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抚松县范文

2024-06-04

吉林省抚松县范文(精选6篇)

吉林省抚松县 第1篇

一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制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了农机安全监督、监管、监控管理体系。完善农机安全作业工作标准, 明确安全驾驶操作技术要求, 规范安全防控, 有效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导致重大事故的, 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完善了农机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落实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责任机制, 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责任制, 及时、妥善处理农机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机事故损失。完善农机安全技术平台, 形成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实际应用创新机制, 提升农机安全管理科技水平。

吉林抚松温泉度假村 第2篇

抚松温泉度假村位于抚松县仙人桥镇,是我国著名的矿泉休假、疗养区,矿泉自汤河岸花冈岩裂缝中喷出,水量丰富恒定,日流量700吨,水温62℃,是不可多得的硫酸盐、碳酸盐高温氡泉,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及稀有元素,其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和《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资料

温泉度假村是由五家疗养院组成的,是集旅游、疗养、休闲为一体的度假村。其环境优美,群山环抱、峰峦起伏、依山傍水,构造新颖、各具风格。拥有1400张床位和宽敞明亮、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的.服务楼;有中、西特色的餐饮和地方风味;有各种健身、运动器具和文化娱乐场所。

吉林省抚松县 第3篇

在这里,可以浴大气、浴水源,漫步在原始森林,留连于潺潺溪水,驻足于参园村舍,嗅松柏馨香,吸高氧空气,听松涛鸟鸣泉音,感受一份山野的灵气,体会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宁静与祥和,感悟一份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重点突出新城建设

以长白山生态优势为依托,以抚松新城建设为重点,抚松县全力打造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增长极,成为长白山生态旅游的支点城市、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的典型地区和生态文明的典范。

功能定位抚松新城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新兴的功能明确、由快捷交通网络与生态廊道连接的组团式生态旅游城市。用5年时间,将抚松新城打造成为长白山地区旅游发展的支点城市和吉林省东部山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及冰雪休闲竞技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宜居名都,世界休闲城市;长白山论坛——中国民营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国家生态经济开发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低碳城市示范区。

规划范围与人口规模依托抚松县城和松江河镇,打造带状组团城市,城区包括抚松镇、松江河镇、东岗镇、兴隆乡等4个乡镇部分地区和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总规划面积50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2011年,实现“一年成名”:全面启动抚松新城建设,形成合力,扩大影响。2013年,实现“三年成型”:完成公共基础设施及地产投资330亿元,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基本建成。2015年,实现“五年成势”:带状、组团、生态、休闲的抚松新城基本建成。

空间布局抚松新城空间布局为“一带、三心、五区”。“一带”:沿交通廊道(302省道、营松高速)的城市发展带。“三心”: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为主中心,以松江河镇、抚松镇为副中心。“五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北区)、抚松教育文化生活区、松江河临港物流加工区、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南区)、兴隆生态农业观光区。

生态化特色强镇建设

泉阳矿泉城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以矿泉城建设为主体,以生态型产业为支撑,优化泉阳湖矿泉SPA社区、泉阳湖生态食品加工园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布局。重点发展矿泉饮品业、休闲度假养生业、绿色食品深加工业。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家庭旅馆及特色民居,建设农家乐旅游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4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3万人左右。打造成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观矿泉、品矿泉、洗矿泉”的矿泉小城。

万良人参城依托人参资源优势与人参市场优势,建设人参种植基地,积极发展人参精深加工、人参产业游,巩固发展人参市场,构筑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相互促进的人参产业链条。优化镇区的工业区、商贸区、旅游区、居住区4个功能区,提高对人参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功能。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达到2万人,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建成“世界人参第一镇”。

仙人桥温泉城发挥长白山温泉优势,着力打造以雪域温泉、高端养生论坛为核心,以温泉养生文化为内涵,以“人间仙境”为意境的综合性国际一流的温泉旅游度假养生圣地。规划控制区面积24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域总人口达到1.2万人,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万人,建成世界一流的长白山温泉小镇。

露水河森林城发挥森林生态优势,以吉林森工露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为载体,着力发展森林休闲度假产业、长白山道地药材产业、旅游商品及工艺品加工业、生态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原始森林度假村及森林氧吧、冰雪乐园、朝鲜族民俗村,依托露水河国际狩猎场,重点开发森林狩猎项目。到2015年,实现地方级财政收入1.5亿元,镇域总人口控制在4万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万人,建成森林狩猎旅游名镇。

加强林区生态化建设

保护林区生态按照保护优先、分类经营原则,加大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经营等措施,实施长白山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实行全面、全方位保护与管护,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区生态持续好转,继续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天然林和防护林保护力度,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和经济林。对25度以上宜林坡耕地退耕还林。保护矿泉水资源,对头岔河保护亚区、泉阳河保护亚区、马鞍山保护亚区、漫江保护亚区,并对泉阳河子村、清水河村、长松村、县城水源地进行生态移民搬迁。加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监测能力,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十二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40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500公顷,中幼林抚育7500公顷,改造低质低效林100公顷,改培优质大径材4000公顷。

优化林区布局按照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林区人口调整、产业调整。在木制品加工、食品加工、农业等领域,分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推行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继续深化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制度保障相结合的节能减排;加强重点大户管理,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力推进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在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基础上,加强林业建设,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推广清洁能源供热工程,发展水电、太阳能、生物质供热系统;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节能建筑率达到70%;实施风光路灯计划,节能路灯率达到80%;发展低碳交通,城市公交车及重点旅游区混合动力汽车拥有率分别达70%、80%;推进低碳消费,居民人均消费降碳率达到15%。到2015年,节能、节水、节材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均提高6个百分点。

改善林区基础设施结合林区城镇化建设,完善林区交通设施,加强林区电网改造,大力改善供水、取暖、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活设施,加强森林保护和管护设施及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提升林区林政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工业、城镇污染源的全防全控,加强水、气、危险废物、土壤污染等环境因子治理。以松花江和松江河、泉阳河、露水河、蒲春河、汤河及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加强水污染物减排;采取集中供热、优化城乡能源结构等措施,防治大气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等生态功能区保护、土壤污染防治、畜禽污染防治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总量指标内。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国有林业局、森林经营局、省级保护区和重要湿地、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森林生态功能区保护。重点加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松区域建设;争取吉林抚松野山参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面积2万公顷;新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各1处,面积6.5万公顷以上。

强化农村生态化建设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电网和危房改造、环境整治投入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继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建设长白山特产生产基地、高标准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有机畜牧业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到2015年,蓝莓栽培面积达到2.1万亩;野猪、梅花鹿、林蛙、蜜蜂,分别达到5万头、2万头、回捕量3600万只、6万群。每个乡镇有1-2个支柱产业,100%乡镇实现“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90%农户有增收致富门路、参与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产值实现20亿元。

抓好农村新能源工程,全面铺开“四位一体”沼气池建设,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95%,有固定的垃圾堆放点、有排水设施,村内主要街道实现绿化,建立健全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网络。到2015年,90%村镇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目标。

吉林省抚松县 第4篇

1 草害

1.1 农业防治

选择多抗性品种;实行合理轮作, 调整种植结构, 减少或杜绝连作可能带来的杂草耐药性的发生;推广应用新的农业综合耕作技术, 如玉米秸秆全覆盖免少耕栽培技术等, 以减少农业用药,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2 化学防治

以播后苗前为主, 茎叶处理为辅, 播后表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以上, 温度≥14℃, 在10 d内完成土壤封闭的施药工作, 避免干旱或低温造成的不良施药效果[1,2,3];苗后除草一定要在玉米6叶前。

2 病害

2.1 玉米茎腐病

2.1.1 危害。

玉米茎或茎基部腐烂, 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 苗期就开始发生的多种真菌细菌土传侵染性病害, 可造成严重减产。

2.1.2 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深翻轮作、种子包衣;用硫酸锌30 kg/hm2作种肥或用硫酸钾100 kg/hm2作追肥。出现零星病株时, 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 7~10 d喷1次, 喷施2~3次。

2.2 丝黑穗病

2.2.1 危害。

其是系统性侵染的土传病害, 通过种子传播;感病雄穗花序变黑、花器变形, 颖片变长呈叶片状, 后期菌瘿破裂散落黑粉;感病雌穗比健穗短, 下部膨大顶部较尖, 后期整个雌穗变为一团黑褐色粉末, 中间夹杂黑色丝状物。

2.2.2 防治。

预防是控制病害的关键。种植高抗丝黑穗品种;清除病株残体、轮作换茬、有机肥充分腐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等减少菌源;用戊唑醇种衣剂处理种子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

2.3 黑粉病

2.3.1 危害。

玉米的根、茎、叶、叶鞘, 雌、雄穗等均可受害。病组织肿大成菌瘿, 因此又叫瘤黑粉病, 菌瘿外包有一层薄膜, 初为白色或淡紫红色, 逐渐变为灰黑色, 内部充满黑粉;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

2.3.2 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玉米收获后, 彻底清除病株残体, 并秋翻;发病重的地块实行2~3年轮作, 增施腐熟有机肥, 早期及时割除病瘤等以减少菌源;加强肥水管理, 切忌偏施氮肥;防治害虫, 提高植株抗病力。

3 虫害

3.1 金针虫、地老虎

3.1.1 危害。

危害植物根部、茎基, 取食有机质, 造成农作物缺苗、断垄, 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3.1.2 防治。

实行秋翻, 施用腐熟有机肥;用含杀虫剂的种衣剂, 或50%辛硫磷乳油、50%甲基对硫磷乳油拌种;播前撒施毒土;用炒香或煮半熟的糠麸或豆饼与敌百虫配成毒饵诱杀;苗期用50%辛硫磷乳油、2.5%敌杀死乳油对水稀释灌根。

3.2 玉米旋心虫

3.2.1 危害。

幼虫蛀入玉米苗基部危害, 蛀孔处呈现褐色, 有害病菌从虫孔侵染植株, 中上部叶片逐渐出现黄绿条纹, 生长点受害引起植株矮化, 叶片丛生呈君子兰苗状[4,5,6]。

3.2.2 防治。

合理轮作;用9%克福种衣剂拌种;在发生初期用2.5%敌杀死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对水稀释后灌根。

3.3 玉米螟

3.3.1 危害。

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 可危害玉米多个部位 (茎、叶、雄穗、雌穗等) 。

3.3.2 防治。

种植抗虫品种;将含虫量大的玉米秆于5月底前处理掉;用白僵菌粉封垛;玉米心叶末期, 用自制辛硫磷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等放入心叶内, 用量1~2 g/株;用赤眼蜂20万~30万只/hm2进行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时 (7月7—10日) 每隔5~7 d放1次效果会更好, 20~25个点/hm2, 忌放在上部叶片的背面[8,9,10]。

摘要:介绍了抚松县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 总结其防治方法, 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草害,病害,虫害,防治方法,吉林抚松

参考文献

[1]方向前, 杨粉团, 付稀厚, 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4) :199-202.

[2]方向前, 曹文明, 丁绍文,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种业, 2013 (4) :40-42.

[3]方向前, 边少锋, 柴寿江,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栽培技术[J].杂粮作物, 2007, 27 (4) :296-297.

[4]方向前, 赵洪祥, 包军善,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中熟玉米品种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 2010, 35 (5) :10-12.

[5]方向前, 边少锋, 柴寿江, 等.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四密25”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 (7) :183-185.

[6]方向前, 曹文明, 于世伟, 等.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科技通讯, 2011 (1) :119-120.

[7]方向前, 赵洪祥, 李姝,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 2012, 37 (3) :4-6.

[8]方向前, 赵洪祥, 刘玉杰,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应用“单粒播种技术”注意的问题[J].种子, 2015, 34 (7) :114-115.

[9]方向前, 付稀厚, 刘玉杰, 等.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J].中国种业, 2015 (5) :36-38.

吉林省抚松县 第5篇

1 大豆霜霉病的症状

主要症状在叶片、豆荚及籽粒上。叶片染病, 初呈黄绿色, 不规则的小斑点, 后扩展到半个叶片, 个别叶片达到整叶发病, 出现凸凹状皱纹, 雨多或湿度大, 病斑背面生有灰色霉层, 病叶转黄变褐而干枯。豆荚染病外部症状不明显, 但荚内常现黄色霉层, 即病菌菌丝和卵孢子, 受害豆粒表面附一层黄灰白色霉层。

2 大豆霜霉病的病原物

病原物为东北霜霉, 原来划分为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 霜霉菌目, 霜霉菌科。现划为卵菌, 霜霉目, 霜霉菌科。孢囊梗由气孔伸出, 单生或数根丛生, 无色, 呈二叉状分枝, 顶生1个孢子囊、无色, 椭圆形或卵形。孢子囊无色透明或淡灰紫色, 单胞, 椭圆形, 大小14~26×14~20 (μm) 。卵孢子球状、黄褐色、厚壁, 表面光滑或有突起物。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 10℃以下或30℃以上不能形成孢子囊, 15~20℃为卵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湿度也是重要的发病条件, 7~8月多雨高湿的条件适宜孢子的萌发。

3 大豆霜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大豆霜霉病属于系统性侵染, 大豆种子带菌或田间的病残体是重要的传染源。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 种子上附着的卵孢子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病残体上的卵孢子侵染较弱。卵孢子可随大豆萌芽而萌发, 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侵入寄主胚轴, 进入生长点, 蔓延全株成为系统侵染的病苗。发病后从病斑上形成大量分生孢子, 随气流或雨水传播, 进行重复侵染, 尤其是湿度大时, 会在大豆田迅速蔓延传播。

大豆霜霉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重要关系。通过2010~2014年的连续观察, 大豆霜霉病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7~8月是发病盛期。抚松县的降雨集中在7、8月份, 大豆正处在开花结荚时期, 生长旺盛, 叶片互相遮蔽, 田间湿度大, 由于又是山区, 温度在20~25℃间, 有利于大豆霜霉病的发生。但由于2014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没有下雨, 2014年大豆霜霉病发生的轻。可见, 湿度是决定大豆霜霉病发生轻重的重要条件。

此外, 大豆霜霉病品种间发病也有差异, 易感病品种比高抗品种重;播种时间早的比播种时间晚的发病重;种植密度大的比种植密度小的发病重;靠近水源地、涝洼地比平地、岗地发病重。

4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4.1 选用高抗霜霉病的大豆品种

如选用吉育47、吉育93、黑农38、长农25、吉农20、吉农28等品种。

4.2 减少初侵染源

针对该菌卵孢子可在病茎、叶上残留在土壤中越冬, 提倡实行至少2a以上轮作, 并且秋收后及时进行秋翻地, 减少初侵染源。

4.3 选用无病种子并对大豆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含量多·福·克大豆悬浮种衣剂使用效果都很好。使用时注意一定要选用合格产品, 并且要按说明书要求使用拌种剂, 不要擅自加大或减少药剂。以免造成要害或影响使用效果

4.4 加强田间的栽培管理

根据不同品种合理密植, 做到肥地宜稀, 薄地宜密, 并及时中耕除草, 使田间通风透光, 降低田间湿度, 创造不利于大豆霜霉病的发病条件, 来减轻大豆霜霉病的发病。

4.5 化学药剂防治

由于发病的大豆株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传播到健株上, 进行传播蔓延。所以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会控制大豆霜霉病的进一步发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用72%锰锌·霜脲 (克露)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摘要:抚松县大豆霜霉病发生的症状和引起发病的病原物以及发生条件, 根据发病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豆霜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崔玉瑰, 姜成喜.大豆霜霉病抗病性[J].大豆科学, 1992 (01) .

[2]俞孕珍, 孙军德, 等.大豆霜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7) .

吉林省抚松县 第6篇

1 主要做法

1.1 印制《抚松县畜禽养殖场档案》

我们根据畜禽养殖场档案的格式印制了32开的档案小册子, 封面是以天池为背景, 左下角为长白山梅花鹿, 右下角为长白山野猪, 寓意抚松特色牧业, 档案后部增加了“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规模养殖场消毒制度”和“产地检疫程序”, 封底有联系电话和抚松县畜牧兽医局的网址。

目前, 达到省规模标准的养殖场 (户) 全部发放并填写了这种档案。对于大型养殖场, 要求同时建立电脑养殖档案。

1.2 与母猪保险、发放母猪补贴相结合

在发放填写档案过程中, 一边填写一边宣传。对建立的养殖档案, 要与母猪保险相结合。尤其是大的养猪户, 母猪数量多, 防疫及其重要, 对进出猪舍核对母猪数量特别麻烦。建立养殖档案对母猪的保险, 理赔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同时, 与发放母猪补贴相结合, 除平时掌握以外, 利用养殖档案, 核对母猪存栏数量, 以便更公正地发放母猪补贴。

1.3 与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相结合

通过广大养殖户前来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我们抓住这一时机, 索要养殖档案复印件, 并作为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的要件, 这样极大促动了养殖户对养殖档案的重视, 更加认真填写, 重视养殖档案。

通过以上工作, 基本形成了养殖场 (户) 有档案, 乡镇畜牧站有底册, 县局有备案表和电子档案。做到了数字清、情况明, 看有实物, 核对有数字, 达到资源共享。

2 档案建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场位于居民区

在申报的养殖场 (户) 中, 有5户位于居民区, 占申报总数的2.6%。我们在现场验收时对其一一指出, 有的养殖户准备迁至郊外。

2.2 环保设施简陋

在现场验收过程中, 养殖场普遍存在轻环保重效益的观念, 粪便露天堆放, 好一点的稍有些遮挡, 这样的占30%。在检查验收过程中, 对存在严重污染的不予备案, 对存在问题的限期改正, 要求建起粪便处理场所, 验收达标后方可建立档案。

2.3 技术人员缺乏

在验收中发现, 养殖场技术人员缺乏。较大规模的养殖场情况好一点, 一般以底薪不低于1 800元的价格雇一名技术员。而一些中小场户, 新建场户, 基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 只有一个“久治成医”的土兽医, 或者是“自学成才”。对养殖场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没有科学方法, 极大影响了养殖场的发展壮大。

2.4 档案记录不够详细

在对各项工作检查中发现, 畜禽养殖档案填写得不够详细。一方面, 养殖户大多比较忙, 没有时间一一填写、记录。另一方面, 对于大的养殖场来说, 畜禽养殖档案无法使用。就生产记录来说, 几乎天天有出生的, 月月有死淘的, 如果全部记下来, 一年需要几十本。我们建议用电脑建档案, 这样, 档案的页数不受限制, 大户多记、小户少记。第三个方面是, 畜禽养殖档案设计的栏目不尽合理, 如缺少种公畜、种母畜的变更记录。有的养殖户只写了现有存栏数, 而畜群结构没有体现出来。

上一篇:口腔疱疹下一篇: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