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微光范文

2024-07-27

爱情的微光范文(精选4篇)

爱情的微光 第1篇

微光笔大师是视讯科技显示技术的一大创新

自2008年1月起, 已经超过6000 PGM的产值, PGM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以下场合:

1.K1 K12教室的教学使用上。

2.学院或者大学教室的教学使用上。

3.训练公司。

4.警察机构等的政府组织。

5.可携式电子设备。

我们的团队营销和生产团队均为此项卓越的创新科技产品感到骄傲, 并投入全部心力以精益求精, 超越同业, 创造最佳利润。我们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设有工厂, 产品已经通过ISO 9001和ISO 14001的标准认证。交互式whiteboard是前面投射传输的一个先进的影像传输工具, 借助于任何相互作whiteboard, 使用者能与观众做更多的互动。

微光笔大师更大范围的解放教师, 灵巧方便, 备受青睐

微光笔大师电子白板有超大尺寸、自动对准, 远距离书写等功能, 这是其他电子白板所不能达到的。一般电子白板需要做手动地对准, 需要触摸才能达到效果。微光科技的产品既能达到触控体现的功能, 也能在10米、20米的距离达到书写跟控制的功能, 让使用或书写者不用再依赖电脑或电子白板, 这就解脱了教师, 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更多。

微光笔大师电子白板安装架设简易, 与计算机连接方便, 驱动程序安装快速, 反应速度快并且可避免环境噪声的影响。体积小巧, 方便携带;其配套的电子笔耐用、耐摔、低耗电, 方便携带、可远距镭射写字。这些优点, 都是微光笔大师电子白板得以在教育装备行业备受青睐的理由。

顺应时势, 发展国内市场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对教育投入的加大, 未来的中国教育市场肯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微光科技总经理丁立文回答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记者提问时, 他表示:“国内的市场非常庞大, 使用者也很多, 在适当的时间会发展部分代理公司, 我们的产品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例如, 北京、广东、深圳都有很多的安装实例, 学校涵盖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这都是我们发展代理商的好契机。”

闪过的微光作文:在关中闪烁的微光 第2篇

远处的高楼匿了。荒凉,萧条。两个破败的字眼猛地扎进脑海。疼得钻心,痛的彻底。

再次踏上这片厚重的黄土,我向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鞠躬。似是歉疚,又像忏悔。枯败的远树在风中摇坠着,瘦弱的像是许久不曾进食的垂死之人;颓坯的城墙塌了,所剩无几的一隅在角落里啜泣;脚下倏地响起宛如骨头断裂的声音——那只是一棵干枯的野草在叹出最后一声绝望。

在这场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激烈角逐中,上林苑,在苟延残喘中步履蹒跚。

我在几位老乡的指引下摸索着这片残败的圣地。他靠在一栋废弃的城墙上,相传是上林苑的宫墙。历史透过这面墙壁传递着微弱的呼吸。“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城墙多数早已毁坏,曾经的砖瓦上也落了层黄土,颤巍巍的,似乎一触就破。老乡一手撑着墙,另一手托着烟斗,时不时的吸上一口,吐出缕缕青烟。他跟我说起刘彻在上林猎场的骁勇英姿,说起霍将军射向李敢的载仇一箭,说起卫子夫在广袤荒野上的惊鸿一舞,还说起了那场将所有繁华都毁于一旦的焦灼大火……情到深处,他脸颊绯红,撑在城墙上的手猛地一紧,掌心传来粗糙的摩擦声。循声望去,一把风干的黄土顺着老乡的指缝滑到地面,亦或随风扩散,如同空虚的灵魂,一去了无痕。

上林苑,真的消失了吗?

我微微仰首。恍惚间,似是看到美人卫子夫等候在关中的丘陵之上,身着一袭华衣,在萧瑟凄清的北风中起舞,口中吟唱着一曲寻求佳偶的《蒹葭》。她会寻到她的如意郎君吗?那位皇帝的心会被她清冷凄清的歌喉打动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从历史的漩涡中回首。悠扬的唱词从丘顶缓缓地流淌下来,声音略带沙哑,似是混入了历史的余香,在千年之后重见世人。禁不住抬眸,丘顶的老人朝我微微一笑,眸似星辰,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一位民间艺人的优雅。裙摆在风中舞动,颇有几分卫子夫的神韵。不,她可不就是穿越千年的卫子夫?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在关中老人的身上闪烁着熹微星光。或许不足以照亮世界,却指引着行人前进的方向。

期初黑暗失望的心因此怦然一动。本是被一把火湮灭的上林苑,在千百年后的关中土地上,我又看到它雄伟的屹立在关中人的灵魂之中。上林苑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微光闪烁的古代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延续。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谁不是过往匆匆的人生过客?愿我们珍惜头顶的每一寸微光,因为一寸寸微光汇集起来的光束,便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文|林湘

爱情的微光 第3篇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是公认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作家之一,是享誉世界的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著名的英语文体家。其作品涉及文学批评、诗歌、小说以及新闻等众多领域。被普利切特称为“一代英国人的冷峻良心。”《1984》作为其传世之作,以政治寓言为特征,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对极权主义种种表现进行了彻底的揭露,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恐怖的极权主义社会。政府试图禁锢并控制所有个体来实现一个没有反对派和异端思想的社会,个体的思考和抗争均以失败告终,自由和成为奢望和幻想。小说对于人性在极权主义社会中所受到的扭曲,压制和扼杀进行了惟妙惟肖的雕琢与展示,将阴森萧瑟的社会图景与小说的阐释主题相结合,引发了至今不减的社会及思想影响力。

小说以虚构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构造出一个只有三个国家的全新世界: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为了维持国内和平,三国需要不断发动战争。小说的背景发生在大洋国人口数量居第三位,被称作“一号空降场”的一个省的首都伦敦,故事主人公温斯顿是大洋国“真理部”记录司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更正修改报纸信息,目的是保证党的指示决定和预言永远正确,但实质是篡改毁灭和编造历史。这种工作显得十分荒谬而可笑,但这却是必须无条件完成的任务,因为“老大哥”和他的政党不允许发生也不会发生任何的错误。用于监视和监听的设备“电幕”和“老大哥”的海报几乎遍布每个角落,难以发现又广泛分布的“思想警察”等等组成了一个被“极权主义”阴云遮蔽万物萧索的恐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不再互相扶持,同事朋友之间失去基本信任和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再存续,有的只是猜忌、背叛、揭发、控制与毁灭。温斯顿与“文艺部”工作人员裘莉亚的私下结合给压抑桎梏灭绝人性的氛围渲染了一点希望。但他们的快乐时光终究是短暂易逝的。之后他们渐渐走近核心党成员之一的奥勃良,这个温斯顿以为与自己达到心灵相通的戴着面具的伪善者。而从温斯顿开始对奥勃良以及伪装成杂货铺老板实则是思想警察的却林顿相信的那一刻开始,温斯顿与裘丽娅的悲剧便逐渐拉开帷幕。温斯顿对奥勃良的彻底信任,使其轻松掌控了自己和裘莉亚的犯罪证据。最后在监禁中,奥勃良利用各种恐怖的折磨方法将温斯顿击垮并使其丧失思考的勇气,彻底爱上了“老大哥”。小说在温斯顿人性毁灭的悲剧中落下了帷幕,但却留下了一幅“极权主义”和人性本质中极端恐怖的图景,深深烙刻在我们心中。

自《1984》出版至今,评论家对于作品的关注从未停息。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的研究已诞生众多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已经在较多方面做了探究。有的分析《1984》的语言特点,如约翰·W·扬研究极权主义语言在小说主题彰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的将奥威尔与其他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如罗纳德·伯曼将奥威尔作品所体现的思想与杰茨弗拉德和海明威的思想进行对比;有的则从其他的视角解读作品,例如杰姆斯A·泰那借用福柯的相关理论对于极权社会如何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等等。在国内,随着奥威尔作品大量译介的出现,有关奥威尔的研究成果也纷纷展现,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有的从反乌托邦的视角进行研究,如郑钰的《乌托邦的颠覆与重构》;有的探析小说的写作特色,如聂素民的《就〈动物农庄〉和〈1984〉看奥威尔政治小说的艺术性》;有的从心理分析视角对《1984》进行解读,如何辉彬的《在非人性社会追寻人生的真谛》;有的通过比较研究,探究人性的主体性问题,如周佩鑫的《从<1984>到<1Q84>:论人的主体性丧失与重建》。虽然研究成果呈现多元化,但较多还是围绕极权主义和反乌托邦文学展开,缺乏一种较广阔的批评视野,还需继续开拓和深化。本文试图以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对《1984》的原型意蕴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以揭示这些原型所具有的深刻含义和它们对小说主题阐释的巨大文化价值与思想启示。

二、原型批评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文艺批评理论。经过弗雷泽,荣格的原型理论构建到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诞生,神话原型批评经历了广泛的理论积累与塑造。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进行探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深远的价值。原型批评从神话着手,从宏观的图景上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内在相似性,并从微观上继续探索其结构和原则,进而从整体上探寻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弗莱认为神话是文学的源头,神话为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形式和文学的主题提供源泉。

原型批评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批评是二十世纪三种最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流派。弗莱认为,文学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完整体系,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原型特征的人物、主题、场景、意象、象征和都可以在孕育和诞生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圣经》及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归宿。《1984》展示一幅萧瑟可怕的世界图景,充满了禁锢压抑和痛苦,但也隐藏着希望和重生的力量。本文将从人物、主题、场景、象征、意象等几个方面对《1984》进行原型探析,以发现其对作品主题揭示和人性觉醒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1984》中的原型及其文化内涵

1、原型人物——撒旦与替罪羊

在《1984》中,不止一次出现作为反映远古投射的原型人物。按照荣格的观点,原型可以古代神话,历史传说,童话,寓言及文学作品中作为一种原始的意象或人物出现,它可以是以下的存在方式:上帝,魔鬼,替罪羊,引诱者,背叛者等。而见证了人类荣兴更替,又书写进自身的文学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会因其创作者受到启发,获得灵感,而不断的在作品里投射出这些原型人物。作为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两大原型库,《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都可以在各种可以反映原型特征的文学作品中将它们所具有的原型得到充分的表达。而其中的人物原型,更为丰富。在《1984》中,我们可以发现,被推崇至绝对权威和不容争辩力的人物形象-老大哥的原型,就来自于撒旦。对“老大哥”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描写,把一个表面高大和蔼,实则对民众实行精神控制和思想压制并制定和施行一系列可怕囚笼禁锢制度的“恶魔”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分明就是地狱魔王撒旦的化身,是真实又虚幻的那个大洋国的撒旦。“老大哥”的原型分明就是取自撒旦。

而其中被大洋国设定为仇恨和憎恶的对象-果尔德斯坦因以及作为情节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三人阿郎逊,琼斯和卢瑟福,则是来自替罪羊这一原型。因为他们的罪责,根本不是归咎于自己的行为,而是在为权利集团的形象和利益做了无谓的,代替性的牺牲,他们的被仇视和被“消失”,是替代了无数假想的敌人,是替代了本该负责的极权体制或权利中心。所以,他们的人物形象皆取自替罪羊这一原型形象。人物原型,作为原型重要的一类,在我们理解和阐释《1984》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和小说情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2、原型主题——探寻与拯救

一般认为,主题是研究文学作品最需要探究和发掘的基本元素。弗莱认为,许许多多的作家通过迁移的方式,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将神话的元素出现和再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时间的长河里,这种迁移或者说移位的现象发生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之中。就算这部作品属于现代风格,它可能仍旧沿袭着来自古代神话的鲜明主题。在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主题原型有多种表达方式:探求,追寻,拯救,逃离,回归,堕落,死亡,再生。在《1984》中,奥威尔用带有预言性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在极权统治下的国家,人们受到的极端精神和肉体的禁锢与压制,人性受到了显而易见的摧残和泯灭。小说主人公温斯顿从突然间的,对老大哥和英社制度的怀疑的念头的萌生,到通过尽可能的躲避电幕而进行的胆战心惊的日记记录;从通过尽力勾起并回忆极权世界之前的生活记忆,到意外并主动的同裘丽娅建立和维持着“非法”性关系;从通过在酒馆与老人索谈而奢望求得之前真实社会状态的努力,到通过寄希望于奥勃良而向其吐露心声表达内心思考与抗争的举动;从通过认识到无产者代表之一的劳动妇女的美和力量,再到从心底感叹未来属于无产者的强力呐喊,等等这一系列的不断的怀疑,探求与追寻,奥威尔向我们展示出了主人公温斯顿那似黑夜中烛火般明亮的人性微光。

正是因为温斯顿的自我怀疑,不断探寻和勇敢而带有悲剧色彩的抗争,才使得奥威尔笔下的这个极权社会和其中被禁锢与压制的人性得到了更好的对比诠释与揭露。而如何维持人性的真实,如何挣脱思想的钳制和禁锢,如何从极权主义的牢笼中获得解救,就成了《1984》的真正主题。奥威尔给我们留下的,绝不仅是影射前苏联或纳粹德国的如此肤浅的政治上的反对和鞭挞,更为深刻的应该是隐含其间的,无尽的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未来希望与梦想的求索,探寻与展望。这一深刻的主题原型在《圣经》和希腊神话中都到了全息的表达。其中的探寻与拯救主题,穿越时空,给我们以灵魂和身体的全新的启示。

3、原型场景——地狱和伊甸园(天堂)

弗莱认为,原型可以以场景、情形或背景出现。原型场景可以是神谕世界,如天堂和伊甸园;可以是魔怪世界,如地狱和荒原。《1984》中,地狱场景和伊甸园场景,均展现其中。

一号空降场或者说1984年的伦敦的原型-地狱。《1984》所渲染的环境与场景充满了阴郁,灰暗,到处断壁残垣,不可名状:“破败的十九世纪的房子,墙头用木材撑着……倒塌的花园围墙东倒西歪,还有那尘土飞扬、破砖残瓦上野草丛生的空袭地点……”(奥威尔2010,5)除了社会环境的恶劣与萧索,还有几乎遍及任何角落、甚至家中和床上都可以被监视的全天候电幕、贴满破败街道与墙壁的老大哥的画像、无处不在不知隐藏何处的思想警察的严密监视、麻木而毫无生机的外表趋同行走似甲壳虫的人类,共同描绘出了一个阴森可怕、如同地狱般,比地狱还更为恐怖的人间地狱。大洋国,一号空降场,伦敦,三个具有行政归属关系的称谓实际都属于这片土地,这片脚下让人毛骨悚然之地的所在——地狱原型的人间再现。

“黄金乡”的原型-伊甸园。“那是个夏天的黄昏,西斜的阳光把地上染成一片金黄色。他这时看到的景色时常在他的梦境中出现,因此一直没有充分把握,在现实世界中有没有见过。他醒来的时候想到这个地方时就叫它黄金乡。”(奥威尔2010,29)“黄金乡”是温斯顿在梦境和现实中都见过的地方,那里“是一片古老的...草地,...榆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晃...一条清澈的缓慢的溪流,有小鲤鱼在柳树下的水潭中游弋”(奥威尔2010,29)安宁,和煦,清澈,自由。这一带有经典田园图景的地方,在奥威尔的笔下,通过温斯顿进行了梦幻和现实的双重阐释。就连温斯顿和裘丽娅也是最初相约与此,在这里无拘无束的体味真正的轻松和自由的美妙。“黄金乡”与《圣经》中伊甸园这一原型场景达到了惊人的相似,它是爱,自由,安宁和幸福构成的天堂。

4、原型意象——杜松子酒和栗树(榛树)

作为原型理论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意象原型在《1984》中也得到了表达。出现在小说开头,中间及结尾的反复用到的杜松子酒和栗树这两种意象。其中,杜松子酒与水具有一样的物理样态,是水的变体,之一意象取自《圣经》中记载的生命之水。《圣经》在开头和结尾均提到了生命之水,而小说在各个部分,特别是结尾也再一次将温斯顿流出的泪水渲染了杜松子酒的气息。小说中,杜松子酒已不再是圣洁的帮助人类解脱苦难与灾祸的良药和圣水,确是成全了人类自我麻痹和禁锢的肉体和精神的迷幻剂。

而其中反复出现的栗树(榛树),则是取自《圣经》中的智慧树这一原型。《圣经》中,夏娃禁不住诱惑而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结果和亚当一起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开始了无尽的苦难。《1984》中,温斯顿和裘丽娅第一次亲密幽会也是在榛树下面,栗树环绕遮蔽的地方。由此,开始了他们的悲惨而痛苦的生活。栗树已不再是让生命拥有安宁,遮蔽灾厄的保护所,而成了埋下人类互相背叛,无法坚守内心真实,互相猜忌的种子生长的地方,“在遮荫的栗树下,我出卖了你,你出卖了我”(奥威尔2010,71),最终在极权的压制下,走向自我的灭亡。栗树已成了浸孕着黑暗和死亡的绝望之树。

5、原型象征——玻璃镇纸和眼镜,无产者妇女和计算等式

弗莱的原型理论阐释的原型类别还包括象征原型。即原型可以单个象征如:十字架、王冠,指环等等出现,也可以象征群的方式出现,如:白天与黑夜,光明与黑暗,天堂与地狱,诞生与消亡等。在《1984》中,有许多可以深刻表达小说主题的象征群,如:玻璃镇纸、折叠桌,座钟、铜板蚀刻画,不同人等戴着的诡异眼镜,洗衣劳作的无产者妇女,“2+2=4”的数学公式等。

其中,玻璃镇纸象征了温斯顿和裘莉亚与奸诈、阴森气氛隔离的纯粹美好,但也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短暂的幸福生活,玻璃镇纸中心的珊瑚则象征温斯顿和茱莉亚的生命,最后随着镇纸的破裂而彻底崩塌,短暂流逝。一旦破碎,就注定分崩离析,无法复原。它的美丽与伤感交杂于一身,撞击出独特的思想深度。

而文中一再出现戴在各色人等身上的眼镜,则是一种伪装的象征。是一种表面透明,但本质更加可怕,更加可以混淆视听,可以掩人耳目之面具,可以称之为透明的面具。它把极权主义的残忍和恐怖,极权统治者人性的虚伪与冷漠,通过眼镜及其反射的光芒,进行了深刻的象征化表达。用眼镜遮挡着和释放着的,是极权主义和人性中最可怕的寒冷和阴森。

文中出现的洗衣的无产者妇女,则是美丽,不朽和力量的象征。“他第一次注意到她很美丽”(奥威尔2010,200),“无产者是不朽的,他们仍旧能保持生命...把生命力通过肉体,代代相传”(奥威尔2010,201)。这位外表体格肥硕,壮实笨拙的劳动妇女,象征了取之不尽的能量和最终可以觉醒的强大而真实的希望。

而在小说后面出现的数学公式“2+2=4”则是思想自由与坚持真理的象征。是对还原世界本来面目的强烈抗争和坚持。虽然最后在奥勃良的严刑非人折磨下,他写下了不同的结果,但这丝毫没有泯灭他在追求自由和思考真理时的探求、呐喊,以及面对残暴的勇敢和不舍。最后通过不同结果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人性自我觉醒的必要,彰显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四、结论

基于对作品所再现的原型人物、主题、情节、意象和象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出《1984》描述的是一个充满禁锢、扭曲、压抑、恐怖、冷漠和萧瑟的世界,也是一个蕴含着人性微光,绽放着人性自由、勇敢、怀疑、探寻、抗争的希望世界。这两种力量相伴相生,虽然在最后,抗争与思考,勇敢和探寻被镇压,被泯灭,被暂时的极权所同化,但那些力量仍旧不停地孕育,仍旧在在熠熠闪光,时刻提醒我们对真实人性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与警醒。奥威尔创作《1984》的初衷,绝不仅仅在影射德国的纳粹主义或俄国的极权主义,而是对普遍的人性问题进行这深刻的剖析与揭示,留下足够的思考和震撼的力量以启示后人。这也是不同原型所赋予作品的宏大而独特的精神与思想价值,值得我们不断的审视与探寻。

摘要:《1984》是英国小说家奥威尔的传世名作。其蕴含的反极权主义与反乌托邦思想被广为研究,但亟需深化开拓新的阐释领域和分析视角。按照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小说充满了丰富的原型人物,主题,场景,意象和象征。这些原型深刻的传达了作品所揭示的极权禁锢统治和人性深处隐藏的可怕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怀疑,探寻,拯救与重生的人性自我觉醒的伟大力量。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启示意义。

关键词:《1984》,原型,反极权,人性,探寻,觉醒

参考文献

[1]George Woodcock.The Crystal Spirit:A Study of Orwell[M].Boston and Toronto: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66.

[2]Northrop Frye.Anatomy of Critic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3]Northrop Frye.The Great Code:The Bible and Literature[M].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82.

[4]乔治·奥威尔,董乐山译.一九八四[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5]孟庆枢,杨守森.西方文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生活的微光作文 第4篇

“噼噼啪啪……”一阵阵的器具碰撞声响起,但顿时,那声音消失了,应该是有人故意、及时地这么做吧,好让我安心地睡。断了思想,我又进入沉睡状态。

门外,客厅里不是特别亮,最多也只是能够看清楚东西大概的样子。在这微微灯光和下,一个妇女勤劳地打扫着。由于略微地肥胖,我妈干起家务比一般的妇女更累些,豆大的汗珠时不时从她的面颊滑落下来,尽管现在已经是冬天。几十分钟后,房里的灯光又多了些,一只手轻轻拍打着我的被子,“该起床了,快迟到了……”

虽然这声音并不是很响,但是足以让我的思想重新建立起连接,揉揉自己的眼睛,慢悠悠地穿上衣服,好像比电影满放还慢。“六点五十了了,还不起来就……”我一下子窜起来,穿好刚穿好一半的裤子,跑到卫生间……告别那微光下的母亲,我向车站跑去。

到了教室,人还不是特别多,我对着手腕定睛一看,才七点五分,看来又被骗了。

……

终于又到了晚自修放学的时间了,由于感觉在家写作业没效率,我便呆在就是飞快地让笔尖在纸上跑动。大部分人还是第二节就背起书包回家了。

四十五分钟转瞬即逝,作业也写得差不多了,背起书包兴冲冲地跑回家。我家在巷子深处,街边的路灯一闪一闪,怪吓人的,我只好眼睛盯着地面,向前直走,怕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一会儿之后,我抬头看,我家那一层的灯亮着,由于比较暗,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可很快地认出来。朝着灯光的方向,我大步走了二十几米,走到一楼,然后,猛地向四楼跑去,拿出钥匙打开门走了进去,微微灯光下,母亲仍在做着家务,看上去很累……

上一篇:风险收益不对称下一篇:减值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