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会计行为范文

2024-08-04

不良会计行为范文(精选10篇)

不良会计行为 第1篇

一、会计行为基本理论

(一)会计行为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所谓会计行为,指的是在内部动因驱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会计行为主体,一般指会计人员,利用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巧等方法手段对经济活动引发的交易进行会计财务处理的实践活动。从会计行为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会计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会计行为主体、会计行为客体、会计行为目标、会计行为手段四部分组成,上述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1所示。

(二)影响会计行为的因素

从会计行为的构成要素中,我们看到影响会计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会计行为主体等主观因素,会计行为手段、会计行为客体、会计行为目标等客观因素。本小节重点分析影响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影响会计行为的主观因素除了会计人员自身的心理外,还包括从事会计行业的会计人员的整体的心理氛围。首先,会计人员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个人的性格、气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等与个人心理相关的因素都会影响会计行为。其次,整个会计群体的心理氛围也会影响会计行为。

2、客观因素

影响会计行为的外在客观因素,可以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宏观因素。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与会计行为操作守则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为这些宏观因素引导企业的发展、制约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也必将引起会计行为的变化。比如,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对会计行为会有不同的影响。第二,微观因素。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会计行为主体所在的具体企业公司的发展决策、管理行为等。由于个体的企业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规模以及行业的区别,企业的高层领导制定的决策方案也必定有所差异,这些微观的因素都会对会计行为主体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微观因素还包括会计行为主体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经营理念以及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等。

二、不良会计行为的表现

(一)虚增盈利,隐瞒亏损

虚增盈利、隐瞒亏损的不良会计行为包括赊销或虚构销售;少结转成本、递延摊销费用;违背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勾结关联方,采用资产置换、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随意改变收入和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隐瞒负债等。

(二)虚计成本,隐瞒利润

有的企业为了逃避税费而故意虚计企业生产成本,隐瞒企业的利润。这种不良的会计行为不仅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容易误导消费者、影响政策决策者。虚计成本、隐瞒利润的具体手段主要包括多计折旧及提前摊销结转成本、跨年度推迟确认收入、利用不平等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编造虚假员工名册进行虚计工资等。

(三)虚列资产,低估负债

有的企业为了粉饰良好的财务状况,往往会采取虚列资产、低估负债的方法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而提高企业的资金流动比率。例如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发现毁损材料,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转销其毁损价值,但企业为了掩盖其不景气的经营状况,搞虚盈实亏,对年终财产清查中已经查明的毁损材料,不列表呈报,使其损失价值仍潜藏在材料成本中。这种不良的会计行为都会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四)外设账,截留收入

有的企业为了给员工搞额外收入,或进行一些非法支出,设账外物资“小金库”。将账内的一定比例的物资材料移到账外,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体外,作为随时可供自己调用的物资“蓄水池”。

三、不良会计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体制不规范

会计信息则是体系双方各自经济活动的载体。但是我国企业目前治理模式不科学不规范,具体来说,由于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实际出资人为国家,这样就造成了出资人的缺位,进而引发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常常出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为一人,企业的经营权掌握在经理手中,导致会计接受企业经理的领导。作为国有企业的经理,关注的是目前的“效益”而非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因此,经理为了个人的政治经济利益而故意的指示企业会计造假,产生不良的会计行为。

(二)审计监督体制不完善

审计监督体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不良会计行为的又一原因。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后,一般由具有审计资格的部门对企业的财务资产等信息进行审计监督。但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机制存在不足。具体来说,企业的会计一般都是由企业的经营者直接选拔聘用,企业员工的待遇、薪水也由企业经营者决定,这就造成了企业会计为经营者服务而不是监督审计,会计的行为也由企业经营者所操纵。

其次,政府、社会的监督机制不科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市场中财务会计审计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我国财务会计的审计监督体制也逐渐向国际靠拢,如独立董事制度、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事务所等审计机构等逐渐引入我国,但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财务会计审计都由注册会计师完成,但注册会计师制度自身的监管制度存在着一系列不足和问题,诸如注册会计师的市场混乱、人员职业素质偏低、组织模式不合理等等。

(三)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与会计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是不良会计行为的另一原因。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与会计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定,但是从具体的实践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与国际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较差、执法不严等。由于法律法规的不严谨、不规范、不健全,让一些会计人员产生了“打擦边球”的不良心理,助长了会计造假的风气,造成不良会计行为的额外难题蔓延。

(四)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偏低

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记录经济活动行为的行业,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巧,而且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会计人员来说,其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会计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实用性操作的技能,从记账、算账、报账到对财会业务的综合处理等具体的会计业务。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队伍中,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水平有限,职业胜任能力较差、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缺乏协调统一的情商、财商和法商,综合素质较低。

四、规范会计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宣传、优化会计执业环境

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平台及时发布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将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印发宣传读本等有效形式,弘扬会计法治精神,增强会计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广大会计人员通过合法渠道反映利益诉求和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开展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有奖征文、表彰先进等多种活动,广泛宣传依法管理会计、依法开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会计法治环境。

(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

针对我国目前企业体制不规范这一现状,我国应不断的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加强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前我国的固有企业存在政企不分、经营权与所有权混淆不分等不良现象,应推行政府企业分离政策,让国有企业能够成为市场经济中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个体,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让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在市场中求的生存。

(三)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

我国除了应尽快的制定《会计法》详细的实施细则,而且应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行明文的规定、管理,建立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对虚假会计信息、不良会计行为的会计人员做出详细的处罚规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虚假会计信息和不良会计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应加大不良会计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财务会计的纪律,维护《会计法》的权威,让会计人员在行驶权利的时候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应积极推进现行会计法律法规,如《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注册会计师法实施条例》等修订制定工作

其次,应密切结合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充分考虑我国会计工作发展需要,通过诸如“会计协会”等民间组织,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会计规章制度。抓紧完善和制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等会计规章以及其他会计规范性文件;逐步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与国际惯例协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以及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并推进全面、平稳、有效实施;推进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等。

(四)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会计的不良行为中占主导作用。而会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扎实的综合的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巧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操作职业技能和会计知识理论水平,提高会计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在遏制不良会计行为中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活动也更加的频繁和复杂。而作为经济活动的记录与处理的载体——会计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会计行为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不良的会计行为会给国家、企业、投资人、债权人带来经济利益损失,进而影响社会的团结稳定。本文首先阐述会计行为的基本理论,影响会计行为的因素等;继而分析不良会计行为的表现形式以及不良会计行为的影响危害,并剖析不良会计行为的形成原因;最后为规范会计不良行为提出对应策略,以期解决当前不良会计行为,促进我国会计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不良会计行为,主观因素,审计监督

参考文献

[1]耿建敏,李丽.影响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J].经济论坛,2012

[2]黄加龙.论述我国不良会计行为的危害[J].企业家天地,2011

[3]陈琳.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不良会计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李明.不良会计行为及其规范对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

[5]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1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2篇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接触对象等因素影响,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私。现代家庭中,一名孩子身边至少围着六七位长辈照顾他的生活学习,这种“长多幼少”的家庭结构,若家长的教育方式稍有偏差,会导致孩子形成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的心理,极易产生自私行为。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当中去,多让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会小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带来的快乐。

说谎。幼儿撒谎往往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事,他们会试图采用抵赖的方法回避可能面临的后果,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没有做错事的好孩子。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和老师应当采取温和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到做错事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或某些过失造成的,只要勇敢承认并改正了,大家会原谅的,要告诉孩子撒谎是一种故意欺骗的行为,是不诚实的表现,大家都不喜欢。另外,每当孩子有过失时,家长和老师不能过分指责,否则会造成孩子因怕被惩罚而再次撒谎的现象。

攻击。绝大多数幼儿通常都会在口头上或行为上欺侮比自己弱小或自己不喜欢的孩子,这种“暴力”倾向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父母或教师对孩子过分训斥、体罚造成的。如果孩子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制止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切忌以“暴”治暴,不能因此而体罚、指责、训斥孩子。父母或老师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骂人或动手打孩子,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退缩。孩子胆小、孤僻,不愿去集体场合甚至拒绝上幼儿园,主要是因为孩子适应性差,难以融入新环境。其实孩子的好奇心要比成人强得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父母和老师应充分发挥孩子的这一特性,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孩子体验新生活、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为防止幼儿不良行为的形成,在教育矫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教会孩子道德判断方法。平时我们在教育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习惯时,往往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比如父母和老师要及时地赞扬和肯定孩子“好”和“善”的方面,否定和批评“不好”或“不对”之处,从小培养和塑造孩子养成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从而奠定孩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基础。

2. 要培养孩子的荣辱意识。要培养孩子养成基本的荣辱意识,告诉孩子做好事是光荣的,会受到更多人的赞扬和尊重;如果做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生活环境等坏事是可耻的,会遭到大家反对甚至法律惩罚的。

3. 要给孩子树立良好形象。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和老师要注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当好模范,在待人接物时坚持与孩子保持同一个道德评判标准,禁止孩子说的话自己首先不说,不允许孩子干的事自己首先不干。

不良会计行为的防范对策探讨 第3篇

一、不良会计行为概述

不良会计行为是在行为科学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理论的, 这些理论认为, “由于会计行为是会计行为主体在其内部动因驱动和外在环境的刺激下, 按照会计目标的要求, 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 利用会计这门学科特有的理论方法、手段, 对会计主体引起经济活动而引发的交易、事项和情况, 即会计事项进行处理, 形成会计信息的一种实践活动。”会计行为离不开心理动机的影响, 同时, 在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的条件下, 由于信息不对称, 就导致了不良会计行为的产生。

换言之, 在委托代理的条件下, 会计行为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利益并不一致, 同时会计主体并不能够准确观察到会计行为主体的工作状况, 由于个人的行为动机不同, 会计行为主体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就产生了不良会计行为, 统通常我们称这种行为为做假账。

上面已经说过, 不良会计行为是在全球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于资本市场的危害最为明显, 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不良会计行为不仅极大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升, 而且也造成了会计工作的杂乱无序、管理混乱, 严重干扰经济秩序和经济环境, 其主要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司内部控制虚设和公司治理失衡,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而整体上弱化公司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力度, 影响会计信息的决策性, 对于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

其次是通过伪造账目, 将本应属于公司的资金和费用挪用或者盗窃到私人账户, 从而产生财政上的亏损。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 存在着大量的伪造账目, 国资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 这都是由于不良会计行为造成的。

第三是使广大投资者蒙受损失, 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尤为突出, 由于大量的虚假会计信息, 使投资者决策失误, 蒙受巨大损失。

因此, 对于不良会计行为的防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不良会计行为的现状和成因

1. 我国不良会计行为的现状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和资本市场内幕信息一样, 都是普遍存在的弊病, 不做假账在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监督体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基本上成为了一句“空话”。不仅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 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而且也因会计舞弊等不良会计行为使宏观决策失误增多。在我国, 无论是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 不良会计行为都是大量存在, 可以说, 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欺诈等不良会计行为已十分严重, 已经影响我国会计诚信的重塑, 应迫切对其进一步治理和规范。

2. 我国不良会计行为的成因

从深层次是原因分析, 导致不良会计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同, 委托代理问题实质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经理人员掌握企业的充分完全的信息, 而资产所有者只能对此有大概的了解。当出资者与管理者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 不对称信息就会发生道德风险。并且, 由于我国审计监督的不足, 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猖獗,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从会计学本身来分析, 会计确认存在模糊性, 会计数据实际上并不具有其表面上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因为其中人为估算的成分太大, 会计学存在这样一个原理:“不同的会计处理有着不同的经济后果”。这样, 会计确认的模糊性为企业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提供了方便。

同时, 我国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还相当不完善,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当前的不良会计行为为何如此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 机会主义和缺乏约束导致了大量的不良会计行为。

三、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完善公司治理, 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以保障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增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从根本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欺诈等不良会计行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其次是完善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 尽早形成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并体现中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制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时应尽量克服和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 并对会计的不确定性事项作出必要的规定。

最后是建立和优化会计行为激励机制, 激励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其会计行为与组织的会计目标相一致, 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语

委托代理关系和会计确认本身的模糊性是导致不良会计行为的主要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是真的问题, 我认为必须要从制度上入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 并且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 会计工作的影响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大, 会计行为在经济体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 我国却普遍存在着不良会计行为, 这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于我国当前的不良会计行为防范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不良会计行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耿建敏, 李丽.影响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J].经济论坛, 2007 (10)

[2]耿建敏, 李丽.影响会计行为的外部因素[J].经济论坛, 2007 (8)

珍惜青春时光 远离不良行为 第4篇

青春如涌动的波涛,充满着活力与激扬;青春如四射的火焰,洋溢着狂热与激情;青春如那不老的绿荫,满是朝气与新意。所以,有人说,青春是一首回味悠长的诗歌;有人说,青春是一场如痴如醉的美梦。而我要说,青春是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就像玫瑰园中一朵朵美丽的花蕾,个头长高了,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自认为已经长大了!但是同学们是否具备了准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呢?让我们从下面真实的案例中来寻找答案吧!

[事例一]:不良行为习惯

小偷小摸成癖好。某市高一学生程胜家庭环境不错,生活条件很好。可是他每次逛超市时,时常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货架上偷拿一些并不贵重的物品,他把它们放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带回家。每次小偷小摸的时候,程胜也担心被人发生,名誉扫地,但是偷窃的快乐总是占上风,他总是乐此不彼。

【简析】这是明显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地矫正,反而侥幸得逞,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建立动力定型,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事例二]:网络犯罪“17岁现象”

某地法院公布网络犯罪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2008年审理的15 件涉及网络犯罪的案件中,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有13件,占所调查案件的86、67%。”在通过网络手段盗窃财产的犯罪中,17岁的青少年嫌疑人增多,网吧成为犯罪的集中场所,网络游戏则成为犯罪的主要诱因。

一名拦路抢劫的中职学生在被警方抓获后,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理状态:“当时我已经玩了5个小时的格斗游戏了,处于高度的亢奋中,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身上没钱了还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子路过,就跟了上去,还是打、杀、抢······”

【简析】中职学生处在身体、心理发育重要时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被网络这个巨大的超现实世界所吸引,在沉迷网络聊天和暴力游戏之后,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统计,25周岁以下的人占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青少年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数。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原因,除了受某些外界因数的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至为关键的一个时期,是人从幼稚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人,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巨变,从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 求知欲增强,交往需要增加,有虚荣心,喜欢刺激,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模仿力强,有好胜心,易于冲动,爱感情用事,有较强的独立意向,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 、兴趣去行事,认识问题直观、片面,缺乏成年人具备的分析判断、辨别能力 。

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作出越轨的举动,实施违法犯罪。

同学们,常言说: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每一次的自制力,坏习惯的养成在于心里明白,但还要那样做。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那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习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自发性,既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即“习惯成自然”。时间越久,习惯越难改变。为了心中梦想的实现,为了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学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强,要善于全面分析自我,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我们可以经常用下面的方法,调整心态,克制自己远离不良行为。

欣赏自己 树立自信

(互动在线:师生共同,朗读小诗)

欣赏自己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泓山溪;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并不自卑,关键的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老师:同学们朗读完后,是否觉得全身很轻松?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向外喷发?

学生:是的,觉得自己特别精神!

老师: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自信是正确认识自己的结果,自信是每位成功者应具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自信,即使条件再优越,也难以成就大的事业。有一句格言说得好:“低估自己不是美德,而是一种陋习。”有些学生不够自信,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强,其实,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拥有自信,就可能赢得成功。树立自信的方法通常有:记住一些诸如“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树立“试一试”的自我意识;遇到困难,决不轻易放弃;相信自己有无限潜力;主动与人说话,克服自我封闭等等。恰当运用这些方法,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通过今天的互动交流,相信同学们一定自信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巧妙地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告别不良行为,树立新时代中学生的新形象,用文明谱写青春之歌,请青春与文明通行!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互动在线:全体起立宣誓)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崇尚法制,遵纪守法;

捍卫正义,维护和平;

弘扬社会新风,崇尚科学文明;

健康成长,完善人格;

团结拼搏,奋发进取;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和智慧!

祝大家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随时发现身边潜伏的危险;祝大家都有一副过人的胆识,面对非法侵害沉着的应对;祝大家都有高度的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后,让我们一起呼吁:让青春远离不良行为吧!

参考文献:

三大不良行为影响行车安全 第5篇

一、边开车边接打电话

有的人在开车时, 对于接打电话已经是见怪不怪, 习以为常。还有的驾驶员认为在开车时使用免提或蓝牙接打电话, 不占用双手就能保证行车安全。其实, 在开车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接打电话都是十分危险的。有关研究表明, 当人在接打电话时, 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后驾驶反应还要慢, 基本上相当于一个70岁老人的反应能力。除此之外, 在开车时接打电话, 还会分散注意力, 影响发现、判断和处置能力。此时若对面或旁边突然过来车辆或行人, 驾驶员将难以发现, 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于违者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并记2分。

二、将安全带插口锁死

汽车安全带被誉为生命带。据统计, 使用三点式安全带, 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43%~52%, 副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37%~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 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现在, 许多车辆都安装了“安全带未系声音提示系统”, 就是为提醒车上司乘人员及时系好安全带而设计的。在安全带插口不插入安全带接头锁定的情况下, 系统会自动响起报警声音。有些不想系安全带的司乘人员, 觉得不停地提示声吵得人心烦, 于是, 便用一些类似安全带锁定装置的金属卡扣将安全带插口锁死, 使汽车不再发出任何警示声音, 司乘人员便可以泰然地把安全带撇在一边。但是, 这些卡扣在解决了烦恼的同时, 也扣死了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之门。

三、过度依赖车载导航仪

车载导航仪作为高科技产物, 具有规划路线、自动导航等功能, 成为许多驾驶员在生疏地域行车的依赖。但它在给驾驶员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引发了不少的交通事故。有的驾驶员在行车时频繁察看导航仪, 分散了注意力, 影响了对道路情况进行正确的观察判断。另外, 有时因为导航仪指示错误, 会导致驾驶员驾车逆行或行错车道, 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 在驾车外出时, 不能完全依赖导航仪, 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 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使用导航仪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要选购优质产品, 并及时更新系统和地图, 防止导航仪出现指示性错误;车载导航仪应安装在驾驶员视线的右上方或方向盘的右前方, 这样既不影响视线, 又便于察看;在行车前, 要先把行驶路线设定好, 避免在行车中边驾车边调整导航仪。

破译不良行为背后的密码 第6篇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豆瓣上看到了《正面管教》一书,“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理孩子”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来拯救我和孩子们脱离痛苦深渊的天使。

在《重新看待不良行为》这一章中,我认识到了班级管理的误区。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有其错误观念和行为目的,但孩子意识不到,那是隐藏的“密码”。老师要识别出这些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我不禁豁然开朗,面对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我们太容易愤怒和沮丧,但采取粗暴的惩罚只是一时有效。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去破译孩子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密码。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起符合他自己人生愿望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的不当行为都是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的。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其实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和信息———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

涛,作为家里的独子,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加上爸爸妈妈对他的骄纵,养成了他好斗不驯的性格,不写作业,常常跟同学打架,所有同学都远远地躲着他。他就自己到学校垃圾堆里去淘宝,有时候去爬单杠。有一次由于保安阻止他的危险游戏,涛竟拿起地上的木棍跟学校保安打了起来。我对于这样屡教不改的孩子,也只能是联系家长。多次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然而效果并不好。德雷克斯反复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孩子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分析涛的不良行为,我认为他一开始是在寻求过度关注,毕竟在家里时众星捧月,在学校却是麻烦不断的问题生,再后来就发展成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不可能有所归属,就放弃。

《正面管教》说道:“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可是鼓励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很习惯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认为惩罚能促使孩子改善他们的行为。我迫使自己做出改变,提醒自己时刻记得:每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恰恰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的效果。

我留心观察到涛有一个优点,每当我给他们讲故事时,他是听得最认真、最投入的。我便不失时机地表扬他的全神贯注,肯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涛腼腆地笑了,我看到他的眼睛里光芒在闪。教育者对儿童能力的信任也可培养起儿童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并使其心情愉快。真的,信赖真的能够改变人!慢慢地,我看到涛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班级图书角,还是惯常的不拘小节,席地而坐,背靠着橱子,捧着一本书安静的阅读。什么《安的种子》啦,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啦,什么《小黑鱼》啦。慢慢地,他的周围竟然出现三四个小男生,他们一起眉飞色舞边读边讨论《不一样的卡梅拉》,大概他也觉得以前的自己像极了小胖墩吧。随着年级的升高,涛桌子上的书也变了,出现了沈石溪的动物系列,曹文轩的小说,《中华名人故事》《狼图腾》等等。尤为可喜的是上课的时候,竟然能静静地听课,在全班齐声朗诵的时候,也能张大嘴巴一起读书了。还主动拿起笔开始写生字了。对于课堂上我提出的问题,他竟然能在全班的沉默思考中,说出有见地的答案,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赞叹和掌声。

前几天我们班的聪在操场上玩丢沙包,不小心摔倒了,胳膊肘处擦破了皮,渗出了一片血。涛马上把他扶起来,搀他进教室,拿出我们班的急救包中的碘伏,小心翼翼地拿着药棉,轻轻地涂在伤口上。他很专业,取出一个药棉,转一个圈,再换一个,最后再贴上创可贴,赚足了同学们敬佩的目光。看来,涛已由以前的“爆裂男”成功转型为“暖男”了。

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特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让露珠滚落,就会破碎,美丽也就将不复存在。不管怎样,老师要对孩子绝对地信任,相信孩子都是诚实、可靠、助人为乐的……即使孩子辜负了你的信任,也要一如既往地相信他。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特征分析 第7篇

1 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 数据的收集

1.1.1 分析的内容

对一些重点城市交通状况的专项调查显示, 出现的不良汽车驾车行为主要有八类。本文中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数据, 都是通过交通部门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的监控器录像观测收集得到的, 而且观测地点统一, 观测时间为连续二十四小时。

1.1.2 数据的内容

经过录像观测得到的数据内容主要有发生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车辆类型、各种不良驾驶行为、发生不良驾驶行为的路况及位置、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种类、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时间、不良汽车驾驶行为出现的频率等等。

1.2 数据的处理

1.2.1 对各类车型的区分

在分析和研究不良汽车驾驶行为之前, 要先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区别和分类, 将数据资料中发生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车辆按照大、中、小型客车加以区分, 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数据做出精确的区分处理是研究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基础, 一定要避免出现划分不清的现象。

1.2.2 比例的划分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涉及的车辆种类众多, 为了更方便对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明确分析对象, 特别针对众多不良驾驶行为分成以下八类:车辆强行变化车道、车辆抢行、车辆压线行驶、车辆连续违规变道、车辆强行制动、车辆在超车道上减速行驶、车辆打错转向灯、车辆突然提速。

2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特征

2.1 不同类型车辆的对比分析

特征的分析将小型车和中型车统一按照小型车辆处理, 将大型车按照大型车辆处理。

2.1.1 车速的分析

在车辆车速比较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小型车辆的速度明显快于大型车辆, 这主要是因为小型车辆的行驶性能更强一些,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1.2 持续时间的分析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显示, 大型车辆发生不良驾驶行为的持续时间相比小型车辆会更持久一些。这是因为大型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 车辆更难以控制, 所占用的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时间就相对较长。当大型车辆的驾驶员发现有不良汽车驾驶行为出现时, 想要纠正的时间也会比小型车辆花费的时间多。

2.1.3 服务水平的分析

从小型车辆和大型车辆行驶过程中占用的车辆道路的服务水平来看, 二者所使用的道路服务水平不尽相同, 没有规律性, 道路服务水平的高低也不完全取决于车辆的类型。在发生不良汽车驾驶行为时, 小型车辆的速度更加快些, 但是所占用的时间却相对少些。

2.2 不同用途车辆的对比分析

在对比研究中, 我们按照车辆的不同用途分为客运车辆和货运车辆。

2.2.1 车速的分析

在对客运车辆和货运车辆的车速分析中发现, 客运车辆发生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速度更快些。客运车辆中中小型车辆的比例相对较多, 车速会相较于货运车辆更快。货运车中大型车辆居多, 其承载的负重量较大, 所以其驾驶速度更慢。

2.2.2 持续时间的分析

各类数据调查的结果都显示出货运车辆发生不良驾驶行为的时间要远超于客运车辆, 这是因为货运车辆中大型车辆的数量居多, 比较容易产生不良驾驶行为。

2.2.3 服务水平的分析

各地的货运车辆和客运车辆的不良驾驶行为, 所占道路的服务程度同样具备不规律的特点。

3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危险度分析

在对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分析中, 我们选取的方法是综合评价, 又被称之为模糊评价, 得到危险度分析结果。当危险度的结果是以某一辆不良汽车驾驶行为来计算时, 其特征会显示出此类不良汽车驾驶行为会发生危险事故的状况, 适用于纵向比较危险度指标。

4 规范汽车驾驶行为的措施

对于汽车驾驶行为的研究和分析, 一直以来都被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相关学者在建立驾驶行为的认知建模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研究的成果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工业制造中。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在汽车制造中应用科学的手段和设备, 将为安全的汽车驾驶行为提供有效的保障。

汽车驾驶行为的认知建模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工业应用和研究中新的热点, 对驾驶行为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问题, 确保驾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5 结语

不良汽车驾驶行为的发生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 所以有必要在了解不良驾驶行为的危害和种类的同时, 对驾驶认知行为进行建模研究, 这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出行意识, 保障人类生命安全的基础。研究驾驶行为的内在意识将从本质上督促驾驶人在行车时改善驾驶行为,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不仅要对自身负责, 也要对他人负责。

参考文献

[1]警队动态[J].道路交通管理, 2009 (08) .

[2]李英丽.浅谈车速与安全[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7 (07) .

[3]耿龙鹏.汽车业规模化发展与道路交通安全均衡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 2011 (03) .

[4]储冰.交通安全宣传要创新[J].道路交通管理, 2008 (01) .

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点滴体会 第8篇

一、摆在首位, 从思想上要高度认识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教育中, 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与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几年来, 国家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的法规。足以看出党和国家对教育以及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理论依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说到:“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 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认真学习, 深刻体会, 不断提高认识, 进而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担当起育人的神圣使命, 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代代相传。

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加强引导

近年来,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许多学生的身上往往表现出懒散而不勤劳、浮躁而不耐心、铺张而不节俭、自私而又偏激、脆弱而不坚强等不良思想行为品质。经常表现为不讲卫生、不讲文明、不懂礼貌、不肯吃苦、图享受、责任心不强、受不得挫折和委屈、暴躁又爱走极端、万事以自我为中心等。

我校有2300名学生, 47个教学班。我们在一项调查中了解到, 单亲家庭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15%、留守儿童占班级学生人数的5%。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 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良行为和思想意识, 在帮助他们纠正不良行为时, 我们紧密结合学科教学, 特别是通过《社会与品德》《品德与生活》学科课程及《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认识, 结合生活实际,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 逐渐懂得克服不良行为是美德, 向上、积极进取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断启发学生的自觉、自愿、自律、自信、自强的品质, 使他们身上表现出理想、信念和志气, 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勇气, 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将教师的教育启发内化为自我教育行为, 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对象的主体作用一致, 形成两个积极性和二者之间的合力, 实现教师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和谐运动, 以促使他们早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价值观。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以活动促教育寓教于乐, 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特别是以文明礼仪教育实践、遵纪守法等为专题, 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 注重养成、注重体验。通过大力加强基本道德教育和实践, 培养学生在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学生中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良好形象。如组织学生每学年至少看一场电影、观摩一场艺术演出、参观一次教育场馆、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特别是开展主题班队会。学生在准备活动、设计方案等过程中就是最好的受教育过程。尤其是在他们自编自演声情并茂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中, 更是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本学期我校召开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评比活动, 就是借助此项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倡导讲文明、懂礼仪, 进一步促进校园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五年七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 学生们自己收集平日里同学之间课上课下的不文明行为, 并把它编排成小品、校园剧等, 表演给大家看, 惟妙惟肖的表演, 就像是把自己的不良行为再现一样, 同学们在笑声中看到平时并不理会的言行, 这些言行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 他们受到触动。在讨论时, 学生们一致表示, 要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这样的活动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抓教师队伍,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要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建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教师热爱学生,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 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模范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和优秀德育工作者表彰机制, 鼓励和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温柔的惩罚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第9篇

的确,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因为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但是,一旦家长需要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才能让孩子对我们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时,亲子关系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对父母的惩罚无动于衷,父母的内心也会因此积淀更多对孩子不争气的愤怒和惩罚后的内疚。这样的惩罚手段不仅不能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还会强化他的不良行为。

所以,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比较奏效呢?实际上,一些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对改变孩子的行为往往更有成效。我见过几位家长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次聚餐时,我认识了小东和他的妈妈文琪。小东上了餐桌就是不好好吃饭,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的,边玩边吃。文琪没有责备他的意思,而是叫上了另一个孩子跟他坐在一起,陪着他吃。这样一来,小东看有其他小朋友比着吃,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光了。文琪妈妈认为,与其惩罚他,不如改变一下就餐环境,把大家就餐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热烈的就餐气氛,利用这种气氛感染孩子,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吃饭这件事情上来。

事先告诉孩子惩罚的结果

依依的妈妈影儿的做法是事先把合理的惩罚结果告诉孩子。影儿观察到每次8岁的依依和她的朋友楠楠一起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摩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她俩玩之前,影儿都会告诉依依,如果她们两个有一个人哭闹耍赖,或者两人发生争执,就不能再在一起玩了。周末带依依去公园,妈妈也会事先告诉她,如果在游乐场她跑到离父母太远的地方,就必须离开游乐场。这种方式对依依来说非常有效,每次她都会按照妈妈的规定去做。因为孩子已经提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她自然会接受这种“不能玩”“必须离开”的惩罚。如果父母决定使用这种处罚方式,那么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释清楚后果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警告。

用赏识的态度感化孩子

彭先生的有效做法则是用赏识的态度感化孩子,促使孩子改变行为。实际上,孩子最想获得的就是爸爸妈妈的赏识。当我们想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或者想要他有某种行为之前,不妨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一个周末,彭先生的孩子找同学玩,玩得很晚,夫妇二人提心吊胆,到处找。

直到天黑了,儿子才满身泥巴回到家。原来他和同学去河边游泳了!彭先生非常生气,忍不住责备了他几句,儿子不服:我只不过多玩了会儿,有啥不对的,再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说着,钻到自己的屋子里生气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彭先生也冷静了下来,推开儿子的门,坐到他身边,温和地说:“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同学老师也很喜欢你,我之所以对你要求这么严格,是因为你比一般的孩子更优秀,将来肯定会很出色,我对你的要求肯定也比别的父母要求高。今天你回来迟了,你不知道我和你妈妈多么担心,再说你们去河边玩也十分危险。”这时,孩子的眼里已经噙满泪水,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

剥夺孩子的某些“特权”

牙,洗漱完毕,按时上床,那你就可以看这些书。”如果乐乐一次不合作,她就拿走一本书。于女士称这种“惩罚”是让孩子失去某些特别待遇。在生活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特权,比如看他喜欢的动画片、给孩子喜欢的零食等,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就可以剥夺这个特权。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一次剥夺太多特权,剥夺特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及时的惩罚很有必要

此外,家长还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并让他明白错在哪里。虽然我们应该让孩子提前知道犯下什么错,就应该承担怎样的后果。然而,有时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并不能先知先觉,那该怎么办呢?合理的反应是,看到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父母就必须针对这个行为想出一个适度的处罚方式,然后马上执行,绝不能缓行。及时纠正非常必要,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了好久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说教,孩子会不明就理,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受罚。父母要及时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因为某件具体的事或行为而受罚,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他仍是好孩子,父母依然爱他。这才是惩罚的真正用意。

(杨谨,亲子专家,家庭关系专家,CCTV-1综合频道《开学第一课》特邀心理专家,CCTV-2财经频道《财智少年》特邀亲子专家)

对矫正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探索 第10篇

一、正确认识, 防微杜渐

事实证明, 品德不良行为在中学生阶段发生率最高。据有关调查统计, 这类行为在品德问题行为总数中, 少年期占38%, 青年初期占48.4%。从国内外的一系列统计数字表明, 13-15岁是出现品德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趋向的高峰年龄, 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高峰年龄, 这两个高峰年龄正处在中学时期。因而, 中学时期的教育尤为重要, 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现象, 掌握品行不良行为的先兆及特点, 从而做到防微杜渐。

品德不良行为的先兆及表现有:

1.厌学、纪律松懈, 经常旷课逃学, 喜欢打游戏, 进歌舞厅、网吧, 打扑克赌博, 甚至小偷小摸。

2.经常与校外不良人士聚集在一起, 甚至结帮成派打架闹事。

3.有早恋行为, 经常登录不良网站。

4.经常欺辱弱小同学, 敲诈勒索钱物, 讲究吃喝, 爱慕虚荣。

5.对自己的学业不闻不问, 热衷社交, 爱慕虚荣, 讲究吃喝。

6.对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 对自己所犯错误极力掩饰、对抗, 且对教师的好意持以沉默、回避或无礼的反抗态度, 把教师和学校的教育看成“吹毛求疵”“整人”“压制”。

以上这些都属于品德不良行为, 它还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复杂性。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意识的支配, 多数表现为动机有意的, 只有极个别情况是无意识的。

2.行为的持续性。不良行为出现的次数多、破坏性大, 在一定程度上给了班级、学校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行为的突发性, 地点的不确定性。上午没异常, 中午就出事;教室没发生, 宿舍出问题……

鉴于以上现象和特点, 教师不仅要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而且要起一个“救火”员的作用。要认识到他们毕竟是孩子, 受生活阅历局限, 心理素质还显得稚嫩, 他们有很大的可塑性, 我们要像对待生病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进行“治疗”, 促其“猛醒”。

二、点燃“闪光点”, 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我认为, 要抚平不良品德学生心灵上的创伤, 教师就要尊重信任他们, 发现积极因素, 及时表扬, 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我班曾经有一位品行有障碍的学生, 我多次找其谈心、劝导, 均告失败。于是我决定开展一个“我为同学找闪光点”的活动, 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 极尽溢美之词, 说出了这位同学身上许多的闪光点, 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多的赞美。活动后, 这位同学表示一定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同学们对他的信任, 一定多为同学们争光, 为班级添彩, 自此, 他进步了, 大家推选他为物管委员。

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学生心灵上虽然遭受过创伤, 但他们仍然向往美好的未来, 期待同学的尊重和教师的表扬与信任。所以当这样的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时, 教师必须及时表扬, 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快, 强化所取得的进步,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

三、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一般情况下, 教师对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 总持否定态度, 不是批评, 就是处罚, 这样就满足不了他们爱和自尊的需要, 从而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 也就起不到纠正的目的。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是不会让这些问题学生心悦诚服的, 只会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这些学生, 克服马太效应,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紧绷的心弦, 引起他们感情的震动和内心体验, 缩短师生距离。

我们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影响学生的心灵, 指导他们的行为。但要注意在说服教育时, 语言要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 可用寓言故事、现实事例来启迪学生, 引起学生的反思;可就事论理, 用伟人、英雄人物的事例说明问题;也可以师生共同讨论, 层层剖析, 逐步提高他们分析、判断辨别的能力;还可利用课余时间, 共同活动时, 在师生心情愉悦、感情融洽时引入话题, 听其言、观其行,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扬其长、尽其才

所谓“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 这些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别的同学都生活在阳光下, 他们只能生活在角落里。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特长, 只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就能扬其长、尽其才。我班的小蔡同学喜欢唱歌, 能言善辩, 我就不失时机地安排他担任文娱委员, 他多次参加歌咏比赛和朗诵比赛, 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小匡同学爱好篮球等体育活动, 我就让他担任体育委员, 并成立了班级篮球队, 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他们总能打出水平、赛出信心。这些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质, 逐步踏上健康成长的轨道。

上一篇:石油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下一篇:冷却循环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