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源范文

2024-09-01

扶贫资源范文(精选9篇)

扶贫资源 第1篇

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贫困状况明显缓解。

十一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8000余人,低收入人口大幅度下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886元,比2005年增加754元,增幅达66.6%。

二、以壮大扶贫产业为重点,造血功能明显加强。

寻乌县大力发展脐橙、蜜桔为主的果业,五年来,全县新增果业面积6万亩,其中扶贫重点村新增3万亩。同时,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大力发展山羊、花生、茶叶等特色产业。扶持扶贫龙头企业项目17各,发放扶贫贷款2005万元,补助贴息资金40多万元。

三、以完善基础设施为载体,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寻乌县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扶持水陂21处、河堤8条、水库1座、饮水工程15个、桥梁19座,架设输电线路2条,修建、硬化村公路(果园路)272条、378公里,扶贫重点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扶持兴建村小学5所、村民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疗室20栋。

四、以强化技术培训为内容,农民素质明显提升。

寻乌县着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农民各类培训班287期,培训人员达16614人次,其中举办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 10期,培训贫困劳动力5594人次,全部转移就业;举办扶贫干部培训班177期,培训人员1 1020人次。

五、以打造自身特色为前提,移民步伐明显加快。

国土资源局扶贫工作汇报 第2篇

一是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攻坚进程,确保按时完成扶贫任务,该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立了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市国土资源局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派出党员干部一一对接精准扶贫联系村巴马县燕洞乡交乐村的54户帮扶贫困户,将软指标变成硬任务,把脱贫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致富量化分解到个人,在每户贫困户门前张贴帮扶明白卡,全体党员每月至少到联系村调研、指导帮扶工作1次以上,以实际行动确保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围绕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该局组织6个业务政策宣讲组走进村组、学校、田间地头,送去帮扶政策。

三是健全机制,常态运行。该局制定轮流下村帮扶指导安排表,每月由一名局班子成员及一名科室负责人到联系点进行指导。建立对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的督促检查机制,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方式,做到“半年检查、年度考核”,工作不力的要责成限期整改。把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资金落实、完成进度等细化分解,年底组成检查组对各科室帮扶责任人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纳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四是心系群众,真情帮扶。该局组织帮扶工作队员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对全村人口、劳动力、收入结构、收入情况,劳动技术、就业愿望等进行核实登记。分析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做到“一人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个帮扶项目、一套帮扶措施、一名帮扶责任人”。

以资源优势促武陵连片扶贫开发 第3篇

武陵山区地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涵盖71个县(市、区),区内人口3600多万,是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2011年,中央在武陵山区率先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探索以跨省片区为单位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与方法。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以来,我们以“加强国土资源工作,促进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武陵山区国土资源特点

武陵山区国土总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境内群山起伏,岩溶发育强烈,属典型的山地、高原地貌。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其在国土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一是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耕地资源相对稀缺。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未利用地很少,土地利用率较高。如区内的邵阳市、湘西州土地利用率分别达93.55%、94.53%,均高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内土地利用相对粗放,地均产出不高。如邵阳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为0.68万元/公顷,地均GDP为1.73万元/公顷,仅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的57%和55%。

此外,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区内耕地面积较少,人均仅为0.81亩,逼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粮食安全警戒线。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耕地潜力不足。据调查,到2020年张家界、湘西州、邵阳、怀化等地新增耕地潜力分别为13067.03公顷、17145.62公顷、22927.74公顷、16302.49公顷,均处于较低水平。

二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武陵山区地跨湘西、鄂西、南岭、长江中下游等多个全国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锰、锑、汞、石膏、铝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州,已发现矿产6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7种,钒矿遍布全州,锰矿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居全国第三,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位,全州矿产资源总价值达2万亿元以上。此外,利川、建始、张家界、桑植、秀山具备较好的石油天然气赋存条件,酉阳、彭水、铜仁等地页岩气资源较为丰富。

三是生态良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区内森林覆盖率达53%,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有“华夏绿心”之称。生物种类多样,素有“华中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拥有水杉、珙桐、银杉等一级保护树种,娃娃鱼、金丝猴、金钱豹等珍稀动物。自然景观独特,组合优良,分布密集,极具开发潜力。区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森林公园15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武陵源、梵净山、凤凰古城等景区驰名海内外。

四是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武陵山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气候,降雨时长量大,加之区内山高坡陡、河流溪沟密布,导致山洪地质灾害频繁、土地石漠化严重。同时,还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此外,历史上粗放的矿产开发方式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与空气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现象。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导致的崩塌、滑坡等较为普遍,洞渣及尾砂渣的存放堆积占用土地现象严重。

理念与规划要创新完善

牢固树立科学的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理念。一是因地制宜的理念。武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差异大,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矿产开发、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不同土地的空间开发方向和管理模式。二是统筹协调的理念。在宏观层面,应统筹武陵山区与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地区、黔中地区等大区域之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关系;在中观层面,应合理统筹湘黔鄂渝四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格局,综合考虑城乡区域发展因素;在微观层面,应统筹协调建设用地、生态用地、资源开发等不同用地类型的关系,建立统筹兼顾的国土资源利用体系。三是节约集约的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节约集约考核评价,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开发水平。四是生态环保的理念。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武陵山区总体处于限制开发区域。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土地供应制度和矿产资源准入退出机制,切实维护区内良好生态环境。

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一是建立国土资源规划协调机制。加强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的省际衔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总体管控作用。二是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根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城镇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等内容,相应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耕地保有规模、土地利用方向等规划参数。三是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村工作。统筹村级产业发展、耕地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一是推行差别化用地政策。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支持怀化、黔江、恩施、张家界、吉首、铜仁等中心城市及一批重点城镇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旅游、文化、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突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完善用地审批模式,支持张家界旅游用地改革试点,适当放宽产业用地限制,探索只征不转、只转不征等多元供用地模式。二是加强城乡土地统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确保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灵活应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着力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支持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发展。稳妥推进集体建设流转,探索开展宅基地和林地抵押融资试点,逐步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三是积极支持扶贫搬迁工作。优化土地审批服务,适当减免审批费用,及时落实扶贫搬迁或避灾搬迁用地。

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将土地整治与发展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创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申报与实施机制,为油茶、茶叶、桑蚕、高山蔬菜、魔芋、柑橘、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优良种植基地。二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以乌江、清江、澧水、沅水、资水等区内主要河流为重点,推进流域性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区内粮食供给安全。三是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高耕地开发项目标准,加大新增耕地后期管护投入,允许区内节约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有偿、有序流转。

矿业开发要绿色可持续

大力发展绿色矿业。一是切实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优先部署并尽快完成区内1:50000万区域地质调查等基础地质调查工程,查清基本资源底数。二是建设一批矿业经济基地。针对锰、铅锌、页岩气、铁、钒等重点矿种,部署一批整装勘查项目,力争找矿重大突破。加大资源开发整合力度,扶持一批探采、选冶一体的优势矿山企业。支持利川、吉首、邵阳、怀化等地依托本地优势矿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资源综合加工能力,建设大型矿业经济基地。三是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切实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争取在2015年前全面查清区内地质灾害状况和发育规律,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勘察,完善治理措施与方案。加快推进重点矿区1:10000万矿山地质环境普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分布、成因、变化规律等。二是推进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大中央与省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一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创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机制。编制市县两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健全矿区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地下水系变化防控机制,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四是加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加大地质遗迹调查力度,争取发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地质遗迹。继续推进崀山、红石林、乌龙山、梵净山等地质公园建设。

基础工作要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确保每2年更新一次覆盖全域、地面分辨率不低于5米的影像,每年更新一次覆盖主城区、分辨率不低于1米的影像。开展张家界、崀山、红石林、梵净山等景区三维动态地图制作,促进景区数字化建设。

加强基层国土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土资源系统建立挂职和跟班学习制度,人才培训、人才奖励等向片区倾斜。加大执法装备支持力度,由部省统筹资金,争取实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1+1”用车(一台公务车加一台执法车)。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规划修编等重大业务经费,加大资金直接支持力度。

完善国土资源支持扶贫开发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跨区域的国土资源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湘黔鄂渝四省市国土资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重大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增强区域国土资源政策协调性。二是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建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并严格落实。三是建立对口扶贫机制。各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协调本系统力量,建立先进地区国土资源部门对口支持片区内国土资源工作的扶贫机制。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社会扶贫 第4篇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大余县社会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的中心任务(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做好帮扶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市、县定点帮扶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共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投入帮扶资金255.4万元,其中:省直10.6万元、市直8万元、县230.8万元、非公有制企业捐赠6万元。共兴建水泥道路11.5公里,水渠2.1千米,大大改善了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1、单位帮

为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2009年初就明确了13个县直单位、驻县单位与13个村进行挂点帮扶(省、市直挂点单位帮扶重点村的除外),并下发了文件,一定三年。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为挂点村办实事、为好事,单位主要领导年内必须5次以上深入到挂点村调研,分管领导每月2次以上到挂点村指导工作,驻村干部每月时间不得少于20次,单位帮扶资金不得少于3万元,并将贯彻情况列入年终目标考评。全县抽调了一批机关干部组成定点扶贫工作组,利用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优势,在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科技扶贫、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对全县乡村开展帮扶工作。今年上半年,县财政安排224万元资金用于帮扶16个重点村搞新农村建设,县直单位共帮助项目52个,浇筑水泥路10.7公里。

省消防总队、省气象局、市水电设计院等7个省、市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到村考察开展扶贫工作。各扶贫工作队把“帮基础建设改善条件,帮扶到户增加收入”作为帮扶工作的两条主线,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不断加大综合扶持力度。上半年,共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8万元,帮助项目2个,修建道路0.8公里、桥梁1座,受益人口达4800多人。这些投资项目的完成,较大地改善了帮扶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2、干部扶

上半年,大余县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组织全县副科级领导干部与贫困户结对,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并明确要求贫困户不脱贫不脱钩,一订三年不变。去年“7?3”特大洪灾使得新城镇巷口村低保户李军兵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在此危急时刻,大余县委书记李伟平同志及时深入到结对帮扶对象李军兵家中。当了解到李军兵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且房屋还在这次水灾中倒塌时,李书记当即个人捐出3000元帮其暂渡难关并鼓励其恢复信心、重建家园。在此后的半年中,李书记先后6次来到李军兵家中了解情况,为其女儿联系好了做心脏病手术的医院,并协助他在农村信用社贷款20000元用于灾后建房。在县委李书记的帮扶下,李军兵在2009年底就已建好了两层砖混结构房屋并入住,其女儿心脏病手术也十分成功。今年,全县共有56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与618名贫困户结对,帮扶资金6.8万元,预计到年底有230户贫困户脱贫。

3、企业带

通过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外资企业优惠,积极动员企业带村带户帮扶。南安板鸭厂是我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采取赊鸭苗、赊饲料、给技术、保价格、包回收的形式扶持77户贫困户养鸭。

大余县科达农庄位于大余县池江镇板棚村龙沟陂,近年来每年出栏生猪6000头以上,出售商品鱼40吨,去年脐橙产量达300吨。上半年,该农庄不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通过“农庄+农户”及联场、联户的形式,利用技术、信息、资金帮扶带动了12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预计年底户均增收1120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产业促

“用发展产业来促贫困户增产增收”。2008年,大余县扶贫办向七个省市挂点单位、企业发出了征求意见函,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县扶贫办决定先在省市单位挂点的七个村进行试点,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在将设想和实施意见向市扶贫办领导作了汇报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此后,大余县召开了七个省市扶贫挂点单位和七个重点村负责人座谈会,面对面进行探讨协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实施方案。每年每个省市扶贫单位,对挂点扶贫村10户贫困户进行产业扶贫,每户3000元帮扶资金,在村干部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短平快的种养帮扶,实行五步走:一是选好被帮扶人,严格规范操作程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从有条件的贫困户中选出十户并张榜公示,予以确认;二是选好产业扶贫项目,能养牲畜的养牲畜,能种经济作物的种经济作物。总之一句话,尊重群众意愿,什么好,什么来得快,就做什么;三是履行合同,明确责任,被帮扶户要与村委会签订帮扶合同,明确对方的权力和义务,明确村干部每人帮扶两户的责任状,明确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具体承诺和奖惩办法;四是帮扶贫困的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种苗物资和技术防疫,贫困户主要是投工投劳和可能的部分配套资金;五是资金实行滚动使用,从小到大,所赚利润归被帮扶户所有。

2010年上半年大余县在继续抓好7个省市挂点单位产业扶贫的同时,还开展了民营企业家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功德工程”,即由县领导联挂的企业每年出资3万元,除7个省市直单位挂带内的重点村外,其余9个重点村组织实施开展产业扶贫。目前,有5个企业到村里了解情况,2个企业资金到位,已开始组织实施。

二、几点体会

1、社会扶贫必须领导重视

经过几年来的社会扶贫,我们深深感到只有领导重视,把扶贫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份内事来抓,才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帮助,扶贫才能见成效。如省消防总队挂点在黄龙镇叶墩村后,正是由于领导重视,把扶贫工作列入本单位的议事日程和干事日程,总队政委亲临点上开展调研,解决问题,才确保了扶贫工作的硕果累累。

2、社会扶贫必须措施得力

大余县的“321”结对帮扶能够扎实深入有序地开展,关键在于措施得力。我们年初即要求结对干部与贫困户签订帮扶目标,制定帮扶措施,并把其纳入年终个人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平时不定期对帮扶情况进行检查,对帮扶力度不够、措施不得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做得好的进行表扬。

3、社会扶贫还应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的参与

大余县非重点县,得到的扶贫资金相对较少,县财力又不足,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扶贫。因此,要做好扶贫工作还应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来宣扬企业、个人关心扶贫、参与扶贫的事例,树立榜样,营造氛围,激励更多的人关心扶贫,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部门、单位领导对社会扶贫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摆上议事日程、干事日程,扶持力度不大。

二是有的村对产业扶贫工作有畏难情绪,怕搞不好引起群众上访事件。

四、建议

国土资源局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 第5篇

一、调查摸底列清单,凝心聚力谋攻坚

__月__日,__市国土资源局局机关全体干职工踊跃捐款,共捐资2200余元,顺利帮扶问安镇__村特困户__住进医院实施静脉曲张手术,实现了__多年的手术治疗愿望。__,男,1955年7月出生,因严重静脉曲张且无力进行手术治疗,完全丧失劳动力。其妻__,1956年10月出生,长期患心脏病,部分丧失劳动力。该夫妻育有2女,大女失踪多年,二女已出嫁。家庭承包责任田5.3亩。该户每年生产经营性收入仅4500元,脱贫难度极大。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曹一宽同志主动承担了联系该户的帮扶任务,除在生产生活中提供一定的帮扶外,还将__入院实施手术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办理了免费农保手续;二是联系市人民医院为其进行手术治疗;三是倡议局机关干职工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解决急需。

10月18日,__市国土资源局将1200元助学金汇给了贫困学生陶江亚。该女孩父亲死亡、母亲改嫁、投靠姑母,我局副主任科员王作喜同志对结帮扶后,在学习生活中时时关心帮助。今年高考陶江亚顺利被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为使该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土资源局党组召开专门会议,决定该生读大学期间,每年为该生提供1200元助学金。

二、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促进脱贫致富。

根据__村靠近__湖和__湖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采取“贫困户项目捆绑帮扶”的模式,即由种植、养殖技术能手牵头,成立合作社,发展相关产业。贫困户以土地、贫困帮扶资金及政策入股,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形成“带动面广、效益明显、发展稳定、持续增收”的特色捆绑帮扶产业,实现贫困户彻底脱贫。

(一)完成开发产业项目水蛭养殖10亩、甲鱼养殖200亩、鳝鱼养殖150亩、西瓜种植100亩、大棚蔬菜100亩优质油菜亩。全年增收100万元。同时,工作组同村两委加大对贫困户技能培训和资金扶持,规范种植、养殖流程,并通过农商银行、邮政银行等经济实体形成合作模式对抗市场风险,还与金东方教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助做好土地流转等利民项目。

(二)家禽、家畜饲养项目开发25户,目前项目发展初具规模,鸡苗、鸭苗饲养长势良好,存栏率高。工作组与村两委搭建平台,将贫困户帮扶养殖项目与有意愿有技术有能力的养殖大户在项目上进行捆绑,达到共建共赢目标。同时,工作组协调联系农业、畜牧等部门进行技术扶持。

(三)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及时收集发布企业招工、项目建设用工及公益岗位等就业信息,转移农村就业。

(四)联系农商、邮政银行等部门,帮助贫困户不但在资金上得到保证,更在政策上得到优惠。

(五)加大社会帮扶力度,与金东方教育集团携手合作,将__村21个贫困户进行项目捆绑帮扶,不但规避了贫困户发展中市场风险,同时在技术和生产中使贫困户得到全方位保障。

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

(一)争取土地增减挂钩和国土整治项目,解决配套资金30余万元,硬化户户通道路1.8公里,待硬化道路10公里。

(二)着重配合驻村“两委”深入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贫困对象基本实现就医保障。同时帮助村级推进卫生室建设,解决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难,缺医少药现象。切实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适时对贫困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并给予一定的资金物资救济和帮助。

(三)资助2400元为4个特困户接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四、举洪荒之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一)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江波同志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 “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精心选配了18名工作队员进驻问安镇__等6个村。局长王江波同志及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亲自带队驻村入户。活动期间,王江波同志11次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同“精准扶贫”工作队同志一起对__村21户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慰问和座谈回访,帮助其树立脱贫的信心。并送慰问金6900元,慰问物质2900元,电视机1台,捐献衣服50件。

(二)按照“精准扶贫”工作布置,工作队及时同驻村两委进行座谈,了解村级基本情况及村级发展规划和扶贫工作计划。并对各村实地进行考察,对贫困群众进行走访调查,一起展开全面的宣传工作。同时工作组同驻村两委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作战图,把村级发展建设和产业项目帮扶开发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重点。

扶贫资源 第6篇

四川省筠连县,古时南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如今又当如何立足县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壮大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弥补发展短板,从而带动3万贫困人口,与全县人民一道协同奔康?

2016年5月20至22日,本刊记者随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专家调研组前往筠连县调研,并就筠连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扶贫攻坚等问题,专访了筠连县委书记王萍。

筠连县正在聚力谋变。这个煤炭资源大县,正从以往资源型经济脱身,转向生态型经济,“绿色”“生态”“宜居”成为新的主题。

筠连县正在加紧培育生态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等“互动共生”型新型产业,决心走出一条“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经济自强”的内生扶贫之路。

走绿色生态发展新路

记者:“十三五”时期,四川确定了三大主攻方向,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弥补发展短板、有效防控各种风险。对筠连县而言,将如何立足县情和县域特色,在这三大主攻方向方面发力?

王萍:一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破除对煤炭经济的依赖思想,推进工业经济向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精细化生产转型,以新型业态做出总量优势和规模效应;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突出打造茶叶、肉牛、青蒿、漆树、林竹五大延伸循环产业链条。突出经营园区、经营城镇、经营村庄,推进全域旅游,走工农旅结合的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

二是着力弥补发展短板。要充分发挥省级扶贫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少数民族比照县等特殊政策和山区资源富集配套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GDP达170亿元以上,工业增强值达到10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亿元。要在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业做大做强与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为10:67:23,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统筹推进旧城改造和“一城四组团”建设,紧扣“宜居宜业宜游”取向,以耕读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生态农业为基、传统民居为形,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规划,走出农业人口就地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农村产业向二三产业靠齐,到2020年力争城镇化率达到43%以上,切实解决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

三是积极防控各种风险。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上,健全防范机制,制订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和应急处置预案。在企业发展风险防控上,逐步完善市场自主调节功能,实现市场运行良性循环;同时,引导企业拓展产业合作和区域合作空间,组建经济共同体。在社会稳定风险防控上,深化“五级调解网络”建设,推进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

在转型中建设生态文明

记者:中国社会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众多县域2016年抓紧抓实抓好的重头戏。中央和四川省都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四川省的现代林业重点县、长江上游绿色屏障的建设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筠连将如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王萍:筠连立足转型发展实际,以建设“绿色筠连、生态筠连、宜居筠连”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现绿色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建设绿色经济系统。坚持工业发展循环化,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突出打造具有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的“煤—电—化—材”循环经济核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坚持农业发展生态化,充分发挥筠连农业生态、气候季差、品种资源等优势,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绿色食品加工重点县。坚持服务业发展特色化,突出休闲、度假、健身、探险等旅游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大力培育电商、网购网销等新型消费业态。

二是建设生态自然体系。实施“青山工程”,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县行动,重点对荒山荒地、矿山开采区、石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区实施“复绿工程”。实施“碧水工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净土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重点防控防治PM2.5、PM10及SO?等大气污染物和城区建设工地扬尘等。

三是建设宜居社会系统。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建管,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积极推进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建立“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乡—农村社区”四级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城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大通道建设破解休闲旅游瓶颈

记者:筠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以生态、岩溶、乡村旅游为主。可是,交通不便是最大短板。未来筠连将如何立足生态,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王萍:一方面,突出交通条件改善,破解休闲旅游制约瓶颈。一是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建成宜彝高速、3条国省干线、庆符-镇舟快速通道等高等级公路及“4+2”联网畅通公路网络,积极融入宜宾市“1小时经济圈”;二是推进金筠铁路改造升级,发展为客货通用的对外交通大动脉,并扩建筠连火车站为三级火车站;三是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支撑,建成农村公路全面覆盖的公路网;四是统筹规划筠连县乡镇连通路、资源开发路、旅游景区路、山区扶贫路,加快县乡公路及农村道路新建与改造。

nlc202309082228

另一方面,突出发挥生态优势,培育休闲旅游新型业态。紧扣打造川南滇东北结合部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目标,加快培育乡村休闲旅游新型业态。一是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把新村(聚居点)建设作为一项承接一产、带动三产的“产业工程”来抓。二是充分依托农村秀美田园风光、特色种养产业、多彩民间文化等各类资源,分步分批打造“一村一主导、一乡一特色”的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三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全面整合县域内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并营销推广大雪山红色旅游景区、古楼峰丛5A级景区等名胜古迹景点。

机制创新帮扶3万贫困老乡协同奔康

记者:为了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正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作为乌蒙山区的重点扶贫县,筠连是如何推进县域扶贫事业的?

王萍:筠连县作为省定乌蒙山区重点贫困县,目前尚有贫困村61个,贫困户8636户,贫困人口31013人,按照“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工作要求,我们始终突出机制创新这个关键,力争2018年底实现贫困村全部摘帽脱贫。

一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增强牵引力。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直接有效的金融扶持,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扶贫资金投资股份量化模式,采用股份量化的方式集中投入到农民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无本增收”。

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示范力。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动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四川蓝伯特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免费提供秧苗、免费技术指导,农民出土地栽种、出劳力管理,产品定价回收的“两免两出一定价”方式,带动5000余农户发展青蒿基地3万余亩,贫困户户均增收达1500元。创新推出“好牛贷”金融产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企业(养殖户)共同参与的“1+N”联动机制,今年以来农商银行共发放“好牛贷”资金6694.48万元,受益养殖户达2732户。

三是构建社会扶贫机制,增强聚合力。充分发挥省财政厅、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宜宾学院、华西集团等4个省直单位和18个市级单位定点扶贫筠连县的优势,争取到省级定点扶贫单位支持该县能繁母牛基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全饮水工程等12个重点扶贫项目建设。依托省市扶贫爱心平台和市县扶贫开发协会,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筠商”等群体和个人参与扶贫解困行动,扩大扶贫效益。

四是探索精神扶贫机制,增强能动力。以推广春风村精神文明“735”工程为载体,在贫困村设立“脱贫光荣榜·感恩励志墙”;组建农村乡贤队伍,“1+1”结对示范引领,开展“文明村社”“脱贫先进户”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贫困户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尚,探索出一条“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经济自强”的内生扶贫之路。

扶贫资源 第7篇

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现有的主要政策依据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来说,其目标是解决转型过程中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毫无疑问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新时期扶贫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针对当前和长远的扶贫目标而言,有限的扶贫资源如何发挥最大效应,以及妥善处理扶贫资源利用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解决上述问题,归根结底要依赖于法律制度供给。

1 扶贫资源需要整合

整合扶贫资源,是由于扶贫资源供给不能满足新时期扶贫开发任务的需求,现有扶贫资源的使用相对于扶贫开发的目标而言效率低下,扶贫资源整合机制不完善导致的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1.1 扶贫资源供给具有有限性

我国的扶贫开发是在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明确和强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城乡统筹,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新时期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对扶贫资源的投入量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扶贫资源投入增长较慢,社会扶贫资源动员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求。从总体上看,扶贫资源具有稀缺的特点。

1.2 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

在扶贫开发事业中,有专门扶贫、部门扶贫、定点扶贫、捐赠、财政扶贫等多种形式,虽然扶贫资源供给多元,但是多口资金缺乏统筹机制,不同的资源供给主体对扶贫资源的使用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扶贫资源使用方向分散,难以发挥资源整体优势,难以满足由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劳动力素质等决定的扶贫对象需求。

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还源于扶贫主体利益取向的复杂化。在扶贫开发事业中,扶贫工作涉及的利益主体包括扶贫资源的供给者、扶贫资源的管理者、扶贫资源的受益者。应该说,每个主体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主体之间由此形成利益冲突或失衡。这种冲突和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不同类型利益主体间存在利益失衡。如村级组织和村民之间,村级组织更加关注全村贫困状况的改善,而贫困农民则关注贫困资源是否落实到自己头上;再如贫困村庄和地方政府之间,二者都希望从外部获取更多的扶贫资源,但是地方政府更关注能给地方政府带来扶贫政绩的项目,由于贫困村庄不能很好体现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绩,往往被排斥在项目之外。其次,同类利益主体间也存在利益失衡。如由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县级政府在资源供给能力上有差异,上级政府的财政扶贫投入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而越是贫困地区财政配套能力越差,不配套又会失去扶贫项目并丧失发展机会。如此种种,不同利益主体制度需求各有不同,也导致了扶贫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1.3 缺乏整合机制易导致扶贫资源流失

像其它任何经济要素一样,具有稀缺性的扶贫资源同样追求的是效率最大化,尽管这里的效率并不当然表现为经济意义上的回报。例如,在现有的扶贫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帮富不帮穷的现象,某一贫困地区的扶贫资源过于集中于一两个村。这种情形的出现,除却人际关系因素,是由于扶贫资源投入者追求扶贫资源的叠加效应,叠加之后的扶贫效果难以归因于特定的资源贡献,也便导致每个资源投入者可以将全部扶贫绩效关联于该部分资源的投入。但是,就扶贫制度本身而言,其目标是追求公平最大化,即实现各个贫困地区的共同富裕。所以,扶贫资源投入者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与扶贫制度安排的目标会产生偏离,扶贫资源投入者效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扶贫追求的公平最大化的价值追求之间相悖,从而导致扶贫资源不当流失。

在扶贫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的扶贫资源使用叠加导致扶贫资源流失外,还存在着扶贫资源使用分散的现象。例如,有些地方贫困村在修建扶贫公路时,不同路段分别由不同部门投资,最后导致道路一段是水泥路面、一段是砖面,而且有的地方根本衔接不上。这种状况体现出当前多部门多层次管理扶贫资金,致使扶贫资金投入的方向明显带有不同部门和地方以及不同管理层面的利益目标,难以使扶贫资源形成合力,也使资源的跑冒滴漏现象有了机会。

扶贫资源最终都是用来解决扶贫对象的贫困问题,但由于扶贫资源的类型多元化,有些扶贫资源侧重于解决整体贫困问题,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有些扶贫资源侧重于解决个体贫困问题,如各种物资资源。如果对各种扶贫资源针对的对象瞄准不清容易导致扶贫资源使用低效率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我国都以县为基本扶贫资源分配单位,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际扶贫资源利用的稀释和遗漏效应。虽然现阶段强调整村推进和扶贫到户,但实际上扶贫资源无法完全实现直接针对贫困户的发放。以县为基础的资源分配机制使得财政扶贫资金只用于居住在重点贫困县的贫困人口,无法全面惠及居住在贫困县以外的贫困人口。

2 扶贫资源整合需要健全制度

扶贫资源整合,从根本上说需要依赖于健全的制度,而健全的制度,应当体现规范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要求。

2.1 资源整合需要规范性制度

随着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不断深入,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新问题,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扶贫资源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如何公平地配置扶贫资源和如何使扶贫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收益存在着诸多矛盾。在新形势下,单纯依赖政策或行政手段已经不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规范性的制度手段,明确扶贫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方式,明确不同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责任,整合现有的扶贫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扶贫开发中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使扶贫工作体现出发展公平和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2.2 资源整合需要稳定性制度

由于已经脱贫和尚未脱贫的农户在动态的变化中,即便是不断增长的扶贫资金的投入,不同区域获取国家扶贫资源在数量上还是不稳定的。从社会扶贫层面上而言,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主体类型多样,资源供给渠道多,层次广,但由于不同主体在扶贫中的利益诉求不同,社会扶贫资源的供给途径和规模缺乏稳定性。

正是由于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数量上的不稳定,社会扶贫资源供给途径和规模的不稳定,加上其他社会主体在扶贫过程中参与的主动性不足,因此,整合扶贫资源应建立相应的稳定机制,保障扶贫资源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渠道的畅通及供给的稳定。

2.3 资源整合需要可操作性制度

中国30年的扶贫开发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增加了对农村扶贫工作的扶持力度,社会力量也在扶贫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扶贫资源供应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资源缺乏整合而带来的低效率问题日渐显现。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把这些分散的扶贫资源进一步有效地整合起来,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把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盘活这些潜在的发展资本。减少扶贫资源在帮扶过程中被不同利益群体层层截留的可能,通过整合形成规模,集中力量解决更多发展中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实现,都有赖于建立相关可操作性的制度保障,以明确财政扶贫资源的供给义务主体、社会扶贫资源获取的支持措施、扶贫资源使用过程的监管、资源使用对象的确认条件和程序、贫困人口在扶贫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参与权保障等内容。

2.4 资源整合需要权威性制度

我国现阶段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在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个别的地方立法中,缺乏统一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法律责任不明确,政府提供的扶贫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被截留、挪用、挤占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资源的管理者转变成资源的窃取者。例如,某县检察院在办理某村会计韩某涉嫌贪污奶牛款的案件中,通过对扶贫户的实际走访、调查,发现该村村支部书记杨某、会计韩某伙同该村村民宋某等人,勾结县扶贫办委托的购牛经纪人吴某,在扶贫奶牛的发放过程中,采取虚列扶贫人员名单,私刻村民名章、伪造签名等手段大肆骗取扶贫奶牛补贴款,共骗取33头扶贫奶牛补贴款共计9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实践证明,需要建立权威性的制度来保障扶贫资源的正当使用。

3 现有制度供给不能满足整合扶贫资源的需要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中重要的一项即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农村的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依赖政策,更需要依赖法律。只有健全的法律制度才能够满足整合扶贫资源时规范、稳定、可操作和权威性的要求。

在以解决温饱问题为目标的扶贫开发历史中,有关的法律制度促进和保障着该目标的实现。现行法律涉及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有:《农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乡镇企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等20多部。这些法律在促进贫困地区生产发展、在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在满足贫困地区社会保障需求、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看,诸多的与农村扶贫开发相关的法律,于其制度本身乃至整个体系上都有着不足之处,不仅使原本有限的扶贫资源不能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从长远来看,也无法满足对资源整合的要求。

3.1 现有法律制度不能满足扶贫资源动员的需要

从总体上看,现有法律关于贫困地区扶持扶助的规定屈指可数,仅在少有的法律中有较为原则的规定。同时,现有的法律规范大多属于倡导性和指导性规定,且目标仅集中在政府扶贫工作的整体上,主要是明确财政资金直接投入职责,缺乏约束性。从现实的扶贫资源来源看,社会扶贫资源的比例在不断增高,但现行法律对组织和引导社会扶贫资源欠缺具体的操作性措施。例如,在激励企业参与扶贫方面,《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而实践中,许多责任型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捐赠数额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律规定的抵扣比例,造成了捐赠主体税负的增加,特别是在发生重大捐赠事件的过程中,这一制度对于动员企业通过捐赠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会有不利影响。

动员扶贫资源,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明确动员主体、动员对象、动员机制等相关措施,但整体上看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法律缺位的现象。

3.2 现有法律制度缺乏扶贫资源供给、使用和监管的组织载体的规定

不论是扶贫资源的供给,还是资源的使用,以及对扶贫资源的监督管理,都需要明确组织载体,这是明确法律义务主体的基本要求。但是,从现行法的规定看,这些方面的法律制度缺失严重。在资源的供给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应当承担的扶贫资金、物资缺乏主体性规定,导致政府层级之间、部门之间的资源供给责任不清;二是关于社会扶贫资源的动员,依赖的是社会力量的自觉意愿,缺乏具体的组织载体,对社会扶贫参与者提供信息等服务的平台也难以形成。在扶贫资源使用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也都不能发挥整合扶贫开发资源的职能。

3.3 现有法律制度缺乏扶贫资源整合机制的规定

扶贫资源的稀缺性和易流失特性,决定了必须通过立法建立扶贫资源的整合机制,以使有限的扶贫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契合扶贫目标。实践中,多元途径的扶贫资源获取途径导致了扶贫资源利用上的分散和低效,解决这一矛盾也必须从完善资源整合机制着手。但是,从现行法的规定看,号召、鼓励性的规定过多,对扶贫资源分散低效使用的现实缺乏制约,既没有资源整合主体的规定,也没有资源整合手段的规定,资源供给主体缺乏有关贫困主体和状况等扶贫资源需求信息,资源使用的叠加现象难以规制,资源供给、使用、监管或者评估缺乏衔接。

3.4 现有法律制度对扶贫资源整合缺乏刚性约束

基于扶贫资源获取途径的差异,在立法中应当区别对待,明确法定义务和倡导义务。对于国家设立的扶贫机构和参与扶贫的党政机关,以及公共扶贫资源管理机构和扶贫资源的使用者,应当明确其在扶贫开发中的法定义务;对于企业和个人志愿者参与扶贫,更多应为倡导性义务。但是从现行法的规定看,对于法定义务和倡导义务缺乏细分,对于相关主体应当履行的法定扶贫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缺乏明确的责任,对于因行为不当而导致扶贫资源流失或者低效的,也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追责机制严重缺位。

综上所述,尽管伴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实践的深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并对扶贫工作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扶贫目标从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逐步向统筹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转变,随着新时期扶贫工作中扶贫资源类型的多元化、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扶贫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着对扶贫资源进行整合的必要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论是具体制度可操作性的程度,还是制度体系的完整性,都有着诸多缺陷,并且由于其政策性多于法定性,主观人为性多于客观程序性,同时又因为没有制度保障造成的随意性,导致了扶贫投入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最终造成了扶贫资源的浪费。所以说现有的制度无法满足对资源整合的要求,进而无法实现对扶贫资源效率最大化的利用。鉴于此,为适应新时期扶贫要求,有必要通过立法进行制度完善。

4 制度完善的建议

对扶贫资源使用而言,要强调公平与实质平等,法律制度安排也应围绕这个目标。同时,扶贫立法也应树立资源意识,即须以扶贫目标的实现作为衡量各类扶贫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尺度。资源投入使用更有效地贴合扶贫目标是对公平、平等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扶贫开发相关制度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现行有关扶贫的制度供给是不充实的,法律位阶过低,规定过于分散,欠缺一个系统的法律制度对扶贫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所以本文拟从筹集、分配、使用、监管等角度给扶贫资源整合制度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以立法的方式弥补现有制度供给的缺失。

4.1 扶贫资源筹集

如此所述,现行法中国家扶贫制度建设的层次性定位不规范,导致对扶贫开发的各个实施主体强制约束力不足,不能有效解决扶贫资源供给不足,缺乏连贯性,区域不平衡,覆盖面有限,组织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从政府职能来讲,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方式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扶贫制度,由政府或其部门依法实施相关的扶贫措施。在实施过程中,政府的基本职能应当是统筹和安排相应的扶贫资源,建立资源传递的途径并进行监管。

扶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以国家扶贫为主的扶贫制度体系中,社会扶贫在彻底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也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是在现有扶贫工作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扶贫决策上,在扶贫资源的分配上,扶贫资金的额度及流向上,扶贫项目的种类、大小以及是否可获批准上随意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社会力量难以介入,参与扶贫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所以,应当在通过立法规范政府扶贫工作的同时,明确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为其建立畅通的参与渠道,并不断培育公民及其他社会主体志愿精神,提高扶贫参与意识,扩大社会扶贫资源来源渠道。

4.2 扶贫资源分配

在扶贫立法过程中,应当坚持资源分配公开、透明的原则,保障农民和扶贫对象能够及时了解国家扶贫政策、扶贫措施以及扶贫区域内部的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同时,也使扶贫政策决策者和管理部门能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扶贫状况、脱贫需求和扶贫项目效果等信息。通过包括扶贫开发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在内等渠道推动扶贫信息的对称性,进而提高扶贫项目的针对性并调动贫困农民对扶贫政策实施的积极性。

资金投入是扶贫的主要方式。对于扶贫资金投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扶贫资金偏离或截留,以及扶贫资金的到位率低与扶贫资金管理松懈,必须通过强化扶贫资金的透明管理予以解决。加强对扶贫资金的透明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严格厘清各扶贫资金管理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管理的范围和投放的领域与形式。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部门掌握扶贫资金,对其职责范围和使用权限都必须加以明确。第二,压缩扶贫资金审批与投放的层次。扶贫资金的审批权应落实到县,贫困农民或贫困村直接向掌握扶贫资金的部门申请资金。第三,对扶贫资金的发放和使用进行严格监督。第四,严格执行扶贫开发工作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县乡各级政府及村委会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将与扶贫相关的各种信息、扶贫政策落实的细节、评定标准、扶贫项目进展等农民及扶贫对象关注的问题进行公示,让扶贫资源管理和使用的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4.3 扶贫资源使用

扶贫资源的使用应当坚持公平性的原则。一方面,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偏离,往往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穷人无法机会平等地分享扶贫资源和减贫过程中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种种不公平的制度障碍将阻扰贫困人口平等参与扶贫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分配,再加上落后的农村地区多为地理偏僻、道路和通信落后,这些地方既无法直接融入到正常的商业活动之中,也难以平等地得到就业和商业机会;另一方面,扶贫资源的使用也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与效率密切相关,整村推进过程中扶贫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再次,公平性的问题不仅体现在不同的区域中、也体现在同一区域不同的贫困对象间,扶贫立法需要周全安排不同层次的公平问题。

4.4 扶贫资源监管

对扶贫资源的监管主要是对扶贫资金、物资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扶贫资源监管,需要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着手。具体来说,完善的扶贫资源监管制度应当涵盖:第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扶贫开发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扶贫开发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使用,及时纠正违规行为;第二,扶贫开发资金应当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截留;第三,设立严格的审计、监察监督制度,定期对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第四,各级人民政府及扶贫开发主管机构应当依法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本级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扶贫开发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分配,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贫困地区的村民及其推选的代表有权对本村扶贫开发资金、物资等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结语

扶贫资源 第8篇

一、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的时代价值

(一)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是全党全社会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强有力保证。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上工作日程,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减贫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的领导力量,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同时,作为执政党,其有深厚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以及掌握的其他资源,这是其他任何民主党派或社会团体所不具备的。在扶贫脱贫工作新阶段,各级党组织整合自身资源,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切实把“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目标要求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致富引领和服务功能,团结地、有力地带领干部群众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证。

(二)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党员力量,有效执政的重要战略选择。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党的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长期的安逸发展使部分党员逐渐背离了党的宗旨,宗旨意识淡薄,党性修养的提升有所放松,在党的建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党的凝聚力有所弱化,执政基础需要强化。党中央认识到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先后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等多手段、多举措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扶贫攻坚任务,事关党的执政基础稳固与否,只有把基层这个根基打牢固了、做扎实了,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从特定角度而言,扶贫开发是检验党建成效的实践课堂,党的建设工作做得扎实与否,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如何,都将在攻坚扶贫中得到体现。

(三)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是有效激发各级干群减贫动力,深入落实扶贫攻坚政策的制胜法宝。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体现在党的自身就是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体现在治国理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实践性”。当前,贫困地区的党组织往往存在涣散、配备不全、能力不足等问题,党员干部冲锋陷阵意识不强、敢于担当意识不强、干事创业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党的领导等,这使得国家政策不能很好地执行,使政策在落实中大打折扣。凝聚人民力量,必须党组织以身作则,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忠诚于党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想自己少些、想群众多些,真正敢于担当,才能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有了各级党员的坚强领导和有效示范,广大群众扶贫攻坚力量必将有效地激发出来,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治国理政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予以落实,制定的各项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

二、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的重点内容

(一)下工夫推动工作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已由过去的直接行使权力、调配资源向服务群众所急所需转变,其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在当前积极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党唯有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党的上级组织为下级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共同为群众服务”的服务型党建工作理念,才能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凝聚党员力量,进而服务社会发展。扶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当前党和国家确定2020年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情况下,更是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切实把党的思想贯穿到基层,把执行党的意志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成为扶贫攻坚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另外,党建助力精准扶贫效用的最大限度发挥,要求我们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体制模式的束缚,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广、功能强的党员服务中心体系,以服务为手段,以关怀为内核,以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为着力点,整合社会各种有效资源,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使之在交流中实现增值。以上这些都必须依靠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

(二)下工夫推动工作路径创新。

一是凝聚助贫单位党组织合力。首先,要整合内部党员资源,创新党员的分类管理体制,根据党员自身特长优势,鼓励分类开展助贫工作。其次,要整合内部组织资源,通过对组织资源的整合,扩大党组织的助贫影响力,努力形成单位内部整体助贫合力。再次,要整合党组织掌握的资源,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逐步实现单位资源向扶贫项目转化,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助贫单位行业性资源优势,使之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二是凝聚受助基层党组织合力。“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习近平同志在扶贫工作中如是说。党组织涣散是贫困地区致贫的重要原因,凝聚起受助地区党组织合力对该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加大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力度,注重从优秀村组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一扶、在外务工创业成功人士中培养选拔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力度,不断充实优化基层党组织力量。其次,要切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党员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和帮扶作用。

(三)下工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体制机制是将党建资源整合助力精准扶贫成果固化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全面脱贫工作提上国家发展日程,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脱贫工作,然而,由于缺乏统筹意识,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资源没有整合,信息不能共享,效率比较低下。因此,建立全面的、有效的党建扶贫工作机制,统筹各项党建扶贫工作资源,事关扶贫工作成败。实现党的资源整合要求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把握党的各种资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其与具体的党的组织形式、社会发展形势等相结合,勇于创造,走出新路。在党建资源整合中,着力探索形式与效益相统一、党员与组织相协调、单位与区域相统筹、手段与制度相衔接的机制,有效梳理各方关系,协调合理运行。同时,辅之以规章制度建设,做好制度的废改立释工作,将相关工作规范在制度的框架内,使党建资源整合工作形成常态。

摘要:实施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部署,对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意义重大。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是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强有力保证,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党员力量、有效执政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有效激发各级干群减贫动力、深入落实扶贫攻坚政策的制胜法宝,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整合党建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的重点问题有很多,突出表现在下工夫推动工作理念、工作路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着力解决好以上三个方面问题,为党建扶贫发挥最大效用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党建资源,整合,精准扶贫,时代价值,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勉中.党的组织资源整合逻辑与策略[J].岭南学刊,2013(5).

[2]虞文龙.党建扶贫双推动精准发力真帮扶[N].各界导报,2016-1-7,第002版.

[3]文艺.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组织资源整合[J].党史文苑,2009,11.

扶贫资源 第9篇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资源环境可以承载的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径。而环境资源产业是以现代生物科技、能源技术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通过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为特征的一种经济形态。上饶市生态环境良好,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走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相结合的资源型产业扶贫发展道路。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生态治理与农民脱贫相结合,发展绿色农业、旅游、新能源产业等环境资源产业。

1 上饶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均实现三年翻番。其中财政总收入自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实现三年翻番,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两年实现三年翻番,税收收入在实现三年翻番同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6%,较上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全市人均财政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元。全市纳税超千万元的大户企业达到了124户、新增21户,其中纳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了16户、新增6户,德兴铜矿全年纳税额达10.08亿元,实现了纳税过10亿元特大户企业“零的突破”;全市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街道)增加到147个,占总数的70%,其中收入过亿元的乡镇(街道)达到了22个、新增5个。上饶已逐步形成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机电光学、新型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上饶市是我国中部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内分布着广袤的田地,土地肥沃,有著名的鄱阳湖平原,其中鄱阳、余干、万年、弋阳、上饶、广丰、玉山、铅山等八县为江西省粮食主产县。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0.67亿元,同比增长4.2%,农业增加值176.5亿元,同比增长4.2%。目前,全市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达3638户,承包耕地面积79.1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35.05万亩。上饶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66家、市级龙头企业180家。现有2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7.3亿元,同比增长16%;带动107.2万农户增收20.9亿元,户均增收1950元。

2 上饶市发展环境资源产业具有优势条件

上饶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内分布着广袤的田地,全市耕地459万亩、草地147万亩、水面348万亩、林地1700万亩。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大小河流320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有61万千瓦。具有良好的绿色生态优势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是江西省重点矿产资源区。

2.1 区位优势突出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西接安徽,南连福建,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94公里。东邻浙江省衢州市,南连福建省南平市,西濒鄱阳湖与九江市接壤,北与景德镇市及安徽省黄山市毗连,是闽、浙、赣、皖四省结合部,是江西省的“东大门”,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上饶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牵江浙、出沪宁、携八闽、达粤桂,货畅其流,人行其便,铸就了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黄金宝地。

2.2 良好的生态环境

上饶市城区依山傍水,是全国13个空气、水质最优的城市之一。水能蕴藏量大,水资源丰沛,上饶江河水质断面Ⅰ类的占18.52%,Ⅱ类的占70.37%,城市空气质量全年保持在二级,境内山清水秀。上饶历来有“钟灵毓秀”之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1.7%,其中婺源县森林覆盖率超过了83%,生态环境优良。

2.3 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上饶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国际产业、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形成特色,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低碳产业。上饶市新能源产业的产能、规模已跃居全省第二位,成为全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增长点。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现有绿色食品347个、有机食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一;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迅速,

如万年贡米、鄱阳湖水产、弋阳大禾谷、万年生猪、玉赣

山得尔乐茶油、德兴红花茶油等;2011年农产品出北口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农产品出口4.3亿美元。苏婺源大鄣山茶叶连续多年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区

在欧盟有机绿茶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源

2上.4饶水市利全资境源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型产业均气温16.7—18.2℃,年降雨量为1600—1800毫扶

米,年无霜期为251—274天。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研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分温热、温和、温凉三小气究候区,具有春秋短、冬夏长的季候特点。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上饶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极为以丰富,人均占有量3812立方米,亩均占有量4925立饶上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信江、乐安河、昌江三条市水系自东向西在鄱阳汇合注入鄱阳湖,沟通23条航为

道,北出长江,内河湖泊通航一千多公里。共有大小河流320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61万千瓦。

2.5 矿产资源

上饶市是江西重点矿产资源区,矿产种类多,资源丰富,特别是有色金属、贵金属、建材非金属等矿产储量丰富;矿产地分布相对集中,利于规模开发,空间分布上具有北富金、银、铜,南产铜、铅、锌、煤,东聚磷、滑石、膨润土、石灰岩,中藏铌和钽的资源分布格局;金属矿床中共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已回收利用的有铜矿中的金、银、硫,铅锌矿中的银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煤、铅、锌、萤石、伴生硫、磷、蛇纹岩、膨润土等。具有潜在经济优势的矿产有钽、铌、冶金用白云岩、饰面用花岗岩、大理岩等矿产。地下已探明的工业矿藏达七十余种,铜、银、金、铌钽、磷等矿产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铜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6.8%,亚洲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就在上饶境内。黄金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0%,铅、锌、磷、蛇纹石、硫铁矿等均居全省首位。另外,黑滑石、膨润土、珍珠岩、花岗岩、大理石、砚石、叶腊石、水泥灰岩等的储量也极为可观。

2.6 旅游资源

上饶市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上饶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自然景观类型多样、门类齐全,是中国奇异风光、珍稀旅游资源的典型地域,地文景观以三清山、龟峰为代表,水域风光以鄱阳湖为代表,田园风光以婺源为代表,生物景观以黄岗山、铜钹山为代表,文化旅游以鹅湖书院、万年仙人洞为代表,宗教旅游以葛仙山、灵山为代表,红色旅游以上饶集中营为代表等。这些得天独厚的“四色”旅游资源,使上饶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省旅游大市。

境内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4A级旅游区8个、3A级旅游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国家非物质遗产6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2006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婺源2007年被评为中国旅游强县。上饶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和丰富度在全国堪称绝无仅有。

2.7 生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乐园”。全市有种子植物近4000种,蕨类植物约420种,苔藓植物近100种,已发现的药用植物560多种。乔木树种多达50多科属150余种,其中有列为国家一类保护的香果树、南方红豆杉、水松等树种和列为国家二类保护的黄杉、南方铁杉、白豆杉、连香树、花榈木、鹅掌楸等树种。以怀玉山、武夷山为代表的林区所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20科、272属、629种、33个变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云豹、野猪、山羊、羚羊、刺猬、穿山甲、猕猴、蝮蛇、梅花鹿、熊、石鸡等等。境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200余种,两栖爬行类1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喉躁鹛、中华秋沙鸭、黄腹角稚、短尾猴等20多种。

3 上饶市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模式初步构想

环境资源产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环境资源产业能够有效地引导社会从生态效益的角度进行合理消费与分配,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3.1 绿色农业

绿色生态产业成为上饶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如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名特优新水果、花卉苗木等。“十二五”期间,上饶将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上饶市目前已形成12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有机茶、100万亩绿色油茶、20万亩绿色水果、100万头无公害生猪等十大种养基地,建立茶叶、山茶油等国家级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上饶市发展国家粮仓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奠定了基础。

3.2 发展新能源产业

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如光伏、生物物质发电路、风能等,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中国科学院与博能上饶客车厂“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签约,以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上饶工业新的主导产业和重要增长点,新能源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成为全市工业增长重要引擎。2011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其中已投产的规模以上企业28户,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0.76亿元,同比增长57.44%。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列前30位的企业中,新能源产业企业有6户,其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上饶市光电高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100亿元和40亿元大关,位列全市工业企业第一位、第三位。

3.3 创建生态工业园区

应围绕“走绿色崛起之路、建和谐生态园区”的目标,坚持低碳、低耗、低排、低污“四低”并重,着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高度重视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生态园区建设正不断加快,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正以高标准整合升级,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效应逐渐显现。转变理念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生态崛起之路,实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471.84亿元,同比增长43.56%;上交税金60.12亿元,同比增长45.72%,税金总额列全省第三位。全市超百亿元园区有5个(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407.51亿元,广丰工业园区281.55亿元,横峰工业园区154.38亿元,玉山工业园区148.65亿元,万年工业园区103.39亿元)。

3.4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

上饶市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形成了以三清山自然遗产观光旅游圈、婺源生态文化旅游带、上饶集中营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生态旅游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上饶市以中心城市为集散中心,整合全市绿、蓝、红、古旅游资源,扶持发展十大类乡村旅游业,如乡村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滨湖渔家乐型等。2011年,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14.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0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15.3亿元,这三项指标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其中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19.4%,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2012年1—4月,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010.7万人次、境外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42.7%和43.2%。

4 创建环境资源产业的重要措施

发展环境资源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实际,培育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经济。应选择具有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产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区域核心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4.1 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

区域战略产业的选择应根据上饶市的实际,立足稳步发展农业,突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以农产品生产和开发为主,研发核心技术,组装集成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创新成果的应用。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高效发展,有色金属、新能源、机电光学、新型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支撑作用增强,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4.2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照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提出合理的调整目标,将会有利于上饶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上饶市资源型产业开发的目标就是要调整现有的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品,发挥地区的资源、经济和区位优势,改善产业布局,实现整体的均衡发展。依据当地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加大绿色投资,提倡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建设绿色上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4.3 发展农业产业化

上饶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应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走效益型、产品的区域特色,加大对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扶

持力度,确定一批产品有特色、市场潜力大、竞争力赣

强、辐射面广的农产品加工出口重点企业,通过项目北配套,支持企业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度,提高保苏鲜、储运的能力,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资区进,提高这些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把实施生物工程源技术与改良品种、农产深加工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型

“良种工程”,使“绿色食品”的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业上,通过实施工程技术,发展了婺源大鄣山茶、荷花扶

红鲤鱼、万年珍珠、弋阳年糕、横峰葛业、德兴红茶研油、广丰白银鹤、波阳青虾、余干乌鸡等品牌,为加速究4实现产.4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以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足该区域资源优势,建立有区域特色的地方上

工业体系。上饶市通过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建设国际市产业、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做大总量、优化为

结构、提升层次、形成特色,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鼓励企业从加强技术改造、完善产业配套、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等环节着手,加快改造提升有色金属、机电光学和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力争向精深化、集群化发展。要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延伸光伏产业链,重点发展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推进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打造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努力打造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突出抓好锂电池建设步伐,以研发生产新型动力锂电池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打造锂电池产业基地。深挖黑滑石、瓷石和钽铌等丰富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努力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4.5 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依附性和依存性,是资源依托型产业,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其发展前提。因此,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协调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两个产业的互动,使两者协调发展,走向融合,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增长,并保持环境资源效用(功能)的持续性。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以“生态上饶、休闲之都”打造上饶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大力推进旅游一体化进程。积极培育优秀旅游企业,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乡村民俗、休闲农业等特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住宿餐饮、广告设计、商贸购物、交通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三清山、“中国最美乡村”、鄱阳湖生态旅游等品牌品质,着力培育“铜钹山”、“大茅山风景名胜区”等品牌。发展乡村旅游,以景区、郊区、湖区为重点,推进“农家乐”标准化建设。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发展全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区域内的相互对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4.6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上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区域物流中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上饶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好的通讯基础设施为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条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发挥现代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积极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重点发展产业基地型、专业市场型、城乡配送等物流领域。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上饶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无水港)、上饶综合现代物流中心、江西鄱阳湖现代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和改造提升。大力引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建立物流联动机制,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联动发展。完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和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城乡配送物流发展。力争到2015年,建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5个,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物流企业5家以上,把上饶建设成为国内区域性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4.7 培养优秀人才队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善于实践的人才。环境资源产业建立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要营造更优越的创业环境,吸引沿海地区高层次技术人才,汇聚智慧力量,推动最新科技成果在企业内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造条件培养一批有相当科技水平的企业家,壮大科技队伍力量,建设一支能够为环境资源产业发展起到领军作用的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地方优势。

参考文献

[1]文晶.贵州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贫的必要性[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

[2]王天津.建立环境资源产业是实现西藏小康社会的新途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41-47.

[3]王天津.建立西部环境资源产业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第四个目标[J].经济问题探索,2003,(05):6-11.

[4]彭中胜.环境资源产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浅析[J].经济视角,2007,(10).

[5]白云昌.环境资源产业及其他——以昭通市绥江县为个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3):45-48.

[6]贡保草.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创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109-116.

[7]郭利芳.攀西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扶贫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125-128.

[8]上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srzc.com/news/zt/...08837_7.html,2011-05-27.

[9]吴铮争,杨新军,冯小杰.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01):106-109.

上一篇:提高课堂下一篇:抗应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