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心理论文范文

2024-08-12

选择心理论文范文(精选12篇)

选择心理论文 第1篇

购买心理、品牌特征代表了消费行为中买与卖的两个方面, 购买心理体现了消费购买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它由购买动因、学知能力构成;品牌特征则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 (参见图1) 塑造的组织特征与产品特征, 它以购买消费行为作为分水岭, 购买行为发生之前的品牌特征是品牌通过市场调查而缔造的, 它是品牌对自身战略的一种确认, 售出后, 消费者在消费体验基础上, 对该品牌做出特征上的描述。购前的品牌特征缔造是品牌的理想化目标, 售后的品牌特征则是由消费市场来界定, 对于品牌而言, 售前售后人们对品牌特征评价一致性是品牌成功的保障。

(一) 购买心理

购买动因包括两个条件, 即需求层次和需求强度, 任何消费、购买行为都是在一定需求层次基础上, 在内在需求强度的升华条件下完成的。需求层次反映了消费者的现实存在状况、消费导向和消费心理结构;需求强度即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程度。需求层次不同, 购买心理模式与购买动因也是不同的,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理论, 我们做出与需求层次相适应的理想消费假设对照表。

从上表看出, 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实际上, 在现实生活中, 各需求层次之间是可跨越实现的, 按需要原理讲, 只有低层次需求被满足后, 较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并且每一低层次的需要不一定要完全得到满足后, 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品牌的角度出发, 需要的层次理论为品牌定位与市场细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不同的需求层次基础上, 消费、购买的具体内容不同。处在每一层次的人群都将依据自身需求, 扮演不同的消费角色, 这使消费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它为品牌的产生和和推广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二) 品牌特征与消费诱因

品牌特征的塑造不仅强化了品牌的个性特点, 使其区别于其他同类品牌, 提高、抵抗市场中不利因素的能力。同时, 它是品牌的一部分, 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在消费者眼中的地位, 它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刺激系统, 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独树一帜, 吸引、刺激消费市场。品牌特征强化了企业形象与识别, 避免了市场同类品牌的干扰。品牌特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并在消费过程中, 强化消费者的记忆, 它帮助品牌在众多的企业、产品当中脱颖而出, 规避其他品牌带来的信息冲击, 使品牌获得对目标市场的预定作用和对品牌独有空间的占有与经营。

品牌特征具有可塑性。品牌特征不是品牌天生就有的, 它是品牌缔造者通过市场调研, 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 在对品牌精神文化系统与物质文化系统的事例基础上, 在品牌系统定位平台上所进行的品牌文化创造。未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特征是不具备市场价值的, 它需要通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并由消费市场给出终极评价。品牌特征是最有效的刺激物, 它是吸引消费的诱因。品牌建立一种特征, 目的就是向市场发出信息, 刺激、吸引顾客。当消费者需求强度达到饱和时, 购买行为则会发生 (图1所示)

二、品牌消费者购买行为特点

(一) 品牌消费者特点

根据有关研究, 发现品牌消费者有如下特点:生活质量要求高, 品牌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购买力相对较高;消费素质高;具备时尚意识;学知能力强;受一定价值观念影响;受一定消费观念影响。iii

相关数据表明, 不同年龄段对品牌的关注程度和对消费、购买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15-34岁的消费群体, 品牌意识强, 价格意识弱, 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受现代消费观念的影响大, 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学知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与时尚意识强、消费素质高。相对15-20岁的消费群, 20-34岁的消费群消费目标更为广泛, 消费要求更强。15-20岁的消费群虽然没有固定收入, 但他 (她) 们的消费由于受到家庭的支持, 因而极具消费能力。他们易成为品牌的忠实用户, 关注程度最高, 是最具消费前卫意识的一族。35-45岁年龄段的消费群, 受到家庭、子女、社会等各方面影响, 价格意识趋强, 但品牌意识同样强, 这一年龄的消费群体, 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族。他 (她) 们是社会财富的拥有者, 这个阶段的品牌消费者绝大多数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需求层次、需求强度都达到了一生中的峰值。处在15-45岁区间的消费者构成了品牌消费市场的主体。

(二) 品牌消费的购买行为分析 (品牌消费原理)

在一定的消费能力基础上, 对品牌的消费、购买行为的发生, 最关键的因素来自于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观念是由它的两个关联部分:生活质量要求与消费素质作为基础, 没有消费素质作为条件,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便缺失了相关的支持, 而变为空洞、盲目的概念。消费素质决定了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水平和选择能力。对于一个购买力强的消费者, 如果他的消费素质低, 则选择能力受限, 他可能不会成为品牌消费者, 所以购买力在品牌消费过程中不是必要条件。品牌产品与服务一般表现为时代文化、科技、新消费观念的集合体, 所以要求消费者具备时尚意识和学知能力。这两个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消费者具备一定的消费素质和学知能力。一个人的价值观念, 是决定最终选择还是放弃的关键环节, 是消费者选择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如图2所示) 。

三、消费者品牌选择观念分析

当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品牌时, 此时品牌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印象 (感觉) , 呵, 品牌代表了我!———即品牌形象与自我形象一致起来了。例如, 吉尼斯黑啤酒 (Guinness) 是一种醇厚、带苦味的黑色饮料, 广告上强调宣传其独特的个性———吉尼斯黑啤酒 (品牌) 是营养价值与充满活力的标志, 象征着阳刚之气、成熟与智慧。这一品牌形象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再如, 年青的经理早上去上班, 他自豪地穿上Armani西服, 因为他感到该品牌符合他的身份, 而到晚上与朋友在一起时, 他想给人一种不同的形象, 便穿上利维 (Levi) 牛仔裤与保罗 (Polo) 衬衣。

(一) 自我观念与品牌选择

消费者对自己具有明确的认知, 在选择品牌时除了会考虑自我 (个性) 之外, 还要考虑这个品牌是否适合自己的“自我形象”, 他们只会购买有助于加强自己形象的品牌, 这一点与人们选择性格比较接近的人做朋友是一样的。依据自我形象来判断其个性的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家罗杰斯 (Rogers) “自我理论”。该理论中, 罗杰斯提出了“自我观念”, 它是指人们由于自己的特性而进行认知的一种方法。不同的人们对自己有不同的反应, 从而形成自己是属于哪类人的观点。当他们往内心深处探索并进行自我评估时, 他们可能想把自己现实的自我观念, 改变成为理想的自我观念, 即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们购买 (他们认为) 能支持他们所期望的自我观念的品牌。

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自我观念的理论, 研究包括不同的产品领域, 如汽车、清洁用品、衣服、家用电器、家具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等。如对一些购买与拥有汽车的消费者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汽车主的形象与汽车品牌的形象是和谐一致的。

每个消费者的行为因其所处的境况而异, 且有条件的自我形象, 即人们希望他们在某个特定场合时的形象是品牌选择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常常根据所处的境况来选择品牌, 使自我形象与周围人群对他的期望相适应。例如, 人们常常对将在某种场合见到的人先进行预测和评价, 然后根据他们的自我形象来选择适合这种场合的自我形象。境况条件对品牌选择的影响过程可用图3表示。

(二) 自我价值观与品牌选择

随着人们进一步融入社会, 消费者会更多地了解、认知社会的价值观, 而且在行动上会适应这种价值观。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 自我价值观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强大力量。心理学家罗卡奇 (Rokeach) 把自我价值观定义为个人的一种长久信念, 体现在个人为之而努力奋斗的行为上。罗卡奇认为了解消费者的价值观有助于理解他们对品牌的选择, 并能用来开发品牌。

然而在营销实践中, 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进行评估与比较, 从而认定哪个品牌能够反映他们的价值观是很难的事。对他们来讲比较容易的方法是使品牌人性化, 这样, 他们就比较容易地分辨各种品牌的价值。研究表明, 强有力的品牌能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它们对其生活的作用。例如, 两个不同品牌的信用卡的功能特点虽然相同, 但消费者认为这两个品牌的个性差别很大, 一个是“容易使用, 有幽默感, 属于中产阶级使用”, 另一个则是“服务不方便, 而且枯燥乏味。

品牌个性与价值是受到由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品或服务本身。另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广告。由品牌拥有人资助的活动对品牌个性也有影响。例如, 上流社会人士一般资助高尔夫球比赛, 而爱热闹的人则资助摇滚乐音乐会。对品牌营销人员的挑战是了解与品牌有关的各个方面, 进而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品牌个性。

心理学选择题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A.观察法实验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班杜拉D.斯金纳

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

5.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B.强调模仿的作用C.强调强化的作用 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没有关系D.成倒U性曲线关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9.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苛勒 C.奥苏伯尔D.班杜拉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

A.竞争目标结构 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D.友谊目标结构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13.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

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1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C.一般技能D.认知技能

17.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是()

A.杜威B.纽厄尔C.华莱尔D.巴甫洛夫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

A.肖锋B.章志光C.邵瑞珍D.李伯黍

19.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A.知识传授者B.学生楷模C.学生家长代理人 D.严格管理者

2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均衡性E.关键性

2.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 C.概念应用 D.概念特征E.概念实例

3.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E.复习策略

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

A.审题B.联想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E.背诵记忆

5.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

A.群体成员的人数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C.对活动的满意感 D.群体领导方式E.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BBACC6—10 ADAAC

11—15 ADBBC16—20 DABBD

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DE3 ABCDE4 ABCD5 BCDE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中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B.1879C.1798D.1897

3.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4.西方谚语曾言: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这说明在心理辅导中,我们要做到()。A.遵

循发展性原则B.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C.尊重整体性发展原D.尊重因材施辅原则

5.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

预防辅导为主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

6.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7.中学生将爱情的动机转向以求知、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形式抒发感情,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以宣泄,这是()的表现。

A.理智的压抑B.幽默C.合理的宣D.升华

8.健康的概念是指()。A.身体健康B.生理,丘残疾C.心理健康D.身心健康

9.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伯尔D.奥斯本

10.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A.社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

12.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

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

1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B.发现学习C.情境学习D.指导学习

15.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

16.“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

17.小红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18.投射法测量了人格()层面的内容。A.意识B.无意识C.客观D.自然

19.在()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白日梦状态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

20.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较高B.中等C.较低D.不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ABCBD6—10 BDDBC

选择快餐式心理课程要谨慎 第3篇

贤妻生日在即丈夫送万元心理课

今年3月初,沈阳一家通信行业的副总裁李先生看到比自己小10岁的妻子生日将近,便开始为老婆的生日礼物发愁。平时,李先生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国内知名的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专家,李先生也经常得到一些专家们的回馈——免费心理课程的听课券。

“9880元,某某心理专家亲授,3天改变一生的命运”,当这样的心理课程听课券送到自己手中时,33岁的高女士特别开心。因为家境优厚,工作没压力,高女士总是觉得“没意思,人生没激情”,每天除了照顾老公的饮食就是工作、健身、旅游等。

3天课程全封闭 靠砸东西来减压

近年来,国内一些心理学、企业管理、能量提升的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越来越多的白领在下班后,或者趁周末及年假等休息时间选择上一些培训课程充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41%的受访白领认为和同事、老板在一起,职场相处之道、职场心理学等课程最重要。此外,还有35%的受访白领认为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是最需要的。但是,这些课程的质量良莠不齐,在强大的包装、策划下,一些机构的心理课程已经“变形”。这些课程片面地追求情绪宣泄、减压、活出本我。

据李先生介绍:“这个课很特别,3天全封闭,手机关机,吃住全在一个宾馆,不许观摩。学员必须课程结束后才可以离开。课程上,每个学员戴上眼罩,房间里漆黑一片。一进房间就开始砸东西、撕报纸,然后集体大喊。听说这种方法是为了减压。”

最让李先生不能理解的是,3天学成归来后,贤淑的妻子变成了“作女”,隔几天就闹丈夫一次。

隔几天就闹1次 非吼即咬还要离婚

“我媳妇比我小10岁,以前我比较顺着她。但是,她很尊重我、关爱我。可她学完这个课程后变了,因为一点小事就和我耍性子,搞得厉害的时候还咬我,冲我吼。”李先生说:“她说我从来就没考虑过她的感受,学完了心理课后,她要做一个真我。”

李先生介绍:“她和我闹完后,就开始给我讲道理,长篇大论地和我说自己的童年经历,她希望我像她完美的爸爸一样对待她。”“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可能是刚接触的一些新观念对她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改变,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她不停地闹,隔几天便闹一次。她还曾扬言要和我离婚。”

几天前,自己也觉得有些失态的高女士找到了心理专家做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点评:

过度追求情绪宣泄不可取

对于白领高女士在接受三天全封闭的心理课程培训后,温文尔雅的她竟变得暴躁犀利,甚至扬言离婚的案例,心理专家郭馨霞表示:“高女士出现的失态与父母在她早年离异有关,她父亲打过她和母亲。后来,她找到了特别顺从自己的丈夫,但是通过3天的封闭学习,各种心理学游戏呈现了她和父亲早期的关系,引起了她对男性大量的愤怒,在愤怒情绪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时候,她回到家中把愤怒转嫁到了丈夫身上。”

郭馨霞说:“除了高女士自身的情结,现在国内一些与心理学等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追求快餐式学习,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一些短期的亲子教育、夫妻关系、企业员工心态调整的课程,也追求快速、有效,不考虑心灵成长的规律。心理学是科学,但是心灵成长需循序渐进,不是听一两次课就能改善人格的,需要长期学习,一点点地改善。而在减压的过程中,一些课程追求情绪的宣泄,而不强调个人的觉察、内省。这种不适度的情绪宣泄对学员不利,也伤害人际关系。”在接受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时郭馨霞说:“心灵成长是一个旅程,需要一点一点改善,国内一些短、平、快的心灵成长课程,不利于一个人良性的心理健康成长,渴望心灵成长的人选择课程一定要谨慎。”(据《沈阳晚报》)

正确选择心理健康辅导课问题 第4篇

在心理健康辅导课中,对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辅导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该内容的教学可以在任何一个学段中进行,只是深浅不一而已。不论在哪一个学段进行,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和指导使学生摆脱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都应该是该类课的首要目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师提问环节设计能力不高,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完成难度增加,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甚微,甚至留下一些遗憾。本文就我所听的一个案例提出一些建议。

案例: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看问题,从而摆脱消极情绪,积极成长。

引入环节:

1.轻音乐缓缓响起。

2.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简):我是一个不出众的女孩,拼命努力学习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命运却作弄了我,我因为几分之差无法进入理想的学校,这使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后来我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次的失败可能就是以后成功的铺垫,我重新振作起精神,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现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3.教师提问(学生思想集中,神情专注):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有和老师类似的不如意的事情呢?大家想想,然后告诉我们。

4.学生纷纷举手诉说自己考试失败、和朋友因为小事而断交以及被家长或教师批评等不如意的事情(有的女学生开始抽泣)。

5.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将自己的经历说了出来。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换个角度看问题,做一个快乐的自己!(以下教学环节略)

点评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有和老师类似的不如意的事情呢?大家想想,然后告诉我们。”这个提问设计有值得探讨之处。

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一些心理调适的能力,所以在遇到尴尬难堪、激烈批评和失败等情况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心理能力来抵挡外来的伤害,维持心理的平衡。用的最多最普遍的就是心理防卫,其他还有许多方法如压抑、移情、投射、退回、补偿等。心理防卫的运用,最大的优点是当事人能在遇到心理伤害时以较快的速度和时间恢复心理的平衡,从而能在较少焦虑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和生活下去。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回避问题的解决,心理没有发展只是原地踏步。在类似的场合下,这些问题会重新烦恼当事人。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和合适的人员帮助解决发生的心理问题时,心理防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包括自残和自杀等极端例子)。当学生面临挫折、失败、尴尬等消极情境时,也会使用心理防卫来自我调节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保证自己能够像往常一样生活和学习。许多不愉快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学生压抑到了潜意识中,如果不出现相关的情境,这些经历所带来的不快是不会被意识到的。

在上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却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们回忆起了自己最痛苦的经历,他们面临着再一次伤害。不少学生会哭,哭是心理防卫的一种退回或幼稚化。当初他们面临这个问题时可能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防卫的,现在他们再一次地使用仍然是为了避免被伤害。当然这些学生起初可能并非采用是这种方法,但从课堂表现来看,他们起初使用的方法并不比现在更好,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能力并没有在经历当初的事件后得到提高。当学生向所有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后,避免他们再次受到伤害的方法就是提供心理支持,也就是提供给他们解决的方法,这应该是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可是教师在课堂中所提供的方法只有一条——多角度看问题,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教师所提供的方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学生是一个群体,是一个个体皆不相同的群体,用心理术语说就是不同质的群体。不同质的群体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果用一种方法来统一解决,其难度可想而知。不可否认,有一部分的学生会在课堂中受益,但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被揭开了伤疤,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痛苦一人担,伤口自己舔。能够预想的前景就是:这部分学生今后很难再向别人敞开心扉,面对类似问题,学生的心理能力很难再提高,甚至可能就此产生人格分裂。

教师预设的问题应为接下来的教学服务,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只求环节的连贯和逻辑性,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变化,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德育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并非是个案。例如在主题教育中,充斥于耳的都是这样的问题:你经历过挫折吗?你和朋友之间发生过矛盾吗?你考试有过失败的经历吗?你曾经被家长和教师误解过吗?这些问题所带给学生的心理伤害远大于他们从同伴或教师处获得的帮助。

所以,这样的问题不该问!这样的问题其本质所在就是通过提问使学生重历消极体验和消极情绪。要想解决必须从“消极”两字入手,即变消极为积极。我建议将这类的问题改为:你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成功地摆脱……吗?该问题虽然同样需要学生回忆不愉快的经历,但关键是发掘他们成功解决问题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能量。

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和隐私,对于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得更细致些,如请学生无记名将此问题的回答写下,投入准备好的盒子里,然后让学生随机抽取并大声读出来。这样学生虽然面对的仍然是消极的事件和经历,但他们的情绪却是积极的,因为上述问题使他们重温自己战胜困难的美好感觉。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可能就有几十种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方法,假使教师在其中加以适当的点拨,那么学生的收获就是多层面多角度的。

总之,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关系到学生心理发展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时必须谨慎,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本,任何只关注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设计都应该避免,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这个基本功。

导致选择恐惧症的心理原因 第5篇

1、选错路形成心理创伤。

有人曾在重大事务上选择失误,比如选错专业、工作等,在人生某阶段举步维艰,会影响今后的选择。

2、过于追求完美。

有人凡事求完美,赋予所选事物太多意义,甚至有些强迫,无法轻易做抉择。

3、独立意识差,害怕担责任。

包办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长大后往往不敢轻易做决定。简单粗暴型父母可能会教育出害怕承担责任的孩子。

此外,可选东西太多是选择恐惧的客观因素。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两组顾客分别品尝6款和24款果酱,结果前者有30%买了果酱,后者仅有3%决定购买。

有句外国谚语说,有选择权的人是最富有的人。敢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是成熟的标志。因此,面对选择,与其纠结,不如行使好自己的权利。选择并不难,人生许多事也没有对错之分。

基于选择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内化 第6篇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互动性、快捷性及虚拟性等特点,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有别于传统媒体下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的变化,将会影响青少年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受度,进而影响其网络行为包括网络道德实践。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并分析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1.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积极“参与”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体由于受到他人及群体的行为、心理等影响,在自身的心理、判断力、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模式。从众心理常常使个体在其行为与群体表现出差异时产生一种压力,从而迫使自己做出改变,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多数人。因此,从众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心理学角度而言,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参与心理主要源于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期望把握时代潮流,期望得到更多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优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具有盲目性的从众心理,它虽然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也容易使他们不断陷入自欺欺人的深渊。

2.为释放压力而产生的“娱乐”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娱乐心理是网络世界中典型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随着学生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而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青少年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游戏表现自我、发展天赋。然而,当前我国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游戏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习惯于暴力和血腥场面,将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这种“娱乐”心理会使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此,需要德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控制。

3.好奇心驱使下的“猎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心理行为,而网络由于其传递的信息瞬息万变、包罗万象,使得青少年学生在本能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网络信息的猎奇心理需求感。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得到充分释放,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常常沉迷于网络,在网络生活中变得“无拘无束”、“放任自流”。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一定的政治辨别力,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和信念指导,很难控制自己的网络道德,往往表现出对现实道德的破坏和变异,为寻求刺激而产生偏激行为,由此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

4.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心理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像一本实时更新的大百科全书,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并不是全部接受的,也不可能全部消化,他们的注意是一种选择性注意。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传递的信息往往和人们接受的信息不一致,人们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忆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却被忘却,由此形成选择性记忆。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倾向于记忆一些更加感性化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娱乐性的或有助于发挥想象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现象,积极创设情境,为其产生对预设德育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奠定基础。

5.认知能力的提高引发的“求知”心理

由于青少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好奇心和求胜心等驱使其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新事物,学习更多新东西。网络扩展了青少年学生获得知识的领域和范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使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往往能够快速接受和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但是,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道德识别能力较低,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较大的思想冲击,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求知心理积极作用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接受主体因素对德育内化的影响分析

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德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接受理论最初来源于西方解释学,邱柏生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将“接受”定义为: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接受过程不仅受环境影响,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者有关,而且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1]。接受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化是指德育内容的接受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过程。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诸要素虽然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互相依赖,共同作用于德育过程。

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受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的影响,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影响,这些因素都制约其接受程度。德育内容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于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然而接受主体本身又具有诸多的主体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德育内化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接受主体的信念、习惯、本能等心理因素会对德育内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心理状态情况下,受教育者对德育信息的接受效果明显不同,也许其中某一因素的显著变化将成为决定德育内化成效的关键因素[2]。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势必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

三、有效利用青少年学生的选择心理,为德育内化打造接受主体基础

1.满足求知心理,打造网络德育实践平台

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时代普遍存在的求知心理,结合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及当前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情境,开发网络德育的实践平台。网络德育的实践内容要实现以教材为载体向以网络为载体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只有德育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由此,可以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基本实现“全天候”、“全覆盖”。

2.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参与”心理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参与”心理的积极效应,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的提升。网络德育时代,逐渐打破了德育课堂和学校的界限,拓展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德育内容不再完全由教师规定和安排,青少年学生开始自主选择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在获取网络德育信息时,青少年学生更多依靠自身的约束,自己辨别、分享和接受相应的道德观念,并进行道德实践。

3.开发多样化网络德育载体,寓教于乐

为有效利用学生的娱乐心理,网络载体应该趋于多样化,如网络游戏、QQ、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都可以借以进行道德教育,既可以拓展德育的空间和渠道,又可以提高德育的效果。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比较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网络时代德育方式的变革方向。利用网络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可以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网络德育的效果。

4.不断满足身心需求,在“猎奇”中实现德育的“选择性记忆”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尤其是猎奇心理,要充分引导其猎奇心理,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案例等逐渐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力求实现德育内容的“选择性记忆”。

参考文献

[1] 程丽丽,刘洋.接受理论的接受主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 魏晓波.基于接受主体理论的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机制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选择心理论文 第7篇

乐观态度对经济选择的主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乐观与众多的工作/生活抉择相关。但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乐观与经济选择之间并不只是这种简单的单调正比例关系。这些研究对心理学和经济学, 以及社会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外对乐观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 但国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乐观的决策态度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上, 研究效用很低。本文就国外关于乐观对经济选择的影响, 以及心理机制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 同时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回顾, 期望能对国内本土化研究提供参考。

二、乐观态度影响经济选择

1. 乐观驱动经济选择

乐观和工作选择, 以及投资组合等经济选择是相关的。西方的很多乐观测验与特质乐观的标准心理测验 (LOT-R) [1]有很好的相关, 而且和一般的积极经济期望很好地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了乐观驱动经济选择。

2. 乐观产生理性的积极预期, 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选择

乐观主义者会产生很多美好的预期, 他们的一些选择更加有计划性和条理性, 这是理性预期驱动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不是乐观, 而是实际的预期结果推进这些经济选择。这种说法也许是正确的,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 更好的预期前景能够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

3. 乐观与影响经济选择的其他特质相关

通常做出一个好的经济选择, 人们需要谨慎考虑、积极行动, 而乐观的人确实拥有这些特点, 所以有些观点认为乐观是与这些优秀品质相关进而推动经济决策的。但是这种观点解释不了为什么极端乐观主义者与适度乐观主义者有完全不同的金融习惯和经济行为表现。

三、乐观态度影响经济选择的心理机制

1. 乐观态度和审慎决策

乐观态度对储蓄决策有明显影响, 适度乐观者储蓄更多。我们知道收入增长的信念有条件地取决于过去的收入增长。美国一项调查反映大约有相同比例的适度乐观主义者和极端乐观主义者认为, 只要他们的收入是 (不是) 增长的, 那么他们的未来收入会 (不会) 增长。即使乐观的人们认为过去的经济表现不好, 但他们相信他们的个人经济前景将会改善。这表明了适度和极端乐观主义者对未来经济状况持有大致相似的积极信念, 但为未来准备的行为表现明显不同, 乐观主义者的想法和行动都更积极。在大多数情况下, 适度乐观主义者的行为具有积极效用, 他们的工作时间更多, 有储蓄计划, 并在审慎的投资组合决策。

2. 乐观态度和自我控制

Puri和Robinson解释了乐观与自我控制是如何相关的。他们进行了两项研究, 一方面与健康相关, 另一方面与经济相关。适度乐观者不太可能成为吸烟者, 而极端乐观主义者更有可能成为吸烟者。其次, 他们测量了经济流动性。适度乐观者具有更大部分的流动资产, 而极端乐观主义者持有较小部分的流动资产。这个结论是在控制健康素质、财富、年龄、种族、教育和自我就业等情况下得出来的。鉴于乐观的非线性, 这些结果说明了乐观通过自我控制驱动经济选择。

四、研究问题展望

乐观是通过影响主体的很多中介变量对经济选择产生影响的, 但这些影响变量之间有怎么样的相互作用及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现有的研究都是关于乐观对经济选择的影响的, 但乐观和经济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多大呢?乐观是研究经济选择主体的, 但对主体的研究离不开具体的文化和生活背景, 所以西方的研究不一定完全适合国内具体问题的应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内的本土化研究。这些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能可以解决经济学和社会学, 以及心理学中的许多困惑。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乐观程度与经济选择是成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乐观与经济选择确实存在很大的相关, 但不是直线性的单调相关。乐观是通过影响审慎决定、自我控制、冒险行为、工作/生活选择等中介变量对经济选择产生影响的。

关键词:乐观态度,经济选择,自我控制

参考文献

[1]Scheier, M.F., Carver, C.S., Bridges, M.W., 1994.Distinguishing optimism from neuroticism (and trait anxiety, self-mastery, and self-esteem) :a re-evaluation of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 y67, 1063–1078

选择心理论文 第8篇

一、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本土化的体现之一

1999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政府行为, 之后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就从未停止,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价值的理论探讨, 并从本土视角提出心理-道德教育、协调-心理教育模式及整合心理教育模式等[1,2,3,4]。但十余年的探索中理论探讨多、实践操作少, 实效性并未凸显。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因我国班级建制的特殊性及班级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 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土化的典型代表。

不同于国外较为松散的教学班级, 我国班级特有的行政色彩和班主任制度, 赋予班级良好的稳定性和结构性, 使其成为学校存在的最基本单元, 是“最缩小的学校”的再现。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发挥我国班级在学校中的特殊作用, 将班级作为一个“动力场”, 植入团体心理咨询和辅导的理念、技术和手段, 捕捉班级建设、学生成长的现实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讨论互动、分享交流等形式, 让师生及生生思想碰撞、情感沟通、心灵共鸣、生命交融, 使学生在认知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践行中提升, 师生置身于轻松、温暖的情景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成长与发展。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班主任为实施主体、以学生成长现实需要为内容、以互动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共同发展为评价指标, 将我国的教育文化、管理文化、学校文化、学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 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相对宏观的学校层面深入至较为微观的班级层面, 既符合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全过程育人理念, 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又具备独特的中国特色, 顺应中国的教育实际, 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本土化的有效选择。

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班主任专业品质的有效途径

某种职业只有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 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明确的从业标准, 具有专业自主性, 严格的资格限制、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 才称为专业[5]。我国学校班级的特殊存在决定了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他人”, 是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 班主任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正全面推进, 而班主任专业化进程缓慢。国际国内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的颁布、班主任培训制、津贴制等为班主任专业化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条件保障, 但就内部条件而言, “经验型”班主任仍旧是班主任队伍的主体, 班主任的内在专业素养亟待提升, 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无疑是班主任专业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班主任为实施主体, 通过专业培训或与高校形成“工作共同体”, 把班主任变成半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 有机整合班主任“教育者”、“管理者”、“辅导者”的三大角色, 突出班级建设的教育性, 使班主任和学生一起置身于班级“动力场”中, 跳出经验的框架, 学习无条件关注和共情, 用团体技术营造积极健康班级氛围、用心理学视角观察和了解学生、运用团队领导理念管理班级, 在分享中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和学生一同体验丰富情感和内心的成长与蜕变, 反思成长历程, 践行“育心乃育人之本”的理念, 用更富人文色彩的方式建设发展班集体, 使班主任在学生成长和培养中扮演着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角色。

另外, 班级这种“动力场”还是班主任最方便、最真实的“行动研究场”。行动研究是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特定问题为中心的研究, “行动研究意在帮助实践工作者省察他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与他们自己的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它意在将研究行为整合进教育背景, 以使研究能在实践的改善中起直接而迅捷的作用。”[6]有学者认为, 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中, 行动研究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措施[7]。班级团体心理既是班主任发现问题的场景, 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使班主任成为当事人, 近距离真实地审视班级和学生, 直接发现班级建设、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获取真实信息, 形成研究计划, 以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为手段, 通过预先设计, 遵循行动研究发现-计划-行动-反思的环节, 引导学生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在自己成为研究者的同时发展起师生研究的共同体。

三、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

哲学解释学认为, 对话就是指对话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对话不仅仅指交往双方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 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在场, 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 这种对话更多地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 指双方精神的互相承领。”[8]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特有的场域效应, 以更富情感色彩的特征, 柔化了学校教育中略显机械和教条的教育规范、教师权威和师生关系, 为实现师生理解性的对话创造了条件。

首先,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为师生对话提供了温暖、安全、信任的氛围。对话以理解和信任为前提, 不同于日常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求班主任运用团体技术和手段营造一个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温暖、安全的氛围, 在此氛围中, 紧张、顾虑慢慢减少、防御机制逐渐解除、真实自我和内心开始表露, 真诚对话自然开启, 只有这种没有伪装的对话才可以触动心灵、直指内心和成长, 让对话过程成为彼此精神引领的旅程。

其次,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让班主任真正成为对话语境中的主体。班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 从严格意义上的组织目标、组织机构和组织规范而言, 班主任更多时候是组织外的管理者、监督者和观察者, 不能称为班级组织内部的人。但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中, 班主任是团体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为团体的实施者和参与者, 班主任要放下心理防御机制, 关注每一个学生、无条件接纳所有学生、适当自我表露, 与学生共同分享、体验、感动、思考, 以平等、真实的姿态融入对话之中。

再次,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活动为载体, 以讨论、交流、分享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特点, 将师生置于平等、开放的教育场域, 选取现实存在的问题, 如班级凝聚力、同学交往、学会感恩、生命教育等主题, 彼此互为对话和成长资源, 通过理解性对话, 吸收新经验、搅动已有的经验世界和心理世界, 突破发展的局限性, 扩大、延伸、改变甚至重塑自我, 催化精神建构和心理结构过程, 引导师生抛弃现实师生关系的机械规范和教条, 踏上对话与理解之途。

四、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载体

自2000年积极心理学兴起, 在全世界掀起了指向人类幸福、积极品质和健康社会组织的研究思潮, 我国众多学者也纷纷转向积极心理学研究, 开始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并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但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现状调查、测量分析和理论探讨方面, 实践操作层面的做法和研究甚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培养需遵循认知-体验-反思-践行的逻辑规律, 不能靠单纯的说教与灌输, 其中通过活动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十分必要。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因其团体互动的情境、团体实施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上显现出特有的优势与魅力。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将班级转化为一个动力场和人际互动场, 由班主任营造出温暖、安全、轻松、信任的团体氛围, 团体心理辅导所要求的尊重、平等、倾听、关注、不指责、不攻击、尊重隐私等原则使学生浸润其中,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温暖, 体验被接纳、被尊重, 无形中让人的心变得柔软, 激发出向善的向往与力量,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和净化心灵的旅程。不仅如此,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最安全的学习和改变自我的实验场所, 在这里, 每个人的积极品质:真诚、乐观、孝顺、热情、自信等都可以被表达、被发现、被欣赏、被观察、被模仿、被学习, 每个人都成了其他人学习、成长的丰富资源。另外,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以活动为载体, 完善的活动设计理念和技术及预先有针对性设计的活动, 直指问题所在,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触动认识、澄清价值、引发反思、催化行为、铸造积极心态和品质。

五、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催化班级功能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

我国班级制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至今, 已有150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教育变革中, 班级制一直保留, 从未动摇, 足见其被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重要价值, 发展到今天, 班级无疑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场所和师生生活发展的共同空间。

群体动力学认为, 群体通过人际互动形成一定的结构组织, 存在众多的群体心理现象, 如人际吸引、凝聚力、士气、群体文化等, 对群体中每个成员均产生重要影响。班级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 内含了几乎所有的群体心理现象, 又因为班级生活的持续性、广泛性、综合性和深刻性, 对学生的学习、道德、生命、心理发展均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与教育价值, 正如台湾学者吴武典所言, 要了解一个学生, 最好从他的班级中去了解;要改变他的行为, 最好应用班级的团体历程去改变。但在现实教育中, 班级更多体现的是行政编制的存在, 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班级对维护班级纪律、考试成绩、规范行为和同学交往方面的工具与管理功能, 班级更丰富的功能, 尤其是其教育性功能、隐性的文化和心理功能并未充分体现。单方面强化班级工具性功能, 甚至导致目前班级功能和文化的异化[9]。

班级功能需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并体现, 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班级健康的组织结构和班级文化, 一个散漫的、充满疏离与冷漠的班级不可能发挥出积极的功能。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使班级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场”, 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提供互动式的沟通与对话, 化解心理隔阂、削弱人际屏障、凝聚心理力量, 给予学生更人性的关怀和更开放的成长诉求表达, 帮助班级完成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建设, 为班级营造和谐健康的心理文化。在这样的场景中, 班级不再只是规范管理的工具, 而成为蕴含多种教育可能性和教育机缘的丰富资源。在这里思维相互碰撞、智慧闪动灵光、生命真诚相融、心灵彼此感动, 一种真、善、美的情愫在师生心田温暖涌动, 班级内在的生命底色和精神意蕴得以彰显, 班级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丰富土壤。

参考文献

[1]班华.心育再议.教育研究, 2001 (12) .

[2]郑和钧.学校心育系统协调构建的理论与实践.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陈旭, 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 2002 (1) .

[4]崔景贵.文化学视野中的我国心理教育本土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1) .

[5]李振峰, 王在勇, 王瑜.也谈班主任的专业化.当代教育科学, 2006 (14)

[6]周宏弟.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高等教育研究, 2003 (3) .

[7]孙杰.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1) .

[8]李宝峰.论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 .

选择心理论文 第9篇

通过调查走访,得知体育类毕业生想进编制内工作,因为编制内工作稳定,社会大众认可度高,满足父母的心理需求,相对于私企业较轻松,但是编制内工作收入不如私人企业高,制度没有私人企业灵活;于是毕业生又有进企业想法,因为企业灵活性大,平台更广,未来发展弹性空间大,但是与此同时,竞争大,稳定性不高,大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候,除了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以及父母的期望。体育类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出门求学,不仅带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还背负着家人的期望。所以在毕业就业的时候,也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就业,加上90后大学独立又依赖的特性,就注定在选择就业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父母的要求和期望选择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选择工作。通过电话访问家长对孩子就业的期望来看,大部分家长是希望孩子进体制内工作,他们觉得体制内工作稳定高,作息规律,是所谓的“金饭碗”;体育类毕业生实际就业,公招单位实际是“曾多粥少”,竞争强,压力大;体育类毕业生就业时,想考公招当老师或者公务员,又想去公司做销售,还想去健身房做教练。这种双重趋避式冲突直接导致体育类毕业生就业拖延和心理焦虑,也使体育类毕业生与一些好的就业单位擦肩而过。因此,做好体育类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心理冲突研究和疏导,不但有利于提高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率,而且能促进毕业生身心健康。

1 毕业生就业选择心理冲突的产生原因

1.1 家庭原因

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共1096人,其中853人来自农村,243人来自城市,众所周知,农村不仅经济落后于城市,思维也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就业观点上,体育类毕业生的父母及家人还是期望孩子,毕业后能进体制内工作,一方面是体制内工作稳定,有规律;另一方面,觉得孩子毕业后进体制内,父母亲戚有面子。因此家庭的期望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时,存在心理冲突的重要原因。

1.2 学校因素

在连续多年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各高校的领导、就业中心及二级院校,千方百计想办法,深化改革,促就业、保质量。加强了对就业形式的分析,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努力为毕业生拓展就业途径。由于体育专业的体制内工作,对于毕业毕业生来说是“僧多粥少”竞争大,最终通过率低;其他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制,体育类考生,因专业的特殊性,初试无明显优势,而一些体育产业的企业对体育毕业生却很青睐,因此,学校根据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各类社会企业来校招聘,动员鼓励毕业生参加各种企业招聘。

1.3 社会因素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上国家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整个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缺口加大,但是大学的招生自2000年后不断的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了,他们不再有那份优越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了专业性人才,还要复合型人才。用人单位的琳琅满目以及单位用人的各种要求,也是大学生就业选择时,产生心理冲突的因素之一。

2 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冲突存在的现象

2.1 公招考试心有余而力不足

体育类毕业生带着父母的期望,追求的编制内的工作,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竞争大的残酷现实,在准备公招考试的时候,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就是,多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增加了自我否定的负面影响。

2.2 徘徊犹豫、错失良机

企业用人单位一般在每年9月开始会陆续到各高校,选拔所需要的人才,而那些目标不明确的体育类毕业生,在用人单位来选拔人才的时候,往往持观望态度,总觉得还有好的工作在后面,或者是按照父母的指示等待公招,就这样徘徊犹豫,与好的岗位插件而过,错失良机,浪费了机会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是体育类毕业生心理冲突最明显的时候。

2.3 毕业生的焦虑情绪

当体育类毕业生就业选择存在心理冲突,且很难选择时候,受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及自身能力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引起甚至会加重毕业生的焦虑情绪,影响毕业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不利于毕业生正确选择合理的工作。

3 解决体育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冲突的建议

3.1 提前做好职业测试以及职业规划

体育类毕业生在大二、大三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做专门的职业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以帮助毕业生提前准确的做好职业规划。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学校不能将其单独看作是毕业生教育阶段,需将其渗入至整个教育中,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就业指导课程,紧密连接教育教学、择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

3.2 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方面,且对其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越强、就业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就业岗位福利待遇也就更高。体育学院的毕业生要及时认识自己,根据早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就业目标,多方面收集就业信息,有针对性的准备应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并且学生在全面掌握体育专业的技能及知识时,还需要了解与体育专业相关相近的知识,扩展相关知识面,增加就业率。

3.3 关注就业形势、就业政策

体育类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在就业之季必修的功课,不仅有助于毕业生就业,而且有助于减少因信息不通带来的心理冲突,消除毕业生就业焦虑的情况。

4 积极主动就业,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

面对体育类毕业生人才过剩的现状,毕业生要积极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切忌不可观望等待,要有危机意识,先就业再择业,对于有效较少毕业生的心理冲突有着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现阶段,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毕业大学生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就业方向、就业单位时心理冲突问题明显,参加公招考试要求严格,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及自信心;并且在面对就业时易徘徊、犹豫,导致良好的就业时机流失,焦虑情绪也较为突出。因此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冲突问题,学校需要提前做好毕业生的职业测试以及职业规划,帮助其确定就业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就业形势及相关政策,从而提高就业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培养其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进一步鼓励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高亚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调适策略[J].学园,2013,(34):26-27.

[3]马方琳.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与就业选择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30-31.

选择心理论文 第10篇

一、中职生具有的心理特点

1.害怕学习, 做事缺乏耐心, 自信心差

升入中专的学生很多不爱学习, 常因违反校规校纪被班主任批评, 也被其他同学瞧不起, 再加上在中考中的失利, 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对自己失去信心。升入中专来到一个新环境, 遇到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或科目时, 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有短期的好转, 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可一旦遇到困难、挫折, 他们便灰心丧气, 不能坚持下去, 无法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分数没有感觉, 对任何事情的后果麻木不仁, 持无所谓的态度, 放任自流, 自暴自弃。

2.盲目追求个性, 自控力极差, 逆反心理强

大部分中职生学习底子薄弱, 又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 精神无所寄托, 常盲目追求个性发展, 违纪违法行为频繁发生。如着奇服怪装, 抽烟喝酒, 追求刺激事物, 自高自大, 争强好斗。他们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 忽视集体利益, 常和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着干, 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屡教不改, 逆反心理极强。

3.内心世界不稳定、不平衡, 对新奇刺激的事物感兴趣

部分中职生高兴时做什么都好, 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 情绪起伏大。他们没有给自己定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上课时昏昏欲睡, 觉得时间很长, 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及学习兴趣, 课后又感到生活无聊, 于是通过上网、抽烟、看不健康的书籍、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 填充空虚的心灵, 有的因此而酿成大错走向歧途。

4.渴望得到认可, 但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各方面表现差长期被人瞧不起, 因而也常曲解老师, 不能悦纳父母, 不主动理解人却渴望理解万岁, 不想与人交往, 缺乏与人为善的合作精神, 常把自己和他人孤立起来, 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 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圈子和封闭的内心世界中。他们既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接纳, 又敏感多疑, 与人交往时关系不能维持长久, 一日之内就可能化敌为友, 也可能化友为敌, 情绪反常难以控制, 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 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5.对异性的朦胧好感, 导致交往出现偏差

进入中职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已产生朦胧的性意识。由于长期的学习差被人瞧不起, 再加上有的是留守少年, 有的来自单亲家庭, 所以他们容易利用两性交往, 寻求同龄异性的关怀来缓解压力, 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在此期间他们讲究打扮和注重发型, 约会、互请客等, 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心事重重, 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甚至有的学生因争风吃醋产生矛盾而打架斗殴, 平时更是行为做作, 装腔作势, 捏腔拿调, 或“傻帽”, 以博得异性的好感, 产生畸形人格, 直接影响了班风、校风。

二、班主任应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1.朋友角色

中职生在学习上处于弱势, 常被人瞧不起,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作为中职生的班主任, 应关注每一个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如果学生内心有什么想法、做法都想和老师交流, 那么老师了解、管理学生也就容易多了。面对中职生这个特殊群体, 他们犯错误时教师要采用说服教育, 耐心引导, 不能任其所为, 要用情感感染、用行动感化他们, 还要尊重他们, 因为尊重比爱更重要, 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2.教师角色

班主任往往是班上的任课教师, 如何能够当好一位任课教师, 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便配合管理班级, 给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是很重要的。班主任作为任课教师, 授课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还要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由传统的填鸭式向互动式教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 班主任不能把自己定位于管理者和控制者, 自己讲而学生在下面听,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

3.班级管理者角色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多元化, 学生的思想趋向复杂, 这就要求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允许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教师实现了班级管理的多样化, 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且要求教师从以往评价学生的独断者转变为评价学生的协商者。班主任只有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

4.心理辅导员角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往往和班主任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职业学校教育更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呵护者。中职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 他们对周围世界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意识增强, 但同时缺乏对周围环境的了解, 缺乏自立能力, 思想情感常处于一种冲突和混乱之中, 极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洞察学生的心理, 倾听学生的心声, 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 让学生获得自尊和自信, 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 班主任还应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体会他人的情感, 从而深刻地反省自己。

5.班级各方面的协调者角色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往往还是各方面关系的协调者, 如协调本班学生和平行班学生的关系, 本班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中, 班主任的协调作用就是弱化矛盾, 减少摩擦, 实现班级效益最大化。因此, 班主任不能忽视协调者这一角色, 它是一个班级水平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 应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选择心理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学;刑法学;价值;路径选择

一、前言

国家在不断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对于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国家对刑法学研究问题也是越来越谨慎。国家发展过程中,管理期定然是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对于国家秩序的形成,国家市场价值的提升,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都有决定性作用。所以就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与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原本传统的刑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二、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走着我国特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进步不断做出努力。我国的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国家地位不断稳固并提高。国家的进步同时,许多以前制定的规章制度都逐渐出现了一些漏洞,跟不上了时代的变化。就比如说,我国刑法学研究就出现了个别不合理现象,我国法律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的同时,它的条律出现了许多的矛盾,这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国家有关机构也逐渐重视起这个问题,开始施行心理学介入方案并做出了一系列整改。

三、心理学介入刑法研究的价值

科际结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刑法学与心理学的科际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的困惑性难题、实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有多条结合路径可供选择,但建议采用分层路径进行研究。

“心理学的历史是由国家的需要塑造而成的”,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心理学研究必须具备对战争实践的助推作用,但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历史特性。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发展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起步阶段、曲折 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其历史使命是创新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学受到很明显的环境、文化、价值观、个体心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心理学理论成果对刑法学影响的同时,必须积极探索与我国刑法实践相匹配、与我国军民文化心理相契合的心理学理论架构,以解决现实实践中出现的与心理因素相关的难题,提升我国经济实力。

四、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路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产生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保护人的基本需求是法的基本任务。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而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来自于一定的刺激。依此,犯罪作为行为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要抑制罪犯的反社会行为就必须改变外界环境的刺激。刑罚就是这么一种刺激,并且在这种刺激中,惩罚是首要的。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惩罚性看作是刑罚的内在属性,甚至认为,没有刑罚的惩罚,人人都可能犯罪。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人的理性,认为人有理性,会权衡利弊,在实施行为时总会考虑行为后果,如果他认为犯罪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时,他就会选择放弃犯罪。但从实质上看,这种利弊权衡实际上是外界环境刺激作用的结果。别说人,就是动物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也会趋利避害。因此,只要外界刺激的变化达到一定的强度,行为就会发生改变。犯罪人也如此,只要刑罚的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罪犯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行为主义心理学者曾经设计过一种行为矫治方式,叫厌恶疗法。即设法使一个要消除的行为(这一行为受到某种愉快反应的强化)与一种厌恶反应建立联系,从而使行为人放弃或者回避问题行为。如在戒酒治疗中,先给酗酒者服用一种催吐剂,在药物将生效前拿来酒并让他喝。这样患者饮酒后的反就不再是通常饮酒后的快感,而是恶心、呕吐这种令人厌恶的反应。如此反复训练后,患者就会在酒的刺激(看到、听到、嗅到)与恶心反应之间建立条件联系,从而回避酗酒行为。

因此,从权衡利弊的角度看,对合犯作妥当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对合犯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必要非得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去实现。适当的时候,运用立法的手段也是必要的。而且立法形式的运用会对危害行为的规定更具稳定性、合法性。同时,也不会丧失其应有的社会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与路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务必要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入工作,科学的学习其价值。

五、结束语

总之,国家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中的一员,我们有是具有一定国际地位的世界大国,不能甘于落后,在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全力培养各方面人才,大力支持心理学在刑法学研究上的应用,加强各个单位的心理学研究,让国家中的心理学研究能够合理有效的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国家刑法学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心理学应用,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寻找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大量引进,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入,充分发挥心理学研究的控制力,为我国更好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杰.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5(7):34-35.

[2]毕小明.网络心理学介入刑法学研究的价值及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5(3):56-57.

[3]赵云翔.从教育心理学看外语课堂教学绩优的路径选择[J].卫生职业教育.2014(2):54-55.

选择心理论文 第12篇

心理疏导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 日益得到关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新的理念和视点, 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 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 创造条件, 让其充分表达, 又善于引导, 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 提高思想认识, 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代表主流社会思想排解教育对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遇到矛盾、困难所产生的思想障碍与思想问题。有别于教导和指导, 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 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 疏通人们的思想障碍。它更加关注人文关怀, 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 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具有重要价值。

(一) 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注重对人本身的关心。加强心理疏导, 正是从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困惑等, 适时地进行教育引导, 相比较以往简单的说教而言, 心理疏导是在充分疏通情绪基础上理顺思想认识活动, 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深度关怀。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 关注他们成长成才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困惑, 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 根据大学生活各阶段的不同情况, 做好学习成才、就业择业、心理健康、情感等方面的咨询、教育、引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健康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具体困惑, 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和引导, 减缓他们的心理压力,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二) 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心中装着学生, 关注大学生心理需求和思想困惑, 关注他们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 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施之以爱”, 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真诚地对待学生, 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 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注重通过心理疏导, 帮助大学生消除求学、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扰, 实现学业优异、择业顺利、健康生活, 形成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

(三)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在高校的贯彻和具体落实。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 对于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心理疏导, 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 激发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将“心理疏导”的理念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善于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 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 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指责, 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类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 学业疏导

大学学习阶段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 影响着他们的职业选择, 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大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有的对专业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的人生目标不清晰、学习缺乏动力, 有的学习方法不佳、考试过度焦虑, 有的对顺利拿到所读学位的要求不清楚、对学业结果听天由命等。

因此, 可以通过聘请教授、专家学者开设系列讲座, 明确人生目标, 进行理想教育;学习座谈、专业讲座等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动力, 明确学位要求, 加强学业规划;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 发现自身潜能, 获得自信;邀请专业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团体学习辅导等来进行心理疏导。

(二) 安全法纪疏导

安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人身安全、财物安全、交通安全以及校规校纪安全心理疏导对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在家长的严密监护下长大, 进入大学后, 失去了以前家长的监管, 对周围潜在安全隐患不易觉察, 尤其对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安全情况复杂的地方性大学, 大学生遭受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钱包、手机、Mp4等被窃事件频发;大学生在校内校外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不断;学生因考场作弊失或多次旷课教师教诲后仍无悔改而被处分等并不鲜见。为避免这些损失, 辅导员等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班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法纪心理疏导, 让他们知道安全知识内容以及如何避免遭受损害, 确保学生人身、财产、交通安全, 不违反校规校纪。

(三) 交际情感疏导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交际需求, 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与同龄人缺少沟通交往;部分贫困生心理较为脆弱敏感, 与富裕生存在心理隔阂, 在面对交往时自卑、封闭、嫉恨等往往力不从心;大学生男女交往、恋爱等问题也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困扰。

因此, 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 引导大学生建立宽松友爱的人际关系, 尽力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疏导, 充分发挥疏导原则进行思想的调节、调解、协商对话, 从而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和缓地解决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冷漠、紧张状况, 促使人际氛围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正常对待异性交往, 理智对待友情、爱情等。

(四) 消费休闲疏导

消费和休闲疏导对大学生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心态极为重要。有的学生存在盲目从众的心理, 花钱随便, 没有节制;有的学生存在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的心理, 追求奢侈生活, 超前消费;有的学生存在炫耀心理, 追求品牌, 盲目攀比……部分学生在休闲时间内懒懒散散, 虚度时光, 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 通宵达旦;部分学生痴迷于怪诞、神话小说昼夜颠倒;部分学生沉溺于聊天交友而整日萎靡不振……因此, 心理疏导有助于大学生做到合理消费, 科学安排休闲方式,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 就业疏导

就业疏导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择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高校就业疏导集中在即将毕业、找工作时, 这使得大学生无法获得整体化、个性化的全程就业疏导。在对大学生开展就业疏导的过程中, 要注重开展全程化的就业疏导。首先, 可以按职业认知与探索、未来职业定向与选择、就业能力准备 (提升) 、就业实现与职业生涯启动等四阶段分年级进行疏导。其次, 构建大学生就业疏导全员指导体系。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全体教师通过就业讲座, 职业生涯规划、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挑战杯、班级文化活动等,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能力等, 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路径选择

(一) 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 高校政治辅导员中, 专业方向不一, 学历结构参差不齐, 人员流动性大, 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心理疏导队伍。同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是一种育人、育心的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 要建立学生工作部门整体协调、齐抓共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因此, 要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 建立专门的校园心理疏导教育组织机构, 加大教育、心理专业辅导员的引进, 配备各类专兼职人员, 及时进行培训;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服务活动, 如我校对大学生进行“5·25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开通情感热线、大学生就业咨询服务、文明离校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广泛宣传学业、情感、就业择业等知识, 普及心理健康常识, 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各种问题。

2.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思路。

我们通常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德育工作来抓, 对大学生心理疏导缺乏全面认识, 工作方法简单, 效果表面化, 不能达到活血化瘀, 舒缓情绪, 提高认识的良好效果。因此,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形成合力,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工作落到实处, 形成深度。

3. 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作为对辅导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要求,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作为辅导员日常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目标责任制, 定期督查、考核执行情况, 努力避免院系因学生思想问题发生恶性事件。

(二) 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除了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具备一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知识, 拥有健康的心理世界和较高的思想境界, 能够联系所讲授的课程, 插入相关内容,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所以, 作为教师要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 用清晰生动的内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适宜的方法去疏导学生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利用班级、院系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例会,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

1. 要充分发挥班级、院系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等例会的心理疏导作用。

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各种需求, 根据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妥善把握学生思想情绪, 引导学生理智选择正确行为。如利用每周的学生会工作例会、每个月一次的班会, 每周一次的班委会等, 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情绪, 并进行检测、评估和预警,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调适, 对于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答, 对于部分学生的疑惑要及时予以讲明, 对于个别的谣言要及时予以澄清, 对于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给以说明;对于学生积极的情绪要及时给予鼓励。

2. 坚持学大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常规化、制度化。

通过经常性的心理疏导, 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避免不良情绪、心态积累恶变, 引导大学生情绪、心态向良性发展, 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情绪稳定、心理和谐, 使他们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 坚韧不拔、不怕失败、关爱心灵、珍视生命, 并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及时化解思想矛盾、理顺思想情绪, 加强情感慰藉和心灵关怀, 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 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平台

1. 利用高校校园心理疏导网络体系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心理疏导。大众传媒快速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发展, 学生可以平等地在网上获取信息, 又会在网络交际中迷失自我, 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抵触心理, 造成人格障碍。因此, 首先, 要建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网站或者网页, 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 形成正确的校园思想信息导向和舆论导向。其次, 积极加强网上心理疏导的工作, 开展网上心理咨疏导服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优势,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空间, 运用现代手段和科学方法, 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地调节情绪的方法, 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 要积极开展网上时政讲座、网络论坛等活动, 重视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培养大学生网络公德意识, 尤其是对网络中散布的一些过激的言论、不好的思想苗头要及时引导, 对不良信息、有害信息及时监控和屏蔽, 引导他们远离不良信息, 接触健康信息,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宣传媒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利用校园广播和校报等媒体, 针对校园发生的事件予以及时宣传, 坚持正确立场和舆论导向, 有利于消除思想疑虑, 化解不良情绪, 引导大学生思想稳定乐观向上, 积极进取。

(五) 构建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优势, 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 融校园、公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 在校园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和而不同, 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既能体现大学的崇高追求, 又富于文化底蕴, 赋予外在“美”于“真”和“善”的内涵, 使每个置身其中的大学生都能感受到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所带来的思想和心理上的舒畅, 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功能。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当前,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主要有学业疏导、安全法纪疏导、交际情感疏导、消费休闲疏导、就业疏导等五种类型;通过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队伍、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平台、构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和氛围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世杰.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 :163-165.

上一篇:应用程序管理模块下一篇: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