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文化范文

2024-07-14

非洲文化范文(精选12篇)

非洲文化 第1篇

近年来,随着非洲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非洲来华留学生已成为高校留学生中的重要群体。因此,关注非洲来华留学生的群体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非洲留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中国留学环境;而且有助于服务中国高校非洲留学生教学管理和成才培养,促进中非教育合作,深化中非友好关系。本文以非洲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课程教学为切入点,抛砖引玉,从而提升非洲留学生的教学研究水平。

一、“文化体验教学”的内涵

探究“体验”一词来源及其含义,是理解与把握“文化体验教学”内涵的关键。在中国“体验”一词语义首出《淮南子·汜论训》“夫绳之为度也,可卷而伸也,引而伸之,可直而睎,故圣人以身体之”,意为圣人亲身体验墨绳能伸能曲的特性,其中“身”指“自己的身体”,“体”指“体验”;在西方,“体验”一词哲学内涵丰富,备受哲学家的广泛关注。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阐释了“体验”这一概念的语义发展史和内涵的发展进程,他认为“经历”是指“发生的事情还继续生存着,“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还获得一种使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种东西就属于‘体验’”。怀海特在其《教育的目的》等论著中强调教育应充满生机和活力,反对知识灌输,强调教育应注重实践与“体验”;狄尔泰认为“生命是世界的本原,生命是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我而体验到的,人们对它心领神会”。“文化体验”一词由美国学者Moran Patrick R.在《文化教学的实践观念》中将“‘文化体验’界定为学生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主要包括文化内涵、学生介入这一内涵的活动、预期或实现的结果、学习内容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实质等五个方面”。综上分析,所谓“文化体验教学”是指在留学生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留学生的亲身经历接触并感知到中国文化,广泛了解文化中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交往、宗教信仰等,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体验能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

二、“文化体验教学”的对象

本文以2015年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暑期夏令营非洲学员为研究对象,本次夏令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资助,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举办,来访目的旨在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为期30天,分2个班级,共38名学员。学员们都来自非洲喀麦隆,其职业背景多元化,有大学生、教师、医生、记者、政府工作者等;年龄阶段多样化,从16至56岁不等,汉语基础基本为零,具有法语、英语背景。学员呈现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感。在跨文化理论中,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K.Oberg)于1958年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跨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蜜月阶段”,即人们离开本文化进入一个新文化之后的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内,这时人们心中满是新奇和刺激,异常兴奋,充满了很高的预期。这些非洲学员来华时间均在一个月左右,在跨文化适应中正处在“蜜月阶段”。二是学员们性格开朗、热情豪放,容易交往;但刚来的几天,由于学习、生活、饮食、气候等方面不适应,情绪会有所波动,心理会不稳定。三是群体凝聚力强,学员们都来自同一个国家,有的还来自同一个地区,彼此具有认同感,当有问题或意见时表现的高度一致。

三、“文化体验教学”的内容

根据国家汉办的要求,夏令营培训秉承“语言为主、文化渗透、艺术熏陶、游览体认”的教学理念,让非洲学员了解汉语、会说汉语,能用汉语;同时在真实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体验深厚的中华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学内容涵盖语言课、文化专题介绍、文化才艺展示、文化经济实地考察等四部分,其中语言课分为汉语综合、汉语听说以及实用汉语课程;文化专题介绍包括中国文化专题讲座、中国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及名胜古迹报告;文化才艺展示有剪纸、太极拳、中医推拿、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舞蹈与歌曲;文化实地考察有木雕文化殿堂—东阳木雕博物馆、魅力古村落—琐园村与寺平村、北宋缩影—横店清明上河图;以及网络第一村—义乌青岩刘、国际性贸易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经济考察。形式多样的体验教学,让留学生走入现实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社会和文化,进入真实的环境,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和习俗,深入理解中国的社会和现实。

四、“文化体验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准备工作要充分,体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完整。如果不做精心设计和安排,只是走马观花,匆匆地游玩一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首先,应进行文化理论知识的讲解,让留学生对考察地点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带着问题进行实地体验;其次,在体验过程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让留学生在体验现场进行提问,老师答疑解惑,相互畅所欲言;最后,体验之后进行总结交流,让留学生书写感想,并在班级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将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自身的涵养,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升。同时,在文化体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二点:一是充分调动留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非洲留学生在文化体验教学中将接收到各类新信息、新经验及新观念,与原有的经验、意识形成冲突,引发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留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留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二是确保留学生人身安全。由于留学生对教学环境不熟悉,而教学活动场所又在室外,对不同教学体验容易发生安全情况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针对性的防范。

五、“文化体验教学”的影响因素

在文化体验教学中,了解教学对象,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宗教信仰等尤为重要。“喀麦隆是整个黑非洲的缩影,是非洲的十字路口,是一件百衲衣”,因为喀麦隆地处非洲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交汇处,又是几内亚海岸、西苏丹和刚果三大文化地区的汇合点;境内大小民族多达200多个,有芳人、杜阿拉人、巴米累克人等等;多种宗教信仰并存,有信奉原始宗教(保持万物有灵的信仰)、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等,官方语言有法语和英语。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是任课教师要善于法语或英语,便于教学与交流;二是要尊重学员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冲突;三是要关注穆斯林学员的饮食习惯;四是要提醒学员们注意时间观念。由于留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有迟到现象,导致活动未能如期举行,打乱整个培训计划。因此,在文化体验教学过程中要强化留学生的时间观念。五是要注意天气变化。每年七、八月份的金华,温度高,天气炎热,紫外线强;留学生室外活动容易出现中暑现象;文化体验教学会因天气影响取消户外考察活动。六是要选择好教学场所,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距离不宜太远。七是做好培训团队管理与建设工作。

六、“文化体验教学”的评价

文化体验教学在非洲留学生语言与文化教学中有其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一方面,文化体验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是鲜活的、生动的,学生参与其中,切身感受活动的一切,有利于实现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文化体验教学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现实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体验教学有助于他们尽快地了解和熟悉环境、融入集体、认识新朋友并得到他们的经验和帮助。

七、结语

学习语言与学习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不仅需要掌握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还应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过去受我国传统教学理论影响,在留学生文化课程教学上体现为对文化的理解过于侧重于文化知识讲授,即任课教师把既定的文化知识以口头讲述的方式或文本的形式传授给留学生。该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但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无法满足留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文化知识的现实需求,导致留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利于留学生学习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留学生文化课程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体验过程,我们需要从生命体验的视角对现有教学理论进行反思与建议。

参考文献

[1]2014年度我国留学人员情况,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信息公开”栏,2015年3月18日发布,网址为: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503/184959.html.

[2]高诱(汉),淮南子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216.

[3]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9.

[4]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

[5]Moran Patrick 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18-121.

关于非洲文化的探索 第2篇

非洲音乐的特点

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

节奏是人类运动神经的一种本能性需要。无论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听音乐或唱歌时,身体的某些部分会不自觉地随着动起来。跺脚、拍手、捶胸、捶腿等是许多自然民族唱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今天我们在非洲大陆上看到的许多敲击乐器恐怕就是早期这里的居民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发明创造出来的。而他们运用这些响器又将自己的音乐能力在节奏方面加以充分发展,最终编织出当今非洲大陆那样复杂多变的节奏线条和节奏层次。当然现今非洲音乐中高度发达的节奏因素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的本能需求,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功能。本世纪西方的通俗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

如同许多地区的音乐一样,非洲音乐的节奏也有自由节奏和固定节奏两种。前者无明确的、有规律的律动感,一些地区的哀歌、赞美歌和少数的宗教、历史歌曲属于这一类。而后者则具有规则的律动,并且可以借助于拍手、跺脚和敲击乐器将其律动结构体现和强调出来,这里着重是讨论后者。

非洲音乐的节奏有单线型和多线型两种形式。

总之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力。它通过单线条和多线条的种种变化和乐器音色的明暗对比,可以产生交响式的音响效果,并表达出多种不同的内涵,有时甚至具有语义性,成为一些部族用以传递信息的鼓语。因此可以认为非洲的节奏是这一大陆对人类音乐文化的重要贡献。

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

非洲音乐的功能很多

例如:娱乐,祭祀,庆祝节日,也可用于狩猎是传递信息,还可用于战争,求爱。

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的影响:

非洲黑人是说唱乐(Rap)的鼻祖

说唱乐70年代末起源于纽约的黑人贫困区,主要特点是在机械的节奏背景下,快速的念诵一连串押韵的词句,没有旋律,只有节奏。最初,他仅仅是一种黑人的地下音乐,得不到主流媒体的关注。80年代中期以后,说唱乐开始融入流行音乐的主流行列,1986年,Rum-D.M.C的专辑《Raising Hell》获排行榜第三名,标志着说唱乐正式浮出水面,并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从此说唱乐开始在美国造成影响,并且逐渐风靡世界。

布鲁斯的传统血脉来源于非洲黑人。

现实音乐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

布鲁斯说唱嘻哈乐爵士乐(布鲁斯和爵士乐可是两码事哦)

美国黑人音乐重要代表:索尔(Soul)

摩城音乐

1970年黑人音乐大肆崛起时期,美国流行乐坛还出现了一种带有节奏布鲁斯倾向的黑人索尔音乐——放克(Funky)

四达时代:文化闯非洲 第3篇

当这些来自中国的商业元素迎头撞上这片古老大陆时,有的人把生意做成了文化,有的人却把文化做成了生意。四达时代最大的价值在于,一家靠技术起家的公司在非洲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的进击之路。

晚饭时间刚过,坦桑尼亚最大的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已是万家灯火。

依拉娜一家围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观看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毛豆豆”与“婆婆”斗智的戏码,让依拉娜津津乐道。

这是《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地区的第四次播出。据推算,有超过一亿非洲观众看过该剧,当地人一看到中国女人就喊“毛豆豆”。

“中国媳妇”走红非洲的背后,是一家名为“四达时代”的民营企业充当着主角。作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四达通过自己的播出平台,向非洲引进了讲英语的孙悟空、说法语的杨过和小龙女、操着斯瓦西里语奋斗的陆涛……

这家从河北秦皇岛走出的公司,何以在遥远的非洲开枝散叶,成为文化企业在海外发展的一个样本?

风起撒哈拉

庞新星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非洲,他早已把那片“黑土地”当作了四达时代的主战场。

四达时代创办于1988年,主要从事广播电视领域的系统集成、技术提供和网络运营。2002年,受国内发展空间制约,掌门人庞新星把目光投向了非洲,试图在新兴市场里寻找机会。

在撒哈拉以南的45个非洲国家里,当时只有一家南非公司和几家欧洲公司开展数字电视业务,而且收费十分昂贵,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庞新星意识到,在近10亿人口的撒哈拉以南地区,看电视是刚需,只要能推出符合当地消费水平的服务,就一定能打开这个巨大的市场。

要开展数字电视业务,一个必要条件是拿到当地政府颁发的运营牌照。但非洲国与国之间不同的政策、法律、文化和产业环境,让人生地不熟的庞新星头几年一度找不着北,不知道该从哪个国家突破。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庞新星经朋友介绍结识了时任中国驻卢旺达大使。对方介绍,卢旺达近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政策正在逐渐开放,适合中国公司前往投资。

在中国大使馆的支持下,四达与卢旺达高层进行了意向性谈判,并制定了一套务实、专业和高技术含量的合作方案,促使卢旺达政府相信四达的数字电视项目能够为当地带来实惠。

2007年,四达时代在卢旺达拿到了第一张海外数字电视运营牌照,并在一年后落地运营。然而,恰在曙光初现的当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突然袭来,西方一些国家的公司纷纷降低投资意愿;国内银行也收紧银根,提高了贷款门槛,导致四达刚开启非洲市场即面临资金压力。

数字电视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哪怕只覆盖一个国家,运营商也需建立起传输平台,需要相应的节目内容。关键时刻,四达时代是走是留?

杀机背后是生机。庞新星选择接受挑战,提出了“抓住机遇,疯狂发展”的口号,把四达全部家当投向非洲。

事实证明,这次豪赌是值得的,其他在非洲的数字电视运营商收缩了相关业务,为四达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几内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一个个国家的数字电视业务接连落地。

2013年,四达通过商业救赎南非第二大直播卫星运营商ODM,完成首个海外项目的战略入资,并借此成功进入南非这一非洲最重要的市场。

“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也不回,哪怕头破血流”,正是庞新星近乎执拗的坚持,以及对机会的准确把握,四达时代一头撞开了非洲市场的大门。

双响炮

从某种角度来说,数字电视是一个B2C2C的生意,这意味着,四达时代不仅要获得政府支持,还要赢得用户认可。

为此,四达打出了一记“双响炮”。

第一炮:亲民价获取用户规模。

非洲普通家庭看电视最大的痛点无外乎:收费太贵,频道太少。

初装费200美元,安装调试费50美元,十几套节目月收视费47美元……四达时代进入非洲市场前,一家南非运营商和两家欧洲运营商通过建立垄断地位,形成垄断的价格。

四达时代一开始便制定了亲民价格策略,通过降低数字电视消费门槛,来获取规模效益。

在卢旺达,四达的初装费仅5美元,最低节目包30多套节目只需3美元;在南非,四达用户每月最低只需花55南非兰特就能看40多套节目,是其他运营商价格的五分之一。

支撑四达价格策略的基础来自于庞新星对非洲市场的分析判断。

在庞新星看来,非洲经济总体落后,人均购买力相对较低,但各国政府发展经济,改善国民生活愿望非常强烈。只要企业提供的技术和服务有利于整个非洲社会的进步、发展,生意就一定能做成。

“让每一个非洲家庭都看得起数字电视”,四达远远低于同行的价格,对项目国政府和用户而言,显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很快,四达用户数量一路攀升,连其他运营商的用户也纷纷“反水”。非洲数字电视市场的垄断局面被一举打破,其他运营商不得不大幅调低价格,以抗衡四达的异军突起。

价格并非唯一的“杀手锏”,四达还有一套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其他运营商只管卖设备和节目包,几乎没有配套服务,连节目包调整都要单独收费。而四达将中国家电行业的售后服务模式搬到非洲,免费为用户上门服务,手把手教用户使用。

第二炮:将本土化进行到底

首先是管理的高度本土化。四达在非洲有3 000多名员工,本地员工比例高达90%以上,其中不乏高级管理人员。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管理非洲员工是一件头疼的事。在他们看来,非洲人性格“自由”,工作效率普遍低下……管松了,生产效率上不去;管严了,他们就干脆辞职。

nlc202309081115

面对这种情况,四达对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充分尊重本地员工的习惯和利益。

当地人普遍不高的文化水平也让管理者郁闷,“50美元的设备卖了11个,要挨个相加才知道总收入多少。”为此,四达制定了详细的本地员工培训计划。从基础的文化知识,到专业技术培训,包括机顶盒怎么安装、客服怎么做、如何处理投诉……四达都会派出经验丰富的中方员工,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手把手教学。

通过不断的融合,四达的非洲员工对企业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2012年,中非共和国发生严重动乱,中国政府紧急撤离了所有中方人员。四达当地员工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公司,使四达成为动乱中唯一一个没有遭受哄抢和破坏的企业。

其次,品牌影响的本土化。四达聘请尼日利亚传奇球星卡努担任品牌形象大使、与莫桑比克流行“天后”合拍MV,都是为了提高品牌在非洲的影响力。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非洲,四达几内亚分公司还制作了一套卡通宣传片在平台上播出,向非洲民众普及埃博拉防治知识,传递战胜疾病的信心。

如果说第一炮“价格策略”,为四达赢得了用户,打出了一片根据地。那么,第二炮“本土化”则对根据地进行深度经营,建立了“鱼水关系”。一时间,四达在非洲炙手可热,庞新星不仅成为各国政要的座上宾,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四达尼日利亚分公司负责人还被授予了酋长头衔。

目前,四达时代已在30个非洲国家成立分公司,在16个国家开展运营,用户接近800万。

高速公路与“过路费”

数字电视好比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四达不仅要承担高速公路的建设,还要负责路上跑什么车,车上装什么货。因此,要想实现效益,就必须在规模基础上打通整个产业链,这样才好收“过路费”。

为了获得最终的盈利,从前端到用户家庭的终端,再到节目内容,四达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

在打通产业链的过程中,四达先用低价获取用户规模,然后进行增值服务。比如,除了价格亲民的基本节目包,四达还设置了多种价格水平的付费节目包。另外,四达还开发了自有品牌的电视机、手机、平板等终端产品进行销售。

四达有一套完善的渠道体系,除了在大城市设置营业厅和体验中心,还依托各级代理商和分布在城镇的便利店进行渠道下沉。目前,四达已经发展了近万家代理商和便利店。

在一些偏远的城镇和农村,四达的销售团队还会进行路演,以歌舞表演的形式推介业务和产品。这一招在非洲很管用,天生热爱歌舞的非洲人民很快就融入其中,四达的很多用户都是从中获取的。

除了节目包收费和终端产品销售,内容变现也是四达未来盈利的一个重点。四达节目平台共有440多个频道,包括近40个自办频道,用英语、法语、葡语、汉语以及非洲本地等10种语言播出。四达还先后购买了德甲、意甲、法甲、中超等足球赛事在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独家转播权。

随着四达内容平台的不断丰富,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广告价值。不仅可口可乐、南非连锁超市巨头shoprite等先后进行广告投放,一些在非洲发展的中国企业也找上门来。其中,假发企业瑞贝卡更是与四达保持了多年的广告合作关系。

收视费可以长期获利,卖终端产品可以挣钱,还有自办频道的广告收益,四达正在构建数字电视在非洲的全产业链条。但在庞新星看来,四达平台可以叠加的内容和价值远不止这些。

把“毛豆豆”们做成文化产品

“一盘精致的烫干丝”,用豪萨语怎么说,尼日利亚小伙巴克陷入了沉思。作为四达时代的译配人员,巴克正在为《舌尖上的中国2》配音。眼下,一大批中国影视剧和纪录片通过四达的数字电视网络在非洲热播,家乡观众的热情催促着巴克和同事们加紧工作。

长期以来,非洲由于缺乏优秀的本土影视剧,观众主要以收看欧美剧和南美长剧为主。而“毛豆豆”在非洲的走红,给了庞新星足够的底气,要把中国影视剧做成在非洲热销的文化产品。在他看来,这样既可以丰富四达平台的节目内容,获取附加收益,又能传播中国文化,两者兼得。

既然是“产品”,就要持续满足用户需求。四达通过收视调研发现,非洲观众最喜欢的影视剧类型是动作类和家庭、情感类。为此,四达在自办频道中开设了功夫频道和中国影视频道,专门播出这两类影视剧。一开始,四达只是为这些中国影视剧配上了英、法字幕;后来观众反映看字幕不方便,于是进行英语和法语配音;到后来又增加了斯瓦西里语、豪萨语等本土语言的配音。

截至目前,四达共完成了近200部中国影视剧的译制,《奋斗》《咱们结婚吧》《青年医生》等都在非洲掀起了收视热潮,风头远盖日韩剧。

然而,即便如此,四达要想真正把中国影视剧变成可以盈利的文化产品,依然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影视剧走向海外主要依靠两类渠道,一类是国家广电部门的文化交流项目;另一类是通过经销商进行版权销售。但就目前而言,在非洲热播的中国影视剧更多是依靠第一类渠道进入,是政府行为,而非商业行为。

四达正在改变这一现状。目前,四达版权中心已拥有7 000小时中国影视剧、纪录片的非洲播放版权。按照计划,未来三年,四达每年将采购1 200集电视剧、52部电影,并逐渐形成从选片、译制、 发行、播出,到版权交易的完整产业链。

四达集团副总裁郭子琪认为,四达也可以专门制作针对非洲市场的影视作品。她举例说明,非洲是目前全球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地方,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60%,很多非洲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但这方面的节目内容非常有限。如果能制作、引进专门针对他们的相关节目,不仅会有市场,对非洲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显然,四达试图在文化出口中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以此推动中国影视剧乃至中国节目从“播出落地”到“商业落地”的实现。

这是一个足够大的故事,但在庞新星眼中,高耸的乞力马扎罗山正等待着勇敢者去征服。

非洲文化 第4篇

关键词:小说《崩溃》,父子关系,非洲文化,欧洲殖民文化,崩溃

文化崩溃

《崩溃》[1] (Things Fall Apart[2]) 是尼日利亚裔美国作家齐诺瓦·阿切比的代表作, 1958年发表后立即获得布克奖。至今, 本书在全世界被翻译为50余种语言, 销售量已超过1100万册。

作为对某些小说如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之心》的回应, 1958年阿切比发表了小说《崩溃》。《黑暗之心》把非洲描写成野蛮原始的蒙昧之地。在被批评家誉为“非洲文学历史的开篇之作”[3]5及“战斗檄文”[4]600的《崩溃》这部小说中, 阿切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非洲有传统的价值和文化的独特特征。这部小说也表现了殖民主义的到来给非洲文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年来, 对非洲文学的关注愈来愈多, 但是对于阿切比的研究却非常少, 这种研究现状, 与阿切比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以及他所享有的世界声誉是极不相称的。在这些研究中, 有人关注主人公奥康科的性格与命运悲剧及其与氏族瓦解的内在联系[5]25—29;有人透过阿切比的批评策略, 追问他的批评作为后殖民批评文本的深刻政治意图[6]36—39;有人认为阿切比尽量回避了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美化, 对非洲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采取了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 使《崩溃》超越了二元对立的狭隘民族主义意识形态[7]158—168。但是小说中父子关系反映出的分析非洲文化在欧洲殖民文化的入侵下逐步崩溃的原因及本质被很多人忽视了。本文从两对父子关系入手, 着重探讨由父子关系所反映出的非洲伊博文化、欧洲殖民文化, 以及这两种文化冲突时的后果, 并试图阐释消除这种后果的方法。

奥孔克沃是非洲尼日利亚伊博部落乌姆阿非亚村庄的人, 这里的人崇尚勤劳勇敢、诚实富有, 因此懒惰懦弱、贫穷的尤诺卡 (奥孔克沃的父亲) 被部落里的人所鄙视。而奥孔克沃凭借自己的勇敢、勤劳和智慧成为了部落中令人尊敬的重要人物。但是奥孔克沃的内心一直被失败和懦弱所占据, 害怕重复他父亲的命运, 他惧怕被别人认为像其父亲那样懦弱无能。由于害怕其子会像他们的祖父一样变得懒惰软弱而无所作为, 他严格要求他们并竭力培养他们的男子汉气概, 但他与其父扭曲的关系却一直延续到他与儿子们之间。他的亲生儿子加入白人宣扬的基督教。奥孔克沃对儿子的希望彻底破灭, 和白人抗争, 最后彻底绝望, 自缢身亡。

因此, 本文试从主人公奥孔克沃和其父亲尤诺卡的关系冲突, 奥孔克沃和其儿子纳沃耶关系冲突, 分析小说中反映出来的历史悠久的非洲文化和表面民主的欧洲殖民文化及其之间的冲突, 并进一步探讨非洲文化在遇到殖民文化时走向崩溃的原因, 这样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

一、奥孔克沃和父亲尤诺卡的冲突

阿切比精彩描绘了伊博族村的社会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殖民者入侵前传统非洲部落人们的生活。他们有着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丰富而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 比如生育礼俗、头衔庆典、婚礼, 表达社会对儿童的关心, 对新组家庭的祝福。土地神灵信仰等古老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他们通过神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原始民主制度来调节社会矛盾。他们有一些传统节日, 如新番薯节、平和节等;而且有丰富的反映非洲人民智慧谚语, 等等。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1. 父亲尤诺卡的失败。

他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勤劳勇敢、诚实富有的社会里。尤诺卡正好缺乏这些品质, 他“又懒又馋, 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成年后的尤诺卡是个失败者”, 到死也没有取得一个封号 (取得封号是成功的象征) , 最后得了浮肿, 被遗弃恶林。由于尤诺卡性格温顺, 不事生产, 人们甚至轻蔑地叫他“阿格巴拉” (不只是对妇女和老娘们的一个称谓, 也是对一个没有尊严的男人的蔑称) 。他提到音乐便“兴致勃勃, 容光焕发起来……他能听见自己的笛子在这些乐曲里自由穿梭、游刃有余的声音, 以及自己的笛声丰富多彩、悲伤哀怨的修饰和发挥”。然而, 当地的文化习俗中没有艺术家的位置, 只有创造物质财富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

他亲近自然、会享受、热爱音乐, 这些喜好在当时社会中是不被欣赏的, 在儿子奥孔克沃看来, 有这样一个父亲是一种耻辱。

2. 奥孔克沃对父亲的反抗。

奥孔克沃恨无所事事, 恨父亲所爱的一切。“父亲尤诺卡喜欢的一切事物, 他都仇视。其中之一是亲切温顺, 另一个是好逸恶劳”。他害怕失败和软弱, 甚至怕言谈举止暴露出与父亲有相似之处。因此他从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 通过起早贪黑地劳作, 成为了部落最富的人之一。他不仅凭借骄人的摔跤战绩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而且在部落战争中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敢。他虽然还年轻, 但他已经成为部落中令人羡慕和尊重的重要人物。

在这里不论出身贫贱, 凡是勇敢勤劳、能赢得胜利的人, 均能获得人们的尊重。“部落里是通过他个人的品行而不是他父亲的品行来判断一个人的。因为奥孔克沃有卓越的个人成就, 人们对他另眼相看……人们尊重年龄和经验优势, 但更看重后天奋斗的成就”。他们的谚语是:“如果一个孩子洗了手, 就可以跟国王共进美餐了。”从这些我们可看出, 伊博族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社会, 这使得奥孔克沃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 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奥孔克沃和纳沃耶的冲突

可悲的是, 奥孔克沃的新家庭并不和谐幸福。他和儿子的关系并不比他和他父亲的关系好。

1. 被压制的纳沃耶。

奥孔克沃一生即使在成功鼎盛期, 也充满对懦弱的恐惧。“奥孔克沃采用铁腕手段统治他的家人……也许奥孔克沃内心深处不是一个冷酷的人, 但他一生都被一种恐惧感所主宰, 那就是:害怕失败和软弱。……那是一种对自我的恐惧, 惧怕自己身上有什么地方像他的父亲”。因此软弱、温和统统远离了他。恐惧使他极力维护着自己在妻子和儿女面前的绝对权威, 和他们没有温情交流。尽管他和那个叫他“爸爸”的男孩艾克梅夫纳培养起了父子之情, 但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坚强, 他违背内心亲手杀死了那个男孩。

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里的纳沃耶感觉到被压制, 而且他天生敏感忧郁:

那天, 他在小河对面很远的一块地里收番薯, 干完活之后背着一筐番薯往家里走, 突然听到密林里有婴儿的哭声。一直聒噪的女人们突然都噤住声, 加快了脚步。纳沃耶听说过双胞胎要放在陶瓷罐里扔到林子里去的说法, 但他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一阵隐隐的寒意袭上了心头, 他觉得脑袋在膨胀, 有如一个孤独的旅者要在夜里穿行一片恶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崩溃了。[1]55

他看到本族人虐杀同类时内心产生了激烈的内心斗争, 他的这种忧郁温和的性格让奥孔克沃恐惧。

尽管纳沃耶每天小心地生活在成功、专制的父亲的管制下, 但是他还是常挨父亲打。艾克梅夫纳的到来, 使他有了男子气概。然而纳沃耶却始终处在矛盾挣扎中:为了取悦父亲, 他假装对具有女性气质的东西表示蔑视, 但是他仍愿听母亲讲故事。

让他想不到的是, 父亲亲手杀死了和他情同手足的“兄长”艾克梅夫纳, 失去兄长令他极度痛苦。“他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心里一下破碎了, 就像一张绷紧的弓‘啪’的一声折断了”。他甚至不认为父亲还像以前那样值得他去尊崇了。他对父亲所代表的专制、传统文化的反抗意识开始萌发。

2. 儿子抛弃自我文化, 转向殖民文化。

面对父亲苛刻的管制, 积压在内心深处的疑虑, 以及艾克梅夫纳的死, 当白人带来了表面上披着民主、文明面纱的殖民文化时, 这位少年动摇了对父亲权威的尊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他是被新宗教的诗文、那个能被骨髓深处感受到的东西震动了。赞美诗中有关生活在黑暗和恐惧中的兄弟俩的歌词, 似乎回答了长期困扰着他年轻心灵的那个模糊、固执、久远的问题……当赞美诗浸润了他那干涸的心灵时, 他感到内心里有种释然的感觉, 仿如心中冻结的雨滴形成的冰雹, 在赞美诗歌词的爱抚下慢慢地在干渴的土地上融化了一般。[1]135

多年来, 一直困扰纳沃耶的一系列有关本民族野蛮习俗的问题, 在新宗教的启迪下豁然开朗了。他最后终于皈依白人文化。

三、非洲文化走向崩溃的原因

非洲文化在遇到殖民文化时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这不仅是因为殖民文化的入侵, 而且是因为非洲本土文化有其愚昧。

1. 殖民文化的本质。

殖民者披着文明、民主的面纱, 热情收留被伊博族习俗所排斥的群体———被抛弃的双胞胎婴儿, 被驱逐者“奥苏”, 等等, 。他们还给乌姆阿非亚人带来了经济甜头。殖民者从建立司法、政权机构, 再到经济开发, 对伊博族展开了糖衣炮弹式的攻击。

因此在这两种文化冲突碰撞中, 越来越多像纳沃耶这样的人开始皈依表面民主的殖民文化。作者不否定殖民文化民主的一面, 但是殖民文化的本质是摧毁、奴役伊博人。当乌姆阿非亚人误杀了一个白人后, “三个白人和一大批乌合之众包围了集市……他们开始射击, 除了待在家里的老弱病残, 几个警惕性很高的齐比, 以及侥幸逃出市场的三四个人外, 其他人都被杀死了”。[1]126

因此, 我们可看出殖民文化的外衣是民主、文明而本质却是野蛮残忍。他们的到来改变了伊博人的生活, 改变了他们的社会, 但是在面对强大的殖民文化时, 非洲文化为何走向崩溃的边缘呢?

2. 非洲文中化的愚昧之处。

非洲文化走向崩溃的边缘, 不仅是因为殖民文化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而且是因为本文化传统中存在愚昧之处。伊博人歧视女性、丢弃双胞胎婴儿、排斥浮肿病人, 尤诺卡就是受害者。所以欧洲殖民者才有了有可乘之机。关于此, 作者不惜笔墨, 客观冷静地把非洲文中化的愚昧之处呈现给了读者。

最后当奥孔克沃主张把白人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时, 奥别里卡伤心地说:“已经太晚了, 我们自己的人和下一代的人都加入了陌生人的行列。他们已经信了基督教, 帮助白人支持这个政府。”其中原因之一是白人文化对非洲文化中被歧视的女性、奥苏等的容纳。正如智者奥别里卡所说的:“白人太聪明了。他们带着宗教信仰悄无声息地、心平气和地走来。我们被他们的表面的愚蠢迷惑了, 允许他们留下来。现在他们赢得了我们的兄弟。我们的部落再也不能统一行动了。”

因此一个民族要想在激流中战胜, 就必须先审视自己文化中不适应社会发展之处, 并能吸取外来文化之精华, 绝不能像奥孔克沃那样盲目反抗, 要懂得变通。

四、结语

阿切比的《崩溃》正确地阐释了非洲人形象,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通过在文章中穿插对两对父子关系的详尽描述, 以冷静客观的笔调展现了博大精深的非洲文化, 披着民主、文明外衣的殖民文化。他对父子关系的描述更有助于揭示在殖民文化和非洲文化相冲突时, 非洲文化的走向, 并深层探讨非洲文化逐步走向崩溃边缘的原因, 以及殖民文化的本质。阿切比的描述为人们更好地理解非洲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并告诉我们:只有批判地继承自己的本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 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非洲。

阿切比创作《崩溃》的成功证明了非洲的英语文学也具有经典意义, 完全可以和欧洲文学的主流相抗衡。阿切比的创作向世人掀开了非洲文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齐诺瓦·阿切比著.林克, 刘利平译.崩溃[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2]Achebe, Chinua.Things Fall Apart.London:Heinemann International, 1958.

[3]Simon, Gikandi.Chinua Achebe and the Invention of African Culture.Research in African L iteratures, 2001, 32.3:3-8.

[4]Rehm, Diane.The Diane Rehm ShowMay21, 1999:A Discussion of Chinua Achebe’s Things Fall Apart.Callaloo, 2002, 25.2:600.

[5]颜治强.从《瓦解》众人反观主角奥康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5) :25-29.

[6]李大恒, 苏鑫.一种症候·一类批评·一点启示[J].中州大学学报, 2005, (4) :36-39.

非洲肺鱼的简介-非洲肺鱼的特征 第5篇

非洲肺鱼的简介

非洲肺鱼的特殊之处就是他们除了能用鳃呼吸外,还能用鳔代替肺来呼吸,由于非洲肺鱼属于淡水鱼,就算在枯水的时候,他们也能钻到淤泥里进行夏眠。

中文学名:肺鱼。

拉丁学名:Lungfish。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亚纲: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

目:肺鱼目、角齿鱼目、美洲肺鱼目。

科:角齿鱼科、美洲肺鱼科。

属:大洋洲肺鱼属等。

分布区域: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

非洲肺鱼的特征

非洲肺鱼(详情介绍)比较特别之处就是他们能够用鳔代替肺来呼吸,这让非洲肺鱼能够在夏季枯水时期也能够安然度过,虽然非洲肺鱼并不是真正的用肺来呼吸。

生活在淡水中,除了以鳃呼吸外,还能以鳔代肺呼吸,即使是在枯水时期,它们钻入淤泥之中进行夏眠,眠期可达数月之久。但有时间的限制。肺鱼之所以能在水外生活,正如它的名字所显示的,它可以用“肺”来呼吸。

非洲肺鱼的鳔很发达,整个鳔的前端部分合并为单室,长度很短,随即分开成对,达体腔后端;鳔内中央腔的侧壁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气室(肺泡),各小气室又复分为许多小气囊(肺小泡),构造与陆生动物的肺十分相近。

非洲文化 第6篇

本次活动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洲民间友好交流协会和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联合承办,是非洲艺术团体首次与中国的中小学联合演出,旨在加强中国青年学生与非洲艺术家们的交流与学习,让青年学生感受非洲文化的魅力,增进中非友好情谊。樱花园实验学校、高校学者及10家媒体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并观看了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与樱花园实验学校英华校园艺术团的联合演出。

苑大喜副处长代表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为演出致辞。苑处长谈道,“非洲文化校园行”是在“非洲文化聚焦”的品牌下的一次中非青年直接交流的活动。他高度评价了樱花园实验学校的加入让中非文化交流的平台更为广阔,更具有民意,鼓励青年学生们为中非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津巴布韦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Mr.Meshack Kitchen致辞。

郭锋校长代表樱花园实验学校致辞。郭校长谈到此次活动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北京市新课改意见,执行朝阳区教育国际化发展思路的具体行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英华教育,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型学校。致辞后,郭锋校长与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团长互赠礼物,拉开文艺演出的帷幕。

整场演出气氛热烈,容纳1000多人的演出厅座无虚席。津巴布韦青年梦想艺术团表演的非洲土风舞《印巴库巴Imbakumba》,无伴奏表演唱《非洲Africa》,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节奏感强烈的歌舞给垒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樱花园实验学校英华校园艺术团表演的《英华彩带舞》、二胡演奏《赛马》等节目也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展现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而由学生非洲鼓乐团演奏的《我爱你中国》,更是将演出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高潮。非洲鼓乐是樱花园实验学校推进的学生艺术特色教育项目,通过在音乐课堂教学面向全校学生普及,实现人人会玩;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形成精品节目,培养个性特长。

非洲文化 第7篇

自上海二期课改以来,上海的高中艺术课程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美术课和音乐课,而是通过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习领域相关课程的相互渗透,构建出具有艺术综合性质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引导他们关注艺术中的人文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将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校本教材《觅影寻声》作为课程的拓展内容,通过使用采风所得的人文素材为学生开启认识其他民族艺术文化的窗口,在关注社会、自然、艺术的联系中逐步培养学生对世界音乐的兴趣和对世界文化的理解。《魅力非洲》是《觅影寻声》其中一节课的内容,高中的学生在小学、初中音乐课上已经接触过有关非洲音乐的知识和内容,他们对非洲的音乐相当感兴趣,但对于非洲音乐与生活紧密的内在联系,非洲音乐中反映出原始的人本性,尤其对非洲音乐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从知识、情感、人文主线出发,从理解非洲音乐的音乐风格特点与表现特质出发,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创作、合作及探究等方式体会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提升对非洲文化内涵的理解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问题提出]

由于学生的生活与非洲音乐距离甚远,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了解非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与生活紧密的内在联系,体悟非洲音乐中蕴涵的丰富人文内涵。如果教师仅仅从音乐的视角去分析非洲音乐形态、舞蹈动作、乐器音色,学生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探讨两个关键问题为抓手,从音乐、舞蹈、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社会功能等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非洲部落独特的生存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形态,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一)精神家园

1.自由生灵——介绍教师的非洲采风摄影集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非洲采风的影集,介绍非洲的历史、人文、音乐,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亲近自然、了解异域风情,提高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兴趣。

2.马塞风情——介绍马塞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马赛部落的“战舞”,了解部落舞蹈中“跳高”动作与狩猎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唱众和”这种非洲歌曲的特殊形式,进一步感受非洲人的音乐与自然、生活密切的联系。

3.特色乐器——聆听非洲的声音

(1)展示被赋予了“神灵”的力量——拇指钢琴。学生通过PAD即时上网查找拇指钢琴的演奏方式及就神秘力量的源泉进行交流。

(2)观看视频:马林巴与鸟。学生观看后为视频取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乐器实物展示、网络搜索、作品命名使学生了解非洲乐器中所蕴涵的特殊意义,从而感受到非洲人与大自然真实紧密贴近的生存方式和对大自然的依存情感。

(3)观看采访马赛部落教师的视频,呈现部落教师有特殊含义的一句话“部落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对传统的尊重”并讨论:为什么非洲部落会认为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对传统的尊重?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讨论马赛部落教师的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体会非洲部落精神核心,理解“精神家园”积极向上的生命含义。

(二)生命律动

1.介绍非洲音乐之魂——鼓

(1)师生共同探讨非洲鼓的不同功能。

(2)介绍“说话鼓”,感受鼓声的节奏及鼓声高低抑扬与语言的联系。

2.艺术实践

(1)感受非洲鼓乐丰富的节奏。

(2)体会信息传递等功能。

(3)情境设计与,艺术实践:求雨,狩猎。

3.师生讨论

感受非洲鼓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演绎身体和灵魂流动节奏的特殊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和功能,以创作为切入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非洲节奏”理解、感知能力,获得对非洲音乐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文化的好奇心,并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厚的素材。

4.作品推荐:音响作品、相关网站、相关书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推荐的音乐和网站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内容范围,从而加深对非洲音乐文化的了解。

(三)寻根觅源

1.观看爵士乐、流行音乐视频,师生共同讨论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拓展思考: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正是音乐文化长河之根。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已有音乐知识,讨论非洲音乐和美洲蓝调音乐、爵士乐等新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了解非洲音乐对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深远影响。

2.听辨西藏劳动歌曲《打阿嘎》,体会不同民族的“一唱众和”。拓展思考:回归到一切音乐的根底处,人类对于生活、劳动原本的感受是如此的相同,这种律动正是所有音乐的源头。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让学生体会到非洲音乐文化现象所显现出的人本性、原本性、社会性,不仅是非洲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

3.学生通过PAD对教师的课题“什么样的非洲音乐”写下“微感悟”并上传,学生之间进行群体对话。

设计意图: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对前后做了积极有效的呼应,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完成课题”,而是通过学生欣赏、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非洲音乐文化的内涵。

4.教师总结。在深入了解非洲音乐文化之后,我们可以审视、评估自身的音乐文化,用一种客观、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同的世界民族音乐。相信大家通过不断聆听、学习、体悟,一定会拓展自己的音乐文化视野,对世界音乐乃至世界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学反思]

1.挖掘自身资源,拓宽学生人文视野

在艺术课程的构建中,我认为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的资源。教师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思维方式与生活阅历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生成出鲜活的教育资源,这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能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命活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利用假期到国内外不同地区进行采风,每到一处都会拍摄当地的人文风景,探寻当地民间音乐,拜访民间艺术家,录制具有独特风情的民间歌舞,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乐器。随着音乐资料不断丰富,我将多年的积累编成教材,创设了“觅影寻声”课程,力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讲解与欣赏相结合,体验与讨论相结合,音乐与文化相结合。

在《魅力非洲》一课的教学中,我将非洲采风得来的大量视频素材融入课堂,将原生态的非洲音乐歌舞呈现在学生面前,带领学生开启一次美妙的非洲民族音乐之旅。通过介绍亲身感受、非洲特色乐器、共同探讨、创编感悟等方法,我带领学生不仅领略了非洲音乐的特点,还了解了当地历史、经济、人文、地理等相关内容,近距离地、多元地接触了充满非洲特色异域风情的音乐内容。在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西藏的劳动歌曲《打阿嘎》与非洲马赛部落歌舞进行欣赏对比,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两个不同民族歌曲的共同点。在讨论中,学生体会到非洲音乐文化现象所显现出的人本性、原本性、社会性,不仅是非洲民族的,也是全人类的。人类对于生活、劳动原本的感受是如此的相同,这种律动和感觉是人类共有的,正是所有音乐的源头。学生们通过对音乐本源的探索,由点到面,加深了理性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开阔了艺术人文视野。

2.探索多维视角,感悟艺术文化内涵

当今的高中艺术课程注重“文化探究”,在立足于音乐本体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文化涵义、历史背景、社会功用等内涵属性,进行多维度的观照和考察,使学生对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多重联系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在教学中,我以探讨两个关键问题为抓手,从音乐、舞蹈、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社会功能等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非洲部落独特的生存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形态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问题一:探讨马赛部落教师的一句话的含义,“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师生从音乐的角度出发分析马赛部落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特征。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跳高”,找到了马赛部落战舞中的“跳高”动作与他们原始劳作方式“狩猎——眺望远处猎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乐器特殊的音响效果和演奏方式探寻到非洲人向神灵表达与倾诉的方式。通过分析马赛人桀骜不驯的性格,拒绝从原始部落到现代文明城市的原因,逐渐理解马赛人执著地坚守原始的生活方式,是对传统和祖先的尊重。这种尊重来源于人与大自然水乳交融的生存方式,来源于祖先神灵的真实存在感和影响力,来源于部落群体间共同的归属感。最终,学生们逐步领悟到了“精神家园”这种值得尊重的价值观念。

问题二:探讨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的关注点落脚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上,努力唤起、激活学生原有对于非洲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选择爵士乐等视频内容,提示学生从历史、经济、地理等角度多方面地思考这一问题。学生们结合已有知识很快地分析出传统非洲音乐经过大批黑奴传递到美洲,从而促成了美洲蓝调音乐、爵士乐等新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现代许多西方通俗音乐和经典音乐作品中的音乐风格、曲调节奏都有非洲音乐的基因,非洲音乐对世界现代音乐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搭建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信息技术和艺术学科的结合,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实践的体验空间和探索的平台。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平板电脑作为学生查找、获取、处理、解释和评价资源的搜索工具、处理工具、交流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索,学生们不仅找到不同乐器在不同国家的名称、不同形状、不同的演奏方法,还通过视频了解到乐器对于非洲部落的神圣意义,原本课堂上要讲解多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自主探索,高效、迅速地完成了。

[专家点评]

在艺术课程构建中,如何将教师的经历和特长转化成课程建设的宝贵资源,李逊芳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多年来李逊芳老师在三十多个国家“艺术行走”,不仅体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而且用手中的照相机和笔为高中艺术教育增添了一门极富个性和特色、受到广大师生欢迎的课程。

《魅力非洲》是“觅影寻声”课程中的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的施教过程中,李逊芳老师不仅向学生提供了大量视角独特、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人文资料,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能从一个艺术教师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这些资料进行了精心的组合,资料展现的过程条理清晰,逻辑思维缜密。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设问、每一次艺术实践、每一次探究思辨都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脑、形俱动的状态下进行思考,真正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魅力非洲》这节课里,艺术教育真正发挥了其直指人心、用正能量塑造灵魂的审美功能。

这节课还有个亮点,那就是PAD的应用。在李逊芳老师的课上,PAD不仅起了资料库的作用,更是为确立每个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推动师生、生生、互动、互学、互评提供了广阔灵动的平台。有效的自学和弹幕式的及时交流,学生在PAD的使用中真正感受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喜悦。

非洲文化 第8篇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关注后殖民理论。后殖民理论和文学的研究源于西方社会内部, 其属性为西方学术内部的自发反省和批判。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 葛兰西、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把后殖民的政治性批判更多地转向文化反思。跨文化传播使得后殖民理论成功吸引了曾经作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注意力, 而且也使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跳出了同质文化内部的传播互动, 将其扩展到异质文化之间, 同时赋予了后殖民理论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文化霸权极高的关注。所以说将传播学放置到后殖民语境下研究, 就是把跨文化传播学放入文化发展与交流的大背景下去研究, 对研究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基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近些年来前殖民地国家创作的反殖民题材的文学作品, 极大地吸引了后殖民理论家的注意。碍于非洲语言的复杂, “口头叙述”传播的特殊, 非洲作家的作品传入甚少。语言是传播的媒介, 英语在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中充当了中坚力量, 研究非洲英语文学在中国的转播, 更能从一个巧妙的视角, 揭开殖民伪善的面纱。

非洲英语文学, 又叫“黑非洲英语文学”, 但是为了不增加其称谓的殖民色彩, 这里去掉“黑”字。最早的非洲英语文学作品是加纳的约·凯瑟利-海福德的《解放的埃塞俄比亚》 (1911) , 但是其译本没有传入国内。伴随着殖民侵略和民族反抗运动的开展, 非洲英语文学取得了快速发展。西非的加纳和尼日利亚英语文学成就显著,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埃克温西、阿卢科、图图奥拉、沃尔·索因卡以及加纳作家阿尔马等是其代表人物。东非英语文学出现较晚, 20世纪60年代后才兴起, 肯尼亚恩古吉、格·奥戈特、梅佳·姆旺吉是杰出代表。南非的英语文学也人才辈出, 纳丁·戈迪默、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J.M库切) 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为南非英语文学奠定了基础。非洲的民族传统、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祖国的热爱、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揭露, 构成了非洲英语文学的核心内涵。英语语言的运用, 使得非洲文学得以走向世界, 促进了非洲文化的传播。碍于非洲地方语言的众多、国内研究资料的不足, 本文选取了阿契贝、索因卡、戈迪默、库切四位非洲国家声誉最高的用英语进行创作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宋国诚著的《后殖民文学:从边缘到中心》中, 把阿契贝、索因卡、戈迪默等列为后殖民作家[2], 而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也是公认的后殖民作家。

阿契贝 (1930—) 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是1963年第2期的《世界文学》中高宗禹译的《瓦解》的片段, 接着《外国文学动态》杂志1977年第五期用《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及其主要作品》一文详细介绍了阿契贝的创作。2007年, 阿契贝获得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国际奖, 国内各大报纸杂志纷纷报道, 掀起了一股阿契贝热潮。在小说的翻译方面, 1988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发行了尧雨译的《人民公仆》, 2009年重庆出版社的重现经典系列全面引进了阿契贝全部的五部长篇小说———《瓦解》、《动荡》、《神箭》、《人民公仆》和《荒原蚁丘》。阿契贝还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诗歌和童话故事。在后殖民研究方面, 姚峰的《阿契贝的后殖民思想和非洲文学身份的重构》 (《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三期) 见解颇为深刻, 但总体来说还有大量研究空白。

阿契贝被誉为“非洲文学之父”, 他的《瓦解》一经问世就获得了轰动, 被译为50多种语言, 传播到全世界。他的作品《瓦解》和《神箭》, 用英语讲述了非洲传统文化的魅力, 并对殖民者的入侵进行了鞭挞。阿契贝1975年发表论文《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的种族主义》, 开了后殖民理论的先河。阿契贝提倡用英语创作, 寄予文学对殖民地的“自我界定”和“文化复位”的希望, 批判非洲中心心态, 强调非洲和西方的文明同样需要尊重, 他希望通过“非洲人自己书写非洲人的故事”重塑非洲形象, 使得非洲文化浴火重生, 倡导东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这在跨文化传播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索因卡 (1934—) 是非洲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6) 的作家。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 首次向国内读者介绍了索因卡。1983年高长荣主编的《非洲戏剧选》收录了李耒和王勋翻译的《路》。索因卡获得诺贝尔奖后, 国内对其研究热情高涨, 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沈静翻译的《痴心与浊水》, 1990年, 邵殿生等翻译出版了戏剧选《狮子和宝石》, 其中还收录了《沼泽地居民》、《裘罗教士的磨难》、《森林舞蹈》、《路》、《疯子与专家》等译作, 2001年出版周辉翻译的《阐释者》, 2004年出版蔡宜刚翻译的《死亡与国王的侍从》, 2008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在阿凯的童年时光》。诗歌的译介, 主要有汪剑钊的《非洲现代诗选》、台湾贝岭的《狱中诗抄:索因卡诗选》;还有发表在《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期刊上的诗歌。对索因卡的后殖民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2002年余嘉的硕士论文《森林之舞:后殖民语境下的索因卡剧作研究》和宋志明的博士论文《沃勒·索因卡:后殖民主义文化与写作》, 对索因卡的研究十分深刻。

索因卡是具有强烈的非洲民族精神的后殖民作家, 他挖掘和继承非洲传统文化的精华, 结合希腊神话和优鲁巴族的神话故事, 建立以神话思维为基本特性的、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体系, 来对抗理性的、技术的、分裂思维的“欧洲中心主义”。宋志明的论文《“奴隶叙事”与黑非洲的战神奥冈———论沃勒·索因卡诗歌创作的后殖民性》提出索因卡的诗歌创作本质上是一部“奴隶叙事”, 充满了殖民地作家的反抗精神, 具有显著的后殖民性。[3]索因卡虽然主张一种“超越性的种族复兴主义”, 但是也没有忘记对自己民族的愚昧性进行批判, 虽然其激进的抵抗方式, 是“在反抗的环境中想象过去”, 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但这都无法撼动他在非洲后殖民文学中的地位。

戈迪默 (1923-) 是南非著名的女作家, 199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纸质媒体中, 戈迪默最早进入中国读者的视界中是在1983年, 《世界图书》第3期发表晓颂的《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麦尔》一文, 接着董鼎山先生1987年在《读书》第八期上发表的评论文章《正义的南非女作家》。这表明在戈迪默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国内就已开始关注她。1992年漓江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七月的人民》, 199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戈迪默短篇小说集》, 译林出版社1997年出版《我儿子的故事》和2006年出版《无人伴随我》, 2008年南京出版社出版了《贝多芬是1/16黑人》,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生》。戈迪默在国内报纸杂志中出镜率高, 但研究不够深入, 在后殖民方面,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路庆梅的《论纳丁·戈迪默后殖民写作困境的超越之途》和王旭峰的博士论文《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V.S.奈保尔、J.M.库切与纳丁·戈迪默研究》 (2009) 研究较为全面。

戈迪默是混合性文化书写的代表作家, 她的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政治气息, 再现了种族社会的病态特征, 致力于将西方文化与非洲土著文化融合在一起, 追求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实现黑人与白人和谐共处。作品《虚妄年代》讲述了种族隔离下绝望无期的爱情悲剧, 《陌生的世界》描述了白人豪华奢靡的生活和黑人穷困潦倒的“黑白世界”, 《朱力的子民》预言了未来可能发生的种族对抗事件……王旭峰认为戈迪默持激进主义左翼立场, 笔者也认为在上述作家中, 戈迪默的反殖民力度最强, 一向被誉为“南非的良心”的戈迪默, 从人道主义立场述说了黑人革命解放的心理和行动。戈迪默用“介入的文学”对黑白和谐共存的文化身份进行了构想———既要对白人有本土化的认同, 又要保持黑人民族主义的独立。

库切 (1940—) 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还是第一位两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在库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 王丽丽的《一曲殖民主义的哀歌》 (2000) 和张冲、郭整风的《越界的代价———解读库切的布克奖小说〈耻〉》, 影响较大。2002年9月, 译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第一本库切小说《耻》。从2004年4月开始, 浙江文艺出版社陆续翻译出版了“库切小说文库”, 包括《青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等待野蛮人》、《幽暗之地》和《内陆深处》等10部作品。在后殖民研究方面, 2010年举办的“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显著, 会议论文收录在《库切研究与后殖民文学》中, 以及高文惠的《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 见解颇为深刻。

库切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状态, 对话隽永, 结构精致, 思辨深邃。库切虽然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下饱受苦难的黑人和有色人种给予深切同情, 但又不时流露出贬抑的情绪。这种温和的抵抗方式, 王旭峰称之为“自由主义中间立场”, 反殖民力度不够。《等待野蛮人》驾驭了文明冲突,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对权力的审视和对历史的反思……在对历史结构和文化霸权的挑战中, 库切建立了自己的理想国、个体是平等的, 野蛮人和文明人是平等的, 大家没有肤色、种族与性别的差异, 世界是平等、和谐和自然的。

正如阿契贝所说:“非洲人民并不是从欧洲人那里第一次听说有‘文化’这种东西的, 非洲的社会并不是没有思想的, 它经常具有一种深奥的、价值丰富而又优美的哲学。”[4]四位作家都具有跨文化的写作背景、后殖民的生存困境、用英语语言写作的特点, 他们用自己的文学实践让非洲的文化获得了世界的尊重。

从以上的传播途径可以看出, 在1990年之前, 纸质媒体占主导地位, 新世纪左右, 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电子媒体成了主力军。数据库的建立, 使信息从共享转向分享, 这是传播界的一场技术革命。文化帝国主义是媒介帝国主义现象的实质[5], 文化霸权更多的是信息霸权。语言作为传播的媒介, 充当了文化殖民的工具。殖民者用英语打开了非洲古老文化的碉堡, 也让那些说着非洲语言的作家用英语创作出了小说、诗歌和戏剧。据统计, 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消息来自只占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互联网流通的信息中, 使用英语的占90%。[1]葛兰西提出“媒介霸权理论”, 殖民者巧用语言工具, 瓦解殖民地的文化。同为第三世界的中国, 更应该注意英语语言殖民的隐蔽性, 以应对文化霸权模式在中国的复制。

跨文化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迅速发展, 标志着英语唯我独尊的文化垄断地位的失落和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非洲跨文化作家的作品, 为我们揭开了非洲文学真实的面目, 索因卡、库切等的后殖民文学实践, 使我们学习到非洲人民面对殖民侵略采取的抵抗方式。根据跨文化传播的原理, 在传播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知己知彼”, 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改变民族中心主义, 在文化价值观差异中求同。只有这样, 信息才能自如地在两套代码间切换传播,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有效性。在后殖民和全球化的时代, 面对着强势的西方霸权主义话语, 处于第三世界的我们要寻求一种新的跨文化传播基调———平等, 鼓励媒介朝着文化平等主义的方向进行探索, 贯彻协商、沟通、理解、融合的宗旨, 把跨文化传播引导到良性的、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童兵.跨文化传播和未成年人成长.传播学十年 (1998-2008) :阐释和建构[M].张毓强, 主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童兵.跨文化传播和未成年人成长.传播学十年 (1998-2008) :阐释和建构[M].张毓强, 主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宋国诚.后殖民文学:从边缘到中心[M].台北∶擎松图书, 2004.[2]宋国诚.后殖民文学:从边缘到中心[M].台北∶擎松图书, 2004.

[3]宋志明.“奴隶叙事”与黑非洲的战神奥冈——论沃勒·索因卡诗歌创作的后殖民性[J].外国文学研究, 2003.[3]宋志明.“奴隶叙事”与黑非洲的战神奥冈——论沃勒·索因卡诗歌创作的后殖民性[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4]伦纳德·S·克莱因.20世纪非洲文学[M].李永彩, 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5.[4]伦纳德·S·克莱因.20世纪非洲文学[M].李永彩, 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5.

非洲文化 第9篇

为了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 秉承“资源整合者”的使命, 海山国际始终奉行着“植根非洲, 服务非洲”的经营理念, 成为民营企业走向非洲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而海山国际开拓非洲市场的成就更是受到了京交会的瞩目——海山国际不仅受邀参与了首届京交会, 更在与会期间与安哥拉签订总投资额达3.5亿美金的中安国际物流商贸园区项目。从2006年到2013年, 短短7年间, 海山是如何从一个初闯非洲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成为非洲建设投资的强大支柱, 怎么与非洲结缘, 经历了什么样的困境, 又是如何通过京交会的平台拓宽了非洲开垦……带着这些问题, 记者走进了位于北京佳隆国际大厦的海山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公司副总裁吴新武先生为我们详细地解答了这些疑问, 回顾了海山国际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成果, 更畅谈了企业的未来规划。

受邀参与京交会, 共助企业国际化腾飞

作为敢于独闯非洲的中国企业, 海山国际在非洲市场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而这也成为了海山国际参加京交会的一个重要契机。而首届京交会前夕, 海山国际与安哥拉的中安国际物流商贸园区项目又正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做申报立项。种种机缘之下,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便邀请了海山国际参加首届京交会。海山国际作为中国企业投资境外的代表, 在京交会这一旨在推进中国服务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上, 有义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 为了宣传企业的全球化策略与文化, 更为了支持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 海山国际在首届京交会上正式签订了与安哥拉的中安国际物流商贸园区项目。

海山国际集团投资发展与法务副总裁吴新武

短短20年间, 海山国际由一家没有特殊背景、没有核心技术, 从四川南充走出来的小公司, 成长为一家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雄厚的资本实力的跨国投资与全球化经营集团, 在国内外拥有全资、参股子公司共十余家, 业务领域涉及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矿产资源投资、国际物流等。从2006年初开始进入非洲以来, 以安哥拉、加纳为基础, 向非洲的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拓展, 业务领域逐渐延伸到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几内亚等国……这些成就, 与海山“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企业精神和永不拒绝资源整合共享的经营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天时地利人和, 走近非洲开拓

2002年4月, 安哥拉结束长达27年的内战, 开始稳定的发展。而这时, 处于战后重建状态的安哥拉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人员。依托国家对非洲的强力支援政策, 借助企业对非洲的长期贸易经验, 同时参考对中非贸易的有效供需了解, 利用这些优势, 海山开始了在非洲的开拓发展, 并且以迅猛之势取得了巨大成就。

首先, 海山依托国家对非洲的支援政策——中国商务部对非洲的指导方针是要在非洲建立三到五个大型商贸园区, 而海山国际本身的强大资本以及在非洲的广泛资源优势, 使其具备了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条件。

其次, 海山利用企业在非洲的长期贸易所积累的经验, 在洞悉市场需求、交易形态的优势下, 率先领军非洲, 迅速地适应了当地的贸易环境。

而且, 海山对于中安贸易的供需关系理解十分透彻, 并且有效地运用到了实际中。安哥拉在战后重建的阶段, 中国的各项投入正好符合了安哥拉的需求。而从中国的角度看, 安哥拉的大量需求也吸纳了中国一部分的过剩产能。

在各种有利契机的共同作用下, 海山国际开始负责筹备中安商贸园区。园区第一期近50公顷, 投资3千万美金, 基本符合商务部对非洲商贸园区的要求。从2011年底开始筹备到京交会签约后, 第一期结束并投入运营, 已有100多家中资企业进入园区。二期三期建设期共5年, 总投资3.5亿美金。通过建立中安商贸园区, 海山国际为想在非洲进行贸易合作的中资企业提供了集散地——一个“一站式”服务的基地。海山国际利用与当地警察部门合作的有利条件, 为中资企业在财物安全、行政审批、物流配套、生活设施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很多中资企业愿意进入园区。在取得成果的同时, 海山国际也为中资企业提供了平台。

中安商贸城全景

除此之外, 海山国际还与安哥拉警署的一个下属安保公司合作, 建立了一个保安公司。这个保安公司不仅为整个园区提供保安服务, 同时也为安哥拉其他中资企业提供保安外包服务。

除了商业园区外, 海山国际在安哥拉还有大量的战后重建基础设施的工程合同, 每年合同金额保持在10亿美金左右。这使得海山国际成为了安哥拉战后重建强大的后援力量。另外, 海山国际在安哥拉也进行了房地产投资, 现在正在实施两个大型房地产项目, 各有100多万平米, 属于中高档的住宅区。房地产的二期投资需要五年, 总投资额达8亿美金。同时, 海山国际也在进一步考察物流和矿产等行业, 寻找更多机会。

商业园区的成功建设, 给海山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和启发。但是, 成功并非一步到位, 在这期间, 海山也遭遇了许多瓶颈。但是在克服艰难险阻的过程中, 海山也在成长和吸取经验, 在良性循环中发展壮大。

意识形态融合难, 挖掘文化契合点

在海山国际开拓非洲的过程中, 不时遇到这样的误区:有人认为把握了社会资本便将可以获得成长的必要条件;有人认为只要建立起了相关的经济模型可能就找到了通向巨额财富的通道;还有人认为只要抓到国际合同, 财富将会滚滚而来……然而种种片面的想法带来的几乎都是发展的瓶颈。双方来自于不同的国家, 思维方式、运作模式都有着很大差别, 这给合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非洲需要发展, 海山也需要发展, 虽然在这个意义上双方的文化诉求是高度一致的。然而, 当双方的意识文化不能融合的情况下, 各自会立即退回到自我保护的原始丛林规则上去讨价还价, 于是竞争不可避免。

因此, 海山意识到考虑到对方的文化与利益, 挖掘双方文化契合点才是合作的必要条件。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 文化和文化的融合才是灵魂性的东西。但凡不同的种族相互之间步入了文化融合阶段, 像其他的诸如社会资本、经济模型、巨额合同、操作方式等等也就自然成为了文化实现的方式。

比如说:就文化融合的落地形态而言, 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无论是在经济交往还是在企业管理方面都如此。要想真正的达成文化互通, 情感互通, 不仅要以诚恳的态度去对待非洲合作商, 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更要高度评价自己的竞争者, 寻求合作与共赢, 这才是文化融合的基本路径与准则。

秉承着海山国际鲜明的文化特质成功地与非洲建立起了友好的、相互信任的牢固关系。海山国际来到非洲, 快乐的非洲朋友对海山就是海纳百川。他们曾经毫不保留的接受过欧美的规则甚至“皮鞭”, 现在他们仍然宽怀大度的容纳了海山这个中国朋友, 容纳了海山国际。可以说, 海山国际的文化在高处与非洲相溶相吸, 因此, 海山在安哥拉积累了足量的社会资本, 同时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 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的放量也已经初见成效。

坚守哑铃战略, 共享海量资源

海山国际并不是一家以特殊背景和核心技术为支撑的企业, 但它敢于独闯非洲并取得巨大成果, 离不开它深刻理解且一直践行的“哑铃式”发展模式。

海山深知, 21世纪属于“全球整合世纪”, 拒绝资源整合共享的人或者企业都很可能被大时代抛弃。而且, 中国企业要有国际经济话语权, 要有议价权, 必须整合全球资源, 整合产业链, 彻底改变观念, 以中国资源应对全球问题, 以全球资源应对全球问题, 而不是以一个人、一个企业努力地“愚公移山”。

因此, 海山国际的企业文化“海纳百川, 山不拒土”, 也包含了海山国际的发展战略——“哑铃式”发展模式。所谓“哑铃式”战略发展模式, 指的是海山国际在中国与非洲之间建立一个平台, 一边利用在非洲积累的资源包括项目资源、社会资源、团队资源形成市场前端, 同时在国内寻找不同领域的制作伙伴。然后, 将市场和客户连接起来, 海山国际就是“哑铃”的柄, 两边的资源都可以吸收。

海山国际战略发展平台的前端是市场资源。海山国际依托其在非洲的品牌优势、社会资源和多年来积累的发展基础来获得和整合市场需求方面的资源。另一端则是合作伙伴平台。海山通过“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整合国内外各类企业和合作伙伴资源, 包括技术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金融机构、服务企业, 通过提供解决方案的方式整合这些企业的优势资源, 共同满足非洲项目建设的需要。

“哑铃式”战略发展模式给海山带来的不仅是与中国企业建立起的牢固“战略发展共同体”, 更使其在非洲获取了更有效的发展途径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 在“哑铃式”战略发展模式之下, 海山国际得以以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背景为基础, 通过资源整合成为新兴市场上最优秀的建设发展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京交会搭建桥梁, 助海山全球更强

海山国际已经在非洲开拓中取得一定成果, 借助京交会这座各国服务贸易企业的交流合作桥梁, 更是锦上添花。在京交会的上的顺利洽谈, 最终促成了海山国际与安哥拉C集团正式签订合约, 共同投资建设中安国际物流商贸园区。

除此之外, 通过京交会这一面向全球的服务贸易盛会, 海山还结识了许多国际合作伙伴。海山在“走出去”之前, 在国内已经成功运营了十多年, 涉及多个领域。在企业将重心转移到海外市场后, 海山需要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而京交会给海山提供了与更多国际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而海山在京交会上与安哥拉签订了中安国际物流商贸园区这一巨额项目之后, 对企业的未来规划也做了一些调整。

1.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 由于非洲基本使用三大语种:法语, 英语, 葡萄牙语, 海山国际在拓展初期, 在法语和葡语国家进展比较艰难, 主要就是因为语言障碍。后来, 海山国际建立了几个专业的翻译团队, 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 海山国际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定的语言培训, 使工作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目前, 海山国际仍需要更多语言与专业兼顾的多样性人才。

2.开拓非洲其他国家

除了安哥拉, 海山国际在加纳也有大型的合作项目, 海山希望这一项目能够在第二届京交会上进行签约。在加纳的第一期的矿产品加工保税园区达十平方公里, 园区周边地理环境很好, 地处加纳第二大港口, 有铁路、港口运输, 有最大的石油化工园区, 能源供应充足。除此之外, 园区周边200公里内有大量的铁、锰、铝矾土、黄金、宝石等各种矿产资源。工业园区整个投入数十亿美金, 政府投入一亿美金进行基础建设, 海山作为开发商, 代表政府负责招商。对于这一项目, 海山国际希望中资企业特别是北京企业参与, 共同进行矿产开发加工。最终, 项目落成后, 相信能够给许多企业带来海外发展的机会。

3.国内发展

海山国际将国内业务整合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为非洲业务服务的国际贸易公司专门搭建中非贸易平台, 第二板块则是劳务公司的输出, 第三是国内的房地产发展。海山国际原来在国内的房地产项目还没有完成, 仍在继续开发, 但海山国际已开始有意地控制发展规模, 包括金融、酒店行业等领域都开始控制发展。

另外, 海山国际在非专业领域内使用股权投资的方式, 以此扩展企业经营范围。

非洲文化 第10篇

尽管莱辛的命运与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政治运动密切相关, 其个人也是左翼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政治立场鲜明, 并且在其非洲题材的小说中大量融入了反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等政治主题, 但她独特的创作视点和细腻的情感拿捏还是为其赢得了众多赞誉。在其作品最早进入我国时附在译本上的评论就称赞它说“她的诚恳和乐观, 和她那种想把他的艺术为社会进步、国际的友谊和和平服务的愿望, 必然会使他获得广大读者的敬爱”。[1]而社会政治问题矛盾重重, 殖民问题、种族歧视又尤其敏感, 这就使得相关题材想要得到冷静理智的表达显得尤为困难, 但莱辛通过其丰富的情感内核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完美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全景式阐述。复杂尖锐的政治矛盾冲突既没有影响故事发展, 简朴的文风也没有妨碍作者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 全文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非洲大陆的殖民故事。

一、人性光辉的散落

小说打破了常规视角中对殖民问题、种族问题进行鲜血淋漓描写的惯例, 以新生命的诞生为故事开端, 奠定了一种平和愉悦的基调。因而法夸尔夫妇并所有黑奴因为新生命诞生而产生的喜悦也显得十分自然, 这种忽视种族隔阂的写法也因选择了生命这个神圣的命题而丝毫不显做作。主人公吉迪恩同新生儿泰迪嬉笑打闹的场景生动活泼, 展现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天然的善意, 而吉迪恩和小泰迪之间种族、地位上的巨大差异也被年龄的差距所掩盖, 作者在此处又是避开正面的冲突描写反倒是塑造了一种特殊的天伦之乐。尽管二人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对新生命的热爱和真实存在于吉迪恩心中的善良却真正让两人亲密无间, 也让这段感情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尤为珍贵和伟大。

莱辛在以女性独特视角对人性光辉进行描写的同时, 她并没有忘记和忽略真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由于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所带来的不平等。但莱辛并没有选择去描写那种残酷甚至血腥的场面, 而是在字里行间以对一些词汇的刻意运用来凸显这种矛盾。“满头毛茸茸的金发和碧蓝色的眼睛”, “下人们向法夸尔夫人道喜那劲头, 就好像她成就了什么伟业似的”, “吉迪恩从地上捡起几簇柔软的金发, 很恭敬地托在手里”[2]这样的描写与吉迪恩哄孩子玩耍的情节一起出现, 让读者在欣然感受人文关怀所带来的温暖的同时也时刻不忘殖民主义、种族歧视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不平等。

《魔法不卖》中其实也不乏冲突对抗的存在, 但莱辛都为他们裹上了各式各样的外衣以缓和这种冲突的存在。随着泰迪的长大, 外界环境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让他逐渐产生了高人一等的优越心态, 并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心态捉弄吉迪恩的小儿子。而吉迪恩对泰迪的责问和泰迪“他不过是个黑小子”的放肆回答让矛盾凸显, 但泰迪却不愿失去吉迪恩的感情, 拿橘子给吉迪恩但仍是不愿道歉。虽然最后吉迪恩勉强接下橘子, 并以一种接受命运安排的态度接受了现实, 将矛盾顺利化解。但作者的目的依然达到, 读者已经清晰的感受到存在于种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无处不在, 这种夹杂着政治的激烈冲突已经开始超越人性的光辉而邪恶的出现在所有人的生活中了。

贯穿于莱辛作品中的人性光辉是来自于她丰富的个人经历和女性视角的, 莱辛虽然是一个生活在殖民地的白人女子, 但她并没有像那些白人一样, 认为黑人是愚钝的、低贱的, 她认为“有必要让白人和黑人以礼相待, 宽容彼此的不同”[3]。这种超越阶级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莱辛的作品极富魅力。

二、宗教意识的巧妙运用

如果说, 《魔法不卖》中莱辛以超越阶级的人性光辉化解了吉迪恩和小泰迪之间的矛盾, 那吉迪恩与法夸尔夫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就是以宗教为桥梁才得以跨越的。在小说中, 吉迪恩每次同法夸尔夫人的交谈都会涉及到这种由于种族差异所带来的不平等, 但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宗教上的统一, 是主仆之间对于上帝的共同情感使彼此间关系更加紧密。

莱辛深受“苏菲主义”影响, 也一直对宗教哲学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苏菲主义哲学推崇直觉、冥想和非理性思维, 但并不是与现实社会相脱离, “苏菲主义也要求从自我放逐返回到现实中, 因为它既是依赖于现存的文化的, 同时它也不主张个体从社会脱离。而是处在社会中, 同时又能看清其中意义”[4]。虽然莱辛接受“苏菲主义”的影响主要是在60年代, 是在完成了《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的写作之后, 但在文本之中我们不难窥见莱辛与“苏菲主义”想接近的个体拯救思想, 以及苏菲教所提倡的以冥想、回忆等非理性思维方式进行自我精神超越的内容[5]。吉迪恩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和小泰迪在一起时, 发出来“一个成长为主人, 一个成长为仆人”的感慨, 这是黑人劳动人民对于殖民问题和种族歧视的一种追问, 一种再自然不过的思考和疑惑, 但吉迪恩面对摆在面前的问题没有选择再一次的追问和简单直接的抗争, 而是选择了以“上帝的意思”作为注解, 从而以一种命运式的解读给自己一个答案。这样超越现实和非理性的思维与“苏菲主义”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契合。

这种超越物质的宗教力量使小说不再会因为阶级特征鲜明的政治问题而显得直白外露。吉迪恩和法夸尔夫妇对宗教的笃信是他们能和平共处的直接原因, 是上帝的仁慈帮助他们暂时缓和了矛盾, 更是上帝的仁慈让吉迪恩帮泰迪医好了眼睛。这种对宗教的反复运用改善了小说中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 但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既然上帝的仁慈可以使吉迪恩医治好泰迪的眼睛并使他们和谐相处, 那为什么上帝仁慈地创造众生却只因肤色的差异就要黑人受到奴役和歧视。

三、对非洲大陆的自然崇拜

小说的高潮是吉迪恩帮泰迪医治眼睛而泰迪也确实真正复明, 但在随后而来的科学家希望一探究竟的时候, 吉迪恩选择了拒绝。这是黑人普通民众对殖民者的又一次反抗, 不同的是莱辛展现这种反抗的方式不是暴力冲突, 而是一种沉默而不配合的态度。

吉迪恩以神秘的草药治好了泰迪眼睛, 而这种生长在非洲大陆上的神奇生物成为了显示非洲人民智慧和这块土地神圣的标志。莱辛认为, “我觉得, 非洲赠予作家们———无论他们是黑人还是白人———最大的礼物, 就是这块大陆本身。它的存在对于某些人来说, 就像发过的烧热, 永远隐伏在血液里;或像一处旧伤, 天气一变便疼从骨起。这可不是一个适于访问的地方, 除非你下定了决心从此自我放逐, 远离那游移在记忆或思想的边缘、难以解释、庄严肃穆的沉默。非洲让你知道, 人不过是一种渺小的生物, 和其他生物一起, 居于这无垠的大地”[6]。这种情节的安排与莱辛所持的这种观点不无关系, 莱辛远离英国在非洲生活了数十年, 深刻地体会了非洲这片神奇的大陆, 从而养成了一种独特的双重文化视角。即莱辛作为在殖民地生活的宗主国成员, 既是内部的局外人, 又是外部的局内人, 尴尬的身份使其可以用一种文化立场去观望另一种文化得失。[7]同时莱辛对非洲大陆的自然崇拜也隐藏了一种关于人与宇宙自然关系问题的探讨。显然莱辛在《魔法不卖》中站在了非洲人民的立场上去评判所谓西方先进文化在这里的得失, 白人自居是科学的, 并认为非洲人是愚昧无知、倔强顽固的。并认为只有白人才可以担负普及科学, 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 他们希望吉迪恩可以说出非洲丛林里所蕴藏的奥秘, 可以为他们所利用并救治更多罹患这些疑难杂症的病人。这是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普遍观念, 但这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这种企图以一种文化去掩盖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固然可以理解但并不合理, 这种蕴含在思想深处的排他性造成了西方人的殖民倾向, 而吉迪恩突然的冷淡和沉默正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不自觉的保护和尊重。或许就像真正的力量和智慧都掩藏在那些粗俗蠢笨的神器巫具和茂密的非洲丛林里一样, 我们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也需要更加谦虚谨慎, 以一种“自我放逐”的心态主动接受而不是妄加曲解。

四、结语

莱辛的非洲题材小说虽然以深刻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主, 但由于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和个人经历, 其表达方式是温柔而残酷的, 在打动读者的同时也使读者清晰地意识到了客观问题的存在。

同时莱辛的非洲题材小说还包涵许多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虽然在《魔法不卖》中冲突双方并没有激烈暴力的斗争, 但莱辛非洲题材的小说仍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批评了殖民主义的罪恶并描述了被殖民者的奴役遭遇、本土文化信仰的迷茫和消褪肢解[8]并加以女性视角的独特思考。而莱辛在非洲题材中以殖民问题和种族歧视为主所展开的写作中, 也加入了自身对于个人内心世界和人与宇宙关系等问题的思考, 极大地丰富了作品内涵。总体而言, 莱辛非洲题材的小说创作是较为成功的。

参考文献

[1]维·弗拉第米洛娃, 著.解步武, 译.小说家多丽丝·莱辛[M].渴望.上海:新文艺出版社, 1956:2.

[2]多丽丝·莱辛, 著.陈星, 译.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非洲故事一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9.

[3]王佳.论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Ann Scott“The More Recent Writing Sufim, Mysticism and Politics, ”in Jenny Taylored, Notebooks, Memoirs, Achieves:Reading and Rereading Doirs Lessing, Boston:Routledge&Kegan Paul, 1982:184.

[5]卢婧.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多丽丝·莱辛研究评述[J].当代外国文学, 2008 (4) :75-81.

[6]多丽丝·莱辛, 著.陈星, 译.这原是老酋长的国度:非洲故事一集:序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以非洲的方式巡游非洲 第11篇

飞机降落在纳米比亚的首都温得和克。南非航空的广播里放起了音乐,这首曲我听出来了,是STING的《Englishman in Newyork》曲调改编了歌词。把忧伤的调调改成了嘻哈乐风,把Englishman in Newyork改成了African in Newyork。严肃的英国人立马变成玩世不恭的黑人,异乡街头的顾影自怜也变为呼朋唤友的巡游。伴着乐声,我踏出机舱走入南非洲的初夏,日光灼人,风有些干燥,本次旅行的起点是首都温得和克边的一所庄园Okapuka。

我把非洲的处女行献给了纳米比亚,因为机缘巧合之下得知有一条牛逼的自驾线路。从温得和克边的Okapuka一路向西,途经红沙地、白沙地、巨石地貌穿越沙漠,最后到达西海岸小城斯瓦科普蒙德(Swakopnmnd)。然后一天之内由高速公路南线返回首都,历时八天。非同寻常的八天,我们睁眼就是开车。想象一下,人们操纵着最智能化的铁甲,在非洲最野性、蛮荒、杳无人烟的大地上攀爬、狂奔、匍匐、颠沛。小心翼翼压着悬崖边的巨石通过,在长满黑色荆棘的沙地上辟路。对一个城市人来说,这种行为着实要花去大量的体力,并要与干涸的气候相处。好似一次理性的撒野,或是仰仗着盔甲护体的奔跑,以重温基因里原始的记忆。Okapuka野性庄园

Okapuka是位于首都边的一座庄园。受限于人口和风土,纳米比亚的城市化程度非常低。国家大部分土地是私人拥有的庄园。大的庄园堪比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生活在庄园里,有着完整的食物链。主人选择一小块区域居住,狮子大象都成了花园里的玩伴。只是这些玩伴脾性难以捉摸,大多数时候还是与人相敬如宾。

我们自驾训练营的第一站就在Okapuka庄园里。宝马的教练Claudiu在庄园迎接我们,这位罗马尼亚小伙子,经验丰富,略显严肃,之后几天就领教了他的厉害。副教练George是温得和克人,天然呆但冷幽默,曾几次把队员从危险中解救出来。欢迎酒会直接过渡到了课程内容,我已感觉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观光自驾游——让你舒舒服服走完浮光掠影。这是一次极致的驾驶体验。我们会经历数个危险和困难的点,这期间教练可不会为了哄你开心而轻易放过你,他会让你自己去体会每个困难的时刻,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尝试一失败一再尝试,直到顺利通过。并要把一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第一天的off road的训练就在庄园里。Claudiu开路,我们五部跟在后面。George的丰田卫士作为救援车跟在车队最后,大多数时候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存在,一遇到危险,他就像从天而降。

Off road初体验

Okapuka整个就是一《走出非洲》的外景地。金黄色的土地,枝干有力的树。干涸的地貌让树与树之间保持距离,每一棵都形成一个孤独道劲的背影。没有树林之类的遮碍之物,你以为大地一览无余,回头却看到一只狮子的脸。

我仿效非洲科考女队员的装束——大地色衬衫和大地色的西装短裤,开始第一段试驾。出发前Claudiu叮嘱我们要穿高帮的登山鞋,过膝的快干裤,长袖户外服。我全然没当回事情。过去多次,我的户外装备越专业,越用不上。但在非洲,这块原始的土地上,什么都可能发生。这里的灌木没有叶子,只有针状的树枝,锋利地占据着大地,不容侵犯。动物们凶狠的猎食,谨慎的逃生。傻且白的城市人如我,刚一走出宝马车,就被灌木利索划伤。提醒我,需要调整一种新的模式来适应这个野性的世界。

这一天的off road课程就是在灌木丛生的山地间辗转。教练选择了一个长坡让大家体验。坡地是松软的沙土质,附着力很弱,只有一半的车顺利通过,另外一半都会卡在半途。大多是因为初陷时猛打方向盘。即使最后还是需要George把我们拖出来,但这种攀爬的感觉无与伦比。关掉DTS自动系统攀附在灌木山地的野兽,喘着气寻找追踪的路线,这种HARD模式大概就是人最迷恋却不自知的狩猎本能。

动物世界

在Okapuka我们完成了两个难点的驾驶体验,都是灌木山丘。第二个坡大概在50度左右,并带有一个急转。最深的体会是所谓“车技”更多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当轮胎踩在山地沙土,顺利通过,你便找到了一种与非洲相处的方式,凶猛的灌木林仿佛转变成友好的姿态,任你驰骋和拥抱。当你以为征服了它时,它又会给你一个下马威。

第一天的练习,Claudiu非常谨慎,担心我们开出悬崖。没想到练车过程一切顺利,一位同伴却在步行爬坡时摔倒。他走下坡取车时因为重心不稳摔跤,这种情况搁在城市里没什么大碍,但非洲是野地,同伴摔倒后顺势滚了一下,那些足以扎破轮胎的石子把他伤得不浅。我们立刻送他前往市区医院,当天训练临时取消。这是个小插曲,却让人看到平静之后的险境。

每天的训练之余,庄园会安排我们坐车看动物。动物在庄园里是一种相对自然的生活状态。人类基本不干涉它们的生活,让其形成自身循环的食物链。所以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珍珠鸡——它们为食物链顶端的大型猎食动物提供能量来源。野生动物虽不怕人,但也极为谨慎,与我们在城市里看到的动物是截然不同的状态。城市里的动物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懒散无脑被饲养着度过一生,突来杀机莫名了断的农庄动物。另一种是永远以一颗孩子的心智依赖人类的宠物,邀宠代替了狩猎成为本能。非洲的动物,果断、小心、低调行事。在捕猎和偷生之间度过一生。我们在庄园里看到角马的尸体,长颈鹿的皮。看到远处盘旋的秃鹰,便知那里正迎接一场死亡的盛宴。

夜问动物生活秀

8天里,我们每1-2天会移动一个住宿点。第二天,我们开车到了第二个庄园Erindi。移动的路线通常都很短,教练会让你体验3;公路驾驶,基本中午就到目的地。在目的地用膳,小作休憩,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课程训练。训练地点也是在庄园周边的,保证随时回到基地补给。

去Erindi路上我们第一次开上了高速公路。纳米比亚的高速公路并不是全封闭的,且只有两车道。本地的交通规则是靠左行使,这让来自中国的我们好好适应了一番。公路上的车速普遍都很快,窄窄的两车道把迎面的大卡车飞速送过来,擦身而过,让人不由心惊胆战——这里的开车习惯太彪悍了。经过短短的高速我们进入红沙地。驾驶体验与草原上的沙石地差不多,控制力比公路略差。沙地平缓辽阔,车辆稀少,所以并没有太多难度。可能因为土质含铁量高,所以显得特别红。开着开着,红沙地又变成了白沙地,加上落日的到来,大地的颜色奇妙壮观。

Erindi比Okapuka大7倍,庄园里有大型食肉动物。进入庄园的腹地要经过无数道铁门,最后到达度假村。Erindi度假村依旧由一幢幢小别墅组成,生活区种上了许多绿植,在沙漠里显得生机勃勃。每个房间都正对着草原,坐在椅子上能看到角马、斑马、疣猪…--在门口徜徉吃草。Erindi的夜晚充满了魔幻色彩。客人们会聚集到一个半开放式的餐厅里用餐。餐厅正对着一滩自然水域。水域的周围打了灯光。夜幕降临,人们在餐厅里喝酒聊天时,看到夜间出行的动物,轮流走到河边喝水。7点是一群斑马,8点是一群角马,9点又是一大波长颈鹿。像是有人刻意安排一样,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是自然的选择。在争夺水源的过程中也许动物们早经历过战争,最后达成了这个妥协而安全的流程。两只鳄鱼分别在水池的两头对角线的地方晒月亮,入定老僧般一动不动,没有杀戮的场面,一切都那么和谐。

在灯光的照耀下,动物世界是一场井然有序的秀。据庄园的人说他们在水池边打上强光,不仅能让人看到夜晚动物的活动,也阻碍了动物的视线,使得站在水池对面的它们看不见餐厅里人类觥筹交错的场景。

灯光和水池架起了一个银幕,这是一场生活秀。

Aiaiba Swakopmun

Aiaiba庄园在海拔1000多米的Erongo Mountain山脉上,位于自然保护区里。我们的车队开入巨石地貌,在起伏的灌木丛里呈S形穿梭,感觉进入了“非洲之心”。这里的空气更干燥,白天气温更高,我们一路上补给水分,却不知如何挥发的。Aiaiba的女主人是一位德国妇人,餐厅依然是西欧的乡村情调,入菜的午餐已经变成了各种野味:斑马肉腌制的萨拉米,冷肉拼盘里还有剑羚和瞪羚做的腌肉——一个与世隔绝的非洲。

我们在Aiaiba完成了另外两组训练,傍晚时分把车开上了巨石山坡。在山顶看了落日,又在月光下享用了野地里的香槟晚宴。第二天沿着干涸的河床底部,一路开到了非洲的西海岸,在纳米比亚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漂亮的海滨小城Swakopmun下榻。

德国人的小城遗风,大片的火烈鸟海滩,鲸湾漂亮的海豚和鲨鱼都不是重点,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去海边的沙漠里撒一次野,这也是此行的高潮——自驾冲沙。开离市区不久,经过一片“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绝美景致,我们进入了沙漠的腹地。冲沙是一项高难度的、高危险的运动,除了Claudiu和George,车队还请了一位熟悉当地的向导Benny一同进沙漠。

冲沙的危险无处不在:可能遇到软地陷沙,可能撞到沙漠里尖石爆胎,可能下坡速度过快翻车。每一辆车都必须按照领队的既定路线和一定速度走,如果速度放慢或者线路偏离就可能陷沙。行进非常顺利,我驾了一程后突然George在对讲机里喊我快停车——原来是爆胎了。沙漠暗藏的尖石很多,爆胎是平常事。迅速换好轮胎后继续前行,果然3号车因为偏离了领队的驾驶轨道陷沙了。随之4号、5号也跟着放缓速度,结果一辆一辆全都陷沙。救援车缓缓开过来,把每个人拖出花了大约一个小时。

车队继续前行,开始通过小沙丘,慢慢爬上大沙丘。领队选的最后几座沙丘坡度在50-70度之间。驾驶者先是一鼓作气地冲至顶部,然后缓慢开下来。坡顶是个小悬崖,往下开时感觉前方没有路,刺激得心跳加速,下坡时四驱车几乎是垂直着匍匐于坡上。听着教练的口令,我们开得越慢越好,下坡过程中让轮胎把沙推到坡上,边开边使得坡度变得更为平缓,最后顺利通过!若没有教练的指令我绝没有勇气冲下这片悬崖。

从沙漠回到Swakopnmn海边小镇,一切恢复宁静。我们又花了一天时间沿着高速公路从海边开回首都。从靠着猴面包树充饥的时代开始,人类想象自己有一天能自由徜徉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美景,避开危险。如今我们终于得以机会,驾驶着大型机械车,武装成野兽,与鸵鸟一起奔跑,和长颈鹿擦肩而过,长久地注视白犀牛。重新以非洲的方式来巡游非洲。

指南

1、本次自驾行程经历了无数次的危险测试、线路改造优化。由极富驾驶经验的教练带队,和充分的后勤保障车全程随行。途经之处都离医疗救助点不远。线路虽是极致体验,但不建议个人自驾者按照线路莽撞出行,不熟悉当地,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并且危险是意想不到的,可能就因为找不到补给水源的点,而在沙漠里遇难。

2、纳米比亚路面经常会“漂浮”一层流沙,驾驶在这样的路面犹如冰面滑行,左右摇摆。进入沙地前要先减气压,保持车距,稳住方向盘,线性踩刹车。

3、沙漠汽车攀岩时,一定要听从教练指挥,不能自行其是。以S形切面行驶。下坡时注意刹车,控制车速,基本底盘推着流沙缓慢走,时速在10左右。

非洲水泥工业现状 第12篇

1 非洲地区的划分

从地理、历史角度来看, 人们习惯地将非洲分为5个地区, 即北非、东非、南非、西非和中非。北非主要有埃及等5个国家, 东非由苏丹、肯尼亚等12个国家组成, 南非有南非等12个国家, 西非有尼日利亚等16个国家, 中非有刚果等9个国家。

2 水泥工业概况

2.1 年人均水泥消费量

2008、2011、2014年非洲各地区水泥年人均消费量北非最高, 分别为538、563、553kg/人·年。中非最低, 分别为36、46、53kg/人·年。

2014年水泥总产量为1.834亿吨, 总消费量为1.946亿吨。年进口1 120万吨, 北非总产量为9 820万吨, 占总量的53.5%, 总消费量为9 850万吨, 占总量的50.6%。其他地区为8 520万吨, 占总量的46.5%。总消费量9 610万吨, 占总量的49.4%。

2.2 年水泥产能

2011年非洲水泥产能2.15亿吨, 2014年增至2.62亿吨。三年增加4 700万吨, 年平均增加1 570万吨。北非从2011年的1.197亿吨增至2014年的1.295亿吨。中非从2011年的370万吨增至2014年的450万吨。西非的产量从2011年的3940万吨增至2014年的5 760万吨。三年增加1 620万吨, 年平均增加540万吨, 增长率13.5%。东非年产量增加3 500万吨, 年增加率11.7%, 南非约3 540万吨, 年增加率9.3%。

2.3 年水泥消费、产能增长率

2011~2014年非洲年平均消费率增长4.4%, 产能增长6.8%。北非最低, 分别为2.1%和2.7%;西非最高, 分别为7.8%和13.5%;东非分别为6.2%和11.7%。

2.4 年水泥产能利用率

2011年水泥产能利用率为76%, 2014年为70%。北非分别为77%和76%, 其余地区分别为70%和70%。

3 主要水泥公司产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非洲文化】相关文章:

非洲的美食文化范文06-17

非洲国家08-15

非洲特色05-23

《走进非洲》案例09-07

非洲特色范文05-18

非洲风格范文05-18

非洲教育援助05-10

还原真实的非洲08-14

出国人员须知(非洲)05-16

非洲鼓活动感言05-16

上一篇: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下一篇:外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