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4-09-18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精选11篇)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1篇

一、税务文化的内涵

所谓税务文化, 指的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税务活动中所得相关经验的升华。它包括多种内容, 既有物质方面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 也有精神方面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规范。这两方面的内容随着税务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进行联系与发展, 从而形成完整的税务文化。在税务文化中, 精神方面是它的最主要部分, 代表着税务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 是整个税务文化最具活力的构成部分。

二、税务文化的特性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一个职能部门, 它在税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必然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它的身上, 既体现着文化的共性, 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从现阶段分析, 税务文化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税务文化的继承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 这是任何文化都拥有的性质。[1]因为客观环境一直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税务文化也必然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体现出税务文化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鲜明特征。

2. 公共行政色彩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 具备着相当大的行政权力。与此同时, 其权力的运用也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准则, 因此它体现出了一定的公共行政色彩。这使优秀税务文化的形成不是单纯地依靠强制性的政策法规进行规定, 而是在长期规范的行为中渐渐产生。在这种规范的影响下, 税务人员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从而使其文化中含有的公共行政色彩能够为人民所接受。[2]

3. 强制性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它依据相关的税收法律与法规, 向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收取税款, 因此其收取的程序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的相关规定。[3]在我国, 税务文化是以我国的经济建设为基础, 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形成的精神文明形态, 强制征收性是它的重要特色, 而且这种特性随着税务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而不断增强。

三、如何进一步发展税务文化

1. 完善管理机制

要想进一步发展税务文化, 就一定要不断地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全体税务人员团结一心, 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因为要想完成国家的税务目标, 仅靠部分税务人员和税务机关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形成集团优势, 全体税务人员一心奉公, 形成优秀的团队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税务工作者的工作实绩, 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彼此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使其成员在行为上更加注重遵守相关规范,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4]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与矛盾时, 可以顾全大局, 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集体氛围;其次是要关注个体的发展, 因为税务机关毕竟是由税务人员组成的, 要求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完全遵守统一的模式是不现实的, 也不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第三要注重相关约束机制的建设,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权力职能机构, 其手上握有不小的权力, 很容易成为不法商人行贿的对象, 我国近年来也常有税务高官“落马”的案件发生, 一定要大力强化约束及监督机制的建设, 防患于未然。

2. 建设“学习型”团队

常言道“活到老, 学到老”, 税务部门也不例外。要引导税务人员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经济运行瞬息万变, 我国的税务法律也在与时俱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如果税务人员一味“抱残守缺”, 死守着老式的工作习惯与传统, 那么无疑会被时代所淘汰。学习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面对着外部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的诱惑, 能够坚守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 优秀地完成本职工作。

3. 健全奖惩机制

完善的奖惩机制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税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 注重工作实绩。使税务工作人员的言行都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 改变以税收总额论英雄为对综合素质的考核。按照正常的程序提拔和任用干部, 创新人才管理思维, 勇于任用有干劲和拼劲的优秀人才, 以增加整个税务队伍的工作活力。

四、结束语

税务文化作为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精神状态, 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在进行税务文化的建设时, 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原则。在吸收我国税务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 广泛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 做到融汇创新, 实现在旧有税务文化基础上的“扬弃”, 从而使我们的税务文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尹可.以社会价值提升为导向的税务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04) :15~16.

[2]刘绪义.论构建完整的现代税务文化建设理论体系[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 (06) :25.

[3]张俪馨.税务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对某地方税务局税务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0, (12) :25.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2篇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当代大学生认知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调查,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较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37%)最多。

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50%的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30%的同学表示“也许会学习”。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为此,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还有2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洗礼下将会完成转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31.4%的学生认为“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

(二)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和课堂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关系。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加大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另外,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学生的视野也有了很大的开阔,他们可以在网上获得相关知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很低,这可能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的学习中,还会请家教老师进行课外辅导,但对历史课等其它课程的学习却是忽视的。

虽然课堂教育是获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式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我们选取了三个历史典故——“闻鸡起舞”、“投笔从戎”、“三顾茅庐”进行调查,有67.5%的同学仅仅是“了解一些”,还有16.%的同学甚至“不了解”。

我们还就大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进行了调查。以“对武则天评价”为例),选择“没考虑过此问题”和“不清楚的”分别为15%和17%,“完全否定”的占16%,“完全肯定”的占20%,而选择“功过参半”的占31%。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评价方面,大学生主观性比较明显,客观性和理性化有待提高,这是思维和认知不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有关系。社会环境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对历史的关注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对历史真相叙述的误差,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感兴趣,只有11.5%的人“不感兴趣”或者“完全没有兴趣”。这就为对大学生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大学生将这种兴趣化作动力,去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我们选择了传统文化典籍(以四大文学名著为例)、传统礼仪道德和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等三个方面来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兴趣。

对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看过”和“没有看过并且也不打算看”的受访者共计5%,而“多次看过”、“都看过”和“看过其中一两部”的比例分别有20.7%、31.5%、42.8%。这说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还是有较大兴趣,这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所接受的语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教育中,有许多课文都出自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中。

在大学生对传统礼仪道德认知的调查中,“自小耳濡目染”和“课外书上看过”的受访者分别占38%和40%,这一方面与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受到中国传统礼仪道德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形成这种观念也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7%的人认为这是过时的东西,还有15%的人对其难以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的礼仪道德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创新。

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以戏曲为例)的调查中,有81.2%的大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非常喜欢和非常讨厌的人都不多,分别占4.0%和4.5。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急剧变迁,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表现形式和手法较慢的戏曲已经难以与此相适应;二是文艺创作的形式和空间不断扩大,新的时尚艺术形式尤其是流行歌曲、舞蹈等更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更适合他们的口味;三是社会的多元化使广大的大学生心理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这也会使他们对传统的戏曲艺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是有兴趣的,但这种兴趣没有与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没有把兴趣内化为行动。调查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帮助一般”,认为“帮助很大”和“帮助比较大”的分别只有5.6%和9.4%,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与国家提倡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初衷不相符。

三、对策建议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

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首先,传

统文化教育与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密不可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发展,而历史感、历史知识、历史智慧是精神文明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教育的使命,责无旁贷。其次,培育民族精神离不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从长期实际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能几千年生存发展、没有中断而在今天又能重新复兴的重要原因,要培养国民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藉由历史教育。再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也与历史教育有关。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并努力发展文化的民族性,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轻视传统文化,势必难以培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文化教育,使公众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风气。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亟待改革

从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首先应加快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改革,增加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的内容,尽量呈现生动的史实,避免过多的结论,避免将中学历史教材变成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本,使之更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和时代要求。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材料,将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并改革考试方式,使之与历史教育的育人目的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设立历史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并对有关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行、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重视学校教育系统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推动历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对自然科学成果和人文科学成果的重视程度不一,对人文知识的普及贡献更是缺乏相应的提倡和奖励,这严重挫伤了许多人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可以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给予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视之,使普及工作者的努力得到承认,从而激发他们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为保证普及成果的质量,应将其评估事宜交由科研部门管理。此外,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

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3篇

关键词:苏南地区;地方戏曲文化;传承;发展

0 前言

地方戏曲,指的是在某一地区流行,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凝结着当地的民风习俗,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异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方言、习俗有很大差异性,因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苏南地区的锡剧、苏剧是不可忽视的两种。但当前,流行文化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对锡剧、苏剧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冲击,加上传统艺术低迷这一大因素的影响,苏南地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举步维艰。因此,为了使苏南地区地方戏曲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需要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将苏南地区地方戏曲这一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1 锡剧的传承与发展

1.1 锡剧的发展历史

锡剧即常锡剧,道光年间开始在无锡农村流行,最初的名字为滩簧,其发地为无锡的羊尖、严家桥一带的农村,通过山歌小调演变而来,由民间集体进行创作。民国初年,锡剧开始进入城市,以合班演出的形式出现,曾改名为“常锡文戏”,1952年被定名为“常锡剧”,1954年被定名为“锡剧”。总的来说,锡剧的发展曾经经历了滩簧、文戏、锡剧三个时期。滩簧是锡剧的孕育期,曾经历过查禁,发展比较缓慢,但还是延续了百余年,这一时期演唱锡剧的人员主要为农民与手工业者,演唱的民歌小调故事性还不够突出,说唱性较为明显;文戏是锡剧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锡剧发展较为迅速,从对子戏走向了本头戏和连台戏,出现了职业化的戏班,并对一些唱腔进行了发展和引进,建立起了双声腔的音乐机制,为锡剧剧场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锡剧时期为锡剧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的文化方针引导下,锡剧得到了大力地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诸如《珍珠塔》《红色的种子》《拔兰花》等优秀戏曲,和一大批优秀锡剧表演艺术家,如王彬彬、梅兰珍、沈佩华等。锡剧虽然较为年轻,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经历了种种磨难,却仍然顽强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锡剧影响力日渐扩大,成立了30多个专业锡剧团,曾经成為当时的一种主流艺术。2008年,锡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可谓“实至名归”,这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江南韵味浓郁、艺术魅力独特的剧种,得到了大力的保护与弘扬。

1.2 锡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戏曲逐渐被电影、电视、网络等取代。作为一种戏剧艺术,锡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1]在一定程度上,锡剧与整个锡剧艺术的衰微正在同步进行,这不但是一种时代潮流,更是是艺术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的一次变革。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锡剧不对自己的进行准确的定位,找到新的发展、传播方向,则存在消亡的危险。具体来说,导致锡剧传承与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锡剧属于舞台艺术的一种,传播具有很大的限制性,通常只能在剧场、舞台上传播,不像电影、电视剧艺术那样能够无限传播,导致锡剧的“受众”范围难以扩大。第二,锡剧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时代气息不够浓烈,很难将年轻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传承与发展有一定难度。第三,相较于京剧与越剧,锡剧的流派、剧目、名角都不够突出。迄今为止,除去《双推磨》《珍珠塔》外,难以找出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剧目。总之,锡剧虽然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的挑战较为严峻,我们需要重新对锡剧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艺术魅力进行审视,对锡剧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认识,然后积极采取措施,使锡剧能够振兴、繁荣。

1.3 传承、发展锡剧的措施

(1)注重原创剧目的创作。任何一个剧种发展与生存,都离不开原创剧目。当年,《十五贯》这一原创剧目的出现“救活”了昆曲,正体现了这一点。当前,想要实现锡剧的振兴与发展,就需要从剧目的创作入手。纵观锡剧的发展历程,只有寥寥几个剧目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因此,锡剧原创剧目的创作迫在眉睫。对于这一点近些年来,常州锡剧团积极进行了探索与积累,创作出《老铳》《天涯歌女》等优秀剧目,前者将锡剧着重表现才子佳人的模式打破,开辟了一条锡剧对人性进行探索和挖掘的道路,后者将锡剧与其他戏剧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还融入了交响乐,对锡剧剧目创新道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此外,锡剧还应该注重精品剧目的创作,在对传统优秀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锡剧剧目,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扩大锡剧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同时,锡剧创作者应该注重现实主义的应用,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积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作素材,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引发人们共鸣,进而促进锡剧的发展。

(2)注重戏曲人才的培养。与其他戏曲一样,锡剧的兴衰与戏曲人才有紧密的联系。在当前,锡剧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需要加大锡剧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需要实行“以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方法。解放之后,大部分锡剧从业者都到专业学校进行了培训和训练,留下了一批老一辈锡剧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受过专业教师的指导,有明确的学派及师门,具有较高的锡剧水平与艺术修养。在培养锡剧人才时,可让年轻一代的锡剧演员拜老艺术家为师,学习专业的锡剧知识、表演技巧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当地艺术院校的作用,将其作为培养锡剧人才的一个主要阵地。设立锡剧专业,开设更多关于锡剧的课程,并加大对这些艺术院校的扶持力度,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锡剧人才,进而为锡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注重锡剧保护与传播。锡剧的艺术流派、唱腔均具有多样性,风格较为繁复,传承与发展主要是以剧艺术家的口传身授的方式,难以实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需要对现存锡剧表演艺术家流派的唱腔进行抢救、整理和保存,可将某些唱腔制作成DVD,对锡剧进行有效保护。此外,在新媒体时代,想要扩大锡剧的传播范围,使锡剧的影响力得以提升,就需要不断拓宽锡剧的传播渠道。首先,增加锡剧在广播、电视中的播放数量与次数,策划、制作出一些关于锡剧欣赏或者娱乐性的节目,以锡剧为题材对电视剧进行拍摄,让更多人认识锡剧。其次,充分注重群众性社团影响力的发挥,选派优秀的锡剧艺术家到社团担任顾问,对锡剧创作、表演等进行指导,扩大锡剧对群众的影响范围。最后,加强对本科、大专等院校和中小学锡剧兴趣班的指导力度,加深各层次学生对锡剧的认识,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喜欢锡剧。

(4)适当加大政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锡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苏南地区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对国家、省级、市级关于艺术剧团传承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落实。应以国家文艺表演院团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市级锡剧院办公环境作改造,对市演艺剧场进行改建,为锡剧的表演提供更大的舞台。此外,苏南地区相关地方政府还应该建立相应的锡剧创作、演出补贴制度,对锡剧剧目的创作、惠民演出、工艺演出等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与补贴,保证锡剧创作与演出顺利进行。支持锡剧走出无锡、常州,走出苏南地区,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扩大锡剧的传播范围。如果锡剧团需要到外地、海外等进行演出,或者参与较大的文化活动,则地方政府应该施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苏南地区的文化馆应该开设锡剧培训班,举办锡剧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锡剧;地方教育部门则应该注重锡剧普及教育活动的开展,把锡剧欣赏、演唱课程开设到中小学校中,以扩大锡剧在年轻一代学生中的影响力。

2 苏剧的传承与发展

2.1 苏剧的发展历史

迄今为止,苏剧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起源于苏州,语言主体为苏州话,其前身是苏滩,实际上是花鼓滩簧、南词、昆曲的合流。苏滩于乾隆年间在江浙一带盛行,并流传到了江西、福建等地区,在同治时期,苏滩流传到上海,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影响力曾盛极一时,有郭瑛、胡兰英等苏滩演员曾到上海电视台演出,深受百姓喜爱。1935年,上海成立了“苏滩歌剧研究会”,随后,苏滩这一坐唱形式逐渐加上了舞台艺术与身段,1941年,朱国梁这一苏滩艺术家创建了“国风新型苏剧团”,这是第一个苏剧团,为苏剧开了先河。[2]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创作,苏剧在音乐、文学、表演身段、戏曲舞美各方面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昆曲的影响,蕴含着江南水乡雅致的韵味,又是较为规范的舞台表演。

2.2 苏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危机

历经多年的发展,苏剧应用继、承、弘、扬几个字来对继承人进行命名,充分体现出了继承、传播苏剧的立意。30年代是苏剧繁荣的时代,很多苏剧艺术家不断对苏剧进行整理、改编与创作,演员的演出水平不断提升,苏剧一直在舞台上活跃着。但到了80年代中期之后,受到高科技发展的影响,苏剧逐渐被淡忘,苏剧专业创作者、演员日渐减少,苏剧的发展出现了危机。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继承人才不足。目前,苏剧剧目缺乏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为创作人才不足,纵观苏剧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苏剧剧目创作人才、演员的流失现象。80年代初期,苏剧还有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队伍,上演了很多经典的苏剧剧目,但在80年代后,苏创作及演出人员大幅度减少,苏剧继承人也不断减少,苏剧的长久發展与传承受到了威胁。第二,特色性的剧目缺乏。在很大程度上,苏剧过多地依赖昆曲,导致苏剧团建立后,苏剧在剧目方面难以实现自给自足,缺乏特色的剧目,从而难以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对苏剧进行传承、保护与发展势在必行,但在目前,苏剧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相关地方政府在保护苏剧的政策、资金支持上不到位,给苏剧的传播造成了阻碍。此外,以前苏剧有专门的“根据地”,即活动场所,有定期的演出时间和固定的演出产生,但在现阶段,仅有寥寥几人会到苏州市锡剧团进行苏剧的演出活动,给苏剧的发展、传承带来一定影响。

2.3 传承、发展苏剧的措施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近观苏剧生存状况,苏剧几乎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中,传承与发展前景令人忧心,作为苏南地区地方性戏曲的一种,苏剧集中体现了苏南地区的风俗文化与精神文明。因此,苏南地区相关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苏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提高对苏剧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苏剧发展在文化传承、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各项苏剧活动的开展予以支持,为苏剧发展创作良性循环的政策环境,从而为苏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相关地方政府应该适当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对于苏剧的相关继承人,应该对其进行资金补贴,以鼓励他们参与到苏剧剧目创作、演出活动中,并建设苏剧活动场所,使苏剧剧目创作、演出活动等更好地开展。[3]与此同时,相关地方政府应该注重教育部门教育职能的发挥,让苏剧走进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校外兴趣班等,并选派专业的苏剧人才到这些地方进行指导,以促进苏剧的传承与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充分应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对苏剧进行宣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相关苏剧团到公共场所进行演出,唤起人们对苏剧的记忆,让更多群众认识、了解苏剧。对于省外、甚至国外的苏剧演出项目,当地政府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并大力进行支持,使苏剧的传播范围得以拓宽。其次,效仿昆剧做法,开展“苏剧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相关院校中演出苏剧,对苏剧艺术进行宣传,以培养苏剧观众。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当前,苏剧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困境,苏剧想要振兴、繁荣,就要解决先“人才断层”的问题,对苏剧人才进行挖掘与培养,组建一支优秀的苏剧表演艺术团队。虽然苏剧曾经有继、承、弘、扬四辈演员,这些演员可以兼演苏剧与昆曲,但目前,大多演员已经年过花甲,所以对苏剧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因此,相关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继承人的作用,鼓励继承人将其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演员,使苏剧艺术得到传承,进而增加苏剧演出,让广大群众受到苏剧艺术魅力的感受,喜欢、接受苏剧,实现苏剧的振兴与持续发展。

(4)加大保护力度。目前,人们对苏剧原汁原味的唱腔认识不到位,相关苏剧保护部门应该,对老艺人手上、流传于民间的苏剧资料及艺术等进行收集。例如,到基层走访、调查,收集民间的苏剧演出剧本、剧目曲谱等珍贵资源,并将这些资源编辑成书籍、制作成录音带和光盘等,也可以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资料,便于苏剧的保存与传播,进而扩大苏剧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3 结束语

苏南地区戏曲历史悠久,戏曲文化丰富,包含苏剧、锡剧、昆曲等多种戏曲,在传承苏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当地民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现代艺术日渐发展,流行文化影响范围日渐扩大,对地方戏曲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苏南地区的地方戏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苏南地区地方戏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及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大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力度,注重戏曲文化的创新,使地方戏曲文化永葆生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国平.开展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J].艺术百家,2015(5):14-15.

[2]张世成.从戏曲音乐的角度看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6(6):118-119.

[3]王亚宁.关于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J].速读(中),2015(11):325.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4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本是一个古老而且过去许多人都在研究并已有较丰成果的命题。那么, 为什么现在还要再次提出来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岂非老调重弹?其实, 当我们目睹了当前社会精神生活中那些触目惊心的丑恶现象, 目睹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遭受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排斥和冷落, 实际上便找到初步答案。毫无疑问, 是社会的呼吁, 现实的召唤, 迫使我们再一次拣起这一古老的命题。而事实上, 不仅现实需要, 而且对于今后甚至久远的未来, 都能找到它“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因为继承与弘扬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来说, 有着特殊的更深更急迫的意义。

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问题的研究, 是对现实和未来有着双重意义的事情, 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它的实在意义。

一、正确解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有助于消除当前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各种消极现象。

我们曾经一再说, 是严酷的现实呼唤我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这个命题。

因为文化艺术作为一种以十分形象的手段再现社会的意识形态形式, 在传播思想、教化民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由于其形象性和艺术性的特点, 决定了它的传播思想。因而, 比之直接的说教, 具有更强的力量。现实中我们见到的情况常常是, 不论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 还是消极颓废的艺术作品, 都对欣赏者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强的感染和作用。健康的作品可以使人积极向上, 不健康的作品能够令人颓废消沉。总之, 一点作用也不起的文化艺术作品几乎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 才有了影视、录像、电子黄毒及娱乐市场色情服务与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的形影不离, 才有了文化作品宣扬暴力色情、封建迷信与各种社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犯罪的相拥相随。既然社会在呼唤着消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 而且党中央也已经作出了高瞻远瞩的决策;既然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艺术领域发生的问题密切相关, 那么, 消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 解决社会精神生活方面存在问题, 就应当将解决艺术领域里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 去进行治理。我们都十分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在它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史中, 曾经在统一人民思想、教化民俗道德、凝聚百姓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方面起过十分重要作用。今天, 对于这种作用的力量, 我们仍然不能低估。因此, 通过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去抵御外来腐朽思想和颓废文化的侵蚀, 进而达到振奋民族精神的目标, 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二、正确解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了文化的正确方向。

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它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 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尤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基础, 并成为其赖以生存土壤。撇开社会的经济基础, 撇开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他方面, 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 与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是息息相通的, 因为它们不仅由同一个经济基础决定, 而且它们之间都是互相影响着;正像人民创造了历史一样, 人民也创造了文化艺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正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的一种灿烂的文明, 因而它深深扎根于中华各民族人民中间, 与之水乳交融, 密不可分。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既是它的创造者, 也是它的享有者, 亦即接受者和欣赏者。这也是文化艺术的人民性。

三、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探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对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当前, 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由于其赖以运行的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而变得无所适从, 并由此引发出许多问题。因此, 建设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 便成为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这种新型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这种新型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其特点是中国特色, 即, 既渊源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 这种文化是民族的, 要继承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现实是历史的发展, 是历史长河的一个阶段, 现代文明无一不是在已有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因此,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 一定要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中国传统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当列为继承与弘扬之列, 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一道, 共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厦。

此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必然承继关系的当代民族艺术, 因其感染人、教化人的独特功能, 而使这种促进作用更直接、更富有力量。

四、正确解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未来艺术发展问题有长远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 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即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 都是对前一个历史阶段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取舍、吸收和创造, 使之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 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而不必再从头开始。今天的中国文化艺术仍然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这就是说, 一代一代传承发展至今的中华民族文化, 必然面临着一个现代化的问题, 即通过对其形式和所反映内容的变革, 使之尽可能地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相合拍, 而这正是保持其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然途径。正由于此, 认真地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艺术继承与弘扬的一般原则, 回顾和总结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继承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 便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讨民族艺术的现代化问题离不开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弘扬问题相同, 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只能是首先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 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 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外来艺术中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 舍此, 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我们在研究和吸收外来文化艺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 中外文化交流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信息传递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人们特别是群众文化艺术工作者在交往中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活跃的思想, 从而使当代中国艺术的内容、题材、样式、表现技艺和创作方法更加丰富多样;同时, 对我国文化设施与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也起了很大的促

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王宁之 (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文化服务中心宁夏西吉县756200)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环节。因此, 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 是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环节, 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应得予以足够的重视。结合我县农村文化实际情况, 笔者进行认真分析, 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县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字: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

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1.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 已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县直文化事业单位有文化馆、博物馆 (文管所) 、图书馆、文工团、青少年文化宫 (团委辖) , 农村有19个乡 (镇) 文化站, 306个村文化室, 88个农民文艺团队, 4个社区艺术团, 已建立19个农村文化示范户, 306个农家书屋, 1个民营秦腔剧团, 174家文化经营个体户。

2. 农村重点文化工程正深入开展。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全县各级文化宣传单位落实了一系列措施, 重点推进各级基层文化建设项目,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2008年4月, 我县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吉县支中心, 并开通了全区文化共享工程VPN专线。2009年8月电子阅览室正式向读者开放, 配备电脑50台, 同年10月, 为19个乡镇服务站, 68个村级服务点配备了文化共享工程基础设施。二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工程、民心工程之一, 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为农村读者提供实用的图书、报刊和音像产品的公益性服务配套工程。到2011年底, 共建成农家书屋312个, 实现农家书屋全县覆盖。三是文化下乡工程。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每年我县文化部门都组织文工团、文化馆、图书馆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对联等活动,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我县有19个乡镇, 每个乡镇都有电影放映队, 今年已完成放映3683场次, 占全年总任务量的96%以上。五是农村户户通工程。落实户户通建设任务84128户, 彻底解决了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群众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3. 群众文化日益红火。

一是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规模宏大, 特别是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庆日, 各乡镇都要举办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如社火, 广场文艺, 秦腔等;二是积级培训, 强化农村文化队伍体系。为解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农村文化生活单一, 文化队伍弱化的矛盾, 每年春节期间县文化馆都要组织职工为各乡镇开展文艺辅导和培训;近几年, 各乡镇组建了10多支社火队、秦腔自乐班等表演队伍, 为繁荣农村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农民文化异彩纷呈。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的重视和扶持, 各地涌现出了多个秦腔、音乐、摄影、剪纸等特色文艺团体和个体, 这些团体和个体为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树立了新的发展模式, 注入了进作用。但是, 有一点必须肯定:越是民族的, 便越是世界的。未来中国文化能否不被其他民族文化同化, 或者不会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 能否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归根到底仍然主要取决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五、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继承与弘扬问题, 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就是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弘扬, 唤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激发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共同的民族心新的活力。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相适应, 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 (镇) 文化中心的基础建设近几年来虽然争取国家不发达资金修建和改建, 但因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 资金少, 改扩建的文化中心活动场地的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 达不到乡镇文化中心建设“三室一厅一场”的标准。全县所有乡 (镇) 没有文化活动广场和演出舞台, 每当组织送戏下乡演出, 因没有舞台而造成很多困难;二是农村文化阵地设施器材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室是多方筹资修建的, 但缺少必要资料和管理人员, 组织引导不够等, 致使大部分村文化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部分乡 (镇) 的文化工作人员被借调其他功能部门,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多头管理, 资源配制等方面各主管部门关系未理顺, 各唱各的调, 甚至推诿扯皮, 责任不明确等等, 因此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功效。四是上世纪80年代农民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 (社火队) 169家, 因没有经费保障, 现在逢年过节能开展活动的只有几十家;五是文化工作者业务素质偏低, 不适应岗位要求。大多数文化专干文化素质偏低, 业务技能偏旧, 跟不上新时代文化服务的步伐节奏, 甚至有专业不对口, 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六是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县是老少边穷地区, 是国家级贫困县, 经济基础薄弱, 农民的收入低,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文化活动经费几乎为零, 致使许多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无法正常运作。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提高服务意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 明确目标, 以身作则, 树立文化建设是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观念。二是加大投入, 加快和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有可靠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引进文化专业人才, 培训现有人员, 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事业, 形成产业, 实行有偿服务。三是注重多种形式的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并设立专门的村级管理组织, 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组织开展活动, 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 有效地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四是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村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和体育活动, 举办较大型的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活动, 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娱活动的热情;五是要求对农村文艺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农民组织培训, 培养农村文艺、文化体育活动的骨干;六是扶持农民业余剧团和农村文化大院 (文化中心户) ,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并与动员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文化事业的措施结合起来, 实行规模化和产业化, 以增进进农村文化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

作者简介:

王宁之, 男, 群文助理馆员, 现就职于宁夏西吉县马莲乡文化服务中心。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训练 第5篇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孔子诞辰2 562周年到来之际,“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1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于2011年9月27日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本届世界儒学大会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让世界聆听孔子,把儒学融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东方圣城曲阜,探究儒学价值,开展对话和交流。回答1~2题。

1.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举一反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C.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嫁接

D.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产生深刻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体现了 这一点,故D项应选。A、B、C三项观点均错误。答案 D

2.“仁者爱仁”出自于《论语》,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社会发展 C.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

项错误。答案 B 3.时下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很流行向老祖宗讨饭吃。影视清一色的古代格格、皇帝、皇太子秘史等;书法清一色颜体、柳体等;教育思想清一色孔孟之道。很多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

B.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 D.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A、C、D三项表述错误。答案 B 4.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这表明传 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故选D。答案 D 5.(2012·衡水中学调研)“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明快的曲调和优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解析 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先进文化等同,B 项不选,因此选C项。

()。

答案 C 6.(2011·广州一中月考)一位中学生在谈到自己对传统文化漠视的“理由”振振有词:“竞争太激烈了,学生们都在忙着学习高科技,无暇顾及传统文化。”这是发生在“佛山传统文化知多少”的论坛上的真实情景。为此,有识之士强烈呼吁,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这是因为

()。

①继承是为了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 中有许多有益的东西 ④传统文化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为什么要强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首先是因为其中有些有益的东西,其次也 是为了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④的说法错误。答案 A 7.(2012·徐州模考)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析 “古城复兴”属于文化继承,扬州通过古城复兴,“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 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体现出文化继 承是推进城市发展的前提,因此选A。B、C、D与题干联系不够紧密,应排除。答案 A

(2011·吉林市重点中学联考)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回答8~9题。

8.“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当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与中国古代的“和谐”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对我国古代________的继承。

()。

A.传统建筑

B.传统文艺

C.传统习俗

D.传统思想

解析 传统思想是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而“和 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 一部分。故选D。答案 D 9.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A.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解析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A错误; 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内容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故C错误;题目中涉及传统 文化的精华,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 B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10年起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0~12题。10.根据上述材料,国家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是为了发挥

()。

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②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③优秀文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④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人的成长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都体现了题干所指向的目的,④说法不准确,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 粕,只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顺应时代、符合社会需要才能起促进作用。故答案选 A。答案 A 1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C.只要继承了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 D.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

解析 题干强调继承传统文化。B、D两项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答案 A 12.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这说明教育

()。

①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 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诵读经典既有利于传承文化,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特定功能,①②③都是正确表 述,④说法错误。答案 A 13.(2011·宁夏银川一中期中考试)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文化的内容;在清明节提倡植树来缅怀亲人与先烈;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团圆;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幼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价值判断正确的是

()。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相对稳定性,应保持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彻底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解析 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 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故选C。答案 C 出版《丧家狗:我读〈论语〉》的学者李零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并以纪录片的形式再现这一过程,是“试图从空间上最大可能接近孔子这一段人生经历,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推进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说明孔子的学说思想

()。

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需要在继承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从新的角度解读孔子的学说思想”表明传统文化继 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以从新的角度解读来推进文化建设,说明文化的发展需要传 承孔子思想。③明显错误。解答引文式的题目,需要在还原意思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理论。本题作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心内容的仔细揣摩。答案 C 15.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 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分析设私学、收门徒影响儒家思想传播的原因。①表述错 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 B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16.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1年10月5日,来自海内外的一万多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 “辛 卯重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 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24分)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等有关知识。首先要明确,祭祀祖先是一种传统习俗,对它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要结合所学知识对其积极作用予 以分析,并明确态度。

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

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 认同感。祭祀黄帝陵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 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 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 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是:“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祭拜黄帝,要辩证分析,认识到它的积 极意义。

(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今天我们仍然隆重举行祭拜典礼,目的不是为了宣扬落 后的习俗,而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通过祭拜活动,在 同一种文化的感召下,增强全球华人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海峡两岸通过共同祭拜同一个祖先,也有利 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共同繁荣。

17.(2012·天津南开区一模)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也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在许多青少年中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16分)解析 本题以传统节日春节为例,考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注 意既要有理论阐述,也要结合实际谈措施。

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节,离不开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2)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是传统春节的一些东西不适应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们 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父权文化;家文化;华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36-02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对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发现本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而继续发扬;也有利于发现本民族文化的缺点进而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形态。脱离了本土的主流文化在新的文化领域的存在状态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文化本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因此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一、父权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

文化学创始人、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即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所有其他的能力与习惯(朱振武203)。中国与美国文化历史的巨大差异的首要原因便是地域上的隔离,美国主体文化意识来自于早期到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在文化上主体依然属于华夏文明,并且中国文化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度里只是众多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从社会发展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建国初期便推崇以《独立宣言》宣扬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文明。而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则主要奉行的是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带有极强等级性的传统文化。在该部电影中,这种等级性文化主要表现为以爷爷为代表人物的父权文化。在这部电影里,爷爷所代表的父亲形象没有了传统父亲形象的那种绝对的权威,夺目的威严的光芒,相反观众所看到的父亲更像是一个对在多年生活的环境仍然感觉到陌生和无所适从的老人的形象。他的威严的范围及其受限,甚至对他一辈子低眉顺眼,温柔贤惠的奶奶也會不时的调侃他几句。爷爷固守传统,举止投足之间都带有极强的中国文人的色彩。当吴秀波饰演的大牛对爷爷所引用的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汝去家满载”表示认同的时候,爷爷非常吃惊并十分感伤的说:“去国还乡,说的就是我们这些人,这些人在中国世界知书达理,在这里成了文盲了”奶奶在旁边调侃道:“孙子都不爱和他说话,说听不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多数华人的状态——失语。当爷爷学开车的时候错误的操控差点造成交通事故,来自墨西哥的教练用英语指责他,爷爷很焦急的辩解说不是他的事而是车子的问题并让教练说慢点因为他“听不懂”这种失语不仅仅是一种言语上的矢语,更是人与人心灵与精神上交流的欠缺,与这种失语现象并存的是作为传统父权专制守卫者的尴尬处境。在中国文化中,父亲一直处于社会和家庭的金字塔的顶端。

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爷爷代表了第一代华人移民,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行为准则。他仍然留有中国的大部分记忆,尤其是对于爷爷这样的一个知识分子来说,在旧中国的地位定是德高望重的。然而生活在美国这个民主的国家里,他的父权意识的一些负面因素也逐渐显示出来。当大牛想给爷爷奶奶补办西式婚礼时,奶奶期盼至极并抱怨他们之间连一个结婚书都没有,爷爷理直气壮的反驳当年给了奶奶家好几头驴就足够代表一切了。驴在旧中国是一种劳动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女人的象征。女人的活动范围就好比那个被磨固定住的驴一样,做着繁重的农活以及有限的生存空间,同时也反映出对女人的地位低下的定义与认同。爷爷不会开车,当错误的把油门当成刹车造成交通事故时,爷爷把救援人员当作是“看他笑话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也反映了爷爷的大男子主义的狭隘的一面。除了父权文化与美国民主文化的碰撞意外,还有其他的令人啼笑皆非体现的文化冲突的例子,如大牛的外国朋友在得知爷爷已经86岁了随口说了一句“老不死”。由此可以看出,父权文化在美国民主文化下的碰壁与消解,这样必然会导致父权文化的变体。做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父权文化的逐渐消解,也预示论文主流的中国文化在美国主体文化下一定程度将会变体。

二、“家文化”的继承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就是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的文化。这种家文化重视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父子有亲,朋友有信的原则,具有强烈的等级色彩。这种极强的等级家庭观念自然会产生一些弊端,如父权意识形态的加强而导致男尊女卑的迂腐思想的滋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目前只是出现在极个别落后偏远的地域。此外,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沉淀形成了很多优秀的家庭观念如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等。这些优秀的家庭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治安和发展。中国人注重家庭传承的思想也体现在起名字上,先姓后名的传统做法表示了先有家庭后有个人,家庭的存在和名誉远远高于个人的存在和利益。美国则是更加凸显“个人主义”色彩,把极具个人色彩的名放在了姓的前面。陈独秀先生曾经感叹道:“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名族以家庭为本位。”汉语里有很多关于家庭的成语如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家是个人的港湾,也是个人灵魂的归宿,这也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将自己死后的身体尸骨运会家乡的另一个原因,因为不想“客死他乡”。影片中汤唯饰演的“姣爷”,吴秀波饰演的大牛,爷爷,奶奶,以及来到美国求学的浩浩母子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儿时家庭的破裂给大牛带来了深深的刺痛,只身一人的他来到美国进行打拼,表面上事业混得如鱼得水,成为当地的销售冠军,实则孤身在外的寂寞使他不得不把自己包装成刺猬一样的人保护自己。十几岁来到美国生活的他不可避免地受到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梦的渲染。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大牛是一个集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式思想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混合体。然而这样的状态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上的归属感,他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不肯把爱献给任何一个人的怀疑态度正是这种飘零状态的最佳反映。他利用对爷爷奶奶中国式思想的了解,极力迎合爷爷奶奶的喜好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欢欣,目的是买下他们的房子,处理过后以更高的价格再卖出去。当他的如意算盘被揭穿后,观众看到的是一个真心悔过的大牛,他的棱角被这对老夫妻磨平后,更多软弱的一面也被显露出来,他愿意敞开心扉显露给汤唯。这时候的大牛是一个卸下心灵重负的人,因为心灵有了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与自己同根同祖的华人老夫妇和汤唯带来的,因此大牛的心有了家。移民浩浩母子在美国的求学之路的坎坷体现了家的概念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浩浩想家,爷爷奶奶思念故乡,外表坚强内心渴望有一片净土的汤唯都表示对家的渴望与依恋。强烈的家庭的观念给这些远离故土的华人们带来了一些念想,一份牵挂,也在这浓浓的思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根。

家文化和父权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两颗星,这两个因素是帝王将相等权力机构甚至整个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也会发生不同的变体与新的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父权文化在主张个人主义与民主影响下的压抑并逐渐接受主流媒体的文化影响。爷爷最然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倔强、古板、严肃,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刚柔并济的男人。父权文化使他依然有些大男子主义,把男人自尊心看得极其的重要。

爷爷对生活中很多简单事情束手无策与尴尬,表面上依然绝强地维护着他“传统男人”的形象却屡屡失败体现了爷爷向主流文化逐渐的妥协。同时在大牛的影响下,爷爷看到了美国文化不同于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参加各种美国式的活动时爷爷也很开心,教育大牛不合理的行为到最后原谅具有极强“个人主义色彩”的大牛也体现了爷爷对主流文化的一定包容与接纳。家文化与父权文化相辅相成,对父权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为了更好的给心灵找一个归宿。

参考文献:

[1]宫志刚著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2]李祥林从性别视角看儒家文化的二重性[J]民族艺术,2004,第二期

[3]杨国荣著存在之维[人民出版社,2005]

[4](捷)沙拉汉著个人主义的谱系[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5]刘怀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流、特征与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俗读本》序[J]东方论坛,2016,第一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第7篇

一、“以和为贵”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5000年的传统文化历史, 传统的中国文化非常注重事物整体的和谐与统一, “以和为贵”的思想着重强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如何共同和谐的发展。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记载,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认为礼贵在‘和谐’, 同时‘和’也是天下帝王执政的重要手段之一, 和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目标。在西周时期史伯也曾同样指出“天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史伯也认为‘和’是通过把所有不相关联的事物通过某种方式或手段组合在一起, 从而让不同的事物达到的总体上的均衡, 让所有不同的事物发展呈现出其自身最佳的状态, 因此古人有赏阴阳调和之美。孔子也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应该重视‘和’, 但同时也不应该盲目的听从他人的建议, 小人只知道盲目的听从他人的建议却不懂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真正的‘和’。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和’所呈现出来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多元化的, 以及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营造出来的和谐状态使之能够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还有老子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以抱阳, 冲气以为和”。以及孟子也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 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是非常注重“以和为贵”, 这里的“和”也绝不是简单的、没有原则的、枯燥地存在, 也不是使事物长久保持停滞僵硬的状态, 而是让事物发展的形式呈现出其自身的多样性和多元化, 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繁衍出新的事物。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很多人都是持有“同而不和”的这种消极状态,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从不同事物中, 去探寻出同一事物的发展规律且长期并保持事物和谐的发展状态。

二、“天人和谐”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要求人们正确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 从而达到社会发展所需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其实很早就开始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和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和谐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传统的中国文化还是比较重视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过去我们对‘天’的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有时我们会把‘天’理解为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被我们思想神化了的‘天’, 也有时也会理性的把‘天’看作是物质的。现今学术界大多学者对‘天’都有不同的理解, 大多都认为天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把‘天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形象定义为“天人合一”, 强调我们不能脱离和违背自然规律, 人与自然界也都应该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天地生万物, 万物衍生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这也许大概是最早能够体现人与自然的最基本关系了, 自然界孕育万物, 人便产生于自然界, 因此我们自己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同时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 才能有好的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 换言之, 必须按照客观自然规律办事。北宋张载也曾直接提出‘天人合一’命题。由此可见, 人是来源于自然界的, 也是自然界整体中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的发展关系。

三、厚德载物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记载“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概的意思让我们用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现如今我们大多用来指用高尚的品德、宽带的胸怀、博大精深的学识来培育学子成才。“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 在学识与品行各方面不断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精神理念, 人源于天地, 是天地的派生物, 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因此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因此年轻人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品德, 才有精力学习, 体现“厚德”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古代有许多的学者, 能深刻认识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 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的学生们要懂得如何效法自然, 珍惜时光, 努力进取。‘厚德载物’的思想体所展现的是一种博大胸怀与宽容精神, 是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的精神。笔者认为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优秀的文明历史, 虽然历尽沧桑但却一脉相承依然的屹立在世界东方, 就是我们这一代代龙的传人上下求索、扬善弃恶的必然结果。

中国文化中包含的很多积极的传统文化思想, 并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等精神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 能够更好的指引人们在现代社会如何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把自古己有传统文化思想如何真正融入渗透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并且形成独特的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从而更加的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弘扬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大力的加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步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 就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一词包含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因此“传统文化”则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论传统文化收入北京大学学报, 1989.3.

[2]王新婷, 金鸣娟, 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 P305.

[3]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

[4]李瑜青.等人木思潮与中国文化东方出版社, 1988.10P157.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8篇

差距的存在质问着中华传统, 可是, 中国依然无法前进。于是, 越来越多的人多对中华传统的不信任, 以致最后不喜欢自己的文化, 逐渐喜欢西方文化, 并盲目以为自己就是西方人。这当然是很荒唐的, 然而这就是事实, 事实就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抛弃, 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无知跟风。现在, 是时候有必要讨论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不同行为的积累, 它反映了各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况、进行的活动、经历的历程。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性格的体现, 中华民族具有多种独特性格, 这些性格并非最开始便是人们公认的好性格, 有些性格的练就甚至是几百年才历练出来的。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只有自己才能作正误判断, 其他民族也是一样。

中国人性格的独特性, 使得中国人逐渐被世界人所不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名传统美德,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好的东西。经过五千年, 中华民族对于好的东西的积累, 大致在以下这下这些方面: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不服输, 不放弃的民族。细数中国历史, 多少次国土曾被大片占领, 然后国人经过数年的斗争又将国土抢夺回来;即使在晚清全国一片焦土, 社会性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人依然没有放弃, 经过长久的鏖战, 中间曾有多少英勇儿女的牺牲, 终于将悬崖边的中国拉回到正常轨道上来。“知行合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行事准则, 人们对自己要求“言必行, 行必果”, 从而达到一定效果的“行重知轻”的思想。

除此之外, 中国人一直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取决于他精神世界的健全。拥有美好的精神世界, 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是每一个中国文人的理想。谈到爱国主义, 中国人一定首屈一指, 在古代, 人们一般不出远门, 就是防止自己死在远方, 回不了家, 即使在现在, 那些曾早年居住国外的人们, 也时刻不忘自己的祖国, 即使在他乡, 也不忘规范自己的行为, 只是为了不给祖国丢脸。中国人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典范, 中国古代早已有《三字经》这种规范人行为准则的训条。

当然, 中国的传统并非就这些, 只是目前国人对于传统的遗忘, 已逐渐严重。难道其他民族的文化就真有那么好?实则不然, 这只是目前人们对于先进科技的追捧, 从而选择性地将自己民族文化遗忘。一方面是心痛, 为即将流失的民族文化而痛;另一方面则是悲哀, 为盲目的自我否定感到悲哀。传统文化是就此止步, 还是得以存留, 我们应该做出一些改变。

2 继承与发展

2.1 如何继承

对于目前传统文化流失的情况,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状况。对于继承, 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入手。一方面政府应该拨放资金用于民间现存的传统艺术文化的收集与整理。这些年来, 文化的流失大多是民间艺人的去世, 另外便是文物被盗, 流传海外。在没有自觉的情况下, 政府应该为人民开好头并做好表率;同时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得人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另一方面, 人们应该自觉做一位有修养有素质的良好公民, 熟读并了解传统美德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同时, 我们还应该互相帮助, 大家一起做具有优良美德的中国人。孔子说:人之初, 性本善。天性性善的我们为何要在世界的干扰下变成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中华美德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挽救美德继承美德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孩子从小就应该被灌输传统思想, 但要记住, 传统灌输不要生搬硬套, 传统美德并不一直都是好的, 特定的时间有相应的行事准则, 只是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所以, 应该结合实际给小孩子教学, 这样才有助于传统美德的延续。

2.2 如何发展

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依然要结合实际出发。传统美德毕竟只是精神领域的范畴, 建立健全的法制才是保持传统美德的保障。目前中国的法制依然不健全, 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有些方面行事准则的缺失,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 严格规定人民的行事底线与道德底线, 才能有力避免不好事情的发生, 同时维护了传统美德。例如在美国, 如果在冬天下雪后有人在你家门口摔跤, 是由于你没有清扫家门口的积雪, 那么此人所出现一切事故由你负责, 这就是将美德印刻在人们心中的一种方式。对于未来美德的发展, 法律是保障, 自己对于行为的恪守是自己心灵的引领。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 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必要步骤, 但是我们必须依法行事,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的严明执法。除此之外, 政府对于公民的引导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有时候, 公民对于世界大环境的不了解, 在对于自己言行上会不注意, 这类事例如中国游客在国外景区或在自己景区丢垃圾, 自己的一个小行为就破坏了所有中国人在世界人的影响, 政府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文化普及以及行为约束, 在国内首先要形成良好风气, 然后再走出国门。

2.3 未来发展方向

一个民族的存在必有其存在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石。回想古罗马、古印度、巴比伦等几个世纪之前的民族为何未有被我们遗忘, 这是因为他们的民族文化被永远的记录下来, 那些曾经光彩的文化没有被我们遗忘。要想使一个民族永远的存在, 人口不一定是关键, 民族文化才是灵魂。

我们中华民族能够传承到今天, 纵然古代国君更替频繁, 但是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间断, 那些有用的上古文化传统遗留了下来。在今后的传统古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 除了教给我们的后代古人的思想, 我们同时要研究总结我们的文化性格, 中国人一直是被认为具有热情好客的性格, 这也是文化决定的;我们要将这些文化性格进行总结, 然后沿着这种文化性格, 继续发展我们的文化, 使之不间断。

在未来的文化传统上,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对本文化不断地总结、继承, 逐渐打造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品牌, 就像世界其他人看见孔子就知道中国《论语》一样, 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将自己的文化品牌通过各种形式散发到世界各地。目前中国有将孔子等古代先贤的思想汇总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孔子学院, 而今孔子学院在美国大范围的覆盖, 而且在该校学习的学生也非常之多, 这是将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的一个成功实例, 在这个实例的基础上, 我们要将更多的文化打造成品牌, 使全世界都不能将我们遗忘。

传统不见得就是绝对好的为人准则, 其中的优良我们应该吸收, 糟粕就应该被丢弃。但是无论如何, 传统的丢失是一个民族没落的标志, 在当今纷扰的大千世界, 恪守自己心中的准则, 不忘民族传统, 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以及我们以后千千万万代人应该做的事。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 它具有春秋百家争鸣的哲学、具有秦朝一统六国的霸气、具有大唐雄霸东方的豪迈、具有南宋悲伤历史的柔情、具有新中国摧枯拉朽的坚定。“存在的总是合理的。”中国的存在, 不是为了世界上多出一块土地, 而是特定历史的必然。生活在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 我不觉得有什么荣耀与自豪, 因为所有的辉煌历史都是由人来创造的, 我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拜服于我们祖先所创造的历史。

关键词:思考,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登林, 曹为.雅俗之辨与文化选择——中国近代通俗作家的历史境遇[J].滁州学院学报, 2008 (4) .

[2]王春燕.简论鲁迅的乡土小说[J].安阳大学学报, 2004 (4) .

[3]余新华.关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湘南学院学报, 2005 (3) .

[4]朱志国.文化产业视角下“文化经济一体化”之实证分析——山西会馆“文化与餐饮”的互利共生发展模式[J].中国市场, 2012 (48) .

[5]马迎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J].中国市场, 2011 (1) .

[6]崔娟.中国方志中之“儒学”色彩——以《永安县志》为例[J].中国市场, 2011 (14) .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9篇

关键词:满族音乐文化,继承,发展,保护

一、满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

满族音乐起源于东北地区并与该地区的汉族音乐互相融合,对中国民族音乐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满族音乐的踪迹渐渐地渗入到东北音乐文化的各种类别当中,由比较早的民歌转变为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形式。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民族的不断融合,满族音乐形式由“渤海乐”逐步转变成为东北大鼓、单鼓、二人转等表演形式。

由于民族内部发展不平衡,使满族的音乐文化出现了短暂的停滞和断裂状况,但并未阻碍满族文化的发展。在受到不同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下,满族音乐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碰撞与交流,从而呈现出满族的三大不同文化圈,也表现出了满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这便是满族音乐的特色。满族音乐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濒临灭绝的危险。在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相交融的同时,民族内部的发展也极端不平衡,这使满族的音乐文化发展被迫停滞甚至形成了断裂的局面。

二、满族音乐文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传统的满族音乐遭到严重破坏,首先是人们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 ; 其次是传统的音乐形式缺乏适应新时代的元素 ;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满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满族音乐渐渐被人们所淡忘。我们对于这一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和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仅仅流于形式,并未达到继承和发展满族音乐文化的程度。

黑龙江独具满族音乐文化的区位优势。满族音乐文化成为了黑龙江地区的一个标志,得到了一步一步的发展。这不单是因为黑龙江是满族人聚居的地方,而是因为这一地区的人民勤劳勇敢,所以促进了满族音乐的发展。满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参与到满族音乐文化的研究、继承与发展当中。满族音乐文化包含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经得起时代的推敲。纵观满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我们便能够了解到满族历史的发展、满族人的生活习俗、情趣爱好等,这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黑龙江满族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对策

(一)以学校为平台继承、发展满族音乐文化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才的部门,在学校开展学习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满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满族音乐文化并进行传播和弘扬。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 组织建立满族音乐文化社团,吸纳更多的满族音乐文化爱好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满族音乐文化活动,了解满族音乐文化内涵。2. 组织建立志愿者队伍对满族人民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从民间吸收更多的传统的满族音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满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并了解满族音乐形成的缘由。

(二)利用多种媒体宣传、传播满族音乐文化

广泛运用新兴的媒体,可以建立关于满族音乐的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倾听满族音乐。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满族音乐文化,从而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形成对满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另外,通过新闻媒体可以利用专题、专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和保护满族音乐文化知识,更多地报道传承和保护满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发挥人民群众的宣传作用,在全国、全社会形成一种保护满族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在满族聚居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宣传活动

在满族音乐文化的发祥地开展文艺宣传活动,首先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其次还可以开发多种类的满族特色旅游文化产品,通过这种方式,对满族音乐文化进行宣传。这样既能增加当地满族人民的经济收入,更是一种对满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非常实用的方式。举办满族音乐节,可以让更多的游客倾听满族音乐、了解满族音乐并口口相传,这样能够对满族音乐文化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

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10篇

随着快餐式、物质化时代的飞速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渐行渐远,人们甚至觉得从前的民间美术品过时了,不新鲜了,赶不上潮流了,越来越喜欢新鲜元素,导致传统民间美术一败涂地。

二、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

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疏远,交流更狭隘,科技的发展与民俗的发展背道而驰,逐渐淡之,传统的文化、民俗、民风在现代化科技的引领下逐渐瓦解、涣散甚至泯灭。一些优秀的传统地方民俗文化,往往来不及被汲取就被外来文化的浪潮所席卷而去,徜徉而去,很是悲哀,很多人都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觉得外来文化洋气,觉得我们的文化缺少新鲜感,时尚感,愉悦感,老土、陈旧。不少曾经影响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艺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元素严重退化,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思想观念被逐渐淡化。与此同时,取而代之的:是比如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遭遇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西方的圣诞节比我们的元旦节还要隆重,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演绎的是同样的主题,遭受的却是不一样的待遇,一个火爆,一个冷清,令人费解。同样外来文化的冲击也直接导致客家传统民俗节日主体组织机制难以形成、逐渐淡化,直至慢慢消失。从而影响了客家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三、节庆活动运作模式自身单一带来的制约与局限

现举行的任何一场活动都商业化太强,目的性太强,都是为举办而举办,为节庆而节庆,为炒作而炒作,根本没有考虑群众的基础性,主体性,根本没有考虑当地居民或村民的民俗及民风,为了目的肆无忌惮的搞活动、作宣传,贴广告,活动模式局限,单一化。与此同时,民俗民风也就离现代生活渐行渐远....

四、逐步远离客家地域的客家人

由于客家地域是依山傍水,环山而建,所以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从前的客家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生活物品也是自产自销很少与外界去交流去传播,直到现在,客家人也渐渐开始与外界接触,很多客家人远离家乡去更发达的城市去谋生,去发展,至此,导致了客家地域上大多生活了妇女、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使得客家民俗民风失去了原有的浓郁,使当地特色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存在着。

五、对客家民间文化与民俗的传承、保护、发展

对客家民间美术进行有效的保护,需要我们所有客家子弟的共同的努力。并不是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必须要为之付出行动,那么,怎么样去有效的传承、保护呢?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准备,首先,我们要减少人为的故意破坏,比如减少那些为了节目而节目的宣传活动,多一些以群众为主体的公益活动,多一些人文元素,少一些商业元素。其次,我们可以发展一些专业人士,让专业人士把我们的民族气息传播下去,让身边你的更多的人受之感染,使整个社会的气息文化氛围更浓。再有,我们可以把关于地方文化特色加入学校课本之中,让学校文化与地方课程得到充分的相结合,这是一个根本方法,是一个最根源的做法,另外,我们可以走出去,怎么个走法呢?我们可以多去一些地方和当地的文化多作交流,多合作,把我们文化的特色之处传播出去,能够让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都有我们的艺术作品,我们的文化元素,我们的生活气息,使我们的文化内涵能都世世代代的传播下去,开花、结果。

六、结束语

经过了历史的长河,人类正在不断的向前快速发展,在文化上我们既要弃其糟粕,也要取其精华,使历史的长河能够与现代化相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之。文化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精华,是民族的象征,是艺术的最高表现,这样人类的文化才会更加灿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会更加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发展才会越来越繁荣,世界才会越变越美。

摘要:民俗文化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了,人们崇洋媚外的心理越来越严重,民间美术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他的过去式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它以自发性而产生,以自娱性而存在,以情正质朴和醇美深厚而见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师承自然”的造物观和重人文、重情感的艺术观,而民间美术就是这种造物观和艺术观的最好体现。因此,在当下物化现象盛时代,美术创作和现代设计都可以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客家,民俗,继承

参考文献

[1]俞万源,邱国锋,曾志军,肖明曦.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12,07:172-176.

[2]邱国锋,谢莉.试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以“世界客都”梅州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1,02:71-78.

[3]李崧,徐维群.文化符号视阈下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以闽西客家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27-131.

[4]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2005,01:68-74.

[5]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学术研究,2008,02:153-158.

[6]王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4.

刍议公司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第11篇

公司文化的继承

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经营哲学和原则、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组织个性等,因这些特点而使公司文化各具特色。

中国企业无论从理念还是情结上都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中国企业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主要是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两大类,前者着重于国家及企业管理,其精髓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企业管理的战略战术,其精髓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这两类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德治国”,“以德治企”,“和气生财”,正符合现代经济的“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合作、合纵、联横的文化精要。“德不称其位,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所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招天下客,信揽四方财”,“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等商业俗语的文化内涵已超出军事领域,在现代商战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运用,正体现了儒家的"中信者,真实而无虚伪也”的思想。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说过:“你若想成为管理人才,必须读《孙子兵法》”;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日本众多大公司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企业经理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必读教材。如今,已很难找到没道德规范的大公司,或不开设商业伦理学课程的商学院。

松下电器公司是全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并在上班开工前高唱公司歌曲、朗诵公司价值准则的企业,它们强化公司文化的做法既老道又顽固,使企业精神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传播已演化成一种“企业宗教”、“企业布道”和“企业洗礼”活动。摩托罗拉创造的“6∑”管理模式被美国GE引入并将其功效发挥到近于完美的境地,致使GE成为世界500强的强中强而百年不衰,其奥秘在于“设计、文化、人才”三步曲上。一个企业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倾向都涉及以下四种精神:①主人翁精神;②企业进取精神;③永葆企业青春精神;④赢得成就的自豪精神。有了这四种精神,企业就会犹如超然于环境之上的理性有机体,在经济景气和繁荣时大踏步前进,并提醒企业要有忧患意识;在经济萧条、危机时鼓舞人们勇渡难关。

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和把握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继承中取其精华,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忌食古不化,照抄照搬。

公司文化的创新

中国企业尽管有优秀的儒家文化思想传承,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公司文化,发掘和创新企业的价值观,则我们的公司文化仍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的公司仍然没有前途。公司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具体运作,必须与当前的经济形势相适应。企业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营造富于创新意识和鼓励尝试风险的文化环境。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和竞争不可避免地充满变数,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必须能够容忍错误和失败,在企业中形成不畏风险、大胆创新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合效应。继承与创新相融的公司文化,正是解决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增长的关键。

上一篇:海派文化下一篇:综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