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娱乐范文

2024-09-14

综艺娱乐范文(精选11篇)

综艺娱乐 第1篇

终于, 我们期待已久的节目开始了。按照暖场导演的要求, 我们站起来跟着开场音乐——《包青天》边摇动手中的拍手器边跟着音乐哼唱, 在录制时, 我看到除了摇臂摄像机, 在轨道上游动的摄像机外, 还有几个摄像机分别拍摄各种不同的角度和画面。我看到有一个摄像师肩扛摄像机对领唱者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除了画面上的配合之外, 还有音效上的配合, 配音师根据主持人、参赛者的话语配上不同音乐, 让现场的我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达到非常好的视听效果。

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 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比如在录制开场歌舞的第一遍就因为出了点问题, 又重新录制了一遍;还有一个比赛环节是由计数器记录来定胜负, 由于计数器没有计数的原因, 参赛者只能重新比赛一次。在节目录制即将结束时, 又突然出现因为带子录完而中断的情况。但是就这期节目的整体而言, 录制的还算顺利。

通过这次到现场学习、观看《我爱记歌词》节目的录制, 让我感觉到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节目和在现场看的感觉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且录制现场和工作机制是有一般规律的。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除了幕后工作人员、主持人都要充分准备好自己的工作之外, 各部门还要有非常好的沟通配合。另外, 在节目即将录制时, 现场要有导演进行暖场, 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带动现场观众的热情。暖场的同时导演、导播、摄像组、灯光组、乐队、伴舞群等都要各就各位, 时刻准备开始录制节目。在录制之前必须将某些灯处于关闭状态给摄像机调白平衡, 重要的是工作人员要告知观众将照相机的闪光灯关闭以达到良好的拍摄效果。等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 才能开始录制节目, 一旦开始录制节目就要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工作状态中。另外, 一旦在节目录制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 节目中必须用到的道具要有充分的准备;遇到带子录完的情况要很熟练地换带子的同时还要协调现场的观众, 让观众少安毋躁。所以, 现场录制节目的效率是否高, 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团队合作精神。在观看节目的同时, 主持人、领唱、伴舞者等幕前人员的穿着也在视觉上给人很深的影响, 导演、编导为了达到视觉上良好的效果, 会为他们选择合适颜色以及样式的衣服。另外, 台上使用的道具色彩也十分重要。除此之外, 对于台前的工作人员以及参赛者的站位、舞台调度等也要明确, 以避免在拍摄时挡住主体。

《我爱记歌词》是综艺节目中形式比较新颖的节目, 节目中的游戏环节难易程度层层递进, 也不断地进行创新。在我们到现场参与录制的这一期节目, 主持人朱丹介绍了一项新的环节——大众领唱, 新环节的增加使观众对节目有了新鲜度, 这样更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节目录制的顺利是要靠台前工作人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和配合的, 在场的观众也要拿出自己积极、饱满的热情, 配合好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要求。直到现在的女主持更换为伊一, 节目中所设计的游戏环节还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创新, 游戏难度也越来越大。节目录制中的拍画面效果, 加上音乐老师依现场情景使用相关音效都做得非常好, 也就是说画面与音乐的结合, 使观众得到了视听上的享受。舞台的设计也非常不错, 现场观众基本上能够全方位地看到舞台上的表演者,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能通过导播对节目的直到播出和指挥录制以及节目组对节目的后期剪辑看到不同舞台上表演者的表现, 节目的内容、形式、设计等方面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次在现场观看节目的录制, 让我了解了电视行业, 并且知道了自己在未来工作中所要做的和一些必须注意的事情, 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步入2009年播出的“全国麦霸英雄汇”又有所创新, 平民参与方式不断扩大。节目在新年等特别日子临时增加接唱送红包, 全场接唱、热烈参与, 观众和演职人员争相竞秀。这种氛围调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收看热情, 参与欲、收视欲和心理期待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爱记歌词”以这样的形式吸引了广泛的受众群体, 开拓了歌唱类综艺节目空间, 树立了全民娱乐的新标杆, 以彻底的平民舞台开启了综艺节目的后选秀时代。【1】

除了《我爱记歌词》之外, 还有浙江卫视的《爱唱才会赢》, 第一季《爱唱才会赢》是集歌舞、游戏、脱口秀等综艺元素于一体, 让明星、音乐人、歌迷、观众等共聚一堂的快乐派对。就其节目形态来讲, 《爱唱才会赢》首先是一档规则非常简单, 门槛很低, 适合任何人来参与互动的娱乐竞技节目。节目前期将面向全国广泛募集热爱音乐, 喜欢唱歌的选手来到现场。节目的游戏规则相当简单, 不需要选手有动人的歌喉, 靓丽的外贸, 或超强技艺, 只要选手凭着执著的信念追求, 通过通俗易懂的“开箱子”的综艺娱乐方式, 最终有机会实现自己多年的公益梦想, 最高公益梦想金达到100, 000元。另外, 《爱唱才会赢》又是一档及其华丽的综艺歌舞节目。节目规则简单, 但演出阵容超强华丽。节目舞台采用全新国际化设计理念, 全部使用顶尖材料精制而成, 配合全进口的灯光音响, 堪称浙江最靓丽的综艺舞台。节目主持人由浙江卫视人气最旺的四大综艺主播华少、朱丹、沈涛、天悦担当, 风格迥异的四位主持形成强大的主持群悉数登场, 各领风骚。节目歌曲音乐全部采用8位专业音乐人的追梦大乐团现场演奏, 气氛热烈, 更有《我爱记歌词》的四位明星领唱们加盟演出, 现场堪比明星演唱会。最让人期待的是节目组全部从上海请来26位绝色的超级模特担任最重要的梦想天使一职, 一亮相定会艳惊全场。《爱唱才会赢》更是一档善良又温暖的公益节目。这是全国首个卫视媒体将广告资源拿出部分收入, 成为实现普通人梦想的公益基金, 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直接帮助到普通人的电视节目。它将帮助那些怀揣着一份善良的公益梦想的普通观众, 为他们搭设一条实现自己梦想的捷径。这也充分体现了浙江卫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全社会温暖的爱心。

浙江卫视的综艺娱乐节目从每周五晚上的《我爱记歌词》到每周六晚上的《我是大评委》再到现在的每周六晚上的《快乐蓝天下·我爱记歌词》。

《我是大评委》中国国内首个以PK大众评委为主线的节目, 每期节目会有八位不同身份的“歌手”登场唱歌、由现场随机挑选的观众来充当评委, 评分越接近专业音准评判机的评委胜出, 赢得奖金。《我是大评委》的秘密武器是一台名为“蓝巨星”的高科技音准评分机。它引进“巨星”研发的专业音准评判机“蓝巨星”, 测试歌手演唱的功底并进行公正的评分, 共计四关, 第一关:谁是大评委, 自选歌, 并进行自我评分, 自评分接近者胜。第二关:挑战声纹分, 声纹得分高者胜。第三关:唱唱最高分, 两队各派两名选手, 挑战蓝巨星。挑战前玩“锤子脸盆操”决定谁自选表格内的歌, 胜者自选, 败者扔色子谁“听天由命”。第四关:全能K歌王, 队长演唱套歌, 得分高者胜。每关结束后, 输对把队伍里的一个人绑上转盘, 赢队转转盘。转盘上有1、5、10、50、100、500、1000、5000和10000元9种金额, 转到几表示你得到几分, 最后总分高队胜。相继在浙江卫视出现的综艺娱乐类节目是每周六晚替代《我是大评委的》的《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 该档栏目源自于英国BBCW频道创全国收视第一的王牌综艺《就在今夜》, 是浙江卫视重金购入英国模式版权, 巨资打造的一档由明星给平民惊喜、帮平民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

通过从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到《我是大评委》再到《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这三档节目, 都可以算是综艺娱乐类节目, 但是三者也有所不同, 《我爱记歌词》是歌唱类综艺娱乐节目, 《我是大评委》虽然是综艺娱乐类节目节目, 但是偏向娱乐, 而《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虽然源自于英国BBCW频道创全国收视第一的王牌综艺《就在今夜》, 但是既有明星的参与、又有点综艺娱乐的成分, 还有明星给平民带来惊喜, 可以帮助平民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的成分所在。从节目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浙江卫视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上就可以看出该类节目的发展趋势, 从原来单纯的娱乐性以及益智性, 但后来添加了明星、公益活动的元素夹杂在里边, 使原本总是同一套路、统一模式的综艺娱乐节目更加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像《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这样的节目是现今综艺娱乐类节目的新的发展方向。

摘要:如今, 越来越多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出现, 并且发展非常快, 但是由于综艺娱乐类节目的日益增多, 很多节目都相同或相似。浙江卫视推出的《我爱记歌词》这档栏目则算是当时比较出众的, 能足以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栏目。本文通过以《我爱记歌词》为例, 来谈谈综艺类节目中的综艺娱乐类节目以及它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趋势,新方向

参考文献

国内电视娱乐综艺节目分析 第2篇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的恢复性增长引人瞩目。在2004年评选的以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百佳优秀电视栏目》中,综艺节目占到三十多席。《幸运52》、《非常6+1》等优秀综艺栏目的实践证明,提升综艺节目的市场表现,可以减少电视台对于单一节目类型(电视剧)的倚重,丰富观众的选择,增加电视节目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播出和收视现状,并从行业层面出发,为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份额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线索。

一、综艺节目的现状

(一)播出比例、收视比例和资源使用率

近几年,不同电视节目类型按收视份额的多少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电视剧,占收视总额的1/3,第二层次是新闻,占收视总额的10%—15%,第三层次是专题、综艺、电影、体育,各占5%—8%,第四层次是生活服务节目和动画、音乐,各占1%—2%,第五层次是戏曲、教育、财经,各占不足1%的收视份额。

表1 不同节目类型的播出份额、收视份额、资源使用率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

对比2000—2004五年来综艺节目在所有节目类型中的收视份额,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02年的一个低潮后,从2003年开始,综艺节目总体收视份额趋于回升,尤其是2004年创几年来最高。

从资源使用率(收视份额减去播出份额再除以播出份额)的角度看,不同节目类型的供求关系分为三种情况。新闻、体育(在赛事大年)、电视剧、戏曲、综艺节目呈现程度不等的供不应求局面(即收视比重大于播出比重);音乐、外语、教学、财经、生活服务、少儿节目呈现程度不等的供过于求局面;电影节目供求基本平衡。其中,近年来,综艺节目资源使用率由负转正、由低转高的调整引人瞩目。

(二)频道竞争情况

与其他节目类型一样,综艺节目的频道竞争主要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之间展开,城市台综艺节目收视份额的上升虽然明显(从2000年的7.8%到2004年的12.4%),但仍处于弱势地位。而就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来看,两者在综艺节目收视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2000年到2002年,省级台领先优势明显,2003年,省级台在中央电视台和城市电视台双方面的挤压下,收视份额下滑,与中央电视台持平。2004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的领先优势明显。

(三)类型特征

综艺节目的主要样式包括:综艺栏目、晚会大赛和娱乐报道。2004年,综艺栏目所占收视份额最大(占63%),是综艺节目的主体,晚会大赛次之(占22%),娱乐报道最少(占15%左右)。①

从人均收视时间看(表

2、表

3、表4),娱乐栏目在综艺节目收视格局中的强势地位再次得到印证(2004年人均收视时间排名前十位的综艺节目中,娱乐栏目占两个,晚会大赛占两个,娱乐报道占一个)。晚会大赛的人均收视时间相差极为悬殊,大部分晚会大赛质量不高,再加上转瞬即逝的特点,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娱乐报道的情况恰恰相反,制作主体多元化,内容竞争激烈,排名前十位的节目在人均收视时间上的差异,在三类节目类型中为最小。

二、从行业层面出发,提高综艺节目的收视份额

从行业全局出发,消除影响综艺节目收视份额的消极因素,制定鼓励节目制作、交易的积极措施,是未来提高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鼓励强势电视台加强综艺节目的制作力量

综艺节目收视份额的提升与节目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2003年以来,央视1套、2套、3套的改版无不围绕综艺节目展开,强势综艺栏目不断推出。同时,重要的省级电视台也都把综艺节目作为发展中心之一。2003年,湖南卫视进行第二轮改革,实行“娱乐突围战略”,以综艺和电视剧为核心,推陈出新。《新玫瑰之约》、《谁是英雄》、《真情》、《象形城市》等一批新老综艺栏目,形成了湖南卫视独有的节目资源,使湖南卫视成为全国惟一市场份额超过2%的省级卫视。同年10月,上海东方卫视也进行了大改版,内容定位为“新闻、影视、娱乐、体育”,《娱乐星天地》、《城际连线》、《游戏玩家》等娱乐栏目都为收视率的攀升做出贡献。同理,安徽卫视的《超级大赢家》、《剧星会》,广东卫视的《赢遍天下》等都是各台稳定收视率的法宝。

旗舰型电视台加大综艺节目投入的重要原因是利用原创性的综艺节目突出本台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以避免因电视剧收视恶战而导致的资金压力和被他人超越的危险。为此,品牌化的综艺节目成为强势电视台共同的选择。其中不少台还利用综艺节目与最热门的节目类型——影视剧链接,借力提升收视效果。《影视同期声》、《世界电影博览》、《综艺快报》等都是例证。

2.促进电视台自制综艺节目交易,扩大优秀节目在全国的影响

多年来,我国电视台节目生产一直处于自产自销状态,节目销售的潜质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对于中央台、省级台和实力较强的城市台来说,综艺节目的自制量往往超过购买量。长期以来积累的制作经验、资源配置使电视台在综艺节目上有相当的制作能力,通常都拥有一个或几个品牌型的综艺栏目(包括外包,因为多数外包节目版权属于电视台)。但遗憾的是,这些栏目的影响力和效益创收都主要局限在所在省市的范围之内。它们有的集中在省、市级地面频道播出(例如:北京二套的《梦想成真》、广东珠江台的《寻根问底》、广州台的《天天娱乐》、上海东方台的《相约星期六》等),直接受到覆盖范围的局限,有的即使被安排在卫视播出,也由于各省卫视在省外地区的覆盖率低和影响力小等问题(省级

卫视中排名第一的湖南卫视,市场份额仅占全国的2%),传播力度大打折扣。

实际上,国内电视台在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上相差很大,“众多地市级电视台甚至无法满足每日一小时的制作量”(《电视市场报告2004-2005》),他们迫切需要购买综艺节目。品牌型的综艺栏目不仅可以为本台创造辉煌的广告收入,更有潜力通过节目交易创造收入。即使在卫视播出的娱乐节目,因为实际覆盖问题,依然有销售的可能。促进电视台自制综艺节目的交易,可以提高节目的使用效率,扩大名牌节目在全国的影响,创造经营收入,丰富小型电视台的节目源。

自产自销一直是我国电视台节目经营的突出缺陷,电视台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对播出渠道的控制(体现为广告收入)。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应从改变目前节目评价体系入手。目前,我国电视台节目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技术质量评价,领导、专家评价,收视率评价,广告收入评价等几个方面。这个体系下,电视台制片人关心的是他的节目在所属频道首播时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至于在全国其他地区是否有收入,在一段时期内是否有反复发行的价值,也就是节目总体经营收入的潜力,完全不在电视台制片人的考虑范围之内。相反,国内大型民营制作公司在项目上马前,会广泛接触全国的电视台和广告主。他们的原则是为全国制作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消化成本。不同的制作出发点,促成了不同视野的节目,再加上对营销的重视程度、营销队伍的配备等,使得电视台和大型民营公司在节目经营能力上的差距触目惊心。

3.鼓励社会制片力量参与综艺节目制作,提高其在节目交易过程中的主动权

社会制作机构、境外制片公司近年来一直是电视节目制作力量的重要补充。在社会制片公司生产的节目中,综艺类节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是除电视剧外,社会制片公司参与最多的电视节目类型。综艺栏目资金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市场风险大,只有《欢乐总动员》等少数几个代表。晚会大赛则因为要调动组织者的影响力等社会资源,社会制片公司更较少独立承办。多数社会制片公司选择以娱乐报道为突破口,以轻松、时尚的风格为观众提供最新影视娱乐信息和明星动态。社会制片公司的参与使娱乐报道呈现激烈竞争的态势。

在境外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中,综艺节目也占据了相当比重。

社会制片公司、境外制作公司除了积极参与综艺娱乐节目生产以外,还通过放大综艺节目交易量,加强了综艺节目在全国的竞争力,满足各地区观众的收看需求。以《欢乐总动员》《娱乐现场》《环球影视》等为代表,社会制片公司在综艺节目上突出的制作能力和发行能力,使综艺节目被誉为“中国电视营销革命的火种”②。

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电视台在栏目制作量上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掌握广告终审权、节目终审权、播出权、覆盖权、收入权,使其在节目交易市场中,特别是在非电视剧节目交易市场中占据了明显的主动。再加上电视台有线无线合并和集团化推行,形成了地区垄断局面,“统一购片”方式出台,使得社会节目供应商的地位更加被动。长此以往,无疑将加剧中国电视产业链的失衡。因此,对公平交易的保护关乎中国电视产业整体发展。

4.促进正常节目交易价格体系的形成在目前电视节目现金交易的体系中,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据王长田介绍,即使是年收入几个亿的省台,也只愿意出几十元钱买一分钟节目,按照这个价格,节目发行到全国也不能收回成本③。在其他节目类型,如动画节目生产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成本高于收入的事实。动画片一分钟的加工制作成本就需要一万元左右,而动画片一分钟的发行价格是几十元,仅够复制费用。国家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动画片生产不计回报的巨额投资,加重了这个行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民间创作动画几乎意味着死路一条,血本无归。电视台频繁抱怨制作公司的广告折扣太低,扰乱价格体系,但是再低的折扣与制作公司可能从电视台获得的现金收入比都是高的。

5.梳理贴片广告的操作体系

电视台出让贴片广告时间是目前栏目交易中最主流的方式。对于栏目制作商而言,贴片广告的销售虽然也存在许多困难但仍然是当前回收资金最好、最容易盈利的手段,其中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带来了节目广告收入的多半。但是,无论是节目制作商还是电视台都对这种交易方式存在异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梳理:

第一,制作公司业务结构倾斜问题。电视台出让贴片广告时间实际上是把广告经营风险转嫁给了制作公司。栏目公司不得不同时身兼广告代理商和节目供应商两种角色,必须同时拥有强大的节目部门和广告部门,承担节目销售和广告销售的双重风险。

第二,广告时段的长短问题。广告时段长短完全由电视台决定。近一两年,随着广电集团内部制作能力的提升,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发行市场,一方面电视台对节目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把给制作方的时段价格提高,压缩广告时间。主要发行市场对于广告时间采取了压缩政策,令制作公司的盈利空间变得异常狭窄。而强势电视台也喊出了“电视台不是唐僧肉,不能任人宰割”的声音(上海文广集团广告经营中心梅利君语)。

第三,广告监播问题。由于市场运行不规范,有些电视台可能会掐掉一些广告或插播自己的广告,广告商的利益受到侵害,制作公司与广告主之间的关系受到威胁。

第四,客户冲突问题。某些电视台禁止已经在本台播放广告的广告主与制片公司合作,从而制约了制作机构广告客户的范围。即使对于名单之外的客户,由于制片方没有垄断该节目播出时全部广告时段经营权,部分是制片公司经营,部分由电视台广告部经营。客户必须在与电视台合作还是与制作公司合作之间做出选择。增加了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的对立色彩。

第五,广告价格问题。为了避免空载,制作公司可能以很低的价格倾销广告时间,从而引发了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之间关于价格一致性的争论。

综艺节目内容多样,是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政策风险小,市场广阔,是中国电视市场的重要力量。要继续扩大综艺节目的影响力,提高投资者的回报率,既需要节目制作者从产品的层面加以研究,也需要电视业领导者从行业管理的层面加以激励。

当你发觉内地电视台中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日益泛滥时,你是否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文化现象?当你被综艺节目中的“模仿秀”、“终极密码”、“超级任务”等单元深深吸引时,你是否知道这些节目的初始概念与形态,都来自于宝岛台湾某些大受欢迎的综艺节目?

当你在抱怨内地电视台的某些综艺节目有些拿无聊当有趣时,你可知这些节目同他们的“老师”———台湾综艺节目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时下的台湾综艺节目,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与情形?为了争取高收视率,他们到底有何秘诀?今天我们就整理了最近台湾超人气综艺节目的招牌单元,让你了解一下整个的制作流程。

观众上台又捧又骂

最佳范例:《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人不可貌相”、《综艺旗舰》的“城市猎人”

策划概念:曾经缔造《我猜》高收视率的“人不可貌相”就秉持从观众中找美女,予以包装后上台亮相,虽然有时明明担任评审的明星比来宾好看几百倍,评审们还是得故做吃惊状地惊为天人,观众也看得兴高彩烈。《综艺旗舰》的“城市猎人”则是到处抓有明星样的学生或路人上台,即使实在不像,主持人也照样大肆批评,让这些无辜的路人惨遭“羞辱”。这种“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招式通常都是收视灵丹,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晋级招式:帅哥、美女找光了怎么办?找最丑的路人比看谁最丑,也许更好玩。

街头乱窜逢人就闹

最佳范例:《周日八点党》的“食字路口”、《少年兵团》的“你要去哪里”

策划概念:帮《周日八点党》击败《超级星期天》的招牌单元“食字路口”是爱看热闹、喜欢美食的观众不可错过的单元。喔,不对,它可是以“糟蹋”美食为乐的单元!首先先由裁判官出一道食物当谜题,让两对人马在街头乱窜找食物,并想办法由该食物字尾接下一道题目。由于主持人康康和吴宗宪怪招太多,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怪异的接龙方式:比如鸡胗可以接珍珠玉米粒,鸡爪可以接爪哇咖啡。不过这并不好笑,好笑的是街头商家端出的佳肴惨遭蹂躏。主持人为拼速度囫囵吞枣,塞满嘴巴又不幸吐出来,名贵的鲍鱼、燕窝也被搞得难吃无比。最棒的是在餐厅约会的情侣都惨遭戏弄,食不下咽,围观路人个个哈哈大笑。类似的游戏《少年兵团》的“你要去哪里”则是逢人就跟,就算观众到金门、阿里山也要跟着去。这个改良自日本节目的单元也让街头观众产生高度参与感,可以赢得不少收视率。不过由于主持人要充当不要脸的跟屁虫,还得上山下海到处流浪,因此脸皮太薄或体力差的人就不太适合主持。

晋级招式:建议可以结合两者变成“你要吃什么”,跟着路人到处吃,一方面也结合大胃王比赛,吃到有人吐为止。

千里寻亲服务到家

最佳范例:《超级星期天》的“超级任务”

策划概念:《超级星期天》赖以为生的单元。这个让阿亮(卜学亮)红遍台湾的单元实在很值得其他节目学习———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真情》栏目就有其影子。不过虽然有人抄,但似乎都抄得不是很高明。关键在于《超级星期天》的制作费很高,高到可以让阿亮到日本、东南亚甚至欧洲寻人。普通节目单位如果缺制作费,也可以善加设计,只要弄得越曲折就越棒。比方明明找的是住你隔壁的老王,你也可以装作不知道,哭着求主持人帮你找,原因是他曾经帮你倒过一袋垃圾,你想当面对他说一声“辛苦了!”。受托人得装作不知道他就住在隔壁,还要跑到老王以前就读的小学找通讯录,然后一遍一遍打电话给老王的同学慢慢找,就算拿到地址也得故意看错,走到隔壁巷子问路边的叔叔、阿姨。接着最好趁老王上班时再到他家按门铃,当然一定扑了空。委托人此时要赶紧跪倒在地,以表现寻人的艰辛。虽然最后老王会觉得莫名其妙为何要找他,不过观众要看的是找人过程,因为节目宗旨本来就是“只在乎找人没有,不在乎找到没有。”

晋级招式:建议不要只找恩人,可以找债主,私生子找爸爸。虽然受托人可能得冒生命的危险,不过其刺激程度绝对可以刺激收视率。

博命演出自相残杀

最佳范例:《全能综艺通》的“终极密码战”、《恋爱讲义》的“安室爱美惠”、《红白胜利》的“对不起害到你”

策划概念:苦肉计一向是综艺节目偏爱的招式。尤其把一堆新人整得七荤八素,更是收视灵丹。目前上山下海的节目已经太多,所以要从中学到精髓并不容易。首先准备面粉一袋、鸡蛋数盒、奶油大堆。节目开始前先分组,然后两边开始比赛,输的人下场可想而知,只要使用以上的材料予以惩罚即可,简单又方便。在《恋爱讲义之安室爱美惠》陶晶莹与谢祖武的虚晃一招的“相互残杀”节目里,演出者假装打来打去,互相逼对方吃馊水,穿歌仔戏服,虽然很假,不过也算达到互虐效果。

晋级招式:进入精神病院实地取景,把菜刀递给病者再予以激怒,不过摄影师必须先投保千万的意外险,以免血溅摄影机。

变装敢秀胡说八道

最佳范例:《娱乐百分百》的ASOS、《娱乐新闻》的陶主播

策划概念:首先主持人要把自己的自尊完全卸掉,如果做不到,试着先把自己搞疯,然后爱讲什么就讲,甚至不经过大脑就说出口的话效果更棒。录影途中如果想上厕所,没关系,请摄影师直接拍你去上厕所的画面,最好都能现场直播。可是自己闹还不够,还要把所有工作人员拖下水。现场导播、记者、乐队全部都要陪着做体操、脱衣服,充当主持人的“玩物”。当然这些招式还得配上猛到无厘头的造型了。

晋级招式:有一个ASOS提供的构想还不错,但至今尚无人敢实行,那就是直接在节目中直播整容过程,这样变得更彻底喔!

说学逗唱猛爆黄料

最佳范例:《无敌星期六》主持群、《费玉清时间》

策划概念:传统秀场的演出方式经过主持人巧思改良之后,许多以前只能在餐厅秀、工地秀才能看到的表演都能全套搬上电视。不过针对不同特别来宾,也要有不同的“服务”。美女一定要先恭维一番,然后趁其不备时吃个豆腐,尤其玉女明星出现时,更要以黄色笑话伺候,如果对方装做听不懂,娱乐效果更棒。如果是男的来宾,就得秀出十八般武艺,与主持人一较高下,变魔术、说相声、讲笑话、翻跟斗、学猩猩都是基本功夫。

晋级招式:直接到特技团接受培训。

模仿反串越丑越好

最佳范例:《无敌星期六》的“挑战大明星”

策划概念:《无敌星期六》的“挑战大明星”单元是让台湾最有名的一干丑男许效舜、阿辉等模仿中外名女人,包括梅艳芳、林青霞、蔡依林等人,简直是丑到最高点,人神共愤。

晋级招式:由于这种模仿秀已算是丑到最高点,因此暂时想不出还有更猛的……

电视综艺娱乐栏目品牌策划研究 第3篇

一、准确把握受众的需求

以当前湖南卫视收视率比较高的《快乐女生》为例,我想它的成功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对受众的准确把握,满足了受众的审美期待,也满足了受众对梦想的追求。如今的观众,不仅仅欣赏参赛选手的演唱,也沉浸在评委的激烈点评,更享受在节目紧张的各个环节。可以看出,从选手,到嘉宾评委,到大众评委,到赛事规则,每一步的精心策划都吸引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而它的成功就在于这点点滴滴的策划创新上。当今的媒体竞争中,我们的电视栏目必须要有观众才有价值,媒体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实现良性的运转。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媒体的竞争是受众的竞争,受众决定着媒体的命运。作为电视人要改变自身的观念:媒介提供的是一种产品和服务,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目的的活动,一个栏目的好坏,受众是最终的鉴定者。因此,要创新电视栏目的策划,就必须牢固树立“以受众为本”的思想,认真研究目标受众的文化水平、欣赏习惯、作息规律、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使我们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服务受众。因此,电视策划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要从以“媒体为中心”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方向转变,即要从以“生产为核心向以消费为核心转变,将受众的需求,特别是潜在的需求作为传播什么、如何传播”的起点。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快乐大本营》,一个生存了十多年之久的电视综艺节目,并且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收视率,这对于中国的电视界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它的生存之道——那就是不仅具备良好的电视栏目策划班底,还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思想。在受众的定位上清晰明确,抓住了年轻受众这一群体。快乐对于人们来说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时尚概念。《快乐大本营》的“张扬快乐,张扬个性,张扬青春”的理念,牢牢地抓住了年轻受众群体的心,使得《快乐大本营》成为年轻人每周的必备话题。

只有充分地了解受众的需求,他们才能更多地关注到我们的栏目,从而才有利于我们去培养核心观众,这部分人群会以各种方式参与节目,给节目的制作更多的建议和评价,并且会带动周围的人收看,不断扩大节目的影响力。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受众的需要,广泛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直接参与节目,才能比较准确地了解目标受众的收视期待和节目效果。

二、熟悉电视市场的动态

电视综艺娱乐栏目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我们的策划就是要争取市场空间,使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熟悉电视市场的状况,找到最佳的方法和途径来提升栏目的影响力。例如湖南卫视的大型脱口秀《天天向上》很受观众喜欢,各大电视台的脱口秀栏目有很多,但为什么它可以收视率一路飙升呢?面对众多的挑战和竞争,仅仅了解受众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面对整个媒介市场,特别是要对相似的栏目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找到对方的突破点,才能够抢占先机。《天天向上》栏目的品牌建立在于对受众的了解,在于对电视市场的分析中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栏目定位,给观众娱乐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个深远的立意提升了栏目的档次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准确的定位是栏目的生存之本,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做到统筹兼顾。今天的电视栏目异常纷杂,对于复杂多样的观众需求来说,没有一种产品和品牌能够完全地覆盖整个市场,市场永远会有空隙,因此,我们也永远可以在市场空隙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比如,在内容、形式或播出时段上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那么凭借这个市场的空白点,就可以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去开拓市场。再比如《天天向上》的主持团体,应该说也是栏目精心策划的结果,超强的主持阵容,七个主持人个个出彩,虽没有美女的陪衬,但毫不逊色,更加凸显其特色。在这个主持团体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现了国际化也实现了艺术上的综合化。把握市场的脉搏才能处理自己的品牌和价值。湖南卫视在综艺娱乐节目上的创新深受大众欢迎,正是因为回避了在综合性、新闻性、文化性等方面与其他台的正面交锋,选择主攻娱乐类节目,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三、栏目内容与形式充分体现娱乐化

如果说,受众定位是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那么内容的定位就是解决为受众提供什么服务的问题。一个电视栏目在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之后,就要面对栏目自身的内容和形式的定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又强化和美化和内容,只有为受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以新颖的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会在节目中找到快乐,才会成为栏目的核心受众。《天天向上》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的理念,坚定不移地开掘稀缺资源,坚持优质化生产,突出独特的个性,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土壤,依靠团队的团结,赢得观众。所以说,栏目的定位要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做文章。兴趣是受众心理选择的重要基础。在今天到处都是竞争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更需要电视这一媒体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内容来愉悦我们的生活。这也符合电视媒体与生俱来的娱乐功能。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电视的天性,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成为电视栏目的主流方式,所以不仅综艺娱乐栏目注重娱乐化,而且在众多的资讯、服务、社教节目中,娱乐元素也在广泛地渗入。我们熟知的《快乐大本营》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主题,邀请不同的嘉宾参与节目。虽然栏目没有固定的谈话形式,主要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以及游戏环节来推进节目,这样在整体上不会让受众感觉做作,反而更加轻松真实。在节目的进程中主持人以及嘉宾的搞笑元素,完全是本能地发出,而不是刻意找卖点,让观众能够发自内心地去笑。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淡化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界限,更让人觉得他们之间的对话像是朋友之间的谈话,而不是访谈。而且大多选择的话题轻松幽默,让嘉宾和观众都进入放松的状态。好的内容和选题要找到好的形式去诠释,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电视正在步入创新的时代。但纵观电视综艺娱乐栏目,模仿现象日趋严重,创新却呈现衰减现象,我们必须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时代永恒话题。电视文化团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综艺娱乐栏目创新也是势在必行。

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校级青年科研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1CQ162

【1】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2月

【2】游洁.《电视策划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对中国综艺娱乐节目的个案分析 第4篇

自2010年7月开始, 东方卫视开始播出一档全新的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 节目播出以后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支持, 它虽然是一档选秀节目, 但没有沿袭当时歌唱类的选秀节目的形式。东方卫视在吸纳《英国达人秀》的基础上, 为了给所有拥有梦想的人营造一个舞台, 携手英国专业级现场舞台指导, 以国际领先的舞台效果和国际化的选拔流程, 倾心打造出一台符合中国人喜好的《中国达人秀》。“零门槛, 无限制”是其核心标志。其宗旨在于让每个有梦想和才华的普通人, 都可以参与到万众瞩目的舞台前, 拥有一次成就梦想, 登台表演的机会。

在目前电视节目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形下, 除电视剧外, 真人秀节目占到了很大的比重, 众多电视台也纷纷打造出全新的、富有创意性的真人秀节目, 这两年在众多真人秀节目中, 《中国达人秀》的类型属于一枝独秀, 但随着节目开办时间越长, 众多节目开始效仿达人秀, 并在达人秀的基础上对节目进行改造, 开创出属于自己电视台的新档节目。如何让节目继续享有一枝独秀的待遇是达人秀节目目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对节目现状的了解以及改进方法已经刻不容缓。

但是达人秀节目的收视率还是值得称赞的, 大多数观众表示看过, 并且分布在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个文化程度层次, 这说明达人秀节目的口味适合各个层次的观众, 而不是仅仅靠年轻人这一个群体。

虽然多数人看过节目, 但是节目培养出来的忠实观众却相当有限, 能够坚持做到每期收看的观众少之又少, 多数表示偶尔收看或者朋友推荐某一期节目好看的时候才观看, 这说明达人秀节目的观众具有不稳定性, 也说明了每一期节目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

随着节目开办的越来越多, 选手均为零门槛进入, 所以会出现“奇葩”类的选手, 这些选手的表现会让观众认为是节目的有意炒作, 不仅让节目变得烂俗, 也让观众觉得是作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这样就降低了节目的欣赏水平。

另外, 周立波跳槽到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栏目, 虽然多数人表示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收看《中国达人秀》节目, 但是另一项数据却表明了在达人秀的评委中, 最受观众喜爱的评委是周立波, 所以周立波跳槽的影响是存在的。目前, 《中国达人秀》最大的竞争对手正是《中国梦想秀》, 再加上周立波的跳槽, 这对节目来说是一大损失, 所以新一季的节目急需补充新的观众喜爱的评委。

最后总结出的建议是保证每一期节目的水平质量来培养出忠实观众, 提高选手素质避免作秀嫌疑, 补充新的评委, 可以考虑为郭德纲或孟非等受大众喜爱的人物作评委。

众所周知, 《非诚勿扰》由孟非主持, 主要点评分析人员是乐嘉和黄菡。从主持方式上来说, 他们这种新型的搭配, 各有所长的主持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个人魅力, 从而吸引各种不同喜好的观众, 同时有不同地受众群体。从社会角度来说, 这一方面解决了适龄青年的交友问题, 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的男女婚恋观, 虽然媒体为了收视率多次炒作出一些绯闻, 但是观众也乐此不疲的喜好这种娱乐方式, 反而将收视率一再推到高潮, 但是这违反交友本身的真实性。

《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一直话题不断, 几乎每隔一个时期都会制造出一个话题人物来, 从一开始的拜金女马诺到后来的厕所门的闫凤娇, 给节目增添了戏剧性的效果, 并且给节目本身带来了更广泛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更加吸引观众收看。所以此方案实施需要周全的策划以及应对措施, 争取制造正面话题人物。

《非诚勿扰》的背后是江苏广电集团, 据世界品牌实验室2010年6月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江苏广电总台连续7年入选, 2010年品牌价值达73.38亿元, 排名第123位, 在所有入选的广电媒体中仅次于CCTV和凤凰卫视, 居省级广电媒体第一位, 且品牌影响力继续被定义为“全国性”。在2011年3月举行的第12届“中国电视榜”暨《新周刊》2010年度电视榜评选中, 江苏卫视频道共获5项大奖, 成为最大赢家。卫视频道获得年度电视频道大奖, 《非诚勿扰》获年度电视节目、最佳生活类节目两项大奖。江苏广电集团的品牌影响力直接影响了《非诚勿扰》的电视节目收视率。

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是江苏卫视的主打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占据了周末两天晚上的时间段, 虽然不是最佳黄金时间段, 但是21:10到23:00为时2小时的节目时间仍可被大多数观众接受。江苏卫视因为《非诚勿扰》的崛起, 现在已经成为湖南卫视的的竞争者, 所以江苏卫视现在在中国上星卫视中可以排得上名次。非诚勿扰占据了在“黄金频道”和“黄金时段”两大优势之后, 其效益值和广告价位也在不同, 因此, 非诚勿扰在其节目频道和时段上的成本并不低。

非诚勿扰的节目全程都无法离开科技设备。从男嘉宾上场开始, 全场的设备就会一直处于启动状态, 从外拍到节目的制作剪辑, 现场的灯光音响都会成为非诚勿扰成败的关键。而这些设备的投入也是需要钱的。而设备的购入, 租借的成本都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那么这些数字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提高收视率来增加收益, 吸引商家赞助, 在这种商业化的电视竞争模式下, 江功卫视的《非诚勿扰》及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 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 这三个综艺节目都为电视台提高收视起了关键作用, 所以, 在这种竞争下, 只能各家各出奇招了, 从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媒业的市场秩序。

浅谈我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 第5篇

摘要:在普遍“娱乐化”的电视文化浪潮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始终是一个亮点,并日益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前景,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回顾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审视此种节目形态的发展现状,进一步观察并思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认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理念,对积极推动中国电视的产业转型有着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转型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一种几乎与电视的诞生同时闯世的传统电视节目样式,从来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节目在其产生、流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坚持以“综艺娱乐大众”为宗旨的个性化、时尚化节目路线,专以益智、竞猜、博彩、夺奖等多种为观众喜爱的游戏性节目形式,去满足人们或求知、或猎奇、或追名、或逐利的心理和乐于参与节目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保有并不断提高收视率的目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这一定位,使其从问世以来就成为一种一直受到较多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样式。

广义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泛指所有能够带给观众快乐的电视节目。从性质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属于一种电视游戏活动:从范围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几乎涉及现有各类电视节目,如:电视剧、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等‰从内容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几乎可以涵盖一切具有综艺娱乐功能的活动,如:文艺、体育、教育等活动:从形式上看,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以游戏为其总形式的前提下,又可分为益智类、谈话类、资讯类、竞猜类、博彩类等节目形式. 狭义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指以电视传播为载体,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以观众(场内、场外)为节目主体。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具有鲜明游戏性游乐活动的电视节目。“电视传播”在这里主要用于使其区别于广播、报纸等媒体的传播方式:“中心”在这里是指游乐活动规则的执行者和协调者;“节目主体”是指参与节目的主要表演者;“游乐活动”指游玩嬉戏的活动;“游戏性”是指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性质上区别于其它电视节日的特性。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主要特征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而且具有鲜明的娱乐化、大众化、时尚化、商业化和模式化的特征。

3娱乐化.十几年来,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过程中的大起大落都不同程度地与节目理念的定位有关.而所谓综艺娱乐节目的节目理念的定位,其实质就是如何深入理解“娱乐”的内涵。随着节目形式和受众收视心理的越来越成熟,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必将不断开掘文化娱乐的独特内涵,不断提升电视娱乐的品位,以轻松活泼、自由灵活、广泛参与的综艺娱乐节目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大众化.“大众化”是一种传播姿态。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大众化”凸显的是电视媒介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时代和社会赋予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使命就是要成为娱乐大众的先锋。

时尚化。娱乐是每一个健全心灵的本质需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凡是真正面向受众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凡是真正渴望了解受众文化娱乐需求心理的综艺娱乐节目,凡是真正

实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综艺娱乐节目就应该始终坚持在电视屏幕上打造文化的时尚,流行的经典。

商业化。随着对电视艺术的艺术规律、文化消费属性和宣传事业属性的认识与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国内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自身的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道路,即在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家园的同时,充分运用大众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规律,理解大众文化消费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面向市场求发展,力求在产业化浪潮中做大做强.

模式化。作为当代大众文化机制下的典型产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具有明显的可复制、可模仿、可批量化生产的“模式”。但是模式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了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同时,长久以来,又使得创意的匮乏成为制约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一大障碍。

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前娱乐阶段(1998年以前)

以表演类为主的传统综艺节目.”以《综艺大观》来说,它是在《周末文艺》和《文艺天地》的基础上扩展起来的.它每两周一期,每期50分钟,以现场直播的方式,短小精悍的节目,轻快的编排风格,充分利用电视手段的新颖的表现手法而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16]这类节目可说是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小型综艺晚会,目的是寓教娱乐而非以”娱乐”为本:仍然是由电视台和主靠单位投资,而非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观众参与的成分很少,现场观众的存在价值基本上就是鼓掌喝彩,唱主角的仍然是表演者和主持人,尤其是后者,其风度仪态,文化素养,应变能力成为一个节目收视率的决定因素,90年代初的”倪萍热”可为证明.所以说,这类综艺节目本质上与号称中国人年夜饭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并无区别,仍是”传者中心’的传播方式,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娱乐节目.

(二)游戏娱乐阶段(1998至今)

较早出现的此类节目有1994年北京台推出的《午夜娱乐城》,但真正以”广泛的参与性,多彩的娱乐性,强烈的刺激性”[7]走进千家万户的,还是以《快乐大本营》为领头羊,《欢乐总动员》(北京台),《非常周末》(江苏台)等节目紧随其后的形形色色的游戏节目.明星嘉宾与现场游戏是这类节目的两大王牌.一度是每周六晚全国电视观众”娱乐大餐”的《快乐大本营》可谓这类节目的代表,它于1997年7月开播,时间为loo分钟,每周一期,每期节目内容包括明星嘉宾与现场观众合作的游戏,嘉宾访谈和嘉宾表演,场外观众的有奖竟猜等,其游戏样式新奇多样,游戏奖品丰厚诱人,明星访谈生动深入.主持人何炅和李湘形象青春时尚,主持风格活泼机智,一跃成为多栖发展的青春偶像.这类节目之所以创下收视奇迹,归根结底在于”具有民间狂欢节的味道,具有开放的广场结构,⋯⋯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人与人之间达到平等的交流,⋯⋯达到亲密状态.”[8]并以其轻松玩闹的特色,满足了经济转型期人们渴望释放内心压抑的需求.但这类节目常常因雷同,格调庸俗,商业味过浓而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指责,是一种处于瓶颈期,急待突破的节目类型.

(三)、益智娱乐阶段(1999至今)

这是一种新形态的综艺娱乐节目,它以观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场内场外的知识和智力问答为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此类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创办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幸运52》于1998年“月开播,2000年即在多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电视节目排行”的评比活动中列于”电视节目”和”最佳游戏节目”榜首.2000年7月开播的《开心辞典》收视率也一路飙升,在中央二套节目排名中仅次予《幸运52》这类节目可说是最”左右逢源”的一种节目类型:雅俗共赏,收视丽广:寓教于乐,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商业色彩浓厚,却以家庭梦想,公益等冠名保证了节目的正确导向;虽然是对抗性的游戏节目,其现场气氛却因为亲友合作,助威,参与者才艺展示等环节而趋于轻松欢快,人情味和娱乐性大大

缓解了竞争性。益智娱乐节目表现出娱乐节目难能可贵的教化功能和健康格调,得到了绝大部分观众和评论的肯定,在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一定的”类型意义”。

(四)、全民总动员阶段(2004年至今)

这类节目也被归入”真入秀”节目.但本文所指的”真人秀’,并非泛指所有以观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而是特指让普通观众走上舞台当主角,进行文艺表演,实现明星梦想的节目类型,因此,一些以电视纪录片形式记录普通观众日常生活或某此特殊行动的节目如《生存大挑战》,《完美假期》等,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本文所指的”真人秀节目包括央视几年前开播的《梦想剧场》,2004年推出的全新节目《非常6+l》以及这个栏目的延伸《梦想中圈》,等等.地方台的如山东综艺频道推出的《想唱就唱》,把选拔歌手的过程也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歌手外型和唱功参差不齐,他们在各自真实状态下的表演正是节目的看点所在.让亿万观众共同目睹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彻底改变,目睹一位明星诞生的过程——这类”真入秀”节目是今年国内最为风行的综艺娱乐节目形式,并且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都呈急速上升态势.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端于九十年代《综艺大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电视台收视率贡献的主流力量,“周末看娱乐节目”几乎成了都市人的一道休闲大餐,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没有解决创新意识匮乏,粗俗化倾向严重的问题,2000年至2002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曾遭遇了整体降温,一些节目甚至从原先的20多点下滑到不到2点,跌幅之大,令业内人士瞠目结舌。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低潮之后,从2003年开始,节目总体收视份额终于开始回升,龙其是2004年,综艺娱乐节目在全国76个城市所有频道的人均收视时问为3707分钟,综艺术娱乐节目在所有节目中所占的份额达到6.7%,为近几年来最高。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必然。其原因有四:

一是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电视机的拥有量迅速增长,为广大观众参与电视文化消费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是生活的改善带来了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正襟危坐地欣赏严肃高雅的艺术,而是向往轻松快乐的娱乐和猎奇,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正好迎合了人们这种普遍的审美心理。

三是中国大陆电视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改革方向,使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可能和必须——以高收视率赢得商家的广告投放,再以广告收益赢得电视媒体的盈利.为盈利而想方设法提高收视率开始成为业界通行的惯例。

四是电视媒体为了获得厦佳的投入产出比,必须尽量降低节目的制作成本。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作为收视率较高的一类节目,与其它节目相比。广告收入不算低,制作成本却不高.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成为大陆电视媒体钟爱的节目类型也就成为必然。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化、商业化。但作为节目本身不能让这些东西作为传播文化的绊脚石.不能因为利益,金钱的诱惑而忽略的节目内在的形式和质量,只追求眼前的高收视率。要知道电视娱乐节日是一种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节目类型,不可能有“常胜将军”.如果一个节目没有创新只有克隆,那么这个节目很快会被另一种热潮挤下去,而且生存的几率很小。娱乐节目要有出路,只有刨出自己的品牌,树立~个健康正确的审美观,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获得稳定的收视率,才能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节目类型生存下来。人们寄希望于那些坚守自我个性风格,坚定娱乐文化品格、坚持受众利益优先的“财智”兼备的优秀综艺娱乐节目更多地出现在中国内地的电视荧屏上。这方是观众真正的审美呼唤和收视需求。

比较成功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总是在决定做节目之前都要进行科学的市场调查,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目标市场定位非常明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从以前的没有竞争意识到现在的争夺观众,争夺收视市场,再到节目的品牌化运作,这些变革的实质,就是一场面对媒介市场财富这块大蛋糕的综合实力的较量。如今,包括综艺娱乐节目在内,讨论电视节目品牌的话题非常热,大家都

认识列在一个日趋繁荣的媒介文化产品市场上,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自主创意:不能只学别人的,而是重在引入先进理念,多思考如何自我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的广大观众才能欣赏到合乎自己口味的综艺娱乐节目。

走平民化路线: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动传

播。

综艺娱乐 第6篇

郭 梁

少儿节目《快乐大巴》剧照

一、《快乐大巴》栏目概况

《快乐大巴》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一档原创栏目,于2008年9月22日开播,栏目将参与选手定位在学龄前后,主要是学龄前3-6岁之间的儿童。《快乐大巴》是广大少年儿童展示自我、获得快乐、实现梦想的舞台。儿童可以在“大巴车”里唱歌、跳舞、表演曲艺,和主持人进行有趣的交谈和游戏,选手们在节目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在谈话和游戏中增长日常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在亲子表演中感受亲情的暖意,在抢玩具中体会快乐的意义。《快乐大巴》栏目于每周五21∶00在CCTV-14首播,每期节目时长约50分钟,节目的口号是“快乐大巴,呜吧吧吧!”

二、《快乐大巴》栏目形式

《快乐大巴》是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的一次小聚集,每期都邀请三位嘉宾主持人到节目中做客,是儿童和主持人们亲密接触,交流交往最好的平台。

新版中加入“快乐加油站”又使得嘉宾成员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增强栏目交往能力。栏目主要分为四个环节,随着节目的发展和编排,环节也变化了多次,并不断的调整,目前比较固定的环节是:

“来吧”环节(旧版为“唱吧”):参加节目的小乘客们一一展示自己的才艺,并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各种有趣的问题,有的小乘客还会去调侃主持人,制造出幽默、搞笑的效果和场面。现场观众通过选手的表现进行投票。

旧版“唱吧”环节:让小乘客们自行选择与嘉宾主持人成为搭档,和主持人配合玩有趣的游戏。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得到快乐,还能获得体力和脑力等方面的发展。新版此环节取消。

“秀吧”环节(旧版为“乐吧”):小乘客家庭秀的时间,参加节目的小乘客们邀请自己的父母、祖辈、兄弟姐妹、老师、伙伴等一起表演节目。

“玩吧”环节:选手们开始抢玩具,除了小乘客们通过自己在前三个环节的表现赢得的时间外,还有自己亲友团通过“骑牛”的方式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改版后此部分以电话连线和现场骑士团的方式来进行抢玩具,增加了栏目的互动性。

三、《快乐大巴》栏目内容及特点

(一)娱乐综艺性:室内真人秀元素综合体

《快乐大巴》是典型的综合性的少儿真人秀节目,它把游戏、纪录、访谈、竞赛、才艺展示、家庭参与等真人表演展示元素巧妙地融入整个节目当中,节目中将各种娱乐元素运用得异常完美:节目第一环节主要是访谈和才艺展示元素的体现,话题幽默搞笑但不低俗,主持人对谈论话题的把控力强,谈话气氛融洽,即使是主持人和选手相互“开涮”也都保持在和谐、欢乐的情境之内,不会将谈话引向媚俗化;才艺展示中,参与节目的小乘客可以将自己准备好的歌曲、舞蹈、武术、绕口令等各种才艺和特长展示给大家。无论是参与选手和嘉宾主持人配合游戏还是“抢玩具”环节,都突出了儿童在游戏当中的参与性以及游戏带给儿童的快乐。其中第二环节的游戏带有一定的竞争性质和竞赛元素。第三环节是家庭参与元素的体现,观众通过欣赏被节目中称为“乘客团”的家庭组合表演,可以看到不同家庭所展现的不同魅力,从侧面了解那些小乘客们平时生活的环境。节目录制中发生的大部分有趣的事情都被“零”处理地搬到电视荧屏上,参与节目的小乘客们可以在节目的舞台上,自由活动、搞怪,童言无忌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收视感受。

(二)少儿本位性:一切以儿童为纲

栏目组给参与节目的选手制造了一个很大的展现自我的空间,小乘客们所有的合理需求在节目中都得到了满足,编创人员只给小乘客们一个大范围的限定,其它具体活动都由儿童自己决定。做到了一切以儿童为主角,小乘客是快乐大巴车里的主人。这样既能消除儿童在台上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又能使节目带出意想不到的搞笑状况,提高节目的娱乐性。

比如有一期节目中一位小乘客演唱《拨浪鼓》,由于年龄小,驾驭能力有限,在演唱时没有和乐队的演奏合上拍,使得她一直认为少唱了一段,音乐结束后要求继续演唱,主持人并没有阻止,节目播出时也没有截取画面,让儿童继续唱下去,直到唱满意为止。主持人黄炜夸张的说“唱了40多遍”。

(三)寓教于乐性:注重教、学、玩、乐的有机结合

“寓教于乐”在快乐大巴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儿童通过快乐大巴在玩中乐、玩中学、乐中学,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将教育、玩耍和快乐三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大程度上满足儿童观看节目的需求,也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和品位。

当小选手在表演唱歌时,歌曲的歌词提到一些事物时,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图片、卡通等画面,从而让小观众们能够更为形象的认识这些事物。当小选手在表演舞蹈时,屏幕下方会以字幕形式展现与当前舞蹈相关的基本概况和信息,如:蒙古舞、印度舞、芭蕾舞等舞蹈种类的基本知识,通过图画、字幕等手段使教、玩、乐三者的结合得到优良的体现。

比如有一期节目主持人在同蒙古族的小选手聊天时,启发小选手了解和学习关于我国民族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歌曲《爱我中华》来巩固引发出的知识,也使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小观众们对得到的民族知识变得更加深刻。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在轻松快乐地聊天过程中,完美地展现了节目的教育功能。

还有一期节目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问一位3岁的选手:“爸爸去哪了?”选手答:“上青岛(出差)了。”“青岛在哪儿?”“就是海边。”这简单的对话,就将青岛是一个海边的城市这一知识“教”给了电视机前的儿童们,节目将少儿电视节目“寓教于乐”的功能自然地发挥出来了。还有很多讨论话题,都对儿童增长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教、玩、乐的有机结合还体现在节目的游戏环节中,栏目组在“来吧”环节中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游戏:大屏幕给出一组各种水果蔬菜的价格表,让小乘客们在主持人的语言指导和配合下找出能更快达到规定的目标价格的水果和蔬菜,这些蔬果中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桃子、黄瓜,也有不常见的桑葚。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龄前儿童认识更多的事物,提高他们认知和分辨的能力。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四)创新性:节目内容常变常新

随着节目的关注度不断的提高,节目的内容也要不断的调整来满足广大观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主要变化在游戏的项目上,因为长时间让大小朋友玩同一个游戏,会失去新鲜感,观众也会产生收视疲劳。节目在游戏项目的开发上很有创意,到目前为止节目让孩子们和嘉宾主持人玩过垒积木、投篮、正话反说、颠乒乓球、呼啦圈、猜歌曲、接歌、蒙眼辨认、数字球计算、蔬果价格选择、给主持人穿衣服等互动性、合作性强的游戏,这些游戏,既满足了儿童游戏的趣味需求,又提高了儿童的知识储备和动手技能。

《快乐大巴》在春节、六一期间推出了特别节目。把一些曾经在栏目舞台上表演时留下深刻印象的选手再次请到节目中,回馈这些优秀的小选手,同时也能更大程度地满足老观众的需求。而这些优秀的小选手精彩的表演,以及栏目组对各个环节精心的设计,烘托节日的热闹氛围,能够获得更多的新观众的青睐,从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节目内容只有常变常新,才能使节目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四、《快乐大巴》的包装特色

《快乐大巴》栏目中的各版块、各环节、各组成部分的设置都与栏目的定位相吻合,每时每刻体现着栏目关于“大巴”的品牌形象。

(一)乘务长、乘务员、乘客与快乐加油站

这一包装形式是栏目最大的特色,也是最能体现“大巴”品牌形象的方式。一辆大巴车要正常运营和通行,乘务长、乘务员、乘客和加油站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快乐大巴》栏目将这些要素与栏目的要素联系起来,一一对应:乘务长(常驻主持人黄炜)、乘务员(嘉宾主持人)、乘客(栏目的主角小选手们)、加油站(主持人、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嘉宾席),节目中嘉宾席的嘉宾们要帮助小乘客们实现梦想和愿望,在小乘客们驶向终点的道路上,起到“加油”的作用。

使用这种包装手法,使得节目各个基本要素在称谓上显得更为新颖,让观众摒弃了旧俗的称呼方式,带来一个全新的感受。

(二)视频、音频包装

无论是栏目标识、还是片头、片花、节目预告片及片尾,画面拍摄和制作以及剪辑风格都是统一的,以大巴车或车轮为载体进行设计,画面亮丽、色彩丰富、剪辑节奏快。片头音乐在力度上由慢到快,模拟出一种汽车加大油门,大巴车欢快行驶的状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受;片尾曲以主持人重唱、合唱的形式呈现,旋律优美、节奏欢快,悦耳动听,朗朗上口。

整个栏目的视频、音频设计都围绕大巴车这一具象为核心,使用动感的画面、欢快的音乐,使具象承载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三)演播室设计

《快乐大巴》栏目的编创者们在演播室的设计上可谓是精心布置,使演播室俨然成为一个充满儿童气息的时尚乐园。再加上一系列特效,节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奇幻、卡通、童话般的世界。

改版后的演播室去掉了大屏幕,背景变成了一辆庞大的大巴车,七彩风铃乐队所处的位置设计成了一个两层楼高的候车厅,演员活动区以路边的景色为依托,景色中的树木、石块,在丰富画面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当作座位和表演道具。这种设计方式在不失童话、奇幻效果的基础上,自然流畅地突出了“快乐大巴”的品牌形象。

(四)字幕设计

以紫色、绿色泡泡造型为背景的字幕,秉承了栏目营造梦幻、绚丽色彩的画面整体效果,与演播室的设计形成统一。歌曲的歌词以及谈话中提到的事物,屏幕上会显示相应的图片、卡通形象等,提高儿童的识别度。改版后的字幕设计更体现出了“大巴”的品牌形象,人名、关键点字幕和歌曲歌词都以卡通大巴车引出的框框以及车厢呈现,节目串联单字幕以六个车轮组成的“集装箱”来表现。在聊天以及节目录制过程中,根据语言和演出出现的状况及情感,卡通大巴车还会以不同的表情状态辅助节目顺利进展,增加节目的可视性。

结语

《快乐大巴》栏目,以大巴车为载体,将乘务长、乘务员和小乘客等专有的称谓在少儿节目中使用,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气息。节目的口号“快乐大巴,呜吧吧吧”形象、生动、好记,容易吸引小观众的关注。精心设计的栏目各个环节、卡通般的节目录制现场、以儿童为主角的栏目创作理念,通过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游戏、多彩的表演将访谈脱口、益智竞赛、才艺表演、人际关系、家庭互动、游戏比拼等娱乐元素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新的综合娱乐形式。

《快乐大巴》将少儿节目寓教于乐的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满足了广大少年儿童业余生活中消遣娱乐的需求,又满足了他们获得知识的欲望,给当前发展略显滞后的少儿电视节目增添了活力,为少儿节目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样本。

电视综艺的深娱乐转型趋势 第7篇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已经蓬勃发展了20多年。在这期间, 虽然既有精品力作也有文化垃圾, 但总是围绕着“娱乐”二字进行探索。因为娱乐不仅是电视的本质属性之一, 也是人的内在需要。然而遗憾的是, 由于部分电视从业人员和观众对娱乐的误读、误用和滥用, 导致电视综艺中的娱乐异化, 形成了以感官刺激、表层“逗乐”为标准的泛娱乐化生产模式。

这种局面显然不能持久。一方面, 模仿克隆的同质化竞争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媒体的收视格局;另一方面, 这种低层次的娱乐内容虽然可能轰动一时, 却很难长久地留住观众。因此, 面对此种局面, 广电总局颁布了“限娱令”。引发了电视综艺制作人员对娱乐的深度思考, “娱乐的本性是什么, 如何以新的方式诠释娱乐, 赋予电视综艺新的精神气质”成了电视综艺制作传播的焦点话题。

事实上, 娱乐的本性并不是单一的结构。美学家李泽厚曾分析过美感产生的阶段和层次:首先是悦耳悦目, 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层次是悦志悦神。按着这种审美的视点来观照电视综艺的娱乐性,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浅层娱乐”和“深层娱乐”。浅层娱乐是帮助观众“逃避”:以娱乐为手段, 帮助观众逃避现实, 调节世俗心理。对于观众而言, 这种娱乐表现为感官的刺激, 追求的是娱乐的形式美。深层娱乐则是帮助观众“升华”:以娱乐为目的, 帮助观众认清现实, 寻获心理慰藉。对于观众来说, 这种娱乐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如果说浅层娱乐只是让观众哈哈大笑忘却了现实烦恼, 那么深层娱乐则是在浅层娱乐的基础上, 使观众对于综艺中的娱乐产生了想象与思辨, 从而摆脱束缚获得了解脱。所以, 深层娱乐是今后电视综艺转型的必然趋势, 它不仅仅满足于浅层的直观感受, 还能在直观感受之后产生丰富的想象、智慧的参与和自我的判断。例如, 深圳卫视的《年代秀》, 作为国内首档“代际互动”综艺秀, 该节目围绕“青春”的往事回忆“不同年代”的转述空间, 置换了电视竞技的纯娱乐表达形态, 消解了浅层的电视娱乐结构, 最后不仅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赞誉, 也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认可。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就评价该节目“充分而又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发展传承, 有历史厚重感。”[1]

这类节目的成功使得电视综艺终于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从过去“悦耳悦目”的逗乐层面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深层次过渡转变。通过真、善、美本身的魅力去拨动大众的心意和神志之弦, 给观众以充实而非肤浅的喜悦。这一观点同样也可以在最近热播的《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节目中得到验证。

二、深层次娱乐节目的实践范本

《奔跑吧兄弟》并不是第一个自韩国引进的真人秀综艺节目, 但是自去年10月开播以来, 它的收视一路飙至首位。今年第二季5月份卫视的晚间收视率更是高达4.526%, 占了市场份额的14.92%, 是其他节目的两到三倍之多。《极限挑战》虽然目前只播出了两期, 但是首播便获得了1.191%的好成绩, 并且好评不断。

在感叹该节目惊人的收视和对其他节目碾压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思考《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在娱乐内涵上的深入挖掘。作为深娱乐节目形态的成功范本, 如何使得节目成员的真实情感流露其中, 造就不矫揉造作的美感来契合当下观众渴望真善美的普遍心理, 笔者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选择意义深远的节目主题, 彰显娱乐的正面价值

一档综艺节目受欢迎的程度一定与该节目所选取的主题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因为主题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节目中心思想的表达, 微观层面影响成员的选择、环节的设置等等, 宏观层面则是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效应等。因此, 有意义的主题是节目的必要条件, 它是节目的灵魂与核心, 只有准确把握观众品位, 准确立意的节目才能取得良好的收视率。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部分人处于激烈的竞争, 不停地向前奔跑的状态。《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的节目主题就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作为真人秀节目真实地展现了明星嘉宾们在游戏竞技中所遭遇的各种情境, 有顺利有艰难有阻碍有突破, 这与人们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其实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但是不管结果如何, 每个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不停地向前奔跑, 探寻未知。可以说节目中的许多情境都“将观众的目光从娱乐至上拉回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步主题。

(二) 设置激发天性的有趣游戏, 映射生存的娱乐状态

游戏是当今电视综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虽然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果, 但必须是建立在“真”的基石上展开的。节目中人的行为是否真实可信?不符合节目规则或者失败行为是否得到足够惩罚?这些都是衡量一档节目真实性的标准。德国美学家席勒说:“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 他才游戏, 只有当人游戏时, 他才是完整的人。”[2]从这个角度说, 游戏可以在无形中激发参与者的天性, 让观众看到他们真实地反映。《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中的游戏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结合, 节目中的参与者伴随着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面对竞争做出的都是本能的反应。例如, 李晨在游戏进入到瓶颈阶段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的吼上一句“我们打一架吧”, 试图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扭转局面, 这与他本身良好的体质优势是分不开的, 所以观众在观看的时候特别能理解他这么说的缘由而不会将他认为是“暴力者”。

另一方面,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电视综艺本身就是游戏。观众在观看“跑男”、“极限”的时候其实也看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辛苦与不易, 联想到了自己的生存状态。这种虚拟的活动映射了部分的现实, 通过娱乐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能使普通观众清除或逐步化解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经历、体验和情感, 实现对产生烦恼的现实世界的超越, 并体验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异乎寻常的理想生活。

(三) 剧情化的故事内容, 开启电视综艺的大片时代

回顾国内以往的电视综艺, 大多都是以明星或素人聊天、游戏、竞技的模式为主。但是随着综艺节目的发展, 这种单纯的1+1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 而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综艺节目更受到观众的喜爱。具有剧情化的综艺节目将娱乐置换为一个故事, 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部影片中, 对于故事的代入和参与会更深刻, 进而引发关于自身的一系列思考。设置悬念, 强化故事情节, “讲故事”并且把“故事讲好”吸引观众的目光成了广大电视节目制作者自觉选择的制作理念, 也成了电视事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奔跑吧兄弟》深谙此点, 在一般的综艺元素基础上, 如同电影电视剧一样, 擅长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设置节目框架, 推动节目进程, 表现娱乐元素, 传递娱乐信息。《极限挑战》更是在节目特点上就将自身定位为“剧情式综艺”。首先, 每期节目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 像“跑男”第二季的第一期就“真假雅典娜”这个主题展开了以范冰冰为首的一队与和以anglebaby为首的一队的对抗, 将很多观众都带回到了圣斗士星矢的童年时代。极限的第一期主题是“追逐时间”, 嘉宾与有限的一个小时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激烈竞争。虽然这些情节都是节目组安插上去的一个对决理由, 但通过这个故事主题可以将几个大板块的游戏串起来, 令节目更具有完整性, 而且对观众来说能有很强的代入感。其次, 节目会根据每个艺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为其找到相应的定位, 在实际剪辑编排的时候将其个人特点进行放大。这样一来, 综艺节目中的艺人如同电视剧中的人物一样有了自己饱满的形象。例如, 李晨“大黑牛”的外号强调了他强壮、实诚、无害的个人性格, 与韩版《Running man》中金钟国的“老虎”形象区别开来, 也解释了李晨为什么会成为同伴们最有依赖感和安全感的选择。《极限挑战》虽然只播出了两期, 但是人物自身所带的角色属性还是比较清晰的。孙红雷是负责秀死缠烂打的, 黄渤是负责秀腹黑的, 黄磊是负责秀谋略的, “小猪”是负责秀耍宝搞怪的, 王迅是负责秀低智商的, 张艺兴是负责秀呆萌的。最后, 节目在剪辑中更是采用电影化的叙事手段, 正叙、插叙、闪回、设置悬念等, 让画面故事性和可看性更强。“跑男”经常会运用平行式的剪辑方式来辅助故事的展开, 让观众成为唯一统揽全局的知情人, 这一点也是电影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三、电视综艺“深娱乐”的挖掘方向

泛综艺的电视时代里, 一档新的综艺节目如果想要突围, 不仅要沿袭观众已经习惯的公式之外, 还需要巧妙地在观众原有的期待心理上大胆创新。罗伯特·瓦尔肖曾指出:“首创新只有在这样的程度上, 亦即当它加强了所期待的体验而不是完全改变它是才是最受欢迎的。”[3]《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节目在国内电视界的启示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把握住了电视综艺制胜的传统法宝, 还创新地深化了娱乐的内涵。这种深层次综艺形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 早在先前的电视节目中就有尝试。例如, 前文中提到过的《我是歌手》《年代秀》等, 只是到了近期的《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极限挑战》这里越发成熟并再一次验证了它的必然趋势。那么, 如何生产深层次的电视综艺, 从这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经验来看,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 独特化的景观呈现

景观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 它的概念已经涉及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说的景观可以是优美的自然风光, 也可以是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传奇故事, 故事中曲折离奇的情节、悲欢离合的场景等等。它的最终目的是让观众因这些独特化的景观呈现而看到他从未看到过的, 感受他从未感受过的, 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

最近正在播出的《花儿与少年》和《极限挑战》收获巨大关注, 虽然画风不同, 但都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震撼, 对观众所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的节目更强烈更深刻。且不说《花儿与少年》的节目内容, 就是单单把里面的各路景观挑选出来也够普通观众大饱眼福了。《参考消息》在“观察中国”版刊发文章《“花儿与少年”展示西班牙魅力》中写道“花儿与少年这档节目非常有益于向中国中产阶级游客宣传西班牙形象, 具有政府广告无法达到的效果”。可见高格调的国外美景为观众呈现的是一顿视觉大餐, 刺激了多少人“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的冲动。《极限挑战》则注重把眼光放远, 瞄准了社会化的独特景观。据节目组介绍, 希望做出一档反映“平凡的男人们”突破自我的户外励志综艺节目这个灵感源于策划时大家讨论到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 一致认为压力最大的就是男人, 尤其是过了而立之年的男人, 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担子。所以, 在节目中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到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面对的压力。例如, 老男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和小鲜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苦恼。但如果节目只是做到了反映现实这个层面, 那它离成功还相差甚远。《极限挑战》给观众呈现的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男人们面对压力明明已经接近极限但是仍不惧挑战。面对再大的难关, 只要有心有力, 也会因为雄心而突破挑战。至此, 电视所呈现的独特景观已经可以说是观众了解现实社会各个阶层真实状态的一个绝佳窗口了。

(二) 直观化的个性碰撞

节目中的人物是整个故事的主体和观众观看的客体, 是一切综艺得以实现的执行者。深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应该尽量表现人物的原生态, 尽量减少刻意的包装, 而是通过其他元素让人物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展示不同的个性, 以此来保证节目内容的真实自然。像《爸爸去哪儿》中五位老爸迥然不同的性格自然构成了不同的育儿方式。

综艺节目在选择嘉宾这方面, 重要的是选择差异化的人物来参与节目, 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只需要设置不同的任务、游戏来暴露他们的本真性格, 让其寻找自我就够了, 不需要刻意地去编写剧本, 让嘉宾去“演”剧本中的人物。这一点在《花儿与少年》这个节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节目刚播出就引来了观众关于花少成员性格的各种声音:某某某的负能量、某某某的公主病以及成员之间的互撕等。但是, 随着节目的播出, 观众慢慢理解了恰恰是因为真实和可爱, 他们的这些小缺点才会显露在镜头面前, 每个人物的个性特点越趋饱满。试想:一群陌生人出远门, 一切未知, 怎么可能每天一团和气呢?重要的是对于节目导演而言, 如何“表达真实”。

直观化的人物个性, 给观众的是全景式的视点, 可以一览众人品相。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解码能力较弱的观众来说, 至少他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性情同路人, 由此喜爱上某种性格的艺人;对于解码能力较强的观众来说, 他甚至可以领悟到“个性虽不同, 仍可共处”的处事理念。所以, 这种性格的直观碰撞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深度的思考, 一种深度的娱乐。

(三) 情感化的叙事表达

细节描绘、悬念制作、情节跌宕、情境再现是电视综艺节目中叙事的基本手段。在深娱乐化的电视综艺中, 除去这些基本的叙事元素外, 对故事进行叙事的时候, 还必须融入情感化的叙事表达, 制作者应该带着一种情感来进行表达。这个情感的基调就来源于节目主题的选择与敲定。

综艺节目的高收视离不开“接地气”的热点取材, 但好口碑的获得更需要“近人心”的相处之道。这个相处之道是节目制作者于观众之间的相处之道, 不管你故事讲得再好, 你只有走进观众的内心才能让他们记住你。《花儿与少年》第二季的成功有一部分要归结于文案, 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得出如果没有文案赋予的探讨人生的“灵魂”, 可能这个节目只是一个乱哄哄的明星旅行记而已。花少的撰稿人吴梦知一直承认人生的残酷性, 但是比起这个残酷她内心深处更相信真、善、美。她曾经说:“因为这代表信任, 相信每个人物都会有真善美的呈现, 相信会是一趟美好的行程, 会发生美好的故事。而事实证明, 这个相信是好的。” (1) 正是她带着自身这种直面真实相信美好的情怀来叙述了花少故事, 所以才能走进了大批观众的内心。

(四) 哲学化的精神升华

电视综艺节目虽然可以凭借某一方面的艺术特色吸引观众, 但要想在社会大众中引发广泛、深刻的影响, 还必须丰富娱乐的内涵。艺术存在的价值, 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 或者说它给我们提供了感受生活的新方式和新角度, 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新的意义。这个价值与娱乐的哲学内涵是一致的。哲学层面的娱乐性是一个事物对于接受者所产生的心理冲击、心理共振, 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一种性质。因此, 今后电视综艺的发展一定是从娱乐朝着审美的高度发展的, 更多地注入真情、体验元素和互动交流, 更加注重节目的文化品质和美学追求。

《奔跑吧兄弟》《花儿与少年》《极限挑战》等时下一系列节目成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顺应并把握住了电视综艺深娱乐化的趋势。这类的电视综艺节目往往给观众留足了思考或想象空间, 虽然不一定是理性的思考, 但是在看到节目的某一瞬间一定是引起了共鸣并产生感性顿悟, 能够勾起他们的感性回味供其反复品位。这就使得电视综艺在“悦耳悦目”之外进入到了“悦心悦意”、“悦神悦志”的层次, 使电视综艺节目本身具有了更多的韵味。

摘要:综艺节目的火热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能够杀出重围, 拔得头筹的综艺节目却屈指可数。公认的现象级节目能够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并非偶然, 深娱乐是电视综艺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时下热播的《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为案例, 同时结合其他深娱乐节目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 阐明了这些节目是如何实现深娱乐获得成功的。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了深娱乐的挖掘方向, 为今后电视综艺朝深娱乐转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深娱乐,电视综艺,趋势,节目创新,受众

参考文献

[1]韩露.限娱政策下娱乐节目的调整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席勒 (德) .美育书简[M].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90.

[3]罗伯特·瓦尔肖.直接的体验[Z].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M].周传基, 周环, 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41.

[4]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9.

[5]王憬晶.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6]尼尔·波兹曼 (美) .娱乐至死[M].章艳,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7]安德鲁·古德温 (英) .电视的真相[M].魏礼庆, 王丽丽, 译.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2001.

[8]朱礼庆.娱乐的本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9]赖黎捷.媒体奇观视域下的中国电视娱乐文化转型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3.

从《变形计》浅析中国综艺娱乐节目 第8篇

一、我国综艺节目的现阶段状况

我国现阶段的综艺娱乐节目大致可分为五类:综艺类节目、游戏类节目、益智类节目、选秀类节目以及真人秀类节目。面对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 人们少有的娱乐项目变成了看电视, 各大电视台、媒体认识到这一现象, 并多方位推出各种综艺娱乐节目。在2006年, 有报告曾经对综艺娱乐节目进行了剖析和界定, 对于综艺娱乐节目市场的新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并揭晓了综艺娱乐节目收视比重达到7.4%, 报告还指出, 综艺娱乐节目发展迅猛, 市场日渐庞大。近年来,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经济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建设, 而文化的建设必然会促进娱乐项目的发展, 为满足观众的需求, 综艺娱乐节目普遍增多也成为一个必然的现象。

二、从《变形计》看中国综艺节目现阶段走向

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发布限娱令以来, 娱乐节目被封杀许多, 而《变形计》自从2006年播出以来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并获得《新周刊》2006年度中国电视创意大奖, 是什么能够让它在如此之多的综艺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许多综艺娱乐节目依靠着娱乐、搞笑来吸引观众眼球, 而《变形计》则恰恰相反, 它所依靠的是人们对亲情的反思, 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来获得观众的共鸣。在中国, 综艺娱乐节目不缺乏娱乐, 缺少的是反思, 而《变形计》就是这样一个引人反思的节目。许多节目都认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才是观众最关心的, 于是有了各种“扶不扶”、“虎爸虎妈”、名人出轨、名人离婚等等各种热议话题, 但是他们都忽略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点——亲情与教育。在这种大背景下, 湖南卫视率先发现这一问题, 推出综艺电视节目《变形计》, 并且于2013年推出大型亲子类型节目《爸爸去哪儿》,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 湖南卫视从之前纯粹的娱乐到今天的情感化道路有了巨大的改变, 其中选用真人秀节目更是取得成功的一个很大因素, 虽然这些并不完美, 并且节目的嘉宾些许会有表演的成分, 但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应当存在不足之处, 留给未来的年轻人来解决。

三、现阶段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006年之后娱乐节目普遍曾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 诞生了一系列包括《变形计》在内的诸多综艺娱乐节目, 然而令观众失望的是, 各种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平与内容良莠不齐, 节目低俗化非常明显, 亟待解决。首先, 用美女吸引观众眼球, 各种美女主持、美女嘉宾充斥着各个电视台的头版头条, 而且穿着打扮不宜少年儿童观看。其次, 节目华丽的外表与实质表里不一, 电视台斥巨资给节目打造出精妙绝伦的外衣, 其内容让观众大呼失望, 没有情感的表露, 更没有激动人心的画面, 着实浪费一身“华丽的外衣”。最后, 节目为了迎合观众, 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节目中各种出糗, 各种恶搞, 拿名人开涮, 甚至主持人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媚俗, 这一方面反映出节目本身的制作水准, 同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主持人素质的低下。并且, 模仿跟风现象依旧存在, 节目本身的创意点不多, 许多好的想法与创意都是学习其他国家的甚至还有购买其他国家的版权, 这就出现了观众打开电视, 映入眼帘的东西大体一致, 毫无创意, 使观众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审美疲劳, 降低了节目的趣味性。此外, 为提高节目的赞助收入, 植入广告过多, 于是就有观众吐槽, 看的到底是娱乐节目还是广告。其实, 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综艺节目, 而且电影电视剧普遍存在, 这点值得管理部门慎重处理。

四、正确定位好娱乐发展目标, 解决相应措施

1. 找准节目定位, 增强节目内涵。

对综艺娱乐节目定位好一个好的方向, 到底是走娱乐路线还是走情感路线, 明确自己节目的目标, 找到节目总体路线。增强节目实质性内容, 让节目不再一味的娱乐观众, 不再为迎合观众而出节目, 让观众从节目中感悟情感, 感悟正能量。正如《变形计》, 它正是从亲情的角度出发, 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让观众融入其中, 感受其中的正能量。

2. 注重艺术创新, 发展特色节目。

俗话说:创新是进步的源泉,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诚然, 没有观众喜欢看一成不变的节目, 节目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内容, 用全新的表现形式吸引观众眼球。《变形计》从最开始变形一个星期, 到如今的一个月, 从之前的子女独自变形, 到现在的父子、母子、父女一起变形, 无不体现出节目的推陈出新。娱乐也是一种艺术, 艺术需要创新。

3. 提高主持人、嘉宾节目素质, 营造健康节目环境。

针对现如今主持人、嘉宾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 必然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 一个好的节目必然有一个好的主持人, 主持人的职业素养也会影响节目的收视水平, 而管理部门所需要做的是发现人才, 培养人才, 推出人才。当然, 这也需要现在的年轻人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增强内在软实力。

4. 提高社会责任感, 以实质服务观众。

面对现代社会主义建设, 要遵从党的领导, 服从国家广电总局的安排, 不低俗, 不媚俗, 服务观众, 服务人民,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结语

电视综艺节目必然会在未来的道路越走越远, 未来必定会有许多具有趣味性节目出现在观众的视野, 而内容的实质性也必然会成为未来娱乐发展的走向, 正如《变形计》一样, 情感与娱乐并存, 机遇与挑战共在, 这就需要未来的年轻人面对挑战, 迎接成功。

参考文献

[1]鲁佑文.《广播电视节目营销》.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

综艺娱乐 第9篇

到剧场里亲身感受过话剧表演的人, 会有一种真切的感觉——面对现场的观众, 演员那种游刃有余的表演状态令人叹服。在这样的状态中, 演员可以从自己的角色中跳进跳出, 一方面演绎着剧本所赋予角色的内涵, 另一方面又可以与现场的观众进行心灵的沟通, 从观众对于自己角色表演的反馈中及时进行修正和延伸, 以期达到角色内涵的充分展示, 最终完成一个具体角色的塑造。

如果说演员是凭借“当众孤独”塑造角色的话, 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则是利用它来更好地和节目的本质相契合, 传递着节目编导的节目构思理念。那么, 在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当中, 主持人面对观众的状态和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有着类似的语境, 只不过是节目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的交流更为直接和感性。

尽管都是在舞台上, 尽管都是有声语言艺术, 但是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工作。关键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怎样有机地吸收这其中的精华, 为己所用。

“当众孤独”的理论依据和把握

身份感的把握:真实的人, 真实的个性。

关于身份感的把握, 这里涉及身份这个概念。从社会的角度观察, 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 都会有自己的一份谋生手段, 这便是人的身份;并且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 这是因为一个人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中, 所面临的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网络, 由此也就赋予了其各种各样的角色, 比如一位男士可能会有这样的角色:父亲、儿子、女婿、丈夫等, 在这样的情景中, 角色便会给人带来一种规定的行为规范和心理状态。身份给人们以身份感, 而角色则是一种特殊身份的体现, 同样也会给人们一种短时间的身份感。由这二者相互结合, 构成了一个普通人复杂的个性表现状态。

对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来说, 有一个对于身份和身份感的认识和深刻感受, 是促成其主持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当今的综艺娱乐节目呈现形式多样, 节目中的情景变换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 这便为此类节目的主持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职业要求。以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早期的节目中, 主持人的台词大多都充满了昂扬激越的色彩, 这样的语境下, 主持人表达的语体基本上是朗诵体, 而主持人的职业定位又给他们规定了要有“说”的语言格式。这种情景中, 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所体现的主要是说和朗诵所带来的一种角色的变化。比如晚会进行中对于先进人物和新闻人物的采访, 需要的是口语体的语言风格;那时的身份基本就是主持人, 所以对于身份和身份感的感受几乎是重叠的。

在这里, 需要指出的是, 身份和身份感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又有所区别。从总体上看, 身份具有客观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身份是很难改变的, 比如主持人, 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 尽管他 (她) 曾经有过片段的角色的扮演, 但是观众还是没有改变心目中主持人的定位。而身份感则不同, 它本质上属于主观感受。也就是说, 一个人可以只有一个身份, 但是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身份感的体验, 这样的状态正是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

由于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有着内容丰富、跳跃性大等特点, 给节目主持人提出了很高的对于现场的把握和掌控的能力。这其中, 十分关键的是要不停地转换自己的身份或者是角色, 以便更巧妙地连接节目的各个环节, 在某个环节中更密切地把某些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共鸣。比如:天津电视台的《津夜嘉年华》、中央电视台的《咏乐汇》中主持人的展示, 就是很有力的说明。《津夜嘉年华》中经常会邀请影视演员来谈自己的演艺经历, 其中还会播放其曾经出演角色的影视剧片段。为了营造更加融洽的气氛, 节目中会先请演员演绎一个精彩片段, 然后会让主持人再表演一次, 此时的主持人需要迅速转换自己的身份, 进入一种全新的“当众孤独”状态, 而这个时候也是观众对于节目主持人主持能力的评判。能否积极及时地调动自己对于需要演绎的角色的认识感觉和使自己处于一种变身为角色的状态, 是衡量主持人“当众孤独”能力的标准。该节目的主持人李彬和刘刚都曾经有过精彩的表演。他们有的是和演员搭档、有的是一个人单帮, 都表现出较为高超的对于身份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再比如在《咏乐汇》中, 除去李咏外, 还有两位潜在的主持人, 那就是有着多种作用的“小二”、“大勺”, 这两个人看似很搞笑, 好像没有主持人重要, 实则是非常有分量的角色, 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当众孤独”的能力更是让人感叹。他们的定位在模拟所邀请嘉宾的故事人物、厨房师傅以及潜在主持人的身份之间迅速转换, 体现出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对身份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他们在节目中凭借身份的转换在现实和虚幻中把握节目的节奏, 对观众同样起着一份引领的作用。

真实的人, 可以有虚拟的多种身份的展示。而对于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来说, 职业的规范要求他们要有意识地磨炼对于不同身份感的揣摩、理解和表现。他们有真实的自我, 而为了节目的成功, 必须有将真实的自我和节目中转化了的“他我”自如转变的功力。

“出境”和“入境”的把握:把握分寸的艺术。

“当众孤独”的内在特质中, “出”和“入”是两个关键的因素。具体讲就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对于两个或者是多个身份感或是角色的感受和表现。这一点在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像文艺类的晚会, 主持人的身份定位是一个节目的引领者和掌控者。而由于晚会的整体需要, 有时安排主持人参与到小品或是别的节目中, 这便有了角色的扮演活动, 实质上也是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节目语境下, 主持人的“出”和“入”的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持人此时必须立刻中断自己作为主持人的思路, 迅速融入节目的特定角色当中去。而这个过程中出境和入境的速度和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方面有过演艺经历的节目主持人表现出了良好的控制能力,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倪萍、王刚、叶惠贤等, 都曾经有过做演员的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 伴随角色的变换而自如转换, 而观众也在这种转换中感悟到了他们的风采和魅力。比如倪萍的那段著名的“天气预报”, 至今还是人们为之叹服的佳作。

而相比之下, 一些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学生遇到这样的情景时, 往往有些尴尬。“出”和“入”生涩, 分寸把握得不太准确, 不仅自己感觉别扭, 观众也颇有微词。

“当众孤独”的生成和培养

“当众孤独”的生成实质上是指主持人对于自己职业身份以外的各种社会角色的一种感悟。

由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对“当众孤独”的把握, 很自然地联想到如何培养此种能力的问题。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 高等院校仍然是最重要的基地。而目前多数的播音主持专业还没有开设体系较为完整、针对性较强的有关表演训练的课程, 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关于主持人表演训练的话题, 笔者有幸和一位资深播音名家有过交流。他很有感触地回忆起他年轻时初学播音的一些经历。其中, 有一次经历让笔者感受颇深。那时, 他跟随播音前辈齐越老师学习播音, 在实际的训练中有一项内容就是编排演出小型的话剧, 他饶有兴趣地回忆起当时他们演出的剧目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感觉经过这样的训练颇有收获。他说, 在实际的播音创作中, 稿件里有的地方需要播音员投入浓厚的情感, 如果有平时的训练做基础, 在用到的时候, 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 或是一两句话, 也可以让播音极富色彩。正所谓过了可以收, 而不够, 临阵磨枪是不现实的。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同是表演, 影视和主持有着本质的区别, 必须把握好这个原则, 才能更好地创造良好的效果。影视剧中的表演没有现场的观众, 演员是在一种完全自己设想的情景下和看不见的观众进行交流的, 而在综艺娱乐节目中, 主持人和观众的沟通, 一种是很直接地走进现场的观众, 还有一种是在规定的一个角色里以独白的方式或者类似独白的方式和观众交流, 后一种所需要的就是“当众孤独”的能力, 所以更多地观察和体味话剧演员在舞台上那种看似自我展示, 实则在细微之处用心地在和观众交流情感的能力, 对提高自己的主持能力当是颇有价值的途径。

“当众孤独”是有意识下的无意识, 一种看似不注意的注意, 一种看似忽略的重视, 一种微妙的互动, 一种淡然的关注。

对于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来说, “当众孤独”的能力是检验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同时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从曾经有过演员经历的主持人那里可以发现, 在综艺节目的主持活动中, 他们的表演技巧得到了巧妙的转化, 一部分变成了节目现场对于各个要素自如把握的能力, 另一部分转化成了在张力上略小于影视剧中的角色表演。

全民娱乐时代综艺节目的问题与不足 第10篇

1. 选秀节目耗巨资、规模化、赛区与网络联盟成为新特点

提到选秀节目, 当推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其连续几年蝉联内地综艺节目排行榜首, 收视率之高、影响之广, 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想唱就唱”其不限地域、不限唱法、不限外型及不设标准的多赛区、多赛制的全国范围内的海选, 使受众参与度极高。一时之间, 选秀节目迅速走红民间。随之而来, 选秀节目亦普遍呈现出规模化、赛区化与网络联盟的新特点, 且就其运作过程而言, 也可谓是耗巨资搭建平民娱乐平台。

2. 平民“K歌”节目走红引发节目集群化

2008年, 以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为代表的K歌节目继选秀节目后又掀起一场全民K歌运动, 为电视综艺节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K歌节目不同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造星选秀活动, 更为平民化、娱乐化, 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 在社会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随后各家卫视纷纷推出《谁敢来唱歌》 (江苏卫视) 、《爱唱才会赢》 (浙江卫视) 、《我是大评委》 (浙江卫视) 等节目, “K歌”节目呈现出集群化特征。

3.主持人变主持“群”使综艺更娱乐

综艺节目中出现了主持群, 即在节目中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具有不同特点的主持人按照不同分工和定位组合在一起。主持人担任司仪角色, 串连沟通节目的各个环节。在倡导“综艺性、娱乐性、观赏性”的全民娱乐时代, 主持群造成了综艺节目在主持上更娱乐、更新颖、更活泼的优势。例如贵州卫视推出的《今夜你最Q》、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等, 都采用了主持群, 相互插科打诨, 节目更新颖、更好看、更娱乐。

4.“时尚+综艺”成为主打, 电视与杂志抢滩市场

每天层出不穷的时尚新人、时尚新主张、时尚新亮点一直以来是各大时尚娱乐杂志争相抢发的最新动态。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也顺潮流而动, 使“时尚+综艺”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打, 如东方卫视推出的《天裁爱美丽》是一档季播类大型中国潮流时装原创节目, 每期邀请四位明星担当新锐设计师的模特, 被推荐的设计师在节目中表现当今时尚打扮创意, 吸引观众眼球。时尚元素的加入使电视与杂志抢滩市场。

纵观全民娱乐时代的综艺节目, 尽管搞得热热闹闹, 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1.形式粗糙, 内容低俗, 格调不高

综艺节目因其符合百姓民情、大众口味而占尽人和, 但格调不高、庸俗化、形式粗糙等明显弊病也确实存在。大众娱乐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 增加了收视率;另一方面因一味迎合大众, 搞笑、逗乐形式粗糙, 艺术格调比较低下。有的节目过于庸俗化, 以当众出丑、满堂尴尬来博取廉价的笑声。综艺节目的通俗一面是由其大众传媒的特质决定的, 但是通俗与庸俗、低俗有别, 其格调有待改进和提高。

2.一味追求收视率, 节目导向偏离

综艺节目往往追求排场, 在节目包装上不惜巨资投入, 奢华之风大行其道。有的大型文艺晚会制作费用达上千万元;有的节目常常请明星为嘉宾, 让明星在场上穷形尽相、丑态百出以吸引观众;有的则以过于浓重的商业博彩气息来迎合观众的投机心理。类似的综艺娱乐节目在电视手段上赢得了走高的收视率, 然而作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工具, 电视节目具有引导社会风气、引导市民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旦节目导向发生偏离, 其所造成的文化、社会后果不言而喻。

3.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浪费有效资源

综艺节目集群化发展确已带来其市场收益, 然而集群的负面效应就是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浪费有效资源。以《今天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为例, 各大卫视相亲节目扎堆, 到处K歌。时间一久, 难免不产生审美疲劳。

4. 全民娱乐受客观时事影响与制约

我们倡导全民娱乐, 但全民娱乐也要适时适度, 如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之时, 国民更多的是关注抗灾、救灾, 全民娱乐的综艺节目必定会遇冷或改变主题基调。

综上所述, 全民娱乐时代, 电视综艺节目精彩纷呈, 也让观众眼花缭乱。在推动其繁荣发展的同时, 电视人更应冷静的思考, 我们要带给观众怎样的新意与不同。尤其是在竞争激烈、节目同质化严重、资源消耗大的情形下, 综艺节目究竟如何发展, 才能使全民娱乐节目走得更远、让民众看得开心?笔者认为, 中国地大物博, 不同民族、省份、地区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的文化形式与特征, 将祖国各地文化特征融入综艺节目, 推出特色节目, 这既是丰富文化生活的一个好方式, 也是综艺节目推陈出新的创新方式。因此, 发挥地方优势, 推出特色节目是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与发展的又一趋向。■

综艺娱乐 第11篇

一、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电视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形态, 它受我国电视制作水平、社会文化状况以及观众年龄结构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假如一种娱乐节目在上面三方面有一定的形似之处, 再加上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在理论上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种典型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就目前来讲, 我国现有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可以分为六种形态, 它们分别是游戏类节目、综艺晚会类节目、谈话类节目、真人秀节目、益智类节目以及资讯类节目。 (1) 综艺晚会类:这是一种相对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 具体包括相声、魔术、舞蹈及音乐几种形式, 有时候为了满足某种特殊需求, 还需将不同的节目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节目的整体优势。综艺晚会类节目的基本形式是“主持人+明星”, 因此这种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上世纪的《综艺大观》就是典型的综艺晚会类节目; (2) 游戏类节目:这种节目的常用模式是“明星+游戏”, 这种节目的宗旨是为了娱乐观众, 以游戏作为节目的框架, 在节目过程中强调节目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就是一种典型的游戏类节目; (3) 资讯类:这种节目的主要内容是报道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资讯, 其主要形式是“支持人+现场报道”, 它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质, 但是它的播报方式较新闻频道轻松多样, 《娱乐现场》以及《音乐风云榜》就是两种典型的咨询类节目; (4) 谈话类:这种节目一般有一个或多个支持人, 而且主持人是相对固定的, 节目每期都会邀请几名嘉宾到演播室进行访谈, 谈话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 有关于人生情感的, 也有关于人生事业的, 它在表达形式上追求通俗易懂, 而不会像一般谈话节目那般严肃, 典型的娱乐谈话类节目有《锵锵三人行》; (5) 益智类:益智类节目产生于欧美, 是一种带有博彩性质的节目, 这种节目一般都设有一定的奖金及游戏规则, 奖金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成功梦想。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就是一种典型的益智类节目; (6) 真人秀:这种节目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真实”与“虚幻”间的互动, 它通过运用一些娱乐元素, 以真实再现的形式来抗击观众喜新厌旧的心理, 从而赢得良好的收视率, 这种节目具有极高的丰富性及兼容性。《非常6+1》是一种典型的真人秀节目。[2]

二、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存在问题

1. 生产方式比较单一, 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从上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 到前几年火爆的《超级女声》, 再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 从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的嬗变过程, 我们会发现我国的电视节目的娱乐刺激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精神刺激转变成现在的物质与精神共同刺激。从这方面虽然可以看出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正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却存在严重的形态克隆现象, 一些节目甚至原封不动的照抄其他节目的风格及内容, 事实上, 这很容易使观众审美疲劳, 节目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2. 本土化缺失

作为生存环境为我国本土传媒提供的最大机遇, 本土化对电视节目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果将来我国的电视节目同国际电视节目出现竞争, 那么中国电视节目的最大优势则在于强大的本土化资源背景。然而在现实中, 我国很多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移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节目模式时, 却将本土化元素抛之脑后, 这样的电视节目是很难获得本地国内观众的任课。也正因为如此, 一些单纯的复制性节目很难长期存活。

三、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创新的趋势

1. 融合性趋势促进了借鉴手法的创新

根据近年来媒体的发展情况, 我们可以推断不同媒体间的相互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的相互借鉴及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长期“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现阶段, 我国绝大多数的电视台均设置了读报节目, 天下报纸摘其精髓, 既丰富了资讯的内容, 又省下了大量的时间, 可谓聪明之举。如《钱江晚报》每周都会刊登数版《海峡两岸》的文字稿, 这一手段不仅省下了大量的人力, 而且很好的弥补了许多国家级期刊无法涉及的题材。除了《钱江晚报》之外, 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也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例子, 该栏目通过邀请一些大学老师来讲授中国历史, 致使该栏目既像上课又像评书, 虽然栏目的画面比较单调, 但是历史事件的神秘感还是吸允了大批的观众。[3]这种看似简单的“课堂式”节目的成功运行, 值得我们深思。因此, 借鉴其他媒体的方式方法将是我国综艺娱乐节目形态创新的重要途径。

2. 运用本土化传播理念

实现“本土化”传播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关键,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起源于欧美, 我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从模仿外国节目开始的, 因此很多节目依然存在明显的模仿痕迹。那些不顾观众接受心理、生搬硬套的做法只会将中国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带进死胡同。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传播只有立足与中国实际情况, 通过研究中国观众的审美观及接受心理, 从而推出符合中国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才有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4]湖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本土化传播理念的例子, 该节目不仅在两个月时间内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而且被“生活方式创艺榜”评为“创意TV秀大奖”。《超级女声》节目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这与它的形态创新是分不开的, 它既借鉴了《美国偶像》模式, 同时也结合了本土元素。

3. 注重节目形式的包装

节目包装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一个意识问题。同国外相比, 国内电视节目的包装程度相对滞后, 这是专业性不强的一个集中体现。今后我国的电视节目应该在注重节目自身内涵的基础上, 强调节目外在形式的包装, 通过运用多种舞台元素以及电视元素, 切实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风格, 尽最大能力克服观众审美疲劳问题。

参考文献

[1]姚婷.浅析电视综艺节目形态的发展趋势[J].理论前沿.2011. (10) :382.

[2]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J].夏出版社, 2003.

[3]汪文斌, 成功电视栏目的重要特征[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优化地理课堂下一篇:初次维持性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