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024-07-23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精选12篇)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1篇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环境教育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教学能够使学生清楚了解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状况, 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等社会发展问题。同时, 将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垃圾围城等重大环境问题体现于地理教学中, 能使学生从地理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中学阶段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 而通过环境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危机意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不是地理教学的延伸与发展, 而是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 因为地理教学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解读世界的, 是为了让学生对怎样利用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等有基本认识, 环境认知教育、环境道德意识教育、环境行为教育等都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初中地理课的导言中就有“学习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的论述。中学地理教材以地球环境为开端, 介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陆地、海洋等环境, 然后学习了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 而环境教育是一条贯穿教学始终的红线。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透视

1. 教材编排不够科学。

当前的课程安排不合适, 环境教学内容分散于各门学科之中, 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都有环境科学、环境伦理的内容, 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种分散式的课程编排不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 不利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多是零碎地分散于教学的各个章节, 很难形成对环境知识的总体认知, 难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环境知识体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环境知识教育的内容较多, 而涉及环境技能、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内容较少, 情感教育往往停留于表面,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注重认知的传统教育模式。

2. 学生的环境素养较差。

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散乱, 系统性不强。有关机构调查表明, 中学生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 如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问题了解较多,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却较为零散, 学生对环境新技术、新名词等关注较少。环境教育包括“知”、“行”两方面内容, 即环境知识、认知、态度、价值取向等, 但有关机构调查显示, 学生的环境观淡薄, 仅停留在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简单的环境问题上, 对地质塌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关注度不够, 环保自觉性较差, 对环保公益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周围的环境问题不闻不问, 将乱扔垃圾看成很自然的事情。

3. 环境教育流于形式。

虽然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很多学校仍然以高考为指挥棒, 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课程之中, 这使环境教育备受冷落。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 课业负担繁重, 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学习环境知识、参与环境教育活动。虽然有些学校通过野外实践、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但这些都流于形式, 教育效果较差。[1]

4. 教学安排不合理。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与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没有必然联系, 很容易被人所忽视。虽然教育部门为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做过大量工作, 但在教学计划中也没有具体安排, 课时安排并没有得到体现。同时, 地理教师往往缺少系统的环境知识训练, 繁重的工作量也使教师没有时间进行环境教育教学研究, 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中的环境知识多是基础理论, 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环境知识较少, 这导致无法对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进行有效测评。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路径选择

1. 整合地理教学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就应将环境教育内容与地理教材紧密联系起来, 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建构完整的环境知识教育体系。课堂教学中, 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因素, 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与延伸,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如高中地理中“陆地环境”部分, 就可以在介绍植物环境保护时, 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保护绿地;学习地球上动物分布时,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育学生懂得保护野生动物, 不乱捕滥杀动物;还应将乡土地理贯穿于教学之中, 包括家乡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环境污染状况等, 使学生对家乡生态环境有感性认识。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 地理课本上的环境知识远远不能教学需求, 因此应开放教学内容, 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 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例如, 地理国情对民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而环境教育也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搜集有典型性的事实或数据, 让学生了解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再如, 当今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发生,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在地理教学中应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介收集与环境有关的时政资料,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水污染、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 了解我国的环保政策措施。此外, 国内外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也是进行环境教学的重要资源, 将这些内容引入地理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的环境思维与学习兴趣。

2.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在环境教育中, 应当以现有教学内容为基础, 立足于课堂教学, 在环境有关的章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将环境知识与地方实际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具进入地理课堂教学之中, 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形象,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 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信息与数据资料, 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环境法规等。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引导学生对资源浪费、气候变暖、垃圾围城、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评论,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发展观。[3]再如在学习“环境污染及治理”时, 可以播放几组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 让学生思考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习“世界人口”时, 可以让学生观看“世界人口增长”的短片, 让学生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意义。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能够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增加环境教育的感染力, 如讲解黄河水质时能够引用俗语“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身心受害”, 这种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态系统时, 可以用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形容物质循环。

3. 强化第二课堂活动。

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 教学中应突破课堂教学的束缚, 引导学生“在环境中学习”, 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之中, 在实践中了解自然环境, 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环境知识报告, 讲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措施, 通过知识讲座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还可以组织开展“低碳发展”、“水污染治理”等专项读书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主题班会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教育学生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 不乱扔垃圾,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少用一次性餐具。[4]

环境教育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如可以通过组建环保社团、建立环保宣传小组、设立环保监督岗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 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绿地、保护野生动物等环保习惯;还可以通过植树节、人口节、爱鸟周等节日举办科普讲座、文娱活动、环保讲座。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感受现实、认识社会, 可以让学生深入工厂、城市、农村、社区等体验环境问题, 当学生看到垃圾遍地、河水污染时, 自然会明白环保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渐凸显, 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 应将环境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深入推进环境教育。

参考文献

[1]柳若芍, 等, 环境教育: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J].教育研究, 1995, (7) .

[2]林培英, 学校环境教育给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J].地理教育, 1998, (1) .

[3]王晓枫, 试论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地理教育, 2000, (1) .

加强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2篇

在目前尚未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可抓住化学教材的潜在因素,融入环境教育,在“用”字上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

一、改进实验操作,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的生成,这些物质很多是有毒或有害的。这样的化学实验,虽能达到实验的效果和目的,但长年以来,也一直危害着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改进实验,使其危害性降到最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呢?有了这个想法,我在进行浓H2SO4与铜的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改进:原来的实验是在敞口试管中进行,SO2进入室内空间而污染环境。减少SO2污染的方法是在试管口取一个单孔胶塞,在胶塞上的玻璃管口处检验SO2的生成,实验完毕后,使SO2通入到预先准备好的浓NaOH溶液中。又如,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强烈刺激性气体的化学试验,我设计了封闭防污染装置,专供在课堂上做这一类演示实验使用。这样就避免了有毒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二、妥善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减少环境的污染

化学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意排放,久而久之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化学实验课中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还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三、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环境实验内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自体会有毒物质就在我们身边,它们随时随地可能危害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在做环境实验时,让学生学会检测环境污染物,同时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测汽车尾气铅含量,测定水中的有机物,测定烟草中的尼古丁等。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3篇

我国教科委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并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根据地理学科本身的诸多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阵地。向学生传授环境教育知识,培养他们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环保行为是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笔者以为,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境教育。

一、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环境教育

初中地理新教材基本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来编制的,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世界的人口问题”“人类活动与气候”“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滴水”“保护蓝色国土”以及漫画“苦难的母亲”“处境艰难的地球”“飞来的山峰”“小草的哀求”“钓鱼者的困惑”“熟视无睹”等内容,都是很好的环境教育材料。教师依据教材,整合乡土地理中的环境教育素材,能取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进行“天气预报”一节教学时,可结合天气预报中的易门空气污染指数,大椿树工业园区秋冬的大雾,分析其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情况。在学习“旱涝灾害”时,结合我县农业受灾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切身体会,感悟旱涝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学习“水资源”时,引入县城附近污染严重的三五大河和教学楼洗手间的水龙头时常滴滴答答,而部分师生熟视无睹的现实状况。在学习“珍惜每一寸土地”时,及时插入易门县2012年3月18日发生的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及危害。通过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真实案例内容的学习,化虚为实,化远为近,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教学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在环境系统演变中的角色和作用,养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环境道德观、人地协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二、开展实践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要重视“在环境中学习”。教师要积极创设第二课堂,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现实社会。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环境感知中得到理性的提高。我校为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凸显办学特色,构建校园文化,正在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活动文化”是其中主要的一环。大力开展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组织环境兴趣小组,进行气象观测、水污染采样化验及环境质量检测等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中调查有关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对地理环境某些要素的影响,环境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工业区,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参观污水处理厂或生态农业基地,带领学生亲密接触环境,让他们了解水泥厂、冶炼厂对大气的污染情况,造纸厂对水源的污染情况,瓷土、铜矿采空区形成的滑坡、崩塌、下陷等各种地质灾害。通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静为动,使教学内容丰富、鲜活起来,还大大拓宽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内化环保知识,增强对本土环境的认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在耳濡目染中提高环境意识。

三、加强环保宣传,提升环境教育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在地理课程中有意识地穿插渗透环保知识,初中两年学习下来,许多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环境意识,产生了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的强烈愿望。教师应因势利导,积极创设机会,成立环保兴趣小组或环保协会,适时对学生开展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将来投身环保事业。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片,接受环境教育;利用校刊、校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环保知识;举行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利用我县今年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及“国家级园林城市”的契机,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打扫维护公共卫生、义务植树等活动,使学生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同身边的、区域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热爱家乡、关注环境的情感,呼吁全社会人人参与,共同行动起来,都来重视环境保护,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日常行为方式,让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同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水日、地球日、植树节、土地日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节日,不失时机地通过办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办画展、张贴宣传画等多渠道开展环保宣传,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学生日常清扫学校的公区卫生、绿化美化校园、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逐渐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优美、人人受益”。

四、增强环保意识,深化环保行为

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目前世界各地各种环境问题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地理环境教育任务,必须熟悉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展状况和最新动态,提高自身的思想与意识。可以通过阅读有关环境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也可以通过网络研修等方式不断学习,厚积薄发,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在行为实践上,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表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我校提出的“生态校园,人人参与”的十条准则,如节水节电,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废旧物品等,做到言传身教。环境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涉及许多课程,因而在开展环境教育时,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学科渗透,为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知识,增强教育效果,教师要及时充电,广泛涉猎,构建知识网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和环境管理人员做有关环境法律问题的专题讲座、报告,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法律保护的意识和观念,让学生感知各种环境问题、危害及解决措施,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还能促使学生由近及远、见微知著,从关注身边的、区域的、全球的环境问题,增强危机意识,激发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努力探索新的解决方法。

总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地理教学这个主阵地,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科学的环境知识、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负责的社会态度、有效的环境保护能力,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郑燕. 结合高中课堂,实施环境教育[J]. 地理教育,2009(5).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第4篇

“环境教育”一词在1970年的美国《环境教育法》和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会中早已广泛出现, 它在很久之前也已被各国关注, 在我国有一部分学校也单独开设了环境教育课, 并在正常教学计划中将环境教育逐渐渗透其中。目前我国的高中教材中, 已经涵盖了很多的环境科学知识, 例如生物教材中讨论的关于“生态平衡”的话题。通过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热点问题, 环境教育已作为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的因素, 由此对“环境教育”这一内涵的理解为:环境教育是促进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从而教导人在接触自然的时候需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 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平共处。

二、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的价值

(一) 将地理教学的内容不断深化

保护环境这一话题已被广泛关注, 因此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 关键理由不仅在于环境教育这一问题本身的重要性, 而也在于地理课本身对于环境教育的要求, 环境教育正体现了地理课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即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地理教师采取口授等各种教学方式对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中的环境素材的传播, 让学生们在亲近自然时, 认识到实现自身与自然和谐与协调的价值, 从而无形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自发地节约自然资源、爱护环境。

(二) 将地理教育的各任务一一实现

高中地理教材中所讨论的环境教育, 主要突出研究人与地理环境两者的关系, 它认为人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需要认真的探索与学习。与此同时,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是地理学两大研究对象。由此看出, 综合性强和交叉性杂是地理学内容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地理学广泛包含环境因素, 并且环境因素无处不在的穿插在其中, 两者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例如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具体的地区发展状况, 在地理学中也要充分利用这一思维模式。因此, 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 在向学生灌输学科内容的时候, 穿插环境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这对最终实现知识的传播更有深刻的意义, 它可以使学生学习到除知识以外的环境保护的道德, 同时, 在习得环境教育的同时也促成了地理教学各任务的一一实现。

(三) 将环境道德观念逐步形成

将人教版高中地理一书在“评价建议”中的要求进行概括后, 可以理解为它是要求学生们能够承担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责任感中, 用四个“是否”阐述的教学观念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因此, 不难发现地理课程目标中最重要的两个子目标可以定位能否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这一目标也是学生在发展过程实现由观念上的认知到行为上的实践中一个较为关键的环节, 而环境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环境知识基础上, 促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 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的路径

(一) 实现教学方法的重组与优化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除了采取简单的口授灌输的方式, 也可以利用其它途径来进行知识的传播。因此, 地理老师在上地理课进行环境教育的时候, 应该利用当今不断涌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实现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同时, 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导致了教学目的的不定向性和多种性,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 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各种方法互相配合, 实现最终的优化, 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方法体系, 从而完成既定的预期目标。例如:有关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教学过程中, 用直接有效地教学方法如幻灯片、纪录片等, 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得到激发, 其观察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而且能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 深入探究地理书籍中的环境素材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高中地理教材中基本的地理知识, 教导学生关心和学习有关整个地球和地球上不同区域在空间和时间上所面临的过多人口、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问题, 可以不断缩减学生的地区差异观和人地协调观, 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 热爱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素材, 深入挖掘环保教育的内容。

(三) 融合环保素材到地理教学中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类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文明到网络兴起的社会变化, 世界各国在注重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被破坏的问题, 世界各地不断兴起了环保运动。例如, 保护野生动物的游行示威;身边报纸、电视和网络上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主题日的报道 (如植树节和节约一小时等纪念活动) 和日常环境新闻报道 (如企业的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在日常地理教学中, 可以将这些鲜活及时的素材引入到地理课题中, 同时结合真实、时效和敏感的环境新闻, 来激发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 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实现环保教育的目的。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注入的环境教育,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掌握基本地理知识, 也能使其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

摘要:环境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较为重视的一个教育领域, 高中地理教材的许多教学的内容都与环境教育的内容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由此发现, 寻找环境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也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第5篇

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 刘文涛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兴衰,也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 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观念,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近几年,我校注重把环境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环 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这里我想结合数学教学,谈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环境教育因素

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处在逐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他们的认识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直观。所以新编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有80%以上的插图都蕴含着 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能使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一年级小朋友从进学 校第一天第一堂数学课,就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在“准备课”第2页上就看到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1座大桥、2只蝴蝶、3幢楼房、4只彩球、5位小朋友、6朵白云、7棵松树、8个字(请您爱护花草树木)、9只小鸟、10朵鲜花„„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 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第一册第10页和第17页的“校园一角”插 图,让学生知道美好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校舍、操场、游泳池„„ 是我们每个小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结合熊猫、羚羊、松鼠、企鹅、白鹭、猴子等动物的插图,使学生知道动 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 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同时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东北虎、亚洲象、中华鲟等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它们濒临绝迹。

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 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教材中有50%以上的应用题都作了一定的反映。如:

1.每个窗台放2盆花,5个窗台一共放多少盆花?(第三册)

2.同学们采集标本,捕到9只蜻蜓,捕到蝴蝶的只数是蜻蜓的3倍,捕到蝴蝶多少只?(第四册)

3.一条蚕吐丝1500米,5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第五册)

4.大林有55张风景邮票,动物邮票比风景邮票少29张,两种邮票一共有多少张?(第六册)

5.沿海堤有一条防风林带,宽是48米,东港村境内的防风林带占地8640平方米,这段防风林带的长是多少 米?(第七册)

6.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3倍,已知天鹅和丹顶鹤共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第 八册)

7.1996年江苏省海水产品量达79.5万吨,淡水产品大约是海水产品产量的2.09倍,1996年江苏省水产品产 量大约有多少万吨?(第九册)

8.园林工人铺草坪,第一组6人铺了37平方米,第二组7人铺了43平方米,哪个小组铺得多?(第十册)

9.织女星每秒运行14千米,是牛郎星运行速度的—,牛郎星每秒运

13行多少千米?(第十一册)

10.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4.21厘米,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 是多少千米?(第十二册)

类似以上题目,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要求,但它们已内在显 示了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解答好这样的题目,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二、要善于搜集环境教育的统计数据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但教科书由于编写时间和容 量的限制,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来,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 环境教育,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如:

环境与生活:

1.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14千克空气,是一天食物重量的10倍或饮水重量的4倍。

2.血液里绝大部分是水,肌肉里有一半以上是水,骨头里—是水,人体是个“大水桶”。

3.一公顷生长旺盛的草坪,每天可以吸收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0千克氧气。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 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个教室大小的草坪,才能满足人体对氧气的 需求。

4.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药物模仿天然植物合成,—的药物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

环境与社会的经济发展:

1.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地大人更多,物博人均少”,占世界陆地—的土 地却要养活超过世界—的人口。

2.一只燕子在6个月里可以吃掉50万只害虫,一头猫头鹰一年中会吃掉1000只田鼠,而1000只田鼠一年要吃 掉2吨粮食,一只灰喜鹊可以保护1300平方米的松林免遭松毛虫的侵害。

3.最近,新疆罗布泊地区打出了第一口淡水井,井深465米,日出水量达452立方米,为当地矿产、旅游业 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1997年,宁波市共接待境外游客10.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7%,旅游创汇6.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4%。

环境污染的危害:

1.1997年12月中旬,急剧排放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使沈阳4天内有2000多人急性中毒。

2.1支烟产生的烟雾需一个房间的空气来混合,人才不会受伤害。

3.去年北京市洗车用水就洗掉了13个昆明湖,造成首都饮用水紧张。

4.目前太空有2000个废弃卫星,1400个用过的火简助推器和1100个游弋的小型物体,这些太空垃圾随时会 撞坏卫星。

如此等等,教者向学生提供这些数据信息时,要正确处理好智育与环境教育的关系;要有助于学生“环保 ”意识的提高;要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于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自然、贴切、力求渗透,以达到“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三、要善于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适量地渗透环境教育内容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 与其它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教者就应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向学生渗透不同的环境 教育内容。如: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它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最小的洋是北冰洋,它的平均深度比太平洋少2718 米。北冰洋平均深度多少米?”(第四册)。二年级的学生练习后,只须让学生知道海洋可向人类提供丰富的 海产品,我们要爱护它。“黄海盐场每块盐田长100米,宽80米,500块这样的盐田占地多少公顷?”(第八册)这时针对中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可适当向学生介绍海洋是全球气候的调节者,是动植物的故乡,是资 源的宝库,它需要全人类以最大的爱心去关心它、保护它。“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1忆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 积有3.61亿平方千米,海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第十一册)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时可告诉 他们:海洋是“21世纪人类的第二粮仓”,我们要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矿产资源,但在开发海洋的同时,又 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改善海洋资源和环境,让浩瀚蔚蓝的海洋千秋万代,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 生产、生活和健康。如今年4月香港发生的一次赤潮,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港元。所以我们要与自然建立和谐 的生活关系。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环境教育 渗透

环境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普及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以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通过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了解破坏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危害。二是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为治理环境污染、整顿环境提供服务。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涵盖着许多环境内容,通过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更好地将环境保护的观念传递下去。

一、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渗透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理念中的渗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地理教学中新增加了人文环境这节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人文环境和大自然的关系。人文环境的发展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在古代人们收到洪水的威胁后创造了水利工程。同样,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会有相应的活动与之相适应,如人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后意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人类的活动永远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同样人的活动会反影响到大自然。人类要想在大自然中永久地生存下去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要去适应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不能企图去改造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惩罚。二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等,在地理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就是让人们明白人类活动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有多严重,这些破坏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通过渗透环境教育让人们逐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资料的渗透

新课改以后,在原来的高中地理的教科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文和环境保护这册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就是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料渗透。这本教科书主要是向学生指出现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还有国家以及国际上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最后环境污染给人来带来的警示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通过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明白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多么严峻,深刻反省人类的所作所为,让学生更加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来自己,引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所提供的方法去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渗透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每一种教学方法中都可以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将现环境污染的场面直接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明白了人类的哪些行为做成了环境的破坏,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发地投身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利用野外观察法,带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到野外观察那些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现状,滥排污水、向河水中倾倒垃圾、冒着黑烟的烟囱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在地理课堂上真正地接受环境教育,从而改变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将环境教育的渗透落到实处。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影响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环境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得到丰富。新课改以后,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新增加了环境问题这一重要内容,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地理教学中新增的内容对现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途径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高中地理中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保护环境的作用,学生还能通过地理的学习将保护环境的方法付诸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环境教育本身就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通过高中地理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向人们传授保护环境所需的技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实现,而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拓宽了环境教育的传授途径。

学生利用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可以将环境教育的的学习途径从三个方面增加。一是通过将环境教育的内容分割成许多小部分,然后将这些小部分进行归纳分类,根据各部分特点将其融入不同的学科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各科时对环境教育的内容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点,同时对于一个环境问题可以调用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解决。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清醒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和紧迫性,舍主要是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成系统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和分类,根据它们的特点,对其中重要的难解决的问题进行着重研究。

环境的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同时环境污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从各个方面也逐渐渗透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渗透是全方位地渗透,包括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高中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之中渗透环境教育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解决的地理能源、重要施工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等方面的问题时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李青.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刘娜娜.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王晓娟.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5.

地理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探析 第7篇

一、地理教学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1、地理教学以环境与生态为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树立起人们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建立环境意识的前提, 是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自觉保护环境。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 为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打下基础。地理教师要利用地理学科的这一优势, 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2、地理教学中的生态教育内容丰富, 可以增强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环境意识的教育, 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环境, 教给学生相关的环境知识, 引起学生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关切,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这些都需要地理教师来完成, 通过地理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后果, 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保护环境。

二、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生态环境意识

1、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意识。

目前, 世界比较关注的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酸雨危害、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等, 这些都与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人对自然的破坏, 要改变这些问题, 就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才能保障人们自身的利益, 所以, 保护生态环境要从人类自身入手。因此, 地理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树立起自觉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参与意识。

生态环境参与意识就是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为自觉行为, 形成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地理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事务, 通过参与环境活动来丰富自己, 培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变生态环境意识为自觉行为, 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意识。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感与责任感,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 树立起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观, 坚持环境保护, 维护环境质量, 保护好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和谐共处。

4、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

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法律意识,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具备环境法的思想、知识、观点, 明确人们对环境的责任、义务, 能够做到知法、守法、不违法, 还能运用法律手段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

5、培养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意识。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1、地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 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些生态环境信息, 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我国国情, 来看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学生以辩证的观点来看生态环境,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在教学中还要结合乡土地理, 了解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身边实际环境, 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2、地理教学从社会生活环境出发, 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了解生态环境知识。

地理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地关系, 在教学中需要涉及大量的生态环境知识, 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环保问题遍及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比如, 天气的骤变、生产的循环、生活中污水、电器、垃圾等。我们有比较熟悉的沙尘暴, 是黄土高原很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肆虐, 越来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敲响了警钟。教学中, 可以围绕这个话题, 让学生思考沙尘暴是怎么来的?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怎样才能预防沙尘暴?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寻求答案, 用生活体验来感受环境变化, 能够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同时也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很多,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就能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环境信息, 联系生活进行环境教育。

3、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

地理教学中, 可以增加地理环境教育活动, 让学生通过环境体验, 探讨生态环境问题, 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培养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比如, 可以通过环境公益日做宣传, 在一些环境重大节日内, 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关环境方面的宣传活动, 提高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可以通过野外实践,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感受事物, 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可以带领学生调查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了解环境的破坏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写出总结与报告, 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4、地理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 组建环保社团。

地理教学中, 可以实行开放性教学, 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工业区等进行参观,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学生思维活跃, 参与意识强烈, 可以组建环保社团, 利用节假日进行环保宣传、社会实践等活动,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总之,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要充分借助地理学科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 树立起学生正确的生态环境观, 培养学生自觉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摘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 而提高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地理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地理教学在生态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出发, 分析地理教学中应该培养的生态环境意识, 探索地理教学中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学,生态环境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翔:论地理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9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8篇

我国中小学地理课堂环境教学方式, 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厚的地理知识, 吃透教材的内涵, 讲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环境教育实践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问题教学法

在课堂上, 教师要改变照本宣科的“注入式”, 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根据现行的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 对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无疑是必要的。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 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 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因此, 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 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 深入理解环境问题, 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例如对核能的认识, 就有很大的争议。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应积极发展核电站; 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 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 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可以看出,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这种讨论的意义显然不在于得出一个标准答案, 而在于培养学生若干的必要技能, 而这些技能又是实现环境教育目标必经的过程。如识别环境争议问题的技能; 分析争议问题和以一定方式调查争议问题的能力; 确定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和执行行动计划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大量根据地理现行教材中许多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章节, 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 自觉地引起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这种教学法的重点是教师通过提供给学生一个有争议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调查, 收集资料, 并就获得的相关材料和初步确定的解决措施进行讨论, 以使学生得到环境技能方面的训练、环境知识的丰富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二、环境主题活动法

环境主题活动就是以环境主题为中心, 让学生参与认识环境、爱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活动。既可在课堂上实施, 也可在课外单独进行, 形式灵活。一个好的环境主题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 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好的环境主题应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时,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 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 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沙尘暴、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趋利避害, 按客观规律办事,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环境主题应结合参观访问, 增加感性知识, 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工业“三废”的危害及治理的内容后, 带领学生到工业区考察, 参观其污水处理设备, 并听厂领导的介绍。这样, 学生们对工业“三废”的治理过程就有了清晰的了解, 不但获得环保的技能知识, 而且在亲身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环保意识。

通过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环境主题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环境知识, 陶冶环境道德情操, 提高环境保护技能和环境宣传能力, 养成“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良好环境行为习惯。

三、探究法

探究式课堂教学, 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 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 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通过分析有关地理数据, 绘制地理图表, 使有关问题更直观、更突出。近年来沙尘暴日渐严重, 在我国气象预报中涌现的次数明显增加, 表明我国北方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可结合教材, 引导学生由此提出问题: 这是如何造成的? 并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 20世纪50年代我国领土沙化面积每年约以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发展到每年2460平方千米。学生们通过讨论得知, 由于我国西北部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让学生认识到土地荒漠化已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空气质量, 为以后的土地资源教学打下了基础。

当前, 各种环境问题正在我国和世界各地频频发生, 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国际互联网等媒介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问题的时事资料, 让学生明白这些环境问题的危害, 并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探寻解决的办法、措施。

教师还可利用漫画吸引学生分析问题, 增加兴趣。漫画大胆夸张, 寓意深刻, 画面诙谐幽默,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在地理课堂中, 可以结合某些环保专题, 组织学生绘制漫画, 拍摄身边环境的有关照片等, 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利用这些特性联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 可认识到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法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 渗透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单凭口头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 把有关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 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播一些录像, 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能增大教学容量。使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繁为简, 生动逼真, 使知识更形象、生动、直观、易于接受。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 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能力, 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思维活跃, 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

学生利用网络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资料, 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获取环境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一种好形式。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在报刊、杂志、互联网上收集有关环境现状的资料, 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钟义平.探究教学法在地理课中的应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3, (8) .

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9篇

我国的教育目前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 在这种教育体制中, 中小学都把提高升学率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由于环境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 就必然受到忽视。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根据它的指引, 我国党和人民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都有赖于环境教育的贯彻和开展。

化学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无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 无论在环境知识的接触面上, 还是环境保护的参与或实践上都有巨大的差距, 因此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学从教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化学教师, 深知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体现环保理念, 也是化学学科的特征。

初三化学共有十二个单元, 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 大致有五个单元。在这五个单元的教学中适时地贯穿环境教育, 恰当地体现环保理念,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环保知识, 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环保意识, 从而对我的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有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教材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水的污染及防治以及土壤的污染及防治。

一、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它涵盖了第二单元的课题一、第七单元的课题二的知识。学生主要需明确的是污染源及其危害。课本对这一污染源知识介绍得比较清楚:污染源分为气体和粉尘两大类, 气体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 但是空气中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 使环境发生变化。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所处的环境与城市的学生不同, 农村的空气受到的污染程度远比城市轻微得多, 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只是从课本的文字上来获得, 就像天上的月亮, 感觉得到它的存在, 却又觉得是那么的遥远、不真实, 不像城市的学生一般有深切的体会。要让学生对空气污染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有更深的体会, 还应从多方面来补充,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观看录像, 寻找身边的生活事例以及搜集数据的各种方式来加以丰富。例如, 展示城市和农村冬季天空的图片, 对比空气受污染的与空气未受污染的天空的反差;观看酸雨对农林业、水产养殖业等的破坏的录像;展开讨论查找身边污染空气的事例:硫磺熏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焚烧稻草———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燃煤烤烟———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和粉尘污染空气等。课后通过看电视、阅读报纸记录全国各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或预报的数据, 通过查阅各种书刊或上网查阅由于空气污染造成各种损失的数据进行交流讨论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到空气污染离自己很近, 很真实。

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只要简单让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无污染能源或用少污染能源, 二是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三是工业区规划要合理, 四是绿化造林———有更多绿色植物吸收污染物。

二、水的污染与防治

它涵盖了第四单元课题一、第十一单元课题二知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不足, 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足, 除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外, 水资源被污染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课本较简练地介绍了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水的污染源以及水资源的保护, 对学生没有太大的震撼力。要使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的缺乏和受污染的情况有一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可以采用多媒体中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比较详细直观地介绍水污染的定义 (人类生活中把一些污染物排放到水体中, 引起水质的下降) 、水污染的种类 (工业水污染、生活水污染、农田水污染等) 、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播放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使之水质下降、鱼虾灭绝的图片;引用被污染的河水浇灌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或欠收的数据;播放农田污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湖中使湖水富营养化的图片等) 和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加强水质监测, 禁止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农药、化肥应合理使用等) 。通过幻灯片将一行行的文字、一组组的数据、一张张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 并发动学生回忆、寻找日常生活中水资源受到污染的事情进行展开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白防止水污染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环保部门的事, 还是每个公民的事。

三、土壤的污染与防治

它与水的污染与防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 因而它的内容体现在第四单元、第十一单元上。在这里可以明确地向学生说明土壤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除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外, 另一个就是课本中学到的农药、化肥的污染, 第三个是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对这部分内容只要对学生简要介绍。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污染物, 有些不能降解, 会在土壤中积累, 造成严重后果。未被植物全部吸收利用的残留化肥中有些含有镉、铅等杂质, 会造成土壤污染。有机氯、有机磷等农药在土壤中残留, 也会造成土壤污染。垃圾及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经日晒雨淋, 它们的渗出液中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后, 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会改变土壤结构,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盐碱化、环境卫生恶化、危害人体健康等。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妥善处理污染源, 变废为宝。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第10篇

一、在必修课教学中, 渗透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必修课教学, 是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主要阵地, 也是对其进行教育的良好途径。因而, 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要点, 在讲授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 结合一定的环保意识。

例如, 在煤、石油、水等内容的教学中, 我给学生列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 但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而激发了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

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应及时加以处理, 不可乱倒废液、乱排废气。我们对课本中实验改进制成可控污染实验装置, 减轻或避免了污染。例如, 在讲授二氧化硫性质时, 我们将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密封在容器中, 在加热 (冷却) 容器时, 同样可以观察到品红溶液变化 (褪色) 的现象, 由于该装置是密封的, 且可以反复使用, 所以避免了二氧化硫外逸而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 又因势利导地给学生讲解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最严重的因素之一。例如, 重庆街道两旁的树, 从60年代起已更换过三次树种, 却无法抵御污染和酸雨所导致的灾害, 嘉陵江大桥钢梁每年都需要除锈和油漆一次, 仅七五期间, 重庆因酸雨、酸雾造成的损失就高达5.4亿元。此外, 因酸雨而造成的物种退化、名胜古迹受损和对生物生存的潜在威胁更是无法估量的。

把环境教育和化学知识融于一体, 渗透于理论和演示实验等各个环节, 避免了口号式、标签式和盲目性。因而, 通过化学必修课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对其养成良好环保习惯, 提高环保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结合选修课教学, 调查环境污染情况,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污染源及其危害

在化学选修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参与环保的基本能力, 努力调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 结合选修课中“化学与环境”等章节的教学, 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调查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 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环境问题讨论。通过调查走访, 学生认识到防止污染、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从自己做起, 做好环境卫士, 学好环境科学, 主动抵制污染环境的行为。在调查时, 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干部存在着“先脱贫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等错误思想,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对于污染的控制几乎没有任何措施, 形成了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并存的现状。例如, 农用地膜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但大量残留地膜又对农田造成危害, 它不仅影响土壤的渗水性和透气性, 而且还有碍种子发芽;不少地区化肥使用比例失调, 且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地块板结, 地力下降;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存在严重问题, 喷洒农药时经常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事件, 粮食、蔬菜、水果受到污染, 益鸟益虫被杀死, 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在教学中, 我们特别加强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环境保护教育。比如, 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危害。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 了解到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混合物, 按洗衣粉是否含有磷又分为含磷洗衣粉和无磷洗衣粉。含磷洗衣粉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中阴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 对微细的无机离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 大大提高了洗衣粉的洗净作用。

磷是所有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它的作用不能用其他任何养分所代替, 但磷也与环境退化有关, 这主要是含磷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水体中生物营养元素增多, 水体中的植物营养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水体过分肥沃, 藻类繁殖特别迅速, 使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藻类有恶臭并具有一定毒性, 其表面有一层胶质膜, 呈现各种颜色, 能严重影响水质。

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不同浓度和品牌的含磷洗衣粉, 在常规养殖条件下对鱼苗存活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 佳美含磷洗衣粉在水中浓度为0.0002%时, 鱼苗死亡;奇强加香无磷洗衣粉在水中浓度为0.0003%时, 鱼苗死亡;巧手无磷洗衣粉在水中浓度为0.0004%时, 鱼苗死亡。从实验中表明, 含磷洗衣粉比不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污染更大些。

通过调查和实验, 学生获得了丰富的硬性材料, 对常见的污染源及其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环保知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环保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 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化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学生提高了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的基础上, 我们又指导学生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 积极主动地为社会环境保护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校里的部分学生成立了农业科技小组, 他们测定家乡水的硬度、土壤成分和酸碱性, 调查氮磷钾等化肥的施用比例等。针对家乡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中存在的问题, 走乡串村给家乡农民作了“如何选择、保存和使用化肥”“如何科学地使用农药”等专题讨论, 受到农民的好评。

多年来的环境教育实践表明, 环境教育与化学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课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信、自尊、自立的品质, 使学生受到系统的环境教育, 对造就一批具有较强环境意识、丰富环保知识和一定环保技能的新型中专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深化环境教育, 使中专环境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 通过如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在必修课教学中, 渗透环境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结合选修课教学, 调查环境污染情况,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污染源及其危害;在教育实践中,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环保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 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保护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日趋严重,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有从发达国家扩展到了发展中国家,从城市蔓延到乡村的趋势,其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全球性的极端恶劣天气时有发生,例如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极寒天气,生态破坏严重如南极和北极的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消耗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同时,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教育问题,为了能有效的减缓环境的恶化,遏制环境破坏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实行具有广度和深度的环境教育,向人们传授环境知识,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作為学校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从学生抓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念,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行列中去。因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中学的课程安排中,对于环境教育的问题,大多包含在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在环境优化中起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作为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当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思维。根据我国目前的地理教材的实际情况,紧抓教材、立足课堂,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尽量挖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觉地、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以身作则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合理利用教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合理计划,认真备课,利用教材创建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课堂中利用教材情景教学,引出相关环境问题,依据地理学规律出发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提出解决方案时,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利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渗透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要求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增强环境保护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普及环境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环境权益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保障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树立环境责任意识,要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性,明确人类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每个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地理课外实践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环境教育中最经常、最有效、最现实的一种形式,但是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课外的实践更具有直观性和参与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发挥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体意识。

组织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利用地区优势和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气象、水文、地质等的观测、野外考察,开展当地人口发展、资源现状及利用、环境现状及保护的调查,了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经验等,并要求学生写出总结或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和活动,使学生变环境知识为意识,形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行列中去。

总之,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教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实践,将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带动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主动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大军中去。

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第12篇

一、注重理论学习, 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 注重开发发展潜能, 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 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 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 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 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 有的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 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 结果是事与愿违, 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 轻松的学习沉重化, 既违背了教育规律, 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 了解现代教育理论, 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 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 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 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 要达到这一目的, 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 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本职工作, 热爱学生, 尊重并关心学生, 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 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 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 课堂教学平淡乏味, 使课上得死气沉沉,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 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三、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 人是各具个性的, 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 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 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 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 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 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四、重新认识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总是根据大纲的要求, 挖掘教材, 确定培养目标, 结果往往以单纯传授课本知识, 让学生简单地记忆这些知识为主要目标, 而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素质, 这也就决定在地理教学中贵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那么, 仅仅传授教材的基本知识就远远不够了。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 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改变,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 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 得到广大地理教师的普遍认同, 由于各人基础不同, 具体实施时采取的方法也各异, 但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否则, 素质教育将流于形式。本文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素质的提高、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及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阐述了地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上一篇:有关对策下一篇:心动也要行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