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范文

2024-06-22

表达方式范文(精选12篇)

表达方式 第1篇

同样的内容,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效果大不一样。纵观近年中考满分作文, 有的在寻常事件中荡起波澜, 有的在细腻描写中匠心独运, 有的在自然景物中表露真情, 有的在精妙议论中展示哲理。表达丰富多彩, 语言美不胜收, 芬芳四溢的文字令人爱不释手。下面, 老师向大家传授最为有效的四大技巧。

一、叙述:悬念迭起写情节。叙述的成败不在于是否讲清故事, 而是在于能否将故事讲得感人肺腑、妙趣横生。由此可知, 语言有无波澜, 其结果往往天差地别。叙述同一事件, 平铺直叙, 会了无生趣;下笔设悬, 则扣人心弦。如果事情本身看似寻常, 然经过一番加工, 却能达到“化腐为奇”的效果, 文章自然会更胜一筹。2008年山东中考佳作《都是歌词惹的祸》便是典范:

上课时, 吴欣打开抽屉, 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小小的纸条。仔细一看, 是卡男的字迹:“想见你, 心太急, 狂奔拥挤的人群里, 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信还没有读完, 她的脸已经红透了。

初一看, 还以为是个恋爱故事;细一读, 才发现是场美丽的误会。考生用一段歌词, 竟然引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如此叙事, 谁不喜欢?

二、描写:栩栩如生展风采。如果没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极富魅力的细节, 我们还能看到梁山好汉的风采吗?自然不会。描写的方法很多, 具体来说:语言个性鲜明, 人物会跃然纸上;动作描写贴切, 人物会活灵活现;心理描写逼真, 人物会栩栩如生;景物描写漂亮, 语言则会情景交融。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一文《边境村纪实》里, 便运用了诱人的景物描写:

新雪将世界覆盖得一片洁白, 将远山的轮廓勾勒出了一条柔和而起伏的耀眼曲线, 让所有可以望见的树木都变成了巨大的或玲珑的银珊瑚。阳光是那么灿烂, 晨雾被渲浸得像一片展开的透明的红纱, 几乎是静止的, 经久也不飘散。

虽然笔墨不多, 但由于作者抓住了景物特点, 于是雪景下的边境村不由多了几分美丽。也正是美丽, 让读者对那小小的村庄不由生出几分喜欢之情。

三、抒情:情感交融诉衷肠。拥有真情, 人物才会血肉宛然, 内容才会真切动人。如果虚情假意, 无病呻吟, 那么再美的词语也只是表面华丽, 是无法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写作时, 我们要学会将自我的情感倾注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 借景抒情;也可以借助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直接表露心迹。请看2008年浙江省中考满分作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这个段落:

青春如同擂响的战鼓, 好像离弦之利箭。青春让你无所畏惧, 意气风发;青春让你充满力量, 斗志昂扬。青春无所阻挡, 它是风驰电掣的奔马, 是撕裂长空的闪电, 是划破天宇的流星, 它为我们闯关开道, 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辉煌!

青春原本是一个抽象的词语, 但作者先用精美的比喻解释, 继而用排比句式展开, 语言美不胜收, 情感极为充沛。

四、议论:画龙点睛巧升华。在讲述故事或抒发情感的基础上, 若能巧妙地加入几句精妙的议论, 往往可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然, 这种议论, 一方面要饱含哲理, 力求能深化文章主题;另一方面语言要精彩, 能为文章平添亮色。山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我的创新经历》就是在议论中收束的:

创新是石, 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 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 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 引导我们前行!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有创新才会不同, 愿各位“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方式 第2篇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时能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 2、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3、通过练习,能规范表述描写手法及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

学习难点:通过诵读,抓关键词句,准确判断诗歌的描写手法并结合诗句简析及表达效果

一、课堂热身

说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艺术技巧

1.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借代)2.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衬托)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4.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反衬)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借喻)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8.澄江如练,碧峰孤拥。(化用)

9.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视听结合)1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言志)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声衬静、动静结合)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组合)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结合)

古人说,作诗无外乎情景二端,那么,诗歌中的情是怎样抒发的,景又是怎样写的,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使诗歌鲜明生动,从而感染读者。为实现这种目标,而采取的这种方法和技巧,其实就是艺术技巧。

二、知识积累

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说明 抒情 描写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互文等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用典、化用、联想、想象、象征、叠词等

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铺垫、过渡、照应、抑扬、层层深入、重章叠唱等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即事抒怀

描写:1.意象组合2.动静结合3.虚实结合4.正侧结合5.点面结合6.以乐景写哀情 7.白描(粗笔勾勒)和细描(工笔)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三、当堂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诗歌、分组讨论,每组请一位同学回答。

水龙吟 咏月 晁端礼①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②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罗襟揾。

注:①晁端礼:北宋词人。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②九衢:指御街。

简析上阙“九衢”以下六句的写景特色。

明确:①俯视、仰视相结合。词人向下看,九衢上残雪斑驳;向上看,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

②嗅觉、视觉相结合。夜风送来梅花清香,池塘表面的冰已经融解。③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描摹出元宵佳节前的自然美景。

④融情于景。九衢上的残雪斑斑驳驳,天空中的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词人这清净、洁白的世界里,胸襟自然为之一畅。接着夜风送来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经融解。这些景物上都被词人抹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仿佛是他的心灵附着这些景物上,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躯与心灵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渐渐轻松了,开朗了。⑤远近结合。

赏析:起首二句先把词人可悲的身世揭示出来。“京洛风尘”,语本晋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此处盖喻词人汴京官场上的落拓不遇。“病酒”,谓饮酒过量而身体不适。词人由于政治上不得意,常以酒浇愁。可是酒饮多了,反而沉醉如病。官场失意,酒病缠身,境况可谓惨矣,复着以“无人问”三字,其羁旅漂零之苦,尤为难堪。

此词开门见山,句句写实,与一般长调大异其趣。接下来,词人的视线从住处的窗口向外探视,无边夜色,尽入毫端,化实为虚。一下子,词境变得空灵了。词人写道:九衢上的残雪斑斑驳驳,天空中的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词人在这清净、洁白的世界里,胸襟自然为之一畅。接着夜风送来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经融解。这些景物上都被词人抹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仿佛是他的心灵附着这些景物上,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躯与心灵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渐渐轻松了,开朗了。此刻,他不仅想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不仅感受到春天的信息已经来到,而且他的思绪也回复到往年醉酒听歌的快乐生涯。“南楼”,指冶游之地:“西城”指汴京西郑门外金明池和琼林苑,都是北宋时游览胜地。这里以对仗的句式强调当年的豪情胜概。特别是“都不管、人春困”一句,以口语出之,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更见其豪情万丈。

过片又写目前衰颜,从上片歇拍的豪情收回来,与起首二句遥相映射。“潘郎双鬓”,谓两鬓已生白发,语本潘岳《秋兴赋》:“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屈指”二字是起点,点明词人是算计,以下都是写算计中的思维活动。词人不仅惊觉自己早生华发,而且联想到对方如今愁苦的情绪,于是深感她的形容应该已经消瘦。“多应”二字,表明这是想象和狡滑,而一往深情,皆寓其中。以下三句,是这种感情的延伸。“马上墙头”,语本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至此,方正面点出词人昔日曾与一位女子邂逅。但无情的岁月凋谢了彼此的容颜,即使相逢恐亦不敢相认,言之不胜伤感。款款深情娓娓道来,情韵悠然相生,笔锋收纵自如。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结尾三句,设想对方凭阑凝望,罗襟揾泪。此处全用情语作结,却收到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运用移情手法,词人晁词把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感慨化作盈盈泪水,风格纤弱。揾者,拭也。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朗读,教师疏通诗句含义,学生口头回答。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两首诗的结尾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赏析。

陈诗结尾两句间接抒情。在严酷的背景下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但是却见不到吹笛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表达了对从军将士不畏严寒、为国出征精神的赞美。

杨诗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陈诗译文: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注释:

① 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 横笛:笛子。

③ 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

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

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现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杨诗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注释:①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②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③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④ :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⑤ 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说明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四、方法总结

通过以上两首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考查,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的题目出现。(投影)

1、熟知关于“艺术技巧”的各种不同提问形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2)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方法。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6)请简要分析某句的艺术效果。

虽然提问形式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即都是问这首诗是如何描写景物或表达情感,因此,答题的内容、步骤也都一样。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两道题目的答案,来归纳一下这一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如何分步解答。(投影)

2.熟练掌握“艺术技巧”类问题解题“三步骤”。(学生讨论、归纳得出)1)明技巧。即说出用的是什么手法。

2)阐运用。即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

3)析效果。即说出这种手法有怎样的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提醒

(1)艺术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综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有时候,阅读诗歌时,不确定是哪一种手法时,要从题干和诗句中找答题方向,若锁定为描写手法时,则再进一步去比较后选择。

(2)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空分析。(3)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反复筛选用词。

下面我们再来按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的问题。(投影)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春 梅 晁冲之1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2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3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1.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2.东君:司春之神。3.玉堂:指华贵的宫殿。

上阕写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样的品格?

明确:对比、衬托(明技巧)。用修竹来衬托梅的品质(阐运用),写出了梅花孤傲的品格(析效果)。

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明技巧)。“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正面写出梅的孤洁瘦淡;“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侧面写出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阐运用)。写出了梅花坚强的品格(析效果)。

化用。(明技巧)化用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àn),竹外一枝斜更好。”(阐运用)写出了江梅的孤洁瘦淡。(析效果)

词语注释

①汉宫春:张先此调咏梅,有“透新春消息”,“汉家宫额涂黄”句,调名来于此。

②向竹梢二句: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诗:“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此处化用其意。

③东君:又名东皇、东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春于方位属东,故名。④塞雁:边塞之雁。雁是候鸟,秋季南来,春季北去。⑤清浅: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⑥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乐府《相逢行古辞》:“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何似:哪里比得上。

⑥ 付他谁:即向谁诉说。⑦ 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

2017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艺术技巧

白话译文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作品赏析:

词虽长调,其寄意却单纯,只就梅之品性孤高与环境冷落两方面反复写来,其情自深。首句“潇洒”二字状梅品的清高,概尽全篇。“江梅”可见是野梅。又以修竹陪衬写出。盖竹之为物有虚心、有劲节,与梅一向被称为岁寒之友。“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极写梅孤洁瘦淡。芳洁固然堪赏,孤瘦则似须扶持,以下二句就势写梅之不得于春神,更为有力:“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梅花是凌寒而开,其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似乎叫伯春寒、轻失花期”。因燕子在仲春社日归来,其时梅的花时已过,故云。一言“东君也不爱惜”、再言燕子“无情”,是双倍的遗憾。“惟是有”一转,说毕竟还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其词若自慰,其实无非憾意,从叫唯是有”的限制语中不难会出。同一意念,妙在说来富于变化。同时,这几句词笔挥洒而思路活泼,盖“燕雁与梅不相关,而挽入,故见笔力”(《独醒杂志》卷四)。

林逋咏梅名句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下片则化用以写在野的“江梅”的风流与冷落。唐人咏梅涛云:“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薛维翰《春女怨》)这是“玉堂”所本。过变三句言“清浅小溪如练”,梅枝疏影横斜,自成风景,虽在村野(“茅舍疏篱”),似胜于白玉堂前。以问句提唱,紧接又一叹:“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故人”即指林逋,此渭“梅妻鹤子”的诗人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竟成绝响。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动,没有人赏。(“分付他谁?”)不过“孤芳”自赏而已。仍以问意提唱,启发末二句,言孤芳自赏就孤芳自赏罢:“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这里“空自倚”三字回应篇首,暗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句意,将梅拟人化,意味自深。

五、本节课有何收获? 回顾:艺术技巧分类

及解题步骤

六、课后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与前三句相比,末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前三句叙事写景,饱含感情,但极为含蓄。末句则卒章明志,直抒胸臆,将惜别之意上升到顶点,点明别情。

爱的表达方式 第3篇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用宽容来表达;有的说用鲜花和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轮到东北一个叫秦依的女孩时,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夫妇,都是生物学家,很恩爱,经常一起深入原始森林考察。

有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钻进了森林,可当他们爬过那块熟悉的山坡时,顿时僵住了——一只老虎正对着他们。他们没带猎枪,逃跑也不可能了。

他们脸色苍白,一动不动。老虎也站着。僵持了几分钟时间,老虎朝他们走来,继而开始小跑,然后越跑越快。就在这时,那个男的突然喊了一声,然后自顾自地飞快跑开了。奇怪的是,快跑到那女的面前的老虎也突然改变了方向,朝那男的追了过去。随后那边就传来了惨叫声,而女的却平安地逃了回来。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了声:“活该”。也就在这时候,秦依问我们知不知道那男的喊的是什么。我们几十个学员,大致给出了两种答案。一是:老婆,对不起啊!二是:赶快逃,逃一个算一个。

秦依说:“错了!那个男的对他的妻子喊的是:‘照顾好依依,好好活下去!’”秦依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面对着大家的惊愕和不解,她接着说道,“在那种情况下,老虎绝对只会攻击逃跑的人,这是老虎的特性。”秦依最后说:“在最危险的时刻,我爸爸一个人跑开了,但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我妈妈最真挚的爱……”

教室里沉寂了一会儿,接着响起了掌声。

(绿宝贝摘自《人间方圆》2004年10月B)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第4篇

所谓文体特征就是不同文章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就像男和女一样, 为何叫男的而不叫女的, 或为何叫女的而不叫男的, 道理是一样的。语文老师在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最忌讳看了几遍还一头雾水, 分不清是什么文体。之所以分不清是什么文体是因为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这篇文章的一半是叙事描写, 还有一半是议论抒情。以《藤野先生》为例, 本文篇幅很长, 除了倒数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之外, 通篇都运用了叙事描写的表达方式, 因此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南京市中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关于文体的表述分成四类:文体规范、文体基本规范、文体不够规范和文体不合规范。其中一类卷和二类卷明确强调文体规范, 得分介于35—50之间, 三类卷为文体基本规范, 得分在27—34之间, 四类卷为文体不够规范, 分数在18到26, 五类卷是文体不合规范, 17分以下。我曾经多次参加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的评分工作, 非常了解文体特征在评分过程中的意义。以上讲的文体规范指的就是文体特征鲜明。按表达方式 (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的分类,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语文课堂的作文教学多半以记叙文的训练为主,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目标的确定, 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强化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作文来。

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作文, 我想就具体的写作分析一下表达方式和文体特征的关系。

取暖

奶奶得了重病, 出了院在大妈家休养。我和表姐、堂姐周日又约到了一起, 去看望奶奶。我们小时候都在奶奶的看护下度过快乐的美好时光, 现在能多陪陪她, 奶奶心里高兴了, 说不定病就会好得快些。

我买了一盆梅花, 奶奶喜欢花草, 在门前种了好多花, 一年四季花事不断。现在躺在床上, 我多希望红梅在温暖的屋里, 绽放不休, 奶奶看到那红红的艳, 会天天都有好心情的。

堂姐提了一个空气加湿器, “我妈不会照顾人, 奶奶房间温度调得太高, 上次我都觉得热呢。有了加湿器, 感觉会舒服一点。”

表姐从包里摸出一个电暖宝, 我们一起笑了。表姐说:“外婆身体虚弱, 火气小, 上次我帮她掖被子, 被窝里没有热气, 我这个东西才实用呢!”

一路说笑着, 来到门口。堂姐开了门, 见没人, 我轻轻拧开了奶奶的房门。奶奶静静地躺着, 脸色苍白, 身子蜷缩着, 右手搭在外面。我赶紧上前, 把奶奶的手轻轻放进被窝。奶奶的手是冷的, 被窝里也是冷的。空调怎么会没开?我心里疑惑着。

奶奶的房门又被推开, 是大妈和妈妈回来了。

“我们在对门打麻将, 听到你们的声音就过来了。今天挺冷的, 你们怎么又来了?”大妈一边说着, 一边用眼睛在寻找着什么, 看到遥控器, 她拿起来轻轻一按, 空调就“呜呜”地启动了。

“大舅妈, 小舅妈, 我们来看看外婆。”表姐说着, 拿出暖宝, 插上了电。

“小强, 你怎么不穿那件厚的羽绒服?口罩手套也不戴, 这么冷的天, 冻到了怎么办?”妈妈一边埋怨着, 一边摸了摸我的手。

“我不冷, 奶奶才冷呢!”我难过地说着, 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奶奶?你奶奶不是冷的问题。她现在饭也吃不进, 水也不喝。跟她讲话也不理, 整天就这么躺着。你们安心地上学上班, 有什么情况会通知你们的。”大妈抢着说。

热风呼呼地吹着, 房间渐渐又回归春天般的温暖, 我的心里却掠过了阵阵凉意。表姐的暖宝充好了电, 可以温暖奶奶的身体。我把红梅摆放在床头柜上, 希望能在奶奶醒来时温暖她那迷茫的双眼。

我在思考着, 等我们走后, 堂姐的加湿器和空调会不会又变成了一种摆设?

这是一篇文体特征很突出的记叙文。它通篇都是记叙描写这两种表达方式。记叙有六要素, 描写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表达方式(含题) 第5篇

全文以(礼物)为线索,通过(倒叙)的形式展开情节,先写(父亲刚买完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写(为什么送礼物)这中间又插入写(买自行车的意义)最后写(父亲把礼物送给女儿)。记叙文的常用叙述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例如《散步》、《金黄的大斗笠》、《我儿子一家》。

(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的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说来,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例如《背影》、《父子情》就运用了倒叙。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如《羚羊木雕》。

(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不是死板的方法,可以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灵活运用。

梳理内容

全文以(礼物)为线索,通过(倒叙)的形式展开情节,先写(父亲刚买完礼物走在回家的路上)再写(为什么送礼物)这中间又插入写(买自行车的意义)最后写(父亲把礼物送给女儿)。

1、弄懂下列文章的叙述顺序:

在我们学校小学部的教学楼前有一块操场,在操场的两边各有一排白杨树。

白杨树的主干和支干都是直的,它的叶子像颗“心”。它的生长速度较快,现在已有三、四层楼那么高了。

到了春天,白杨树长出新的枝条,被春姑娘抽出细小嫩绿的叶子,像穿上绿色的新衣裳似的,美丽极了。

到了夏天,白杨树的枝叶长得郁郁葱葱。在课间,我们常在树荫底下赛跑、唱歌、游戏,它像一把大阳伞似的,为我们遮挡强烈的太阳光。

到了秋天,白杨树的叶子都枯萎了,随着秋风的阵阵吹过,心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踩在厚厚的落叶上,仿佛昌站在海绵上,非常柔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好像一群黄色的小飞机飞起来了,非常壮观。

到了冬天,黄叶落尽,白杨树赤裸裸的,我真担心它是否会被冻坏,来年春天是否还会长出绿叶。

挺立在操场边上的这些白杨树,是我们校园生活的见证,它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我爱它们。

⑴ 这篇文章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⑵ 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

2、下面这些句子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列好下面的句子,并说说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到:“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学生讨论按照什么什么顺序来排列?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个最后说,找出根据来。

表达方式——叙述

叙述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根据记叙的顺序和各种内容之间的联系,叙述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几种形式。

(一)顺叙。即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是最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按照依据的线索不同,顺叙可以分为四种:(1)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写清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经过时间的推移又是如何发展的,如何达到高潮的,最后是什么时候结束的;(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即按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来写;(3)按人物活动的顺序叙述,写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4)按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认识提高的顺序叙述。

由于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容易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这样的文章往往像一本流水账,使人读了索然无味。因此,运用顺叙应注意围绕中心选材,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二)倒叙。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高潮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可以分为四种形式:(1)把事件的结局提到文章的前面写,给读者造成悬念;(2)把事件中最精彩、最突出的片段截取下来,写在文章的前面,以吸引读者;(3)先写当前的实际情况,再写过去的情况,然后转到现实中来,以形成对比;(4)先写当前的事件,然后写由此引发的联想(由此及彼此引起回忆,追述往事),以推动情节发展。

由于倒叙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部分提到前面写,因而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恰当的倒叙还可以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造成悬念,使文章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把某个部分提前,其他仍是顺序的方法。运用倒叙要从文章的内容、形式出发,要交代清楚起点。开头和结尾要相互照应,结构要完整。另外,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进行过渡,以做到衔接自然。

(三)插叙。插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根据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适当安排插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某方面的情况,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运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四)补叙。补叙是指在叙述的过程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做简短的补充交代,或基本事件已经交代清楚,后面再对某一情节做个补充说明。

补叙的目的在于对原来的叙述加以补充,它不构成完整的事件,也不发展情节,但却能使文章描述的事件更完整,情节更精彩,令文章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补叙常用来揭示上下文所设的悬念,或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文字虽少,却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表达的方式——描写

描写是一种具体、形象地描绘事物的表达方式,它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等做深入细致的描绘,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使读者从中获得生动、明确的认识和真切的感受。

描写的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它与叙述在表现客观事物的角度上有明显区别。叙述主要是交代“过程”,而描写则致力于刻画“样子”。描写主要应用于形象生动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而议论文和应用文则很少用到描写。

按照描述的对象与内容不同,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等。

(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复杂。下面为同学们介绍最基本的四种: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容貌、身材、体型、服饰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避免千人一面和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心理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为人物的任何活动都是由心理支配的。因此,描写人物一定要把人物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心理描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一种是用“我”的心理活动来衬托别人的心理活动。

动作描写——即对人物活动、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动作描写是把人写“活”、让人动起来的重要手段,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描写——即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是人物内心想法的真实表露,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鲁迅先生曾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句话说的正是语言描写的重要性。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恰当的语言描写,能够塑造生动、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相反,如果缺少必要的语言描写,就会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笔下的人物就难以真正“活”起来。这样的文章,有谁爱读呢?

在记事写人的文章中,语言描写的内容大多是人物对话。其实,人物独白也是语言描写的内容之一。独白是人物的真实想法,正直的人说的、做的、想的完全一致;虚伪的人说的、做的、想的就不同了。因此,写独白比写人物对话、动作更能准确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

人物独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言自语,另一种是内心独白。在影视作品中,内心独白又叫潜台词,即把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台词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景物描写。指对自然景物、社会环境和动物、植物及物品的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即对山川原野、日月晨昏、气象季候等自然景象的描写。描写自然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交代清楚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移步换景,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进行描写,以做到层次清楚,让读者一目了然。

其次,要注重描写景物的声音和色彩。用象声词描摹景物的声音,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渲染景物的色彩,能使景物变得有声有色。

再次,注意描写景物的动态和静态,做到动静分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景物“活”起来。

社会环境描写——即对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描写。这种描写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题。

动物、植物及物品的描写——即对动物、植物和生活器具、物件等的描写。描写动物、植物或物品,不仅要介绍它们的表面特征(形态、大小、颜色等),还要写清它的本质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规律、内部构造等),以使读者对描写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另外,在描写时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描写更生动、具体、形象,为文章增添一些情趣。

(三)侧面描写。就是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侧面,真实有力地表现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又叫烘托。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在所画的物象轮廓外面用水墨或淡彩加以渲染,使物象明显突现出来,即人们常说的烘云托月),把这种技法用在描写上,目的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地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如果仅从一个方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会单薄,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则会显得丰满。

(四)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的人物、时间、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人物的特点或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细节描写要求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描述对象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加以具体描绘。

(五)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即人物活动的情景,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由多个人物组成的生活画面。场面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情景的刻画,它不仅要写人物,还要写景物(环境),而且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画面”,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不断发展,“画面”,随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不断发展,“画面”也不断转换。由于场面中人物较多、关系复杂,因此我们在描写场面时,除了要描写群体形象,还要注意刻画有代表性的个体形象,以做到点面结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学习场面、生活场面、活动场面、劳动场面等。要写好这些场面,关键在于写出人物活动的连续动态,分清主次,点面结合。

以上介绍了描写的几种方法,其实它们并非彼此独立,互不干涉,而是交叉渗透,密不可分。无论运用哪种描写,都必须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感染力为目的,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另外,在描写中还必须注入浓厚的感情,把读者引进由自己的感情所激发的情境里去,让别人接触到自己所感受的一切。

表达的方式—议论

议论是作者对某一人物、事件或问题进行分析、评论,直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表达方式。议论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议论主要用在塑造形象、描述事件的过程中,穿插表达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根据议论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议论可以分为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和夹叙夹议三种。

(一)先叙后议。即先叙述后议论,以起到总结上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议论时,要对事件的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评论,使叙述和议论相统一。

先叙后议,可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进行议论,也可以以作者的身份(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议论。

(二)先议后叙。即先议论后叙述,开篇以议论的形式提出记叙的要点和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从而使全文所记叙的事件的意义显得清楚明白。

(三)夹叙夹议。即叙述和议论穿插进行,以灵活多变的写法自由自在地表情达意。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要注意叙述的连贯性,议论的插入要自然。

在记叙文中运用议论,要与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表达文章的主题服务。议论要实事求是,简洁得当,与记叙的内容融为一体。任何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和与表达主题无关的夸夸其谈,都是不可取的。

表达的方式——抒情

抒情,是作者表露主观感受、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离不开抒情。在写作中,抒情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抒情与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表达方法上看,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

(一)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地直接倾吐作者内心强烈的感情,也叫“直抒胸臆”。其特点是感情强烈,节奏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直接抒情一般用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并能使抒发的感情取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的效果。

(二)间接抒情。即不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想象等方法进行渗透,间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间接抒情有四种方法:(1)叙述抒情,即在叙述中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自然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叙述抒情又分叙事抒情、借景抒情和咏物抒情三种。(2)描写抒情,即在描写人物、景物时进行抒情。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之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3)议论抒情,即把感情蕴含在议论之中。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从而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意。(4)想象抒情,即借助想象的手法抒发感情。把感情寄托在对未来或尚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之中,以此表达作者的愿望与憧憬。其特点是想象的内容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据,二者要保持一致。

表达方式——说明

说明要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构造、功用、发展以及特点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阐述,使读者对所介绍的事物有正确、清楚的了解。

说明的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内容的科学性,即说明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其意义,给读者明确、清楚的科学知识;二是语言的准确性,即说明的语言要准确、简洁、朴实、周密,使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三是行文的有序性,即说明必须按照说明对象的性质和规律合理安排材料,做到顺序清楚,层次分明。

说明的应用很广泛,它不仅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和其他文体中也经常用到它。

说明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分类法、举例法、比较法和比喻法(打比方)等。

(一)定义法。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概括出来,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这种方法一般用在科普性的文章中,它可以使读者弄清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含义,将所要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下定义要注意准确性,不能妄加猜测或模棱两可,以免造成概念混淆。

(二)分类法。即根据事物在形状、性质、功用等方面的差别,将所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再根据这些类别一一加以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说明复杂的事物,它能使说明更清楚、更明白,便于读者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分类的说明方法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通俗易懂。但在运用时要注意:分类时标准要一致,避免各类之间重复。

(三)举例法。即举出实例进行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来说明一些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和事理,它能使说明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运用举例法说明事物,选取的例子要具有事物的共同特征,符合一般规律,为读者所熟悉。

(四)比较法。即将两种以上有关的事物加以比较,以此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特点。

运用比较法,要准确把握相比较的事物间存在的优劣、差异或相似之处,通过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

(五)比喻法。即打比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喻说明的对象。这种方法适用于解释说明比较抽象、复杂,且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的事物或事理。

爱的表达方式 第6篇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可以用宽容来表达;有的说用鲜花和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痛苦一个人承受,快乐两个人分享,这就是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轮到一个叫秦依的东北女孩时,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对年轻夫妇,都是生物学家,很恩爱,经常一起深入原始森林做考察。

有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钻进了森林,可当他们爬过那块熟悉的山坡时,顿时僵住了,一只老虎正对着他们。他们没带猎枪,逃跑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们脸色苍白,一动不动,老虎也站着。僵持了几分钟时间,老虎朝他们走来,然后开始小跑,而且越来越快。就在这时,那个男人突然喊了一声,然后自顾自地飞跑开了。奇怪的是,已快到了那女人面前的老虎也突然改变了方向,朝那男人追了过去。随后那边就传来了惨叫声,而那女人却平安地逃了回来。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说了声“活该。”也就在这时候,秦依问我们知不知道那男人喊的是什么。我们几十个学员,大致给出了两种答案。一是:老婆,对不起啊!二是:赶快逃,逃一个算一个!

秦依说,那个男的对他妻子喊的是:“照顾好依依,好好活下去!”秦依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水。面对大家的惊愕和不解,她接着说道:“那种情况下,老虎绝对只会攻击逃跑的人,这是老虎的特性。”秦依最后说:“在最危险的时刻,我爸爸一个人跑开了,但他却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我妈妈最真挚的爱……”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第7篇

表达技巧又称写法、艺术技巧等, 包括修辞手法 (修辞语言的手法) , 表达方式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 表现手法 (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法) 等。

二、表达方式

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五种。

(一) 记叙

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诗歌中, 单一的叙述较少, 往往是叙述与细描相结合, 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诗歌中所记叙的事情包括诗人的现实生活和典故两大类。所记叙的事情和生活细节隐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阅读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二)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刺鸣。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 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 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 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刺的响声, 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三) 议论

所谓议论, 就是对人和事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达的意见。如:“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 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例2.阅读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四) 抒情

抒情, 即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 写出旅客的辛劳, 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故乡”相比较, 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诗歌常常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间接抒情。

例3.阅读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 简析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表达方式

在鉴赏诗歌时, 要求能够识别表达方式, 并且指出它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在高考中有直接赏析表达方式的题目, 也有不直接赏析表达方式, 但在赏析时需要涉及表达方式的题目。

四、练习

(1) 阅读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注释:苍翠:青绿色。潺湲:水流缓慢的样子。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接舆:春秋楚隐士, 装狂遁世, 在这里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 这是诗人自比。

(1) 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 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2) 尾联用典, 如何结合起来理解诗人的情感?

(2) 阅读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古今公文表达方式比较 第8篇

一、古今公文表达方式的特点

现代公文不是说明文, 但公文内容却具有相当程度的说明性。公文的说明又往往与叙述、议论互成一体, 形成夹叙夹议的特点。具体说来:请示、报告、通报、简报侧重于叙述, 这种叙述也是着重用来说明情况的;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经验介绍、调查报告、会议纪要等, 通常是夹叙夹议, 但公文中的议论不是为了论证道理, 而是为了说清道理, 同样具有说明性;通告、公告及法规性文件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描写和抒情的, 主要是简报、通报, 在调查报告中偶然也会见到描写, 但这种描写是粗线条的描写, 抒情通常只出现于讲话稿和简报、通报的结尾。

古代公文, 基本没有纯属说明的文章, 这是古今公文最明显的差别。议论是古代公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古代公文的理论性和论辩色彩相当浓厚, 特别是宋代公文, 尤其注重说理性。许同莘曾说:“论事之言, 未有多于宋人者。后人就宋人之言, 以论其人之是非, 事之得失, 未可以为知言也……大臣汲汲于条陈时政, 不自计其言可行不可行。” (1) 说的就是宋人写文章好论辩是非、权衡得失。如欧阳修的《准诏言事上书》陈述了“三弊五事”、陈次升的《上徽宗论豫戒六事》写了六个方面……不惟宋代, 议论性的公文在古代公文中占极大比重。此外, 古文中亦较常见到抒情的表达方式, 尤其是章、表一类专门用于向皇帝表述心志、谢恩祝贺的公文。李密的《陈情表》当属古代抒情性公文的代表作。

二、古今公文表达方式差异之原因

公文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公文的发展变化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古今不同的制度、文化差异是公文表达方式差异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 人治与制治的差异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公文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 有时承担的是制度的载体, 也有些时候承担制度的执行者的角色。现代公文只需传达政令, 而不必对政令确立的缘由、实施的原因和意义等在公文中一一详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税务总局通告》:“工商税收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依靠国家的税收法令, 如实地办理纳税申报, 及时足额地交纳税款, 是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尽的义务” (2) 这里的“工商税收是……应尽的义务”依据的就是国家的税收法令和税收政策, 至于公民为何要纳税、纳税的意义等等, 则不需赘述。依法办事, 使得现代公文简洁明晰、直截了当。

在君权神圣的封建社会, 臣子的主张和方略要得到天子的认可, 不仅要以理服人, 还要以情动人。例如李斯的《谏逐客书》, 其目的是要秦王收回驱逐客卿的政令, 广纳贤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这篇上书可谓旁征博引, 摆事实、讲道理, 先以史为鉴, 举了历代客卿对秦国的贡献, 以此论证“客何负于秦哉”;接着又从用人之术、秦国的现况等各个角度阐述招贤纳士的重要意义, 论点鲜明、论证充分。因此, 秦王在看到这篇上书之后, 立即收回成命, 听从了李斯的谏议。这就是古代公文以议论、抒情为主的主要原因。

(二) 公文与文学的区分

唐宋时期著名的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白居易就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3)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奏议宜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章表奏议, 则准的乎典雅” (4) 、“模经为式者, 自入典雅之懿”, 形式极为华美的骈体文就曾在古代公文中占据主流地位。由此可见, 古人对于文章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是同样重视的, 这与古人“政教合一”、“艺术政治化, 政治艺术化”的传统观念有关。因此, 古人写作公文总是极尽渲染烘托之能事, 或雄辩滔滔、气势纵横;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故常采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中国文学与非文学至“五四”才彻底分开, 随着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引进, 文学独立为单独的学科, 公文和文学彻底分家。随着公文文学性的减弱, 其作为社会管理工具、信息传递工具的实用性成为最显著的特征。现如今的公文写作者们不必关心公文是否具有艺术美, 主旨明确、材料真实、语言简洁、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成为现代公文的基本要求, 因此, 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适应于现代公文的发展。

(三) 写作主体的差异

现代公文的作者一般都是单位的秘书, 即公文的写作者往往只是“代笔”, 即使是领导亲自撰写, 亦大多是站在集体、单位的角度拟写公文。这就导致公文作者在写作公文时要尽量避免“个人风格”的存在, 使公文尽量做到客观、公正、真实, 因此, 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大量的议论、抒情都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陈述事实, 也是以介绍情况为主, 而不能随便加以个人的评价或态度, 故采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更符合公文客观、真实的需要。

然而, 我国古代的很多公文家本身就是文学、学术修养很高的文学家、学问家, 例如秦代的李斯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代的司马相如、杨雄是汉赋大家, 唐、宋的韩愈、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们在古代文学、学术史上都占有一席之位。这些具有深厚文学、学术修养的人在朝为官, 又秉承着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公文是他们抒发政治理想、表达爱国热情、展现一腔抱负的最直接的渠道, 也是最有利的工具, 自然是颇多议论、抒情。

三、不同表达方式对公文的影响

不同时代对公文的不同要求造成了公文所采用的表达方式的不同, 而不同的表达方式又对公文自身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

(一) 公文的审美意义

现代常常将一些古代公文的名作当成文学作品来欣赏, 例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等, 而这些文章也的确称得上是水平高超的文学名作, 因为其具有充分的审美价值。议论和抒情是最能够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两种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让人产生审美体验, 最重要的就是其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古代公文抒情的典范, 充分表达了李密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言辞恳切、感情充沛, 一句“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馀年”读来真是令人潸然泪下。《陈情表》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感染力, 最重要的就是其巧妙地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将其对祖母刘的感情反复强调、大肆渲染, 造成感人至深的情境, 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 既写自己的孤苦, 又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情, 从而使这样的孝顺之情显得更加令人动容。

与古代公文相比, 现今公文的审美意义就要小得多, 甚至可以说现今公文的审美感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了, 提到当代公文, 更多的会将其与规范、权威、例行公事联系起来, 有些公文读起来甚至可说是枯燥而生硬。形成这种差异, 与现代公文主要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密不可分。现代公文讲究准确、高效, 所用词句均是最直截了当、简明清晰的, 经常采用条块式的写法, 以使信息的呈现更加“简单明了”。正因如此, 现代公文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而非艺术品。

(二) 公文的行政效率

现代公文的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有高效性, 而以说明为主的表达方式恰恰能够保证公文的行政效率。首先, 公文主旨的说明性能够使受文者毫不走样地把握主旨信息, 例如《XX省人民政府嘉奖令》, 首先, “嘉奖令”三个字就已经表明了这篇令文的性质, 令人一目了然。其次, 公文的内容也具有说明性,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近几年来, 我国各地文物走私和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犯罪活动屡有发生, 不少文物被盗运处境, 不仅使我国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 而且败坏社会风气, 有损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5) 对于盗墓和走私的事件只是简要说明, 而未对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描写, 但却一下子就能够让人了解事件的因果。

与现代公文相比, 行政效率似乎并非古代公文的重点所在, 直截了当的公文写法在古代公文中更是少见。在主旨的表达上, 由于等级制度的明显, 皇帝、长官的个人意志被奉为圭臬, 臣下稍有不慎, 便会招致灾祸, 故而多采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委婉含蓄、曲折婉转, 有时甚至故意模糊主旨, 以避免触犯上级的情绪, 例如, 上文所举李密的《陈情表》, 主旨应当是辞谢皇帝邀他出官, 但是为了避免触怒帝王, 巧妙地将行文的重点放在了对孝情的大肆渲染上, 这就避免了直接回绝的尴尬。

现代公文与古代公文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明显差异颇值得关注, 尤其是在审美意义与行政效率方面。古代公文有许多流传至今读来仍然令人爱不释手的名作, 可见其艺术审美价值之高, 古代政治中的这种古典美和韵味的确令人神往, 而现代公文在审美意义上的缺失亦难免令人有些许惋惜, 但现代公文永远不可能成为纯粹的议论文或者抒情散文, 因为行政效率永远是现代公文最看中的方面之一。

摘要:古今公文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 现代公文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 而古代公文则以议论、抒情为主。造成古今公文表达方式差异的原因很多, 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公文写作者自身等方方面面。

关键词:公文,表达方式,说明,议论,抒情

参考文献

情绪表达方式调研报告 第9篇

( 1) 了解目标群体的情绪表达和分享需求及方式

( 2) 了解目前市面上情绪相关网站的优劣

2调研对象及方法

( 1) 调研对象: 90后的高校学生群体和80后上班族

( 2) 调研方法: 调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以问卷调研为主,同时辅助访谈。随机抽样选取了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地质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等11所高校的90后高校学生122人; 在上、下班高峰期选择沙河、西二旗、知春路等地铁站以及二里庄等 “蚁工族”聚集区随机选择了84人进行问卷调研,并对其中的91人进行了随机访谈。然后对收集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7. 0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针对情绪的网络分享/宣泄及产品需求与15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辅助定量分析。

3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包含问卷和访谈两个部分,问卷内容涉及被访者的生活满意度、情绪表现状态及情绪应对方式。访谈内容主要为: 对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未来产品形态的预期和接受 / 接受度。

情绪表达采用动作表情 ( 手势、身体姿态) 和面部表情来表明社会地位,转移冲突,抑或企图得到支持的一种反应[1]。

4调研结果分析

4.1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调研问卷分为生活满意度、情绪表现状态及情绪应对方式三个部分,其中第9题为负向计分,即选项与分值相反。问卷各部分分值算法公式如下:

生活满意度得分 = ( 1至5项的总分 /5 ) + 第6项分数

情绪表现状态得分 = ( 7至10的总分 /4 )

情绪应对方式得分 = ( 11至17项的总分/7)

4.2数据分析结果

4.2.1情绪体验强烈的群体特征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1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358,P = 0. 000 < 0. 001表现为强显著相关。2生活满意度与情绪表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645,P = 0. 000 < 0. 001表现为强显著相关。3生活满意度与情绪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186,P = 0. 007 < 0. 05表现为显著相关。4情绪应多方式的结果为: 精力充沛分值与情绪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137,P = 0. 049 < 0. 05,表现为显著相关。

结论: 1当经济状况不理想时,则生活满意度较低; 2对现实不满,情绪体验较多而且强烈,同时情绪表达和排解意愿较强,具有特定的情绪应对方式。3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精力充沛的人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同时能够找到有效排解消极情绪的方式和方法,而且样本半数以上的人 ( 53% ) 选择通过网络和手机APP的方式来排解消极情绪。

4.2.2情绪排解意愿强的群体的应对方式特点

从问卷中筛选出消极情绪排解意愿较强的被试数据 ( 约占样本的58. 1% ) ,对这一群体进行描述统计,发现该群体的特征如下:

( 1) 情绪体验出现频率非常低或非常高。数据结果显示,情绪体验出现频率与排解意愿并非呈线性关系,而是呈 “U型” 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 - 0. 236,P = 0. 009 < 0. 05,表现为显著相关。即消极情绪体验出现频率非常低和非常高的人,他们的情绪排解意愿最强,很少出现消极情绪体验的人,一旦出现则情绪体验会非常强烈,因此排解意愿极强; 而经常出现消极情绪体验的人, 经常为此困扰,所以排解意愿也非常强烈。该样本群体中有57. 5% 的人会采用互联网或者手机APP方式排解情绪的意愿较强。其中15% 的人使用图片表达的意愿较强; 35. 8% 的人使用文字表达的意愿较强,62. 5% 的人使用音乐调节情绪的意愿较强; 47. 5% 的人选择看视频方式调节情绪; 20. 8% 的人使用玩游戏的方式宣泄情绪。

( 2) 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消极情绪体验较多。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存在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生活总体满意度较高,精力较充沛,也能妥善处理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体验的频率却比较高。从访谈中可以分析出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周期性情绪的影响; 二是家庭、婚恋、工作压力等问题困扰而产生消极情绪体验; 三是对内心体验的关注和思考。

结论: 情绪排解需求强烈的群体的特征: 1无论消极情绪体验频率或低或高,他们消极情绪体验都比较强烈; 2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群体同样具有排解消极情绪的强烈需求,因为他们的内心更敏感,虽然对生活现状积极接受, 但却又不安于现状,他们善于思考和追求新的挑战,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担忧、孤独等。

国外已有一系列研究表明,善于表达的人很少有抑郁倾向; 高情绪表达者比低情绪表达者有更多的欢乐、更少的焦虑和内疚[2]。

5深度访谈分析结果

5.1情绪体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方式

访谈中,女性的情绪体验频次较男性略高 ( 男性情绪体验频次高的占样本的47. 5% ,而女性为52. 5% ) ,这与其他人的研究情况一致,有研究表明: 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乐于表达情绪,这与国内外先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女性积极情绪体验产生原因主要与家庭、娱乐和爱好有关,而消极情绪体验则与工作、生活琐事、生理周期和课题压力 ( 学生群体) 有关。男性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主要原因通常与娱乐和交际相关,而消极情绪体验通常与家庭和工作压力相关。

在情绪体验的应对方式上,女性的线上应对方式主要采用电子日记、看视频、听音乐、发图片,而线下则会通过倾诉、逛街购物等方式应对。男性的线上排解方式主要为听音乐、看电子书,线下则是通过运动、聚会娱乐、思考等方式应对。

5.2对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

被访者们对于用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意见不一。

持赞成意见的人认为: 情绪也需要一个空间来分享和表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消极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同时需要别人的关注、安慰和鼓励,如果能有同样经历的人分享解决的方法或者经验就更好了。因此,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 “一吐为快”,而且最好能将直接发送语音和图片。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 1情绪一定涉及相应的人和事件,而目前的微信朋友圈或者QQ里全是熟人,不想让熟悉的人知道。而微博基本上关注的都是名人,普通人发点情绪,基本上无人关注。2无法快速找到一个贴切的图片来表达心情,QQ表情太简单,感觉发了别人也无法体会我的心情,所以没必要发。3认为应该传递正能量,发消极的情绪,担心影响大家的心情; 发开心的情绪,担心别人因为比较而嫉妒或者伤感。

5.3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

当问到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时,整理出以下观点:

( 1) 缺少情绪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分享者失去了分享的动力和意义。

“整天晒幸福,得瑟什么啊? 就她最开心。”

( 2) 缺少情绪表达和分享的空间,无处分享。

“微博里全是同事,一发上去,大家全猜到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呢?”

( 3) 缺少形象和贴切的情绪表达工具。

“我倒是想表达情绪啊,要找个图片表达我的心情还真是没法找到贴切的,等我找到了,估计这个心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心情了吧?”

( 4) 缺少即时表达的有效方法。

“看见”——民生新闻的表达方式 第10篇

民生新闻对电视新闻的价值在于:“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得到进一步加强;公信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1993年, 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则标志着民生新闻的真正开始。随后, 一批民生新闻栏目相继推出, 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等。这些栏目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收视率越来越高。

前些时候, 看了柴静的《看见》, 她对十余年记者工作作了简单的总结。以记者身份去了解他们, 去靠近事件背后的真相。

这对我们新闻工作有相当的启发。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 为了“真相”深入其中, 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真正了解问题本身;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 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 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 一个事件产生, 它折射出的深层问题, 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 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 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看见”———不止是生活和工作态度, 不止是与人沟通, 不止是看问题的方法, “看见”, 也让我们在新闻工作中避免了一些失实报道。

首先, 我们要保持好平静的心态去“看见”事件。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这一章中, 柴静先说了这么一句话“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 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1]这种主观的采访态度, 表现在许多记者眼里, 则为以同情弱者为名义, 将自己的喜恶感情与采访过程掺杂, 在报道当中过分倾向于某一方的观点。而这样的新闻, 与要求真实客观的新闻属性相差又何止十万八千里。而当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 捍卫真相, 在与多方的博弈当中让不同的意见自由流动, 从而给新闻语言插上理性的翅膀, 越来越显得难能可贵。

更有些记者为了达到“一鸣惊人”、“新、奇、特”, 而将新闻报道“全篇造假”和“浮夸、片面”。这是一种新闻工作心态上的浮夸, 也是对新闻工作的亵渎。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 报纸成了党派之间互相攻击的工具。再从我国受众对媒体公信力的评价来看, 影响其对媒体信任度的, 特别是涉及到百姓基本安全以及生活安全方面的新闻报道是否造假。前者如“浮夸风”时期的报道, “高、大、全”的典型报道以及报喜不报忧的报道等;后者如影响甚大的“非典”前期报道。[2]关于后者, 马斯洛以及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皆认为, 在不发达国家,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 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从这一理论来看, 越是与人们最基础需求相关的信息在报道上越能体现媒体的公信力, 如果老百姓连事关自己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都得不到真新闻的话, 就会极大地损害媒体在百姓中的公信力。如果这些方面的新闻报道上出现差错, 就会引起百姓对媒体的不信任感。

其次, 我们要“看见”事件的每个角度。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要让利益多方拥有为自己的地位和权益发声的机会。与采访对象真实地面对面, 平等地交流对话。《中国改革》杂志被诉案, 华侨公司将杂志社告上法庭, 在采访公司老总时, 他提出一个提问:“只听了一方的言论, 没有另外一方的言论, 那怎么可能是一个公正的新闻呢?”[3]

看来, 采访过程不抱偏见, 给予新闻人物立体充分的报道, 也是一种真实, 这种真实, 在今天的中国官方媒体和社交媒体两个相互交叉而又互相排斥的舆论场, 实在难能可得。

再次, 在大量的“看见”的资料中, 找到自己要表述的观点。

有关土地的节目, 陈虻对柴静是这样说的:“不是说你把采访对象不愿意说的一句话套出来叫牛逼, 把他和你都置于风险之中, 这不叫力量。要是拿掉你这句话, 你还有什么?”他继续解释:“你的主题要蕴涵在结构里, 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中, 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由于媒体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博弈中难免顾此失彼, 再加上新兴媒体的冲击, 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受到观众和业界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 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妥协与共谋的产物。

钱钢有本书叫做《旧闻记者》, 他写道“研究新闻史的后人, 会因为不是在报纸和电讯稿上, 而是在历史读物上发现某些记者的名字而不无惋叹, 但他们终将意会的是, 当曲折奔突的河流遇到沉沉壅蔽, 改道是历史的寻常, 这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 他似乎心有旁骛, ‘改道’别出, 但他根本未曾离开一名真正记者的信条。”

“看见———民生新闻的表达方式”, 新闻记者是“社会的温度计”, 正因为有这些真正的新闻记者, 老百姓才能感受到社会当中的人情冷暖。

注释

1[1]柴静.看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78页

2[2]李铁锤, 熊茵.当前假新闻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J].传媒观察, 2011 (7) :16-17

这是她表达愉悦的方式 第11篇

它是灰色的一栋建筑,外墙有雨水流下的印痕,不过也许你不会注意到这个,因为你最先看到的是落地玻璃窗内一张原木桌子上摆放的手工台灯,白天的时候它关着,你可以想象它在夜晚发出微弱光亮的样子。

它的门被你打开了,有老科恩的音乐传来,不大的声音,仔细听也能听出那苍老得性感的音节。服务生向你微微一笑,像是见到老朋友般的心照不宣,她绝不说欢迎光临。

地板是深灰色的,冷冷的调子,踩上去没有声音,墙上挂着几张黑白照片,看不出是什么好像也没有关系,墙角有散淡的盆栽,里面居然长着狗尾巴草。已经有几位客人坐在那儿,他们在交谈,他们也会向你投来友好的一笑,或者一个属于“我们”的眼神,因为他们知道,出现在这里的人,都是“我们”。

大厅左边的房间是主人的设计陈列室,里面摆满了衣服和鞋子还有包包,你可以随意走过去,坐下来,看一看,摸一摸。主人不一定在,但门永远敞开着。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上到二楼,一张大大的长方桌,也是原木色的,一群手工爱好者正围坐在此缝布,这是他们每周固定的聚会,她们通常是这样:一起缝布,一起打发掉美好的时光。她们也在交谈,有一搭没一搭的,因为最主要的心思都在手中的小活计上,有人在讲自家小孩上幼儿园的故事,有人在摆娱乐明星的八卦,还有人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伸个大大的懒腰,这个人一边伸懒腰一边发出:哈,啊——这是她表达愉悦的方式。

一切不多不少,不紧不慢,恰到好处。

“从前认为是重要的事,现在反而觉得不是那么特别的事。有时候看起来不幸运的事,其实是支持未来的幸福,也因为这件事受到其他人的帮忙,感受到人情温暖。有时候对自己来说是好的事,但其实对旁人造成很大的困扰,这样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了。”

说这话的叫皆川明,一位房子主人喜欢的日本设计师。

每一段时光都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只是享受活着的感觉。

英汉纵向位移表达方式对比研究 第12篇

该文主要考察up/down和“上/下”在表达具体位移方面的异同之处。在英语中,ascend,descend,elevate,fall,rise等动词可表达纵向位移,但典型的方式是小品词或介词up/down。在汉语中,“登、降、升、落”等动词也可表达纵向位移,但典型的方式是位移动词或趋向动词“上/下”。Up/down和“上/下”分别是英汉语儿童习得最早的词汇之一,用来表达纵向坐标上的位移(Choi&Bowerman,1991;王祥荣,2000:568-569)。Up/down和“上/下”不在同一语法范畴层面,而且研究者对于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地位也颇有争议(详见阚哲华,2010)。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语义及功能进行对比研究。

学者对于up/down和“上/下”的研究已有很多,主要从隐喻转喻角度分析这些词语的多义网络系统(Tyler&Evens,2003107-145;戴卫平、裴文斌,2006;钟守满、姚明发,2002;周统权,2003等),而对于它们在表达具体位移方面的异同之处,反而关注甚少。因此,该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考察这些英汉词语的表达功能:

1)语义融合;

2)具体位移表达中的倾向;

3)英汉异同之处及解释。

1 Up/down和“上/下”的语义融合

Up/down用作小品词时,单独和动词搭配而参照论元缺省(如The smoke went up/down),或和动态介词搭配,表达复合位移路径(如The smoke went up into the sky,Raindrops fell down from the sky),用作介词时,后直接跟参照名词(如The monkey climbed up/down the tree)。“上/下”可作位移动词或趋向动词,一般必须和参照论元搭配(如“他上/下了塔顶”、“他走上/下二楼”)。当“上/下”和“来/去”共现构成“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复合形式时,可单独使用(如“他跳了上去/下去”)。为便于讨论,该文主要涉及介词用法的up/down和后跟参照名词的“上/下”,在必要时才涉及其余用法。

Up源于原始印欧语的upo,意为from below,turning upward(Klein,1966:1679-1680)。而down则源于古英语名词dūn,意为hill,之后介词短语of dūne(from the hill,从小山上)合并为一个词adūne,词义引申为to a lower place,down,首字母脱落之后演变成现代英语中的down(Ayto,1990/2005:175)。而“上/下”则源于方位名词,在甲骨文中尚未用作动词,但动词用法在上古时期就已产生,此后一直不断增加(崔达送,2005:140-184)。随着词义的虚化,“上/下”又演变为趋向动词和结果动词,用于主要动词后,例如“走上飞机”、“吃上放心肉”等。

根据上文的描述,英汉词项都描述位移和纵向方向,”up/上”和”down/下”的原型义可分别概括为“位移”、“向上”和“位移”、“向下”,它们表达纵向位移时的基本用法也基于这些原型义。但是,汉语词项来源于方位名词,词义必然会有迁移。作为方位词,“上”的基本义为“接触/附着”(侯瑞隆,2004:71),而“下”则只有“接触”义而没有“附着”义(同上:73),其基本义为“接触/脱离”。因此,“上/下”作为动词,词义中也分别融合了“接触/附着”和“接触/脱离”义。英汉词语融合的语义成分不同,在表达具体位移时也必然体现出很大的差异。

2 Up/down和“上/下”的位移表达功能

这些英汉词语的基本用法是表达纵向位移,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借助隐喻或转喻机制,词义中的纵向方向义消失,词语进而可表达横向位移及其他抽象义。从纵向坐标向横向坐标的转化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英汉语也不例外,该文讨论的具体位移包括纵向和横向位移。

2.1 纵向位移

位移过程可分为起点、中途、终点等不同片段(Jackendoff,1983:163-165),这个切分应该也同样适用于纵向位移。与横向位移相比,纵向位移不是十分容易,必须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才能实现,相应地语言对于纵向位移的描述也不是十分精细(Herskovits,1986:76)。英汉语都有区分细致的词项表达横向位移,而表达纵向位移的典型词项则分别只有两个,位移路径的表达完全依赖参照的空间特征,以及主体和参照之间的空间位置来实现。

纵向位移对于参照空间特征的要求是:1、参照必须具有纵向的空间特征,2、必须与主体存在高低位置关系。能体现这两种要求的语境分别如例(1)-(2)和例(3)-(4)所示。

(1)a.He crawled back up the hill to the tram.(Sons and Lovers)

b.Blood poured down his face.(Godfather)

(2)a.她非常快乐的跑上楼梯。(《到莫斯科去》)

b.他俩一步一步走下石阶。(《林海雪原》)

在上述语境中,参照具有纵向的二维空间特征,为主体位移提供了一个可依附的平面或范围。在上下文中,这样的位移可有两种解读:一种表示主体在参照的范围内不断向上或向下的位移(如(1)b和(2)b),另一种表示主体到达参照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如(1)a和(2)a)(Zwarts,2005:766-768)。在两种用法中,英汉词语凸显的都是位移方向,尽管在第二种用法中,到达最高点或最低点亦即到达位移终点或离开位移起点,但这是逻辑推导的结果而不是事件语义结构的组成部分。

(3)a.I saw you go up the roof and I followed you.(Godfather)

b.The camera moved and fell down the table.(www)

c.Don’t put medications down the toilet.(《美国英语语料库》)

(4)a.高加林也猛地骑上了他的车子。(《人生》)

b.李先生急得跳下自己坐的车。(《围城》)

c.说着他走下地来。(《林海雪原》)

明显地,例(3)-(4)中的参照和例(1)-(2)很不相同,没有纵向的二维空间特征,只是和位移之前或之后的主体构成一个高低位置关系,因此,参照凸显的是位移起点或终点。在(3)a和(4)a中,主体以地面为起点向上位移,参照表示终点,在(3)b和(4)b中,主体从一个高位向地面位移,参照表示位移起点,而在(3)c和(4)c中,主体以自身为基准,向位于低位的参照位移,表达的是终点位移。在纵向坐标上,到达终点意味着主体和参照之间的接触和附着,参照必须为主体提供一个支撑,否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主体会向下坠落;而离开起点则意味着主体和参照的先期接触,位移之后二者脱离。

Up/down的词义只融合了“位移”和“纵向”成分,因此,典型地用于凸显纵向位移方向的那些语境(如例(1)所示)。类似例(3)的情形不是很常见,这些语境表示主体和参照之间的“接触”和“脱离”等拓扑关系,同时“纵向”特征也较为凸显,因此可用up/down。而在拓扑关系显著而“纵向”特征不显著的语境中,则很少使用up/down来表达纵向位移,例如?He walked up/down the bus/train/platform,?He rode up the bike/horse等是都是很鲜见的表达方式。而“上/下”词义中,除了“位移”和“纵向”成分,还融合了“接触/附着”和“接触/脱离”义,因此,除了凸显纵向位移方向之外(如例(2)所示),还典型地用于描述凸显终点或起点的语境(如例(4)所示)。

2.2 横向位移

语言中表示上下方向的词语还可表达东南西北等绝对方向,up/down和“上/下”也有类似用法。在英汉语中,都是向上为北,向下为南,如We are driving up to Chicago for the conference,They sailed down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冬季北上看雪”,“烟花三月下扬州”等所示。此外,”up/上”和”down/下”还分别表示向河流上游和下游的位移。除此之外,因为词义融合的成分不同,英汉词项在表达横向位移方面差异也是十分显著。

概括地说,up/down凸显的是横向位移的方向,表达的是无界位移事件,意为“沿着”,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DOCE,2003)对up/down的释义分别为in or to a place that is further along something such as a road or path和at or to a place that is further along something such as a road or path。例如:

(5)a.We walked up the road to the church.(LDOCE)

b.A young man came hurrying down the street.(LDOCE)

从词典释义来看,二者在语义上没有区别,而根据Quirk et al(1985:1998),二者主要是观察者视角方面的差异,up表示朝着说话者方向,down则表示朝着远离说话者方向。典型的参照是具有二维几何特征的物体,能够为主体提供一个位移的范围,性质上和纵向位移是一致的。

而“上/下”凸显的则是横向位移的终点或起点。在《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上/下”的横向位移用法表示“到、去[某个地方]”和“进入[下级单位或处所]”。根据语言事实,趋向动词“下”还可表示“离开某个处所”。例如:

(6)a.后来她跟着一个英国人上香港来。(《倾城之恋》)

b.人家都说你下乡去了。(《人生》)

c.宝马开下大路,转上一条偏僻小路。

例(6)a-b中的参照其实都表示位移终点,但表达无标记的“到/往”义,用“上”而不是“下”,如(6)a所示。“下”表达的终点在下面,在认知上不显著,不容易成为被感知和注意的焦点(杨德峰,2003:27)。因此,“下”的横向终点指向,还是心理上抽象的“由高到低”位移,如例(6)b所示。“下”的“脱离”意义也同样投射到了横向起点上,如(6)c所示,但似乎比较受局限,使用频率不是很高。

3 英汉异同之处及解释

Up/down和“上/下”在表达纵向和横向位移方面存在明显的异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在纵向坐标上,英汉词语对于参照的语义要求、表达的位移事件路径等方面都很相似,除此之外,二者的语义融合不同,在纵向和横向位移的表达方面,差异都十分显著。

Up/down的原型义只包含“位移”和“方向”义,因此,在纵向位移和横向位移的表达方面,二者的典型用法都是表达位移中途(如例(1)和例(5)),凸显的是位移过程和方向。在纵向坐标上,到达最高点和最低点也能蕴涵位移的终点或起点,但这并不包含在位移事件的语义结构中。此外,up/down也能表达如例(3)所示的终点和起点指向,但出现频率很低。在横向坐标上,二者占绝对优势的用法也是表示横向方向(如例(5)),意为“沿着”,与along的用法和意义相同,只是up/down还表达了观察者的视点。

而“上/下”的动词用法来源于方位名词,除了“位移”、“方向”之外,词义中还包含了“接触/附着”或“接触/脱离”义,在纵向和横向位移的表达方面,“上/下”也相应地体现了这些意义。在纵向坐标上,“上/下”可表达位移的过程和方向(如例(2)),但典型用法还是表达位移终点或起点(如例(4))。终点的到达即主体和参照之间的接触和附着,而离开起点则表示二者脱离。在表达横向位移时,“上”的“接触/附着”义,也引申为到达位移终点,由此产生“到/往”义,而“下”的“接触/脱离”义,则引申为离开起点,但出现频率有限,“下”的纵向终点指向也相应地投射到了横向终点上,但凸显的还是“由高到低”的纵向心理位移,例如“下乡、下基层、下连队”等。

上一篇:长期均衡下一篇:非财会专业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