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范文

2024-07-09

贵州大学范文(精选11篇)

贵州大学 第1篇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较晚,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而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则更晚。2002年4月教育部才开始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比国外晚了20多年。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特别是进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声势,也没有引起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以说,贵州大学与很多高校存在类似的问题,贵州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1.1 调查概述

本课题以贵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课题小组的形式在贵州大学各校区抽样760名学生做了《贵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调研问卷》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准备、创业课程、创业知识获取途径的内容。我们的调查以组织实施为主体,以班级成建制的形式进行,以教室和图书馆为群体调查地点,以宿舍为个体调查地点,涉及贵州大学各校区各级各类专业背景的学生,调查对象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共发问卷760份,有效回收760份,回收率为100%。我们的调查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同时开展了三次学生座谈会。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贵州大学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调查,我们分析了其现状。

(1)创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根据调查显示,贵州大学还没有将创业教育理念纳入学校建设、学校管理、学校教学等整体育人体系中。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贵州大学已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缺少具体创业课程的设置。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缺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用教材,特别是缺少经过实践检验的案例教材。在教学模式上,课程模式仍旧摆脱不了传统的一种模式一个课堂的方式,而并未根据大学生的个体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同时授课教师大多不具备创业的经验,仅限于理论讲授,专门针对创业的不多。在师资力量方面较为薄弱,贵州大学各学院在就业指导课中涉及到创业知识,基本上属于“纸上谈兵”,就业指导课程多数是负责毕业生就业的辅导员和行政教师,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和企业工作经历,在实践创业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学校更重视就业率,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往往关注度不够。可见,我们需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师资力量,完善相关课程设置。

(2)缺少创业支持平台,实践环节较弱。根据调查显示,贵州大学对创业教育认识不统一的现象较为明显,缺少支持平台。创业教育包括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创业教育过程中往往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件条件的支持,资金不足成为影响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学校往往忽略了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的平台,如有小范围的创业活动也是局限于参加省内外的创业计划比赛,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缺少相关创业的知识讲座和培训。2011年5月,贵州省人事厅在高校进行系列的创业培训,聘请了一批企业家或创业人士担任客座教师,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加之外请的企业家或创业者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有待改善。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培训仅针对于大四毕业生,在实际培训过程中,由于大四毕业生在外实习或参加研究生考试培训,真正受益的毕业生较少。可见,学校进行了相关培训,也设有创业教育的相关组织,但宣传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还不足以让很多在校大学生了解它们的存在。在创业教育内容传授过程中,我们不仅是传授创业知识,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团队意识、冒险精神和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实践是创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我省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发现,学校开展了与创业有关的讲座,实践环节较弱,仅仅依靠理论传授,基本上达不到创业教育的效果。

2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2.1 完善创业支持的平台,营造创业氛围

2011年5月,贵州大学邀请新东方英语学校的创世人俞敏洪给大家的讲座,吸引了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接受创业理念的熏陶,效果很好。我们应积极组织类似这样的创业成功人士的讲座,在校园常设创业论坛的机制,使这种论坛活动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高校应把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教育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活中,适当增加一些创业相关课程,组织和举办各种创业宣传、报告和讲座等活动鼓励自主创业,为大学生提供正规和有效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并且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创业信息,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准确定位创业方向。除了高校的支持平台,还需要当地政府制定优惠的创业政策和法规,只有完善社会、政府、高校共同的支持体系,才能保障大学生创业有利的外部环境。

2.2 设置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开设创业系列教育课程,包括创业风险和创业模式等不同内容,特别要以创业实践为基点,介绍一些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充分在实践中掌握创业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课程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开课时间的选择上应科学合理规划,贴近学生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可见,多数学生认为大二、大三是接受创业教育的最佳时期,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来说,此时开展创业教育他们就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积累创业知识,培养能力,为创业做好准备。

2.3 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高校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使其树立坚定的创业理想,有目标才能有勇气去挑战。由于地区教育差异,学生先天素质、生活环境及生活阅历的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创业能力也不同。立志进行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在大学期间学好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这是大学生创业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创业途径。创业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不仅需要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环境,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注意积累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理论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英,肖咏华.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2]张月.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3):100-101.

贵州大学文件 第2篇

贵大办„2004‟29 号

关于印发《贵州大学印章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学院、校直各单位:

《贵州大学印章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学校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 州 大 学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主题词:文秘工作 印章管理 暂行规定 通知 通知 抄送:校党政领导、助理巡视员、校长助理

贵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4年12月30日印发

共印25份

贵州大学印章管理暂行规定

为加强和规范学校印章的管理,维护印章的严肃性,确保印章安全使用和管理,根据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印章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暂行规定。

一、总 则

1、学校印章包括“贵州大学”印章(含钢印,以下简称“校印”),校领导公务签字章,各学院、校直各单位及科研机构印章,学校专用印章(如财务专用章、招生专用章、毕业生就业专用章)等。

2、学校各类印章统一由校长办公室根据国家规定刻制、压印登记后正式发文启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刻制和启用学校印章。

3、各学院、校直各单位及科研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印章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指派专人(监印人)负责保管和使用本单位印章,监印人名单要报校长办公室。监印人不得擅自用印。对擅自使用而产生不良后果的,学校要追究当事人及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监印人的责任。

4、未经学校授权,各学院、校直各单位及科研机构印章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只能在本单位的职责范围内使用,除开具介绍信和证明用于一般工作联系外不得对外使用。严禁使用单位印章对外签订合同及其它契约类文书。

5、学校各类印章要确保存放安全,印章若遗失须立即向校长办公室及保卫处报告,并登报声明该印章作废。单位更名或撤销时,须及时将印章送交校长办公室封存。对字迹已经模糊或缺损的印章要及时向校长办公室申请更换,更换的印章不再发启用通知。

6、使用学校各类印章都必须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登记的项目包括:用印日期、发往单位、用印内容、用印份数、用印单位、批办人、经办人。

7、监印人员在用印时一定要坚持原则,要审查用印手续是否齐全,了解用印内容,核实用印数量。对不符合规定的用印,监印人有权拒绝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监印人员盖章时要规范,使盖出的印章端正、清晰、美观,印章不能歪斜或颠倒。落款处加盖的印章应“骑年压月”。

8、所有使用学校各类印章的公文、公函、协议书、合同书以及各种报表、申报材料等,用印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统一编号,分类登记,并存入学校档案。

9、印章原则上不借出使用。特殊情况须借出使用时,用印单位须出具申请报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借出,并派人监印。

10、各学院、校直各单位及科研机构的印章要定期认证。校长办公室要加强对各类印章使用的监督,要定期检查各类印章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其中科研机构印章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由科技处负责监督)。

二、校印的管理使用

1、校印是按照国家规定、对内对外代表学校法定名称、具有法律效力的公章,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管理。学校钢印限用于各类证书原件照片,不能独立使用。

2、各学院、校直各单位和科研机构用校印,要填写“贵州大学校印使用申请单”(以下简称“申请单”)。经批准用印后,申请单由校长办公室和申请用印单位各留一份存档备查。

3、各类学生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结业证书、专 业证书、进修证书等学习证书(证件)的用印,用印单位要分别出具经校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处、成教处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并派有关工作人员与校长办公室监印人共同监印。

4、以学校名义颁发的各类证书、证件、聘书、奖状等 的用印,由承办单位造册,出具经职能部门审核与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并经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批后方可用印。

5、以学校名义署名的文件、报告、函件等的用印,要经校长办公室审核,分管校领导签批,按学校有关行文规定办理。

6、学校上报的科研项目申请表、鉴定证书及科研报奖材料等的用印,要出具经校科技处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必要时须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批。

7、各单位定期或不定期的报表用印,要出具经本单位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必要时须分管校领导签字(盖章)。

8、以学校名义签订的合同、协议的用印,要经校长签字(盖章)或委托代表人签字。

9、办理提款、开户银行帐户等的用印,要出具经校计财处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

10、治安、消防等的用印,要出具经校保卫处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必要时须分管校领导签字(盖章)。

11、以学校名义向外刊登广告等的用印,要经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批。

12、学校车辆年审、报废等的用印,要经校后勤处、资产处、计财处登记备案,并出具经车辆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

13、各类以学校名义署名的证明、材料等的用印,要经 各学院或职能部门审核备案,并出具该学院或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必要时报请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批。

14、因公出差等需开具学校介绍信的用印,需出具由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申请单。开具的学校介绍信需留有存根,校印应在两处压印,一处在连接线上,一处在落款处。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

15、学校印章一般不对个人使用。教职工和学生个人需用校印时,必须由其所在学院、校直单位或科研机构委派专人,报主管校领导批准,或由校长办公室主任在校领导授权范围内审批,方能使用校印。

16、其他情况使用校印,须经校长办公室负责人或校领导签批。

17、申请使用校印具体流程见附件。

三、校内科研机构印章的管理使用

1、校属、跨学院科研机构印章的制作,应由该科研机构向校科技处提出书面申请,由校科技处审查;院属科研机构印章的制作,应由该科研机构向所属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审查后报校科技处。校科技处要将学校各类科研机构需制作印章的情况汇总并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后,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制作和发放。

2、学校各类科研机构印章的使用范围是:(1)校内工作联系;(2)学术交流;(3)宣传、推荐、申报科技成果;(4)向学校推荐或申报科研项目。

3、因校内科研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为此,禁止使用科研机构印章签订各类对外合同和协议,尤其是经济类合同和协议。违者,学校将追究该科研机构负责人、印章管理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4、校科技处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印章使用的监督,要定期检查校内科研机构印章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四、附 则

1、校领导公务签字章属于学校的公务章,代表学校领导人的身份,是行使职务的标志。校领导公务签字章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管理使用。

2、学校专用印章是学校及有关部门履行自己的某一专项业务而使用的印章,主要有“贵州大学财务专用章”、“贵州大学招生专用章”、“贵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专用章”、“贵州大学成人教育招生专用章”、“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专用章”等。专用印章只代表印章上刊明的使用范围。学校授权相关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管理使用学校专用印章。

3、本暂行规定由校长办公室负责解释,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申请使用校印流程

一、以学校行政名义发的公文、函件:

校办秘书科核稿交主任或副主任签字→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字→秘书科编号制文→用校印

二、出差介绍信:

1、处级干部出差:所在部门或学院填写申请单→分管校领导签字→校办开介绍信→用校印

2、一般教职工出差确需用校印的:所在部门或学院填写申请单→部门或学院负责人签章→用校印

三、各类报表:

1、例行报表→业务部门填写申请单→部门负责人签章→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2、年终财务报表、综合报表→业务部门填写申请单→部门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校长签字→用校印

四、各类证件:

1、职称证、工作证、退休证:人事处填写证件和申请单→人事处负责人签章→用校印

2、聘书:人事处填写证件和申请单→分管校领导签字→校长签字→用校印

3、学生证:

研究生:研究生院填写申请单集中办理→用校印

全日制本专科生:学生处填写申请单集中办理→用校印

成教生:成教处填写申请单集中办理→用校印

4、出国、出入境

公派:外事处填写申请单→外事处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自费:所在部门或学院填写申请单→部门或学院负责人按规定进行政审并签署意见(学生要由学院签署意见,还应到学生处签章)→用校印

5、学历证明

全日制本专科生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等:教务处提供详细名单并填写申请单→教务处负责人按规定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研究生院提供详细名单并填写申请单→研究生院负责人按规定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成人毕业证、进修证、结业证:成教处提供详细名单并填写申请单→成教处负责人按规定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短训班:承办单位提供办班计划批文并填写申请单→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各类证书复印件:职能部门核对原件并填写申请单→职能部门负责人按规定签章→用校印。如在学校查档的,应由档案管理部门加盖印章后方可用印。

补(换)发毕业证、毕业证明书:本人登报声明作废→职能部门填申请单→ 6 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五、各类奖励证书或处罚文书:

职能部门填写申请单→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六、协议、合同:

以学校名义的合同:承办单位填写申请单→单位负责人签章→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签章→校长或校长授权的委托人签字→用校印

七、申请帐号、执照等:

1、建立帐号→财务处填写申请单→负责人签章→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2、申办营业执照(含年审)→承办部门填写申请单→负责人签章→主管职能部门负责人会签→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八、登广告、启事等:

承办部门填写申请单→负责人签章→职能部门会签→校办审核→校长或校长委托人签字→用校印

九、购(售)车:

承办部门填写申请单→负责人签章→财务处、国资处会签→校长或分管校领导签字→用校印

十、医保:

人事处填写申请单→负责人签章→用校印

十一、存量增量使用、公积金贷款:

贵州大学 第3篇

南华大学——知道什么是“核”心专业吗?

南华大学的低调和“南帝”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该校的特色专业都涉及军工领域。南华大学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最完整的高校,并建有湖南省核工业南华大学科技园。南华大学核技术与应用全国排名第二,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计亮年、国家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亚雷等大师。同时南华大学以核为特色,工、医、管理等学科交叉,形成了12个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特色专业。可见南华大学虽地处一方,同样具有绝世武功。

西华大学——工科之花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北华大学——北大+清华,简称“北华”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

贵州大学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现状

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遵循公平、公正、负责的原则,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从自身教育教学资源的条件出发,独立自主地拟定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是高校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选拨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自主招生始于2001年,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院校首次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随后,自主招生试点院校不断增加,2002年增加了3所: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河海大学。2010年高考自主招生的过程中,教育部在2009年76所自主招生试点院校的基础上,新增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等3所省属“211工程”大学,其中,广西大学于2010年正式进行自主招生。

1 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概况

本研究以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自获得自主招生资格以来的几年的招生简章及相关材料作为研究工具。分析其计划安排、选拔程序及录取原则存在的问题。这几所地方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属于非完全自主招生,其程序都在探索阶段。所有参加自主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且成绩须达省一本分数线。

2 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选拔手段不够完善

分析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及云南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我们不难发现,这3所高校提出自主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共同之处多于个性化的内容。报名的准入条件基本局限于学业成绩名列前茅,部分高校对竞赛奖项、荣誉证书的种类和等级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真正体现高校个性化和学科特点的要求均不明显。

自主选拔作为高考的补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充分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理念及特色。目前,这3所地方本科院校的选拔手段都在改革中,但基本上是笔试+面试简化成仅有面试,其中变动较大的有贵州大学和广西大学。贵州大学2011年取消了笔试,根据考生面试成绩的70%与考生高中成绩的30%之和(省级重点示范性中学学生,高中文化成绩占40%)从高到低排序,按计划数1:3以内的比例分科类划定入围合格分数线。广西大学2011年的自主选拔考试,笔试从2010年六门可选特色测试科目减少为语文、英语、小语种三门可选科目。理工类有特长,但语言类科目欠缺的考生就无法从这些选拔中脱颖而出。这些变革并未体现出自主招生的目标,部分“特、偏、怪”人才还是被扼杀于这些选拔手段之中。

2.2 录取标准仍以高考成绩作为参考

从上面3所地方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简章可以看出,广西大学2010年自主选拔中,获得优秀、良好等级的考生在高考录取中分别可获得40分和20分的额外加分,这就给高考成绩没达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更多的机会。这也反映出高校对人才选拔的弹性。

从这3所地方本科院校的自主选拔录取规则,我们可看到,这3所院校均要求考生的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成绩达到所在省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高考成绩仍然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须跨过的门槛。虽然获取自主选拔认定资格的考生有20分或者更多的照顾分,但是考生即使获取了自主招生资格,仍要继续复习准备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毕竟,录取很大程度还是取决于高考成绩。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自主招生政策并没有走出高考的框框架架,仍然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考生,这对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未必有利。自主招生某种程度上成为“小高考”,考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为进入大学加一点筹码,但现行的自主招生录取标准仍以高考成绩作为参考,这无疑违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2.3 生源范围受限

新增的3所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只面向本省考生。广西大学2010年100名自主招生计划,最后只录取到33名。贵州大学若按本科计划数的2%,即有148名自主招生计划,但2010年200名考生报名,最后只录取到26名;而2011年只有111名考生报名。从上面的数据来看,3所地方本科院校自主选拔的生源严重不足,虽然这3所地方本科院校都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录取,但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主招生的发展,其中最大的瓶颈就是自主招生区域仅限于本省,招生区域过窄。对于通过自主选拔的考生,还要求高考成绩达所在省的一本分数线以上,3所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省的吸引力并不算太高,若考生真的达到一本分数线,又往往选择省外的其他院校。

3 对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思考

3.1 完善自主选拔手段及其标准

选拔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自主选拔的定位亦需结合人才培养的定位。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树立正确的综合素质教育观、人才观。地方本科院校的自主选拔都处于起步阶段,其选拔手段一直在改革中,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目前缺乏一定的公信力,使得社会认为自主选拔过于随意化。如何改革,地方本科院校需围绕自主选拔的定位及其初衷进行,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借鉴其他自主招生经验丰富的院校,如由第三方组织考试,采用几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联考与院校面试的模式进行等。

3.2 让自主招生非高考化

自主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对人才的要求来设计、选拔和录取考生。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要改革高考制度,彻底废除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自主招生选拔手段出台的初衷是为了弥补统一考试的缺陷,给一部分拥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怪才”提供宽松的成才环境,打破“以分为纲”的框框,使得这些“偏才”、“怪才”不受高考分数的限制而进入高校深造,使他们的特殊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专业领域中的人才。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学生中,就有6名考生的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成绩未达到一本线,但最终被录取。根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2008年,自主选拔面试预录取的454名上海学生与高考录取的455名上海学生相比,虽然平均高考成绩略低,但第一年的学习成绩却明显反超。所以,仍然以高考成绩作为自主选拔的依据,某种程度上体现不出自主招生的意义所在。

3.3 拓宽参与自主招生的对象范围

拓宽参与自主招生的对象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降低准入条件。目前,3所地方本科院校对报名条件均限制与各种竞赛名次、高中学业成绩等相关,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参与自主招生的对象。3所地方本科院校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门槛。如复旦大学选拔对象不设学校、成绩等门槛,只要考生通过该校的“复旦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成绩便可申请下一步的考核。降低门槛一方面体现了自主招生的公平原则,更多的考生亦可作为自主报考的主体参与到自主选拔中来;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提供了更多的生源,使得高校有更多的选拔对象,也促进了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发展。第二,拓宽地方院校自主招生的生源地范围。地方高校限于本省进行自主选拔,加上考生固有的同等条件下喜欢选择省外院校的心态,导致自主招生的生源严重不足,也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的人才。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在自主招生的改革中,拓宽生源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途径。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自主招生尚处于摸索阶段,其院校的固有特色和选拔特色都在不断完善中,但无论如何改革,始终把握自主招生原本的原则及其目标,充分体现其灵活性,才能将自主选拔真正作为全国普通高考统一考试的一种有益补充,为院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卓有成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继明.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湖北招生考试,2005(8):68-7.

[2]计琳.自主招生“破冰之路”能否越走越宽[J].中国教育报,2010-01-05:002.

[3]沈小姣.高校自主招生的若干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6):78-81.

贵州大学 第5篇

[摘 要] 大学和大学出版,其目的都是为了传递知识。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著作为己任。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有助于出版业的发展。近年来,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迅速,但在学术出版上有待继续努力。

[关键词] 大学出版 出版质量 知识传递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05-0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communicate knowledge in the society. 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Press is to publish academic works. The good rel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Press help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y have not done enough in the academic publishing field, and have to continue to work hard.

[Key words] University press Publication quality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众所周知,大学具有下列三个功能:一是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人才;二是研究功能,促进提升科学研究;三是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咨询。总之,大学促进了学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创始人丹尼尔·吉尔曼(Daniel C. Gilman)在1876年说过:“对大学而言,推进知识发展并且将知识不仅在那些可以每天聆听讲座的人们中间,而且在更大更宽范围的人们中间传播,这是它最高尚的职责之一。”(It is one of the noblest duties of a university to advance knowledge and to diffuse it not merely among those who can attend the daily lectures but far and wide[1].)

大学与出版,其本质都是知识的传递。早年的大学,传递知识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书籍成为它的重要补充。所以大家形容“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同样,大学出版社可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帮助大学在课堂之外传播知识。早期的西方大学出版社,其前身多为满足大学教学科研需要而成立的印刷所,印刷大学教授的著作或者讲义。此后,逐渐过渡到出版学术作品,作者也超越了所在大学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大学往往都拥有优秀的大学出版社。大学与大学出版社成为学术世界的一道风景。

在我看来,大学出版之所以可能,基于下列原因。

1 大学是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为大学出版提供了资源

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制度,非常有助于出版的发展。大学里的学生,要获得学士以上学位,必须撰写论文。这些论文,要求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更要求在该论文研究的领域内具有突破性,能有最新的研究发现。一些国家的大学还规定,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2—3篇与本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表明这一研究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些国家的要求更严,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科学引文索引(SSCI)等来源期刊上发表2—3篇论文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这一制度,促使刚进入研究殿堂的学生很早就开始介入学术生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习惯,为学术出版培育了生力军。大学的选聘制度,要保证优秀且合适的人进入大学系统。而发表过学术论文、出版过学术著作的人,往往会获得优先考虑。这一制度,促使将来要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更加重视学术论著的撰写。大学的晋升制度,更为大学出版提供了优质资源。从讲师(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任何一个需要晋升的大学教员,要通过作品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准。这些作品,通常都是已经发表的,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传播。一些国家规定,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必须发表3篇以上的论文或者出版一部学术专著;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必须发表5篇以上的论文,或出版1部以上的学术专著。有些国家可能没有发表论著的具体数量限制,但都很重视是否出版过论著。

大学的这一制度,与学者的创造冲动相结合,使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生产的重要机构。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二的论文是大学发表的,四分之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大学工作。大学出版以推广学术、促进学术的提升为己任,大学教员的著述成为大学出版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一些专、精、尖的著述,因读者面窄,往往不能被商业性出版机构接受。大学会资助这些著作出版,以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这些专著,所在大学的出版社通常具有优先选择权。而大学出版社依托于大学良好的声望,往往能获得社会的好感,在获取有价值的手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大学是学术论著质量评估的重要帮手,保证了大学出版的质量

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制度。在出版过程中,要获得出版许可的作品,必须经过审稿的程序。这是为了保证出版物的质量,使人类创造的知识得以传承。在学术出版中,待出版的学术作品,必须获得学者们的认可才可以出版。因此,在学术出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同行评议制度。出版社或期刊社聘请同行专家对拟出版的论著质量进行评议,只有获得同行专家认可的论著方可进入出版过程。大学里的专家,因其学术素养深厚,往往成为同行评议中的首选专家,成为重要的把关人。尤其是大学因其拥有学科种类齐全的不同研究者,成为学术出版的最好伙伴。他们帮助出版机构把好出版物的质量关,使优秀的作品得以进入出版流程。因此,以学术出版为己任的大学出版社,更要依赖大学的专家。正是这些专家的把关,保证了出版物质量。

3 大学是学术成果的收藏机构与阅读机构,扩大了大学出版的影响

大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出版物的重要消费者。对学术出版而言,他们更是重要的消费主体。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出版物获得新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因此,大学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消费地。尤其是大学的图书馆,广泛收集全世界各地的出版物,是大学出版物的重要采购商,成为学术成果的重要收藏者和传播者,扩大了作品的销售与影响。大学的出版物,通过书店等流通渠道,以及大学图书馆等收藏机构,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成为大学功能的重要补充。

4 大学为出版业培育人才,成为大学出版及其他出版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出版规模的扩大,出版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人才。出版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的行业。而大学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与专业。出版业需要的每一个人才,都可以在大学中找到。因此,大学成为出版业的坚强后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通过短训班等形式,帮助出版业培训人才,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现代科技与文化知识。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纽约大学、佩斯大学,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中国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出版专业,更直接为出版业培养人才,推动了出版业的进步。 大学出版专业帮助大学出版培育了出版人才,提高了出版效率。

大学与大学出版的互动,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出版社自身的发展。1946年成立的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在全球拥有130多家会员单位。令他们自豪的,便是大量诺贝尔获奖者的作品在这些成员单位里得到出版。他们始终认为:“大学出版社使大学教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在更广范围的传播成为可能”(University Presses make available to the broader public the full range and value of research generated by university faculty)[2]。

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已有大学出版社110家。其中,安徽4家,福建1家,甘肃1家,广东4家,广西1家,贵州1家,河北2家,河南2家,黑龙江3家,湖北5家,湖南5家,吉林3家,江苏7家,江西1家,辽宁6家,内蒙古1家,山东3家,陕西7家,上海13家,四川4家,天津2家,新疆1家,云南1家,浙江2家,重庆2家,北京28家。这些大学出版社,占全国图书出版社总数的20%,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大都诞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综合性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师范类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人文类大学出版社,成为中国大陆出版社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传承学术、普及知识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大学出版不断受到商业性的影响,导致大学出版的品质有所下降。这一点在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中表现更为明显。原本应以学术为己任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出于经营压力,大多涉足中小学教辅读物的出版。一些大学出版社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辅读物的重要出版基地。曾有学者通过分析大学出版社历年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的数量,来看大学出版社的学术质量,结果发现,“以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历届的获奖数据来看, 在中国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112 种,占获奖总数的13%;历届国家图书奖中,大学出版社获奖44种,占获奖总数的6%。数据分析显示,在学术图书的高端领域, 大学出版社至今仍处于明显的劣势”[3]。另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的出版在比例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由此可见,中国的大学出版社与学术出版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一定程度上也违背了大学出版社设立的初衷。

随着中国大学出版社的转企改制、数字化的挑战等,中国的大学出版社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期待更多的大学出版人,以传承知识、扶助学术为己任,将大学出版社真正办成学术型的出版社,以弥补大学功能的不足,促进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注 释

[1]http://www.press.jhu.edu/about/index.html

[2]http://www.aaupnet.org/about-aaup/about-university-presses/the-value-of-university-presses

[3]张平官.在学术出版市场上大学出版社的地位和发展战略[J].大学出版,2008(3):58-62

[4]曹恒娜.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问题分析和发展方向[J].新闻世界,2011(5):227

贵州大学花溪校区公共教学实验楼 第6篇

业主:贵州大学

建设地点:贵州大学花溪校区

用地面积:3.36 hm2

建筑面积:5.85万m2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建筑层数:地上5层, 地下1层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王文胜

建筑专业:周峻, 孙慧芳

结构专业:孔庆宇, 杨杰

设备专业:赵晖, 韩欣洋, 周莹, 陈义清, 张云, 刘芳

施工单位: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9年9月~2010年2月

建成时间:2011年12月

图纸版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摄影:张思烨

项目背景

贵州大学建校历史源远流长, 其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贵州大学堂, 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历经数度变迁, 现已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

贵州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城南, 作为城市绿肺的主体,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教育聚集区、文化产业区。贵州大学花溪新校园总用地面积约204 hm2, 总建筑面积约124万m2。其中一期建筑面积约46万m2, 计划容纳学生1.1万人, 新校区规划用地位于北校区西侧, 城市干道花溪二道在两校区之间做下穿处理, 以确保新老校区之间地面交通安全、便捷。

公共教学实验楼是选址位于花溪校园发展轴线上, 为一期校园的集中公共教学部分。基地呈长方形, 地势西高东低, 四周为校园道路, 南侧地块为校园集中绿地, 北侧有部分水面和山体。建筑地上5层, 建筑高度20.6 m, 主要包含公共教学楼、公共实验楼和自修教室三个部分, 总建筑面积5.85万m2, 教室座位数约1.2万个, 自修教室座位约1 080个。



设计理念

1.因坡就势, 打造贵州特色的山地建筑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充分利用地形的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 因地制宜地建造房屋, 使之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 体现山地建筑的特点, 是设计的首要出发点。

基地地势东西高差近4 m, 我们利用这一条件设置半地下自行车库, 既获得完整舒适的内院空间, 又提供便于管理的停车场地。高差处通过室外台阶、花池以及建筑物上部的大跨处理, 形成具有标志性、场所感的庭院入口。

2.庭院围合, 营造现代书院的文化氛围

公共教学实验楼采用纯净、大气的现代造型风格和多重合院的布局形态, 力图通过各具特色的庭院和连续流畅、收放有致的空间营造现代书院的氛围。

3.虚实结合, 强调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实”, 是指建筑形体简洁、逻辑明确、分区独立, 以理性的设计手法表达现代大学教育建筑的硬朗特征。

“虚”, 是指内外空间的连续、变通、丰富, 在纯净简洁的建筑形体中, 营造浪漫、灵动的学习、交流、休憩空间。

整体性设计

整体性设计具体体现在建筑的功能、形体、空间这三个方面。

1.功能整合

以“科学分区, 整合流线, 共享资源”为设计基本原则, 保有教学、实验、自修三个功能各自的独立性, 依据高校课程设置习惯, 将教学与实验部分整合为交通一体化的功能块, 根据自修部分分时段使用的特征, 将其设计为多功能阶梯教室群的形式, 既可进行“钟摆式”使用, 也便于集中管理。

教学楼与自修教室布置在基地北部, 实验楼布置于基地南部, 各部分独立管理, 可分区、分时段开放。通过庭院空间的整合及架空部分的连接, 形成整个公共教学实验楼群环形的一体化交通流线, 便于公共设施及资源的共享。

教学楼根据使用习惯, 一层、二层设置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教室、合班教室, 上部设置电教、语音等教室。实验楼底层设置力学实验室, 上部各层布置物理、化学、电学实验室, 既增加安全性, 又便于弱电设备、机房集中管理。自修教室设计采用教室集群的概念, 整合在一个空间形体内, 流线短, 公共设施集中, 使用效率高, 也避免对其他功能教室的影响。同时, 教室采用阶梯教室的形态进行设计, 从而提供了教学和自修功能的变通性。

2.形体整合

连续的形体和统一尺度的细部设计, 强化了建筑的整体感和体量感。建筑风格质朴、纯真, 延续了百年贵大的一贯特色。

建筑沿校园轴线方向的展开面连续、舒展, 配合门厅、报告厅等形体穿插, 形成逻辑明晰的形体组合和现代感强的立面形象。开窗比例适宜、节奏明快, 达成庄重而不失趣味的整体形象。面向庭院的公共空间使用幕墙等通透立面, 增加室内外交流。面向校园街道的立面用材选用当地特产石材、面砖, 配合木质材料点缀, 增加了建筑的地域韵味。

3.空间整合

空间布局沿校园主轴线展开, 以庭院为中心将内部空间整合, 形成向心、内敛、整体的空间体系。在空间组织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发展, 采用院落式布局。建筑间的庭院、平台、连廊、敞廊、架空层为师生提供了多层次交往空间。

贵州大学 第7篇

一、调查分析当代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本次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在调查对象上从性别、专业等做了相关比例要求,34.97%来自城市,65.03%来自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出贵州大学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4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81.5%。

1.法律认知

法律知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础性知识[1]。对法律基本知识的认识,设计的问题多从法条为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与个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基本法律知识的提问,了解大学新生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基本情况,为大学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本次调查中,男生占68.71%,女生占31.29%,调查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认知更加深刻及乐于学习。在学法态度上,57.67%的学生认为人人都应学法,提高法律素养;39.88%的学生选择法律不应该只是律师、法官等学习的,学生也应学一些法律知识,可远离犯罪;而2.45%的学生认为法律应该是律师学的,专业人士解决专业问题,我们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了解;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自觉学法的意识较强,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生活中运用。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查显示的结果不容乐观,1.84%的学生对法律完全不了解;84.66%的学生对法律不太了解,只知道少部分法律知识;仅13.5%的学生对法律比较了解,知道贴近自己的相关法律,如宪法、人口与计生法、婚姻法、道路交通法等方面的常识;而与自身联系不太紧密的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如知识产权法、民法、行政法及仲裁法等,这些学生平时对法律方面新闻有一定的涉猎,表明调查对象对不同种类法律的了解程度与法律和自身联系紧密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对实际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及法律权利意识

法律观点是法律意识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法律运用指被调查者面对违法行为侵害其合法权利时,被调查者的态度及运用法律的途径等。法律权利意识主要是对被调查者就自身的权利是否受到侵犯以及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的强弱。通过对调查对象对于法律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的看法;对实际生活中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对国家法律重大事件的关注及法律权利意识等了解大学新生对法律运用的观点、态度及维权意识。

调查显示,对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4.82%的学生认为法律与生活紧密相关,时刻可见法律的运用;40.36%的学生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处,但用处体现得并不多;而4.82%的学生对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无明显感觉。在亲身体验法律的运用方面,30.13%有过亲身体验;26.92%间接体验过法律在生活中的运用;而42.95%的学生则未有过亲身体验。对于“权利被侵害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69.5%的学生选择通过法律渠道维权;12%的学生选择暴力维权;18.5%的学生倾向采取其他手段维权。在对国家法律重大事件的关注方面,例如是否关注不久前刚结束的2016年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中关于立法的问题,仅有9.9%的学生全程关注相关立法,并且在相关平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68.2%的学生通过新闻有一点了解;21.9%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关注。这说明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

3.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养人们法律意识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对被调查者接受法治教育的情况和倾向于何种法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利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可行性方法提高大学新生法律意识。

对于“您如何评价身边的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44.31%的学生表示,身边的人了解程度都不高;40.12%的学生身边有一些比较了解法律的朋友;仅有13.78%的学生认识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由此可见,加强法治教育是极其重要且紧迫的。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应有所改革。在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途径方面,60.56%的学生是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学习法律的;30.78%的学生通过书籍及教师授课方式进行学习;6.67%的学生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法律,如家长教育等。在调查问卷中,对“学校开展普法活动,您希望以什么形式进行?”有40.12%的学生希望以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44.31%的学生希望学校多开设相关法律讲座。对大学新生而言,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内容;适当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法律知识;举办法律讲座或法律知识竞赛等途径均有助于学生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

通过对大学新生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笔者发现: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对法律知识学校比较感兴趣,法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大学新生中已达成共识,希望多了解法律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第二,学生对不同种类法律的关注度不同,在法律学习过程中,既要适当扩大需了解的法律知识范围,也要重点深入学习符合自身需求法律知识。第三,学生对法律运用的感知度不强,部分学生法律权利意识较弱,法制观念淡薄。第四,由于教育与宣传的局限性,目前大学新生接受法治教育的形式较单一,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停留在被动的守法状态,出现了“学而不用”的情况,应扩宽法治教育途径,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二、影响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1.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法律向来被看作是封建统治的工具。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力主“人治”。法家虽然提倡“治法”高于“治人”,但其“治法”的具体实施实则是强化了社会对“治人”高于“治法”的认同。这种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到如今仍存在于许多人的观念中,它积淀到了社会大众的意识结构中,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为较强烈的“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因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持怀疑态度[4]。

2.不良社会环境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目前,高校大学新生年龄段大都在17-20岁,正处在生理、心理未完全成熟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影响。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影响较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一是行政腐败现象及社会上的消极文化,其存在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形成产生了极大冲击,使部分学生守法自觉性明显不足;社会上的消极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使其偏离健康成长轨道。二是司法腐败现象,司法腐败挫伤了群众对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使得部分学生对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产生怀疑。三是某些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加剧、失业增多、就业形势严峻等,易使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个人化倾向,行为方式发生改变[3]。

3.学校教育局限性对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在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法制教育尤为重要。但目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制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法律素质被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现行的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等,以上问题会导致学生对法律的不重视和厌恶感,削弱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探索

1.根据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除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外,通过学习法律知识、领会法的精神、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观,是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根据其思想特点,引导学生尊重和崇尚法律,在大学新生心目中树立“法律的至高无上性”的思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大学新生的法律教育应坚持普及法律知识与注重法治精神与法治观念并重。

2.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大学新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首先,高校应始终将法制教育放在德育中的重要位置上,贯穿于大学阶段整个教育与管理之中。其次,我国目前法律修改和颁布较频繁,高校的法律教育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反映和适应国家的发展变化;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始相关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最后,创新方式讲法律课程,充分运用新媒体,积极开展网上法律讲堂。用好微信、易信、微博等新媒体,向学生推送“微课堂”,不断丰富拓展法律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切实增强法律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创设社会与校园良好大环境,提高学生的法律能力

大学新生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社会和校园法治环境,在社会法治环境方面,我国已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民主法制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目前立法、执法及法律监督体系尚不完善,权大于法的现象仍然存在。高校可进一步提高党风、政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校园环境方面,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文化活动;保证学生平等地行使权利;各项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有条不紊进行,进而引导学生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参与法律活动,这也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步骤。

4.开展法律主题实践活动

高校各学院可结合学科特色,创新思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关心法律案件,聘请法律专家帮助学生成立法律咨询中心、法律爱好者协会等法律社团组织;举办法律讲座;举行法律知识竞赛及“模拟法庭”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监狱等活动,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及运用法律的能力。

摘要:大学新生对法律的正义性普遍认同,但由于重人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不良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局限性等原因,导致大学新生法律知识不足,法律观念仍然模糊,法律实际运用能力欠缺,法律意识不强;针对此现状,应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提高大学新生法律意识:根据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优化法制教育模式,重视大学新生法律素养的培养;创设社会与校园良好大环境,提高学生的法律能力等。

关键词:大学新生,法律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开琼.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219):92-95.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9.4(1).

[3]柳倩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73):47

[4]张宝成.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2):32-35.

贵州大学 第8篇

基于现实角度的现状

《贵州大学报》由中共贵州大学委员会主办,贵州大学报社(正处级单位)编辑出版,从1980年复刊至今,从月刊变为周刊,已连续出版700余期,相继获得国内连续出版刊号、广告经营许可证,曾获“全国优秀校报”。

1.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

校报大量以“我校……”为标题的新闻报道等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校报改革的阻力和弊端,从《贵州大学报》的整个版面布局来看,一版校内重要新闻, 二版院系综合新闻,三版理论、专题报道,四版文艺副刊。从2013年出版的31份《贵州大学报》随机抽取的4份报纸中 (2013年第8、15、29、34期),消息集中出现在一版、二版共60篇,其中消息类报道57篇,通讯类报道3篇,消息类报道在报纸中的占有率为95%。此外, 整个消息类报道在头版头条中共27篇, 其他报道4篇,消息类报道在头版头条中占有率为87%。由此不难看出,《贵州大学报》的新闻报道类型以消息类报道为主,消息的辨识度非常高,在校报上多以“本报讯”出现,大量消息的出现在实践中让很多学生记者在写作时形成了惯性思维,报道一开头就是“本报讯”,缺乏对新闻报道类型的创新。

2.消息结构以金字塔型为多

再仔细分析消息的结构。所谓结构,是新闻语篇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主要包括新闻素材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渡与照应.及新闻素材的取舍和详略安排等。消息结构除去标题,包括导语、正文、背景以及结尾。在结构的分类上,又有作为主要结构的倒金字塔结构、时间顺序结构(又称金字塔结构)、并列式结构等。经过统计分析, 我们能够归纳出一般消息报道的总体思路:导语部分交代消息的五要素,正文长短不一,但基本思路是按照会议或事件的时间顺序行文,背景常以“据悉、据了解”或新闻链接等方式出现,结尾常包括事件、活动等的结果、效果。从导语看,消息五要素必备的时间、地点篇幅不大,倒是参加的人物经常连篇累牍。从校报主办方和受众的角度来看, 最重要的信息或许就是“领导”,在这一方面论证消息是不是金字塔结构,在性质上存疑。

3.导语形式偏向于同质

以会议类报道或活动为主,其形式包括时间,事件在何处发生,与会人员有哪些,主持人是谁以及其他与会者。这一类导语常用于校园某重大会议、某重要活动以及座谈会、学术讲座、考察调研等,消息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其中由于时间的关系,一些跨度时间长、内容分散的消息常通过环节的分割划分为几条消息。导语形式偏向于同质在于: (1)消息地点重合,由于相关事件常发生在某些固定场合,所以在地点上常常也表现出一致性;(2)参加人物同一, 基本格式是校领导、党政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学院教授教师等;(3)在词汇选择上,“举行”“主持”“座谈”等原来出现在新闻标题中的词汇也高频率出现。从这几点上看,消息的导语形式单一、没有创新。

基于创新角度的解决之道

新闻报道要改革,要在充分研究目前状况的前提下,多对一些好的新闻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其结构特色; 对一些常用的结构形式作必要的套用, 掌握结构设置的基本方法;力争使每篇稿件的结构设置都有所创新,谋求发展新路径。

1.侧重对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的采写

高校校报面对的受众是高校教职员工,其基本功能是挖掘宣扬典型,凝聚全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合力,在人员、智力、科技高度集中的高校有大量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不论是知名学者教授还是勤奋的学生、干部,不论是获得学术突破还是取得国内外表彰,都有大量生动活泼的典型素材值得通过细节进行展示。

2.注重对倒金字塔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赵宏教授将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中提出“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与李水仙在其《电视新闻语体研究》修正的倒金字塔结构图式进行了总结, 将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语篇时,分为: 标题—导语—细节事件—结果—目前背景—过去背景—评价—预测。倒金字塔结构在高校消息报道中值得运用,出于版面、时效以及重要性的考虑,以倒金字塔结构能够很好的凝练事件主题,保证最为重要的消息得到快速传播。同时,在现今的读题时代,锻炼新闻记者快速写作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报道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这就需要对倒金字塔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归纳总结其基本规律。

3.加重对导语类型的凝练与创新

目前消息报道的导语趋同,缺乏让人耳目一新的导语,其根源在于记者对事件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对导语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明确消息与通讯的区别在于何处以及消息导语的重要性,改变校园记者采编新闻时常用的导语写作框架, 多设计一些引经据典、排列反问、抑扬顿挫的导语。一般说,导语是消息的引子,一段好的导语让消息成功了一大半。要加强对导语类型的凝练,把那些所谓的“最重要”的信息做一番技术处理,例如大量的出席人员置后等;把一些真正吸引人眼球的内容提炼出来,确保更好更精彩的导语出现在校报上。

贵州大学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工作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社会认知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对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要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和信念。它以个体对其行为能力的认知评价为基础, 影响个体目标的确定行为的选择和坚持。根据教育部第24号令《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提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时明确了辅导员在高校中的教师与管理的双重角色。然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往往呈现口号高于行动的现象, 导致思想政治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前景至今仍不明朗。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教育与服务对象广、晋升、职称与学历偏低、收入较低等压力给辅导员带来极大的工作困扰。辅导员工作效能与工作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辅导员的工作效能直接关系着他所应对的每一个学生, 所以本文对贵州大学辅导员工作效能感进行调查研究, 探索出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 以便能更好为战略转变中的贵州大学提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依据和参考。

一、调查的对象和工具

本次调查是以贵州大学专职辅导员为调查对象, 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的形式对该队伍的工作效能及影响指标的因素做深入调研。共发放70份问卷, 收回62份问卷, 有效问卷为60份, 回收率为88.6%。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的统计分析、评价。

1. 调查结果。

辅导员的基本情况描述。被调查的贵州大学专职辅导员尚属年轻化的队伍, 40岁以下的占了81.95%, 职称和收入都处于高校平均较低水平, 且学历主要集中在本专科。但随着该校近几年的人才引进机制及辅导员的学历继续深造, 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将逐渐提高;另外, 大学期间有过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其中一员。

2. 辅导员工作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 自信心对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影响。自信心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成正相关, 大多数辅导员对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信, 且具有克服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的信心, 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平;工作的难易程度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情绪和信心, 有63.89%的辅导员认为“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 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难题”。但是, 大多数辅导员能把握学生专业特点和群体特征来开展工作, 对于明确的工作计划对工作带来的效应却并非抱有积极态度。 (2) 支持系统对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影响。外部力量的支持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动力支撑, 辅导员对与学生、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非常重视。辅导员对来自学生及其他辅导员的支持的肯定程度明显高于行政部门、领导、班主任。但是, 辅导员对薪酬待遇与工作付出是否成正相关持比较明显的否定态度, 特别是关于辅导员出路和发展的问题, 一直以来是贵州大学各类论坛、沙龙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3) 压力等因素。关于压力的来源, 辅导员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问题学生”、“身体状况”、“职责不清”、“职称学历要求”等比重较大。访谈中了解到“问题学生”包括学习障碍、心理障碍、人际障碍及其他社会角色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反映:面对个别“问题学生”自己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往往比为群体学生的普遍问题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多得多。其中牵涉法律、道德、社会等相关问题也给辅导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身体状况”是辅导员较为担心的问题, 多数辅导员因长期付诸于工作实践, 没有明确的工作与休息时间的界限, 常常处于心理较为紧张或焦虑的状态, 加上缺乏有效的锻炼等, 感受到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常常视辅导员为“救火队”, 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解决问题, 或者缓解问题, 缺乏系统的功能工作安排和科学的工作制度。贵州大学除了学工团资助就业的学生, 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直接安排工作并给予考核以外, 还有组织部、宣传部、后勤处、保卫处、工会、所在学院其他行政科室等部门都可以对该支队伍安排各类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多头管理造成辅导员工作的无所适从, 从情绪上也出现了不平衡。

二、调查分析

1. 被调查的贵州大学专职辅导员大多数对工作具有充分的自信心, 对自身处理学生工作能力的认识有较高的指数, 且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和态度直接对工作效能感呈明显的正相关。

这与辅导员工作的突发性、临时性有关, 常常“计划不如变化快”, 给系统、按步骤、有计划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大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能有效地控制情绪, 且辅导员同行的认可度非常高, 绝大多数的辅导员对同行业的同事的能力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据悉, 贵州大学辅导员工作能力的体现得到了相应职能部门的认可, 主要在于这支队伍能吃苦、有激情、能创新、潜力大、可塑性强等。学校的岗位竞聘和非常规人才流动导致贵州大学辅导员队伍出现人才相对紧缺的状况。不论对辅导员自身的认可还是对外在能力的认可, 都是辅导员工作得以健康开展的重要保证。

2. 学校对辅导员考核的合理性及对辅导员的培养还有改善的空间。

对于学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考评, 相当比例辅导员仍觉得不够合理。而且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及实施计划不够明晰, 这关乎辅导员自身发展、出口的问题, 影响了辅导员工作效能的积极发展。尽管学校学工部对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技能做了详细分析, 但只是单方面的, 对辅导员提高学历、增加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还不够, 这也是辅导员工作本身性质的需要。

三、对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感、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1. 辅导员方面。

第一, 辅导员应该加强学习和自身修炼。第二, 辅导员应明确自身的教育定位。第三, 不断拓宽自身的生活半径。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 强化合作意识, 拓展人力资源网络, 力求争取更多的支持空间和资源, 强化合作意识。第四, 参加与工作范围有关的科研项目, 从理论层次上剖析工作的脉络, 提高理论素养, 为提高职称做准备。第五, 合理宣泄情绪, 预防工作效能感指数降低。辅导员应选择适合自身喜好的情绪排解方式, 增强自身情绪的韧度, 以便更好开展工作。第六, 其他自身修炼的技能。自我修炼方式:学习理论 (指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软科学理论) 、教学教育 (隐性课程教学、教育活动决策与实施) 、总结提炼 (经验教训总结、事务工作提炼) 、科学研究 (结合工作、对象实际与理论研究) 自我修炼场域:日常生活场域、工作实践场域、社会交往场域等。

2. 外部环境方面。

(1) 优化辅导员的出口。学校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首先, 从辅导员入口上就要选拔热心学生工作的人, 对应聘者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管理才能、实践调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察。使其在工作开始之初的内职业生涯就符合外职业生涯的需求, 具备较高的工作效能。辅导员工作本身就有年轻化的要求, 据此, 学校要允许辅导员的合理分流。只要条件合适应该给予宽松的流动途径, 而非限制。对于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 应当注重培养和使用并重, 给予相对公平、公开的晋升深造机会,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完善公平竞争的机制。其次, 可以参照上海高校的有效做法, 即将政府部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延伸到高校辅导员行列, 实行人才优出。总之, 只要出路开阔, 才能激发辅导员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 从而有效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作效能感。 (2) 加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培训。首先, 学校学工部门应联合起来制定一整套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 针对新进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方案。从内容、框架、体系上综合考虑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心理健康、职业生涯、信息管理等理论的综合培训。创建受辅导员欢迎的交流平台, 如外出培训、学术研讨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以将优秀辅导员选派到其他国家、高校, 实地学习考察, 拓宽辅导员视野, 增强其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辅导员的工作应该是:政治生活是主导, 学习生活是主体, 社会、职业、精神生活是基础与保证, 虚拟生活是补充与延伸。其次, 对于辅导员学历提升应予以大力支持, 经费有保证, 工作安排有出路, 让有志于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有所发展的辅导员全身心拓展自身能力, 发挥才能。 (3) 以人为本、关爱辅导员的人格发展。辅导员是情感较为丰富的群体, 这是学生工作的必需, 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他们重视情感交流, 强调工作外部人际环境, 一方面赋予学生大量的情感, 另一方面学校给予的情感较为淡薄。各方面的缺失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很多障碍, 特别是女性辅导员更是在兼顾家庭和工作之间有较大的心理冲突。这需要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 尤其是来自学校以人为本理念的关爱。 (4) 切实落实辅导员待遇。教育部思政司思政处长徐艳国列举了人们对辅导员认识的例子:辅导员是“丝瓜”, 越干越空, 而专业课老师是“老南瓜, 越干越实在”, 国家要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对辅导员重要性的认识。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者”, 即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而人生导师是辅导员职业提升的方向。落实辅导员的待遇, 即各高校允许辅导员评定教师职称, 保证辅导员每年有相应数量的讲师、教授等。各高校要设立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专业小组, 制定针对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聘工作的科学标准, 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给予辅导员公正的评聘标准。明确辅导员可以有双重身份评聘职务、职称。

辅导员工作效能感是辅导员能否积极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 高校应该重视该项指标在辅导员中的变化, 以作为部门调整各项工作的参考项目。只有辅导员工作效能感处于正向发展才能保证该支队伍的稳定性、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芮忠, 孟卓群.试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

[2]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高校德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第10篇

老牌文科强校,理科也很强。小而精的学科设置使其学科精度名列前茅。至今南开大学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九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第六。该校还是我国综合性大学最早设立经济学科的大学之一。

南京大学

声誉很高,是国家“985工程”首批九所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的高校,在中国内地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五。

南开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简称比较容易引起“纠纷”。北方人特别是天津人印象中的“南大”多指南开大学,而南方人则默认为说的是南京大学。其实,只要像现在百度百科里做得那样,把南京大学简称为“南大”,把南开大学简称为“南开”,便可一举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两所高校风格方面也有相似之处。若把《诗经·小戎》里的名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拆开,南开占了前半句,南大则配得上后半句。

事实上,“南开”的简称对南开大学来说更有底蕴、更具特色。张伯苓是位传奇的教育家,而周恩来更是让整个南开系列学校都觉得无比骄傲的校友和榜样。不过,人们对于南开大学曾将周恩来开除的“黑历史”不无遗憾,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我是爱南开的”后半句的“无责任猜测”,于是“南开不爱我”便成了盛传的“隐语”。好在人们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证明了后面接着的话语是不希望南开接受军阀的捐款,而不是那么一句富有戏剧性的转折,也算是了结了这桩“公案”。

和公立的北大、清华不同,“青少年时期”的南开是教育家办的私立学校,保持了相当久的自主办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南开如今已走过了94年的历程。南开主楼后面的校钟,见证了学校这么多年来的历史与岁月,成为南开精神的象征。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南开以传统优势文科为主导,营造出优雅而内敛的校园人文气息。金融、历史、数学、化学这四大支柱都在全国排名top3,特别历史是仅次于北大的。有人说“北大出才子,南开出君子”,“君子之道”的确也是南开人自觉主动遵守的道德素养。

有句话是“近代历史看天津”,相形而言“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则悠久得多了,南京大学也在长期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学风传统和精神遗产,倡行人文思想之会通与学术之昌明,在教育、学术和文化上均具有重要贡献和影响,并赢得“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的美誉。

南京大学的文学、哲学排在第三,社会科学第四,历史学第五,高校知识创新贡献力位居第二。“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既反映了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在国内高校中是少有的有“校树”的大学,这就是松。古有六朝松,明朝南京国子监在校园内广植松柏,以此环境陶冶当时的学生,期许他们具备松的“坚贞挺拔”的品格。这些遗存下来的松树,在民国时被视为学校的象征。而今南大在校园内种植了不少青松,南园还有一片松林。可见,松一直都是南大人的精神图腾,维系南大学子的情结,也是古城南京的绿色瑰宝。

贵州大学 第11篇

全校师生满腔热情、高度负责, 优质高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0%以上, 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得到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和上级部门的认可。《贵州大学五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贵州大学坚持“六化”强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等报道被中央学习实践办、教育部、“新华网”、《贵州日报》、“网易”、“国际在线”、“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刊发和转载。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多次报道了学校就业工作。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2年贵州大学招生就业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四能”创新人才

为适应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战略要求, 学校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 积极探索“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方案体现了“因材施教, 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每学期18周的课堂教学压缩为16周, 腾出2周安排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学校出台了《贵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 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科研方法训练、实验技能训练、学科竞赛、各类系列专题讲座与报告等纳入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以4个必修学分计入考核。以立项建设的形式实施了实践教学系列改革, 学校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瓮福磷矿集团、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和企业建立了218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促进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完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校院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 探索高校就业工作管理模式

校党委书记姚小泉多次强调,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 认真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在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建立健全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和总结, 建立了一系列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 制定了《贵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要求全校各部门都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了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通报制度, 采取周报、月报、网络管理等形式向学校领导、相关部门和省教育厅报送就业进展情况, 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各学院通报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制定了校领导联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 明确学院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 形成了“领导主抓, 部门统筹, 学院为主, 全员参与”的校院联动的就业工作机制, 探索出了在全省高校中有影响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模式。

三、完善就业市场, 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

不断完善就业市场建设, 制定出:“立足贵州, 面向基层, 辐射西部, 走向全国”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分别到省内州市县及省内外企业调研, 回访毕业生, 召开毕业生推介会, 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截止到2011年7月收录2820家用人单位信息。

以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贵州大学分市场和贵州大学校内就业市场为依托, 连续三年与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贵州省工商联合会、团省委联合举办民营企业招聘会, 通过举办“百家企业招聘周”、地方政府, 中小企业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 每年为毕业生举办现场招聘会及行业专项招聘会近千场, 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多, 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空间, 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2012年直接为镇远、赤水等29个县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为2012届毕业生提供校内招聘会信息528期, 校园招聘信息702期, 网络招聘信息470期。

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007年, 学校在贵州省率先使用网络版毕业生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两年的使用及维护, 2009年经过二次开发, 增加省级管理模块, 推广到全省高校使用, 并承担培训全省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任务, 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就业管理服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2011年受贵阳市就业指导中心邀请, 为所属高校就业工作人员进行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专题培训。贵州省高校从毕业生生源统计与审核、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管理、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统计和上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就业率管理、就业方案的编制、就业报到证管理全部在网上完成,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贵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再次投入资金和设备将原来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和就业信息网集成, 建成了贵州大学就业工作信息平台, 并成功与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全面集成;将省中心网站的招聘信息与贵州大学就业工作信息平台的校内招聘会信息实现了互通互联。与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信息实现了双向同步共享。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 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奔波之苦, 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大大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效率, 帮助了用人单位更好地选择人才, 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信息。该平台为省内首创、全国领先, 高峰期日访问量高达7万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 就业信息平台省外用户的访问量占35%。充分说明我校创建的就业工作信息平台不仅为学校、贵州省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 而且还为外省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已成为我校乃至全国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受到了学校师生、兄弟院校、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连续三年获学校“十佳网站”荣誉称号。

五、加强就业指导,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和“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咨询室”, 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等方式, 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 四年来选送了近百名教师参加教育部等单位组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随着学校教改工作和学分制的全面推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调整为第二课堂必选课。招生就业处处长张波主编了校本实用教材《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 专门编印了《贵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南》, 毕业生人手一册。

积极参加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研究, 行之有效地指导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 主持学校就业工作课题1个, 主持与就业工作相关省教育厅社科课题4个, 主持省长基金课题 (贵州省就业工作发展模式研究) 1个。

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远程网络教学、生涯规划工作坊、就业创业讲座、就业研究工作多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科学、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六、做好就业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为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 不断加强就业观教育。近三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人数比例在50%左右, 有46名学生成功创业。从招生入口着手, 分别与六盘水市政府、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学生定向培养合同。近三年已为上述单位培养了600多名大学毕业生。

为了更好的鼓励和引导我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积极做好“贵州省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贵州省选调优秀毕业生到基层法院工作”、“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的宣传和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兵役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预征兵工作, 动员更多的毕业生为国防建设做贡献。近三年有1631名毕业生参加了国家项目就业。

上一篇:《百年潮·中国梦》下一篇:生态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