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英语课堂范文

2024-07-10

职校英语课堂范文(精选12篇)

职校英语课堂 第1篇

职业学校中, 许多职高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 尤其是英语更是薄弱环节。中职英语教师普遍感到组织教学困难, 如果还是采取侧重于英语知识的传授, 以教师、课本为中心, 无疑会让更多的职校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可见, 光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职校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势在必行。

二、多媒体教学在职校英语课堂中的优越性

1.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当前, 大部分职校生由于初中时学习成绩平平或低下, 他们往往既无学习动机, 又无学习兴趣。要让那些对英语已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 有动态画面、多彩颜色的多媒体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2. 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一切都由教师决定, 全体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相同的内容。而在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练习。这可以较好地适应职校学生之间英语水平较大差异性这一特点。

三、运用多媒体, 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

1. 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把多媒体作为英语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 采用任务驱动学习、研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等策略, 优化英语学科知识教学内容。本人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1) 利用幻灯片制作名片。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U-nit 2《Personal Information》, 要求介绍个人的一些情况, 我就让全体同学用PowerPoint制作自己的名片, 然后发布在局域网上, 让同学们评评谁的名片做得好, 英文写得棒。这样结合生活实际训练学生, 不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兴趣,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而且还体现了英语教学实用性这一目的。

(2) 利用ACDSee GIF图像制作食物图片。例如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Unit 10《Eating out》, 这一单元列举了世界各地的美食, 为了能让同学们比较直观地看到这些食品, 我特意从http://www.clipartguide.com/clipart.food.html网站中下载了多张图片并制成ACDSee GIF图像。此举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课本学习要点, 还增加了许多各国饮食文化的知识, 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好教材。

(3) 利用方正奥思制作逼真动画。在讲解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Unit 7《The UK》时, 为了简洁明了地向学生讲解英国各地区的地理位置, 我特地用Authorware制作了一个教学软件“the map of The UK”。这样无论我鼠标指向哪块地区, 哪块地区就会自动凸出, 学生一目了然, 站起来口头表达某个地方的地理位置自然也就条理清晰了。

2. 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在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 本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展示式教学模式。所谓展示式教学模式, 就是指教师事先利用Authorware、Power Point、电子表格Excel等微机软件, 制作好教具,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播放, 依此来展示给学习者。这也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教学方式。譬如:我在讲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中Unit 8 Stories时, 我应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课件, 内容包括Revision、presentation、check、summary、homework等五大环节, 在讲课中, 我逐一点击幻灯片, 学生便可以从每张幻灯片中获取信息。

(2) 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例如, 我在教授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Unit12《The Weather》时, 我让学生找到央视频道浏览当天的天气预报 (Weather Report) , 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用英语对各省的天气进行描述, 然后从每一小组中抽出一名同学进行总结。此举不仅活化了知识材料,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巩固了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探究性教学模式。所谓探究性教学模式, 就是运用多媒体资源对当前学科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我主要应用这种模式来开展了英文习作探究。譬如, 学生的习作中如果出现单词错误或者语法拼写错误, 电脑都会在出错的方位呈现红色的下划曲线。只有更改了错误红色的下划曲线才会消失。这有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知, 规范英语习语。

3. 优化职校英语课堂学习模式

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交互化的学习模式。它以内容选择自主化、知识呈现多样化、图文音像趣味化等优点, 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别化、个性化。在多媒体优化职校英语课堂学习模式中, 本人采取方法如下:

(1) 辅助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譬如, 在学习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基本版) 预备级Unit 9《Famous People》时, 大多数学生对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事迹还不是很了解, 我就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他的有关资料, 同学们查找过之后, 纷纷被他的著名演讲词《I have a dream》深深吸引并且对他被人暗害表示同情。这对于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 更好地学习课文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2) 直接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 学生直接运用多媒体网络自己学习。例如, 耽误了功课的同学自己主动从微机中调出要查询的教师教案进行“补课”, 学习课程时间控制自由化。也可进入http://iteslj.org/quizzes/vocabulary.html这一在线答题、自我测试词汇量的站点。该站点练习题量多, 从初级到中、高级, 应有尽有, 并附有答案, 适合各种层次和水平的学生。

(3) 交互式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 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同时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 多媒体成为信息传递的中间媒介。譬如, 在听写英语单词方面, 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输入听写的单词, 再利用局域网的传送功能直接反馈, 教师对单词记忆速度快、正确率高的学生及时表扬。这种手段能激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认词能力,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爱学、乐学,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多媒体在职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 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地理解教材, 掌握教学内容, 但不能代替教学内容, 即手段不能代替目的。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 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这样, 会使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的时间越来越少, 英语课几乎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

(2) 网络内容的丰富性和娱乐性, 往往会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钻进网吧“持久战”, 我们有部分职校学生本身就已经是“网迷”了。这种长时间的屏幕注视不仅会给学生造成视觉危害, 而且也会带来心理烦躁不安、孤僻易怒等人格缺陷。因此, 要在课堂上控制学生独自上网交流的时间。

(3)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并不排斥学科课程的单列教学。系统的英语教学不仅包含语言交际和操练, 还包含语法教学。而系统地讲解语法知识, 未必有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 未必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也是适度为可。

总之, 运用多媒体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又是优化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 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是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职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

摘要:近年来怎样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多媒体图文并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文章探讨的就是如何在职校英语课堂教学上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优化职校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职校英语课堂,学习兴趣,模式

参考文献

[1]霍晓阳.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4) .

中等职校地理课堂教学分析 第2篇

教学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师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的“目标状态”,更能有效规划课堂教学进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中等职校地理学科课堂教学。

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要达到为学习设计教学,学情分析是基础,也即要求教师一改从分析教材入手,而代之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地理知识存量和学习能力的分析作为教学任务研究的切入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专业学习需要为唯一目的来规划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这就致使地理学科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被无情地打入冷宫。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这些是学生终身发展不可缺失的,也是其他课程所代替不了的。因此,教师必须跨越地理教学唯职业学习需要的价值取向误区,而代之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现代职业教学理念。

教学任务分析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也是教学规律所决定的。一堂课的新授内容都必须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样才可能将新知纳入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既要分析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能做些什么、能说什么以及“实际是什么”等问题;又要预期地理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必须达到的状态,它反映了教学任务、学习目标等“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明确了“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两者的差距,才有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当教师把学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时,教学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与意义。否则,教学只是教师单向“教”的活动,只完成了课堂教学形式化的任务。

二、职业分析: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一般情况下,教师总是将教材作为目标状态的来源,聚焦教学任务,就是分析教材内容、完成备课环节中的备教材这一个过程。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归属于专门教育,面向职业,通常是按职业(专业)要求组织教学,这也就导致了中等职校的地理学科常常因其对某些专业的针对性不强,而不能单列为必修课程甚至选修课程。即使出于专业需要,地理学科也免不了常常处于一种从属地位而不被人们所关注。

正是由于不同的专业对地理学科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教师又无法在中等职校地理教材中找到专业针对性强的通用教材,所以不同专业的地理学科教学的目标取向上也相差甚远。地理教学任务分析,还就要求教师能从未来职业对人的需要和现在专业学习对学生知识基础的要求两个方面出发来确立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而教学内容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确立的。内容是载体,任务是目的。对教学任务的分析,除了要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外,还有就是重组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突出地理学科知识与职业知识的有机整合。要达到上述要求,其一,教师要较强的课程意识。不同专业的地理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要体现地理学科的职业(专业)特色、职校地理课程实施中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开发者。其二,加强地理学科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地理学科教师要与专业教师一道通过对某些具体职业(专业)岗位分析,明确职业(专业)岗位对人才的地理素质要求,并共同确定特定专业的地理学科教学目标。这种特定的教学目标既体现了地理学科自身的价值取向,又能较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好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准备。其三,从专业(职业)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突破地理学科原来的知识体系,致力于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与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融合的富有职业特点的地理课程体系。在职校地理教学任务分析时,教师在固守地理学科自身最基本和核心原则的基础上,要做好对地理知识的删节、补充、拓展、综合等,从而保证地理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与职业知识相互相联结、与实际的职业活动相互联系。例如,在化工类专业的地理教学中,应以“环境保护”作为教学重点,突出“环境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尽管现代课程理论要求我们突破“教材中心”,但并不否认教学中教材的重要地位。学科知识体系的组织形式也是通过教科书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内容也是以教科书为载体。教学任务分析,在学情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同时,有必要围绕课程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展开,并进行科学处理。中等职校地理教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教材分析,明确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师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每章节的编排意图,然后将这些通过分析、理解,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并选择提供对学生的相关教学地图、地理数据、专业资料等。如《海运经济地理》中的“国际大宗货物的运输”这一章内容,是在前几章节较为系统、全面介绍各大洋、诸海域、重要通航海峡、国际运河、国际大陆桥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述世界海运大宗货物的生产布局、货流规律与海运航线等,是对前几章节内容的综合与运用,也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但对于不同的专业,如船舶驾驶、国际航运、外贸运输、海事法律、国际贸易等,这一章节的教学要求及侧重点又各不相同。

如何用微课“激活”职校英语课堂 第3篇

关键词:微课 激活 职校 英语课堂

微课对推进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微课引入到职校英语教学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不足。微课程的短小、快速、精辟、参与性强、内容随意等一系列特点是与职校英语课程的知识模块化、授课要求灵活、话题场景化及交际实用性等特点相吻合的。

职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注意保持力等相对较差,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因为英语基础薄弱,对学习英语缺乏信心与动力。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很难互动,甚至出现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要解决这一困扰老师们许久的问题,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微课模拟了精美的工作学习情境,设计了科学的学习过程,配以精彩的动画与配音展示,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起到冲击学生视听觉感官的效果。另外加以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法,用直观的画面去表述抽象的知识,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学生重点、难点知识,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以此良性循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和保持相对持久的学习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在职校的英语教学中巧用、善用、活用微课,不失为职校英语教学中突破学生懈怠、教师茫然、学不得法等瓶颈的一剂良药。

一、巧用微课,翻转课堂,打破传教学统模式

在传统意义上,“课”是什么?它由哪些要素构成?一堂课离不开六个要素:课时、课室、教师、学生、内容、方法。这六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六面体,也就是正方体,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传统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教师和学生容易排除外界的干扰,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与学。教学设计一般是按照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的三个步骤来实施。学生在课堂内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外就是通过复习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现知识的内化。

微课作为一种辅助性数字化教学资源,既可以辅助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终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精挑细选相关的视频资料,结合精炼语言,利用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各种版面设计,提前录制好每一节的微课给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时间,按照个人水平把握学习进度。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前就实现自主、个性化学习。

到了课堂上,教师不再是扮演舞台演员的角色,不再成为学生们成堂关注追随的对象。教师退居幕后,扮演导演的角色,把自己事先写好的剧本,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一幕接一幕地上演就可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体,而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引导组织、概括补充。学生们按照导演的指引,一步一步地完成任务,最终达到目标。这样的课堂既解放了老师,也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师生之间真正互动起来。如此一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就随着微课的有效应用而被翻转过来了。

值得提醒的是,要想真正有效利用微课去翻转课堂,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媒体进行精心设计,结合趣味性、简明性等特点去设计制作微课。在教学环节上去繁存简,去伪存精,不再以花样多活动多取胜,而是要增强活动的目的,科学合理设计安排教学环节,突出重点。教师要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主要目的,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获取输入信息,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善用微课,创设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渗透行业、企业因素,将行业标准和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真实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体现在课程改革中,形成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内容,在真正教学过程中去实现和落实。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也应该为实现专业目标而服务,突出应用性,力求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创设实际工作过程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有初步的工作体验,也可以帮助学生提早轻松实现角色转换。

常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对工作岗位上所需的英语知识理解不深。微课的其中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可突破时空的束缚,利用微课进行逼真的模拟和再现,拓展知识,丰富了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知识营养大餐。

根据信息传播理论研究,人类对于“声音+动态影像”的感知,要好于对单纯声音的感知,而单纯声音的感知要好于纯动态影像的感知,纯动态影像的感知要好于静态影像的感知。根据这个原则,教师在利用微课制作英语教学课件时,可以利用各种视听工具,由具体工作情境入手,模拟创建趣味性强、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无声有声化,将静态动态化,配合优美柔和的解说或者英语录音,在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聚集课堂,让学生在特定的英语情景中接受英语的熏陶,培养语感,使学生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視听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让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因此,将微课有效地应用于职校英语课堂,联系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联系生活与社会,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去设计和表演教学流程,将网络、数字、图文、声像集聚一体,便于向学生展示职业工作场景,如临其境,并最终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当中,提高教学效果。

三、活用“互联网+微课”,打破束缚,课内外无缝对接

微课容量小、时间短、碎片化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碎片式学习,而且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其次,微课形式丰富、类型多样、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所需。再次,微课易于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终端传播,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碎片式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环境的限制。多次重看、倒播、快进、画面暂定等便利功能,使得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点淘汰,只重点学习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自行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或者课程,反复多次进行学习,直到明晰为止。

利用“互联网+微课”的优势,将英语课堂延伸到课前、课后。借助网络或者手机终端,开发建立职校英语课程的微课资源平台,设计开发与职校英语课程相配套在线学习资源,对原有课程体系中的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改造,并制成一系列时间长度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微课视频,集中上传到学校的教学平台终端上供学生自主选择与学习。学生们利用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以固定专用账号登录后进行学习,学习后进行相应的测验以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在线完成和提交,后台记录每一个学生学习进程并提供学习效果评价及反馈,方便教师进行后台监督跟踪,最终形成一种“微课程+微测验+微评价”的在线学习模式。

课前的热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以“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实现导学功能,在课前就帮助学生学习新的词汇、句型、语法等重点难点知识,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梳理回顾已学知识点,为新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激发学习兴趣等,即等于在课前已经帮学生扫除障碍,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教师同样利用“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单”的方式实现课后的延伸,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扩展学习、迁移应用,能检验学习效果,完成知识内化,及时发现自己薄弱环节,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同时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防止遗忘,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

此外,这种学习模式,从学生的角度说,最大的价值是有助于自主安排和自主选择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登录资源平台,找到所需学习的内容,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点,还可以反复观看反复学习,而不必通览整堂课。这种学习方式的出现,颠覆了以往的个别辅导方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更能够针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自主地、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完成学习,夯实基础,大大缓解了学困生的问题。

四、小结

职校英语课堂 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口语教学,翻转课堂

一、研究背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翻转课堂恰是一种创新的尝试。翻转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顺序颠倒, 实现知识内化的提前, 其优势得到了国内外认可。然而, 近十年相关文献研究显示,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仍然处于理论讨论和模式设计阶段, 外语方面应用相对较少。 因此, 探索翻转课堂理念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它将为中国真正实现翻转课堂提供更多的案例和经验。

二、文献研究

1.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 哈佛大学埃里克·祖尔教授是实施此模式的第一人, 他创作了同伴式学习的方法。 祖尔将学习分为两步: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 “同伴式学习”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 机辅教学可以帮助知识的传授。 2000年富兰克林大学教授Mull·B在他的一书《颠倒线性代数》中提到知识传递应提前到课堂知识内化之前。 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于2013年1月31日演示了实施翻转的过程 (张金磊, 2012) , 这一举动使得该教学模式更受欢迎。 2011年萨尔曼·可汗 (Salman·Khan) 在TED上做了关于翻转课堂的演讲, 自此翻转课堂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1) Jackie Gerstein翻转模式:Jackie Gerstein的四个教学活动设计为实验实施、概念探索、演示和应用及意义搭建。 (2) Robert Talbert模式:Robert Talbert将学习过程分为知识的传授和吸收 (Robert Talbert, 2011) 。 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 做指导性练习、解决问题;课上进行测评和反馈。

3.国外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王安琪统计了国外在英语教学方面翻转课堂的研究, 发现只有7%的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了翻转模式。

4.中国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献统计, 到2014年6月, 翻转课堂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大多数都是理论研究。 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首次实施了模式, 但还处于探索和学习阶段, 学习效果并未见明显改善 (明娟, 2014) 。 聚奎中学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 82.9%的学生喜欢翻转教学模式, 8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100%的教师接受翻转模式并愿意继续实施下去 (王安琪, 2013) 。 可见, 翻转课堂在我国很受欢迎。

5.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理论

(1)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能管控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K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掌握学习策略并利用策略学习的能力。Jeffries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无任何指导下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Kelly Walsh将建构主义定义为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和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活动, 情境、合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自主学习体系的四大要素。

三、翻转课堂理念在职校口语教学中的研究设计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索职校学生是否接受翻转课堂模式, 该模式能否有效提升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2.研究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促进英语口语教学?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级学前教育专业A、B班学生。 每班27人, 两个班为平行班, A班为控制组, B班为实验组, B班采取翻转课堂理念进行口语。

4.教学内容的开发

翻转模式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视频、PPT、书上的内容和一份学习引导单。 引导单上列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 学习步骤和完成学习的时间,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视频内容

教学视频分三个片段, 每段时长约10分钟。 (1) 主题介绍和相关短语、表达法和功能句型介绍; (2) 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用法讲解; (3) 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的区别和用法。 本实验采取DV录制, 用A4白纸代替黑板演示。

6.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活动设计

(1) 小组竞赛:学生分为4或5人一组, 每组完成两项任务: 在纸上列出5个动词短语和国家名称。 例如动词短语:see that film, have breakfast , open the window, tidy your desk, comb your hair 。 国家名称:Australia, Japan, Africa, France, Russia。 在另一张纸上写出动词短语中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 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 小组顺时针传递第一张纸, 接到任务后, 小组要求在2分钟之内列出动词短语中动词的过去分词。完成后逆时针传回, 各组进行评分, 每个1分, 共5分。第二项活动为小组内问和答。

(2) 小组讨论:教师在PPT上呈现4个主题, 每组选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讨论。 10分钟后, 要求每组派代表做相关话题陈述。 整个过程由教师评分。

(3)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效果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前学生的学习内容完成率, 课上参与情况和课堂表现, 期末考核为总结性评价。比重分布为课前自学完成情况20%, 课堂表现40%, 期末40%。

(4) 期末测试方式和评价标准:口语考试以对话的方式进行, 主要测试学生能否在合适的场合下有正确应用时态的意识。 评价标准从语音、听力反映和流利度三方面进行考核。

7.数据收集和分析

(1) 本实验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课堂表现和情感态度。 评分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 学生课上的表现由两方面的得分构成, 即学生对小组的贡献值, 整个小组的表现得分。 (2) 总结性评价。根据期末数据分析, B班的口语水平明显比A班学生有了明显的优势, B班的平均分以上人数达70%, 而A班只达到41%。 另据笔者观察, B班的大多数学生在听说方面表现得更加自信, 尤其在接话题时显得更机智和巧妙, 基本上能够运用正确的时态谈自己的经历, A班的学生在流利度上和自信心方面表现较差。

四、学生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

问卷分析显示, 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积极的态度。 98%的学生愿意通过此模式学习, 88%的学生认为翻转模式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希望继续以这种方式学习。 学生们认为通过翻转模式学习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并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五、研究发现和反思

本研究证明翻转课堂确实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几乎100%的学生愿意继续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 此项研究也表明翻转课堂提升了口语教学水平。

此次研究仍有不足之处。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 缺乏翻转课堂模式实践经验, 在设计、组织和管理小组活动时, 有时方法考虑欠缺,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2]Jackie Gerstein user generated education.wordpress.com-July 8, 2011 10∶06 PM November A, Mull B.Flipping learning:A Response To Five Common Criticism[EB/OL][2012].

[3]明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Salman Khan, 蔚蓝.用视频教学课程重塑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05:122-124.

[5]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6]张祖忻.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新时期职校英语教学思考 第5篇

针对新时期的职校生特点,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主体观和语言教学现,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 者:华琴芳  作者单位: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学主体   语言运用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校英语课堂 第6篇

关键词:农村中职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分析;打造有效课堂的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个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由于中职学生原有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兴趣,又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往往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放松甚至放弃对文化课的学习。而英语课又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课之一,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搞好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下面就农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和如何“打造有效英语课堂”做个粗浅的分析和探究。

农村中职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1.生源因素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中上等学生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就全部来自升入高中无望的中下等初中。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更是文化课中的“矮子王”,正其谓“英语好了不上职校,上了职校英语好不了。”这句民俗是对目前农村中职学校生源英语水平较为贴切的概括,学生英语基础显而易见,所以中职英语教师面对的群体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2.心理因素

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均为16-19周岁,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也容易为环境所左右,有很多优点,也有明显不足。他们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是应试教育失败的承担者,相对普通高中学生他们更是一个弱势群体,一般地说,他们的弱势表现在:家庭经济状况不富裕;尤其是单亲家庭比例较大;为此他们对个人发展前途表示迷茫,心理压力较大,表现在:

(1)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甚至流生。

(3)学习的认知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4)学习动机缺乏。不少职校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5)学习焦虑心里严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3.学校因素

农村中职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主的技能教育,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是中职校评先、评优、评星最重要的标准。因此,中等职业的学校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此外,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化课的全面提高。其实,这样一来,整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较低,缺乏自信,形成恶性循环。

“打造有效英语课堂”的探究

针对上述对农村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的分析,就如何“打造有效英语课堂”提几点建议。

1.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信和兴趣

目前大多数人还保留着传统的人才观,他们认为,只有上了普通高中,考入正规院校,才是正道,这样的学生才是人才。殊不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国家提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战略性方针,连续几年的职业教育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加大,蓝领高薪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我们应该摈弃传统的人才观,“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以自己从身职业教育为荣,应该竭尽己力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合格的中职人才。迎合市场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中职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其发展的规律,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这部分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中职校就应确定什么样教学培养目标,中职教育只有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编写校本教材

按照常规要求,中职英语课和其他文化课一样,教学应当依据我省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开课时数进行教学活动。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课基础差、能力差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使中职文化课教材已难以适应现在的中职文化课教学实际。所以,我们教师要有全新的课程意识,要在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促使下,根据相关理论和自己面临的现状对手头的英语课定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以培养学生的一般口语交际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保证,有选择、有扬弃地对教材进行整合。根据必需、够用、实用、规范的原则筛选教材,教研组研究编写校本教材,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内容为必学知识,挑选与专业相关,能同学生的职业能力联系得上的内容为选修知识,以能拓展学生视野,启动学生思维和感受能力的内容为必学知识。通过对教材进行精心筛选,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既可为“优生”提供拓展知识的空间,又能完成对学习困难者的基本教育任务。对自己所任相关科目进行适当调整,以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实在在地达到学有所长,教有所用,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的教学质量,发挥英语的语言功能。

3.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上多下工夫。英语教师要在平时下苦功,努力利用一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枯燥、呆板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寓教于乐。创设母语化的教学环境,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反馈,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想听、听懂,使学生充分领略英语是一门很美的语言,逐渐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行为。适当调整书本知识结构,不能照本宣科,应结合不同学生的需要优化知识结构,进行一些必要的删减和补充,实施分层次教学,落实因材施教。

(2)抓好课堂。课堂导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其前提是通过所用的方法引起教学对象的注意。一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任务达成,我们就要简要地点明课堂教学的内容,讲清课堂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同时,多给时间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学习。课堂导入所用的材料、采取的手段要新。就目前的学生而言,他们对新事物或新信息的吸收程度胜过成年人,同时他们对陌生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性,因此,一方面要选用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的教学材料,另一方面在展示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应该凸现时代的特征,如选用动画、卡通以及电影中的片断,更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同一年级的教育对象,课堂导入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对教学过程中手段的新鲜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延续他们少有的学习热情。

4.提高重视,加大投入

职校英语课堂 第7篇

一、中职学校英语课堂的现状

中职学校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专。现在大学本科、大学专科招生人数近十年来在不断增加, 中专学生的生源质量和数量也随之逐年减少, 报考中专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基础都不理想, 尤其是英语。

基于以上原因, 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 英语是外语, 大多数学生心理上产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其次, 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致使课堂气氛枯燥。本来学生基础就薄弱, 加之这多种因素影响, 导致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学习士气低落。

二、有效提问的实质

课堂提问, 是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 来展开活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问题, 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师问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更加优化。

课堂提问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其影响是两方面的, 运用得好, 就会事半功倍, 运用得不好, 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能力, 而且老师过多的无效的提问, 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重心偏离。因此课堂提问之前, 老师们也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通过课堂提问的含义, 能够明确课堂提问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老师设问——学生思考——老师点拨——答案定论。这样的四个环节,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 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1.老师提问

我们都知道, 老师在传统的课堂中地位是十分权威的, 如果不能恰当地调整老师的自我地位, 这种提问交流就会受到影响。其次, 老师设置问题时, 难易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 一定要设置有吸引力的问题, 学生热衷思考回答的问题, 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2.学生思考

在这个环节, 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否激起学生的思维, 都是值得疑惑的。因此, 老师应该在设问前, 掌握学生的整体与个体的情况, 做到提问对象的均衡性, 这样老师才能很好地预测到学生的反应, 反应有哪些情况。当然提问后, 也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3.老师点拨

点拨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 而不是替学生说出答案, 老师要试着解读学生的答案, 再引导出完整答案。另外, 要留空间评价学生, 怎样去评价学生的答案, 也是需要讲究的, 要做到有效评价学生。

4.答案定论

每一个问题都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完美的答案, 这样学生才能从中学到知识, 切忌老师夸夸其谈, 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

因此, 老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 是指克服课堂提问中的种种弊病, 把前面提到的四个环节都做好, 才能把提问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三、有效提问对课堂的影响

课堂提问, 对课堂的影响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我们前面已经详细地分析过。此处, 要探讨有效提问对课堂的影响, 那就是指谈论课堂提问对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1.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

这主要是在老师的提问环节, 老师在课堂中, 抓住合适时机, 设置疑问, 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激发他们主动的去思考,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主动寻求答案。课堂中师生的有趣的谈话, 有利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把整个课堂结构, 由老师“讲堂”模式转变为学生的“学堂”。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老师在课堂中不失时机地提出新颖的问题, 多样化地设置问题, 分对象地抽问, 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沉默, 让台下的学生听众, 主动参加到课堂中来。另外, 趣味性的提问, 活动式的课堂, 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兴趣, 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的学习自然就主动了。

3.有助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相互交流

老师在课堂中, 有效地向学生提问, 学生给老师回复的答案, 有利于老师把握教学现状, 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从而制订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案, 保证整个教学的质量。

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和学生有了一种问答式的交流, 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易于被学生接受。这种老师角色的转换同样, 有助于师生间良性情感的培养。

另外,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就是需要多说多练。老师在课堂有效地提问, 让学生思考并组织语言回答, 有利于学生练习口语增强表达能力。

4.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老师无论在课堂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 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 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有效提问, 既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又能对学生的口语练习起很大的帮助, 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整体水平提高的目的。

5.增强学生自信心、自尊心

老师在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学生回答了, 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一个评价, 以鼓励为主导, 重复学生的答案, 详细地为学生解答, 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感觉自己没有被忽视, 而且还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答得如何。

老师适度的赏识和肯定学生,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许一个眼神, 一句鼓励, 就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同时带动起带动整个班级学习的积极性。

6.加强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在课堂中老师有效提问, 师生之间就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 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只是知识之间的交流, 还有对学生个体情况的了解和认知。师生之间的问答, 有利于老师更完整地了解学生, 引导学生学习。

课堂上, 老师留时间给学生思考, 让学生表达, 给予了学生表达个人情感、个人心理的空间。举个简单的例子:课堂上, 有些学生内向, 可能从来不会回应老师的问题, 从来都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老师在提问时就要兼顾到各种性格的学生, 调动起那些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 让课堂属于所有学生的课堂, 其实也是一种成功。

摘要:兴趣, 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老师。英语是一门语言, 也是很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激发自己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提问, 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方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课堂现状,提问实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施亚芬.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提问的事物及对策[J].广西教育, 2009, (3) .

[2]支景嫦.课堂提问与中职英语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张连凤.中职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缺失及其思考[J].科教文汇杂志社, 2010, (17) .

[4]李小宁.浅谈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技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2) .

职校英语课堂 第8篇

一、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人们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地位、性质、要求的看法不尽相同, 导致目前各地区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致, 教学要求也不一致。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具有行业特点的技能性人才, 中职校教学模式越来越倾向于技能型教学。广大英语教师锐意进取, 兢兢业业, 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 仍存在很多问题, 影响着中职校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英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 仍存在严重的满堂灌现象。有的学校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 很多英语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源, 而学生则是教学过程的客体, 是被动的接受器。教师教学按部就班, 缺乏创新, 英语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而这种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法为主的课堂模式, 严重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 大部分时间是教师领读单词、讲解词汇用法、翻译课文、分析语法等, 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 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分析, 去实践、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视了语言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导功能, 忽略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2. 各地区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致, 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

近几年, 中职校英语教材层出不穷, 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选用的教材也不一致。这一现象导致各校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 教学资源无法共享, 区域性教学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大部分英语教学过程仍偏向应试教育, 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以至于不少学生毕业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不到相关职业的要求, 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此外, 部分基础英语教材内容繁杂, 难度较高, 偏重语法教学, 与学生所学专业偏差较大, 加大中职生学习难度,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3. 中职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 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

目前, 各中职校学生英语程度差别较大。成绩优秀的学生词汇量丰富,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日常对话得心应手, 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而有些学生初中没毕业, 有些甚至只有小学水平, 甚至个别学生不知道二十六个字母的正确书写方法。这一类型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 学习缺乏动力, 更无明确的学习目标, 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被动应付, 课堂交流不畅, 课余时间也不主动复习, 日常用语交流少, 大部分学生厌倦学习英语, 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

众所周知,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 其作用在于交流应用。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和课堂枯燥乏味等原因, 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惧怕心理和沉重的心理压力。据观察, 部分学生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一般, 不知所云, 无法融入课堂活动中。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笔试成绩不错, 但因没有受过专业的听力、语音方面的系统训练, 进入职业学校以后, 他们普遍感到听力、朗读有困难, 课堂交流有难度。有的学生因为语音语调的偏差, 羞于启齿, 英语口语水平较低。

二、增强中职校英语教学实用性的方法和途径

基于以上问题, 笔者认为, 要增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师资培养,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

教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要改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必须先从教师自身入手。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 在课堂引入竞争机制, 以合作学习的方式,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 录像等现代教学辅助设备, 丰富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组活动、小组竞赛、趣味游戏, 名曲欣赏等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例如, 在《英语》基础模块二Unit 9 Everything is made in China!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通过词语风暴活动, 以竞赛方式拓宽学生在产品原材料方面的词汇量。而在对话练习环节, 先通过跟读学习课文对话, 再观看相关购物录像, 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对话训练。

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还可以与专业课相结合, 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营销实训室现场再现购物情境的对话,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操练英语对话, 真正做到身临其境。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分别在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现场分角色模拟表演相关情境的英语对话。这样的对话训练环节,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既适当降低难度又层层深入, 语言情境真实, 更能达到掌握主要交际用语的目的, 效果显著。

2. 正确定位, 合理选择教材, 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在中职校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中职校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专业的要求选择教材, 可将校本教材和基础教材相结合, 适当增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料, 拓宽学生的视野, 加大英语教学的职业倾向, 突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兼顾读写能力的提高。近期我校选用的中职校英语教材已改变传统模式, 倾向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应用。但是受课时、专业、教学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教学内容仍有部分缺陷, 教师应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听说读写训练互为渗透, 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教材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语法知识, 校本教材注重听、说、读、写训练, 二者应有机结合。还可以适当补充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辅助教学资料, 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可以多学习与商品营销相关的内容。例如广告、产品说明书及维护说明、业务信函、合同书以及简单的营销报告等, 引导学生有计划地涉足不同类型的文章, 主攻营销方面的口语对话, 让他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社会和语言使用环境, 加大英语教学的职业倾向, 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 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拓宽知识面, 要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的、实用的英语学习材料, 与时俱进。

3.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重视口语教学, 切实提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群体, 对他们的英语教学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职生因为英语基础较薄弱, 存在着一些自卑心理, 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对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对英语毫无兴趣, 甚至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但是后进生也有上进心, 他们也渴望进步, 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如果教师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 他们便会产生一种求知欲, 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要因材施教, 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后进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 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过程宜设置不同层次的活动任务, 鼓励合作学习, 互帮互助, 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正所谓, “信其师, 听其道”。对后进生要加以表扬和鼓励, 给他们信心, 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 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么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职专生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考虑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在课前准备阶段应精心设计一些情节丰富、切实可行、富有感染力的导入活动, 多鼓励学生, 并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情况纳入学期总评成绩中, 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水平。

要增强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所学专业, 寻找或创设专业情景, 让乏味的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绚丽舞台, 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学习。课堂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 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空间时, 冲锋陷阵的是学生, 摇旗呐喊的是教师, 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 同时也造就了教师。

因此,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 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课时, 加大日常英语口试的力度, 扩大英语交际口语训练的范围。在日常口语操练以及口试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断句停顿、保证对话交流的顺畅, 让学生敢说、能说、愿意说英语, 充分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 如:英语单词接龙竞赛, 英语角、英语朗读竞赛、英文歌曲欣赏、英语口语训练, 英文求职面试技巧讲座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总之, 应利用一切空间、时间及手段提高学生对听说的兴趣, 强化他们的听说能力, 切实增强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三、结语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教与学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教的策略要靠学去贯彻, 学的策略要靠教来引导。中职校英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 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还要敢于让出讲台, 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能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相关专业的英语技能, 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增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提高中职校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韩永国.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4) .

[2]张巍, 刘罡玮.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方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 (1) .

职校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第9篇

关键词:职高数学,因材施教,课堂导读,小组讨论

一、在职高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他承认存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 我们的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 严重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阻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2.符合职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有的是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基础不扎实, 影响后续学习;有的是学习方法不科学, 事倍功半.进入职校, 大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自信心不强, 对学习特别是数学不感兴趣.但谁也不能否认数学对人的影响, 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对学生世界观和精神品格的形成同样具有潜在和明显的影响.例如, 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推理意识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直、诚实、不轻率盲从的道德品质, 养成尊重真理的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 并促进思维的批判性、组织性等素质的发展.再如, 数学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职校的数学老师普遍认为课难上, 但我们不能放弃信念, 应努力寻求一条适合职校数学教育的道路.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数学具有畏惧心理, 学习上的差异、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学生基础较好, 对新知识接受较快, 有升入高职的强烈愿望, 成绩较好;有的学生脑子很聪明, 一旦投入, 效果很明显, 但不能持之以恒, 意志薄弱, 成绩不稳定, 这部分人在职校中所占比例很大, 如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那职校的学风会大大改善;还有的学生基础一般, 智力一般, 如能改变学习方法, 成绩是有希望上去的;还有的基础很差, 学习有困难, 成绩很差, 虽然偶有认真学习的愿望, 但心有余而里不足.如果对这几种不同的学生施与同样的教学, 成绩好的学生思维难以拓宽, 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变得越来越吃力, 逐渐产生厌学心理, 最终放弃学习, 而且影响其他同学, 受影响的同学也逐渐不留心上课, 造成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学风下降, 最终影响学校稳定.进行分层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听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让他们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 树立信心, 而且把这种心态迁移到其他学科, 最终使他们的心理能健康发展.

二、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分层教学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和测试分层几个方面.在学生分层上, 可把全班学生按素质由高到低分成A, B, C三层, 分层时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 分层不分类, 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 使学生在情感上能接受分层, 使学生认识到分层的目的是促进他们发展, 等学习上取得进步后可跳到上一层.学生分层确定后, 其他几个方面的分层都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每层学生的实际差异科学制定.在实施分层教学时, 课堂教学分层的实施效果无疑是决定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步.教师在课堂分层教学中既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课堂教学如何进行, 完成每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便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课堂导学、小组讨论、点拨解疑、分层练习四个环节解决, 下面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例进行说明.

本节内容的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A层学生: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产生的背景,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加深对函数一般概念的理解, 掌握已知终边上一点求三角函数值的解法及其变式题和综合题;通过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渗透函数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培养这层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归纳、类比能力, 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组织能力.

B层学生: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产生的背景,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掌握已知终边上一点求三角函数值的解法及其变式题;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培养这层学生的观察、类比和计算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C层学生: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产生的背景,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掌握已知终边上一点求三角函数值的解法, 通过模仿例题, 会做课本配置的练习题;培养计算能力, 树立学习信心;通过小组讨论,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具体如下:

(一) 课堂导读

学生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开展自学, 这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 又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自学前教师先要设计符合各层学生能力的学习提纲, 为学生创设分层学习的环境, 这就是课堂导读.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可做指导, 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中, 教师可这样设计学习提纲.

问题:

(1) 锐角α的三角函数是怎样定义的?能否应用于任意角?

(2) 如何将直角三角形置于直角坐标系中?假设α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用 (x, y) 表示, OP的长度用γ表示,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又可用什么量来表示?那么α的三角函数用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怎样表示?

(3) 以上的三角函数的坐标定义法适用于任意角, 写出α是第二、三、四象限角时的三角函数并画出图形.

(4) 比较各个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有何不同?

(5)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6) 对于一个确定的角, 三角函数值是否会随着点P在终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为什么?**

(7) 根据函数概念解释一下三角函数为什么是α的函数?**

(8) 什么是单位圆?点P取在终边的什么位置,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形式上最简洁?是怎样的?*

(9) 若α的终边在坐标轴上, 那么α的三角函数能否仍然用第 (8) 小题中的结论来定义?以undefined为例进行说明.*

练 习

1.已知角α终边上有一点P (3, -4) , 求α的三角函数值.

2.已知角α终边上有一点P (-3, 0) , 求α的三角函数值.

3.已知角α终边上有一点P (2, -3) , 求α的三角函数值.

4.在单位圆中, 用坐标定义法求undefined的三角函数值.*

5.已知角α终边落在直线y=3x上, 求α的三角函数.*

6.设第二象限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m, 12) , 且undefined, 求m的值.**

7.已知点P在角α终边上, 又点P横坐标为-3, 到原点的距离为undefined, 求α的三角函数.**

学习提纲中的**上只对A层学生要求, 对培养A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只对A, B层学生要求有助于培养B层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无*的对A, B, C都要求, 有助于培养C层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 小组讨论

教师课前先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人小组, 每组包含了各个层次的学生, 目的是小组内上一层学生可启发指导下一层学生.

课堂导读后, 学生有秩序地按原先排定的小组对提纲中的问题分组讨论.讨论时, 对每个问题可各抒己见, 经过讨论、交流、争辩, 使C组学生在A, B层影响下, B层学生在A层影响下, 解决了对应问题, 且对上一层问题有所了解, 开阔了B, C层学生的视野, 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提高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主动性.然后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回答提纲中的问题, 先回答简单的, 再回答难的, 每组回答几题.

采取小组讨论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后, 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好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了”的弊端.A层学生在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时, 还要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辅导, 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还建立了责任心;C层学生通过努力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激发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三) 点拨解疑

对提纲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应集中讲解, 明确结论.

(四) 分层练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 比如上面的学习提纲中的7个练习, 要求A, B层学生对低档题目 (无*的) 快速反应, 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 但可以不解, 重点是解决中档题目 (打*的) ;要求C层学生认真解答低档题, 回答了简单题, C层学生增强了信心, 又为他们解决中档题打下了基础;对于高档题, 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思维适当处理, 在设计高档题时, 尽量使B, C层学生够得着, 受启发, 使A层学生学有所得.

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 因为有了符合各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要求, 基本杜绝了以往因听不懂而睡觉的不良现象.

三、小 结

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有许多优越性, 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究, 一个班级学生的程度有好坏, 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引导, 使学生间能互相启发、帮助、激励, 而不是互相干扰, 有较大难度, 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浩.数学分层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09:62, 6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数学 (基础版)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06:154, 155, 156.

职校数学课堂的现状和思考 第10篇

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职校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们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钻研,逐渐适应了新形势,但是数学课堂教学仍不尽如人意。课堂上一部分学生热热闹闹,一部分学生偷看报,个别学生偷懒睡觉,学习效率很低。数学课堂教学中尴尬局面的时常出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每节课到底讲多少?怎么讲?如何问?

2.数学课上学生到底怎定位?课堂上问题学生怎么办?是舞大棒还是吃糖果?

3.教材到底如何用?是抛开教材或蜻蜓点水还是仔细打磨?

4.数学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模式?是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而定,还是按照上级推广的模式?

5.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

新课程教育实施面临很多困难,对于上面的问题,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做了摸索,可收效不明显,数学教学新课程理念始终得不到有效落实。通过培训学习,结合教育专家经验,我作了如下思考。

首先,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由原来的填鸭式变为满堂灌。要学习专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每篇课文设计问题要问的到位,要有层次,问要问得有趣,要问得艺术,好的提问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课堂提问需要智慧,更需要爱心。余映潮教师说得好,要能设计“牵一发能动全身”式的主问题。问也不能一问到底,也不能问的没价值,老师不问,让学生问,问半天也没问出东西来。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生存有价值的问题,让课堂灵动传神。教师不仅是编剧、导演,还应是演员。

经过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归纳,我认为提问坚持三个原则:鼓励的原则———提问要给后进生一个被认可的机会;赏识原则———提问要给优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平原则———中等生在任何一个课堂都是最多的,提问要给他们自信的机会。在我的课堂上,问题永远有三类:简单的“爱心”问题、稍难的“知识”问题、灵动的“运用拓展”问题。

设计课堂提问时,我牢记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学习简单的定义问题时,把机会提供给需要鼓励的同学;稍难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课内课外的拓展练习留给优生。

其次,课堂是为学生提供的,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是课堂主体,让他们学到知识、技能是我们的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是不是什么事情让学生去办,学生自主、合作就能完成时,老师就充当旁观者,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师在课堂上是引导者、指导者,教师占用时间应该多一些,学生则是接受者、参与者、合作者。对问题学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认真对待结果,不能流于形式,应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大棒加糖果策略,让课堂更精彩。

再次,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教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把手,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魂。教师应该挖掘教材资源,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数学新课标提倡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需具备一定的课堂开发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善于灵活运用好数学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必要时可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切不可在没有阅读教材的情况下,就让学生说出知识点,一些学生七零八碎地在前面说,老师就带全体学生在后面跟着跑,课本翻得呼啦啦地响。一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的思路和结构没有印象。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阅读理解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本。

最后,数学课堂教学不应受教学模式限制,“传统法”“六步导学法”“浸入式”等都不错。有一位数学教学专家说得好:应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因文而定、因课而改、因时而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课堂教学激趣也很重要,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沟通平台,就要智慧地创造对话的环境。特级教师于漪打过这样的比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的环节。所以我每一节课都会精心地设计导语,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余映潮说过这样一句很精辟的话: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就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就是开课揭题,直入情境。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另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数学的情味浓郁。当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激趣,视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多媒体运用当然是好,不要认为它是万能的,不能过滥,堂堂课用。用多了也会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要让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点睛作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做到“效果最佳、时间最省、过程最简”。我们应尽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学习意境。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是教师的语言占主导地位,而立体的知识要恰如其分地应用多媒体。这样学生在想象的同时,对立体的几何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职校英语课堂 第11篇

1.生源分析。首先,在职业学校,我们的生源基本上是初中学校的中等生甚至差生,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英语的学习也缺少兴趣。

2. 教学现状分析。有些老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认为职校英语的教学没有升学压力,可教也可不教,给学生灌输可学也不可学的想法,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认为只要学生不影响上课,就可以随便做自己想做的事,部分教师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英语学习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设计好我们的课堂,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明确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语言,是我们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英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使用英语的机会和场合也越来频繁。英语作为一项交流工具,其地位可想而知。如果在学好英语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对职校生来说,将会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其次,语言的学习能使我们的右脑得到更好的开发,使我们的沟通更方便,渠道更广阔,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说,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惊人的事业。”这些名句都告诉我们自信心的培养对我们的学习工作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仅仅要传授书本知识,也要给学生传递一份情感,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你可以的”,不要吝啬你的语言“You are good.”“Well done”“You can do it better”,“Be confident”。你的一个笑容,你的一句鼓励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没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我相信教师的魅力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和:禾+口,人人有饭吃;谐:言+皆,人人能说话。”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幽默风趣,有亲和力的老师,反之,说话古板,不爱笑,照念课本,课堂死气沉沉,这样的老师大都不受学生的欢迎。如果我们的课堂能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自由发言,学生们不懂就问,教师有问必答,只需对教学进行组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指导,整堂课氛围轻松愉悦,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课堂秩序有条不紊,那么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人人能说话”。

3.加强互动教学,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沟通,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让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所以,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如小组讨论,同桌交流,共同合作,来培养学生积极地主动的学习。

4.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引入课堂是一种必然趋势,是课堂教学手段的重要提升。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刺激多种感官,展示了美景,开阔了视野,让人耳目一新。上课前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堂。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不少。教师成了专业的播放者,学生成了被动的看戏者,大部分时间盯着屏幕,就会产生视觉疲劳。有的教师把课件当成了电子课本,上课就是照“本”宣读,学生的任务就是对着多媒体抄笔记。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互动,更多的是人机交流。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好多媒体,把多媒体当做教学的辅助手段,注意运用多媒体的频率。

职校汽修班英语授课策略 第12篇

一、激发汽修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的学习同样如此。职校的学生, 一般在初学英语时对英语尚有兴趣,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 渐渐地失去兴趣, 最终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强调课程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 倡导实践、体验、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要让学生明白交流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要让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意愿, 积极参与英语实践活动, 平时要多鼓励学生, 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英语教学目标是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由于好奇而产生的兴趣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活动, 而只要亲身参与便有机会获得成功, 获得了成功自然会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又反过来促使他们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更进一步的活动。如此良性循环, 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持续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让学生感到有趣、好玩。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设计的任务应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的活动内容要尽量与学生自身及生活相关, 覆盖的话题和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 要让学生手中有可以看到或触摸到的东西, 而且这些东西必须与当前要做的事情密切相关。

例如, 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ride a bike, swim like this, run with it等动词词组, 教师可边朗读, 边示范表演相应的情景, 让学生仔细听, 用心观察, 待学生将这组有关运动的词组的音、形、义相结合后, 再让学生运用。学生之间通过身体语言进行互相询问和猜测, 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使其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在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后, 可要求各组派代表到黑板上写出动词词组, 以猜对词组个数多的一组为冠军。这样, 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展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词义, 更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又如, 节日来临, 学生们都喜欢送贺卡或发送ecard。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学习制作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英语贺卡, 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还可以让他们到商店里收集不同内容的英语贺卡, 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探讨, 促使学生发现和学习身边的英语。

二、培养汽修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平时, 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除了要当好示范者、指挥者和设计者, 对学生还要善于观察, 比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是否时时关注自己学习的进步等, 这些都是学生是否具备自信心的表现。教师据此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学习活动, 并且学习活动要有清晰明确的提示和步骤指引, 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比如在进行单词听写时, 可采用分层、分梯次的方式进行, 尽量让学生收获成就感, 让学生觉得自己能行, 有信心学好英语。以本人所教的汽修班为例, 现行的教材, 内容求大求全, 而且有部分内容难度偏大, 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加选择地照本宣科, 学生必然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处理:删除偏难的, 补充一些趣味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践表明,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了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另外, 教师要能够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表达。

三、培养汽修专业学生合作的精神

当今是信息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学会与他人合作”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和提供大量合作型的语言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成功带来的愉悦。合作型的学习活动是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参与的、多为竞赛性质的团队活动。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设法尝试开展多种合作型学习活动。教师可就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进行编组,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进行角色表演, 只要有一个人开不了口, 该组得分就少, 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学会帮助他人, 使整个团队积极向上。合作型学习活动要尽量让学生接触有真实意义的语言素材, 创造一种多渠道的语言交流机会, 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意义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

四、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努力使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 特别是汽车工业发展较快的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 不断拓宽文化视野, 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 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五、编写适合本校汽修专业学生的校本教材

随着汽车业的迅猛发展, 汽车修理业对人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应根据本校汽修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及汽修企业急需懂职业英语的实用人才的现状, 编写适合本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的校本英语教材, 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与所学专业有更多的联系, 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 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英语基础差而忽视对他们的英语教育, 应该了解学生, 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学习策略的指导, 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一些与汽修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 使职校汽修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明全等.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王枬, 陈时见.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上一篇: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下一篇:职业准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