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务英语范文

2024-07-26

移动商务英语范文(精选12篇)

移动商务英语 第1篇

随着3G、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迅猛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把视线聚焦到移动学习领域, 探索如何利用智能手机、MP4、掌上助手、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进行移动学习, 使移动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延伸, 从而建构一个无接缝的学习空间。而随着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招生多元化的发展, 学生基础越来越薄弱, 公共英语教学问题不免随之而来:

(一) 大学第一学期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问题重重。高职生英语基础欠佳, 大部分采取大班教学情况下, 师生互动难以展开、课堂气氛难以掌控、课堂组织难度较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大学第二学期的公共英语教学更难开展。已通过了B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没有兴趣, 没有动力;没通过B级的学生缺少自信, 动机偏低等。

(三) 有一部分大二大三学生想继续学习英语, 却苦于没有英语课, 没有老师教, 没有地方学。

(四) 公共英语教师无法与学生、学生所在的学院、学生的班主任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 以致于师生感情淡漠, 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的课程管理。

二、改革意义及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 但一般来说效果不是很好,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先进的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结合, 让大学英语学习移动起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基于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的移动学习, 可以大大提高90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效率,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多种内容多种方式的移动学习, 肯定会使我校英语等级通过率提高, 提升我校大一大二大三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

(三) 基于微信群, QQ群的双向在线互动式移动学习, 可以为公共英语教师与学生、与学生所在学院及班主任的交流沟通提供最方便快捷的平台。

(四) 多种内容多种方式的移动学习, 必然会给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方式带来革新, 让学生终身受益。

以下为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角度出发, 结合9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特点, 构建含文字、图片、动画、音频等多元化的公共英语移动学习平台。

(二) 利用微信, QQ等辅助平台进行教学反馈的跟踪实验, 以验证移动学习对公共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涉及方方面面, 而移动学习拟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 延伸课堂, 构建集趣味性、知识性、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移动学习平台。

(二) 提高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效率, 尝试改善公共英语教学现有问题。

(三) 精选公共英语移动学习平台的内容, 在公共英语精品课程网站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四) 发动学生加入公共英语教学微信, QQ群, 群邮箱等, 创建不同的移动学习和沟通方式。

(五) 全面实施公共英语移动学习。

四、可行性分析

(一) 已有研究表明, 在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辅助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为公共英语移动学习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上网资费的下降使得信息传递、资源分享更加便利。

(三) 笔者已从事大学英语教学10之久, 对于移动电子产品非常熟悉;平行班级授课, 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对比性。移动学习能对大一学生必修课程有用, 还能让想学英语的大二, 大三学生受益, 甚至是终身受益。

(四) 移动学习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促进教学互长, 使教师更有效参与全员育人中。

结语

移动互联网及农业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第2篇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运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探究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的三种模式,分析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人们的生活。

根据20CNNIC发布的报告[1]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而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高达88.9%。另外,刚过去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全天交易额中,无线交易完成626亿元,无线交易占比接近70%。

近三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网络环境的日趋完善、移动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新生物,能够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服务。目前业界并没有就移动互联网的定义达成一致,中国工信部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给出的定义较受认可:“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从以上定义可知,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用户通过手机等终端接入无线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WLAN等)的方式访问互联网;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中产生了许多的新型应用,它们与终端可移动、定位等特性相结合,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如下:

1) 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可能是随时随地,手机作为主要的终端载体,具有高便携性;

2) 要求安全性更好,手机终端通常归属个人使用,为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移动应用应具有个人化、高私密性;

3) 受移动终端的限制,移动互联网服务要求操作简单,可以方便的发出用户请求;

4) 业务处理及时性,对于用户的访问请求,移动互联网必须及时提供相应数据和服务。

2 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

2.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结构

移动互联网层次上可分为终端层、网络层、业务层,终端层包含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接入网络,业务层是指各种移动应用。

各种APP通过开放API获得用户交互支持或移动中间件支持,移动中间件是指运行于手机操作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起到连接、交互、支撑和服务的中间软件系统。其中互联网协议簇包括IP协议、ICMP协议、TC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用于实现系统之间资源的网络共享。操作系统位于系统软件和硬件资源之间,并负责它们之间的交互。硬件/固件是指组成终端和设备的器件单元。

2.2 移动终端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主要包括移动终端类型、操作系统平台、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

移动互联网终端分为功能型终端和智能型终端两种。功能型移动终端对系统的要求比较低,通常使用嵌入式芯片及嵌入式操作系统,专注于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如日常的无线POS机、物联网终端设备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属于智能型终端,智能型终端对系统和配置的要求一般很高,它们展现的性能非常出色,第三方应用可以在其操作系统上很好的运行。

目前最常见的移动操作系统有苹果公司IOS系统、Google的Android系统、微软公司WP系统和RIM的BlackBerry OS等,以上各种操作系统都提供很好的应用扩展性,但运行于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是互不兼容的,因此一个优秀的应用软件必须解决跨平台运行的问题。

人机交互技术(HCIT)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最常见的人机交互技术有智能手机和PAD上使用的触屏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以及研究中的增强现实技术和脑波读取技术等,它们极大简化了原本繁琐的人机交互操作过程,使我们可以方便地完成与移动终端的信息交互。

2.3 移动应用开发模式

移动终端的应用开发主要包括原生应用开发、Web应用开发、混合应用开发三种模式[3]。

1) 原生应用开发:开发者需要根据不同终端搭载的操作系统,使用其支持的程序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如IOS支持的Object-C语言、Android支持的JAVA语言、WP支持的C#语言。该开发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稳定的移动应用。

2) Web应用开发:是基于移动终端的浏览器,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语言进行应用的开发。Web应用开发模式拥有成本低、周期短、适配跨平台等特点,它的缺点是无法调用系统的通讯录、振动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不适合功能复杂、高性能的应用开发。

3) 混合应用开发:是对原生开发模式和Web开发模式的结合,继承了原生开发稳定、高性能的特性,又继承了Web开发简单、跨平台的特性。混合应用开发通常是基于第三方跨平台移动应用框架进行,常用的框架有PhoneGap、AppCan、Titaninum等,借助它们开发者可以高效、快速完成高性能应用的开发。

3 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就是利用手机、PAD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C2C或O2O的电子商务。它将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几年移动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购物、移动支付等已经触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目前移动互联网在餐饮业、旅游业、票务系统、教育系统和政府工作等领域的效果显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完成自己的需求预约,如最常用的携程旅游、美团、淘宝等移动App。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日常生活中对农产品的需求量特别大,但这种需求通常在空间区域上比较分散,另外农产品有季节性、区域性、政策性等特点,传统销售模式对农产品的一些限制不断的显现出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互联网被引入农业领域,农业电子商务也就逐渐形成。

目前我国的农业电商平台数量众多,但大部分是以网站的形式存在,对于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手机等移动终端,而非笨重的PC机器。显然当前基于PC机的农业电商网站已不符合用户高移动性的要求,相比之下,农业移动电商平台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借助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农产品的在线选购、在线支付、消息发布的等。

当前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必须尽快建立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它们是农业移动电子商务得以广泛推广的前提;另外,大众对农业移动电子商务的认识度不够,需要加大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宣传,培养更多农业移动电商的固定用户;最后,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持的基石,需要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研究,不断解决安全性问题,更好实现移动应用的跨平台开发,给用户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移动应用环境,提供完美的用户体验。

4 结束语

移动商务英语 第3篇

日前,在第12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杭州分会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杭州北部软件园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孵化基地”。同时,用友移动创建的我国首个移动电子商务创新中心——“移动商务应用创新中心”正式签约落户杭州北部软件园。

据悉,用友“移动商务应用创新中心”将组织业界一流的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人员、工程师、运营人员,开展一系列的技术研发以及应用运营,致力于移动商务应用创新。

“该创新中心,将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研究和发展,而更加注重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和应用创新。”用友移动副总经理杨健表示,移动商务在我国经过数年的发展,与单纯的技术发展相比较,适宜中小企业的应用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发展的短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用友移动创建了该中心。

应用创新的核心业务平台——移动商街(hapigo.cn)是我国第一个大型的全功能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为入驻商家提供移商旺铺与移动实名等丰富的应用和服务。目前移动商街在全国已经有近80万家企业客户,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创新营销,实现3G时代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其实,杭州市民对移动商街并不陌生。9月10日,在2009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上,以移动商街为代表的用友移动商务产品亮相。杨健表示,杭州是电子商务之都,通过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这一窗口,能够让更多的长三角企业和商家,了解用友移动和移动商街。

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的杭州企业和商家率先利用移动商街拓展生意。日前在杭州文三路举行的“移动电子商城”开业活动,就将杭州市包括颐高数码、百脑汇、宏图三胞等在内的数家电子大卖场搬进了手机里,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逛电子卖场。

移动商务英语 第4篇

关键词:移动商务,移动网络运营商,商业战略

1 引言

在科技创新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力量驱动下, 移动商务环境高度动态变化、业务模式十分不稳定。随着3G时代的到来, 网络带宽增加, 移动商务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 移动商务业务模式层出不穷, 如手机搜索、手机地图、音乐下载等。在3G数据业务成为各大运营商竞争重点的背景下, 云计算技术将对移动商务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它满足了3G时代对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 能有力支撑手机电视、手机证券、手机资料备份等重点业务的需求。云计算实现轻量级终端对网络的访问, 用户无论持有哪种终端都能访问到“云端”的资源, “3G+云计算”技术为移动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根据课题组的前期调研, 初步建立我国移动商务产业随技术创新而发展的趋势模型, 如图1所示, 可以将移动商务的发展分成三个历史阶段, 即:2G时代、3G时代和“后3G”时代, 分别表征移动商务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移动商务环境随技术创新等因素高度动态变化, 产业链成员结构、业务运营、盈利方式等都在不断发生变革。目前国内移动网络运营商正经历着从通信网络运营商向信息服务运营商的转型, 在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时, 也面临着多种商业模式的选择。在某些商业模式中, 凭借其庞大的客户资源, 大有可能主导价值链。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 如何制定动态的发展战略, 掌握和维护客户资源, 整合产业链中众多商业服务提供商, 并主导产业链, 基于国情构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是时代赋予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历史使命。

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成为了近几年来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大都基于价值链、价值网描述移动商务产业链各主体间价值传递情况。Mueller-Veerse (2000) 对移动商务价值链进行研究, 归纳出移动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10种角色[1]。Lehner和Watson (2001) 提出了移动商务价值网中六类利益相关者交互模型, 并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驱动力进行研究[2]。Lussanet (2002) 则将移动商务运作的角色分为三大块, 包含了企业应用系统、移动企业中介软体ware) 和移动装置 (handhelddevices) 等[3]。MacDonald (2003) 提出参与者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使得移动商务的价值链逐步发展成一个价值网[4]。张向国和吴应良 (2005) 提出, 价值网的源头是客户, 环绕在客户之外的是核心企业及其业务合作伙伴, 控制着与客户间的营销关系[5]。罗新星等 (2009) 运用效用理论提出在移动商务领域感知决定价值, 提出基于价值感知的移动商务客户价值链模型[6]。毕新华等 (2009) 基于价值网的角度探讨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上述文献的研究侧重描述移动商务产业链上价值的增值方式, 给出各主体利益关系的概念模型[7]。不少学者则利用博弈论对主体之间的具体的合作竞争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 如王龙等 (2009)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 研究了移动网络运营商与价值链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分成模式, 通过模拟对方行为调整自身策略的多次博弈过程, 求解合理的利润共享机制[8]。还有学者对移动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归纳, 张千帆等 (2009) 从网络运营商角度探讨了移动商务的通道式、半开放式、开放式和封闭式四种形式的商业模式的特点, 对各种商业模式的盈利潜力和管理复杂度进行了定性分析[9]。温乃粘 (2009) 从移动网络运营商视角总结了五类移动商业模式[10]。纵览文献, 目前关于移动商务的商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

第一, 从研究对象上看, 主要是对商业模式本身进行研究。虽然Laaksonen (2002) 讨论了从应用想法形成到最后移动商业模式产生的过程[11]。温乃粘对移动商务发展建议中也提到根据业务模式的组合来选择商业模式。但是, 缺乏对移动商务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战略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系统研究。而移动商务的战略、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分别表征移动商务产业的战略、战术和业务层面, 根据伯格曼 (Burgelmna) (1983) 的企业内部生态演化理论, 战略决策是企业内不同管理层互动演化推动的结果[12]。因此, 深入系统剖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 将有助于从纵向掌握移动商务发展战略的运营机制。

第二, 从研究角度上看, 多数研究侧重于对某一历史阶段的商业模式进行静态分析, 少有研究探讨移动商业模式演变的规律。根据图斯曼和罗曼利 (1986) 的企业演化理论:企业变迁的规律是间断均衡的, 企业能否生存取决于他们能否不断的顺利完成重新定位及业务收敛的循环过程[13]。纳尔逊 (1982) 也认为, 在经济演化过程中, 只有那些力图获取最大化收益的行为主体才能在市场选择中生存下来[14]。因此, 对于移动商务产业链上的主体, 如何构建随环境动态变化而进行自适应调整的管理战略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第三, 从研究方法上看, 多数研究还是以概念性、描述性、框架性的定性研究为主, 运用定量方法的研究不多, 缺乏实证研究。这与移动商务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案例较少且数据不易搜集有关。

3 多维动态商业战略模型

由于移动商务环境高度动态变化, 传统的相对静态的商业战略已经无法满足移动网络运营商的决策需求。目前移动网络运营商需要在多角度的综合战略指导下进行决策。所需商业战略应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可持续性。能够“瞻前顾后”, 在制定当前时代的商务战略时, 既考虑上一个时代战略的基础, 也为过渡到下一个时代做好准备。第二, 收益最大化。在产业生态链上各方主体共赢的条件下, 移动网络运营商收益最大化。第三, 灵活性。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动态调整战略。

基于上述考虑建立移动网络运营商视角下多维动态的商业战略理论模型。该战略模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时间上, 以和谐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动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横向上, 以价值网构建动态产业生态系统战略;纵向上, 建立以业务组合模型为基础的动态组合驱动战略。三个层面的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相互作用和影响, 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移动商务发展战略模型。多维动态战略的终极目标是:确立企业的持续成长动力与持久竞争优势。

3.1 动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移动商务外部环境高度动态变化的特征, 制定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和谐管理理论为指导, 建立不确定性因素消减机制和主动适应机制, 通过两种机制的交互作用, 保证战略主题有效实现, 并不断调整动态适应目标。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引起主题漂移时, 企业将能够根据新的发展主题, 选择建立新的和谐机制。

3.2 动态产业生态系统战略

根据我国移动商务发展趋势分析模型和移动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的角色变化情况、基于价值网理论和多点竞争战略模型构建动态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通过文献搜索、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深度调研3G时代和“3G+云计算”时代可能实施的各种移动业务, 包括借鉴发达国家的某些成熟业务和适合我国国情与市场需求潜在新业务。发掘移动网络运营商视角下每个时代的几种主要的商业模式, 剖析不同时代的各商业模式之间的联系。对每种商业模式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估。如, 哪些只是两个时代过渡的产物?哪些商业模式将成为下一时代主流。采用价值网、动态联盟和演化博弈论理论, 对移动网络运营商视角下几种主要商业模式在时间轴上的演化运营方式进行分析。在商务模式动态演化方式的情况下, 移动网络运营商如何产业链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 才能保障各方主体共赢前提下使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3.3 动态组合驱动战略

基于多业务组合模型和企业内部生态演化理论, 剖析移动商务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商业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 构建自下而上动态驱动、自上而下自适应调整的双向运营的动态组合驱动战略。采用实践分析、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一方面实践和案例总结以往发展阶段的各种业务模式, 按照价值传递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产业价值链主导方式构建不同的商业模式、几种主要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该发展阶段商业战略。另一方面, 结合部分案例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商业模式理论和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角度研究业务模式、商务模式和上商务战略之间的关系。将实践分析的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融合、调整, 深入剖析移动商务产业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商务战略之间的内在关系, 结合部分案例反复充实和完善, 构建自下而上驱动、自上而下调整的双向动态敏捷的运营机制。

4 结束语

移动支付英语作文 第5篇

Mobile payment is a new trendency to pay.It provides us with more convience.By mobile payment,we can save a lot of time when purchasing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such as taobao or tianmao and so on.With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there will be less and less important to the real one in contrast to visual money.

At the same time,it will take more risks protecting your private posessions.For example,you might be monitored while paying for what you have bought so that your account could be stolen.That is not very commen ,however,so do not be scared as long as you log in the authored website.

Of course ,the mobile payment is under construction now .It would be more popular in the years to come.

移动商务要打“巷战” 第6篇

经过几年的酝酿,移动商务市场规模正在成几何式的增长。移动办公、移动数据查询信息管理、移动物流监控、移动客户服务、移动营销、移动交易……各种移动商务应用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概念层出不穷。相关机构预测,2008年中国移动商务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30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7%。

然而,整个行业市场的规模并不代表任何一种应用的成熟,对于绝大多数闯入者来说,移动商务仍然是一个“想象中的市场”,大家在这个市场里的种种尝试,无不表现出左突右冲的焦虑。

我们有数量超过5亿的手机用户,如何利用这被称为“第五媒体”的资源,开拓出全新的营销模式,是这个领域最大的挑战。

与淘宝网等成功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相类似,一些移动商务平台号称自己是手机上的淘宝网,但其商家和消费者的人气却不能同日而语。这类平台的营销策略通常是通过高空炒作概念来建立品牌认知,包装3G应用的投资价值,并以无线网址、移动实名之类的概念产品销售来获得收入,离实际应用却有天渊之隔。

针对手机应用提供创新的商务工具,如手机支付、手机钱包、手机邮件、飞信等,丰富了手机的商务应用。一些由创投支持的中小公司专注于某些领先技术和功能的开发,为移动商务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对整体应用市场的推动仍显势单力薄。

既然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才是真正的量大面广,并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当前的最大课题就是要帮助消费者跑赢CPI,至少要给消费者不低于5%的折扣,才正好与中央政府2008年极力控制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4.8%相抵。那商家为什么愿意将这些优惠给到消费者?奥秘就在于商圈的价值。

看看市场,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供过于求的消费社会,市场和消费者急剧分化,许多商家发现顾客正在变“少”,熟客和回头客对商家变得异常重要。保持和提升回头客的比例,就能节省营销成本,降低商业风险。这就需要一种保持和提升回头客的商业生态。另一个令商家降低成本之道是缔结异业联盟,形成所谓“十分钟商圈”,就是当一个消费者在联盟内的商家发生消费时,他能获得其他商家服务的推荐和优惠凭证。消费者获得了资讯便利和优惠价格,联盟商家则分享了客户和联合推广资源。

浙江杭州堪称我国“网商”的发源地,造就了阿里巴巴、网盛科技等成功的电子商务平台。事实上,就拿杭州本地的移动快线来说,这一平台上汇聚的上百万商家和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也可以视为一个全新的移动商圈。商家和企业利用这个开放的商业资源快速建立自主商圈,缔结异业联盟,发掘和保持优质消费者资源。

现在,杭州市政府又提出了打造“电子商务之都”的战略目标,并在制定新的行动计划。据猜测,这个新计划在做深做大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同时,将会把拓展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口和重点扶持的对象。

如今,互联网商务炙手可热,但是电脑上网的用户规模和使用的便利性仍然难以望移动通信的项背。面对5亿手机用户,以及正在悄然兴起的RFID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才是真正的量大面广,并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杭州市旅游委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会把移动商务平台融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计划,甚至在移动快线这类移动商务应用的基础上搭建公共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

浅析移动电子商务 第7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

0 引言

移动电子商务是指利用掌上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Internet有机结合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其借助于无线的技术优势,已成为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而互联网的用户群数量可观,这无疑表明了无线商务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潜在商机,且将会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其内容主要有:银行业务、无线CRM交易、移动办公、购物和信息查询等服务。其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具有用户规模大,用户可随时随地进行商务活动,信用机制好,移动支付方便快捷、成本低,服务个性化等优势。

1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3G发展迅速,提供了发展移动商务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且制约中国移动商务发展的技术、潜在用户等因素不断完善。据工信部和CNNIC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30日,移动电话用户数和手机上网网民数已经分别突破8.05亿和2.77亿,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2亿,同时网络化生产经营与消费方式正在形成。手机商务应用服务的不断发展迎合了用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且移动电子商务克服了因通信资费过高与用户之间形成的障碍,这些改进对提升移动电子商务的用户体验起到不少作用,也为移动电子商务推广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有关专家预测,2012年中国移动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达108亿元。

1.1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从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决定了其大众化的应用。在此,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相关资料,本文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归纳为几点:1)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心和热点;2)移动运营商和通信设备制造商将围绕着移动互联网进行推广宣传,以让更多的用户不断认可并接纳这一通信方式;3)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性将成为热点问题;4)智能手持设备的显示屏将有所改善;5)消费者使用移动设备主要是获取信息,这将有助于构建客户关系,从而创造间接商业机会;6)无线通信设备上的广告将继续增加;7)语音网络导航仍在研究之中;8)移动通信运营商必须改变它们的业务销售策略,从而提高其市场份额,间接提高其营业收入。

2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商业模式

2.1 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

与电子商务有所不同的是,移动电子商务有其独特性:1)私人性。从其服务终端角度分析,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终端主要是手机等工具,使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与私人身份认证相结合的业务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2)移动性。又称为无所不在性,这是从服务对象角度出发,其不仅表现为终端的移动性,且包括提供的服务和服务的对象都是移动的;3)方便性。是从服务方式角度分析,其要求服务形式简单且时效高;4)即时性。指移动用户能够即时的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服务。综上,这些特点决定移动电子商务将具有深远的发展前景。

此外,移动电子商务的特征还有网络效应、定位功能等特征;移动行业因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政治、法律和技术等对移动服务和应用造成差异。另一方面,在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中,网络运营商常常需对重要资产实行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2 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随着各方面的技术升级和不断的完善,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目前依然还没有相关资料表明内容提供商在整个商务模式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而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也因此历经简单、复杂及趋于完善的变化。目前许多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中,移动电子商务内容和服务的来源是内容提供商,这也是实现商业价值的根本。另一方面,移动运营商开始由整个价值链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变成了简单的通信服务提供者,最后其只能借助于向内容提供商出租网络资源维持生存,从移动运营商的地位变化来分析,可见其正在失去在移动电子商务中的主导地位。且根据对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的分析,发现在移动电子商务中参与的角色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移动用户、移动网络运营商、移动门户网站和服务提供商等。以下将从移动电子商务中参与的角色的角度对移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探讨:1)内容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直接或间接地以通过向网络公司发布新闻消息等方式,以某种收费制度定期向接受信息和服务的客户收费,而最终消费者是战略联盟即移动门户的主要来源收益;2)移动门户。该门户借助无线网络向移动客户提供服务和信息,或使移动客户从不同的内容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无线网站来获取服务。移动门户的关键成功因素是通过建立灵活的平台,方便用户交易,根据移动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等特色服务;3)移动运营商。其主要是提供一个业务平台,为移动用户提供接入,同时在计费等方面提供支持。移动运营商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借助于控制移动网络平台,并自主选择内容提供商。另一方面其为移动价值链的枢纽,起着保证参与者交易信息安全的作用。但在此模式中内容计费存在一定难度;4) WAP网关提供商,WAP技术是一组通信协议,它使Web服务器能够浏览Web服务器上的内容。WAP网关提供商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将处理功能集中在WAP网关中,从而有效减少手机操作负载。5)移动直接面向客户。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Web服务为用户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用户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定制信息。不过当前这方面还不够完善,且由于移动设备屏幕等因素,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及合理利用有限的键盘实现操作命令是当前有待解决的一大问题。6)移动虚拟社区。指为用户提供类似于传统网络虚拟社区功能。

2.3 移动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其问题主要有:1)法制,目前适用移动电子商务的法律及法规几乎没有,而且传统的商务和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对其也不能完全适用,因此,对其法律及法规的完善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安全保障应当是最先考虑和始终保证的一个问题,当前关于网络犯罪问题层出不穷,且技术越来越复杂,因此,有必要加强提高安全机制的效率以及对安全机制进行有效的管理;2)移动终端安全性,如果移动终端的相关数据出现丢失,数字证书等重要数据将落到犯罪手上,其结果可想而知有多严重。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减少移动终端丢失后带来的风险;3)商业模式的完善有待加强,而完善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安全灵活的移动支付机制。这需要各电信运营商以及银行之间加强合作,并为消除支付障碍不断改进相关技术。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和银行应降低移动支付的手续费和各个不同支付手段应进行优化组合;4)移动电子商务在配送、支付和信用上应跨越传统商务的瓶颈,从而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3 结论

随着我国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用户数不断增加,这无疑给移动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尽管当前移动电子商务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保障问题将不断完善,这将使移动电子商务得到更深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少林.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卫东, 黄丽华.电子商务模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3]李宇.电子政务信息整合与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中国行政管理 (电子政务) , 2009, 4:84-85.

[4]吴占坤.电子政务中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探析移动电子商务 第8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商业运作方式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但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互融合,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个人电脑的连线上网, 越来越多的个人希望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查阅新闻、股票信息、手机支付, 真正实现移动互联, 这就促使移动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个新方向。移动电子商务是利用移动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 随时随地存储、传输和交流各种商业信息, 进行商业活动的创新业务模式。目前, 常见的移动设备有手机、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 (PDA) 、便携式电脑等。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把移动电子商务看作是第三代电子商务的切入点。

移动电子商务利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诸多优点, 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 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移动性。

这是移动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 它保证商业信息流可以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而移动, 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业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携带和传递商业信息, 消费者也可在方便的时候使用智能电话或PDA选购商品、获取服务和娱乐等。

2. 个性化服务。

移动电子商务能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 用户还可以自己选择设备, 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

3. 安全性。

移动电子商务可以方便地利用移动设备的内置认证特征来确认用户的身份, 这是安全认证的重要基础。此外, 其安全性还可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2008年, 全球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上网人数将超过基于PC个人电脑的人数, 全球移动商务用户将达到16.7亿人, 将产生5540亿美元的收入。虽然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随着用户认识的逐渐提高, 移动商务的巨大潜力开始逐步显现。2005年8月12日, 计世资讯在移动商务趋势论坛上发布的报告为业界展示了移动商务巨大市场机会的到来。该报告显示, 2004年中国企业移动商务应用市场规模为78.2亿元人民币;2008年, 中国移动商务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306.5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7%。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十一五”期间,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和焦点, 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用户的认识逐渐提高, 移动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在我国已逐渐显现, 但是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很多问题, 并且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对国外的有关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研究进行概括分类, 帮助读者和用户理解认识移动电子商务, 同时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有关移动电子商务文献的分类

目前, 关于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报道很多, 涉及的内容覆盖范围很广泛, 但是, 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类, 对移动电子商务框架进行分析, 帮助读者和用户理解认识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基于大量的文献回顾, 本文将国外有关有关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分为5类:无线网络基础设施 (wirel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 移动中间设备 (mobile middleware) , 无线用户基础设施 (wireless user infrastructure) , 移动电子商务理论和研究 (m-commerce theory and research) , 移动电子商务案例和应用 (m-commerce cases and applications) 。该划分也构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 如图所示。

1. 移动电子商务理论和研究 (m-commerce theory and research) 。

这是移动电子商务框架中的最底层。主要涉及移动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消费者行为问题研究, 认同的技术以及技术的传播等。此外还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所涉及到的经济, 策略和不同的商业模式, 以及法律法规和环境等问题。

2. 无线网络基础设施 (wireless network infrastructure) 。

这是支撑移动商务应用发展的技术支柱之一, 它包括网络需求 (Networking requirements) 及无线和移动网络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 。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在移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移动商务技术的核心。它提供无线网络和网络标准, 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 , “蓝牙” (Bluetooth) , 无线局域网 (the wireless local are network WLAN) , 广播频率确认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the Third-generation 3G network) 等。

3. 移动中间设备 (mobile middleware) 。

移动中间设备是指为了连接移动商务应用, 在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之间的软件层。然而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昂贵的, 使用不同的代理技术来支持不同的移动商务活动, 如支付和定位商。在一些文献中发现, “代理技术” (agent technologies) 是为支持移动商务活动而使用的软件代理和移动代理, 例如, 使用软件代理进行谈判和寻找产品。还有些文献关于“数据库管理” (database management) 和“安全问题” (security issues) 。在移动环境下, 查询过程, 数据库定位, 移动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复原能力都可以不使用传统的方式而获取信息。在移动商务中的安全问题, 如利用公共主要基础设施或其他技术, 为移动商务应用设计一种安全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无线和移动通信系统”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是指一些技术, 十进位计数法, 方法以及连接和管理移动商务应用的要素。为了连接移动商务应用或移动设备, 需要一整套的标准化协议。因此, “无线和移动协议” (wireless and mobile protocols) 成为一些研究关注的焦点。移动电子商务普通协议包括无线应用协议 (WAP) 和i-Mode协议。WAP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WAP, 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 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的移动电子商务。

4. 无线用户基础设施 (wireless user infrastructure) 。

无线用户基础设施包含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内容。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及其界面, 而硬件是连接移动商务应用的移动设备, 如PDAs和手机。有关无线用户基础设施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移动界面” (mobile interfaces) , 此类文献探讨分析了和移动应用及设备有关的界面设计和存在的问题。在移动环境下, 设计精美并且实用的界面比较难以实现, 因为移动应用通常是在一个很小的, 可移动的设备上实现的。但是, 设计合理、实用的移动界面还是必需的。二是关于“移动手持设备” (mobile handheld devices) [38], 有一些文献探析了此类问题。

5. 移动电子商务案例和应用 (m-commerce cases and applications) 。

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很广, 可从电子订票、自动售货机支付, 到通过无线设备实现的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在线选购和支付, 以及金融交易和其他银行业务等。Varshney and Vetter提到几中重要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移动金融应用, 移动广告, 移动存货管理, 定位和购物, 主动服务管理, 移动拍卖或反拍卖, 移动娱乐服务和游戏, 移动办公, 移动远程教育和无线数据中心。

三、结论及启示

移动电子商务已经不仅引起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也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尤其2000年以来, 关于移动电子商务的研究增长迅猛。可以说移动电子商务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基于上述的文献概括分类, 我们得出如下启示:

1. 毫无疑问, 在未来几年, 移动电子商务必将迅猛发展, 有关移动商务的研究也必将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同时也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 可以得出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关于移动电子商务理论, 例如, 关于“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经济、策略和商业模式等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概述, 发展背景和实用等问题”。但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相互融合, 移动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门成熟的商务学科。在移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 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在早期发展阶段, 以技术或基础设施为主导地位。今后在成熟阶段, 更多的研究将逐渐转移并关注于用户感受、体验和营销策略。

3. 在发展新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同时, 用户基础设施需要被考虑。移动设备变得越来越小, 但是运行的速度越来越快, 存储能力越来越大。因此, 为了适应新的的商业模式的需求, 移动界面也相应地需要修改、调整。

4. 目前, 似乎最流行的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是金融交易和银行业务。许多文献广泛探讨、分析了移动银行和移动支付。Varshney and Vetter总结并概括了12种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但在文献回顾中, 我们仅仅发现了6种关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的研究。在未来几年中, 移动电子商务的娱乐服务和游戏将成为全球的主导。另外, 其它的一些应用领域也值得涉足, 如移动教育, 移动供应联管理等。

5. 有关文化与移动电子商务关系的研究寥寥无几, 在这一领域基本是空白。因此有关移动电子商务文化差异的探析必将成为有趣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董月红:浅析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6, 8

[2]陈一飞:浅析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J].信息技术, 2005, 5

[3]郭芳李桂荣王英:浅析移动电子商务[J].商场现代化, 2007, 5

[4]A.Ocampo, D.Boggio, J.Munch, G.Palladino, Toward a reference processf ord evelopingw irelessI nternets ervices, I EEET 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29 (12) (2003) 1122-1134

移动商务英语 第9篇

一、高职移动商务英语的现状分析

1.社会需求与院校重视不一致。移动电子商务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B2B、 B2C、C2C或O2O等电子商务活动,这是社会企业所无法逃避的技术革新和业务拓展,而企业的从业人员也需具备基本的行业英语知识来进行公司的产品开发或业务往来。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体系成熟,但移动商务课程的建设处于发展阶段, 移动商务英语的技能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专业前景与英语能力不匹配。移动电子商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3G),其业务范围涉及银行、交易、订票、购物、 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专业内容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库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这些生活影响与高新技术都证实了移动商务专业的可观前景。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经过基础英语的学习之后也无法保证具有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英语技能,这就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移动商务英语学习。

3.课程发展与教学实施不协调。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兼具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的特色优势,能够赢得相应的关注和发展,但教学实施的条件却不成熟。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无法同时实现过硬的移动商务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英语能力水平;而教学活动的媒介是教材,市面上还未有颇具体系的移动商务英语课程教材;相关的课程设置与考核等内容仍处于摸索阶段。

二、高职移动商务英语的教学困境

1.学生基础。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的要求不仅在于基本的移动商务专业知识体系,还有基本的英语技能水平。高职刚入学的新生大部分只有高中的英语知识储备,词汇语法的积累和文本的听说读写技能都没有达到合适的水平,移动商务专业知识也是一门未曾接触的全新体系,部分学生甚至欠缺计算机相关的应用体验,或者高中的英语考核并不合格, 这些都影响了移动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效果。

2.师资力量。移动商务英语课程一般都由英语专业教师或移动商务专业教师讲授,但不管是哪个专业体系的教师都处于自身专业过硬而欠缺相关必要技能的尴尬处境。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或学习,对于另一方面的专业技术无法有效吸收运用:大部分英语专业教师对于移动商务的知识框架处于非常表面的理解,无法融合案例深入讲解;而部分移动商务专业教师虽然具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但无法保证具有地道的发音、专业的词汇语法解析能力,以及英语教学的方法。

3.教材讲义。移动商务英语课程没有系统的专业教材,只能通过网络上英文原版的相关文章材料提炼成讲义来开展课堂。这种原版材料的优势在于运用地道的英语语言描述最新最前沿的移动商务技术发展,但教学内容只是单一的阅读类文章,对于专业词汇、语法知识点、课后习题及听说材料都没有规范的提炼,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开展。

4.课程设置。移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成熟不仅在于该课程本身的教材建设、课程标准、课程性质、目标要求与内容设计等方面的不健全,也包括与移动商务专业相关的课程没有形成必要衔接,如前期课程中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后续课程中的数据库、软件测试基础、移动应用服务器端编程等。

5.课程考核。移动商务英语课程的考核简单效仿了英语类课程的考核体系,考察学生对于英文版的移动商务内容的理解能力、专业词汇的识记能力和语篇结构的分析能力;这些虽然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认知考察标准,却不满足移动商务体系的操作考察要求,这样的课程考核是不全面的。

三、高职移动商务英语的对策探讨

1.做好学生的知识储备工作。在学习移动商务英语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必要的移动商务专业知识和基本的英语水平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对于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双重挑战。对于移动商务的专业知识,要求与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的主要课程相衔接。涉及到移动商务行业的各科知识,包括整个体系及分支。对于英语基础的水平能力,要求与入学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相衔接。从而,推荐可在大一学年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和中文版的移动商务基础课程,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和思想准备,在大二学年开设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力求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2.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从教师个人层面而言,具备移动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的教师,需提前复习准备课程内容相关的英语知识,总体包括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英语专业技术的教师,需要培训学习移动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涵盖的各方面专业知识,充分了解行业特征。从院系整体层面而言,系部教师不应局限于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可通过教研活动和系部交流学习多个行业多个专业的技能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充实教材讲义的实践内容。保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教材内容来看,学生需要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体系,以及移动商务专业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涉及移动商务发展历程、移动程序开发、移动互联网及网络营销等,学生需要了解最前沿最原版的移动商务发展动态, 通过掌握网络资源及社会科技更新状态充分感知行业知识,涉及及知名电商企业的移动商务产品等。从教材运用来看,教学需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阅读模式,转而贴合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实现岗位需求的行业英语能力。针对移动商务行业而言,学生对外需要面对可能出现的外国客户交流及订单任务解析,对内需要面对英文原版的设备说明书、软件开发平台、代码编程及门户网站维护等,这些任务型的职业特征都对教材内容的可操作性形成要求。

4.实现课程设计的职业特征。导入商务情境的英语交际用语作为热身准备。这一部分可结合基础英语的题材内容进行提炼,整合为符合企业场景所需的话题类别,教师通过介绍职场情境,引入相关词汇用语及基本句式,并提供英文表达及对话范例,在示范学习及反复练习之后,通过设定任务情景,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句式完成对话或文本。介绍专业技术的基本知识框架作为理论支撑。这一部分可结合移动商务相关课程的主题内容,同时收集英文原版的移动商务类文章,整合归纳出最新最基本的课程模块,力求通过简单基础的语言了解移动商务的框架体系。教师充分把握每个模块的主题、段落框架、专业词汇、基本句型及行业用语,学生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整体感知模块内容,仔细领会语言及专业知识点。讲解职业需求的岗位专门技术作为实践训练。这一部分可结合移动商务专业相对应的行业岗位设置,有效针对各个岗位补充专门行业英语知识,设置行业任务并提供分析指导,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及合作分配,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成果进行课堂展示。

5.创新课程考核的评价机制。移动商务英语课程的评价内容在于与移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能力考核,其操作机制不仅在于期末的英语水平测评,还应包含平时的行业任务检测。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可包含:与英语相关的期末卷面考核和期中口语测评,与行业相关的小组任务合作考核和企业项目实习测评。

四、结束语

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具有移动商务专业知识和行业英语基础水平的双重特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生活化行业化的课程特征一方面为教师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供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保障。因此, 通过整合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建设移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努力提高移动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为移动商务的发展培养更多全能型的人才。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在社会上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对接受群体及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形成挑战,因而高校开设移动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但移动商务英语课程并没有如同电子商务英语或IT英语一样得到足够的重视或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移动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从移动商务英语的现状出发,初步探讨高职移动商务英语的教学对策。

移动商务英语 第10篇

一、关于银行信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

Evzen Kocenda (2009) 提出了基于参数和非参数方法的信用评分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端资源量、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贷款用途, 以及拥有该银行账户的年限对信用评分具有显著意义。Ahmad Ghodselahi (2011) 提出了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的一种混合信用评分模型。在国内, 杨雨、史秀红 (2009) 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数据构建了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双边抗体概率模型, 并且把该方法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朱天星, 于立新和田慧勇 (2011)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信用风险模型, 最后对模型的模拟数值进行民检验。崔德志 (2010)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冯艳 (2011) 综合考虑企业传统商务信用和在线商务信用, 设计了一套简洁、实用的企业商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并给出相应处理方法。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度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商业银行个体客户信用度评价指标权重, 强调信用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 改变了AHP等权重确定方法假设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的缺陷。其后,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商业银行个体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将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信用特点等定性指标定量化。

二、商业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先前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 并在听取多位专家的意见后, 得到商业银行移动客户信用评分的五类基本指标, 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商业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1. 确定信用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分类指标的权重, 与AHP分析方法相比较, 最大的不同点是ANP方法中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反馈和同一层次元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ANP算法思想如下:

步骤一, 建立评价指标的ANP模型。设ANP模型中控制层有元素P1, P2, …, Pm, 网络层中有元素组C1, C2, …, Cn, 其中Ci中有元素ei1, ei2, Lein, i=1, 2LN。以控制层元素ps, (s=1, 2, …, m) 为准则, 以Cj中的元素ejl, (l=1, 2, …, nj) 为次准则, 逐层分级设计。

步骤二, 设计控制元素的判断矩阵并求出排序向量。对网络层元素组C中的其他元素按照它对于元素e的影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分析, 构建控制层元素ps, (s=1, 2, …, m) 下的判断矩阵, 并根据特征根法可求得排序向量 记:

矩阵Wij中的列向量是Ci中元素对元素Cj中元素的重要度的排序向量。

步骤三, 构建并计算超矩阵和加权超矩阵。对于ANP模型中准则层与网络层中相互无关准则或元素的权重采用AHP通过两两判断矩阵获得, 而把网络层元素相互影响的排序向量合起来得到在准则ps下的超矩阵W= (wij) N×N。然后以ps为准则, 将ps下的各组元素对元素组Cj (j=1, 2, L, N) 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得到归一化的特征向量 (a1j, a2j, LaNj) T。在比较中, 与Ci无关的元素对应的排序向量分量为零, 得到矩阵A= (aij) N×N。最后对超矩阵 做2k+1次幂运算, 即W (k) =Wzk+1 (k) , (k=1, 2LN) , 直到满足收敛条件:W (k) =W (k+1) , W中的列元素就是网络层各元素的权重。

2.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在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度评价中, 受各种因素影响, 信用度的具体衡量是一个具有模糊性的概念, 影响其大小因素本身也具有模糊性, 故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势在必行, 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 确定评价因素集, 即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信用度评价指标的集合。根据实际情况, 评价指标又可分为准则层、指标层等。准则层相当于一级指标, 如个人信息、职业状况、历史信用记录等。指标层相当于二级指标, 是一级指标的体现, 如个人信息的指标层分为:年龄、现址居住、年限等。

其中:Z为目标层, 表示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信用度;A, B, C, D, E, ……为准则层, 类似于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价的一级指标;A1, A2, A3, A4为准则层A的具体体现, 称为指标层, 相当于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价的二级指标。

步骤二, 构建评价评语集。评语就是定性的描述评价对象以确定其优劣程度, 它用人们熟悉的评价语言来描述抽象的数据。评语集U={优, 良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 该评语集适用于各指标层均评定。邀请10名专业人士, 依据客户的相关信息, 利用评语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 其评语加权系数矩阵为V=[9, 7, 5, 3, 1]T。

步骤三,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逐层对各指标层得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M表示模糊评价的结果, 等于各项权重集与各项评价矩阵之积, 即:Mj=Wj×Rj。

步骤四, 计算综合评价值。X=MV, 若X≥9, 表示个人信用情况应该归于“非常好”;当7≤X<9, 表示个人信用情况介于好与非常好之间, 即良好;当5≤X<7, 表示“一般情况”≤个人信用情况<“好”;当3≤X<5, 表示“差”≤个人信用情况<“一般情况”;当1≤X<3, 表示“非常差”≤个人信用情况<“差”;当X<1, 表示个人信用情况“非常差”。

四、实证研究

案例客户年龄38岁, 已婚, 本科学历, 目前是一家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并在该岗位上工作8年之久, 月平均收入达到10 000元。通过银行按揭贷款, 购买了按10年分期付款的住房, 现在是第6年。该客户每月平均需要还5 200元的债务, 家庭债务收入比为40%。该客户使用本行的信用卡4年, 年均消费金额低于1万元, 信用卡还款有一次违约记录。该客户还拥有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该人无公安、司法不良记录, 曾有过轻微的拖欠通讯费现象。

1. 确定信用评价指标权重。

根据ANP原理, 为计算客户价值指标的权重, 首先需要构建各层价值指标之间的网络层次结构。

在本文中的客户价值评价网络层次结构中, 控制层中的一级指标是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基本情况, 经济状况、职业情况、历史信用记录以及移动支付交易记录等五个指标, 在五个控制指标下各有相应的二级子指标 (即网络指标) , 其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价值细分指标的网络层次结构示意图。在网络结构示意图中, 本文假设五个控制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并且网络层中五类指标体系之间也相互独立。同时, 在五个一级指标中, 假设经济状况、职业情况、历史信用记录以及移动支付交易记录等指标的二级子指标是内部之间相互影响。由于本研究中假设控制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故可根据AHP来计算各自相应指标的权重。为计算控制指标的权重, 首先构建控制层分类的两两判断矩阵, 并且评价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程度由专家根据九分表获得 (见表2) 。

运用几何平均法求控制层指标权重, 经归一化处理后得:W1=0.0776;W2=0.3071;W3=0.1275;W4=0.2832;W5=0.2047。W= (0.077 6, 0.307 1, 0.127 5, 0.283 2, 0.204 7) 即为所求权重。经一致性检验, 该数据满足一致性要求。

同理可计算出基本情况子指标权重为:WA= (0.093 1, 0.156 7, 0.245 2, 0.505 0) 。

由于控制指标经济状况、职业情况、历史信用记录以及移动支付交易记录的二级指标内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故需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本文仅以经济状况下的二级指标债务收入比为例说明网络层次中各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见表3) , 其他指标的权重同样计算。将所算得网络指标之间的权重输入到超矩阵, 如通过表3算得的权重即为超矩阵的第一列与第二至四行的交叉元素。同时, 在超矩阵的第一行第一列表示元素债务收入比指标自己与自己相互比较, 故其元素值亦为零, 又由于其他控制指标的子指标与指标债务收入比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故第一列中其他元素值都为零 (见表4) 。

利用同样的方法可构建信用评价指标的超矩阵 (见表4) , 在该矩阵中,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值都为零。为获得持续、稳定的权重, 需对超矩阵求极限超矩阵。对表4所构成的矩阵求极限, 当k=30时获得稳定权重 (见表5) 。

由极限超矩阵可得到网络指标权重, 即为:Wb= (WB1, WB2, WB3, WB4) = (0.137 4, 0.339 6, 0.212 1, 0.310 9) ;Wc= (wc1, wc2, wc3, wc4) = (0.259 5, 0.259 8, 0.311 7, 0.169 0) ;Wd= (wd1, wd2, wd3) = (0.386 8, 0.355 0, 0.258 2) ;We= (we1, we2, we3, we4) = (0.336 1, 0.208 4, 0.191 9, 0.263 6) 。

2. 商业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信用评价。

本文以某商业银行某客户为对象, 运用本文所建立的信用评分模型对该客户进行分析。以模糊统计试验为依据, 结合等级比重法, 对该客户的各级指标进行评价, 并通过所得的模糊子集隶属度, 求得二级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 进而得到该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信用度评分。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1) 设立评语级及其对应分值。首先,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评价对象优劣程度, 设定评语集P=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非常差) , 该评语集适用于各指标层的指标。在听取多位对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判有经验的专业人士的建议后, 运用评语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 评语加权系数矩阵即为:V=[9, 7, 5, 3, 1]T。

(2) 建立指标层评判矩阵。评价矩阵R为模糊映射所形成的模糊矩阵, 它表示咨询多位银行信用评估专业人员后, 对该客户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察以确定所属等级的结果。每个准则层所含指标的个数确定矩阵的行数, 评价5个等级确定矩阵的列数, 具体如下:

(3) 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依次按照网络层、控制层、目标层的顺序, 对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M表示模糊评价的结果, Mi=Wi×Ri (i=A, B, C, D, E) , 首先, 对网络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然后, 对控制层进行模糊评价。

网络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对控制层的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可得控制层指标的综合模糊评价结果, 即:

然后, 根据目标层各因素的权重乘以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之积, 得出目标层模糊评价结果。

则信用综合评价值为:

由此可知, 该移动商务接纳客户的信用区间在良好级别。从整体上讲, 该客户的信用状况良好, 评价结果与该客户的现实状况相一致。从信用度评价体系的网络层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值来看, 该客户的职业状况、经济状况和个人基本信息三个方面表现较好, 得分均为7分以上, 而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历史信用记录, 得分均在7分以下, 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与该客户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小结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模型, 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 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方法建立了商业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信用多维多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本文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模型, 强调了信用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最后, 本文利用了案例银行移动支付接纳客户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组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模型不仅反映了影响商业银行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 而且对提升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度进行决策分析, 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判断移动商务接纳客户信用度准确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Emel, A.B., Oral, M., Reisman, A., Yolalan, R.A Credit Scoring Approach for Thecommercial Banking Sector.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3;37

[2].Thi Huyen Thanh Dinh, Stefanie Kleimeier.A Credit Scoring Model for Vietnam's Retail Banking Marke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2007;16

[3].杨雨, 史秀红.个人信用风险计量:双边抗体人工免疫概率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29

[4].朱天星, 于立新, 田慧勇.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3

[5].于兆吉, 胡祥培, 毛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信用评级的一种新方法.控制与决策, 2009;24

[6].María-Joséetc.A Multi-criteria Approach for Managing Inter-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Omega, 2012;40

中化化肥尝鲜移动商务 第11篇

“化肥行业是一个面向农资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相比于其他高附加值的行业较低,这也促使了我们必须要以信息化手段来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范贺军告诉记者。

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中化化肥的业务涵盖了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谁也没想到,这样一家看似既传统又保守的央企,率先将移动技术引入企业移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

一次移动的冒险

2013年3月,IBM宣布MobileFirst移动先行战略后,中化化肥便开始部署IBM Worklight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实施中化化肥CRM移动应用。回想当初,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黄卿不禁用了“冒险”这个词——因为当时,Worklight在中国的案例很少,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和应用,在全球都没有可直接借鉴的案例,很多事都要自己摸索着来。

在今天看来,移动应用对于企业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日益盛行,使移动计算成为改变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的重要驱动力,也迫使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如何经营企业、如何与客户和员工相处。IBM近期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90%的受访组织都愿意在未来12到18个月的时间里维持或增加在移动技术方面的投入。

可在当时,虽然范贺军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2011年,中化化肥CEO冯志斌对范贺军的部门提出了一个要求,“以信息化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以前,虽然IT部门一直都参与到公司未来规划的制定中,但一般都是业务部门有管理需求了,才寻求IT部门的协助;而这次,是要通过信息化来主动提升管理水平,想管理所未想、做管理所未做。

作为一个拥有7家生产企业、17家分公司、2100多个分销中心的大型企业来说,面对云计算、移动设备和大数据处理的浪潮,中化化肥传统的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范贺军想到,为何不让中化化肥“移动起来”,把业务员们的工作从田间地头和电脑桌面转移到手机上?

范贺军坦言,从引入移动技术,到制定企业移动信息化整体战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个项目如果使用传统的开发方式,上线时间可能需要3到6个月。但我们用了IBM Worklight跨平台框架进行开发和实施,两个月便顺利上线了。Worklight可以充分体现出管理与运营平台的定位优势。”

以CRM为切入点

一直以来,信息化建设都在中化化肥的转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之前,中化化肥将信息化的目标定义为“支持与保障”,也就是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以信息化的手段为业务保驾护航;2010年之后,中化化肥提出了“引领型”的信息化战略,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公司经营与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在建设企业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时,如何让销售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方便、公司管理层能及时了解全国客户信息、提升客户的体验,同时确保移动信息处理的安全性,都是摆在范贺军面前的难题。

“过去中化化肥并没有统一的市场部门来管理客户,客户分散在各个业务板块和分销网络上,很难进行挖掘和管理。”在范贺军看来,客户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而中化化肥的真实情况是,公司1%的客户贡献了50%的利润,15%的客户就贡献了100%。随着客户量的增长,公司利润并没得到应有的增长甚至还可能下降。“如何更好地挖掘这15%甚至1%客户的价值,管理剩下85%的客户并使其创造‘正能量’,是我们搭建这个系统的初衷。”所以范贺军的团队不仅要解决售中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还要把以前不受重视的售前和售后进行串联,通过系统的整合达到业务的整合。

除了客户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化化肥CRM移动客户端还有效提升了员工效率、完善业务流程。以前,业务人员需要在客户面前填写纸质确认单,返回公司后再将纸质确认单统一录入信息系统,成为电子订单后才能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确认单订单周转时间长,并且在录入系统时一旦有疑问也不能在第一时间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存在确认单不准确的隐患。CRM移动客户端上线后,业务人员一边与客户确认,一边将确认单填写好,之后便可直接发送至后台系统使其生效,不仅保证了信息的准确,还节约了不少时间。此外,管理人员也可通过业务人员随时发回的数据信息轻而易举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并可以通过信息推送向他们发送临时指示。系统还可以将收到的数据处理成直观的图表呈现出来,从而降低了管理者分析数据的困难。当业务人员的移动设备遗失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数据擦除的功能,将被丢失设备上与业务相关的本地数据完全删除并将客户端失效。

“对我们来说,这个项目有四个最重要的意义:一是把握商机,为销售制定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并加以跟踪;二是改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关注正确的人和事;三是加强沟通;四是辅助管理。”黄卿告诉记者,系统上线不到一个月,就迅速推广到17个分公司中。在近一年的应用期间,有些分公司通过这个系统对未成功转销售订单的业务确认单进行了跟踪分析,有些分公司利用这个作为业务人员差旅报销的依据。而通过这个系统的使用,也大大提升了业务员的绩效和客户的满意度。

在线教育“触电”移动应用

通过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在线教育也许可以变得更加轻松、方便。

本报记者 李旭阳

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这是很多教育专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问题。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今天的学习方式正在变得更为多样和有趣。

在步入社会工作后,相信许多职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少壮不努力,老大背单词”。这句说出了很多人心声的话,也成为了在线教育机构拓词(towords.com)公司的宣传口号。如今,这家公司正在尝试采用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将学英语这件在很多人看来乏味枯燥的事情,变得轻松、方便。

拓词成立于2011年,其主要专注记忆算法和学习心理研究。“我们的开发团队是一群地地道道的懒人,拿背单词来讲,他们懒得每天抱着单词书,懒得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懒得为每个单词做标记,更加懒得按照遗忘曲线来复习。”拓词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找到更加简洁的方式,拓词开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使用起来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在初次登录后与拓词约定目标,并进行在线演练,网站随后就会给出当天的学习时间建议。所有的算法全部都在后台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

除了简单的学习方法外,拓词也着重强调了用户的应用体验。在网站成立之初,拓词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com”顶级域名,以保证网站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拓词相关负责人认为,作为教育类网站,“.com”域名能够帮助其树立一个更具权威性及全球认可度的形象。同时,“.com”域名除了在安全性和可信度上令拓词受益外,还有效地提高了拓词的易搜索性。目前拓词尚未做过任何的搜索引擎营销,但是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背单词”,拓词可以排名前三。

同时,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度,拓词在网站上线后,迅速推出了移动客户端。目前,其移动客户端已经可以支持安卓、iOS和Windows Phone三种主流系统,用户数量达到400万左右。如今,拓词移动端的用户已从最初的几十万增长到现在的400万左右。目前拓词网有80%以上的用户在使用移动客户端。

拓词相关负责人认为,教育类网站和移动应用的结合,能够覆盖更多用户的需求。据悉,未来拓词将进一步提升其注重的用户体验,提供给用户定制化的服务。而针对其网站和移动端应用,拓词也将会有不同的调整方案,将网站和移动端应用更好地相互补充。

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探析 第12篇

1 移动电子商务的定义

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 诸如i Phone、i Pad和Android设备等移动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有机统一体。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电商的规模迅速的增长, 而且随着各方面的硬件和软件等性能的提升, 移动电子商务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拓展:网上银行、LBS、微信等等。

2 当前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

截止到目前, 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已经突破千亿的交易规模, 增长的速度与增长后的规模远远是人们所没有想到的。以前的一些限制的条件, 比如智能手机价格、网速的提高、无线上网资费的下调还有传统电子商务向移动端的转移都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1 手机网民人数不断增加

现在,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脑来进行网上的信息服务, 使用手机上网目前成为上网主流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的接入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也都越来越广泛,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出现一个新的格局, 如图2所示。

2.2 移动端的设备性能不断完善

随着智能手机还有平板电脑的当前的快速普及, 广大消费者对于智能终端本身的选择范围也是越来越大, 如今对于移动端所可以提供的内容已经成为消费者在移动终端的选择上的一个重要的参考的内容。更薄的机身, 更注重细节的设计, 更好的用户体验已经是未来的移动智能端的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云储存等新的技术概念的兴起, 未来的移动端的功能也都会越来越全面。

2.3 移动电子商务的各方面的应用不断演化

在以上的软件以及硬件的高速发展的基础上, 使得移动电子商务的触角不断延伸, 现在基本已经可以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它涵盖了金融、信息、娱乐、旅游和个人信息管理等领域。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网上银行业务、网上订票、网络购物、娱乐服务、网络比价、信息推送与分享等。智能手机的推广应用使得基于智能手机的软件平台大力发展, 各种各样的软件是越来越多, 完全符合长尾理论, 使得APP的数量浩如烟海一般。这些方面的进步都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的基础。

3 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中所存在问题

3.1 移动端的网络安全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由于肯定会涉及到交易人的有关于金钱方面的信息问题, 所以移动电子商务在使用的时候的网络的完全性也就变得至关重要。而且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还在很大的程度上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有所不同。目前的移动电子商务的金额的交易一般是通过移动端来绑定某一银行卡或者是信用卡来与卖家进行交易, 由于使用网络完成信息的交换, 使得诸如密码破解、克隆信息、木马病毒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支付的安全有相应的漏洞, 如今所用来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端一般都是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这些电子设备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的相关问题都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的保障的前提条件。

3.2 移动电商的移动支付机制的问题

随着各方面的相关的条件不断地完善, 移动支付的支付方式以及成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的使用习惯, 虽然大部分人都养成了这方面的习惯,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支付机制上的问题。在很多的第三方的支付公司方面, 虽然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关于支付安全和支付费用的一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上由于竞争激烈, 使得很多的支付公司的生存也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银行支付方面, 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使得银行也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服务客户的思维习惯, 开始在服务上做一些改进, 为了多开一些卡, 完全不顾相关的责任条款, 为以后的服务都埋下了相应的隐患。实力不济的电商公司和相应的不规范的第三方支付的公司, 由于交易的规模巨大, 也在很大程度上透支移动电商的生命力, 使得这种电子渠道的安全性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3.3 移动电子商务的移动终端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

智能机由于功能强大, 屏幕较大, 各种的服务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手机终端和互联网进行相应的数据的连接, 数据的交换是智能服务得到最好的用户体验的前提条件, 所有这些行为的发生最后就会造成一个结果, 那就算智能机的电池不够用, 对于平板电脑来说也是一样的问题。还有就是网络信号的覆盖的问题, 信号还不能保证全地域的覆盖。最后就是对于移动电子商务的支持性的设备的技术研发也还需要加快速度。

4 对于未来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前景的分析

4.1 交易规模继续扩大

随着现在类似于苹果, 三星的手机设计的越来越好, 功能和相关的服务也都越来越全面, 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都选择在手机的界面完成电子商务的购买, 下单和支付等一系列的环节。

由于突破了以往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可以更为方便和快捷的完成购买的意愿, 而且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每个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有一个代际的提升, 随着我国的各方面的条件的成熟, 移动电子商务的网购的规模也会出现新的增长。移动购物的安全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改进, 对于将来的购物者来说, 将不会成为关键的影响问题。

4.2 基于LBS的服务将会带来更大的服务商机

最近刚刚兴起的LBS的服务其实就是通过网络的GPS定位功能, 使得可以基于用户的实时位置为搜索条件, 进而对于周边的商业, 休闲和相关的金融服务进行一个筛选, 实时位置的技术也为基于用户的位置来进行相关的广告的投放有了相应的市场需求, 进而多方都可以从中受益。比如基于位置信息, 用户所进行的搜索的服务, 就可以为周边的商家提供广告的投放的服务, 也可以为特定的商家提供不同的客户的流量去向, 以帮助分析用户的需求, 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商业上的业务。

4.3 二维码技术的使用方便了交易发生

很多时候, 客户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商品, 这就是一种购物的冲动, 但是如果不能够把这种冲动很方便的转移到搜索的结果上的话, 那么这种购物的冲动也就不会变成商品的销量。很多的潜在的客户在这个环节就被筛选掉了, 这对于交易的双方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用户的体验没有让他满意, 商家的商品也没有完成销售。但是现在出现的二维码的大量使用, 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应的改善, 提高了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搜索的用户体验。使用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来对信息媒介二维码进行扫描, 就可以很完整的得到想要的信息, 这种方式的使用, 为用户及商家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大大拉近了商户与最终用户的距离, 减少了中间的交易环节。更好的改善了用户的体验的问题。

5 结语

如今, 智能手机的用户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了,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 比如公交车, 地铁, 商场的休闲场所等地方, 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或者平板, 这也为以后在上下班的休闲的时间里进行购物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据权威调研公司的报告, 现在使用安卓系统来进行移动的支付的手机的用户基本占到全部的移动支付用户的六成以上, 而且还在呈一定的速度上升。再加上一些传统的电子商务的巨头开始把资源以及技术都往这方面进行投入, 这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对于未来的互联网的趋势将会有重要的影响。随着3G的普及和4G网络的引入, 网络资费逐渐的优惠, 人们的消费理念和商家的传统理念都在不断的转变, 移动电子商务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 并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的信息服务以及传统的电子商务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目前我国各大运营商基站的大幅建设, 以及无线互联网的大力发展, 现在的城市里到处都可以满足高速上网的需求, 这些移动的信息服务的建设为移动电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如今移动电商的销售额已经不容小视。本文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以及特点开始, 对移动电子商务做出了相应的探讨, 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

参考文献

[1]赵学军等.智能终端发展关键技术探讨[J].电信科学, 2012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移动商务英语】相关文章:

移动商务心得06-26

移动商务复习07-02

移动商务论文提纲08-10

移动电子商务05-23

移动商务论文题目04-07

移动商务信息论文05-06

移动商务论文范文05-11

移动电子商务崛起06-24

移动电子商务组织08-09

移动商务产业链08-15

上一篇:实用性和创新性下一篇:班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