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道范文

2024-07-18

综合管道范文(精选9篇)

综合管道 第1篇

智能管道是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塑产业价值链、实现价值回归的未来基石, 不仅与流量经营、三网融合以及智慧城市等现实需求相联结, 而且与电信运营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长期愿景紧密相连。智能管道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电信运营商应进一步汇集电信各种要素资源, 在业务市场和终端网络等众多环节注入智能元素, 整合形成面向服务、面向客户的综合智能管道, 搭建联结智慧运营和未来网络的彩虹之桥。

智能管道的基本内涵

目前, 业界对“智能管道” (Smart Pipe) 并没有统一理解和认识。从技术起源来看, 智能管道是相对“哑管道” (Dumb Pipe) 而言。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 智能管道指网络可充分利用自身业务能力及运营商客户关系, 提供单纯数据连接之上的附加价值, “智能”通常指除带宽和网速之外的基于服务与内容的附加价值的提供能力。该定义意味着智能管道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宽泛概念。

智能管道代表一种基于质量与秩序的“智能分级”服务理念, “不离于网络、不限于网络”, 综合利用网络、技术和业务等各种手段, 实现网络价值和流量收入的提升。从全球运营实践来看, 可分解为“智能化网络”和“智能化业务”两重含义:

首先是智能化网络 (smart network) 。它的核心要素是网络智能 (Network Intelligence) , 在现有网络上引入智能策略控制层, 建立基于用户、业务及流量分级的多维管控机制, 使网络具备用户行为感知、动态资源分配和灵活分级服务等智能化特征。

其次是智能化业务 (smart services) 。它的核心要素是智能业务引擎, 在业务网中引入智能业务引擎组成的“通用中间能力层”供自有平台和第三方调用, 运营商的网络资产、通信能力等独占资源可封装销售给第三方, 形成整合通信、IT和网络资源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与商务的结合, 推动跨行业合作, 创新“双边模式”, 打造长尾经济。

“智能化网络”是智能管道的基本内涵, 偏重于基础网络的智能元素引入;“智能化业务”是服务外延, 主要偏向业务网的智能创新。在智能管道的较高阶段, “智能化网络”和“智能化业务”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网络智能的实现需要在网络运维中集成商业智能的应用, 通过智能业务引擎将底层网络能力封装输出到业务云层。

智能管道概念的变迁

智能管道并不是全新概念, 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会不断对其赋予新的内涵。当前, 智能管道已进入较高发展阶段, 其阶段特点和发展趋势简述如下:

2005年前后Smart Pipe 1.0:以内容合作运营为特征 (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 开始引入CDN和DPI等系统进行通道能力优化, 法国电信等标杆运营商开始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 以并购控股、合作运营等方式涉足内容运营, 由“比特管道”开始向“服务管道”转型, 合作业务主要是面向大众型市场的单边模式。

2008年前后Smart Pipe 2.0:以开放平台能力为特征 (综合平台的提供者) , 在Web2.0的驱动下, 运营商开始发展电信API和伙伴计划, 电信能力开放化趋势与平台化趋势相结合, 促成运营商的业务生态结构重组和用户参与的开放框架, 业务聚合创新形成小众市场的长尾经济。

2010年前后Smart Pipe 3.0:以网络智能化为核心特征 (智能管道的主导者) , 在智能管道3.0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 将包含以PCC为代表的策略控制系统、云计算和网络虚拟化为代表的资源共享技术、CDN为代表的流量优化系统等相关概念引入, 智能调度电信网络的带宽、计算、存储、分发等各种资源元素, 整合形成终端、业务、网络有机联动的端到端管控架构和综合智能管道。

当前阶段, PCC等技术标准逐步成熟, 成为促进智能管道全球大范围应用和普及的主要技术驱动力, 运营商的关注焦点回归管道, 开始采用PCC架构进行资源管控, 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一是节省运营支出, 利用PCC的公平使用策略, 智能流量管理提升资源利用率;二是提升流量收入, 利用PCC的差别计费策略, 流量定价变革实现单位流量收益的提高;三是提升产业关注度, 利用PCC对自有业务、企业客户与合作伙伴设置高优先级, 配合统一门户和开放平台等策略, 有效提升产业关注度和掌控力。

建设智能管道的四大策略

智能管道是涉及终端、网络、业务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运营商应从细分用户需求出发, 通过“感知、管控、分发、平台”四大智能提升, 逐步实现网络差异化管控和精细运营目标, 并与商业智能相结合, 重塑流量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关联性。

策略一:优化部署DPI和用户行为分析系统, 提升智能感知能力

当前DPI采用“竖井式”的独立部署方式且部署位置高 (骨干或省网出口) , 缺乏端到端的联动控制机制。可采用三种方式逐步建立全网感知能力:在业务控制层和RAN侧引入DPI功能, 将业务感知和控制点位置逐步下移;建设DPI用户行为分析平台, 通过信息整理、数据挖掘, 系统感知全网状况和用户行为偏好;与PCC联合部署, 分析结果提供架构中相关网元, 与PCC系统联动实现网络和用户行为的管理。

策略二:部署PCC策略管控系统, 提升智能管控能力

部署PCC系统, 逐步推行多维度的PCC控制策略, 实现资源有效、公平使用, 精细经营提升总体价值。初期, 以有效资源管控和疏导为主, 解决移动数据业务发展中资源配置和管控优化难题, 实施基于智能分级服务的流量管理, 压缩网络成本;后续, 随着商业模式和技术成熟, 逐步在全网实现分业务、分客户、分时段、分地域等多重管控纬度组合的流量差别计费, 提高网络收益。

策略三:优化部署Cache和CDN系统, 提升智能分发能力

加强CDN系统和运营商网络、业务侧的联动, 配合电信网络的各种要素资源, 打造综合管道优势, 向信息服务领域延伸, 转型成为信息时代的“物流公司”。逐步开展基于热点内容的CDN优化, 与PCC结合实现策略控制下的业务速率调整, 与Cache和智能DNS相结合, 实现资源精确定位、业务的智能疏导和分流, 完善互联互通质量。

策略四:加强行业协作, 建设运营商形态的应用商店, 智能向应用延伸

打造运营商形态的应用商店, 必须考虑自身网络终端能力和平台类型多样性, 解除当前应用程序和终端系统的紧耦合关系, 实现“一次开发, 随处运行”, 提升运营商应用的吸引力和差异化价值。可采用下述策略:一是应对Web平台化趋势和潮流, 搭建自身telco web2.0平台和发展MASHUP应用, 创新商业模式与合作机制, 从单向“小卖部”产品模式向双向“业务超市”模式转型;二是跟随国际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发展趋势, 协调推进WAC、ONEAPI等相关标准规范和应用, 降低应用开发与可移植成本;三是以WAC技术促进跨平台开发, 结合运营商各种资源, 实现多纬度的跨平台应用创新, 将智能延伸到应用, 实现应用可携;四是加快与WAC平台和应用对接, 通过WAC开发社区, 聚集全球开发者资源, 形成全球性的应用程序合销联盟, 促进全球化运营。

相关阅读

智能管道优先部署于移动网

近年来, 电信业已经开始了移动化、宽带化、智能化、融合化的转型之路, 而智能管道的推进就是智能化运营方式的体现。尤其是近年, 不论是运营商还是制造商, 都提出了自己对智能管道的理解, 并将这些理解具体化为不同的建设实践、不同的服务。而智能管道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移动通信的发展。目前, 移动数据量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激增, 而移动资源是有限的, 这就导致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促使运营商必须在移动网络的部署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 如PCC (策略和计费控制) 技术以实现分优先级限速、拥塞限速、闲忙时计费方式等, 这样可以节约使用量。目前, 智能管道的部署主要对移动网, 没有延伸至固定网;主要停留在网络层面, 没有延伸到端到端。究其原因, 是由市场需求的导向决定。此外, 如果要大面积部署PCC, 不仅是增加一个新设备的问题, 还要对现网设备进行改良。因此, 这也是智能管道推广面临的一个问题。

综合管道 第2篇

[摘要]天然气是指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深藏在相对封闭的地下。随着时代的更新换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天然气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文章主要论述了天然气在长输管道的优势和其在运营方式上的特点,最后是对其调度运行和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调度运行管理 1前言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的应用已经趋于普遍,应用范围也相当广阔,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重要的资源。而如何更好的使天然气的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成为其工作重点。由此发掘运用长输管道时效高、范围跨度大的优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工作重点推进长输管道的持续发展,强调各个环节的协调运行。从而确保整个操作系统的高效运转,做到统一管理,集中调度中心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管理,远程操控设备、跟踪监控设备和运行的动态分析,做出一个完整和具有可行性的调度运行系统,进而保证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确保企业整体利益的提高。

2天然气企业运作方式与管道特点 2.1企业运作方式

一般企业的长输管道网的运作流程是:气源一输配网一燃气管网一用户。重点是管道网和企业的运营是分开管理的,管道网络系统的分节管理包括了具体的生产调度、办公的管理和管道网的管理。生产调度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能够保证其他各个环节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办公管理是指在人事征召调度、财务、经营范围方面的管理,而管道网管理是对新建管道网进行维护和改造的部门。2.2管道特点

天然气长输管道作为一种传送运行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系统。长输管道运动的优点是它那我那够相对独立的运行,也即它可以在没有其他运输设备的配合下完成其运输配送的任务。就现在的阶段,中国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已经向多气源方面发展,又因为配备了多个管道和数个加压站设备放入配合,从而完善复杂了生产运行的工序和结构。天然气生产、供给、销售涵盖了供气、采气、净化的步骤,长输管道起到了上下协调、联系贯通的桥梁作用。其本职是给居民提供燃气,所以对安全可靠和持续良好性的要求相对严格。

3调度管理的原则

调度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把控官网在生产和实施过程中的各个节点的动态变化,有效的控制各个环节从而及时协调资源达到统一。为了达到调度的目的,要求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运送的情况,对系统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协调运作,完成一统指挥和组织的目标,确保安全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为此要求我们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1)统一性原则。生产、运行、和调度要协调统一,目标一致,从而确保整个系统的正确、合理高效的发展事态。

(2)规划性原则。事前的规划是调度的前提,生产的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计划实施,同时也要具备应有的灵活性,也即在按照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现实发展灵活运用,最终保证活动的高效完成。

(3)前瞻性原则。调度运行要有前沿性和预防性,对那些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变化提前做好防范错失,包括人员调度,最终做到未雨绸缪的规划和准备。

(4)及时性原则。及时是指应对及时有效。也即在问题出现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作为控制的中心能够在事前和事后了解掌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以及已经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灵活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确保作业的有序运行,减少损失的发生。

4天然气管道的管理 4.1重视资源管理

(1)调度管理资源。根据管网的运输管理系统的特点,控制系统的动态监控的参数目前成为重要的资源。运用SCADA系统采集数据,构建有效的调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是用过卫星将沿途的管线PLC场中,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点传送,有利于跟踪监控,能够对规模较大的设备进行动态分析与远程操控。目前,管网的系统运行越来越发咋完善,具体的作业操作中有可能需要更多更加大的设施,为了完成企业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目标,需要配备完善的额软件设备对管网运行进行模拟实验,保证方案的实施和优化。

(2)气田资源、气田资源是对资源的来源进行把握,这是一切活动实施的前提。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气井的数量和种类、气井的种类和分布以及气井的产气、净化能力和用户的数量和实际用气的数量。从各类对数量的数据上得出资源的数量,气井的数量和种类能够对确定管网在气量的分布时的发送时间和难易程度。用户的数量和实际用气的数量以及气井的产气和净化能力,能够确定活动对取得资源是困难还是简单,净化器的调节能力可以反馈本身净化的影响力大小,因为可能受到上游天然气管网的影响,所以对供气方式要求必须达到经济合理的需求,从而优化其运行的系统。

(3)管道资源。这类资源包括储气和运气。储气可以确保在应对意外发生时的风险和明确峰值调整的能力。长输管道的长度、直径以及起、终点的压力大小共同决定了运气,但中心时起点压力。

(4)用户资源。这类资源涵盖了储存气时食用的设备和城市官网、用气的规律和能力的高低。针对管道峰谷和特殊情形下的调控能力,可以用官网和储存气的能力决定。对于管网的使用的高低值和实际使用率,可由用气的规律和能力的能力确定。4.2重视调度控制与管理

在调度控制和管理的时候,需要加强天然气在企业生产过程时的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力度,从而达到最初的目标。具体包括下面三个步骤:第一,是要加大安全生产的控制力度。要求调度人员应该要有正确的生产安全和防范意识。因为调度人员子啊企业生产中占据着管理者的位置,掌握着先决的发言权,在调度命令还没有发出前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安全的把控,上行下效才能保证各个环节都能重视生产安全,从而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出现,提高安全隐患意识,使企业随时处于高度预警的状态,事故发生时也能及时有效的应对,最终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生产的安全,完成生产要求的高级目标。第二,是加强事故的管控。当具体作业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控的危险,环节运行过程异常时,要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高问题解决时方法的正确率,提高组织在应对事故处理上的应对努能力和管控力,进而有效阻止事故的蔓延,有效降低危险事态。第三,是系统滚空的调度。其核心要求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原因是适应不同季节来临时,根据季节特点合理配备和供给用户实际的可用气的数量,提高燃气利用率。为此,要制定要制定合理完善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合理安排调度,避开危险因素,保证下游居民在各个季节的正常用气和生活稳定。

5对天然气调试运行管理的建议

(1)对新技术的利用。具体可以使用新的材料、工艺和技术,更新天然气的运输管道,尤其是年久失修、磨损严重的运输管道进行修补或是直接更换新的管道。用更为耐腐蚀、高韧性和坚硬耐刻划的PE管道材料,注意避开管道气外泄的地方。运用新的管道内衬技术改造旧的的输气管道,减少穿孔破损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2)要严格管制,打击那些打孔盗气的行为,惩处那些不法分子,要求协调各方的力量,加大和当地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的合作,最终治理好企业。具体做法是:可以发动群众力量,不定期给当地的居民用户做宣传,可以发传单或者在当地设点演讲宣传,告知百姓打孔盗气的损害和危险,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让百姓自觉相互监督。建立上报有奖机制,促使百姓积极的在每天、每周和每个月都能积极上报,建立警察和民众联合行动的和责任追究的机制,坚持预防和打击相机和,合力做好维护和打击工作,责任明确,追责落实。

(3)和有关部门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威胁地下管道的管控机制。应对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个企事业单位参加协商会,而作为实施者的企业单位要做出一套具体的可行性防范措施。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要求具体的施工部门缴纳一定的押金,用以在施工方对管道和设施破坏的补偿,扣除相应的押金的目的时规范施工单位的作为。

(4)加强钢管穿孔位置的质量。具体时要做好防止腐化的工作,也即子啊作业时必须在需要补孔时严格按照具体的固定要求作业,争取能够一次就补孔成功。同时加强对焊接后的防腐后续发展的监控,可以选择签订责任书和缴纳押金的方式来提高长输管道补漏的安全质量问题。6结论

天然气长输管道应当依据目前现有的资源,努力寻找和发掘自身的潜力,同时积极引进更为先进和高效的调度手段,两相结合,提高管道的运行,保证长输管道网上的压力能够子保证一个分布理想和运行稳定的状态。这样既能给广大居民用户带去更好的供气服务,同时也能减少输气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运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强了企业运营能力和获益的的提高。

综合管道 第3篇

关键词:长输天然气管道;外检测;综合技术;研究;应用

长输天然气管道的腐蚀防护工作关系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营状态,鉴于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影响因素分析,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外检测综合技术方案有其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合理的方案流程设计和可信度的检验数据,可以使长输天然气管道检测符合良好的定期检验要求,达到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1 长输天然气管道外检测综合技术原理阐述

我国对于长输天然气管道外检测综合技术尚缺乏具体的法规性标准为技术支撑,当前对于长输天然气管道外检测技术主要有:直流(交流)电位梯度法、直流电位(交流电流)衰减法、皮尔逊检测法、管中电流电压法、变频选频法、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测试法、密间隔电位测试法等,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外检测设备和技术各有优缺点,有其特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对长输天然气管道防腐层缺陷的检出率,需要确定长输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的质量状况。

1.1 交流电位梯度检测法

它是运用雷迪PCM的A字架和皮尔逊法的防腐层检漏仪设备,测量出两个固定金属“地针”之间的电位差,这一具有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传送到天然气管道中,在金属“地针”插入土壤的过程中显示电位梯度的变化状态,并通过检测设备的db值用以判定天然气管道防腐层的电流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电流大小、天然气管道防腐层破损面积大小、防腐层破损程度、管道埋深、土壤电阻率等。其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检测设备对管道周围的土壤进行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检测,这个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管道外破损处泄漏的信号电流大小,从而产生交流电位的梯度变化,并根据电流变化方位和大小可以准确地判定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的具体方位和破损程度。

1.2 皮尔逊法

它可以检测出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局部连续或不连续破损点,通过测量天然气管道周围土壤中交流电位梯度的变化,来判定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方位和大小。其应用原理,如图所示:

通过向天然气管道传送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一旦天然气管道的外防腐层出现破损,则其会与周围的土壤形成一个有电压差的电位场,并呈现出管道破损点接近处的电压差越大的特性,采用地下管道防腐层探测与检漏仪设备可以检测到这一异常状况,从而根据“电位场”的信号确定管道外防腐层的破损方位和大小。这个方法借助于信号发射机进行交流信号的传递,根据电流信号的大小值和音频报警的声音大小判定破损方位。但是,它也有其弊端,即:对于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点的检测方位与检测人员的经验密切相关,有经验的检测人员可以根据信号判定埋地管道的防腐层破损位,而经验欠缺的检测人员则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对于复杂的地理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无法得出准确的判定结果。

1.3 交流衰减法

这是通过测量天然气管道特定频率的交流电流信号进行测定,根据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的衰减变化来测定其平均质量和破损位置。其应用原理为:通过对天然气管道进行电流信号的施加,根据探地雷达等设备进行电流大小和衰减变化的接收,从而对管道破损情况进行判定,评价天然气管道的防腐整体质量。

1.4 变频选频法

这一技术的重点在于测量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绝缘电阻率,其应用原理为:通过对天然气管道提供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并被视为单线——大地信号通路,在这个信号通路的数学模型下,根据对交流电流信号衰减的情况,得出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的绝缘电阻率信号频率、衰减量、土壤电阻率等。

1.5 直流电位梯度法

通过对天然气管道施加一定频率的电流信号,根据信号衰减的变化确定防腐层的缺陷位置和大小。其应用原理为:对天然气管道防腐层进行阴极保护,一旦外防腐层出现破损状况,其阴极保护电流将流向管道破损位,这使得土壤电阻产生了电压降低的趋势,形成一个直流电位梯度分布状态,从而判定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破损点方位和大小。

2 长输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工程应用研究

以安徽省某一长输天然气管道为例,由于长输天然气管道大多存在焊接缺陷与防腐层破损缺陷,长输天然气管道进入了安全事故高发期,因而,要开展长输天然气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全面检验。

2.1 管线概况

本项目是连接安徽两市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长约32km,为了对这段长输天然气管道进行检验,设计了一个连接信号源的中间阀室管道,以便于进行管道的检验测试工作。

2.2 管道外检测综合技术工程应用

①检查管道的敷设环境。包括地面装置的检查、管道的走向检查、管道埋深检查、土壤腐蚀检查。

②判定防腐层不开挖检测。要确定管道外防腐层绝缘性能及其质量状况等级,根据检测数据显示,该工程管道的绝缘特性参数为Rg=146252>10000,质量状况等级为一级,整体管道质量状态良好。

污水管道内渗漏综合检测技术 第4篇

关键词:内渗漏,COD化学检测,井下成像技术,高密度电法,自然电场法

0引言

国内外在管道外渗漏检测方面技术相对较成熟,诸如流量逐段排查法、听漏计以及多种物探探测手段等,检测效果较好,能胜任常规的管道外渗漏检测任务要求。但是埋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污水管道破损后,地下水向管道内部渗漏,检测此类渗漏点尚无经验可循,亦无成功的工程案例参考,更无一套较完整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流程。近年来,受基础建设资金匮乏及设计施工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城镇,较多的污水管道投入运行几年后,出现管道内渗漏现象,致使污水中的COD达不到处理标准,影响污水处理厂培育的菌种,以至于污水处理厂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污水外排造成环境污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为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污水管道内渗漏检测技术和检测流程,经济有效的找到污水管道内渗漏原因及位置,对渗漏位置进行合理的整治,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某地长约10km污水管道内渗漏检测工程为例,根据野外调查、管道内成像及COD化学检测为主,辅助以物探高密度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查找污水管道内渗漏原因及渗漏位置,并提出污水管道内渗漏段的初步治理方案,为污水管道内渗漏检测提供合理的分析检测流程。

1污水管道现状及区内地质条件

区内污水管道共分为五个标段,大部分管道检查井被掩埋,二标段掩埋深度约1. 0至2. 0m,一标段和四标段局部掩埋深度达到4. 0至5. 0m,仅三标段和五标段观测井出露地表,三标段观测井井口出露地表约1. 0至1. 5m,五标段观测井井口基本与地表齐平。

设计污水主干管位于河堤线内距河堤约9m处, 与沿途多个污水管口采用截流井方式相连接,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

管线线路较长,沿途地貌单元主要为河道或河漫滩,局部地段为洛河一级阶地。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 即上游高下游低的趋势) ,河水对管道设施冲刷明显。

污水管道位于圆砾层中,其下基岩以中风化砂岩为主,圆砾及砂岩的承载力较高,因此可排除污水管道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管道节箍破损的情况。

2污水管线内渗漏检测方法的合理选取

污水管道渗漏检测以野外调查、管道内成像技术及COD检测为主,以高密度电法圈定地下水富集异常区域和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区,以自然电位曲线判断地下水渗漏点的分布。

2. 1 COD化学检测

COD ( 化学需氧量) 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COD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2]。

在饮用水的标准中Ⅰ类和Ⅱ类水化学需氧量( COD) ≤15mg /L、Ⅲ类水化学需氧量( COD) ≤ 20mg / L、Ⅳ 类水化学需氧量( COD ) ≤ 30mg / L、 Ⅴ类水化学需氧量( COD) ≤40mg /L。COD的数值越大表明水体的污染情况越严重,通常情况下, 我国污水COD在100 ~ 300mg /L之间[2],当污水管道破损,地下水渗入时,污水中的化学成分浓度会产生变化,通过逐段检测污水COD,可大体框定渗漏点位置。

2. 2井下成像技术

全向式多方位成像检测系统,可对管道四周成像,当在管道四周发现故障点后,可在地面控制器上遥控井下探头中的摄像机进行水平转动和俯仰运动,使摄像机垂直对准井壁故障处观测,这样垂直观测的故障图像对故障的判断更直观、更准确。它集合了全景式和侧视旋转式两种成像检测的观测方式于一体,是井下图像检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3]。

2. 3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属直流电阻率法,是以地下介质电性差异为物理基础,通过向大地供直流电,采用点阵式布电极,密集采样观测和研究电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探测地下介质和构造的电性方法[4]。假定介质为均质各向同性,地下介质视电阻率通过公式( 1) 进行计算[6]:

式中: ρ 为岩土层视电阻率( Ω·m) ; K为装置系数; ΔU为电位差( V) ; I为供电电流( A) 。

2. 4自然电场法

在自然界中,当地下水在裂隙或裂缝中渗流时,固体颗粒表面对水溶液中的负离子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因此流动的水中正离子的浓度相对增大,这样固体颗粒表面或带有相反电荷的水溶液在流动过程中要维持动态平衡,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电位差[5]。这种由水的渗流过滤作用而产生的电场, 称为过滤电场,是自然电场的一种[6]。通过观测自然电位,可以分析地下水的渗流位置以及通道。

在本工程中,污水管道裂隙出现渗漏,造成地下水不能向裂隙运移,形成裂隙渗漏电场,其在地面测量表现为低值负电位异常,见图1。

3污水管道内渗漏调查及成像检测成果

根据管道渗漏流量直观表现情况可将渗漏分为主渗漏、慢渗漏和间歇渗漏。

主渗漏: 外界地下水通过裂缝涌入管道内,水流大小直观可见或表现出物探异常的渗漏情况;

慢渗漏: 外界地下水通过微裂缝渗入管道内;

间歇渗漏: 随同地下水水位或地表径流变化而间断性渗漏情况。

3. 1主渗漏

主渗漏位置多位于检查井内和距检查井较近的管道节箍处,通过大量调查和成像技术以及COD检测手段的验证,确定了多处主渗漏位置,以对二标段和三标段的调查检测结果为例:

( 1) 二标段2#收集井主要为地下水,水量较大,水体清澈,且早、中、晚水量未有明显变化, 早、中、晚化学耗氧量COD均在20 ~ 40mg /L,明显低于污水COD指标,地下水渗流详见图2。

( 2) 二标段上游主管道内无污水,但在二标段8#检查井内可见清水涌流,直接注入下游污水管道,应进行封堵,详见图3和图4。

( 3) 三标段2#检查井井壁拐角等处明显具有渗漏现象,井壁水泥剥蚀严重,详见图5。

( 4) 三标段13 #检查井井壁缝隙渗漏涌水明显,且井壁水泥剥蚀明显,详见图6。

( 5) 沿线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漏洞,对浇注混凝土时使用的PVC穿线管未做封堵措施,致使PVC管与地下水导通,每个检查井上的PVC管多达数十只,大部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三标段2号检查井PVC管涌水现象尤为明显,详见图7和图8。部分PVC管孔有滴水现象,未渗漏的PVC管孔当地下水运移情况改变、水压增大或水位增高后亦会出现渗水现象。

3. 2慢渗漏

慢渗漏现象不仅仅表现在检查井、收集井等井壁位置,在每个管道节箍位置均存在慢渗漏现象, 由于沿线管道每节长约3 ~ 3. 5m,10km管道则约有2850 ~ 3330个节箍,每个节箍慢渗漏的水量汇集在管道内,其总渗漏量不容忽视,慢渗漏是影响污水指标的一个重大因素。

在出露地面的检查井内,经过调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渗漏现象,由此推断沿线被埋入地下的检查井内亦有此慢渗漏现象,慢渗漏在检查井中的表现主要为水流贴壁流淌或滴水现象,井壁亦有多处水流剥蚀痕迹和水体携带白色钙质物残留痕迹,详见图9。

管道节箍慢渗漏和检查井慢渗漏表现形式相同,亦为贴壁渗流或滴水现象,且贴壁渗流位置多残留白色钙质物,通过对三标段5 ~ 4、4 ~ 3、3 ~ 2 #检查井和四标段13 ~ 12#检查井之间的管道进行井下成像,可看到多处慢渗漏现象,节箍慢渗漏滴水点详见图10,节箍慢渗漏白色钙质物聚集详见图11,井下成像节箍渗漏点描述见表1。

3. 3间歇渗漏

以上所描述的渗漏具有不间断性,即渗漏点均低于地下水位,且渗漏点未被淤泥或其它黏性土堵塞,这种持续性的渗漏是造成管道污水不达标的主要因素,其影响贯穿整个污水管道。除了不间断性的渗漏外,当裂缝暂时位于水位以上时,其表现为无渗漏迹象,但是当河水上涨或河床抬升等造成水位上升淹没过此裂缝时,会表现出渗漏现象,这种随地下水位变化而出现间断性的渗漏现象为间歇渗漏。

间歇渗漏主要发生在检查井井壁、被埋入地下的检查井井口和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PVC导管,由于其渗漏表现出的独特方式致使现阶段无法直接和间接被检测出来,但在渗漏处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间歇渗漏可能出现的位置,加以治理和预防。

4 COD化学检测

COD检测只能在检查井出露和水流通畅处进行,本次在检测主管道内污水COD指标的同时对部分检查和收集井亦做了COD检测,COD检测的原则为: 上午和下午同点COD对照,雨天和晴天同点COD对照,每点均抽取三个污水样,测得的三个COD值取平均值,以二标段和三标段为例, COD检测成果见表2和表3。

根据COD数值可见,雨天污水管道内以雨水居多,COD数值偏低; 收集井COD数值较高( 大于150 mg /L ) , 主管道COD数值较低( 小于150mg / L) ,从二标段和三标段开始COD数值连续降低,在三标段15#检查井到四标段12#检查井之间COD数值降低尤为明显。

5物探预测渗漏异常

第3章节所描述的均为调查和成像技术所得的部分管道直观可见的渗漏,由于沿线大部分管道检查井被河道淤积土或一级阶地耕土等掩埋,且有部分管道内污水淤积,这些原因造成无法直接调查和成像,因此采用物探手段探测沿线地下水富集以及地下水流动性质等间接预测管道潜在渗漏异常,由于本工程高密度电法剖面和自然电位曲线较多,本文仅以二标段部分物探剖面为例进行说明。

( 1) 根据图12可见,二标段1#和2#收集井地层电阻率大部分低于60Ω·m,此剖面位于河漫滩, 地下水较富集,在2#附近电阻率低于30Ω·m,此处地层地下水导通性较好。

根据图13 “可见,二标段1#和2#收集井所在段自然电位大部分低于0值,地层地下水均有向下渗流异常。

( 2) 根据图14可见,此剖面地层电性不均匀, 0 ~ 170m电阻率低于60Ω·m,此剖面位于河漫滩, 地下水较富集。

根据图15可见,剖面40 ~ 50m和130 ~ 160m处自然电位低于0值,地层地下水有向下渗流异常。

高密度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物探异常位置与调查和成像技术确定的渗漏位置较吻合,因此物探推测的异常在本工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根据物探剖面可以预测全线污水管道的内部渗漏异常位置。

6渗漏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

根据管道地理位置以及渗漏形式,大体可判断管道渗漏主要在河水上涨时产生,每年均会产生新的渗漏点。河水上涨时,携带大量垃圾灌入污水管道内,且地下水压力增大,致使管道节箍和检查井的微小缝隙不断产生渗漏,渗漏均由慢渗漏逐渐转变为主渗漏,间歇渗漏逐渐转变为不间断主渗漏。

多数检查井和管道内壁水泥剥落,水泥剥落部位亦会产生新的渗漏。沿线大部分检查井被埋入地下,河床抬升当水位高于井口后河水会涌入管道。

7治理建议

根据污水管道现状,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渗漏的发展趋势,合理评估治理的可行性,若进行治理应考虑多种方案以进行论证,并做详细的治理设计,治理过程应分步分段进行,并采取严格的施工管理措施。

(1)污水管道应首先治理沿线的检查井,在治理主渗漏检查井的同时,对其它检查井亦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慢渗漏。

( 2) 加高被埋入地下的检查井,使井口出露地面一定高度。

( 3) 封堵所有检查井内的PVC导管。

( 4) 执行步骤( 1) 、( 2) 和( 3) 后检查污水COD指标,若不达标,则应治理管道节箍渗漏。

( 5) 对于管道节箍应首先治理以检查井为中心半径20m范围内的管道节箍。

( 6) 在治理检查井和管道节箍渗漏前,应进行试验工作,以确定合理的封堵材料和施工措施。

8结论

根据资料推测,污水管道内部渗漏严重,主渗漏和慢渗漏段基本贯穿整个主线路。

沿线管道主渗漏主要集中在以检查井为中心点半径20m的范围内; 沿线被埋入地下的检查井井口与井盖密封性较差,地下水和地表径流会渗入; 检查井内PVC导管与地下水导通,地下水涌入; 管道节箍损破地下水渗入; 受河水冲刷,每年汛期会出现新的渗漏点。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案 第5篇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管道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 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 我们将管道沿线地理信息、区域地质、地质灾害、环境敏感点、城镇规划等专题数据与管道设计标准、设计数据集成, 构建了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 开创了管道设计采用二维多层、三维立体、时间变迁等多维度数据分析的新模式。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 采用设计流程导航和设计工具推送方法, 形成了管道数字化协同设计集成系统, 实现了风险量化识别、三维快速优化选线、智能化设计及多专业协同等规模化管道设计。

2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内容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内容由地理信息数据、设计标准数据、设计数据三个类型的数据构成。

(1)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地理信息数据主要为了全面的反映管道走廊带内的环境, 矢量数据包括水文、地质、交通、土地权属及利用状况、植被、环境、构建筑物、其他管道、文教卫、消防、警力;栅格数据包括有扫描地形图、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摄影测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等。这些数据除拥有自己的属性外, 均有空间信息, 包括横、纵坐标和高程。这些信息不仅能告诉设计人员管道周边环境有哪些内容, 还能反映和管道的空间关系, 管道穿越了多长的环境对象, 管道距环境对象有多远, 环境对象在管道的哪个位置等。

(2) 设计标准数据包含各专业涉及的设计标准、统一规定、设备材料库、开料指标、走向图、典型图、通用图、施工图、竣工图、说明书、材料表、计算书模板、概算指标和各专业计算算法、校核工具、统计方法等。这些标准数据形成了设计知识库的算法基础。

(3)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中的设计数据主要包括线路和场站两部分, 线路部分设计数据包括了管道中线、管道转角桩、地形地貌分布、地区等级分布、管材与防腐条件分布、管道穿跨越分布、管道附属工程分布、管道道路工程分布等, 而场站部分的设计数据有站场阀室总图布置、各功能区划内部管道布置、电力、通信、仪表、消防、暖气、热力系统布置等。这些设计数据由已完成设计的项目进行累计, 形成了设计知识库的资源基础。

3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构成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地理信息数据、设计标准数据、设计数据的入库方法和维护方式都不尽相同。

(1) 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入库。地理信息数据中部分基础地理数据从国家测绘中心购买而来, 成为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第一部分数据。而随着承揽的项目的增加, 同时购买或录入和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是设计综合信息库最庞大的组成部分, 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和定期备份。

(2) 设计标准数据的总结和入库。设计标准数据是对目前设计标准、设计方法的积累和总结, 是设计知识库建设的重要组成, 除了要固定专业的标准数据, 比如设计标准、统一规定、设备材料库、开料指标、走向图、典型图、通用图、施工图、竣工图、说明书、材料表、计算书模板、概算指标和各专业计算算法、校核工具、统计方法等。还要利用这些标准数据进行系统开发, 形成了各种算法、参数规则, 尽可能方便的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所应用。

(3) 设计数据的积累。设计成果数据是随着设计项目的完成逐步累积的, 进行的设计项目越多, 设计数据越全面, 对于线路设计来说, 在设计完成后, 根据本项目管径、地形等特征, 对设计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计算, 形成概算指标的基础, 为今后的设计项目提供设计支持。

4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功能

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有三个主要的功能:

基于管道设计综合信息数据库展开空间分析和计算。由于建立了包括国家测绘成果、勘察测量成果及区域地质、地灾地震、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等专题数据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构建数字化协同设计集成系统, 利用空间分析技术, 对综合信息库中的地理数据、管道设计数据结合设计规则进行空间分析, 包括空间位置分析, 通常借助空间坐标, 反应出管道的准确位置;空间分布分析, 管道地区等级、地形地貌等对象的定位、分布、趋势、对比内容;空间形态分析, 管道的曲线几何形态;空间距离分析, 管道与周边地理对象的接近关系, 能描述管道与周边对象的连通性、邻近性和区域性等。一些常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分析、三维分析等等。通过空间技术, 在设计管道线路过程中, 能及时得到管道线路长度, 管道拐点坐标, 管道任意点里程三维坐标信息;通过对周边人居环境进行缓冲分析, 能自动划分管道地区等级;通过与铁路、公路、河流等对象的关系分析, 能迅速得到管道穿越河流的定量、定位、定性统计;而一旦管道距敏感区域过近或直接交叉, 系统将自动进行空间分析, 判断并给出提示警告信息;在管道通过山区时, 能解析得到高程里程, 又能通过一定算法, 判断管道沿线地形地貌。空间分析技术对管道设计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赋予一定的规则、算法, 能帮助设计人员很好的掌握管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定量评价, 能帮助管道专家判断管道线路设计的优劣, 以便推荐最优方案开展详细设计, 用于现场施工。

融合设计标准、统一规定、标准设备、材料库、设计模板样式的管道设计规则库, 形成了标准化的系统建设模式。数字化系统开发面向设计过程的导航流程, 根据固化在系统内部的标准设计流程, 自动将工程参数、所需的专业设计工具和设计参数推送给设计人员, 利用设备材料库自动进行工程量和材料的统计, 最后利用标准设计模板自动生成设计文件和图纸, 整个设计流程形成智能化的设计作业管理模式, 有效的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设计流程导航和设计工具推送方法的一个优势是提高设计效率。规范的设计流程和固化的设计方法减少了设计人员查询工程参数、查找参数指标、选择设计工具以及手工统计等一系列工作;标准化设计保证了人为不同对设计成果的影响, 提高了设计的标准化并且同时大大加快了设计速度。另一个优势是提高设计质量, 体现在方案和成果的二级校审模式。前期设计方案校审模型有:管材校核、线路冲撞分析与展示、概算指标、造价比选;施工图方案校审模型有:工程参数、各专业统一规定、材料指标。方案是设计的核心, 方案校审是保障设计质量的核心, 因此把重点方案放在设计的第一环进行审查, 从本质上保证了设计质量。而最终设计成果经过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大量自动化设计工具和最后人工审查完整的保证了设计质量。

三维快速优化选线。考虑到管道线路是位于地理空间中的人工构建体, 其线路距离长、通过地区的地理条件比较复杂, 会翻越山区、丘陵、平原;也会穿过公路、铁路、河流, 甚至还会通过居民区等敏感特殊区域。管道线路与空间对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随着目前城镇建设、规划的发展, 管道越来越多走进了山区, 山区管道线路优化选线是管道线路设计中一个重要任务, 通常会影响这个项目的投资、工期、实施难度。因此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地理信息环境, 可以更加逼真的、直观的反应现场情况, 在一些高山峡谷密林区, 能帮助设计人员身临其境的开展线路设计优化工作。能大幅减小设计人员的外业工作量, 减小安全风险, 还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从宏观到具体的在三维空间设计线路, 使得管道线路设计结果更加可靠、可实施。数字化协同设计集成系统中, 通过将多种高分辨率遥感、航测影像, 扫描地形图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叠加, 配合外业工作, 能较好的模拟现场的自然环境。通过三维、二维联动功能, 提供管道及管道设计对象纵断面信息实时设计与插叙, 实现管道高程里程分析, 并能进行沿管道三维模拟飞行, 方便管道设计专家对管道的全面判断与分析, 基于多元二维数据、三维立体环境综合分析管道路由及配套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5 结论

综合管道 第6篇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调峰,综合评价,优选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低碳环保型能源成为能源市场的主角。天然气,作为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清洁能源,其需求量日益增长。我国近年来国内和国际输气管道建设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伴随产生的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天然气管道供气调峰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在天然气管网调峰方案优化决策方面仍凭经验来确定,且制定和实施的调峰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不一定合理。因此,开展天然气调峰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紧跟新技术革命的潮流,更新天然气管网调峰运行管理的观念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 单一方法评价

目前,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例如: 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以上许多方法都可以用于综合评价,并且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当对同一待评价对象运用几种不同方法同时分别评价时,结论往往存在差异,这就是评价方法之间的非一致性。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到底哪种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是最合适呢,这就需要对众多评价方法再进行评价分析研究。

本文对某输气管道为例进行研究。首先是评价指标的选取,对评价因素进行筛选时,不仅要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进行分析,还必须采用一些筛选方法对指标中体现的信息进行分析,剔除不需要的指标,简化指标体系。常用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主要有专家调研法,条件广义方差极小法,极大不相关法,最小均方差法等。本文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实际配气量、销售收入、供需矛盾、储气量作为评价指标,已经各调峰方案如表1 所示。

在综合评价系统中,一般各个指标值的单位和量级是不相同的,由于所选的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数量级,为了更好地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其化为[0,1]内的数。

对评价系统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对指标的一致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

所谓一致化处理就是将评价指标类型统一。系统中指标往往有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各类指标有不同的特点。若指标体系中存在各种类型的指标,必须在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之前,将评价指标的类型做一致化处理,即考虑所选评价模型的特点,尽可能将指标的类型数量减少。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就是采用相应的函数对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处理。标准化过程常采用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作为的数学变换工具。

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评价指标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大小,可用权重系数来刻画。概括的说,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主观赋权法; 二是客观赋权法; 三是综合集成赋权法。考虑到本文研究重点不在此处,也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文中为各指标权重统一采用平均权重,即 ω = ( 0.25,0.25,0.25,0.25) 。

下面分别用灰色关联法、模糊物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方案进行评价。

1. 1 灰色关联法

根据已经得到的规范化的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分别计算第n个方案的第m项指标与最优指标的关联系数 ξnm。计算公式如下:

称为两级最小差,称为两级最大差。得到如下灰色系数矩阵R。

在灰色关联系数矩阵和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基础上,运用公式(2)可求出评判结果:

公式中,P= ( r1,…,r6) 表示6 方案的评价结果矩阵,而其表示第n个方案的评价结果。从而根据rn( i= 1,2,…,6) 的大小,可以得到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方案排序由优到劣的结果为: 方案4、方案1、方案6、方案2、方案5、方案3。

1. 2 模糊物元法

以Mj表示第j个方案,Cj表示第i项理化评价指标,与其相对应的值可以表示为xji,则m种方案的n维复合物元可记为Rmn,即:

将各理化指标转化为模糊隶属度 μji时,首先应确定各理化指标大小与目标的大致趋势,即确定该指标属于越小越优型或越大越优型,根据优化原则,将理化指标改为模糊量值,其矩阵R'mn。最优指标序列中各值为各指标的最优值,如果指标值越大越好,则该指标的最优值就为最大值; 反之为最小值。销售收入和储气量越大越好,供需矛盾越小越好。实际分输量的最优值应是计划分输量53. 400×108m3/ a。由此确定最优指标序列,即参考数列。选取最优方案记为标准事物M0表示为R0n。

μ( x0i) 表示事物特征Ci相应的模糊量值,即M0关于Ci的第i个经典域x0i的隶属度,在[a0i,b0i] 内的模糊量值点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中a0i、b0i分别为经典域模糊量值的下限和上限。

关联系数kji与隶属度 μji相等,实现他们之间的转换。若按关联变换所求出的关联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则得第j个比较事物Mj与标准事物M0间的关联度,用K0j表示,即

式中k表示第j个比较事物Mj与标准事物M0间的关联系数向量; W表示第j个比较事物Mj与标准事物M0间关联系数权重向量; “* ”表示运算符号。根据关联度大小就可以确定方案的优劣,选出最佳方案。从而根据K0j( i = 1,2,…,6)的大小,可以得到各方案的优劣顺序。方案排序由优到劣的结果为: 方案6、方案4、方案1、方案5、方案3、方案2。

1. 3 线性加权法

线性加权综合法又称 “加法”( SAW) 合成法或加权算术平均( WAA) 算子,该方法已在统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基本思想: 利用评价对象和指标构建指标数据信息矩阵,并对其进行定量化、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矩阵,然后构造加权数据矩阵,最后通过计算得出评价结果。

某多目综合评价问题有n个评价目标G1,G2,…,Gn,并拟定了m个评价对象S1,S2,…,Sm,则可构成一个评价指标数据信息矩阵X' =( xi'j)m×n,其中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然后对评价指标数据信息矩阵X' = ( xi'j)m×n进行定性指标定量化、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数据矩阵X=(xij)m×n。

由于该调峰方案相关指标均为定量指标,故先对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再对所有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得到标准数据矩阵: X=( xij)m×m

设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w1,w2,…,wm,则其加权数据矩阵:

则第i个评价对象的评价值:

di越大,则该方案越优,则最后按值由大到小得到评价对象的优劣排序。评价结果由优到劣排序: 方案6、方案1、方案3、方案4、方案2、方案5。

1. 4 结果分析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上面三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我们称之为 “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上述评价方法都可用于综合评价,并各有其优越性,但当对具有确定属性值的同一对象运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评价时,结论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单一方法评价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兼容度法对多种评价方法进行优选。

2 评价方法优选

2. 1 最大兼容度法原理

记m为评价方法,n为评价调峰方案。令某个评价方法为n维欧式空间中的一个点,则求这个评价方法与其他m- 1 个评价方法有最大兼容度,其几何意义为: 在n维欧式空间内,求与m-1 个点的欧式距离的平方有最小加权平均的点。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理论,第i、j两个评价方案之间的相关程度大小的度量值,可以通过它们的等级相关系数来计算,等级相关系数:

ak(i)表示第k号方案在用第i个评价方法时的排序名次,ak(j)第k号方案在用第j个评价方法时的排序名次。

对于多属性评价方法的兼容度,就是该评价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等级相关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于是某个评价方法y ={ yk} 与其他m-1 个评价方案的兼容度,可以按公式计算。

其中 ωj第j个多属性评价方法的权重,通常在对各个评价方案没有特别偏好时,分别取为yk表示第k号对象在该评价方案中的排序名次。若每种评价方法是独立的,某个评价方案的兼容度较大,则该方案的代表性较强,可靠性高,它在兼容度意义下也就较好。

2. 2 评价结果

三种评价方法的结果汇总至表2。

然后运用最大兼容度法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见表3。

在本次调峰方案的评价中,从表3 可以看出线性加权法的兼容度最高,为0. 31。可见在兼容度概念下,线性加权法在该次评价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其评价结果对实际生产运行也会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3 结论

在本文采用的三种综合评价方法中,针对给定的调峰方案集,线性加权法有更好的适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的偏好,各指标的权重可以作调整。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可以更多一些,最终结果也会更符合实际情况。对于油气生产实践中涉及到决策的问题,也可以利用相同原理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冷媚,吴灿奇,郑云萍.综合评价方法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现状[J].油气储运,2012,31(9):652-656.

[2]叶义成,柯丽华.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22-424.

[4]李凌峰,姚安林.油库风险评价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1):125-128.

[5]郑志炜,吴长春.输气管道系统供气调峰技术进展[J].科技导报,2011,29(12):75-79.

综合管道 第7篇

城镇燃气作为城镇基础设施,燃气管道遍布城镇街头巷尾,易受到第三方施工活动的破坏[1]。如2016年4月10日,北京海淀区红联南村小区4号楼发生爆燃,致1死2伤,过火面积300多平,原因是施工挖断燃气管道[2]。根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城镇燃气安全现状对策措施和监管体系研究》课题,2010-2012年,发生燃气事故1 789起,其中第三方破坏事故608起,占比34%。作为城镇燃气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对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失效可能性评价开展相关研究具有较强应用价值[3]。

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是指非供气单位造成燃气管道的破损,不含自然灾害。第三方破坏的风险原因多样,导致其发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不易防控[4]。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中,既体现了第三方破坏事故的不确定性,又可以量化失效风险。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对专家能力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能力的评估结果,修正各专家对基本事件概率的评估,得到一组更加接近客观概率的评估结果。

1 建立故障树

本文研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选取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为顶事件,所有引起顶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为输入事件,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恰当的逻辑门(“与门”或者“或门”)连接起来,按照此原则可以继续向下分析连接,则这些原因作为引起顶事件的中间事件[5]。例如造成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直接原因有直接破坏和占压破坏,两者之间通过或门连接,即认为发生一个事件都能引起城镇燃气系统第三方破坏,而直接破坏和占压破坏又可以继续向下分析,则直接破坏和占压破坏为中间事件。对每个中间事件用同样方法,逐级向下分析,例如对中间事件直接破坏继续向下分析:挖掘、打桩、钻孔等都可能产生直接破坏……,对每一个事件继续向下分析,直到所有的输入事件都不需要再分析为止,即得到故障树的各个基本事件,这些基本事件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将顶事件、中间事件、基本事件按照逻辑关系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法的标准符号进行演绎组合,即构成故障树[6]。以此类推,根据调查资料,确定中间事件44个,基本事件56个,见图1。利用基于下行法布尔代数化简法求得故障树最小割集,确定由525个各阶最小割集组成。

2 基本事件模糊概率计算

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采用梯形、三角形分布确定模糊集合隶属函数f(x),进而确定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7]。

2.1 对基本事件作主观判断

设定基本事件Xi评估范围为:很大、大、较大、中等、较小、小和很小。

2.2 隶属函数量化专家意见

采用模糊集的截集对评估意见进行综合处理[8],得到各模糊语言对应的模糊数W的关系函数:

式中:a、b分别代表自然语言模糊数的上下限。

2.3 模糊可能性值

根据左右模糊数排序法[9,10],将模糊数转化为模糊可能性值FPS。该方法定义的最大模糊集和最小模糊集分别为:

模糊数W的左右模糊可能性值分别为:

2.4 能性转化为概率值

3 层次分析法确定专家能力权重

每个专家的知识水平、个人经验及个人观点是不一致的,因此各专家的评价结果将存在差异。建立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因素层次模型,将参与评估的专家个人情况,设立评估矩阵,用AHP对专家的评估进行加权修正[11]。

3.1 建立AHP层次模型

以专家个人能力为总指标,即第一层次;以专家个人知识(PK-Personal Knowledge)、个人经验(PE-Personal Experience)、信息来源(IS-Information Source)及评估公正性(UB-Unbiased)为次指标,即第二层次;以各位专家为第三层次,建立专家能力评估层次分析模型。详见图2。

3.2 构造两两评判矩阵

将每一层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的评判矩阵能够充分反映人们对与上层某一因素有关的所有层次因素之间的偏好程度[12]。本文将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按指数标度进行量化。

3.2.1 专家能力描述

聘请专家组成评估小组,专家来自不同业务领域,有的现场经验丰富,有的理论功底深厚等。

3.2.2 影响因素重要度排序

对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比较:PK=PE>IS>UB

3.2.3 构造评估矩阵

评估矩阵的建立原则:矩阵中的数值Cij表示因素Ui和Uj相比较时,Ui相对于Uj的优越程度。满足如下关系式:

图1城镇燃气管网第三方破坏故障树Fig.1 Fault tree model for third-party damage to urban gas pipeline

图2专家能力评估层次分析模型Fig.2 Expert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based APH

本文采用指数标度表,详见表1。如U1相对于U3稍微重要,则C13=1.316 1,C31=1/1.316 1=0.759 8。

各目标对总目标的影响权重采用根式算法:

式中:k为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指标个数;wBE,i为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指标i所占有的权重值。

依照指数标度表,由式(9)得到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各因素优先关系矩阵,详见表2。

注:第一列元素对第一行各列元素的重要程度比较

式中:wi,j为序号为j的专家相对专家能力指标i的权重;c'jk为对于同一指标i,专家j相对专家k的优越程度。

采用判断矩阵的平均偏差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应小于0.1。

3.3 专家层次总排序

评估指标数为k时,第i位专家的能力权值wi是:

由式(13)可得各专家的能力权值。

4 失效概率计算

故障树定量分析的目的是获得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概率。故障树定量分析原理如下:设xi为基本事件i发生的概率,Y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故障树概率可以通过最小割集来描述,最小割集之间为“或门”联接,其概率函数表示为:

依据指数标度表,结合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能力权重矩阵,得到专家权重配比矩阵。对专家为具体管道的评价结果进行赋权重计算,得到管道失效概率。

5 实例应用与分析

5.1 待评价管道

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燃气公司道外一分公司北安街中压燃气管道作案例。该管道管材为聚乙烯材质,管道长度为7.2 km,埋深1.7 m,设计压力为0.4 MPa,运行压力0.28 MPa。

5.2 确定专家能力权重

选择6位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采用第3节所示的专家能力评估描述,得出专家评估能力指标中的个人知识优先关系矩阵及权重,如表3。

同理可得各专家个人经验、信息来源、评估公正性的优先关系矩阵。

5.3 评估风险因素

将第1节中构建的故障树56个基本事件作为风险因素,编制评估调查表,6位专家经过实地调查,依据自身经验及个人知识,根据2.1节所示,对基本事件作主观判断,填写专家评估统计表。

5.4 管道失效概率

利用第2节介绍的模糊数学理论将专家的模糊评价量化,得到相应管段的基本事件模糊概率。由于计算较为繁琐,可以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笔者对56个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进行了计算[13],结果表明,56个基本事件中的施工人员能力不足、施工单位不配合、巡检人员责任心不强的模糊概率分别是0.085 501、0.071 287、0.066 766,是此管道主要的第三方破坏风险因素。利用第4节介绍的故障树燃气管道失效概率及专家权重配比矩阵,得到此管道失效概率1.55%。通过查阅燃气公司记录发现,哈中庆公司运行地下燃气管道为1 958 km,2015年发生地下燃气管道第三方挖断事故事件23起(详见表4),计算得出管道第三方破损率为0.011 7次/(km·a-1)。上述燃气管道失效性的研究,与现场统计得到的数据基本吻合。应针对性加强风险管控措施,降低管道第三方破坏的风险。

6 结论

1)全面识别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事故的危害因素,系统地建立了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故障树,确定基本事件56个。

2)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对城镇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56个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得出模糊概率数值。

3)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将影响专家评估能力的因素建立层次模型。用AHP对专家的评估进行加权修正,得到更加接近客观概率的评估结果。

综合管道 第8篇

综合体不仅改善城市商圈模式, 提升城市商业规模, 而且它的高密度性、复合功能性、业态相互依存性, 将各种商业业态集聚为一体, 可以为未来更好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综合体多位于城市中心, 对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燃气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特殊性表现为:用气量大、用气点多、用气设备种类多, 要求的压力级制不统一等等;本文就以上存在的不利因素, 结合杭州良渚某工程实例从设备选型、管道设计、安全措施等方面逐一进行探讨。

1 工程概况

以杭州某商业综合体为例:该商业综合体位于余杭良渚新城区, 用气规模约2230Nm3/h;有餐饮、锅炉用气。其中锅炉五台, 分两处锅炉房内放置。合计用气量为900Nm3/h, 其余为餐饮, 合计用气量为1330Nm3/h, 用气点70处, 各层防火分区划分多。该商业综合体负一~三层均有用气点, 锅炉房位于负一层, 一~三层部分是主要用气区域, 均为餐饮, 每层建筑面积约2万m2, 每层约划为七~八个防火分区。餐饮的用气压力为2k Pa, 锅炉用气压力为15k Pa, 杭州市余杭区天然气管网的供气压力为0.3MPa。

2 前期设计工作中对用气量的计算

对于新建的商业综合体, 其配套的热水供应、供暖及空调的设备一般由开发商采购, 在建设初期可通过计算准确得知, 员工餐厅也可以通过就餐人数估算得出。唯独购物中心内餐饮区的总体用气规模在设计过程中是无法得知的。因为餐饮店中种类繁多, 包括中餐、西餐、火锅等主要类型, 餐饮的平面布置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即使同样的客流量、同样的营业面积, 用气规模差别也会很大, 这就为用气规模的统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商业综合体在燃气管道管道管径的选配上就会遇到困难:选小了, 无法满足用气要求;选大了对经济性、美观性及施工难度又造成较大的影响。我们根据多年来对多个餐饮及商业综合体燃气管道设计经验以及当地燃气公司对多家餐饮的用气量调查及餐饮业主的用气反馈后总结得出, 燃气管道的用气规模的选配可遵循以下原则:

各家餐饮的每小时用气量选择按照“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载用气量的总和”考虑, 即根据各餐饮营业面积或者厨房的大小, 全部按照“重餐饮”配套灶具来估计用气量。各餐饮燃气用气规模按照“0.063×餐饮建筑面积”计算得出。

3 保证综合体外立面及室内装潢的美观

在以往的燃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能碰到的问题就是建筑结构外观要求漂亮整洁, 不允许有燃气管道暴露在外。现场情况可能五花八门, 比如要求燃气管道封闭到干挂大理石墙面内, 或封闭到装修的吊顶内, 或者干脆这一整面墙体就不允许敷设燃气管道等等。对于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握的是严格遵守国家规范, 然后才是想办法把燃气管线引入到用气房间内。比较常用的解决办法, 比如在外墙面专门开辟放置管线的沟槽, 外侧用格栅或其他通风良好的材料覆盖, 既能满足规范也不影响外观。一般采取单根燃气总管楼顶敷设管线, 采用大口径钢管在楼顶形成燃气管道环网分流下降至各用气单元。考虑到该项目用气量大, 用气点多且分散, 各层防火分区划分也较多, 经过和业主及当地燃气公司的多次协商, 并对供气方案进行多次调整, 最终确定餐饮区供应方案由多根立管从不同方位登高。管道经过处幕墙改为百叶式管槽, 即管槽三面采用非燃烧密封材料与幕墙其它部位完全隔开, 对外采用可拆式百叶, 且管槽的顶部设置通风百叶与大气相通, 并有防雨雪及其他杂物落入管道井的措施。施工中做法见图1。

燃气主管进入用气单位所在区域后, 水平干管宜明设, 而当今社会建筑设计追求和谐美观, 外露敷设的管道占用室内空间, 外露管道对室内装饰造成妨碍, 缺乏美感;外露管道时间一长还会藏纳灰尘, 产生锈迹, 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生活舒适与视觉观赏, 从而降低了房子的商业价值。且当地燃气公司为了便于对燃气管道的检修及控制, 当地大多数商业综合体根据燃气公司要求, 燃气主管均被要求敷设于商场内公共走道。基于以上种种原因, 燃气管道在户内采取敷设于吊顶内的安装方式。燃气管道可敷设在能安全操作、通风良好和检修方便的吊顶内, 管道需符合竖井内管道的要求;当吊顶内设有可能产生明火的电气设备或空调回风管时, 燃气干管宜设在与吊顶底平的独立密封∩型管槽内, 管槽底宜采用可卸式活动百叶或带孔板。大多数情况下活动百叶随燃气管道于公共走道内整体敷设。本案例公共走道上方采用造型复杂的吊顶设计, 且建设方对吊顶的美观要求极其严格, 全活动百叶做法被否决。经过多方设计、沟通及协商后, 在∩型管槽内管道焊口处及管件或阀门连接处下方采用单独的活动百叶扣板, 扣板的大小在可方便操作的前提下根据吊顶的造型可做大做小, 不固定尺寸。∩型管槽施工中做法及施工后效果见图2。

4 安全措施

燃气管道经过的密闭房间须设置燃气泄漏报警及监控系统 (检测介质为天然气) , 该系统要求在燃气泄漏浓度达到爆炸下限1/5时开始报警, 联动事故通风系统按事故通风量开始通风;在燃气泄漏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时自动切断紧急切断阀。阀门电动关、手动开。同时阀门与送排风系统连锁, 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 监控系统自动将紧急切断阀关闭。厨房内应有可靠的排烟设施和通风设施, 并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1) 厨房应有固定的防爆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设施 (即有机械通风和事故排风设施以保证24h连续通风换气) 。机械通风时, 房间内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并选用防爆的事故排风设施, 该设施还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内厨房内应有可靠的排烟设施和通风设施。

(2) 厨房内独立的机械送排风系统的通风量要求:在正常工作时, 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不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事故通风时, 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3) 厨房内钢管无损探伤采用X射线拍片探伤, 燃气管道焊缝内、外部质量应符合GB50236-2011和GB50683-2011中Ⅱ级焊缝质量标准。厨房内燃气管道的碰口焊须100%探伤, 焊缝内、外部质量应符合GB50236-2011和GB50683-2011中Ⅰ级焊缝质量标准。

5 小结

(1) 商业综合体的燃气设计普遍存在着设计周期短, 用户业态变化频繁的特点, 而在商业综合体整个工程施工进度中, 室外燃气管道的敷设一般应在室外道路的铺装和建筑物外立面的施工同时进行, 这就需要设计在这之前就必须提供整套设计图纸, 并在各个餐饮开始装修前施工队将燃气管道引至厨房。受到分期施工分期交付的影响, 在用气量规模资料收集准确性上存在时间差, 各类用气设备使用天然气的压力不同, 使用同一压力的相同设备却不同时完工交付使用。因而, 作为设计人员在配合甲方建筑施工中进行的前期外管设计要从大局出发, 充分考虑后期的燃气管道设计: (1) 一定要核实整体工程的分期施工的界限, 避免出现把燃气管线敷设进仍未施工或正在施工的区域, 造成燃气管线被破坏, 燃气泄露造成事故; (2) 把已掌握的资料理清, 明确建筑物功能对天然气的需求, 尽量做到能准确估算使用天然气的规模。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调压器, 布置中、低压管网。进行燃气管道设计布置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建筑本身的装修效果, 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适时做出调整。

(2) 强烈建议开发商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时综合考虑配套设施尤其是燃气管道的建设, 与燃气设计及相关部门充分沟通。提前核实和确认所有使用天然气的设备安置位置是否合理等, 以便适时调整, 方便后期的设计与施工, 最终达到整个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与其配套设施设计的完美统一。

摘要:本文通过多年来燃气管道设计工作实践, 针对商业综合体燃气管道设计中的特点、难点, 对用气量计算、管道结合外立面及装潢的设计和施工、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燃气管道,设计

参考文献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S].

综合管道 第9篇

1 管道井应靠建筑外墙设置

现在的高层建筑综合楼往往上部是住宅、宾馆客房或写字楼, 下部是商场、餐厅、娱乐场所等营业性质的裙房。由于受使用功能的限制, 一般上面高层部分的给排水、消防管道设置数量都较多, 到中间管道技术层 (设备层) 后通过各自汇合管接至下面低层部分的给排水、消防管道井内, 所以应尽量利用中间过渡层将各种管道汇合接至靠建筑物外墙处设置的管道井内。我曾碰到某工程设计, 因为某些因素所致, 在底层有相当部分的给排水管道是由设置在建筑物中心位置的管道井引至室外的, 管道较长, 在设计走管上, 不但要考虑本身管道交叉, 还要考虑与其它工程管道的交叉问题。将管道井靠建筑外墙设置可以使给排水、消防管道与其它专业相碰少, 既安全又可靠, 还使得各种管道进出方便, 且距离短坡降小, 因而不会出现建筑吊顶因为管道的交叉与坡降而被迫降低的现象, 另外在管材的数量方面也大大减少, 节约了工程造价。鉴于上面所述, 我们在高层综合楼设计中, 低层部分的给排水、消防管道井都应考虑到室内外管道的连接问题, 尽可能靠近建筑外墙处设置。

2 管道井应适当、分散设置

对于一栋高层建设综合楼来说, 往往功能比较复杂, 用水点和排水点都比较多, 因而给排水、消防管道井应根据用水点和排水点的分布而适当、分散设置, 这对给排水、消防管道的连接及缩短给排水、消防管道横干管、支管的长度都是有利的。特别对于排水管道横干管会因方便接入管道井内的立管而缩短长度, 从而减少管道坡降, 保证建筑层高净空。然而现代建筑虽然对给排水、消防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不管对设计或建筑单位来说, 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在高层建筑内部设置太多的给排水、消防管道井, 占据过多的建筑平面及空间, 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如果给排水、消防管道井设置过多, 考虑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案时就可能会增加立管数量, 因而各种管道的数量就会增加, 造成成本上的不经济, 还会人为造成设计上的复杂化及施工安装工作量增大的现象, 对于日后使用管理也不方便, 这样就适得其反了。所以, 对于高层建筑综合楼中给排水、消防管道井的设置要综合考虑, 设置管道井数量不但要适当, 而且在建筑平面布置上还要适当分散。

3 主管道井上下直通设置

管道井室面积较大, 设置了管径较大, 数量较多的给排水、消防主立管的管道井, 我们称之为主管道井, 主管道井在一般的高层建筑综合楼中, 建筑布置不可能太多, 数量一般在两个左右。在设计中, 主管道井应尽可能上下对齐设置, 这样, 主管的水平弯管少, 设计管道主次分明, 走管容易, 连接方便。否则, 因主管管径较大, 三通弯头配件尺寸大且受所在位置限制, 容易和暖通管、空调风管交叉相碰。在这种情况下, 如碰上结构设计不允许也不适宜管道穿梁, 便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净高, 而且还会致使给排水、消防管道走向杂乱, 本身管道交叉也复杂, 日后使用管理、维修都不方便。

我们在设计上一般都把生活给水总管、排水总管、消防总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总立管及分区立管等设置在给排水管道井里。另外, 因主管道井平面尺寸较大, 为了满足消防要求及安装、维修进入方便、安全, 主管道井上下层间的楼板是不通的, 设计时应考虑做好楼板的预留孔洞工作, 还有各种立管在主管道井中的排列位置也需反复认真考虑。

4 管道井设置要考虑与其它专业有关的问题

高层建设综合楼的给排水、消防管道井的设置位置不能单从给排水专业方面考虑问题, 它与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等其它设计专业也有密切关系, 在一栋高层建筑物中, 给排水、消防管道井的设置多少, 是否布置在最适当的位置, 首先要考虑本专业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不能忽略考虑与其它专业有关的问题:

4.1 建筑方面:

在一栋高层建筑综合楼中, 建筑专业要充分体现其主要功能及特殊风格, 充分利用建筑的平面、空间, 不可能让给排水专业那么合意地占用地方设置管道井, 往往使得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提出的管道井数量、管道井设置位置不能得到满足。这就要求给排水专业设计人员尽可能提出各种管道井的布置方案, 和建筑专业人员分析、协商, 争取把影响建筑内部布置、占用有用的平面、空间等不利因素减少到建筑专业能够接受, 而管道中的设置数量、位置又尽可能合理、适当的程度, 以满足给排水专业管道走向布置的设计要求。

4.2 结构方面:

在高层建筑综合楼设计中, 给排水、消防管道穿结构板、墙、剪力墙、结构梁是比较多的, 需要结构设计人员配合预留, 预埋管件也就比较多, 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进行预留、预埋工作。如果尽量减少这些工作量, 给排水、消防管道井适当合理地设置起定性作用, 特别是对于排水横干管穿梁, 因为排水管道有坡降而受到结构限制更多, 当梁高低不一时, 由于次梁高度小, 不能穿管道, 其结果只能都在大梁下面走管, 极易造成因净高过低, 通过提高层高来解决走管增大建筑工程造价的问题。

4.3 暖通、空调方面:

暖通管道、空调风管多而大, 占据了很大的平面位置和空间位置, 给排水、消防管道虽然避免了和风管相交, 走在一起, 但也应该考虑争取尽量少地和它们交叉, 以至互相走不通。我认为, 在高层建筑综合楼的给排水设计中, 宁可增多管道进风管道井, 也不要让给排水管道走进空调机房, 不然, 因管道交叉, 建筑层高将要提高, 相应增加了工程造价。

4.4 电气专业方面:

按电气规范规定, 给排水管道是不允许穿过高低压配电间及发电机房的, 但有些设计人员不注意这个问题, 为了走捷径或走通管道进入管道井, 任意将给排水管道布置通过配电间或发电机房。此时, 应考虑加设给排水、消防管道井, 避免上述违反规范的作法。

高层建筑综合楼的排水、消防管道井位置的合理设置是一个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问题, 对建筑的层高、净高、使用面积、工程投资及日后使用等等都很有关系, 以上只是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望同仁提交宝贵意见。

摘要:管道井在高层建筑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文从给排水专业的角度出发, 提出管道井的设置应尽量靠近建筑外墙, 应数量适当, 布局合理分散, 并注意主管道井上下直通问题, 并与土建、结构、电气、暖通、空调等专业的协调提出一些建议。

上一篇:改良乳突根治术下一篇:空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