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世俗化范文

2024-08-03

新闻世俗化范文(精选12篇)

新闻世俗化 第1篇

世俗化是与超越性相对的概念, 表示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去向。它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 宗教制度、超自然信仰以及与此有所关联的事物相对来说已变得不很重要了, 社会成员越来越趋向于现实性、理性化, 越来越重视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

文化中的世俗化则是进一步削减 “文化作为政治统治合法性依据”这一命题的合理性。正如文化从僧侣阶层的特权、世俗统治阶级的特权, 一步步过渡为世俗大众所共享。因此, 单从文化领域来看, 世俗化意味着对以往神圣、崇高、伟大、高雅等一系列价值的消解, 在文化的世俗化中, “精英文化”和各种意识形态受到漠视, 人们以现实的利益和当下的感受作为对一切社会文化活动的评价标准。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所反映的是社会成员总体上的一种新的内在取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世俗化这一概念的寓意也愈加丰富。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 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 甚至被当成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尺度。

二、世俗化背景下的媒介走向

19世纪30年代, 大众报刊出现, 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与受众需要, 电子媒介迅速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电视产生, 20世纪互联网的普及到现如今手机、移动电讯等新媒体的发展, 大众媒介已经高度发达, 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现如今的每一个社会人都在大众媒介的协助下结结实实地过着“秀才”瘾。

新闻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世俗化的过程中, 充当着两种角色, 一为反应, 二为深化。其世俗化的过程中, 大众媒介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已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 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新闻面向市场的趋势中, 大众正在逐渐成为“上帝”;从参与方式来看, 新闻已渐渐脱离传统性质, 由少数精英启蒙与倡导崇高精神的工具转变为人民大众自我创造, 自主选择, 自我教育的交流平台。反映到现实中, 主要有以下一些外在表现:

(1) 都市报迅速崛起

业界将都市报定义为“定位市民的新闻报”, 这便决定了都市报具有重视舆论、信息量大、贴近生活、兼顾娱乐和生活等特征, 因此, 都市报天生具有市民属性, 其报道的内容多为天灾人祸、治安事件、交通事故、街谈巷议、等内容。

从90年代中叶开始, 都市报在我国一些大型中心城市先后创办, 以四川的《华西都市报》为首, 湖南的《三湘都市报》、陕西的《三秦都市报》、贵州的《贵州都市报》、江西的《江南都市报》、广西的《南国早报》、广东的《南方都市报》、湖北的《楚天都市报》、河北的《燕赵都市报》、河南的《大河报》、福建的《海峡都市报》等等, 遍地开花, 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媒体群落。一个在内地城市发端, 逐渐在沿海城市相继出现的新型媒体, 生机勃勃, 在当地迅速形成气候, 成为晚报最富竞争性的对手。

(2) 电视节目的娱乐性被不断开发

在一个大众化的时代, 娱乐产品总是最容易成为大多数人共同选择的消费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娱乐资讯节目在各广播电视媒体中快速发展。目前各电视台几乎都设有专门的栏目甚至是频道播放一些娱乐资讯。明星动态、各种选秀节目、相亲节目跟踪报道、影视报道称为百姓娱乐餐桌上的主食。

同时, 电视娱乐节目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 创造了收视奇迹。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浙江卫视《梦想达人秀》等, 这些节目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电视娱乐节目版块, 创造了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

目前, 娱乐节目是一种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形式。在这样的节目中, 庄严的电视屏幕上没有了严肃的时政新闻, 另类幽默的主持人取代了严肃的新闻播音员。一时间, 这种市民性、服务性、生活化、为市民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成为时尚, 强劲的收视率引得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娱乐节目。

(3) 互联网新闻发展欣欣向荣

伴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迅猛发展,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正迅速崛起。网络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民间声音的表达、对高层决策的影响, 已成为中国民众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可以说网络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链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媒体网站作为专业新闻机构在内容与服务上不断创新, 他们以新闻角度切入网络市场并发挥其特有优势, 使民众参与新闻“传”“受”过程的门槛一降再降, 匿名的网络制度削弱了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给普通民众更多发言的权利, 因此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也在不断创新, 力求在信息的传播中深度拓展。网络新闻传播的主体正在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中国新闻业的传播生态。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网络以其高速度、宽范围的传播特点, 成为相关信息的重要发布者, 是抗震救灾中不容忽视的传播主体。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政府的决策过程与结果。网络作为人们言论权利的大平台, 它成为各种利益主体的代言者, 引导与控制着舆论, 成为舆论发展的重要导向, 从而对政府的决策起到重要作用。

而今的大众媒介已不再仅仅是“精英文化”的宣传者和代言人, 而是大众文化的倡导者与引领者。

三、新闻世俗化出现的必然性

(1) 来自受众的需要

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平等与自主精神、现代知识的传播以及教育的普及, 培养了社会成员自主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与能力, 民众对于参与社会事务的渴望度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同时,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成员个性意识的觉醒, 人们开始放弃一些过于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行为取向, 转而注重现世的享受与个人利益的实现, 这便为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己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信息——新闻的传播过程提供了原动力。

我国正处与一个特殊的转型期, 从一个落后封闭的农业社会转向一个多元、开放的现代性社会, 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尚未成熟, 紧张的竞争与忙碌的工作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活压力, 使人们对于宣泄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有一种迫切的需要。这便导致了人们会对听起来、看起来更为轻松的通俗的与自己生活更为贴近 (自己拥有发言权) 的信息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外化的结果, 便是我国当代媒体的市场需求 。

(2) 来自广告商的原因

广告商需要更多的受众接受自己的广告, 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 他们以“点击率的多少”“收视率的高低”来决定选择何种媒体, 投放多少方告。他们常常以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正是他们这种价值评判标准促使各种不同媒介甚至相同媒介之间为了获取更多的眼球, 而不得不调动所有的手段, 迎合大众的信息消费需求。在这个利益循环系统里, 广告商是“传者”——媒介向“受者”——大众提供信息的利益驱动。

(3) 来自传者的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传媒受计划经济影响, 只强调其政治属性, 不承认其产业和经营属性。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 传媒的产业经营属性逐渐凸现出来, 新闻生产者——媒介在改革的过程中, 也由完全政治化的角色, 逐渐被推向市场。据统计, 至2002年底, 我国报纸2137种, 总印数367.83亿份, 广播电台306个, 电视台360个, 广播电视台1300家, 广播节目1933套, 电视节目2058套。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 各媒体就必须要研究并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 以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

四、世俗化对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已经获得了重要意义, 旧的权威主义已经受到了很大限制, 因此有效的东西不再只是通过权力、权威来实现, 而是同时还通过群众的判断和生活的过硬理由才能有效和通行。换句话说, 只有老百姓满意的、举手的, 才是行得通的。世俗社会的常情常理, 就是人们的公理、道义的基石和文化的真谛。平民百姓有一种化解力, 常常会把严肃的政令和抽象的学理化为生活的世俗, 而又在生活得世俗中散发出七嘴八舌的议论和无穷的智慧。” 如果我们理解了民众生活世俗化必然性, 就不难理解新闻世俗化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从社会发展角度看, 现代化发展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克服物质匮乏、摆脱贫困,

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 人们对于乌托邦式生活的幻想必然会被对于现世幸福的追求所取代, 伴随而来的便是个体意识的觉醒, 对于眼前快乐的选择与追求。需求决定市场。人们对信息种类及信息获取方式的取向直接决定了媒介选取何种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及以何种方式报道信息。因此, 新闻世俗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对于民众诉求表达有着积极的意义, 也是现代化继续发展有效保证。

但是, 中国社会急剧转型, 社会结构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使社会在价值体系方面出现一些紊乱。表现在民众身上便是理性化程度还不够高, 个性意识的强烈膨胀逐渐衍生出一些无视社会整体、无视社会秩序约束、否认自我约束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我国民众在新闻需求上表现出复杂化、低俗化的趋势。而媒介在经济利益的趋导下不计后果的迎合大众需求, 会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新闻的过度娱乐化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而这种现象的无极限发展会造成民众, 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缺乏人文含量, 呈一种病态的发展。

这便突出了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梁启超在《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中指出:新闻报道要“思想定而正”, 新闻从业者选择“最有利而无病”的新闻, 让读者“阅一字则得一字之益”。在大众传媒发达的今天, 这段话仍然适用。

媒体在做新闻报道时, 应多选择那些有趣更有益的信息, 在电视栏目制作过程中, 合理利用大众对于周边事物中娱乐因素的追求, 在节目的选取上要注重受众的关注与喜好, 在对节目内容合理把握的基础上, 以新颖的节目报道方式,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花哨有趣的后期包装来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但是新闻工作者同时要发挥好“把关人”作用, 不要毫无原则的迎合大众的猎奇、窥探心理, 而应该把眼光主要聚集在这些新闻事件背后所关乎的社会文化的走势和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上, 这样便可以合理地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 在引导民众, 引导社会的良性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世俗化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产生, 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 民众个性意识觉醒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从我国新闻世俗化现实出发, 对新闻世俗化定义、新闻世俗化表现及对新闻世俗化的认识做详细论述。

关键词:世俗化,媒介

参考文献

[1]吴忠民, 刘祖云主编.发展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冯钢.“世俗化”也是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 2000, 2.

[3]蒋海斐.都市报定义及其发展趋势刍议[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闻世俗化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古墓壁画 政治 文化 世俗文化 唐宋

论文摘要:中国古墓壁画,在汉朝到达其繁荣阶段,进入唐朝,成为墓室的重要装饰成分,但是这种作画方式却长期为皇室所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唐朝以前古墓壁画大多是显示盛世威仪的壮观场面,入宋以后,由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墓室壁画也逐渐生活化,世俗化。唐朝到宋朝,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贵族文化向大众文化扩展的序幕。

古墓壁画,中国最为古老的墓室装饰之一,自汉朝崛起,经过唐朝的不断发展,直到宋朝以后逐渐衰退,及至到了现代,由于丧葬制度的改变,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遥望历史长河,壁画作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似乎比其他绘画方式更充满了一丝神秘,它源于人手,长存于地下,在冥冥之中,指引死者赶赴极乐世界,抑或复制主人生前的生活以期永享盛世之乐。

自汉朝至唐,墓室壁画可谓极大发展。在唐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为称雄世界,这一切在墓室壁画之中也得以体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章怀太子墓室壁画。

章怀太子由于太子身份特殊性,其墓室规模已号墓为陵,壁画之状不言而喻。其墓道东壁绘狩猎出行.礼宾.仪帐和青龙,西壁对称地画打马球.礼宾.仪帐和白虎。过洞内.甬道东西壁绘有各类仕男女侍,前后室则以各种活动侍女为主。这些壁画,打马球图.仪帐图.狩猎图均以其声势浩大而给人以强大视觉震撼,礼宾图则以其逼真的造型给人以历史的原貌。青龙白虎更是让人浮想翩翩,遥想见西天神器。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充分展示了唐朝壁画的特点:威仪.浩大.富贵。

与此不同的是,在宋朝,虽然同样是集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宋朝的社会背景的偏安,以及文弱的社会风气,此时的墓室壁画远远不比汉唐时的壮美,取而代之的则是生活化.世俗化倾向。白沙宋赵大翁墓壁画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在白沙宋墓中,壁画已不再见威仪排场,取而代之的则是富民阶级的生活百态。

其中在一号墓中,甬道两壁画侍从,他们或身被钱串,或手持筒囊酒瓶或牵马欲行,前室墓门两侧画持骨朵的护卫,东壁画女乐十一人,西壁雕画墓主人夫妇对座宴饮像,后室.北壁砌妇女作启板门状,西北.东北两壁砌破子棂窗,西南壁为对镜着冠妇人,东南壁画持侍奉的男女婢仆。这些壁画极为具体.真实.周到.细致描写了墓主人的家居生活。画面上从屏风桌椅.箱柜帐幔等家具陈设,到杯盘碗盏等日用什物以及两旁恭立男女侍从一应俱全,此外,主人梳洗打扮,女侍的端茶送水,庖厨散乐等,同样细入微毫,这一切都反映出生活重心的变化。

可见,宋墓壁画表现出时人对现实人世生活的格外迷恋,不仅是汉代那种浓厚的神仙天界气息已非常淡薄,唐代那种卤薄仪帐所体现的礼教色彩,也消退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琐碎而平淡的日常家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唐宋墓室壁画流变的总体趋势便是由威仪转为平淡,由浩大转为细微,由政治和精神化向生活和世俗化转变。究其原因则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在我看来,影响其变化最主要原因莫过于政治与文化上的差异。

首先是唐宋政治差异所造成的结果。

从国力方面来说,唐朝时期为中国最为强盛时期,由于国力的强盛,边境较为弱小民族.国家均或对其称臣依附或与其礼尚往来,互通有无。而到宋朝时期,国力已远远与唐朝不可同日而语,国家内部由于政府机构冗乱造成积贫积弱的困状,对外则征伐连连败退,甚至蒙向契丹.西夏纳贡之羞。政治背景和现状的悬殊,使得宋时大国形象和国人自信心一再消沉,宋朝臣民复北愿望屡屡受挫,最终安于现状,“宏大之气尽无,便享仅有之荣华”。

从封建制度本身发展来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受礼教束缚较为严重的国家,唐宋作为文化.经济大国,其礼乐制度与以往朝代相比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唐朝时期,虽然科举制度的实行已经开始削弱家族与等级观念,但是阀阅制度却依然存在并不断壮大,这种在维护自身阶级利益为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度便严重束缚了士庶两阶级之间的往来,因此唐朝时期,士庶通婚被严令禁止的.政策也就理所当然。阶级内部保守性也就导致其文化的保守性,因此在唐朝,墓室壁画只是在皇室贵族墓中才会出现,皇室贵族又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加之强大的国力支撑,也就造成了唐朝墓室壁画所呈现的威仪.浩大.富贵的状貌。而到宋朝,封建制度已开始走下坡路,礼乐制度也渐渐放松了其对世人的束缚,随着门阀制度的崩溃,士庶通婚已十分常见,这便为贵族文化向平民文化扩展提供了条件,使富民墓室内有壁画出现成为可能。

政治的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文化作为影响世人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变化也必将导致世人审美情趣的改变。

《论语》中记叙:“子曰:‘奉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有必有方;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些均反映出孔子“百事孝为先”的思想。宋时,朱熹的理学观念虽然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不受当局的重视并没有在宋时就传播开来。所以当时的文人雅士说读圣贤还是原来的真言,对于典籍的理解也较为真实。而唐时虽然几近中古,但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冲淡了本土文化的纯正性。到宋时,儒道释三种文化竞相发展,文化的不断强势也使儒道释中共同倡导的“孝悌”思想在社会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宋墓壁画中以二十四孝为主的孝悌题材之所以频频出现也正是由于受到了这种孝道复兴思潮的影响,鉴于“孝悌”的盛行,晚辈为死去的长辈墓中修以壁画装饰作为一种尽孝的方式也是顺理成章的,然而这种平民审美要求下进行的壁画创作必然使壁画表现出一种更加世俗化更加生活化的状态。

再就市井文化方面来说。宋时,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宋朝社会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倾向。宋人的小资情节空前膨胀,享乐主义情怀空前盛行,例如作为当时世俗文化象征的词在其产生初期就是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在花街柳巷之间柳永也能声名鹊起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审美取向。另外宋朝时还出现了中国报纸的雏形,市井中也出现了早期的卡拉OK,这些都在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人审美情趣的世俗化倾向与严重享乐主义情怀。

唐朝时期,由于太平盛世的出现,中国的人口出现了历史上一个新的复苏时期,人口总数猛增到5000万人,到宋时更是激增到8000万,仅城镇人口就有2500多万。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增加,城镇人口不断扩充,市民阶级也不断壮大,他们在物质享受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便成就了宋时服务行业的发达,市民娱乐形式更加多样化,市井之中,洋溢着一股唐人所不可企及的娱乐之风。在文学上,到宋时小说.诗词均向平民化过渡,绘画更是具有强烈生活化审美情趣,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着重描绘了宋时都城汴京热闹的买卖场景。作为绘画一种的壁画也必将受这种文化之风影响,不断向世俗化发展。

除此之外,影响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的另一重要因素便是墓室结构的变化。

唐朝时期,由于陵墓的浩大,导致其内部作画空间极为广阔,这便为浩大.威仪之景致的描绘提供了空间条件。

到宋朝时期,特别是到南宋时期,皇室贵族与富庶豪门墓室均相对十分狭小,墓室结构也不同于唐朝的前后相通,广阔平直。以白沙宋墓为例,宋时砖墓室普遍采取的是仿木结构,室内仿木构建筑的梁枋.铺作.斗拱的要放置,并施以彩绘,四壁绘满的壁画,有的以砖雕与壁画相结合,有的则在浮雕人物上涂以色彩。但由于这种仿木结构的局限性

,使室内壁画由原来方形.长方形变为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并且由于受到边框限制,壁画篇幅也比唐朝时要小的多,制作浩大之景的空间条件完全丧失,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生活画场景的不断增加。所以与唐时相比宋墓壁画更显生活情趣,小巧而精致。

综述:由唐到宋,政治上,由强势转为弱势;经济上由封建自给自足传统经济模式转为带有资本主义经济色彩的产销经济模式;文化上由单独的贵族文化向平民文化转变。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转变,直接影响到墓室壁画的规格.丰富程度以及描绘内容。

在宋朝集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世俗化倾向,而宋以后由于朱熹的理学的泛滥,这种倾向又被打压,宋以前,由于礼教制度的严密,世俗化倾向的出现也不具有伦理的条件。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最为世俗化的朝代也莫过于宋朝。整个时代的风气如此,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绘画情趣如何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书目:《中国美术史》 明天出版社出版

《中国美术史》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溥松年等编

《唐代墓室壁画研究》 李星明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论中国文学的世俗化 第3篇

切联系的,所以中国文化理所当然地带有世俗化就不足为奇了。

关键词:中国文化 儒教 世俗化

文化是一种生活模式、一种思维模式,世俗性和超越性是文化的两个重要属性,是文化的一体两面,它与人类对人生的阐释密切联系在一起。但是文化的超越性要以文化的世俗性为基础,才不至于陷入神秘和抽象的泥沼。人类是一种现实存在,人类文化是在人类的现实存在过程中创造的,离开了人的世俗追求而谈所谓的超越性,就如同离开了衣食住行来谈人的精神需求一样虚妄而无助。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消融了此岸与彼岸的关系,使之合中有离,离中有合,因此世俗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所谓世俗性,就是指为世俗社会服务。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文人没有彻底的追求超验本体的欲望和冲动。儒家热衷于日常政治伦理,庄禅崇尚山水自然,相对于西方国家对宇宙论、认识论及诸如上帝、天国、神之类的问题给予太多重视,甚至视而不见或者“子不语”保持缄默。所以建立在儒学基础上的中国文学必然要受到儒家思想的限制与政治相联系。

鲁迅说:“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之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由于中国缺乏一定的宗教背景,所以一些终极性的追求就只能通过世俗的方式解决。折射出中国神话的世俗朴素的特质。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都体现出对民生状况的关注,将深化理性化、文化化,是指缺乏神话中该有的超自然的想象和幻想。

儒家思想强调乐于入世,且儒家之道建立在此岸世界的基础之上,是在炽热的社会政治伦理实践中表现出的清醒务实的世俗的理性主义。儒家思想的哲学观和人生观都是世俗的,其终极追求也是为世俗社会而服务的,因此缺乏思辨性,缺乏超越现实的想象力,缺乏形而上的思维、情感和精神追求品格,缺乏对人的生存的信仰,缺乏对宇宙自然世界和人的世界的终极追求就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性格特征。中国人的哲学里有完整健全的现实主义,纯然的动物意识和一种明理的精神,因而压倒了理性本身,而使呆板的哲学体系无从产生。从《诗经》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就被确定下来了,即人文的、伦理的和实践理性的文化精神。儒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说明诗歌对社会而言是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教化工具而存在的,对个人而言,诗歌是为了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和锻炼才干而存在的,即可以“事父”“事君”。《论语·阳货》

孟子说“食色性也”,中国人认为食是现实人生的第一大快乐,是应该得到重视的。而且中国人祭神祭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试看《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中关于所祈之福的表述:“神之淑矣,贻之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祥黎百姓,遍为尔德。”中国的老百姓根本不想上天堂,只希望能快乐地生活。马尔库塞认为:“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世俗化的特征,即使是宗教也被世俗化了。这种世俗化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把上帝、神灵人格化与把人的祖先神灵化合二为一,即祭祖犹如祭神,形成了一整套礼仪规范,儒家文化便是特例;二是与世俗化享乐主义与先世思想相结合,如道教文化”。【1】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传统中国社会恰好是一个没有受任何宗教体系控制的社会,而且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明显的世俗性质。”【2】孔子曰:“未能事己,焉能事鬼?”从本质上讲,这体现了现世感的执着,是清醒的理性精神,这给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3】

自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东渐尤其在魏晋由印度入渐的佛教般若之学日渐流播,历史与时代本来提供了一个机会,催化中华本土为变化及其美学的思维从世间、此岸向出世间、彼岸迈越。然而,中华本土文化是如此‘坚定’与‘坚强’,终于用‘以无为本’来消解印度般若性空之学“以空为空”的思想,让思维框架依然基本建构在世间与此岸。【4】

中国的艺术境界,界于神与真之间,超脱于功利权益,对宇宙人生取“赏玩”的态度,重在表现心灵情意故也算是境界。“先秦时代以其明显的对鬼神的淡漠、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对现实和此生的思考、对人的能力的肯定,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5】这种淡漠使得中国本土的所谓宗教具有很强的世俗性。西方宗教文化,注重彼岸世界,认为此岸的生活是彼岸的准备,人在現世生活中必须恪守原则,在教规的约束下过非常严谨的生活死后才能升入天国。将现世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对来世的意义。因此,来世也就成了现世生活的唯一有意义的根据。其实人类对现世生活是迷狂的,就如同精神不能割断的物质一样,人的生活是不能割断与世俗的物质联系的。只有在某种社会力量阻碍或压倒人对美好现实的向往时,在无可奈何之中,可转化为宗教或类宗教的追求,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太平教、玄学和佛教。

中国文化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之上,所以这样的文化背景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美术等领域。儒家思想是倡导“入世”的,所以最早出现的文学作品也并不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感,而是在儒家伦理道德、宗法观念的要求下用来教化百姓的工具,他们努力描写与社会、人生休戚与共的问题,是自己的作品有补于世道,有益于人心,体现极富社会意义的现实色彩,重视群体、共性的道德、情感,淡化个人意志,这也是受儒家美学“以理节情”思想的影响。形成于中国特定历史上中国文化的世俗性是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必然因素的,所以说承认中国文化的世俗化是继续发展中国文化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59页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227-228

[3]吾功正:中国文学美学(上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282-283页

[4]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第414-415页

新闻世俗化 第4篇

当然, 导致文艺新闻的退化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的原因并非那么简单, 必须仔细研究分析两个看似相同其实有别的领域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首先是文艺新闻的退化。文艺新闻现在面临的问题极为严重, 因为大家对于文艺界的界定认识不清, 拿娱乐圈的观点来评判文艺界, 许多文艺界的人有时出于不同原因也自称是娱乐界的。一谈及文艺, 大家都会联想到“阳春白雪”这个词。就如同文艺家被普通受众看作高高在上, 无法企及一般。正因为其这一小众特点, 因而它极易脱离广大群众, 失去其存在的市场, 于是负责这一专题的记者处境就比较尴尬了, 转而“开拓创新”, 把文艺的层次降低, 也报道写下里巴人的内容, 以为这样就能实现了3贴近, 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其实不然, 这无形中导致了文艺新闻的退化。大众文艺并不等于低俗文艺, 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

如果说第一个原因是记者的无奈之举, 那么接下来的原因就是不能被理解的了, 那就是文艺新闻娱乐化。其实当下存在各种各样的新闻娱乐化。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高速发展, 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 而是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新闻, 关注热心的事件以及符合自己口味的评论。相对于有深度但是不易理解的报道, 大多数受众更喜欢轻松愉快的娱乐性强的内容。有需求就有市场, 记者便有意识的将报道娱乐化。这种一味迎合受众需求而毫不考虑新闻严肃性的行为是为许多有责任心的资深记者所不齿的。

当然, 这样的结果并不能将错误全放在文艺记者身上。文艺界本身也应该反思一下自身。许多所谓的文艺家为了虚名私利, 去混娱乐圈, 使得本就不好区分的两家更加混乱。他们因为长期处在娱乐界的纷纷扰扰中, 完全丧失了作为文艺家该有的风范, 其创作出的作品也失去了本该有的味道, 失去了许多纯粹的东西。他们在面对记者时所表现出的完全是娱乐圈人的气质, 举手投足毫无文艺大师的风范, 又如何让记者采写?也许他们也是在分析当今受众市场后所作出的突破。不想做一个低调的文艺家而想一夜成名, 变成家喻户晓的耀眼明星。甚至许多文艺界的所谓大师也特意制造一些自己的绯闻, 使自己成为街头巷尾民众们谈论的焦点。长此以往, 他们又怎能从这些虚名私利中获得创作文艺作品的灵感呢?他们所创做出的作品又如何被文艺爱好者接受并推崇呢?

针对以上的问题, 文艺界必须引起重视, 首先必须规范文艺界公众人物的言行, 不要为了搏出位而做出一些有损文艺界声望的事情, 更不要为一夜成名而刻意制造绯闻。真正静下心来好好搞艺术, 用心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成为经典。千古流芳的大作又如何会担心不被大众所接受呢?相反, 如果单靠绯闻搏出位, 一定会如昙花一现。文艺家们要有长远意识, 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蒙蔽, 更要杜绝受一些不负责任的记者的蛊惑。

记者在这一问题的解决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试想, 报道主题, 角度, 完全由他们决定。他们如果太过于关注文艺家的私生活, 这也会造成文艺界的尴尬。记者必须增强责任意识, 特别是文艺记者不应该以狗仔队自居。报道文艺新闻而非文艺界的绯闻, 报道高雅艺术与经典作品而非快餐文化浮躁思想。当然记者本身应该是一个文艺爱好者, 尊重文艺作品就是尊重其作者的辛勤劳动, 有义务将作者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更要了解文艺界的历史与现实, 写出有深度, 有广度, 也足以流传千古的文艺新闻报道。

其实, 受众也有责任。我们也应该尊重经典, 尊重高雅。尊重文艺家的辛勤劳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关注文艺作品本身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窥私欲。辨别文艺与娱乐的区别, 选择陶冶情操的作品。

下面在谈谈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圈比较复杂, 因此作为娱乐记者如果没有复杂的背景也是很难混的。自古娱乐圈备受争议, 娱乐明星的私生活更是混乱, 许多狗仔记者就嗅到了里面的商机, 进行跟踪报道。当年轰动世界的戴安娜王妃之死, 不就是因为娱记的不负责任, 跟踪追击导致的车毁人亡吗?这件事至今仍警醒娱记们在采访追踪时一定要尊重当事人, 不要不择手段, 甚至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部分娱乐明星素质欠佳, 也是怀着一夜成名的想法, 不择手段, 不是自己制造丑闻进行炒作, 就是造谣生事诋毁他人, 让自己出位, 赚足眼球。有些人为了出位, 为了当主演, 为了成名, 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 “潜规则”更是花样百出。而不只他们如此, 经纪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放纵甚至是指导艺人进行炒作, 甚至为了某部影片的票房, 某张专辑大卖而制造荒诞的丑闻, 他们有些还勾结记者, 制造轰动, 双方均从中牟利。

娱乐圈以一个“利”字闻名, 而娱记也受其影响变得唯利是图, 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啊。如此说来, 娱记不该归为传媒界而应该属于与娱乐圈。部分娱记确实是如此, 他们与娱乐圈保持着不寻常的联系, 甚至有时会帮娱乐圈策划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汪恋便是最好的证据。虽说最后的婚礼这位大明星对搜狐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张朝阳的控诉, 但是凭双方以前的关系来看, 我们又怎么不会怀疑是他们事先策划好的一次炒作呢?从大汪二人相恋到结婚, 新闻的不断刷屏就足以见识了其宣传炒作的高超本领, 就连婚后都不消停, 在与张朝阳的纷争之后继续出现了男主角情人的新闻。我们不得不怀疑二人炒作的真正目的。这让我们联系到不久前媒体对于峰芝的离婚报道, 也是如同大汪恋般刷屏, 只不过这次不是什么喜事了。受众开始等待最后的结局, 无疑不是想要知道二人是否是出于什么目的而进行的策划。

娱乐圈很多都是假的, 而娱记有时会追根究底, 但是真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吗?不尽然, 有些娱记所挖的爆料其实有些是娱记自己编的, 即使不是, 也是明星们对其挖下的陷阱。足以见得娱记其实有时也会被愚弄, 进而受众也被愚弄了。所以现在面对庸俗化的娱乐圈, 受众仅为一笑, 并不会计较那些供其娱乐的明星的真实, 但是更多情况下是受众被反愚弄之。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正是受众无所谓的态度, 纵容了娱乐圈的一些丑恶的存在。甚至是有一些受众口味独特, 就是喜欢看明星丑闻, 明星造假。娱记当然乐意迎合这一需求了, 所以说这类受众不仅纵容了明星还纵容了娱记。

对于娱乐圈的庸俗化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一根很长的净化过程。必须建立相关的规范, 规范娱乐圈的行为, 纠正不劳而获, 妄想一夜成名的错误思想,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限制娱记的行为, 制止那些为了新闻制造新闻, 宣传炒作, 伤害诋毁他人的行为。明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已经隐私保护意识, 不要成为娱乐圈的牺牲品。娱记也应尊重明星的隐私, 加强责任意识。受众不要太纠结于明星的隐私, 也要学会尊重明星隐私, 换位思考, 如果自己是明星, 是否会希望自己的隐私被公之于众?

综上所述, 无论是文艺界, 娱乐界还是传媒界都应该摆正心态, 拿出专业的精神才能创造出经典作品。

摘要:文艺新闻与娱乐新闻越来越多的充斥在受众的视野当中, 甚至有时他们占据着受众绝大部分的关注度。文艺新闻水平不断退化, 娱乐新闻也越来越庸俗化这一现象,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应对这一问题,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梦的世俗作文 第5篇

有一天我梦到自己走在下雨后的泥路上,我的脚抬起来又放下去,在我的身后,鞋印粘在土地上被一层黑色的水填满。我的脚就这么抬起来又放下去,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原来我一直在重复着走自己走过的路。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醒过来,像一个缓慢的渐进式,每清醒一分就会忘掉一些,完全醒来后已忘得差不多了。由于冬天的昼短夜长,我漂浮在周遭的一片黑暗中,还保留着几分不真实。

我在后来的某一天里看完了维尔高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一篇文章,叫《梦》。

我就这么突兀地想起来了,在他的字句行间里,那个诡异的梦境又再次显现和他的部分内容叠合。

我一字字观察着他后面的语句,就好像以上帝视角继续延续我的.梦,我未完的故事,我的内心影射。

他所描述的血腥、残暴、悲苦和麻木,我就像置身其中。其中的某个黑人用棍子狠狠地打向我的脊柱和我的肚子,我抱着头呻吟,长一声短一声。我还会跪倒在地上,乞求原谅。我的脸颊惨白,我的身体浮肿,我流着血和脓,身上有疮。也许我向前走。我背负着重物,行走在维尔高的梦里,或许是我的梦里。

你懂吗。

我的梦都是基于现实的光怪陆离,却似乎弗洛伊德都没有办法解析。

过于世俗,过于眼高手低。

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把自己的理智从衣架上取下来放回脑子里,好面对这个世界不至于做出过于幼稚和疯狂的举动。然而我每一次醒来都会感到失望,我竟还在个地方没有离去,可是并不知道我想去什么地方。我厌倦了,疲乏了,身躯是将要发臭的皮囊,精神却散得像豆花。我多次问自己,你想怎么活。你将来怎么办。

我不知道怎么答。正如我无法改变生活诸事,无力转变人生轨道。

我就这么活下去了,曾雄心满怀,到头来也不过是碌碌无为。曾经,我是说曾经,在我还没有认识这个世界时,我也有过征服世界的勇气。但我将终其一生认识那个自己,千疮百孔,面目模糊,软弱悲哀,冷漠孤寂。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曾有幸读到过苏东坡在札记里的一段话,羡煞旁人。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

他又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或许还擅于作诗,击牛角而歌。

那时候,我是真的很想过这种生活。

从土耳其的世俗化谈起 第6篇

董漫远 谈土耳其的世俗化,就要对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做一评价,因为凯末尔是土耳其世俗化、民主化的缔造者。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于1923年10月29日,能征善战的凯末尔当选首位总统,并连任至1938年11月。凯末尔早年就深深感受到奥斯曼帝国的专制与腐朽,他对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深入研究,并注意到工业革命和议会民主制度给欧美国家带来的巨变,于是结合土耳其的国情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斗争实践,逐渐形成了立国与治国的思想体系,即共和、民族、民众、国家、世俗、改革“六大主义”。凯末尔在他任内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奠定了现代土耳其的基础。凯未尔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亚大陆世俗力量与宗教力量间的对比,对人类继续走向文明融合及民主进步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殷 罡 当时,大清帝国被称为东亚病夫,奥斯曼帝国被称为西亚病夫,面临的问题都是腐朽没落的庞大帝国怎样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

19世纪末期,土耳其有两种意识在觉醒,一是军人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青年土耳其党”成员包括凯末尔在内都希望用世俗的、民主的、反对专制的共和制来拯救国家;另一个是宗教意识也在复苏,宗教界人士要用伊斯兰精神指导人民、振奋人民,和西方的文明相抗衡,于是出现了宗教意识的回归和觉醒。但最后还是军人的势力占了上风。源于奥斯曼帝国领地的宗教觉醒不仅仅在土耳其本土,在埃及、叙利亚和其他国家也有。如果伊斯兰觉醒早于“青年土耳其党”势力的崛起,那情形也许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凯末尔的世俗主义在当时填补了某种意识形态的空缺,遇到了发展的机遇。而且,他们意识到奥斯曼帝国的分崩离析不可挽回,只能保持土耳其本土不受西方列强的瓜分。

董漫远 另一方面,凯末尔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有自己的军队,他又确实将希腊的侵略军赶出了土耳其。而当时伊斯兰势力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土耳其追随美国缘于二战后第二任总统伊诺努执政期。伊诺努在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崛起时期和民族独立战争时期是凯末尔的亲密战友。二战结束后,伊诺努发觉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和超级大国,遂决定加速向美国靠拢。从1945年底开始,他竭力主张多党制和经济自由化,以迎合美国式的民主。1947年,伊诺努接受杜鲁门主义,使土耳其跃升为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的马前卒。1950年5月,土耳其首次举行西方式选举,赢得西方世界一片喝彩,土耳其被美国列入“马歇尔计划”重点援助对象之一。1950年6月,土耳其追随美国,派兵参加朝鲜战争。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约,成为美国战略伙伴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桥头堡。美国在土耳其建立了几十个军事基地,马尔马拉海重镇居尔祖克一度是北约地中海盟军司令部所在地。

2美国改造伊拉克是不是以土耳其为样板?

殷 罡 土耳其世俗化道路成功的意义是深远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现在也希望伊拉克这样的伊斯兰国家像当初土耳其那样进行改革,但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形势也变得更复杂了。当初束缚土耳其发展的是愚昧、落后,比较单纯,而现在阻碍伊斯兰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因素多了许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和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语。此外,二战结束后,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之后,阿拉伯世界兴起两股势力,一是埃及总统纳赛尔倡导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另一个是叙利亚政治家阿弗拉克创立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这两股势力都是世俗性质的,口号都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尽管三个词在排列顺序上有些不同,但都强调阿拉伯世界的统一和政治体制的“社会主义”,与凯末尔的世俗和民主有本质的区别。美国推行的改革不可能拿埃及和叙利亚开刀,对那些君主国家也急不得,只有对伊拉克这样的“阿拉伯世界的害群之马”下手,遇到的阻力才小一些,另一个目标就是塑造一个民主和世俗的新兴国家巴勒斯坦。但问题是土耳其国内的民族、教派比较单一。伊拉克则不然,不仅有宗教矛盾和种族矛盾,还有复兴社会党几十年经营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另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土耳其的改革是内部力量自行实施的,伊拉克的改革则是在外部力量控制之下进行的,对伊拉克的改革遇到的阻力当然大于前者。

3军队扮演什么角色?伊斯兰势力是否在挑战世俗政权?

董漫远 土耳其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土耳其《宪法》规定,土耳其武装部队是世俗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坚定捍卫者,也就是对外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不被侵犯,对内捍卫世俗主义和民主制度。武装部队最高领导人是参谋总长,由部队提名,总统任命。建国七十年,武装部队一直没有偏离凯末尔所指引的世俗化的道路。一旦军队感到国家秩序陷于混乱,世俗主义和民主制度受到挑战,现政府已经不能正常履行捍卫国家宪法的职责时,便出来干预。到目前为止,军队已先后两度发动政变,两次强力干政。这些举措维护了凯末尔主义的世俗共和体,使土耳其避免了内战、分裂和独裁,世俗制度也日益巩固和完善,因此,军队一直被当作土耳其世俗化进程的柱石。当然,军队作用的突出,也说明土耳其的世俗化不时面临挑战。

土耳其《宪法》规定,国家要走世俗化和民主化之路,武装部队要坚定地捍卫世俗主义,但近些年伊斯兰教或有伊斯兰教色彩的政党在土耳其影响不断增大,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对历史作简要回顾。宗教势力抬头始于70年代,也就是埃尔巴坎登上政坛以后。埃尔巴坎是个伊斯兰观念很强的政治家,在野期间就一直指责政府过于亲西方,当政后自然把目光投向以前受到忽视的伊斯兰世界。应该说土耳其建国后一直避免受宗教的影响和挑战,因为这和土耳其世俗化、民主化的路线是冲突的。但在土耳其,世俗化在某种程度是依靠法律强制实现的,它在许多方面是不彻底的。世俗化主要盛行于大城市,坚决拥护凯末尔的也只是那些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由于这些人掌握著军队、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所以尽管所占人口比例不到一半,但他们的影响要大得多。而事实上,土耳其广大的农村地区,中部和东部地区文化教育非常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他们的观念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工商界阶层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些地区,伊斯兰教的传统影响非常强烈,伊斯兰价值观深入到多数土耳其人的心灵。

另外,土耳其的世俗政权几乎每届都有腐败贪官被揪出来,相比之下,大部分伊斯兰政党的领导人则两袖清风,没有什么劣迹,而且他们的群众工作做得好,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他们的基层组织,给老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这些基层百姓构成了伊斯兰党派的社会基础,在土耳其有半数以上这样的人。每次大选,伊斯兰党派的支持者几乎都是穷人,这次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发展党也一样,他们不仅赢得了广大穷苦人民的选票,也赢得了部分青年和工商界人士的选票。结果在去年11月3日的大选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成为一党执政的政府,这种局面已有15年没出现了。所以说,是穷人将埃尔多安推上了如今的总理宝座,是穷人将正义发展党推上了台。

4土耳其同以色列的关系怎样?

殷 罡 以色列和阿拉伯人有矛盾,有冲突,有战争,但和土耳其没有。阿拉伯人和突厥人虽然宗教一样,但民族是不同的,阿以矛盾和突厥人的关系不大。历史上,在奥斯曼帝国的后期,犹太人是不满意土耳其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的,于是加入了英国阵营,英国支持犹太人建立家园,美国则支持以色列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为约旦和巴勒斯坦石油蕴藏丰富,结果恰恰是这两个地方一滴石油也没有,美国和英国的算盘打错了。冷战时期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阿拉伯国家站在苏联的一边,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关系自然是盟友关系,土耳其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反而紧张。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通过后,土耳其表示支持,土阿关系才有所缓和。我始终怀疑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的宗教势力重新崛起是和冷战结束苏联退出中东地区有关,因为美苏争霸时期宗教势力是受到压制的。

伊斯坦布尔有两万犹太人。尽管在一战时犹太人加入到英国阵营里推翻奥斯曼帝国,但在心底里犹太人对土耳其还是感激不尽的。1516年土耳其占领耶路撒冷后有个规定,就是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自由,民族迁徙自由,西墙(哭墙)是法定的犹太人祈祷的场所。这对于犹太人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日后犹太人大量回归巴勒斯坦奠定了基础。根据1915年统计,当时巴勒斯坦60万人口当中已经有8万是犹太人了。所以说,犹太人没有理由不和土耳其友好,他们在远方有美国这个盟友在道义和财政上的支持,在近处有个好的隔墙邻居,有个好的过去的保护者,他们是心心相通的,只是在阿以冲突中土耳其不得不保持中立。土耳其真正和以色列建立公开的友好关系是在马德里和会之后,当时似一股浪潮,几十个国家纷纷和以色列建交,土耳其和以色列之间所顾及的因素不存在了,双边关系发展得很快,两国军事合作更是实质性的。土耳其和以色列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这就是对伊斯兰激进势力和极端势力的防范。

董漫远 土耳其和以色列于1991年将双边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奇莱尔执政时期,土以关系得到全面提升。但两国在军事领域内的合作,引起阿拉伯世界的警觉。一些阿拉伯国家甚至将土以关系界定为“军事同盟”。1995年12月,埃尔巴坎执政,他偏重于和伊斯兰国家搞关系,土耳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达成一系列经济、政治、战略方面的磋商机制,同伊朗签订了为期22年的200亿美元的能源管道协议,结果引起美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担心土耳其会抛弃美土战略关系,同伊朗走到一起。特别引起美国警觉的是埃尔巴坎出访利比亚。美国提醒土耳其军方,现政府有可能抛弃美土战略关系,可能会同“邪恶国家”走到一起。于是1997年2月28日,土耳其总参谋长加上四个军种司令发表简短声明,指出土耳其原教旨主义的危险在上升,国家有可能偏离《宪法》规定的世俗化道路,现政府应该对目前的局面负责。四个月之后,埃尔巴坎辞职。

5土耳其被炸和以前的摩洛哥及肯尼亚被炸有关联吗?

殷 罡 一年多来,非洲的肯尼亚、中东的摩洛哥和土耳其相继发生恐怖爆炸,这其中有某种关联。土耳其被炸有诸多原因,其中一点是土耳其跟随西方太紧了。尽管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土耳其害怕激怒阿拉伯世界,不允许美国军队从它境内出兵,但明里暗里还是支援了美国的后勤供应。另一点是土耳其和阿拉伯世界的敌人———以色列关系密切,这是伊斯兰极端势力不能容忍的。土耳其被炸和摩洛哥、肯尼亚被炸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它们和以色列的关系。

摩洛哥从历史到现在和以色列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和谐。1948年中东战争时,摩洛哥保持中立态度;在许多国家驱赶犹太人的时候,只有摩洛哥的犹太人是和平自愿带着财产离境的,只有摩洛哥的犹太人可以和本国人享有平等的待遇,犹太人对摩洛哥王室善待犹太人的政策感激不尽;1978年又是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竭力促成了埃及和以色列的和平,埃以双方的第一次秘密接触就是在摩洛哥进行的。加之摩洛哥王室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个国家自然成了伊斯兰极端分子眼里的以色列的“同党”,伊斯兰的叛徒,西方的走狗,必须列入打击目标。

董漫远 摩洛哥移居以色列的犹太人后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前以色列外长利维就来自摩洛哥。还有沙斯党、利库德集团的部分成员也都来自摩洛哥。

殷 罡 肯尼亚也是非洲国家里和以色列关系比较好的。1976年以色列那次著名的营救乌干达人质行动,就得到了肯尼亚的关键性帮助,肯雅塔总统亲自下令允许以色列救援机群在肯尼亚降落加油。一个时期以来,肯尼亚是以色列人到非洲旅游的最佳选择。在非洲有伊斯兰背景的国家里,只有肯尼亚有越来越蓬勃发展的犹太产业,饭店、地产等。以色列为了摆脱外交孤立,寻求非洲大陆的支持,在肯尼亚有许多投资和经济援助。可以说,肯尼亚是以色列在非洲地区的后花园,而土耳其则是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后花园。我们可以看一看,几次爆炸的目标都与犹太人有关,如在肯尼亚的目标是犹太人经营的旅游饭店,在摩洛哥的目标是犹太纪念地,在土耳其则是犹太会堂。

6土耳其走世俗化道路,伊斯兰国家有何反响?

董漫远 土耳其的世俗化道路遭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批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来伊斯兰世界的微词。但土耳其重视土美战略关系,同时看到某些阿拉伯国家虽有一定的反美情绪,但实际上又把美国作为打交道的主要对象,希望从美国那里捞取各种好处,即使是一些激进国家,也通过在某一段时间拉开同美国的距离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反过来又作为筹码同美国讨价还价,因此,土耳其认为其世俗制度不至于在外界不同看法面前垮掉。还有,土耳其也不希望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势力的影响渗透到土耳其,危及到自己的世俗体制。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有地理上与中东其他国家“隔开”的优势。土耳其一直希望成为欧洲的一员。

会讯

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主办的“2003年国际形势研讨会”于11月20日~21日在京举行。

都市报财经新闻的通俗化 第7篇

财经类纸媒目前可分为三种操作模式, 一类是专业的模式, 倾向于宏观经济和产经报道, 如《财经》杂志、《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一类是走高端路线的模式, 以大气、高度、深度和广度, 让一般人群认清楚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经济体系中, 尤其偏重于区域性大企业大品牌的报道, 如《南方都市报》;还有一类就是大多数都市报所采用的模式, 即“低端化”, 用市民化、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财经新闻报道。

这三种操作模式的使用分别是由不同的媒体定位和读者对象所决定的, 采用专业模式的基本上是全国性财经专业纸媒, 其读者对象定位于从事专业财经工作的读者, 当然这其中也有像《财经》这样有着胡舒立强烈个人色彩的特殊性, 类似银广厦、鲁能等等揭露性财经报道也吸引了其他高端读者;而像《南方都市报》的模式则是超越了早期它自身也采用的“低端化”, 瞄准了高端读者, 这一新模式的使用是今年初才开始的, 在新的一轮定位中, 南都毅然决然地抛弃了所谓的民生经济新闻———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即时信息传播, 而情愿让城市杂志版块或其他版块扮演婆婆妈妈的角色。其市场指向十分明确, 即让一直对都市类报纸的“品味”多有不屑的大企业和大品牌认识到, 不要忽略逐渐强大的、主流的, 尤其是在中国新闻界具有高度公信力的《南方都市报》等南方媒体。从财经报道角度而言, 前二者毫无疑问代表了目前中国财经纸媒的最高追求和最佳愿景, 但却并非是所有纸媒都适合的模式,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欠高度发达、广告容量有限的地区, 广大平民读者仍是主要的发行和消费对象, 所以大部分报纸仍以“通俗化”为主。但如何能“俗”到位, 让读者易于、乐于接受财经报道并从中受益呢?下面就结合《东南快报》的一些实例来做些探讨。

虽然对于财经新闻, 我们不能一味苛求它像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但易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应当重视的。因此, 都市报财经版的“雅俗共赏”, 应当更加倾向于“俗”, 只有让财经新闻“俗”化, 才能与都市报为市民服务的定位合拍。如何“俗”得合理、“俗”得到位呢?

一、避免发生财经新闻“两面不讨好”的尴尬

财经报道不能简单复述业内人士的观点和他们所提供的材料。否则, 业内的行家没有兴趣阅读, 因为他们对你报道的内容早已了然于心, 只是简单的复述而没有新鲜的东西, 行家嫌你说浅了, 不过瘾;另一方面, 普通市民读者同样不想看, 因为他们觉得你写的内容都是业内人士的专业话语, 那些枯燥的观点数据对他们的生活没有服务性和可操作性, 和他们的生活不搭界, 人家没有兴趣来读你的。结果是两面不讨好。

要避免此类事情, 稿件的“低端化”就显得相当重要。这儿所说的“低端化”指的是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记得《国际金融报》的老总曾经说过:“都市报的财经版, 应当强调信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金融证券, 都市报应当更多一些大众通用的投资和理财资讯, 高端的财经分析, 则应当有专业化的报纸来完成。”假如这位老总的观点是正确的, 而且可以将他所说的“通用的”比作“下里巴人”, “高端的”比作“阳春白雪”, 那作为普及型的大众媒体, 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只有这样, 才会得到预期的那种“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的效果, 才会迎合主流读者, 从而防止“两面不讨好”。

举2009年3月3日《东南快报》财经版为例, 说的都是发生在读者身边的财经新闻, 这就是在“低端化”上下功夫的结果。《人民币理财不再“傍”存款》、《三月出游不再挤在三八节》、《榕数码相机价格大跳水》、《沙县小吃省外攻城掠地》、《福建枇杷高价进京》、《永惠医药低价招高管》等稿件都是服务性实用性较强的新闻。

《东南快报》为完善这种“低端化”, 一直在积极地调整财经版面的架构, 编辑部提出来:财经版首页是不是都要用一个整版来做专题?财经版的栏目设计是不是可以再通俗一点?《财经天下》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更民生一点?版面利用率是不是可以再高一点?……总之一句话, 精选精编稿件, 让有限的版面最大限度地给读者提供有用实用的资讯。就像吃自助餐, 要挑爱吃好吃的菜, 不能随便将盘子装满了事。

二、通过解释性配置, 让晦涩难懂看似“天书”、“风马牛不相及”的财经新闻生活化、市民化

“都市报在力争做好一些深度报道的同时, 帮助市民理财、创富是都市报功能的又一充分体现。要将国家新近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针及时‘落地’解读、‘贴近’解读、力争将宏观性的告知变为微观民生服务信息, 还应注意引导、帮助市民投资理财、创业创富。”[1]否则, 财经新闻就很可能养在深闺无人识。例如, 《东南快报》2009年1月6日的财经版有大小11条资讯, 比较能够引起普通读者阅读兴趣的, 恐怕就是《春节港澳游可能涨价50%》, 其余多数资讯则让读者颇难看懂, 也不甚明白到底对他们的生活将发生多大的影响。如《公司破产, 保户也得有赔偿》、《民生交行建行中行今年将赴香港上市》、《国家域名对接下一代互联网》。比如你讲“保户也得有赔偿”, 就别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讲公司要怎么缴纳、基金又怎么管理, 而是要用“普通话”将这新发布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择要解读了, 告诉老百姓遇到保险公司破产了, 他们怎么向人家要回自己的钱, 这么一解释, 新闻也就距离生活近了。可以打这么一个比方:这解释性配置就像面食师傅制作面包的发酵环节, 到位的“发酵”, 才会有色香味俱佳、有助于消化的面包, 消费者也才会乐于接受。比如这个版倒头条的《今年面临六大涨价压力》, 这通胀、紧缩、汇率变化、利率变化、市场景气与否等, 都有具体的表现形态, 可以从身边的、更直接的方面去表现去解读。例如, 张三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他爸主张要兑欧元;春节前你要买一台液晶电视, 你女朋友说且慢, 过了春节笃定降价。类似这样的故事, 就能让“今年面临六大涨价压力”的消息找到“出口”。

三、用社会新闻的方式来处理财经新闻

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图表漫画、生动的故事等社会新闻手法来采写编辑财经新闻, 可以使原本较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

2008年夏天, 随着原油的紧缺, 油价在飞快地飙涨。汽油涨价是一个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的话题, 《东南快报》不同于其他报纸只作单纯性的事实报道, 这样很容易把它归于社会新闻。着重点在“涨价”二字上, 探究涨价的原因和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一篇《油价上涨引起的生活变化》用财经的视角分析其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

这篇报道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比如形象生动的打比方、举例子等。油价上涨, 此时很多报道都仅仅说市面上的油已经减少了多少、同比下降了多少, 死板的数字对人们并没有什么刺激。但《变化》一文说, “福州上演了加油大战——车子排到了加油站外。”队伍之长, 令人咋舌, 读者自然会想到油价上涨了多少, 虽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从加油狂潮中看到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善用图表、漫画来编辑这篇油价上涨专题。《变化》专题版面里对不同省市油价做了柱状图, 如果用文字一一说明不同省市的油价, 估计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为该文配的是众多等待加油的车辆挤在加油站里, 大家指手划脚, 你一言我一语的画面。整个油市的紧锣密鼓场景恰到好处地说明了新闻意图。另外, 油价与各种人都有关系, 《变化》一文用市民自己的故事来增强财经新闻的贴近性。汽车消费者、加油站、石油公司等, 均是此文写作报道的着眼点,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在此次油涨价中的生动故事使事件的调查结果更具说服力。这也是《变化》一文及相关新闻专题的成功之处。

摘要:对于财经新闻, 我们不能一味苛求它像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一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但易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应当重视的。因此, 都市报财经版的“雅俗共赏”, 应当更加倾向于“俗”, 只有让财经新闻“俗”化, 才能与都市报为市民服务的定位合拍。

关键词:低端化,解释性配置,社会新闻手法

参考文献

[1]马武.谈都市报财经报道的着力点[J].传媒, 2009 (6) .

论如何实现网络气象新闻通俗化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气象,新闻,通俗化

一、引言

网络新闻和气象新闻都是新闻的子门类, 只是所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网络是根据载体划分的新闻子类, 气象新闻是根据内容划分的新闻子类。二者的交叉结合部分就是网络气象新闻。简单来说, 网络气象新闻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气象新闻, 即借助多媒体形式及网络技术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变动的事件或信息。

网络气象新闻的特点就是网络、气象、新闻三者的结合。气象信息不像其他信息那么通俗易懂, 这就需要记者、通讯员在充分了解气象新闻背后的事件后, 运用生动的语言把气象信息传递给公众。

二、网络气象新闻的标题

俗话说, “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上网看新闻, 更要先看标题。对于网络气象新闻而言, 标题更是一则新闻的灵魂。

(一)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在互联网上的重要性, 远大于在传统媒体上的作用。一个好标题就成为吸引眼球的关键, 也是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

在气象新闻写作过程中, 很多通讯员对自己的新闻作品起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往往很纠结, 常常不知如何下手。也有一些通讯员干脆就随便起一个标题, 觉得把内容写好, 标题是编辑的事情, 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殊不知, 这样做往往会使很好的新闻稿件被“葬送”掉。

与传统气象新闻一样, 网络气象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 为了吸引公众阅读, 也必须让气象新闻标题“亮”起来。要写一个“亮”的气象新闻标题, 最主要的是要带着感情, 向读者传递出一种关怀, 而不是“明天天晴”“后天下雨”这样冷冰冰的表达。网络气象新闻标题的作用一是提示, 让人一望而知这条资讯要讲什么。二是吸引, 要尽力让网民产生非点击不可的欲望。

(二)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

新闻界普遍认为, 新闻标题有四个主要功能: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意义、吸引读者的注意、美化新闻版面。也有人说,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因此对于任何新闻来说, 标题都是相当重要的。

然而,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与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新闻标题是有区别的。

对于网络气象新闻来说, 标题的“吸引读者注意”功能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实题, 题文分家, 题长受限, 大多是单行标题。下面以具体的气象新闻标题举例说明:

第一, 实题。《“莫拉克”台风在台湾已造成291人死亡》;《广西连日高温晴热52个县 (市) 出现旱情》。

虚题:《天人合一奏奇效》 (讲人工增雨)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最首要的功能是吸引点击, 吸引点击主要是通过表现内容的吸引力来实现, 因此网络新闻的标题更重对内容的揭示, 基本上全是实题, 标题直接提示新闻的具体内容。一般情况下, 网页上几乎就看不到一条虚题。

第二, 题文分家。《湖南今年暖冬了!》这个标题直接定义了湖南今年是个暖冬, 但是其文章内容却没有对暖冬进行解释, 更没有足够的气象数据说明这个观点, 文章只片面地说到某几日气温偏高而已, 这是明显的题文不符。

一般来说, 题文相符是传统新闻标题制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要求标题准确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而在网络气象新闻标题上, 这一原则受到了冲击。对点击率的追求使网络气象新闻标题制作者想方设法地把自己认为最能吸引人的新闻事实以最吸引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来, 出于某种需要,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故弄玄虚、断章取义、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就非常普遍。因此, 我们的通讯员在写网络气象新闻标题时一定要做到题文相符。

第三, 题长受限。《南方十余省气温全线飘红晚熟早稻被高温逼熟》。“高温”, 而且是十多个省, 可见面积之大, 早稻因为高温而“早熟”, 晚稻因为高温而发热, 一个短短的标题将新闻点基本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网络以海量信息为重要特点, 以湖南气象网为例, 主页面要安排尽可能多的标题, 因此网络气象新闻标题的字数比报纸要求更加严格, 一般标题不要超过20个字。

第四, 单行标题。非单行型标题:《麦香深处的万千气象——写在2012年夏粮丰收之际》, 首页标题应该修改为:《贴身气象服务助夏粮连续第7年获得丰收》。

除单行标题之外, 报纸常见的标题结构有引题+主题、主题+辅题及引题+主题+辅题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 不同性质的标题会分行展示, 因此报纸气象新闻的多行标题非常常见。而网络气象新闻是以点击标题的方式进入阅读的, 为了方便点击和浏览, 也因节约空间的原则, 网络新闻标题基本上都只有一行。但在网站二级、三级页面中的新闻标题则可适当地灵活处理。

(三) 网络气象新闻标题要注意的点

第一, 标题要准确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做到语句通顺, 不得无中生有、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例如:

错误标题:《长沙40℃罕见高温破历史极值明日高温持续》

错误解释:原文所指破的极值是就7月上旬而言, 标题可能让人误解为长沙从来没有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

修改后:《长沙40℃罕见高温破7月上旬历史极值》

第二, 标题要通俗易懂, 禁止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标题中提及的人名如果不为人熟知, 应注明其身份或头衔;县市级以下地名应注明所在省份。例如:

错误标题:《切变线稳定长江中下游暴雨持续》

修改后:《冷暖空气对峙长江中下游暴雨持续》

第三, 具有较大的信息量。一条好的新闻, 提供给编辑和读者的信息量越大, 就越容易被编辑选中, 也容易让读者接受。

三、网络气象新闻中对文学语言的运用

气象新闻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是, “新闻与文学的结缘由来已久, 在我国报业初创时期, 即在新闻纸上给文学辟出一块地盘, 称之为副刊。新闻与文学结合得好, 就能产生某种超越二者本身的优势——‘杂交优势’”。[1]

(一) 运用文学语言的必要性

在网络气象新闻中, 运用文学语言很有必要。一是吸引读者, 为读者服务;二是破解专业性、枯燥性问题;三是增加可读性、趣味性。

(二) 巧用修辞手法实现网络气象新闻的通俗化

1.比喻的运用。比喻手法可以让文章中说明、描写的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变成具体的、浅显的, 人们熟知的事物, 化抽象为具体, 变枯燥为生动。

例如, 气象学中云的类型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但是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却难以区分, 如果网络气象新闻直接把云写出来, 公众自然难于把握和理解。一些通讯员开动脑筋, 充分发挥想象力, 用“白色的羽毛”比喻卷云, 用“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比喻卷积云, 用“棉花团”比喻积云, 用“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比喻高积云。[2]通过比喻的转化, 不同类型云的形状被描绘得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受众过目难忘。

2.拟人的运用。拟人即把物当成人来写, 或者把人当成物来写。这样的话, 不仅可以启发读者的丰富想象, 还会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让文章不再生硬冰冷, 显得生动而富有感情。

例如, 第9号台风“苏拉”和第10号台风“达维”于7月28日相继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 8月初这对姊妹台风已开始影响我国。中国气象报记者及时予以报道《迥异处:“尺寸”、“脾气”、“力量”等各不同》, 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苏拉”和“达维”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中, 有的是独树一帜, 有的是共而有之。有人形象地说, “苏拉”“个头大”, “达维”“个头小”;“苏拉”是“慢性子”, 移速较慢, 悠悠然;“达维”性子急, 移速快, 急匆匆。

3.引用的运用。有意引用成语、古诗词、格言、典故、民谚等。例如,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这是描写秋季的古诗词, 将其运用到网络气象新闻中可以增强说服力, 富有启发性, 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巧用以上这些修辞手法, 对于网络气象新闻的感情化、通俗化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结语

近年来, 公众对气象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全国各地的气象部门都开通了官方网站, 大部分主流公共网站也都开设了气象新闻专栏, 网络气象新闻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选取准确、客观、有新意的新闻标题, 灵活运用文学语言, 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有助于实现网络气象新闻的通俗化。

参考文献

[1]曾凡华.谈谈新闻与文学的杂交优势[J].新闻与成才, 2002 (7) :7-8.

民生新闻泛滥化媚俗化的规避策略 第9篇

关键词:民生新闻,泛滥化,和谐社会

一、民生新闻泛滥化、媚俗化现状

在当前民生新闻热潮中, 由于新闻媒体对百姓生活的高度关注, 使人误以为媒体展示的就是真实社会现状, 容易以偏概全。更有媒体背离了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以收视率为目的, 借用“民生新闻”的轰动效应, 过多地将镜头瞄准生活中的天灾人祸、交通事故、家庭矛盾, 使民众沉迷于媒体设定的充满生活琐事、离奇有趣、充满刺激和娱乐的狭小“拟态环境”中不能自拔, 偏离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产生原因

(一) 立场预设, 滥用话语权

目前民生新闻类栏目的立场预设性非常明显, 完全立足于城市民众角度, 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的意志而转移。这种立场预设如果运用不当, 往往使媒体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失衡, 最终丧失公信力。因为很多都是市民话语中主观化、非理性化、平面化的表现, 这种“话语权”的滥用, 使新闻不但不能对舆论进行引导, 反而将问题简单化, 将社会利益推向对立, 不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 以消费主义立场替代真实性追求

大众文化就其本性而言是一种商业文化, 消费性和享乐性是其主要特征。大众文化制造者只有变本加厉地刺激人们感官, 永不停顿地吸引都市大众的注意力, 才能使城市文化市场在不断的淘汰和求新中进一步运作下去。目前对于新闻包装和新闻风格的过度重视不能不说是一种喧宾夺主的策略。

(三) 干预事件, 媒介越权

“关注百姓, 服务百姓, 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核, 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加快了一些问题的解决进程。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受众的话语权是由媒体代言的, 在一些党报民生新闻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媒体越俎代庖为百姓讨说法的新闻, 这种做法向老百姓发送了错误的信号, 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找媒体比找职能部门更有效”的错觉。

三、规避策略

(一) 做好思想和信息沟通

信息的传播可以让公众及时、客观地了解问题产生的诱因, 可以调动民众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热情, 实现民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州日报》通过评述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社会各阶层搭建了一个提升整体素质的“信息平台”。它不仅使各阶层的受众及时、准确地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情报, 而且还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培养。可以说, 现代社会中由大众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发挥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主要机制。

(二) 挖掘报道的深度

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关系密切, 它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新闻媒体要想进行舆论引导首先就要真实地反映舆论, 坚持舆论传播的事实真实可靠。媒体不能听风就是雨, 或者还没有详细深入的调查, 新闻报道已经出来了, 这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任。而且现象具有表面性、肤浅性, 如果不对事件进行深入地探索和追究, 新闻事件后的本质真实就无从探求。例如2010年3月19日《新京报》报道《医生拿回扣被曝光》后, 没有就此停止, 还做了后续报道, 同时又在“民生版”推出了如何看待医生收“红包”、如何治理医疗商业贿赂的调查。还利用整版刊登深度报道《破解药价虚高》。像这样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一个事件, 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 使读者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且全面的了解, 弥补了一般新闻报道“短浅”之不足, 真正做到“释疑解惑”, 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对于提升该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设置议程, 加强引导

从近几年“民生新闻”的发展可以看出传播者与受众关于议题设置的默契。民生新闻在报道的理念上坚持公众最基本的诉求;在报道的视角上贴近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在报道的方式上注重公众的真实感、现场感;在信息的交流渠道上, 强调媒介与公众的互动、鼓励公众的参与。公众把自己关心的议题交给媒介, 并希望通过媒介实现议程的设置, 进而了解自身议题的解决、发展和变化。例如, 《新京报》新闻栏目推出了“诚信公民”的选拔活动, 通过实际行动打造一个“人人思和谐、人人谋发展”的平台, 对增强公民诚信意识,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发挥了道德模范榜样作用。■

参考文献

[1]党报民生新闻的创新课题吴抑西新闻实践2010/02

[2]地市党报必须走民生新闻之路徐经胜宿州学院学报2009/05

科技新闻通俗化的媒体运作策略研究 第10篇

我国的科技新闻报道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面盛行, 那时的受众渴望知识、热衷创新。20世纪8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西方文化逐渐融入中国社会, 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逐渐多元化。90年代初, 港台电视节目风行全国, 人们开始追捧明星、追求流行时尚, 科技新闻逐渐失去了“宠幸”。

21世纪初, 全国的科学杂志、学术期刊不下千种, 广播电视领域也开办了不少科技节目。然而, 这种数量上的提升并没有影响到受众的心理。究其原因, 还是科技新闻创作环境和自身质量的问题。

目前, 以电视节目为例, 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占据了受众绝大多数的收视时间, 科技新闻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加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实际, 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高精端技术的改革创新, 越来越无法获取受众的心。那么, 受众所需的究竟是什么呢?

2 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受众需求分析

在大众传播研究中, 受众是指大众传播的信息接收者或传播对象。受众接收程度的好坏直接关乎大众传播的实际效果。因此, 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受众需求问题上, 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 避免在科技新闻创作的过程中忽视受众需求, 造成传播与需求之间的障碍, 影响科技信息的传播。具体来讲, 可以从三种“受众观”中加以分析。

所谓三种“受众观”指的是“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首先, 从“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层面上看, 我们的受众是社会各个群体中的成员, 他们有着对科技信息不同的需求, 例如科研人员、教师、工人、农民、学生、媒体从业人员……他们都有着对科技信息的强烈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通过接受科技信息而得到满足, 从而指导他们的具体工作, 影响他们对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思想观念的形成。

其次, 从“作为‘市场’的受众”观上看, 受众与大众传媒是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大众传媒要满足消费群的需求就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是服务以更为具有使用价值或是价值的形式传递给受众, 以便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具体来讲, 就科技新闻的传播而言,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 都需要有科技信息的支撑。

最后, 从“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观”上看,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传播权和知晓权。所谓传播权是指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通过大众传媒加以传播。而知晓权则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 一方面是客观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法律所强制要求的。2010年, 我国嫦娥二号探测卫星顺利升空, 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信息, 还引领了整个航天领域链条上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3 科技新闻通俗化的媒体运作策略

科技新闻报道通俗化的媒体运作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3.1 科技新闻传播通俗化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3.1.1 一般方法主要有四种

1) 用一点诠释材料。一点诠释材料是指在新闻作品的开头或是导语部分对本文将要出现的专业词汇予以解释说明, 让受众在阅读或是收听、收看新闻报道时没有任何障碍。

2) 着力表现新闻事实 (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理论等) 的实际应用价值、社会经济价值和理论价值。在科技新闻报道实践中, 之所以很多科技新闻不被受众所接受, 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科技新闻所报道的内容与受众无关。因此, 在今后的科技新闻创作中, 要注意抓科技信息同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具体联系, 让受众感觉到这些科技信息对他们有用, 他们才能停下工作参与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

3) 运用联系、对比、比喻和形象化的表现方法, 把科技新闻写得生动活泼。科技新闻之所以枯燥, 是因为记者在行文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生动形象地描述科技信息。因此, 在以后的创作中, 记者们要多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在不失实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提升科技新闻的“趣味度”。

4) 运用群众语言、引用历史资料、突出争论意见、预告发展趋势等方法, 把科技新闻写得活泼动人。

3.1.2 具体方法有以下六种

1) 图片法。一副好的图片可以起到美化版面、生动形象的效果。我们历来反对在平面媒体上大篇幅的白底黑字, 这会让受众感觉很累, 没有兴趣继续阅读下去。2011年4月1日, 《人民日报》记者余建斌撰写的科技新闻《嫦娥二号今日达到设计寿命状态仍佳将赋新使命》一文在配图问题上就处理得很好。

2) 比喻法。所谓比喻法, 就是将科技新闻中的报道对象形象化, 用我们已知的事物或形象加以比喻, 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目的。2011年4月6日, 《科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欧空局卫星绘制重力场地球就像一个彩色土豆》的科技新闻, 文章讲道:“这是什么?一个上了颜色的土豆, 还是用培乐多彩泥捏成的足球, 无论如何, 你绝对不会想到这就是地球!”

3) 对比法。即将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相对两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叙述, 突出对比的内容, 使其更具有鲜明性。2011年4月9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在播出的《电力高速路》一期节目中设置了两个特高压试点——沈阳和保定的对比, 突出了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艰巨, 使观众在两个试点的反复对比中, 感受到我国电工研究领域的飞速发展。

4) 演示法。演示法多应用于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中。在电视媒体里, 新闻报道可以采取实时画面、动画演示的方式进行演示, 让受众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新闻报道所反映的科技对象。

5) 白描法。白描法是指用平实的文字简要的勾勒科技新闻报道对象, 让受众能从文字或语言中构想出报道对象的形态。

6) 故事法。故事法即是用故事化的手法来反映科技新闻事件, 按照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富兰克林的说法, 故事法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 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 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3.2 科技新闻通俗化的媒体运作策略

1) 提供平台。媒体运作管理中要注意给科技新闻报道通俗化改革提供平台。例如:电视台应当提供相应的频道、时段、场地、人员;报社应当提供版面、创作团队;广播应当提供时段、设备、人员。

2) 提供资金。科技新闻报道通俗化改革绝不仅仅是体现在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中, 它还应该包括对创作条件营造、创作环境改善上必要资金的扶持。例如, 电视台演播室包装、节目样式设计, 报社版面设计、相关设备投资……

3) 开展协作。科技新闻通俗化的前提是新闻记者首先要“懂行”, 如果新闻记者自己都无法了解科技信息的相关知识, 又如何将其转化为受众容易理解的“通俗化”新闻呢?所以, 在媒体运作管理中, 要注重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民间科技研发机构的通力协作, 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真实、客观、准确的理论知识, 为下一步科技新闻的创作工作做好铺垫。

4) 注重把关。媒体把关应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 是内容上的把关。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上, 我们主要强调专业词汇的“集中性”和语言的“通俗性”。科技新闻难免有专业词汇, 如何正确处理专业词汇避免受众接受困难非常重要, 我们提倡的是专业词汇集中在一两个或两三个, 在行文前后分别予以解释, 即所谓的“集中性”。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语言的修饰, 尽可能通俗地传播科技信息。

其二, 是技术上的把关。技术把关主要是规范技术手段, 促使技术力量能充分的为“通俗化”服务。

科技新闻“通俗化”不是一个阶段性任务, 它应当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科技新闻报道的通俗化, 全面地把握媒体运作策略, 使科技新闻真正成为“受众看得懂, 看了有用处”科学信息。

摘要:科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科技事实、科技现象所进行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 随着改革开放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科技新闻报道呈现出“专业化”与“边缘化”问题。受众满意度直线下滑, 致使科技新闻报道在21世纪初达到了“历史低潮期”。这样的“低潮期”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又应如何面对呢?本文以传播学基本理论为指导, 采用实证分析法, 对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现状、受众需求以及三大媒体的改革问题进行分析, 详细论述科技新闻报道通俗化的媒体运作策略与发展前景, 促进科技新闻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与振兴。

关键词:科技新闻,通俗化,媒体运作策略

参考文献

[1]汪苏华.科教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4.

[2]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6:113.

[3]陈永庆.解密BBC——世界传媒王国的成长之路[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11.

[4]江泽民.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12月9日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北京, 1999.

[5]辜晓进.现代科技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6]刘建明.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袁宏道小品文的世俗化倾向 第11篇

关键词:袁宏道 小品文 世俗化

中国古典散文源远流长,“小品”是古典散文的一种,发端于晋代,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可知,那个时期把佛经译本中的简本称作“小品”,详本称作“大品”。后来逐渐用“小品”指称那些体式灵活、篇幅短小的杂记随笔文字。

先秦时期,散文基本成型。其中史传散文和诸子说理散文的发展都达到高潮,然而这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散文。《左传》《国语》等史传散文的写作目的在于记叙史实,而《论语》《老子》《孟子》等说理散文在于阐明诸子的处世治世哲学。作为初创期的散文,这些散文在叙述手法、语言修辞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地文学史意义,但不能忽略其道德教化的实际功利作用。

发展至六朝时期,散文领域开始注重音乐美、形式美,缛彩轻艳、重形式技巧的骈俪化文章盛行。中唐,韩愈、柳宗元主导唐宋古文运动,打着复古的旗号旨在变革绮靡的文风,讲究务去陈言和文从字顺,其“文以明道”“文道并重”的主张给文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晚唐小品文以讽刺时政之文为主,笔锋犀利,文中充满了抗争和激愤之谈,主体意识有所提高,但表现主体情感性灵的文字仍然匮乏,鲁迅说他们“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1]。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轼继承了韩、柳的古文运动,文人的道统意识浓厚,他们的文章中自觉地承载着言志明道的观念。南宋程朱理学把文视作道的附庸,注重文学的道德教化意义,而忽视了其独立性价值。

明初把程朱理学奉为统治思想,“三纲五常”观念深深桎梏着人的性灵,对伦理道德的极度尊奉,严重束缚了人的个人欲望和个性自由,作为文人却扮演着封建卫道士的角色。明初文化高压政策下,台阁文人的文章多为应制酬唱之作;主张复古的前后七子提倡“尺寸古法”“师法宜上”,尊崇秦汉古文和盛唐诗歌,诗文创作不仅在立意上,而且在词汇修辞上也常袭自古人,缺乏新意。总的来说,从先秦散文到唐宋古文,再到明中期的复古之文,散文无不处在经世致用传统的束缚和制约之下。

在歌功颂德、脱离生活的“台阁体”和泥于学古、囿于格调的七子“复古”之后,袁宏道文学主张“性灵说”的提出,为时下文坛注入了一潭活水,促进了晚明小品文的突破性发展。其小品文率真自然,空灵小巧,清新流丽,是明代小品文中的突出代表;注重抒写闲适自娱之情,记叙日常生活细事,爱好俗文学,显示出世俗化[2]倾向。

一.晚明社会和士人的生存状况

明代自万历以后,君王懈怠政事,朝纲大坏,各级官吏不思除患排忧,舞弊营私,国事日非。另一方面,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资料日渐丰富,世间奢靡享乐之风盛行,日渐繁华的城市生活刺激着明代士人追求享乐的欲望。士人为国效力为民解忧的一腔抱负在懈怠污浊的官场和熙攘颓废的世风下无处栖息,陷入生存困境,他们或隐居山水田园或放浪繁华街市,他们想放开一切追寻有情趣的生活。由于日常生活和审美方式都在向市井化靠拢,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都不同程度的俗化了。晚明这一时期特定的政治颓废和活跃的经济状况,为世俗化的文学创作营造了宽松的社会和时代氛围。

阳明心学和李贽狂禅思想对文人追求主体个性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学“心即理”的观点,提出“致良知”,要求致良知者“做得个狂者胸次”,心胸开阔坦荡,像古人一样志存高远,一切尘俗纷嚣都不能够牵绊他的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3]而李贽提出“人皆可以为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把这种狂放率性的精神发展至极致。对儒家道德教化和明志载道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绝大多数士人不意仕进,着意于日常生活情趣,诗文、书画、戏曲、弈棋、品茗、花鸟、山水、园林、参禅等,在所追求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理想人格,尽显轻狂之态,逐渐形成一股率性任真、追求自我价值和心灵自由的士林风尚。

明代自嘉靖后,文艺界兴起了一股反复古的思潮:强调文学来源于人的心灵,反对拟古,主张师心,要求文学冲破道统的藩篱,充分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思想领域,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离开心万事万物就不存在,主张充分发挥主观精神,向心内求理。继而,李贽提出“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文章写作要求出于绝假纯真的童心。这些思潮为公安派性灵文学的出现破除了思想的阻碍。而袁宏道“性灵说”诗文理论的提出,使散文卸下了载道的负担,作家的思想得到解放,表达个性自我和畅抒性灵情感的主体意识萌发。这是对长期以来“言志载道”的文学创作标准和文学批评标准的颠覆,为其小品文的世俗化创作破除了思想的栅栏。

二.袁宏道小品文的世俗化特征

(一)著文章以自娱,愉悦身心

中国古人长期受“立德、立功、立言”思想的濡染,并以此作为奋斗不渝的人生目标和立身处世的人生信条。文人骚客则求诸立言不朽,而袁宏道对此却另有一番看法,独树一帜,我们且结合他的仕途经历来深入探讨。万历二十年,袁宏道得中进士,却不仕出游;受兄长袁宗道之嘱咐,收敛游览山水的兴致,曾任吴县令、顺天府教授、国子监助教、礼部主事和吏部郎官,但袁对这牢心的官场生活,过不久就会心生烦厌。在任时,常常请假,亦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三仕三出,前前后后三次做官的时间一共不过五六年,赋闲游乐却有十几年。

他在写给丘长孺的尺牍中曾谈到他为官时的感受,说自己为官时的丑态无法言语。在上司面前像奴仆般卑屈,在来往官员面前像妓女般恭迎,治理财务管理粮谷时是账房先生,告诫百姓时又变成了苦口婆心的媒人,一天之内要扮演多重角色,无不假面。这官场的阴阳冷暖让他疲惫不堪,身在其中深受荼毒!袁宏道表明自己已尝尽这为官的“人间恶趣”,心中有道不尽的苦楚,自己的性情实在不能适应这虚伪逢迎的官场生活。他认为处世有玩世、出世、谐世、适世四种方式,而自己最喜欢适世这种生活方式,“以为自适之极,心窃慕之”。[4]袁宏道把自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文章写作中亦追求闲适自娱,不为“高文大册”所累,借体式自由、短小通俗的小品文表达日常生活之感和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明代中后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独特的世俗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文人文化,对作家的创作题材、审美趣味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重消费和重享乐的世俗需求膨胀,社会风俗奢靡。现实生活的多彩,开阔了文人的视野和也拓宽了文人的生活空间,他们在生活中自得其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癖好,登山临水,斗鸟赏花,饮酒品茗,游园听曲……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多姿多彩,以此娱乐身心,并把这种生活闲趣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丰富了文学内容。

袁宏道小品文用富有趣味和个性的文字,表现出文人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审美追求。《瓶史》《殇政》是袁宏道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小品文,《瓶史》中,袁宏道细细谈了瓶花的选择,插花的器具,养花赏花的经验等十二个回目,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殇政》亦是如此,对酒文化做了独到的评论,读来饶有趣味。把生活过得如此精致讲究,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袁宏道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生活小品文趣味盎然、幽默诙谐,袁宏道通过对趣味生活的艺术化審美化观照,获得身心愉悦和情操升华。

袁宏道的小品文不仅仅表达对闲适愉悦生活的追求,而且表现出对个性人生的张扬。公安派深受王阳明左派心学的影响,他们个性狂狷,追求率性超迈。袁宏道认为自己性情所在,凡事不可委曲强求,为人处事率心任性,是不掩藏真性情的“真人”。要求摆脱规矩绳墨的羁绊,张扬个性自我,不与凡夫俗子为伍,用凤凰和麒麟为喻表达自己志向高远、独立不迁的品格,“大丈夫当独往独来,岂可逐世啼笑,听人穿鼻络首。”[5]这种真率的品质与“独抒性灵”的写作思想相呼应,讲究抒发自我心灵,展现真性情,“夫惟有真人,而后有真言”[6]。袁宏道的小品文率性而行、独抒胸臆,把自己的个性气质抒发的淋漓尽致。

《游盘山记》记叙袁宏道与朋友游盘山涉险途的趣事,“遇绝险处,当大笑。每闻笑声,皆胆落。”遭遇险途毫不畏惧,在山水间纵声欢笑,饶有趣味,而这种乐趣也只有脱离了官场俗务的羁绊才能如此淋漓畅快,表达出袁宏道阳刚超迈的爽朗风神。

(二)抒写世俗生活,放浪形骸

晚明文人对主流政治积极性不高,受士林风尚和社会奢靡风气的影响,受“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思想的荡涤,他们特别关注日常生活,追求生活品质,强调对世俗生活的艺术化抒写。袁宏道的小品文丰富多样,有山水游记、人物传记、书信、尺牍、序跋题词、随笔等,不拘形式,不限题材,随心所欲,率真自然。袁宏道随意采撷生活小事,抒写所见所感,富于生活趣味和日常气息。其小品文主要表现了他三方面的世俗生活之趣,一是向往山光水色,二是抒写生活情趣,三是留恋声色物欲。

1.向往山光水色

清代初期的文学家张岱曾在《琅嬛文集》中说:“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袁宏道的山水小品,兴象玲珑,清澈秀美,最能体现他的性情和襟怀。

《满井游记》写袁宏道初春与朋友在满井郊游时的所见所感。见到柳丝垂堤,土坡朗润的满井美景,袁宏道顿时摆脱了局促一室的苦恼,心旷神怡,就像冲出笼子的天鹅般自由舒畅。“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用女性的神态来描绘山色,用女性特征把山水的神韵风貌展现无遗,表现出他对自然山水的痴爱。“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和波浪中游戏的鱼都悠然自得,鸟儿是闲适的,鱼儿是欢悦的,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喜悦的气息。袁宏道不是鸟儿、鱼儿,怎么会懂得它们的乐趣呢,正应了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因为从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出发,所以景物都感染了主体的精神气质。把自我闲适愉悦的心情透过山水景物表达出来,主体性灵和景物融为一体。悠游山水草木之间却不耽误公务,也就只有袁宏道这个闲官了吧。他亲近自然、萧散脱俗、闲适自得的形象烙印在我们心中。

袁宏道一生钟情山水、漫游各地,写下了九十余篇游记类小品,文笔隽秀,在他众多小品文中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他的这类优秀作品还有很多,譬如:《西湖一》写西湖风光,“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古人常用“貌美如花”、“美若天仙”来形容面容姣好的女子,袁宏道却别出心裁,用面容姣好的女子来形容温润的西湖美景,把花儿比作女子的脸颊。微风像酒一般让你神醉,粼粼的水波宛若绸缎,游赏西湖美景的心情就像东阿王第一次遇见洛神那般美妙倾倒,“似乎是他在同大自然恋爱。”[7]《游高粱桥记》写与友人同游高粱桥,沉醉于“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的美景。盘腿坐在古树根上,酌茶慢饮仿佛醇酒绕口,湖水荡起的涟漪和微风浮动的树影在眼前流连,不觉目酣神醉,再看时,好似鱼儿在天上飞,鸟儿沉入湖水,往来游客都好似这美景的一部分。袁宏道与友人已融情入境,沉醉不已。袁宏道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可见一斑。

2.抒写生活情趣

在《行状》中,小修说袁宏道“意兴无日不畅适,未见其一刻皱眉蒿目”,在柳浪住了六年,始终性情高涨,要么舒适地睡着要么唱着快乐的歌儿醒来。展现出袁宏道乐观畅达、自适爽朗的个性,表达出他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舒畅的生活情趣。袁宏道写作率性而行,“信口而言,寄口于腕”[8],乐于把富有趣味的生活情状和自我情感展现在作品中。

可把袁宏道的生活趣味分为雅趣和闲趣两种。雅趣是指在精致的文人生活中追求高雅的审美品味,多是性情所在的趣味。前文讲到《瓶史》和《殇政》两部生活小品,插花和饮酒都是文人骚客日常的一些小癖好,袁宏道写来饶有趣味,体现了袁的文人雅兴。《识张幼于惠泉诗后》主要写丘长孺从惠山带回山泉水款待众好友的趣事。各位好友如约而至,郑重其事的团坐在书斋里,甚为期待,“出尊取瓷瓯,盛少许,递相议,然后饮之。嗅玩经时,始细嚼咽下,喉中汩汩有声……皆叹羡不置而去。”把众人饮泉水的情状描绘的惟妙惟肖,他们正襟危坐,递相品评,细嚼慢咽,很以之为然。细想他们庄重膜拜的神情,不禁好笑,却也反映出他们高雅的生活品味。在《与丘长孺书》中,他道出自己生活的艺术化追求——“有酒可醉,茶可饮,太湖一勺水可游,洞庭一块石可登”。饮酒煮茶,游览山水,这种简单淳静的生活乐趣是袁宏道的性情所在。

闲趣是相对雅趣而言,指日常生活中的自适自娱之趣,多是一些兴致所及之趣。譬如:《崇国寺游记》中,“余等谈易至丙夜,锋颖叠出,几不欲归。”袁宏道与友人畅谈至深夜,尚不尽兴,不愿回家。更有意思的是与友人石篑相聚的三个多月里,“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无一刻不谈,无一谈不畅。”[9]与朋友率性游乐、畅谈的兴致汪洋恣肆,袁宏道喜爱交游、享受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表达出袁宏道与友人交游的畅快心情。这个率真之人,别有兴致,总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山居斗鸡记》写“巨鸡”和“美鸡”争斗的一件小事,而袁宏道却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觉得惊奇有趣的很,逢人就说,“说而人笑余亦笑,人不笑余亦笑,笑而跳”,这样也能开心的过完一天,充满谐趣。

3.留恋声色物欲

经济的活跃,使得世间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袁宏道毫不避讳自己对声色物欲的喜爱,期待“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10]。追求世俗享乐:“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金钱不足,继以田土”为人生一乐趣也。“朝不谋夕,托钵歌妓之院,分餐孤老之盘,往来乡亲,恬不知耻”为人生一乐趣也。认为世俗生活的趣味在于自然而然的性情之趣,跟做学问的深浅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怀赤子之心能得人生至乐,山林隐逸之人无所求因而近趣,“愚不肖”之人的酒肉声伎欲求是一种人之常情的趣味。作为普通人,人人都有对基本饮食男女欲望的需求,官能享乐成为新崛起的市民阶层的生活向往,表现出袁宏道浓厚的市民意识和对世俗之趣的肯定。

在写给朋友的尺牍中,袁宏道与之戏谑嬉笑:“闻王先生益健饭,犹能与青娥生子,老勇可想,不肖未四十已衰,闻此甚羡。”[11]流露出对女色的贪恋。

受士林风尚和市民风气的双重影响,袁宏道身上兼有士大夫的清高孤傲和市民阶层的平易爽朗,他既追求艺术化生活的审美趣味,又痴于日常生活的世俗趣味,事实上,是士林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双面融合。他的小品文既有“独抒性灵”的审美追求又有休闲娱乐的趣味追求,雅俗共赏。

(三)融汇通俗文学,饶有趣味

明代中期,复古思潮兴起,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思想,主张文章写作要以前人的立意和章法为标杆,“尺尺而寸寸之”。而袁宏道却认为不必要以古为师,每个时代的文学各有趣味,抒发真性情的文章即是好文,“宁今宁俗”。如街巷妇孺传唱的《擘破玉》和《打草竿》这样的民歌,虽是不知理、鲜有见闻之人所作,但情真语直,能与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产生共鸣,表达人的嗜好和基本情感欲望,甚为难得。从侧面说明了袁宏道对民歌的推崇。

袁宏道把《水浒传》、《金瓶梅》是看做讲究闲情逸致的经典。从文学的审美功能和独立性品格方面来看,袁宏道认为“《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12]两者都不如《水浒传》写得好。从文学的娱乐功能和阅读体验方面来看,袁宏道说自己读《十三经》或《二十一史》时,一开卷没读几页就昏昏欲睡,它们生硬的语言不及《水浒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相比经史典籍,《水浒传》更能给人舒适愉悦的阅读感受,“使我捧玩不能释手也。”[13]袁宏道对民歌、小说的喜爱和倡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明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壮大了市民阶层的队伍,一些符合市民情趣的通俗类文学作品繁盛,小说和戏曲勃兴,世俗平民化特征越来越渗透到文学作品中,作品题材拓宽到“穿衣吃饭”等日常琐事和世俗欲求。小品文是体式开放,灵活多变,它在古文的基础上,杂取小说、寓言、笑话、诗歌等各种艺术文体因素,形成自身的风格,可叙事、可抒情、可写人、可描景、可状物、可说理……受时下世情小说、通俗戏曲兴盛的影响,通俗趣味也逐渐在小品文写作中渗透开来。

市民意识的觉醒和通俗文学在文坛的兴起,使得当时的城市语、通俗话、口语等以惊人的广泛程度渗透在小品文之中,语言上浅白俚俗,明白如话。袁宏道推崇通俗语在写作中的运用:

“古之诗文大家,集中有可爱语,有可惊语,亦间有可笑语。良以独抒机轴,可惊、可爱与可笑者或合并而出,亦不暇拣择故也。”[14]

惯以用之的套语缺乏生机和新意,以土音俗语入诗文,能更直观贴切地抒发胸中快意。

袁宏道注重对市井风情、凡人细事的写照,期待融入市井生活之中,他曾说“近日觉与市井屠沽,山鹿野獐,街谈市语,皆同得去,然尚不能合污,亦未免为病。”[15]在袁宏道看来,与市井屠夫商人交流往来别有一番趣味,然而不能真正与之“合污”流俗,却不免深深遗憾。他为市井细民立传的小品文风趣诙谐,语言通俗,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表现出通俗文学的趣味。《拙效传》记叙了家里冬、东、戚、奎四个钝仆的趣事。冬性憨讷,嗜酒却不得一口,反而差点烧了眉毛胡子;平日举止拙笨引人发笑。东“稍有诙气”,东家令其去买作为聘礼的饼,他卻买回来一瓮蜜,饼因价钱太贵而没买。戚性粗莽,缚薪时,因为用力过猛,把绳子拉断了,捶胸顿足,最后胸闷倒地,半天才醒过来。奎把头发绑得像粗粗的大绳,造型搞怪;遇到狗追逐,竟然“张空拳”跟狗相斗。这四个仆人各有各的“痴绝”,愚钝而滑稽。回想四仆的情状,更觉搞笑滑稽。《醉叟传》叙写了一个行为怪诞的醉叟。醉叟性嗜酒,常常喝醉,不爱吃饭,只吃蜈蚣、蜘蛛之类的虫蚁。对世事了解“入微”,胜过凡人,似是仙人。居无定所,古庙、屋檐皆可住宿,现已不知去向。袁宏道通过写一桩桩令人诧异惊奇小事,把这一传奇人物刻画的生动鲜明,如在目前。这些小品文写得妙趣横生,俚俗诙谐,表现出他敢于向通俗文学学习的胆识。周群就曾评论说:袁宏道“真正标举俗美学”,“他以得民间俗文学的神韵而自得”[16]。

袁宏道从文学理论和写作实践两方面出发贯彻“性灵说”,突破了明志载道的僵化传统,为晚明文坛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启了晚明小品文的繁盛局面。他的小品文形式自由、率真自然,写景小品清新隽秀、情景交融,叙事小品俚俗诙谐、饶有趣味……表达出对闲适娱乐生活的喜爱之情,具有世俗化倾向。

这种“世俗化”兼有精神和感官的双重追求,袁宏道游览山水就寄情山水,赏花品茗是基于对艺术化生活的审美追求,嬉笑怒骂、衣食住行、声色享乐皆可入文。体现出文人生活和市民生活,雅与俗的双重品格。

在发性灵之文时,亦不能忽略它的缺点。袁宏道为了传播其诗文观念,打破复古思潮,刻意做矫枉之作,认为只有这样,才足以矫正当时摹古的僵化文风,开阔时人的眼界。却也使得作品“刻露”,易流于浅薄、俚率。另一方面,执着于俚俗之文,导致作品题材狭窄,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

袁宏道小品文的世俗化倾向是晚明特定的时代背景造就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对后世乃至20世纪20、30年代的独抒性灵、速写生活的小品文创作高潮仍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周群《袁宏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陆德海《明清文法理论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5.孟祥荣《真趣与性灵---三袁与公安派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6.任访秋《袁中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7.周寅宾《明清散文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少棠《晚明小品論析》,波文書局,1981年版;

9.周初明《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0.王畿《王龙溪全集》,华文书局,1970年版。

注 释

[1]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选自《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世俗化是相对神圣化而言的概念,表示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观念取向。在《经验研究中的世俗化概念》一文中,席纳尔认为世俗化具有六种含义,本文所说的世俗化取其第六种意思,即“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化。

[3]王畿《王龙溪全集》,华文书局,1970年版。

[4]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徐汉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附录3《中郎先生形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0页。

[6]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附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引雷思霈《潇碧堂集序》,第1696页。

[7]任访秋《袁中郎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选自《袁中郎全集》,台北:世界书局,1990版。

[9]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伯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页。

[10]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五《龚惟长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11]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十三《与王百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0页。

[12]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听朱先生说<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3]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

[13]袁宏道《江进之传》,选自《珂雪斋前集》卷一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卷十一《与朱司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6]周群《袁宏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新闻世俗化 第12篇

近年来, 欧美传媒业的新闻传播一直呈低俗化趋势。新闻低俗化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而是由来已久。从新闻发展历史看, 低俗化是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诱人的市场利益的驱动和操纵下, 有不少媒体把新闻信息当成商品来传播, 强调媒体传播的经济属性, 一味地迎合受众、寻找卖点, 新闻低俗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早在一百多年前, 美国新闻界就曾经玩过一把新闻低俗化。十九世纪的美国报业在从政党新闻业向商业—职业新闻业转型过程中, 一直面对着追求事实和追求趣味这一对矛盾, 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新闻形态:娱乐的新闻业和传递信息的新闻业。前者崇尚故事理念, 追求趣味, 以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为代表, 后者崇尚信息理念, 追求忠于事实, 以《纽约时报》、美联社为代表。普利策和赫斯特选择了趣味, 但在操作中却丧失基本的价值取向, 走向低俗化的极端, 开启了美国报业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时代。这可以看作是西方新闻低俗化的第一次高潮。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新闻低俗化之风愈演愈烈。

新闻低俗化现象并非西方媒体所独有。在我国, 新闻低俗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媒体走向市场化运作、娱乐化蓬勃兴起的变异现象。伴随着媒体的发展, 新闻报道的角度、方式呈现多样化, 这一方面丰富了媒体市场, 但同时也导致一些低俗的报道出现在一些大众媒体上。我国一些新创办的以市民为主要对象的都市报以及综合性报纸的周末版, 在追求平民化的过程中, 表现为过度追求新闻价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 传播时特别强调其功利性和商业性, 经常采用煽情或者感官刺激, 乃至于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吸引受众。新闻报道开始滑向低俗化的泥沼。新闻低俗化主要表现为:夸大次要的新闻题材, 将名人轶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 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新闻的实质性内容中引开, 而流于内容低俗化;突出花哨的传播技巧, 片面追求趣味性, 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 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新闻内容本身引开, 而流于表达低俗化。新闻低俗化已成为影响新闻传播业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危害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新闻低俗化的伦理困境

(一) 新闻低俗化影响了良好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

新闻低俗化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目前80%左右的网络使用者是青少年, 图书报刊消费群体中青少年也占相当的比例, 青少年基本每天都会接触各类媒体, 而他们本身也正处在一个求知若渴的人生阶段, 这些都表明媒体必然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媒体若不是以符合伦理道德观的要求来正确传递思想, 而是向青少年传递一种与学校、家庭等传统教育内容发生冲突的信息和观念, 这就会阻碍青少年正确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可是, 一些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 对暴力、色情事件趋之若鹜, 热衷于跟踪报道扫黄打非、凶杀火并、婚外情、同性恋等题材, 甚至为了强化视觉刺激, 在节目会有意无意的大幅度使用血腥、暴力、情色画面。青少年的个性、人性都尚未发育成熟, 道德价值标准也尚未达到社会规范水平, 而其在心理、生理发育过程中, 又有宣泄的需求, 特别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未成年人接触大量暴力、色情榜样之后会储存在记忆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过程, 他们便能在某些时机模仿这些榜样的行为。一些艺人的“艳照”经媒体公开报道和讨论后, 立刻就有青少年自拍裸照、艳照并公开发布到视频网站或博客, 这完全违背了我国儒家思想中“礼和耻”的伦理传统。

新闻低俗化对于有较强辨别意识的成年受众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转型期已经打破, 为人们所抛弃, 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中, 此时社会心理是脆弱甚至迷茫无助的。当前在成年受众中普遍存在着诸如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无责任化和浮夸虚假化的病态社会心理。在这种社会心理的支配下,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越来越片面化, 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狭隘, 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时人们也感受到精神更加空虚。

(二) 新闻低俗化造成了审美观的异化

娱乐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需要, 本能需要包括两方面:情绪宣泄的需要与审美的需要。通俗地讲, 审美需要就是美感的需要, 是人需要从对美的客体的欣赏中获得主体快感的需要。四川省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的林之达教授在其著作《传播心理学新探》一书中将满足人们需要的美感分为四种:本能美感、性爱美感、知性美感和德性美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低俗化的新闻已经将本能美感、德性美感、知性美感淡化, 人们只有感官上的放松, 却没有一点收获。而这其中, 被大大强化的则是最具有文学气质的性爱美感。但是一旦通过大众传播的手段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加入艺术手段, 而仅仅从性爱角度原始地展示出来的时候, 带给人们的是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直接激发的是性欲而不是带给人们异性之美的审美快感。

低俗文化让欲望生产代替了高尚纯洁的艺术生产, 使精神从肉体中退出, 理性从感性中退出, 审美从艺术中退出。它刺激的是人类最感性、最低级的欲望, 包括物欲、情欲、性欲、冒险欲等, 这种生产可以迎合人性中最底层的需要, 打着让大家快乐的旗号, 实现的是商业上的暴利。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说, 人的心理需求包含五个层次, 最低层次是本能层次的需要, 而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人们本能层次的情感和各种欲望是普遍存在的, 时刻都会有的, 而最高层次的需求却不是时刻存在的。低俗化的新闻充斥了大量为满足感官刺激而设计的肤浅内容, 偏爱低级趣味, 将发行量、收视 (听) 率、点击率作为出发点, 使得人性中恶的, 非理性的, 潜意识中存在的一面得到了释放和迎合, 培养了受众的“窥视快感”, 助长了窥视他人隐私的阴暗心理。

(三) 新闻低俗化失却了应有的人文关怀

在“娱乐一切, 一切为了娱乐”的大旗之下, 媒体往往为了追求娱乐效果而忽略对人本身价值的深层次尊重与关心。面对社会重大事件、闹剧及至悲剧中的个体或群体, 在媒体看来, 重要的不是他们存在的社会价值或是他们的行为与处境所引起的社会反思, 而是他们能为媒体带来什么“猛料”以资炒作。在过度的炒作中, 一部分媒体失去了应有的社会良知及对人的应有的尊重, 对严肃的问题进行调侃, 罪恶不是被批判, 而是作为噱头被嘲笑, 隐私不是被保护起来, 而被争先恐后地曝光, 甚至无限放大。2013年5月的“校长带女生开房案”中, 有些媒体的报道中就出现了“海南省万宁市后郎小学”6名就读六年级的小学女生之类的身份信息。受害女孩的父母出现在屏幕上甚至没有做任何技术处理, 报道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女孩的名字, 但是女孩的父母、居住地、学校等信息足以使这些未成年女孩的隐私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 带来的后果是始料未及的。这些未成年女孩被称为中国版的“少女援交”。一名受害女孩的父亲说:“女儿因听到邻居对自己的嘲笑而与母亲在家中大吵大闹, 甚至想离家出走。”这位父亲还告诉记者, 女儿现在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不知道女儿的前途会怎样, 以后能否婚嫁。虽然该案的两名被告已经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但是媒体的不当报道使这些肉体上受伤害的女孩又遭受了一次更大的精神伤害。尤为严重的是, 一些媒体过于关注主流大众的娱乐需求, 而对社会弱势、边缘人群缺乏关注, 漠视他们的存在、忽视他们的需求,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边缘群体的边缘化与弱势化。甚至, 这些边缘人群还有可能成为媒体恶意搞笑的对象。当他们成为过度娱乐制造者大肆嘲弄的牺牲品时, 媒体本身应有的对这些边缘主体的人文关怀也随之荡然无存。

(四) 新闻低俗化淡化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现代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获悉途径主要是通过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报道。然而, 低俗化的新闻信息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那些无关紧要、琐碎的名人趣事绯闻等软性内容上, 占用了宝贵的版面和频道资源, 转移了人们对于政治、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从而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并进而损害了他们的民主政治权利。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受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影响, 又没有认真地学习和领会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以为新闻只要有确实新闻来源就可以报道。对某些采访对象的叙述他们不考虑、不判断其品位的高低及是否准确与真实, 一味地追求新闻的卖点, 吸引受众的眼球, 刻意对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进行大肆炒作, 至于新闻将产生什么后果他们根本没有顾及。2013年8月28日, 《南风窗》刊发报道的《村官腐败透视》中, 将村支书对市里来的驻村工作人员吹牛的一句话“这个村, 有一半是我的娃”置于导语来吸引眼球。网络媒体纷纷将这句话作为标题转载, 而文章本身所揭露村官的腐败问题却乏人问津。这篇虚假报道, 不但给三门峡市农村留守妇女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也破坏了她们的家庭和睦, 影响了社会稳定。在媒体享受新闻低俗化带来的诸多利益的时候, 新闻的公信度和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大众在不用动脑的乐与笑中, 放松或放弃了理性判断和世界观重建的意愿。

媒体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做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社会稳定;发挥媒体社会监督作用, 尊重公民人格尊严,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 不传播低俗不雅的信息。媒体有责任让公众迅速、准确、充分、完整地知晓和理解新闻事件, 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中存在的机遇、挑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判断。如果媒体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求新闻的娱乐。

(五) 新闻低俗化消解了创新的道德基础

美国哈佛神学院的拉尔夫·波特博士, 基于受众是理性人、能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理性判断的假设, 设计了道德推理模式——波特图式, 为媒体从业者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做出抉择, 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波特图式”是一种社会伦理模式, 它将道德分析的四个方面纳入其中, 即定义、价值、原则、忠诚。波特认为, 对谁忠诚或负责的问题是媒体面临的最大冲突, 因为它关乎媒体行为者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终极选择和判断。但是, 新闻传播一旦走入低俗化, 把服务受众的目的抛在一边, 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娱乐消遣效果, 那么必然动摇创新的道德基础。一方面, 新闻低俗化促使它们的制造者忽视应有的道德品质, 采取简单模仿的方式, 一味从搞笑或制造快感上进行跟风模仿, 来达到争取观众的目的。这样, 媒体在传播信息、制造娱乐的同时也让人们对这种缺乏道德支持的“创新”习以为常, 进而潜移默化地消解了创新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新闻低俗化促使它们的制造者服从于纯粹娱乐消遣, 往往忽视从道德的角度看问题, 将眼光局限于某一狭小的领域, 从而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挥, 使媒体沉沦为低级娱乐的制造场所。

三、新闻低俗化的治理对策

(一) 制定和完善相关新闻立法。

我国新闻行业的整体法制建设滞后, 至今尚无完善的新闻法律法规, 新闻传播活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约束。尽快明确新闻低俗化的判断标准, 并对对低俗化新闻报道进行限制和惩罚是反新闻低俗化的有力措施。在世界传媒业占重要地位的美国, 既有专门针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立法, 也有非专门针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立法。前者如《2005年广播电视反低俗化的管制》、《2005年淫秽与暴力广播电视内容控制法》等, 后者如《联邦电信法》、《有线电视法》和《2005年儿童友好电视节目法》等明确规定严禁播放低俗电视节目。目前, 我国对低俗化的法律管制主要集中在一些非专门针对新闻低俗化的法律法规中, 如《广告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视剧审查暂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从传播途径、电视节目不同形式等方面对低俗化加以了限制。但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只是概述性的规定, 缺少细节上的分项说明, 并且对低俗节目采取“禁播”的措施, 而没有顾及到不同收视群体的差别和收视需求, 这使节目低俗化的治理缺少科学性和灵活性。因此, 我国也非常有必要制定一些专门针对传媒低俗化的法律法规, 用可操作性强的规制来遏制新闻低俗化现象。不过, 如何通过法律明确媒体所享有的表达自由权以及公共利益的界限;如何确保法律的标准足够灵活以包容日益变化的价值观念, 同时又能充分维护人类的尊严。

(二) 建立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新闻低俗化的根源在于市场制度与公共利益之间的深层矛盾。市场逻辑通过收视率主宰了节目的产制环境, 低俗内容已成了媒体获取收视率的主要方式。为了改变以“收视率”为标准的节目评价体系, 可以建立收视率与满意度、美誉度、信任度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平衡收视率可能带来的“惟经济效益论”。满意度、美誉度、信任度是用以测量观众对节目喜好与评价的指标, 与收视率这一“数量”指标相比, 满意度、美誉度、信任度实际上是一个“质量”指标。这一“质量指标”恰恰是对收视率之类的数量指标的一个重要补充。收视率高, 并不意味着节目受好评, 满意度、美誉度、信任度才是节目成功与否的一个更具价值的衡量标准。同时, 可以建立有政府主管部门、媒体、行业协会以及受众代表参加的监督机构, 负责对涉及传媒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的投诉处理。

(三) 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修养

传媒职业在社会分工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职责, 它是以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信息及其他各种服务, 从而实现影响社会、引导舆论的职业。媒体从业人员作为传播链环上的第一把关人, 对信息的选择和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 新闻低俗化的产生就和媒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素质有很大关系。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自身素养成为解决新闻低俗化现象的一个重要途径。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加强自律意识, 用过硬的品德修养和实际的行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绝不能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迎合低俗之风的借口, 让精神垃圾腐蚀大众的灵魂, 污染社会环境。媒体从业人员要在做好信息的传播者的同时, 做美的宣传者, 做个有思想的新闻工作者, 通过新闻实践, 让新闻不再低俗, 让受众通过新闻报道聆听时代的声音, 感受时代的主旋律。

(四) 提升公众的传媒素养, 提高其对低俗传播的防范能力和监督意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闻世俗化】相关文章:

世俗化07-02

世俗化论文题目04-06

缠枝婴戏图世俗化研究09-13

世俗与世俗人议论文08-12

世俗价值05-21

世俗道德08-08

世俗文学09-01

感悟世俗08-28

世俗世界迷离管理论文04-27

什么叫世俗文化范文06-24

上一篇:人际结构论文下一篇:人口控制的经济学分析