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第2篇

摘 要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广播新闻策划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其策划新闻内容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新闻传播的效果。文章简要介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内容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新闻策划人员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强化创新思维。

关键词 策划内容;存在问题;创新思维;运用方法

广播电视工作中,相关新闻策划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广播新闻策划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断对以往成功和失败案例总结,努力提升工作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并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工作主要是根据电视节目的特性和新闻要求,通过对于新闻事件内容的分析和整理,从而得出新闻报道的架构、思路以及相关的方案,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的重视度,策划工作的可靠性,是赢得观众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策划工作中应切实抓住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认识到新闻的客观性,注重舆论涉及的问题,将群众所关注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认识到广播电视工作的两面性,它在新闻行业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性的问题,所以在工作时要对于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认真考量,以免因小失大。

2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节目,在电视媒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目前运用的是四级制,各级之间相互也存在很大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如省市级与央视在对于节目题材运用及针对人群各有其自身优势,都在努力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拓展策划工作内容,切实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接收平台,使群众能更直接认识到新闻策划工者的能力。与此同时,策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被披露出来。如部分策划工作人员,为了赢得收视率或自身利益,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充分揭露事情真相,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广大群众的信任。因此,为了使新闻报道不失现实,能获得广大群众认可,策划工作中创新思维就显得更为重要。

3 新闻策划人员如何在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强化创新思维

3.1 新闻策划人员认识到创造性思维重要性

当前广播新闻节目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闻频道进行传播。广播电视在播出过程中,其涉及的内容和种类比较多,新闻策划工作者想要新闻节目能够脱颖而出具有一定难度。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广大人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内容在播放时要进行合理选择,在保证传播内容真实的基础上,还要针对播放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内容主题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解释,增加广大群众的理解力,提升观众的兴趣,从而提升竞争力。如一些综艺类节目,与人民现实生活很贴近,播出后受到观众的极力推捧,所以可以达到很好的收视效果。因此,策划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善于将创造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节目到达预期的效果,提升其竞争力。

3.2 新闻策划工作者要努力提升创新意识

新闻工作者对于节目内容和主题进行策划时,要抓住其鲜明的特征,运用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将复杂问题表达出来,让人有个更清晰的视觉体验。同时,在努力工作中不断创新,用创新思维体现出节目内容的特征,使其具有新颖性,吸引住观众。新闻内容的新颖是创造思维得到体现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获取观众的信任也有着重要作用,创新思维在新闻策划中的运用,能够使得新闻的内容和主题表现得更为清晰、明确,在众多节目中更能提高收视率。随着社会环境多样化的发展,新闻在取材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内容也更加丰富。同时,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就要求遇到社会新闻问题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以此来尽快获得并报道出最新新闻信息。作为电视广播策划的目的大都相同,都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然后在基于事实基础上根据采编内容制定相应策划方案,在传播中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就要在工作中树立新闻创新思维意识,充分运用团队和自身的创新思维的优势来解决新闻广播策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其高效率的开展。

3.3 新闻策划工作者要用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新闻策划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一般较容易将思维局限于一些小的`专业或职责范围内,不会将新闻内容之外涉及的问题进行运用贯通,认识不到事情的本质。如一些生活服务类节目,其节目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并十分密切联系到人们的生活,同时可以在节目中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因此,该类节目更容易被人们所关注并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焦点,从而对于主流文化造成一定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新闻广播电视策划工作者,在关注自身专业素养和新闻自身内容的同时,也要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了解清楚新闻事件之外所涉及的问题,放开眼界从全局出发来进行策划工作,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立意出新,提高自身竞争力。

3.4 新闻策划工作者在新闻选题方面力求创新

在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工作中,策划人员往往会习惯于传统选题模式,对于选材也较概念化,长期发展中,不利于新闻策划工作顺利进行。因此,要想赢得观众的认同,在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要选择有标新立异的题材,创新新闻采访和报道方式,增加新闻内容的趣味性。此外,大多数新闻策划工作者,为了更好的自身生活和获得晋升的机会,往往会不断努力创新以求得观众和组织的认可。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管理者可以在尊重新闻策划工作者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工作能力得以最大化发挥,从而实现新闻选题、工作创新多样化发展。

4 结束语

虽然我们在当前广播电视策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些策划工作运用的新闻制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还需要策划工作者积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满足人们对新闻节目要求的同时,提高节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颜纯武.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策划[J].科技信息,2012(4):184.

[2]丁新吾.用大型新闻策划提升地方台新闻影响力[J].中国记者,2011(12):54-55.

[3]王永忠.以新闻策划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性[J].声屏世界,2012(4):31.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第3篇

关键词:会议新闻;策划;创新;会外现场;报网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39-03

一、引 言

会议新闻,历来是主流媒体的城市党报报道的重点。因为党报承担着对党和政府事务的宣传报道任务,而党和政府研究中心工作、发布权威政策信息多以会议形式呈现。尤其是一些会议,由于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出席人员特殊或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和政治性[1]。如,一年举办一次的人代会和政协会。宣传好、报道好会议新闻,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群众,是党报的职责所在。

同时,党报对会议新闻先天的重视,来源于党报的定位和读者群的需求。党报的定位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其受众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高端人群,是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事政治,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中坚阶层。为他们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就必须在重大会议这类新闻报道上下功夫。只有这样,党报才能真正发挥其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党报会议新闻报道一直以来不太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是会议报道的内容公务化、形式程式化、文风八股化。报道多为机关视角、工作视角,仍单纯停留在纪录、宣传层面;报道中领导讲话多,议程叙述多,就会议写会议,见人不见事,读者关心的需要的信息少;报道形式单调,平铺直叙,缺乏立体感、纵深感,角度不新;报道语言比较生硬、呆板,有的甚至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由于长期以来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导致读者产生逆反心理,强化成一种心理定势。说起党报就想起空洞说教和生硬的面孔形象,使得党报本来拥有的会议新闻宣传优势,反而成了党报舆论引导上的软肋。

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成为了新闻业务改革的突破口。特别是对重大会议的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显示综合实力和新闻创新成果的重要场合,直接影响和推动着新闻媒体报道业务水平的提高。

那么党报会议新闻报道如何策划创新?结合《西安日报》近年来的会议新闻报道,尤其是在“两会”这样的重大会议报道上的策划与创新尝试,谈几点认识。

二、创新报道理念,回归新闻本位

党报的办报人,记者、编辑要破除以往“党报特殊论”的陈旧观念,将报道中存在的一贯的工作性宣传性思维调整到新闻规律的本位上来。

(一)要增强受众意识

新闻传播是否有效,取决于受众对传播的新闻信息的接受程度[2]。因此党报工作者首先要树立受众意识,要讲究报道效果。我们报道会议新闻不是传达文件,不是会议记录,更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要分析受众心理,从受众的视角去审视新闻素材,尽可能选准受众心理的共振点,增强与受众的亲近感。由过去的“我说你听”转变成“我说你想听”。在当前传媒发展多元化、分众化、受众选择多样化的情况下,党报更应发挥会议新闻资源优势,挖掘政策性、方向性、权威性的第一手新闻信息,去争取更广泛的高层的受众群。

(二)要增强服务意识

党报要唱响主旋律,要讲主题、主调,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主旋律是最有生命力的。因此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从读者的需求出发,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整合会议新闻资源,用更精准、更深入的报道,为读者解读方针政策,提供工作指导。

(三)要强化新闻意识

目前党报缺乏吸引力,主要是由于“宣传”味过浓,“新闻性”不够。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党和政府的主张和声音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实现的。要有鲜活的新闻事实为载体,而不是简单的传声、传达。因此要处理好发挥宣传功能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报道中讲求时效性、新闻性和可读性。

三、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策划贯穿始终

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离不开整体的精心策划。不同内容、规模、层次的会议,报道策划的主体和侧重点不同,效果就不同。通常,根据会议的内容、受众的关注程度以及新闻价值的大小等,大致可将会议分为重大会议、重点会议和一般会议三类,按照会议的不同类型,报道策划的重点不同。

(一)一般会议报道策划:一次性报道,突出新闻内容

一般会议大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召开的例行工作会和报告会、总结表彰会等等集会。这类会议报道通常采取单向信息的传播形式,报道策划的重点是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简洁求实。要根据新闻报会议,而不是根据会议报新闻。尤其是一些研究、部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的会议,会议只应该是新闻的由头、背景和舞台,唱主角的应该是会议中蕴藏的新闻。

(二)重点会议报道策划:组合式报道,会议报道+新闻拓展

重点会议主要包括市级四大班子研究重大问题和主要工作而召开的全会、常委会、专题会、研讨会及重点部门或行业新闻发布会等等。这类会议内容重要、出席领导层次高。作为城市党报,报道要讲究虚实结合。在报道会议时,可采取主稿加配稿的办法,将会议主稿中无法详细呈现的新闻内容,在延展的稿件中进一步软化细化,包括新闻背景、现场花絮、内容解读等等,这样避免了会议报道因冗长而平淡、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三)重大会议报道策划:立体式报道,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大胆探索报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重大会议主要是指党代会、两会等关系全局性的会议,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出席人员特殊或层次高,社会广泛关注。重大会议报道要出新出彩,要有高度、深度、厚度和温度,策划至关重要。需要细分为包括會前、会中、会后分阶段策划和会上会下、会内会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分层次策划等。在新媒体崛起的当下,利用网络新平台的快捷、即时、直观的优势,采取报网互动方式,对会议新闻进行立体式报道,会使新闻的传播效果更加广泛和到位。

1.重心前移,精心做好会前策划。在重大会议前,采访部门要组织记者提前介入,掌握相关资料信息,包括会议背景、主要议题、参加人员情况等等,结合不同时期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等,并联系当下读者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注点,制定整体报道方案。遇到例行会议,搜集新情况新问题新热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力争报道出新。

2011年和2012年的西安“两会”报道,《西安日报》在会前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搜集了参会代表和委员的详细资料,查阅了相关提案和建议,并与往年进行对比分析,把握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出了详细具体的报道策划方案。包括规定动作,即议程性报道方案和自选动作,即延展性、深度报道方案两部分。议程性报道方案包括开幕、闭幕、主席团会、审议及领导活动等规定内容的报道;延展性方案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人物专访,热点聚集,现场速写等等,策划明确細致,并将任务分解到人,为整个报道有序有力打下了基础。会议开幕后,由于准备充分,从采到写,十分顺利到位,热点重点突出,会内会外结合,不少报道打破常规,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2.从读者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寻找契合点,会内会外结合,让会议新闻报道变软,有了温度,更加贴近群众,生动可读。

每年的“两会”一直倍受百姓的关注,是因为“两会”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参政议政,审议和制定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措施的会议,是反映基层群众心声,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的会议,是代表委员履行职责,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出谋划策的会议,因而代表委员在会议上的表现,他们的履职情况,他们的关注点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也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点。这两年的“两会”报道,《西安日报》专门围绕代表委员议案、提案、意见和建议所涉及的社会热点、民生问题,从会内热点聚焦解读,到会外现场调研,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会内会外结合主题活动。如,2011年,会内围绕做大做强西安旅游产业这一热点话题,征集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交流研讨,给出对策。刊登了《西安旅游如何发力》的深度报道,形成了会内报道的热点效应;同时,针对从2010年9月开始,曾一度畅通的西安道路交通再次出现轻微“反弹”,主要路段经常出现拥堵,引起市民关注,“缓堵”当时两会上被提及频率最高的热词这一情况,专门策划了代表委员在早高峰时期现场调研我市交通状况的会外活动。邀请代表委员实地体验了交通拥堵情况,并与市交管部门领导和市民对话,为解决交通拥堵提出意见和建议。记者采写了题为《最近交通不那么堵了》的现场特写,并配以生动的现场图片。整个报道图文并茂,鲜活感人,提升的两会的关注度,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这篇报道还获得了当年西安人大好新闻一等奖和西安好新闻一等奖。

2012年,策划的会内热点报道《把西安建成文化达沃斯》,聚焦了关系西安未来发展的重大命题: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问题。紧扣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围绕要大力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魅力的城市文化这一主题,从博物馆城、历史文化村镇、文化品牌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代表建议、专家观点等形式,深入剖析了西安文化建设的现状,并给出今后发展的出路;会外现场策划了代表委员调研全市首家保洁员子女五点半学习室和就业服务中心活动,都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契合点,通过代表委员与保洁员及其子女、就业创业明星、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及专家学者的交流座谈,体现了代表委员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得报道有了温度。不仅丰富了会议的新闻内涵,而且深化了两会的主题,同时提升了报道的关注度。

3.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制造舆论关注点,采取报网互动,拓展会议新闻的广度和影响力。

“两会”报道年年都做,如何做出新意?增强互动性,是一个突破口。

随着网络信息平台越来越多样,QQ、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出现,人们交流互动更直接更方便了,网络舆论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党报的读者群,即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等,他们既是会议新闻的主体,又是网络新媒体的最广泛的运用者。因而,在重大会议新闻报道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党报新闻资源优势,开展报网互动,成为强化新闻报道传播效应,提升报纸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2011年,《西安日报》在“两会”报道中首次策划了“QQ聊民生”活动。利用西安新闻网搭建QQ平台,邀请出席人代会的市人社局局长和市教育局局长在QQ上与网友聊民生话题。短短2个小时的活动,吸引了130多位网友争相提问,现场解答问题30多个,网友直呼“开心”。两位局长也认为和网友用QQ群对话很给力,能把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第一时间最直接地传递给最关注的人。群聊时,网友的问题辛辣,局长的回答恳切,气氛非常热烈。在网络即时传播的同时,日报第二天以《群聊很给力》为题,以现场特写配以精彩问答的形式,对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生动感人,为这一年的“两会”报道添了彩。

2012年的“两会”报道,《西安日报》加大了创新力度,将目光投向了微博这一最新最火爆的信息平台。经过与西安新闻网、腾讯网多次研究探讨,最终策划组织了两会期间的代表委员“微访谈”活动。借助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设置微博话题页,并邀请两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接受网友访谈。该话题页不仅在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首页得以展示,方便网友参与,还首次嵌入网站两会专题中,让网友在查看专题的同时可以及时了解微博访谈情况,并能即刻在专题微博互动区域发表微博进行参与。日报在对微访谈全面报道的同时,开设“两会微报”专栏,采集部分涉及两会的精彩微博及时予以刊登。为确保活动策划万无一失,报纸和网络在会前做了大量准备。日报联系市人大和市政协有关部门,协调筛选有影响力、有代表性、已开设注册微博的代表和委员,提前联系沟通,并嵌入西安新闻网腾讯官方微博互动区域;邀请市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三位局长通过微博访谈的形式与网友互动,解答网友关心的民生话题。西安新闻网则及时在新闻中心两会专区、专题首页以及微博中进行预告宣传,并通过腾讯迷你首页、腾讯网、大秦网进行推广和宣传,征集话题,以此扩大微访谈影响面。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在两会会议间隙举办的微访谈活动中,短短两小时网友提出的问题达百余条,访谈内容涉及2012年的教育新政“大学区”制改革和养老、救助等等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话题。虽然访者与被访者没有面对面,但指尖上的交流更别有一番感觉,三位局长接受访谈的实景现场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各路媒体记者,气氛非常热烈。日报记者采写的稿件《键对键胜似面对面》,生动、细致地反映了活动内容,为网友、读者答疑解惑,达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西安新闻网也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活动内容,让网友第一时间了解访谈现场情况,同时,通过腾讯弹出tips窗口新闻即时进行推广传播。此次“微访谈”,不仅是作为城市党报的《西安日报》2011年“QQ聊民生”之后,又一次成功的报网互动式的新闻报道探索,而且也是腾讯网首次与西安媒体尝试举办的“微访谈”,无疑对“两会”的影响力和《西安日报》的影响力都是一次最大程度的提升。

会议新闻报道是城市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党报权威性、公信度和影响力的体现,是党报独有的优势资源,是党报新闻报道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也最能体现新闻报道的集中效应。因此,会议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应该是每一位党报工作者重视并积极探索的命题。

参考文献:

[1]张宿堂,李斌,孙承斌.探索新形势下时政报道的规律性[J].中国记者,2011(12).

[2]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 第4篇

1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取向

1.1 广播电台新闻受众方面的取向

首先, 实施新闻编辑策划取向研究的人员需要加强对广播电台工作形式的关注, 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大背景下, 广播电台在传媒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目前, 广播电台既不能够像报纸杂志一样具备较强的随意性, 也不能够像网络或电视节目一样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 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人员, 需要了解技术变化对广播电台带来的具体影响, 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广播电台的优势进行分析, 提升广播电台的运行质量。另外, 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取向研究的过程中, 要对广播电台新闻报道工作的随意性特点进行关注, 既要使广播电台能够呈现出新媒体的开放性优势, 也要使广播电台可以同传统新闻媒体一样具备正规性特点, 使广播电台实现趣味性和严肃性的统一。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加强对听众群体的关注, 了解到新媒体的发展对广播电台受众的较大影响, 使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新闻编辑工作的调节实现自身因素的准确定位, 以便广播电台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素养的群体采取差异化新闻编辑, 保证新闻的传播质量和社会影响[2]。实施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工作的人员必须将新闻听众的心理诉求作为基础性因素, 使新闻编辑人员能够对具体实施的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处理, 以便广播电台的工作可以更大程度上适应听众的具体需要。

1.2 广播电台新闻社会影响方面的取向

首先, 新闻编辑策划人员要按照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策划, 既要保证对当前社会的正能量进行积极宣传, 也要使新闻编辑工作能够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入手, 对新闻资源进行处理, 使新闻资源能够按照受众更加喜爱的方式进行接受, 并使新闻的社会影响得到更大的实现[3]。新闻编辑策划人员还要注重对新闻的参与性进行设计, 根据新媒体发展的特点, 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模式, 对新闻的互动性机制进行构建, 使新闻资源可以更好的同社会各界实现对接, 提升新闻的真实性, 拉近新闻同社会各界的距离, 使新闻不再成为高高在上的价值宣传, 而是成为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性因素。此外, 新闻编辑策划工作还要注重新闻资源的可视听特点, 结合当前社会主流受众的审美需要, 对广播电台的新闻资源同其它形式的新闻资源实现互补, 以便广播电台的新闻能够成为众多新闻资源的组成部分, 提升广播电台的社会影响力。广播电台的新闻编辑策划还要加强对社会舆论导向的关注, 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带来的人心浮躁的弊端, 以便当前社会的主要优势能够同新闻编辑策划工作取得协调, 并保证对影响社会安定团队的负面因素进行有效的屏蔽, 使每一部分的新闻资源都能保证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4]。新闻编辑策划人员要对谣言这一不利于社会安定团队的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尤其要加强对谣言产生问题的研究, 避免微小的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对社会较大的负面影响。新闻编辑人员要对已经产生的谣言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谣言能够在传播过程中被及早的遏制, 避免谣言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2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

2.1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工作同时代因素的对接

首先, 进行新闻编辑策划创新工作的人员需要对当前新闻策划领域的不足之处具备深刻的认识, 要使新闻策划工作能够在相等的范围内同网络资源进行对比, 并了解广播电台和网络新闻在表达形式方面的差异, 使广播电台能够更大程度上同新型新闻表达形式进行统一。另外, 在进行广播电台新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要将策划工作的时间进行提前, 既要保证信息资源能够尽快的通过广播电台的形式进行传播, 也要使广播电台可以和相同时期内的其它新闻形式实现良好的对接, 使广播电台能够在时间层面上同新型媒体取得一致的社会效应。广播电台虽然使用成交为传统的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 但必须根据信息资源准确性的判断需要, 对网络资源进行高质量的运用, 以便网络资源可以作为广播电台形式上的补充, 切实提高广播电台新闻资源的真实性[5]。新闻策划人员还要加强对新兴新闻技术的关注, 尽可能多的对新闻资源进行收集, 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新闻资源的准确性判断, 使新闻资源可以较为及时的实现社会价值, 并使新闻资源能够实现多种传播形式的互补。另外, 要从技术角度对编辑策划工作进行创新, 使广播电台可以在保持原有新闻播放风格的情况下, 对新时代能够提升广播电台社会影响力的有利因素进行吸纳, 使管理电台的策划工作可以同时代共同发展。

2.2 提升广播电台听众支持力度

听众的支持是提升广播电台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保证广播电台策划工作能够同时代共同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因素, 要将广播电台的新闻听众作为新闻资源的传播者, 充分预测新闻听众在收听新闻之后的具体感受和可能产生的后续行为, 使新闻策划人员能够延长策划范围, 将新闻受众的具体行为作为拓展广播电台工作质量的因素之一, 以便当前的广播电台工作能够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产生影响。新闻广播策划人员要对新时期新闻广播领域面临的困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了解新闻广播这一简单的新闻资源传递形式在新时期的种种劣势, 以便对新闻广播进行形式方面的创新, 充分发挥新闻广播传递简单、氛围轻松的优势, 使新闻广播能够适应新时期新闻受众的接受习惯。例如, 汽车新闻广播是当前新闻广播领域的一大优势, 在开车的过程中, 人们的视觉必须关注交通状况, 因此, 对新闻广播而言, 是一个突出的优势, 新闻广播可以着重开发汽车广播领域的业务, 使更多的听众能够得到交通过程中的文化生活充实, 提升开车听众对新闻广播的支持。

3 结论

提升新闻编辑策划工作质量, 可以使广播电台的业务在新媒体逐步发展的情况下得到较大程度的进步, 分析新闻受众的心理习惯, 可以使新闻编辑策划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 因此, 研究广播电台在新闻编辑策划方面的创新, 对提升广播电台业务发展的科学性十分重要。

摘要:新闻编辑策划工作是提升广播电台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 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新闻编辑策划工作在创新方面的具体情况, 并对新闻编辑策划领域正确的发展取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创新与取向

参考文献

[1]高峰, 史力竹.如何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传播, 2011 (7) :108-109.

[2]池慧芳.提高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10) :27.

[3]杨艳春.浅析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的意义及方法[C]//华章 (2014) , 2014:1.

[4]耿严立.浅析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的意义及方法[J].新闻传播, 2014 (8) :231.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第5篇

2010年10月,我参加了江苏省广电总台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培训班,直接体验了美国社会和媒体的变化,感受颇深。本文以美国媒体的发展为蓝本,思考广播新闻的发展。

一、美国广播发展现状

1.类型化明显。每次扫描美国酒店数百个电视频道后,最大的感受都是频道定位十分细致,新闻台、音乐台、谈话台、购物台、饮食台、体育台、动漫台、健康台等等林立,特色鲜明,同一类型台还有更细分的情况,如健康方面就有分年龄的不同频道。广播同样如此,宗教台、不同语种的电台、各种体育项目的频率等等可谓丰富多彩,仅音乐台就有古典、爵士、乡村、摇滚、流行甚至专门的非主流音乐广播,综合频率反而显得很特殊。

类型化传播将受众尽可能地细分,提高专业程度,提升受众的忠诚度,以尽可能集约的投入赢取所针对的市场的最大化收益。

2.在新媒体崛起的十多年间,广播的新闻/谈话台大幅上升,说明新闻广播的前景仍然被看好。纽约地区电台非常多,其中1010wins和WCBS新闻台已经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典范,这两台都可以看做类型化新闻台,节目格式简单,运作灵活,东广新闻台就是照搬了1010wins的格式,而江苏新闻广播则是参考后重新设计了“滚动+延伸”的模式,其根本都是格式化。

对新闻广播来说,形势并不悲观。只覆盖纽约及周边地区的WCBS中波电台和报纸电视的合作很多,而且影响力巨大,60多名员工,年产值5000万美元以上。这两个新闻广播的相同之处是格式化、特点鲜明、新闻产品质量上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高,在广播业界的处境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台。

3.交通新闻是一个永恒主题。美国的广播和交通是不分家的,虽然没有交通广播这一类型,但所有新闻广播都将天气和交通资讯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新闻是新闻内容的重要一块,为了报道交通堵塞情况,有时还会出动直升机查看播报。可以说,交通新闻是美国新闻广播的永恒主题之一。

虽然未来科技发展可以让我们无限遐想,但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驾车人必然还是广播可以“垄断”的主流人群。这应该是广播最不可取代的优势。所以,设计研发更能针对流动驾车人群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必定有助于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新闻广播的启示

在新媒体崛起的时候,广播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新闻广播何去何从?

1.进取精神

在新媒体强势挑战面前,美国的传统媒体继续强化自身优势,做优内容,并主动顺应时代的变化,对接新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赢。

美国的新闻广播集中体现了广播快速便捷低成本传播的优势,在网络时代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令我鼓舞的事实。

不断进取,更加贴合传播规律,更加迎合受众习惯变化的新闻广播会受到更多的认可。

2.创新

美国媒体处在不断的创新中,每隔一段时间去关注,总会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和形式。只有积极有效的创新才能促进发展。

无论何时,新闻传播的本质始终是客观真实。新闻传播的创新必须科学、目标明确,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考虑受众接收习惯的变化,以更好地迎合、引导需求。

美国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直升机进行突发事件、交通状况和重大活动的报道,这种改变传统视角、大幅提升时效的手段令人震撼。我们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保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播报新闻的意识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一,内容的创新。从理论上说,新闻内容是客观事实,无法创新。但在实践中,报道角度、报道方向的变化都是一种创新,甚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

美国媒体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是本地化。在美国广播界看来,本地化不仅是地方广播的制胜之道,也是广播在新时代媒体竞争当中的重要武器。对江苏广播这样的区域广播来说,这一点非常现实。

如何界定和认识本地化?美国媒体提倡的本地化并不等同于本地新闻,也不等同于以本地视角报道新闻(包括全国及国际新闻),而是指满足本地居民的需求。核心要素有两个:本地居民的信息需求,本地居民的交流需求。其中,后者是我们通常所忽视的。

本地化的延伸――私人接触(Personaltouch)。本地化不仅是内容和视角的选择、核心要素的实现,也包括报道方式――准确地说,是与本地居民的接触、交流方式。比如,长期地关注某些社区问题,这既是本地化的一种形式,也是一项要求。芝加哥公共广播曾经用半年时间,关注一家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半年内,他们对这家公立学校的各色人等进行了专访,对各种问题进行了剖析性的报道。这是典型的本地化做法。这次培训中,教授也举了某社区垃圾清理问题的持续报道案例,美国媒体的关注角度非常多,触及了制度、文化、习惯等诸多方面,将选题敲骨吸髓,进行了透彻的报道。这样的报道在国内被归为民生新闻或舆论监督类,其特色都是贴近和直接。

另外,美国传播界有着根深蒂固的讲故事的观念,所有的新闻报道要有故事性,要有主人公。这同样是本地化和私人接触的要求。主人公本来就是社区成员,容易形成认同感。在江苏新闻广播的报道实践中,也提倡新闻报道的贴近性、故事化。同样的主题,呈现的内容是否更接近受众的生活,决定了这条报道能否被有效接收。

在对受众市场的竞争中,本地化或本土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问题是如何有效、有力地执行,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第二,形式的创新。培训期间在纽约看了一场NBA比赛,这只是一场季前赛,主要是练兵。不过NBA的魅力名不虚传,一场季前赛上座率就有八成,比赛前后两个多小时,完全是一次狂欢。其实这场比赛质量一般,但是丰富的活动一直调动着观众情绪,热度丝毫不减。

“注重内容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形式,因为同样重要”。――这是我发在微博上的一句感想。

传统的新华体、三段式、倒金字塔等新闻写作模式,当然是正确的,但未必是现在最有效的报道方式。当新媒体不断发展,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空前多的时候,新闻报道的形式就格外关键。

对广播新闻而言,创新报道形式意味着节目必须更具可听性,更能发挥声音魅力,报道必须体现现场化、情节化、细节化、画面感。

现场化、情节化、细节化可以提升报道的生动性和贴近性,在此基础上改变写作手法,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客观描写叙述等文学手段,辅以原生态的现场自然音响,将为广播新闻报道带来全新的面貌,提供广阔的联想空间,这就是我所说的画面感。这样的`报道可以使受众获得更好的收听体验。我们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但还远不够。

另一种形式的创新,是网络化。网络时代,广播具突出的不可取代性。与新媒介时代传统报纸、电视等所面临的受众急速下滑相比,传统音频广播所拥有的受众是惊人的,且所受到的来自新媒介的冲击相对较小。即使是新广播技术的拥趸也仍然同时是传统广播的听众:有79%的播客听众、77%的在线听众以及约70%的卫星广播听众认为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收听AM/FM(调幅/调频)广播。

网络广播日趋为受众所接受。赛立信2009年在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的网络广播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5%的听众知道网络广播,其中超过5%的听众经常收听网络广播,这一比例较2007年上升了30%。

美国传统媒体网络化的程度非常高,网络和传统媒体的对接不仅没有伤害传统播出平台,反而起了巨大的抬升作用。

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与网络的多种方式对接。就新闻广播而言,一是及时准确地将报道和节目内容上网;二是利用网络平台将节目平台无法容纳无法呈现的内容完整呈现,比如新闻专题类节目的详细内容可以网络为主,新闻调查类内容辅以照片、视频等在网络上播出,节目平台可以充分宣传,明确点播途径;三是将网络平台作为观点中心,以新闻为载体,传达观念,鼓励思考。节目平台和网络平台可以同步合作,对政策、措施、社会热点问题等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读,供听众选择,或请听众发表观点;四是将网络作为媒体推广和信息收集的重要途径,除了宣传和举行活动外,主持人、记者都应开设博客、微博等,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扩大影响力,同时获取更多信息。

网络化对广播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采制适合网络传播的内容,更要能实现音频、图片甚至视频的同步发布。美国的一些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已经这样做了。目前,江苏新闻广播正在与江苏广播网展开全面的合作,我们的特别报道行动,都带上网站摄像人员。无论重大突发事件采访还是社会问题调查,广播和网站的合作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第三,技术的创新。广播新闻对采编播流程的速度和效率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技术保障不断创新,提升水平。

在纽约WCBS电台参观时,一位编辑坐在办公位上,使用他们的编辑播出系统工作。这套系统整合了文字处理、音频剪辑、串联单生成、播出工作站等功能,功能覆盖了广播新闻制作的全流程。

浅谈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实践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节目;实践创新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多媒体时代,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广播,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欣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近几年的广播新闻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了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子。通过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过去两年的广播新闻节目做一次全景式的扫描,我们从中得到了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启示。

1 内容创新打造节目品牌

中国之声作为国家广播新闻旗舰,全力打造时政新闻、广播评论、直播报道、主题宣传、文化传播等系列品牌,抓重大事件、重大主题、重大问题的舆论引导,做到大策划、大气魄、大手笔,不断创新报道模式;全方位强化直播手段,全年150多场现场直播,实时关注新闻事件;高度重视受众参与,以深刻的提炼、丰富的音响和鲜活的形式表达新闻内涵,在媒体中独树一帜,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温家宝总理曾专门对中国之声的宣传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之声新闻编排尊重新闻规律,体现了新闻价值,体现了创新精神,增强了国家电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2 风格独特彰显媒介个性

旗帜鲜明、泼辣犀利是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矢志追求的境界。早在节目创办之初,《新闻纵横》就提出:“题材不分门类,对象不分尊卑,‘是’便热情褒扬。‘非’便痛加鞭挞。”正是因为《新闻纵横》的立场始终明确,标准始终如一,十年来,《新闻纵横》节目涉及的新闻题材数千件,相关人物不计其数,基本上做到对是非褒贬分明,既不含糊其辞,也绝不拖泥带水。这种是非分明的做法常使《新闻纵横》节目有药到病除的效果。十年来,节目报道过的问题,绝大多数在播出后引起了相关单位、部门的重视,70%以上得到了较好解决。正是靠其独特的风格,《新闻纵横》创办十周年来,成为中国广播界唯一一个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新闻名专栏”的节目,深受广大听众的信赖和喜爱。

3 新闻表达音响化增强节目可听性

突出广播特色,用典型音响元素作为新闻作品的基本材料是广播业界多年的追求。广播新闻音响化是媒介特性的基本要求。和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不同介质媒体不同,广播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独特话语方式,广播作品的样式和制作生产的思维方式也都有别于其他媒介,最大限度的发挥广播的音响专长,才能突出特色,托举起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取得不可替代的特色地位——大幅度提升作品的吸引力,表现力。如今的中国之声已成為一个名副其实的音响世界,录播为主变全程直播更是为各种新闻音响的进入创造了条件。乐声、人事、自然声交相辉映,源源不断的现场音响正在成为中国之声越来越清晰的主旋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之声已基本上脱离平面媒体的老路,开始了依托音响独立走路的全新话语时代,特色时代。

4 利用主题活动,进行品牌形象的宣传与推广

在打造“看得见的广播”中,广播媒体利用一些主题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实现品牌形象的“可视化”宣传与推广,一系列大型户外活动的推出正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激情世界杯》校园行。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前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围绕这一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激情校园行、世界杯倒计时、海选世界杯校园主持人等多项活动。尤其是“《激情世界杯》校园行”活动在世界杯足球赛开赛后的前十天,每天晚上20:40~23:30把直播间分别搬进10所大学校园,由中央台主持人和体育评论员协同文体明星联袂校园主持人,共同主持世界杯足球赛比赛直播节目[1]

奥运联想千县行。2007年6月中国之声与奥运全球合作伙伴的联想(中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旨在深入传播奥运精神,实现“共同奥运”梦想主题活动——“一起奥运圆梦2008”的奥运联想千县行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活动将历时一年,全国近1500个县城和县镇城市的青少年将通过奥运主题广场体验活动与近百位奥运明星亲密接触。全国100名优秀青少年代表将通过中国之声的《奥运联想千县行》专题节目选出,组成“联想奥运圆梦团”,到北京为2008奥运会加油!

《直播中国》节目。中国之声《直播中国》节目是一档长达90分钟的大型户外直播活动,通过新闻现场展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成为各地向全国展示“魅力城市”和“三个文明建设”成绩的重要窗口。2004年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利用这个节目,成功地直播了河南、烟台、天津、长春、南京、张家港、成都、庐山等诸多个城市。2007年7月1日开始,中国之声《直播中国》又联合多家地方电台和中央台记者站推出“五环之光”《奥运之城》系列直播,向世界推介北京、香港、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7个奥运主办、协办城市、展示各地赛场建设、接待工作的最新进展、介绍城市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受到了热烈欢迎,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5 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实现传播形态多元化

技术创造了新媒体,也创造了媒体的新价值,融合成为现代媒体的大趋势。近年来中央电台借助新媒体、新技术不断创新广播的传播形态,初步形成了以传统广播为主,集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出版、手机多媒体等于一体的发展格局。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中国广播网拥有专业频道37个,实现了中央台9套广播节目的在线直播和270个节目的在线点播,2006年全年在线点播节目总量2TB,日访问量和页面浏览量达到1400多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音频第一网[2]。网络电台银河台目前在播5套节目,24小时不间断播出,同时开通了“播客”服务,日均访问量超过190万人次。中央电台付费数字电视《家庭健康》频道开始步入市场,已在国内24个地区实现落地。数字广播中国音乐、古典音乐、评书连播、相声小品等4套节目,在北京等地落地;手机广播已开办新闻、娱乐、信息等3个频道,成长态势初步形成。此外,中央电台还利用报刊出版等媒体资源开拓市场。对中央电台来说,以广播为主,以多媒体为发展方向,既能有效整合传播资源,扩大覆盖范围,使传统的广播资源在各类媒体上得到综合利用,又可以满足受众个性需求,实现增值服务,发挥了整体传播效应,提升了影响力和竞争力。当然,目前,中央电台对新媒体的开发利用还处于战略起步阶段。

参考文献:

[1] 申启武.广播新闻:在创新与超越中寻求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2).

[2] 王宴青.传媒格局变革与广播创新新方向[EB/OL].http:∥www.cnr.cn/tbtj/sytt/200706/t20070604_504482224.html.(2007-06-04)[2008-03-11].

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相关理念 第7篇

1 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现状

1983 年3 月31 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 即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电视, 该政策一直沿用至今。新闻类节目是广播电视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的作用下, 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得到的重要的发展, 在推动整个电视行业发展浪潮中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随着新媒体大军的加入, 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在有限的社会资源面前, 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 增大了支出成本, 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与此同时, 各级电视台之间也存在无序竞争, 相互瓜分观众群, 造成广播电视覆盖效益降低, 这种结构的失衡, 重复制作、较低的效率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障碍。

2 广播电视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结构失衡、力量分散的广播电视行业中, 新闻节目策划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产生一些问题降低了新闻节目的质量, 更影响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革新。

2.1 编造新闻

在新闻策划中, 存在部分从业者受经济利益驱使, 曲解新闻策划定义, 不对新闻节目进行合理策划而是对新闻客体事实进行“策划”, 刻意歪曲新闻事实, 甚至编造假的新闻, 严重误导舆论走向, 造成社会的不良影响。

2.2 人为安排新闻

新闻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真实性, 如果是人为刻意安排的事件, 不论出于何种理由都不应当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素材, 新闻策划并不等同于人为安排事件的发生。策划新闻事件主要是指公关人员为了制造一些适合新闻报道、能够吸引起群体关注的事件, 通过事先周密地策划、安排, 将那些所谓的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事件有意安排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期内发生, 事件的发生明显具有“人为”的迹象。近些年被曝光的假新闻事件也层出不穷, 摄像师与记者拿着写好的稿子, 让被采访对象对着摄像机念出来的图片, 刷新了群众对新闻的认知, 这些新闻工作者出于私利, 刻意人为安排的假新闻事件, 严重破坏了健康的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发展[3]。

2.3 炒作新闻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 传统真实、客观的广播电视新闻似乎无法引起受众群体的关注, 反而是那些小道消息、失实的串联信息更容易博眼球。部分缺乏健康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者盲目追求新闻的关注度, 会进行一系列的人为“策划”, 但这些“策划”并不是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 大肆渲染那些无关痛痒的不着边际事件, 脱离新闻客观实体的制约, 演变成了“炒作”, 失去了新闻工作的价值。

3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是通过合理的方式, 进行客观、真实新闻事件的传达, 以正确的价值理念作为导向的信息推送模式。在具体的策划工作中, 都应当在健康、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进行。首先, 要尊重新闻客体, 保持客观性。新闻的策划不能以个人意愿为主, 人为改变事件的真相, 应当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 研究更适合群体接受的表达方式。其次, 新闻策划应当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原则。新闻尽管是对客观、真实事件的推送, 但对社会舆论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新闻事件的播报要遵循正确价值观的构建理念, 优化语言结构, 进行潜移默化的舆论引导[2]。

4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理念

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传播渠道有通讯社发布的纸质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资讯、新闻频道的即时新闻等几种形式, 传统电视新闻是社会民众最为熟悉的新闻形式, 策划者对新闻的创新集中体现在新闻主题、形式等方面, 应当具有时代性、新颖性。

4.1 策划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政治意识

新闻类节目对策划人员的要求相对比较高, 良好的全局意识、政治意识是重要的思想基础。策划人员对节目整合梳理中, 应当从全局把握新闻事件的影响, 既关注表面现象, 更要看到问题本质, 对后续的进展有一定的预判性, 善于把握新闻事件的时代背景、社会诱因, 才有助于将不同的新闻事件进行有序的串联, 不孤立的看问题, 进行正确的、合理的舆论导向[1]。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 开放办节目不等于肆意办节目, 部分新闻自媒体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 刻意制作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节目, 哗众取宠, 这都是新闻发展中的绊脚石, 应当坚决予以取缔。

4.2 创新理念要有新颖的策划选题

新闻的播报节目中《新闻联播》对大众的影响可谓是最广泛, 其对社会新闻业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在新媒体日益蓬勃的今天, 我们即应当注重传统的、良好的新闻模式, 也要进行新颖的创新, 两条腿走路才能实现新闻的稳定发展。《新闻1+1》《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都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很大程度是因为在新闻播报的同时加入了主持人客观的评述, 带动了观众的思维, 引起了群体的共鸣。新形势下, 策划人员要进行新颖的选题,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节目制作, 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考虑受众群体的心理变化, 增加观众的即时感。

4.3 拓展策划思维

新闻节目的策划通常过于关注事件本身, 没有对现象后本质的解读, 缺乏广泛的视角。让受众更好、更科学的认识新闻事件, 首要的是要进行全视角下的新闻展现, 策划人员应当拓宽思维空间, 用整体的思维进行节目梳理, 将于新闻事件有联系的关联实践进行一定的解读, 将有助于受众群体更全面的了解事情本质。凤凰卫视中很多新闻节目都会进行关联新闻的解读, 不仅提高了节目收视率, 也对受众群体的舆论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引导。

5 结束语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也不例外, 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行业更要审时度势, 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闻策划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尊重创新、鼓励创新, 体现时代变化的现实需求, 避免短视行为, 保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丰富新闻播送模式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价值引导, 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4) :79-80.

[2]张航洲.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探索[J].新媒体研究, 2015 (3) :35-36.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浅析 第8篇

1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概述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就是对新闻报导的整个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前期策划,包括选题、采访、分析整理、编排等等。说白了就是为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做一个模板,实际操作时整个新闻的报道过程都要根据已有的策划一步一步进行。新闻策划是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是新闻报道最后效果好坏的核心因素,因此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尤为关键。新闻类节目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要求其必须具有真实性。要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上做出高质量、风格新颖的新闻报道,就需要新闻策划者转换思维、不断创新。

2 我国目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2.1 编造扭曲新闻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新闻类节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越来越难做,于是有些新闻策划人员为了吸引关注量,追求经济效益,就开始出现各种花样,扭曲原有的新闻事实甚至编造根本不存在的新闻事件,却忘了一个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新闻传播的效果,还给社会带来了不良风气,影响受众的判断力。

2.2 对原有新闻夸大炒作

目前,我国的新闻行业对新闻夸大炒作的现象非常严重,往往一件小事通过新闻策划者的人为安排策划就变得夸大甚至扭曲了,脱离了原来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类节目夸大炒作的现象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流通渠道越来越多,新闻策划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确实很难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所以一些新闻策划者就开始为了吸引关注量而炒作新闻,新闻炒作与编造扭曲新闻不同,它报道的事实及发生的新闻事件,只不过在报道过程中为了获得关注量,经过了策划者的策划使新闻大肆渲染,最后却使报道的原本事件变了味道。严重影响了新闻工作界的风气,也误导了广大受众的判断力。

3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3.1 新闻策划人员要具有创新思维

新闻节目最后的表现形式、获得的效果都取决于新闻策划者对新闻的策划,所以新闻策划者必须要有更开放的思维,要能比别人想的多、比别人看得远,思维要灵活创新,现在新闻报道大多数比较枯燥的原因就是新闻策划者的思维不够创新,过于局限于新闻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围绕这件新闻的其他表现形式,不仅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还往往无法让观众了解到这件新闻事件的本质和内涵。

3.2 新闻策划中的创新思维

新闻策划中的创新思维往往体现的都很明显,一个新闻的报道风格、节目主题都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看出这个新闻报道的基本风格定调,创新的思维方式体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记者的写作风格、新闻编排的思路、新闻报道的最后表现形式都可以看出这个新闻节目的创新思维。一个创新的新闻报道,总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3.3 新闻选题的创新

受限于多年形成的新闻节目形式,各个类型的新闻节目的选材都比较保守,不敢放开胆子选材,其实新闻工作者要想使新闻类节目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别出心裁,有独具一格的新闻视角,做到选材创新性。就像各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时,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引起了巨大反响,获得一致好评,新闻类节目也要有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4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节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目前的新闻策划工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是提高新闻类节目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新闻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是目前广电节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随着近些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各类新闻事件等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新闻传播越来越迅速,这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为了能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保住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地位,就要在新闻策划方面不断创新,突破原来固有的、一成不变的新闻节目策划方式。文章简要分析了如何用创新思维去做新闻策划工作。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纯武.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策划[J].科技信息,2011(7).

[2]陈刚.电视新闻策划及创新[J].新闻前哨,2010(12):80-81.

[3]李斌斌.广电新闻的创新思维[J].新闻前哨,2012(12):67-68.

[4]李正兰.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途径[J].中国传媒科技,2012(24).

[5]韩杨.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J].中国报业,2014(6):65-66.

谈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第9篇

关键词:广播新闻,策划,创新思维

一、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概述及原则

当新闻事件发生后, 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叙述将事件报道出来,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由于广播电视新闻有自身的特性, 所以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的策划时, 要考虑到新闻的各项因素, 将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 制定出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框架, 并根据指定的框架和思路来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新闻传播获得更好的效果, 节目内容变得更为丰富, 提升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进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时, 要严格坚持两大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必须确保客观性, 这是新闻节目的根本要求。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去虚构新闻节目, 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进行新闻节目的策划工作。二是舆论导向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坚持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 策划新闻节目时, 必须在坚持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确保新闻的导向作用, 给人们正确的引导。

积极应用新媒体, 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发布即时信息。广播电视新闻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资讯, 需要借助新媒体这样有广大受众群体的平台, 来发布即时信息。尤其是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 既掌握着大量的信息源, 还有很多的受众群体。微博和微信能够弥补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不足。并且通过微信和微博, 广播电视节目还能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

(一) 人为编造新闻

目前, 我国很多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策划工作时, 通常会将新闻和策划两个词分开, 对新闻和策划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析。 在他们看来, 新闻的内涵就是新闻本身的报道, 而策划就是将新闻策划工作等同于新闻的编造。这严重曲解了新闻策划工作的含义。

(二) 刻意安排事件

新闻策划通常会被认为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策划, 也就是指那些有报道价值的事件通过公关人员的精心安排和策划, 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段内发生, 并通过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公关人员进行新闻事件策划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这些对新闻事件的策划, 不符合新闻报道的客观和真实原则, 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三) 盲目炒作

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观众, 往往会在报道新闻事实时, 对新闻的内容进行炒作, 并将炒作等同于对新闻的策划工作。实际上,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的根源是类似的, 两者都是新闻节目的工作者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将新闻的事实进行设计和谋划, 以此来提升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不同点在于, 新闻节目的炒作是通过违背新闻价值观的行为来实现的。在新闻选材上, 经过新闻炒作, 新闻会呈现出细小、琐碎和空泛的特征。在组织报道广播新闻时, 炒作者往往会采用煽情的宣传手法, 将新闻的事实性放在最为首要的位置, 强调心情的表面性和煽情性。哪怕是一件极小的新闻事件, 经过炒作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大型的报道。 不同于新闻的炒作, 新闻策划主要是指从形式上对广播新闻进行整体的把握。

三、强化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 提高策划人员的政治意识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策划工作人员, 必须具备良好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做到与时俱进, 牢牢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 走在信息时代的前沿。广播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的采编时, 要能够敏锐地挖掘出具备时代特征的重要题材, 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新闻事件发生后, 新闻策划人员必须准确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把握, 同时还要把握住新闻事件之间的本质联系。要结合当前国内以及国外的背景, 将新闻的内容放到时代背景下, 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深度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 将新闻报道的内容制作成为独家内容。可以看出, 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意识, 这对于新闻报道保持良好的价值导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广播节目进行科学选材

在策划广播节目时, 选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要确保广播节目的题材选择有一定的科学性。节目的选材对于新闻的传播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 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选材的时候, 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和新颖性, 将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完整准确地挖掘出来。如果广播节目新闻策划者在进行策划的时候, 单纯地满足于事件表面的真实性, 那么广播新闻节目将不具备深度, 不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事情真相、加深记忆, 而是会转瞬即忘。此外, 在进行科学的选材之后, 广播节目新闻策划者要对题材进行深度的挖掘, 但是不能盲目地挖掘, 应该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挖掘, 确保观众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对广播新闻节目进行灵活策划

在进行广播新闻节目的策划工作时, 策划工作人员往往会将自己的思维限制到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 这个范围内往往只有新闻自身, 这样策划出来的新闻报道就会缺乏一定的内在实质。因此, 新闻广播工作人员在做策划的时候, 要做到思维的开放和发散, 把握住整体的新闻事实, 进而挑出新闻的实质内核。 新闻策划者灵活策划新闻工作, 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新颖性。

四、结语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说, 新闻节目的策划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在对新闻工作进行策划时, 新闻策划人员必须有创新性的思维和意识, 在保证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 通过发散性的思维策划新闻内容, 保证新闻选材的新颖和策划方式的灵活, 这样才能最终确保广播新闻节目取得良好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对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分析 第10篇

一、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发展现状

1、编造新闻现象明显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新闻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提升, 新闻策划工作人员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会将“新闻”和“策划”分开来讲, 也就是新闻当中并不完全是新闻本身的含义, 还包含了一部分的策划因素。因此, 在进行新闻策划的过程中会出现有共工作人员进行新闻人工编造的问题, 并且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2、事件安排

新闻策划在公关界当中一直都被认为是新闻事件的策划, 也就是说一些事件本身有着一定的新闻价值, 公关人员会通过一些刻意的安排来将新闻事件进行二次组合和策划, 从而让事件能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发生, 从而能更加适时的得到报道, 这种新闻事件的策划是一种公关行为, 但从另一个事实的层面上来讲这种新闻却已经失去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 同时也违背了公共利益。

3、盲目炒作

炒作现象是新闻策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之前是相同的, 二者收拾利用新闻本身的价值, 再加上策划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思维来对新闻进行重新的策划和设计, 从而促使新闻事件中包含的内容能得到提升, 更加能达到传播的效果。新闻炒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就是煽情, 能够将一些本身很小的事情进行设计, 并最终变成一件大事情[1]。新闻策划的本身还以是通过形式上的把握来对当前的新闻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 但最终所展现出的内容应当符合新闻本身的价值。但当前阶段我国的新闻策划中始终都包含中一定的炒作嫌疑, 导致很多的报道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新闻本身的价值。例如十几年以前台湾女艺人白冰冰的女儿遭到了绑架, 当媒体知道后对此进行了大肆的宣扬和炒作, 最终导致绑匪撕票, 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惨剧。

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是人们常见的新闻方式,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此, 在策划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策划, 应当将新闻事件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并且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来进行新闻的推送[2]。首先, 应当保证新闻客观性。新闻策划中虽然有着策划的因素,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新闻偏离原本的含义和事情的真相, 应当在事实基础上来进行相应的表达。其次, 应当遵循舆论导向原则。新闻报道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报道形式, 但由于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社会舆论导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预定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正确价值观念, 从而促使舆论能给人们带去正确的引导。

三、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1、提升政治观念

新闻策划人员要想提升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应当具有加强的政治意识,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对时代发展的新鲜元素能够有所把握, 从而得到时代最前沿的信息。当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的采编过程中, 应当具有挖掘事件的能力, 并且能够找到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斤新的矛盾点。同时, 作为新闻策划人员应当能够在国际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来对新闻事件进行把握, 认真的挖掘新闻的核心所在, 从而让新闻变成独家新闻。策划人员的政治意识将直接的影响到新闻的价值, 要想保证新闻的报道能够具有正确的思想导向, 那么新闻策划人员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个人的政治素质和专业修养, 真正的让媒体的优势得到展现。

2、对题材进行合理选择

在新闻的采编和策划过程中题材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题材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的影响到传播的效率和最终的效果[3]。因此, 当工作人员在进行题材的选择过程中, 一定要保证在科学性基础上进行题材的选择, 并且要保证新闻策划中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真实内涵表达出来。同时, 应当尽量的选择一些新颖的题材, 并且在策划的过程中站在大众的角度上来看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以来不仅能让新闻策划更加具有深度意义, 同时也能让大众真正的了解到事件发生的真实背景和事实的真相。

3、策划灵活性

作为新闻策划人员不能将自己的思维限制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 这样会导致新闻的报告只限制于表面, 而难以深入。对此, 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 还应当尽量的解放自己的思维, 促使自己能对新闻事件有深刻的把握和了解, 从而走出思维限制, 使策划能更加的灵活, 报道内容能更加引起大众的关注。

四、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提升新闻价值, 那么策划人员就一定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同时应当尊重事实真相, 积极的挖掘新闻内部的价值所在, 促使策划的效果能够提升, 也能帮助传播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贾静.谈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新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9) :77—79.

[2]马明赫.探析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J].新闻传播, 2014, (03) :60—63.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第11篇

1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概述

广播电台新闻也就是传统的通过声音的播报来为人们提供新闻咨询的一个平台;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通俗来讲就是对将要通过广播电台播放的新闻进行决策与规划,使得广播电台新闻可以顺利播放的系统工作。因此,可以说,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对广播电台新闻播放的顺利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台新闻的存在优势不断被打破,这使得其当前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难度。然而,广播电台新闻却不能被消灭。它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它的优势。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提高其价值。

要想广播电台新闻的发展稳定,就必须对其当前的某些部分进行改变。新闻编辑策划与广播电台新闻的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传统的策划方式,只会使得其播放内容单一,播放方式呆板,从而难以提高受众的兴趣,对此,需要利用新闻编辑策划的特性,从而对电台广播新闻做出一定的改变,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够促进电台新闻的发展。否则,只会让其淡出人们的视野,缺乏长期发展的能力。

2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作用

2.1 有助于促进电台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的策划,可以让其工作人员走入群众之中,从而去了解群众对于电台新闻的看法,并且就一些新闻展开讨论。不同层次的人,对于新闻的讨论角度存在差异,而新闻要获得受众的喜爱,就需要符合其角度。通过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去了解新闻的局势,从而及时对自身的节目制作与播放进行调整,有助于促进其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2.2 有助于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国新闻存在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就是千篇一律。在一个媒体发现了某一类新闻似乎很受观众的喜爱,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内,很多媒体都在针对这方面的新闻进行播放。广播电台也不例外。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存在,有助于其对于群众需求的了解,明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广大群众,因此,新闻编辑策划能够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

2.3 有助于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提高

在广播电台新闻的制作中,新闻编辑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听率,他们会深入到群众之中,从而去听取群众的意见,而该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从而产生新闻本应该有的作用。

3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现状

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台新闻已经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价值,当前很多电台新闻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跟风,也就是说,这个新闻的热度高,所以,就让其成为新闻内容。这实际上是一个电台新闻节目自身编辑策划能力缺乏的表现。这样的现象,会使得受众失去耐心,进而对该节目失去关注度。而且,电视广播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再丧失内容的优势,就会使得其彻底失去发展的动力。

4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

4.1 与时代接轨

就目前来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的革新加快,广播电台新闻编辑作为一项咨询类节目,应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前沿的信息。因此,在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整体工作与时代的连接性。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广播电台新闻的传统优势丧失,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广播电台要在该种情况下,取得人们的关注,就必须对其内容进行调整,而与时俱进则是其内容调整的必然选择。

4.2 合理调整节目结构

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根据其具体的内容,也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从地域来说,可以分为国际与国内,省外与省内;从其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民生与国政,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较多的分类方式,而这些分类方式的差异,也就体现了其内在内容的不同,因此,在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创新中,笔者认为需要针对当前的新闻内容进行整合,适当的调整节目的结构,建立专门的节目,去搜集同类的内容,然后进行播报,该种方式,有助于听众在选取内容时的便捷。尤其是当前社会的节奏加快,在很多时候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关注电台新闻的内容,所以,在收听的时候,不一定就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内容,但是,如果进行了调整,节目有了分类,就可以按时去收听,且集中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

4.3 加大宣传力度

广播电台之所以发展如此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宣传力度的缺乏。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广播电台越加淡出人们的视野,听众的热情难以被激发出来。因此,新闻编辑策划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听众与电台之间的互动,不仅为群众打造一个收听平台,同时,也为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广播电台能够走进群众的内心,调动其收听的热情,使得广播电台新闻能够真正地实现创新与发展。

4.4 增加听众的参与性

广播电台的传统播报方式,只是将新闻做成一种资讯去传播,却并没有将其当成一种信息来实现沟通。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这个社会背景之下,听众从来都不缺乏资讯,而只是缺少一个沟通的渠道。一则新闻可以被很多人看到或者听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其他的想法,这就使得社会意识的兼容性缺乏。而创新广播电台的策划,适当加入听众的观点,从而让死板的信息灵活化,使得更多人可以通过该平台来发表意见,实现新闻播放的真正目的。

5 结束语

广播电台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使得其发展格外困难。然而,广播电台新闻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此,面对当前的形式,更多地是要寻求一个良好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其发展。既然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从其创新着手,正确地把握新闻编辑策划的导向,从而使得广播电台新闻的内容有所扩展,赢得其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吉昌.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J].新闻传播,2014(14):118.

[2]张欣.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创新谈[J].新闻窗,2015(3):52.

[3]郝兰兰.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J].新闻传播,2015(14):58.

[4]刘鸿.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策划的创新与取向[J].新闻传播,2013(2):107,109.

[5]何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J].新闻世界,2013(7):46-47.

上一篇:产品方案评估下一篇:缺课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