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学习范文

2024-09-19

在体验中学习范文(精选12篇)

在体验中学习 第1篇

一、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再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二、设置情境,体验“问数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

例如:在学习有关人民币的计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先出示挂图:笑笑与聪聪去市场购物.

2. 师:笑笑带了20元,可以买什么呢?

根据商品的标价有如下回答.

生甲:买一盒肉和一袋盐是7+1=8(元).

生乙:买一斤哈密瓜和桃子是9+5=14(元).

生丙:买酱油、醋和麻油各一瓶是4+4+6=14(元).

3. 师:谁能像老师一样,给同学提问题?

生甲:聪聪带50元,可以买些什么?

生乙:买一袋虾仁和一袋香菇一共用15+25=40(元).

学生购买的东西各式各样,安排合理,这样教学,让学生自己思考,根据标价列出算式,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及“问题解决”意识,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合作交流,体验“说数学”

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讨论,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窗口.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每一名学生创造发表“见解”的机会;并且教师应加强示范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多角度地说一说、议一议,甚至辩一辩,使他们敢说、会说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适时地让他们畅所欲言,可以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后,“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3”,从这句话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合作交流,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许多信息:“男生人数占4份,女生人数占3份,全班人数共7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4”、“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7”、“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7”……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把主动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交流、反思并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自主获得知识的目的.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体验“用数学”

新课程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和展示其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其数学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联系生活的数学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爸爸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依此类推理解121-103, 279+98, 279+102等习题.

再如,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到“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并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五、自主探究,体验“造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例如:在教学万以上数位的认识时,应这样安排教学步骤:

1. 每名学生给一张只有到千位的数位表,先让学生摆出二百、两千的数.

2. 设障碍:如何摆出两万的数来呢?数位表不够怎么办?有的学生在千位上摆了20个珠子表示二万.

3. 进一步提出疑问,数位表上每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个珠子,满十必须进一.这该如何做呢?

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创造,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用两张只有千位的数位表黏合在一起,再改数位名称就得到了万级的数位顺序表,从而认识了万级的数位,为进一步学习更高一级的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2篇

王丽娟

在学校教育中,每门学科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是在特定的数学情景中获得的一些初步的经验,而体验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体验、合作交流。

一、在学习中体验中乐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认识角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借助了具体的事物或图形来帮助学生认识角。在上课时利用学生喜欢的魔术表演“变角”,从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地参与学习。然后再安排“小小魔术师”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不同的方法用圆形的纸片折角,并找出角,充分感知角的特点。学生通过的“折角活动”,沉浸在操作的喜悦中,专注而又高兴,体验到了“做”的乐趣,培养了操作技能,有效地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联系现实生活,在体验中理解概念。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素材应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积淀,直接影响其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物体,这是他们理解几何图形、建立几何概念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教师应善于借助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几何学习,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积极思考,初步认知立体图形的相关特点。新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魔方、茶叶罐、乒乓球等)。通过课前的收集活动,使学生知道这些图形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上课时,我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把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等多种实践活动,真实感知各种物体的特点。这样既不用老师太多的讲解,学生也能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概念,同时又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培养了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

三、解决实际问题,在体验中发展能力。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也能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知识点时,我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升空为主线,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当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时,我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数学信息:

神舟飞船的高大约是9米 教室的高大约室3米

飞船舱内面积约是6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4平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在学生汇报时,重点讲解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做出反馈:

(1)9÷3=3,神舟飞船真高啊!有三层教室楼那么高呢!

(2)54÷6=9,神舟飞船的船舱好小呢!我们的教室面积就相当于9个神舟飞船舱内的面积!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操作,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数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既可以为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体验,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进而抓住知识的关键,更能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因此,学生的学习体验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质量。

所以开展体验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知识的本来面目,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能让学生深化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使他们积累时间活动的经验,掌握有效学习的途径,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3篇

【关键词】体验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体验,《辞海》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事物。新课程实施中的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探究感悟、交流反思,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是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开展体验学习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体验情境,让学生主动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学习满足了学生这种心理需要。但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有所体验,才是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体验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角色,尊重学生,注重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环境宽松,气氛融洽,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更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体验数学的学习中。

其次,创设真实的数学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和矛盾冲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

再次,教师应特别注重“活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由于地域的差别,教材上的一些例题并不适合农村学生,教师可把例题更换为农村生活中的问题,使农村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此外,利用旧知迁移,设立悬念、实验操作、学生质疑,开放问题等都可以作为体验的情境。适当的数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学生学习愉悦,数学课堂更焕发了生命活力。

二、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数学的魅力

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是重实践的“右脑式学习”,强调身体历行的“体验”,从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和领悟。领悟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从亲身经验中体会出来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让学生亲身参与的体验活动,学生才能得到收获。

“做数学”是让学生“像数学家那样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其实质是让学生对数学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种有足够亲身体验的“做数学”,能活跃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手脑并用,发展数学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做数学”,使学生在“做中想,想中学”。这种“做”式的数学操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拼、移动等不同的办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学生将终身不忘。

“做数学”还在于应用体验知识进行应用的“再体验”。教师可优化练习设计,如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长方体玻璃水缸里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再体验”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

这种直接的、他人无法替代的“做数学”体验,学生能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形成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获得个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学习由“他主性”向“自主性”转变,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以多维互动的活动方式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创造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的体验也必须以活动为途径。数学活动要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化的数学事实。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教具学具、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活动化教学倡导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这是实施新课程有效适宜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新课程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方式”,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做,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提倡合作交流。交往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在师生间,生生间彼此的讨论交流,能优势互补,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学习内容,体验知识的形成。

数学活动的设计可生活化,“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实际分组设计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活动内容,“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课程标准》语)如“我是超市售货员,分组统计当月家庭水电费用费开支情况,统计学生拥有课外书的数量”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不但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拓展深化了数学知识,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注重评价导向作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由于个体差别,学生的体验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决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体验的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且发展是具有个性化的。”,这种不同步的数学体验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需要教师加倍的呵护。

学生的体验学习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教师要特别重视评价的作用,“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语)。由于学生生活经历、遗传因素、个性品质、体验方式等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体验结论,即使得到不完美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教师也要肯定他们的钻研的精神,不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验,在交流中体验知识创新的喜悦。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采取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习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体验中学习 第4篇

一、联系生活, 体验生活化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简便运算125-98”, 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 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 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钱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他2元, 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 (元) .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依此类推理解221-103, 288+97, 294+102等习题.

二、实践操作, 体验知识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与学都要以教为中心,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简单地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 只有通过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 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坚持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生动、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因此,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多设计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和开放性的问题,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手指这一自身的学习资源, 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氛围.当播放歌曲《巧巧手》引出课题后, 我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请小朋友伸出一只手, 看看有几个手指?伸出两只手, 看看有几个手指?小组合作, 看看3只手共有几个手指?4只手、5只手呢?”这样, 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这一过程, 就是学生在主动从事教学活动中去经历、感受、探索和发现, 既增长智慧, 真正领悟到位置的相对性, 又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三、引导交流, 体验互动感悟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学生体验学习, 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 在体验中思考、创造,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 教学“分数化成小数”, 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 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 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 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 分子无论是什么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 从分数的意义想,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 有这样的3份, 能化成有限小数.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 也有这样的3份, 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 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母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 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13, 17

可见,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解决问题, 体验成功乐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数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 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激情, 在学习中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我超越, 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强的前提下勇于自我展示, 乐于在课内外探究发现并能创新地解决问题, 并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师就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因素, 尽量为每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开放思维, 允许“标新立异”, 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情景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后, 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师生138人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有限坐40人的大客车和限坐10人的面包车两种车辆.问: (1) 可以怎么派车?想出两种以上的派车方法. (2) 至少派几辆车?其中大客车几辆, 面包车几辆?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后, 把学生想到的所有方法进行汇总: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第5篇

“体验”一词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事实上,本次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所以,“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对学生体验的重视,其实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发挥它们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及实践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了初步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在情境中体验老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学习的情境。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什么能把大自然中的声音当成音乐的,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声音放在音乐中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曾经听过袁斌老师执教的《丰碑》一课,一开始,在凄厉的北风怒号中,在苍茫的雪山中艰难行进的红军画面中,袁老师入情入境地道出了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在教学《田忌赛马》导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爱玩扑克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和教学内容相联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在情境中,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这种情境会作用于师生双方的心理,影响师生实现教与学目的的.行为和力量,促进目的的实现。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手段有: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以语言描绘情境。二、在认知不平衡中体验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新课程中,我不在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而是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境况。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阮恒一开始误以为他会因献血而死去,学生自己能理解到的只占十分之一,作为老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当时阮恒的心情。我充分让学生阅读有关描写抽血过程中阮恒的句子。学生读后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说明他害怕,说明他勇敢,说明他配合医生。“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捂住脸”?是因为他感到疼,他不想让人看见。学生们这时的感悟并不准确,因为阮恒是因为怕自己要输光血死去才这样做的。这时我没有纠正孩子们的感受,而是进一步让他们阅读下面的句子:“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你们通过读这句话,觉得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疼吗?“不疼”孩子们读懂了这句话,那他之前为什么要啜泣,颤抖并用手捂住脸呢?学生们开始把自己当作阮恒,去体验,去感知。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产生了解决“认知不平衡”的意向。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我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我和他们一起参与到开放式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能初步认识到阮恒是因害怕而这样做的。“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这是为什么?联系后文“医生又问他又摇头”你有什么感受?他不是因为疼这样做的,是他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呜咽”比刚才的“啜泣”怎样?形容哭的声音更大了。“接着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为什么哭得越来越厉害了?“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1] [2]

在体验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 第6篇

可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此亲身经历、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索活动,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自主的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

基于对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做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积极参与了自治区课题《教与学》的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各环节努力融入体验的思想,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为此,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不再只是枯燥知识的讲授,而是通过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学生在具体而生活化的情境中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由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走入超市,在生活中调查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质量,通过课前调查情况汇报交流各种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观的获得第一手的感性体验。在教学“克和千克”的概念时,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袋盐(1千克)的质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约是1千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做单位的;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枚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再与1千克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到“克和千克”的概念。正是由于这些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常见的,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截取的,所以学生感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课堂的效果也突现出来。

二、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由“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着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与时间,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活动中的认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为学生提供三组不同长度的小棒:第一组3cm 3cm 6cm;第二组4cm 5cm 8cm;第三组2cm 3cm 7cm。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际的操作中感悟到,只有第二组小棒能够摆成三角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第一组和第三组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想一想它的三条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直观的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条边”的关系。多数的课堂,当学生发现了这一特性后就如大功告成了,可是,如果深入挖掘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如何能准确而快速的判断出,三条边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呢?”教师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给学生开放的空间继续探索,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只把最短的两边加起来与第三条边比较就可以了,既准确又快速。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的把自己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设计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同时,教师应该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疑惑、探索、发现、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共同成长。

三、创设亲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在体验中应用。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机会,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体验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布置动手实验:拿一枚5分硬币,投掷50次,记录一下出现的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占总投掷数的几分之几?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带着疑问与兴趣认真的实验。结果显示,正反面的概率非常接近。相机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概率思想来分析社会上的一些摸奖,买彩票的中奖率,使学生体会到,买几张彩票,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是对的,如果想靠它发财,那概率实在太小了。

又如: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千米”后,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利用步测或目测的方法测量一下学校跑道的长度、家到学校的距离作为课外的实践。在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米与千米”的长度单位的用途,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创设有效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发展。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教师如果能创造性的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发挥数学学科课外拓展与延伸的作用。

学习了“轴对称”一课后,教师将枯燥单一的作业变为: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这样的实践操作性作业;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尽量让学生 “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作为课后的实践作业,丰富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在学习“组合图形”一课后,让学生自己把各种不同的形状拼成不同的组合图形,并提出问题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当学生看到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把制作好的新图形贴到“学习角”,同时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兴奋无比。本来复杂的组合图形面积,就在学生的玩所学中得到了巩固与应用。再通过同学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知识的有益延伸的氛围中,学生也在在体验中得到自主发展。

可见,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体验学习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灵活自如的驾驭教材,创设有效、丰富的教学体验,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实施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做为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师,让我们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让体验走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第7篇

一、感受教师关注

学生情感的激发往往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的时期,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鸣。如果我们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就可以唤起其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

小学生一般不大关心以往自己是怎么做的,而对教师对自己评价的关心却尤为强烈,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做是自己积极行为的结果。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正确解决问题时,要及时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其勇于自主学习的表现。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这将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

二、好奇学习内容

好奇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能使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到十分好奇,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一年级教学《统计》一课时,在课始,教师取一个盒子,晃动几下。问:大家从听见的声音中,猜一猜盒子里会是什么东西?教师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了,大家争先恐后地猜测:“皮球”、“乒乓球”……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好奇,那他接下来的学习将会更主动、更积极。

三、参与学习过程

1. 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让学生拿出教师发的圆,要求先对折几次,描出几条折痕,然后量一量每一条折痕,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纷纷发言:“我发现每条折痕都通过圆心。”“我发现每条折痕的长度都相等。”“我发现有无数条,画不完。”“我发现描下来的线段两端都在圆的边沿上。”“我发现一条折痕的长度等于两条半径的长度。”“我发现一条半径等于二分之一条直径。”“我发现对折后两边的大小都相等。”……教师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直径的概念。

2. 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师可结合新授的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折一折、移一移、拼一拼,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快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习新知识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

四、得到适当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或猜想,可以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尤其要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成技能,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练习设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奖励、及时强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享受成功的喜悦

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说,成功对他们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积极机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如设计“购物问题”:“小红去春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面包每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你能帮小红计算一下,她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是这样的:把20元钱要全部用完,多余的分给其他同学;只买两只面包,自己可以准备水壶;不买苹果,野外吃苹果不方便……可见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成功者。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8篇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雷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再实行“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 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 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 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 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 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出示:一个圆, 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 拼成了近似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 求圆的面积。这道题乍一看, 似乎无从下手, 但我启发学生经过自主探究, 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的周长多出两条宽, 也就是两条半径, 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 问题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让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 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 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如在学习“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是多少?”时。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 而且掌握牢固。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可能就记住;看过了, 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1、“说数学”即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 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 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 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 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 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 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 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 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 效果又能如何呢?于是, 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呢?可能与什么有关?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 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 分子无论是什么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老师再提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什么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因数3, 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因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2或5的因数, 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说数学”, 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175-98, 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有一张百元大钞和75元零钱, 买一件98元的上衣, 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拿出100元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给他2元, 最后钱是75+2=7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321-103、579+98、273+102等练习题。再如:人民工园的门票每张10元, 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 每张8元, 我们班一共有45人, 该如何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 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 (元) , 50×8=400 (元) , 50×8-5×8=360 (元) , 50×8-5×10=350 (元) , 在比较中选出最佳方案。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9篇

一、知识形成性操作

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小学生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 我们一般都会借助于必要的操作活动。在这里的操作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 动手操作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知识探究性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探究性操作, 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主动探索, 再现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给学生, 而是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形成科学认识。

如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让学生通过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材料自制的圆柱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 发现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包含关系。再通过把盛满圆锥形容器的沙子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的反复实验, 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盛的沙子总是圆锥体容器的三倍;如果二者底或高不同, 则结论不成立。这样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虽然学生的创新发现只是重复验证, 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 却绝对是创造!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何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都可以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

三、知识应用性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知识技能, 提高数学能力。

如在《小小设计家》一课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粗铁丝、泡沫板, 让学生为灾区人民设计简易实用的越冬帐篷模型, 学生兴致浓烈, 各显神通, 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展开制作, 使他们强化了知识理解, 提高了运用水平。教完《统计》后, 可以组织学生对“小学生上网情况”作一个统计与建议。教师可指导、协助学生确定调查项目 (如从上网时间、目的、兴趣大小、上网干什么等方面进行) , 设计调查表格及调查对象等。然后收集原始数据, 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 并针对统计情况进行分析与建议, 在学生中形成对待"小学生上网"的正确认识。开展知识应用性实践活动, 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实践证明, 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 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体验经历中学习数学知识 第10篇

(一) 在现实情境的经历中体验数学的生活性

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要源于现实, 扎根于现实。”从简单的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到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 都应力争从生活中、从学生的现实经验中选取题材, 使学生在经历现实情境的数学中理解数学知识, 在解决现实情境的数学问题的经历中更好地掌握数学技能, 从而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明白数学蕴含在生活中、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的道理。教学“1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 数一数, 说一说“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各有多少?”通过学生在校园中寻找事物、数一数事物的活动经历, 使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从接触数学起, 就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校园里, 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再如, 教学完利息计算公式后, 出示一张存款单, 让学生根据存款单反应的信息, 计算出到期时的利息及应取回的钱数。这样将数学知识返回到现实生活, 不仅缩短了书本上的数学与生活中数学的距离, 而且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中, 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二) 在动手操作的经历中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获得的知识, 是学生掌握的最好的知识, 也是学生对数学感悟最深的。因此, 在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应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 主动认识。但实际教学中, 学生动手操作了、实践了, 其中却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无形指挥”, 学生完全是按教师的意图循规蹈矩地操作;或者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了知识, 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受这两方面的影响, 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只求操作结果的唯一性 (只求与书本结果的相同) 。如在“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并尝试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在汇报结果时, 存在着教师有意取舍结果在3.0~3.3之间的数据和学生只汇报数据在3.0~3.3的现象。如果就知识目标而言, 有利于很快得出圆周率的规律。但如此的行为是否给学生这样一种信息提示:对实验的数据可以随意更改和取舍。学生在这样的操作中获得的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由此,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重视知识目标实现的同时, 更应深入地关注到学生在情感目标方向上的发展。以上的教学, 教师可以让学生汇报出实际测量的结果, 关键处提醒学生:当测量的结果与目标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别时, 说明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操作时尽可能使自己的操作更规范、合理。这样, 学生在操作中不仅获得了知识, 而且丰富了实践性的体验:动手操作、实践必须合理规范, 必须从事实出发, 尊重客观事实, 必须正确分析、对待实验的结果。

(三) 在合作探索的经历中体验数学的“再创造”

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使合作探究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自身需求。在学生开展恰当合理的学习活动, 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时, 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圆锥的体积”教学, 先让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在学生猜测结果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自由选择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 有些小组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有些小组得不出这样的关系。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实验的结果不同?通过讨论, 学生知道只有当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时, 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然后, 让学生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再实验,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关系的认识, 同时使学生想到, 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 底面积 (高) 相等时, 圆柱的高 (底面积) 是圆锥的3倍。学生通过猜测、实验、讨论、再实验这一连续的合作探究, 思维不断发生碰撞,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 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四) 在反思的经历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实际给学生一个自我弥补的机会, 给学生一个对数学知识再思考、再认识的机会。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知识体系中, 是无形的、潜在的。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使用的, 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隐含其中的思想方法。但通过对日常教学观察发现: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探究出数学知识时, 接着进行一连串的练习, 学生没有反思的时间和机会。反思成为被忽视的教学环节, 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层领悟。因此, 教学时教师应树立让学生反思的意识, 将反思当作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过程, 给每位学生充足的反思时间。

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 第11篇

一、突出现实性

富有现实意义,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中的小调查类《我们的牙齿》就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性的课题。它是以调查一年级小朋友的换牙情况为主题,从而让学生在调查中学会调查方法,经历统计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就是一个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学生非常熟悉的、可以实际操作的课例。因此,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该紧扣主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开课伊始,我用学生喜欢看的《新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之棉花糖的秘密》动画片引入新课,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棉花糖怎么了”“棉花糖换牙了”“你们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在学生津津有味看动画片时,我引入活动的主题“调查我们的牙齿”,学生在无形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道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

二、突出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就是可以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能充分展示学生之间研究上的差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包括小调查、小操作、小设计、小游戏、小课题等,它们都来源于生活。不同的学生,他们所接触事物的程度与经验都不同,加上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突出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力求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潜能。

如,学习二年级上册第4课小操作类课《神奇的小棒》时,教师让学生利用小棒动手摆出一些平面图形,在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平面图形及感知摆同一个图形的个数与小棒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蕴含其中的规律。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不同的方法,当学生操作完后,教师再把不同的方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马上就会体会到方法的不同与根数的多少之间的区别所在,也就很自然地知道了怎样摆最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建构知识达到深入理解,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操作空间,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就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突出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体现数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需要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且有一定的数学内涵。如《我们的牙齿》目的是调查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在调查中学会简单的调查方法、统计方法及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调查、统计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统计图及统计表。因此,当各小组调查出自己小组成员的换牙情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收集的数据汇总起来,形成统计图。在汇总小组数据后,教师将小组的情况用笑脸贴贴在黑板上,形成一个象形统计图,以让学生直观理解与感受,然后再与学生交流统计图的作用,进而引出怎么画统计图、怎么让象形统计图有序等知识,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提升到一个高度。

(作者单位:保康县实验小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文 第12篇

一、语文教学中体验的作用

1. 在体验中培育情感、涵养个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 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古今中外, 无所不包;优美篇章, 使人赏心悦目, 回味无穷, 动人心魄, 刻骨铭心;既能提升道德境界, 又能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 又可丰富文化底蕴, 还可以训练表达与创造。

语文课程中人文内涵的欣赏与领悟, 熏染与内化, 绝非靠机械的传授所能奏效。读者必须经过仔细阅读, 涵泳揣摩, 欣赏文章所创造的优美的形象和意境, 加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 方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进而使自己的情感得以丰富, 使自己的个性得以提升, 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培养。所以,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熏染是在体验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的阅读过程中的, 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

2. 在体验中培养以语感为中心的言语技能。

语文课程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具有极强的工具性, 另一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 既能让学生顺畅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知识见闻, 又能顺利地实现与对方的交流。言语技能的形成, 是在生活情境中, 在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中, 以感知的方式逐渐内化而自然实现的。

二、语文教学中体验的途径

1. 在听的过程中体验。

听, 就是听范读。教师可以亲自范读, 也可以播放多媒体音像。教师范读时, 可以借助音乐或形象的刺激, 或激昂, 或低沉, 或理智, 或缠绵, 或欢欣, 或哀伤……学生沉浸于这声音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一边倾听声情并茂的朗读, 一边展开联想与想象, 从而激起内心情感的波澜。例如学习《故乡》一文, 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性格有天壤之别。如果老师只是生硬地讲解与分析, 无疑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更无法领悟到闰土的变化是多么的可悲、可怜, 更无法体会作者对闰土的同情与鞭策。我注重朗读的感染作用, 在范读中, 用活泼的口吻读出了少年闰土的聪明与热情, 用哀伤的口吻读出了中年闰土的痛苦与麻木。学生在听到少年闰土的言行时会心而笑, 在听到中年闰土的言行时则蹙额而叹。在听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了90多年前旧中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 体验到了劳动人民在物质与精神方面所遭受的双重摧残, 联想到如今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时, 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增添爱国豪情。

学习古诗文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师也需要范读, 让学生在听读中体验古代语言的节奏音韵之美, 体验古代语言的深刻内含。

2. 在说的过程中体验。

说, 即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交流与讨论不是讲解与传授, 而是理解与表达, 生动活泼的交流与讨论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与感染。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我让学生讨论:随着于勒命运的变化, 菲利普夫妇的不同心理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体验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丑恶灵魂。接着让学生讨论:在他们一家躲开于勒时, 菲利普夫妇与儿子若瑟夫的不同心理。学生从中体验到了若瑟夫的那颗善良纯真的心, 这种体验无疑对学生灵魂的熏陶是有益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 也能体验到语言的魅力与技巧, 逐渐学会表达, 学会交流。

3. 在读的过程中体验。

读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默读。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 调动一切感知力量, 揣摩精致优美的词语, 体味意蕴深厚的句子, 理清作品的“文路”, 从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接受熏陶。二是朗读。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无声藏情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溢情的语言, 特别是优美的散文或古诗文更要让学生诵读或背诵,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韵、悦耳的节奏中体验语言、进入意境、生成情感。三是精读。在精读中, 让学生联系语境, 理解文章内蕴。有的经典诗文或优美段落需要背诵, 这样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技能。四是泛读。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 接触到大量的文本信息和语言材料, “思接千载, 神驰万里”, 既增长见识, 又陶冶情操。

在语文学习中, 读的过程并非单纯的理性思考的过程, 而是具有复杂情感体验的感悟过程。如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生会被杜甫胸怀天下、关心百姓疾苦的博大胸襟所震撼;读《岳阳楼记》, 学生会对迁客骚人们“以物喜, 以己悲”的狭隘心理而不屑, 会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所感动;读《背影》, 学生会领悟到如山般的父爱;读《老王》, 学生会体验到人世间最美好的善良……可以说, 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体验途径。

4. 在写的过程中体验。

写的过程和说的过程一样是表达的过程, 是把内在的情意外化为有形的言语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 应该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 不为应试而写, 要为交际而写, 为内心体验而写, 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升华情感, 丰富思想, 学会运用语言, 掌握语言。学完《背影》之后, 让学生以“父爱”为话题写作, 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父亲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 升华自己对父母、亲人的深厚情感;学完《紫藤萝瀑布》, 可让学生模仿写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 让他们学会体验托物言志的语言表达技巧。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写作训练贯穿始终, 让体验贯穿始终。

5. 在想象中体验。

想象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想象的空间, 大胆想象, 体验文本的内涵, 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悟对。

首先, 根据作者的描绘展开想象, 想景悟情, 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想象杜甫一家在那个秋风秋雨之夜, 因屋漏而痛苦难眠的情景。有的学生想到:“夜深人静, 茅屋外的雨下个不停, 屋内‘滴答、滴答’的漏雨声越来越让人揪心。孩子们又饿又困, 终于支撑不住, 睡着了, 杜甫和妻子找来了家里所有的瓦盆瓦罐, 放在床头屋角, 尽量给屋内多保留些干燥的空间。忽然一滴水, 滴在了孩子的枕头边, 溅了孩子一脸, 孩子在睡梦中痛苦地呻吟。杜甫连忙端起脚下的一只瓦盆, 接住那一滴一滴漏下的雨点。杜甫环顾四周, 不由仰天长叹:‘这漫漫长夜, 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这种想象让学生对杜甫当夜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 理解杜甫在个人遭遇极端痛苦时, 却依然关心大众疾苦的博大襟怀。

其次, 抓住作品的“空白”之处想象。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在无字之处读出字来。文本的空白处即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 又能让学生从想象中体会文字背后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学《孔乙己》时, 我挖掘出两处“空白”让学生想象填补。 (1) 从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之后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 这段时空中发生了什么事? (2) 孔乙己喝完酒,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想象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体验孔乙己当时遭遇的悲惨, 领略到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

6. 走出课堂体验。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 语文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有生活就会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 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为丰富学生的情感, 增加生活的体验与积累,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应该适时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例如, 学习《紫藤萝瀑布》, 可以让学生来到紫藤萝花架下体验一下那满树藤萝的勃勃生机;学习《敬业与乐业》, 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寻找那些敬业又乐业, 执著又幸福的普通劳动者。总之, 生活处处皆语文, 教师要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勇于冲破教室的樊笼, 带领学生走出教材, 走进社会生活, 参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心理体验。

上一篇:增强实效下一篇:技工院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