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和翻译范文

2024-06-28

比较和翻译范文(精选11篇)

比较和翻译 第1篇

明末清初, 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我国东南沿海, 许多西方耶稣会士以“科学传教”为名进入中国进行宗教传播活动。他们在传教的同时, 也与当时的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科技著作, 由此引发起科技翻译高潮, 被称为中国翻译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有中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等及意大利人利玛窦、熊三拔、日耳曼人汤若望等。与这次科技翻译高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文学作品翻译活动。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 不断向西方探求真理, 积极推动翻译和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及哲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掀起了西学翻译即中国翻译史上第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等。我国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与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既有相似的地方, 又有不同之处。本文略谈两者的相似点, 着重讨论两次翻译活动在延续时间、翻译形式、著述情况、翻译主张、翻译影响和意义方面的不同之处。

2. 两次翻译高潮的相同点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西学翻译都采用过中西合译的翻译形式。在科技翻译时期, 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了“中西合译”之先河, 熊三拔、汤若望皆仿效此法与李之藻、杨廷筠、王徵等陆续译出一些西方典籍。鸦片战争以后, 西学翻译高潮前期, 不审西文的中国士大夫与粗通中文的来华传教士也使用了中西合译的译书之法, 他们中比较有名的是英国的伟烈亚力、傅兰雅和中国的李善兰、徐寿等。鸦片战争以后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广学会等都有多部合作译著问世。

3. 两次翻译高潮的不同点

中国翻译史上第二、三次翻译高潮由于涉及不同的翻译实践, 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 不同的思想方法, 因此彼此之间

判以及边缘性与失语理论, “去检视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弄清‘非边缘化’和‘重建中心’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分析仇外敌外情绪与传统流失和失语的尴尬处境, 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和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当代位置”。

五、结语

后殖民主义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此起彼伏的权力消解和转换, 揭示硬权力与软权力之间的话语斗争模式, 其关于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等问题的阐述可以为我国翻译学建设和翻译研究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我们对其研究领域和研究策略进行反思, 无疑会拓展翻究的视域, 获得诸多方法论的启迪。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延续时间上看,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活动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止于18世纪中叶, 延续了将近一二百年的时间。而西学翻译活动则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止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 持续了八十年左右的时间。

两次高潮的译者队伍也存在很大差异。科技翻译时期, 在我国从事翻译的主要是外国来华的耶稣会士如意大利的利玛窦、罗明坚、熊三拔, 西班牙的庞迪我和日耳曼的邓玉涵、汤若望等以及中国学者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冯应京、李天经等。西学翻译时期译者队伍比前一时期得到壮大。冯桂芬把翻译工作提到了为“天下第一要政”服务的高度。著名的翻译评论家马建忠主张振兴翻译事业以挽救民族危亡。梁启超在当时的维新派领袖人物中较早地译介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严复被称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 他学贯中西, 首倡翻译标准, 一生译著颇丰, 是近代卓越的翻译实践家和理论家。林纾被称为“文学翻译的始祖”, 他第一个把西方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1] (P91-92) 康有为赞之曰, “译才并世数严、林, 百部虞初救世心”。

从著述情况来看, 明末清初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共译书400余种, 其中有关科学的占130种左右, 而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的译著就多达75部。[2] (P447-448) 从学科上来说, 天文学和数学是明末清初传入的西洋科学的中心。“中国圣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这些中国土生土长的耶稣会士翻译了大量的科技书籍。徐光启共译历书一百几十余册。这一时期的典型译著有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等。在西学翻译时期, 国人主译或国人与国人合译作品大大增加。严复独自完成了11部译著, 其中他所译《天演论》、《原富》等“八大名著”最为有名。林纾一生翻译的西洋小说约有180余种, 共一千数百万字, 是其他译者无可企及的。[3] (P120-121) 林纾的代表译著主要有《巴黎茶花女逸事》、《黑奴吁天录》、《伊索语言》等。

从译论发展情况看, 明末清初, 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为代表的翻译家未能留下系统详细的翻译方法理论, 但他们在一些著述中所阐述的对翻译的看法却极具创造性。徐光启强调求知, 求真理, 和抓重点, 抓“急需”。他指出, “欲求超胜, 必须会通;会通之前, 先须翻译。”李之藻主张“借我华言, 翻出西

参考文献:

[1]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文学情感在英语专业泛读课中的渗透

黄立丰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南通

引言:

泛读课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开阔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 不仅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定社会语境下的语言范本, 使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描摹的文化背景, 又给他们带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200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用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作为衡量学生阅读能力的标准之一, 认为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 学生应达到二级水平, 即能阅读难度相当于Thirty-Nine Steeps (简写本) 的浅显材料;两个学年后, 学生应达到四级水平, 即能读懂难度相当于The Great Gatsby的文学原著。泛读课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内外的文学资源, 在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作为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笔者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泛读课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成功地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有效地提高了他们阅读文学原著的能力。

一、利用教材中的文学选段或作家传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 (第二版) 本身就选了一部分文学色彩较浓的篇章, 特别是第一册, 尤其注重以文学性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其中有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小传“Young William Shakespeare”和“The Best Playwright in England”, 也有杰克·伦敦的代表作“The Call of the Wild”和查尔斯·狄更斯的早期作品“Two Boxes of Gold”简写版, 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萨克·辛格的短篇小说“Fool’s Paradise”和美国短篇小说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Stolen Day”。除此之外, 描写美国边疆开拓者的“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运用戏仿

义”并指出“学者之病有四:浅学自奓, 一也;怠惰废学, 二也;党所锢习, 三也;恶闻胜己, 四也。”杨廷筠指出了抓紧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与急迫性, “……而我华人, 又鲜肯虚心参究与其功力者。所以后先数辈, 率皆赍志以殁, 而学不尽传。”王徵提出了翻译资用思想, 并指出在翻译材料选择上, 应重“关切民生日用”、“国家工作之所急需”者。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时期, 则在我国的翻译思想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马建忠提出“善译”说, 指出译文应“使阅者所得之益, 与观原文无异”, 他还在《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建议设立翻译书院来专门培养翻译人才。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译书》中说道:“今日而言译书, 当首立三义:一曰, 择当译之本;二曰, 定公议之理;三曰, 养能译之才。”“三义”论从译材选择, 译名统一及译才培养三个不同角度进行了精辟的理论论述, 时至今日仍具有借鉴意义。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明确提出了翻译的原则和标准。这著名的翻译“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4] (P65-71) 他还提出了“达旨”或“译述”的翻译方法并主张重视“译才”。林纾主张“存旨”, 要求翻译达到“神会、步境、怡神”境界。他强调指出, 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 译者须与原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相交流。[5] (P48-51)

手法颠覆传统童话的“Sleepy Ugly”以及刻绘儿童作弊后矛盾心理的Cheating都是不错的文学材料。笔者注意分层次、有区别地对待这些材料,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欲望。

大部分的经典名著往往让大一的学生心生胆怯、望而却步, 勉强翻了前面的几页也会因为语言功底不行而放弃, 还会产生挫败感。名著的精缩版不失为初入文学殿堂的学习者的最佳选择。第三单元的莎士比亚小传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书虫”系列, 从这篇课文出发, 我向学生推荐这一系列的其他简易文学读物。《简·爱》、《傲慢与偏见》、《远大前程》、《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呼啸山庄》、《小妇人》、《鲁宾逊漂流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格列佛游记》、《苔丝》、《秘密花园》、《多里安·格雷的画像》、《三十九级台阶》等都是入门者必看的书。如果他们认真阅读这些英语文学中的精华, 相信一段时间后,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文化知识都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名著的精缩版虽然令读者不那么望而生畏, 毕竟令读者失去了阅读原汁原味的文字的乐趣。因此, 我在课上会比较精缩版和原著文字的区别, 让学生领略到原著文字的优美, 鼓励他们在课后完成原著的阅读, 并布置读书报告的书面作业确保他们完成阅读任务。以杰克·伦敦的“The Call of the Wild”为例, 我在课上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淘金热的历史背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弃淘金从文学的传奇式个人背景, 然后列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类文明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进化与返祖等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整部小说的阅读, 提交一篇独立命题的读书报告。很多学生的作业中引用了原著中令他们印象深刻的部分, 并且对

4. 结语

明末清初进行的科技翻译, 促进了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为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但这一时期没有留下宝贵的翻译理论财富。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西学翻译时期, 中国的翻译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翻译论争非常激烈, 翻译理论精彩纷呈, 取得重大发展。总的说来, 两次翻译高潮推动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 在中国翻译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从明末清初至五四运动前, 中国翻译史上出现了两次翻译高潮, 即科技翻译高潮和西学翻译高潮。它们在翻译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延续时间、译者队伍、著述情况及翻译主张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科技翻译,西学翻译,相同点,不同点

参考文献

[1]王剑果.简述中国翻译高潮[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91-92.

[2]马祖毅.中国翻译史 (上卷)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447-448.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修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20-121.

[4]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65-71.

翻译考试证书比较 第2篇

考试设立 人事部

教育部

机构 考试名称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中试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文)考试名称 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National Accreditation(英for Translators

and

Examinations

for 文)Interpreters - CATTI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NAETI 考试设立 2003年12月

2001年11月

时间 考试

主办 国家人事部和中国外文局联合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机构 举办 大学联合举办 出题部门 中国外文局 北外 评卷部门 中国外文局

北外

发证国家人事部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北京外国语机构 大学联合颁发 考核英、日、俄、德、法、西班牙、语种 阿拉伯语

英语

初级笔译考试费400元

北京地区2009年11月考试费

初级口译考试费500元 考试用

费用 三级笔译考试费360元 中级笔译考试费600元 三级口译考试费420元 中级口译考试费700元 二级笔译考试费500元

二级口译考试费570元 高级笔译考试费1200元 高级口译考试费1200元

2009年考点设置:

2004年考点设置: 考点

设置 英语口译笔译考试城市为北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国语学院考试管理中心、上海

上海市委组织部、人事局、教育

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

1995年6月

上海市委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举办 上海市委人事局 上海市委人事局

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成人教育委员会统一颁发 英语、日语

英高210元 英中180元 日语200元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广东、广西、海南、武汉、广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西安;

法语、德语口译和笔译考试在北京、上海进行;

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师资培训部、四川外语学院、广东外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教务处、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训中心、四川大学出国人员培州、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语外贸大学考试中心、黑龙江日语口译和笔译考试在北京、上海、大连、山东(济南、青岛)、天津、重庆、福建、广东、广州、浙江、江苏、吉林、黑龙江、湖北、武汉;

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口译和笔译考试、英语同声传译考试只在北京进行。

三级笔译部分:英译汉要求600个单词;交替传译要求300个单难易词全;

程度 二级笔译部分:英译汉要求800个单词;口译要求1000个单词。

三级,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外语大专毕业生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口笔译实践经验;

对应二级,非外语专业研究生毕业水平或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水平,并具备3-5年的翻译时间经验;

一级,具备8-10年的翻译实践经验,是某语种互译方面的专家

证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纳入作用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将取代传统的翻译专业技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外语培训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科技

大学、浙江省自考办、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厦门大学、辽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天津商学院、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圳市赣冠职业培训中心、福建省自考办、海南考试局

初级笔译考试英译汉掌握250个单词;口译考试要求400个单词左右;交替传译要求掌握250个词左右。

中级笔译要求300个单词;口译英译汉要求500个单词左右。

初级,北外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或二年级以上水平;

中级,北外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水平;

高级,北外高级翻译学院毕业生或以上水平。

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证明

英语高级,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或同等英语能力水平;

英语中级,具有大学英语四级或同等英语能力水平;

日语口译,相当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水平。

地方执业资格证书 术职务评审。

证书有效每3年重新注册登记一次,一次期 注册有效期3年

证书 全国范围内有效;在与我国签有效署相互

范围 认证协议的国家有效。英语三级笔译证书

英语三级口译证书

日语三级笔译证书

日语三级口译证书

法语三级笔译证书

法语三证书级口译证书 种类

英语二级笔译证书

英语二级口译证书

日语二级笔译证书

日语二级口译证书

法语二级笔译证书

法语二级口译证书

考核英、日、俄、德、法、西班牙、语种 阿拉伯语

成绩查询 考试结束后10-12周

相同点 人事部

资深翻译: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广播科学文化知识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双语互译能力,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重大疑难考试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翻译等级 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重 大贡献。

一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较 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 的双语互译能力,能胜任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的翻译工作,能够解决翻译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担任重要国际会议的口译或译文定稿工作。

尚无规定

全国范围内有效

初级笔译证书 初级口译证书

中级笔译证书 中级口译证书

高级笔译证书 高级口译证书

英语

考试结束大约10周后

教育部

初级笔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

有人能够就一般难度的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能够胜任一般性文件或商务等方面材料的翻译工作。

中级笔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有人能够就普通英汉原文材料进行互译,能够胜任一般性国际会议文件、科技或经贸等材料的专业翻译工作。

高级笔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有人能够担任大型国际会议文件及各种专业性文件的翻译、译审及定稿工作,能够承担政

尚无规定

上海市有效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 英语中级口译证书

日语口译证书 英语口译基础能力证书

英语、日语 不详

上海市委组织部、人事局、教育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通过该项目的培训和考试,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公司和涉外单位造就一批能胜任各类涉外项目谈判、高层次会晤、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以及国际研讨会的翻译,并为同声翻译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

日语口译证书:可从事一般的生活翻译、陪同翻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

二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双府部门高级笔译工作。

语互译能力,能胜任一定范围、初级口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一定难度的翻译工作。

三级口译、笔译翻译: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能完成一般的翻译工作。

考生要求 面向全社会,无学历要求 各级别口译考试均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考试《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

报名参加二级口译考试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情况,选择《口考试译实务》科目相应类别的考试。方式

各级别笔译考试均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

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听译笔答方式进行;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以及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均采用现

有人能够承担一般性会谈或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工作。

中级口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有人能够承担一般性正式会议、技术或商务谈判,以及外事活动的专业口译工作。

高级口译证书:本证书证明持有人能够担任国际会议的口译或同声传译工作,能够承担政府部门高级口译工作。

面向全社会,无学历要求 笔译考试分为两部分,英译汉和汉译英各2-3篇文章。

初、中、高级考试的时间分别为3、4、6个小时,各级别考试所译文章长度不一,级别越高所译文章越长,难度也越高。

口译采取听录音做翻译的方

式。

考生在语音室内头戴耳机,听到一段英文或中文讲话后把它们分别译成中文或英文并录到磁带上。

讲话的长度从初级的250词/字到高级的600-800词/字不等,讲话当中一些停顿,停顿的时

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具有大学英语六级和同等英语能力水平的考生可以报考。英语中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具

有大学英语四级和同等英语能力水平的考生可以报考。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具有相当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水平的考生可以报考。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第一阶段综合笔试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阅读(1);第三部分:翻译(英译汉);第四部分:听译;第五部分:阅读(2);第六部分:翻译(汉译英)。每部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总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每部分考分分配为50分,六部分总分300分,合格分为180分,第一阶段考试合格的学生方可参加二阶段的口试。

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口语与口译。考试时间共为25分钟左右。

英语中级口译证书:第一阶段综合笔试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阅读技能;第三部分:英译汉;第四部分:汉场录音方式进行。

各级别《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均采用纸笔作答方式进行。

各级别口译、笔译考试均分2个半天进行。

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二级《口译实务》科目“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

三级《口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为30分钟。各级别《笔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笔译实务》科目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

不设通过率

考试

合格 综合能力和实务两科同时达到60分算合格

英语二级考试大纲

辅导英语二级口译综合能力 材料 英语二级口译实务

英语二级口译综合能力磁带(5盘)

间不等。

对于初级而言,讲几秒钟甚至几十秒钟后停下来让考生进行翻译,留给考生翻译的时间约为播放录音时间的1-1.5倍。

对于中级而言,讲1分至1分半钟后停顿下来让考生进行翻译,留给考生翻译的时间约为

播放录音时间的1-1.5倍。

对于高级考生而言,讲3至5分钟后停顿下来让考生进行翻译,留给考生翻译的时间等于播放录音的时间。口译时,考生需要做笔记或速记,并充分利用停顿的时间进行翻译。

不设通过率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的各个证书考试是各自独立的。通过任何一个证书考试都可获得相

应的证书。口译和笔译均采用A、B、C、D四级记分法,口译各部分都在B(含B)以上为合格,除高级口译外,通过录音考试就可获得证书,通过高级口译录音考试的考生还要参加面试,面试合格才能获得证书。笔译试卷中各部分都在B(含B)以上为合格。考试合格就可获得证书。

北京外国语大学负责组织编写、出版和发行考试大纲、教材和辅导资料、附带磁带(尚未出版)

译英。总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听力部分为40分钟,阅读技能部分为50分钟,英译汉部分为30分钟,汉译英部分为30分钟。四部分总考分(满分)为250分。其中:听力90分,阅读60分,双译各50分。合格为150分。凡第一阶段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第二阶段口试。

第二阶段口试共分两部分:口语与口译。考试时间为25分钟左右。

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第一阶段综合笔试。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听力,40分钟;第二部分日语阅读技能,50分钟;第三部分日译汉,30分钟;第四部分汉译日,30分钟。四部分共需时150分钟,考分满分为200分。合格120分。

第二阶段口试,包括口语和口译两部分。考试时间20分钟左右。

不设通过率

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合格分为180分

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合格分为150分

日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合格120分

高级听力教程(第二版,周国强、杨永平编著,含二盒9盘音带)高级阅读教程(第二版,陈德民编著)

高级翻译教程(第二版,孙万彪、王恩铭编著)英语二级口译实务磁带(6盘)英语二级笔译综合能力 英语二级笔译实务

英语三级考试大纲 英语三级口译综合能力 英语三级口译实务

英语三级口译综合能力磁带(5盘)

英语三级口译实务磁带(7盘)英语三级笔译综合能力 英语三级笔译实务

日语二级考试大纲 日语三级考试大纲

法语二级考试大纲 法语三级考试大纲 外文出版社出版

自05年起,二级、三级英语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定每年举行2次,考试日期原则定 考试时间 为5月份最后一周的周六、周日其他语种各级别考试每年举行1次,为5月份最后的一周的周六、周日,与英语考试日期一致。

2004年考试日期为5月22日、23日,10月23日、24日(下试报名,高级笔译和高级口译考试只在每年5月进行。)

高级口语教程(第二版,严诚忠、戚之方编著)

高级口译教程(第二版,梅德明编著,含2盒共7盘音带)听力教程(周国强编著,含音带6盘)

阅读教程(陈汉生编著)翻译教程(孙万彪、冯慎宇编著)口语教程(严诚忠、朱妙南编著)口译教程(梅德明编著,含音带4盘)

听力教程(陆静华编著)阅读教程(周道宏、瞿晓华编著)翻译教程(张鸿成编著)口语教程(陆国华、黄秋萍编著)口译教程(钱力奋编著)

每年开考两次。3月中旬和9月中旬的一个周日为综合笔试,合格者可参加口试。和11月份第二周的周六、周日;半年考试只接受初级和中级考

比较结论:

比较和翻译 第3篇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纪检监察审计局,北京 100085;2.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

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术语比较和翻译研究

方玉东1陈 越1董宏伟2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纪检监察审计局,北京 100085;2.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

由于文字结构、语言属性和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文语义环境下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术语表达明显不同。文章通过对中英文语义环境下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文字术语使用比较,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意见建议。

科研诚信,学术不端,术语翻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通过学术不端行为获取项目资助、职位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1]。为了维护科学的理念和社会信誉,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和宣传教育力度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对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概念、术语、文字表述和中英文对照等问题,学术界、新闻媒体、政策制定者、监督管理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差异。笔者通过对中英文语义环境下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术语使用比较,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意见建议。

1.中文语义环境下“科研不端”与“学术不端”的讨论

从目前来看,国内学术界对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概念类型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研究[2],对于“学术不端”“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三者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区别,也已经做出了较为充分的讨论[3-4],在此不再赘述。但有关“科研不端”与“学术不端”二者之间差异的讨论却仍乏善可陈,由此带来的语义模糊、概念混用现象也较为严重。鉴于二者在概念内涵、行为主体以及行为范畴等方面的不同,笔者首先讨论这两个概念。

关于“不端行为”(misconduct)的解释,学术界的观点大体一致,是指做事的态度和行为不端正,即不符合某一领域的行为规范[4]。因此,有关“学术不端”与“科研不端”二者之间的差异关键还要回归“学术”与“科研”概念的本源。从现实的词频使用情况来看,国内高等院校教育领域倾向使用“学风建设”“学风诚信”或者“学术不端” 这样的词,国内科研机构则倾向使用“科研诚信”或者“科研不端”来讨论和表述相关问题。

作为名词的“学术”(academic),按照《辞海》解释,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而学术活动,则不仅指纯科学,还包括跨学科的研究、学术性服务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研究活动是学术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但作为学者,他们的工作还意味着寻求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桥梁,并把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5]。学术过程中的事务性活动,除了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过程外,还包括诸如学位授予、学术职称评聘、学术荣誉评定、科研经费分配、学科建设布局、科研政策制定、学术参观考察以及学术交流与对话等一系列活动。由是观之,所谓“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学术事务性活动过程中,违背科学规范与科学精神、违反学术共同体学术制度和社会建构制度,甚至背叛社会道德秩序、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实施主体既包括科研人员和其他学术从业人员,也包括学术管理组织;其违背对象则同时涵盖了研究活动本身的行为规范和研究活动以外的其他学术活动规范。

“科研”(research)是“科学研究”的简称,是运用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和严谨的研究方法,发现知识、扩增知识、综合知识以便对现实世界进行认识、解释和改造。科研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科研工作者在选题立项、项目申请、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成果发表和荣誉获取过程中,遵循科学精神,依照科学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进行求知和探索的过程。科研活动的基本行为标准是,其所得理论应经得起事实的检验。科研不端行为的实施主体仅为科研工作者,其违背的对象则仅为科学共同体内约定(成文或不成文)的有关科学研究活动的规范、准则、守则和共同价值观等。

科研不端行为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下位概念与上位概念的关系,即科研不端是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但并未涵盖学术事务性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不端行为。二者的差异如表1所示。但在笔者工作实践中,处理的主要是科研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诸如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信息虚假等不端行为,所以在笔者多数报告或论文中大多采用“科研不端”表达。

表1 科研不端行为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差异比较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学者把学术界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主要指利用学术行政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从事不正当的交易等)统称为“学术腐败”的观点是需要商榷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4]。实际上,对于此类问题,相关的权威机构已经有过解读。早在2003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就呼吁改“学术腐败”为学术不端或不良行为,该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6]

2.英文语义环境下与“科研诚信”有关的文字术语使用

2000年12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正式发布了题名为FederalPolicyonResearchMisconduct的通告文件[7],内容涉及不端行为的定义、界定、相关职责、处置程序等方面,在这个正式通告的文本中,并没有使用academic misconduct来表述相关内容。2011年3月,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和欧洲科学院联盟(ALLEA)正式印发了题名为TheEuropeanCodeofConductforResearchIntegrity的科研诚信行为准则[8],在这个正式出版的报告中,同样也没有使用academic misconduct来表述相关内容。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欧美的官方正式文本中,主要是使用research integrity/misconduct来表述与“科研诚信”有关的内容。当然,国外的高等院校和教育部门也有使用academic integrity,但大多用于学生教育或者学生守则等。

英文文献的统计结果也可以大致说明这一点。使用Web of ScienceTMCore Collection通过篇名检索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索引数据库,自2000年以来,可以检索到的题名中包括research misconduct的文献为36篇,包括academic misconduct的文献仅有16篇(略低于总数的三分之一)。SSCI文献统计数据说明:在英文语义环境下,更加倾向使用research misconduct来对应讨论和研究与“科研诚信”有关的问题。

与英文文献不同,使用中国知网(cnki.net)平台文献数据库篇名检索“学术不端”和“科研不端”,在大致同样的时间段内,截至2014年9月,“学术不端”在文献数据库篇名中共出现283次,“学术不端行为”出现145次,“科研不端”出现17次,“科研不端行为”出现68次,这说明:在中文语义环境下,国内的文献资料更加倾向使用“学术不端”文字术语来对应讨论和研究与“科研诚信”有关的问题。

201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9]。2012年3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此问题专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新华社同期撰写了答记者问的英文新闻稿,稿件名称为Newrulestopreventacademicmisconduct。 在这篇由《中国日报》网编发的英文新闻稿中[10],通篇5次使用academic misconduct组合词,没有使用research misconduct,这说明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倾向采用字面直译的方式翻译“学术不端”。

2013年11月29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刊登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撰写的社论ResearchIntegrityinChina[11],同一时间,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以《中国的科研诚信》为题全文刊登发布了中文翻译稿[12]。通过对比这个同步发表的中英文稿件,可以看出:在社论ResearchIntegrityinChina中, research misconduct共出现了5次,没有出现academic misconduct;在《中国的科研诚信》翻译稿中,“学术不端”共出现了5次,没有出现“科研不端”。这种方式的文字使用习惯与前面的讨论结果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中英文语义环境下分别倾向使用“学术不端”和research misconduct来对应讨论和研究与“科研诚信”有关的问题。

3.结语

通过对中英文语义环境下文字使用的比较及分析,笔者认为:与“科研诚信”对应的术语“科研不端”与“学术不端”,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单纯的科研方面出现的不端行为,建议使用“科研不端”一词;如果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涉及科研本身,还涉及科研管理活动,则应使用“学术不端”一词;对应“科研诚信”和 “学风诚信” 的英语字面表达建议使用research integrity,在强调学生教育学风建设的背景下,也可以使用academic integrity;对应“科研不端”和“学术不端”的英语字面表达建议优先采用research misconduct,在一些文本的具体释义过程中或者为了避免字面过度重复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scientific and scholarly misconduct或者academic misconduct。

[1] 李光福.学术不端行为泛滥及其严重后果[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57-61.

[2] 方玉东,陈越.科研不端行为:概念、类型与治理(上)[J] .中国高校科技,2011(8):15-17.

[3] 曹树基.学术不端行为:概念及惩治[J] .社会科学论坛,2005(3):36-40.

[4] 何跃,袁楠.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的区别及其区分意义[J] .科技法制与政策研究,2008,25(3):124-127.

[5] 博耶欧内斯特.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协吁改“学术腐败”为学术不端或不良行为[EB/OL]. (2003-01-22)[2014-09-18].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1-21/26/26604 2.html.

[7]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OSTP),Washin- gton,DC,USA. Federal policy on research misconduct [DB/OL]. 65(235):76260-76264. (2000-12-06)[2014-09-26].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00-12-06/pdf/00-30852.pdf.

[8]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The European code of conduct for research integrity[M/OL]. [2014-09-26].http://www.esf.org/fileadmin/Public_documents/Pub- lications/Code_Conduct_ResearchIntegrity.pdf.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2011-12-02)[2014-09-26].http://www.moe.gov.cn/publicfi- 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408/xxgk_172770. html.

[10] Xinhua. New rules to prevent academic misconduct[EB/OL]. (2012-03-15) [2014-10-15].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2-03/15/content_148368 89.htm.

[11] Wei Yang. Research integrity in china[J]. Science,2013(342):1019.

[12] 张笑,梅进.杨卫为《科学》撰写社论谈中国科研诚信[EB/OL].(2013-11-29)[2014-10-16].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5662.shtm.

Translation of Terms Related to “Research Integrity”

FANG Yudong CHEN Yue DONG Hongwei

s: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rammar, style, and usage of languages, terms related to “research integrity”, while us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emantic environments, may be expressed in different ways. By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se terms, some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in this study.

research integrity,research misconduct,term translation

2014-10-21

方玉东(1977—),男,山东莒县人,博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及科技伦理研究。通信方式:fangyd@nsfc.gov.cn。

G311;H083

A

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比较和翻译 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意义,比较和翻译

一、英语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密切联系

语法意义不同, 会引起词汇意义的改变, 每个词都有多种词性及词义, 应该根据上下文确定某个词的词性和词义。有的词在多数场合仅作为某一词性使用, 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转变为另一种词性, 这种词常常带有语体色彩。例如:But me no buts. (别老跟我说“但是”、“但是”了) , 第一个“but”是动词, 第二个“but”是名词, 而在一般场合, “but”用作连接词;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 , “Like”在此句中作名词。

二、有些英汉词汇意义只有部分对应

以亲属关系的词汇为例, 英语使用得较概略, 而汉语词汇则分类细致, 繁复有加, 两种语言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把英语译成汉语, 一般只需选择一种汉语词义。例如:uncle (叔叔, 伯父, 舅父, 姑丈, 姨丈) 。

三、有些英语词汇的词义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语言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词的意义也是如此。以“bird”为例, 它原意是“鸟”, 后来在口头语中指“人”、“姑娘”等,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 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飞行器。

有些词汇在词义上不断扩展, 有些词汇在词义上不断缩小, 它们从原先表达外延较宽广的概念缩小到表达外延较狭窄的概念, 即从泛指转为特指。例如:“liquor”原义是“液体”, 现用作“酒”;“poison”原义是“饮料”, 现用作“毒药”;“hospital”原义是“供旅游者休息娱乐的场所”, 现用作“医院”。翻译时要区分某些词汇的过去意义和现在意义, 以便准确理解和传达原文的内容。

四、英语词汇意义可以引申

把英语材料译成汉语, 有时某些词在辞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 如果生搬硬套, 会使译文生硬晦涩, 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意, 甚至会造成误解。为了忠实传达原文内容, 就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和逻辑关系, 从这些词的根本含义出发, 进一步加以引申, 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来表达。例如: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和苦) 。

五、有些英语词汇具有情感意义

某些英语词汇的情感意义被使用得较广泛, 在辞典上已成为语言意义的一部分, 有些是褒义词, 有些是贬义词。例如:He was a man of high renown. (他是位有名望的人。) His notoriety as a rake did not come until his death. (他作为流氓的恶名是他死后才传开来的。)

另外英语中有些词汇的词义是中性的, 本身不表示褒义或贬义,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能有褒贬的意味, 译成汉语时就需要选择具有褒贬意味的词汇来表达。例如:Those who do 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live it.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六、某些英语词汇词义的升格与降格

某些英语词汇的褒义和贬义处在变化之中, 一些词从原先表示贬义或中性的意义转为表示褒义, 体现了词义的升格过程。例如:“executive”原指“一般执行者”, 属中性词义, 现升格为“行政官员, 高级首脑”;“marshall”原指“马夫”, 现升格为“元帅”;“craftsman”原含贬义, 指“善于骗人的能手”, 现指“工匠, 名匠”, 带有褒义。

有些词从原先表示中性意义或褒义转为表示贬义, 体现了词义的降格过程。例如:“cunning”原指“有学问的”, 现表示“狡猾的”;“gaudy”原指“豪华的”, 现表示“华而不实的”;“sly”原指“熟练的”, 现表示“狡诈的, 偷偷摸摸的”;“gossip”原指“教父”, 现指“爱传流言蜚语的人”。

七、某些英语词汇具有国俗意义

英语词汇的产生和使用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我们不仅要知道词汇的语言意义, 还要了解其国俗意义, 从而找到正确的翻译方式, 如实地再现原文的风貌。例如:rose (玫瑰, 象征爱情) , swan (白天鹅, 形容年轻女子之美) 。

还有一些习惯性的搭配, 根据字面意义翻译成汉语就不妥当, 应该弄清这些短语在英美国家的国俗意义, 找到恰当的词汇来表述。例如:black tea (红茶) , brown sugar (红糖) , blue movies (黄色电影) , yellow news (有轰动效应的新闻) , free love (婚外恋) , west wind (春风) , east wind (秋风) 。

八、某些英语词汇具有文体特征

英语词汇的文体特征在辞典上一般都有标注, 从规范程度来看, 可分为正式的 (formal) 、非正式的 (informal) 、标准的 (standard) 、非标准的 (non-standard) 、书面语的 (literary) 、口语化的 (colloquial) 、俚语 (slang) 、旧式的 (old-fashioned) 、中性的 (neutral) , 等等。

以正式语为例, 所使用的词汇和句式都是比较严谨的, 适用于典礼、仪式、正式演讲、报告等, 而非正式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在词汇和句式的选择上都比较随便。在正式语和非正式语的区分中, 词汇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正式文体说“Ladies and gentlemen,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be present here tonight.”而非正式文体则使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OK, everybody, I’m very pleased to be here with you tonight.”在翻译中要注意这种差别, 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基础上, 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内容、风格和语言。

有些词汇, 仅从语言意义上区分是很难的, 但是如果从文体特征来分析, 同义词又成了有着不同意义的、适用于不同场合的词。例如“孩子”一词在英语中有下列几种词形:children[中性词], offspring[正式用语, 有时带幽默性], nippers[口语体, 带幽默性], minor[法律用语], kids[口语体, 带轻蔑口吻]。

九、英汉词汇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有差异

英汉词汇在搭配能力上是有差异的, 译文中词的搭配不能生硬地照搬英语, 必须符合汉语的习惯。例如:to wear clothes (穿衣服) , to wear a hat (戴帽子) , to wear gloves (戴手套) , to wear pistol (带手枪) , to wear a beard (留胡子) 。

有时一个英语动词在句子中会搭配两个以上的宾语, 译成汉语时要根据汉语用词的搭配习惯, 分别选择不同的动词来搭配后面的宾语。例如:They want to have some bread and beer. (他们想吃点面包, 喝点啤酒。)

十、在翻译中不能一味追求词汇意义的一一对应

汉语成语“胸有成竹”, 理想的等值英语译文, 应该是具有同样意义、形象和风格的习语, 但英语中却没有与此形象比喻相同的习语, 只能译成“have a well-thought-out plan”, 保留了语言意义, 而丢失了形象比喻。另一个汉语成语“雨后春笋”, 意义是“事物很快涌现”, 英语中没有相同的习语, 为了尽可能保持意义和风格的等值, 找到一个具有类似形象的同义习语:“like mushrooms”。

把英语习语译成汉语时, 有些可以直接翻译或套用同义汉语成语, 另一些则需要改变比喻用词, 或者舍弃其形象比喻, 以便保留其意义和风格。例如:To turn over a new leaf. (改过自新) , To face the music. (临危不惧) 。

把英语习语译成汉语还要尽可能保留其地方色彩和民族习惯, 避免把具有鲜明汉语特色的内容强加到译文中去。例如,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与“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具有相同的意义, 但在英译汉时不应套用后者, 可以译成“一人不及两人智”, 避免译文可能产生的矛盾情境。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英语翻译技巧:比较结构 第5篇

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来看,比较的形式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意义上的比较。只要意义上表示比较,就属于比较句式。常见的比较结构的意义很容易理解,所以也比较容易翻译,如:I am taller than he.(我比他高)。因此,这里不再叙述基本比较结构的翻译方法,而主要介绍在意义上容易混淆的比较结构的翻译。

一、as…as…句型

(一)as…as…句型

as…as…句型是同级比较,表示两者比较程度一样。所以在翻译的时候,通常翻译为“…和….一样”。

My parcel is as heavy as yours.

我的包裹和你的包裹一样重。

She is as much interested in music as ever.

她和以前一样对音乐感兴趣。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as stable recently as formerly.

近,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以前一样稳定。

(二)not as (or so)…as…句型

跟as…as…句型相反的结构not as (or so)…as…表示两者的程度不一样,前者不如后者,所以,通常翻译为“…不如…”。

My uncle is not as (or so) tall as your father.

我叔叔不如你父亲高。

People are not so honest as they once were.

人们现在不如过去那样诚实了。

(三)not so much …as…句型

not so much …as…这个结构表示的基本意义和not as (or so)…as…一样,但是通常翻译为“与其说…不如说…”。

He was not so much angry as disappointed.

他与其说是生气,还不如说是失望了。(可以理解为:“他的生气不如失望多”,就是说“他更多的是失望,愤怒是其次。”)

The oceans do not so much divide the world as unite it.

海洋与其说是把世界分割开来,还不如说是把世界连接在一起。

(四)not so much as…句型

not so much as…这个结构相当于“not even…”,所以通常翻译为“甚至不…,甚至没有…”。请注意与not so much …as…这个结构的区别。

He didn’t so much as ask me to set down.

他甚至没有请我坐下。

He cannot so much as spell a word.

他甚至连一个词也不会写.

He hadn’t so much as his fare home.

他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二、比较级+ than to do…句型

由比较级与than to do sth.结合在一起的句型,通常翻译为“不至于做某事”。

You ought to know better than to go swimming on such a cold day.

你不至于这么冷的天气去游泳吧。

I have more sense than to tell him about our plan.

我不至于傻到会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他。

I had a better command of English than to make such foolish mistakes.

我的英语学得很好,不至于犯这样愚蠢的错误。

三、more…than…句型

(一)more A than B句型

more A than B通常用于同一个人或者事物在两个不同性质或者特征上面的比较。翻译为“与其说B,不如说A”。类似的结构还有less A than B,翻译为“与其说A,不如说B”,请注意这两个结构中“与其实说”与“不如说”的对象,即A与B两者的在翻译中的位置。

He is more good than bad.

与其说他很坏,不如说他很好。

He is less good than bad.

与其说他很好,不如说他很坏。

He is more a writer than a teacher.

与其说他是老师,不如说他是作家。

(二)more than…句型

在英语中,如果more than…句型后面所跟的词性不相同,意义也不尽相同,所以应该用不同的汉语词来翻译。

1.more than后面接数词,表示“多于…,….以上”的意思。

I have known him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我已经认识她二十多年了。

I have more than ten dollars in my pocket.

我口袋里还有十多美元。

2.more than后面接名词或者动词,表示“不只是…”的意思。

He is more than a father to her.

他待她胜过父亲。

He more than smiled, but laughed.

他不只是微笑,而是放生大笑。

3.more than后面接形容词、副词或者分词,表示“极其,非常”的意思。

She was more than kind to us.

他对我们非常友好。

He was more than upset by the accident.

这个意外事故让他非常心烦。

4.more than… can…则表示“难以…,完全不能…”的意思。

That is more than I can understand.

那件事情,我实在是不明白。

The cold was more than the children could bear.

寒冷是孩子们所不能忍受的。

(三)no more …than…句型

no more …than…句型在意义上与not any more than….一样,表示对两者都否定,所以可以翻译为“…和….一样不,不…正如…,既不…也不…,…和…两者都不”。跟no more …than…句型相近,但是意义相反的句型是no less…than…,可以翻译为“既是…,也是…,两者都是…”。

His grammar is no better than mine.

他的语法同我的一样不好。

He is no more a writer than a painter.

他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

He is no less a writer than a painter.

他既是画家也是作家。

I am no more a poet than he is a scholar.

我不是诗人,正如他不是学者一样。

翻译资格考试笔译三级练习题

Are you interested in seeing the beautiful fall foliage of New England but tired of traffic jams and overbooked hotels? Then this year forget the crowds in New England and see the beautiful colors of autumn in the Catskills.

These rugged mountains in New York State, just 90 miles northwest of New York City, are famous for the legendary tales of Rip Van Winkle, and more recently for the summer hotels that sprang up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1940s, 1950s, and 1960s. Families trying to escape the heat of New York City found the Catskills to be the perfect place to stay for a month or so each summer. By the late 1950s there were over 500 resorts and hotels offering nighttime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all kinds of outdoor activities. Famous comedians like Jackie Gleason, Joan Rivers, and Sid Caesar all got their start touring the hotel clubs here.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ir-conditioning and cheaper air travel, however, families have stopped coming to the Catskills in such large numbers, choosing instead more distant loca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of the year. Many of the Catskills hotels closed in the 1970s, but some remain and have expanded and changed their fac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oday’s visitors.

Currently, there are many activities available to the traveler besides witnessing the changing colors of the leaves. There is an all-organic sheep farm where visitors can see how a traditional sheep farm operates. There are also hundreds of miles of scenic drives in the area. Route 42, for instance, is an excellent site for spotting bald eagle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vacations in the Catskills, call the Office of Public Information.

61.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s to ________.

A. promote the Catskills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B. introduce visitors to famous Catskills entertainers

C.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e Catskills region

D. compare the Catskills to New England

62. The word “rugged”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2 means ________.

A. barren

B. rough

C. tall

D. lush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resorts in the 1970s was caused by ________.

A. television

B. shorter vacations

C. affordable air travel

D. more traffic

64. The phrase “sprang up”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has ________.

A. burst forth

B. spread out

C. operated vigorously

D. joined together

65. In what season would a tourist most likely have visited the Catskills in the 1950s?

A. Fall.

B. Winter.

C. Spring.

D. Summer.

66. The author’s tone in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

A. light and encouraging

B. informative and scientific

C. humorous and skeptical

D. regretful and reminiscent

67. From the passage, what might a visitor be lucky enough to do?

A. See fall leaves in color.

B. See a kind of bird.

C. Work on a sheep farm.

D. Drive on scenic roads.

68. The word “drives”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3 refers to ________.

A. excursions

B. tracks

C. paths

D. canyons

69. The word “spotting”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3 means ________.

A. photographing

B. seeing

C. painting

D. shooting

70.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in the Catskills there are few ________.

A. leaves

B. eagles

C. people

D. sheep

参考答案:

61. A 62.B 63. C 64. A 65. D

66. A 67.B 68. A 69. B 70. C

20catti笔译三级强化练习题

Of all the areas of learning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attitudes. Emotional reactions as well as logical thought processes affect the behavior of most people. “The burnt child fears the fire” is one instance; another is the rise of despots like Hitler. Both examples also point up the fact that attitudes stem from experience. In one case the experience was direct and impressive; in the other it was indirect and cumulative. The Nazis were indoctrinated largely by the speeches they heard and the books they read. The classroom teacher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is in a strategic position to influence attitudes. This is true partly because children acquire attitudes from those adults whose word they respect. Another reason it is true is that pupils often delve somewhat deeply into a subject in school that has only been touched upon at home or has possibly never occurred to them before. To a child who had previously acquired little knowledge of Mexico, his teacher’s method of handling such a unit would greatly affect his attitude toward Mexicans. The media through which the teacher can develop wholesome attitudes are innumerable. Social stud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aces, creeds and nationalities), science matters of health and safety, the very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these are a few of the fertile fields for the inculcation of proper emotional reactions. However, when children come to school with undesirable attitudes, it is unwise for the teacher to attempt to change their feelings by cajoling or scolding them. She can achieve the proper effect by helping them obtain constructive experiences. To illustrate, first grade pupils afraid of policemen will probably alter their attitudes after a classroom chat with the neighborhood officer in which he explains how he protects them. In the same way, a class of older children can develop attitudes through discussion, research, outside reading and all-day trips. Finally, a teacher must constantly evaluate her own attitudes, because her influence can be deleterious if she has personal prejudices.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n respect to controversial issues and questions on which childre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ach their own decisions as a result of objective analysis of all the facts.

81.The central idea of the above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

A. attitudes affect our actions

B. teachers are important in developing or changing pupils’ attitudes

C. attitudes can be changed by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D. by their attitudes, teachers inadvertently affect pupils’ attitudes

82. The word “despot” underlined in Paragraph 2 means a person ________.

A. who enjoys a high reputation

B. who is very successful in politics

C. with unlimited powers

D. who deposits a large sum of money in a bank

83. The pupils’ attitudes are NOT influenced by ________.

A. their parents’ persuasion to behave properly

B. their teachers’ attitudes

C. the speeches they hear and the books they read

D. such media as social studies, science matter and classroom atmosphere

8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pupils ________.

A. usually study a certain subject in greater details at home than at school

B. usually do not study a certain subject at home

C. study the subjects only at school

D. study a subject more deeply at school than at home

85. The example of the pupils’ learning about Mexico shows that ________.

A. a child usually learns the right things from their teachers

B. a teacher can correct a pupil’s wrong ideas

C. a teacher’s attitude can influence a child’s attitude by teaching

D. a child’s attitude is very changeable

86.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________.

A. 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all discussions by revealing her own attitude

B. in some aspects of social studies a greater variety of methods can be used in the upper grades than in the lower grades

C. people usually act on the basis of reasoning rather than emotion

D. children’s attitudes often come from those of other children

87. A statement made or implied in the passage is that ________.

A. attitudes can be 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falsehoods

B. a child can develop in the classroom an attitude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brushing his teeth

C. attitudes cannot easily be changed by rewards and lectures

D. the attitudes of elementary school-aged children are influenced primarily by their teachers

88. The passage specifically states that ________.

A. direct experience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indirect ones

B.whatever attitudes a child learns in school have already been introduced at home

C. teachers should always conceal their own attitudes

D. teachers can sometimes have an unwholesome influence on children

89.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see that ________.

A. a teacher’s influence on children is always positive

B. children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reach their own decisions by ignoring objective facts

C. if improperly handled, a teacher’s influence can be very harmful to the children

D. children may develop prejudices if the teacher’s attitude is wrong

90. The author of this passage tries to ________.

A. present certain facts of how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on’s attitude can be influenced

B. how that our society is not doing enough to help children shape their attitudes

C. point out that teachers are the only people who can influence the children’s attitudes

D. prove that speeches and books are the only factors to indoctrinate children

参考答案:

81. B 82.C 83. A 84. D 85. C

86. B 87.D 88. D 89. C 90. A

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第6篇

【关键词】隐喻 关联理论 跨文化交际 隐喻的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修辞手法是所有语言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表达更为生动活泼的手段之一。作为修辞方式之一的隐喻,以其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特征,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从文人墨客、政坛要人、演说家,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成语、谚语都经常能看到它的影子。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隐喻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英汉文化的异质性特征反映在隐喻上就形成了交际的障碍,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思维习惯来理解外国的隐喻含义,故歧义和误解在所难免,交际失败是其必然。因此正确理解隐喻,恰当转达作者/说话人的意图则成了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图从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取得翻译等效。

1 隐喻 英汉隐喻比较

1.1 关于隐喻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其定义就表现为不同的说法。余利三在他著的《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中说到:“隐喻是一种将以事物比喻成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备相似点,比喻中不使用喻词,有时甚至省略本体。”亚历士多德说:“隐语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做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 韩礼德(1985)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提出隐喻是将一种常见的语法形式用另一种语法形式表现出来”。有研究者在其研究中习惯用“暗喻”一词,使之与“明喻”相对应。

同明喻一样,隐喻也是在两个不同类对象之间进行比喻。区别在于:明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相似的,而隐喻则干脆把两者说成是一致的;明喻用“比喻词”,而隐喻中不用了。如,The news is as a dagger to his heart.(明喻) The news is a dagger to his heart..(隐喻) Joe fought like a lion.(明喻) Joe was a lion in the battle.(隐喻)。

由于它不直接提出本体与喻体相比,而是巧妙地通过人们熟悉的形象、特征、动作或哲理去暗示人们尚不熟悉或不易把握的对象,表面上看来不像比喻,实际上在暗中打了个比喻,而且往往是比明喻更近了一层的比喻,又被称为“压缩了的明喻”。其含义含蓄,需要根据上下文去领会。例如:J.T.Adams有句名言:Money is the lens in a camera. 为什么说金钱是一部照相机的镜头?很费解。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照相机的镜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不同面貌,金钱则能检验出一个人的不同品质,故之。

1.2 英汉隐喻比较

人类共有的许多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造就了不同文化在修辞手法也有不少的重合之处。 同时,由于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受其熏陶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其比喻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英汉语的隐喻的异同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喻体相同,含义相同。

隐喻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英语和汉语的隐喻中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玫瑰比喻甜蜜。不少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并且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如,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泼冷水,pour cold water over; 肉中刺,a thorn in the flesh.等。

2)喻体相同,含义不同。

狗对于英国人来说,既可以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可使做人的伴侣和爱物,所以英国人对狗一般有好感,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 top dog, dog tired, every dog has his day.中国民间虽然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例如:狗腿子,狗杂种,狗胆包天,狗急跳墙。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还有这么一句话:像“中国是块肥肉,谁都想吃。”“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但英美仁是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比作肥肉,比瘦肉不更好些?

3)喻体不同,含义相同。

中国人常常用“老鼠”比喻胆小,而操英语的本族人将chicken,rabbit 比作“懦夫、胆小鬼”。“猪”在汉语里表示“愚蠢、笨拙”之意,但在英语里,“猪”的形象则被goose 所替代。操英语的本族人谈到某人身强力壮,就会使用 horse来形容;而我们在这个话题下决不会用horse, 而用牛来比喻。“牛毛”在汉语里比喻非常多的意思,按照英语民族的联想习惯,他们到是把众多事物形容为我们极不熟悉的事物---blackberriy(蓝莓)。英语中的Lion 与lioness和汉语中的老虎、母老虎的联想意义是一致的。 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双鸟”。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4)喻体空白,我有他无。

即所谓的文化上的空白。也就是说,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三头六臂、对牛弹琴、班门弄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a green eye, Trojan horse, take French leav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black sheep等等。 再如:我们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境孤立,而英语国人没有这个历史故事,也没有这个比喻。反之,英语里却有meet one’s Waterloo来形容遭到惨败,这样的比喻也不可能出现在汉语里,但汉语里有“走麦城”这一比喻。汉语里的更多例子:吃醋、破鞋、踢皮球、小广播、好好先生、红人等。

2 英汉隐喻翻译

2.1 关联理论

关于隐喻理解,Grice的认为是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这样的隐含意义。而在会话含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由D.Sperber 和D.Wilson(1986)提出的关联理论描述了人们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它认为,话语本身和语境具有关联,这种关联是人们对说话人的意图作出合理的推论,从而对话语做出正确地反映。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理解自然语言,靠的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何)

交际者的话语总是提供关联性的最大的信息,明白无误地示意;而交际对象则总是选择关联度最大的假设,即从交际用者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作逻辑推理,从而推导交际者的意图。话语的暗含,如隐喻及言外之意,要靠推理来认知。推理的过程就是寻找话语与语境关联的过程。

交际中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都是有三种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语信息。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很不相同,上述三种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话语的推理自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为达到交际成功,“互明”就十分关键。“互明”表现在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能“彼此心照”,对认知环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心理上能做出共同的认知和推断。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认知自然语言意味着理解自然语言;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又有助于我们有效地使用语言来进行交际。

2.2 隐喻的翻译

英汉隐喻互译就是基于语用学话语理解的关联理论。译者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认知和理解自然语言——隐喻。

关于隐喻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直译法:直译不是一字对一字的死译,而是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的引申和注释,喻意自明。如,毛泽东主席曾对一切帝国主义的形象比喻,说他们都是“纸老虎”。我们可直接将其译作paper tiger即可。一来可以保存老虎形象,二来一个“纸”paper则可以反映出帝国主义所表示出来的凶相只是吓唬人而已。采用直译法一般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和色彩,引进的隐喻经过实践的考验,有些可以成为新的血液补充到汉语机体中去。在汉译英时,采用直译法,也可以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的原来形象和色彩在一文中保留下来。

(2)借用法:英汉语都有丰富的隐喻。有的在内容的形式上都符合,他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同的极相类似的形象或比喻。在翻译时采取借用法。有些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虽然设喻不同,但喻义是一致的,也可用借用法。

I think he was married and had a lioness at home. 从语用学关联理论角度来看,a lioness 是指he 的妻子,而西方人往往用lion 或lioness 来形容处于主宰地位的人物。这样lioness 是作者用来形容一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连丈夫也的顺从的主妇。这样的人物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是“母老虎”。因此,a lioness at home 翻译应是:太太又是一个母老虎。(何,191)

(3)意译法:在直译和借用汉语成语都不当时,我们便只好牺牲原文隐喻的风格,配合上下文进行翻译,以便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性。隐喻的理解与话语的间接性有关。

例如:John is a lion 这句话可间接理解为John is very brave. 要理解话语的这种间接性,听话人必须要付出努力,当然要比单从字面上的John is very brave做直接努力多一分努力。从隐喻John is a lion那里获取语境效果的办法是努力寻找关联:有许多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勇敢,说话人要表达John 就像狮子那样勇敢。这样的语境效果时听话人付出努力经过推理思考换来的。译文:约翰勇如雄狮。

同样,“You Chicken!” 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操汉语的民族一般用chicken“鸡”谐音“妓”。但操英语的本族人将chicken 比作“懦夫、胆小鬼”,但因汉语里没有这种比喻,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对此感到困惑。 虽然汉语里用老鼠比喻胆小,但我们不能直接用替换的方式来进行翻译,将其译成“你这只老鼠”。因为老鼠除了比喻胆小外,还比喻成小偷等,容易误解,造成信息传递不畅。译文:“你这懦夫、胆小鬼!”

That guy’s got a Midas touch.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懂得Midas touch是什么。当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 touch值得是希腊国王Midas 的点金术(the Golden Touch),似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仍然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此句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的力气,就会像点物成金那样轻松赚钱。译文:那家伙会赚钱。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his nature.这句话的译文为: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因为老虎在英语国家文化历史凶残的象征,猿则是狡猾的代表。

(4)直译加意译:这主要是针对含有较明显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隐喻而言。比如下段里有关中国的财经报道:Last month, Prime Minister Zhu Rongji devoted a chunk of his annual report to Parliament to corrup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promising to crack down on “bean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April 5, 1999) 此例中的“beancurd projects”显然是指时见中文报端的新词语“豆腐渣工程”。所谓“豆腐渣”工程,只偷工减料建成的、质量低劣得犹如“豆腐渣”一般的建筑工程。英语中较为接近的对应词为“jellybuilt project”,虽然有了原语的基本意思,但原语中的形象色彩荡然无存了。而且,对读者来说,这一词语未必十分通俗常用。这种把“豆腐渣工程”大胆的译为“beancurd projects,” so named because they fall apart easily.“保形取义”的翻译方法,基本上做到了与原文的形象喻义相似,转换比较成功。

3 结语

只有通过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我们才敢于在翻译时不照原文的字面意义翻译,而直译出原文的用意;只有通过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我们才能保证原文与译文获得等效。(何自然,184)同时,只有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根据话语提供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人们本身具备的百科信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的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才能正确认知和理解隐喻,取得翻译等效。

参考文献

[1] 陈定安.(1998).英汉比较语翻译[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 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J].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语用学与英语学习[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黄任.(1996)英语修辞与写作[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比较和翻译 第7篇

关键词:《夏洛的网》,社会和文化,文化转向,儿童读者,信息传递

《夏洛的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E.B.怀特 (E.B.White, 1899—1985) 于1952年所写的一部儿童文学, 畅销世界60多年, 已经在全球各地以20多种语言版本推出。E.B.怀特曾担任《西雅图时报》的记者和《纽约客》的主要撰稿人。他用一颗充满关爱的心对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创作了诸如《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等一流的儿童读物。《夏洛的网》于30多年前被引进中国, 在国内以任溶溶和康馨的译本最为常见。该文以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康馨版和200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任溶溶版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

1 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的联系

儿童文学指的是“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陈子典, 2003:43) 。诸如小说、戏剧、童话等都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由于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通常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语言唯美、意境柔和, 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思维方式。随着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注意以儿童为本位的研究和创作。因此儿童文学在选材、主题、情节、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并和成人文学有着巨大的标准差异。

在儿童文学翻译方面, 长久以来都存在着一个误区, 那就是认为儿童文学翻译在所有文学作品翻译中是“小儿科”, 其判断依据无非是认为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初期, 表达能力和词汇量有限, 儿童文学作品为了适合小读者, 语言一般都是简洁明了、优美动听、生动有趣。但事实远非那么简单。儿童文学家陈伯吹说过, 译者也要像作家那样“和儿童站在一起, 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以儿童的耳朵去听, 以儿童的眼睛去看, 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就必然会写出儿童所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陈伯吹, 1959:59) 。因此译者的任务不仅仅是翻译书面化的文字, 还必须以译文小读者为中心, 才能翻译出让小朋友们喜爱的作品。

2 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

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 (Nida) 在《翻译的科学探索》一书中, 说过这样一句话:“事实上, 译者在翻译时,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引发比不同语言结构更复杂的状况” (Nida, 2004:161) 。作为文学的一个分支, 译者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时, 也要把社会和文化因素考虑进去。而如何应对这些因素是每一位译者都要直面的问题, 因为从认知角度出发, 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 远未达到成年人对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高度;从另一方面讲, 儿童的耐性有限, 如果阅读时总是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陌生的词语、句子, 儿童就难以持续阅读下去。而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 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 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译者都意识到, 翻译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信息传播过程, 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拥有在不同文化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命。英国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 (Bassnett) 在谈到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时指出:“语言是文化体内的心脏。同样, 外科医生在给心脏做手术的时候, 不能无视其周围的肌体, 因此, 译者也不能将译本孤立于文化之外, 否则, 必有不妥” (Bassnett, 1991:14) 。因此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时候, 也应该联系到更为广阔的文化、社会背景研究之中, 以此来扩展儿童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性情, 并开发他们的智力。

3《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比较分析

译者通常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读者也是作品的创造者。康馨和任溶溶的两个版本, 在处理社会和文化因素时各有自己的策略。下面本文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1 宗教词语的翻译

1) “He’s yours, ”said Mr.Arable.“Saved from an untimely death.And may the good Lord forgive me for this foolishness.” (White, 2008:5)

译文1:“它是你的了, ”阿拉布尔先生说, “你让它免于生下来就死。愿老天爷原谅我做了这傻事。” (任溶溶, 2008:164)

译文2:“它算是你的了, ”爱拉伯尔先生说。“你及时救了它的命。但愿上帝宽恕我的愚蠢。” (康馨, 1979:4)

“Lord”是一个常见的西方宗教词语, 在西方文化中指的是“上帝、耶稣基督、主”, 是西方文学作品中普遍出现的一个词语。

例如:She prayed now.“Lord, help me to find courage.”

她马上祈祷道:“上帝呀, 请赐我勇气吧。”

对于中国儿童来说, 由于文化差异, 极大部分中国儿童并不熟悉“上帝”这一概念, 如果译者照字面意思直译出来, 就容易给小读者带来疑惑, 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此处任溶溶的译文用归化法进行了处理, 他把“Lord”译成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语“老天爷”, 使译文更加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符合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特别对于儿童来说, 更加易于理解。而在此处康馨的译文主要采取的是异化法, 虽然保留了西方文化特色, 但对于目标读者—中国儿童来说, 稍显生僻, 不能产生原文读者对原文可能出现的一致反应。

2) “I promise.I cross my heart.” (White, 2008:144)

译文1:“我保证, 我在心口画十字。” (任溶溶, 2008:289)

译文2:“当真。我发誓。” (康馨, 1979:156)

“画十字”是基督教教徒常做的一种动作, 其传统方法是用右手从额头划到胸部, 然后从一边肩膀划到另一边肩膀。基督教教徒常用画十字的方式来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救世人而受难。美国人画十字通常是为了表示一定会实现诺言或誓言。在原文中, 小猪威尔伯 (Wilbur) 乞求老鼠坦普尔顿 (Templeton) 爬上墙去取挂在天花板上的卵袋, 可是自私、狡诈的坦普尔顿却在这个节骨眼和威尔伯讲起了条件。于是威尔伯向坦普尔顿郑重起誓, 如果坦普尔顿替它把夏洛的卵袋从天花板上取下, 那以后每次有食料倒入食槽, 坦普尔顿都可以先吃, 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任它选。于是老鼠坦普尔顿就问道:“你说话当真吗?”小猪威尔伯就做了“I promise.I cross my heart”的答复。

“在心口画十字”对于大多数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来说, 都能理解它所蕴含的意义, 但对于大多数中国儿童来说, 恐怕最多在影视片中看到过这一动作, 却不明白它的真正来源和含义。基于为目标读者服务的目的, 康馨的译文更简洁实在, 更能被小读者理解。“当真。我发誓。”短短五个字突出了当时情势的紧急和小猪威尔伯为朋友甘愿牺牲自己利益的真性情。

3.2 专有名词的翻译

3.2.1 人名的翻译

“人名翻译必须在保证专属性的基础上使译名具备因果条件和认知条件, 这是人名翻译策略的根本理据” (骆传伟, 2014)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每个国家的姓氏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名也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信息传递的效果, 也就是说翻译后的人名能够使读者“理解”。例如19世纪末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侦探怪杰——Sherlock Holmes被汉译成“夏洛克·福尔摩斯”, 从此“福尔摩斯”这一外国人物角色几乎在中国人人皆知, 成为大侦探的代名词。在《夏洛的网》这部作品中, 任溶溶和康馨在汉译英文人名时, 用上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 下文就举例说明。

小猪威尔伯给夏洛的三个孩子取了好听的名字“Joy, Aranea, Nellie”, 任溶溶依次把这三个名字直译为“快乐、阿拉妮、内莉”;康馨则把它们处理为较中国化的名字“高兴、爱宝、小朋”。任溶溶比较忠实于原文的文化, 按照英文名的发音规律对人名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异化翻译;而康馨却选择归化的策略, 把英文名字进行转码后处理成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姓名, 殊不知这样却淡化了儿童对于异域文化的期待。

3.2.2 地名的翻译

3) She was still thinking about the pig when the teacher said, “Fern, what is the capital of Pennsylvania?”“Wilbur.”replied Fern, dreamily.The pupils giggled.Fern blushed. (White, 2008:8)

译文1:她正在想着她的小猪, 这时老师问道:“弗恩, 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叫什么名字?”

“威尔伯, ”弗恩像做梦似的说。同学们咯咯笑起来。费恩脸都红了。

(页下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应该是哈里斯堡) (任溶溶, 2008:165)

译文2:老师问她, “芬, 宾州的首府是什么地方?”她当时仍在想着小猪。

“威伯, ”芬出神地回答。孩子们嗤嗤地笑了。芬的脸不由得红了起来。 (康馨, 1979:7)

怀特在原文中创造出了一种幽默、尴尬的氛围。弗恩在校车上就已经给她心爱的小猪取好了名字——威尔伯, 她的心思一股脑地投在了小猪身上, 以至于课堂上错把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答成了威尔伯, 逗得全班同学咯咯直笑。其实我们回忆童年的往事, 这样的“趣事”何曾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过呢?估计有的小读者还会会心一笑。对于国内读者来说, 估计大多数成年人都不甚清楚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叫什么名字, 更何况是儿童, 要知道系统地接受地理学知识可是在中学时期。

任溶溶和康馨两个译文都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当时的语境和氛围, 不过儿童对于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或许急切地想要弄清楚到底哪座城市是宾夕法尼亚州的首府。任溶溶的译文在做了页下注之后, 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异域文化, 扩大了小读者的视野, 更达到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4) “Not many creatures can spin webs.Even men aren’t as good at it as spiders, although they think they’re pretty good, and they’ll try anything.Did you ever hear of the Queensborough Bridge?” (White, 2008:52)

译文1:“你用不着太难过, 威尔伯, ”它说, “没有多少动物会结网的。连人类也织不过蜘蛛, 虽然他们自以为织得很好, 想尽了办法。你听说过昆斯伯罗大桥吗?”

(页下注:昆斯伯罗大桥, 在纽约皇后区, 是曼哈顿中城跨东河连接皇后区的干桥) (任溶溶, 2008:205)

译文2:“没有多少生物会织网。就是人类, 也没有蜘蛛织得好, 虽然人们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还试验了各种办法。你有没有听说过纽约市的皇后区大桥?” (康馨, 1979:56-58)

两个译文相比较, 笔者认为任溶溶的译文在此处更胜一筹。昆斯伯罗大桥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是个陌生的地名, 该中文译名是照英文Queensborough Bridge直译出来的, 但任溶溶的译文通过在页面下标注释的策略, 比纽约皇后区大桥的翻译更能引起儿童的求知欲, 也满足了国内小读者们的好奇心。

3.3 度量单位的翻译

5) They grew quite rapidly.Soon each was as big as a BB shot. (White, 2008:151)

译文1:它们长得很快。没多久, 每一只都有BB猎枪弹那么大了。

(页下注:BB猎枪的直径是0.18英寸。) (任溶溶, 2008:297)

译文2:他们长得很快, 不久都像绿豆那么大, 在籽囊附近造了无数小网。 (康馨, 1979:164)

6) Arable arrives with his.22, shoots the... (White, 2008:44)

译文1:那个阿拉布尔拿着他那支点二二口径步枪到这里, 一枪…… (任溶溶, 2008:197)

译文2:爱拉伯尔先生带了.22英寸口径的手枪来, 一枪把…… (康馨, 1979:47)

西方国家使用和中国不同的度量单位, 诸如英语的度量单位“mile (英里) , feet (英尺) , inch (英寸) ”和汉语的“里, 尺, 寸”长度就不能等同。通常情况下, 译者在进行度量单位的英译汉时直接用异化法进行直译。在尊重原文作者的前提下, 译者可以对译文的度量单位做上注释, 既保留原作中的形象, 也使译文易于理解。如例5中, 任溶溶就对BB猎枪的具体直径做了页下注, 非常直观形象。康馨则选择归化的手法把BB猎枪的具体直径汉译为“绿豆那么大”, “绿豆”是小读者非常熟悉的一种小颗粒食物, 笔者认为此处任和康的译文都处理得非常巧妙, 虽然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存在明显差异, 但两位译者在做了一些恰当的策略性处理之后, 译文读者也能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反应, 这样的翻译交际就是成功的, 同时也激发了小读者的想象力, 帮助他们去探索这种猎枪的具体口径大小, 增长他们的见识。

对于例6中手枪 (步枪) 口径的具体翻译, 笔者对于任和康的译文都不大认同。“.22”在现代汉语表达中, 为何不能照用阿拉伯数字表达为“0.22英寸口径”呢?儿童对于数字的认知普遍较早, “0.22”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个复杂的概念。当然笔者也建议为了保留原文形象和异域文化, 同时也使译文易于目标小读者理解, 可以采用加上注释的形式。如“1英寸等于2.54厘米”, “l英尺等于0.305米”等。

3.4 拟声词、叠词的翻译

7) The first time he woke, he heard Templeton gnawing a hole in the grain bin.Templeton’s teeth scraped loudly against the wood and made quite a racket.“That crazy rat!”thought Wilbur.“Why does he have to stay up all night, grinding his clashers and destroying people’s property?Why can’t he go to sleep, like any decent animal?” (White, 2008:30)

译文1:第一次醒来时, 它听到坦普尔顿在粮仓里啃洞。坦普尔顿的牙齿很响地啃着木头, 发出很大的叽嘎声。“那发疯的老鼠!”威尔伯在心里说, “为什么它一定要整夜醒着, 叽嘎叽嘎磨它的牙齿、破坏人的财产呢?为什么它不能像所有正正经经的动物那样睡觉呢?” (任溶溶, 2008:183)

译文2:第一次醒来时, 他听见谈波顿在藏谷箱上咬洞。谈波顿的牙, 在木板上削刮, 发出极大的骚扰声。“神经病!”威伯想道。“为什么他非半夜三更出来磨牙, 而且毁坏别人的财产?为什么他不像其他规矩动物, 该睡时睡?” (康馨, 1979:30)

一般来说, 年龄越小的儿童对形象化语言的依赖越强, 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则倾向于语言的趣味性 (胡显耀, 李力, 2009:334) 。上面两个译文中, “made quite a racket”, “grinding his clashers”“like any decent animal”在康馨的笔下照字面意思直译为“发出极大的骚扰声”“磨牙”“其他规矩动物”, 显得按部就班, 不紧不慢。但与任溶溶的译文相比, 由于任的译文中使用了“发出很大的叽嘎声”“叽嘎叽嘎磨它的牙齿”“像所有正正经经的动物”等叠词和拟声词, 则显得更到位。“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形象, 即将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词重叠使用, 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陈宏薇, 1998:107) 。“而拟声词通过使声音与意义联动, 给人以耳闻目睹、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靳秀莹, 2009) 。任的译文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 把这些短语转换成了中国儿童文学中常出现的简简单单、充满童趣的字眼, 更易受到儿童的欢迎。

3.5 拉丁文的翻译

8) “Playing?I should say not.It is my egg sac, my magnum opus.”

“I don’t know what a magnum opus is, ”said Wilbur.

“That’s Latin, ”explained Charlotte.“It means‘great work’.This egg sac is my great work—the finest thing I have ever made.” (White, 2008:122)

译文1:“做来玩?当然不是。这是我的卵袋, 我的magnum opus。”

“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威尔伯说。

“那是拉丁语, ”夏洛解释说, “它的意思是‘伟大的作品’。这卵袋是我的杰作——是我做过的东西中最好的。” (任溶溶, 2008:271)

译文2:“玩?当然不是。那是我的籽囊, 我的杰作。”

“我不懂什么叫杰作, ”威伯说。

夏洛解释:“杰作就是伟大的工作。这籽囊是我最伟大的工作——我所做的最精致的东西。” (康馨, 1979:135)

作者在原文中故意保留了“magnum opus”这一拉丁词汇, 就是为了突出夏洛的聪慧——夏洛除了是小猪威尔伯的好朋友、一位写作好手之外, 还懂外语, 是一位集智慧与善良于一体的可靠的朋友。从“magnum opus”这一拉丁文的翻译策略上可以看出, 和任溶溶的译文相比, 康馨的译文在做了改译后, 信息缺失较严重, 因为小读者们根本就不知道段落中本来还有一个陌生的拉丁词语。而任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容貌, “原汁原味”的突出了“magnum opus”, 并在下一句话中做了解释。当然译者具有一定的主体性, 会根据原文的风格和体裁、自己的翻译观等, 来决定采用何种具体的翻译策略、表达方式。不过儿童文学应旨在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 提高他们的知识储藏, 帮助他们探索新的语言世界。从这一点上来说, 任的译文达到了更好的交际效果。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 社会和文化对于翻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是译者的个人风格和思想反过来也会影响译文的效果。和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一样, 这本童话小说的目标读者是儿童, 这就对该书的翻译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任溶溶和康馨两份译文都通过走进儿童的世界来翻译原作, 但相比之下, 任的译文更多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 用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 给儿童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笔者也能从译文中明显地窥见译者在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下,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作为成功的译者, 一定要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使国内的小读者们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异域文化, 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样才能把最佳的儿童文学译作呈现在国内的小读者眼前。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 1959.

[3]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Susan B.Translation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M].London andNew York:Routledge, 1991.

[5]E B怀特.夏洛的网[M].任溶溶,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6]E B怀特.夏洛的网[M].康馨,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骆传伟.人名翻译的策略和理据[J].外语研究, 2014 (2) .

[8]胡显耀, 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9.

[9]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英汉主语比较与翻译 第8篇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翻译时如果主语找不准, 或不知道怎么处理主语, 真让人无从下手, “四顾茫然”。英译汉时, 由于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有多年的汉语实践打底, 起码的语言敏感性还是有的 (其实也未必) , 英语之“意”如果理解不出问题, 落于汉语“言”之筐, 一般尚不至“意”在“言”外, 出了圈。问题要出, 也常出在表达上, 即你这个“言”之筐, 安放别人那个“意”, 安放得稳不稳妥, 舒不舒适。汉译英时则又不然。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 只是“学习”, 而非“浸淫”, 其中的沟沟坎坎儿, 旮旮旯旯儿, 难称胸中有数。一遇汉译英, 母语的感觉, 好像突然又“不灵”了:“意”的方面, 我们平时随口而出的话, 认真自问起来, 也只算说了个“大概”, “意思了一下”;“言”的方面呢, 我们的什么成分, 什么结构, 可以往对方如何转换, 对方买不买你这个帐, 更是一个问题。“自己够用”, 与“切实表达”, 还差着很大一截儿;而语言间的转换, 就非得摸清双方底细, 对方的家底要摸清, 这边的家底也不含糊, 作不到门当户对 (广义上的) , 这媒人 (翻译即媒人) 是做不得的。真正的家底调查, 是个慢功夫。首先我们从主语入手调查。

2 英汉成分差异与翻译

英语的主语是封闭性的, 只许6种成分当主语:名词, 代词, 数词, 不定式, 动名词, 名词性从句。其实它们都是一类成分, 即名词性成分:不定式是个滑头儿, 既是形容词性成分, 可作定、状、补, 也是名词性成分, 可作主、宾、表。而汉语的主语是开放性的, 一般成分放在主语位置上都行, 比如形容词、副词、动词原形 (汉语动词只有原形) 在英语里是不能充当主语的, 在汉语里都可以。所以翻译时, 汉语主语如直接转化为英语主语, 一定要注意转化成英语主语可以接受的6种形式之一, 或另找符合条件者作主语。例如:

(1) 红的我不喜欢。I don’t like the red one.

(2) 红配绿, 丑到底。When red matches green, it is as ugly as ugly can be.或:Red and green never match well. (这里的red、green是名词, “红色”、绿色”。)

(3) 缓不济急。Slow action cannot save a critical situation.

(4) 快才能解决问题。This can only be solved by taking quick actions.或Only by taking quick actions can we solve this problem.

(5) 打人犯法。To assault/Assaulting others is against the law.或It is against the law to assault others.

英语的动词原形只有放在不定式里才好用, 其它时候受制于许多因素, 时态、情态等都管着它, 不像汉语动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牵挂也是意义上的牵挂, 因为汉语动词无词尾变化。所以汉译英时, 汉语光杆动词要转换成英语的主语, 就要受点拘束, 变成英语可接受的形式, 可选者:变成英语的动名词、不定式、名词性从句, 或表动作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这就更好了) , 如:

(6) 矛盾不断出现, 又不断得到解决, 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The ceaseless emergence

and ceaseless resolution of contradictions constitutes the dialectic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我们发现学生的英文中, 最常见的问题是“名词光秃秃 (无复数标记, 缺冠词等) , 动词滑溜溜 (词性变化未注意) ”, 这说到底是对“汉语无词性变化, 英语有词性变化”没有逐点检验, 并形成运用习惯。

英译汉时, 既然汉语的动词调度起来灵活, 不受拘束, 不仿多用, 在主语位置上也不例外。例如:

(7) Meal at 4 o’clock is a little early.4点钟吃饭早了点儿。

3 英汉主语切入角度差异与翻译

同样一个意思, 拿什么作主语来组成句子加以表达, 可以看作是主语的切入角度。英语可由人作主语, 谓之有灵主语, 但英语更倾向于使用无灵主语, 即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这样切入的角度就多了:时间, 地点, 动作, 事件等等都行。而且英语的无灵主语句由于主语无生命, 如以活泼的谓语动词与之配合, 不经意间往往能造成拟人的效果, 使句子变得生动起来。如:

(8)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China.

汉语也用无灵主语, 但更倾向于使用有灵主语, 有时一句话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 说出来才顺当, 这样汉语主语的切入角度就比较单一。比如:

(9) 过去10年,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句话要是用英语来说, 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主语:过去10年 (如 (8) ) , 中国, 变化。

(10) China has experienced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the past decade.

(11) Earth-shaking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past decade.

汉语用人作主语, 或用人的角度观察事物, 里面其实有丰富的主观感觉, 往大了说是“天人合一”, “主客一体”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自然反映。如:

(12) 大路两边, 极目望去, 是连绵不断的麦田。 (主语不是人, 但用的是人的视角。)

The continuous wheat fi elds along the road reach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所以翻译时, 我们既要注意英汉主语间的无灵有灵转换, 还要多尝试一些角度。英语的无灵主语, 不光是简单的事或物, 还可以是意思较为复杂的“动作或事件过程”。把“动作或事件过程”处理成名词性结构 (名词短语, 不定式短语, 动名词短语等) , 这一过程叫做“名词化 (nominalization) ”, 动作或事件名词化以后就可以作主语、宾语等句子成分, 而不必作为一个完整句子, 这样句子结构严密、紧凑了许多, 一句话的容量就增大了许多。

(13) An earlier explanation might have saved you all this trouble.

如果你译成“一个较早的解释很可能会免去你这些麻烦”如何?语法上没问题, 就是听起来不像中文, 翻译腔太重。换“有灵主语”角度, “拆开了”说, 就好了:

(14) 你要是早点儿解释一下儿, 就会免了这么多麻烦。或:你要是早点儿解释, 也不至于有这些麻烦。

4 英汉主语省略情况差异与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省略现象, 有些省略部位还是一样的, 比如祈使句主语的省略, 前句已有的相同成分后句可以省略。但差异还是很大的。英语是形合语言, 意义之“合”很大程度上依赖语言“形”式标记, 省略是“形合”的补充, 省去的“形”都补得回来。汉语主要是意合语言, 意义之“合”较少依赖语言形式标记, 而更多依赖语序和虚词等。汉语的省略范围比英语宽, 只要不影响意义 (表达和理解) , 省略即可能出现, 有的补得回省略部分, 有的不一定补得回, 或补全反而不太顺当。

(15) 小赵刚娶个媳妇, (媳妇是) 邻村人, (他们俩) 打小认识, (新媳妇) 长得像朵花儿似的, 没人不夸 (她的) 人材好。

Xiao zhao has just married a woman from the neighboring village, whom he has known since childhood and whose fl ower-like beauty nobody fails to praise.

(16) 萝卜快了不洗泥。 (这句话从字面上简直不能作语法分析, defy grammatical analysis。实际上是:做事不能图快, 否则就像洗萝卜一样, 太快了萝卜上的泥巴洗不干净。)

It’s like washing radishes;rashness and haste will leave them still mud spotted.

更雷人的是这样一句计生标语:头胎避孕, 二胎结扎。 (这里的主语当然不是“头胎”、“二胎”, 否则真叫“惨无人道”了, 而是“生了头胎或二胎的妇女。”)

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 这样删繁就简, 使汉语表达常能呈现出一种“枝疏叶朗”的风貌, 而信息又依然十分密集, 这正是文言文遗存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另如“坐吃山空”、“爱谁谁”, 习语言者焉能不察。

汉语除了省略主语外, 还有些句子根本不用主语, 比如:

(17) 下雨了。 (起风了。打雷了。涨水了。跑鱼了。来人了。) It’s raining. (It’s windy.It’s thundering.The river is rising.Fish are escaping from the pond.Somebody is coming.)

有些人说这类句子是倒装句, 主语是“雨 (风、雷等) ”。这是完全在按西方语法硬套汉语, 觉得一个句子没主语不成 (像英语一样) 。其实汉语这类句子的意义全在没有主语, 直接从动词开始所带来的“突兀感”。这在现代汉语里叫存现句, 表达“存在或出现”。除了直接从动词开始的存现句, 还有以时间地点词语开始的存现句, 如:

(18) 墙上挂着一幅画。On the wall hangs (is hung) a picture.

(19) 从前森林里住着一个老奶奶。Oncethere lived an old granny in the forest.

(20) 上海爆发禽流感。Bird’s fl u broke out in Shanghai.

句 (18) 译成倒装句比译成正装句 (A picture hangs on the wall) 更好, 因为英语倒装句也有表强调、生动的功能;句 (19) 译成there be句的扩展式 (there+vi+主语) , 是因为there be句也可以看作倒装句, 是翻译汉语“存现句”常用的句式之一;句 (20) 这类句子人们一不小心就会把句首词语看作主语, 虽说也是时地词语, 但不像介词短语那样会被毫无疑义地当作“状语” (翻译时) 。就这一句来说, 因为broke out是不及物动词, 一般来说还不至于译出Shanghai broke out bird’s fl u.这样不通的句子 (其实也未必) 。如果谓语是及物动词, 就更得小心, 如:

(21)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The compass was invented in China.

以上分析说明, 英语主谓框架是立句之本, 即使省略, 也是省略相同地方, 而且补得出。汉语不一定非得主谓立句, 所以有时不一定需要主语。因此汉译英时, 遇到省略主语或干脆无主语时, 补回主语、找出主语甚至另加主语, 都是至关重要的。英译汉时, 在不影响意义表达或理解的前提下, 遵循汉语表达习惯, 有些省略主语可以不补, 有些主语可以省略。如:

(22) Come over for a chat if you’re free.有空过来聊聊。

(23) A meeting has been scheduled for next Monday.定于下周一开会。

5 英汉长句 (句群) 主语差异与翻译

英语句子不论多长, 都主次分明, 主:主从复合句之主句;单句之主谓 (宾) 、主系表, 凡3种表现。次:主从复合句之从句;单句之名、形、介、副、非谓三 (非谓语动词三种形式, -ing, -ed, 不定式各种短语) , 共8种表现。英语常显得“主干粗壮, 枝繁叶茂”, 在句群 (或长句) 中常把主语相对集中于某一 (两) 个对象, 便于主次操控:而汉语常不太讲究主次, 而讲究二竹节“式、二流水”式表达, 多点铺开, 散点描述, 这样汉语的小句数目就多于英语。所以长句 (或句群) 翻译, 英译汉时多“拆”, 汉译英时多“合”:“英译汉, 拆房子;汉译英, 搭架子。”英译汉要散得开, 形散神不散;汉译英时要立得起, 形聚意方聚。如:

(24) 我说, 你听, 你不听, 我生气。Listen to me while I’m talking, or I’ll be displeased.

(25) He is a tall man with shining eyes.他身材高大, 两眼炯炯有神。

(26) Buy one and get one free.买一赠一。 (汉语省略的两个主语是不同的, 你“买”“我”赠。)

(27) 他有个女儿, 18岁了, 在上海工作, 已经去信了, 明天下午到, 别着急。 (这一句或句群的主语真是五花八门, 中途换了几次, 都无提示, 居然十分流畅, 你不能不佩服汉语真能“省”, 表达真有“弹性”。)

His daughter, 18 years old, who is working in Shanghai, has been sent for and will arrive tomorrow afternoon.So don’t worry.

英语聚焦式表达, 是为了突出主次, 汉语式的S1V1, S2V2, S3V3……“一逗到底”, 表面近似 (实际不是) , 全然并列的长句句式是很少见的。而在汉语中, 长句“竹节式”、“流水”式铺排, 小句居多, 主谓等结构多, 却显得表达充分, 从容不迫。如:

(28) 他农民出身, 1975年8月出生于河南商丘, 上下有兄弟姊妹6人, 他排行老五。

In August 1975, he was born in Shangqiu, Henan Province, in a peasant family, the 5th of 7 children.

6 结语

英汉主语间的比较当然可以不止在这几个方面进行, 但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对于翻译实践较有帮助。为什么两种语言的主语会有如此不同, 是因为英汉语之间两个本质的差异:一是英语重形合, 依靠大量的语言形式标记表达意义, 主语对谓语制约性强, 而汉语重意合, 逻辑常是隐含的, 不一定都摆在面上。二是英语靠主谓 (SV, 包括主系表) 框架立句, 汉语很多句子不需要主谓框架, 只需后面部分 (评论, Comment) 能评述前面部分 (话题, Topic) , 句子就立得起来。英语立句基础是SV, 汉语立句基础是TC。就这个意义上说, 英汉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实现SV和TC之间的恰当转换。汉语TC可能相当于英语的SV;也可能不是, 如 (20) 、 (21) 。

参考文献

[1]刘重德.翻译论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马秉义.汉译英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菊泉, 郑立信.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1995—2003)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研究 第9篇

关键词:翻译,双元文化,文化共性,文化异性

一、文化共性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共性是形成相同文化心理的基础,而相同文化心理又决定了其相同或相似的具体语言现象。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部分词汇在两种语言中不仅字面意义相同,甚至其引申意义也很相似。例如:

go west上西天

as light as a feather轻于鸿毛

二、文化异性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诸方面的不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许多文化差异。下面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试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差异

(1)地理位置

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挥金如土等。而英国四面环海,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大海、或船只相关的表达,如to keep afloat(不负债)、to 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等,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许为身处内陆国家的人而言较难理解。若译者不具备辨识二元文化的能力,仅就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译文将漏洞百出。

(2)四季风向

由于中国特定的地理位置,东风在汉语中代表春天、温暖,象征着推动革命的力量,如东风压倒西风(the we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east wind)等。反之,汉语中的西风代表着萧瑟、衰败,如:西风落叶、西风萧瑟。然而在英语中east wind和west wind的象征意义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由于英国特殊地理位置使然。对英国人而言,恰恰是来自大西洋的west wind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春天。若在翻译时,忽略双元文化因素,将会使译文与原文相悖。

2、与风俗习惯相关的差异

(1)色彩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表示喜庆、富足、顺利等褒义, 因此多用于喜庆场合,如:

开门红The color is symbolic of good fortune.

然而由于民族心理差异,西方人眼中的red通常代表暴力、流血、警告等贬义,如:

red tape官僚作风、繁文缛节

a red rag to a bull激起暴怒的缘由

此外,黑、白、黄、绿、蓝等颜色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联想意义也有出入。例如, 在中国文化中, 黄色一般代表万世不变的土地之色, 也是帝王之色,常给人辉煌、崇高之感, 如: 黄道吉日、黄袍加身。但黄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胆怯, 因此英语中有如下的习语: to show a yellow streak(胆怯、懦弱)、turn yellow(害怕、胆怯)。

(2)动物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 然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 令人感到恐怖。早在公元700年左右, 在被誉为“英格兰的民族史诗”——Song of Beowulf中, 就有关于Beowulf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 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因此,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 dragon常用来形容飞扬跋扈、 令人讨厌的人。

3、与历史背景相关的差异

语言的发展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 都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与历史人物有关。如三顾茅庐、亡羊补牢等。同样,在世界史上, 英法经历的百年战争。此外,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 英国也同荷兰发生过战争。总之,英国人对法国人和荷兰人印象较差, 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包含Dutch和French的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如:

do a Dutch act逃走、自杀

excuse my French对不起,我讲了粗话

4、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差异

任何民族的宗教文化都毫无例外地对该民族的价值观、 风俗习惯及语言产

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 流行并最终中国化,对中国文化及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佛相关的表达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数不胜数。同样, 在西方,基督教的盛行在其语言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者自助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结语

浅析英汉词类转换比较及翻译 第10篇

转译为动词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 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 这是一个特点。往往在英语句子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 而汉语中却可以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

1. 名词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 具有动作意义的抽象名词如:absence, beauty, comfort, confidence, economy, technology, transport, trade, weather, independence等, 由动词派生的名词如:findings, savings, mountaineering, meaning, surroundings, belongings, feeling, saying, sufferings, 等这些词, 往往可转译成汉语动词。

(1) 动词派生的名词转译成动词, 在政论文体中出现的比较多。如: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2) 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 (在记叙、描写文体中出现较多) , 动名词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如:As the week drew to close crime rout was complete.

一周快结束, 嫌疑犯彻底溃退了。

(3) 英语中有些加后缀-er的名词, 如teachers, thinkers等等, 有时句中并不指其身份和职业, 而是会有较强的动词意味, 在汉语中没有恰当的对应名词, 往往可以译成动词。如: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ice-skat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我未必会滑冰, 我想我的小弟弟比我教得好。

上例中的teacher如直译, 既不符合原文的含义, 又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 所以应该转译为动词。但是He is a well known speaker一句中的speaker确是指他的职业, 所以只能译成名词, “他是一位著名的演讲家”。而Some of my classmates are good speakers.这一句中的speaker则显然不是他们的职业, 所以还是应该译成动词。“我同班同学中有些人演讲得很好。”

2. 形容词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表示知觉、情感、信念、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 在连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 往往可转译成汉语动词, 觉见的这类形容词有:ignorant of (不了解) , content with (满足于) , careful of (留心) , empty of (缺少) , free from of (免于) , next to (次于) , responsible for (担负) , similar to (类似于) , short of (缺乏) , subject to (受……支配) 。如:She is good at painting.她擅长绘画。

3. 介词译成动词

介词及介词短语作表语或状语时, 常译为动词。如:Are you for or against this plan?你是赞成或反对这个计划。

4. 副词转译成动词

Communication were back to normal at noon.午时通讯恢复正常。

转译成名词

1.动词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很多由名词派生的动词, 以及由名词转用的动词, 在汉语中往往不容易找到相应的动词, 这时可将其译成汉语名词, 更符合原意, 主语前后常加“的”字。如以下例子:

To them, he personified the absolute power.在他们看来, 他就是绝对权威的化身。

2.形容词译成名词

The+形容词或表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作表语时, 译成名词, 后加“性”、“体”、“度”等词尾, 如:It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computer miniaturization.这是计算机小型化的主要原因。

3.副词译成名词

有些副词也可以转译成名词。如:He is physically weak but mentally sound.他身体虽弱, 但心理健康。

副词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动词、形容词译成汉语后, 其副词修饰语也随之转为可以充当定语的词。但汉语副词不能作定语。所以, 中心词转换名词后, 副词使转译为形容词或其它可以作定语的词。如:The president had prepared meticulously for his journey.总统为这次出访作了十分周密的准备。

名词转译成副词、形容词

在英译汉时, 有着一大特点, 就是英语的名词可转为汉语的副词或形容词, 汉语译成英语时, 反之亦然。如:His attitude toward work is quite good.他的工作的态度非常不错。

总之,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自身存在诸多差异, 在翻译时往往不能一字对一字地进行。正如鲁迅谈到翻译工作的甘苦时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 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 但是真的一译, 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 写不出, 创作时候可以回避, 翻译却不成, 也还得想, 一直弄得头昏眼花, 好象在脑子里面一个急于要开箱子匙钥却没有。这些话不仅说出了翻译工作的艰难, 更反映了鲁迅对待翻译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坚忍不拔, 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既要反对把翻译工作神秘化, 错误地认为高不可攀, 不敢动手;也要反对满不在乎的态度, 错误地认为借助一本词典, 就可以率尔操觚, 信手乱译。

摘要: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英汉翻译中, 有许多常被人们运用的方法, 本文就其中几个常用方法进行英汉对比阐述, 并希望能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转译,比较,技巧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姜治文.龚琳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片[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汉英词汇的文化意象比较及其翻译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汉语,文化意象,翻译

汉语和英语是源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各自的文化为语言中的意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养料。关于意象,庞德曾经定义为“An‘Image’is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Pound,Ezra.1935)(若干思想感情富有张力的综合物,笔者注)。意象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双重意义:“意”指思想感情的表现;“象”指形象在视觉想象上的投射,感情或思想的复合体“瞬间的呈现”。由于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及形态上的差异性,词汇受文化意象的制约。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可以看到该民族的文化形态(王振亚,1999)。本文讨论文化意象对词汇的影响,以及词汇的文化意象的翻译问题。为更好地区别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及其文化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语用学与翻译理论联系起来,分析和研究文化意象错位导致的汉英对译的语用失误,对如何处理文化差异,达到正确翻译的目的意义会较大。

1 词汇的文化意象错位

1.1 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

植物、动物和颜色不管在哪个国家,语言本身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从字典上看,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不同文化里,人们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文化意象,即同一植物、同一动物、同一数字或同一颜色语用含义不同。为了避免误会,在处理字面意义相同的植物、动物、数字、颜色和喻体时,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在各种文化里的不同意象,采用语用用意等值翻译比较恰当。

有些动物词在英语和汉语里语义上有等值的表达,但语用含义是不同的,它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同,就产生不同的文化意象。因此,如果从字面上强行对等,有时会伤害人的自尊心,而如果采用语用用意等值表达,则可以消除误会。“fox”在汉英文化里的意象不同。如果把“You are a fox.”翻译成汉语“你是狐狸。”,中国人听了可能会十分生气。因为汉语的“狐狸”一般指“阴险、狡猾、卑鄙的人”。而英语的“fox”却不一定坏,通常指“聪明的人”,西方人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应该夸你聪明,“你很聪明。”,“你聪明得像狐狸。”这样理解就比较恰当。据说,有一次中国的足球队员在他们英国教练带领下看比赛,教练指着场上比赛的球员对他们说“You are little dogs,they are adult dogs.You must learn from them.”的话。有人将它翻译成“你们是小狗,他们是大狗,你们要向他们学习。”这些球员听了非常生气,觉得教练是在侮辱他们,后来甚至造成有些球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抗议(陈治安等,2002)。其实,从语义上看英语的“dog”和汉语的“狗”相等。但是从语用方面看,教练称他们为“dog”,字面上是对他们的一种尊称,因为在英语里“dog”是朋友、家庭成员,聪明、勇敢、友好,地位比人还高。比如当某人碰到好运时西方人会说“You are a lucky dog.”。当某个人觉得自己老了学不会新东西时,他会说“I’m too old dog to learn new tricks.”。还有把狗比喻成人的“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出头之时),“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等,并没有贬义的意思。而在汉语中,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下贱、坏的东西,如:“狗仗人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哈巴狗”等说法都表明“狗”的贬义意思。而根据关联理论,听话人(球员)要弄清楚说话人(教练)的真正含义,还得根据字面意思,结合语境进行推理和选择。教练最关心的当然是经验和技术,所以称他们为“little dogs(小狗)”,小狗没有长大,没有成熟,“adult dogs(大狗)”则已经成熟。因此,这句话如果译成“你们的经验和技术不够成熟、老练,他们很成熟、老练,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球员们就不会误解教练了。由此可见,“dog”在汉英文化里的意象是不同的。

植物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由于它的生长季节、特点、环境以及开花的颜色、香味、形状等特性,东西方给予了同一植物不同的象征意义,即不同的文化意象。比如水仙花(narcissus),在汉语里有人称之凌波仙子,对它非常赞赏,有的人甚至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取名为“水仙”。而英语中有人因为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传说把它看作自恋的象征。因此,如果把“我的女儿名叫水仙”翻译成“My daughter is called narcissus”,西方人会觉得很奇怪。再比如“兰花”(orchid)汉语中有人以为是“高雅”,“脱俗的代表”。但在英语里orchid并没有优美的联想,相反,由于英语orchid一词在词源学上的原因,有些墨守成规的礼法人士,在妇女面前还不好意思提起这个词,他们恐怕就无法理解汉语中有人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朝朝频不息,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花愿赏。”的心情(陈治安等,2000)。

1.2 指示意义不相同,文化内涵相同

在汉英两种语言里,不同的颜色、动物、植物等却可以表达相同的含义,但人们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字面意义的影响,或者不了解同一含义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应该用哪些颜色、动物和植物表达,产生误译的情况很多。在成语、谚语、格言以及传说中,文化意象错位主要表现在同一含义有不同的喻体。

不同颜色在英语和汉语里可以用来表达相同的语用含义。如表示嫉妒的颜色,在汉语里的“红”色,有“眼红”,“害了红眼病”等说法,但不能译成“red-eyed”,“red-eyed sick”;英语里“绿”色有这个意思,因此,应该译成“green-eyed”或“greeneyed monsters”或“green with envy”。汉语的“红茶”,英语用“black tea”表达。汉语中常常用“黑色”形容忙碌、不自由、不舒服、灰暗的一天如“黑色的星期一”,而英语用“灰色”如“a grey day”来表达。在汉语中,作为“胆小”的意象是“老鼠”,而在英语里,却经常用“兔子(hare)”,“鸽子(pigeon-hearted)”,“小鸡(chicken-hearted)”等来表达。因此,为了使意象上的对等,“你胆小如鼠”可以翻译成“You are as timid as a hare/pigeon/chicken.”。但是,根据语用学的观点,中国人读外国作品时大都有“移情”的心理准备,知道自己在读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人,外国人说的是外国话。反之,外国人读中国作品时也应该有“移情”的心理准备,所以“You are as timid as a mouse”这种“汉式英语”或“你胆小如兔/鸽/鸡”这种“英式汉语”形成了文化意象错位,在形式和语用意义上都是对等的,不仅尊重了原语言的规律和特点,还丰富了各自的语言,是可取的。相传在彝族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愿意嫁给最先为她采槟榔的小伙子,于是后来槟榔(areca)就成了彝族的定情信物。英语与此相似的含义用小而白、洁而亮的“雪戒花”(edelweiss)。因此,在意指定情信物时,汉语用“摈榔”,英语可用(edelweiss)(范仲英1994)。类似的文化意象错位还有“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spring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多如牛毛),“Jack of all trades”(三脚猫)等比比皆是。这些文化意象错位主要表现在同一含义有不同的喻体。翻译时,可采用意译或者找出同一含义在不同语言里相等的植物、动物、颜色或喻体等。

2 词汇的文化意象缺失

有些数字、植物等在一种语言里有特定含义,但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没有,或者说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词语,这就是词汇的文化意象缺失。值得注意的是词汇空缺也容易让人们想当然地翻译,从而产生误译。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保持原语言的规律和特点,满足原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需求,可视情况“汉化西译”或“西化汉译”,或音译加注释。

一些数字在一种语言里有特定的含义,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没有,在翻译时,尽量避免直译,最好意译。在汉语里,有中国人喜欢的6和8,因为“6”表示“顺畅”,与“溜”谐音,因此就有“一溜之顺”的说法;“8”与“发”谐音而取得了“发达”、“发财”之义。英语里却找不到与之含义对等的数字,这就是6和8在汉英文化里的意象缺失。在翻译“祝你888”时,直接用数字或音译就反映不出它的文化含义,因此,将其意译为“More money to you.”可能就显得更准确。与此相同的情况还有:“二百五”在中国文化里有“白痴、傻子、怪胎”的含义。据说母亲怀胎十个月生产才叫“足月”,每月按三十天算,应该是三百五十天,“二百五”当然就是不足月的,于是就有了前面的说法,但英语里就没有这种含义的数字。“你是个二百五”,翻译成“You are two hundred fifty.”就是误译,应该意译为:“You are not normal.”或“You are a fool.”。同样,植物在汉英文化里也存在意象缺失的现象。“梅花”(plum)开在以冰雪为背景的美丽的冬天,在汉语里被认为是理想之事物。“竹子”(bamboo)由于“直”(straight)和“长青”(ever green)在汉语里被认为是“适度”,“不屈不挠”,“不屈服”的正直、诚实的品质。“梅、兰、竹、菊”在汉语里被誉为中国的“四君子”。英语里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四君子”(谢天振,1999)。“松”(pine)、“柏”(cypress)、“椰树”(coconut palm)、“牡丹”(peony)、“茉莉”(jasmine)、“荷花”(lotus)等等这些植物在汉语里有高大、挺拔、坚强、常青、富贵、美丽、纯洁、高雅、出于污泥而不染等特定含义,而英语里用橡树(rubber tree)、橄榄树(olive tree)、白桦树(white birch)、玫瑰花(rose)、郁金香(tulip)等表示常青、和平、完美、舒适的特定的含义。但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却无法把汉语的一种植物直译成英语里另一种植物,或把英语里的一种植物直译成汉语的另一种植物,否则会失去其特有的民族含义。

3 词汇的文化意象冲突

有些数字、传说、典故体现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各民族特有的思维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由于词汇的文化含义差异,引起文化意象冲突,甚至造成误解。如:传说中的龙(dragon),英语和汉语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华文化里,它是皇帝的代表,高贵、神圣,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又是威严、威武的象征;在英语里,它是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连淑能,1993)。因此如果我们把“龙的传人”直译为英语“off springs of the dragon”,西方人不了解这种文化意象差异,还以为我们是怪物,但英语里又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意象,所以应加注释,帮助西方人理解“龙(dragon)”在汉语的文化意象。再如:

……

终日望君不见君,Waiting for you the whole day long wears out my eyes

举头闻鹊喜。Raising my head,I'm glad to hear magpies.

(冯延巳,《谒金门》)(许渊冲译)

喜鹊在汉语文化中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在本诗中,汉语读者不难理解“喜鹊”这一词语独特的蕴涵。喜鹊的喳喳叫声对深闺的少妇来说是预示着亲人即将归来,给少妇寂寞的心情带来惊喜。但是,在英语认知环境中,喜鹊往往含有唠叨、饶舌的意思。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就会产生错误的联想:这位寂寞的少妇听到喜鹊叫时感到喜悦,是因为饶舌的鸟儿打破了寂静的氛围。针对这种现象,译者可以采取加注的方法,通过改变读者的认知环境来正确理解原语的信息。此诗的译者就是这么做的:in the well-known lyric he paints a leisureclass lady who has nothing to do all day long,shoes mind is like a pool ruffled by a sudden breeze while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and who is glad to hear the magpie chatter,which is supposed to announce the expected arrival.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词汇的文化含义差异,引起文化意象冲突,而造成误解。

4 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体现了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气质、道德价值、行为规范、语言习俗、生活方式等,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错位主要表现在作为喻体的意象上的差异,或同一事物在英语和汉语里的象征不同,或有相同的语言但出现“词汇文化意象缺失”和“词汇文化意象冲突”现象,使得译者无法把英语和汉语完全对等起来,翻译时容易产生语言用误,如何才能向读者准确地传递原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一定要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

所以,在处理文化意象错位时,译者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翻译很容易引起误会,这时可采用语用用意等值翻译;如果出现“词汇文化意象缺失”和“词汇文化意象冲突”现象,则可采用音译加注释;如果既要尊重原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又要考虑原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需求,还可丰富被译语、促使被译语的发展,可视情况采用“汉化西译”或“西化汉译”;当然,如果“汉化”、“西化”的韵味不如其对应的译文,还是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译文比较好,这就要求译者必须要搞清楚其文化意象错位、缺失和冲突现象,尽量在不同的语言里找出其意象等值表达。

总之,如果译者不懂被译语的正确表达方式使用了不合被译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或不了解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而任意套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或译者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会使读者误会原文的语用含义,会造成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比语言本身的错误带给人的伤害要大得多,有时候会伤害人的感情、自尊心,因此,译者在面对文化意象错位、缺失和冲突时一定要根据翻译理论和语用原则,灵活翻译。

参考文献

[1]Pound,Ezra."A Retrospect",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35.

[2]陈治安,刘家荣,文旭.语用学:语言理解、社会文化与外语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陈治安,刘家荣,文旭.英汉对比语用学与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念(修订本)[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6]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等待观察期下一篇:物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