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024-07-17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精选8篇)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0例,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4例, 女20例, 年龄60~83岁, 平均 (72.36±4.62) 岁。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 急性心肌梗死1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 稳定性心绞痛11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2例, 年龄64~84岁, 平均 (73.65±4.53) 岁, 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 急性心肌梗死10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 稳定性心绞痛13例。患者在治疗之前均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且ST-T发生明显的改变, 与ACC或AHADCG的相关规定相符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用药剂量10 mg/次, 3次/d。观察组使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 用药剂量1次/d, 每天用药2.5~5.0 mg, 使患者的病情定。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均为8周, 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心电监护。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时间的长度和心肌缺血情况发生的几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评价指标: (1) 显效:经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 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仅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朝着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 发生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 对照组显效19例, 有效16例, 无效9例, 治疗总有效率79.55%;观察组显效24例, 有效21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97.83%, 两组患者治疗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 χ2=7.42, P=0.00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心肌缺血总时间的长度和心肌缺血情况发生几率方面, 见表1。

讨论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临床症状不具备典型性, 并且发病较为隐匿, 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1]。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如果不能够早发现并且尽早地进行干预, 很有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情况。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诱发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进而导致心肌的灌注能力降低, 因此代谢和其他功能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对缺血的调控能力也会降低[2]。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疾病治疗的方案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3]。相关研究表明,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病的高峰期主要是清晨, 这一现象主要与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高有关。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药物是硝苯地平, 虽然这种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因此急需找到一种药物替代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从而达到降低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比索洛尔属于β受体抑制剂的一种, 能够减少儿茶酚胺等物质的产生, 因此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 减少交感神经对心肌产生的刺激, 降低患者的心率, 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标[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总时间长度、心肌缺血情况发生几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等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 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比索洛尔比硝苯地平的效果更好, 不但能够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几率, 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芳.比索洛尔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27) :102-103.

[2]孔泽峰.比索洛尔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 :113.

[3]温乃平.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19) :252.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都根据相关诊断标准[3]得到确诊, 并且排除了具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110例患者中, 50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 即为对照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 即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39例, 女21例, 年龄60~81岁, 平均年龄 (67.6±9.8) 岁;对照组中男34例, 女16例, 年龄61~80岁, 平均年龄 (68.1±10.2)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 主要包括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调节血脂以及抗缺血等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增加复方丹参滴丸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180丸/瓶, 批号:131214, 国药准字z10950111) 予以治疗。口服10丸/次, 3次/d。两组患者均为长期治疗, 且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 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率的比较以χ2检验进行, α=0.05, 若P<0.05, 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未曾发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

2.2 两组患者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治疗开始后3个月、6个月时, 两组患者的红细胞 (RBC) 、血小板 (PLT) 、白细胞 (WBC) 、血肌酐 (SCr) 、谷丙转氨酶 (ALT) 等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且两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的检查指标比较, 差异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 发病较为隐匿, 具有较大的危害性[4]。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地增长之中。

复方丹参滴丸在早期应用时, 主要是作为冠心病的急救药物使用, 具有较好的效果[5]。相关研究显示, 复方丹参滴丸能够促使冠状动脉得到有效扩张, 减少心肌的耗氧量, 使心肌的供血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同时还具有降血脂等多种作用。在安全性方面, 老年人群的代谢机能会有所减慢, 如果长期用药, 会不会使复方丹参滴丸中包含的丹参、冰片以及三七等成分在体内蓄积, 损害肝肾等的功能?长期使用冰片成分, 会不会导致胃黏膜损伤等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都是复方丹参滴丸长期用药需要考虑的。

本文中, 两组患者都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指标都未发生明显变化 (P>0.05) , 并且观察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指标同对照组比较, 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以上结果表明, 复方丹参滴丸长期应用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复方丹参滴丸长期用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的治疗, 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不会对其肝肾功能产生明显的损害, 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升.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42例心肌缺血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2, 25 (6) :356.

[2]吕宏乾.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6) :164-165.

[3]邰长利.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安全性研究[J].中医学报, 2011, 26 (11) :1354-1355.

[4]田健来.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缺血型ST段的康复作用研究[J].陕西中医, 2012, 33 (7) :813-815.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3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86-01

本文对10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全天候动态心电图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使用美国MGY-H12型Holter,将100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分为A、B两组。A组50例(中年组),年龄40至50岁。B组50例(老年组),年龄56-74岁。A、B两组受检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其血胆固醇化验检查后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心功能大致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常规心电图或有或无ST-T波改变。

1.2 A组(中年组):50例,年龄40至55岁,平均年龄49.1岁。男性36例,平均年龄49岁,占73%;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5岁,占27%。50例中有3例(男性)心肌梗塞患者,受检动态心电图前每人常规检查心电图。其中27例有ST-T波改变并占54%;23例无明显ST-T波改变,占46%。50例受检动态心电图后都存在有缺血性ST段下移,下移程度1-3.3mm,T波低平、双向和倒置。据患者病症和其发生缺血ST-T波改变,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缺血性ST-T波改变;本组中包含有9例无明显症状;即ST段下移>1mm。T波低平,占19%。41例症状与DCG相符,ST段下移>1mm,T波有不同程度改变,占81%。发生时间,分别7-11Am最多,5-10pm次之,2-5Am最低。

1.3 B组(老年组),50例,年龄56至74岁,平均年龄63.8岁。男性35例,平均66.3岁;女性15例,平均年龄57.8岁。常规心电图有ST-T波改变32例,占64%;18例无明显改变,占36%。动态心电图50例,均呈水平或下垂型下移1-3.6mm,T波不同程度低平或倒置。本组有症状缺血性ST段下移的32例,占63%;无症状缺血ST段下移的18例,占37%。ST段下移总次数262阵次,平均5.2阵次/人,每阵次持续20分钟-50分钟。无症状缺血性ST段下移均>1mm,发生时间5-10pm最多,7-1Am次之,2-5Am最低。

2 诊断标准

根据有关文献参考:以动态心电图上J点后80毫秒处,ST段压低>1mm(0.1mv),持续时間>1min,患者并无胸痛。因此可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当心肌缺血恢复1min以后且又再次发生ST段下移,因此可视为另一次SMI发作。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并即可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本文A、B两组以全天候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ST段下移病例数为标准,与有关文献报告的发作阵次有别。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2001年8月至2005年2月住院或门诊随访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资料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对照组。老年组冠心病患者126例,年龄60~84岁,平均68.3岁;其中男90例,女36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81例,年龄43~59岁,平均为53.3岁;其中男57例,女24例,均已剔除了有房颤和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均未用过洋地黄或奎尼丁等有影响ST段改变的药物。

1.2 研究方法

DEG检测使用美国产的CircadianⅢ型,双通道携带的记录盒,选用CM5和CM1双导联记录24 h心电图[1],人机对话方式分析,告知患者日常活动不变,填写完整日记卡。

1.3 诊断标准

ST段呈水平或下斜压低≥1 mm,J点后持续80 ms,连续时间≥1 min,除外体位变化、基线不稳、过度换气等现象。ST段呈缺血型改变同时伴胸痛等不适症状时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如无伴随症状则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

老年组126例共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103例(81.7%),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92例(73.0%)。对照组81例共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60例(74.1%),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5例(67.9%)。老年组与对照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组24 h共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364阵次,人均2.7阵次。老年组的人均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

2.2 ST段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

老年冠心病组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幅度为(1.8±0.6) mm,与对照组(1.7±0.6) mm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2.3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昼夜规律

老年组364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中,有276阵次(75.8%)出现于上午6时至下午22时,有88阵次(24.2%)出现于夜间22时至次日上午6时。如以4 h为一段时间,SMI出现最多的时间段是上午6~10时,有116阵次(31.9%),夜间22~2时出现最少,为23阵次(6.3%),而在夜间2~6时出现并不少见,有65阵次(17.8%)。对照组有123阵次(83.7%),出现于上午6~10时最多见,有49阵次(3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夜间2~6时仅见13阵次(8.8%),与对应时间的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2.4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

103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严重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上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房颤,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54例(52.5%),其中23例(42.6%)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出现有关[2]。对照组检出严重心律失常18例(32.7%),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心肌总负荷缺血的一部分,发作次数明显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本资料亦然。本文老年组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73.0%,虽与对照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人均发生次数远较对照组多。老年组无症状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程度与对照组无差异,但老年组平均每阵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这可能与老年人冠脉病变较重,痛阈上移及心肌退行性变等有关[3]。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表现一般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上午多发,午夜少发。本文老年组也以上午多发多见,但夜间2~6时发作也较频繁,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晨起时交感神经开始兴奋,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强和活动等因素,使冠脉收缩和血流阻力增加,需氧增加和供氧不足致早晨开始心肌缺血发作增多。老年人心功能代偿能力差(本组老年人功能>1级者有32例),晚间平卧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可能是老年人睡眠状态下无症状心肌缺血仍较多的原因。另外,老年人睡觉和起床时间相对较早,可能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时间段分布有影响。对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治疗要考虑到夜间的给药浓度。

老年组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者较对照组多,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较重的心律失常也可加重或诱发心肌缺血,如本文老年组有42.6%的严重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关系密切。严重心律失常与猝死有关,无症状心肌缺血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因而对无症状心肌缺血伴严重心律失常者需积极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特点。方法 经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126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析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活动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出现的阵次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活动时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的阵次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表现,且多合并心律失常。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老年人,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曙光,胡立群.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安徽医学,1998(5):22.

[2]陆冰,古宏清.580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河北医学, 2002(11):972.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SMI患者5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8例) 和对照组 (28例) 。对照组中, 男16例, 女12例, 年龄57.1~64.3岁, 平均 (60.8±1.1) 岁。观察组中, 男17例, 女11例, 年龄56.9~63.8岁, 平均 (60.3±1.3) 岁。两组患者平时无心悸、气促和心绞痛症状,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缺血,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 mV, 并经作201TI运动负荷心肌显像显示局部心肌缺损及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8例) 和对照组 (28例) , 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 (4粒/次, 3次/d) 治疗, 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 (10 mg/次, 3次/d) , 每周检查1次心电图,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其他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 8周后评估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

显效: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改善 (ST段下移回升但未达等电线, T波由倒置低平变为低平或变浅) ;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心电图疗效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将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全部受试者对通心络胶囊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与之有关的不良反应, 能坚持全程用药。

3 讨论

日常生活中, 一般患者是等出现了症状 (如胸痛、心前区不适) 才来医院就诊, 而医生也是对有典型症状的患者才给予较全面的检查。在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是属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因此往往忽略了这部分患者, 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称静息性心肌缺血, 指在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但患者不出现心绞痛的症状。通心络胶囊是吴以岭教授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4], 具有益血活血、化瘀通络功能, 对治疗胸痹心痛及冠心病心绞痛有确切疗效[5,6]。本研究结果发现, 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 无毒副作用, 无耐药性, 具有速效、高效的优点, 同时也提示了在日常体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诊断SMI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可靠, 且安全有效, 患者易耐受。

参考文献

[1]Kentsch M, Rodemerk U, Gitt AK, et al.Angina intensity is not different in diabetic and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Zeitschrift fur Kardiologie, 2003, 92 (10) :817-824.

[2]任晓兰, 段霄燕, 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3) :34-36.

[3]张治琼.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6) :127-128.

[4]Shuji A.Role of angiotensin II and endogenous vasodilators in the con-trol of glomerular hemodynamics[J].Clin Exp Nephrol, 2003, 7 (3) :172-178.

[5]Gokcel A, Aydin M, Yalcin F, et al.Sile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Acta Diabetolojica, 2003, 40 (4) :176-180.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0例, 男性56例, 女性24例, 年龄38~78岁。冠心病诊断依据采用WHO的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症状, 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并确诊。排除静息心电图有左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服用洋地黄或抗抑郁药等药物影响ST段偏移者。

1.2 方法

使用深圳博英公司生产的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连续记录24h, 要求受检病人详细记录日常活动情况及其症状, 相关症状及准确时间。通过系统回放分析及人机对话, 依据标准检出患者ST段压低的发作阵数及分布情况, 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分析缺血性ST段压低时是否伴随胸痛、胸闷等相关症状等。

1.3 诊断标准

缺血性ST段诊断标准:按1×1×1规则作为诊断标准: (1) J点后80ms处测量ST段, 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1m V, 原有ST段已压低者, 要在此基础上再压低≥0.1m V; (2) 每次发作引起明显移位至少持续≥1min; (3) 每次发作间隔≥1min。对照患者日志, 如心肌缺血时伴有胸痛、胸闷等相关症状者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反之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记录缺血总阵数、每阵缺血持续时间及发作时间。

2 结果

2.1 缺血性ST-T检出情况

80例中共检出心肌缺血395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 SMI294阵次占74.43%, 其中60岁以上者发作288阵次, 占72.91%, 有症状心肌缺血为101阵次占25.57%;两者之比为2.91∶1。3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检出224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 SMI188阵次占83.93%, 其中60岁以上者发作141阵次, 占75%, 有症状心肌缺血为36阵次占16.07%;两者之比为5.22∶1。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中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199阵次, SMI161阵次占80.9%, 其中60岁以上者发作117阵次占72.67%, 有症状心肌缺血为38阵次占19.1%;两者之比为4.24∶1。

2.2 缺血性ST段改变时间段分布情况

SMI多发生在日常活动及脑力劳动时, 如说话、吸烟、看报及看电视等, 也发生在凌晨苏醒后, 以6:00~12:00发作频率高为51.7%, 0:00~6:00发作频率低为8.7%。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多发生在白天, 多见于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 以6:00~18:00发作频率为46.24%, 18:00~6:00发作频率为10.91%。

3 讨论

SMI是指解剖上有明显冠脉病变, 且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不伴有心绞痛的心肌缺血, 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类型。SMI不伴随症状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缺血程度较轻或持续时间较短未达到痛閾; (2) 疼痛阈值较高或疼痛感觉异常, 心绞痛预警系统有缺陷; (3) 内源性镇痛物质 (内酚肽酶) 增高; (4) 疼痛传导的通道异常; (5) 与“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有关。SMI发作的特点: (1) 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 多发生在轻体力和脑力活动后; (2) 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发作时无相关症状多为自行缓解, SMI24h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缺血持续时间越长则结合CAG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符合率越高; (3) 发作频繁者预后不良,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无症状心肌缺血与心绞痛发作有同样的预后意义, 甚至更为不良, 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 (4) 发作有昼夜规律; (5) 年长者多见。老年人SMI发作较多, 可能与缺血发生时未达到痛阈, 疼痛阈值较高, 全身疼痛刺激感知缺陷等有关。

AECG是目前临床诊断SMI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由于SMI发病隐匿, 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低, 而AECG能长时间连续监测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下的心电活动, 因此可明显增加对SMI的检出率, 尤其是对老年人冠心病。AECG检测不仅能增加SMI的检出率还可观察其有无形态、程度、起止和持续时间、频率分布及其日常活动的关系, 协助临床识别高危病人和低危病人, 降低心脏危险事件。AECG对SMI发作规律、发作时间及严重程度做出全面的评价, 是目前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替代的。虽然AECG检测中ST段压低并不总是心肌缺血的确切证据, 除心肌缺血外, 其他许多原因也可引起ST段的改变, 如过度换气、心肌炎、高血压、左室肥厚、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贫血、低血钾、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吸烟、体位改变、药物影响, 但应用AECG监测时只要预先排除以上诸多因素, 是可以减少伪阳性的。

总之, AECG是无症状心肌缺血有效的检查方法, 能使冠心病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从而更大限度的减少心肌缺血的发作, 预防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及改善预后, 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继鸿, 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31.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68例, 其中男96例, 女72例, 年龄43~79岁, 平均 (53.7±9.7) 岁, 诊断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 部分患者显示为阵发性ST段下移。排除房颤、心肌炎以及服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高仪软件有限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监测系统, 24 h连续监测并行电脑同步分析心律、ST段以及T波变化。受检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 同时测定平均心率, 缺血发作时心率变化。

1.3 诊断标准

J后80 ms监测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 V, 持续≥1 min;2次发作时间间隔≥1 min[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肌缺血检出

168例患者中, ST段缺血性改变158例 (占94.05%) , 伴有有症状性心肌缺血41例, 占25.9%, 无其他任何症状者117例, 占74.1%。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 其中SMI 309阵次 (占85.1%) , 持续时间 (14.0±13.2) min/次, 有症状54阵次 (占14.9%) , 持续时间 (30.3±21.3) min/次。

2.2 心肌缺血发作时间

309阵次SMI中, 发生时间集中于6:00~20:00, 为237阵次 (76.7%) 。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 (51.6%) , 平均 (13.0±11.7) min/次, 12:00~17:00发作100次 (32.4%) , 平均 (10.1±8.3) min/次, 17:00~20:00发作62次 (20%) , 平均 (6.7±4.6) min/次。以上数据统计提示, SMI发作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6~12点为最多, 而0~6时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1, P<0.05) 。

2.3 SMI的诱因

309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 有诱因的220阵次 (71.2%) , 其中情绪变化发作123次, 占55.9%, 脑力劳动发作54次, 占24.5%, 适当运动发作35次, 占15.9%, 其他诱因发作8次, 占3.6%, 无诱因的发作89次, 占28.8%。

3 讨论

24 h动态心电图是目前临床诊断SMI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 该方法可以全面评估SMI的发作规律、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 结合患者具体临床资料, 可以避免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本研究发现158例心肌缺血患者中, 其中伴有有症状性心肌缺血41例, 占25.9%, 无其他任何症状者117例, 占74.1%, 远多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数据表明, SMI在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产生原因可能是缺血时有较好的侧支循环, 或者心肌内的神经末梢变性或梗死局部的神经末梢被破坏[3]。因此, 在日常动态心电图检查中, 出现ST-T异常的患者, 特别要注意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准确诊断, 选择正确治疗方案进行积极治疗, 具有较大的意义。

SMI在发作次数上比有症状的缺血发作的多, 而且发作时患者通常无法察觉, 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后果反而更为严重, 心肌缺血出现时由于无法自行缓解, 严重时会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也可加重或诱发心肌缺血, 并导致猝死。本次调查研究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 其中SMI 309阵次 (占85.1%) 次, 有症状54阵次 (占14.9%) , SMI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明显的昼夜规律, 本文结果提示, SMI发作呈现昼夜节律的变化, 以6:00~12:00发作最多, 为147次 (51.6%) , 其次是12:00~17:00发作100次 (32.4%) , 而17:00~20:00发作62次 (20%) , 在夜间睡眠时缺血发作最少。且SMI的发作和情绪变化或脑力劳动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部分运动也为一诱因, 与心脏的负荷量没有紧密的联系, 这可能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心率加快、儿茶酚胺浓度增大、血小板聚集力、冠状动脉活力增高及血压升高有关[4]。因此, 对于患有冠心病以及可能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 要及时进行DCG监测, 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5], 根据检测数据及早发现SMI并给予治疗, 调整用药时间, 减少SMI的发生。

总之, SMI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隐匿无症状, 而动态心电图能够昼夜24 h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 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尽快治疗, 可以减少心肌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数据。结果:ST段缺血性改变共363次, 其中SMI309阵次 (85.1%) , 有症状54阵次 (14.9%) 。时间集中于6:00~20:00, 其中6:00~12:00发作147次 (51.6%) , 12:00~17:00发作100次 (32.4%) , 17:00~20:00发作62次 (20%) 。结论:动态心电图能连续监测心脏电生理情况, 对心肌缺血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参考文献

[1]苏晶, 周莉.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 (11) :1833-1834.

[2]闵洁, 蒋晓农.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肌缺血[J].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 10 (1) :21-22.

[3]林升.11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10) :733-735.

[4]廖小香, 曾高峰.13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7 (4) :418-419.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第8篇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6~12月的所有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住院患者中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平均年龄 (63.02±10.00) 岁, 男、女比例10∶9, 57例患者中患高血压11例, 患糖尿病12例, 血脂异常32例 (6例无记录) , 有冠状动脉造影记录23例, 有冠状动脉CT记录25例, 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CT均有记录的有6例。

1.2 纳入标准

1.2.1 冠心病标准

有明确的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个别冠心病确诊患者, 有本次入院行冠状动脉CT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明显, 也纳入本次研究对象。

1.2.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标准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心肌缺血时, 不伴有胸痛、胸闷等相关自觉症状者, 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采用ST段的“三个一”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压低幅度≥0.1 m V (1.0 mm) ;每次持续时间≥1 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1 min。

1.3 排除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心肌炎, 束支阻滞, 预激综合征, 心室肥厚, 低钾血症, 服用洋地黄药物等影响ST段移位的因素;如果是房颤伴ST段压低的患者, 必须ST段移位较清楚, 可辨认。

1.4 研究方法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电脑测量ST段压低的幅度、阵次、持续时间, 人工修正结果;经过计算得到每位患者的缺血总负荷数据。采用BI9800动态心电图记录器, 工作站分析软件版本3.4, 对入选患者24 h连续心电监护。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处理资料, 人工修正分析结果。

根据不同冠状动脉分支将以上得分乘以相应系数:左主干病变, 得分乘以5;左前降支:近段得分乘以2.5, 中段得分乘以1.5, 远段得分乘以1.0;第一对角支:得分乘以1.0;第二对角支:得分乘以0.5;左回旋支:近段得分乘以2.5, 中段和远段得分均乘以1.0;后降支:得分乘以1.0;后侧支:得分乘以0.5;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均得分乘以1.0。各病变支得分总和即为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

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支积分之和。根据积分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 积分<10分为1组, 10≤积分<20为2组, 其余即20≤积分<46为3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采用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这一指标进行量化。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均值进行比较, 推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关系。

1.5 疗效评定标准

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按照改良的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量化:对主要冠状动脉任何一支狭窄进行积分:≤25%为1分, 26%~49%为1.5分, 50%为2分, 51%~74%为3分, 75%为4分, 76%~89%为6分, 90%为8分, 91%~98%为12分, 99%为16分, 100%为32分。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肌缺血总负荷均值三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组和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组和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和3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三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积分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积分越高, 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反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的严重程度, 心肌缺血总负荷越高, 反映患者的缺血越严重[1,2,3,4]。1、2、3组积分递增, 也就是说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逐级递增。三组心肌缺血总负荷均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狭窄程度不同, 其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有明显差异, 反映其缺血情况不同。

1组和2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组和3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狭窄较轻的1组患者和狭窄相对较重的2、3组患者比较, 狭窄程度轻的1组, 缺血情况也较轻。狭窄情况较重的2、3组, 缺血情况也较重。2组和3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1组多为缺血程度较轻的单支病变, 而2、3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则较为复杂。虽然积分都较大, 但有的患者为单支重度狭窄, 有的患者为多支狭窄的累积, 有的患者甚至多支均有严重狭窄, 因此有些患者积分虽然相同, 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却大不相同, 加之这部分患者往往病情严重, 还有其他的多种疾病及各种并发症, 入院时情况也各不相同, 仅从心肌缺血总负荷数值的大小判断这部分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疑显得过于片面。

综上所述, 冠状动脉狭窄较轻的患者, 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的程度也较轻。单支狭窄较重或多支冠状动脉都狭窄的患者其心肌缺血发生的程度也较重。缺血情况可以通过心肌缺血总负荷这一指标进行量化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但不适合于病情复杂, 狭窄情况较重的多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之间的比较。

参考文献

[1]吴政, 张晓春, 林凡.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1, 10 (6) :520.

[2]王跃生.60例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 22 (1) :10.

[3]欧秀美, 张亚辉.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远期预后.临床心理用药, 2012 (5) :93.

上一篇:ZigBee无线技术下一篇:音乐情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