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稳定生产范文

2024-07-21

安全稳定生产范文(精选12篇)

安全稳定生产 第1篇

2012年1月14〜15日, 一年一度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这是安全生产工作领域每年承上启下的重要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和国发[2011]40号文件, 会议在总结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 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的基础上, 部署了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 并对春节前后、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 会议对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会议期间, 与会代表分10组围绕如何认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意义, 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如何正确评估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成绩和差距;如何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和挑战, 搞好2012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如何领会张德江副总理讲话精神, 落实“一树立、三坚持、三强化”;如何切实根据本地区、单位实际情况, 落实2012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如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 贯彻骆琳、赵铁锤同志讲话精神;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工作的建议等话题展开讨论。

为更加深入全面地报道“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本刊特别策划专题, 传达会议精神、分享分组讨论中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 展现55名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业绩及风采。

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应急预案 第2篇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房屋拆迁安全和维护拆迁信访稳定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便捷、有序地处置突发事件,把影响和损失减少和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我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根据建设局工作部署,本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社会稳定这个重点,确保我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安全和维护拆迁信访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组织领导

组长:杨衍顺

副组长:吴联敏 刘德强

成员:尹伟序盛华尹逊红杨超祝建杰 应急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刘德强担任。

办公电话:***

手机:刘德强:***

安全责任人:尹伟序,手机:***

信访责任人:盛华,手机:***

三、事故报告及预案启动

1、发生事故后,根据情况,迅速拨打公安110或119报警。

2、迅速报告单位负责人。

3、组织人员协调拆迁单位,抢救人员,疏散群众。

4、控制、保护拆迁现场。

四、安全信访突发事件及处理方式

(一)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及处理方式

1、拆迁现场发生建筑物倒塌,发现火警、爆炸物或发生爆炸事故后,立即拨打110和119报警,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拨打120,然后向单位领导汇报具体情况,协调拆迁单位对火灾现场人员进行抢救,疏散群众,抢救现场附近的财物,保护现场,并根据情况,分别与消防卫生、公安等部门接洽。

2、拆迁现场发生有害化学物品泄露后,立即拨打119和110报警,向消防部门说清事发地点和泄露的是何种有害化学物品,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拨打120,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具体情况。协调拆迁单位组织好封锁现场和疏散群众。根据现场需要,分工与消防、公安部门接洽,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与卫生部门接洽处理人员伤亡,及时将受伤人员运往医院。

(二)信访稳定突发事件及处理

1、至省、市上访事件,在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时,接信

息人员必须了解清楚上访人员的单位、姓名、人数,并立即报告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在分析情况后,迅速上报建设局及相关部门。

2、至省、市集体上访事件(5人或5人以上),有关人员在接到信访部门通知时,将有关情况报告主要领导和派人员到群众上访地点接访,接访人员必须在接通知后第一时间内赶到指定地点接访。

3、发生冲击单位、堵路、堵桥等大规模群体事件时,应急分队成员应及时到达事发现场。由组长负责总指挥,分管领导负责现场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做好劝解、疏导工作,并视事态进展增减处置力量,待事件平息后,立即善后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三、应急小组责任

发生事故后,应急小组成员应积极行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如有推诿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和事态扩大等情况的人员将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安全稳定生产 第3篇

一、六个务必、六个到位

根据近期全国、全省大力整治煤矿安全生产,严厉打击煤矿违法生产活动的精神,永春县认真分析了当前全县煤矿形势和存在问题,全面部署,加大煤炭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维护煤炭生产秩序。

县委书记陈庆宗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举头组织学习《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精神,专题研究了永春县煤矿安全生产和乡镇煤矿整顿治理工作,成立了永春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会议提出把乡镇煤矿整顿治理作为县委 “夯实基层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求整顿治理工作做到“六个务必、六个到位”:即务必要高度警醒,认识到位;务必要落实政策,整改到位;务必要健全机制,责任到位;务必要加强宣传,培训到位;务必要抓好当前,措施到位;务必要严格执法,监管到位。

永春县陈泽荣县长做了具体部署:从8月25日起,全县乡镇煤矿所有生产矿井全部实行停产整顿,县财政首期拨出200万元补助矿井改造,要求矿井对照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逐一整改;同时彻底关闭无证矿井,严厉打击非法矿井开采行为;同时组织举办矿长培训班,提高安全意识。

二、以许可证申办条件为标准,逐项抓整改落实

针对乡镇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该县对12家管理型的煤矿企业和54个生产矿井,利用申办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契机,逐项进行分析,逐项制定方案,逐项抓紧整改,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

1、逐步理顺矿井管理体制。以分清等级、兼并矿井、淘汰落后、提高效益为原则,出台措施鼓励兼并矿井,将矿井分成三等,尽量减少矿井业主数量,扶大扶强效益安全双高效的矿井,提高中等矿井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淘汰减少效益安全低下的矿井。

2、增强矿井技术力量。每个矿井选派1名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到龙岩煤炭学院培训半年,这些人员学成归来将作为各矿井技术人员参与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将增强各矿井的技术力量。同时出台奖励措施鼓励矿井聘请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国有煤矿工人,以加强乡镇煤矿的技术管理力量。

3、改造矿井通风系统。主要做好井下漏风地点的密闭、风井风门的设置与管理、进风井风量和风流的调节、主要通风机的管理、维护等工作,切实做好井下工作面的局部通风管理,杜绝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4、县财政拨款补助改造矿井提升绞车系统。改造大部分提升矿井的绞车道,使提升弯度、坡度均符合要求;购置符合要求的保险装置、深度指示器装设齐全的矿用提升绞车、使用检测合格的钢丝绳;新建或改造上、下部车场以及其他有关提升系统等配套措施。

5、改善矿井巷道断面。各矿井加大投入资金对矿井主要巷道进行拓高、拓宽改造,使矿井主要巷道净断面能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并由县财政予以补助。

6、完善矿用设备。督促矿井逐步更换符合要求的矿用设备,对矿用设备购置,县财政拨出部分资金予补助,预计更换设备投入500万元。

7、改善防尘供水系统。全县在矿区合适地点建设容量为200m3集中供水水池25处,各矿井再从布设管道从水池引水至井下用水点。

8、改造矿井供电系统。组织供电部门改造完成后矿井向井上、井下供电变电器达到100%分开,并要求矿井所装备的小型发电机作为主要通风机的备用电源,解决矿井双回路供电问题,县财政予以补助。

9、建设样板矿井。在矿区选择资源条件较好、矿井负责人素质较高、矿井基础较好的矿井,给予重点扶持和整改,为其他矿井整改提供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

1、明确打击重点。将属于无证非法开采矿井,以往关闭之后又死灰复燃的矿井,无视政府监管、拒不停产整顿或停而不整的矿井,经整顿仍然达不到安全标准的矿井,列为打击重点,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关闭取缔。为把整顿关闭工作落到实处,该县采取送达通知、停止供电、封存收缴剩余火工产品,以及拆除设备、摧毁井筒、填平场地、水泥硬化井口等有力措施,制止违法违规生产活动。

2、增加执法力量。该县招聘6名大学生选送到煤炭院校进修,充实县煤行办技术骨干力量。为加大对无证非法开采矿井打击力度,做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在原有矿山巡查队的基础上,公开招聘30名退伍军人组建永春县矿区巡查队,分成三个中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专门负责打击煤矿非法生产活动。仅8月份执法中,共就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30份,拆除无证非法矿井工棚18座,拆除生产器械30件,实现了停产整顿的煤矿真正停止采煤,无证矿井一律关闭。

3、开展联合执法。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安监、国土资源、煤炭行业管理、公安、环保、电力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县安监部门对发现该停不停、该关不关或明停暗开的矿井,采取有力的监察执法措施,依法予以处罚。从8月25日停产整顿以来,已依法对2个不按规定停产整顿的矿井予以处罚。

四、抓培训、抓投入、抓日常

1、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县安办通过有线电视播放安全生产宣传警示片,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发放煤矿知识扑克1000副、《安全生产法》壁挂50套,县煤行办印发《煤矿安全生产警示录》8000份,组织乡镇、部门和企业征订《安全与健康》等报刊杂志,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宣传,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县安办组织278人参加煤矿矿长安全资格、175人参加煤矿矿长资格证、180人参加煤矿矿井长资格培训。

3、拓宽渠道,加大安全生产设施投入。该县建立煤炭安全生产基金,补助煤矿企业安全技术改造和煤矿安全补欠工程和灾害防治等。投入400多万元,硬化矿区主干公路水泥路面,建设岩刀坑片区自来水工程;投入700多万元进行矿区电网改造,提高矿区供电的可靠性,杜绝了向无证非法开采矿井供电或转供电。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和责任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要求各煤矿业主增加投入,乡镇煤矿按规定每吨煤提取6元安全专项资金,投入安全生产。

4、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至2005年8月,已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240多万元,由县煤行办集中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事故的抢险救灾、调查处理和医疗事故救助等。

5、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和完善了《永春县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了《永春县小煤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指导煤矿行业的从业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措施,提高应急处置事故能力。

6、做好事故查处和事故统计报告工作。

五、加强监管,健全制度建设

该县不断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促进煤矿安全监管职责的落实。

1、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县建立了县政府-煤行办-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作业班组-作业人员的六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生产单位,落实到作业班组,落实到作业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2、建立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重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吕刚分管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副县长林强分管煤炭生产工作,并联系挂钩天湖山矿区所在地、煤炭产量占70%以上的重点产煤乡镇下洋镇等。县直主管职能部门县安监局、国土资源局等单位分别挂钩联系下洋、坑仔口等乡镇,作为牵头单位,便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3、落实日常监管制度。为加强日常监管,实行派驻整顿关闭工作监督员制度,由县煤行办向11个有限责任公司派驻监督员,督促指导乡镇煤矿安全整治工作,县安委会向永春煤矿派驻监督员

安全稳定生产 第4篇

1.1 电力生产安全是企业获得稳定效益的前提与保障

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获得稳定效益的前提与保障。安全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不受到外界环境的伤害, 进行生产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损毁。

在生产过程中, 一旦产生人员伤亡, 生产活动必然受到影响。而这在个过程中, 时间成本和医疗成本, 作为额外成本加到生产过程当中。而工人出现的伤亡事件的赔付金, 也影响企业效益的增加。而作为事故中的伤亡工人, 往往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技术人才。而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 也需要企业付出相应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生产活动中断的人力成本消耗, 也将计其中。

而生产设备在生产活动中, 产生的损伤, 则直接表现增加了企业对设备的维修养护成本和对设备养护维修期间不能生产所造成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双重成本压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企业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盈利空间的缩小, 这产生的后果之一便是营销企业获得稳定效益。

1.2 稳定效益是电力安全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 获得稳定效益实现自身产能创造出最大价值, 也是电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最终诉求之一。市场经济体制下, 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同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息息相关。

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职工的待遇和福利水平。在企业经营利好, 盈利能力高的时期, 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较高。而当企业效益不高盈利能力低的时候, 为转嫁生产成本, 企业势必会削减工人的工资待遇, 以维持企业运转的收支平衡。

当企业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与自身工资、福利待遇息息相关时, 他们对安全生产会更加重视。因而, 在一线从事操作工作的工人会更好地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另外, 电力企业的机器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需要稳定的企业效益支持。尤其是在更换老旧设备设施的时候, 需要数额巨大的资金支撑。而企业缺乏稳固的效益时, 企业的大型更新换代和设备维护在资金方面会出现问题。这将导致技术上的落后和不安全因素的增加。逼近使用年限的大型设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更换, 大型机器设备检修缺乏资金支持, 将导致生产设备的超龄服役。这些不稳定因素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电力企业创造稳定效益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进行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没有企业的安全生产, 企业就无法创造稳定的效益;而缺乏稳定效益支撑的电力企业, 则缺乏对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 缺乏对机器设备的养护力度, 因而更容易导致事故频发。

2 电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2.1 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的创立

电力企业作为事故多发的单位之一, 面临的安全管理形式十分严峻。在电力企业单位, 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几乎不可能, 但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具有建设意义。

首先, 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时, 建设一套符合实际的安全制度是必要的。制度先行, 建设一套科学严格的安全制度和规范, 在生产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和安全条例组织生产活动。确保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生产活动都符合安全生产的原则。第二, 建立起严格的安全考核和考察制度。拥有了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条例, 并不代表该制度和条例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缺乏执行力的安全条例规范, 说到底只不过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如果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进行, 严格的安全考核考察制度势在必行。安全考察, 应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全面监督和自下而上的自觉监督。企业组织调配专门人员, 配备技术人员深入到车间生产一线, 对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导。作为一线职工, 自觉佩戴保护措施、安全帽、防护服。杜绝因为粗心大意以及图省事心理造成的安全事故。班组之中, 班组长兼任本班组的安全督导员, 负责这个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 立刻上报。而技术人员接到举报, 应及时排除隐患。车间主任等中层领导干部, 在本车间内部组织专门的纪检人员, 狠抓车间内部的安全条例执行状况, 建立起一套从班组到车间的安全大比武。从设备维护人员中, 抽调技术骨干, 形成对机器设备日检的工作规范。这些技术人员, 在开工前, 检验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设备的安全状况作出评估。一旦发现问题, 立刻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每月组织专人对机器设备进行检修大修, 在月检中,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汇总。并在下个月的工作中, 重点对上个月中企业存在着的问题和情况进行技术攻关。电力企业建立起一个从上倒下的监督体制和从下到上的报查制度, 两项制度并行, 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制度保障。

2.2 加大对一线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

杜绝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在于安全制度的创立和实施, 更重要的是保证一线职工在面临危险情况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电力企业的安全事故中, 很高比例的案例是新入人员。

新入人员刚刚接触电力行业, 在这个新的工作环境中并不能很快适应。作为传统的岗前培训, 并不能教到如何应对安全情况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 电力企业新入人员的岗前培训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性的操作意义。因此, 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必须注重对新入人员安全技能的培养。首先, 作为新入职人员的必修课, 岗前安全培训, 必须要进行扎实的安全技能培训和培养。

强化稳固岗前培训, 科学合理地教授学习内容。在岗前培训中, 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员工讲解在实际的操作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将安全培训带到现实的工作环境中, 把岗前培训带到车间中。将新入人员编到在一线的班组中, 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带领, 实现一对一帮教学习。严格岗前培训制度, 组织专人对岗前培训进行专门考核。对不能通过考核的员工进行补考延长实习期的形式加大安全力度的培训。

不仅对新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电力企业要组织专门的学习培训活动, 总结案例, 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易发事故进行登记造册。在电力企业内部, 组织专门人才编写安全教材。技术人员运用这些教材对工人进行集中培训, 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气氛。运用科学的管理知识为企业创造稳定的效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夏卫华, 卢丽刚.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J].江西能源, 2005, (04) [1]夏卫华, 卢丽刚.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J].江西能源, 2005, (04)

安全生产与维护稳定工作会议发言 第5篇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评价当前交通行业安全与稳定工作形势,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重点、落实措施,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各有关单位必须切实抓好如下工作:

一、突出重点,采取措施,严格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公路安全管理方面,一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公路巡查与水毁公路的抢修,加快拨付资金,特别是__、__等重灾区;二是要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加大整治危桥、危涵、危险路段的力度,对一时修复不来的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线;三是要认真抓好汛期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运输管理方面,主要是抓好源头管理,一是要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包括管理部门、业主、企业等的责任制必须要落实到位;二舒范运行规则;三是要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司乘人员等受到一次普遍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司乘人员得的素质。

水上交通安全方面,一是要加强落实四级责任制;二是要加快渡船的更新改造,加快便民码头的建设步伐;三是要抓好汛期的安全监控责任,要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

二、加强落实,确保安全隐患的整治工作进度。

各单位要针对我局[20_]__号文的要求,继续完善安全隐患整治实施方案,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及面上安全的监控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交通行业生产安全。为此,各行业管理处要对安全隐患的整治进度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我局安排时间对各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项整治责任及措施落实到位。

三、加强薄弱环节,进一步夯实运输企业安全基础。

要针对像__运输公司这样连续发生重大以上行车事故的运输企业,从源头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加强监管,从GPS监控的值班、安全例检报班、出站安全检查、驾驶员的安全学习等方面入手,认真查出企业的安全源头管理漏洞。对于违反有关规定、条令条例的要给予严肃的处理,该停业的停业,该整顿的整顿,必要时依据有关规定、条例作出经济处罚。通过采取得力措施,提高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我市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

四、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市运管处要继续抓好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驾校安全整治以及等外路通行班车的清理工作,根据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继续健全和完善工作方案,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市公路处要进一步抓好公路安全隐患的专项整治及面上的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要组织开展在建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施工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市航务处要按照市安委办印发的20_年全市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有关要求,加快渡口的建设和渡船的更新改造工作,同时要根据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

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各单位要随时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充分做好汛期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准备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二诗路处要抓紧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三是要制订应急渡汛方案,确保安全渡汛;四是要着力解决防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五是要加强灾害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的提高;六是要再次组织防汛安全大检查,确保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六、善始善终,继续抓好安全生产月的相关工作。

各单位要按照我局印发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逐项抓好安全生产月相关工作的落实。其中,根据市安委会的安排,我局作为全市水上交通安全服务队的牵头单位,为此市航务处要继续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要集中精力在宣传服务、安全工作指导、渡口的建设和渡船的更新等工作上。

七、落实措施,加强防范,确保交通行业社会稳定。

安全稳定生产 第6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激励;约束;需要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员工激励也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目标。

所谓约束就是缠缚、束缚的意思。对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限制,规范其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

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而激励与约束又是管理的核心。

一、当前基层站段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各因素存在的缺陷

1.员工总量偏高.人员结构和分布不均衡

当前的运输基层站段,冗员过多,劳动效率偏低:同时中、初级人员多,高级人才奇缺:工务系统综合机修等后勤车间超员,而偏远地区的一线线路维修人员缺员严重。人员结构和分布不均衡,激励与约束员工的政策较难细化到每个员工。

2.处罚额度太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职工家庭负担还是比较重的,特别是工务职工,沿线的老职工家属基本没有工作,孩子在上学,部分职工还面临购房还贷的压力,一旦出现D类安全事故,待岗三至六个月,c类安全事故则更长,待岗期间只享受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或最低生活费,职工的生活压力非常大。

3.员工安于现状.文化素质偏低

基层站段员工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文化水平低。特别是行车主要工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个别职工甚至连对一些简单的设备故障处理都不掌握,与近几年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很不适应。

4.缺乏科学的晋升渠道

晋升是核心的激励。但由于晋升渠道不畅,造成铁路运输基层站段部分员工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完善的淘汰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部分管理人员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二是岗位晋升渠道有障碍,有些肯学习、肯吃苦、工作能力强的职工,由于受身份的限制,多次失去晋升机会,失去激励动力。

5.奖励制度有待完善

重视物质奖励,但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脱离物质的精神奖励如光荣榜、证书、奖状等,逐渐被人们冷落了,缺少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二、铁路运输站段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原则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应有利于工作绩效与劳动报酬的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有利于选才、用才、育才、留才。要达到激励与约束的目的,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任何工作,必须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各类管理人员要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尊重并容纳有个性,有特点的职工。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实施奖励与约束机制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偏见、个人的喜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而是通过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证的制度,规范的测评标准,切实做到才尽其用。

3.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对员工来讲同等重要,有不可替代的互相促进作用,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票子,更要关系到职工的面子,关系到职工的位子。

三、运用现代理论。改革铁路运输基层站段激励与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引导员工,向一定目标奋斗,激励与约束是主要手段,而员工追求目标的形式有赖于一定的刺激与约束,能力的发展也有赖于外界的激励与约束。济南工务段近几年在管理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1.运用“公平理论”,实现同工同酬.完善内部分配管理

所谓公平,就是要使职工的劳动报酬更有合理性、公平性。员工不仅关心自己所获得报酬的绝对数,还关心自己的付出所得与他人的付出所得之间的关系。同工同酬则心理平衡,表现积极稳定,反之则心理不平,表现消极,波动。

济南工务段多年来积极探索内部分配的方式方法,在原来滚动升级的基础上,2000年又进行岗效工资改革,具体做法是“档案工资封存、按岗定酬、挂联考核结果”的模式。从2005年至2013年,段又出台了《职工待岗及处罚管理实施办法》、《干部安全管理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办法》、《管理岗位人员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等制度规定,使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劳动贡献挂钩更密切,充分调动员工立足岗位保安全、创效益的生产积极性。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不断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铁路运输站段除重视物质刺激外,还应努力强化精神方面的激励。近几年来,济南工务段逐步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适当降低处罚额度,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1).对工作能力表现出色,具备管理素质的工、班长,提拔到管理人员岗位上,先后近40名工人身份的同志走上管理岗位。(2).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和在部、局取得技术能手称号、及在各种竞赛取得好名次的员工给予一次性重奖的同时,优先推荐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试。(3).开展“讲身边事、赞身边人,寻找最美班组长(职工)”活动,充分挖掘、宣传一线班组长(职工)的感人事迹,在全段上下积极营造弘扬正气、崇尚先进、鼓舞士气的良好氛围。

3.充分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激励

济南工务段近几年制定奖、罚机制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对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员工优先考虑其工作环境,对31-45岁之间的员工优先考虑其工作稳定性。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员工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学历相对较低的员工考虑其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也考虑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不同需求。

4.千方百计,挖掘职工的潜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员培养工作

近几年来,济南工务段在强化新进大学生的培养方面,采取加快他们成长的措施,对适应管理岗位的人员,先挂职工区副工长,在一线工区进行安全生产锻炼,再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对适应技术管理岗位的大学生,优先为其提供再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对大专生,挂职班长进行锻炼,每年选拔出部分人员列入后备工长,进行重点培养,遇有全段工长空缺时,直接下令任用:对肯动脑子,专心学技术的,培养其走技师、高级技师这条发展路子。只有设计多条通道,让技术、管理、业务方面有专长人员不必挤“独木桥”,得到相应的晋升渠道,做到量才适用,各得其所,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作用。

5.疏通岗位晋升渠道,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岗位升降机制必须坚持正确的任用方针,唯能是用,德才兼备。济南工务段在2008年制定颁布了一整套竞争上岗和配套方案,4-6月份对超员的济南桥、泰山桥、综合机修车间进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解决了部分车间超员及偏远支线车间缺员问题。2011年又修订《干部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办法》,近2年先后有8名干部因失职、渎职被免职、撤职,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先后有20名工人身份的职工走上管理岗位。

安全稳定生产 第7篇

关键词:煤矿,廉政,安全生产

1 加强国有煤矿的安全生产前提是加强矿区的廉政建设工作

国有煤矿一些中层干部对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问, 导致隐患时时有、事故频频出。有法不依、执纪不严, 腐败现象严重。在一段时期矿井安全生产状况不好, 事故发生率明显提高, 背后都与某些干部的腐败有关, 特别是矿井中层干部。有些干部为了个人私利, 甚至直接利用职务之便, 大肆地向基层单位吃、拿、卡、要, 或者收受贿赂, 强烈要求充当“保护伞”, 发生事故后极力为之开脱, 甚至为其隐瞒不报, 出谋划策,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致使一些基层队干有恃无恐, 也多是因为有“保护伞”的暗中支持。有了这些“保护伞”的存在, 从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连连发生。

比如某矿在2012年6月至9月期间, 矿安全科小分队成员李某等七人, 在日常的井下隐患排查过程中, 利用职务之便向基层队组副队长一级索要钱、物价值达到1万余元人民币。据统计, 在此期间, 该矿各基层队组发生事故共计6起。其中轻伤事故5起, 重伤事故1起, 占到全矿年度轻重伤事故18起的33%。当然, 这些事故的发生未必完全是因为廉政关系, 但在案件调查过程中, 发生工伤队组的副队长均给了李某等七人钱或物, 且有些事故发生前, 隐患已经暴露, 而未上报。

从事故发生前后的原因来看, 如果李某等七人按章办事, 不发生违纪行为, 上述的几起事故就不会发生, 或事故发生的机率会大大减小;相反, 井下职工按章作业, 将井下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 就不会有上述的廉政案件发生。

还有, 某矿原综采队队长陈某, 在月度工资分配中向职工带资、记黑工行为常有发生。导致该队职工, 尤其是小队长、副队长一级情绪波动, 致使该队在该时期内轻伤、重伤、乃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有时队长要挟职工说:“你们得按我的意思来, 不然的话, 你们在井下发生的那些‘三违’我要么不给你们处理, 让矿上罚你们的钱, 要么把你们从队里清出去”;同样, 有的职工在井下发生了严重三违后要挟队长说:“你必须给把这事儿给处理了, 要不我就把你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给领导, 让领导来处理你。”就这样, 一起又一起的三违被“处理”了。终有一日, 该队小队长张某上过夜班后, 没有按照矿上的规定进行集体上下班, 而是一人在下班前两个小时独自下班, 不慎在大巷内从矿车中被另一车道行驶过来的料车挂住倒在大巷内, 待有人发现时, 为时已晚, 张某离开了人世。从这一案例中, 我们能够发现, 如果该队纪律严明, 队长没有被职工抓住“把柄”, 职工情绪稳定了, 没有杂念了, 就不会发生这起事故;换句话讲, 如果该队拒绝了队长的违纪行为, 或将其违纪行为举报了, 那么, 所有的、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也就未必会发生。

为此, 我们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 总结实施了“3211”工作法。并且通过此工作法的实施, 本矿纪检监察工作在2013年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从源头抓起。我们三交河煤矿工资奖金分配在08年没有出现廉政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坚持了工作法中的“3”和“2”。即:每月纪检室组织相关人员参与三个基层单位的工资奖金分配、作业计划会议等;坚持每月由纪检室组织对两个基层单位的工资奖金分配、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方法:一是检查参与部门为基层队组工资分配, 检查由纪检部门牵头组织, 劳资、财务、工会、企管等部门参与配合。二是检查内容为工资分配方案、评分表、小班验收表、出勤表、病假、事假的执行情况、工资表等有关工资分配的各种基础资料。三是检查方法为下基层、查资料。四是每月对基层单位工资分配情况检查不少于2次, 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矿党政领导。

(2) 群众参与。群众参与了或群众满意了, 矿区就稳定了。我们同样把群众参与为抓手来预防腐败的滋生, 这样职工群众就会用制度的尺子去衡量人和事。公正公平地评论各级干部, 监督各级干部。这就需要信息网络的建立, 更需要有群众举报就查处, 群众反映就调查反馈的机制, 保护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三交河煤矿纪检监察工作法中的“1”和“1”。即:坚持每月对一个基层单位的职工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摸底调查;坚持每月一次的廉政稳定信息监督员的信息反馈。方法:一是对职工群众进行一对一的调查, 特别是工资分配方面的信息, 对调查出的相关问题及时有效地对被反映的单位进行检查。二是在每个基层单位设立一名廉政稳定信息监督员。各信息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经营运作、工资分配等活动的参与。来监督和约束各级党员干部。切实把欲发生的廉政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工作法”的实施, 为矿区的廉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动力支持。

2 加强矿区的安全生产的前提是搞好矿区的稳定工作

现阶段, 影响矿区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要始终保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牢固树立“防火胜于救灾”的意识, 为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要认真分析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 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解决机制。只有矿区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矿井安全生产才能得以保障。本矿在划转初期, 人员结构复杂, 周边社会治安情况恶劣, 各类历史遗留矛盾尖锐, 造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针对这一情况, 构建了由“亲情化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法、“三个二”稳定工作法、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法组成的和谐稳定工作体系, 由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入手, 排查职工中存在的安全不放心人、治安不放心人、贫困特困职工等等重点工作对象, 通过“三个二”稳定工作法、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的稳定机制, 并且通过稳定机制的建立, 进一步转变了全矿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充分发挥了齐抓共管的职能。矿区已基本步入稳定轨道。

如果说矿区的安全工作是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是要保护生命;廉政建设工作是要保护干部的政治生命, 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保护职工的个人利益;那么, 稳定工作就是综合衡量两个“大安全”的标尺。无论什么样的理念, 什么样的措施, 什么样的管理, 都有一个统一的归宿, 那就是安全。矿区廉洁了, 稳定了, 整个企业就安全了, 就长治久安了。由此可见矿井的安全发展离不开矿区的廉政稳定, 矿区的廉政稳定工作必然主导矿井的安全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宝柱.关于煤炭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 2006 (12) .

[2]胡盛耀.程潮铁矿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J].冶金企业文化, 2008 (05) .

安全稳定生产 第8篇

2012年, 新郑煤电公司顺利通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五优”矿井的验收, 成为郑煤集团公司建矿时间最短、创建速度最快的“五优”矿井。在郑煤集团公司领导“当排头兵、上新台阶、做大贡献”殷切期望的激励下, 新郑煤电公司以“五优”矿井创建为平台,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追求, 强化基础设施和人机系统建设, 狠抓安全管理“五大基石”夯实、质量动态达标、单产单进水平提高、科技成果创新、文明创建深化, 2011年职工人均收入在60 000元以上, 同比增长20.07%, 实现了井下文明生产、井上快乐生活。并先后荣获“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全国文明煤矿”、“河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1夯实安全基础

新郑煤电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 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来抓。完善约束机制, 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狠抓“三评价、一评定”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隐患预警、排查、监控、治理的长效机制, 有效开展“安全区队”、“优秀班组”、“优秀安全诚信员工”评选等活动, 建塑强势安全文化, 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实现了矿井安全形势的平稳发展。

(1) 不断夯实安全管理“五大基石”。

结合矿井安全实际情况, 确定5项重点工作, 俗称安全管理“五大基石”, 即“不安全职工”排查、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职工培训、质量标准化、事故责任追究。①全方位抓好“不安全职工”排查。把入矿新职工、刚刚调换岗位的职工、歇班超过2 d的职工、新婚的职工、探亲前后的职工、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职工等26种情形的职工定为不安全职工, 要求所有区队一天三班的班前会必须由队长或支部书记亲自召开、亲自排查, 并通过不间断抽查的方式, 督促各队不折不扣排查到位, 形成工作习惯。对被确认为不安全的职工及时采取调岗、联保或调休等措施, 防止人身事故的发生。②加强职工培训。从各队工资总额中提取5%作为培训奖励基金, 与职工月考成绩挂钩。按照该队职工综合考核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对前三分之一职工每人奖励300元, 对中间三分之一职工每人奖励200元, 从而有效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应知应会水平, 使职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③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在全矿12个区队的49个重要岗位中推行“先确认后操作, 不确认不操作”的菜单式全要素安全精准确认, 做到每项确认内容都有动作、有时间、有过程, 排除岗位操作过程出现的每一个隐患, 消除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有效控制小概率事件发生。④严格事故责任追究。矿方规定:发生重伤事故的区队, 队长、支部书记就地免职, 业务部门科长、系统领导予以行政处分。该公司认为安全工作能不能做好, 关键在领导, 关键在干部。只要全矿干部的思想观念都能彻底转变, 真正认识到煤矿可以没有死亡, 就会全力以赴想办法, 抓好安全工作。

(2) 开展“岗位安全预想, 全员危害辨识”活动。

积极拓宽安全管理时间和空间, 创新安全管理思路, 在全矿范围内广泛开展“岗位安全预想, 全员危害辨识”活动。①发动全矿干部职工, 在作业前对上、下班沿途存在的对本人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辨识, 在岗位、工种作业现场对本人或他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超前预想。②以区队为单位, 按照岗位、工种组织全队职工进行分组、分片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提炼、完善, 形成本岗位“安全预想、危害辨识”的内容。③由公司领导带队, 采取召开井下现场推进会、参加区队班前会、职工学习会督查等不同形式, 对各区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摸底检查、纠偏指正, 不断提高职工安全隐患超前判断、危害辨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开展活动, 职工已经养成“走到哪儿想到哪儿”的良好习惯, 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 做到了“往最坏处预想, 向最好处努力”, 主动控制自己的不安全行为, 主动采取防范措施, 控制或消灭安全隐患。

(3) 开展争创“无轻伤区队”活动。

把全矿所有区队按照采掘、辅助、平地3个档次进行划分, 根据矿每月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兑现, 进一步激发各区队安全管理潜能, 提升安全管理效果。各区队创新思路, 找准抓手着力破解, 采取队干部分片包岗、队管人员反“三违”、“安全结对, 岗位联保”、“作业票”制等多种措施, 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职工安全素质新提升, 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努力实现“无轻伤区队”的目标。通过努力, 矿井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 安全基础工作和职工作业习惯、综合素质均有了很大进步, 全矿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 轻伤事故同比下降了50%以上。“隐患可控, 事故可防”的安全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提炼的“险情即事故”、“轻伤也是伤”、“安全工作可以做过, 但不能做不到位”的安全观念也已得到全矿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

2狠抓质量达标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订下发了《新郑煤电公司创建“五优”矿井实施意见》, 明确奋斗目标和总体思路, 建立组织机构, 划分责任范围, 制订奖惩措施, 规范工作程序, 将严格落实各专业、各部门创建责任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始终, 为“五优”矿井创建工作提供可靠组织保证。修订完善《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度》、《安全质量“红黄旗”评比考核办法》、《“质量信得过工程”创建实施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励办法》, 形成了一整套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坚持“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 循序渐进, 整体推进”, 每月“五优”创建计划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考核, 每月召开1次“五优”创建专题会, 实行“五优”创建周检评比、月度红黄旗竞赛制度, 选树典型、样板, 矿长带队组织科、队参观学习, 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搞创建的工作氛围。先后创建“精品硐室”、“精品巷道”、“质量信得过工程”、“标准化创新项目”等49个专业品牌示范点, 有力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和各项标准化建设。

(1) 拉高安全质量标尺。

把温度高、噪音大、光线暗、滴漏水、路面滑、空间窄、视觉障碍等列入安全隐患, 坚决进行整改, 改善职工作业环境, 逐步改变和引导职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 不求高投入, 但求精细化。

制订《职工行为规范细则》, 对井下巷面进行平整, 轨道、电缆、管线平直敷设, 生产材料线整齐摆放, 安全设施、标志的彩漆喷刷等, 逐点逐线逐环节, 以毫米为考核单位, 作出明确的量化规定。严格拉尺上线, 不合格工程不结算工资, 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项目坚决重新返工, 提高工程、设备、设施内在质量, 提高文明生产动态水平。

(3)

从质量标准化不断上层次入手, 按照“不缺失→安全可靠→人性化→精美”4个步骤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整改, 做到齐全、可靠、舒适、美观。如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胶带过桥, 对其“八”字形角度、台阶高度与间距、扶手高度与材质均进行统筹考虑, 不仅保证安全牢靠, 还要符合人行走时的生理特点, 既让职工通过时感到舒服, 又按照审美的要求打磨、上漆, 并进行精美处理。

(4)

从设备操作标识入手, 对设备的“开”、“停”按钮, 支架控制手柄等进行醒目标识, 提高设备设施操作的可靠性, 杜绝误操作。

(5)

从井下职工穿衣戴帽入手, 要求职工每周至少洗、缝1次工作服, 保证干净无破损, 系紧帽带, 扣齐纽扣, 并按规定戴手套作业, 否则, 视为违章。通过严格监督管理, 对质量标准化作业进行纠偏, 督促职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通过抓标准提高, 抓意识引领, 从细节入手, 严格考核, 循环往复, 螺旋推进, 全矿质量标准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简洁、实用、高效、美观”成了新郑煤电标准化的工作要求。

3强力推进安全高效生产

(1) 安全高效是矿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根据开采实际统筹安排采掘接替, 合理集中生产。推广应用先进设备, 提高机械化水平, 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 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达98.95%。

(2)

针对矿井二1煤层平均厚5.5 m、断层多、局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且工作面搬家倒面频繁的生产条件, 在充分发挥综采综掘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组织劳动竞赛、技术比武, 提高职工工作技能, 降低事故发生率, 推动单产单进创水平。二3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在平均煤厚为1.37 m的情况下, 月最高推进达181 m, 实现月产煤炭6.7 万t, 创全省薄煤层综采月推进度和月产最高纪录;掘进工作面单头月进先后突破449, 506, 531 m, 多次刷新郑煤集团公司最高纪录, 有力保证了采煤工作面快速推进、煤巷快速掘进, 为矿井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按照“多上设备少上人、人员精干、运转高效”的原则, 合理调整劳动组织, 积极推行“一岗多责, 一专多能, 联合作业, 集中控制”, 实现了“控员提效”。2011年完成吨煤利润51.86元, 效率14.9 t/工, 职工人均工资增长了20%以上。

4全面开展科技创新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本着“把企业办成学校, 把员工育成人才”的原则, 建立人才引进和选用机制,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创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环境。目前,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占井下作业人员总比例达到12%, 具有研究生学历者有17人, 足量的人才资源为矿井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基础, 新郑煤电公司始终坚持优先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投入, 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 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基础设施。先后投入安全专项资金10 500万元、标准化专项资金1 500万元, 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购进安全仪器仪表, 实现科技保安。

(2)

针对矿井深部开采矿压显现问题, 积极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 推广应用联合支护技术;实施采煤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措施, 为开采深部煤层在底板水防治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装备岩巷掘进机, 3个采面均布置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提高了安全系数;投入资金建立安全协同自动化办公系统, 实现了管理信息网络化、数字化;装备斜巷架空乘人装置、斜巷自动防跑车装置、斜巷气动阻车装置, 减少斜巷运输安全隐患;改造应用了自动化风门, 提高了通风设施的可靠性。完成无线通信、工业电视监控、千兆级工业以太网、监控中心机房等项目建设, 组建形成井上下主干环网, 对地面筛分车间、井下供电监控、瓦斯抽放系统、主煤流运输系统、主排水系统、矸石山运输系统、主副井车房等形成了有效监控。

(3) 积极开展科技立项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

“厚湿陷黄土层下综放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及应用研究”荣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二等奖, 并通过河南省科技厅验收;“赵家寨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集成与应用”、“赵家寨煤矿薄煤层综采装备优化研究”、“赵家寨煤矿首采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极松软顶底板薄煤层综采技术研究”、“矿井异常高温治理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复杂条件下两立井多巷道超长距离相向贯通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赵家寨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设备安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荣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成果三等奖;“赵家寨煤矿区域水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荣获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一等奖;“综采工作面运输操作系统优化应用研究”、“新郑煤电公司安全生产网络研究与应用”、“综采工作面运输操作系统优化应用研究”、“赵家寨煤矿异常高温原因分析及治理方案研究”荣获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三等奖;“赵家寨煤矿锅炉除尘系统技术集成与应用”、“风门开启助力装置”、“赵家寨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设备安全控制系统”等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5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新郑煤电公司紧紧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构建和谐矿区”的目标, 以建设执行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廉洁文化为主线, 深入推进“四个一” (建立一种秩序——平稳有序的安全生产秩序和安居乐业、和谐美满的生活秩序;形成一种风气——公正、公平、看品行、重业绩的用人风气和清正廉洁的工作风气, 着力打造一支务实创新、精干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凝聚一种合力——统一全体干部职工思想, 注重民生, 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司的发展建功立业;打造一种特色——“当之无愧、郑煤第一”的品牌特色, 形成新郑煤电公司特有的管理文化和品牌模式) 工程建设, 注重“三个持续提升” (持续提升整体素质、持续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职工满意度) ,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增强干部的责任感, 形成“人人有责, 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1) 坚持文化引领, 积极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①经过提炼、培育、融合, 确立了公司“十大”理念。②以准军事化管理来规范职工习惯养成, 组织了军事化训练和会操比赛, 员工统一着装, 佩戴胸卡, 排队行走。③按照“定标、认标、贯标、兑标、调标、对标、升标”七步流程, 实施“5E6S”精细管理。④启动以“安全生产、技术业务、法律法规、权利义务、三德教育”为内容的素质提升工程。⑤开展了“文明大家行”、“重风气, 求和谐, 讲尊重”、“发红色短信, 做文明职工, 创和谐矿区”活动。⑥开展了“月评好人好事、季评文明职工、年评道德模范”活动。职工累计做好事1 580件 (次) , 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团结和睦的大风气、大氛围、大环境已经形成。⑦印制了《新郑煤电公司职工文明手册》, 制订了新郑煤电公司《职工日常行为规范》、《职工文明公约》、《日常文明用语十二条》、《文明科室标准》、《文明区队标准》, 大力倡树文明礼仪。⑧在创建“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的基础上, 以“五精”管理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军礼制、列队制等5项制度作为一种习惯已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毫米、秒、克、厘”等“五精”示范岗创建活动在多个区队“开花结果”;“六路英雄”行动成效显著;以“三绝” (绝招、绝技、绝活) 为代表的“三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机系统优化效果初步显现;编码定置等4项技术应用全面推向深入;班前文化仪式得到进一步规范;干部走动式管理融入了盯班蹲岗、课题研究等新的内容。这些“五精”管理主导要素的成功实践, 为矿井管理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郑煤集团公司建设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开拓了新的领域。

(2) 持续改善民生, 为职工提供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①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 采取“积分定名次, 按序挑选房”的方式, 认真做好了新郑市阳光港湾小区500名职工的住房选购工作。②在工业场地周围安装43组旋转式高空洒水喷枪装置, 定时喷淋降尘, 改善矿区空气质量。③执行职工带薪休探亲假制度和过生日带薪休息一天规定。④关心优秀员工身心健康, 先后组织50名劳动模范外出疗养。⑤投入20多万元购买安装健身器材, 满足广大职工健身需求。⑥新建矿务公开栏, 方便职工及时了解矿情。⑦为职工定制3套夏冬季工装, 使职工生活更舒适方便。⑧对环境进行绿化、亮化、美化, 新增绿地面积5 000 m2, 全矿绿化面积达81 000 m2, 占矿区总面积的35%。⑨从关爱弱势群体、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入手, 建立帮贫扶困基金和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帮扶工作制度, 做好矿区的稳定工作。投入20余万元, 为女职工和班组长等业务骨干办理了761份大病互助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相继开展了“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和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活动。⑩加强要害部位的安全监督与管理, 落实责任。大力开展普法教育, 层层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 分片包干, 明确责任, 实行群防群治, 全矿实现了无治安案件、无重大灾害伤亡事故、无民事纠纷激化。

(3) 注重党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推动创先争优与安全生产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开展执法、效能监察和“小金库”、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 为公司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深入开展“三零”目标创建活动, 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道德建设、信访稳定工作相互融合, 推动公司健康和谐发展。

6结语

安全稳定生产 第9篇

在下午的事故统计分析会上, 秘书长王志做了2012年度会员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宝钢、武钢、首钢以及兴澄特钢、湘潭钢铁等单位的代表就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情况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就当前钢铁行业及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是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一项重要活动, 受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会员单位的充分肯定与赞扬。

回首2012

2012年, 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的正确领导和挂靠单位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 紧密围绕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的中心工作和促进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这个大局,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当好参谋助手;强化为会员单位服务工作, 加大安全生产工作交流力度, 配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推动全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咨询服务、安全生产宣教培训等工作, 努力拓展专业委员会的服务领域和层次, 扩大专业委员会的影响力,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在2012年重点开展了以推动冶金安全标准化为目的的宣传培训工作;以加强煤气安全为主的标准制修订和安全培训工作;为推进我国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促进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冶金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政府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为宣传贯彻国家颁布的冶金行业安全标准、法规等, 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寄望2013

2013年, 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将根据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章程和《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选举新的领导机构;组织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和2013年安全生产事故统计与分析工作会议;编辑2012年《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事故统计与案例分析》, 分析2012年会员单位主要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提供加强安全生产的对策和思路。

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要求, 在冶金行业继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服务工作, 为会员单位达标创建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服务, 为提升会员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做好服务工作。为会员单位继续举办安全生产标准化宣贯培训班, 特别是为中小冶金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做好咨询服务。

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将加强煤气、有限空间、粉尘防爆和高温液态金属运输作业等目前生产安全事故高发、安全风险较大作业领域的安全培训, 为会员企业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依托挂靠单位和其他会员单位的专家, 举办多种形式的安全风险较大作业安全培训班, 办出效果、办出水平。

组织会员单位有关专家开展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科技咨询、开发、评估和风险评价活动;接受有关部门或企业的委托, 组织开展冶金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评价与安全验收评价的审定工作。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为会员单位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

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制定国际交流合作学习计划, 提高国际调研水平。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加总局组织的海外安全培训和第28届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健康组织年会及第21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

2013年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将积极发展会员, 不断壮大队伍, 扩大社会影响, 把规模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会员作为重点会员征集。

继续组建和补充、完善冶金安全专业委员会专家库。专业委员会依托各会员单位的技术力量, 开展冶金行业全部工序专业专家库的建设, 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专家队伍作为专业委员会的技术支持力量。

安全稳定生产 第10篇

一、流程

工艺流程简述

本单位合成采用两套合成系统, 两系统各自独立。

流程叙述:

压缩六级送来的经精制合格的氢氮混合气, 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 通过补气阀补入的新鲜气与冷交出来的气体混合后进入氨冷器降温, 降温后的气体进入冷交下部分离液氨后, 在冷交上部与管内气体换热, 再进入合成塔, 从塔壁下部出来进入热交换器, 加热后的气体从合成塔二进进入塔内件反应, 合成后的气体经后置锅炉、热交换器、水加热器、冷排, 然后进入氨分分离液氨, 再进入循环机加压, 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油水后, 进入冷交, 出冷交气体与补充的新鲜氢氮气混合循环生产。分离出的液氨进氨槽。如图1所示

二、改造前后设备情况:

原合成系统为两套φ600的合成系统, 开十二机生产 (折L3.3机) 日产合成氨115吨, 合成系统压力32MPa;改造后, 其中一套将合成塔改为φ800, 氨冷器由原60m2改为180m2, 循环机由原1.8m3改为4m3, 改造后合成在同等产量情况下压力为23Mpa。共投入资金500万元。改造前后消耗情况及产量对比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 无烟煤下降300kg/tNH3, , 烟煤耗下降120kg/tNH3, 综合电耗下降了250kwh/tNH3, 合成氨日产量增加了20t。

三、改造后合成系统压差减小, 系统压力大幅度降低, 增加了氨冷却面积, 使合成塔进口氨含量下降, 合成塔出口氨含量大幅上升, 使氨的产量在同等条件下有了提高, 见表2.

由表2可看出:①由于合成氨系统阻力的减小, 从而保证了合成压力的降低, 使合成放空气量大幅度减小, 无烟煤耗, 烟煤耗, 电耗下降。②由于合成系统装置能力的扩大, 使系统阻力下降, 循环机耗电成倍减少。③由于合成氨冷却效率的提高, 使合成塔进口氨含量下降, 氨净值提高, 合成放空量下降。

四、经济效益分析:

1、日节约成本:

无烟煤日节约成本总额:300×135×1400/1000=56700元。

烟煤日节约成本:120×135×480/1000=7776元。

综合电耗日节约成本总额:250×135×0.325=10968元。

共计日节约56700+7776+10968=75444元。

2、维修费用和劳动强度大幅减小

通过上述改造, 将使氨合成系统的压力大幅下降, 合成氨日生产能力提高到135吨, 年生产能力达到6万吨。合成压力的降低, 使压缩机各段压力下降, 从而延长了压缩机的使用周期, 大幅度的降低了维修工的劳动强度, 保证了设备安全长周期运行。

同时由于合成压力的下降, 从而使前工段压力下降, 减少了运转设备的负荷, 故障将大幅减少, 使系统中小维修费和辅材消耗下降, 生产能耗下降。

3、投资回收期短, 总投资500万元, 在二个月内可收回全部投资, 投资回收周期短,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五、结论和建议:

我国将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 第11篇

在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规划》提出要在提高重点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监)测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规划》特别要求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方便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重点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对国际标准的参与程度及对相关国家标准的追踪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引导和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规划》提出要利用东部地区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形成东中西部食品工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加快中华特色名优食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大力振兴“中华老字号”。

为维护食品产业安全,《规划》明确将严格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项目核准有关规定,加强对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等行业外资准入管理。做好外资并购境内重要农产品企业安全审查工作。依法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食品产业安全。

为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我国将稳定传统大豆油生产,着力增加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生产。鼓励并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棕榈、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资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稳定的进口多品种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体系。到2015年,食用植物油产量达到2440万吨,其中国产油料产油量提高到1260万吨。

农博网 2012-01-16

稳定一线生产工人的浅见 第12篇

1 一线生产工人不稳定的表现

苦脏累岗位没人干、难以调配、生产技术工人不学技术, 技术工人岗位“青黄不接”、申请调动和要求改工种的多, 各级领导难以招架、一线生产工人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2 产生的原因

2.1 在分配上一线生产工人待遇偏低, 一二三线差距甚小

尽管公司近两年来注重分配上向一线倾斜的问题, 特别是提高了一线工人的高温津贴、夜班津贴、有毒有害岗位津贴,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2 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生产工人每天都要在具有粉尘、噪声, 辐射热并存的工作现场进行工作, 工人的身体健康直接受着影响, 而且作业面积又小, 由于一些岗位的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使许多工人患了矽肺、耳鸣、关节炎、心动过速等多种疾病。

2.3 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

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我厂一二三线的比例结构存在着又多又少的问题, 即一线少、二三线多, 一些岗位工作不满负荷、甚至一天溜溜哒哒、基本收入又不低, 而一些主要生产还存在着人员不足的问题, 为完成生产任务、时而还需加班加点, 这就不可能不影响一线生产工人的情绪和积极性。

2.4 管理制度不严及不正之风的影响, 一些一线工人离岗

近几年来由于不正之风的影响干扰了正常的劳动力调配工作, 医疗部门不负责乱开诊断和休养及来自各方面的关系和说情, 加之公司宏观控制的不够, 厂矿管理制度不严, 使一些一线生产工人脱离了一线, 这些有“门子”的、“能泡”的虽说数量不多, 但是他们的先后脱离对稳定一线工人的副作用却是很大的。

2.5 鼓励一线工人学技术重视程度不够, 措施不利

3 解决的对策

3.1 在分配制度上向一线倾斜、真正拉开一二三线的差距

可采取固定收入和活的收入相结合, 公司解决和厂矿解决相结合的原则。在固定收入工资升级方面, 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从公司的角度落实一下一线生产工人政策, 原则上按在岗年限和贡献去考核评定工资等级。同时, 公司还应积极争取探索实行结构工资。

在奖金、奖励性津贴等活的收入方面, 一是应尽快的建立执行岗位津贴制度;二是厂矿和车间要尽可能地再提高一线生产工人的奖金水平;三是应进一步整顿各种津贴, 特别是高温津贴, 有的岗位夏季还应增加, 有的岗位冬季应减发或者不发。

3.2 探索艰苦岗位的新型用工制度

一些艰苦岗位工人通过政策对路措施得力努力工作是能够稳定的, 但还应该看到这些岗位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因此, 对工人的身体素质要求也较高, 这样就势必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逐步淘汰一些生产工人, 所以还应探索艰苦岗位新型的用工制度, 一是是否可以研究轮换用工制度, 可十年一轮换;二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是否可以从农村聘用一些劳务工。

3.3 进一步改善一线工人的劳动环境

不断改善一线生产工人的劳动环境, 减轻一线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因此, 各级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随着生产的发展, 要有计划的不断治理好企业的粉尘、噪声和污染, 改善一线工人的劳动环境,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同时, 还应有计划的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努力提高机械化程度, 从而, 减轻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及减少不安全因素。

3.4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调配管理制度

完善劳动力调配管理制度, 其目的就是要合理地使用劳动力和最大限度的节约劳动力, 从而, 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 即按定员配备;掌握流向;严格审批。同时, 鉴于目前劳动力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应进一步加强宏观控制管理工作和实行三级管理, 即主要一线生产工人由公司直接控制管理;一般一线生产工人变动由厂矿厂长办公会讨论审批;二三线工人变动可由劳资科直接审批。要严肃劳动工资工作的纪律, 杜绝不正之风, 公司可不定期的对劳动力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5 要逐步解决好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解决好这一问题, 一方面要保证生产一线岗位的用人, 对于缺人的岗位, 公司和厂矿都要千方百计的给予解决。另一方面厂矿要积极做好富余人员的安置工作, 基本上可采取四种途径, 即:年老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可离岗退养 (居家休息) ;病、残的可以动员他们放假回家 (工资待遇可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办理) ;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二三线工人到一线缺员岗位工作。

3.6 对一线老工人降低考核能力工时, 激励他们不离岗

鉴于一线老工人事业心强, 技术水平高但身体素质低于中青年工人的实际, 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帮传带作用, 激励他们不离岗, 对女45岁, 男50岁以上的承担主要能力工时的工人, 考核月完成生产能力工时时可降低百分之十考核标准。

3.7 加强研究、鼓励和一线工人钻研技术

引导一线工人学技术重点是中青年工人, 因此, 青年团、劳资科、工会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加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为鼓励引导他们学技术创造更多的条件,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活动, 如:有针对性地开办培训班;结合生产实际和劳动竞赛积极开展练兵活动;结合我厂技术容集型的特点, 每年组织1~2次技术工人大比武并对各工种的状元及前几名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严格技术等级考核工作, 每次工资升级都要考试或考核, 不及格的缓升或不升。

同时, 还要继续搞好工人技师的聘任工作, 落实有关待遇, 加强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工人技师在一线的作用。

3.8 关心一线生产工人疾苦, 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一线生产工人常年坚持在生产一线十分辛苦, 因此, 各级组织要关心他们的疾苦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如:在分房计分时可加5~10分;不断改进他们的劳动保护用品;在生产岗位工作满二十年的每年可多休假一周;在一线生产岗位工作到退休的 (专业工龄满三十年以上) , 退休时可以给予一定的一次性奖励等等。

3.9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 因此, 针对当前一线工人队伍存在的问题, 就要积极有效的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培养锻炼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加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及时解决好一线生产工人队伍的具体思想问题。要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工作原则, 采取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 有的放矢切合实际, 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从而, 激励广大一线生产工人树立“爱祖国、爱本钢、爱本厂、爱本岗”的主人翁责任感。

总之, 解决好一线生产工人的稳定工作, 是当前我们劳动工资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 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做好这项工作并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事情, 它需要公司和厂矿上上下下, 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通力协作, 长期不懈地努力工作方能奏效。相信在党中央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 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继全公司广大劳动工资干部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及各级组织、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稳定一线生产工人的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开展并收到成效。

上一篇:《白虎》下一篇:课堂教学的即时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