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操作的过程

2024-05-24

技能操作的过程(精选12篇)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1篇

1 O2O的概念及来源

O2O即Online To Off line, 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 只要产业链既涉及线上, 又涉及线下, 就可通称为O2O。将商业领域的O2O模式引入教学, 做“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整合, 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特别是最近提出的“互联网+”, 这个理念更加推动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对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教育”通过O2O教学模式体现出来, 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优势, 主要体现在, 真正实现教与学角色的互换,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主体, 主导项目化课程的学习;改变在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对时间、空间和环境不做要求, 能随时随地教与学, 这样使教学更加开放和便捷;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 包括丰富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 激烈的线下课堂互动,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真正能够因材施教;利用线上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生产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整理分析资源和共享资源的能力;完善线上线下项目化课程考核评价, 包括教师评价、小组内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增强团队协作, 沟通交流, 资源分享的能力, 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O2O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研究

职业学校教学的主体是课程教学, O2O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课外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利用网络平台上的视频及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和辅导功课, 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我们需要对这一欠缺的方面作相应的改革。

2.1 采用O2O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线上教学, 首先要着手建设网络教育平台是实现高职院校O2O教学模式所必备的条件, 在这样的平台上, 教师上传每个任务的教学视频, 要求视频时间不要太长, 尽量把问题细化, 每个视频只讲授一个小问题, 教师可以不出现在视频里, 视频里只有一个问题的具体步骤, 这样学生不会被其他的东西吸引注意力。学生可以在课外的任何时候进入网络平台观看视频, 利用视频进行自我学习。在自我学习的同时, 如遇到没看明白的问题可以自行调整进度, 如遇打扰可以暂停任务, 可以进行自我调控。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外进行自我学习, 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 不仅有趣还高效。在网络平台上除了有视频外, 还有学习资料、网络共享资源, 适合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查找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网络平台上有学生的练习题和自测验题, 以便于学生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设有线上答疑区和学生讨论区, 教师轮流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任务的任何问题;学生讨论区用于学生对学习本项目的经验交流、问题讨论和对该项目学习知识的交流。线下教学, 有关课堂教学的方式及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师加紧调整相应的教学模式, 改进课堂讲授的内容, 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利用讲授方式进行教学, 在课堂的时间全部给学生, 在课堂上布置任务, 学生利用课外研究学习的知识去解决课堂任务, 遇到问题可以咨询教师, 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学生认真研究每个课堂任务, 自行解决难题, 这样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掌握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因此这个课堂的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两者很好地融合, 这种教学模式应大力发展, 尤其在职业院校中发展十分重要。

2.2 采用O2O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的O2O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至今所经历的, 学生们在课外任何时间、地点进行线上学习, 在课堂上利用完成项目任务的方式检验学习的效果如何, 教师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但是如果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到O2O教学模式, 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教学网络平台。学校提供技术为各个学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以供学生教师使用。并且在教学资源配置上, 可以结合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 将优秀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引入本平台中。

(2) 基于O2O课程教学改革。由于O2O教学模式与现有的教学模式区别很大, 因而需要做大幅度改革。在O2O环境线上, 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可在课外任意时间内进行, 网络平台有教学小视频、共享资源、教学资料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教学平台还增加了教师在线功能, 来解答学生们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还增加了学生讨论区, 这样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 扩大了知识面。在线下, 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任务并进行考核,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3方面。

3 结语

O2O教学模式打破了诸多局限性, 改变了教学的方式, 它的线上线下独特的教学方式, 丰富了教学资源、使教与学更加灵活多样等优点, 促使其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得以推广,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顾苏军.线上线下 (O2O)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 2014 (17) :89-90.

[2]姚毅, 孙山, 毛逢银.高校扩招后的实验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 2002 (1) :37-38.

[3]程勇.高等院校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 :30-34.

[4]黄柯毓.基于O2O的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4.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2篇

考核时间: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

要求提交:

1.培养对象交一篇技术文章或技术工作总结,要求2000字以上;

2.每位培养对象技术文章或技术工作总结后附导师评语、装置(车间)评语(由装置主任评语)、运行部考核评价(见附表);

3.每位导师凭发票报销专业技术书籍资料费500元;

4.今年一季度(1至3月份)考核表可省去,但请将一季度导师津贴表电子稿交来。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3篇

一、强化训练要理解试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要素细目表》的相互关系

维修电工技能试题是以《鉴定要素细目表》为内容参照标准,试题与《鉴定要素细目表》中所列鉴定要素直接关联、有据可查,保证了试题在测量上的可选择性,也为试卷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组建基础。为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质量水平,职业技能鉴定的命题技术内容上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针对维修电工的特点和性质,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有关要求,经过充分调研,听取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制定的。它是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量化的考核大纲,是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也是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制的依据。因此,鉴定试题不超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所界定的范围,在维修电工的一般性培训、考前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中,要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内容进行,不能脱离《鉴定要素细目表》的考核内容。通过研究维修电工培训的特点和各种适合维修电工技能培训与鉴定考试的教材,只有在理解试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要素细目表》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重点了解强化训练的内容后,在操作技能现场考核中才会有所突破,以顺利通过本级别的鉴定考试。所以我们要求在理解试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要素细目表》的相互关系后再去进行强化训练。

二、强化训练要了解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的具体内容

《鉴定要素细目表》是鉴定命题的直接内容依据,是技能人才考、培、用相结合的有效技术手段。维修电工知识和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在编定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试行)和《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网络分库建设指南》中规定的编制原则、基本编制步骤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在准确表述《国家职业技能规范》中的鉴定内容时,注重使鉴定点客观地反映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当知识要求的内容具有技能操作的特征时,其鉴定点移到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中去体现。维修电工知识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适用于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对设备电气部分(含机电一体化)进行安装、调试、维修的人员。它从实际出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呼应,具有适应性、可测性、可理解性、可操作性。《鉴定要素细目表》是按项目列表的方式编写,鉴定点即为技能考核试题。从操作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的具体内容中,我们可以确定维修电工操作技能的具体要求,了解重点考核的具体内容并在技能训练中重点掌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中、高级维修电工学生取证专用教材》通过对具体的、多个的操作项目的训练指导,对特定的操作项目其基本操作步骤进行分解,对中、高级维修电工重点难点部分进行专家特别提示,强化技能训练变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教材在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使用反映很好,得到广大考生的认可。

三、强化训练要研究操作技能试题的类型、评分标准及考试时间、考场要求

操作技能考核的试题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单项综合型试题,即用一个考核项目综合性地考察考生在多个技能要素上的总体情况;一类是多项组合型试题, 即用多个项目进行抽样组合来达到对考生的操作技能进行综合测量的目的;一类是多项零散型, 即用利用能反映考生某方面操作技能的若干项目,从中选择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的几个项目进行考核。

操作技能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考核主要内容、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及配分情况,并首次引入了“否定项”,否定项是指由于某一项目关键性的考核不符合要求,而对此项考核的成绩作零分处理,或者即使其他项目的考核成绩合格,也视为本次操作技能考核不合格。例:在维修电工操作技能考试中,在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中,损坏仪器仪表本项目为零分,操作技能考核中发生重大事故即视为整个操作考核不合格。所有操作技能考核项目的鉴定内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得超时。特殊情况下,须与考评员商定后酌情处理。在某一试题考试中节余的时间不能在另一试题考试中使用。所以说对操作技能试题的类型、评分标准及考试时间进行重点研究,是强化训练的重要内容。

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是考生进行考场的适应性练习的一个环节,在临近考试前,均应到技能鉴定考试现场进行考前适应性练习,对考场面积、考场采光、考场环境、仪器仪表、工具、量具和设备准备、考场的安全设施、技能考试的文件等进行研究,对实际考核过程中心理上就会更适应。一般来讲,考生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要具体了解技能考场的基本布置。考场面积60平方米、设有20个考位,每个考位有一个工作台,每个工作台的右上角贴有考号,考场采光良好,不足部分采用照明补充,保证工作面不小于100LX/m2的照度。考场应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无环境干扰。考场内应设有三相电源并装有触电保护器。考前由考务管理员检查考场各考位应准备的器材、工具是否齐全,所贴考号是否有遗漏。监考人员与考生比例为1∶10。考评员与考生比例为1∶5。医务人员1名,并准备适当的药品及简单的救护设备。

四、强化训练要了解操作技能试卷的编制结构和功能

了解操作技能试卷的编制结构,从公开的信息中得到强化训练的重要内容,在目前理论和技术的水平条件下,维修电工还难于实现规模性的任意组合技能试题、编制试卷,而必须考虑到工具、设备、材料、场地等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所以目前常常以一些典型作业或具体工作形式作为技能试题,而且技能考核中的试题常常具有综合性质。题型按考核方式与实际生产的关系可划分为现场考核型、典型作业型和模拟操作型等。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一套完整的技能试卷要包括“准备通知单”、“试题正文”和“评分记录表”三部分。总考试时间为各模块下典型试题考试时间的总和。试卷头中准考证号、考生单位及姓名由考生填写,得分情况由考评员填写。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应首先检查试卷是否和自己所报考的工种、级别相一致。根据维修电工技能考试的特点,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技能试卷包括准备通知单、试卷头、试题及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包括配分)和现场记录五部分。试卷头、试题、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及现场记录是以表格的形式合为一体,考生可以方便地了解其内容,也便于试卷的印制和考试的现场评分。

了解操作技能试卷各部内容的的功能,在具体考核中很能有用处。一般来讲,准备通知单包括试卷说明、工具材料和设备准备、考场准备、人员要求和其它说明。试卷说明放在准备通知书中,这样鉴定站所能提前知道这套技能试卷要注意的事项,及早通知考生。所有材料与设备仅针对一名考生而言,鉴定所(站)应根据考生实际人数确定考场安排、人员配置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准备。试卷头中准考证号、考生单位及姓名考生一定要填写,得分情况由考评员填写。考生要检查试卷是否和自己所报考的工种、级别相一致。试题及考核要求是对技能考试提出的具体要求,考生在考试前要详细阅读并理解其意义。标分标准(包括配分)是考生技能成绩评定的依据,考生在考试前也要详细阅读并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意义。配分是实际考试所得分数,无需折算,各项试题配分累计为100分。现场记录包括扣分、得分、备注以及考评员签字等,这部分由考评员填写,考生不能在此填写任何内容。

五、强化训练以快速提高考核成绩,解决技能考核的实际问题为目标

技能考试和知识考试有很大的不同。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基本的概念记忆准确,理解透彻,运用熟练,但针对操作技能考试,我们的考核重点在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训练的目标任务就是快速提高考核成绩,解决技能考核中实际问题。仔细专研强化训练的应试指导、实战演练、亲临考试、理论知识强化,作好充分的准备,实际考试中必有大的收获。考前的针对性练习主要按照《技能鉴定要素细目表》的项目进行,一般要综合归纳为若干种类型,在具备条件的培训单位,由有经验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要熟悉鉴定考试环境和鉴定站准备的仪器仪表、工具、量具和设备;要根据鉴定范围,演练一两个具有代表性且综合性强的项目,以熟悉操作内容,减轻考前焦虑紧张,增强信心,才能发挥考生应有的水平。考生在技能考核现场必须听从鉴定站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按准考证的要求进入指定的考场、考位,携带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工作服、工作帽、绝缘鞋等符合电工作业相关的安全要求。 要仔细阅读试卷,明确考题和考核要求,形成正确的操作思路,以心态稳定、镇静、自信进考场,考试中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把握好时间,以便获得完整的、正确的考核结果,以免因时间不够而影响考核成绩。考核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要沉着冷静,积极配合考务人员做好处理工作。考生在具体的复习中要针对性地复习,才能提高快速、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大量的技能试题通过各种信息已经公开,况且“强化训练”中具体地给出了技能考核重点,因此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4篇

操作技能由一系列外部动作和心智技能构成, 需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和巩固。技能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和内在规律, 一般需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 而每阶段都有其特点。实习指导教师如能合理应用技能的形成原理和各阶段的特点, 配以恰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实习教学,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三个阶段的特点及使用的教学方法表述如下。

1 局部动作模仿阶段

局部动作模仿阶段是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 是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演示技能的单独、局部、分解的动作, 使技能的正确动作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反映。此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头脑形成了一定的印象, 但对技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练习。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奇, 但注意范围小, 心理紧张, 准确性差, 全身动作不协调, 易出现错误的动作。此阶段指导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练习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基本动作有个正确的认识, 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和关键步骤。在此阶段, 指导教师可采用统一讲授的方法, 统一示范。讲解应注意科学性、准确性、语言表达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示范动作清楚准确、快慢结合, 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动作应及时解决和纠正。因为此阶段每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和常见性, 所以教师应集中纠正每一个学生出现的错误, 使其它学生也得提示, 使学生在此阶段掌握正确、扎实的基本技能动作, 为下阶段打下基础。

2 动作的交替阶段

这个阶段是学生掌握完整操作技能的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练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动作, 随着练习的进一步深入, 操作技能逐渐复杂, 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动作要求逐步协调完善。此时学生的动觉、视觉控制互相适应, 控制能力逐渐加强, 并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较为合理的处理。学生之间由于能力的差异、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兴趣的不同, 加之练习的单调性、重复性等各种因素, 会出现掌握技能的差异。实习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在确定练习时间和练习目标上也要因人而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技能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是学生由基本掌握到熟练掌握技能的过渡阶段, 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一般问题, 独立操作并结合生产实际完成一定生产任务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此阶段易出现自满现象, 不愿进行简单重复的练习, 对生产劳动产生厌烦情绪。实习指导教师应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由学生先练习教师后评判、以程度好的学生带动程度差的学生、开展班内竞赛、互找差距、学生评议等形式, 使学生之间产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 端正学习态度, 使学生正确认识练习与生产的关系;教师应经常介绍本专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 使学生感到学无止境。要做到这些, 教师首先应强化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解答学生的问题, 解决练习和生产中的难题。

总之, 在指导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中, 三阶段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指导教师如能根据技能形成三个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采用相应的方法指导教学, 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成效。S

摘要:技能训练和掌握有三个基本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 能事半功倍。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5篇

场属各单位、外委队伍:

今年三季度以来,我场提升运输系统连续发生了两起轻伤事故和一起电机车相撞事故,安全苗头不好,安全形势极为严峻。同时由于夏季气候炎热,也容易诱发事故的发生。为了确保下半年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场部决定在全场范围内开展“全面提升岗位操作技能”的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提高工段、班组的自主管理水平。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全面提升广大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杜绝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实现我场全年安全生产目标。

一、活动时间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10月31日。

二、活动目标

全面提升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各类事故,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三、活动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活动步骤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每月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突出活动的主题和工作要点。

(一)8月份工作安排

1、各单位、外委队伍要认真组织召开全体员工动员大会,向员工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把活动要求贯彻落实到每个员工。

2、认真组织学习矿基本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操作的设备原理。通过学习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3、各单位认真查找各自生产区域、主管区域生产现场、设备、装置、安全设施隐患,及时整改隐患,提高安全系数。

4、各管理部门、技术单位要加强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学习,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实现管理上台阶技术创新效。

5、认真做好夏季安全工作,加强劳保用品正确穿戴重要性的安全教育,加大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确保平稳度夏。

6、认真查找各单位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的麻木人,安全操作技能低下人,落实认真负责的帮带人。

(二)9月份工作安排

1、组织员工学习事故案例,就事故案例发生的原因、过程及违章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让大家通过事故案例的学习,吸取事故教训,工作中根据岗位的安全生产特点,举一反三,自查自纠,确保9月份安全平稳。

2、组织劳务工和新转岗的人员进行交流,查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各单位要自主管理,开展安全检查与自查、互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遏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4、加强对采空区的安全监测和会诊工作,要通过自学和交流努力提高对采空区的监测水平,实现采空区的地压活动受控。

5、涉爆单位认真组织涉爆人员学习《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和《爆破规程》,提高涉爆人员在领用、发放、使用、退库工作环节中责任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涉爆各环节无失误、无违章违规现象发生。

6、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宣传及学习,保证消防工作平稳。

7、在“十一”前,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一次针对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要立即整改,

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

(三)10月份工作安排

1、积极倡导员工通过各种形式自学成才、自我提高,在单位内部努力营造学习安全技能的学习氛围,对“学有所成”的员工事迹,及时进行大力宣传,塑造员工看得见,感受到典型的荣誉感。

2、利用生产间隙,各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比武活动(比卷扬、电机车开的稳,停的准;比维修快与好等)。通过技能比武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针对性地培训提高。同时让技能低下的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强职工学习业务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3、各单位把生产岗位能手,技术骨干的工作成绩及时上报,宣传单位及时宣传报道,使得广大员工学有对象,超有目标。

4、总结活动经验,把提升岗位操作技能的经验措施制度化、常态化。

五、活动具体要求

1、各单位一把手亲自组织,利用学习日、安全会议、班前会将活动目标、要求、内容宣传到每个员工,努力营造安全活动氛围,并严格落实到位;

2、涉爆单位要认真组织好员工学习法律法规、《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XX省《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细则》等文件,扎实做好涉爆工作。

3、认真开展好安全活动、组织好安全学习,不断进行反麻痹、反麻木、反松懈的教育工作,用各种事故案例教育职工,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安全隐患意识,努力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实现“四不伤害”;

4、坚持班前会制度,做到当班任务分配合理,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到位,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5、各单位每次安全会议必须组织员工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讲解在实际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范措施,让广大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学习在台帐上要有记录;

6、各单位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工、新转换岗位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安全监护工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杜绝冒险、野蛮操作行为发生;

7、要求广大员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争创“三无”(岗位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

8、各单位组织好自查自纠工作,把检查出的违章人员上报安全办,由安全办集中组织安全教育;

9、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到人,交清、接明白现场安全和设备状况,并有交接班记录;

10各类安全台帐、报表规范填写。岗位人员、班组长、单位领导认真做好检查和签字确认工作,把提高台帐书写水平作为岗位技能提高的一个内容。

六、活动考核

1、活动期间要求无违章行为的发生,无重大隐患的存在,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对活动期间发生的各类违章行为或责任事故责任人将按照处罚标准加倍处罚,直至下岗,单位主要领导和当班领导给予相应的连带处罚;

2、对在活动期间进行自查自纠违章行为或制止、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3、活动期间没有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表彰;

4、活动期间轻伤超标的单位,除按矿、场考核办法处罚外,否决季度奖;

5、活动期间发生事故的单位,除按矿、场考核办法处罚外,加罚单位责任人200元/次;

6、外包队伍在活动期间发生事故,有违章行为发生的,按活动要求和安全管理规定加倍处罚。

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74-02职业学校是培训技术人才的摇篮,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操作技能训练,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突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是职业学校教学中心环节。

一、创造条件,突出操作技能训练

要突出操作技能训练,必须保证生产实习教学场地,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生产实习教学的时间以及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方法。

1.建立生产实习教学场地

生产实习教学场地是进行生产实习教学,突出操作技能训练的物质条件。实习场地一般分为实习教学车间、校办实习工厂和校外对口实习工厂几种。我校职业教育开办初期就有了实习工厂,之后又建起了实习教学车间,并做到每个工种都有专用的实习教学车间。生产实习时努力做到每人一个工作岗位,有满足教学的设备、仪器、工具、量具,有典型的产品进行教学。

2.安排好生产实习教学的时间

在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时,必须注重操作技能训练。从培养目标出发,达到各种专业工种规定的技术要求所必须时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生产实习教学的条件来确定教学时间,不宜一刀切。我校有两大类专业:一是机械类、二是电子电工类,其生产实习教学与文化理论教学时间比例为 5 :5,全部实习在校内实习课堂和实习工厂进行,隔周轮换。每天实习的动手操作时间不小于5小时。

3.要建立一支适应教学要求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学队伍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又要懂得教育理论和职业技术的基本规律;既要懂得本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本专业的技能技巧;既会讲,又会做。为此,我校到高校或企业聘请人才,到我校担当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如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机械研究生等担当专业学科带头人,壮大了生产实习师资队伍。为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高校培训。近年来,我校有计划每年选送3~5名优秀教师到国家级、省级职业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校提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和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能证书。

(3)加强岗位校本培训。由各专业教学水平强、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科组的校本培训工作,如以生产实习教学法、生产设备操作、软件设计与编程等内容,共进行对科组教师培训。同时注重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示范表演、巡回指导、个别辅导、总结讲评,还要在学生上岗动手操作前进行讲课,讲课前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认真编写实习教案,并经审批后才能执教。学校还要对生产实习教师进行定期下到企业脱产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及实际生产加工经验,促教学质量提高。

4.建立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秩序

建立正常的生产实习教学秩序,是搞好生产实习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此,我们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实习教学计划。我们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结合本校生产实习车间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各个专业学年实习计划,学期实习计划和阶段实习计划。计划力求定得具体明确,以便指导实习教学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其次,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使生产实习教学目的更明确,更有利于明确培养目标,保证了教学质量。再次,要建立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制度是形成良好的实习教学秩序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先后制定了《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制度》、《生产实习安全制度》、《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认真贯彻和执行,有力地促进良好实习教学秩序的形成和巩固。

二、遵循教学规律,抓好生产实习教学

职业学校的教学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生产实习课是职业学校的一门主课。要搞好生产实习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落实教学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

1.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

课堂化教学是指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这是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形式。生产实习教学课堂化,首先要求实习教学场所符合上课的要求,即专业要有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实习场所应基本具备作为课堂的条件:教师有讲述示范的位置,学生有听讲和操作的位置,有黑板和必要的教学挂图等。其次,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正确实施组织教学,按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三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再次,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

·实习实训·如何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2.生产实习教学组织

(1)入门教育。包括专业思想教育,明确工种在该专业大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热爱本专业学习;安全生产与劳动纪律教育;学习有关生产实习管理制度;观看教学录像带,了解本专业内容和要求等。

(2)基本功训练。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操作习惯。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开头,要求操作姿势、动作、位置及操作规程精确、准确、合理、科学,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二是抓巩固,要求操作姿势、动作要领要多练,通过 多练形成技能。三是抓反复,对错误的、不规范的姿势、动作、习惯,不厌其烦地加以纠正。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技能,形成技巧。四是抓考核,就是按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逐个项目考核过关。

(3)综合练习。各专业设计一些小产品和小项目进行教学练习。如钳工进行划线盘、小手锤、小虎错的制造。综合练习主要是巩固基本功,熟悉设备、各种零件、产品工艺规程、工序以及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3.生产实习教学的方法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生动活泼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习教学,主要方法有:

(1)反复多练。每一种操作方法,进行多次训练,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2)轮换操作。在实习教学中实行定期轮换操作,使学生得到多种练习机会,保证学生对每个工序,每项操作都得到应有的实习机会。

(3)典型引路。结合生产,开展技术表演赛,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促进学生勤学苦练的热情。

(4)填空补缺。教学计划的内容,由于学校产品、设备等条件所限而无法完成。我们一方面带学生走出校门到对口厂企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设计一些较复杂的复合作业让学生完成,填补不足。此外还组织学生兼学其他工种技能。

(5)开展兵教兵活动。对一个新课题,在进行了入门指导后,由教师先辅导几个学生,让他们掌握后即充当教师助手,分别辅导其他学生。

(6)组织劳动竞赛。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视工厂的生产任务情况,每个学期组织1~2次劳动竞赛,大力表彰技术能手,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潮。

(7)组织参观。在教师的带领下,到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厂企参观学习,增知识、广见闻、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

(8)典型分析。对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抓好生产实习教学成绩的考核

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包括应知应会两个方面,既考核实际操作与业务能力,又考核专业理论知识,但以应会考核为主。考核的主要标准是:完成产品的质量;完成产品工时定额的各个实习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我校生产实习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毕业考核。学校规定,生产实习课不及格就进行补考,补考不合格就不能毕业。

技能操作的过程 第7篇

关键词:费茨,操作技能学习理论,外科学技能

外科学是一门临床主干课程, 其学科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如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一直是外科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 分析外科学操作技能学习各阶段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并取得一定成效。

1 费茨关于操作技能学习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费茨的研究证明, 操作技能的学习需要经过3个阶段, 即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如阶段[1]。 (1) 认知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人脑通过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这是操作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 (2) 联系形成阶段是操作技能学习的中心环节, 指各种情境刺激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 经反复练习形成。 (3) 自如阶段。是指操作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完成动作的紧张心理及多余动作完全消失。

2 有效引导和科学示范是认知阶段外科学操作技能学习的基础

操作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观察其示范, 对操作技能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在大脑中产生了整体印象, 感觉越丰富、越详尽, 对操作技能的认知就越完整、越准确。因此, 正确引导和准确示范是外科学操作技能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1 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在认知阶段, 首先, 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将学生带入新课, 然后明确教学目标。以换药操作为例, 引导学生重点复习无菌操作原则和常用无菌操作方法, 联系换药操作导入新课。其次, 明确教学目标:学生能正确阐述换药的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能正确进行换药模拟操作;在操作中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最后, 播放为6岁二度烧伤患儿换药的案例, 然后教师提问:“如果让你为其换药应如何操作?”这样可激发学生求知欲, 提高注意力, 让学生明白换药时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使他们对操作有了初步认识, 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2 操作示范

在学习的初期阶段, 虽然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 接受知识的欲望都很强, 但他们对如何达到学习目标感到茫然。这时教师必须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的示范方法。

2.2.1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初级阶段, 人脑通过感官的认知非常重要, 因而, 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 即先播放有关知识的多媒体内容, 再由教师配合讲解, 使学生获得如何操作的整体印象;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理解演示的每一个动作。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并使操作技能教学生动、形象。

2.2.2“正反对比法”的应用

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的认知阶段, 常常不能发现自己的操作问题。为此, 应正确运用“正反对比法”。“正反对比法”指在实施正确操作的前提下, 教师有意识地演示错误动作, 将其与正确的操作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经过正误对比, 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强化记忆, 从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3 结合联系形成阶段的心理特点, 进行有效练习

3.1 课堂练习是联系形成阶段的重要内容

科学示范后,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 教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不正确的地方,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2 开设动物实验

外科学的特点是围绕“手术”的操作较多, 各项手术基本操作均要借助器械和动物进行, 否则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 降低学习兴趣。例如, 在“阑尾切除术”中, 用兔作为“手术”对象, 分别安排学生扮演主刀、助手和器械护士等角色, 让学生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要求进行“手术”, 重点提示在“阑尾切除术”中, 如果止血不彻底, 会导致兔术后因出血而死亡。学生通过操作, 不仅建立了无菌观念, 而且培养了应急处理能力。

3.3 利用课外时间加强训练

联系形成阶段是操作技能学习的中心环节, 学生经反复练习而形成。外科学实验课时少, 必须科学安排实验时间。具体方法是: (1) 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并派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2) 加强临床见习。通过组织学生临床见习,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培养其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有助于他们熟练掌握外科学操作技能。

4 考与评是促进自如阶段形成的保证

外科学操作技能通过认知阶段进入联系形成阶段后, 学生虽然掌握了整体操作, 但缺乏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甚至会出现错误操作。这些不足, 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与评价得以解决。近年来, 我院通过加强外科学操作技能考核管理, 不断改进考核方法, 使教师能根据评分标准公正评定。考核成绩中, 平时表现占20%, 阶段考核占30%, 结束考核占50%。

4.1 阶段考核主要在学院外科实验室完成

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严格执行“三化”。一是考核形式标准化, 定出考核操作项目, 考前组织学生抽签, 强调考核项目独立、封闭完成;二是考核操作规范化, 监考教师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理论操作一体化, 操作技能考核中以口头回答形式进行部分理论知识测试。

4.2 结束考核由学院与见习医院相关人员联合完成

采用案例分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对疾病的诊疗及一些外科基本操作等 (外科洗手、消毒等无菌技术操作, 伤口换药等) 。

参考文献

加强技能操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技能操作,教学现状,教学对策

落实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五个对接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途径。2012 年1 月~ 2015 年12 月, 我校对护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优化护理专业课程, 强化技能操作教学,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先后对同一家三甲医院实习的200 名学生进行问卷随机调查, 选择2011 年实习的2006 级护理专业学生100 名为对照组, 2015 年实习的2011 级护理专业学生100 名为实验组, 其中女生194, 男生6 名, 年龄19 ~ 21 岁, 平均19. 6 岁, 均为中考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二连读”护理专业四年级学生, 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 2 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现状综合评价调查表》, 共9 个维度, 下设60 个条目, 选项从“差”“一般”“较好”到“很好”分别赋值1 ~ 4 分, 总分240 分。问卷内容包括临床带教老师对目前护生的综合评价, 包括劳动纪律、护理礼仪、人文关怀、学习积极性、参加讲座和查房情况、理论知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和锐器伤发生率九项。问卷由65 名医院临床带教老师亲自填写, 带教老师经验丰富, 均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工作5 年以上, 均经过问卷调查培训, 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2011 年和2015 年各发放问卷100 份, 回收200 份, 回收率100% 。问卷通过专家内容效度监测结果为0. 88, 在小范围内进行重测信度r = 0. 87, p < 0. 05, 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 3 统计学方法。回收调查问卷采用SPSS18. 0 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比较课程改革前后护生实习现状评价。

2 效果

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现状评价, 见表1。结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且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3 对策

3. 1 专业模式与产业需求对接。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新的护理模式的推出, 人们对健康的态度及对护士的角色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课程设置实行“3. 5 + 1 + 0. 5 学校—医院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3. 5”是指在校学习,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 “1”是指在医院实习, 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 “0.5”是指回到学校继续护士上岗证考前培训。注重培养的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医院岗位对接, 减少了医院对毕业生长时间的岗前培训。

3. 2 优化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国家示范学校建设的要求, 将课程体系建设做得更好, 以真正体现国家教育部五个对接的要求, 培养出合格的中等技能型人才。明确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所有课程的安排都是紧紧围绕护理技能展开,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反映职业岗位需求,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满足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要求。2011 年开始,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理论和技能课时比例达到1 ︰ 2, 学生在二年级上、下两学期学习护基课程, 在四年级的上学期安排综合实训操作课程, 为四年级下学期顶岗实习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间的紧密衔接符合国际护理教育改革的趋势。

3. 3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现今, “普通教育看高考, 职业教育看大赛”, 技能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检验职业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准之一。我校注重技能比赛, 每年举办校级护理技能大赛, 每年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大赛, 先后取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是锻炼了学生, 另一方面大赛中的内容体现了护理行业中的实际运用和发展趋势, 对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技能大赛改变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展示为课堂教学、技能操作展示结合; 技能大赛作为一个导向标, 教师深入研究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 在指导比赛过程中开拓了视野, 积累了更多的实战经验, 提高了实验教学及综合技能水平。

3. 4 实习前技能培训。针对部分护生有较强的自学和接受能力, 能较好的对知识融会贯通, 但又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 缺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护理专家研讨, 确定护理专业技能方向, 进行课程开发, 编写了校本教材《护理专业岗前临床常用技术实训手册》, 学校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实习前进行护理技能强化培训一学期, 进一步强化操作流程, 规范操作过程, 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周密的实习前培训保证了实习的顺利完成。2015 年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护考通过率97. 8% , 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3% 以上。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讲求实用、实效, 课程整合其优点就是满足岗位和教育层次的需求, 对课程进行优化组合, 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突出技能教学的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余爱玲.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培养护理.中国当代医药, 2011, (4) :118-119.

[2]房娜, 王晓凝.护理教学中加强人文护理的实践.全科护理, 2008, (33:3091.

[3]江宁, 陈惠珍, 张雯.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现状.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4) :52-54.

中职卫校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的探讨 第9篇

自我区举办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以来, 我校参加了区内所有的比赛, 均取得较好成绩, 曾有学生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性比赛, 现就笔者多年带队比赛经历做如下探讨。

1 护理操作技能比赛现状

自我区举办护理操作技能比赛以来, 我校每年都积极参加, 并且每次成绩都不错, 排名均在全区第二名、第三名, 学生表现也不俗, 获奖学生不少。在2014年比赛中, 一位学生因表现突出, 代表广西参加全国比赛, 这对于位于落后地区, 属老、少、边、山、穷的市级基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来说,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根据广西的现状, 护理操作技能比赛每年举办一次几乎已成定局, 只是每年比赛的内容、形式、地点不同而已。因此, 绝大多数卫生类职业学校自上一次参赛结束后, 都会根据比赛情况准备下一次比赛, 争取取得更好成绩。

2 举办护理技能操作比赛的意义

护理行业希望通过护理技能操作比赛, 使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经多年观察发现, 为提高比赛成绩, 取得更好名次, 教师给学生指导护理操作时动作确实规范了很多, 并强调了以往易忽视的很多细节, 全面提高了护理效果, 特别是我校在辅导学生比赛的过程中, 力争达到真实有效, 还让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操作实践, 使学生有真实的护理操作感受, 让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有了质的提高。而医院举办操作技能比赛, 使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动作更加灵活到位、护理程序更加规范准确, 减少了因护理差错所致的医患纠纷, 缓解或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3 护理操作技能比赛存在的问题

3.1 为比赛占用学校资源太多

为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首先, 学校需层层筛选选手, 从“天使培训班”到选手名单初定, 护理教研室逐层筛选, 需要很多时间, 而护理教师本就授课任务重、时间紧。其次, 为取得好成绩, 从本就缺教师的护理教研室中抽调教师, 专门辅导参赛选手, 让其他教师承担更多授课任务,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最后, 专为参赛选手准备一间实验室, 以供训练使用, 而学校实验室本就不足, 这就导致正常护理实训课资源非常紧张, 使部分实验内容无法正常开展, 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尽管最终比赛可能会取得好成绩, 但整个比赛占用了学校太多的教学资源, 影响到未参赛学生的正常教学。

3.2 严重影响参赛选手正常授课秩序

各学校为了取得好成绩专门培训参赛选手, 如培训只占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还可理解, 但比赛通知下发后, 特别是临近比赛阶段, 很多学校都会叫选手停课, 专门培训, 但学生正常所学专业课尚未结束, 特别是一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学科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尚未全部结束便停课, 而比赛结束后又没有安排时间补这些落下的课程便匆匆忙忙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致使个别选手比赛结束后在医院的实习表现不尽如人意。

3.3 学校付出代价太大

每次比赛的举办都有相应的医学模型厂商或代理商参与, 举办方往往根据厂商的要求使用其生产的医学模型为比赛模型, 为力求与比赛模型相似, 参赛学校不得不花钱购买参与厂商的模型, 而这些模型价格较高, 且有些模型只为比赛而买, 比赛过后教学根本用不上, 严重浪费了学校有限的资金。

3.4 对学生影响大

由于参赛选手受特殊培训, 而那些没能参加特殊培训的学生就会有相应的想法, 如“自己是不是很笨, 学校都不选我参加比赛”、“这世上没有什么地方公平, 连学校都不公平”、“我也交了学费, 为什么不让我参加特训”等, 学生对学校很有意见, 并可能与那些选手产生“隔阂”。而参赛选手压力更大, 经学校的层层选拔, 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如比赛未获得好的名次既感觉对不起学校又觉得对不起辅导教师,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精神高度紧张, 长时间的精神高度紧张使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产生很多不良现象, 如失眠、多梦、女性生理失调等, 因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4 建议

4.1 对主办方的建议

主办方的出发点是为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 这值得鼓励和支持, 但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比赛的方式, 不要只选精英参赛, 而应让全校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效果。由于参赛选手随机选择, 这样的成绩才能真正代表学校教学水平, 因此还要指定参赛选手的年级、年龄, 因为只有相同条件才有可比性。因此, 建议以后比赛指定比赛时间、比赛内容、比赛年级、比赛年龄, 赛前由组委会临时抽取比赛选手。

4.2 对参赛学校的建议

作为学校来说, 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优秀劳动者, 考虑的是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少量精英, 因此, 不必为比赛花太多人力、财力、精力, 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 依据教学正常秩序, 合理组织比赛, 做到顾大局、顾全局。

综上所述, 护理操作技能比赛确实能使学校、医院重视护理技术, 全面提高护理水平, 也是对护理教师、护理人员的鞭策, 促使其不断改进护理手段、学习新的护理理念, 从而使护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尽管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探索加以改变的。

参考文献

操作技能训练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第10篇

针对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 不同阶段的任务领域中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在学习领域的生产实习操作过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 实习教师就必须在训练方法上下功夫, 在示范操作中做到动作准确, 操作娴熟, 结构严谨, 干脆利落。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 经过自己反复练习, 逐步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

一、各个击破训练的方法

所谓各个击破训练方法, 就是针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习领域中的学生和生产实训任务领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课题或同一课题中的各零件逐个地分析。一个一个地逐步解决。按学生现有素质高低进行各个击破, 逐个引导, 因材施教。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归类。采取相应的施教措施来解决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对基础层次好的学生, 采取集中讲解, 并利用多媒体首先采用微课形式授课, 然后在再操作车间现场示范演示。将基础差的学生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逐步逐个教导训练。

例如:在学习领域中的手工焊条电弧焊的引弧与运条操作训练方法中, 对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好的,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 将关键问题、操作姿势、引弧 (划擦法和碰击法) 与运条方法 (手的运动即沿着焊道移动同时沿着焊道摆动) 、焊条 (焊接资料) 与焊道夹角 (一般为70度左右) , 把这些动作要领, 讲解清楚。他们很快就能入门进行操作, 进入常规操作。而对基础不好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给他们多次反复个别讲解示范指导, 结果还是无法入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 实习指导教师, 一方面, 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反复利用多媒体、微课和各种动画模拟来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

在示范演示时重点要把学生的学习精力集中在主要操作动作上和关键问题的细节上, 使学生的观察注意力高度集中, 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看得真切, 听得明白, 印象深刻, 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必须个别手把手的教, 调整他们的操作姿势, 调整运条操作方法, 经过多次反复, 他们才能慢慢接受, 逐步进入常规操作。最后进行独立操作焊接练习。操作技能培训的方法, 动作要领, 要准确无误, 要正确使用各种工、卡、量具, 正确使用各种机床和工装夹具等设备。直到最终制作完毕直至完成课题。对各任务领域中各课题各个击破。例如:制作冷作复合课题:“飞机模型的制作与装配”三视图。

首先从分析图样入手, 搞清飞机模型的结构组成, 它是由九个独立的金属壳体构件和双层金属板材构件组装而成 (焊接) , 并且是采用点固焊连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组合体模型机构, 其组合零件全部采用金属板材。

它们是由机头 (斜圆锥台筒) 、机身 (正圆柱筒) 、前翼 (双板材) 、喷气管I和喷气管II (小圆简) 、连接板、尾翼 (双材板) 、机尾 (斜圆柱管) 、侧舵 (双层板材) 组成。制作时, 将模型逐个进行分解, 一个一个零件分散制作。在制作方法上又各不相同, 每加工一个零件要用到一个展开放样的方法和成形制作方法。又如:制作机头是采用放射线原理的特殊展开作图方法。先放样, 后作展开图, 制作样板, 在金属薄板上放样, 再下料, 然后再将金属薄板加工成斜圆柱管再采用点固焊焊接连接, 机头全属壳体完成。机身的制作中它是采用平行线展开法的原理。作出展开图。再依据展开图下料, 加工成形。采用点固焊连接完成圆柱管。机身制作完毕。其它各零件都是采用相应的展开放样方法与制作方法加工而成。

将加工成合格的一系列零件, 按一定的工艺方法组合装配起来 (采用点固焊) 。完成飞机模型的制作与装配, 完成课题。这种各个击破操作技能训练方法, 针对性强, 手脑并用, 实习方法好, 效果也好。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二、联系实践的训练方法

职业院校实习教学务必理论密切联系实践。从理论上解释实践中发生的现象和出现的各种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 解决实践问题的应变能力, 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紧密结合成整体, 这是职业院校实习教学与传统的学徒拜师学艺所存在的根本区别, 在这方面可分为:

(一) 指明规律性的训练方法

该方法可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理论知识, 基本规律, 基本原理, 归纳整理, 使其条理化, 系统化并指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以车工车削加工为例, 为保证工件形面互位置精度, 可采用同一基准的原则。如:采用两头顶加工方法, 保证台阶轴的同轴度的定位基准选择;对长轴工件, 采用档架中心架的方法, 保证长轴两头台阶同轴度的定位基准选择……这些方法加工都是采用同一基准的加工原则。它是保证零件形面互位置精度要求的基本点, 是加工定位基准选择的重要方面, 既适用车削加工, 也适用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

(二) “温故而知新”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 使学生把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实践结合起来, 如:车工实习时在车削外圆面、钻削孔、铰削孔实习的基础上, 再指导对粗精车刀、钻头、精铣刀等切削刀具刃倾角正、负值选择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这样加深学生对刃倾角在切削中的作用的理解。学生们反映, 这样训练容易理解, 印象深, 记得牢, 技能掌握得好。

(三) 实习教学学习领域中, 要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质量和数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是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应遵循的原则。我们在实习中发现有些学生片面强调数量而忽视质量, 认为课题做得越多, 操作方法学得越多, 操作技能就提高越快, 故一味追求工件的数量, 其结果是:不仅没有足够的实践去分析体会每道工序, 每个操作动作的正确与否, 反而会搞得筋疲力尽, 注意力分散, 没有消化吸收, 降低效率, 最终影响操作技能提高, 所以在生产实习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当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更好地有效地提高操作技能。

摘要:本文对职业院校学生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操作技能训练方法, 运用“各个击破训练方法”、“指明规律的训练方法”、“温故而知新的训练方法”等多中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 它对职业院校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和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还阐述了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学生,技能训练方法,研究,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王绍林.冷作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7.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3]车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浅析技能训练中操作欲望的培养 第11篇

一、操作能力与操作欲望

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主要依靠实习基地来进行,而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学生知识、经验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而展开。因此,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操作欲望,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操作欲望是学生主动通过操作进行探索所表现出来的,是实习过程中求知欲望的具体表现,它的产生不仅表现在注意范围的缩小、思维的单一性上,而且在进行新课题的操作之前,学生的那种跃跃欲试的情绪,就是操作欲望的具体表现。

二、操作欲望在教学中的地位

操作欲望在职业学校的实习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第一,操作欲望的激起,可以促进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中,这为操作技能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加快了实习进程;第二,操作欲望的延续与保持不仅推动实习的成功与否,也是学生操作成功的客观标志之一,如果学生在实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导致操作欲望的丧失;第三,操作欲望的激发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塑造,升华为一种更稳定、更有深层含义的动机,形成对工作的积极态度,有利于教学实习的开展。

在实习中,学生的操作欲望必须指向实习内容,而且不论是新旧课题,对于学生的操作欲望基本一致,这就不是依靠学生自发产生的操作欲望所能达到的,必须依靠老师的指导。例如,在讲解下一步实习内容时,学生还处于朦胧状态,他们的操作欲望还不是很强烈,而当老师演示之后,情形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个具体、真实而且有标准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操作步骤,实际上,能激发学生的操作欲望的具体原因是目标的吸引和尚未掌握的技术之间的矛盾。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时,学生会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概念进行检验,以求尽早了解事实的真相,加深理解。所以老师可利用学生小制作的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操作欲望,因为小制作既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综合,又是学与用的结合,既可以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操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实习过程中长时间单调的训练题材会使学生变得懒散,无聊、厌倦、行为消极等现象也随之出现。另外,意外事件的发生、操作的失败、工具的损坏,也会使学生情绪低落、疲倦,失去信心,进而导致操作欲望的下降。所以,老师要设法保持学生的操作欲望进行。

三、培养学生操作欲望的途径

如何保持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欲望?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第一,明确具体的操作目标,就可以作为衡量操作成功与否与操作水平的客观依据,这也能对操作欲望起强化作用。尤其是那些基本的训练,必须让学生知道掌握它的重要性,这样可以避免单调的操作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感,维持他们的操作欲望。第二、按学生的操作水平合理要求,因材施教,學生的动手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照统一标准,必然有部分因操作水平的限制而导致失败,从而丧失操作欲望,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按照他们的操作能力、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与提高他们整体的操作欲望。

综上所述,学生的操作欲望在实习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指导老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必须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工艺技巧以及一定的技术水平;第二,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在授课时运用自如。只有能文能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文能武的学生。

在职业教育中,实习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小,正因如此,我们就更应重视学生的实习,并通过它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步入充满竞争的社会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占有一席之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浅议中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第12篇

长期以来, 生物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 忽视了实验教学环节, 忽视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生物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笔者一直从事中学生物教学,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 加强了实验及直观性教学, 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认真分析实验原理,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望

1. 对照实验中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实验中需要分析清实验由可变量的质与量的变化, 有的可变量是质的变化, 如检验缺乏矿质元素N、P、Mg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对照组利用的完全培养液, 而实验组应该在完全培养液中除去N、P、Mg等矿质元素。再如, 讲“基因型与表现型相互作用的关系”时, 设计三组对照实验:

此实验中, 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可变量是由光或黑暗处理, 这些可变量都是质的不同, 这种对照实验的分析方法是定性分析。有的可变量是量的变化, 如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顶端一侧放置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过的琼脂切块, 研究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与胚芽鞘生长弯曲程度的关系, 其可变量是不同琼脂块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含量是量的变化, 这种对照实验的分析方法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能揭示出可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函数关系。而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只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定量分析。通过上述方法的比较, 能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2. 对照实验中的可变量与不变量的设计。

生物实验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决定实验中的可变量与不变量, 若研究某一量的变化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这种量就是可变量, 在对照实验中只允许有一个。其余的量在各对照小组中应该保持不变, 这些量就是不变量。要正确显示可变量可能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 对照组的其余条件必须相同, 排除结果分析中的干扰因素, 这样, 才能确保可变量与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的因果关系, 揭示出可变量的作用。在实验中, 要判断不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必须对可变量进行对照实验的设置, 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 在实验设置的过程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清楚可变量与不变量, 把握好整个实验的程度。

3. 对照实验验证性与探索性的分析。

验证性实验是按规定的实验原理和规定好的设计程序进行操作的, 达到对某些原理的验证, 此类实验对学生巩固知识、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有一定作用, 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不大。如根对矿质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值影响等实验均属此类。而探索性实验是指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达到某些原理或自己发现某些生物学现象的验证, 增加探索研究因素。如在学了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后, 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让学生设计一个验证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个体发育的实验, 教师只作简单的提示, 从取材料、设计过程, 到实验现象的解释全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翻阅资料, 设计方案, 饲养小蝌蚪, 这样既启迪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兴趣

如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 结合教材中实验的相关内容,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中, 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了一些实验,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的指导方法是,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 注意问题的性质和特征, 考虑可供选择的不同措施。其次, 让学生经过思考, 选择出对教师提出问题最为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 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如为了证实适当浓度生长素溶液能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这一事实, 可用葡萄的枝条进行分组实验, 由于学生手中没有生长素溶液, 考虑选择的葡萄枝条一组必须代芽, 一组不代芽 (芽能合成生长素) , 然后两组用同一培养液 (土壤溶液) 培养, 观察两组枝条的生根数目以及枝条的成活率。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选择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课题, 让学生思考,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这种从探究实验目的到实验材料的选择, 再到具体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方法的运用以及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是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 通过此过程, 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 又能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直观性辅助教学, 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水平

上一篇:光盘服务下一篇:物联网网络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