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补贴范文

2024-05-19

良种补贴范文(精选11篇)

良种补贴 第1篇

尽管宝应县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工作较早, 但前些年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还存在精液质量和输精员服务水平不高, 养猪户图方便采取社会劣质种公猪本交, 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忽视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与面上推广工作等问题。因此这项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 曾制约了养猪产业的发展。

2011年,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 由县畜牧兽医站带领乡镇有关技术人员到人工授精技术开展较好的如东、如皋、泰兴等地学习, 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并请他们上门帮助指导, 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生猪人工授精仿生输精技术, 使宝应县成为扬州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要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外, 还做了以下工作。

1 加强督查指导, 保证项目质量

要将档案资料规范填写管理作为项目监管的重要环节来抓, 定期深入母猪养殖户 (场) 、供精点检查原始输精登记表数据的真实性。核查母猪输精登记表输精时间、产仔数、复配等各项记录是否规范填写, 检查农户的签字笔迹, 看字迹是否清晰辨认, 字迹是否有雷同现象, 是否有供精点或发精员代签;检查母猪登记卡上的输精日期、公猪号及精液瓶上的生产日期、公猪号和生猪人工授精站发精登记表上的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没有复配42 d后要结合到猪圈检查看是否真实怀孕, 114 d后到猪圈看产仔情况, 核查数量应为上月输精总头数的10%。采取电话抽查和上门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每月随机上门检查十户。在检查中特别注意饲养4头母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 要建立规模养殖户母猪登记台账, 按3个月、半年和12个月累计出精液使用瓶数, 结合母猪实际饲养量, 按一头母猪全年4瓶免费精液, 对于超出的精液使用瓶数, 应当给予剔除。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输精员代农户签字、发精员跳行登记输精登记表、对于复配的母猪不在输精登记表复配栏登记等情况, 当即给予制止和纠正。

2 强化乡镇畜牧兽医站生猪良补项目初查

生猪良补项目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程, 要充分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作用, 把生猪良种补贴工作做为乡镇畜牧兽医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 重点要保证输精登记表填写规范和数据的真实。乡镇兽医站技术人员天天在村里跑, 哪家有几头母猪, 什么时候配过种了, 下了几头小猪心里都有数, 可以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检查。月底供精点要将输精登记表交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核查, 乡镇畜牧兽医站分管人员、检查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上交县畜牧兽医站汇总, 县畜牧兽医站根据乡镇畜牧兽医站核查的输精登记表组织核查。

3 培养母猪养殖户自己输精

人工授精输精员在宝应县为母猪养殖户输精已经有20多年了, 为生猪品种改良和养猪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人工授精输精员的输精技术和服务水平已经跟不上畜牧生产发展的要求:有的输精员消毒不严, 母猪外阴不清洗消毒, 这个猪场跑到那个猪场, 一根输精管走天下, 容易导致生猪疾病的传染;有的输精员一天配十几头母猪, 而有的母猪还未到最佳配种时间, 有的发情时间已经过了, 勉强输精, 一个情期两次输精也难以保证有较好的效果。因此, 要加强对母猪大户的输精技术培训, 通过集中办培训班和上门手把手辅导, 让母猪养殖户熟练掌握发情技术鉴定和生猪人工授精技术。通过大户带小户, 规模养猪户带散户就近输精, 能在母猪发情症状最佳时间给母猪输精, 既保证了受胎率, 又节省了配种的服务费用, 同时又减少了种猪生殖道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疾病的传入。

4 大力推广仿生输精技术

宝应县从80年代初期开展生猪人工授精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传统的生猪人工授精方法即注射器推入精液、捏压精液瓶挤入精液、给瓶底开孔压入精液的强制输精法。这些方法导致精液里一半, 外一半, 精液倒流现象较为严重, 受胎率不高。人工授精仿生输精技术是江苏省推广的先进人工授精技术, 是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核心环节。仿生输精技术要求对适配母猪实行二次输精, 在第一次输精后隔6~10 h进行第二次输精。通过人的手指, 采取摸、按、捏, 按压肛门、阴户、阴蒂、尾根等敏感部位部位, 结合来回抽动输精器, 刺激母猪产生快感使母猪子宫收缩产生负压吸入输精器内的精液, 精液吸入时间也很快, 一般在1~3min之间就可全部吸入精液, 几乎不外流, 从而较大程度地保证了受胎率和产仔数。

5 要对规模母猪养殖户母猪进行编号

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规模养殖场对能繁母猪编号还不很完善, 很难具体认定哪一天配了哪只母猪。有的规模场自己饲养种公猪搞人工授精, 也算做生猪良补项目精液配种, 给核查工作带来了难度。要求母猪规模养殖场对母猪按圈舍编号, 认真填写母猪配种产仔记录表, 详细填写母猪登记卡, 认真登记输精日期、母猪圈号、产仔日期、产仔数等信息, 建立能繁母猪生产档案。

良种补贴存在问题建议 第2篇

一、存在问题

1、补贴政策认识不到位

少数基层干部认为良种补贴资金具体到每一个农户,额度小、工作量大、没有工作经费、行政管理成本高,要真正执行“谁种粮谁受益”工作十分艰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大量的工作在村组一级,而村组一级缺乏经费,村组干部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任务重,难度大,群众工作不好做等问题,使良种补贴工作落实比较困难。

2、补贴项目多,补贴标准低

国家良种补贴对象包括玉米、小麦、大豆、水稻,其中水稻良种每亩补贴15元,玉米、小麦、大豆良种每亩补贴10元,而且涉及财政,农业、银行等多个部门操作,良种补贴项目种植面积小补贴标准低,不少农户只补贴几角钱、几元钱。

3、工作量大,核实难度大

每年都要对每个农户的种植面积进行统计核实,全旗42万多农户,工作量相当大,核实难度高。

二、几点建议

1、核清全市耕地及可种粮耕地基数

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市财政局、国土局、农牧业局、统计局及各旗县乡镇参加,对全市耕地面积进行一次详查,核清全旗耕地基数,建立农村耕地台帐和数据库。

2、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反腐教育

市纪委、组织部等部门要对全市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重点是加强反腐警醒教育,要认识到套取国家的惠农资金是一种犯罪行为。

3、加大良种补贴资金的监督

目前,国家良种补贴金额逐年增加。因此除了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外,上几级纪委、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督,重点对象是村组干部。

4、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

良种补贴资金涉及农户较多,工作成本较高,工作经费没有或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镇政府、镇农业服务中心人员和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5、进一步加大宣传

实行林木良种补贴势在必行 第3篇

林木良种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建设的源头。离开了这个源头,林业建设和国土绿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林木良种是林木优良遗传基因的载体,是决定林木生长快慢和品质优劣的内在因素的集成。选育和推广良种造林,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事实证明,使用林木良种的增益率可达10%~30%,林木良种壮苗对林业的科技贡献率达35%。

“植树造林,良种先行”。林业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如果说农业种子的优劣决定一年的收成,而林木种苗的优劣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影响则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良种壮苗造林,则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林早、材质好、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如果用劣质苗木造林,所带来的后果之严重、改正难度之大是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林木种苗质量不仅关系到当前的造林绿化成效,更影响到长远的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的发挥。

良种发展:成效显著,任务艰巨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林木种苗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林木良种生产基地为骨干、非基地生产为补充的林木良种生产体系,以国家宏观调控与省区内自主调剂相结合的林木种子供应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国家、集体、个人等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以及由4个国家级、29个省级、666个地县级种苗检验机构为核心的种苗质量保障体系。

到2009年底,全国经过国家级审(认)定通过的林木良种266个,经过省级审(认)定通过的林木良种2200多个,杉木、马尾松、落叶松、油松、湿地松、三倍体毛白杨等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000多万公斤、苗木约300亿株,其中林木良种200多万公斤,优良穗条15亿根,为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课题,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的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实现这一重要的战略目标,林木种苗工作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林业新形势、新任务对林木种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林木种苗生产在数量上已经能满足造林需求,但仍然存在着结构性、区域性短缺。有些地方造林成活率低、林地产出率低,原因之一就是种苗的质量不高。我国造林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造林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要保证造林成活率,提高林地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强化林木种苗基础,保障良种壮苗供应。

在“六五”、“七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种子园,近年来又利用国债资金建立了一批种子基地(良种基地、采种基地)。而这些投资都是一次性的,只能用于基本建设,缺乏基地建成后的抚育管理、子代测定、病虫害防治、去劣疏伐、试验改造、选优嫁接高世代种子园等后续投入机制,因而难以进行遗传改良和升级换代。同时,我国林木良种与普通种子相比是优质而同价,良种生产成本比普通种子高,但从价格上却没法体现出优势,从而使林木良种基地长期处于亏本经营状态,林木良种生产难以持续。

目前,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早已应用二代、三代高世代良种,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了80%以上,有的国家达到了90%以上,做到了颗粒精选。而我国到2008年底,林木良种基地供种率和使用率分别为63%和51%,初级良种尚未完全普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大幅度提高林木良种使用率和基地供种率,进一步提升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质量将是今后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目标。为此,必须从体制机制和扶持政策上克服目前林木良种生产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他山之石:积极扶持,加大补贴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培育良种壮苗,都建立了完备的种苗管理体系、生产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日本于1939年制定了第一部《林业种苗法》,此后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严格的林木种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指定种源制度、林木种苗生产标示制度、林木种苗经营许可制度、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等。德国实行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控制种苗质量,95%的林木种子来自经过选择的母树林,5%来自种子园,良种使用率达100%。

各国对林木良种所采取的扶持方式和力度有所不同,但实行财政补贴是最为普遍的做法。芬兰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子园建设与维护等列为公益性事业,均纳入联邦财政预算,并且对使用指定良种的育苗单位,由联邦财政给予良种补贴,补贴到价格相当于普通种子。

美国对种子园实行财政投入,统收统支,计划管理,不搞成本核算。国有林、州有林系统对母树林和种子园建设所需费用都实行无偿投入。苗木生产也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本系统造林提供苗木,其人员、生产经费全部由政府负担。国有林种苗生产由联邦林务局投入,州内的苗圃由州财政解决。美国对私有林实行“成本分摊援助”,使用良种造林的私有林主可以获得50%-75%的造林成本补贴,良种使用率达96%。

土耳其的种苗生产与造林任务紧密衔接,严格按计划组织种苗生产和供应。苗圃根据批准的计划安排种子采集和苗木生产,做到定点生产、定点供应,品种和数量对路。国有苗圃为非赢利性机构,苗木价格按市场价格的1/3卖给大区林业局,差价部分由林业部给予补贴。

日本对林木种苗工作实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保种源、扶生产、促利用”的政策。对于种子园、母树林及良种培育实行事业单位管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全额投入,生产的种子按统一规定的价格配发给苗木生产单位。苗木生产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对于符合种源管理、苗木标签和经营许可的苗木生产企业,政府在育苗技术、生产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并给予税收和融资优惠。对于造林用苗木实行统一调配,并将良种苗木的使用作为享受造林补贴的必须条件。

良种补贴:时机成熟,势在必行

林木良种生产的风险性、长期性、公益性和高技术壁垒性,决定了加速林木良种化进程必须走政策激励的道路。林木良种关系到区域乃至国家林业发展,其经济收益不仅体现在造林后的木材增益上,同时也体现在所产生的更为巨大的生态效益上。作为具有经济正向外部性的公共商品,成本高昂而直接经济收益微薄。这种外部效益得不到补偿,任何个体或企业就难有真正的积极性,生产要素就无法向这里流动。最终的结果就是使好不容易选育的良种难以发挥作用,造林成活率得不到保证,森林质量难以提高,并留下长远的后患。因此,必须运用市场以外的政策激励机制,以保证林木良种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农作物良种补贴方面已经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收到了良好的成效。2002年中央财政投入1亿元开始对农作物良种补贴进行试点,2003年投入就增长了3倍,达到了3亿元。2004年中央投入28.5亿元,2005年38.7亿元,2006年41.54亿元,2007年51.91亿元,2008年接近120亿,累计已投入约285亿元。通过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确保了粮食安全,百姓的得到了实惠。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用什么苗,造什么林,将是关系到广大集体林区长远发展的大问题,作为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林木良种补贴已是势在必行。

农作物良种补贴的实施,为林木良种补贴政策的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国内的一些省区已经开始在林木良种补贴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河南省从200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元,用于扶持优质林木种苗培育,实行优质苗木补助。新疆从2009年起每年拿出500万元实行林木良种补贴,2009年已经对全区九个地州26个县市的核桃、红枣等8个主要林果树种进行补贴试点,实行补贴面积9万多亩。这些补贴政策,对于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优质苗木培育和良种壮苗的推广使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策建议: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实施林木良种补贴是实现林木良种正向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方法,也是对林木良种生产者的合理回报。林木良种补贴的目的,就是使良种价格维持在用种单位买得起的价格水平上,在生产与推广之间建立有效的利益平衡机制,加大良种推广力度,进而提高良种壮苗的使用率。

与农作物良种生产相比,林木良种的生产、使用、推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经历“制种、育苗、造林”三个过程,比农作物多一个育苗环节。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林木良种都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实行“保种源、扶苗木、促使用”的办法:一是对林木良种基地、种子园、母树林等给予补贴,确保林木良种选育、生产的可持续性;二是对利用良种进行育苗的单位进行补贴,调动育苗单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地供种率;三是与造林补贴相结合,将良种壮苗的使用作为造林补贴的必要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质量。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制度、林木种苗生产标签制度、林木种苗经营许可制度、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等,使良种补贴资金真正补到应该补、需要补的地方,使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益。

河南将启动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第4篇

河南省将全面启动2015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 继续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羊等畜牧品种的改良。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 对以往的项目县 (市、区) 及补贴任务作出相应调整。其中中央财政安排608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对西华、正阳、鄢陵等47个项目县的152万头生猪品种改良进行补贴, 提升生猪生产水平和生猪产品质量。今年还将对38万头奶用能繁母牛、新野等8个县7万头肉用能繁母牛、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引进的荷斯坦牛种用胚胎进行补贴。此外, 滑县、内黄、沈丘等23个肉羊优势集聚区内规模饲养发展较快的县被确定为羊良种补贴项目县。今年河南省将拿出120万元支持项目县加快羊品种改良步伐。

良种补贴 第5篇

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培训班在呼和浩特举办

摘要:[本刊讯]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加速奶牛良种化进程,从起,中央财政正式设立奶牛良种补贴专项资金.为更好地组织实施20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受农业部畜牧业司委托,全国畜牧总站于6月6~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了“2007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管理培训班”.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陈伟生、全国畜牧总站站长谷继承、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陶克、副厅长赵存发、农业部财务司专项处处长张平江、2007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全国35家种公牛站站长等有关人士共120人参加了培训.作 者:栗柱  作者单位: 期 刊:中国饲料  PKU  Journal:CHINA FEED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 

良种补贴 第6篇

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畜牧良种补贴力度,补贴资金较2010年增加2亿元,达11.9亿元。新增部分用于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省区的肉牛、羊、牦牛良种补贴。

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人士介绍,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工作从2005年开始试点,项目资金从最初的15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9.9亿元,累计投入近30亿元;补贴畜种从奶牛扩大到生猪、肉牛、绵羊;补贴范围从试点的15个县扩增到对奶牛的全面覆盖和其他畜种的600多个县。实践证明,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已成为推动畜禽品种改良最有效、提高畜禽生产水平最明显、带动养殖户增产增效最直接、最受广大养殖场(户)欢迎的强农惠农政策之一。

通过项目实施,大幅提高了家畜生产水平,全国生猪人工授精率上升到60%,荷斯坦奶牛良种化水平达到100%;有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带动全国300多万农户直接受益;进一步完善了良种繁育体系,项目增加了对优良种畜的需求,带动了种畜场的发展,全国种畜场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摘自《农民日报》)

鸡肉鸡苗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明显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3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鸡平均价格为14.9元/公斤,不过各地价差较大,其中福建、上海、宁夏等省区的白条鸡价格超过了10元/斤,另有部分白条鸡平均价格超过10元/斤的省区未列入统计样本。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全国白条鸡的平均价格估计继续保持在8.5元/斤以上的水平。而去年同期,白条鸡平均价格不超过6元/斤。

白条鸡价格居高不下,使上游肉毛鸡和鸡苗的报价也稳中有升。中国蛋鸡肉鸡网数据显示,6月25日,山东、吉林、河南等地的肉毛鸡报价普遍维持在5.1~5.5元/斤,这已经是近2年来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去年同期,大部分地区肉毛鸡报价都在3.5元/斤左右。1年间,上涨幅度超过40%。上涨的原因包括疫病因素导致肉鸡的供应量偏紧,以及玉米价格上涨推动饲料成本上升等。

鸡肉价格的上涨,还带动了鸡苗价格。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主产区鸡苗均价为3.58元/羽左右。民和、金莱、六和等国内知名鸡苗生产厂商,近期鸡苗报价分别为3.85元/羽、3.8元/羽、4元/羽。而去年同期的蛋鸡苗报价普遍仅有1.8~2.2元/羽。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猪肉消费的替代品,在猪肉价格高企的情况下,鸡肉价格将在未来数月得到支撑。而受生产周期因素影响,鸡苗价格短时期内不会回落。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玉米价创新高 近期仍有上涨可能

6月份全国玉米均价达到每吨2283元。業内人士认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码头库存量的减少、养殖量的增加、各地收购价的上涨等。

据统计资料显示,6月3日,黑龙江玉米收购价2060~2080元/吨,高于上月的2040元/吨;吉林玉米收购价2080元/吨,与上月的价格基本持平;大连玉米港口价2200元/吨,高于上月的2180元/吨;广东玉米2350~2370元/吨,略高于上月的2300~2370元/吨。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华南信息部主任严炯钧提供的资料显示,广东码头玉米存量有下降趋势,截至5月23日,广东码头玉米存量仅29万吨,远少于4月同期的46万吨。库存的紧张,势必造成饲料企业提前实施玉米采购计划,为玉米价格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期,水产料采购的逐渐增加也为玉米的上涨提供了推力。水产市场从6月份起开始回暖,到八九月份逐渐达到高峰期。在此期间,饲料厂对占低档料(如草鱼、罗非鱼料)含量近15%的玉米采购量也会增加。另外,近期生猪补栏量的增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玉米消费增加,玉米价格或将上涨。

据资料显示,财政部颁布的《关于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的通知》至6月30日失效,若国家没有新的调控政策,则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扩张对玉米价格又将带来新的上涨压力。

总体上来说,今年玉米可能会在未来的几个月持续供应偏紧,出现振荡上涨的行情。至于对终端养殖的影响,海大集团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猪价的高企是由于生猪存栏量少而非原料价格的上涨;而饲料的价格会因玉米价格上涨而有所上涨,但对终端养殖近期无太大影响。

(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蓓奥”漂亮的粉果硬番茄成功面市

红果硬番茄耐储运但口感差、营养价值低;粉果软番茄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但货架期短、不耐储运。培育出营养价值高、口感好、适合人们消费习惯的粉果硬番茄一直是国内外番茄育种专家致力解决的难题。

近日,天津蓓奥种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人员历经7年潜心培育出的集高产量、高抗病性、高营养价值、口感好的粉果硬番茄品种“美丽坚”,在北京市昌平区、天津市宝坻区、内蒙古赤峰市试种成功并成功面市。

据了解“美丽坚”番茄果实均匀漂亮,无绿肩,无棱沟,光泽好,单果重可达300~500克,酸甜可口,耐长途运输,起码能放半个月以上。

(摘自《农民日报》)

大豆麦茬免耕播种机问世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在黄淮海地区推出了一项新技术——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破解了麦茬大豆免耕播种机械化难题。

在大豆麦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示范现场可见到,播种机将半尺高的麦秸放倒在机械的一侧,扒开5厘米深的土层,一粒粒种子均匀地点播在播种沟中,离种子5厘米宽的地方向下5厘米处,则会看到播种机撒在地里的种肥。等到播种机到了地头再回程播种时,又将放倒的麦秸均匀地覆盖在刚播完的地方,实现播种、施肥、覆秸一次完成。

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主任陈海涛教授介绍,他们于2009年研制出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样机,可同时完成侧向清理秸秆、侧深施肥、精密播种等作业环节,回程均匀覆盖秸秆。今年,他们对播种机进行定型,交给黑龙江省海轮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小批量生产样机,在阜阳、郑州等综合试验站及示范县进行技术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

负责此项技术研究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大豆栽培岗位科学家吴存祥博士说,机械化免耕栽培技术不仅减少了用工及动力费用,而且每亩可节省种子1~2公斤。由于播种后田间均匀覆盖麦秸,土壤抗雨后板结能力、保墒能力得到了提高,大豆出苗整齐,生长茁壮。该技术的推广,可望有效解决黄淮海地区麦收后焚烧秸秆的问题。目前,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正在针对免耕播种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集成品种筛选、化控技术、蛴螬等虫害防治、施肥等技术,使该项技术和机具不断完善。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机经简单改装后,还可用于玉米等作物的播种,其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摘自《农民日报》)

黑龙江高蛋白秸秆饲料开发实现突破

一种通过生物技术使农作物秸秆和酒精废料变成高蛋白新型牲畜饲料技术,近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研制成功并批量投入生产。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普通农作物秸秆蛋白质含量低和酒精废料处理成本高两大难题,为畜牧养殖业提供了价格低、营养价值高于玉米青贮饲料的新型优质饲料。

这项新技术将两种难以治理的废弃物变成优质资源。它利用玉米酒精废液中的可溶蛋白和农作物秸秆混合接种微生物进行固态好氧和厌氧连续发酵,生产出高蛋白生物秸秆饲料,实现了工业废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经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和东北农业大学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分析和检测,新型饲料的安全性、发酵品质、营养价值、生物学效价和饲喂效果观察等各项技术参数与设计指标基本相符,达到了预期的营养价值和饲养效果。经过对奶牛饲喂试验,证明不仅产奶量增加,奶的品质也大幅提高,而经过测算高蛋白生物秸秆饲料的价格又远低于全株玉米青贮和羊草价格。

据东北农业大学博导张永根教授介绍,新型秸秆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羊草等粗饲料相比,最大优势是蛋白含量高,达到了12%,综合营养价值相当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127%,价格较全株玉米青贮和羊草低,完全可以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按目前10万吨生产规模计算,可养奶牛2万头,节省饲料用地1.8万亩,每头牛增效800元。

(摘自《农民日报》)

成安县植棉新技术首次破解全国技术难题

“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就是好,我只用两天的时间,就种了40亩春棉花,而且移栽、给水、旋耕一次完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河北省成安县东保庄村村民任玉山介绍说。去年,任玉山采用的是人工栽苗,8个人用了5天的时间才种了5亩棉花,还不包括给水、旋耕和镇土。

成安县是我国的产棉大县,以往的传统做法是预留空白地进行春播,一年只能收一季。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向有限的土地要产量、要效益,该县采用机械直接在麦茬地里直播棉苗,实现移栽、给水、旋耕一次完成,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麦棉连植,一年可以收两季。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夏播棉的传统做法是将麦茬清理干净后覆膜播种,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是利用大棚培育棉花幼苗,夏收后用专用机械将棉苗直接移栽到麦田。前几年的反复试验证明,这项技术在棉花育苗期充分利用大棚积聚热量资源的优势,加快了棉种的现蕾、开花等生育进程,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不耽误下一茬正常播种小麦,同时,也为棉苗积累储存了较多有机物质,保证了棉苗的存活率。农机农艺结合,农民可以像麦后种玉米一样,不用清理麦茬直接播种棉苗,不仅杜绝了塑料薄膜这一白色污染,而且棉花相对于玉米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这个技术还省时、省工、省种子。目前这项技术还没有正式名称,当地农技人员管它叫做“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据了解,该县为推广这项新技术,每亩补贴400余元的棉苗费用,截至目前,全县已使用这项技术植棉1000余亩,为群众节省71.3万余元。

浅谈泽州县良种补贴工作 第7篇

关键词:良种补贴,工作经验,改进措施

泽州县作为山西省的农业大县, 粮田面积3.89×104 hm2, 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6.63×104 hm2左右。小麦是泽州县的主要农作物, 年播种面积3.15×104 hm2。小麦良种补贴作为国家的一项惠农政策, 已连续实施多年, 给农民带来实惠。同时, 更为各地农业生产的稳产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国家对山西省的良种补贴范围有所扩大, 由原来的小麦、玉米扩大到小麦、玉米、棉花、水稻。补贴方式由原来的种子折价补贴变为“一卡通”发放农户手中,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实施措施

1.1 加强组织管理与做好政策宣传及技术培训是确保良种补贴政策落实的前提

良种补贴作为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惠农政策, 政府各部门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良种补贴工作领导组, 目的在于做好补贴过程中各部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为良种补贴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泽州县良种补贴面积大, 任务重, 泽州县农业局结合国家和省良种补贴政策, 进行了大力宣传发动, 并组织编制、印发关于良种补贴项目政策的宣传资料和推介品种简介等资料, 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各乡镇也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 并组织包村干部、农科人员进村入户, 做好宣传。

为了确保项目区实现高产、稳产, 泽州县农业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 制定了项目区优质小麦、玉米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结合泽州县的小麦科技入户工程和丰产方项目, 组织技术人员、科技入户项目技术指导员深入各乡 (镇) 、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实地指导和跟踪服务, 为项目的落实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上的保证。

1.2 严格进行项目管理是做好良种补贴项目的关键

泽州县组织专门人员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确保项目落实到位。在方案的制定, 征求多方意见, 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认真细致的规划, 做到程序规范、布局合理;在品种推广上, 重点以近年来审定的品种为主, 结合泽州县种植特点, 推广了一大批高产、优质、群众喜爱的新品种。在操作程序上, 与基层农科人员密切配合, 严格按照图表册卡的要求, 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

1.3 优质服务是做好良种补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组织企业送种到村到户。泽州县推广的良种补贴新品种种子, 全部是包衣种子, 在供种过程中, 企业尽量服务到村到户, 为农户购种提供了便利;二是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卡。播种前, 泽州县组织技术人员, 分别对部分项目区进行了土壤普查、化验, 将化验结果及时提供给农户, 同时提供测土施肥配方卡;三是推广多项农业新技术。在播种阶段, 由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同时, 还发放技术小册子, 确保农户能够良种良法配套生产。

1.4 加强项目监管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保障

在认真履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 组织专门力量, 采取集中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对全县所有乡镇和重点村进行了检查验收, 同时设立举报电话, 24小时接受农户电话咨询和投诉, 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2 存在问题

2.1 财力物力与人力的浪费

国家所补贴的作物种类以占绝大多数面积和数量的主要农作物为主, 这一思路为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种植区域, 部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在一定区域占有量却并不大。以泽州县为例, 全县粮田面积3.89×104 hm2, 其中年播种小麦面积3.15×104hm2, 玉米面积约0.6×104 hm2 (包括春播和复播) , 复播豆类面积约2.68×104 hm2, 棉花面积不足67 hm2。泽州县因此成为小麦生产大县, 农户以种植小麦为主, 所以在小麦良种补贴过程中, 农业大户可以享受几百甚至几千元的补贴, 一般农户享受几十元的政府补贴。而玉米在泽州县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小, 大多数农户只有一两分的种植, 补贴资金大多数农户只能享受几元, 甚至有的仅为1元、2元。补贴农户范围广, 但是补贴资金对农户意义不大, 给各级管理部门造成很大财力、物力的投入浪费。

2.2 农户信息的及时准确性不高

农户在自我申报过程中, 提供虚假的作物信息, 如, 农户实际种植的是谷子, 因玉米有补贴而谷子没有, 所以, 很多农户在申报时会故意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加大了管理部门审核难度。

2.3 小麦补贴方式不当

作为泽州县的主产作物, 小麦对全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小麦补贴方式由原来的折价供种改变为一卡通到户, 这样可以确保了资金补贴到户, 但是, 却降低了农户购种积极性, 降低了购买力, 尤其是近年来, 泽州县良种补贴项目一直推广的是包衣种子, 大大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 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使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的改善。农民购买力下降, 一方面新品种推广受到影响, 泽州县小麦的高产稳产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增加农药施用量, 提高成本。

3 解决对策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精心组织减少浪费

良种补贴面积占全县播种面积的50%~60%, 涉及全县40多万人口, 真正做好此项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各级各部门要真正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精心谋划, 简化补贴程序,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3.2 补贴作物要以当地主要农作物为主

有关部门可以以资金方式下达, 但不要限定作物种类, 补贴作物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情况自行选择。

3.3 良种补贴以折价补贴种子为主

黑龙江省启动生猪和绵羊良种补贴 第8篇

黑龙江省2011年生猪和绵羊良种补贴项目日前正式启动。今年, 黑龙江扩大了生猪和绵羊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范围, 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从去年的12个增加到了14个, 绵羊良种补贴项目县从去年的9个县增加到了19个。

黑龙江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生猪良种补贴是对项目县内使用良种猪精液繁殖生猪的养殖户进行补贴, 每份精液补贴10元;绵羊良种补贴是对项目县内存栏绵羊中有能繁母羊30只以上的, 并购进东北细毛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无角道赛特羊、特克赛尔羊和考力代羊等绵羊种公羊的养殖户进行补贴, 每只种公羊每年补贴800元。

中央财政12亿元支持畜牧良种补贴 第9篇

为支持提高畜牧良种化水平, 促进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的要求, 2014年, 中央财政通过畜牧发展扶持资金安排12亿元实施畜牧良种补贴, 鼓励养殖者购买牲畜良种冻精和种公畜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全部资金已于近日拨付完毕, 其中安排生猪良种补贴6.61亿元、奶牛良种补贴2.6亿元、肉牛良种补贴0.45亿元、羊良种补贴1.98亿元、牦牛良种补贴0.36亿元。

自2006年中央财政开始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以来, 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4年, 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77.5亿元实施畜牧良种补贴,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场户特别是散养农户选购使用良种的积极性, 加速了畜牧良种的普及推广, 有效提升了畜牧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改进良种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10篇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补贴的统计方法偏离现实

良种补贴是国家对种植补贴作物且使用良种农户的资金扶持, 村级统计良种补贴本应以农户购买良种票据和承包田粮食播种面积为基数, 逐家逐户核实补贴, 但部分乡村为了节省开支, 减少工作程序, 仅依“农户土地承包合同”统计填报补贴面积, 而不考虑影响良种补贴的其他因素。单依“土地承包合同”统计良种补贴的工作方法, 若在缴纳公粮和收取农业税时代还比较适宜, 但在农民种地是由市场行情和自己需求决定的当代就有些偏离现实。

1.2 单一采用“土地承包合同”统计补贴的缺陷

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合同中签订的作物种类不是农户每年实际种植的作物; (2) 合同变更不及时, 在耕地转为林地或林地转为耕地后, 有可能发生同户同地享有多头补贴; (3) 不种植作物的闲置耕地或转租商业用耕地仍有可能享受惠农补贴; (4) 村原留用的少量调配耕地和集体农场, 是村集体直接与承包户签订合同, 此类耕地面积不确定, 上报的补贴户或补贴面积有可能出现偏差。

1.3 公示工作不到位

公示是确保良种补贴公开、公正的关键环节, 但在了解村级公示情况时, 多数村民心态漠然—公示嘛, 那只是走走过程, 贴一张小白纸字小行密, 看也看不清;别人补多少不清楚, 只要有咱的, 咱的不少就行了;老百姓好糊弄, 上头咋发钱谁知道……面对村民的说道, 村委则是无奈—村里没有经济实力, 又要对接上面不知多少个单位, 希望上边有关单位给予支持, 能够统一备置发放良种补贴到户表和公示表。村民的漠视和村委的无奈, 映射出村级公示和县乡两级服务监管工作不到位。

1.4 乡村两级填报的补贴户数有差异

仔细核对乡镇填报的村级良种补贴汇总和村填报的补贴到户清册, 发现有的乡镇报表和村级报表不尽相同, 两表中某些村的良种补贴总面积和补贴金额一样, 补贴户数却不同。是粗心填写错误, 还是报给县良种补贴办和乡镇财政所的两份“村级补贴到户清册”有所不同, 令人费解。看似一致的“两张皮”报送, 极易出现虚假填报, 若不改进报送方式, 难以查处。

2 改进核定补贴面积的统计方法

2.1 良种补贴的申报和登记

为了详实统计良种补贴面积, 农户 (含农场职工) 在申报良种补贴时, 必须出具购种票据, 村委依购种票据登记农户, 查实面积。采用购种票据申报补贴的理由有四:一是农民手中的购种票据多是经销商开具的种子销售票;二是种子销售票记录的信息比较完整, 附有购种人姓名、村名、品种名称、购种数量等栏目, 方便村级工作人员登记, 估算农户补贴作物种植面积;三是凭票申报不仅促使种子经销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而且促使农民养成索取、保存购种票据习惯, 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四是利于良种推广;五是夯实了良种补贴基础。

2.2 分类核定良种补贴面积

2.2.1 有“土地承包合同”的良种补贴面积的核定:

农户或农场凭购种票据申报良种补贴面积, 村委依购种票据和土地承包合同详实审核农户申报面积。若申报面积小于或等于合同中的粮食作物面积, 以农户购种数量和常规亩播种量核定农户补贴作物种植面积。若超出, 农户应说明多出的原因, 有证据的要出示证据, 无证据的村委要查找耕地使用变更或农户转租等记录, 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害。对拥有合法耕地、种植补贴作物的农户, 要依法登记, 不得漏报、少报;对违反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超范围申报的农户, 坚决不能多补、瞒报。

2.2.2“调配耕地”良种补贴面积的核定:

村委会同乡镇严格核实“调配耕地”面积, 规范集体调配耕地合同签订。 (1) 村委、乡镇农科站和经管站一同核实“村集体调配地”总面积, 村委负责人、乡镇农科站和经管站的经办人在耕地面积核定表上签字, 并加盖三方公章; (2) 村委在核定的“集体调配地”总面积范围内, 与农户或农场签订承包合同; (3) 村委依调配地承包合同和购种票据核定良种补贴作物面积。

3 完善良种补贴工作制度

3.1 到户补贴公示制

村级公示实行乡镇包村干部监督、村委经办制。在村组织活动场所的显著位置, 村委按县良种补贴办统一制发的公示表, 公示补贴农户、补贴品种、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补贴金额, 并在包村干部的督导下做好农户签字认可记录和拍照存档等工作。

3.2 村乡良种补贴上报制

村级公示无异议后, 村委会按照公示的实有补贴农户和补贴面积编制“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书面、电子版) ”, 村委主任、包村干部审核签字后附加电子版一同报送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按照村委报表, 以村为单位编制“乡镇良种补贴面积落实汇总表 (书面、电子版) ”, 乡镇长、纪检书记审核签字后, 附加乡镇补贴汇总电子表和村级补贴到户清册电子表一同报送县良种补贴办。增添电子报表利于监管部门获取真实补贴信息, 调阅审查补贴详情。

3.3 县级良种补贴核查制

县良种补贴办以村为单位核对“乡镇良种补贴面积汇总表 (书面表) ”和“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 若两表对应村的补贴面积、补贴金额、补贴户数一样, 再以乡镇为单位编制“全县良种补贴资金分配表 (书面、电子表) ”, 县良种补贴办和农委负责人审核签字后, 附加“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一同报送县财政局。

3.4 完善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制

县财政局按照县良种补贴办报送的“全县良种补贴资金分配表 (书面表) ”和“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 划拨良种补贴资金到乡镇财政所, 乡镇财政所依县财政局开据的“乡镇良种补贴资金拨付单”和县良种补贴办报送的“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 通过“一卡通”直接拨付资金到户。乡镇财政所划拨农户补贴资金必须以县良种补贴办报送给县财政局的“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为据, 以此来遏制“两张皮”报送, 预防虚假补贴。

4 网上公示良种补贴执行情况

为了提升良种补贴的公开性和完整性, 在村、乡镇良种补贴汇总上报和审核后, 县良种补贴办将审核后的“村级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电子表) ”公示在县种子管理站网页上, 只公示补贴面积和补贴标准, 不公示补贴户身份证和“一卡通”账号。网上公示“良种补贴到户清册”, 可以有效解决村民查询难、了解补贴情况难等问题;利于村民参与监督, 检举虚假补贴, 反馈补贴信息;利于监管部门查漏纠错。

5 建设县村惠农补贴网络

良种补贴 第11篇

问: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对于现代奶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奶牛良种是发展现代奶业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奶牛良种繁育补贴以来, 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 2005~2008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4.55亿元, 累计改良奶牛1580.5万头 (次) , 全国奶牛单产水平提高约10%, 增幅近500kg, 累计年增加产奶量315万t, 直接经济效益约78.8亿元。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广大奶农的良种意识, 有效提升了奶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对于近几年奶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 正值我国奶业整顿和振兴的关键时期, 2009年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 对于全面完成《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 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奶业具有重要意义。

问:2009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有什么变化?

答:与去年相比, 今年的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有较大突破。一是补贴资金继续加大。2009年补贴资金达到2.6亿元, 比去年增加了2000万元。二是扩大了奶牛补贴品种。在继续补贴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的基础上, 增加了耐湿热和耐高寒的两个奶用品种———娟姗牛和三河牛。

问:哪些奶农能拿到补贴?每剂冻精的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项目区内使用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奶牛养殖者, 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都能拿到。补贴标准是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两剂冻精计算, 分不同品种, 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剂冻精补贴15元, 其他奶牛品种每剂冻精补贴10元。这样奶农购买奶牛冻精时, 每剂冻精便宜10~15元。

问:奶农能像种植业良种补贴一样拿到现金吗?

答:奶牛良种补贴是实物补贴, 不是现金直补。与种植业的种子不同, 奶牛冻精的生产、检测、储存运输、使用等均需要特殊的条件和专业人员, 如冻精储存要求在-196℃的液氮罐中, 冻精输配必须由人工授精员来完成。显然, 冻精实物补贴更符合我国目前的奶牛养殖现状, 2009年奶农拿到的仍然是扣除补贴后以优惠价格购买的优质奶牛冻精。

问:具体补贴程序是什么?

答: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对种公牛进行评选, 确定冻精生产单位, 公布入选种公牛编号和生产性能等技术指标。省级畜牧部门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2009年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要求, 组织项目县进行集中招标选购, 采购合同报农业部备案。省级财政部门根据畜牧部门提供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和冻精出入库凭据与种公牛站进行结算。供精单位按照补贴后的优惠价格向养殖者提供奶牛冻精。

上一篇: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下一篇:诊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