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2024-09-01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精选12篇)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1篇

1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的内涵

它是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讲求“校企联合、双师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其有以下的特点:以企业为主体, 职业院校为基础, 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共同育人;同时学徒具有双重身份, 接受两类教师的教育, 也就是说一方面他们在学校里的身份还是学生, 接受老师交给他们的专业知识, 以便于更好地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他们在企业是正式员工或实习生;学生们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半工半读,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也是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成功的地方之一。由此可见, 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既掌握了基础专业知识, 又掌握了核心技能, 培养了一批批企业所需要的具备专业素质的专业人才。

2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的目标

2.1 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

众所周知, 在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中, 老师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直都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中国也一直都有尊师重道的传统, 所以, 在中国的教育中, 对老师都有较高的要求, 不管是专业知识的具备, 还是教育教学素质, 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就是要培养一批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实施现代师徒制高职教育, 就是要在担任师傅的教师的帮助下, 具有针对性地对新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 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2.2 增加学校技术技能的储备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就是要增加学校技术技能的储备。有一些教师他们可能没有高学历和大量的理论知识, 但是他们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因此,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就是要将这些宝贵的师资资源, 这些技术技能储备起来, 这些教师可以担任新教师的师傅, 然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技术技能传授给新教师, 以此来增强学校技术技能的储备, 打造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独到技术技能的师资队伍, 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3 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

每一个高职院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优良的文化传统, 从而逐步发展为每个教师的文化人格, 教育出的学生也会内在的散发着母校的文化传统,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笔, 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就是在担任师傅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 去帮助新教师了解学校的物质文化, 遵守学校的制度文化, 并创新学校的精神文化, 传承、发扬学校优良文化传统, 从而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让每个人都去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传统。

3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

3.1 前提条件

工学结合是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目前, 国家为高职教育改革所确定的方向就是要转换办学机制, 实行“工学结合”。它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目的是突破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束缚, 打破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师傅对徒弟的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强调动手能力, 将学与做结合起来, 体现了“工学结合”最根本、最本质的追求。学生们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 主要是集中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学习师傅的经验, 学以致用, 这为以后在企业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部分时间主要是在企业生产岗位实习, 掌握一些实用技能, 得到充分的锻炼, 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3.2 物质基础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就是具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 要明确的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 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所以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们专业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专业的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另一方面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 不仅能讲课而且能指导实训操作, 这是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中所需要的老师。

4 实施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措施

4.1 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的促成因素,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 进行人才需求调研, 这一定要在制定方案之前完成, 其次就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对技能型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以此来制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有效、易实施、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 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增加学生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

4.2 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采用的是灵活多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将工学结合, 以师傅带动徒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学与做相结合,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公开课等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 以便于学生们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点, 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一些企业社会资源, 给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该文主要是针对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 先清楚了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 了解了它的办学目标, 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师徒制教育的基础, 提出了师徒制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目前, 高职院校师徒制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它不仅是一种现代高职教育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的弊端, 而且它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它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都十分厉害的专业人才, 这种人才也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 又能够获得到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既可以获得经验又能够获得资金报酬, 增加经济收入, 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促进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带来效益, 学校可以宣扬自己的办学理念有优秀文化传统, 增强知名度, 为培养出这种高级专业人才而骄傲, 同时也因为学生的实习就业而节省办学资源, 所以这种模式可以使三方都受益。

摘要:在当今社会,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呈现的是多样化的模式, 更多的是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动手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 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

关键词:现代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福荣, 章勇.高职“师徒制”实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 (10) :99-100.

[2]黄利非.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师徒制教育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 (8) :7-10.

[3]李军, 赵明炯, 何军.“师徒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3) :15-18.

师徒制协议书 第2篇

导 师:

新入职员工:

为了让新入职员工尽快适应公司管理,熟悉在企业工作的流程及所需技能,公司特制定本协议。

一、组织管理

行政人事部:负责制度的编制、修订,推动、指导用人部门执行,并跟踪、检查、组织考核评审。组织导师进行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培训。

用人部门:负责师徒培训的日常管理,投诉处理,培训效果评价。负责安排导师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二、导师任职要求

1)工作态度端正,思想品德良好,责任心强。2)能独立完成所从事的工作,能解决本日常工作中的业务难题。3)经公司领导和各部门审核达到导师任职资格要求。

三、职责和义务

导师:传授知识、技术,帮思想、带作风。对徒弟的业务能力缺什么补什么,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要结合任务进行技能的传授,切实把技术、技能传授给徒弟;要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把优良作风、职业道德传给徒弟,关心徒弟的日常生活。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日常教学活动要有记录,完成《试用期跟进表》。

新入职员工:要尊重导师,勤奋学习,提高思想,把导师的思想、作风、技术学到手,做好学习笔记和总结。

四、实施规定

1、新员工入职,签订《试用期跟进表》,并负责向员工介绍部门及企业相关情况、工作流程及其他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事项。

2、公司对新员工采用师徒式培训方式。在此期间内导师主要负责企业文化的灌输,思想动态的引导,工作方法、工作技能的辅导等。

3、新员工符合要求进入试用期,部门负责人根据情况为员工指定导师,并签署《试用期跟进表》由其导师保管。

4、导师在培训周期内享受每月100元的津贴,通过师徒传授与学习,经过三个月培训,需培养技术过硬,思想端正,道德规范,素质优秀的员工。培训期满,由导师提出合格申请,部门批准提交行政人事部,公司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考核,评审合格者,公司将一次性发放导师费,对未通过考核者,取消导师资格和费用。

5、行政人事部检查导师的《试用期跟进表》,未及时填写的,每次扣除绩效5分。

行政人事部(签字): ****部导师(签字):

新入职人员(签字):

师徒制之优点:

1、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壮大企业专业人员队伍;

2、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有助于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

4、这种模式也是企业培养员工尽快提高自身业务知识、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一项快捷和有效地管理手段,以在培养员工,提升其技能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徒制之注意:

(1)选好师傅。

(2)选好徒弟。(3)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制度。

(4)在实行师徒制的岗位适时导入激励机制。

(5)建立相互制约的“合约”机制。

(6)完善内部师徒制度。

(7)跟踪,监督、考核要及时、到位。

技可篇二:新员工师徒制培训协议 xx公司xx(部门)师徒制培训协议书

编号: 表号: 甲方(师傅): 乙方(徒弟):

兹因甲方负责乙方受训事宜,牵涉双方之权利义务,特签订本协议以为双方之规范及依据。

甲方为xx部门符合《xx公司员工师徒制培训管理程序》指导师傅要求的老员工,乙方为xx部门之新入职员。由于乙方新入职,对公司情况和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不够了解,愿意担任乙方的指导师傅,帮助乙方尽快熟悉公司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及工作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员工立足岗位,敬业爱岗,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积极融入到公司。该师徒制培训时间2个月,自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一、培训内容

1、公司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公司发展历史等基本情况介绍,本部门组织架构、主要工作职责等。

2、乙方岗位的工作性质、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注意事项及与其它岗位的协作关系。

3、乙方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以及本行业职业道德与生物安全、防火安全知识。

二、双方职责

1、师傅:

2、徒弟

三、协议的终止

协议将于师徒制培训满2个月,乙方考评通过之后终止。

四、考评与奖罚 1.新员工考核合格正激励: 2.新员工考核不合格负激励(新员工考核总得分<60分为不合格):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共同签署后生效,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部门经理核准签名:

日期_____年 月 日 日期_____年 月 日 篇三:新教师拜师协议书

新教师拜师协议书 根据学校制定的《新教师“拜师”活动方案》的精神,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通过学校安排,经师徒双方协商,订立如下协议: 甲方(师傅): 乙方(徒弟):

一、甲方和乙方自_20 _年_9_月至_20 _年_8_月期间执行师徒制协议,协议期限为三年。

二、甲方应履行的职责

1、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乙方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三年内,每年指导乙方制定一个为期一年的成长提高计划。

2、言传身教,指导乙方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

3、指导并检查乙方的常规教学工作,如:每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

4、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

5、每两周至少帮助乙方备课、听课一次,检查一次乙方的教案,提高乙方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每两周至少听乙方一节课,课后及时评价,对其课堂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6、每学期末指导乙方在校内作一节汇报课;在大型教学比赛活动中帮助乙方设计教案,指导乙方完成上课任务。

7、每学年写好一篇关于做好新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并上交教务处。

三、乙方应履行的职责: 1.在三年内,每年制定一个为期一年的成长提高计划,计划中要有基本情况分析、总体目标、分级目标,有阶段到达度。

2.主动和甲方谈心,学习甲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自身素质。

3.在常规教学工作中,虚心向甲方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4.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做好学习心得。5.每两周至少邀请乙方指导备课一次、听课一次,并做好教学反思记录。每周至少听乙方一节课,并做好听课记录,写好听课后记。

6.每学期末在校内作一节汇报课,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活动。

7.认真做好拜师学习与活动记录,每末写出拜师总结、并上交教务处。

四、其它 1.甲、乙方所在单位根据本协议对甲乙双方履行上述职责情况进行学期末考核进行适当加分。2.双方协议期满,学校进行验收,若效果明显,乙方提前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可以提前验收。经学校检收合格,宣布活动结束。3.本协议一式三份,由甲、乙方各执一份,教务处备案一份。本协议签字和盖章后,各方都必须承担协议中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篇四:师徒结对协议书

南京市艾倍科顺嘉幼儿园师徒结对协议书

为了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培养青年教师,使她们尽快地熟悉业务、掌握专业技术,胜任幼儿园教师岗位,现实施师徒结对带教制。

年 月至 年 月,被指导教师(乙方)在教育教学业务上自愿拜(甲方)为师。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一、指导教师(甲方)的职责:

1、带头执行师德规范,用高尚的师德为被指导教师做出示范。每学期师徒谈心 次,及时了解思想、工作状况。

2、指导教师在教学业务上精益求精,每学期帮助被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审核教案,听课4节,每学期对被指导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抽查4次以上。

3、每学期指导被指导教师上汇报课、公开课1次,汇报课、公开课情况作为对被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4、负责考核被指导教师业务进修状况,活动结束时对被指导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开课和教研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

二、被指导教师(乙方)的职责:

1、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自学用师德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被指导教师每学期应向指导教师汇报思想、业务情况,主动征求意见与建议,并有书面总结。

2、能灵活运用教学大纲,熟悉并胜任教学各环节,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每学期听指导教师授课4节,每学期上汇报课1次。

3、积极参加本学科教研活动,参与指导教师的教改、科研活动,每学期完成教学心得或经验总结1篇。

4、师徒结对活动结束时,要向指导教师交出一份教学、工作、学习提高的汇报。

三、本协议自即日起生效,到 年 月中止。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其中指导教师、被指导教师各留一份、一份交园长室。

甲方协议签署人: 乙方协议签署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篇五:师徒结对协议书 酒泉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师徒结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品质优秀、能力过硬、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校园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名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德才兼备、知能合一的优秀教师群体,依据《酒泉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试行)》特制订本方案。

二、总体要求 1.以师带徒、以徒促师,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2.立足业务,兼顾品德,达到全方位育人目标。3.工作具体,过程扎实,讲求多层次考核评价。

三、结对对象

师傅:获得各级名师称号的老师、优秀班主任等。

徒弟:高中部35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调入(含借调)我校不足3年的教师。

四、结对原则

1.自愿与统筹相结合。2.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五、结对方式 1.教导处聘请青年教师指导教师(导师)。2.青年教师(徒弟)在教导处宏观指导下拜师。3.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4.师徒根据协议要求自觉开展工作。5.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根据师徒结对工作要求定期进行督查、指导、鉴定。

六、结对目标 1.总目标

造就一批“为人师表、专业过硬、成绩优秀”的各级新名师,满足我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2.具体目标

(1)入门式:主要针对参加工作(含借调)3年内的新教师。通过结对,使其1年内掌握教学基本功,2年内熟悉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3年内精通本学科教材、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2)协作式:主要针对参加工作3年以上的教师。师徒之间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相促进,协作研究,共同提高,争取让徒弟3年内成为校级、区级骨干教

师或学科带头人。

(3)提高式:主要针对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通过师徒结对工作,争取让徒弟在3年内成为高中部学科支柱、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区级带班育人能手。

(4)成才式:主要针对参加工作8年以上的教师。经过前三种方式的培训,力争在3年内将其培养成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七、基本职责(见《酒泉市第一中学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书》)

八、管理考核

高中教导处全权负责,年级组、教研组协同管理与考核。1.实行动态管理

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不定期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督查。随机抽查师徒结对工作开展情况,查阅结对活动开展的相关文字资料和活动记录;听取徒弟从师学习情况的汇报;听取师傅对徒弟工作与学习的意见、建议以及培养对策调整的汇报;敦促师徒落实协议所列的各项职责,完成考核表所列的各项考核目标。2.强化目标考核

根据师徒结对协议,对照各项要求,多渠道(自评、领导评、同行评、看资料、看成效等)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定量、定性目标考核。3.建立结对档案

教导处要求师徒每学期上交师徒结对的相关材料,建立完整的对师徒结对档案,记录师徒成长历程,作为晋职、评优的依据。4.届满综合考评

三年期满或三年之内徒弟年届35周岁,高中教导处将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九、导师待遇

导师按照《酒泉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试行)》和《酒泉市第一中学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要求,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完成对徒弟的阶段培养任务,每学期在《师徒履责定量、定性考核表》所列考核项目综合考核中结果达到优秀格次的学校将给予以下待遇。1.学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师徒之间结对的工作关系,师徒结对可以作为导师职称申报、各级、各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评定的重要业绩条件之一。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3篇

关键词:会计基础课;教学模式;现代师徒制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同年8月教育部据此颁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由此,现代学徒制被迫切地提上高职教育发展的议事日程。

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局限于传授技能,是一种传帮带式的、低级的培训模式,师傅满足于被动传授,甚至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旧观念,从师徒感情上又有那种“师徒如父子”的传统遵从关系。笔者理解的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即都有师傅(也即教师)和徒弟(也即学生),以及师傅对徒弟的培训和指导,都强调“做中教、做中学”。但现代学徒制是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进行高度融合,它既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模式,又有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影子。在这种模式下的师徒关系就是师生关系,他们之间就是尊重和不完全的服从,学生可以创新学习。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基础会计学或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学生在踏进会计这门专业学科的门槛时,对会计这个专业是不了解的,对将来要从事的会计工作认知是肤浅的,所以,一个有过较长会计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师傅,在学生刚入门这个节点上对其进行专业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今年,“工匠精神”是年度热词。工匠,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笔者认为,有较长和深厚会计工作背景的前辈就是有会计专长的广义上的匠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执业精神和娴熟专业技能,以及学习这个学科的一套方法。对于会计这个传统的学科和职业来说,没有从业过的普通专业教师讲这门课时,他只是从专业基础理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授,学生对会计这门课和今后要从事的会计工作都是雾里看花,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往往只有到了实训课才会有做过会计工作的专业教师参与授课。如果尝试在入门的基础课教育阶段引入师徒制教学,由这样的师傅引领学生进行专业启蒙学习,可以说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现代学徒制的体现,可以让会计教育“返璞归真”。总的来说,会计基础课教学中引入现代师徒制教学,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对学生今后职业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在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第一章“总论”开篇之前,几乎每个教师都会讲到会计专业和会计职业,以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和怎样学习会计这类问题,每位教师讲课的角度不同,没做过会计工作的教师往往会从学术的角度、社会上的普遍看法,以及以往教学的经验几个角度去分析。但师傅会从自身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工作历程,以及过往工作的趣事和工作带来的成绩和满足感等方面来进行实践性讲解。大学培养人才是有种使命感的,通过基础课教学,让学生在入门的第一堂课就通过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心得的分享喜欢会计课程、想学好会计、能以会计工作作为终生事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筹划学习、考试计划,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切实的努力。

二、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养成教育

目前,北京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执行的是《北京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京财会〔1996〕353号),基础会计学所讲的内容大部分与这份文件相关,就要让学生知道今后的实际工作要以制度和文件为依据。所以在讲到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档案和会计工作的组织等章节,师傅都是用文件的规定作为讲课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规范意识。比如会计工作的组织章节,也要结合当前国家的内部控制要求,强化风险防范,梳理各条线、各个业务环节的重要风险点,结合一些单位岗位设置暴露出的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对业务操作中的红线、高压线心存畏惧,加深学生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同时要求学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人员,必须在传承和延续基础工作规范的前提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三、对学生今后参加各类会计专业证书考试的指导作用

大多数院校把会计考证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高低。由于师傅有过企业工作经历,又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以前都是久经各类会计考试沙场的老将,知道会计类考试应该什么时间报名,买什么样的复习书目,哪里卖的教材和大纲是权威的,到哪里去听课既省钱培训效果还好,怎样复习效果事半功倍等都比较熟悉,还有自己独特的考试复习的秘籍和技巧,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分享自己的复习考试心得。尤其是新入门的学生,对会计考试一无所知,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激情,如果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能结合课程内容教给学生复习技巧,能使学生对今后的考试不畏惧,增强学习的信心。师傅起到引路和提点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充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四、对认识会计工作服务理念的指导作用

我们在学习会计这门课程中,都会讲到会计工作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学生在初学会计课程时,师傅可以以培养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职业人作为育人目标,从会计服务理念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岗位,明白今后的工作定位。现在財务人员比的就是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工作既要让每一个服务对象认可,又要能帮助管理者或服务对象解决一些棘手的财务的问题。现代的会计不再像账房先生那样只顾埋头做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要开始思考更有价值的东西,目光放得更长远。比如,要了解公司的第一手信息,并能做到善于沟通,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如果实际和预算之间出现差距,应该怎么改进;再比如将手头的工作做精、做好、做透等。如果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这些常识性的问题是无法给学生讲清楚的。

教育是一粒种子,它轻轻浅浅地埋藏在泥土之下,而后又在“润物细无声”中发芽、长大。师徒制是一种传统、有效、便捷的学习模式,是以能力养成规律为依据的教学形式。在一线工作过的教师讲课确实跟只在学校教学的教师讲的不一样,这种师资的特色使他们具备四种角色,即讲师、会计师、培训师与咨询师,他们讲课通俗易懂,案例也多,比较贴合实际,学生的职业品质可以被师傅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因此师徒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深厚的感情。笔者希望自己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可以带领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自己今后所要为之付出和努力的事业。

参考文献:

[1]何家林.校园中现代师徒制的探索——以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唯实(现代管理),2015(1).

[2]黄利非.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师徒制教育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8).

[3]张福荣,章勇.高职“师徒制”实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9).

[4]宋继军,宋继红.师徒制在工学结合中的应用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4篇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是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工学结合的具体实现。 “双师徒”指的是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带学生 (徒弟) ,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建立真实工作生产环境, 学做融合。 通过“做”实现“学”的目的, 通过“学”又可以提高“做”的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 包含了大量企业生产具体案例, 能够让师傅所拥有的知识、技术、经验得到很好的传承, 也能够弥补传统的实践教学和企业短期培训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多为松散式甚至为放羊式, 很难使学生获得成效。 学生所反映的在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毕业后动手能力差, 不能适应顶岗需求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 从培养方案的安排上来看, 现已安排50%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在时间上是可以保证的。 但在具体安排过程中采取的是一对多的指导方式, 实践教学只能是泛泛而谈, 没有针对性。

目前, 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 实训实践场地限制

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工学结合”真正实施的基础, 是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硬件支持。 建筑行业有其特殊性, 如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工艺流程繁杂、环境多变、生产流动性大等特性。 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支持, 有限的实践实训场地, 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构建一个真实情景, 并且具有目的性、专业性、典型性的实训环境, 是实训场地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1.场地结构分割、功能单一

一方面, 目前大多数实践实训场地建设基本都是按照以楼宇为主的、定向的单一功能的, 将教学与实验、教学与实训、实验与实训按照楼宇进行功能性结构分割, 造成了相对离散的教学实践环境格局。 这种模式导致在物理空间上分割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教育观, 直接割裂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整体性, 忽略了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 另一方面, 实训基地建设往往更重视诸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备数量等一些与职业情境无直接关系的硬件建设指标。 最需要营造的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却因此而缺失。

2.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不成熟或者相对缺失

一方面, 由于土建实践实训场地建设投入大, 企业无法一次性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生产性实践场地建设, 导致大量的实践场地设备落后, 技术陈旧, 管理薄弱, 维护困难。 另一方面, 由于校企合作不深入不广泛, 合作双方理念有偏差且缺乏交流沟通, 出现重复建设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加之, 没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导致市场意识缺乏, 使得实训场地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运行差, 无法创收, 特别是在没有后续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变成了学校的“鸡肋”, 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 因此, 实训场地建设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 必须将实践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来运行与管理, 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生产, 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 参与市场活动, 实现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3.教学性和生产性相脱离

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机会的日益增多, 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场地也越来越多, 实践实训场地的教学性与企业所需要的生产性之间的平衡也越来越难以把握。一方面, 不能过度强调教学性, 导致偏离市场, 使得生产性只是作为一个漂亮的口号, 企业无法从中获取利益, 长此以往必然对校企合作失去信心。另一方面, 也不能使教学完全让位于生产, 失去了原本培养人才的初衷。 教学性和生产性如何密切贴合, 如何平衡, 都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以及实践教学的成功开展。

(二) 实践时间不能保障

实践时间不能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践时间相对固定, 一旦遇到市场变化不能相应地进行动态调整, 可能要求学生做相应的变化, 但目前对于这种突发状况, 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二是实践时间利用率低下, 特别是学生进入企业后, 学校很难掌握学生对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没有很好的监管方法, 导致监管不到位。

(三) 学校“双师”素质教师作用不明显

1.教师实践锻炼流于表面

虽然学院派出教师 (脱产或不脱产) 到企事业单位顶岗锻炼, 参与一线工作, 但成效不明显。 第一, 实践锻炼缺乏详细可操作的计划, 实践锻炼目标不明确、内容虚构或者内容与教学需要脱离、实践锻炼没有具体的进度执行表。 第二, 实践锻炼缺乏过程管理, 流于形式。 教师实践锻炼进入不同阶段应进行阶段性报告总结, 最好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人进行报告评价, 教师在完成实践锻炼后应建立其业务档案。 教师下企业锻炼应该有时间上的保障,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实践锻炼交流会, 并通过教师的实践锻炼创造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

2.兼职教师的作用不佳

学院虽然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骨干到校兼职。 但这些兼职教师并没有真正带来能用于实际工作的技术。学院没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例如在专业设计、教学计划、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教研活动等方面, 缺乏兼职教师的参与或者兼职教师的参与度不高, 这样直接导致来源于市场的建议少之又少。

3.教师企业合作项目缺乏

目前, 学校层面的校企合作项目较少, 合作模式不够成熟。 学校没有完全放手教师去参与单位合作项目开发, 现有的合作项目存在虚构、合作不深入的情况。

4. “双师型”教师考核及成长机制不成熟

“双师型”教师没有独立的考核机制, 大多处于缺乏监督的状态。 直接导致一部分“双师型”教师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发展。 建立“双师型”教师独立考核机制, 重点突出对其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 并辅助一定的诸如在课时、补助、进修、项目、晋升上的优惠政策,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熟和发展, 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双师徒”制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多元师傅引导机制, 学生按照一定的结对形式, 在师傅的指导下获得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因此, 取其“双师徒”多对多教学的长处, 依据高职院校自身的条件, 专业自身的优势, 创造独具特色的“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适应市场需求、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 紧扣企业的文化理念, 紧扣企业市场的需求, 改善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单一化和个性化倾向, 突破个人技术层面的局限性, 博采众家之长。 为学生搭建分阶段的、不同的工作环境, 阶段性地变更实训指导师傅, 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成长方式, 自觉调整学习状态, 适应不同的环境,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 量身定制个性化实践培养方案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了实践内容与生产现场接轨。 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根据企业需求、生产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强调了企业顶岗实习。通过企业顶岗实习保障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结合, 特别是要保障顶岗实习的时间、质量。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新变化:“理论够用, 学做合一, 以做促学”。 课堂教学学时数在专业总教学学时数的比例不断下降, 更注重其实用性、必需性、够用性。 理论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 实践教学也应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 全过程跟踪控制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对实践教学实现全过程跟踪指导, 保证全程可控。

1.控制实践教学目的设定

打破传统的以掌握理论知识为基本教学目的, 构建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掌握实际工作岗位上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为出发点的教学目标。 在实践教学全过程必须保证将技能的掌握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 全过程跟踪控制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完成实践的情况, 全过程控制教师只讲授技能训练所必需的理论知识, 以够用为度。

2.控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保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面对本专业所针对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真实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是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出来或者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际 (工作内容) 。

3.控制实践环境真实性

保证实践实训环境的真实性, 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实训场地, 条件允许, 直接将实习场地定位于企业, 实现实践实训环境与市场与企业的切合, 保证真实性。 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 也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具体可操作性。

4.控制实践过程组织管理

传统的实践实训教学大多局限于校内, 以班级为单位, 有较为明确具体的实训周期安排和固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大多以学生提交的实训报告来评定成绩, 实践过程的组织管理基本等同于普通的班级管理。 而在“双师徒”制实践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直接到真实的生产现场中, 企业因为自身场地规模限制不可能将全部学生分配到同一个企业, 学生以离散的形式分散到各个企业现场, 这样就无法用传统的组织管理形式来进行, 一般大多由企业的师傅来指导管理学生, 学生服从企业的组织安排, 服从企业的管理工作, 教师只是进行抽查与巡察。

5.控制实践教学效果

在注意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更关注职业能力的提升。 高职教育要求培养高技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既包含高技能又包含高素质。 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中, 就涵盖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这样, 在进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时就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培养的效果, 也应该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 系统成绩评定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将立足点定位于学生学习与实际生产工作的一致性, 将教学考核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 让考核过程始终按照这一原则贯穿于校内外工学交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

由校、企、项目部三方考核实习成果。 加强实习实践成果考核是督促学生实习过程, 检验实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在考核成果中, 校企双方导师可以不参与或者降低导师评分比例的方式, 引入校、企和实习所在项目部组成的第三方综合考核, “第三方”可以独立评分, 也可以占大比例分值评分。 对于评定的实习考核成绩是企业在评定奖学金的重要依据, 对于实习特别优秀的学生, 企业将予以实习优秀个人等称号。 学校将评定合格以上的学生, 认定其实习有效性, 记录校内个人成绩, 如在假期进行实习可以将其视为选修课程成绩。 在进行系统成绩评定时, 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紧密贴合工作过程原则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不仅要求评价工作紧密围绕实践教学与工作过程展开, 例如, 教学目的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产品设计, 而且更侧重于将评价体系与具体的岗位要求、职业标准相结合, 让其紧密贴合工作过程。

2.可实施性原则

在制定“双师徒”制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时, 严格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 评价项目、 评价单元必须具体、明确、可实施性强, 能够反馈实践教学的诸多环节。

3.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标来源于企业生产的相关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过程性评价来源于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和相应的技能。 在“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中, 在强调职业能力的同时, 也考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技能成长的过程, 两种评价相结合。

三、“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

以我院目前的师资力量, 实行“双师徒”制的实践教学过程全覆盖是存在困难的, 作为试点可以从“标力班”先行探索。一方面“标力班”与标力建设集团合作有其固定的校外资源, 另一方面“标力班”成员覆盖建工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 可以对所有专业具有指导性。

(一) 系统安排, 建立特色指导模式

校企双方构建实践教学文本。 校企共同制定实习计划,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企业根据岗位需求, 共同制定实习方案和实习计划。 实习方案中要凸显学生能力培养内容, 细化工作任务, 通过工作任务提高能力锻炼。

针对性安排实习导师。 改变以往的粗放式实习现象, 采用“二对一”、“二对多”的导师型实习模式, 每位老师指导学生不超过5 个, 实现了一个学生可以至少有2 个师傅, 学徒可以博采众长, 融会贯通, 加速自身知识与技能的积累, 增强多岗位的胜任力。

构建“双师徒”制闭环指导模式。 每年标力建设集团会提供典型工程工地作为实习场地, 企业安排一名企业指导教师, 学校安排一名校内教师, 共同指导若干名学生。

与此同时, 教师下工地指导学生的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现场学习的机会, 为“反哺”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师通过亲身参与, 对“双师徒”制的实施有亲身体验, 引发思考, 进行“双师徒”制相关研究, 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和校外双向交替完成。 因此, 教师是带着两项任务进行指导工作的, 学生的成长和教师个人的提高, 要求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形成对教学有益的教学思考, 提出现有工学结合开发课程的修改意见。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

(二) 由教为导, 激发学生实习兴趣

进行学业积分, 实习考核制, 对实习表现和实习成果进行记录是就业时的亮点。 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引导学生较快速进入工作环境, 保证实践环境的真实性, 如仿真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 企业的工作现场。 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兼职教师队伍的真正作用, 让每一位指导人员都具备真正实践教学指导能力。 充分挖掘创造企业师傅 (教师) 指导机会, 创造“手把手”的良好师徒关系。 引入合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改变传统只看分数的评价模式, 注重工作成果评价、工作过程评价, 引入企业评价、项目组评价, 从客户角度而并非单一的教师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工作作品。 合理动态地安排时间, 考虑市场需求, 保证实践目标、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 从学生角度去激发实习实践兴趣。

(三) 资源整合, 提供生活、学习便利

校企双方为实习学生提供便利, 安排学生住员工宿舍;开具绿色通行证, 可以在企业的任何项目部进行学习。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实际的真实的工作环境去代替学校虚拟的工作环境;以实际的真实的工作场地去代替学校功能单一的实训室或实验室;以实际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去代替教师来源于经验或资料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实际的职业相关能力要求去代替学校简单的课堂教学秩序要求;以实际的企业师傅去代替学校的教师;以实际的客户需求去代替学校教师要求;以实际的满足客户要求的工作成果评价去代替简单的传统的卷面评价;以企业、项目组、客户综合评价体系去代替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体系。

四、“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

第一, 学生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效果, 基本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 多数企业认为我院学生工作态度良好, 踏实肯干。 特别是学生在处理工作任务上所表现出的专业态度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学生而言, 实习实训给他们提供了实操的机会, 个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均得到展现。

第二, 校企双方认可度提高。“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提高了校企双方的认可度。一方面, 企业可以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有机会提前考察学生的工作能力, 挖掘好苗子, 提前完成潜在员工的“试用期”考核。这种形式在帮助企业长期、稳定、较早地获取人力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在相关的教学计划中加入企业的文化和技术管理等内容, 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第三, 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不仅仅有机会在学校建立小型的生产线, 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而且让学生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 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获取一定的工作经验。企业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人才, 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第四, 促进“产学研”良性发展。 “双师徒”制实践教学模式促进了“产学研”项目的良性发展, 可以让有能力有意愿的教师有机会利用这个平台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 参与到企业的项目开发, 在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时, 也提升了企业的科研能力, 促进了高职院校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 为“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兴福, 陈文元, 姜建敏.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9) :14-17.

[2]张家贵, 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7) :51-54.

[3]刘珍芳.高校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5) :62-65.

经典师徒制模式受到挑战 第5篇

——年轻教师培养新思路思考(上)

日期:2011-06-22 作者:苏军 来源:文汇报

由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教刚入行的新教师,几乎已是教育界不成文的“规矩”。在不少中小学里,经常可以看到非常隆重的“师徒结拜会”,每逢教师节上,这样的拜师仪式甚至被演绎成“经典一幕”。

可经典并不意味着先进。近日,一些专家对沿袭多年的“师徒制”师资培养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明确表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年轻教师的优势得到了极大地显现,经典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已经受到了新挑战,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师徒制”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一些专家认为,必须重新冷静审视“师徒制”的利弊。

在师徒制中,师傅的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的一种财富,然而如果拘泥于这一点,经验也可能成为束缚青年教师成长的羁绊。有专家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一些原来富有活力和闯劲的青年教师,到后来就变得失去个性,磨去了棱角,显得“成熟有余,朝气不足”。有的青年教师尽管对老教师的某种教学方法有想法,但碍于师徒关系而说不出口,进而压抑甚至扭曲。

不仅如此,如今的师傅和徒弟,其背景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海市教科院教授顾泠沅认为,现在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背景和文化底蕴与过去不一样,有许多由时代和条件带来的长处:第一,学科知识的新鲜程度比老教师强;第二,跨学科能力比老教师强;第三,计算机、外语能力肯定比老教师强;第四,他们和学生有着天然的兄弟姐妹般的感情。在新的时代,年轻教师的优势愈发明显。

可在现行的“师带徒模式”中,更强调给年轻教师“做规矩”补短,而不是开发培养,“展其优势”。因此,过分强调师傅的“规矩”,反而可能抹杀年轻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性。

青年教师成熟之路不同

怎样判断青年教师的是否成熟?也是现行培养“规矩”中很模糊的地带。一般而言,青年教师走向成熟,通常有阶段性。人们更习惯将培养阶段分为“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可在专家眼里,这样的分期并不合理。

上海市特级校长、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吴国丽说,青年教师的悟性是不一样的,有的不需要三年适应,一年就基本适应了;有的无需五年磨炼,就成长得像模像样;到了十年,就成熟得可以称为骨干教师了。

吴国丽表示,不该用统一的标准去面对各有特点的青年教师,完全用“师傅”的主观想象先入为主地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划圈”,反而不利于发挥年轻教师的积极性。金山区兴塔小学校长张国勤表示,师资水平的提升,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各自组成团队也许更有效

叶澜提出,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要变一变了。原来的师带徒是“个体”“点对点”地输出,而现在应该考虑团队式带教。他建议,将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组团,对年轻教师团队集体“带教”,进行团队之间的交流。青年团队能够拥有独立的平台,他们在与年长团队的交互,既能学到中老年团队的传统长处,又能够发挥出青年团队的自我进取精神。

浦东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原院长顾志跃也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是能力提升和职业认同双管齐下的过程。“过去我们比较单一地认为教师成长就是能力提升,而现在更重要的是职业认同感。假如教师对职业不认同,培训基本等于零。”

专家们表示,要提升年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需要在学校里下工夫。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师徒制”的运作方式,从优化团队着手,也许能使教师培训产生更大的作用。

相声师徒制.马老传下的艺德 第6篇

如果从小学第一次因表演相声获奖算起,佟有为说相声已经有50多年了。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曾经和魏文亮、高英培这样的名家同台,也曾经向相声界的泰斗马三立学艺。但直到2000年。佟有为才以54岁的“高龄”正式拜于宝林先生为师,那天北京、天津相声名角都悉数到场以为见证。

从传统的行业眼光看来,已经“带艺”的佟有为不必执著拜师。但佟有为说,相声界重师承。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从传统上讲,要不拜师,就说不成,只能算票友。只有正式拜了师父,才能算这门里边的人。这是门槛。”

细致的手艺需要师徒传承

相声这一行特别讲究师徒传承,原因是相声是一门非常细致的手艺,如果没有师父传授,相声中的门道门外人几乎是无法掌握的。

比如同样的几个字,说快说慢、说早说晚、说的声儿大声儿小,都有讲究,都对包袱有影响。这些机关诀窍在相声里叫“驳眼”,一般来求教的学生,师父不会把“驳眼”指出来,只会教给弟子。以前的相声行当里,师徒之间亲如父子,师父必须把真本事教你,而学徒头三年的收入也全给师父。

拜师在相声界,是传业唯一正式的方式。相声里的拜师非常有仪式感,首先要有“引保代”三师,引师负责介绍师父,保师是双方保证人,代师则可替师授业,教授基本功、小段活之类。保师一般由外行充任,引、代二师就必须是相声艺人了。这还只是拜师前的准备,真正拜师还要举行拜师仪式,把同行、媒体都请来,得有排场。

相声界重师承,除了要显手艺的重要,维护“尊师重道”的传统,也是为了维护从业人员利益的习俗惯制。现在的拜师的风气虽淡化了不少,仪式也比从前改良了许多,但基本程序没有变化。相声演员如果没有拜师就不许登台,也就没有这个饭碗子。过去。拜师以后,只要看见有相声表演,报上自己的家门,就可以登台赚钱。

“1976年以后,市里边组织相声队,我就在这队里头,后来又参加比赛,和很多名家同台演出,像魏文亮、高英培。这期间我有缘和马三立老先生走到一块儿了。马老非常喜欢我,再加上我们都是回民,我总上他家去拜访他,所以我正式学相声,实际是跟他学。他就给我讲些相声里的门道,包袱的使法,贯口怎么处理,人物怎么刻画。”

照理说来,一个仰慕,一个爱惜,佟有为应该拜马三立先生为师,但这却只能作为两个人共同的愿望。“马三立老先生辈分太高了,他是‘寿’宇辈,比‘宝’宇辈都高一辈,他就跟我说,‘我知道你想叩我,我也挺喜欢你,但这事儿咱俩不能办,办了咱挨骂。’”之所以马三爷会说“挨骂”,是因为相声界严格的拜师规矩。

后来通过马三立老先生牵线搭桥,把佟有为引荐给了刘奎珍。刘奎珍老师在相声界因为段子创新。思维灵活,被称做“怪才”,而且从未收过徒弟。不曾想刘奎珍突然病重,无法下床,话都说不出来,没过一阵,老先生就过世了,拜师的事也只好作罢。“我跟刘先生本来有这个缘,但是没这个份,这是我的一个终生遗憾。”佟有为感慨的说。

就在这时,佟有为的搭档马树春将要拜师于宝林先生,恰好于先生也非常喜欢佟有为,就有意将他也一并招入自己门下。终于在2000年,举行了拜师仪式。几乎津京两地的所有相声演员悉数到场,场面非常壮观。自此,佟有为才算真正踏入了相声这个行当。于宝林先生继承马三立,佟有为也算是再拜于马老,一波三折地入了马家门。

师徒如父子

在相声界,没有“师傅”。只有“师父”,这就说明了师徒关系的亲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佟有为常常回忆起师爷马三立生前对自己的好,“马老还住在科艺里的时候,我们爷儿俩经常一人一个小板凳,坐在煤气炉的前面,熬稀饭。老爷子跟我说‘他们说我这稀饭熬得好’。”

在手艺上。佟有为说马老经常给自己开“小灶”,一有时间就把他叫到家里面授机宜。“老爷子在家里熬着稀饭,坐在小板凳上给我讲包袱的尺寸,怎么三番四抖,哪块说的皮厚,哪块说的皮薄。”佟有为至今的保留曲目《十点钟开始》就是马老先生的亲传,几个“大贯口”都是马老一句一句教授的,这也成为了佟有为的一个代表作。

生活里,马三立老先生的低调处事深深影响着佟有为。“老爷子平时就低调,出门谁都喊他,有的小孩直呼其名,他也乐乐呵呵跟人家打招呼。”佟有为还回忆道,“老先生晚年才入了党,每晚带着红箍在院子里巡逻。他就是这样,让人特别亲切。”佟有为秉承了师爷的作风,为人低调。他出门喜欢骑自行车,如果路远就坐公交。路上遇到粉丝向他打招呼,他就笑着跟人家说,“现在不是倡导低碳生活么,我得环保。再说骑自行车锻炼身体,不用担心单行道啊!”

马三立先生过世时,丧事办得非常简单,基本上没有通知外界,被子女抬到一辆普普通通的灵车。佟有为身穿重孝守在坟前,心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他说相声界团结,在正式的场合尊重辈分,有大有小。私下里,同龄人虽隔着辈分,也多以兄弟相称。师父于宝林去世时,苏文茂老先生已有80多岁的高龄,站在墓前,一声一声含泪喊着“三叔”。每年,相声界的同行就到前辈们的墓前集体祭拜。“相声界的师徒关系和在学校里的师生关系还不一样,师父带徒弟就真把你当成自家人,倾囊相授,马老80多岁,住在医院里还把我叫到身边给我讲活儿。徒弟对师父也是又尊敬又照顾,上台头天晚上跑到师父家里说活儿,师父给找找毛病。和师父同台演出,在后台把师父大褂准备好,师父下了台,给递茶水。师父和徒弟关系非常近。就跟亲父子一样。”

被荒废的艺德

马三立曾叮嘱佟有为,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是要看文化的。不是手艺。马三立喜欢佟有为好学的品性,还特意为他题写了“艺无止境”四个大字,以作勉励。

作家章诒和曾在回忆京剧艺术家马连良时说:“马连良还好金石颖拓,常以朱砂书篆字赠人。他也能画两笔,多以淡墨写兰蕙、芭蕉。艺人生活的文化情感,常与泡澡、品茶、神聊、遛弯儿、养鸽、烧酒、绸缎、鼻烟壶、檀香等小零碎拼凑起来。这既是俗常的生活享受,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自然理解与精细品味……所谓气质、风格、情调、韵味等等,属于审美范畴的东西,往往就是被这样一些具有文化渗透性的家常琐屑浸染而成。”

佟有为谨记着马三立教给他的“艺无止境”,配合着他敏而好学的性格,延伸出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爱好。佟有为除了说相声,最得意的就是能写一手好字。在家里整天挥毫泼墨。佟有为不把这作为闲情逸致,还专门拜了师,著名书法家王学仲先生就是佟有为的另一个师父。他还加入了天津书法家协会,笑说自己已经是书法家了,“毕竟入了会了嘛。”

最近,佟有为又迷上了天津另一个书法家孙其峰老师的隶书,准备再拜一个师父。“孙其峰先生的孙氏隶书很有特色,他把汉隶、汉谏那种风格都吸收过来,化在他的体儿里,看似挺随意,绝对有功力。”

除了练书法,佟有为也喜欢打篮球、唱京剧、游泳、滑冰,甚至还参与办过一份机关报。在手艺上,佟有为说,比如练书法就帮了他说相声的忙,“你写字就要看一些唐诗宋词。就要背。这个对演员很有帮助。昨天在后台,还有一个演员问我,‘月满则亏后边一句是什么?’我张嘴就告诉他水满则溢,你瞧瞧这不是练字练出来的么。再者说,写毛笔字本身就修身养性,练字久了你站在台上气质都会不一样。”

作为一个老艺人,佟有为特别强调要坚持老传统中开始被荒废和漠视的艺德。“相声演员一定要守时。该你上台,就是家里有人突发重病,你也得把活儿说完了再走,跟观众没请假这一说。另外。对同行也得守时,你段子该多长是多长,没人笑也不能把段子缩短了,要不后边的演员没法接;观众反应再热烈也不能把段子拉长,否则后边的演员时间就少了。再有一个,就是不能刨活儿(提前把别的演员的包袱使了),你不能抢别人戏。这都是这行的艺德。”

虽然佟有为隔三差五就去电视台录像。但他说自己是个属于茶馆的相声演员。“我还是喜欢和观众面对面交流,听到真实的笑声,这是我最开心的了。电视台里的节目时间短,段子要砍去很多,而且有些配的都是虚假的笑声,这对相声是非常不利的。在电视台做节目,我都会提前打好招呼,我的节目千万别“领尖儿”(领掌),受不了那个。”

现在,相声界里的拜师和规矩也不像从前那样规范了,师徒关系的大部分开始被扭曲,不是选自己适合的师父,而是谁腕儿大就拜谁。有些相声演员即使拜了师,也并不学艺,有些人并不拜师,也奈何不了他。郭德纲原来是杨志刚的徒弟,后来拜侯耀文为师,这在相声行当里叫“跳门”,是非常忌讳的。过去徒弟如果跳门,要讲清楚原因,由门长同意才可以去拜别的师父。但现在没那么多约束,也没有人在意。

“师徒制”伴我成长 第7篇

一、从旁观者到边缘参与者

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私立学校就业, 刚到学校只是上一些比如电脑、自然科学等副科, 学生用餐或到户外活动时配合班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 说来也怪, 班主任老师或其他老教师在的时候同学们很乖, 等只有我在的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们一个个地都冒了出来, 用尽我浑身解数依然没能让同学们消停下来, 真是既生气又对他们没办法。这时多想能有那些老师们那样的“特异功能”啊!大半个学期之后, 一年一度的“新青年”杯教学大奖赛, 我终于有机会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了。

从备教案、备学生到备我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提的每一个问题, 再细到备我的手势、表情都有老教师的指导, 那种感觉真幸福。说来也怪, 孩子们在我这样的课堂上就像温顺的小羊羔, 表现非常出色。心底里期盼能经常有这样的活动!我想这就是初任教师的迷茫吧。而这时候的指导老师就是及时雨, 给我们滋润的同时又给了我们成长的方向。慢慢地我就称指导老师为“师傅”了, 的确, “师傅”们在我们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功不可没。这次比赛之后, 因为鄙人的机遇加努力, 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拿到优, 再后来就有机会观摩师傅上课→跟随师傅备课→照着师傅试课→接受师傅评课。应该说, 通过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于刚刚涉足教学实践的新教师, 帮助是非常大, 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吃透教材、课堂管理、教育教学机制这几方面。

从配合班主任做点琐事到能有机会偶尔进入课堂试课, 这是不小的进步, 对我来说是刚刚入门, 大家都知道, 在刚进入21世纪时, 小学尽管实施了素质教育, 但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根指挥棒还是衡量老师好差的唯一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 主课老师们经常抢课上, 作为配班老师的我能有机会练兵是可想而知的了。再说, 尽管我已经是边缘参与者, 能跟师傅备课、上课、试课和接受评课, 但是这并不等于它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效。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观摩、跟随、试课, 很少有机会独立作业, 因为传统课堂的特点决定了师徒总是独立上课, “分台”作业。从“师徒制”教师学习的基本模式来看, 它本质上是一个“学习—应用—反馈”的过程, 即新教师通过观察师傅的课堂来学习其教学经验, 然后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以应用, 最后根据师傅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教学。

二、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师傅”

由于种种原因我不久就离开了那所学校, 应聘到另外一所私立小学, 幸运的是, 一来到学校领导就让我带主课英语, 还担任班主任, 这下我感觉到肩上担子重了, 但我并没有放弃向老教师们请教, 大家都说教学是相通的, 看你怎样来调动学生, 让学生学得轻松, 教师教得不累, 怎样有效运用教育机智处理课堂内外的问题。在教师职业生涯中, 我感觉我是幸运的, 在我带的年级中, 有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 她是另一个平行班的班主任, 在得到她的同意后, 几乎她的每堂课我都会去听, 有时甚至是班会课, 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断地打磨, 听课—评课—议课—反思, 特别是从评课到议课再到师徒共同反思, 我感觉跟师傅的距离更近了, 之间的关系从讲授接受的等级关系转换到互动交流的平等关系, 从“我说你听”的“独白”变成共同反思的“对话”。这就意味着师徒交流从单向评价为主转向以共同发展为主。在这种模式下, 师徒不仅要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共同反思, 还要对老教师的课堂进行共同反思。正如舒尔曼所提出的教师知识总共分为七类:第一、内容知识;第二、一般教学法知识, 特别是那些超越学科的有关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性的原则与策略;第三、课程知识, 尤其是对于教师行业所需材料和项目的掌握;第四、教学法内容知识, 即内容与教学法的特殊结合, 它专指教师的知识领域, 是教师自身所特有的专业理解形式;第五、有关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第六、教育背景知识, 范围涵盖班级或小组的工作、学区的管理与财政、社会和文化的特征等;第七、有关教育目的、目标和价值观的知识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也正是基于这段时间的听课-评课-议课-反思, 我慢慢地向校骨干教师之门迈进。

家长、学校管理层对孩子们分数的计较有时简直让人窒息, 家长为了升学有时把分数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而教师的经济直接与学生的分数挂钩, 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班级分数与奖金成比例的。这样做也情有可原, 但老师们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微妙了。甚至有一种孤军作战的感觉, 对于一些没能理解的“师傅”的教学实践, 多希望能走进师傅的课堂, 或让师傅在我的课堂进行探讨, 能更好地形成“最近发展区”, 能有“脚手架”。

三、体验师徒同台上课

“师徒制”的教师成长模式对我帮助最大是在离开第二所私立学校之后, 应聘到一所台湾独资的学校任教, 非常有挑战的是每班配备主教和助教, 而外教跑班上课, 并且保证每节课最少有两位老师同台上课。我刚进学校的时候是助教, 每周所有助教都要接受轮值主教的师训, 和自己班上主教一起备课及同台上课, 而所有主教每周又接受台湾来的讲师的师训。到岗的前三个月, 主要是协助主教上课, 比如创造一些课堂教学情境、分组活动时示范活动规则等等。后来, 慢慢与主教有各自的分工, 比如助教导课, 分组活动时各自负责不同的部分等等。再后来, 就是我主讲, 主教在一旁协助, 我和主教的角色交换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课堂上孩子们非常轻松, 表现很是自如, 在英语创设的环境中游刃有余。而与此同时老师们既像他们的伙伴, 又像他们的向导, 俨然一幅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时作为助教的我如痴如醉, 非常享受工作中的生活。

在一年之后的考核中我获得荣升主教的机会, 在接受台湾讲师的师训中有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法、班级管理、家长工作等等, 涵盖教师生活、工作和家庭教育及个人成长的各个方面, 方式也非常人性化, 给人的感觉是润物细无声。

四、新教师成长中对“师徒制”模式的思考

刚做主教也就是“师傅”的时候, 有些不适应, 想到自己刚任教时候的无助、彷徨, 感觉肩上担子的分量不轻, 在吸取我的几位“师傅”的长处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第一、不限制轮值主教对助教的师训, 而是主教团队带助教团队, 对于徒弟 (助教) 来说同一个问题不同主教给予他们的启发不同, 更容易对不同的个体形成“最近发展区”。而对师傅 (主教) 来说可以从不同徒弟哪里发现更多的问题, 从而反哺自己的课堂, 同时也历练了自己;第二、在师徒讨论同一问题时, 以理论为依据。在台湾讲师给我们做完师训后, 让徒弟们找到相关问题的理论支持。这样不仅提高了师徒的理论素养, 而且更有利于师徒的共同成长。

摘要:新教师在成长为资深教师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磨难和历练, “师徒制”是促进新教师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教师如何从旁观者, 到边缘参与者, 再到协助者, 最后真正成为合格的教师有较长的路要走, 如果遇到好的“师傅”, 会少走很多弯路, 笔者以自己教师职业生涯的亲身经历为例, 介绍了新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师徒制,新教师成长,同台上课

参考文献

[1]毛齐明, 岳奎.“师徒制”教师学习: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22) .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8篇

发现并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是教师进修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既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相适应, 又与青年骨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相衔接, 而且是富有成效的?几年来, 我们一直在不倦地探求这个问题。俗话说,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实践中, 我国传统的“师徒制”式的培训方式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这种古老的在“做中学”的专业技能培训方式, 对于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十分重大。于是, 我们将“师徒制”这一培训方式纳入“青蓝工程”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识:“等闲识得东风面”

“师徒制”亦称“学徒制”, 它是一种实际工作过程中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教学形式,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人、手工艺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某些特殊行业的生存、发展留下了永不消褪的光芒。时至今日, 这种“传、帮、带”式的“师傅带徒弟”的良好的行业传统仍然得以传承。那么, 这种学习方式是否适用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呢?在实践之前, 我们作了一番探讨。通过对比研究, 我们觉得, “师徒制”有这样几个优势:

一是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 拉近了师徒间的情感距离。古人云:“弟子事师, 敬同于父”, 这种特殊的“情感效应”, 对知识技能的授受和学徒人格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师傅带徒弟, 属于手把手的个别教育, 能够保证培养的针对性;三是“师徒制”式的教育具有全程性。也就是说, 师傅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 负有全面教育的责任, 即在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还包含有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书与育人集师傅于一身,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鉴于此, 我们认为, “师徒制”完全适用于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然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年轻教师的优势亦得到了极大显现, 传统的“师徒制”受到了新的挑战:一是年轻教师学科知识的新鲜程度要比老教师强;二是年轻教师的跨学科能力要比老教师强;三是年轻教师的计算机、外语能力肯定也要比老教师强。这样, 若仅仅拘泥于师傅的教学经验是青年教师的财富这一点上, 则可能让经验成为束缚青年教师成长的羁绊, 反而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

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达成了共识:其一, 采用“师徒制”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 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使其古为今用;其二, 创新教学方法, 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 使其在教学中相互关爱, 互帮互学, 各展优势, 共同提高。

二、寻:“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确定了理论基础及方向后, 接着就是培训对象的选取。我们知道, 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 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几年, 是一位教师的职业定向阶段, 也是教学习惯和教学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帮助教师在此期间迈出坚实的一步, 将是决定一个教师由普通走向优秀的决定性的一步。为此, 我们将培训对象瞄向了新教师这个群体。每当有新的教师加入, 我们就从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战略高度出发, 认真做好培训工作, 引导他们尽快入门, 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我们尤其重视发现青年教师中的新秀, 并将其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先是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考评等方式, 发现优秀教师的苗子, 然后将其纳入培养对象, 使之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整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青蓝工程) , 让“小荷”露出尖尖角。

三、结:“常与师徒同苦乐”

尽管“师徒制”对于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十分重大,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实施了“师徒制”的培训方式, 就能收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事实上, 要充分发挥“师徒制”的应有作用, 还必须确定好培训的导师 (师傅) , 因为“师徒制”的最终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 (师傅) 的水平。

为此, 我们在研训员队伍中挑选出能正确、熟练掌握所任学科知识, 熟知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具有引导被指导者主动参与并积极承担相应任务的经验与能力的研训教师, 使其与青年骨干教师结成对子, 师徒互签“结对协议书”, 以一定的形式确认师徒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营造了一种“常与师徒同苦乐”的氛围。

四、磨:“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充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 都应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基础和条件。然而, “纸上得来终觉浅”, 这些教师刚刚踏上教坛, 尚无实践经验, 为使这些教师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我们围绕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实践、教学技巧等诸方面, 为他们搭建一个磨练的平台, 为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铺路架桥。

1.磨砺。

所谓磨砺, 就是将他们放到教育教学的一线上来, 通过教育管理 (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等) 、教学实践 (说课、上课、评课等) 等多种渠道,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锤炼思想、磨练意志、提升能力, 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尽早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2.磨课

教师的真功夫应该在课堂, 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亦应扎根于课堂。磨课, 亦即对课堂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 从而认识规律,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 优化习惯。磨课主要采用“实践比较”“案例剖析”两种方式。

3.实践比较。

即通过对不同课堂教学的比较, 引领教师认识课堂教学, 掌握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体会不同教法的理念、优势与不足。比较的形式, 可以是同一内容由不同教师按照不同的设计, 轮流教学, 进行比较 (同课异构) ;也可以是同一内容通过集体磨课, 由一位教师 (师傅或徒弟) 执教, 集体听课后再发表各自的见解, 集体反思, 吸纳有益意见后, 由教师再次执教, 组织第二次反思、修改, 再进行第三次教学……前后比较, 反复实践, 多次反思。

4.案例剖析。

即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反复观看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进行深入剖析、评价。剖析可以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 也可以对整个课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通过“解剖麻雀”的形式, 帮助教师更科学、更深入地认识日常教学中未发现或不被重视的问题, 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研:“若有所得要专精”

合格的教师不仅应该懂得教学, 还必须学会研究, 研究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发动机”。为了帮助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跨越和突破, 我们注重对这些教师的教科研的培训及指导。根据不同的研修内容、学科性质及教师特点, 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采用以“课例为载体”、以“课题为主线”等灵活多样的研修方式。

1.以课例为载体。

就是以参与研修者的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展开研修。这种研修由教师进修学校各科研训员 (即师傅) 组织, 有计划地去一位教师 (即徒弟) 的任职单位听取该教师的课堂教学后, 再由大家围绕该课进行评议、分析。教师即是研究的对象, 也是研究的主体。这种研究因教师的不同, 使研究课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2.以课题为主线。

就是在小课题研究中以某一课题为主线展开研修。如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如何开展中学数学实践活动”等课题展开研修。在研修中, 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立一项研究课题。研究既可以相互合作, 亦可以独立进行。研修过程中, 师傅可有计划地组织徒弟外出考察学习, 邀请名师 (或由师傅) 上示范课, 做专题报告, 为研究“引路”, 为教师“加油”。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9篇

古语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语境下, 这一概念在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 但凡技能都依靠师傅对徒弟的言传身教得到传授和延续。建国以后, 国内工业如春笋般大力发展, 工人这一职业让人趋之若鹜。不难想象, 成为工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和资本。应运而生, 工厂内的“师徒制”便成为了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于“师徒”的概念不难理解, 即师傅与徒弟, 师傅向徒弟传授技艺和经验, 在工厂体制内, “师徒”又作为一种管理体制成为一种正式的工作指导关系, 师傅对徒弟的技术进行多年的培养和教育。而在私下, 师傅不仅是师更是父, 徒弟要尊重传统孝敬师傅, 甚至养老送终, 是最重要的非血缘伦理关系。

对于“师徒制”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西方都有着大量的研究, 既有把其视为工人行动的一种基本单元, 也有把其视为一种权力结构或者社会纽带。西方经济史表明, 师徒制作为一种口传手授的技能传授方式最早是在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中出现的, 最开始表现为子承父业的形式。随着生产的扩大, 业主也开始招收一些学徒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些学徒一边学艺, 一边进行生产, 从而形成了师徒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还有学者认为, 行会的出现才是师徒制真正得以产生的原因, 行会组织的崩溃最终导致了师徒制的瓦解。

然而, 对于师徒的研究, 不单是研究这种关系本身, 师徒制度更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一种典型缩影。

从经济上看, 师徒制度是单位制全面保障工人生活的一个方面, 体现了对年轻劳动力的内部培训机制, 而后在市场经济时期, 劳动成为一种竞争力, 外部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从而改变了师徒制的内涵。在政治上, 师徒制随着社会的变迁体现了现代科层制的明确化, 在工作关系上, 师傅与徒弟并非是上下级关系, 而是同级别的同事关系。从政治、社会来说,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探索师徒制演变的轨迹, 认为这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

以师徒制看时代变迁, 必须先了解已有对单位制的研究现状。现今对于“单位制”的研究著作颇丰, 从华尔德的《共产主义新传统》开始, “单位”及“单位体制”的相关研究已有30 余年。市场经济的引入以及重要程度的加重, 现代管理制度的深入影响都改变了企业 ( 单位) 的内部格局和其在社会中的结构位置。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影响在于使企业产生了以“两个置换”和“两个走向”为特点的变化, 所谓“两个置换”就是国有企业产权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双重置换; “两个走向”就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和国有企业职工走向市场。根据李路路的总结分析, 现今企业 ( 单位) 研究呈现明显的三个研究论题: ( 1) 偏重于从宏观社会体制和微观组织的社会功效出发, 对由一个个企业 ( 单位) 构成的单位体制及其变迁进行研究; ( 2) 倾向于从微观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入手, 对企业 ( 单位) 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行研究; ( 3) 侧重于将企业 ( 单位)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分层机制, 对它所产生的社会分层效益展开研究 ( 李路路, 2009) 。

因此, 现有对“师徒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以微观组织来看单位内部的权利结构和行为方式, 并且有“单位制”走向“市场经济”的变迁过程。其中, 蕴含着经济转变、政治转变、社会转变。

二、岁月繁华: “师徒制”背后的经济转变

单位制时期的国有工厂承载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是全国的发展重心, 工人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与此同时, 在工厂内工人对工人有着高度的经济依附, 工人在单位中获得他们的社会身份, 并使得他们有权力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特殊供应和福利。企业不仅提供全部的健康保险和退休金, 甚至还提供附属的医疗机构。企业为职工提供教育培训、住房、托儿所、食堂, 甚至负责调换工作和为亲属配偶申请当地的居住户口。其中, 以师徒培养方式就是单位制初期最明显的教育福利, 以内部培养为主要手段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师父和徒弟面对面交往, 他们同处一个车间, 在一个共同的生产空间和劳动过程当中, 年轻工人对于生产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性的, 一些具体技能的训练只能通过口传手授, 甚至是出于“心传密会”, 这些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脱离车间和具体的生产环节进行传授。所以, 师父带徒弟是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教育, 这就是所谓的“传帮带”的工人培训模式, 技艺传承紧密度非常高。

计划经济时期的另外一个明显的经济特点便是工人的职业年限, 在当时的国家体制下, 工人享有终身雇佣的工作保障, 工厂无法解雇工人。因此, 技能并不是工人之间的竞争理由, 从而也不担心技能影响自己的收入与就业稳定。管制竞争关系模式和非市场性劳动管理制度为工厂内部技能养成方式提供了配套的匹配制度, 使工厂自我技能生产成为可能。相反, 在后来的市场经济制度下, 工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他们能否求职的重要因素, 相应的社会出现了大批的职业技校。在这样的环境下, 工厂开始采用外部技能养成方式代替单位制时期的内部技能培养机制。在自由市场机制中, 工厂既可以自由解雇工人, 工人也有能力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工厂和工人在技能养成上都面临着由于市场压力而形成的风险约束, 这迫使企业采用不同的技能养成战略 ( 如发展标准化生产模式) 来最小化对技能工人的依赖, 而最终选择外部技能养成方式。

可见, 经济因素对师徒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反过来也说明师徒制度中以技艺传承高度紧密为特点也是时代背景的结果。国家与工厂为工人提供的全面依附使得工人没有技术风险, 也没有技术竞争, 非市场机制使得内部培养的方式得以可能。但是当市场竞争成为主流, 技能成为一种资本, 迫使年轻劳动力在入厂前需要在外部进行培训得以获得技术资本, 这使得师徒制度中的技术传承紧密度下降。

三、日新月异: “师徒制”背后的政治转变

在单位制时期, 工人在政治上都高度依附于工厂。华尔德在其著作中指出, 工厂内的党组织安插在企业的角角落落, 工人没有维护自己权利的组织, 也不会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或活动, 而是听命于企业的安排。此外, 是否具有政治身份也直接影响他们在工厂内的发展, 一个工人是否是党员或积极分子影响着其升迁、考核, 政治身份的获得就显得格外重要。不管是师父还是徒弟, 他们之间的政治身份都相互影响。师傅若是党员, 不论是从思想认识上上还是从群众基础上, 都对徒弟的入党过程起着积极的督促和指导的作用。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变迁, 工人在工厂内的政治状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利益为目的入党现象已经明显下降。入党在如今更是一种自愿主动的行为, 与其是否能够增加工资, 得到切实利益的关系明显弱化。这也使得入党本身、党组织的建设更加纯洁。这是一种进步, 更是一种民主。而师傅对于徒弟入党事宜则呈现不过问、不参与的现象。

若以政治技能来看师徒关系, 以Ferris等人的研究来看, 高水平政治技能的员工能激发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并能够向周围环境中发出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的信号, 从而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在单位制环境下, 政治气氛相对厚重, 关系更容易受到政治技能水平高低的影响作用。高政治技能的徒弟会很好地利用关系网络与师傅进行沟通, 他们会抓住这些沟通和合作机会, 加深彼此的了解并建立深厚的私人情谊和利益圈。而在市场经济时期, 政治技能随着政治气氛的轻松化也会有对师徒关系有着改变, 松散了师徒关系。

另外, 从科层制来看, 单位制时期师父和他的徒弟们形成了一个十分亲密的圈子, 在单位制时期, 师父与徒弟以及再传弟子之间所确立的代际关联是永久性的, 这是终身聘用制度的附加品, 是单位制当中形成牢固的非正式关系网的关键因素。牢固非正式关系网的形成使得单位制时期的车间是以派系结构为主要的行动单元。然而, 在市场经济时期, 徒弟的职业生涯已不再具有终身的特性, 从现实上或是从心理上, 以往的代际关联不复存在。以派系结构为主的行动单元也受到了工厂管理体制的大力限制。

四、蒸蒸日上: “师徒制”背后的社会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 最大的转变既是包含着文化伦理、科技等众多因素的社会转变。在工厂内, 单位制时期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转变也是巨大的。

以文化伦理来看, 传统的中国概念里指导老师称之为“师父”, 而在如今的指导老师更多的含义是“师傅”。“父”与“傅”同音不同义, 使得师徒关系有着千差万别。新中国成立前师徒制中的师父和徒弟, 在生活上是一种依存关系, 在知识和技能传授中是一种秘传关系, 在身份上是一种等级关系, 但是也存在一些旧学徒制中的陋习, 如打骂虐待等, 这些特点都有着父子关系的色彩。建国以后,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师徒之间的关系走向纯粹。但在单位制时期, 虽然工厂内的基本生活和待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由于终身聘用制的存在, 让传统的师徒观念强烈。但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 现代文化的学习和宣传让师傅与徒弟都转换了观念, 很大程度上对师傅终身的孝敬已不再是道德枷锁, 而是个人情感走向的一种选择。

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 互联网的普及、交通的发展都对师徒制存在着影响。单位制时期, 科技条件匮乏、信息闭塞使得师徒之间的技能知识交流是单向的, 纯粹自上而下的, 无论师傅是否掌握的是最准确的知识, 徒弟都只有接受, 而非交流。但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后的今天, 网络的普及使得专业技能的知识甚至是国际性的现今技术都随手可得, 反而师傅掌握的知识也许是滞后的、有局限的。由于徒弟的年轻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 在某些情况下, 徒弟通过网络或书籍能够与师傅进行技术知识的交流, 甚至是对师傅进行知识讲解, 这构成了师徒关系的信息传递互动, 互为老师, 让师徒关系更为平等、轻松。

五、总结

社会的发展除了设计与治理, 首先要做的便是对社会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不仅仅是从宏观, 更应从微观入手。“师徒制”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任何国家、任何行业都有师徒关系, 但是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使得中国概念里的师徒关系带有更为复杂的内涵, 中国这几十年经历的重大变革也在师徒关系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工厂内部的师徒关系展现了经济体制的变革、政治体制的发展、社会体制的完善。师徒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即穿插着中国工厂的正式组织制度、也穿插着文化伦理的非正式关系、更包含着工厂外社会建设的一步步完善。

以往关于对时代变迁、工厂体制、师徒关系的相关研究, 都集中于行政体制变迁的考察, 或是对单位制的结构或是经营模式的研究。有些对于微观的组织形态的研究都集中在不同群体的关系研究上。而所谓庇护关系、派系关系或激励意义上的区隔关系, 都带有垂直或纵向关系的分析特点, 因为单位组织的构成乃至与国家行政层级的逐级关联, 亦都表现出此种关系的特点。

而本文则以对时代变迁的整体视角去分析师徒关系的转变, 以这种微观制度的转变作为一种现实缩影来看, 中国近几十年的体制转变乃至社会整体的转变。师徒关系即稳定又脆弱,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还会随之改变其内涵, 对师徒关系的观察也会始终保持着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更生动的展现一个发展中的中国。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是划分中国体制最重要的标志, 在“单位制”时期, 单位内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相互融合, 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师徒制”, 贯穿在整个中国工业史中。而市场经济时期, 如专业技校的建立与科层制的进步等众多因素, 使得师徒关系的内涵发生了改变, 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种现实缩影, 它背后是经济、政治、社会的转变。因此, 师徒制作为单位制下的微观组织机制, 其研究意义不仅局限于关系研究, 更是对社会整体变迁的见证。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10篇

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建立起的“传统学徒制”难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 提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重大任务。日前所提出的“现代学徒制”, 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 就是职业教育更好服务企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要求和产业升级需要的一场改革。如何有利于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如何促进职业院校服务范围的拓展, 促进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化, 并促进职业学生的全面及可持续发展, 摸索出一个较有效的职业教育的模式, 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笔者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现代师徒制”的内涵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是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培训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校企联合、双师培养、工学交替、岗位成才”, 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体上, 以企业 (行业) 为主体, 职业院校为基础, 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共同育人、风险共担。二是对象与师资上, 学徒具有双重身份, 接受两类教师的教育。即在校是正式学生, 由学校派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师, 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在企业是正式员工或准员工。三是学习方式与时间上, 以“学校课堂教育+岗位师带徒技能培训”相结合为主要方式, 工学交替, 半工半读。四是学习内容上, 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 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职业与专业、岗位与课程的完全对接和融合, 并将职业技术与职业精神贯穿于育人全过程。

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有4个特征: (1) 办学主体是校企合作; (2) 教学师资和学员都是双重身份; (3) 学习方式与时间上与传统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4) 以“知识+技能”构成整个教学体系, 实行企业岗位需求与培养内容的对接。

二、“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要以“四化”方式培养

任何一个专业或方向的培养方案都有其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搞好专业培养, 使得学生既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核心技能, 又不与企业的应用脱节, 无论是重理论轻技能, 还是重技能轻理论都是不对的。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技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也是“现代师徒制”要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现代师徒制”的培养模式, 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专业指导教师的团队显得非常重要。我们提出“现代师徒”培养模式要以“四化”方式培养, 即专业教师团队化, 教学过程的流水化, 实用项目的企业化, 人员身份的双重化, 它是“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精髓。

“四化”的培养问题解决好了, 我们才能完成“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的改革, 才能探索一条高效、实用、经济的高职教育的培养之路。

1. 专业教师的团队化。

“现代师徒制”中的“师”绝不是传统概念的师傅, 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是一个师傅带若干徒弟, 这种“传、帮、带”的模式有它的好处, 将“干、教、练”于一体, 但也有天生的缺陷。每一个师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现代师徒制”中的老师必须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的, 他们以专业核心技能的要求为导向而形成团队。每个老师针对专业的一个或几个技能对学生加以训练、指导。这种模式既传承了传统师徒“传、帮、带”的优势, 又避免了传统师徒培养模式的不

2. 教学过程的流水化。

一提及生产流水线大家都知道它的分工细致和高效的运作方式。我们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借用这一运营工作方式来培养, 将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的核心技能分解成若干工序。学生犹如跑在生产线的各类“产品”, 随着生产线不断的运行“产品”最后成才 (毕业) 。那么每个专业的“生产线”“工序”的设计则尤为关键。学生到达了专业“生产线”的末端则毕业, 否则还要在“生产线”上不断地“加工”。

3. 实用项目的企业化。

老师们用什么来训练学生呢?这一点必须要与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相结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采用企业的实际应用的项目或工序, 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模拟情境的感觉。在工作中, 由师傅 (老师) 指导完成任务, 完成徒弟应完成的工作。

4. 人员身份的双重化。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工作中有一个身份的问题, 身份解决了他们都可以进入角色, 完成好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在专业的培养流水线上, 每一个训练项目就如一个个任务或工序, 每个人都按照岗位的要求就绪。进行企业化的管理考核, 完成任务者进入下道工序的训练。等所有的岗位都体验完, 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这个学生 (徒弟) 就毕业 (成师) 了。

三、“现代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代师徒教学模式是一种职业培养教育创新的一种模式, 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事情。但无论如何设计, 学校与企业必须是手牵手的合作关系。在培养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要做好三件事情:第一是要有一个训练基地 (企业) 作为机—构保障;第二是要在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完成设计好专业培养的—训练流水线;第三是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 各工位的“师傅”要到位, 要有对“徒弟”的考核标准。

1.训练基地是现代师徒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在实施的过程中, 必须合作组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作训练基地。基地为学校企业共营, 按股份制公司化管理, 利益、风险共担。由双方人员各派人员参与基地的建设, 它是学生培养训练的基础保障。这个必须是一个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 只有双赢基地才能运营长久, 才能健康地发展。

2.专业培养训练流水线科目的设计是关键。有了基地作为训练的机构保障, 专业培养流水线训练科目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它既要符合职业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又要满足企业用工、用人的需要。这个设计方案必须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出来。在实施的过程中, 由双方人员参加, 共同探讨其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效益性等要求。

3.考核标准是“徒弟”学生成师毕业的指南。一般传统的师徒培养是师傅凭着自己的经验来考核徒弟是否能成师, 这样的考核方法既不科学, 也很主观, 更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而现代师徒教学模式不能像传统的师徒考核方式由师傅人为主观定论, 必须是要统一的考核标准才行。考核学生是否成师毕业的标准, 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 也是学生的学习训练目标, 它是教师、学生的教学指南。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凭着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看, 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 由于企业、学校、学生的立足点不一样, 可能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着资源整合, 力争双赢的思想, 积极沟通, 做到利益均沾, 风险共负而解决问题。

1.企业与学校关心的着眼点不同的矛盾。企业是的着眼点是接受订单, 完成生产任务获得利润;而学校的着眼点是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他们之间的着眼点有着天壤之别。企业关心的是生产任务;而学校关心的是培养目标是否完成。要让校企能在一条船上共同努力, 必须是从组织结构上、经济利益上有着不可分离的立足点。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完不成生产任务我们将有损失;学生培养不好企业的生产也无法保证;必要时政府也可出面干预、支持。

2.学生对学徒认识与对大学生培养认识的矛盾。学生认为我是来读大学的, 学校为什么把自己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特别是遇到产业工人的工作任务, 重复工作繁琐无味, 一旦学习掌握后就不愿再踏实认真去做;还有学会了我要提前成师, 工资不能是学徒工的工资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解决不好也会给新的现代师徒培养模式带来困扰。这是一个管理问题, 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各专业一定要有本专业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考核标准;工作模块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学生一旦通过考核后可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培训;所有的模块都通过考核应该颁发“成师” (毕业) 证, 企业可直接聘用发给其员工工资。

3.学徒工的工作效果达不到企业要求的矛盾。企业的订单是有经济压力的, 企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是要受罚的。这点学校体会不深, 学生更没有压力。如何让学校、学生都要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企业、学校、学生有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同时企业在签合同时学校也要审核签字, 没有学校的签字企业也不好拿订单。经双方慎重考虑、审核、签字的订单才有顺利实施的可能性。

五、不断探索, 使“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现代师徒制的职业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既不同于过去形式的结合, 也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想培养出直接能与企业需求接轨的人才, 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摸索, 使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政府要在政策上、经济上、组织结构上给予大力支持。既要吸取学习国外的职业培养的模式的优点, 也要不断探索、学习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政策。完善现代师徒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是彻底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矛盾的必经之路。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凭着多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看, 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 由于企业、学校、学生的立足点不一样, 可能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着资源整合, 力争双赢的思想, 积极沟通, 做到利益均沾, 风险共负而解决问题。

1. 企业与学校关心的着眼点不同的矛盾。

企业是的着眼点是接受订单, 完成生产任务获得利润;而学校的着眼点是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他们之间的着眼点有着天壤之别。企业关心的是生产任务;而学校关心的是培养目标是否完成。要让校企能在一条船上共同努力, 必须是从组织结构上、经济利益上有着不可分离的立足点。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完不成生产任务我们将有损失;学生培养不好企业的生产也无法保证;必要时政府也可出面干预、支持。

2. 学生对学徒认识与对大学生培养认识的矛盾。

学生认为我是来读大学的, 学校为什么把自己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使用?特别是遇到产业工人的工作任务, 重复工作繁琐无味, 一旦学习掌握后就不愿再踏实认真去做;还有学会了我要提前成师, 工资不能是学徒工的工资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解决不好也会给新的现代师徒培养模式带来困扰。这是一个管理问题, 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我们各专业一定要有本专业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考核标准;工作模块能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学生一旦通过考核后可进入下

Á一个模块的培训;所有的模块都通过考核应该颁发“成师” (毕

ÁÆÇÈÉÉ$%&业) 证, 企业可直!"接#$聘用发给其员工工资。ÁÁ' (Á%&' () Á

Á

3. 学徒工的工作效果达不到企业要求的矛盾。企业的订单是

Á有经济压力的, 企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是要受

Á

ÁÇ罚的。这点学校体会不深, 学生更没有压力。如何让学校、学生都

!"#Á

Á要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企业、学校、学生有共同分担风Á险的机制。同时企业在签合同时学校也要审核签字, 没有学校的Á

Á签字企业也不好拿订单。经双方慎重考虑、审核、签字的订单才

ÁÁÂÁÂÁÂ有顺利实施Á的Â可能性。ÁÃÁÄÁÅÁÂÁ

ÁÁÁ

五、不断探索, 使“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现代师徒制的职业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既不同于

ÁÂÁÁÁÃÁÁÁÁÁÁÄÁÁÁÁÁÁÁÁÁÁÇ过Á去ÁÁÁ形ÁÁÁÁ式Á的Å结Á合, 也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要想培养出直

Á接能与企业需求接轨的人才, 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摸索, 使现

Á

ÁÂÃÄÅÆÇ代师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政府要在政策上、经济

上、组织结构上给予大力支持。既要吸取学习国外的职业培养的

ÈÉÁÁÁÁÁÁÉÁ

要到位, 要有对“徒弟”的考核标准。

1. 训练基地是现代师徒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

在实施的过程中, 必须合作组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作训练基地。基地为学校企业共营, 按股份制公司化管理, 利益、风险共担。由双方人员各派人员参与基地的建设, 它是学生培养训练的基础保障。这个必须是一个校企双赢的合作关系, 只有双赢基地才能运营长久, 才能健康地发展。

2. 专业培养训练流水线科目的设计是关键。

有了基地作为训练的机构保障, 专业培养流水线训练科目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它既要符合职业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又要满足企业用工、用人的需要。这个设计方案必须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出来。在实施的过程中, 由双方人员参加, 共同探讨其科学性、模式的优点, 也要不断探索、学习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政策。完善现代师徒职业教育培养机制是彻底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矛盾的必经之路。

摘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是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是每一个职业教育人要思考研究的问题。文章针对学校与企业如何联手合作共创“现代师徒制”培养模式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以四化培养和实训流水线的培养理念。对如何搭建企业与学校合作平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培养模式,培训基地,四化培养模式,训练流水线

参考文献

[1].李通国, 李贤正.师徒制在高职教学中的现代运用.科技信息, 2010 (18)

[2].李通国.基于工学结合的师徒制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探讨.职业时空, 2010 (4)

[3].杨显彪.“师徒制”: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3)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师徒制;职业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17-01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促进职业院校有效发展。师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职业院校中能起到有效作用。笔者将分别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师徒制概述、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大部分职业院校继续使用以往教学模式与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较为落后。例如,学校开设的文化课多于专业课,理论课多于实践课;教师主要采取灌输式方式传授理论和技术知识,教学效果不佳。举个例子: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很难接触到先进的汽修技术和方法,加之许多机械设备开始老化,因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此,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当前,职业院校中多以示范性教学、灌输式授课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多次练习。这种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以模仿和重复性动作练习为主,使得其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受挫。加上师生的互动交流较少,学生的学习思维以被动型接受为主,不利于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也使得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处,其实际操作技能难以得到锻炼,难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高要求。

其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也需要有较高的实践技能。但是,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实践经验较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师资力量较弱,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教学稳步发展。

二、师徒制概述

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所谓师徒制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融入到生活、学习中,该制度目前在许多职业院校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实际上,师徒制不仅仅被应用到职业院校,长期以来也被其他领域所运用。

受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学有着鲜明的传统教学的特征。就师生关系来说,表现为传授和服从的关系。从教学主体上来看,以教师为活动主导,学生则为单向性接受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年代已经过去,目前,在师徒制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通常表现在:师徒不愿意跟师傅、师傅不愿意带徒弟,这两个问题在职业院校中十分常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开展。鉴于这种现状,师傅必须及时更新自身观念,为徒弟提供更多帮助;与此同时,徒弟应勤学好问,对待师傅应懂礼貌,与师傅构建一个和谐的师徒关系。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师徒制

总之,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无法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对此,职业院校有必要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将师徒制应用其中,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优化知识模块,优化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指引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评价。笔者将就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更新教学观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都没有重视办学理念,没有根据办学宗旨来开展教学工作,以至于很多改革制度和措施都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完善办学理念,优化规章制度。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多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论,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加以改进、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制度,以便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二)签订有效协议。职业院校要想构建有效的师徒制,还必须签订有效协议,对师徒之间的行为予以规范,对师徒关系进行明确,同时还能对双方义务进行界定。在协议中,应将奖励机制应用其中,当徒弟达到师傅预期目标,就应该给与一些奖励,以此激发徒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完善课程设置。由于当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使师徒制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据此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第一,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为此,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将当前职业院校各专业的教学情况作为必要依据,并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以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为了增强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职业院校有必要坚持就业导向,收集、分析相关市场信息和行业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汽专业课程。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了充分保证教学质量,职业院校有必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改进教学工作。通常,反馈信息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考核与观察,其二是来自学生的主动反馈。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日常教学过程和阶段性教学结果评价。对此,职业院校可以适时开展理论与实践测试评估。其中,理论测试主要用来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实践测试重在评估学生对故障的处理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适时指出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自我评价,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反思,对自身的学习态度、操作方法等进行评价,进而更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师徒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职业院校本身作为一个输送实践人才的机构,为了培养更多人才,职业院校应将师徒制应用其中,对职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师徒之间签订协议,以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玲. 论职业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体系中的地位[J]. 科技信息,2011,17:150+250.

[2]薄艳玲. 教师教育变革理念下的我国师徒制研究进展述评[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2:1-5.

师徒制教学法论文 第12篇

1 师徒关系的确立

以择徒拜师方式形成的师徒制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传承方式,它是指“由师与徒双方聚合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某种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师徒制传承模式指出了传与承的具体对象,即师与徒,师与徒关系的真正确立是十分严肃而庄重的。

1.1 师父慎重择徒

师父收徒授艺是为了使本门派功夫以及门派宗旨等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所以在挑选徒弟时就显得特别慎重和苛刻。这不仅要引荐人引荐,师父还需要对其人的道德人品、资质禀赋悟性等进行考察。从古到今,武术高人选择徒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几二十年。

1.2 庄严的拜师仪式

这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在这首先需要引师,也就是介绍人,拜师过程引师必须在场。其次,徒弟必须写有拜师帖,递贴后师父要给其写回帖,贴上主要写有收某人为徒和对徒的赠言期望等。再次是磕拜立誓,这是确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关系的最集中体现。磕拜前点香燃烛,拜师者向师祖遗像或牌位及师父下跪,当众念帖后向师祖磕拜和向师父、师母跪磕,接着师父给拜师者讲述本门的规矩要求及勉励的话语,之后拜师者向师父、师母敬茶以示感谢。最后是收录家谱,拜师者被正式收录在本门的谱系之列。在谱系内一般简要记载拜师事由、拜师者在家谱的字辈等。许多拳种都有本门的字辈排列,如心意六合八法拳弟子按“元通成仁,广济修文,智永光明,清静慧存,宏道有为,养行全真”排列。

1.3 师与徒之间的“血亲传统遗风”

师徒关系是以传承武术形式相聚合而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以模拟血缘关系为机制,形成了与父同构的师和与儿同构的徒弟,具有家族式特点,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师父、徒儿。师父处于这个“家族”的最高位置,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负有相应的责任与要求。

1.4 对师父价值的绝对认同

“打走无师,终生有误”、“苦练三年,不如名师一点”等武术谚语表明了人们在习武过程中对师父的价值肯定。另外,还体现在习武者接受训练的过程中,遵从师父传技的各种要求和叮嘱。伦理上对师父恭敬尊重,不能以下犯上,要认真遵守门规戒约。

1.5 是师父对徒弟的全面教育

传授技击技术仅是武术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父同时还在徒弟成长过程中担任着规矩约束和道德教育的责任,为人师表,以身垂范,师父以自身的道德、学识和行为感染熏陶徒弟。可以说,师父就是技术上的教育者和徒弟成长过程中家长式的教导者,他们培养的徒弟要成为本门派的优秀继承者。由师父与徒弟结合而成的传习双方,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传承载体,师徒传承是双向的,师父择徒,徒弟拜师,师徒之间必须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与要求,师父要对徒儿进行全面教育,徒弟要尊师重道,认同师父的价值,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才会确立。

2 传统武术师徒制的功能

2.1 传统武术师徒制的武艺传承、创新功能

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门武术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多代人的不懈努力。历来各门派徒弟在师父的指导下,对前人已经积累的武术技艺不断进行操作实践训练,对前人的武术思想文化进行认识和再认识活动,以及对本门技击的高度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使得武术技能结构和武术理论框架在沧桑岁月中能不断完善并逐渐趋向系统化。

传承人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社会个体,且能够成为门派传承人的徒弟的武术悟性往往是高人一筹的,当传承人对本门武术熟练掌握或精通后,通常会根据个人的文化修养、实践经验等着手其他门派功法的研究,这就致使传承人对武术招数会有全新的理解,促使传承人对武术的招数进行改造,使本拳种不断完善。有些传承人思想包容开放,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打破礼俗的约束,对武术的研究进行纵向横向交叉探讨,自己另辟蹊径,这就催生了新拳种、新门派的产生。如八卦掌始祖董海川和形意拳二代传人郭云深就曾相互研究形意拳、八卦掌的技击动作、理法,发现两者技艺固交相为用,相辅相成。之后,两位大师决定把形意拳、八卦掌两门武艺合为一门。习练形意拳者以八卦掌做调剂,自无偏刚偏进之弊;习八卦掌者,以形意拳做辅佐,刚柔相济,攻坚克锐之能。形意拳、八卦掌的名称以“形意八卦”连带呼。这样,形意八卦掌这一新拳种就问世了。杰出的传承人应是在继承传统中有能力做出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的,武术文化传承,不是单线的延长或原质的移位,而是既有衰减又有增量,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积累是传承的结果,而积累的核心是传承者的创新。因为这样,中国传统武术才有“拳种众多,流派林立”的繁荣昌盛。

2.2 传统武术师徒制的道德教化功能

“未习武先习德”,道德贯穿于武技传习的全过程。首先在择徒问题上,道德状况是师父择徒的最根本标准,在被择者成为弟子之前,师父会对其进行长期的道德状况考察,如果被择者的道德人品不符合师父的标准,哪怕他的武术悟性再好或者是天生的练武奇才都免谈。如苌家拳《初学条目》中就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为正人君子。学拳宜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再如明清时期,“学拳宜以德为先”已成为整个习武人群的普遍认识。当师徒关系确认后,师父在传技授艺时依然非常重视徒弟的武德教育,师父以身垂范,不断向徒弟灌输日常道德伦理,使弟子“务要他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同时也注重培养弟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民间拳师看来,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哪怕是傻子都能成为武林高手。随着徒弟武功的进步,师父对徒弟的道德教育也会随之升华,向其灌输把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扶危济弱,抑恶扬善等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侠客精神”。若弟子没有做到“以德为先,技道两进”,且任何教育训诫都无济于事时,师父就会采取某种道德强制性手段,最常见的是将其逐出师门与之解除师徒关系。这样,师父传授的一系列道德训条、伦理规范就会逐步变成习武者的情感体会和价值认知,从而在以后的习武生涯中躬身实践。

2.3 师徒制维护传统武术尊严的功能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要,武术传播形式出现了多元化。武术学校、武馆、武术书籍光盘等促进了武术传播,使武术逐渐成为了一种商品,武术的价值高低也逐渐变成了用金钱来衡量。各种“快餐武术套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利益的驱使下武术的确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这种传播形式的深度和效果质量问题却让人堪忧,各种武术攻防技能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多数人眼中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要么就是一个空壳套路,毫无内涵。市场上多数影视作品夸大了武术的功用,令人对武术有一种误会和曲解,曾经就有人问我能不能用你的太极拳把他家里的大理石头打碎,这简直就是无知、可笑。传播不等于传承,任何泛化的传播形式只能使传统武术更加趋向于大众文化的范畴,而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美和尊严,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肆无忌惮的商业化只会使传统武术走向“文化自毁”之路。

武术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拳种都蕴涵着创拳者的修养、学问和品格,每一个拳种的承袭,发展和成熟更是武术延续者与先驱者的心灵碰撞,也是承袭者的文化修为、社会环境变迁和价值取向的写照。[2]正因为这样,在今天的民间武术教育中,一些武术家为了保护多代人的毕生心血和保证本门功夫的纯正,他们只做高水平的传承,反对普及教学,甚至宁缺毋滥。师徒传承是一种传播与继承的关系,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自己继承的技能和理论功法心得进行再传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武术技艺向精、纯、专的方向发展,武术理论功法也日趋完善。所以说师徒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传统武术的尊严,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传统武术师徒制的现代价值

3.1 减缓了西方体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

近代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体育思潮如龙卷风般袭入了中国,在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武术异化出了新的文化形态,以体育为首要属性的竞技武术应运而生。竞技武术以“练为看”为价值主旨,它摒弃了传统武术技术以技击为主的属性,追求“高、新、难、美”,成为了一种“中国式的竞技体操”,现代竞技武术是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更多的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以竞赛为特征的竞技武术是实现武术奥运战略的主要途径,所以它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空间却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挤压。

程大力教授认为,武术就是武术,武术只是武术,它既非体育(身体教育),也非运动(竞技运动)。武术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母体之下的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文化形态;而体育运动,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的西方文化母体之下的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文化形态;它们之间谁要取代谁这是完全不可能的。[3]当今竞技武术占了主流地位但它还是取代不了传统武术,在这师徒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武术师徒制减缓了西方体育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冲击,首先体现在武术师徒制传承的内容不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国家着力于发展竞技武术,但民间拳师习练的和传授的始终是本门的功夫,绝不会随大流。另外,作为传统武术的传承者,他们深知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的根,竞技武术是枝,没有传统武术的根深蒂固,哪有竞技武术的枝繁叶茂,中国武术要发展,传统武术是基础。因此在历史上,一批批各类拳种的传承者们在巨大的文化感召力下,恪守传统,甘心寂寞,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把习武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为本门技艺发展穷毕生精力,或许他们没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业绩,但他们用自己的全部心血默默地描绘了中国武术的历史画卷。这种尽心尽力、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给“西方体育思想”的最好“回馈”。

3.2 师徒制传承———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

传统武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传统武术的全面保护是当今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务之急。传统武术师徒制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以生存,如果没有了师徒制,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只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才能使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得以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在自然淘汰中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4]传统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靠师徒制传承而进化,在师徒制传承中进化,对于传承人来说,传承的第一义是习得,即通过传习而获得;第二义是创新或发明,即在前人所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传承的知识或技艺因创新和发明而有所增益,第三义是挑选合适的继承者,尽最大的力量把所掌握的知识技艺或理论功法传授给他,让他达到一个能进行再传承的效果。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它强调文化的整体传承,对武术传承来说即要求保护武术文化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师徒制传承是一种活态传承,它的传承过程中保留了传统武术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选才方式、训练方法、礼节仪式和组织形式等内容的整体性,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武术文化空间,也就是说师徒制传承本身就是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3.3 寻“根”,追求“和谐”的实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尚书》以“协和万邦”寄托天下太平,其要义在于“和平、和谐”。传统武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发展中,自然的融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统武术师徒制的择徒授艺整个过程始终以道德修养为本,这其实是一个追求和谐的实践过程,尊师重道、重义轻利、尚武崇德等都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重仁义、重宽容的和谐精神。“武以成人”这是武术传承人习练和传承武术的终极价值,传统武术所关注的是对人的心灵能力的整体塑造,通过感性的身体运行形式对人的血气、情感、身躯和欲望趋向进行涵养,并使他们相互溶渗、化通,从而使习练者受到一种全面的教化,获得一种新的、创造性的品质。[2]传承人对徒弟传授武艺是一种近乎终身洗染的教化,这是一个寻“根”的过程,一个追求“和谐”的过程。

4 结语

师徒制作为千百年来传统武术得以继承发扬的主要传承模式,它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现代价值,当今保护传统武术的师徒制传承是最大限度发掘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国家应该在对民间传统武术传承人进行立法保护、经济支持之余,要着手开展组织“区域性武术传承师徒班”,号召各地的高校武术老师下乡寻找访问当地的老拳师学习该地方拳种,老拳师一辈文化知识不多,而高校武术教师具有厚实的武术文化学术功底,学习之后不管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能更好地传承发扬该地方的拳种。“区域性武术传承师徒班”是将师徒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传统武术通过这种方式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周伟良.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83-588.

[2]王岗.中国武术技术要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程大力.“武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兼论“武德”在现代武术界提倡之不合时宜[J].体育文史,2000(3):39-40.

[4]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

[6]郭玉成.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

[7]李吉远,谢业雷.传承与嬗变:中国武术传承的文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

[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植物产业下一篇:解题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