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建议范文

2024-07-09

施教建议范文(精选4篇)

施教建议 第1篇

关键词: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教材分析,施教建议

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笔者以冀教版八上第19章第3节“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一节教材为例说明如何全面理解教材, 参悟教材, 进而准确施教。

一、宏观分析

(一) 从本节教材在《课标》中的具体要求上看

1. 理解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 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并可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充分动手实验, 与同学交流、讨论, 加深对概率与频率定义的理解与认识, 理解随机事件中隐含的确定性;

3. 通过动手实验和课堂交流, 提高学生交流水平, 发展探索、合作精神。

(二) 从本节教材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看

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四个板块内容之一, 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充实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中的。概率的思想和方法是人们判断、决策日常行为的重要方法, 因此对于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学生来说, 计算某件事件发生的频率及由此推断发生的概率显得尤为重要。概率的有关知识没有全部安排在一个章节中学习 (分别安排在八上和九上各一章) , 体现了编者“分散难点, 减轻负担”的思想。

本节教材内容很好地把统计思想和概率思想进行了有机整合, 通过大量数据的汇总、计算、分析得出频率, 进而推测概率, 这是本节教材内容的主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务必掌握。

(三) 从本节教材在全册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

冀教版八上全册共安排了7章内容, 其中数与式安排了4章, 图形与坐标安排了2章, 统计与概率 (实际上主要是概率知识) 安排了1章, 且安排在全册书的尾章, 本节知识又是尾章中的尾节, 其难度可见一斑。尽管前2节教材内容已有频率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但何时、何条件下, 事件发生的频率能代替概率?如何创设合理、公正的实验方案探求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两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验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进而影响事件概率的真实度。本节教材既是前面两节教材内容的延续, 又是后续内容“概率的计算和估计” (九上第三十三章) 学习的基础。

(四) 从本节知识产生的背景上看

18世纪, 法国数学家布丰和勒克莱尔提出“投针问题”即“在平面上画一组间距为d的平行线, 将一根长度为l (l<d) 的针任意投掷在这个平面上, 求此针与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相交的概率”是该节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从该问题的解决中, 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由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

二、微观分析

(一) 从三小节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上看

本节教材分三小节传授, 每小节安排一课时的教学。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前两课时分别借助掷硬币和摸乒乓球实验体会事件发生频率的特点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后一课时借助摸扑克牌游戏, 直接计算事件 (两张牌同色或不同色) 发生的概率, 实验对象由1枚硬币→2个乒乓球→4张扑克牌, 实验内容逐渐趋向复杂;实验难度呈螺旋上升态势:第一课时实验对象是一个 (1枚硬币) , 实验结果是2种 (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 ;第二课时实验对象为2个 (2个乒乓球) , 而且是有放回实验, 实验结果是3个 (两球标号之和可以是2、3、4) ;第三课时实验对象是4个 (4张扑克牌) , 而且是不放回实验, 实验结果是12个 (略) ;从问题设置上循序渐进:前两课时, 伴随实验的进行, 问题适时出现, 不显突然, 而最后一课, 教学伊始, 编者就将问题抛出, 引导学生首先直观猜想, 其次再实验探究, 这样设置问题很有挑战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易使学生学习时拾级而上。

(二) 从本节教材蕴含的思想方法上看

在本节教材内容中, 我们不难发现“统计”“转化”的思想蕴含其中。掷硬币实验正面向上次数的统计、摸球实验中两球标号之和的统计、扑克牌花色颜色同色和不同色的统计充盈在每次实验过程中, 可以说统计无处不在。没有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就不会做出合理的概率估计。至于转化思想, 在第三课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将扑克牌中方块2、红心2、梅花2、黑桃2分别用数字1、2、3、4替代, 就是一种很好的转化, 将娱乐工具用学生熟知的数字替代, 探究其中任意两数的奇偶组合可能性大小, 当然也可以做其它类型的转化, 如用三角形、四边形、圆、椭圆图形符号代替, 判断随意抽取的两个图形同类和不同类的概率。

(三) 从教材正文、例题、练习题、课后习题的设置意图上看

纵观整节教材, 任意一小节的课堂练习题、课后习题都是正文引例和例题的翻版, 其难度均不高于教材例题的难度, 同时又是例题解题方法的有益补充, 便于学生及时掌握例题揭示的实验方法, 形成数学技能和经验。以第三课时为例, 课后习题1、2就是教材例题的延续, 习题3就是正文中引例的翻版再现, 两个例题的设置旨在教会学生掌握:1.编号是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构建模型进行实验是研究问题、验证观点的根本方法。纵观数学史上的每次重大发现和重大进步无不伴随大量的数学实验。

三、施教建议

(一) 坚持“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特级教师吴松年曾说过“任何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在本节教材的施教过程中, 学生结组合作、动手实验、动手计算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教师在学生活动中应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的角色。

问题探究伊始和结束时, 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促使学生及时归纳总结与反思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例如在前2个课时的实验 (掷硬币实验和摸乒乓球实验) 探究结束时, 教师适时提问:1.实验次数多与少时, 事件发生的频率变化吗?2.实验次数足够多时, 事件发生的频率有稳定性吗?3.实验结束后, 事件发生的概率与实验开始前你的猜想一致吗?为什么?实践证明, 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的理性思维才能形成, 才会产生“顿悟”。

(二) 坚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教学原则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一切教学活动应以良好的、有效的数学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实施本节教材教学时, 学生应进行掷硬币、摸球、摸牌等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 学生的动手实验、讨论质疑、辩论说理等活动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 坚持“实验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的教学原则

无论深邃的数学问题, 还是鲜活的生活问题, 当理性思维难以破解时, 及时构建模型实施实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如在第3课时摸牌问题中, 学生的直觉思维认为“任意抽出的两张牌要么花色颜色相同, 要么相反, 只有这两种情况, 因此认定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为12” (受掷硬币实验时, 只有“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殊不知这样的直觉思维是错误的, 而澄清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使学生亲身经历实验, 通过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判断。再如掷一枚图钉, 钉尖着地与钉帽着地的概率一样大吗?若不一样, 概率分别是多少?诸如此类问题, 唯有通过大量实验, 才能获取可靠答案。

(四) 坚持“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教学活动”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 设景施教 拓展施教 第2篇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因材施教,在音乐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

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有热爱祖国的,如《祖国颂》;有热爱劳动方面的,如《劳动最光荣》;有反映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的,如《春天在哪里》等。这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教师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有关背景材料,使学生感受其作品的内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体会乐曲的内容、精神过程中受到教益和启发。而还有一些教材所隐含的德育内涵和深刻哲理,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到小熊家里去》,则是以培塑学生开朗性格、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为目的;而《小乌鸦爱妈妈》,则是以儿歌的形式情景化展现“乌鸦反哺”故事,增强学生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素养。在教学这些教材中,需要教师创设情景,通过强烈的形象感染,使学生的感情融入歌曲,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在情境中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

二、设景施教,在教学互动中培育道德素养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身心发育成熟情形,也就有着不同的教育接受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实现音乐教育“育人”的目的,则还需要教师注重教学形式,即如何搭建起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毫无疑问,让学生参与带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创设学生能够参与、融入的情景,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的共识。如在教学儿歌《蝴蝶》这一课中,教师可先把教室布置成花园,学生分组带上各色各样的卡通蝴蝶头饰,学蝴蝶飞进教室,做采花的游戏。再如,在教学《七子之歌》中,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张中国地图,再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分别代表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让每个小组通过自学讨论,对各自代表地区的认知。然后由教师介绍歌曲歌词的创作背景,通过对旋律的吟唱和歌词的理解,增强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认知和感悟。再如欣赏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老师可以将准备好的图片进行播放,使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理解乐曲的变化及情节发展.通过对旋律、音色、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们想象自己就是那个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的少年,感受着处处鲜花、和小伙伴们嬉戏时的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拓展施教,在课外活动中渗入德育教育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也必然地应该成为德育教育拓展的重要范畴。因为,如果教育者带领他们去唱、去听健康向上的优美歌曲,他们就会少接触甚至抵触那些低级庸俗的音乐作品。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有技能技巧训练、比赛、联谊等活动形式。笔者认为,需要根据不同活动形式,确定不同的德育教育目的和德育渗入方式。在器乐训练、演唱训练等技能技巧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体会“梅花香自苦寒来”成长意境。在歌舞比赛、文艺汇演等竞赛类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对待成绩、客观认知自己的意识。而在联谊类的活动中,则主要培养学生善待他人、奉献以美、取长补短的意识。

总之,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施教建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分层,有效

语言学习不可缺失了阅读这一重要环节, 英语阅读是学生自主分析文本, 主动地提取文本中信息的创造性行为, 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视觉感知、信息获取等活动, 更与听、说、写等其他教学环节紧密相联, 是英语学习有力杠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亦不能外, 要想面向全体, 统一施教显然是不到位的。

一、阅读课分层施教的必要性分析

1. 词汇量的差异, 需要分层设置阅读内容

阅读课是高中英语的重要课型, 阅读的文本中包含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和应用的大量单词, 同时阅读活动又是以学生的词汇量为基础的, 学生通过阅读过程, 在巩固原有词汇的基础上拓展词汇量。

不过, 我们应该意识到, 学生的基础不一样, 阅读前所掌握的词汇量存在差异, 为此, 我们阅读课教学必须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词汇量的差异, 设置阅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分析能力的差异, 需要分层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的过程是文本与学生原有认知相遇的过程, 阅读需要学生具备各种能力, 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存在差异, 面对同一本教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统一布置任务, 那么必然不适合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 思维通常得不到充分发展, 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通常因为能力上的缺失完不成学习目标, 统一要求和任务布置, 容易导致课堂教学两极分化, 要想有效改善两极分化的现象, 高中英语阅读课呼唤分层教学。

二、科学的隐性分层

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 进行分层是分层施教的前提, 那么如何分层呢?笔者认为分层要有一定的依据, 我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知识水平、学习速度、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将全班学生分为A (阅读能力优秀) 、B (阅读能力中等) 、C (阅读能力差) 三层, 分层是隐性的分层, 即教师做到心里有数,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和能力要求。

例如, 对于C层学生, 在自主阅读环节应多给予帮助,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词汇, 旨在拓展其词汇量, 渗透阅读策略及技巧, 逐步培养其能够主动地思考和分析材料;对于B层学生, 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课教学中应积极引导, 培养其思考和推理能力, 学会用文本中的内容进行相关问题的辨析;对于A层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 则重点培养其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隐性分层具有动态性,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 动态微调, 最终都能达到教学大纲和高考的要求, 释放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学习主动性, 促进所有的学生在各自的发展区内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减少两极分化, 可以说“分”是为了最后的“不分”。

三、阅读课中CBA分层施教的几点尝试

1. 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习活动有指向性作用, 科学设置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通过努力就能够完成, 能有效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提高阅读的兴趣, 我在教学中给ABC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差异性学习目标:

(1) 要求A层次的学生, 能够全部掌握阅读文本的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并且从阅读出发, 进一步拓展到听、说、读、写各方面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2) 要求B层次的学生, 以掌握阅读文本的内容为主, 基于阅读课上的自主探究和互动学习, 消除B层次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忘、记忆混乱等等不良现象, 缩小与A层次学生间的差距;

(3) 要求C层次的学生, 以掌握阅读文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主, 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其学好英语的信心, 激发潜能, 促使其想B层次要求发展。

2. 分层备课

备课是英语阅读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是英语教学有效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例如, 我在阅读课的导入环节, 从C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或语言情境与C层学生进行互动活动, 这一做法, 对C层的学生而言起到拉动作用, 将C层的学生拉到课堂学习中来, 对于B层和A层学生而言则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对C层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活动进行品析, 思考力度不亚于亲身体验, 起到热身的作用。

3. 分层施教

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分层施教。具体阅读课分层教学过程中,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性互动。

(1) 对C层次学生, 提出的问题在阅读材料中属于明显的、直接的表层性问题, 该层次的学生从文本中比较轻松地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 待学生回答后, 及时予以鼓励,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 对B层次学生, 提出一些隐喻性的问题, 让学生透过问题切入到文本内容的研读中, 问题的切入口相对不太深, 又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对A层次学生, 提出的问题切口要更深一些, 要让学生透过问题切入到文本的中心思想, 并进一步推测阅读材料深处的暗含之意, 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

4. 分层评价

美国学校的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 第4篇

纽约市的中小学,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彻底告别了课本,这使得许多习惯于传统教法的老教师一下子失去了依傍。取而代之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各种图书和公开出版物。教育局每年给各年级学生一张读书单,列出当年必须选读的25本与本年级程度相当的图书。

废除课本,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深刻改变。学校从以传统的教书为重朝以教人为重的方向转变,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朝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教师走出为人师表的权威角色,成为向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性质从教书转向育人。

这里请注意,我说的是“育人”,不是“育才”。一说育才,容易使人联想起“集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不亦快哉”的感叹。育才确实有精英教育的含义。育人的含义在于有教无类。这个有教无类不仅要求在社会层次、阶级地位、经济状况、种族性别等方面要做到无类;更进一步,要求在智商、情商、学习能力、兴趣专长、品行操守等方面的差别面前使学生获得公平教育的待遇。公平不是均等,均等是每个人得到一样多。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均等并不公平。公平教育的准则应该是每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教育。

废除课本,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DI)带来了新的诠释。因人施教必须从了解学生入手。以下3个方面,是教师必须了解的:一是学生的学业程度,二是兴趣取向,三是学习方式。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业程度是因人施教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业程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平时测验的成绩、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读书报告、小组合作课题,都要考虑在内,不能只看正式考试的成绩。

评估的目的是找到学生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胜任的当前学业程度。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包含潜力程度在内的近期学习目标。潜力程度指的是学生在得到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的情况之下,可以达标的程度,在当前程度与潜力程度之间形成一个理想的学习空间,这就是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著名的“最近发展区域”(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理论。教师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域内,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容易成功的环境,让学生在别人的扶助下完成本来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渐抽回扶助,在适当的时机将责任完全移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操作。这好比建造高楼大厦时搭脚手架,脚手架是辅助性的临时结构,具有机动性和合作性的特点。随着脚手架节节上升,实质性、永久性的建筑才得以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因人施教的第二个前提。以教书为中心,学生的兴趣取向常常被忽视。以育人为中心,学生兴趣取向的重要性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许多苦读中状元的故事,多少年来被许多人引为刻苦学习的典范,更别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用金钱、美女激发学习积极性,实在是对学生极大的误导。今天新一代的学生可聪明了,那遥不可及的金钱、美女对他们起不了多大的刺激作用。那么,如果不谈中状元的宏伟目标,不谈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还有什么是学习的动力呢?

我现在回想自己在学骑自行车、学跳交际舞、学驾驶汽车、学唱卡拉OK的时候,都经历过一个“入迷”的阶段。没有接触之前没有体会,一旦学了一点,似懂非懂的时候,突然就上了瘾。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不知道疼痛;车开得歪歪斜斜,置生死于度外,不学下去还难受。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兴趣的魔力。“入迷”是学习的最佳境界。

我在美国读过4个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读书都很刻苦,考试拿高分。我大概也算一个,在3个大学里拿到全额奖学金。但是,学位到手了,好像就完事了,跟同专业走上顶尖水平的美国同学比,我们就是差一口气。这欠缺的一口气,就是兴趣。我们这一代留学生,由于生存的压力、经济状况的限制,学习大多是奔奖学金来的。所以是专业挑我们,而不是我们挑专业。我的学位中,其中一个是特殊教育。我的许多美国同学、同事挑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家庭中有残疾成员、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等。他们学习这个专业,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他的亲人,以及和他亲人境况相同的人。他们没有像我那样苦读拿高分,但是他们对这个专业的热心、执著,到了入迷的程度,我是学不来的。因为我缺乏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我的女儿鲍馥萝在史蒂文森高中读书时修了一门绘图课,老师看她学得有点模样,就介绍她去曼哈顿的几家建筑设计公司参观。没想到她一看就看入眼了,就此决定只学建筑不学其他,申请大学填7个志愿,她从头到尾填的全是建筑。她们那一届,卡内基梅隆收了75个新生,毕业时还剩下35人。许多人中途转专业或转学校,有的去学艺术,有的去学商、学工程等等。大学生转学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学生对别的专业产生了兴趣,有的因为读不下来或不喜欢读一些主课,有的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尽管有种种原因,选择建筑设计专业,科目多、功课重是一个事实。一般专业本科读4年,建筑要读5年。不但要学好数学、物理、力学、工程、铁工、木工,还要学好美术设计。这么多跨行业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智力是一个挑战。有的课程似乎不怎么伤脑筋,像铁工、木工课、玻璃制作课,但要求手准眼准,集中注意力。否则一个新手操作刀具、机具,难免险象环生。鲍馥萝出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工伤,被送进医院急诊室。还有同学把自己的手指头锯断的。有的课程活动似乎挺有趣的,像美术、制图和服装表演。但是不管是在纸上还是在电脑上画图,毕竟是需要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快不来。设计服装以后,她得自己裁剪缝纫,急不来,她和她的同学经常熬夜赶工。照理说这样读书蛮辛苦的,但她乐此不疲,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

大学毕业后,鲍馥萝如愿进入KPF工作。KPF是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专门做大型项目,比如纽约联储银行、IBM总部、ABC华盛顿总部、五角大楼地下室、世界银行总部、德国斯图拉斯银行总部、伦敦泰晤士广场、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日本梅里林奇投资公司总部、日本名古屋中央铁路大厦、塞浦路斯国会大厦等。KPF在世界很多地方开设事务所,比如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地。鲍馥萝在纽约上班时,还参与设计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

与鲍馥萝同龄的朋友,有读金融、商学和医学的。他们一毕业拿的薪水比她高很多。鲍馥萝开始好像有点眼红,后来想想还是对自己的专业最满意。她说今后看看自己设计的建筑一幢幢摆在那里,会非常有成就感。鲍馥萝目前在KPF的上海事务所工作。她的语言优势(英、中、西班牙语)在上海得到充分发挥,成为KPF上海事务所只说英语的老总不可多得的助理。对她自己来说,从曼哈顿的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上海是一个真实的商业市场。在上海,她有机会就近接触到亚洲的投资者、中国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大学同行,获得许多行政经验。她说这些东西在曼哈顿总部是学不到的。

鲍馥萝的朋友中,有一位绝顶聪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做事,赚的是大钱。可是,他对这个行业越做越不喜欢。他说一天到晚就是把钱从这里搬到那里,从那里移到这里,没意思透了。他说做到30岁就退休,再不干这一行了。可见大量金钱回报可以拖住一时,没有兴趣还是不能长久。学习的兴趣不是只停留在学校里,它会延伸到将来的工作职业。还有什么比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快乐的事呢?所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为了今天教学的成功,更是为了今后学生一辈子享受工作的乐趣。现在回过头来说史蒂文森高中的绘图课老师,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他的学生引入一个她本不熟悉的领域,但一见倾心。我也想不到,开发学生的兴趣,竟然这么容易。

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是因人施教的第三个前提。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智商超群的天才还是弱智,就他本人而言,总能找到他的长处和弱点。比如,我是右撇子,习惯用右手,做事情用右手比较有效。如果有人要求我多用左手,我想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在学习方式方面,我知道自己的视力比听力强。听过一个人名或地名,我是记不住的。读过一个人名或地名,就比较能够记住。因为看过的字,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一个图像,好像看过照片一样留下了印象,比较容易记住。听过的东西则一闪而过,留不下印象。听觉能力强的朋友告诉我,他听到字词句的声音时候,好像听过一支歌一样,在他脑子里留下清晰的印象,不容易忘记。因此,老师教学生的时候,应当找到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使用学生习惯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展“因材施教”的工作了。因材施教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三是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不管教什么,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业程度,兴趣取向和学习方式进行,反正不能再一刀切了。布鲁姆(Bloom)把教学目标从易到难归结为6个阶段:知道(1),理解(2),运用(3),分析(4),评估(5),综合(6)。比如,同样教一堂民间故事(语文)或光合作用(生物)的课,学生甲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理解(2)”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甲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运用(3)”这个阶段。学生乙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分析(4)”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乙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评估(5)”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定得过低浪费时间,过高则欲速不达。再比如同样教一堂乘除法,喜欢钱的学生可以做关于买卖盈亏的题目,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做和里程有关的题目,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做和比赛速度及计算记分有关的题目。

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从不会进步到会,从不能发展到能的过程。我有一位校长朋友,今年春天随一个校长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回来后他告诉我在上海的一次听课经验。他们到了一所位于市中心的重点中学,校方安排他们听的是一堂英语课。起初美国校长们很兴奋,因为这堂课他们听得懂,他们期望可以从这堂课中学一手,但是结果使他们很失望。

他描绘学校硬件的先进,教学楼、教室、电化教育设备,甚至老师的午餐,统统让他眼红。他说听课的教室特别大,大概是专门用来做演示的。教室里绝对的安静,学生座位面对黑板整齐有序,学生像士兵一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教师讲课字正腔圆,学生回答尽善尽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美国校长们全听懂了。可是对教学过程,非常纳闷,没有看懂。这位校长问我:“如果教师教的东西学生全都会了,为什么还要教呢?”我明白中方的苦心,他们希望把自己最完满的一面展示给美国客人。可是教育交流活动不是作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教学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背离了这一点,就不是教学过程。光在上课的形式上下工夫,难免本末倒置。

如果你走进美国学校的教室,是有点乱的。你看学生随便走来走去,随便讲话。教师只用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大班授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分别指导。小学教室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科目角和兴趣站。比如,一个角落为语文,一个角落为数学,一个角落为科学,一个角落为史地。兴趣站因本班学生的需求而设。有几个学生在电脑上寻找资讯,另几个在使用影视器材,有的在修改个人学习计划,有一群在他们的兴趣站补充资料库,交流各自的发现。做的事情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的工作是介绍新知识,安排时间表,制定评估方式;学生是中心,教师在一旁辅助。老师不少时间花在帮助学生选择和精简阅读物上。市场上有大量的阅读物,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识别的本领,归纳总结的技能。

教学成果是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总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教育政策历来是宽容的。教育制度多元化、多层次,教育评估是多方位的。布什总统2002年签暑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该法授予联邦政府全面干预各州教育事务的权力。其中要点之一就是用统考成绩衡量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统考成绩不上线的学校必须在限期内改进,没有显著成效的校长将被解职,学校将会进行重组。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教育系统面临巨大考试压力。统考成绩一锤定音,使得全国上下卷入应试教育的旋涡。在布什的老家得克萨斯,统考日前,学校组织学生在操场游行以提高士气。学生头带纸糊的帽子,上面写着“得州统考”,还高呼口号,好像中国过去搞政治运动似的。就在中国极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时候,美国却一头栽了进去,实在是可笑可悲。

在言论自由的保障之下,统考政策受到美国朝野的猛烈抨击。2007年8月9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上,众候选人纷纷批评统考政策。他们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必须修改。他们指出,教育评估应当重视教学质量(Quality),而不是考试分数(Quantity)。统考成绩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但质量是全方位的。

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一学期内完成的所有的课内外作品中,可以是随堂测验家庭作业,也可以是独立完成的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全班合作完成的专题杂志。作品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影视展览。学生在完成这些多种多样的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和发挥多方面的智能才华。教师必须把所有这些作业和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都考虑进去,才能对学生做出完整中肯的评价。

以上所谈的因人施教3点和因材施教3点都属于智育范畴。那么,美国的中小学在德育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玛丽老师的班上来了一个新生泰勒。他成绩不佳,沉默消沉不合群,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玛丽老师了解到小泰勒的妈妈患癌症去世了,爸爸丢掉了工作,家里的房子卖掉了,搬来这里。爸爸老酗酒,也不太管小泰勒。小泰勒非常想念妈妈。玛丽老师非常同情小泰勒的遭遇,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医生,帮助像妈妈一样的病人。20年后,玛丽老师收到一张婚礼请柬。上面写道:亲爱的玛丽老师,我非常地感谢你。20年前你帮我拾回自信,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诚请你代替妈妈的位置出席我的婚礼。落款是泰勒医生。玛丽老师回信说:亲爱的泰勒,得到你的邀请我很感荣耀。不过,亲爱的孩子,你讲错了。我教了一辈子书,是你教我懂得教人远比教书重要,你才是我的启蒙老师。

美国的中小学没有班主任制度。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事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在大学里,心理辅导专业的必修课和教师的是不同的。毕业出来,执照也不同。那么,心理辅导员是如何处理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呢?首先和中国不同的是品行问题和政治思想不发生联系。你要说写检查,深刻检讨思想,那算你把美国人考住了,没人懂。在纠正行为偏差方面,“正面行为干预和帮助”(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 PBIS),是目前美国流行的一套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把全体学生分成3个层次。80%的学生没有不端行为,15%有行为不端的问题,5%有长久严重的行为偏差。为了帮助这20%的学生,学校必须制定特别的教学措施。教学措施的制定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观察学生,记录数据。比如,是单一行为问题还是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出现的时间长度和密度等。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来作分析,作一个“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FBA)。然后,由心理辅导员负责,与家长和其他老师一起,量体裁衣替学生制订个人“行为干预计划”(Behavior Intervention Plan,BIP)。

心理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分析心理情绪,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一般先让学生双方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接着作心理分析:“为什么动手?”“我太愤怒了。”“因什么愤怒?”“他骂人。”“这我理解。”美国人注重相互尊重,大人尊重小孩。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照样尊重学生。在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听,学生讲得合理的地方表示理解,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能不能和好朋友谈一谈?能不能报告老师?”“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突发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心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和问题儿童保持经常的接触,帮助他们舒解紧张,稳定情绪,用正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心理辅导员还常常和家长合作,替学生制定奖惩制度,克服常发的行为问题。有一本书近年来非常流行,每个校长、心理辅导员人手一册。它是斯蒂芬•麦卡纳(Stephen McCarney)主编的《早期干预手册》(Pre Referral Intervention Manual,PRIM)。该手册的副标题是:“最常见学习和行为问题解决办法”。手册从A到M列出学习和行为中13个类别共219个问题,手册并提供针对每个问题的若干个解决办法。比如类别L“纪律和期望”中问题第192号是:“偷老师、同学或学校的东西”。第473-476页中有48个办法供老师参考、选择、使用。比如办法第12条:采取和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避免公开处理;办法第18条: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自己不愉快、愤怒或者失望情绪。

作者从1987年起在美国纽约市教育系统工作。目前在纽约市教育局教学部门负责教师培训,兼任人事部助理,负责教师资格的评估审核和颁发教师执照。

本文选自王定华主编的《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学博士的体验与思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略有删改。

上一篇:井筒:预注浆下一篇:皮带秤应用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