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准则范文

2024-07-20

质量控制准则范文(精选10篇)

质量控制准则 第1篇

刘家义审计长于2010年9月1日签署审计署第8号令, 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以下简称《审计准则》) 。修订的审计准则第一条明确规定, 制定审计准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审计质量。审计准则各章节的内容都体现了加强质量控制的要求, 还专设一章规定了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与以往的审计准则相比, 修订后的审计准则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做了较大的创新, 体现了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 要求审计机关实行全员、全过程质量控制。

一、审计质量概述

审计质量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话题, 审计质量问题伴随着审计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审计环境和审计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至今, 关于审计质量的概念仍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审计准则》中对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在准则中未对“审计质量”作出明确的定义。因此下文首先对审计质量及其控制等概念进行综述, 再结合新准则的审计目标体系对审计质量的含义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研究分析。

(一) 关于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

关于审计质量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冯均科 (2002) 提出审计质量可以从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两个方面理解, 认为审计质量是依据专业性和社会性的标准所确定的审计工作以及其产品的优劣程度。徐政旦、谢荣 (2002) 等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 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 最终体现为审计报告的质量。王跃堂、黄溶冰 (2008) 认为由于政府审计的行政性特征, 政府审计质量在内涵上除具有民间审计的一般属性之外, 还应当具有很强的纠偏属性, 即政府审计的内涵不仅包括能够发现和报告违法违纪问题, 还应该包括及时处理违法违纪问题。

根据上述学者对审计质量评价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审计是包括了审计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系统过程, 因而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活动过程的优劣程度 (即审计过程质量观) ;第二种观点认为, 审计质量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 因而审计质量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 (即审计产品质量观) ;第三种观点认为, 审计质量体现在对审计目标的完成程度, 强调根据审计结论及时作出审计处理 (即审计结果质量观) 。关于审计质量的三种观点如下表所示。

笔者认为, 上述三种观点虽侧重点不同, 但并不相互冲突, 高质量的审计过程才能保证审计人员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 而恰当的审计结论是作出恰当审计处理的前提。

(二) 新审计目标体系下的审计质量

《审计准则》有很多特点, 也有很多创新。但其最大的贡献则是从规范的角度, 重新构建了国家审计的目标体系, 并以新的目标体系为约束框架, 规范了新的风险识别、程序保障、质量控制和成果利用, 明确了目标的实现途径。审计目标是实施审计项目预期要完成的任务和结果, 只有围绕明确的审计目标来评价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 审计目标体系的建立, 同样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审计质量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指明了方向。

《审计准则》第六条明确指出, “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推进民主法治, 促进廉政建设, 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这一条文阐明了国家审计的终极目标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推进民主法治, 促进廉政建设, 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其手段和途径则是“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围绕这一总体审计目标, 《审计准则》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了审计质量控制的三项目标:即遵守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作出恰当的审计结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要实现这些目标, 一方面,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规范审计行为,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实现审计过程和审计产品的高质量。另一方面, 审计机关应当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体现出国家对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审计机关的基本战略, 达到较高的审计结果质量。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审计准则采用了审计结果质量观, 不仅仅强调对审计过程和审计结论的质量控制, 更加重视结果导向, 要求揭露出重大违法违规和影响绩效的突出问题, 依法、公正地作出处理处罚,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促进加强廉政建设, 同时反映出相关制度缺陷、政策执行和管理中突出问题, 从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和“免疫系统”功能, 全面体现审计结果的高质量。

二、国家审计准则指导下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措施, 也是加强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审计准则》第一百七十三条要求审计机关应当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五个要素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到获取审计证据、作出审计结论等审计业务的各个流程都需加强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各个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才能保证整个审计项目取得较高的质量, 因此, 审计质量控制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在审计机关层面, 从审计机关领导到一般审计人员, 从审计业务部门到综合管理部门都应围绕上述五个要素参与审计质量控制, 因此, 审计质量控制也必须是全员参与的控制。下文分别从审计业务过程和审计主体两个角度探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一) 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

每一项具体的审计工作, 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从制定审计方案到出具审计报告) , 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因此, 审计质量的系统性要求我们以系统论的思想构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审计质量控制。《审计准则》根据近几年审计工作的实践, 重新对审计工作程序进行了梳理, 明确规定了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等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程序和要求等, 审计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审计质量控制应覆盖审计业务全过程, 因此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也相应的划分为审计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终结阶段的质量控制。

1. 审计计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要保证审计质量,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制定和管理审计计划, 树立审计项目计划意识, 明确年度审计工作目标, 点面结合, 重点突出。

(1) 科学选择审计项目。要紧紧围绕政府的工作重心, 树立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意识, 在认真调查审计需求的基础上, 对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从项目重要程度、项目风险水平、审计预期效果、审计频率和覆盖面、项目对审计资源的要求等方面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评估, 以确定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

(2) 严谨编制审计计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 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 不得擅自变更。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编制审计计划时, 既要有创造性, 确保审计计划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同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性, 避免重复、无效的审计项目, 适度核算审计成本, 避免给被审计单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3) 合理分配审计资源。要正确评估审计项目与审计资源, 找到最佳切入点, 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控制审计成本。

(4) 及时评价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和实施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统计制度, 定期检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评估执行效果。

2. 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 只有通过恰当程序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 才能充分揭示和正确评判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状况和遵守财经法纪的真实情况。

(1) 恰当组织审计组。根据审计需求恰当分配审计人力资源, 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

(2) 充分开展调查了解程序。“调查了解”作为审计实施的一部分贯穿于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审计组应当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重点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充分运用职业判断, 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 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3) 精心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机关要在做好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要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 审计工作要求等四项内容。在审计实践中, 要高度重视实施方案的制定, 内容要具体, 要具有可操作性。

(4) 依法获取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并评价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

(5) 规范编制审计记录。审计记录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和与审计项目有关的重要管理事项, 以实现下列目标: (1) 支持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 (2) 证明遵循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3) 便于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

(6) 规范撰写审计报告。《审计准则》强调了审计组讨论形成审计报告, 以第五章整章的篇幅对各类审计报告的格式、构成要素、编写内容、行文程序、复核重点、审理重点、签发程序、送达和报送程序、对外公布程序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形成了严密的审计公文编审运转程序, 筑成了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防线。

(7) 严格执行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环节。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 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签发前要经审计组组长审核、业务部门复核、审理机构审理。

3. 终结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是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后, 报送被审计单位、被调查单位。二是积极实施审计整改检查。审计整改检查是审计准则的新增内容, 要求审计机关建立审计整改检查机制, 督促被审计单位和其他单位整改, 审计机关应指定专门部门负责检查、了解整改情况, 并向审计机关提出检查报告。审计机关可以采取实地检查或了解、取得并审阅相关书面材料等多种法师检查了解整改情况。

(二) 审计质量全员控制

人的因素在审计质量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高效精干的审计组能够更好地发挥审计作用。审计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了审计质量水平。

《审计准则》中明确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并且对审计机关在任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 以确保审计人员具有与其审计业务相匹配的职业胜任能力。这些规定对确保提升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 改进作风, 经过全体审计人员共同努力,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审计质量。

三、国家审计准则下的分级质量控制制度

国家审计一方面要监督或鉴证被审计单位或其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另一方面自身也负有一定责任。要真正使《审计准则》的各项规定执行到位, 必须增强审计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审计责任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从实际情况看, 审计质量优劣, 与相关人员责任心、责任制及实施到位情况有着绝对的关系。

《审计准则》第一百七十四条至第一百八十七条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 要求审计机关实行分级质量控制, 分别明确了审计组成员、审计组主审、审计组组长、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和审计机关负责人等六个层面在项目审计工作中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 并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行为按照规定追究责任。各层级审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质量要求。审计机关对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的审计人员, 应根据其承担的职责、未履行职责的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追究相应的责任。

《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对其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实行考核, 评价审计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 并强调该评估为持续评估, 以便及时发现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或改进。这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提供了检查、纠正机制, 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史安宁.国家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8

[2]孙宝厚.关于全面审计质量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 2010 (8)

[3]刘绍统,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笔谈[J].审计研究, 2010 (6)

[4]刘彩霞.《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修订和实施中应当注意的问题[J].审计月刊, 2011 (1)

浅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第2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准则 创新 思考

一、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理解

为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该准则明确了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现从以下方面阐述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理解。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

质量控制制度是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建立的,其目标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合理保证:

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体现过程);

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体系结果)。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

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应当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明确质量控制制度的最终责任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起着决定作用。为此,

这些政策和程序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2.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执行任何类型的业务,都应当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会计师

事务所若不能合理保证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得到遵守,就无法保证业务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执行鉴证业务,还应当遵守独立性要求。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接受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也是防范业务风险的重要环节。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人力资源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合理保证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在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承办的每项业务都是委派给项目组具体办理的,委派项目组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的业务完成的质量。

5.业务执行

业务执行是编制和实施业务计划,形成和报告业务结果的总称。对业务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是业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具体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

(1)指导、监督与复核

项目合伙人负责组织对业务执行实施指导、监督与复核。

(2)咨询

项目组在业务执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当这些问题和事项在项目组内不能得到解决时,需要向项目组之外的适当人员咨询。

(3)意见分歧

在业务执行中,可能会出现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合伙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合伙人才能出具报告。

(4)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会计师事务所对应当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特定业务,要求由不参与该业务的人员,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客观评价。如果项目合伙人不接受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建议且重大事项未得到解决,项目合伙人不应当出具报告。只有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合伙人才能出具报告。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并不减轻项目合伙人的责任。

7.监控

监控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周期性地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在每个周期内,应对每个项目合伙人的业务至少选取一项进行检查。

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创新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的理解,笔者认为其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在理念方法和体系安排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表现如下:

(一)明确双重控制目标

从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不难发现:若要看质量控制到没到位,不仅要看业务过程是否遵守了相关规定,更要看业务结果是否恰当。

(二)突出系统控制理念

从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可以看出其内容更系统、更求实、更有效。

(三)确立责任追究制度

质量控制准则规定:项目负责人应当对事务所分派的每项业务的总体质量负责,主任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整个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从而为实施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和分层(分事务所层和项目组层)控制制度打下基础。

(四)体现人本管理原则

质量控制准则规定: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要解决好招聘、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和薪酬问题。”这充分反应了人力资源是事务所最宝贵的资源、事务所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人事管理。

(五)贯彻循环控制思想

质量控制准则要求业务执行中项目组内部控制和事务所独立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并举,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周期性地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控制圈。

三、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实施的几点思考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如何运用上述质量控制的新理念、新方法,切实把业务质量控制好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改善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我国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可由有限责任制逐步向普通合伙和有限责任合伙转变,由于这两种组织形式中合伙人的利益与事务所的前途及命运紧紧相连,更有动力和压力增强风险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业务质量。

(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民事赔偿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加大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和执业责任。因此,建立健全我国民事赔偿机制更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

(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首先,要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因为人力资源是会

计师事务所最有价值的资源,也是保证业务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其次,要不断加强职业继续教育,建立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在业绩评价过程中使员工充分了解提高业务质量和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是晋升的主要途径,从而推动注册会计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最后,会计师事务所也应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在职培训、举办研讨会、相关人员的在职指导;及时向员工传递行业内的最新变化,使他们保持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

2.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首先,注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其次,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后续培训,以确保注册会计师在整个执业过程中都能得到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之,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而言,只有深刻理解其业务质量控制准则,并且把准则中体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保证执业质量,降低行业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2006.2

(2)张吉生:《银广夏陷阱》 《财经》 2008.12

(3)俞静:《審计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1

质量控制准则 第3篇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实质及意义

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所进行的利益之争在IASC改组之前就已发生。美国之所以以“高质量”会计准则为借口阻挠通过核心会计准则,事实上就是担心核心准则的通过会冲击美国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地位,损及美国利益。1997年9月29日,时任SEC主席阿瑟·利维特在美洲发展银行的一次讨论会上发表的有关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演讲则使这一借口保护美国利益的目的更为显露。利维特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面向资本市场和资本市场参与者的需要,而会计准则的协调要能够传递在美国市场上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信息。

IASC改组过程中,各国对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争夺更加明显和激烈。各相关利益方尽力积极参与,试图最大程度地控制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决策权。如美国以“高质量”为借口、澳大利亚以经费支持、日本和法国以及德国等以迅速设立准则制定机构等方式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获得更多的“决策权”,以维护本国利益。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与趋同中的“高质量准则”尤为关键,我国应注重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会计准则是指导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以及财务会计处理程序的指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产生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能够降低投资成本,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反之,低质量的会计准则会误导投资决策,损害投资人的利益。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美国等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必须是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己也致力于制定一套高质量核心准则。所以,为了便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使其易于在国际市场上筹集资金,我们要想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取得发言权,就必须努力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变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状况。

二、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质量的基本举措

1. 规范会计准则制定机制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成员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计准则一般是由会计职业人员来制定,这就使得会计准则更多地代表了会计职业界的观点。当今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求会计准则能够体现多方面的利益。新加坡的准则制定机构从注册会计师协会变为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其中一点就是基于前者在这方面的局限性。现在的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成员就包括来自各界的代表。而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同样存在着代表性的局限问题。因此,我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相应建立以专家为主体,实行专家、政府主管官员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的会计准则委员会这种专门化的组织机构,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并研究有关会计国际协调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国的会计准则,也可从进行国际会计协调方面考虑来制定会计准则。

其次,要提高会计准则在制定程序上的透明度。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程序上公开性尚显不够,“游说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驱使企业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准则制定应该更加透明,应适度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鼓励“百家争鸣”,充分关注经济需求,充分体现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最大程度地帮助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总之,我国应该建设一个成员具有典型代表性、理论具有先进性、方法具备科学性、颁布实施具有权威性的准则制定机构,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的制定程序,形成并优化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质量,形成一个能够为广大使用者所接受和认可的准则体系。

2. 合理界定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前提,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础。关于会计目标问题的理论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Board,FASB)第1号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ual 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发布标志着美国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达到顶峰。FASB以目标为起点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奠定了其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础。因此,该模式也广为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所借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展开会计目标的研究,以指导各自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是,会计目标的定位是与政治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相适应的,由于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等均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尚存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我国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要加大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力度,以发挥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作用。

3. 加快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是不同的。在西方国家,尽管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基本规律的体现,但实际并非所有准则制定时都要事先翻阅概念框架,所以概念框架中体现的是规律,而不是规则,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编制的指导而不是约束。国际会计准则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均有一个概念框架作为参照,以起指导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框架,不能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评价和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和质量标准,从而将可能阻碍中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进程。正因如此,才出现了我国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仅仅一两年就进行修订的现象,很难保证会计准则的稳定性。鉴于采用成文法体系的立法特点,我国尤其需要采用一套系统的、一致的方法去发展会计准则。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及早制定我国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有关会计要素和其他一些会计概念进行科学界定,使我国会计准则能在前后一贯、内在一致的基础上加以制定,并更加符合国际惯例,以推动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早日完善。在构建概念框架时,可以仿效英美的做法,尽量保证概念框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在此条件下,才能更好促进具体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协调。

4.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目前已发布四十多份IAS/IFRS以及相关的解释,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而FASB也形成了以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为主体的一套比较完备的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且IAS/IFRS、GAAP都包含特殊行业会计原则。而我国从199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又相继制定并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又颁布了修订和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然而由于我国对会计准则研究起步晚,理论欠缺等原因,目前与国际会计规范还存在一定差距,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因此,我国应结合具体国情,参考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原则,进一步完善国际协调与趋同要求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此外,鉴于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经营活动的内容已大大丰富和扩展,需要尽快制定适于国际贸易经济的特殊业务准则,尤其是特许权收费、外汇汇率变动的影响、退休金成本及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报告等特殊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以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通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企业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申慧慧.论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6).

[2]许家林.论我国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系统研究[J].会计之友,2007(3).

[3]黄海玉.从我国B股市场透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问题[D].厦门:厦门大学,2003.

高质量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浅析 第4篇

摘 要 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已经有多年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某些方面依然没有达成共识。高质量会计准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本文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实现高质量会计准则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 会计准则 制定 执行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我国会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失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热情,想尽了各种办法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受制于会计准则的质量,没有一个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而大谈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无疑是空中楼阁,毫无基础。

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提出

提起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人们就会想起美国SEC 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rthur Levitt),1997年在美国国内发展银行发表了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为主旨的演讲,引起美国会计界前所未有的热烈反响,也推动了世界各国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其实高质量会计准则这个概念并不是Levitt首先提出来的。1994年12月,我国财政部在上海举行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出席该会议的IASC主席和秘书长在联合发言中说:“IASC 的长期目标是建立一套可用于世界各国企业发布财务报表的高质量的通用会计准则,IASC是最先认识到要建立一个高质量会计准则的。”

二、高质量会计信息概述

会计信息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高低最终影响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决策。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通过一系列质量特征来体现的。美国FASB 在其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了系统阐述,其中重点强调了可靠性、相关性、中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我国在《基本准则》中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了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究竟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才算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美国SEC为了应对国内外的挑战,1998年3月《会计地平线》发表了阿瑟•利维特的文章《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该文向IASC发出美国关于高质量国际会计准则的意见。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以国际公认的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为基础;必须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必须严格地解释和应用。

(二)我国学者魏明海教授在介绍了国外的标准之后提出了二类十二条标准,即目标性标准和技术性标准。这样的标准分类很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有利于各行业接受,整个体系应该怎么来设计没有给出很明确的指导说明。

(三)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介绍了国外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动态。他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当运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的那些概念;第二,高质量会计准则原则上应当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而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第三,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和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第四,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严格实行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力求准则制定过程公开化、民主化,增加透明度,应该吸收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代表的参与。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向“高质量”迈进的建议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离“高质量”仍存差距,当务之急,准则制定者、监管层、学术界和实务界要致力于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研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共同朝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方向努力。

(一)加强对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研究

应当致力于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范围、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经济效果进行重新评估,并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层次、计量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提供相应的指南,消除公允价值应用中的种种负面影响,达到既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能保证或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功能。

(二)增强具体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只有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才能使上市公司在应用过程中减少误解,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协调中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求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都可能不同。因此,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应该在追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时,认真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领会到的精华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真正适合于中国的会计准则。

(四)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导向。

传统认为会计准则的导向有两种,一种以原则为导向,一种以规则为导向。我国学术界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国选择原则基础会计准则,既是准则制订机构对社会各界批评和政府加强管制的辩解需要,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美国国会游说的结果。第二种观点认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以原则为基础,我国准则和制度并存,应该对会计准则基础定位,准则应简约分明。但是“目前就预测或评价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更为有效,为时尚早”。纯粹的以原则为导向或者以规则为导向都会产生问题。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应该以原则为基础,以规则为补充,以会计目标为导向,促进原则与规则的有机结合。

从总体角度来看,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到现短短10年时间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含义、标准、特征、制定以及执行等领域。但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应该从现有的准则入手来研究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慧凤,陈宏伟.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研究进展的追踪与思考.山东大学学报.2005(1).

[2]裘宗舜,韩洪灵.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3.

企业会计准则质量问题浅析 第5篇

(一)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满足会计准则产品质量要求的程度, 由制定程序质量和制定工作质量组成。制定程序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

会计准则是一个会计规范体系, 其形式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件,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即指这些文件在满足、规范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特性。

(三)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遍布各行各业的广大会计人员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 没有这一点, 质量再高的会计准则都将是一纸空文。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 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 没有精心的组织、计划和安排, 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较高素质的广大会计人员的有效贯彻执行, 没有对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严格监督, 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

二、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

(一)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 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 人们对它的预期是, 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 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 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二)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 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

首先, 对环境的适应性。会计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其次, 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 因此, 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

2. 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

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 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 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3. 会计准则中可选择范围的恰当性。

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单一的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难以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 并可能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实。因此, 在会计准则中对某些交易和事项规定一个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的选择范围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做法。

4. 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质量, 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因此,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 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兼顾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情况, 其内容尽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交易与事项, 并且表述尽可能严谨。

三、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

1.准则制定机构质量保障。目前, 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从属于财政的关系将会逐渐淡化, 而且会计司在力量上难以兼顾到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 国家证券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等组织机构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 有必要组建独立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 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2.准则制定程序质量保障。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 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质量保障就相当于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保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措施。这应该是一个严密而严格的过程, 要经过规划、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发布实施等若干阶段,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 这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3.准则制定基础质量保障。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相对稳定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 而这一保障的核心就是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概念结构框架的要求。借鉴FASB和IASC的成功经验, 这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

四、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一) 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

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对于制定的准则理解不够, 操作困难, 这种现象是会计准则质量提高的“瓶颈”, 副作用很大。第一, 对目前的在职人员进行重新登记考核, 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资格的认定。当然, 这项工作的量很大, 对此, 我们应更加注重对新加入会计职业界人员的考核。第二, 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教育机制, 并让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第三, 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 以保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 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 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

(二) 会计监管质量保障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质量 第6篇

(一)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即按照新的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准备等项目在计提后不能冲回, 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 再进行会计处理。

这条新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来调节利润, 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的重大变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 由于资产减值及转回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 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故意利用计提与冲回减值准备的行为操纵利润, 其主要手段就是在赢利较大的年度, 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增加当年费用, 减少当年利润, 待以后盈利下降时, 再运用转回手段增加利润。新准则中的规定, 封死了减值冲回——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主通道”, 将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新会计准则的这种规定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是此规定最大程度地考虑了我国的特殊国情, 对于防止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提高盈余质量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 存货管理办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符合条件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取消后进先出法, 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上涨时, 公司既可能采用后进先出法, 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 减少当期利润, 也可能采用先进先出法, 使当期成本费用下降, 增加当期利润。若存货价格下降时, 则正好相反, 即公司采用后进先出法会减少成本费用, 增加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增加成本费用, 减少利润。新会计准则的这一变化, 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 使所有企业账面上反映的都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而没有被人为调节。这有利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但是, 在借款费用方面, 新准则允许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达到销售状态的存货所占用的借款资金的相应借款费用可以予以资本化, 而且一般借款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资本化, 不再限定于专门借款。某些企业可能利用专项借款和一般借款间的调节达到控制利润的目的, 降低盈余质量。

(三) 公允价值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变革中, 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说, 对市场经济发展和与国际会计接轨都是很有利的。公允价值的应用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新突破。在金融衍生工具不断丰富的情况下, 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规定值得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会产生利得或损失, 这将改变目前会计实务中短期投资只确认减值、不确认升值收益的情况。但是, 公允价值的应用也会为盈余管理提供空间。

1.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会带来高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五条至第七条, 详细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的债务重组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情况。其中第五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六条规定:将债务转为资本的, 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 (或者实收资本) , 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 (或者实收资本) 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七条规定: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 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意味着作为债务人的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 一旦债权人让步, 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 进入利润表。

2.非货币性资产置换对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 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 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 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在新准则中,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 而有可能会产生利润。

3.短期投资对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八条规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与套期保值有关外, 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 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根据新会计准则, 企业投资股票等交易性证券, 将采用公允价值——交易所市价计价。这将使一些公司在短期证券投资上的收益浮出水面, 部分企业业绩因此得以提升或降低。

(四) 债务重组方法

新会计准则将债权人放弃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债权转为股权, 以及修改债务条件后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 确认为当期损益, 而不是计入当期权益。

新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规定, 与美国现行的相关规定基本相同, 即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得可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而获得利润。对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 新会计准则意味着一旦公司获得债务豁免, 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可以极大地提高每股盈余。这可能使得一些债台高筑的公司通过关联方债务豁免等方式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五) 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

新固定资产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或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 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 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不再进行追溯调整。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一般都比较大, 上市公司只需通过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 就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不再追溯调整, 使得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管理盈余。

(六)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新会计准则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 谨慎地使用了公允价值。因此,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 放弃使用公允价值, 以避免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 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 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 并可确认购买商誉。

(七) 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

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 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注重实质性控制, 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是持续经营的, 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规则的变革, 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 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阻断了一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 缩小持股比例, 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 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做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李琳.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 2006 (6) .

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辨析 第7篇

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通过对信息质量的传播, 从而让企业的投资者对企业做出正确的抉择, 通常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具有以下几点要求:可靠性, 会计信息质量所展现的信息首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所反映的信息数据都是企业中真实发生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统计, 将信息数据展现出来。相关性, 会计信息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要和投资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有关联, 使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对会计信息的了解得到自己想要掌握的信息, 对于企业中过去的现在的和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可理解性, 对于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 要采用信息获取者可以接受的方式, 在信息的展现上, 采用信息获取者能看得懂的形式。可比性, 会计信息要将企业中不同时段发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 还要有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分析比较。及时性, 会计信息所展现出来的信息要及时, 如果提供的信息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那么对于信息获取者将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他们是想对企业的发展现状有足够的了解, 会计工作还要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 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2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 对于信息的更新速度有了新的要求。

旧的会计准则在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上不够完善, 没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信息共享, 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无法通过对信息的了解来对企业进行掌控, 那么这将会对企业的经济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个好的会计体系应该在信息管理和财务报告上做到清晰明确, 让领导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更多的企业信息, 从而进行更好的管理。新的会计准则做了很大的调整, 通过新会计准则的建立, 投资者会通过企业的财务状况, 了解到企业内部整个系统的运作流程, 对财务状况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然后能够对是否进行投资进行判断。债权人也会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 了解这个企业的内部运转状况, 财务状态是否明晰, 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后期的运行是否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后决定是否会拆借给企业资金。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也会通过新会计准则的了解, 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有个比较清晰明了的了解, 通过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其它部门的经济运转状况, 因为财务部门不仅是记账审核等功能, 还可以通过账务状况反映出其它部门在经济运转上存在的问题, 这样管理者就会及时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不会将事情扩大化。通过以上所述,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他方面的管理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所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是具有中大的意义, 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以前的很多制度都需要进行改变, 具体将在下文有所阐述。

3 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权责发生制”

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中, 权责发生制是作为会计工作的基础来进行定位的, 在会计原则中也是应用的一般原则对其进行的规范。但是在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以后, 就将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之中, 理由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准则的全程中都有所存在, 在财会工作中属于基础性的问题, 有着较高的层次, 并且统驭方面的作用比较强。

4 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历史成本”

在《现行准则》中, “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 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 追根溯源则在于资产要素的重新定义, 新资产定义的要义在于资产要素的计量是面向未来看问题, 既不强调回顾历史也不强调着眼现在。

5 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配比原则”

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 会计实务中, 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 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 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基于“资产负债观”,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 与之相关联, 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 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

6 为什么在《现行准则》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不再含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与“配比原则”相类似,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也“难寻踪迹”, 这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资本性支出”的要义在于: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 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 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

7 如何理解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与“实质重于形式”

在《老准则》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 “可比性”和“一致性”是平行存在的两项原则, 其中前者强调的是不同企业发生相同交易或事项时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横向可比性;后者强调的是同一企业所发生的相同交易或事项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会计政策的纵向可比性。而在《现行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可比性”中既包括横向可比性也包括纵向可比性, 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 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 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 《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 此举更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理解与把握, 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有用的决策信息。

8 综上所述,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就要有所变革, 尤其是在新的会计准则实施的大背景下。

所以我们要对新的会计准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掌握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如何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做到更好, 以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好的功能。在以前的老会计准则中实行的一些会计核算方式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有些过时了, 对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些不相适应, 无法对现行的企业发展做出有利的价值反映, 所以就要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制定出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摘要: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中, 信息的反馈功能将更加的重要, 企业中的会计工作在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会计的信息质量是尤其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功能, 它是会计工作最直接的表现功能, 但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有所变更, 本文针对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了辨析。

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辨析 第8篇

所谓的会计信息品质规定, 具体的讲是指单位在财会活动中, 为了确保会计活动在单位中实现其应有的意义而需要做到的规定。财会活动在任何一个单位的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关键的位置, 具体的讲, 经由对信息的合理的传递, 可以让单位的负责人对单位的发展做出非常关键的选择, 在一般状态中, 会计信息品质规定有如下的一些规定。首先就是可靠性, 它所体现出的信息应该和单位的具体状态相符合, 其反馈出的内容应该是单位实际出现的, 经由准确的分析, 得出合理的数据。其次, 相关性特征, 其体现的信息应该和单位的领导进行决定需要的内容有必要的联系, 确保相关人员能够通过分析信息获取自身所需的内容, 进而能够论述单位在以往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以便获取最为合理的信息内容。第三, 可理解性。对于财务报告的表现形式, 要采用信息获取者可以接受的方式, 在具体的反馈信息的时候, 应该通过需求者能够理解的方式体现出来。第四点, 可比较特点。它要将单位在各个阶段形成的信息开展详细的比对论证, 而且还包括于别的单位开展的分析活动。最后一点, 具有显著地及时性的特征。它体现的信息应该及时有效, 假如体现出的内容是已经出现的活动, 此时其并不具备任何意义, 相关人员希望通过信息了解到单位目前的状态, 然后还要预见到未来的前景等, 而信息就要担负此重任。

2 体现在更新上的规定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 我们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 因而于信息相关的发展速度也要随着而加快。以往的准则已经反映出许多的不和利息的特征, 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信息高度共有, 而这一问题的出现导致单位的负责人不能通过分析信息来了解单位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进而影响到单位的有效发展, 一个好的会计体系应该在信息管理和财务报告上做到清晰明确, 确保单位的负责人能够通过平台有效的了解到更为有效地单位信息内容, 因而可以有效地开展活动。新规做出了许多变化, 此时投资人员积极地分析信息就可以非常有效地获知单位的综合体系的发展步骤, 对财务状况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然后能够对是否进行投资进行判断。债权人也会通过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 了解这个企业的内部运转状况, 财务状态是否明晰, 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后期的运行是否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然后决定是否会拆借给企业资金。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领导也会通过新会计准则的了解, 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有个比较清晰明了的了解, 通过财务状况来判断企业其它部门的经济运转状况, 因为财务部门不仅是记账审核等功能, 还可以通过账务状况反映出其它部门在经济运转上存在的问题, 此时, 单位的高层领导就能够非常迅速的发现不合理的现象, 然后积极的应对这些问题, 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中, 防止其变严重。通过以上所述,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他方面的管理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所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是具有中大的意义, 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下, 以前的很多制度都需要进行改变, 具体将在下文有所阐述。

3 新旧制度中权责发生制发生的变化

在以往的准则里, 它是会计活动的基础内容, 在会计原则中也是应用的一般原则对其进行的规范。不过在最新的会计准则里, 就将权责发生制列入了总则之中, 理由是权责发生制在会计准则的全程中都有所存在, 在财会工作中属于基础性的问题, 有着较高的层次, 并且统驭方面的作用比较强。

4 新旧制度中历史成本的变化内容

在《现行准则》中, “历史成本”是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加以阐述的, 而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之所以不再将“历史成本”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 深入的分析, 不难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对资产问题的全新的诠释。新的诠释中重点放到它的计量活动是迈向将来分析事项, 而并不是分析过去或目前的状态。

5 新旧制度中配比原则的变化

在“配比原则”的统驭之下, 会计实务中, 首先是确认“营业收入”的金额, 其次按照直接配比原则来确认“营业成本”的金额, 再次是按照期间配比原则来确认三项期间费用的金额。基于“资产负债观”,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公允价值”纳入了“会计计量属性”之中, 与之相关联, 新的利润表中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的构成要素, 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体现的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持有利得或损失, 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依据的并非是“配比原则”。

6 新旧制度中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变化

和上述的内容一样, 它在新规中也没有准确的定位, 具体的分析原因何在呢, 在本人看来, 它的定义发生了显著地改变, 资本性支出被资产化后, 在其后续计量过程中应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加以费用化。需要指出的是, 基于“资产负债观”和资产要素的新定义,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准许后续计量过程中对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样就使得被资本化的各项长期资产在其费用化过程中难以维系其系统性及合理性。

7 新旧制度中可比性的变化分析

在传统的规定中, 可比性以及一致性是并列发生的两个内容, 而前一项内容看中的是不同大内出现同样的活动是使用的会计内容的水平方向上的比较。而后一种看中的是相同的单位出现的活动在不一样的时间阶段使用的会计内容的竖向的比对。在新的规定中, 上述的可比性不但包含水平方向上的, 而且还有竖向的, 也就是说一个单位在不一样的时间出现的四类的活动, 必须使用相同的会计内容, 不能随便的更换。需要变更的, 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 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由此不难看出, 《现行准则》中的“可比性”实质上是将《老准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进行了有机合并, 通过这一调整, 带来的意义非常的巨大,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掌握并且会计信息的实用性特征, 最主要的是能够把帮助信息的使用人群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对其有益处的决定信息。

8 总结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发现, 为了和时代的前进步调相一致, 会计信息品质规定需要做一定的革新活动, 特别是在新规普遍应用的环境中。因此, 我们应该有效地熟悉新规, 进而不断的完善信息品质, 真正的体现出它对单位的前进贡献出的力量。在旧有的规定中很多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时代背景了, 已经不能够为目前各个单位的发展贡献出其应有的功效了, 因此应该在新的规定背景之下, 研究适合发展的品质规定, 以此来带动单位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J].会计研究, 2005/03.[1]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J].会计研究, 2005/03.

[2]刘峰, 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 会计研究, 2007/033.[2]刘峰, 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 会计研究, 2007/033.

[3]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 会计研究, 2006/01.[3]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 会计研究, 2006/01.

[4]邱昱芳, 贾宁, 吴少凡.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专项调查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11/04.[4]邱昱芳, 贾宁, 吴少凡.财务负责人的专业能力影响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专项调查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11/04.

质量控制准则 第9篇

摘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l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此次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引进了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更多的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产生重大影响的计量属性。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实务中,只有具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才是有价值的。而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则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出发点的。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提高有何种程度的影响事关准则体系制定的成败,也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可从会计信息的关键质量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防范利润操纵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尽可能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翻译成本,提高信息的价值。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论”均强调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与旧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

(1)《基本准则》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属于准则的准则,它明确规定了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就是可靠性,要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具体准则》方面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有人担忧公允价值会被滥用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实则不然,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有关具体准则中,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都有明确规定的限制条件。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再如,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应按成本模式进行,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这些前提条件,将有效制约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操纵收益的行为。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不允许被滥用,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此外,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计价方法的改进以及资产资本化范围的确定方面均体现了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特征。

2.相关性

新准则在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它突出了报告对决策的有用性,彰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基础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多样化,可以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2)新准则确立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资产负债表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显然,新会计准则体系较之以前,更加强调和侧重资产和负债的准确计量。比如,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处理。企业在内部研究阶段所投入的资金与费用,因其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研究费用予以费用化处理。而当进入开发阶段后,随着研究成果的转化,开发阶段实际上有了具体受益对象(即特定的商品)作为载体,企业的有关研究开发活动,其本质上一种商业活动行为,且依据有关数据信息可预测或计量未来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因此,企业在开发阶段所产生的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过去企业会计准则过分侧重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合理配比为先,在费用的计量和摊销上优先考虑利润表,严格遵守配比原则的一贯做法,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制定长期研发计划,也利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状况作出更为客观的预测。

3.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利润操纵的控制

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例如,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项准则变动将使得企业无法再将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作为利润调节手段,促使企业的存货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历史成本,减少人为操纵的因素。

其次,新准则加大了对关联交易的披露。企业在利润操纵中往往倾向于利用缺乏公允的关联交易,将利润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根据实质重形式的原则,新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扩展,包括了一系列对企业具有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三大类。且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属多层投资控制的,关联关系交易应披露到最底级企业。此外,关联方发生交易,取消金额或比例的披露选择,求企业必须披露交易金额,重大交易须同时披露交易金额和交易额占该类总交易额的比例;对未结算项目要求披露详细信息及金额;强调只有在提供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企业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采用了与公平交易相同的条款。可见,新准则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

最后,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将有效遏制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个别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和合并日进而调节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为。与旧的企业合并准则相比,新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要求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放弃使用公允价值。这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真正的“公允价值”。

三、结束语

通过前面的探讨,新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对传统的利润操纵手段起到很好的遏止作用,这势必对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企业财务透明度,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2]李吉栋 马胜祥: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分析,会计之友,2006年第7期.

促进国际会计准则迈向高质量 第10篇

一、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与深层思考

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 制约着社会经济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 缺陷主要表现为欠缺和失控两类。

(一) 欠缺

一是缺腿。现在国际会计准则短了非发达国家 (地区) 一条腿。世界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不是只有发达国家, 二不是其他国家没有经贸交易和金融, 故世界不能只以发达国家靠估计、判断和模型, 既脱离实际又人为复杂化的标准为标准。需正视非发达国家 (地区) 的实际情况和诉求——补上这条腿。

二是缺智。人类社会的发展, 许多都是东西方智慧的融合。当前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西方智慧的产物, 短了非西方的智慧。须予交流补充, 以利发展。

三是缺档。现行的准则, 只规范了资本层面这一个“档”, 患有“单档症”, 且只侧重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有用”的狭窄性信息。只顾一档, 不及其余。而对于人们关注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社会责任 (贡献) ”、“环境友好”、涉及未来人类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等档次的诉求, 均未能“掛档”, 形成缺失, 要求改善的呼声越来越高。

四是缺眼。国际会计准则所沿用的技术是“独眼龙”, 看事物总是平面的、不真切的。对于复杂多变的资产等价值, 只用“独眼”靠“专业判断”产生“单视症”的一个数字, 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价值及其变化。

(二) 失控

会计是控制经济活动过程, 加以“观念总结”, 进行如实反映, 以确保社会健康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失控, 主要表现在4方面:

一是由于出发点和目标等欠准当, 影响到准则规定的科学性、严谨性, 以致放松、放纵而失控。

二是由于技术方法滞后, 致使会计不能客观、如实地提供动态的、变化的信息。如对于资产, 只由“报告人”主观地 (不可能不带个人价值判断, 维护其自身利益) 来“判断”出一个“公允价值”, 或者在充满许多变数的情况下“估计”出一个“公允价值”。这种作法, 给报告人留下了太多的操纵和造假空间, 更加大了衡量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难度。距离会计要如实、不偏不倚的宗旨相去甚远。

三是对复杂化事项的失控。如许多金融衍生品, 风险和泡沫被高深复杂的模型所掩盖。传统会计之确认与计量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筹莫展, 安然公司的舞弊案就是证明。安然舞弊固然有治理结构等问题, 但也有会计规则无法控制其“金融创新”、“交易策划”和“组织设计”的原因, 致使企业舞弊行为不断。还有些复杂化的会计模型, 公众普遍解读不了, 处于失去监督和控制的状态。美国金融危机证明, 复杂化的表象成了掩盖问题、发酵社会危机的温床, 对此需予控制。

四是由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短期利益, 放纵甚至促进短期行为, 而造成对谨慎 (稳健) 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保障的失控。谨慎 (稳健) 是久经锤炼的会计惯例和根本原则, 早在英国十三世纪的《农业管理》书中就已提出:“忠于事实并谨慎”。1929年纽约股市大崩溃之前, 就是忘乎谨慎, 大家都陶醉于过于乐观的会计数字之中, 而对即将临头的灾难一无所知。这次金融危机重蹈覆辙, 同样对灾难毫无觉察。评级机构也“集体失声”。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总结的一条重要教训, 即会计数据必须谨慎、稳健。

人们期待国际会计准则吸取教训, 认真贯彻落实谨慎 (稳健) 原则。但出人意料的是:由美国和国际准则委员会研究趋同的“修改”, 竟然取消谨慎性原则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又是把历次危机应吸取的教训——“勿忘谨慎”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尤其在会计服务跨国延伸, 不断出现风险的情况下, 更不能忽视谨慎。

不谨慎的倾向已渗透在国际会计准则的许多具体规定中, 如对发出存货的销售成本计价方法, 为了“利润最大化”, 硬性废除应对通货膨胀而采用的“后进先出法”, 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看, 通货膨胀已是不可忽略的现象。废除“后进先出法”, 导致早增利润, 早纳税、早分配, 加剧企业的成本补偿不足, 必须借新债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在国际准则的规定中, 有不少类似的激进倾向, 不利于社会稳健发展。

上述“四缺”、“四失”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盲点和局限, 制约了迈向高质量, 再从宏观趋势看, “美国式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积累模式已逐渐陷入僵局”。这些都决定了会计突破创新是一场绕不开的硬仗。我国可发挥多项优势, 用国际视野和中国文化智慧, 发现孕育创新。在促进会计新技术、新规范形成中, 会与发展中国家以至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共同的需求, 从而可用以完善提升我国的话语能力。

二、我国科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 理论上唯实求是地提出新认知

原来的会计理论体系视野偏窄, 局限于会计信息系统, 而对会计的社会功能研究不足, 且单纯用实证方法, 影响前瞻和突破, 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研究, 得出一些新的理论认识:

1. 关于会计的本质

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 从社会功能的本质看, 会计是维护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科学。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这样认识, 更利于会计充分发挥正面、积极、促优、防弊和识别预警风险危机的功能, 并提升会计的重要地位, 由企业层面提升到社会层面, 由狭义层面提升到广义层面, 由被动层面提升到主动层面, 由执行层面提升到参与宏观制定准则制度、参与微观决策和控制层面。根据史实和马克思会计观, 会计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 是人类社会初始的应用科技, 管理学等是从会计中发展、划分出来的。会计为了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就要保持公平、公允、讲究效率、效益。现代会计已发展成为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 纵贯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多维综合应用科学。它发挥着促进生产力、调适生产关系、落实先进文化、道德、法规等上层建筑人民意志的作用, 社会运用它正确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保护公众和社会整体长远的根本利益, 发挥反贪防弊、促节能降耗、增产节约, 反腐倡廉、防假保真等积极功能。会计更是统筹落实社会责任的重要安排。会计的天职是公平、公正;会计的良知是高瞻远瞩, 反对短期行为, 防止假丑恶;会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 维护社会发展进步的总体利益, 包括积极真实的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即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我国会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 落实道德、法规;在注重环保和集约化, 节约资源, 搞好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 都要会计发挥精细、综合、统筹等优势。

2. 关于会计目标

会计的根本 (总体) 目标应是“发展、公正观”。“决策有用论”、“受托责任论”只是反映了一定经济环境下表面的浅层需求, 只是适应一定经济环境的局部目标。不能以偏概全地做为会计的根本目标。会计目标应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公正、节约、有效。而公正、节约、有效, 也有益于保障发展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可见会计从始至终, 从理论、规范到实务都需要落实维护、保障社会稳定发展这个大目标, 忘记或忽视“发展、公正观”这个目标, 就会成为丧失目标的“无头之蝇”, 也必然会“碰壁”。

无疑会计须以维护保障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当前会计理论强调“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 实质是屈从于资本逻辑的偏颇。会计要针对当前资本逻辑与社会生存发展逻辑并存的局面, 通过会计准则等规范, 使前者纳入后者的统驭之下, 确保资本的逐利性不会危害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的整体目标。历次危机已一再证明:会计的根本目标应是“发展、公正观”。

3.扩展资产的概念

把大量账外的无价资产、自然资源等纳入会计控制、核算、披露的范围。资产是特定会计主体符合法律或会计规制的权利义务。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说:资产是由过去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控制的、预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各国的定义, 可归纳为三类:一是 (经济) 资源;二是 (可能的) 未来经济利益;三是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我们研究认为, 资产是能利用“资源”, 获取“利益”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 获利是愿望, 难免有承担亏损的义务。还有些资产主要是义务, 如代垫的增值税进项税、代管国家储备物资、代管自然资源等。它们未拥有或控制, 也未必能有利益, 但肯定是义务。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 人类社会、自然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企业运用社会、自然资源, 也须承担应尽义务。在扩展会计视野后, 对资产的定义须更新扩展。

4. 重新定义负债概念

过去相对于资产是“权利”, 故说负债是企业的“义务”。现在“义务”也是资产的内涵, 就须重新定义负债。将负债新定义为:“企业对外、对内的债务。即他人 (含法人、自然人等) 对本企业拥有的债权”。债务和债权是公众熟知的。

5. 揭示创新了多层面会计理论

传统会计只是处理“资本层面”的单层次模式,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多层面的会计需求。应扩展“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宏观环保层面”等会计处理空间。在法定会计核算基础上增加补充核算。从而破解了阻碍实施环保、人才 (人力) 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责任会计的技术瓶颈问题, 满足“非资本层面”的会计控制、核算、披露的需求。在多层面会计理论下, 同一事项发生的相关数据, 用于不同层面的控制、核算和披露中, 就会具有不同的含义。以工资为例, 在“资本层面”, 一般以资本消耗列支费用;而升到“企业层面”, 这些在“资本层面”已列支的费用, 则可重新确认作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入, 列为企业的人力资产;再升至“社会层面”, 这些工资支出又可列为企业对社会尽责任、做贡献的重要项目;及至“环保层面”, 如果这工资与修复被破环的环境有关, 则可归为恢复性 (作为性) 的投入, 其数据前可加中性符号“±”, 表示企业已挽回其负面影响的积极作为。

(二) 技术上唯实求是地创新好办法

总的设计思想是进行科学创新和简易化补台建设。

一是针对当前危机和诸多不确定性, 会计准则需作忧患预防, 研究创新能够预警危机、管控风险, 嵌入收付实现制, 落实谨慎为上和现金主体管理, 使现金流管理常态化、便捷化的核算和披露方法。辩证看待“利润最大化”思潮,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适度”,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主张用弊端最小、风险最小、更贴切现实的方式反映企业的盈利。

二是针对危机后会计“如实表述”的要求, 以反映业务活动的真实情况, 不能只靠“专业判断”主观认定一个扭曲实情的数值, 造成误导。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 主观认识应力求符合客观实际, 客观实际不断变化, 主观认识也应随着发生变化。会计的如实反映, 就应当客观、如实、透明地反映这种变化。只要求“专业判断”去产出一个“价值”, 不仅是给会计人员出难题, 还会被人恶意操纵。因此, 会计准则要克服“单视”欠缺, 研究创新会计如实控制和动态披露系列数值的新方法。

三是针对新形势要求, 会计准则要克服“单档”欠缺, 企业应披露对社会尽责任、做贡献、重视环保和建树企业形象 (价值) 、培植核心竞争力等内容。中国文化倡导科学发展观, 倡导“以人为本”, 主张“以和为贵”, 人与人和, 人与自然和, 人与未来和, 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实现和谐共赢, 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创新多维会计核算和披露的新方法。

四是会计准则应吸纳中国“易学”。克服对“复杂化”失控等弊端, 促进实事求是、返朴归真的简易化建设。

本着上述设计思想, 在技术上研究创新的具体方法有:

1.研究解决激进与失控问题

破解“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长期争执的困扰, 采取对以上“两观”兼收并用的方法, 创新利润表。对利润和成本核算的改进创新。一要注重谨慎;二要科学, 注重解决产品的真实成本问题, 特别要认真应对反倾销。我国是出口大国, 也是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我国会计规范不利于反倾销应对, 亟须改进。三要不做“资产负债表观”的附庸, 计算真实的成本和利润。暂时免费使用的资源, 也应列入成本, 与国外口径一致。对于“资产负债表观”产生的损益, 不能列为利润表正常利润, 将其作为参照数, 附列在“净利润”之后, 并不得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内。使会计利润与经济实际相合, 四是报表要具有前瞻性。

将利润表采用“三栏列示法”, 第一栏是“谨慎性金额”, 平时须按谨慎性原则和收付实现制确认收支、损益, 期末则按未调整前的账面数填列此栏, 以揭示企业稳健的收支盈亏。第二栏是“权责发生制金额”, 期末要在收付实现制核算的基础上, 再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调整后列示, 以揭示企业带激进成分的收支盈亏。第三栏是“预计未来金额”, 一般可填下个报告期的预计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数字。为使企业注重稳健核算, 对赊销收入先记入“待清收收入”科目核算, 因为赊销延长了营业周期, 且应收账款的回收还存在不确定性, 可等收到货款后再记为“现金销售收入”。填表时, 将“现金销售收入”及其销售成本填入第一栏, 将再加上“待清收收入”及其销售成本的数字填入第二栏。这种“三栏列示法”可使原来僵化的利润表灵动化, 增添了稳健性和收付实现的信息, 并提供未来信息, 扩展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更可提高经济敏感性和对危机的发现能力。这样客观披露系列数据的方法, 既能达到“简易”, 又能真实反映客观“变易”。

2.研究解决“单视症”

破解会计如实反映的技术难题以及计量上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长期争执的困惑。创新资产负债表, 将其改为“三栏”式, 分别填列入账时的历史成本、报告时的“逐市价格”和管理当局自估的未来价值。以“历史成本”加谨慎要求为根基, 以现时价值及未来价值为参照。作为参照的现时值和未来值不必入账, 只在账外的“披露准备表”内列出计算记录。采用如实反映列示系列数据方法, 就可破解资产负债表只列一个时点数和作判断的疑难, 并增加可操作性、可审验性、客观性和预警性, 减少利润操纵空间。可如实建立动态的会计思维, 观念中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阅读, 还原经济活动在时空中运行变化的轨迹, 以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实质。对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存在的“不善”因素, 可以按中国具体情况研究改善。对企业“自估价值”, 大家可在事后验证其准确度, 从中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诚信度。这样系列报告历史价值、现在值、未来值, 以及审计报告中日后事项披露的价值变化, 均可客观反映价格的波动情况, 让公众获得所需真实的信息。以便全面权衡真正价值, 得出自己对价值估量的结论。类似的做法在美国已有出现, 其SFSNO.69披露准则, 就是以披露历史成本为主, 以现时价值为补充 (不是代替) 。并明确对补充的现时价值不需进行审计。我们提出这种反映变化的系列数据披露方法, 更利于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保障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 并能有效地封堵造假欺骗行为。倘若美国在危机前这样披露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实况, 如实反映其入账的成本价格 (成本为零或负值) 、出售价格、期末市价、报告人自估的未来价格。则可揭示华尔街如何将低值 (或负值) 的金融资源打包成衍生金融工具的暴利行为, 就可使世人瞩目, 预警危机, 而会计准则也可少受指责了。

3.研究解决“单档症”

创新“多维会计”, 破解会计确认方面“资本化”或“费用化”长期争执的难题。

破解之策是突破资本化和费用化不能兼容并存的局限。实行多层面的、双轨的“多维会计”核算。传统会计只处理“资本层面”的会计事项, 其会计方程是“资产=负债+资本”。而企业层面、社会层面、宏观环保层面等会计诉求不能如实纳入。因此, 需要创设新的“多维会计”核算轨道, 用以核算企业层面及其它层面的会计事项。新会计方程是“企业形象=企业价值”。因为企业的作为、贡献都塑造企业形象, 如企业的科研费用、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建设支出、对社会的赞助、公益性捐赠、对品牌和市场开拓等投入, 都是对企业形象的塑造。而企业形象可在未来给企业带来利益。实际是企业的隐性资产。 (在资本层面核算中, 已将这些投入列为费用、在资产报表中隐无踪影。) “企业价值”, 是在塑造“企业形象”过程中积蓄的企业价值。于是, 一个新的会计平衡式:企业形象=企业价值, 跃然而出。

“多维会计”的补充核算可实现全面核算控制。以适应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广义需求, 既满足对外纳税、筹资、投资、防范“反倾销”、外汇管理、节能环保控制, 又对内满足防范风险、财产保护、责任考核、成本计量、资本增值、防弊堵漏、计筹企业核心竞争力等需求, 还能反映企业形象和对社会尽责任、做贡献的情况。

“多维会计”的设计带来一系列创新, 其会计确认是多维的, 同一笔事项, 在确认其费用化的同时, 还可以在另一层面确认其资本化;在满足会计规范要求的同时, 也满足财务规范和其他规定的要求。其会计数据的性质也是多维的, 既有正数、负数, 还用中性数据, 以列示恢复性、作为性的支付。其会计方程是多维的, “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这一方程, 实际包涵“社会贡献=社会价值”、“环保投入=环保价值”、“人才 (力) 投入=人才价值”、“市场开拓=市场开发价值”、“科研开发=研发价值”、“或有资财=或有价值”、“人文贡献=人文价值”等多个方程。多维会计是与法定会计并行不悖的, 又称“一账两制”。它实质上是在保持 (不打乱) 原有法定会计处理的基础上, 增添各种需要的补充会计核算。操作时, 可根据会计事项的同一套原始凭证, 在现行法定会计对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支付进行费用化处理的同时, 又补充必要的资本化处理。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会计的“平面局限”, 而开辟了立体双轨的通途。它比传统核算、抽样调查更具可靠性、可验证性。能全面反映企业客观实在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企业是社会细胞, 企业会计资料的丰富发展, 也为宏观管理和投入产出调研备好基础。当前, 亟须通过“多维会计”补充核算, 将原来会计未加控制的大量账外、无价资产、自然资源等纳入会计控制范围, 加强对国家财富和企业权益的维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宝庆等.影响会计发展进程的六大历史事件[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 6.

[2]郭纪.西方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危机[N].环球时报, 2011.9.2.第15版.

上一篇: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下一篇:网银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