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教育范文

2024-08-04

中外服装教育范文(精选7篇)

中外服装教育 第1篇

服装教育产学合作是依托现代服装产业,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 动手能力好、专业素质高, 社会适应力强的高质量服装专业人才所必须的, 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普遍重视。本次调研了服装教育产学合作中外开展的状况;分析了彼此的优势和差距, 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 以此提高我国服装教育产学合作水平。

二、中外服装产学教育现状与分析

通过网上信息查询;到国外设立在中国的服装教育机构办事处咨询;与国外服装院校的学生, 包括中国留学生的电子邮件交流;以及利用暑期参加国际交流短期课程培训的亲身感受和调研;通过亲身经历国内学校的服装合作教育活动, 同时对国内其他服装院校合作教育信息的调研, 获取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归纳、分析如下:

内涵意味的能力。审美理解力不是先天具备的, 而是后天有意识的审美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没有经过无数次的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 便不可能真正具备深刻的音乐理解力。因此, 高职各个专业都要开设音乐欣赏课, 必要时, 将音乐欣赏作为素质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把音乐的盛衰与民族的高低强弱联系起来, 他说:“现在我们想要复兴民族, 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 这就是说, 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4】要通过对中外名曲的欣赏,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积累审美经验, 使学生真正具备音乐的感知力, 具备抵制粗俗的能力, 让音乐真正成为一种文化。

2. 校园音乐活动要科学安排。

所谓校园音乐活动, 一是有组织的艺术活动, 如音乐会、艺术节, 这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 往往为学生喜闻乐见。二是校园媒体的声音。就前者而言,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 这是一种由学生根据自己情趣组织的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 为了确保活动效果, 就必须充分考虑参加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 如不少院校举办的才艺展示活动, 展示的就是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艺。如此以来, 活动便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组织者的意图很难渗透。就后者而言, 作为校园之声的广播站, 应该是校园媒体的主流声音, 对学生的业余生活有重大影响, 但是, 校园广播的音乐很多时候并非专业人士设置编排, 校园音乐的播放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尤其是学生点歌, 觉得无非是学生的一种情趣, 点什么就播放什么。于是, 作为校园媒体主流声音的广播, 对学生情趣起不到引导作用。

为此, 必须对校园音乐活动进行科学安排。音乐活动对学生情趣有重大影响, 要真正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必须进行科学安排。一是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传唱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 让优秀作品占领音乐活动的空间, 成为主旋律。艺术节、音乐会的组织要充分设计, 既要尊重学生多元

1.课程设置

我国本科服装专业, 通常第一年是基础教学, 以公共基础课为主, 通用的美术、设计课程为辅。专业基础课基本从第二年开始, 学习时装画、服装设计基础、制版基础、工艺基础、电脑绘画软件、服装史等。到第三年以设计、结构、工艺、立裁为主, 辅以服装材料、针织服装、CAD等。大四, 在完成各专业课最后阶段的内容后, 进入毕业设计。同时学生还修读关于营销、企划等方面内容。

国外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绘画、简单的制作, 着重将设计理念渗透给学生。第二年教授服装专业技术类课程, 如平面制作、立裁、面料等。第三年侧重创意服装设计与实现。在这两年也会穿插关于市场营销的教学以及到服装品牌公司、企业的实地考察。教学计划中有进行专业实习的明确要求。

国外服装院校近年来逐步由三年制变成四年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实习的课程比重。英国的圣·马丁设计学院, 第三年全年为带薪实习课程, 学生可以前往世界各地进行实习。各国服装院校的毕业年基本都围绕毕设与实习展开。

单就服装教学计划本身, 中外差异似乎主要存在于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上, 但事实上则不然, 服装教育的企业背景是双方差异的焦点, 它渗透于服装教育的方方面面。

2.师资情况

国内设计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院校硕博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 缺乏实际经验;少部分教师有在企业任职的专业背景。为弥补在行业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学校每学期会邀请知名企业的服装设计师来学校, 以讲座的形式传授一些职场要求。

化的审美需要, 更要突出优秀作品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目的。二是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 从“流行”的音乐中找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加以传唱。中央电视台的音画时尚等栏目, 可组织学生收看。

3.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如演唱、词曲创作,

变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 变个体欣赏为群体活动, 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在很多时候是满足于个人欣赏, 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 很多学生在校园音乐活动中处于边缘状态, 这种欣赏活动就很难充分发挥音乐的规范、节制和净化作用, 更不要说“和群”。这就是说, 单纯的个体欣赏并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音乐才能陶冶和塑造学生的人生境界, 培养学生旷达的人生态度。进一步说, 如果音乐活动能够在校园人际、组织、制度、风气中发挥净化、交流、沟通、组织、导向功能, 那么, 校园文化就会出现较多的和谐稳定, 校园管理就会有序而自由运行。

注释: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45.]

【2】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 (1)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12.

【3】列宁全集 (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255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2)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徐冰,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师,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国外服装院校非常强调聘请富有企业经验的教师, 他们往往身兼讲师与设计师或制版师等双重职务。目的是为了平衡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 既向学生传授服装的理论知识, 也灌输今后的从业要求, 教师也会在教学过程中引荐学生给企业。同时院校会聘请知名企业的服装设计师来学校开展讲座, 参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或者现场指导学生设计, 进行互动教学。

中外服装教育师资产业背景方面的差异值得关注。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整个大学教育成果的综合体现。在中国, 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块内容。设计部分, 一般是围绕学校给出的设计主题, 完成两套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和一整套反映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设计册, 里面包括设计效果图、款式图、结构图、工艺单、推挡图等, 举办毕业秀展。论文部分, 结合毕业设计撰写,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国外的服装院校与之相反, 他们将其作为社会和服装企业联系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由学校和服装企业公司共同承担, 企业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面辅料, 概念服装设计项目主题, 甚至于实践场地等供学生根据个人的意向进行选择。每年的毕业设计时装秀盛大夺目, 能与专业的秀相媲美, 院校会聘请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企业家、媒体记者等与学院的教授共同组成评审组对学生毕业设计评分。而服装企业和品牌公司也将毕业秀作为挑选人才的最好平台。著名的前Dior品牌的女装艺术总监嘎里阿诺就是通过毕业设计作品秀施展才华被著名的服装企业看中而走向成功之路的。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与著名时尚杂志《装苑》联手, 选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获取“装苑赏”, 排名靠前的作品登在该杂志上, 还由专业模特和摄影师拍摄时尚大片。许多优秀学生以此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或进入一线品牌公司任职。

要指出的是:国内毕业设计与企业基本脱离, 毕业设计与就业实习无关联, 造成两者相互影响的纠结状况, 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焦躁且无能为力的状态。这方面, 西方的做法值得借鉴。

4. 实习与就业

目前国内许多服装院校都推行合作教育, 要求学生利用每年暑假参加至少6周的专业实习。除此之外, 毕业实习融合在毕业设计之中, 从一定程度解决实践能力和就业问题。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公司到学校举行校园招聘会, 收集各方专业用人信息, 为毕业生提供毕业实习与就业渠道和信息。毕业生主要通过合作教育实习、校内外招聘会及网上求职等方式, 落实自己的实习单位与工作。

国外所有学院都设有实习与就业服务办公室, 负责与服装企业联络, 将企业招聘实习与就业信息直接发布在学院的网站上, 学生也可直接去办公室咨询。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 需接受系主任主持的面试, 系主任将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专业方向, 把他们分配到最适合的企业开展实习。

意大利柏丽慕达学院是由意大利本土的时装公司联合出资成立的, 现有的合作企业高达两千多个, 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品牌, 其毕业生拥有其他院校不能企及的优势资源, 如:Giorgio Armani, Salvatore Ferragamo, Versace, Gucci, Tod's, Prada, Valentino, Ermenegildo Zegna, Dolce&Gabbana, Bvlgari, Max Mara, Trussardi, Krizia, Kenzo等。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与企业接触的机会, 专门开设了企业接待员的岗位, 并成立了“职业支援办公室”, 发布招聘信息和相关的企业信息, 让学生自行选择。学校的资料室也可得到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料、就业审查报告 (往届生实习就业报告) 、就职职能和各种面试问题集、互联网站、就业指导书等。

巴黎时装工会学校有专门老师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主要根据学生提供的个人详尽资料帮助投寄简历, 进行推荐。大部分企业也信赖并委托学校联系合适的学生, 因此学生实习及就业大多都是由学校帮助推荐的。

在实习与就业方面, 中外服装院校都给予高度重视, 具体做法各有特色, 但总体上, 西方的体系更为成熟, 与企业的交流更为流畅。

5. 企业方面

我国服装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大部分岗位都急需人才。随着产学合作这一理念的逐渐传播, 许多企业开始主动和院校联系招聘合适的学生。但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突出, 一般企业热心于学生就业前的毕业实习, 而对于其他实习不感兴趣, 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合作教育实习。

国外的服装院校与服装企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 许多学校都是由服装企业联合出资开办的。他们将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愿意为学生提供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面辅料等。甚至于还从企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角度参与服装院校教学计划的修改, 提供个性服装设计课程, 为学生创立工作室和服装公司打下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使服装教育在与企业需求上达到供需平衡, 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上所述, 服装教育产学合作, 企业方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中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反映在企业上, 但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借鉴国外先进的服装产学合作教育经验

针对中外服装教育产学合作的调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我们看到了双方各自的利弊, 当然, 更多地看到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成熟的合作教育体系间的差距。

1. 加强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国内服装院校第一年的基础教学几乎全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政治等课程所充塞, 使学生差不多忘记自身的专业, 。同时, 一些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 相应的实践时间太短。比如材料学与制版, 都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些课程过时落后, 如手绘, 平面、立体、色彩设计等, 与服装设计相差太远, 需要向专业靠拢的重新调整。节约出一定的课时开展产学教育, 如借鉴国外服装院校的做法, 在低年级带领学生走入服装行业, 认知服装产品从设计制作到包装售卖的全过程, 同时开设更多创意性课程。

2. 细分学习方向

我国服装院校必修课程设置过多, 课时量过大, 学习内容太多反而不利学生的个人发展。这里建议国内高校在第三年起就加大专业选修课, 细分学习方向。如设计类细分针织、立裁、男装、女装等, 营销类细分管理、买手、销售等, 让学生能专注自己希望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能与企业的需要接轨。在不同的类别下与不同的服装公司合作, 开展不同的讲座、实地考察等……。

3. 与企业合作

相比中国院校与企业合作大多仅限于高层, 国外与企业合作的互动性更强。如先前提及国外诸多名校都将毕业设计秀与企业联系。国内学生在第四年既要找工作又要完成与就业实习脱离的毕业设计, 分身乏术, 毕业设计质量令人担心。应该借鉴国外院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毕业设计的做法, 中国企业更应有长远的眼光, 积极争取同高校合作, 开放工厂及工作室, 给予学生实习机会。与高校合作, 推出品牌概念性设计系列, 和传媒合作推广国内时尚品牌。

4. 增加自主设计、创业课程

目前在国内成功开设工作室, 创立自主品牌的服装人才中, 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占了大多数。这说明了我们缺乏对服装人才的创业教育, 在产学合作教育方面还需实质性的深入。而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 自主设计品牌前途大好, 增加服装专业的创业课程, 发挥产学合作教育在此方面的优势, 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

5. 建立校友会

校友会是具备资源共享的平台, 是学校自身独特的财富, 更是开展服装教育产学合作的可靠的基础。随着不少毕业生逐渐步入企业中高层, 有的已经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有的能挑选管培生, 他们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人才, 学校应尽可能让他们来与师生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指导在校生的学习。国内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与高校合作的意识, 但若能发动校友的力量不失为曲线救国的好方法。而高校也能借此向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中外服装史考试复习总结 第2篇

◆头冠—是古代人表达身份地位或象征礼仪的装束.◆发型—束发作髻是古代以来华夏服饰的特征,但不同的地区和族别之间又有不同的装扮。

◆服饰纹样—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纺织工艺的出现,我国出现了织花衣料。

◆新石器时期首饰文化

范围:发饰,耳饰,颈饰,佩饰,臂饰,手饰等

中华祖先从5至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用兽牙,贝壳,骨管,鸵鸟,蛋壳,石珠等创作串珠,后来用墨石,玛瑙,玉髓等创作诗品。(作用:1.实用2.渗透着与原始巫术图腾活动相关联的观念性含义)

发饰: –固定发髻的工具;

--下面有齿,下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为梳,用于梳理头发;密者为,用于 除发垢。

耳饰:耳环—圆环形,多以骨,石,玉等材料制成耳玦—有缺口的圆环,材质多为象牙,绿松石,白玉等。(有人说 耳玦1将缺口夹在耳朵2用细绳子系在耳眼处)颈饰:多以海贝,螺介,骨,牙,石,玉等制成串珠及项链。

有的陶珠圆形中空,内装小陶丸,外刺花纹织成串饰,动摇时能发出声音。也有经过人工蚀花处理的石珠饰物。佩饰:用绳穿系其上孔,挂于身上的饰品,包括璧,瑗,还,璜等。一般边宽孔小的是璧,孔大于边的是瑗,边与孔径相

当的是环。

臂饰:指套在腕间的事物,主要指瑗,臂环,镯,一类事物。此外还有手饰,带钩,额箍,玉冠饰等。

◆ BC21世纪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王朝

◆ 六冕: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冕(王之吉服),冕(王祭先公与祀射的礼服),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

◆ 深衣:一般用白布,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袍

但儒家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剪裁时仍把上衣下赏分开来裁剪,然后又逢接成衣以表对尊重祖宗的法度

(下赏六幅,每幅分解为二,共12幅—每年12个月。12幅都是斜角剪裁,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头叫“有杀”。在赏的右后 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绕于腰上,称为“续钩边”。)

据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

儒家理论:深衣的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襟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

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当作“吉服”来穿。

深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 袍:上衣下赏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有御寒的旧棉絮。在周朝,跑是一种生活便装,不是礼服。据对战士也可以穿袍。

◆ 儒:比袍短一些棉衣叫做儒。如果质量很粗陋的儒衣,叫做“褐”。褐是百姓穿的粗布短衣。

◆ 裘: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是兽皮(几十万年的历史)

原始兽皮未经硝化处理,皮质硬且有臭味,商周时不仅掌握了鞣制皮革的方法,还懂各种兽皮的性质。(天子大裘—黑

羔皮;贵族棉衣—狐裘,狐裘中以白裘为珍贵,其次为黄,青,虎,貂裘,再其次狼,狗,老羊皮等。狐裘除本身柔软温暖外,还有“狐死守丘”之意—狐死后头朝洞穴一方,有不忘其本的象征意义。)

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用豹皮饰袖作袖端。

此类服装毛朝外穿,天子,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衣),天子白狐裘的 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穿朝服,士以下无

衣.◆ 中国奴隶制到战国瓦解,but“十二章”纹样—思想意识:巩固统治阶级皇权作用(历代封建帝王一直传承)

◆ 商周时期的首饰和配饰—首饰和配饰是商周服饰艺术的精华;周代以玉品喻人品,玉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 BC771,周平王即替王位--春秋战国。奴隶社会政治体制随礼崩乐坏的分封制走向崩溃解体,社会传统观念的改变也马上体现在文化服饰上(P11三道简答题)

◇ 服装用料的发展:商周,高级服料-丝帛,锦,棉,精细的麻织物(大奴隶主),商人不能用。

秦—唐

◆BC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帝国,他相信阴阳五行学说(黄帝以土气胜—黄色;夏朝—木德—青;殷—金—白;周文王以火胜金—赤;秦以水德统一天下—黑)

◆汉代的袍曲裾交领右,直裾交领右 两种款式。

◆魏晋南北文士服饰风尚—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胸露怀

妇女服装P23

服饰纹样(一部分传承东汉,一部分吸收外来文化)1,利用圆形,方格,菱形及对称波状线组成几何骨骼,在集合骨

骼内填充动物纹或者叶纹。2圣树纹—将树形简化成叶子正面的形象,具有古代阿拉伯国家装饰纹样的特征。

3天王化生纹—有莲花,半身佛像及“天王”字样组成。4小几何纹—圆圈与点子组合的中小型几何纹样及

忍冬纹。

◆ 唐代妇女面部化妆,一般是敷铅粉、抹胭脂、涂鹅黄、画黛眉、点口脂、描面靥,贴花钿。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画

浓,叫黛眉,细而长叫蛾眉,粗而广加广眉。面靥原是用来掩饰面颊上的斑痕的,后来与贴花钿一样成了妇女的装饰手段。宋—元

◆ 五代十国割据,混乱后,公元960,同一封建王朝—宋。

◆ 背子特点:1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女子服饰2贵贱男女都穿3形制对襟4袖口与衣服各边都有边缘5衣的下摆十分窄细6穿

着显得细小瘦弱。

◆ 明代文化背景:政策—整顿和恢复礼仪,重新制定服饰制度;面料—民间-主棉布,大批专业生产丝

绸地方-苏州,杭州,南京,北京,嘉兴,福州,潞安;生产力-生产水平提高,工商业人口增加,各种手工业作坊增多;技术-丝织工业空前发展,精细工业达到高超水平,为服饰的精细加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 皇帝及文武官服—为进一步明确阶级,区分文武级别,明洪武年间恢复了官服上的补子制度(补子—胸前后背上补上一块

表示官阶和级别的标志性图案),文官用禽,武官用兽

◆ 皇后及命妇冠服P55

◆ 明代的丝绸衣料—明代民间衣料,冬以棉布为主,夏以 布为主;在少数民族地区,也穿毛织物。上层社会高档服装,均

以丝绸为面料,中间也有少量的棉交织物和毛交织物。(P58 锻类、绢类、罗类、纱类、绸类、改机、绒类、绫类、丝布,锦类)

◆ 明代服饰纹样—主要:祥云纹,万字纹,如意纹,龙凤纹,以百花、百兽等各种纹样组织起来的“吉祥图案”

刺绣—与纹样相适应刺绣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除传统方法外,还创造了平金,平绣,戳纱,辅绒等特种工艺技巧,针脚细密工整,色彩鲜艳华丽,富丽堂皇。

◆ 清朝官服制度P62

◆ 清代男服,妇女冠服,冠服佩饰P66-68

◆ 清代一般服饰:男子—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

女子--旗髻,马褂,坎肩,云肩,一口钟P73,75

◆ 中山装特点,起源

◆ 旗袍特点,起源

◆ 连衣裙特点

◆ 西方服饰对中国现代服饰的影响

中外服装教育 第3篇

服装造型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作用我们一直习惯于服装造型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而现在人们的审美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仅是造型的完整已经不足以成为服装好坏的评判标准。现在我们的设计更重视服装造型结构的基本部件,每个元素的本身具有表现力,完整性不仅在于作品本身的完整统一,也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服装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穿着的效果。再完整的衣服如果穿起来显得不美观、合体,造型结构不够时尚,都不会为大家所认可接受。在新的审美标准和意识下,通过对服装各结构元素的设计、面料的再造设计、图案的结构设计使服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才是服装造型设计研究的重点。服装局部造型的美感决定了服装整体的美感。以女装的造型设计举例来说,服装轮廓造型与局部造型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整体造型的风格,整理造型内部的各部分比例关系和装饰的程度决定了局部造型的美感。领部、肩部、袖部和衣身的造型元素设计是与整体造型密切相关的。在领部的造型元素设计中, 要确保领部造型表现出的风格统一和系列延续性,就应该遵循领宽与领高的长度是一比一的比例递增或递减规律; 当领宽小于二分之一半胸宽的情况下,领子较理想的深度的位置应该在胸围线与腰围线之间,当领深位置在胸围线以上时,领子的理想宽度是介于肩点离肩颈点四分之二处到四分之三处之间。在肩袖部的造型设计中,当服装的肩袖结构偏向或形成男性化方向时,服装的整体效果就越趋向男性化风格;而当结构线条发生变化或加入一些装饰感之后,就破坏了男性化的轮廓,服装的整体效果就越趋向女性化风格。 在衣身的造型元素设计中,随着衣身面积的越小,服装的整体表达出的风格会更趋向中性化;衣身的面积越大,服装整体就会表达女性化风格。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创造出超越以往的服装结构,使服装语言变得更加丰富,使服装风格更加多元化。实际上它的实质并不仅在于破坏,更重要的是在于重组与构成。就是将服装从空间到形式上进行重组,把看似不可能、不合理的造型因素,通过理性设计和分析、分解,运用恰当的工艺手段设计和制作出来,使服装的外形效果达到视觉上的震撼。这种设计元素如果运用在休闲装设计中,它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应该是最大的,因为休闲装除了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外都可穿著。穿着的时间机会较多,而且适合的人群的年龄、层次范围也最大。如果将这样的设计元素应用在礼服或职业装上,那么它的欣赏性将大于实用性。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设计师们大胆的设计思路,和纯熟的设计技巧。使得服装结构元素更加具有可研究性,让设计有了不断发展的未来,同时也对服装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技术、材料、辅料上的要求等等。2

中国服装发展史中造型元素对服装风格的影响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是在先秦时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自周代开始,冠服的制度已趋于完备,以最经典的冕服来说,就可以看出这个中国最高礼服的大致构成元素,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是西周时用途最广泛的衣服,男女皆服,可以为文,可以为武,一时间男女、文武、贵贱都穿。特点是交领即大襟、右衽、有曲裾和直裾、小口大袖、领口和袖口有宽缘、腰间束丝织物大带、流行佩玉、面料纹样有楚国文化风格。深衣和我们现代的服装相比,短袖上衣是以裸露的方式避暑,而汉服是以宽大从而遮蔽身体来避暑,走动起来习习生风。此阶段的中国服装给人潇洒飘逸的感觉,当男子已不穿深衣时,这种造型在女性中仍在流行,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很是迷人。当时有一种用在肩部的配饰叫做“帔”,始于晋代,形似围巾,披在肩上,自然垂下,与宽腰带相配合,托起了女性的肩部,同时衬托出纤细的腰部,尤其在女性活动的同时会非常飘逸,使女性轻盈的身体显得更加柔美。从隋唐时起,服饰制度越来越完备,加上民风奢华,因此服饰和色彩上都很多姿多彩。男性的服装更加讲究,乌皮靴为这一期间普遍所穿着的款式,居家的时候才会穿着丝履。璞头、圆领袍衫、下配乌皮六合靴,表现出洒脱飘逸而又不是英武之气的男性气质,是汉族与北方民族相融合产生的一套服饰。此时的女装,襦裙服,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装,一般为丝织品,用料有多少之分,通常是以多幅为最佳。群要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穿抹胸,外面只披纱罗衫,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服装,可见唐时的开放思想,充分表现出女性性感曼妙的身材。唐代女子的服饰中的一大特点是女着男装,女子全身效仿男子的装束,女性的这一穿着,别具一格地体现出一种潇洒英俊,风度翩翩的气质。宋代的女装以背子最具特色,是宋代男女皆穿、盛行于女服之中的一种服饰,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没有袢纽,袖子有宽窄两式,衣长不一,有膝上、齐膝、过膝、及踝几种。在腋下开长叉,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侍从、优伶乐人等都喜欢穿着这种服装。背子这种服装设计的结构比较随身合体,同时跟人典雅大方的感觉。初清的服饰基本上和明代末期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长期接触之后中不断演变,形成清代女子服装的特色。上衣平时穿着袄裙、披风等,下裳以长裙为主,多系在长衣之内。颜色以红色裙子为贵,喜庆时节,讲究着红裙,这种颜色偏好一直影响至今日,如今有节日或婚嫁之时,我们依然习惯于选择红色,来表达喜庆之意。我国近代时期的男装出现了马褂、中山装以及西装等,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取消了封建社会的服饰禁例,但是由于经济水平和社交范围的不同,各阶层的人士的装束还是有所区分。长袍、马褂是中年人和公务人员交际时的穿着。西服一般为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穿着。长袍、西裤、礼帽、皮鞋,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较时兴的一种装束,也是中西方风格相结合中非常成功的一种搭配。文雅中带有精干的气质,既不失民族风韵,又有潇洒英俊之气。此时女子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旗袍在不断改革。20世纪20年代末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明显缩短了长度,腰身更加收紧,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改良旗袍。衣领紧扣强调了女性颈部的袖长,衣身曲线鲜明,加上斜襟的设计,衬托出了女性端庄典雅,含蓄沉静的东方女性特有的美。20世纪后半叶,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得着装出现了整齐划一的趋势,比如列宁服、花棉袄这些典型的服装造型,它的普及程度十分惊人。新中国成立以后,那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绸缎面料具有封建味道,因此,参加工作的妇女和女学生摒弃了这种绸缎面料,而采用具有农民文化特色的布来缝制棉袄,显示与工农的接近。穿着棉袄时,为了防止弄脏棉衣,一般外面会搭配穿一件单层的外衣。这些外衣的颜色大多为蓝色、灰色,少数是褐色、黑色,并且都是单一的一种颜色,没有其他颜色的搭配和拼接,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形象。3

西方服装发展史中造型元素对服装风格的影响西方服装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是一个高潮,贵族们就像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样,不管人体本身的客观结构是怎样,一味地把自己理想中的造型形态放在服装设计当中,追求非常夸张的表现,甚至有些极端。在服装的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个部分加入填充面料,来突出他们想要的造型结构,很多男装几乎全身填充,来形成倒三角的造型。因此当时无论男女都会在肩部加上人工垫肩,女装的袖子填充布料之后可呈现出帕夫袖、羊腿袖,还有袖上系带的悍妇袖等。同时下身也夸大,使身体整体的形态像铜钟的造型。19世纪的设计中已经能够看到现代设计的影子,此时的设计比较简洁和大胆,服装的制作工艺也有了一些新技术,能够为功能性服装提供一些帮助,上流社会的女性开始热衷于参加运动,19世纪30年代,女性开始骑马,这时骑马的服饰慢慢出现。在宽大的长裙里穿着紧身马裤和马靴,佩戴皮手套和礼帽。随着女权主义者的影响,女性也开始穿着长裤,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Amelia Jenks Bloomer 夫人阿拉伯式宽松灯笼裤引入女装,这个充满东方风格的设计为女性所穿着在当时是个比较大胆的设计,但是在英国受到了赞同。这种款式的衣服,表达了自由舒适的风格,是摆脱束缚的一种体现。20世纪服装比较多元化,20世纪初这个阶段的服装造型仍然延续S型,强调胸部和臀部,夸张的帽子等头部装饰是当时最流行的配饰。1908年开始女装的腰身变得放松,服装的结构向直线条的趋势转变,女性的裙装的长度也开始变短,突出鞋子。随之领口也变大,让女性的服装更加放松不拘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饰为了适应战争时期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裙子长度缩短,还有很多女性穿起了宽松的工作服、长裤和长筒靴。这种造型是模仿了男士的制服造型,更加直挺,也很实用,塑造了女性解放,生活舒适随意的新形象。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牛仔裤因为它的耐久耐磨在这个时期开始非常流行,牛仔裤在开始是作为工作服穿着,后来发展成了日常服装,牛仔裤面料本身可以有很多设计处理,做出不一样的肌理效果,造型也变化豐富,可以是修身性感的风格亦可以是休闲舒适的分割,直到如今还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单品。20世纪50年代,服装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设计了一系列女装,强调了女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包括长裤装、具有英式风格的上衣、女性裤装礼服,其中最著名也最具革命意义的是以男士礼服套装为灵感来源的吸烟装。马甲、铅笔裤、粗跟高跟鞋搭配金属质感的配饰,与女性的柔美相结合,既体现英伦的绅士气质,又能表现女性的高雅。现代女性揭开了那罩在脸上近千年的神秘面纱。正因为我们“民族的走向世界,世界的溶于民族”。 从 20 世纪的服装发展演变我们可以看出,从西方的礼服裙,到东方柳肩细腰的改良旗袍,从穿男式长裤到超短裙,至三点式的“比基尼”人们都作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现如今的时代,服装设计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并引领潮流数十年的状况已经不存在了。但人们依旧对于穿着独特设计的服装而充满着激情。也因此设计师们对于更新颖、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要的服装造型元素的设计研究从未停止。参考文献:[1] 刘静.从中国服装史看服装发展的继承性与借鉴因素[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0).[2]

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中外服装史》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4篇

在实际教学中, 伴随着课程教学内容的进展, 设计了“与大师对话”这个实践性课题, 通过分析大师作品, 掌握服装设计大师对服装史文化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提高学生对服饰史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设计能力。

一、选择大师作品

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大师, 收集历年代表作品, 并选择与服装史文化有关的一个主题下的相关作品。

对于收集的作品,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判断是否与服装史有关。

1.从作品主题来判断。有的设计作品有非常明确的主题, 如卡尔·拉格菲尔德为夏奈尔品牌制作的2010-2011早秋时装秀的主题为“巴黎—拜占庭”, 非常明显地提到了中世纪的“拜占庭风格”。拜占庭风格是服装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

2.从作品本身来判断。有的作品主题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有关服装史的内容, 但作品本身的元素或整体气质表现了相关内容。比如, 加利亚诺为迪奥品牌制作的2004春夏高级定制的主题为《Coutur王朝》, 意思是时装王朝, 但作品中明显表达的是古埃及文化, 同样这一部分也是服装史中的重要内容。

3.从相关文字介绍来判断。一般著名设计师的作品发布都有相关的采访记录或评价记录, 查找权威资料中对作品的介绍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二、解读作品中的服装史文化

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资料收集、整理、思考与疑问, 紧接着是针对所选作品分析与探讨的环节。

1.分析作品风格。明确作品的整体风格, 感受作品带来的视觉体验与造型背后的心理指引。这一步的完成, 重点是自我理解与感受。

2.分析作品的构成要素。服装的构成要素主要有造型、色彩、材质、结构、工艺, 其中造型又包括了廓型、零部件、设计元素等。作品的构成要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设计语言, 主要是从构成服装的各个要素来明确:作品从哪些要素来表达主题的, 应用什么样的设计语言, 所选的主题要素有哪些, 与主题本身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选这些元素等。

3.分析构成要素的来源。进一步分析设计师所选的构成要素来自于设计灵感或设计主题的哪些方面, 即这些要素是如何从设计灵感和素材中提炼出来的。对大师作品的分析与探讨, 其实就是设计理念或灵感来源的一个逆推过程。正向的设计过程是, 从灵感来源的捕捉到素材的提炼再到转化成设计语言的应用, 而在《服装史》的教学课题中是从成品中找到设计语言, 再分析这些语言的来源, 即素材, 再到分析这些素材是如何提炼出来的, 接着研究为什么选择主题下的这些素材, 而非其他素材, 最后分析产生主题的灵感来源是什么等, 从而使学生做到既会自己正向设计, 又能反向解读其他作品。

三、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是一个纯粹的思考环节, 是学习者的自我感受与收获, 也是学习者真正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环节。经过前面大量的工作, 每位学生都会有很多想法, 可能是茅塞顿开的思路, 也可能是充满疑惑的问题, 还可能是迫不及待的创作欲望等等, 但不管是什么, 只要有所思考, 就是最大的收获。所以, 在这一环节, 要求也会比较严格, 需要学生的真情实感, 需要学生敞开心扉的交流。具体的操作会根据每个班的不同情况进行, 如小组分享、课堂讲述等。最终需要得出结论:第一, 所分析的主题下的系列作品, 设计师的思路及其用到了哪些方法和技巧;第二,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等。

四、结语

中外教育观的差异 第5篇

关键词:教育观;平等思想;社会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76-02

一、引言

曾经有学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就某个学术观点与答辩老师发生争执,事后,答辩小组建议该生延期毕业,后经该生道歉,才侥幸过关。当前中国的教育伦理中有一种观点,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尊敬师长,不能争论”,因此,学者之间谈论风花雪月、收入与福利等话题是正常交谈,而涉及学术问题时,总是一言堂,而旁人或是举例佐证,或是笑而不语。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最爱满堂灌,老师最爱一言堂。当面不说话,背后发牢骚。在国外,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情况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说真话在中国是一种勇气,在国外是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差异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制度变革。如何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如何促进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议。

二、文献综述

教育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的教育问题上。在对国外公民教育的研究中:张丽霞(2001)提出国外公民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与参与性的特点。胡艳蓓(2002)认为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强调了个人主义,共和主义强调了公众利益,社群主义强调公民的认同,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注意多元尊重与包容。李光莉(2009)也认为国外思政教育主要以公民教育的形式,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渗透公民道德规范的意识。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当中:万明钢(2003)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必须渗透在有关课程当中。孙菲(2005)比较了我国青少年思政教育与国外公民教育的异同,提出教育手段多元,更新教育内容等主张。秦树理(2005)提出政府介入与主导公民教育的观点,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因此,当前有关思政比较研究中,对中外教育观的研究比较弱,而对公民教育研究比较多,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思政教育要走向实践,采用公民教育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思政教育与社会的接轨,而在公民教育中,多元文化意识、参与社会实践观点是主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目标。

三、中外教育观差异的表现

中外对教育都赋予了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自古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古训。而国外也认为教育是实现阶级之间流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中外有具大差异。

1.师生关系不同。中国具有严重的报恩意识,所谓的师生情义,恩师教诲即是真实写照。这种尊师意识演化为三纲五常之中的一个重要不平等关系,即师生不平等。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是施恩,学生给老师做事是应尽之义务。而国外,学生给老师工作,老师要计时付费,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学生提供了学术意见,老师必须在论著中注明学生的贡献。

2.学术研究态度不同。中国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严重的学术地位排队的传统,同样进行学术研究者,不但有职称差异,还有荣誉地位差异,年龄大,资格老,就可以成为一方学霸,控制有关话语权,新进学者只有跟进,而不能忤逆其观点。而国外有成熟的学术研究规范,学生与教师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坦率讨论。

3.学术研究方法不同。在中国的社会学科研究当中,引经据典是最有力的论证过程。经典著作是最好的评判标准。而在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主流。穷究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机制,而不需要定性质、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社会科学研究采用物理学、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是一种趋势。

4.做人做事态度不同。中国做人的重要性超过做事,因此,在教育当中,不做出头鸟,随大流是一种主流的做人态度,即所谓的中庸之道。在做事中,因循守旧,总认为社会是一天天变坏,还是老东西好,产品是老方法制做的可靠与有效。

四、中外教育观差异的根源

中外教育观的这些差异的根源是思想与哲学基础不同。中国教育师祖是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其核心的观点就是人生而不平等,社会秩序产生于老幼尊卑各自有序,知足常乐,各安天命。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打造了一个等级鲜明的封建社会秩序。中国教育观维护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社会文化制度的稳定。国外教育观的信仰基础是基督教的人生来平等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信条虽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在观念中,给人予平等的意识,因此,在教育中,师生处于一种平等地位进行学习与工作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学生个性张扬,好标新立异,而老师对此也是采用赏识的教育方式给予鼓励与支持。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外科研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高于中国,国外教育观促进了国外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不断质变与演化。中国教育中,创新意识的不足与中国的教育观有巨大关系,自建国以来,中国本土教育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励,这与中国的教育观有重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赋予新的观念。

教育现代化虽然不是早期“四化”之一,但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科技现代化。中国的教育观改革正处于“中學为体西学为用”与“推倒孔家店,引入德先生与赛先生”之间徘徊。西方的教育观到底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工具,还是中国社会接驳到“现代社会”的渡船。主流的观点认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显示了尊重中国特色,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战略的伟大成功。而处于次要非主流的观点认为,不彻底的改革是禁锢经济加快发展的枷锁,引入西方的哲学观点,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是维护当前社会经济管理良好态势的关键。中国的教育观改革何去何从,还需要中央做出进一步的抉择,希望自上而下的变革能够推动中国教育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2]张丽霞.国外政治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参与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

[3]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的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李光莉.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4).

[6]孙菲.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3).

作者简介:章末梅,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

谈中外服装表演模特在训练上的方式 第6篇

模特就像一副活动“衣架”, 在诠释服装时需形神兼备。模特的形体表现力是指模特运用人体语言来表现时装风格、主题、立意、特点的动感能力。在表现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体语言能力的展示。模特的形体表现力, 通过舞台表现出服装设计师的情感、智慧和梦幻, 展示时装的色彩、线条、造型和质感, 使得服装成为有生命的形式, 因此, 模特的表现能力至关重要。优秀的模特能在“展现”与“呈现”之间表现得游刃有余, 迅速而精准地创造一种向上、持重、永恒的模特艺术形象, 使时装表演得到升华。因而模特走台必须进行科学训练, 使头、颈、背、肩、手、腰、胯、腿、脚等各部位的动作协调起来。

一、我国服装表演模特专业的训练

1. 引入及其现状

1979年皮尔·卡丹第一次在中国作秀, 将模特的概念带入中国。多年之后国内的高等教育模特表演专业浮出水面, 由此也开始了模特专业走进高校的第一步。据统计, 目前国内拥有模特专业教学资格的正规院校就有200多家, 而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服装院校、舞蹈院校、体育类院校、师范院校、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等院校。当前, 高校模特专业在招生中要掌握两个必须的条件, 即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身材与一个端庄的五官。但从模特种类细分角度看, 服装表演的特点应主要掌握身体的比例条件;平面模特的考察就应注重两个条件并举;虽然不同的社会行业对模特的要求各有不同, 但在形体的要求上却是相同的。然而, 当前各高校模特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仍是各成一体, 并无系统性, 教师在教学中选用内容随意性强, 教学内容多抽取及选用不同健身体系中的内容, 如直接引用芭蕾基本功训练与组合练习, 瑜伽、普拉提等进行组合作为教学内容, 这种随意的引用导致形体训练的结构不科学, 内容没有针对性, 训练目标模糊, 有些教师甚至将形体训练课等同于健美操等体育课等。另外, 形体训练效果的评价系统也不明晰, 学生自我形体诊断与锻炼能力较差, 因此, 及时建立模特表演专业训练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我国院校培养训练方式

模特表演是展示美的艺术, 人体是模特美的基本材料, 因此, 模特表演对此有着极高的要求。完美的体态是成为模特的首要条件。对于模特的完美体态, 有人常常认为模特的形体是天生的, 然而这无异于把她们的艰苦训练一笔勾销。也可以说是对其职业素养的抹煞。模特专业对学员的身材条件要求很高, 选择近乎苛刻, 但模特的完美体态, 确实是无法自然形成的。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会形成各自特有的姿势和体态。比如:斜肩、驼背、塌腰、撅臀、耸肩的、挺肚的, 即便先天条件再好, 也无法完全避免。而这些对于优秀的模特来说是必须纠正的。由此可见, 天生丽质的模特即使是再好的材料, 也只是璞玉浑金, 不经过精心特殊雕琢打磨也无法成材。模特形体训练要以科学为基础, 教师应为每个学员建立完善的形体档案。模特形体训练应运用专业仪器和电脑系统对学员的形体状况评估, 制定形体训练计划, 科学地控制训练强度、训练进度、热量的摄入与消耗, 定期为学员进行理论讲座和交流等。

3. 我国院校训练的课程

⑴模特形体训练不同于一般的健身健美运动, 学生参加形体训练前应首先进行形体测评, 体能测试, 通过分析归类。模特形体训练的负荷主要目的不是提高体质, 而是模特减增脂的需要, 其效果主要取决于适宜的运动负荷。模特形体训练计划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情况给出合理的脉搏量。根据学生心率的高低反馈运动负荷的是否适度性, 以达到模特形体训练减增脂塑造优美体形的目的。

⑵模特形体训练的结构有通用的标准的教材。虽然教材结构统一, 但不同的学生在练习时其内容可以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根据训练计划对内容进行选择。如去脂有氧操的选择就有健身操与舞蹈等内容, 同时, 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音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⑶模特形体训练课程应主要采用芭蕾基训作为训练内容。并且在有一定条件的院校中还开展了西方现代舞基训, 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发展方向。毕竟芭蕾与现代舞训练方式已经有了系统的训练方法, 在模特专业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加以借鉴。

在学校中模特专业学生在接受舞蹈训练之前, 普遍认为舞蹈课与体育运动差别不大, 对能否影响自身气质也不抱太大希望。经过训练后, 学生一致认为舞蹈训练对自身气质有很大影响, 这也说明, 舞蹈课对学生的影响起着从主观认识到全面理解, 并产生了深切体会的作用, 同时也能说明舞蹈训练课程在模特训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国外模特专业训练及其选拔

在国外, 模特的培训基本上都是短训, 一般最多半年。像国际名模辛迪·克劳馥接受的就是封闭式的短期培训, 十几个老师从各个方面培养她。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 但至少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 知道培养模特需要些什么。模特培养更要“以内养外”。很多人喜欢看模特表演, 说到底还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因此欧洲等国家规定, 170公分以上的女孩就必须去参加模特培训, 但她们的最终职业是不是模特无所谓。同时国外模特与经纪公司是鱼水关系, 经纪公司也采用学员的方式为本公司培养有资质的模特。同时模特行业中不论新、老模特, 都至少将收入的30%用于对自己的再训练、再包装之中。为了让自己的自然形象能够尽可能多地被客户选中, 模特需要维护自己的容貌, 保持自已的体型, 在技术上需要自费请老师训练不断变化的新风格, 提高对各种产品的理解力及表现力, 而且从不间断健身运动。职业模特都深深明白, 保持年轻、保持体型和健康的体魄, 就是保住饭碗。在激烈的竞争中, 模特还要自费请行内摄影师经常为自已拍新的照片, 以求把自己的最新形象摆在客户面前, 证明自己目前的实力和风格, 使自己的青春和使用价值能延续得更为久远。模特要珍惜每一次试镜机会和表演机会, 认真做表演前的准备, 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户和表演中的工作人员。应该明白, 成功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更何况模特界不乏美丽与青春的人材, 个人必须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才会不断获得成功的机会。

与国内相比, 在国外, 人们并不怎么看重比赛, 而更在乎参赛这个特殊的学习过程。得奖对模特意味着又多了一些从业的经验。她们有良多途径可以进入模特行业, 有良多途径可以匡助模特成名, 更多的是好模特靠摄影师、赛事、星探、专业人士的推

图书编辑前期工作论

王文元 (浙江摄影出版社浙江杭州310006)

摘要:文本读物欲在图书市场脱颖而出, 除必须做到编校质量上乘, 装帧设计独到, 印制精美之外, 其内容质量的精良才是胜出的关键。

关键词:图书编辑;前期工作;内容质量

为确保图书质量符合现代出版的要求, 出版社可谓使尽浑身解数, 定期抽查图书编校质量, 对印制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 图书的外在质量大为改观。但书稿的学术价值、自身特色、结构体系、表述方式在作者交稿时已定型, 编辑无法对书稿内容做全面或实质性的改动, 因而要提高图书内容质量, 必须从决定图书内容质量的编辑前期工作着手。本文试从选题、作者人选的确定、组稿三方面浅论如何有效地进行编辑前期工作, 以保证图书内容质量。

一、选题

美国资深编辑人威廉斯认为, 图书编辑须扮演多重角色, 首要角色是一狩猎者, 需要敏锐的触觉和独到的眼光。图书编辑在多方进行市场调研后, 所获得的选题信息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何判断其是否可行呢?有新意、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自不必说, 其知识含量丰富, 思想境界高, 原创性强是保证图书内容质量的首要因素。

1. 立意高远

综观史上经典读本, 其学术性、知识性、思想性都极具前瞻性, 故能做到常销不衰。图书编辑欲打造高质量图书, 必须准确选择某一学科领域中最具价值的内容制定选题。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的《家国书》, 2009年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销售业绩亦不俗, 究其原因, 与所涉主题大有关系。该书描绘浙江宁波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各自演绎的精彩的人生篇章, 整体呈现出史诗般的厚重感, 为获“五个一工程”奖殊荣加分不少, 传奇色彩加家国故事, 也令读者兴趣大增。此一成功案例正是出版社优化选题的有益尝试。

2. 创新为要

高质量的图书, 选题要力求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好, 人好我多, 人多我新。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的“江南民间生活摹本”系列, 其选题的确立过程可作为典型案例。丛书以一特别角度来观照江南民间生活。一切以“新”为要, 在同类书中卓然出群, 故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 读者至上

拥有广泛读者群的选题也是高质量的选题。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如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的《大杭州名胜古迹民间故事集》, 以性价比高吸引读者, 本书出版后, 一版再版, 五次印刷, 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荐和培养。身高、比例、音乐感、对服装的理解是做模特的基本要素, 只要符合了就可以当模特。而对于模特的培养就在于舞台竞技与丰富的经验。

三、应推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传媒模特

在训练上应推新理念以提高模特综合素质。这就必须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解决模特未来发展方向, 就必须培养她们的职业化能力。目前, 从国内各种类型的模特培训机构综合来看, 偏重于服装设计、影视表演的模特训练培养方式较易被业内认可, 这反映出我国模特种类单一、教育失重的特点。打破模特依托于服装行业的大众观念, 培养新一代复合型模特, 既是业内各界的责任, 也是模特们自身最大的愿望。在这种背景下, 提出了一种“培养复合型传媒模特”的新理念, 即“能说、能演、能策划、能编辑的知识型多元化模特。他们既能在T台一展风采, 又能作为主持人、记者、广告人、职业策划者等活跃在各个领域”虽

二、作者人选的确定

有了好的选题, 没有好的作者, 功亏一篑。按照威廉斯的说法, 编辑除扮演狩猎者的角色外, 还应该是双面人, 面对作者时代表出版社, 面对出版社时代表作者。作为出版社的代言人, 在选择作者时要掌握稳扎稳打、行动快速的原则, 尽最大努力选择一流作者。就具体实践而言, 可分以下几点:

1. 高知名度

高知名度的作者大多具有广博的知识, 文字功底好, 加上名人效应, 书稿通常为上乘之作。例如浙江出版社推出的《古玉鉴要》, 作者为业内公认的古玉鉴定权威, 著作等身,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可谓最佳作者人选。该书内容精准而实用, 保证了图书内容质量的精良。

2. 高水平

只要作者有真才实学, 即使无很高的知名度也可大胆任用。浙江摄影出版社推出的《碑拓鉴要》, 作者知识渊博, 表述精确, 孜孜矻矻, 精耕细作, 书中列一千余幅图片, 对历代碑拓各考据点一一加以解说比对, 可说是图书市场最专业、最严谨、写作姿态最为认真的碑拓鉴定实用工具书。

3. 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

有的作者有一定的学术造诣, 但是“茶壶煮饺子——有嘴倒 (道) 不出”, 这样的作者显然不是合适的人选。多年前曾做一书, 作者为一民间艺人,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苦于表达能力欠缺, 书稿几度修改, 换图换文, 直接影响了图书的内容质量。

4. 可合作性

如果作者对编辑的合理化建议一概拒绝, 那么将会给书稿带来不利影响。反之, 双方合作愉快则有利于书稿的顺利完成。《家国书》作者为茅盾文学奖得主, 在作品交稿前后, 经与出版社多次沟通, 她几次增删书稿, 故而使书稿很快进入编校、设计阶段, 皆大欢喜。

三、组稿

有了选题策划方案, 有了作者人选, 编辑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稿能力, 策划案等于是废纸一张。对选题把握得准确与否, 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是考验编辑综合素质, 保证图书内容质量的关键步骤。

经过上述几项前期工作, 书稿应达到以下要求:政治观点正确, 没有知识性差错, 有较高的表述水平, 符合选题设想。书稿一经进入编校流程, 编辑的主要职责为拾遗补阙和锦上添花。由此看来, 编辑前期工作实为整个编辑流程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

王文元, 浙江摄影出版社编辑。

然目前这种复合型模特人才的培养还未引起各家培训机构的重视, 也还未见相关课程的出台, 但“霖杰”模特公司的经纪人罗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模特展示的不是她自己, 而是客户的产品。她必须能够服务不同的行业, 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 还应该具备表演、上镜等综合素质, 能拍平面照、拍广告片、参加综艺演出等。总之掌握多元知识, 拥有文化底蕴, 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名模, 也才能在青春易逝的行当里找到未来的支撑点。

结论:

中外服装教育 第7篇

学习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高等教育也应遵循这个规律, 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同时, 需要给学生提供多维化的实践机会, 这样才能吸收、巩固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 才能被真正理解、掌握, 创新能力也必然建立在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因此,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多维化实践平台。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 教学实践与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强调启发式教学,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多维化实践教学活动即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对象, 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具备了一定基础知识, 掌握了初步设计方法的学生, 进行开放式自主实践教学方式, 引导、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理论教学融入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活动中, 采取研究和探索性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个性,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除巩固理论知识,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外, 还注意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抽查、实践成果检测、期末现场考试等不同形式的考察和考核, 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学科, 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 贴近产业的要求分外突出, 对大学生的要求, 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 而更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取多维化实践活动引导理论教学, 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服装设计的有效方法与途径一体化的问题凸现出来, 不仅能够引起服装设计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关注, 而且通过本研究可以开阔对教学内容与服装设计教育的研究思路, 将服装设计教学内容与服装设计教育研究从固定化的主体、客体、过程、环境的四维模式中解脱出来, 将教学内容与服装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置于主流的研究领域。加强多维化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进而加强竞争力, 大大提高就业质量,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发展。开展多维化实践活动能够督促专业教师加强学习, 努力向“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看齐。

2 中外服装史课程的现状

中外服装史课程是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中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开设在基础美术课之后, 设计课程之前, 是在有一定的美学基础上为后续设计课程打下基础。此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对中西服装发展史的学习, 了解中西服饰的历史演变脉络, 开阔视野,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对服饰发展的影响和内在关系。特别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服饰加工工艺对当时服饰风格形成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与创新设计理念, 从中掌握规律性因素为后续的服装设计提供借鉴与依据。

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中外服装发展各历史阶段的总特点, 了解各历史时期的服饰款式, 熟练掌握各历史时期的代表款式, 探讨服装的某些本质特征, 理解服装发展的跨文化比较, 分析中西服装文化的差异, 探寻人类服装发展的艺术性模式。加强学生结合服装史的造型、创意能力的培养, 拓展学生思路, 培养其原创性及独创性的设计能力。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为主, 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 采用多媒体教学, 穿插参观博物院、观看录相等形式, 图文并茂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和命题为主设计相结合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

长期以来, 过于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的主导性作用。教师从布置设计课题到辅导答疑进行评分考核再到最终综合作业的完成均起着决定性作用。从教师到学生, 再从学生到教师的两点一线的单向的、一维化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养成机械的模仿教师的思想理念与设计风格的被动学习状况, 最终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依照目前的教学现状, 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更多的是通过理论讲授和间接的图片资料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外服装史文化。没有机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同时, 学习的相关知识应用领域狭窄。无法使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手工技艺真正得到实践应用。

3 探索多维化实践活动引导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新模式

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 高等服装教育必须对过去教学中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教学的多维化是指改变单一、孤立的教学状况, 使教学模式从一维化走向多维化的多视点教学方法, 把多维化恰当地运用到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构建上, 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

3.1 教学大纲与内容改革

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基本分为四个方面:绪论、上古服装、中国服装、西洋与近现代服装。绪论注重向学生介绍世界服饰起源的主要学说。服饰起源之原因在现代服饰中的反映、变化, 服饰的本质和属性;上古服装注重向学生介绍关于中国原始服装的基本形制, 早期纺织, 制衣的最原始工具, 以及冕服的组成部分及象征意义, 领会赵国变服的原因和礼服形成的社会原因;中国服装力图从历朝历代的服饰详解中找出服饰的特征与设计元素;西洋与近现代服装使学生理解西洋服装发展历程的文化背景, 西方各个时期服装的异同, 中西服装的差异, 20世纪西洋服饰的影响, 掌握各个时期典型服装的形制。具体学时分配如表1。

现行的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教学创新意识不强, 缺乏自信, 不善于充分利用和积极创造条件, 应试教育的教师不注重启发和引导, 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 没有冒险精神, 创新意识淡薄, 缺乏主动性。建构新的教学体系这是课程建设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打破以往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模式, 考虑到设计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特点, 在课程中引入包装、广告、互联网、书装、展示、服装、动画等设计领域的横向和纵向应用性的成功设计作品, 使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够打破分裂、狭窄的思维定式, 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多维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针。明确多维实践平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 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同时优化学生实习环节, 将其分为认识实习、提高性实习、深入性实习和毕业实习,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相关研究方向的老师指导生产实习, 并进入不同的实习基地。例如造型设计、色彩设计、工艺技术设计等等。

基于多维化实践活动的教学改革, 努力从校内外双重实践平台的建设着手。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将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 进而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 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促进教师工作室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 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教师队伍朝着年轻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现行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课件、视频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为主, 同时辅助一部分实地调研、采风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加强教学实践, 培养岗位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开发、思维更开阔、勇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 项目设计、参与企业设计的教学形式是最能体现实践教学实效的有效措施。为此, 要充分利用社会或企业开展的一些项目来引导我们的设计教学, 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更多地融入多维化实践活动并与市场接轨, 适应社会, 保证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要求, 同时, 频繁的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 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 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提供多维实践平台, 特聘一些民间艺人辅以指导, 相信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实践性学习中来。在实践环节设计上考虑课程的交叉性、多学科、艺术特点, 在工作程序、技术和市场不断变化的同时, 紧跟国内外重大的艺术设计赛事和相关企业机构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关设计题目, 以培养学生具有实用企业家的管理技巧, 善于变通, 在掌握并承担起作品从独立构思到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和责任的同时, 能够充分扮演扩展的角色。在课堂组织上, 教师在安排和指导学生作业时采取小组作业中心制原则,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中心制, 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以一种主动参与合作的态度并根据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设计优势与特点承担相关课题设计任务, 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团队作用, 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该课程知识结构紧密相连、相互统一。尽量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别辅导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问, 相互修改意见, 这样由学生自己得到的经验再传给学生要比教师抽象地讲好得多, 学生也易于接受。

3.3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 以前大多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 学生大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课改试图采用不同的命题作业形式进行考核, 如:将采风的所见所闻结合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创作;也可结合家乡的特色进行设计创作。考试形式根据学习内容随堂进行考核。由于学校办学的压力大, 设施不足, 而减少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常常是闭门造车, 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实现。课改通过创建各类实验平台、实习基地, 最大限度地拉近学生和行业的距离, 进行团队教学实践, 并聘请行业名家及校友创业成功人士, 进入课堂两条途径力求使学生的在校教育与社会、企业产生三方互动。以就业为导向, 将学校的教学与工作实际结合, 与工作岗位结合, 与职业能力结合。教学环境、教学情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与企业要求一致。同时重视社会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系, 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评价体系。

4 结语

基于多维化实践活动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改革, 努力探索一种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方位的实践环节学习, 来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有机整合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实践教学环节, 建设多维实践平台。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课程改革, 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 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 切实提高服装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与调整, 能够提高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它在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必然成为一门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学科。

摘要:中外服装史作为一门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 其教学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设计眼光, 并将传统、民族的设计元素和技巧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目前的教学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 阻碍了学生的设计创新性和动手实践能力。现针对现存问题, 从加强多维化实践活动着手, 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理论引导实践, 更好地服务设计实践, 全面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多维化活动,中外服装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吕学海.服装教育与产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由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赵雪峰.构建“一体四翼”式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情景化项目教学下一篇:L—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