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区范文

2024-07-29

温州城区范文(精选8篇)

温州城区 第1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鹿城正处于全面加快转型、推进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适时作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 提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夏宝龙书记在温州视察指导工作时, 也特别强调要把推进治水作为工作重点, 对温州治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也是落实“三提”要求, 推进鹿城赶超发展的必打之仗。实现赶超发展, 我们必须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 以农村为着力点推进城乡统筹, 扎扎实实地推进赶超发展。

1 从赶超发展的高度切实深化认识

首先必须切实深化认识, 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1) 实施“五水共治”, 产业转型是关键。鹿城的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低税收的企业低小散乱现象非常突出。化工、印染、造纸、合成革等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至今尚未全部完成, 像仰义辖区企业偷排工业废水造成河道污染, 媒体报道、领导批示、上级督办, 压力很大。服务业产值虽然占到71%强, 但现代服务业占比也还只有51%。服务业与工业在“低小散乱”方面具有高度相关性, 全区404家限上服务业增加值仅为329家限上工业的56.1%, 6131家小餐饮和2503家四小行业油烟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扔, 塘河不堪重负。农业面源污染还没有具体的载体和整治措施, 像“菲特”台风过后, 死猪抛弃河道一经媒体报道, 立即引起强烈反应。必须下大力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否则“五水共治”就成空话。

2) 实施“五水共治”, 基础设施是短板。水体污染表象在水里, 根子在岸上。由于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不匹配, 基础投入不足, 公共服务产品提供不够, 城建历史欠账问题非常突出, 像七都、双屿、仰义才刚刚启动截污纳管建设。由于污水和垃圾终端消纳能力建设滞后, 市区每天约有10万方污水直排塘河, 阳台洗衣水雨污分离设施建设一片空白, 主城区水系总磷指标浓度居高不下;约1000吨垃圾只能通过周边县市区消纳, 一到生产旺季就出现“垃圾围城”;西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非常滞后, 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覆盖率仅为58%, 而已建的村进厂处理率不到10%。

3) 实施“五水共治”, 群众期盼是方向。城市环境程度的改善与否, 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从一些检查反馈及问卷调查来看, 我区的环境建设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还相对偏低, 从根本上反映出我们的城区环境建设还有很多薄弱和不足, 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扭转局面。特别是像省生态办去年对全省90个县 (市、区) 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 我区位列全省倒数第八, 其中还因满意度得分不升反降,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申报省级生态区资格再次失之交臂。

2 坚持“五水共治”, 扎实推进系统治水

推进“五水共治“, 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1) 任务要更明确。治污水的重点就是清两河、三覆盖、两转型。清两河就是整治黑臭河、垃圾河;三覆盖就是力争两年实现城区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两转型就是工农业转型。防洪水的重点是强库、固堤、扩排三类工程建设;排涝水的重点是强库堤、疏通道、攻强排, 着力消除易淹易涝片区;保供水的重点是开源、引调、提升三类工程建设;抓节水的重点是技术改造、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2) 举措要更扎实。深入实施“六大工程”, 着重推进三项工作: (1) 着力打基础。全面推进温瑞塘河水系、丰门河水系、七都内河河网和戍浦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要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100%, 到明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100%、接管率50%以上; (2) 着力治污水。实行最严厉的环境执法, 全面推进行业污染、农业面源、江河两岸三大污染源治理, 到6月底前, 确保合成革等四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通过市级验收; (3) 着力提品质。坚持水中岸上一起治, 整治提升一起干, 加快沿河城中村改造和无违建河道创建, 推进龙舟基地、吴桥滨水公园等五大水乡文化项目改造提升, 完成滨江带状公园等3大沿河景观带建设, 主塘河初显美丽浙南水乡雏形。

3) 行动要更迅速。围绕工作目标, 把图纸画出来、资金算出来、时间排起来、责任明起来, 把作战图、明细表挂出来, 重点制定好三张表。 (1) 制定工作表。各街镇各部门都要列好今年治水工作计划表, 如工程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和具体责任人、发动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捐款治水安排、引导回归温商投入治水等工作, 都要排出明确的工作进度表, 做到心中有数、推进有序; (2) 制定项目表。要按照轻重缓解、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要求, 抓住一批紧缺性、关键性、带动性和社会最关注的治理项目, 确定一批立竿见影的项目, 迅速启动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 (3) 制定责任表。将治水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人, 做到每一项任务、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 有据可依、有人可找、有责可问。

4) 机制要更健全。突出三项机制建设: (1) 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一河一策”, 严格落实“一张水系图、一本任务书、一个时间表、一份报告书”河道管理制度, 实现辖区所有河道均要实行河长制全覆盖。每位河长对所负责的河道治理目标作出公开承诺, 公示河长姓名、基本情况、整治措施、治理时间、责任领导, 接受社会监督; (2) 实行最严厉的环境综合监管执法机制, 坚持哪个办法管用就用哪个办法, 哪条法律最严厉就用哪条, 对涉水污染行为治理做到“零容忍”; (3) 建立健全季度督考制度。建立全程督查考核机制, 把考核结果与领导政绩、部门业绩相挂钩, 加强考核考绩结果的运用, 以此倒逼推进“五水共治”。

3 坚持干在实处,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要形成合力抓攻坚。把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美丽水乡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牵头抓总责任,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 区人大、政协要强化一线意识, 追求一线作为。各街镇各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 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要整合资源抓攻坚。设立“五水共治”专项资金, 加强对各类项目资金的整合, 切实加大财政对治水的投入力度, 加大跑办力度, 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水, 对贡献突出的企业、个人和社会各界人士,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三要全民发动抓攻坚。把“五水共治”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潜下心来, 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发动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共同参加, 全面开展群众性卫生保洁和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掀起环境建设的热潮。大力弘扬人水和谐共处理念, 充分发挥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作用,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中来, 携手共创美丽鹿城。

借着“五水共治”这股春风, 以治水建设美丽环境, 以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以增收实现富民强民, 一定能推动全区城乡环境治理再上新台阶, 开创鹿城城乡一体化崭新局面。

摘要:鹿城山水相融、城水相依, 有着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良好生态本底, 自古就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多年来, 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 着力治水患、兴水利、保水源、美水景,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五水共治,城区,系统治水

参考文献

[1]杨志云, 陈利达, 余雪丰.慈溪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对策[J].浙江水利科技, 2004 (6) .

温州城区 第2篇

(2006——2010年)

第一章

前言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实施《鹿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年)》(以下简称“十五”妇女发展规划),不断强化妇女发展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使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健康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全面进步,我区妇女事业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妇女参政比例总体上升;妇女就业状况稳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男女受教育的比例基本平衡;妇女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妇女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妇女在参政、就业、教育以及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利等仍需进一步实现,如:妇女就业结构有待改善;妇女参政的部分指标亟需提升;妇女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等。因此,全面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谋求男女平等、力争男女和谐相处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适应时代要求;享有良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妇女权益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改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妇女事业得到持续发展,至2010年,使我区妇女发展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第三章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第一节 妇女与经济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妇女共享社会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

——广大妇女享有平等的社会资本、信贷、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配臵和有效服务的权利。

——农村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权和股份分红等权利。

2、保障妇女劳动权利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努力保障女大中专毕业生、失业妇女、农村妇女、残疾妇女的就业机会均等。

——进一步扩大妇女就业领域,城镇女性就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逐步提高农村妇女就业率。

——改善妇女就业结构,扩大妇女在新兴产业、行业的就业比例。

——提高妇女就业层次,使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有较大提高。

就业岗位,如规范化的物业管理、发展型的社会教育、人性化的咨询服务、社区化的养老服务等,不断为妇女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发挥妇女在服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服务、示范三大网络,以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为切入点,引导妇女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目标,探索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整村推进”试点工作;以帮助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妇女的素质培训,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企业转移。

4、鼓励妇女自主创业,设立妇女创业辅助基金,研究妇女创业规律,推行妇女创业有效模式,扶持女性创业示范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增加一批高素质的“巾帼创业带头人”、“女能手”、“女企业家”,宣传她们自主创业的典型事迹,推动社会关心和支持妇女创业,为妇女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等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在招录从业人员时,除特殊岗位外,不得设臵性别要求,要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工同酬、同地域、同工种、同类别从业人员中的男女工资结算标准相同。

6、加强对保护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增强女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督促企业建立

视等措施,帮助妇女特别是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11、为残疾妇女提供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妇女就业和再就业比例。

第二节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妇女参与党政管理的比例

——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要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党政工作部门中,55%以上的领导班子应配备女干部,并要有一定数量的正职女领导,35岁以下的女干部在同级干部的数量要逐步增加;

——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女干部,20%以上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各配备1名女干部,15%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要配备正职女干部;

2、加强女干部队伍和后备女干部队伍建设

——区直部门中层女干部比例2010年达到20%以上; ——区管后备干部中,女性比例不低于20%;

——在选派干部下派、上挂、交流时,女性应不少于20%; ——每年全区组织的各类党校学习、高层次专业培训中,女性比例不低于20%;

——每年发展的女党员至少应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35%以上。注重从农村、外来务工优秀女性中发展女党员、培养女干

3、建立完善女干部任用机制,继续推行公开考录、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竞争中打破性别限制。重视对年轻优秀女干部的培养,加大公开选拔女干部的力度,充分利用机构改革、换届等契机,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或定岗定位、破格提拔的方式,确保高、中层女干部比例逐年提高。

4、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妇联组织宣传和推荐女性人才的优势和职能,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妇女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渠道。

5、重视发挥妇女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女性比例。认真听取她们以及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对制定涉及妇女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6、提高女干部的政治文化业务素质,不断改善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女干部有大幅度增加。加强对女干部培训、教育和轮岗锻炼,在选派干部上挂、下派、轮岗、交流时,保证女性有一定的比例。定期举办女干部培训班,针对女干部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有目的地开展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女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

——三类残疾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其他阶段受教育率与正常女生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

——基本扫除青壮年妇女文盲。成人妇女识字率达到90%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的识字率达到99%以上。

——提高妇女接受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比例和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力争每年农村妇女接受各类培训逐年增加。

——提高妇女科技水平和应用能力,提高科技人员中女性的比例。

二、策略措施

1、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全区现代教育体系,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合理调整、配臵教育资源,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发展远程教育,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办学,保障妇女与男子共享信息和教育资源,使我区的人才发展战略真正体现男女平等的原则。

2、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巩固入学率,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党校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妇女学、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社会性别与发展等课程,在中学开设女性“四自”教育课程,增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6、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女童受教育权利,办好特殊教育学校,鼓励残疾女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积极创造条件举办15年制的特殊教育。积极为残疾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创造条件,提高其受教育程度,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7、发展妇女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机会。建立1所省三级重点职业中学,建成一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创建1所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适合妇女的专业,提高妇女成人教育的实效。

8、重视妇女的终身发展和学习需求,延伸学校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通过创办社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教育网络机构,为广大妇女创造和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扫盲,将扫除文盲与扶贫、技术培训和人口、卫生、法律教育相结合,促进妇女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参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9、组织妇女参加全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转移就业的培训,通过梯级培训,农函大、绿色证书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力争农村妇女的受训人数达到总受训人数的50%以上,逐年提高女农民技术员的比例。

10、加强外来流动妇女的思想文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的教育以及适宜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并将之纳入社区教育和管

——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控制性病传播,将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垂直传播。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内,因产科出血死亡的比例控制在25%以内(含外来流动人口)。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率达到85%以上,外来流动人口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率达到80%以上。

3、加快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妇幼卫生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的比重高于4%,每年增长速度不低于卫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

——区妇幼保健所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确保经费、设施、人才三到位。

——区妇幼保健机构的保健人员,按辖区管理人口15000:1配臵。

4、保障育龄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权利。

——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0%以上,技术服务随访率达到90%以上。

——已婚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率达到75%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6/万以内。

——严肃查处溺弃女婴及非法利用B超等,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后终止妊娠的违法行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范

对薄弱的状况,适应城区人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效果有总结有督查;以艾滋病防治、妇女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老年期保健、妇女心理、营养、遗传、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等知识为重点内容开展健康宣教,在教育中提高妇女保健和自我保护意识。

4、以落实《社会保障法》职工医疗保险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为基础,在农村和外来流动人口中大力推行政府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建立外来流动人口医疗救治基金,最低限度地为农村和外来妇女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尽最大可能维护妇女的健康权。

5、加大妇女病的普查力度,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特别要提高中老年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百万妇女健身活动”的实施,经常开展适合各层次妇女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素质。

6、提高妇幼卫生队伍特别是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素质,加强技术培训,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技术服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妇幼专业队伍。

7、深入开展人口国情、计生法规、婚育知识宣传教育,积

使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区达到95%以上,农村达到70%以上;开展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工作,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

12、将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纳入“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总体规划,在进城务工女性人员集中的乡镇、街道和企业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对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的范围,提高进城务工女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使进城务工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13、推行对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一证式”信息化管理和生殖健康“一站式”服务,确保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生殖保健服务,建立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行相关健康登记、报告制度。

14、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在社区、公园兴建和开辟健身场所;各乡镇要创造条件,积极为妇女健身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积极探索外来妇女社区卫生保健服务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组织外来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免费发放避孕工具,为贫困流动孕产妇实行免费服务,提高外来妇女的健康水平。

——健全“110”反家庭暴力联合救助机制,降低家庭暴力投诉率。

——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妇女权益保护机构作用。

——建一所区级妇女儿童救助中心。

二、策略措施

1、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者的主流意识,不断完善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措施,把依法保障妇女权益纳入建设“平安鹿城”以及依法治区的目标和任务。

2、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全区“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和依法治区规划之中,加大力度宣传保护妇女、儿童的有关法律、法规,扩大宣传面,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意识。

3、组建由妇女法律工作者组成的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志愿者队伍,建立维权志愿者接访日、维权论坛、维权信箱、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巡回讲座制度,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培训、司法援助等服务,提高妇女维权意识和能力。

4、加强与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的合作,有针对性选择典型案例,开展案例点评,引起全社会对侵犯妇女案件的关注,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意识。

5、健全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监督机制,加大对涉及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妇女权益的重点问

相互尊重、和谐的社会关系,充分发挥“110妇女儿童救助中心”、“妇女儿童伤情鉴定委托受理中心”的作用,及时处理家庭暴力事件,有效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开展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工作,在基层构筑全社会参与的家庭暴力干预机制,提高社区居民反对家庭暴力的公众意识,使社区居民自觉远离和抵制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建立区妇女儿童救助中心,为受到家庭暴力等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临时生存保护。

11、充分发挥基层妇女权益保护机构作用,建立社会、家庭纠纷大调解机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组织、基层调处中心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界整体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改变“妇女维权妇联做”的单一被动局面,为基层妇女维权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2、完善妇女权益保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我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重要情况和突出问题,分析研究相应对策措施,协调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重大或典型案件的查处以及协调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促进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

13、维护外来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工资拖欠、职业安全、同工同酬、社会保障等问题,减轻外来务工妇女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切实维护外来妇女的合法权益;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开展妇女维权流动站维权咨询、服务和宣传典型侵权案例等途径,提高外来务工妇女的权利意识,增强其依法维权能力。

3、保护和改善妇女发展的生态环境。

——增强妇女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及决策的程度;

——城区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臵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80%以上;

——区噪声达标区建成率达到70%以上;

——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二、策略措施

1、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各种偏见、歧视,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区委党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课程,成立鹿城区妇女宣讲团,下基层、进机关、到企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开展女性“四自”教育,引导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妇女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创建鹿城区妇女网,宣传维护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传播性别平等意识,展示妇女风采,激励妇女进步,促进妇女发展。

2、制作播出一批倡导性别平等,维护妇女权益,展示妇

等新情况新问题。每年确定1个重点,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妇女研究组织和社会各界研究人员的作用,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妇女进步和妇女事业发展。

7、加强对妇女用品质量的监管,不断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加强对市场流通领域、企业的管理和监督,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妇女生活用品,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打击各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女性用品消费知识教育,为妇女消费投诉提供方便。

8、全面改善城区环境,实施城市亮丽工程、城区整治管理工程和百巷万户惠民工程。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加大城郊结合部的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城中村的整治力度,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加快建设垃圾转运场,健全垃圾转运网络,解决垃圾转运问题,为妇女创造良好的自然和人居环境。

9、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加快推进农村饮用安全自来水的普及,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每年建设农村公厕20座,基本消除露天粪坑,减少环境中公害物对妇女的危害,大力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10、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区绿地覆盖率,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及生态村、生态镇创建活动。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固废综合7

三、实施“女性素质培训工程”。由区妇联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旨在推进妇女素质教育、推动我区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为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求通过五年的扎实工作,努力促使我区广大妇女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四、成立区巾帼服务基地。由区妇联负责成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就业指导、转岗培训、职业介绍,引导下岗失业妇女积极面对挑战和竞争并重新获得再就业机会。

五、实施“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由区总工会组织实施,以姐妹献爱心活动为切入点,变“输血”为“造血”,逐步由单纯的帮扶解困,转向为女职工提供各类援助和开展结对帮扶,使爱心助学、举办再就业培训班、进行职业介绍和信息咨询等活动成为“女职工爱心帮扶工程”的品牌,增强女职工对其组织的归属感。

六、实施“妇女健康工程”。由区卫生局组织实施,该项工程以“让女性更健康、更美丽、心情更舒畅 ”为宗旨,集健康宣传、咨询、检查、治疗、援助为一体,推行妇女病普查、平价接产、免费婚检、为老年妇女、残疾妇女送医送药等服务,帮助和引导妇女尤其是农村、社区贫困妇女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社区家政服务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妇女工作效率,传播男女平等性别意识,展示妇联自身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该网站是鹿城区各级妇联组织与全区妇女儿童的新型纽带,是促进鹿城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的网上家园。

第五章

组 织 领 导

一、区政府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和监测评估。

二、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将《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将《规划》的实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作为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如期完成。

三、政府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组织、人力、经费保障。要将实施《规划》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根据财政情况逐步增加重点、难点目标的专项经费。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经费按辖区户籍人口妇女人均1.00元标准由本级政府拨款。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全社会支持妇女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监测评估机构分设统计监测组和专家评估组。(1)统计监测组由区统计局牵头,其职责是:制定《规范》分性别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提出监测的重点领域和重点指标;建立鹿城区妇女数据库,定期报送监测信息;指导全区规划的统计监测工作。(2)专家评估组由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其职责是:制定检查评估方案;审评统计监测报告,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提交监测评估报告;指导全区开展评估检查工作。

三、区政府要建立实施妇女规划的监测评估机构和制度。为监测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认真开展《规划》实施的督查和监测评估工作。

3(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理念,以关爱儿童,促进儿童事业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为目标,在健康、教育、环境、法律保护4个领域,提出“十一五”儿童事业发展目标和策略、措施。通过对《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区儿童事业的全面、持续发展,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章

总 目 标

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障儿童生存、受保护、发展和参与权利,不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积极推进儿童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争取到2010年,使我区儿童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全市领先地位。

第三章

主要目标与策略措施

第一节 健 康 保 健

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以上;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于3%;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2%;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2%;外来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5%;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高于95%;

——居民家庭、中小学和幼儿园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教育。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4%,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6%以上;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在现有基础上有所下降,降低儿童的近视和斜弱视发病率;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防止未成年人吸毒; ——提供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

二、策略措施

7规范化接种制度,实施安全接种。对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地方采取环绕接种,构筑外来人员免疫屏障,保护易感人群。建立外来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公安、计生、卫生、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外来人口的管理力度。

7、广泛采用儿童疾病综合治理、婴幼儿科学喂养、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开展病残儿筛查,并进行专案管理,继续开展“爱婴行动”,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及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提高新生儿两病的筛查率,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对儿童疾病进行综合防治,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

8、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鹿城区育儿咨询热线,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社会氛围,提高群众科学育儿水平。

9、加强计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完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通过对病残儿家庭生育的全程监测,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0、进一步落实“关爱女孩”行动,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有效遏制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衡的势头,营造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环境。

11、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重点抓好以控烟为切入点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预防吸烟、吸

9——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的比例超过85%,初中和高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比例超过85%,并有一定数量的高中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或取得硕士学位;

——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立“校校通”工程,全区所有学校能通过教育城域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普及信息教育教学,中小学入网普及率达到100%,光纤和数字专线的接入率达到100%,全区生机比达到10:1;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区所有乡镇均建成为教育强乡镇,城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化发展。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区农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完善外来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提高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的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格局,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80%以上; ——建立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

1合理配臵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差距,通过设立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师德规范,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加快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培养和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构建老中青教师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5、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发展特色教育。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设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渠道,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德育工作,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

6、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加强贫困学生助学工作,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百千万”教育结对扶贫等活动,采取“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学校减免”等办法对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关心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办好特殊

3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区家庭教育培训中心和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指导家长运用科学方法教育子女,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扎实家庭教育的效果。同时,将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溶入幼儿教育、启蒙教育,实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10、加强体育、美育、科技、劳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办好少年体育特色学校,建立优秀体育苗子的人才库。重视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儿童科学教育,重视儿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传播,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防范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心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管理和帮教。

第三节 成 长 环 境

5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广泛开展全民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静”工程,加大对大气、水、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生态区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3、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服装、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巡查、回访、监督抽查。加强对儿童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4、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进行本地儿童广播剧的生产、播出,指导我区小学办好儿童网站,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等活动,通过举办少儿文艺比赛、文艺家讲座、夏令营等形式,对有潜力的少年儿童进行培养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鹿城区少儿文艺

7童工作机构,成立青年志愿服务队,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功能。

11、重视家居安全,重视社区、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积极开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教育和培训,共同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四节 法 律 保 护

贯彻落实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尊重儿童的权利和人格,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一、主要目标

1、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社区儿童维权保障和违法犯罪整治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控制并减少拐卖、虐待、强奸、猥亵、伤害等侵犯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的发生;

——杜绝使用童工。

2、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温州城区 第3篇

1.1 专业技术力量不匹配

目前,温州鹿城区熟悉政策、征收实务和项目前期工作流程的工作人员大量缺乏。随着城中村改造在鹿城区全面地铺开,前期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旧村范围内集体土地的报征、房屋面积与权属户籍方面的摸底调查、资地平衡的测算等工作,都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虽然市、区两级都派遣了大量的人员进驻街道,但是由于专业人员匹配不足,仍不能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城中村改造启动之后,未经登记产权建筑的认定工作是重中之重。目前,鹿城区的城中村改造主体或拆迁主体是属地街道,鹿城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区工务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政策研究制定指导、部门协调、相关事项审批的平台,而属地街道工作繁杂,欠缺专业从事征收安置的队伍。拆迁人员均属“半路出家”,自牵头负责人到办事员只能在“干中学,学中干”,给政策宣讲、依法行政等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快速推进。目前,部分前期丈量、评估等工作虽然可以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但是中介机构良莠不齐,业务水平远无法满足目前全面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需要。

1.2 改造资金缺乏

鹿城区3年内重点计划先启动改造的27个行政村,就有13 584户需进行改造,所需资金达619亿元,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因为城中村改造牵涉土地征收、房屋腾空拆迂、安置房建设等各项流程,流程长、环节多,所以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改造费用往往超过概算,资金缺口甚至比该估算更高。姑且不论资金缺口,鹿城区目前平均每年仅城中村改造续建项目的工程费用约30亿元,而征地、拆迁费用在概算中的占比往往相当于工程费用的30%~60%(征地、拆迁费用在此处的计算是按照可研或初设的设计标准计算,如果项目超期,该费用甚至会超过工程建设费用,此处暂以工程费用的45%计算),可以粗略估算出鹿城区每年仅城中村改造就需投入44亿元,而这还不包括对各街道从事相关城中村改造工作人员的供养费用。由于鹿城区在建城中村改造项目多为BT建设模式,目前项目资金暂时可以得到保障,但自2016年起BT项目将陆续竣工,鹿城区马上要面临项目回购的巨大资金压力,同时由于BT模式存在着弊端,国家已明令禁止不再继续实行,因此鹿城区还需为新启动的项目寻找资金来源。从目前项目资金来源来看,主要为政府垫资和银行贷款,因此可推进的项目严重受限,甚至造成了启动改造的项目越多,改造面铺开得越广,因缺乏资金而进度滞缓的项目就越多的恶性循环。

1.3 货币补偿方式接受度低

以前拆迁改造多以实物期房安置为主,而现在国家大力推行货币安置,补偿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有货币安置、就地期房安置和异地现房安置等。但由于村民受到固有的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明朗,以及货币补偿政策优惠力度的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在实际中选择货币补偿的拆迁户占比仅约1%。

1.4 个别‘钉子户”无理要求多,阻碍城中村改造进程

个别“钉子户”要求超越房屋拆迁相关规定的补偿要求,一拖就是多年,成为典型的拆迁“钉子户”,正因为个别“钉子户”一直未签订拆迁协议,致使安置房长期未能开工,影响了全体拆迁户的利益。为此,必须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司法强拆。城镇化必然有拆迁,有拆迁必然有补偿,有补偿必然有过高要求的人,于是就有了“钉子户”,有“钉子户”也就必然要依法强拆。这是城市发展绕不过去的坎,这就是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和难点。某种程度上讲,“钉子户”决定着村民的命运。

2 温州鹿城区城中村改造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鹿城区选优配强精干力量到征迁一线,以“百狮下山”之势全面展开城中村改造攻坚。2016年3月鹿城区启动新一轮“百狮攻坚”计划,在抽调原有区直部门精干力量的基础上,又择优选派素质过硬、能力全面、有发展潜力的40名骨干力量,充实到征迁队伍。他们将连同市级下派鹿城的干部,混编成组充实到属地街道的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一线,对13个改造项目逐个制定应对方案,重点对新老政策交替、人户分离等“疑难杂症”进行一一破解,确保完成全年任务量。鹿城区在城中村改造上势如破竹的进度,得益于“市、区、街镇、村”的四级联动,得益于“狮子型”干部的一线合力攻坚、街镇专业力量的全力支持,以及村“两委”干部的带头示范。“鹿城经验”的关键在于通过直接签订拆迁安置补偿正式协议,重拾了拆迁户安置信心;同时,对于拟启动改造项目,坚决要求全村改造意愿率、入户调查率、认定公示率、评估入户率、方案接受率、正式协议签约率、房屋腾空率等“七个率”均达95%以上。正是这种“不签临时协议、不求急功近利、不留后遗症”的思路,破除了以往临时协议带来的“安置矛盾积压、工程工期延长、政府耗资加大”的弊端,推进了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开展。

3 鹿城区深化城中村改造的几点措施

3.1 提升拆迁力量

一方面,加大对现有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轮岗、进修等方式,拓宽征迁工作思路,提升业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导整顿社会力量介入城中村拆迁工作,探索尝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分块外包等途径,强化现有工作力量。多维度强化部门联动。参照“联合竣工验收”模式,研究并试行建设工程“联合前期审批”新模式,对项目立项、初步设计、规划条件和土地使用等采用一次性多部门联合审批;将城中村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联合公安、城管与执法、环保、市场监管、安监、消防、卫生、供电等多部门,重点对城中村内的无证无照经营、违法建筑、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非法供用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等进行专项打击和隐患消除。

3.2 盘活社会资本,拓宽资金渠道

探索并试行市场化安置办法,可大幅拓宽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渠道、缩短征收工作时间、减少过渡费用支出,既减轻了政府征收成本和安置压力,又盘活了温州高企的存量房源,实现了政府、拆迁户、地产业多赢局面。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为确保城中村改造资金平衡、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增加项目收益渠道,探索地下车库、多余商住房源等项目存量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3.3 重视群众利益,优化规划并探索鼓励货币安置的模式

经验表明,城中村改造不但要建设更加现代化的居民住宅,还要配备完善的商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大大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让村民快速地与“市民”生活接轨。同时,城中村改造让农村变为城市,改变其现有与城市发展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此外,城中村改造使集中规划更方便,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省了用地,有利于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老百姓哪个不想住上周边环境又好又干净舒适的房子,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老百姓就盼着政府早点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然就比较难。在城中村改造中,应探索优先启动村民回迁安置房建设,优先启动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启动学校等社会公益项目建设。应规划新建优质小学、幼儿园,让学生就读新校。新建垃圾中转站、公厕、菜场、社区工作用房和公益用房、医院和医疗卫生用房、派出所、警务用房等一批公益性设施。通过公益性设施建设及商业配套这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进一步改善城中村改造区域群众的居住环境。

3.4 依法强拆,不耽误城中村改造进程

不是所有的强拆都是坏事,有时候负责任的工作就要敢于得罪不说理的人。依法强拆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绝大多数人是拥护赞成的,要敢于扫清不合理的“钉子户”障碍。强拆其实不是无偿的强拆,是在按照拆迁法律法规充分补偿后,对继续无理要求的挡着大家道路的“钉子户”的强拆。不扫除障碍,城中村改造工作就半途而废。不负责任,不强拆,大批百姓就要跟着遭殃。对于一些未拆迁户提出过分的补偿要求,只有诉诸司法力量来保障大部分已拆迁居民的整体利益,让安置房工程以顺利展开,不耽误城中村改造进程。

总之,温州鹿城区在不断探索并加大城中村整体改造力度,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半城市化”问题,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并推进温州城市化进程。

摘要:过去一二十年,城中村改造很少是整村、整片推进,导致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形成温州特有的“半城市化”现象。当前,温州正在实施市区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计划在3年内完成80个行政村的签约,5年内完成旧房拆除并开工建设安置房项目,以推进温州城市化新进程,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为此,文章就温州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成功经验与做法及深化改造的措施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城市化,中心城区首位度

参考文献

[1]刘念.城中村改造中各利益主体利益取向及博奔分析[J].赤子(中旬),2014(2).

[2]伍广明.城中村改造的“鹿城经验”[J].温州日报,2016-01—12(1).

[3]马殉.国内外城中村改造模式优化探究[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 5(6).

[4]郭倚铭.城中村改造经验探讨——基于对城中村改造有关问题的思考[J].商,2014(18).

温州市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健康素养,居民,调查

健康素养是评价公众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 是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 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健康决策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是依靠群众促进健康的最具普遍性、最具成本效益原则的疾病预防措施。为了解温州市鹿城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现况, 以便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与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温州市鹿城区城区15~69岁的常住人口440人。常住人口定义为在鹿城区居住生活6个月以上者。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先在鹿城区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莲池街道与五马街道为现场调查点, 后在两个调查点中通过简单随机法抽取2个社区, 最后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00户家庭, 对家庭中符合调查要求的全部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询问式调查。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参照《浙江省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1]。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 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 (18题) ,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3题) 及基本技能 (5题) 。针对主要健康问题, 将健康素养归为五类, 具体为: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入户, 采用现场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 当场收回。

1.2.3 判断标准[2]

(1) 单选题, 选择正确答案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多道单选题, 所有单选题均回答正确, 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多选题, 所有选项正确回答率≥60%, 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 (2) 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以此类推, 判定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与基本技能等三维度素养具备情况;同样的方法, 也用以计算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慢性病预防及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素养。

1.2.4 质量控制

为确保调查的统一性,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调查完成后, 调查人员现场检查问卷是否存在漏项、逻辑错误、书写错误等, 一经发现及时纠正;质控人员负责调查现场的督导及调查问卷的核查。

1.3 统计分析

所有问卷现场调查核实无误后, 采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双机录入,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与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0份, 收回有效问卷440份, 有效回收率100%, 其中调查男性209人 (47.5%) , 女性231人 (52.5%) , 已婚379人 (86.14%) , 未婚44人 (10%) ;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及65~6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分别为9.77%、26.14%、21.13%、17.95%、17.5%及7.5%, 平均年龄41.88±14.58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2人 (16.36%) , 初中学历155人 (35.23%) , 高中或中专126人 (28.64%) , 大专及以上学历87人 (19.77%) ;家庭月收入以1 000~1 999元、2 000~4 999元及5 000元以上为主, 分别占23.41%、34.77%及23.64%。

2.2 鹿城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情况

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7.05%, 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的占26.14%, 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占34.77%, 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仅占8.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3.01, P<0.01) 。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 (χ2=11.98, P<0.05) , 35~44岁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最高, 65~69岁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最低;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较高的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也高于非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女性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稍高于男性, 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调查还表明, 文化程度是影响三维度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之一,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57, 14.207和26.377, P<0.01) ;家庭月收入也是影响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及基本技能形成的因素,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01和14.96, P<0.01) , 见表1。

2.3 鹿城区居民具备五类健康素养情况

鹿城区居民具备五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分别为:科学健康观素养比例为44.32%、传染病预防素养为32.05%、慢性病预防素养为17.27%、安全与急救素养为50.91%, 基本医疗素养为48.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27, P<0.01) 。

除慢性病预防素养外, 文化程度是影响科学健康观 (χ2=31.12, P<0.01) , 传染病预防 (χ2=28.64, P<0.01) , 安全与急救 (χ2=24.32, P<0.01) 及基本医疗素养 (χ2=44.70, P<0.01) 等素养的重要因素, 该四类素养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则呈上升趋势;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比非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科学健康观, 传染病预防及基本医疗等三类素养上要高,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4, 6.90和11.32, P<0.01) ;除科学健康观素养外, 家庭月收入对传染病预防 (χ2=21.52, P<0.05) , 安全与急救 (χ2=12.32, P<0.01) , 基本医疗素养 (χ2=16.04, P<0.01) , 慢性病预防 (χ2=16.38, P<0.01) 等素养的具备均有影响, 家庭收入较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越高, 见表2。

注:组内比较, 经χ2检验, *P<0.05, **P<0.01。

2.4 居民掌握程度较低的题目 (知晓率或持有率)

在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方面, 居民对于“正确的健康概念” (20.70%) , “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 (28.40%) , “被动吸烟引发的疾病” (35.00%) , “癌症报警信号” (50.20%) 等认知程度较差;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 居民对于“婴幼儿喂养方法” (20.50%) , “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 (26.80%) , “食盐的日摄入量” (51.40%) , “煤气中毒的正确处理方法” (53.60%) 等知晓水平较低;在基本技能方面, 居民对“OTC标识含义” (28.90%) , 及“认识易燃、高压等标识” (37.50%) 的掌握情况较差, 见表3。

3 讨论

鹿城区是浙南沿海城市温州的主城区, 是温州市委、市府的所在地, 是温州经济文化政治的核心区域。近年来, 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该辖区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 防病意识在不断提高, 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人正在逐步增多, 另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公民健康素养重视程度, 加大了各方投入与支持, 使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有了一些提高[9]。调查显示, 鹿城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7.05%, 虽高于浙江省水平 (8.4%) [5]和全国水平 (6.5%) [2], 但掌握程度仍较低, 存有明显不足, 特别是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居民仅占8.41%, 低于浙江省水平 (9.25%) [5]。提示政府与有关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健康促进与教育, 强化社区行为干预, 利用各种渠道与方法广泛普及公民健康素养, 积极提升市民健康素质。

注:组内比较, 经χ2检验, *P<0.05, **P<0.01.

调查显示, 随着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升高,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则呈上升趋势, 说明文化教育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有直接影响, 这与国内有关调查相同[7]。应将公民健康素养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 这是直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手段;另外, 健康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开展对应的健康素养普及活动, 特别是对低文化水平与低收入人群, 更要加大健康素养干预力度。

从性别分布来看, 虽然男性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素养水平略高于女性, 但在最终形成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上, 女性要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女性比较关注生活细节, 看重自身与家人的健康, 生活相对更有规律等方面因素有关。另外, 从职业因素来看, 由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相对文化程度较高, 一般具有医学背景, 其岗位性质又能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疾病与健康, 所以除慢性病预防及安全急救素养外, 他们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非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当前情况下,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仅应是健康素养的实践者与受益者, 更应是健康素养的倡导者与传播者, 要不断发挥他们在提高全人群健康素养的积极作用。

调查表明, 在不同特征的居民中, 具备基本技能素养比例最高, 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次之,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最低的特点普遍存在。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相一致[6]。这现象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居民的健康行为急待进一步树立, 另一方面也表明从获得健康知识到建立健康信念, 最终形成健康行为, 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慢长的过程, 影响这一转化的因素颇多。应采用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策略, 争取各方支持, 充分发动群众, 因地、因事制宜, 因人、因材施教[4], 运用灵活多变的健康教育手段, 长期而系统地普及公民健康素养, 才能最终有效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调查发现, 从五类健康问题素养来看, 慢性病预防素养比例最低 (仅为17.27%) , 而且与预防慢性病密切关联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不足 (仅为8.41%) , 再加上在“被动吸烟引发的疾病”、“癌症报警信号”、“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及“食盐的日摄入量”等知识层面的认知较低, 显示慢性病预防是当前鹿城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应成为今后公民健康素养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慢性病预防的投入与支持, 加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 进一步增强居民预防慢性病的意识提高各项防病技能, 全力提高目标人群慢性病预防素养。

综上所述, 本次调查掌握了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基本状况, 也发现了工作中的薄弱点, 下阶段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干预策略及方法,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 部门合作, 社会动员, 全民参与”的健康素养促进机制[5], 以广泛传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为前提, 以推广健康基本技能为基础, 以树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作为目的, 结合不同目标人群的特征, 有所侧重地开展各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进而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试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2-137.

[2]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 2009.

[3]王萍, 毛群安, 陶茂萱, 等.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4) :243-246.

[4]陆江, 林琳.社区健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5.

[4]徐水洋, 王磊, 杨清, 等.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5) :5-11.

[6]朱敏贞, 林德南, 庄润森, 等.2009年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 27 (3) :212-213.

[7]陈世兰, 常磊, 曹荣祥, 等.2010年扬州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1, 13 (4) :1-3.

[8]廖寅斌, 江汀, 许斌, 等.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27 (6) :445-447.

温州城区糖尿病患病率及KAP调查 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城区鹿城、龙湾、瓯海3个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采用集中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问卷内容有一般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以及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膳食及精神因素等糖尿病危险因素等。血压测量采用诊所偶测法。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糖受损进行糖耐量检查。

1.3 相关指标定义

1.3.1 糖尿病

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判断标准:静脉空腹血糖(FBG)≥7.0 mmol/L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6.1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h血糖≥ 11.1mmol/L;或既往糖尿病史者。

1.3.2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知晓率指可被诊断糖尿病的调查对象中在本次调查测量血糖之前即知道自己患糖尿病者所占比例;治疗率是指可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对象中服用降糖药物者所占比例;控制率是指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调查对象中,目前通过药物治疗血糖达标所占的比例。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双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以率、构成比为主要统计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共调查4 028名35岁以上常住居民,其中,男性为1 764人,占43.79%;女性2 264人,占56.21%,年龄构成见表1。检出糖尿病478例,患病率为11.87%;其中男女各为211例和267例,男女糖尿病患病率为11.96%和11.7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

2.2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既往诊断、新发现糖尿病各为272例、206例;糖尿病知晓率为56.90%(男女各为53.55%、59.55%)。糖尿病控制71人,其中男女各为25人和46人;糖尿病控制率为14.85%,男女各为11.85%和17.23%。糖尿病药物治疗者240人,男女各为98人、142人;服药率为50.21%(男女为46.45%、53.18%)。药物治疗者血糖控制率为39.17%,男女各为39.80%、38.73%。

2.3 糖尿病流行特征

2.3.1 年龄分布

表2显示,35岁~、45岁~、55岁~、65岁~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4.78%、7.70%、15.35%、21.51%,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趋势χ2=159.418,P<0.01)。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5岁~、45岁~、55岁~、65岁~组糖尿病患病率各为6.86%、8.53%、11.68%、20.63%;女性则为3.47%、7.08%、18.51%、22.34%。各年龄组男女糖尿病患病率趋势χ2显示,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除55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

2.3.2 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的糖尿病分布

糖尿病患病率以离退休最高为18.53%,其次为家务13.14%,各职业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8,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不同(χ2=32.26,P<0.01)。不同婚姻状况糖尿病患病率以丧偶最高为22.69%,离异最低为6.98%,见表3。

2.4 糖尿病患病与体重指数、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关系

糖尿病的患病与体重指数有关,体重指数(BMI)<18.5、18.5~、24~、28~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8.72%、8.49%、14.45%、23.48%,采用体重指数糖尿病患病率趋势χ2检验,糖尿病患病率随着体重指数增加而增多。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比正常人群增高,见表4。

2.5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后退法 (引入变量检验水准a=0.05和剔除变量检验水准a=0.1) 筛选变量。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与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有关,见表5。

2.6 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态度(KAP) 见表6-8。

2.6.1 糖尿病疾病认识

认为糖尿病可以治愈、治与不治一样、可以良好控制、不知道的分别为13.63%、3.30%、47.96%、35.1%。对糖尿病是否治愈问题认识正确率为47.96%,男女性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2,P>0.05)。

对于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糖尿病的、只有胖人才担心得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是多因素、没有不适症状不必坚持用药4个问题回答正确的分别为45.51%、44.96%、43.10%、47.32%,其中男性为48.58%、46.94%、45.52%、48.92%,女性为43.11%、43.42%、41.21%、46.07%。

2.6.2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认识

对高盐饮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是否引起糖尿病回答正确的为9.36%、33.52%、7.13%、40.14%。

3 讨论

温州处于从贫穷向富裕转型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正是糖尿病发病率上升较快的时期[3] 。温州城区35岁以上居民患糖尿病率高于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2.6%)[3],可能与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体力劳动负荷下降等因素有关,但低于无锡市的14.3%[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与高年龄和高血压等有关,年龄作为一种独立性因素且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这可能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糖利用率降低,脂肪沉积,胰岛β细胞受体亲和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横断面研究不能区分高血压究竟是糖尿病的病因还是结果,但国内外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多种机体代谢异常有关,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

调查显示温州市城区居民对糖尿病的疾病认识度不够,对高盐饮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是否引起糖尿病回答正确的为9.36%、33.52%、7.13%、40.14%。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帮助社区居民培养良好的防病意识。

温州城区3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较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偏向于高脂、高糖的食物,体力活动较少,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正在加大[5]。针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必须及早采取措施,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彩霞.慢性肾脏病发病情况的研究现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2):133-135.

[2]刘尊永.控制糖尿病上升趋势刻不容缓[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l999,33(4):198.

[3]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4]孙纳,诸芸.无锡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1(9):50-53.

温州城区 第6篇

为了充分体现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鹿城房管分局通过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 最终制订了一套科学、合理、透明的实物配租制度。遵循“32123”原则, 即“三榜公示、二次摸文、一步定位、两个说了算、三个一样”:“三榜公示”指社区街道资格公示, 房管所受理情况公示和房管分局审核公示;“二次摸文” (“摸文”即抽签) 指资格摸文和定位摸文;“一步定位”指直接摸文确定廉租住房具体地址房号;“两个说了算”指能不能获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资格廉租家庭自己说了算、获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好坏廉租家庭自己说了算;“三个一样”指生人熟人一样、打招呼没打招呼一样、会吵会闹老实安静一样。2008年鹿城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总数达到200户, 总建筑面积11510.4平方米。

二、把握时机, 收购房源

为解决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房源问题, 市政府批准同意房管部门向社会公开收购小套型二手房作为廉租房源。为了确保二手房收购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分局一方面把握正确收购时间, 避开了上半年房价高位运行期, 为财政节省购房资金约500万元;另一方面, 建立了收购制度, 明确了收购条件、收购要求、收购标准、收购程序等:规定9000元以下给收购人员和评估人员现场勘查, 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 由房管所购房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9000元以上, 经收购人员和评估人员现场勘查后, 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上报分局, 由分局定期召集市局相关业务处室领导和分局购房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截至去年12月底已经超额完成了60套二手房收购指标, 实际收购80套, 投入购房资金约4400多万元。

三、廉洁高效, 简易装修

温州城区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鹿城区统计部门数据。

1.2肺结核诊断、分类报告标准

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008),中的诊断标准与分类报告标准执行。

1.3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到的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核对整理,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 19.0软件对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构成比描述病例分布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情况

鹿城区2010—2014年共登记报告肺结核患者3 86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9.51/10万。不同年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范围在56.68/10万~62.35/10万之间,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基本平稳,总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 P= 0.192)。5年间报告因肺结核死亡患者8例,年均病死率为0.21%,见表1。

2.2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

全区2010-2014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1 001例, 涂阳率为25.89%,涂阳患者年平均登记率为15.40/10万。 其中新涂阳907例,占涂阳患者的90.61%,新涂阳患者年平均登记率为13.96/10万。涂阳、新涂阳患者登记率除2011年较低外,年度涂阳和新涂阳患者登记率基本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年度涂阳、新涂阳患者总体登记率间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χ2分别为29.522、 14.626, P值分别为0.000、 0.006)。 复发涂阳 患者94例 , 占涂阳患 者的9.39%,复发涂阳患者登记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0.86/10万上升至2014年3.43/10万,各年度复发涂阳患者总 体登记率 间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χ2=59.143, P= 0.000),见表2。

2.3时间分布

全区2010-2014年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2月份发病数较少,分别占全部病例总数的5.90%、5.40%,自3月份开始病人数增加明显,此后虽有波动,但直至11月份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尤以4~6月份报告发病数较多,占全部病例总数的29.07%。

2.4地区分布

每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与辖区人口呈正相关,城郊结合部报告的病例较多,其中发病数占前3位的是双屿街道1 177例,占总病例数的30.44%;黄龙街道394例,占10.19%;仰义乡325例,占8.40%。而地域小、 人口数量少的乡镇报告病例数较少,发病数占后3位的是双潮乡22例,占0.57%;七都镇17例,占0.44%;岙底乡8例,占0.21%。

2.5人群分布情况

2.5.1性别分布:3 867例病例中,男女报告发病性别比为1.69∶1,男性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62.89%,其报告发病率为71.53/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46.32/ 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是女性的1.54倍,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82,P=0.000),见表1。

2.5.2年龄分布:5岁以下年龄组未发现病例报告,其余年龄组人群报告发病多为1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其中25~34岁组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0.51%,其次为15~24岁组和35~44岁组,分别占25.50%和20.27%,0~14岁组最少, 共报告9例,占0.23%。15~54组共报告3 389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8.21%。男女登记病例数高峰均在15~44岁年龄组,分别为1 839例、1 111例,分别占男女病例总数的76.37%、77.42%,见表3。

2.5.3职业分布:3 867例肺结核病例中,以工人最多,为1189例,占总报告病例的30.75%,其次为民工(1 098例, 占28.39%)、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239例,占6.18%)、 农民(222例,占5.74%)和学生(140例,占3.62%),见表4。

3讨论

发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及时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并给予彻底、规范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2]。通过对鹿城区2010-2014年结核病疫情分析显示,5年来肺结核病发病率为59.51/10万,远低于全国抽样调查平均水平[3], 各年度报告发病率总体趋于平稳,但涂阳、新涂阳和复发涂阳患者登记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1)2005年以来更加完善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网报工作,规范了结核病患者报告和加强了医疗机构的转诊追踪,各级结防机构加大了患者发现的工作力度,完善了登记工作,减少了漏报,新涂阳患者的发现率稳步上升。(2)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的快速扩展,促进了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报告工作。(3)自2005年后,我国对涂阴肺结核患者也实施免费检查治疗的政策,使得登记治疗的涂阴患者明显增加[4]。(4)随着人们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率、医院就诊率明显增强,从而筛检出更多的患者。(5)流动人口的涌入,在工作、生活环境的压力下,流动人口成为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并在发病后多因经济压力拖延病情,继续工作和活动,对本地疫情构成较大影响。(6)加强了实验室人员能力建设,使得结核病患者涂阳发现率不断增加。由于该病经呼吸道传播为主,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开放性传染源,周围群体成为高危易感者,群众的生活水平、营养卫生状况和卫生习惯等直接影响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另外,该病病程长,难治愈,反复感染发病、耐药等也是局部地区发病增多的重要因素。

从时间分布看,自3月份开始病人发病增加明显,以4~6月份报告发病数较多,与谢卫卫报道一致[5],这期间正值春节过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企业打工,由于工作强度较高,加上防病意识淡薄,经济状况较差,有病未及时就诊,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也可能与冬末春初气温回升,细菌、病毒进入高繁殖期,此时随地吐痰易造成结核病的相互传染,说明冬末春初是结核病的高发季节[6],这也符合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基本特征。

分析登记肺结核病人的性别特点,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国内外众多文献也有类似报道[5,6,7],可能与男性承受的体力劳动较多,精神压力和家庭生活负担较重,男性吸烟较多以及男性活动范围较女性广,接触病原体机会较多等综合因素有关,说明结核病对男性威胁更大。在地区分布上,城郊结合部报告病例较多,地域小、人口数量少的乡镇报告病例数较少。从年龄特征分析,15岁以下人群发病数较少,可能与卡介苗普及接种、参加社会活动少等因素有关。从职业和年龄分布看,工人和民工最多,占总报告病例的59.14%,15~54岁年龄组报告病人占88.21%。 肺结核患者中学生人群占职业分布的第5位,由于学生和工人属于公共场所高聚集性群体,且场所一般较为密闭,一旦有人发病不能即时通风换气,极易造成结核病疫情的传播甚至暴发,提示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儿童青少年保护,尤其在住校学生中开展结防工作极为重要。由于鹿城区民营企业较多,城郊结合部是人口聚集地,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这些人群是主要社会劳动力,社会交往频繁,活动性大,感染机会较多;也可能与其居住的卫生条件、生活水平、营养卫生状况以及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及卫生防病意识等因素有关,作为传染源对社会危害较大。 因此,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温州城区 第8篇

关键词: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审计,监督

近年来, 鹿城区推进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村务公开等为重点的“阳光工程”, 切实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 加强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 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特别是通过农村审计反映出几个共性问题, 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文结合农村审计、财务检查与工作调研等掌握的情况, 着重从民主监督、会计监督、审计监督角度反映鹿城区村级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实践, 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思路。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1.加强群众监督, 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鹿城区于1998年全面推行了村务、财务公开制度, 2004年推行村务公开动态化管理,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将各村的明细账副本公开供村民查阅, 村民可实时查询本村的财务情况;各村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民主理财小组) , 所有支出都要加盖监督章后才能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入账。

2.加强会计监督, 大力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2002年在全区推开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 当年8个乡镇1个街道建立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 118个行政村进入代理中心, 80%的村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2006年在城中村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 明确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作为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先决条件, 目前全区已建立代理中心18个, 138个村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

3.加强网络监督,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在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同时, 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在此基础上, 于2005年建立村级财务计算机监管网络, 在每个代理中心安装财务软件客户端, 在所在乡镇 (街道) 有关领导电脑上安装领导查询系统。区有关部门和乡镇 (街道) 有关领导通过监管网络, 可以实时查询、监控各村做账进度、经济业务往来等。还定制开发了财务公开软件, 设计了17种财务公开表格, 记账完成后可自动生成财务公开表。

4.加强审计监督, 深入实施“万村审计”。从2004年开展审计试点工作以来, 农村审计队伍逐步壮大, 农村审计工作稳步推进, 审计监督力度逐步加大。逐步推进村级财务收支“三年一轮审”制度, 关注农村焦点、热点问题, 把审计重点放在信访多、矛盾长期积累的村和土地征用多村民关注的村, 并配合农村综合改革, 于2006年底2007年初适时开展了村级债务专项审计, 做到重点审计与例行审计并重, 同步推进。据统计, 共审计44个项目, 审计资金6.76亿元, 审出违规违纪资金1.76亿元, 移送纪检部门案件6件, 受处分6人。

5.加强纪检监督, 严肃查处村干部违规违纪案件。纪检部门坚持把查处村干部违纪案件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及掌握的案件线索, 积极组织核查, 对村民反映的部分财务问题, 委托农经部门先行审计, 对审计发现的线索或移送的案件严肃查处。对涉嫌犯罪的, 由公安部门进一步侦查处理, 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今年下发了《鹿城区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进一步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6.加强培训管理, 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素质。乡镇 (街道) 农经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代理会计和村报账员每年都至少参加一次区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轮训。近两年, 区业务主管部门还先后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组长、村财务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区级经常组织农经员、代理会计开座谈会、交流会, 交流工作经验, 探讨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农村财务人员管理, 2003年开始推行持证上岗制度, 2004年开始评选农村财务先进工作者。除个别新任财务人员外, 至今已全部实行持证上岗。

7.加强清理检查, 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将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纳入对乡镇 (街道) 的目标考核, 通过代理会计对口检查、乡镇交叉财务清理、村级换届选举前财务全面清理等方式开展清理检查, 平时开展乡镇 (街道) 自查、区级大检查, 检查后召开代理会计交流会, 总结交流各地的成功经验, 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代理制的工作思路, 有效推进代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省级村级财务规范化示范点1个, 市级村级财务规范化示范村8个。

8.创新管理机制, 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 鹿城区大力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户、到人, 明晰个人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 不仅在制度条文中明晰产权, 更在实际运作中保证社区农民有效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并真正获得产权权益, 使集体资产由产权虚置, 变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共同所有, 调动村民对集体资产经营状况、剩余资金使用流向的关心。

二、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 村级实际工作方面问题

1. 决策不民主。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 (试行) 》等法律法规, 都明确规定了有关事项要经过民主决策程序, 各村也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 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1)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没有实行民主决策。典型的如某村的坦田改造工程和村内大桥建设工程, 这两个工程实际支出都在70万元以上, 但都没有经过村民 (代表) 会议讨论决定, 由当地镇政府牵头分别成立领导小组, 村干部具体负责进行工程建设。结果坦田改造工程因故成了“半拉子”工程, 不能正常耕种, 村民意见纷纷。大桥建成后因引桥工程是否在承包范围内干群说法不同, 导致村民上访。

(2) 村干部报酬自己说了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 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方可办理;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工资的数额, 要报乡 (镇) 业务主管部门审查, 经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但实际发放村干部报酬时往往看不到发放的依据, 村干部与村民 (或村务公开监督小组) 各执一词, 争执不休。如西部某乡的两个信访村, 村民认为本村没有经济收入、村干部也没有什么作为, 不该在村里领工资补贴 (乡政府已有补贴) 或不该领这么多;村干部则觉得很冤枉, 干得多拿得少, 还吃力不讨好。

2. 公开不全面。村务每季 (月) 公开, 但目前普遍的问题是只公开结果, 而且是干巴巴的财务数据, 村民不大感兴趣。

(1) 决策过程、结果及实施过程不公开。很少村会将村民 (代表) 会议或村两委会的内容和结果向村民公开, 如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了村民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完工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理财了才知道财务情况, 甚至有村民从头到尾都不清楚的。

(2) 村重大事项没有专题公开。村民急需了解的村经济项目承包经营、土地征用款的收付与使用、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支出等内容往往很少公开或没有专项公开, 村民最多只看到每季的收支 (还混在其他财务收支里面) , 不能了解全貌。余等情况都不清楚。经审计后, 从账面上也看不出还应付村民多少征地补偿款、有多少村“集体土地” (这里指未承包到户的面积, 包括路、渠等) 被征用、村集体实际得到多少补偿款等等。

(3) 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不公开。有些村干部认为, 集体企业实行公司化运作, 与村委会不同, 不必向村民公开, 甚至要保密, 反而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加剧村民上访。如某城中村平时不向村民公开村集体控股公司的组建和经营情况, 当村民知道村集体只占某村属企业50%股份, 而不是平时了解的60%股份时就借机四处上访。

3. 资料不齐全。

决策不够民主加上公开不够及时、全面, 如果档案资料保管再不齐全, 到村民有疑问时就有理也说不清了。如某村的小水库拆除工程, 2001年村预付工程承包款2万元, 2002年再付工程款31 568元, 工程实际总付款51 568元。村民认为, 工程总价款只有31 568元, 村委会多付了2万元, 应收回, 除非提供小水库拆除工程协议书;村委会则解释工程款就是51 568元, 分两次付款, 但协议书遗失了。

4. 入账不完整。

账外账或入账不及时现象较多, 藤桥片工程建设项目不入账比较多, 如某村内大桥、村水泥路等工程在审计时均已完工, 但工程的财务收支均未入村账, 某村的水泥路及部分自来水工程审计时仍未完工, 财务收支也由专人负责在账外记录, 待工程完工再结算。在对某城中村所属企业审计中均发现存在账外账。

(二) 村账代理中心监督方面

1. 制度不落实。

中央、省、市、区都陆续出台了有关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 包括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区五部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已构建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 一些制度在一些乡镇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如招投标制度, 银行户头、财务印鉴集中制度, 预决算制度等。

2. 监管不到位。

一些地方没有进行严格审核, 对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的凭证也入了账;个别地方甚至什么凭证都入账, 完全不监管, 只起到记账的作用;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个别地方领导不讲原则要求对不合规的凭证入账等。

3. 责任不落实。代理中心及中心内部人员的责任不明确, 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

4. 处理不及时。对村财务存在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及时去面对处理, 将问题解决在苗头之时。

(三) 农村审计监督遇到问题

1. 审计取证难。

审计过程中, 村委会往往不能提供完整的资料。一是决策依据不足, 如不能提供重大事项的村民 (代表) 会议决议、村两委决议等。二是项目的具体实施依据不足, 如不能提供工程立项、预决算、图纸、租赁承包的合同协议及征地协议等。另外, 个别单位由于不了解农村审计工作, 对审计调查不予配合, 难以取证。

2. 审计执行难。

由于农村审计手段所限, 发现的有关线索与疑点, 只能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核查或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但往往会不了了之。另外, 对于制度不落实、财务不规到纠正和落实,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 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1. 严格财务预决算与限额审批制度, 确保民主决策。

一是大力推行财务预决算制度, 特别是工程建设项目, 必须实行专项预决算, 财务预决算方案须经村民 (代表) 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将村干部报酬标准、交通通讯费标准、村民福利标准等经常性开支标准提交村民 (代表) 大会审议通过, 也可纳入财务预决算。三是限额审批制度, 预算外的非生产性支出在限额以上的要由村民 (代表) 会议研究同意。只有如此, 才能真正还权于民, 实现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才有据可依。

2. 完善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 确保公开公平。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各业承包经营、资产租赁、物资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 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投标, 其发包范围、对象、程序及发包方案, 必须经村民 (代表) 会议讨论通过。不准有意肢解工程或分项发包工程。严禁搞虚假招投标, 不得在招投标后, 村从中标单位提取资金, 由村自建工程。

3. 严格村级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确保资金安全。

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制,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每季 (月) 对村库存现金至少盘点一次。要按照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只能设立一个基本结算户的要求, 多余账户限期撤销归并, 对确需开设一个以上银行账户的, 必须经村民 (代表) 会议表决通过, 报乡镇 (街道) 批准后方可开立 (或保留) 。除国家财务制度规定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外, 各项经济往来收付款项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4. 规范村投资行为加强村属单位管理, 确保资产安全。

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行为, 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企业, 必须充分考虑市场风险, 投资方案必须经过充分论证, 并经村民 (代表) 大会表决通过, 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要将村属单位 (企业) 纳入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审计监督的范围内。村属单位 (企业) 实行承包 (租赁) 经营的, 应当采取招标、投标或其他公开方式, 按市场原则确定经营者。实行自主经营的, 应当制定村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经营目标,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接受村民监督。

(二) 进一步强化村级财务监控机制

1. 切实落实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确保彻底公开。

一是财务收支逐项逐笔公开;二是重大事项从决策到执行完毕全程公开, 结束时要详细总结说明;三是财务收支入账要及时, 杜绝账外账, 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企业也要向村民公开。

2. 加强村档案管理与代理中心监督, 确保有据可依。

一是各村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预决算、合同、协议、村民 (代表) 会议决议等资料要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备案;二是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中心须对照上述资料有针对性进行把关, 所有重大财务收支都要附依据, 否则要退回补办、拒绝入账;三是重要合同、协议等以复印件入账的 (原则上要原件) , 原件必须要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3. 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农村审计工作, 确保审计效果。

当前状况下, 农村审计是政府监督的有效形式, 有助于推进民主进程。但农村审计工作也不是孤立的, 要靠有关部门合力协助。一是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为农村审计部门提供全面、真实的证明资料, 对拒不提供资料的, 纪监部门要严肃处理,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公安部门要对拒绝审计、拒不提供会计资料, 影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的农村干部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从严从快予以打击。对以财务资料不全为借口拒绝提供资料的, 财政部门要以会计法为依据从重处罚。三是各乡镇 (街道) 负责审计意见的落实, 一般情况下, 应在一个月内将审计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反馈给审计单位。四是对审计中发现党员违法违纪不构成犯罪的, 纪监部门要公开处理, 并向群众公告处理结果。对非党员违法违纪不够成犯罪的, 公安部门要按照治安处罚的规定, 除追回损失外, 还要按规定予以治安处罚, 不能不了了之。

(三) 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1. 加强农经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 依法逐步理顺农村经营管理关系, 强化监督管理职能。配足配强农经干部, 确保每个乡镇 (街道) 有一名专 (兼) 职农经员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落实岗位责任, 完善农经干部考核机制, 把村级财务管理等业务工作实绩作为乡镇 (街道) 农经干部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

2. 加强代理会计队伍建设。

全区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代理会计, 建立人才库, 各乡镇 (街道) 与代理会计经双向选择, 签订劳动合同, 实行区、乡镇 (街道) 两级双重管理。区里对各代理中心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等方面进行年度考核, 乡镇 (街道) 负责代理会计考核, 考核结果与代理会计的待遇、聘用直接挂钩。任职累计三年以上的代理会计在鹿城区行政事业单位招录中享受优先待遇。

3. 加强村级财会队伍建设。

村级原则上只设一名报账员 (出纳) , 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经济业务较多的村可根据实际增设助理会计等岗位。要稳定村级财会队伍, 村级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 必须经村民 (代表) 大会讨论通过, 乡镇 (街道) 业务主管部门考核、批准, 报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参考文献

[1]潘自强, 等.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新机制——浙江省新昌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启示[J].农村经济, 2008, (2) .

[2]由建勋, 何伟.关于“村财乡管”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经济, 2005, (5) .

[3]黄怡, 郑毓岚.厦门市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营管理, 2006, (2) .

[4]纪爱梅“.村账乡代管”的难点与对策[J]农村财务会计, 2006, (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温州城区】相关文章:

温州市鹿城区06-27

温州乐清05-13

温州文化05-20

温州园林06-16

温州模式07-22

温州经济08-18

温州地区论文05-21

温州地区高校07-20

温州传统小吃08-03

温州体育范文05-20

上一篇:业务科室下一篇:整体设计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